时间:2023-08-30 09:15: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德育教育叙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是小学教育阶段重要的辅助课程,集思想启蒙与品德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身,但如果按照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即以理论讲解、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不仅会直接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影响到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加大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从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的角度出发,合理结合教育叙事的教学方式,加强理论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丰富学生道德体验,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一、明确教育叙事主题,抓住品德教学重点
教育叙事主要是指根据思想品德教育课程,选择恰当的故事,以丰富学生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在运用教育叙事这一方式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明确教育叙事的主题,科学抓住思想品德教学重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记忆。如在学习“我背上了新书包”时,教师应先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即“让小朋友为自己是一名小学生而感到自豪与高兴,使其对小学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并引导小朋友与家长、老师、同学分享快乐”,确定教育叙事的主题为———“我”上学了,再引入以下叙事故事:小白兔贝贝是育才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今天是他开学的第一天,妈妈给他背上了新书包,他很开心地进入了学校,在新学校中,他交到了新朋友小狮子鸣鸣、小猪噜噜等,还看见了很多在幼儿园没有见过的新鲜事物,那么同学们,你们上学的第一天是怎么样的?通过此种童话类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运用教育叙事的方式时,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学生个性特征等多方面的因素,确定学生感兴趣的叙事主题。同时,教师也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从生活出发,选择恰当的实例,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消除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程的排斥感,进而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形成教育叙述风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特征,形成独特的教育叙述风格,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其说教意味较重,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自信心,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充分利用教育叙事方式,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发挥自身魅力,增加故事叙述过程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如在学习“换个角度想一想”时,教师可利用PPT、Flash等方式,为学生播放动画课件:小红、小明、小东、小华是玩得很好的朋友,在某个课间,小明提议大家一起玩跳皮筋,但小华因为身体不舒服就拒绝了,然后小明、小东和小红齐声说道:“哼,真不够朋友,以后不找你玩了。”教师可以通过为动画中人物配声的方式,用不同音调、音量的声音,形成自身富有感染力的教育叙述风格,进而集中学生注意力。并利用故事教育学生应该体谅同学,学会换位思考。从以上分析可知,教师在形成自身教育叙述风格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了解学生个性特征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借助肢体语言等方式,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学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教师还可制作简单的叙事教具,如头饰等,增加叙述过程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与记忆。
三、挖掘事件内在含义,培养学生综合品质
挖掘事件的内在含义,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教育叙事中的故事,结合学生发展需要,深入剖析事件的特征、蕴含的道理,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品质的教学目的。运用教育叙事方式时,教师应确保故事情节是完整的,即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事件中的教育意义。如在学习“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叙述“卡迪兹号油轮”事件:在1978年,美国有一艘22万吨的超级油轮触礁沉没,原油全部泄露,污染海岸线350公里,造成海鸟死亡2万多吨,仅牡蛎就死掉9000多吨,给污染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通过以上事件,让学生透过表象看本质,认识到当前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促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再由事件转入到现实生活,带领学生发现生活中破坏环境的实例,如白色污染、重工业污染等,从小培养学生生态意识,提升生态保护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形成爱护文具、保护绿色植物等良好习惯。同时,教师在分析事件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分享观点,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以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多表扬学生,在了解学生想法的前提下,指导学生科学探索思想政治领域。
四、遵循叙事教学原则,提升学生道德水平
为充分发挥叙事教学的作用,教师应遵循叙事教学的原则,提升学生整体道德水平,具体而言,分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协调好故事的理论性与真实性,小学生仍处于身心发展阶段,为确保学生能够理解相关故事,教师通常都会根据现实生活改编故事,但如果想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教师须加入适当的理论性。如在学习“科技带给我们什么”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航天员的故事,充分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既契合学生现实生活,也蕴含哲理;二是及时进行课堂反思,教师完成故事叙述后,不可以直接略过,而应该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合理进行反思,加深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如在学习“我们的班干部选举”时,可选择大家熟悉的干部选举故事,完成故事讲解后,再引导学生思想班级在选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干部选举不积极等,促使学生在故事中学习到正确的做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教育叙事运用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还可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是非判断观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思想品德素材,将德育教育渗透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小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莉.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点滴思考———漫谈教育叙事[J].试题与研究,2014,(26):90.
[2]佚名.教与研:教师工作的“并蒂莲”———读《切磋:教师如何做教研》有感[J].新课程,2012,(03).
[3]孙玉富.践行生活化教育,打造品德生态课堂———小学品德课的实践与探讨[J].文教资料,2013,(27):141-142.
[4]李世军.强化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浅谈品德课对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2015,(03):26-27.
跳绳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项目。记得有一次,我给二年级孩子上跳绳课,在我进行完讲解、示范、辅助练习之后,就让小朋友们自己练习。会跳的小朋友可高兴了,他们争先恐后地让我去看表演,有的同学之间互相比赛,有的自己练习,玩的特别快乐。我发现有一个小男孩,一个人呆呆地拿着绳子站在那,我走到他旁边,有一个小男孩举起手大声地说:“老师,他不会跳”,周围的同学们都笑了起来。他不好意思地低着头不说话,我摸摸他的头,亲切地说:“不会跳,没关系,老师教你”。于是,我耐心地,一步一步地引导他,先教他摇绳,再教他掌握好起跳的节奏和时机,并及时地鼓励道:“慢慢来,老师相信你肯定能学会的,万事开头难,对不对?”他听我说完后,马上开始跳了起来。刚开始,一个也跳不过去,我在旁边给他鼓励道:“再来一次,先摇后跳”。在我的鼓励下,他很艰难地跳过了一个,这时,我高兴地说:“看,你真棒,能跳一个了。再试一试,能不能再连续多跳一个?”。在后面的练习中,他坚持不懈地练习,直到下课,累得满头大汗。在课结束前的小结时,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虽然在本节课中他只连续跳过了两个,但就这两个,我认为他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因为他战胜了自己的胆怯和自卑,找到了自我,找回了自信,得到了快乐。
本节课结束后,我及时找他谈心,告诉他,你今天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老师相信,如果你每天坚持练习,老师相信你会跳得更多更好的。在以后的课余时间,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和我的指导,他已经能连续跳十几个了。
从这一案例中,我受到了深深的启发:成长需要鼓励,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老师的肯定和赞誉。
以下,笔者将重点围绕学术节的诗歌教学观摩课、“诗歌教学与研究”主题论坛两个环节来传达自身的感悟与思考。
看点之一:《神女峰》——知人论世,古今贯通
在诗歌教学观摩课环节,东北师大附中的李跃庭老师执教人教版选修教材篇章——舒婷《神女峰》。他灵活地运用“知人论世法”和“古今贯通法”,针对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疑难意象(如“远天的杳鹤”“春江月明”“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和情感(“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进行分析。深化了学生对舒婷诗歌创作的女性立场的理解,进而增强了他们对“朦胧诗派”创作风格的体认。学生深情而精彩的朗诵,师生睿智而深刻的对话,都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点之二:《定风波》——文本细读,中外比较
在诗歌教学观摩课环节,田宇老师执教人教版必修教材篇章——苏轼《定风波》。他引导学生运用“文本细读法”,对《定风波》的散文小序与词作正文进行交互阐释,从而发掘出对词作内涵的崭新的认知;同样难能可贵的是,他引入了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名作《豹》,与《定风波》进行“参较式阅读”,从而拓展了学生对诗歌意境与诗人心境的理解,给与会者耳目一新之感。
当然,本届学术节的最大看点莫过四位资深教师在“诗歌教学与研究”主题论坛中的精彩发言。
看点之三:诗歌选篇与教学刍议
在主题发言中,东北师大附中语文学科首席教师、吉林省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孙立权老师引用了美国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的话语,强调诗不仅是表述人类经验的最简洁方式,而且它还为任何语言活动提供最高标准。他还引用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言论,凸显了“伟大的诗人就是本民族的教育家和未来伦理的预言家”这一判断。
孙立权认为,诗歌教育不仅是语言教育,还是审美教育、艺术教育、伦理教育。在今天这个视觉文化时代、读图时代、感官盛宴和物欲霸权时代、美被钝化的时代,在今天这个学校处于应试教育环境,学生的大脑被流行歌曲、动漫、西方大片充斥的时代——纵论诗歌教育,可谓意义非凡。
在孙立权看来,当前诗歌教育的首要问题是——你把什么呈现给学生。所以,他针对以往中学教材中选取的3篇诗歌作品,从不同角度进行审视和反思。如柯岩的《,你在哪里》(1977),对王洪涛《莉莉——写给在抗战中牺牲的小女儿》(1963)一诗的意象、写法的模仿性问题,贺敬之创作于风雨如晦、饿殍遍野的“三年困难”时期的《桂林山水歌》的规避苦难、粉饰现实问题、艾青的《给乌兰诺娃——看芭蕾舞后作》的观念先行、精神矮化问题。他的质疑和批判,可谓见微知著,发人深省,引发了与会者强烈的共鸣和普遍的认同。
在这一背景下,孙立权对于我国当前的中学诗歌教学明确地提出了五点建议:
第一,应该重视教材中的诗歌选篇问题。他指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65课79篇选文中,只选入了3首新诗《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且都来自于中国现代诗歌。高中必修教材里既没有选入以舒婷、顾城、食指、海子等人的创作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诗歌,也没有选入从普希金、泰戈尔到惠特曼、帕斯捷尔纳克为代表的外国诗歌。
第二,应该改变单一的诗歌解读模式。他建议综合运用知人论世法、文本细读法、精神分析法、原型批评、评点法、变换分析等多种手法等来解读诗歌,而非单纯从社会学或意识形态角度切入。他以《孔雀东南飞》《琵琶行》等古诗和《雨巷》《烦忧》等新诗为例,探讨了多元解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第三,应该杜绝诗歌教学中的试题化倾向。在当下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按照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命题模式,将内涵丰富的诗歌作品拟题训练,是中学诗歌教学中的普遍现象。但是,这无疑会把无限丰富的诗歌教学引向机械的套路,严重戕害诗歌审美。
此外,孙立权还就诗歌教学中应重视吟唱、朗诵,师生应该共同的读诗、背诗、写诗等问题进行了富于见地的阐发。东北师大附中青年语文教师王宏伟、万代远也先后登台献艺,为与会者吟唱了古诗《长干曲》,博得了阵阵掌声。
看点之四:诗,何以最高
一、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旨趣指向
教育叙事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兴起以来,已走过了近十年的路程。从最初“养在深闺人不识”,到后来“飞入寻常百姓家”,教育叙事研究已成为教育的流行热语。一方面,理论界开始关注并介绍“教育叙事研究”;另一方面,实践者开始主动运用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作为教师校本培训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那么,这一研究到底具有什么属性?教育叙事研究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在我们看来,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以教育叙事为载体,以人文价值为取向,以反思为媒介的应用性研究。
1.以“叙事”为载体
叙事(narrative)源于文学理论,是文学要素之一。《韦伯第三国际辞典》将“叙事”解释为“讲故事,或类似讲故事之类的事件或行为,用来描述前后连续发生的系列性事件”。叙事所“叙”的是“事”,叙事即讲故事,讲叙事者亲身经历的事件。或者说,叙事是为了“告诉某人发生什么事”的一系列口头的、符号的或行为的序列,陈述人、动物、宇宙间各种生命事物身上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美国学者伯格曾说:“人的一生都被叙事所包围,尽管我们很少想到这一点。我们听到、读到或看到各种传闻和故事,我们就在这些传闻和故事的海洋中漂游,从生到死,日日如此。”[2]人每天的生活过程即是故事的生成过程,故事也就是人的活动的历史存在形式。
教师教育叙事,就是教师讲述教育故事。这些“事”是教师所经之事,这些“故事”是教师的生活故事。教师的教育叙事就是教师讲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遭遇的各种事件。这些事件不是转瞬即逝的,也不是淡无痕迹的,而是长久地影响着师生、影响着教育的。在叙事中,教师真实的经历通过生动的描述具有了现场感,教师独特的体验又通过场景的再现得以与他人分享,因而,教育叙事能唤起鲜活感人的映象,引起灵魂深处的颤动,诱发内心感动的涟漪。这样一来,教师所叙述的教育故事便在意义层面得到了肯定和确认。
然而,如若教师仅仅停留在“教育叙事”这一层面上,那还算不上是完整的教育叙事研究。把“教育叙事研究”简单地等同于教师叙述教育生活故事,以为把教育生活故事叙述完整,就完成了研究,这显然是对教育叙事研究的一种误解。“叙事”与“研究”不能简单地划等号。教育叙事研究的核心在“研究”,而不是在“叙事”,“叙事”只是载体,研究才是主体;“叙事”只是手段,“研究”才是目的。没有研究的教育叙事,只是一种日常教育生活的呈现。
因此,教师要真正进行“教育叙事研究”,还需要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方法的学习与研究实践的训练。
2.以人文价值为取向
教育研究是一种重要的认识活动。在教育研究的实践中,存在着科学与人文的不同价值取向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
由于受到唯科学主义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常常只认可科学取向的研究,将自然科学的研究逻辑奉为圭臬,视实证主义的方法为合法性标准,主张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用数学工具来分析世界,以精确化的语言来描述事实,目的在于确立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在科学史上,不同时期的科学家都对科学的价值追求与研究要求进行了描述。亚里士多德是最早对科学进行规定的人,他认为科学是一种从观察上升到一般原理,然后再返回到观察的活[3]。当代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指出,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表现为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论。这一描述,集中体现出了科学研究的价值追求。引入到教育研究中,便形成了教育研究的科学取向,即试图把自然科学研究规范运用到教育研究活动中来,表现为对客观性、普遍性、规律性、实证性、一致性等的追求。
然而,这种一味追求科学化的研究范式在教育实践中却陷入了困境。因为教育本是人所从事并为了人的成长而从事的活动,在科学取向的教育研究中,人却被取消了,被物化了,教育成了没有人的活动。显然,教育研究的对象有别于自然科学,它研究的对象不是无生命的物质世界,而是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人。教育的世界是体验的世界、意义的世界、生活的世界,因而教育应有自己的研究逻辑。教育研究的任务就是通过体验、表达、理解,把人的生命推向更丰富、更深刻的发展阶段。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教育叙事研究因其鲜明的人文价值取向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教育叙事研究中,人始终居于核心地位。它是人们对自己的教育生活经验进行的研究,展现的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思想、追求、体验等。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不是为了认识他人或他物,而是为了认识自己;教育叙事研究的结果不是为了弄清楚主体之外的事物是什么,而是为了进一步清楚自己的“认识”是什么。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故事解释着自己是谁,自己在做什么,自己想做什么,自己将向何处去。这些独特的教育经历便构成了教师个人的历史。这是教师生命存在的自我确证。正是由于教育叙事研究对个体生活故事的重视和对人类内心体验的关注,因而,表现出了区别于科学价值取向的人文价值取向。
3.以反思为媒介
教师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所叙之事,都是过去的事,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其实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重新咀嚼、回味和反思的过程,是在叙述中进行清思、整顿和梳理的过程。在讲故事时,教师用细致敏感的神经把握着故事进程中自己和他人的变化,从中体悟着自己的感受,形成自己的理论和风格。教育叙事研究使那些曾经历过的教育事件得以再现,使那些被尘封的记忆得以敞亮,使个体的教育经验得以与他人共享,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得以升华。在这一过程中,关键词就是“反思”。因为唯有教师本人才能为自己描绘出真实的形象。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看似平常的教育现象进行思考与探究,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实践进行判断与反省。教育叙事研究实际上是对教师以往教育生活事件的反思性探讨。通过反思,凝炼出教育生活事件间的联系与意义,从而对教育生活进行重构。这样一来,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的反思就成为教育叙事研究的主题,成为教师在自我觉察、自我认识的反思中寻求自我建构、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并不是为了叙事而叙事,也不仅仅限于揭示教育教学实践的意义。教育叙事研究的目的还在于帮助教师获得一种自由的生活。即是说,教师通过教育叙事研究,从平凡教育故事的叙述中寻找问题,从日常教育行为的反思中获取经验,从课堂生活实践的追述中总结规律,从复杂教育活动的追问中感悟自由。由于教育叙事研究具有指向自身、追问实践的特点,这使它在实践层面唤起了更强烈的共鸣和更高的认同。
二、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认识前提
人们常常把教育叙事研究看成是后现代思潮对教育研究影响的产物。从哲学角度来看,后现代思潮主要表现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的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后现代主义者几乎都否定或力求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体系哲学、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决定论等,反对唯一性和确定性、简单性和绝对性。[4]也有人认为教育叙事研究是整个当代哲学从抽象思辨转向现实生活趋势对教育研究产生影响的结果。不论如何看待教育叙事研究的认识前提,从人文价值取向的角度来看,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需要具有如下认识前提。
1.个体性
在现代主义对“共同性”的追求中,一方面只承认少数人员才能进行教育研究,另一方面否定“个体”的价值。因此,教师个人的经验是不被研究所认可的,实践中的教师也是不可能从事教育研究的。后现代思潮则遵循着“本体论上平等”的观念,强调任何存在的东西都是真实的。因而,“个体”既是客观的存在,更是有价值的存在。任何一个“个体”,都具有其独特的意义与内容。正是对“个体性”的肯定,才承认了每个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可能性,并为教师从事教育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和对象。
后现代思潮的代表人物利奥塔批判了普遍适用的“大叙事”或“元叙事”,提倡适用于有限范围的“小叙事”,认为:以小叙事为人类生活编织出意义,并促进小叙事的繁荣,正是后现代主义的任务之一。小叙事具有“私人叙事”的属性,以关注个体内在世界和经验意义为标志。它强调的不是反映这个世界的大而全的形式、规则、规律,而是强调着力反映个体独特的经历、体验、感受。这种对“个体性”的强调和寻求,体现在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中,即是承认教育中“个体”的价值。
教育中的“个体”,可能是教师个人,也可能是一个教育事件;可能是经常性的现象,也可能是偶然性的现象。总之,只要是在教育中出现过的人与事,都是具有存在价值的“个体”,都是“全息”着教育的“个体”,都是教师自身生命经验的表达,都是个性化独特境遇的呈现,因而是需要去揭示并值得去揭示的个体。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其意不在分析“群”,而是尊重每一“个”的独特性;不是从“群”中寻找“共性”,而是分析、解释甚至是体验每一“个”的“个性”,尊重每一“个”存在的现实性、可能性或必然性。教育叙事研究就是一种以呈现个体经验为主要特征的“小叙事”或“经验叙事”。通过对个体经验的揭示,寻找一种可以穿透个体经验的、归隐在经验背后的“质”。
2.主体性
主体性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人们一般认为,主体性是相对于客体性来说的,即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性是对人的积极状态、合理状态的表述。只有人才能成为主体,才具有主体性。
其实,从认识的角度来看,主体性也应该包含对主观性的肯定。所有的认识,都是主体的主观性认识。这种主观性的认识,无疑要受到主体之外的各种因素的制约。但作为认识活动的过程与认识的结果,都是主体的主观性的体现。离开了主观性,人也就不存在了。
对“主体性”的肯定,体现在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中,即是承认教师个人理解的合理性与价值性。在教育过程中,作为主体的教师,对其中的每一现象都会形成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又会引发进一步的行动或认识。这些理解与认识,因为其出现过,所以都是真实的认识,都是有意义的存在。
在否定“主观性”的主体性认识中,突出的是个人的认识要与外在事物相符合。只有与外在事物相符合的个人认识,才具有价值,否则是没有价值的,因而,也是不需要人们去关注的。在凸显“主观性”的主体性中,承认个人认识的合理性,只要是存在过的,就一定有其特有的意义与价值。因此,不管个人的认识是否与外在事物相符合,也不论个人行动正确与否,只要在教育过程中出现过,就内含着某种意义,就需要通过研究去揭示这种意义。
3.生活性
在现代思潮中,突出了对“永恒性”的追求,这种永恒性最后走向绝对的抽象性,远离人们的生活实际。因为“永恒”本身就意味着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制约,可以远离具体的时空。在强调“个体性”的真实性的认识中,“生活性”思想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可。
叙事中的“事”不是凭空发生的,它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生活世界构成了“事”的基础。生活世界是人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它的变动不居,它的纷繁复杂,它的丰富多彩,它的鲜活跃动,是真实地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的,是可以为我们所感知的,是构成我们生命本身重要内容的。
生活性具体表现为时间性、生成性与境域性。
生活是在时间中具体展开的,由于时间的不可重复性,因而,生活本身也是不可重复的。任何一个生活事件,都是独特的事件。由于生活总是面向未来的,因而,已经发生的生活事件,只能在记忆中被人们不断地通过理解与解释而重构,而每一个重构,都意味着产生了新的意义。这使得时间性又内在地包含着对未来的开放性。教育叙事研究所叙之事是在时间的经纬度上展开的,事件本身就是时间的承载物,时间正是在事件中呈现出来的。所以,通过叙事来呈现意义、表达经验,其实质就是时间的一种呈现过程。
生成性主要表现为人的生成。生活的过程就是人的生成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展开,个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行为不断地生成自己的本质,获得意义与价值。因此,个人的行动既是生活的表现,也是人本身存在的表现。教育叙事研究所关注的是教育教学实践,是学校的课堂生活,而课堂生活是复杂多变、不断生成的。多勒(Doyle)认为:课堂教学有五个重要的特点:第一,多元性;第二,同时性;第三,即时性;第四,难以预料的公共课堂气氛;第五,历时性。[5]这种复杂性使教育教学实践具有生成变化难以预料的特点。
境域性则体现为生活总是具体的生活。在一个具体的时空场景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事件,每一个事件也就具有特定境域中的意义。离开了特定的境域,某个事件就不一定会发生。因而,任何一个生活事件,都是复杂的关系之网中的一个节点,具有多重意义。教育叙事研究关注教育现场,强调对故事细节进行整体的、情境化的、动态的描述,原汁原味呈现教育现象;所叙述的事件是高度个性化、情境化的,是镶嵌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之中的,教育故事总是与个体所处的情境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教育叙事研究具有了依赖于情境的境域性。
生活性思想体现在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中,承认了每一个教育生活事件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对于教育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可以在研究中揭示它们相互间的意义,但它们却不能相互替代。因而,教育叙事研究中的“事”,只能根据具体的境域去进行解释和理解,而不能从一件事去预知以后的事。
三、教师从事教育叙事研究的意义价值
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在本质上是对教师的活动与经验的研究,因而,从对教师的影响来看,其意义价值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典型的方面。
1.认识价值
任何研究,首先是一个从研究对象中获得认识的过程。因而,认识价值是研究的本义。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研究主体之外的客体,这种客体都是物化了的对象。因而,科学研究所获得的认识,是关于客体的认识。
教育叙事研究的认识价值不同于科学研究的认识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通过教育叙事研究认识了自己。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是以教师的教育生活经验为内容、以教育生活故事为表现形式的研究。一般来说,人类经验具有鲜明的故事性特征。叙事研究就是抓住人类经验的故事性特征进行研究,并用故事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它关注的是在一定的场景和时间中所发生的故事,以及故事的主人公如何思考、感受和理解这些故事。从这一意义上,有学者提出了狭义的教育叙事研究,即是教师“叙说”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的教育“问题解决”和“经验事实”,记录教师的心灵成长轨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实情感,并在反思的基础上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行为。[6]教师在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时,本质上是在对自己的过去存在状态进行回忆,以一个相对独立的状态去审视过去的自己。其审视的结果,就是对自己的教师角色形成了自觉的、有意识的认识,把零星的认识系统化,把表面的认识深刻化。第二,教师在教育叙事研究中通过认识自己进而认识了教育。教育叙事研究是以叙述教育生活故事为手段,通过对过去事件的发生、现在的影响以及未来的期待的描述来建构教育生活的意义,教师自身成为认识教育的中介。从这一意义上,有学者提出了广义的教育叙事研究,即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丰富教育理论。因此,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育生活事件的“叙述”与理解、解释,进而认识了教育。在这里,教师既是研究者,也是教育的内在要素。
因此,“认识自我”是教师教育叙事研究首先体现出来的基本价值。这种价值也是人类经验特性的体现。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不可替代的个体,个人的生活经验总是具有其独特性,对个人经验的反思,首先形成的是对个人的认识。对“教育生活中的个人经验”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同时也就认识了“教育中”的个人,即认识了作为教师角色的个人。因此,这里的“自我”是教育场域中的“自我”,内含着教育本身。
2.成长价值
传统观念下的教师奉行的是一种以自己的生命去满足学生、满足教育需要的原则,这事实上是一种客体行为,这样的教师将目光聚集于“自己能为别人做点什么”,忽视了自己本身的需要。故而,教师往往被他人贬称为“教书匠”,这一“书”一“匠”两字对“师”字的替代,概括了许多人对教师职业性质的认识:他们只是教“书”的“匠”人而已;他们只是把已有的知识传递给青少年的人而已;他们只要认真地工作,不把知识教错,教对教好即可。教师并不像科学家、艺术家那样因创造而伟大。教师职业不能在社会上引起真正的尊重,其认识根子在此。更令人忧虑的是,不少教师也认同这样的观点,他们往往只为教书而行。[7]
当代社会,教师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进步的,是通过主动学习、自觉提升而使自己得到发展的。这种学习,是自我提高的驱动使然,是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专业成长的必要途径。主体性的学习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定了内在的、持续进步的基础。惟此,才会有教师“师范”的呈现。
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看,教师从事教育叙事研究具有教师的成长价值。一个人的教师角色,也是处于不断生成之中的,正是在教育生活中通过一系列的教育事件表现着这一角色,同时也改变着教师自身。教育生活最终体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生活联系、故事和事件。教师的角色素质就蕴含在日常教育生活之中。基于教育生活的教育叙事研究,通过对一个个生活故事和典型事例的描述,对富有价值的生活事件的揭示,把教师自身种种真实的生活状态展现、揭示出来,从而可以真实地再现教师在教育生活中的角色素质,揭示出教师的存在状况。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活动的范围与深度,就是教师自身作为“教师”所具有的现实内涵与外延,教育叙事研究就是要揭示“教师”所具有的现实内涵与外延,从而促成教师的发展,实现教师的健康成长。
3.行动价值
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应用研究,其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建构理论,而是为了改变实践。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直接改变了教师的自我认识,最终产生教育行动的改变,因而具有行动价值。
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不同于教育之外的他人所进行的教育叙事研究。教育之外的他人进行的教育叙事研究,虽然也能揭示出教育中的人对自己与教育的认识,但这个研究过程不会改变研究者本身。因为研究者不是“教师”。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实际上是将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它以实践的视域推进理论向实践的渗透,又以理论的视域推进实践向理论的跃升,它促进了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视界融合,在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之间搭起了一个发展的空间。在叙事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当事人”而不是“局外人”在思考着自己的教育行为,评判着自己的教育实践,其思考和评判的尺度正是以往形成的个人内在理论。教师以个人内在理论诘问着自己,指导着自己,提升着自己。教师就在这样的教育实践中走向了教育理论,实现了自我超越。因而,教师的教育实践影响着他的教育叙事研究,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又影响着他的教育实践。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直接带来了教育行动的变革。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提倡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一方面,教师生活在教育中,有着现成的教育生活经验与事件;另一方面,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的行为,改变着教师的行动。因而,行动价值是教师教育叙事研究的最高价值,也是教育叙事研究的必然归宿。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实际上就是在教育生活中,通过对教师经验的审视,提升或改变教师的认识,促成教师的变革,引发教师教育行为的改变,最终实现教师的个人追求与社会的教育追求。
总之,教育叙事不等同于教育叙事研究,经验的表达方式也不能代替理论的表达方式,需要做的是加强对“教育叙事”的研究,以提升教育叙事研究的意义解释和建构能力。教育叙事研究提供了真正的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情景中的真切画面,展示了教师在教育过程是如何生活着的。所以,有学者指出,“叙事研究其实就是要回归各种各样的教育经验,或者说教育研究的活水源头,从而将教育研究工作落实为如福柯所说的‘耐心的田野劳作’,并使研究者、事件当事人以及读者在日常生活的叙事探究中理解教育经验的丰富意义”[8]。
参考文献:
[1]高慎英.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问题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3).
[2]伯格.一生都被叙事包围[N].光明日报,2001-7-12.
[3]肖峰.论科学与人文的当代融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89.
[4]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618.
[5]Thomas L.Good,Jere E.Brophy.透视课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
[6]杨超男.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及反思[J].法制与社会,2007,(2).
随着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终身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加快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的步伐,提高高职师资的质量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职教师继续教育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
随着世界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力资源在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方面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把发展高质量教育作为基本国策,把发展教师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教育的关键位置。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特别是加入WTO后,劳动者的素质和人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而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教师的教育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而高职教师由于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的密切关系,其必然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是提高高职教师整体素质的必由之路,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地提高工作母机的素质,才能为社会经济建设输送合格的人才。
(二)高职教师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思想的体现
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这一思想迅速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并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已成为21世纪世界教育的主流和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社会变化的速度表明,社会的各个职业领域都不再是静止的,尤其是教师职业,他们的教育对象是常新的,教育内容更是受日新月异的新知识与科技进步的影响。我国当前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师资是关键,尤其是高质量的师资。所以,提高教师质量就必须要求教师的一生都始终处于学习和完善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等。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在终身教育时代,教师的终身学习,不断进步和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高职教师继续教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质量成为人们更加关心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从简单的数量粗放型发展转向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不断地进行改革,提高整体的教育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占领一席之地。而师资则是制约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只有拥有一流的师资,才能有一流的高等职业教育。但由于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的制约,当前我国高职师资在数量和质量都存在缺口,从整体上看,高职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合理,“双师型”师资比例偏低,培养渠道相对贫乏,在职提高渠道也不畅通,师资问题已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此,优化高职师资队伍、提高师资整体素质,继续教育是关键环节。
二、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
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是宏观继续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讲是指对已经在岗的高职院校教师进行的再教育。它一方面包括对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教师进行的旨在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加深知识水平,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的再教育。同时,也包括对那些已经在岗工作,但是尚不符合教师资格要求的高职教师进行的学历补偿教育(达标教育)。从狭义上讲,是指对已经取得教师合格证书,并经过岗位培训,能基本适应岗位要求的高职教师进行的旨在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加深知识水平,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的再教育。
(一)职业技术教育理论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对教师提出了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需求,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并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是职业教育理论的重要部分。当前,高职教师队伍的来源渠道比较广泛,主要有普通高校、企业或社会上引进的专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师等。这一特点表明高职教师有必要加强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材教法等教育理论和教学能力的培训。此外,还要指导教师有计划地学习了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训目的、特色、方法、途径等,使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有一个较明确清醒的认识,实现由工程型人才向教师角色的转换,成为能够熟练运用教学艺术的合格教师。
(二)提高学历层次
提高学历层次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高职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的需要,是高职学生掌握前沿技术的需要,学校必须有计划、按比例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学历提高教育包括两个大的层次,一是未达到教师资格要求的教师的学历补偿教育;二是已经合格的教师的学历提高教育。
(三)专业知识更新
专业知识更新是高职教师不断完善知识结构,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师资队伍利用率的需要。信息社会,科技发展速度的加快迫切要求教师加快知识更新,特别要关注专业领域内新技术进步的总趋势,具备与时俱进的专业技能。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知识更新培训与一般高校相比有其独特之处。由于职业教育是按照职业岗位群来设置专业的,因此,其专业门类多,可变性大,大多数高职教师在其成为职业教育教师之前的大学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往往带有较强的学科性质,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学科跨度大,而且,职业教育的教育学科知识也有其特殊性,这就使专业知识更新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四)工程实践、信息技术培训
工程实践培训是高职院校师资培养的特色,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信息社会到来使学校教育的作用、目标、要求等发生了新的变化。学校教学重点不再仅为知识、技能的传授,教会学生收集、甄别、利用知识信息,与他人合作,获得不断学习的能力将成为教学重点。教育面临着变革,而教师是教育变革的主要力量,只有教师掌握了信息技术并在教学中应用,才能使学校教育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教师对信息技术观念的转变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对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与发展后劲的提升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的途径
教学基本功的提高,主要在校内完成。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集中辅导。对新人校的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学校指定教学业务尖子传、帮、带,定期开展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探讨,鼓励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教学能力培养。提高学历层次或短期进修在校外完成。主要有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以科研课题为内容的国内访问学者进修;以提高教学水平为内容的有关专题研讨班、骨干教师进修班和单科培训或选派出国进修。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学科、行业学(协)会
的学术活动,通过各种进修、培训、学术活动提高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学历水平、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教师的工程实践培训,主要有派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参与生产过程的管理和设计;在校内实习基地直接参与生产和教学指导;实行校企合作,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教师深入企业第一线,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高新技术的应用状况,不断地跟踪学科发展,及时掌握本行业最新发展动向和国内外发展趋势,更好地了解所教课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教学、生产与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紧密相结合,把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它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科技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四、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法规不配套,缺乏规范、长期的培训计划
从政策来看,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政策法规建设还很不完善。在国家下发的教育培训的有关文件中,专门针对高职教师培训的明确规定则少之又少。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政策法规尚不配套。教师继续教育是一项长期甚至终身的任务,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只要学历达标了,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就成了可有可无、无计划、无规范的“锦上添花”之事了,缺少不断促进教师职业成长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培训计划。
(二)培训形式不够灵活,培训渠道不畅通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方面,虽然教育部已经批准部分高校对高职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但由于要参加培训的教师较多,而继续教育体系建设还刚刚起步,覆盖面不够广,使教师继续教育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推动下,许多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大多数学校都存在师资数量不足,生师比偏高的问题。这就造成了大多数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业余时间很少,大量的教师要脱产培训是不现实的。高职教师除了理论进修外,更重要的是要接触生产实际,了解企业。企业培训应是高职师资培训的重要方面,但这个培训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三)缺少培训的质量与效益的保障和发展性的培训评价
教师的继续教育应该是与教师的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困难,提升其教学水平,促进其专业发展。目前很多培训缺乏自主、个性化的培训内容,存在培训内容与教师工作实际脱节的现象,导致教师缺乏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培训效果也不理想。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另外,缺少有效的培训评价机制也是导致职教教师培训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五、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对高职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不断地优化高职师资队伍结构,提高高职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当前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终身教育的时代,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必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社字.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障碍与实现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04,(7―8).
对语文教师而言,继续教育的核心是提升语文专业素养,促进语文专业成长,通过外在的教育,关键是要内化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中去,自我研修,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要遵循4个关键词。
品德道行:语文历来注重“文道结合”,教师首先要德行高尚才能教育好学生,所以继续教育把修养师德作为首要目标。语文教师要把教师当作一份事业来经营,不断修德修行,提升精神境界,无怨无悔“白加黑”“五加二”,真正关爱学生,让学生接受优质教育,让学生考好分,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知识技能:在“大语文”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与丰厚的人文素养。不仅要夯实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其它学科知识,积累人文知识素养。博览群书,阅读切合语文教学、做学问的书;同时掌握必要的教育教学方法技能,如导入、点拨、提问,沟通、组织、管理等,做到知、能、行三者合一。同时不断充电学习,自我思考和反复实践。
心理信息:语文教师要懂点心理学知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心理调适能力,不知不觉走近学生,打开学生心灵大门,做学生知识丰富和思想良好的引路人。在信息时代和网络社会,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不仅要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网络多媒体教学能力,而且要学会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提高从网上收集、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实现师生的互动双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合作教研:语文教师要有团队合作意识,积极参与国家、地方和本校培训,自行研修,可以学习名师的成功经验,既可以走出去,也可以请进来。通过互相听课、教学沙龙、网络研讨、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形式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合作教学科研,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教学文章。而由普通教师、骨干教师、带头人向名师发展,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可持续发展,必须牢记这样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学习。
二.继续教育亟需解决的重点
《纲要》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要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根本在于高效课堂,进行科学有效教学。继续教育要转变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真正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师强化高效课堂理念,积极进行高效课堂教学,就要掌握高效课堂的教学范式,如15/20/10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模式,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等,通过分析案例、学习经验、集体研讨、网络学习等形式,取长补短,优化内化,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灵活运用,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真正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继续教育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通过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观念: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二、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认知科学的兴起对教育理论与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由此引起了教育理论上的两种变化:(1)及时性教学。这种教育方式时刻关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状况,给学生留出充足的创作空间,让他们利用刚刚学过的知识继续学习。教师还会积极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现状,然后给予帮助。这种学习理论是依据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而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继续学习过程中需要帮助才能达到的地方,一个有水平的教师能够敏锐地觉察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并确保自己的教育既不会超越学生前的理解水平,也不会落后于学生的能力。(2)学习的构建主义观点。这是指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并通过积极地思考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心理活动,而并非被动的接受。在这一过程中,他人的帮助起着重要作用,如提供支持,提出挑战,给与示范或起教练作用,但学生仍是学习的中心。这种学习的构建主义观点有别于传统的“满灌式教学法”。
2、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在继续教育中,向同行学习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经验,我们职业教师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从看课、听课、观摩课、公开课、教改实验课、技能操作表演课及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学习老教师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巧;学习年轻教师新颖的教学方法。敢于大胆推广和实践同行教师的教改经验成果,从而丰富充实职业教学内容和方法,掌握课堂教学技巧和技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3、学习在工作中发现欠缺的知识
当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经历后,就会发现自己作为合格的职业教育教师还有许多不足和欠缺的知识。因此作为一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要“一专多能”,以职业岗位目标需求为原则,不断再学习,否则,教学水平就上不了台阶。只有面对现实勇于挑战,勤奋学习,不耻下问,努力将欠缺的知识补全、补足,才能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并且要树立“工作到老,学习到老”的终身学习思想,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的教学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论文编号】 1009―8097(2010)06―0015―04
近年来,叙事研究在许多领域引起了学者的普遍关注,仅从研究数量上来看它已经成为最为人们热议的研究方法之一,在教育技术界也有许多相关讨论,特别是以Blog为代表的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大大丰富了教育叙事的形式,是教育技术学科对叙事研究的独特贡献。在为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欣喜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有一些争议之处,如教育技术界中有一些学者认为虚构的故事也是叙事研究,因此像叶圣陶先生的小说《倪焕之》、《庄子》里的一个个小故事、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都是叙事研究的典范。但也有学者反对将教育叙事过度引申,针锋相对的指出诸如《倪焕之》这样虚构的故事不是教育叙事,叙事研究应该有作为研究方式所必然具有的规范、程序和要求等。①这种观点的对立实际上反映了研究者对叙事、叙事研究本质认识的模糊,那么叙事和叙事研究是什么呢?逻辑上又是什么关系呢?围绕这些问题,我们试图对叙事、叙事研究的基本概念进行一番梳理,深入分析其属性及意义,以更好地推动教育技术领域对于叙事研究的应用。
一 对“叙事”的重新解读
叙事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含糊的概念之一,研究者往往在非常宽泛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词语,这使其内涵远超出了人们的惯常经验,教育学界对叙事的界定同样有颇多模糊之处,试着解读这些略显晦涩的定义或许会侵蚀一些原初隐含的意义,但对于明晰我们的理解还是有帮助的。剥茧抽丝后,我们发现,人们统称的叙事基本包含着两个维度的含义:一是作为言语成品的名词的“叙事”(story),还有一种是作为行为过程的动词的“叙事”(story telling),虽然人们在谈论的时候往往是把二者放在一起,但从不同研究者对叙事的定义上还是可以看到对行为过程和言语成品的不同侧重。
有学者认为:叙事是为了“告诉某人发生什么事”的一系列口头的、符号的或行为的序列[1]。这里强调的是叙事的各种存在形式,反应的是一个名词的“叙事”,这个叙事的形式可能是口头的语言,也可能是符号的文字、图片、影像,甚至可能是一些具体的行为(如行为艺术者就是通过具体的行为向世界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与这种认识类似的定义还有:叙事指叙说按时间先后顺序所发生的事情或事件[2];narrative(叙事)主要指被叙述出来的东西,因此是一种事实而非活动。[3]这些界定里的叙事突出的是讲述的内容,如果我们叙事(story telling)分成“叙”(tell)和“事”(story),那么这里研究者主要强调的是名词的“事”(story)。
另有学者概括地把“叙事”定义为“讲故事”,陈述人、动物、宇宙空间格中生命事物身上已发生或正发生的事情[4]。这里,突出的是“陈述”的过程。当然,这里的陈述既包括客观的对世界的认识,也包括主观的对世界的推理、建构,因此有研究者说人们可以通过叙事“理解”世界,也可以通过叙事“讲述”世界。[5]在这种界定中,叙事本质上是一种行为,是一种经验的表达方式,是讲述的过程。与这种认识类似的论述还有:叙事就是指把一些独立的信息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意义的陈述……从这个意义上说,叙事无外乎就是两部分,一是选择,二是组合。[6]叙事,归结到最基本的内核及操作定义,就是“叙述”“故事”。教育叙事即是教育当事人或教育研究者“叙述”发生在教育中的“故事”。[7]这些界定中的叙事突出的是一种过程,强调的是“叙事”中动词的“叙”(Story telling)。
综上所述,叙事至少包含两个维度的内容,即“行为过程或言语成品”,正如马毅飞、刘永福对叙事定义所界定的,叙事是“在特定社会教育文化语境中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以故事形式来表现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系列性教育事件的行为过程或言语成品。”②从这个意义上看:人们的说话、写作等表述的过程都可以称为叙事,同样教师的讲课、思考、写作也都是作为过程的教育叙事。同时,人们以故事形式所说的话语、写作的文本等也都可称作叙事,教师所说、所写的文本就是作为言语产品的教育叙事。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只是方便分析我们才把叙事按侧重点不同分为这两类,实际应用中叙事研究者往往并不对叙事做如上分解,而是不加区分地使用叙事这个概念的,毕竟讲述的过程和讲述的内容本质上是一体的,没有故事就没有讲述的内容,没有讲述的过程,故事也无从谈起。
二 叙事研究意蕴的深度分析
教育研究中,研究者虽未明确对叙事做以上名词、动词两重维度的区分,但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却能明显地看到由这两种不同的理解引发的两类不同研究取向。分析教育领域中的叙事研究,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对(名词的)叙事进行研究和通过(动词的)叙事研究这两种,虽然二者都称为叙事研究,都表现出一定对边缘的关注,但二者在本质上却有明显的不同。
1 对叙事进行研究(research about narrative)
作为言语成品而言,叙事是指教师身边的“小事儿”,那些与教师、学生等个体的生活意义相沟通的故事、口述、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或传记甚至书信等都是这种叙事。在传统教育研究中这些具体的经验往往是在研究者视野边缘的,有学者直接质疑“这种以春蚕自我吐丝喃喃自语似的方式,记下来一大本教育故事的流水账并以此去发现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且还准备有效地解决,只能是天方夜谭”。[8]以往的研究者更愿意去探索比这些小事更宏大、更体系化的理论,更喜欢去关注那些更符合逻辑的、更有条理的实验结论、调查报告等。但叙事的提倡者却表达了对传统宏大叙事的怀疑和对这种边缘琐碎经验的强烈关注。他们并不笃信处于传统教育研究中心的体系化的教育理论和严密的教育实验,反而对这种研究内容的有效性表示出一定的警觉,有学者直言教育创新活动的经验形态在理论表述中往往容易在可编码的修辞过程中被不知不觉地抽干和掏空,以致出现理论面对实践推动的尴尬境地。[9]
因此,与以往强调“科学化”、“客观化”的教育研究相比,这种叙事研究强调把关注重点转向学校日常生活,让抽象的教育概念退至幕后,回到教育事实本身。在这里,这些作为言语成品的小的教育叙事本身是进行研究的重要内容,叙事研究就是对这些小故事进行研究,叙事研究者认为这些小故事与宏大的理论与严密的教育实验、教育调查等有同样的学术意义和分析的必要,而且这种来自生活的叙事的引入,可以提供给教育研究更鲜活、更丰富的内容。这里研究者可以从一个中学校长若干年的工作笔记中读出一个学校发展的轨迹,从一个老师讲述的具体故事中,挖掘出教师信念这个抽象的话题。因此,这种叙事研究是“对叙事进行研究”,它本质上仍是一般研究范式的,讲求方法的系统、追求结论的科学。遵循这样的研究取向,叙事研究过程也是一个由一个弹性框架构成的系统过程,它与一般“科学”教育研究是同构的,都是从确定问题出发到研究文本的系统过程。③这里的叙事(如教师的故事、日记等)往往只是研究过程的资料和数据,是完整的研究的一个环节,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系统分析。但这样系统分析也需要遵循学术规范、需要研究者接受相当的学术训练,实际上远不是一种一线教师容易掌握的“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也容易脱离实践异化为干瘪的理论,因此一些学者转而求诸通过叙事进行研究。
2 通过叙事进行研究(research through narrative)
作为言语过程,叙事是那种不符合“学术共同体”规范的“讲故事”。教师用通俗的语言述说、描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文体不限、结构不限、话语方式不限。在传统教育研究中这种零散的话语方式是难以为学术共同体接受的,而规范的学术话语又不大容易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掌握,所以教师往往在事实上被剥夺了表达教育经验的可能。叙事提倡者对“规范性”表达的有效性表示出一定的怀疑,他们认为传统的教育研究照搬学术性研究的模式,用基础研究的思维方式与规范来要求教师,没有考虑教育者的实践智慧。因此,应该鼓励教师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讲自己的教育故事,以叙事的方式回归教育时空中各种具体的人物、机构及事件[10]。这种叙事过程通过赋予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教师言说其经历的权力,宣告了他们的声音在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性。
而这种叙事的研究意义体现在讲故事者和听故事者两个方面:就叙事者而言,在故事的讲述中,他实现了个人对教育问题的反思;而就听故事者而言,听者沉浸到故事情境中,一定程度上达成了与讲故事者的视界融合,构建起自己的理解。这种个别化的理解赋予了叙事“研究”的属性。当然,这里的“研究”不同于传统教育研究对“研究”的界定,它是一种依靠哲学的沉思、艺术的直觉、宗教的皈依以及生命内在的觉醒等追寻教育的意义的“研究”,是一种“行动――感悟”式的研究。[11]通过对“研究”的重新解读,叙事的行为(tell)有了研究意义。“通过叙事的研究”强调叙事过程本身就是研究,反对把教育叙事与叙事研究分离,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哪怕是讲述虚假的故事也是研究。
但这种对研究的范式转换并非毫无争议的,激进的反对者否定这种叙事的研究意义,仅将教师叙事视为一种通过反思促进专业发展的实践,[12]还有学者明确表示不遵循基本的论文写作规范的叙事不能称为叙事研究。[13]温和些的学者建议取中间路线,使用叙事探究(narrative inquire)这个词语表示那种新“研究”[14]。④另外,梳理关于叙事的著作可以发现,许多学者都是将叙事视为那些不能适应“科学话语”的一线教师、青年教师的一种经验表达方式,鲜有提倡“专家”、“学者”用叙事来表达自己经验的,这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叙事研究作为研究方法在一些人潜意识里是一种“次等的研究方法”,往往是掌握了“高级研究方法”的学者、专家不屑于采用的。在一定意义上,这种争论源于两种研究范式的“不可通约”,这种对叙事研究的“低估”源于对叙事研究范式的不理解。事实上,叙事倡导者所说的“研究”与反对者口中的“研究”并不是一个同义语,二者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上都有截然不同的取向,如果不能把握这种范式的转换,就可能产生许多问题。
三 教育技术领域叙事研究的省思
根据上述两分的思路审视教育技术领域的叙事与叙事研究,我们发现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叙事研究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关注名词的关于叙事的研究,即对教育博客、教育论坛留言的深度分析;另一种是动词的作为过程的叙事,即博客写作、论坛留言等具体行为。而后者往往是人们更为关注的,我们谈到的“叙事”大都是与教师博客的写作(Blog Writing)、BBS虚拟社区上的交流、讨论等具体的行为过程联系在一起的。对叙事研究的讨论也多是从“通过叙事进行研究”的角度展开的,在实践中强调教师基于网络的叙述,鼓励教师把他们自己的教育经验用博客写作、论坛留言、个人网站经营等形式说出来。而教育技术的独特意义往往体现为技术提供了叙事的场所,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博客、BBS、WIKI等技术手段门槛低、交互性强的特点支持教师的“讲述”,这种基于网络的讲述既方便了教师个体的倾述又能更好地与同行分享交流。[15]
教育技术领域中流行的“通过叙事研究”沿袭了这种研究范式的优点。通过在网络上叙述自己的故事,教师的教育智慧得以显现,教育理解得以深化,既丰富了我们的理论,又引导了我们的实践,值得继续关注。但这种研究范式转换也容易带来认识上的模糊,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对叙事研究比较极端的两种错误认识:一种是不理解“通过叙事研究”这种研究范式导致的是对叙事研究的矮化心理,还有一种是过于夸大这种研究范式产生的对叙事的“研究”性的泛化情绪。在实践中,这两种极端取向都有所体现:例如,有人不理解叙事研究对于“研究”的转换性解读而不敢承认叙事的研究意义,因此虽然认同博客写作等叙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但怎么也不明白这种写作为什么能成为研究。还有人虽然一再赞扬叙事的研究意义,却又徒劳地试图用传统的“信度”、“效度”等术语为叙事研究的合法性辩护。另一方面,又有人完全为应付任务而杜撰一些自己都不相信的故事、或在博客上写一些完全跟教育生活无关的絮语放在网络上,并以为这样无主题的乱写也能是研究,从而使研究陷入“怎么都行”的误区。为避免这两个极端的错误,在进行这类叙事研究时我们要注意两点:
首先,我们要明确并坚持叙事研究的立场或范式:叙事就是研究。哪怕这种叙事可能片面、主观甚至不真实,但因为其增进了叙事者和倾听者的理解,因此就是一种研究。这种研究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研究是不一致的。仅就讲述故事的真实性而言,站在“通过叙事研究”的研究范式看,一系列经过艺术加工的故事也可能有促进作者、读者理解的研究意义,也可被称为叙事研究。正如卢梭虽然并没有真的教过一个叫爱弥儿的孩子,但也不影响他的著作《爱弥儿》激发了一代代教育人对人性、对教育的思考,我们不能说卢梭的做的不是教育研究。因此,我们不能以网络叙事可能缺乏真实而怀疑其研究意义,在实践中还要继续推动教师基于网络、基于博客的教育叙事。同时,若是有其他研究者站在另一个立场对教师博客的真实性提出怀疑进而否定这种叙事的研究意义,我们也应清楚这种争议的缘由,不必怀疑更不要因此陷入范式的“不可通约”引起的无结果的争论。
其次,我们也应该以反对者的批评为警戒,避免把叙事的研究的意义无限扩大。具体来说就是要时刻注意保持对叙事的“真实性”追求。虽然叙事研究并不讲求一般意义的信度、效度等而是追求一种“个人的解释”,但这种“个人的解释”必须是以研究者“求真”的态度为基础的。还是以爱弥儿为例,虽然这个人物是不存在的,但故事的叙述确实建立在作者真实教学经验基础上的,从书的字里行间我们也是能看出作者对教育过程的真实追求的。相反的,虽然有心人也可以从《山海经》、《聊斋志异》等传奇中读出教育的味道,但由于这些故事明显缺乏求真的态度,因此不能算作叙事研究。若把这些怪力乱神的故事也视为研究,将故事讲述者视为教育研究者势必使教育研究过于弥散以至于相对化、虚无化――如果任何实践都是教育研究那么就没有教育研究了。可见,虽然我们不能以真实性作为判断叙事研究的标准,但讲述者是否追求“真实”却是区分叙事研究与一般叙事的根本标志。此外,从形式上看叙事研究的叙事与文学叙事也会有所不同,作为教育叙事研究的“叙事”,一般头绪简洁,不会出现过多的心理刻画,要避免夸饰和过多的渲染。更为重要的是,在搜集材料、剪辑材料和议论点评的背后,需要作者具有鲜明的教育理念和深厚的“宏大叙事”的理论修养的。 [16]总之,叙事者可以对故事进行加工,但这种加工应该是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对“深刻”的追求,而不是不着边际的畅想。这就要求我们在自由叙事的同时,还应有意识的加强理论修养,使我们的叙事研究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解释。
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当前教育技术领域的叙事研究还比较缺乏“对叙事进行研究”的研究形式。一些教师仅仅满足于讲述的过程而不去反思故事深处的教育意义,他们在博客上讲出自己的故事后就再不关注这件事情了,而提倡叙事研究的学者也不大去考虑如何把教师个人的现场文本,教师对教育现象的个别解释转变成研究文本,缺少对教师博客的分析与形成结论。这使得许多教师博客或者成为一般生活的流水账,或者成为一种缺乏支持的信息孤岛。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鼓励研究者以博客、网站等为研究内容,探究文本深处的教育意义,帮助写博客的教师对自己的叙事反思、整理,使自己的叙事从现场文本走向研究文本,深化自己的认识,丰富我们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 施铁如.后现代思潮与叙事心理学[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8-93.
[2] 陈振中.论教育叙事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05,(9):30-33.
[3] [美]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73.
[4] 侯怀银,王霞.论教育研究的叙事学转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5-8.
[8] 段晓明,陈荟.走向生活体验――教育研究中的叙事研究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4):29-32.
[6][13] 柯政,田文华.对叙事和叙事研究的另一种叙述[J].当代教育科学2007(14):10-14.
[7] 蔡春.“叙述”“故事”何以称得上“研究”――论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25-130.
[8] 许锡良.评“怎么都行”――对教育“叙事研究”的理性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1):5-10.
[9][10]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 2003(2):22-27.
[11] 柳夕浪.“研究”对于中小学教师意味着什么[J].教育研究,
2005,(1):52-57.
[12] 王凯.教育叙事―从教育研究方法到教师专业发展方式[J].
比较教育研究,2005,(6):28-32.
[14] 胡惠闵,陈桂生,王建军.教育叙事研究中的“叙事”与“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8(4):31-32.
[15] 黎家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10):40-44.
[16] 鲍道宏.教育叙事研究:批判与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16-19.
注:①参见:韩丹等.教育叙事研究――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深入发展的捷径〔J〕.中小学电教.2005,(10);马周周,《庄子》蕴含的教育技术思想探秘[J].电化教育研究,2007,(9);严家怡.从《种树郭橐驼传》看古代教育叙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4)鲍道宏.教育叙事研究:批判与反思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
民族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振兴关键在教师。体育教师是学校实施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健康第一”思想观念的灵魂工程师。体育教师的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学校教育对体育教师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能力水平、创造性等方面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过程控制、教学评估和学生学习策略培养等诸多方面,教师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教师作为传承文明成果、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执行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载体,面对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高校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学术水平以及教学工作适应能力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也关系到学校体育教育的教学改革与深化。因此,在新时期培养一支具有创新能力、自主持续发展能力、熟练的课堂教学技能、高水平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基层体育教育指导能力的体育骨干教师队伍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特别是针对高校体育教师而言,这样的教师队伍已不仅仅是局限在教学行为的要求上,还应该上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
1 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意义
1.1 促进高校体育教师个人教育教学技能水平的提高
当今的大学体育教育已经由精英化体育教育转化为大众化体育教育,但体育教育的宗旨还是培养既有实践能力又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才。培养人才的宗旨没有变,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受教育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扩招之后和90后学生入校的大学教育。这就要求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知识要进行不断地更新来适应新时代和新对象的要求。面对学生能够很好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同时,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有保证,他们能够有较大的热情投入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古人云:“梅花香自苦寒来。”教师正是用继续教育的“苦”和“寒”来换取学生的喜爱和教学质量的“梅花香”。
1.2 高校体育教师终身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
自主学习是提高与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素质整体提高的过程应当是一种持续地运用自主学习手段整理与分析教育经验、调整教育行为、提高教育理念和技能的过程。教师应经常研读一些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案例进行反思;通过课堂观察进行行为研究;经常与同事探讨课堂经历或与因材施教的相关问题。要成为自我发展的教师就要学会不断地、理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在思考、批判、否定中求发展,不断地探求更新更好、更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不仅应是一个教育者,同时也应是一个研究者。作为高校体育教师,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是产生良性教学效果的保证,我们教授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思维和接受的新信息不一定比教师少,甚至高于我们教师的信息量,所以,我们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更新是势在必行的。继续教育就是我们教师获得新的、更多知识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2 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建立健全良好而有序的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从制度上推进教师的继续教育进程,是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的关键所在。
2.1 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第一要素,是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执行者和管理者。体育专业教师的水平直接决定着教学活动的进展和成效,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过程中,在设计和实施一项教学活动或解决一个教学问题时,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还是能有创造性、有效性、突破常规、提出新思路新方法、从根本上实现教学的创新、问题的解决;是原地踏步、毫无长进,还是能不断更新自我、提高自我、不断创造新的佳绩,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意识,只有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意识的教师,才能以现代化的教学思想理念,积极尝试和探索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不断开创教学新局面。
2.2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中,普通系的大学生接受两年的大学体育课程的学习,体育院系的学生接受四年的体育教育,在这其中教师的影响力是最深刻、最长久的。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不仅在时时刻刻接受教师所安排的各种教学活动,学习教师传授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时时刻刻观察模仿着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一言一行、思想、观念、意识、习惯、行为乃至道德品质等不仅通过教学活动体现出来,而且通过师生交往直接作用在学生身上,成为学生有意无意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教师,只能教出同样墨守成规的学生;而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在教学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师,也必然能教出同样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生。这将影响到学生一生的生活与发展。
2.3 高校体育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自我发展、自我提高是人类生存的最高级的基本需求,越处在社会高层或越具有知识文化的人,这种需求也就越旺盛、越强烈。因而,作为社会中的知识阶层,体育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就更为迫切。教师都希望自己能在不断发展、不断充实的过程中使人生更具有意义和价值,并在可持续发展中紧跟甚至引领社会发展的最新潮流,同时,作为教师,没有了教学质量也就是丢失了自己的饭碗,教师的职称是教师在社会中地位的体现,职称获得不仅要求自己具有深厚的理论研究功底和前沿知识的积累,还有优秀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这些成就的得来都归功于教师自我的追求与发展。
3 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建立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监督与评估制度
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的监督与评估制度是加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检查、监督和评估,可以了解教师培训工作的实际进展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师培训工作的具体建议和意见,以评估促管理,以评估带指导,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进一步推动各级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深入实施的目的。因此,尽快建立一套符合继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的继续教育现代监督评估理论和机制,对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及其培训运作过程进行全面监督与评估,已成为当前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难题。同时建立继续教育约束与激励机制,使继续教育作为教师资格认定、晋升、晋级、评聘职称、评优、评奖、享受各种待遇的必要条件,以形成继续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
3.2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目前全国各地高校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地高校实际的体育教师培训的模式。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培训机构一道,开展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和学校变革发展需求的调研,精心设计继续教育的目标、内容的同时选择适宜教师、教学需要的培训模式。充分考虑教师及教学实践的多极化的要求,提供教师按照个人愿望与学校需要而选择自身专业发展的多极化组织形式与途径,构建起具有区域特色的多极化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特别是现在网络技术的进步及大面积的普及,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模式,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积极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的网络课堂的培训模式。
3.3加大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资金投入
教育投资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教育事业得以顺利运行和发展的物质保障。现代化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过程中,要加大我国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资金投入及其最优化,着眼与探索一套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够满足我国教师继续教育事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需求的资源供给体系。要加大继续教育发展性投入,确保经费的足额并且及时到位,坚持由目前的政府投入并由人大监督落实到位的方针政策,同时积极探索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成本由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社区等多方面共同分担的投入发展道路。
3.4 强化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法规体制,培养再教育意识
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是体育教师把个人目标和社会目标统一起来的一种主要的表现形式。一方面,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各级领导要从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高度来认识体育教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来大力支持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关心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成长;鼓励他们继续教育的认知态度,并充分调动他们进行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提供更多的再教育机会,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技术能力。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师要认清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深刻领悟到接受继续教育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大势趋,要充分认识到原有的知识体系已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也跟不上当前教育发展的潮流;只有明确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不断接受继续教育,主动学习新的、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技术,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专业技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丽,王立梅.普通高校英语教师继续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策略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6):45-47.
[2]杨小微.现代教学论[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67-68.
[3]王春华.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78-80.
[4]王序坤.教育成本的分担原则及其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1999.
一、教育叙事中的事德
事德即做事的道德,是对事件中展现的道德的简称,具体到教育叙事而言就是所叙事件中的道德。教育叙事主体在讲述教育生活事件的过程中,不但会讲述相应的事件,而且还会再现人们在事件中的道德行为。
虽然教育叙事都含有事德,但由于所叙述事件的差异,不同的教育叙事会呈现出不同的事德“景观”。这些事德,既有性质上的差异,也有数量上的差异。从性质上来看,有些教育叙事反映的是此种做事的道德,而有些则反映的是彼种做事的道德;从数量上来看,有些教育叙事只反映了一种做事的道德,而有些则会根据事件本身的变化及事件的复杂程度,呈现出多重的事德。在下面这篇教育叙事中,老师公开承认错误、学生因体谅父亲而用撒谎的方式来掩盖自己的行为,实际上就表明了他们各自的事德。
可爱的红苹果[1]
“老师,强强又忘带作业本了。”一大早,小组长来向我报告。
我顿时火了:太不像话了,这已经是两周以来的第四次了,一定要问个清楚。
“强强,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大声问道。
学生们在底下小声议论开了:“肯定是说谎!”“多半是没完成作业吧。”“有办法,搜一搜就知道了!”
强强低着头,涨红了脸,却不做声。
平心而论,强强不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反倒有点儿内向。我决定给他一次认错的机会,于是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用平静的语气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你再找一找,如果真的忘了,下午再拿来。”强强有些为难地打开书包,开始翻找。我很清楚地看见夹在一叠书中间的那本蓝皮的家庭作业本。他如果这时拿出来,即使真的没完成,只要认个错,我就会原谅他。但他迟疑了片刻,终于抬头胆怯地看了我一眼,摇了摇头。
我终于按捺不住了,不做家庭作业,还敢撒谎,完全不把我这个班主任放在眼里。我一把夺过他的书包,将那本蓝皮作业本抽了出来,翻开一看,果然是一片空白。我将本子摔在他面前:“你说,这是什么?跟老师玩心眼儿,你还嫩点!”
强强傻了,脸也更红了,学生们都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我心里闪过一丝得意,觉得抓住了一个杀一儆百的好机会。“坐下好好想想,想好了再来找我承认错误。”我最后丢下一句话。
整个上午,强强都坐在位子上没有抬头。我心想:看来他知道错了,他是该好好反省一下。
出乎意料的是,下午上课前,强强爸爸拉着哭泣的强强来找我。我从这位朴实的农民口中得知,半个月前,强强的妈妈突然患病住院,当时正赶上秋收季节,强强家的果园要尽快采摘。看到爸爸一个人忙里忙外,懂事的强强放学后就去帮忙,每天都干到很晚,作业自然顾不上写。他不想让老师和同学们知道这个情况,就想先撒个谎,随后再把作业补上,没想到被我逮着了。同学们的鄙视让他很难堪,他跟爸爸说不想上学了。
强强爸爸眼里含着泪,一边斥责强强一边向我道歉,临走时执意留下一兜新采摘的苹果。
没想到,我戳穿了一个谎言,却伤害了一个学生的自尊。多好的孩子啊,我为什么不先问个清楚呢?
下午的班会课上,我提着那一兜苹果走进教室,充满深情和歉意地向同学们讲述了强强的事。同学们对强强充满了敬佩,纷纷表示愿意帮助强强。
我把苹果分给大家,对他们说:“这些是强强采摘的苹果,里面包含了一个小男子汉对家庭的责任和对亲人的体贴,希望每个人都能珍惜它!”教室里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望着强强因激动而涨红的脸,我暗暗地想,要不是强强爸爸来学校,我怎么会意识到自己对一个学生的伤害呢?庆幸之余,我深切地感受到,要了解孩子,必须深入到孩子生活的环境中去。
我决定尽快对全班学生做一次家访,就在这花果飘香的季节。
教育叙事,一方面可以将行为主体做事的事德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叙事过程中对事件的再现可以强化、升华事德,使相应的道德行为更加稳定。
二、教育叙事中的叙德
如前所述,叙述是教育叙事两个基本支点之一,它同样包含道德的成分,即叙德。
关键词:教师情绪教师幸福迎合冲撞
key word: Teacher moodTeacher happinessCatering toDashes
作者简介:余玉玲(1988-),女,浙江省淳安县人,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理想,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一样有权利去追求属于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但必须承认,幸福首先是一种最直接的主观感受,它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精神性。同样,“情绪”作为一种从感性派生出来的东西自然而然也具备了很强的主观性。因此,就其范畴而言,教师幸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属于教师情绪。
而在现实中,由于情绪不是从理性本身派生出的,这导致了人们对情绪的片面性理解甚至是漠视。人们因为没有正视教师情绪,甚至是忽视了教师情绪与教师幸福的直接迎合,自然也就影响了教师幸福收获。鉴于此,本文拟在清理、反思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辩证地看待教师情绪与教师幸福之间的关系。
一、认识前提:排除“漠视”和“敌视”教师情绪的两大已有倾向,追问教师情绪存在的现实性和合理性
许多作为“准教师”的师范生或刚刚进入教师行业的新教师常被告诫:一定不要把情绪带入课堂。可见,受社会心理的影响,“情绪”一词通常被定义为“不好的东西”。 “情绪”一词的身上笼罩着浓浓的贬义气息。受这种刻板印象的影响,教师情绪也自然而然地被人们漠视,甚至敌视。
但是,我们不禁要问:情绪真的可以被拒斥吗?当我们拒绝它或是漠视它,它就真的不存在于我们的教学中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的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在学校只要开心就会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感情十分到位,有时甚至会形象地表演起来;但是低落时只会点名让同学起来朗读,自己则不会参与其中。
可见,情绪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情绪的存在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如同“压力”并非一无是处,“我们称愉快的压力为兴奋,并积极去寻求它”[1]只要能积极地调动和协调教师情绪,教师就能收获更多的幸福感。反之,如果一味的漠视,甚至排斥教师情绪,教师的幸福感将会严重缺失。承认教师情绪存在的现实性和合理性是辩证地看待教师情绪与教师幸福关系的认识基础。
二、教师情绪与教师幸福的迎合
(一)教师情绪与教师幸福迎合的契合点及作用方式
教师幸福,也称教育幸福,它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主体性生存状态。所以教师幸福感主要存在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集体中,因此,教师情绪与教师幸福的契合点主要依附于教师情绪作用的主要对象――学生。教师首先通过积极情绪的表达作用于学生,学生感知到这种积极情绪并受其感染,作用于整个教学教育环节当中,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效果,教师也从中收获了幸福感。与此同时,教师再将这种幸福感继续以情绪的表达方式传达给学生,灌之以“爱”为核心的教学、教育环节当中。如此往复,教师情绪与教师幸福的迎合将无限良性循环,收获最大的不仅是老师,还有学生,甚至是整个教育事业。
(二)积极倡导教师积极情绪的表达,并贯穿于以“爱”为核心的教学教育环节之中
“教育爱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的幸福,教师通过积极情绪的表达,在实施爱的过程中,也会感到哦巨大的满足和快乐。”[2]这种满足可以看成是教师幸福的初步形成,同时这种快乐和满足又会成为教师教育工作强大动力源。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应积极地倡导教师积极情绪的表达。
三、教师情绪与教师幸福的冲撞
(一)教师情绪与教师幸福冲撞的涵义
教师情绪与教师幸福的冲撞,是指教师在教育中施以负面性的消极情绪,教师在直接或间接的情绪表达中逐渐丧失教师幸福感获得能力。从定义出发,我们认为教师情绪与教师幸福的冲撞主要是以消极情绪为载体的。
(二)消极情绪的广延
这里所谓的消极情绪,我们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教师表达的诸如“烦躁”、“悲观”、“失落”等心理情绪,还应当包括教师在教学教育环节中形成的如“偏好”、“冷淡”等非平等公正的刻板印象的情绪反应。
人们常说:“有的学生外形可爱、头脑聪慧而且说话‘中听’,教师会打心眼儿里喜欢他们,这是人之常情。”[3]但是,我们却不能将这种人之常情带入教学活动中,以致在教学中密切关注自己喜欢的学生,巧妙和直接给予这些孩子以细致入微的指导,而忽视或放任自己不喜欢的学生。虽然这种消极情绪的表达方式非常细微,但是它对教师幸福感的冲撞,甚至对学生幸福感、平等感的冲撞也是十分明显的。
如是观之,教师情绪与教师幸福既有迎合又有冲撞,教师要充分地获得教师幸福感就要求教师自身在深刻认识二者关系的基础上,积极调适,促进二者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