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09:15: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030
叶兰教授说:“高效课堂应该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教得高效、学生学得高效,主动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高效课堂,必须工夫下在课前,组织落实放在课中。平时,笔者会把历史插图收藏起来,并且提前制作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表格,用思维导图软件制作一些教学板书和课堂小结。把平时收集的历史视频的格式转换好,实现高效课堂首先要从问题设计入手。历史插图、历史视频、投影仪的使用、表格教学法和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有必备的专业素养,如自控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尽管教师的教学方法如何灵活多样,实现高效课堂,还要有良好的课堂纪律做保障,也离不开学生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因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再好的条件也不能代替个人的努力。所以,学生的求知欲、进取心和竞争意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根本动力。教师还要经常不间断地进行学生的思想教育。
笔者认为高效课堂形成主要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结构紧凑严谨
学生的预习新课、教师检测新课预习效果和作业评价的这三个环节不可缺失。普通的教学环节有:检测新课预习效果、作业评价、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预习新课。这七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预习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充分的课前预习,是教学目标达成和实现课堂高效的重要方法,符合苏洋教授“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检测预习效果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最佳途径。如果不检测,学生就不主动预习。学生没有预习和自学的习惯,教师要保持常态下达到高效课堂那是千难万难的。作业评价:就是查漏补缺。只有把前节课遗留的问题消化了,学生才能放下包袱轻松地学习新知识。复习旧课符合温故而知新的教育原则。掌握旧知识才能链接上新课内容,为学习好新知识铺平道路。巩固练习和布置作业是为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训练服务的。每题都要有明确的意图,分量、难易都要适当。学生应该努力独立完成。避免负担过重,不然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导致课堂的低效或无效。
学生做巩固练习,这是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检测途径。如果没有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就不清楚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程度。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达标。只有通过学生做巩固练习、做作业才能知道;也只有课堂练习和做作业,学生的新知识才能得到巩固,旧知识才能得以升华。而所有的教学操作环节不能偏离教学目标。
二、优秀问题的设计直接影响课堂的实效性,也是课件优劣成败的关键
教学设计和课件中的问题设计要符合五何设计法的原则。教得好也就是引导得好。在教学设计或课件制作中应该重视问题设计,因为优秀问题具有如下特点:优秀问题有明确的指向性,围绕教学目标,关注内容要点,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能引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所有学生参与学习;激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能将学生的思维水平引导至认知水平之上;还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深度思考,并且能引导出学习重点与知识;更能引导所有的学生参与学习。
如笔者在《原始农耕生活的出现》一课中设计的问题有:世界上第一碗米饭是由哪个国家的人最先蒸出来的?为什么?在《人民生活的变化》一课中设计的问题有:文成公主入藏走了三年,今天请你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你会选择怎样的方式,大约要用多长时间?所谓“五何”,是指“是何、为何、如何、若何、由何”。
优秀问题的设计之所以还要符合五何设计法的原则是因为“五何”问题设计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1. “五何”问题设计法有助于判断问题的探究空间和价值。2. “五何”问题设计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3. “五何”问题设计法有助于更清晰地理解目标层次和能力层次。4. “五何”问题设计法,还更能体现分层教学法的原则,能够基本反映出学习目标的层次要求。
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困生或者低年级阶段,可以要求他们完成“是何”“为何”类的问题,对程度较好或者中年级阶段的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要求他们继续完成“如何”类问题,对比较优秀或者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则要求完成迁移性强的“若何”“由何”类问题。
三、重视历史插图的教学作用
历史插图分为历史人物图、文物图、遗址图、示意图、古迹图等。历史插图为教材增强了直观性、可读性、欣赏性,为历史人物、地名、年代、时间、事件等枯燥无味的历史要素增加了时空感、直观感。有证明历史,增加教学可信度,增强历史厚重感,有助于学生对过繁过简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等的作用;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并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的能力。尤其是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一定要重视历史插图的有效应用。
四、重视表格在教学中的作用
表格教学法是反映历史知识内在联系的最适宜的教学方法之一。在Powerpoint中插入的表格具有概括性、综合性很强的特点,直观、简明、一目了然,而且也很美观。表格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实物以及历史数据等历史史实的直观演示。用表格的形式呈现教案、教学设计既美观又一目了然,整体感很强。像比较题、列举题、分析题等都非常适合用表格的形式来表示。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也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整体意识。比较适宜用表格教学法的有中国地图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的《辽宋夏金的和战》《四部古典科技巨著》《光彩夺目的时代文学》还有八年级下册的《》《》等。
五、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合理地创设课堂问题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历史教师在设置课堂问题时要合理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理解接受能力相结合,适当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对该问题所涉及的历史知识进行探究,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宽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充分发散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以“”为例,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指出参与此次变法中的主要人物,此后让学生对的结果进行探讨,为什么此次变法如此快就惨遭失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研究与探讨,此时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都被激发起来了,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让学生共同探讨此次失败的根本原因。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研究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生活化
历史并非单纯地对过去所发生事情的一种记录,更是让人们通过对历史的研究达到引以为鉴的目的。然而,当前我国的初中历史教学与实际生活是相脱离的,大部分学生不理解研究历史知识的真正意义,不明白所学到的历史知识有何作用,除了应付考试外,根本没有学习的动力,所以导致大部分初中学生缺乏最基础的历史知识与社会常识。
一、历史课堂教学的内涵
历史课堂教学是由旧经验的同化、顺应、进而形成新经验的过程,经历知识、能力、情感三个过程,呈现出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认识特征。
(一)历史课堂教学是一个由感知到理解再到检验的递进过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由其他手段如:有时候以语文课的方式全体学生朗读重点段落、重点词句、课文导读、材料研读、相关史事等初步感知历史知识,了解大概的知识脉络。以新版课本七下《北宋的政治》中材料研读为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感知“北宋的建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重文轻武政策”等史实以及课文中相关经典史料的研读,深入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压抑武将,防止武将跋扈,但不是轻视武备乃至军队。事实上,宋朝对军队是极为重视的,军费的开始和人数也是相当多的,《水浒传》里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那就相当于“军长”一级的人物,林冲老丈人也是教头,两个军长保护不了一个女人,林冲老婆被调戏就被调戏了,最后还被逼上了梁山,这说明北宋武将还真没有什么地位。武将得不到重视,“人”得不到重视,和平年展经济教育,战乱年展军事,宋代经济在古代史中是比较繁荣的。纵观古代史,经济教育与军事比肩的朝代,以现在的话说综合国力强大的朝代,都是比较繁荣的朝代,实现了历史和现实的融合;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感悟,学生不断将史学素养内化为学习能力,实现了历史课程的教育目标。
(二)历史课教学是老师引导学生,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材料分析和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学生质疑,解惑的过程,学生在问题引导下对课程的理解或体验,《北宋的政治》这课,材料研读《哲宗正职官志》记载:“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根据材料,提出了问题: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176个字,在课文中的作用只体现一句话:以分知州的权力。这样两个官职,是权力平行的,有具有监督知州的作用,还可以直接向皇帝汇报知州的工作。这则材料,补充说明了设置通判的目的和通判的职权和作用。
(三)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具备的条件任何一节成功的课程必须具备的条件:学生对这门学科浓厚的兴趣、持久的学习热情和有效的学习方法等一系列条件。所以,历史课同样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1.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多样丰富的历史故事情节、按照政治是一切经济、军事、文化史实发生的根本原因,揭示历史的奥秘、体会历史的价值,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如七上课文《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里“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还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地区。”我们将乐是纯客家县,客家先民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再到闽赣边区,定居将乐,继而往南迁移的历史履痕,我们班上有这么几个姓:吴、石、廖、李、曾、徐、严、陈、谢、伍、邱、杨、肖、林、邓、汤、揭、余、俞、冯、郑、高等姓,我姓邱,我的祖先居住在河南开封府固始县铁板桥头,我们来自渭水河畔,我们邱氏祠堂的对联是“渭水家声远,琼山世泽长”那你们知道你们家族是什么时候迁入将乐的?那有些同学不知道,有些家族比如汤氏家族因为每年三月三有祭祖,那汤氏后裔对他们时候迁入将乐比较熟悉。其他姓氏同学很渴望了解先我们的祖先如何从北方迁入南方,也很渴望了解当时为什么会从北方迁入南方。并且留下作业,叫他们回去问他们的爷爷奶奶他们的家族史。同时也告诉同学们更好的记忆这一章节的方法:我的网名叫南渡知秋,就是来源于“牵牛南渡,落叶知秋”,我们都是南渡的中原人。我们的祖先都是参与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勤劳的百姓。2.让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热情历史的课堂教学与其它课堂不同,应品味历史,感受历史,从他曲折动荡中感悟历史发展的本质,引导学生热情投入,忘我学习,可引入《汉书。食货志》: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引导学生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3.掌握和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历史的课堂教学,有他自己与众不同的教与学的方法,一份卷子,50%或更多的是对史料的解读,从史料中理解和把握史实,完成学习任务。如引入“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的史料,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是唐朝中后期开始经济重心南移?为什么又是到南宋最后完成?历史事件都是有他存在的历史背景和原因的。
二、历史课堂教学是否高效与课堂教学的成功导入密切相关
初中的历史简单,趣味,一个成功的导入法可以马上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教师要巧妙地创设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望情境,使学生迅速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一)悬念的导入——“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如果你百度北宋10大著名将领,你可能只认识杨业和岳飞,还有动画片里的狄青,你知道杨业和岳飞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同学们都知道,为什么北宋名将会有那么悲惨的结局?这和北宋重文轻武等北宋政治有关,那么我们这节课就学习《北宋的政治》
(二)复习导入——历史课与其它课程与众不同的特征,就是线索性强,知识体系成链条,那么复习导入就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节课的复习导入至关重要,这也是历史教师喜欢的一种导入新课的方式,它不但可以检查上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可谓是温故而知新,还能为新课做好知识上的衔接和铺垫。例如,在讲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可先复习已经学过的《美国独立战争》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相互比较各个异同点,还可以比较同一时期的日本和中国,不仅纵向比较还可以横向比较,让学生掌握这几课知识的重要史实。
(三)音频、视频的导入——调动感觉,直观、具体地再现抽象、遥远的历史现象。“入境始于亲”,这是我们最常用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让学生从内心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之中,多媒体以其立体、直观、形象等独特优势,融入历史课堂以来,深受师生的青睐,通过多媒体视频、图片再现和还原历史画面,使学生如亲临其境,有效的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如教学《港澳回归》这课时,放映视频资料《1997》,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会展中心冉冉升起时,学生感到得热泪盈眶,爱国情怀油然而生,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被激发,达到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历史材料、文物、实物的导入——多样化的教学教具,妙趣横生的情感体验。我听过印象最深的课是在列东中学听的一节课,2001版《辉煌的隋唐文化》(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我同学叫美术老师给她刻了一个版画,带着油墨、纸张、刷子到了班级,上课一开始,让每组同学拿洁净的白纸刷上油墨,盖上白纸,干净的刷子刷好,就印出一张版画。老师引入隋唐时期、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历史材料,文物、实物的多样,能起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深入解读历史课标
初中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四大特征。历史课程虽然是小科,我们历史老师不能让历史成为边缘科目,所以我们不但要让学生乐学历史,不与语数英理化抢夺时间,必须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加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很多老师认为写教案浪费时间,为什么一定要手写教案?为什么要教学后记?部编教材到今年已经第三年了,我对新教材的理解在每课的教学后记里,如今我也积累了很多对新旧教材的对比。
(一)在教学方式上从素质教育出发,历史课程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握历史知识与技能,掌握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往的教学标准注重教师传授历史转变为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与提高。基本改变了以往只注重教科书,只教教科书的观念和教法。
(二)教学资源的运用课本中的课文导读、材料研读、历史图片、课后活动、知识拓展、《历史彩色地图册》、练习册中的知识归纳,以及课外乡土历史资源、视频图像资源、网络资源使得有教育意义的资源得到更有意义的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0-0026-01
高效课堂是在教改实践中提出的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为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提供正确的方向。要让它成为农村中学历史课堂的主流,我想它不是简单而机械地照搬某种高效课堂的模式,而是在高效课堂基本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农村中学生的认知特性和历史课的特点,由历史教学工作者逐渐探索和完善而成的一个全新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我们一线教师应该主动承担起这一重任。下面,结合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和高效课堂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
一、树立高效课堂的理念,明确教改目标
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尤其是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无效现象比较严重。尽管历史教师意识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隐患,但是在改革面前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扰,如改革能否提高学生成绩、选用哪种模式等,这些问题使得教师在改革前徘徊不前。历史上的任何一场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可走,都是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不顾实际的照搬最终只会导致失败。高效课堂的本质是利用教师和学生最适合的课堂组织形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提高个体能力。农村历史教师只有紧紧抓住这一本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认清农村初中历史课的特殊性和农村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历史课担负着多方面社会教化和人文精神滋养的功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宝库,是初中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但实际上由于受升学考试的影响,历史课在农村初级中学一直被看作副课,因而各个方面受到冷落。同时初中历史课内容安排上历史性的结论多,丰富有趣的历史细节少。农村中学生的知识面窄、语言表达能力差、性格内向,这些都是高效课堂进入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所面临的客观实际。我在高效课堂基本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农村中学生的认知特性和历史课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
三、充分挖掘历史学科价值,让学生感觉到历史学会了有用才会愿意去学历史
在学生的眼里,它不是实用的工具科学,甚至算不上严谨的科学。因此,只有把历史学习的价值与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建立有机联系,才能真正体现历史的鲜活。例如,学习了世界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内容、影响等后,学生感觉不到它对自己人生有何影响。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认识在三次科技革命中走在前列的国家确立了在世界的主导地位后,他们就能从三次科技革命的学习中领悟到先进科技的掌握不仅决定着国家的命运,也决定着个人的前途。这样,历史知识与学生人生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学生会感到历史知识的价值所在,因而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
四、让历史课堂变的丰富多彩,学生就会喜欢学习历史
首先,利用学生的爱好,注重历史细节、战争场面、历史英雄人物、历史图片、历史故事等的有效运用。例如,学习“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时,日本的建立、大化改革等内容都比较枯燥,但是课前导言中一场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宫廷却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利用这一历史细节为突破口进行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运用画图、填表、讨论、辩论、角色体验、调查、访谈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并有利于兼顾每一个学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学习秦始皇的评价时,设计出“秦始皇是伟人,还是暴君”的辩题,将学生分成正反双方,让他们搜集材料进行辩论。为了取得辩论的胜利,学生们会积极寻找材料,认真加工材料,主动组织语言表达,这一过程学生会感觉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运用合理巧妙的教学设计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学生感到自己能学会
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设计欠佳,上课时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使得学生在学习时一头雾水,认为历史课很难学,逐渐失去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也会养成上课敷衍了事的学习习惯,降低了学习的效率。第一,将学习中的知识点、能力点转变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兴趣是一个人渴望深入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能推动人出色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例如,学习“美国的诞生”一课时,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三个问题,即“‘五月花’号来了,是走还是留?”“英国殖民者重重压榨,是忍受还是战斗?”和“革命胜利了,是称王还是民主?”……这些问题会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习课本的欲望。第二,把每课所教内容设计成若干个板块进行教学。因为初中历史每课有两到三块知识内容,每块内容之间相对独立,每块内容是一个完整的事件或知识体系。这样的课本编排体例适合分板块教学,而且小块内容更便于设计问题。一小块内容针对知识点设计两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少量的问题阅读一板块内容,读完后学生小组内相互讨论确定答案,课堂展示,教师点评讲解。在板块之间教师可做衔接性的讲述,从而完成一课内容的整体构架。这样小容量的板块更适合农村低水平学生的学习。
六、结束语
总之,只要初中历史教师主动承担起建立高效课堂的责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历史课堂一定会变得更加丰富、有趣、高效。
对初中历史教师能力评定的标准主要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高效。高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还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这也是新课改对初中教师的要求。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初中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阶段,要想适应时展的需要,必须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概述
高效的教学课堂就是具有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课堂,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是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实现历史课堂的高效教学。对于高效课堂的阐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大多数人认为,高效优质课堂是指教师在一定时间内,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完成更多更优的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追求全方位、多层次、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在教学结果上强调教育教学的高效果、高效率和高效益。
新课程背景下,要制定更加有效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初中历史教师在打造高效课堂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历史学科的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要因材施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优质的初中历史课堂。
二、实现初中高效历史课堂的教学策略
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牢固的历史基础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教育的宗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提供一些教学建议:
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师生关系融洽,那么课堂气氛就活跃,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关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需求,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爱,就会使班级更加团结与和谐,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历史课堂上,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以及探究式教学等,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的沟通和引导。不能以有色眼镜看人,要平等看待每一位学生,这样就会使学生更加拥戴教师,在这样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另一方面,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积极进行备课
课前的准备工作是高效教学的基础,教师必须做好备课,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以历史教学的大纲为指导,突出知识的重要性,认真研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理清知识点的思路,并做好知识点的扩展,使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各种新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初中教师在备课时,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知识储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更好地实现高效课堂。
3.优化历史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要合理导入所学的历史内容,可以通过历史故事或教学游戏的方式进行,根据学生喜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进入高涨的学习状态中,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再者,教师在历史课堂中,要经常变换讲课思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用学生身边熟悉和了解的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知识。
古往今来,高效课堂教学一直都是教师研究的主要话题。如果课堂教学方法满足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结构紧凑严谨,就能达到保障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低下的原因
(一)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
相比数理化等科目,历史一直被教师与学生认为是“副课”,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在历史学习上一直存在“临时抱佛脚”的思想,只要历史不拖整体分数,高分就没有必要追求。正是由于这种错误思想的存在,在历史课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兴趣。学生对历史教学的种种态度导致历史教师无法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高效课堂教学更是无从谈起。
(二)教学模式过于公式化
一堂课是否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是关键。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很多历史教师都是套用以往的教学模式,毫无新意可言,很多学生都感觉历史教学除了讲述历史意义、事件,就没有其他任何作用。另外,教师的知识渊博程度同样会对高效课堂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课前预习,开展自学设疑
在每一堂历史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都应该要求学生进行自学,或者是“请”学生帮忙收集教学材料。在预习环节,教师还可以提一些问题,让学生尝试着找出答案,如果无法找出答案的,可以找同学讨论、可以查阅资料、也可以做上记号,等到课堂上大家一起解决。开展课前预习主要是为了整理与加工以往的知识储备,并且在教学的自学过程中获取新的信息资源,或者在归纳整理所搜集的资料时,能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知识储备。并且,通课前预习,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总结能力的提高。
(二)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激发是关键
作为一种带有强烈的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产生了兴趣,就会从心底产生一种强烈的知识渴望,会主动地探索兴趣的奥秘所在,最终达到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分析如何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1.激发兴趣——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于历史学科本身具有的独特性,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对历史学习是否存在兴趣就非常关键。在教学环节,教师合理地利用电脑、幻灯、电影等多媒体,让学生感悟历史、走进历史,才能刺激学生感官,震撼学生思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形成高效课堂的一大法宝。
2.激发兴趣——积极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存在。
例如,在教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时,很多学生对于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讲述的主要意思无法正确地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用火来燃烧生活中一部分垃圾。当然,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演示,如果点燃垃圾的一个角,很快就会将整个垃圾堆都烧着。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演示一下,尝试着去“点燃”垃圾的一角,让学生去感受一下“星星之火”的威力。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让学生精神为之一振,也能让学生初步掌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含义,再将学生引入到课堂中,无疑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激发兴趣——利用电影讲述故事。故事的合理运用,也能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课堂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当人类还是野人的时候》,我们正好可以利用2013年新出的《疯狂原始人》这一部动画电影,通过电影的方式来讲述原始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本身,这部动画片就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配合着讲述一些原始人的生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也会吸收知识,然后再引出课文的主体内容,无疑会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地投身到探索历史的学习中去。
4.激发兴趣——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历史具有强烈的时空穿梭性,根据教学的实际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外活动,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组织学生收看《百家讲坛》来丰富历史知识;参观历史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开展历史辩论会,比如秦始皇的对与错;创办历史乐园专栏等。但是,我们要注意,各个活动都需要有相应的教材内容融于其中,将知识转化成一种能力来培养,这样才能够让历史课有声有色,真正达到高效历史教学的目的。
(三)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扩展教学知识面
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历史教师还应当不断地追求能力目标,努力提升自我修养。初中历史教师,精通专业知识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对于社会学、文学等方面都应有所涉猎。这种博览群书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也能够提高个人的人格魅力,在获取学生的尊重,让学生青睐教师的人格品质之后,才能让学生爱上历史课。
总之,高效的历史教学,应当贯穿整个历史课堂,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要懂得落实到学生认识历史的各个层面。历史教师应当精心策划每一个环节。这需要教师高度的责任心和强大的意志力,同时,还需要拥有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才能够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师只要懂得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能以聪明智慧、满腔热情来开展历史教学,探索适合高效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就能够达到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梁永恩,《历史教学的方法初探》[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02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用全新的教学思想,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初中学生历史学习效率的提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是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关键。
1更新教学理念,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成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在历史课堂中自由与快乐的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历史知识才是教学的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历史教学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当代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当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更新个人教学行为。第一,教师要更新个人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在课堂中反复讲解历史知识,学生则在课桌前昏昏欲睡,课堂教学效率较低。要促进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教师要全面更新个人教学思想,努力去创新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改变个人教学方法,营造出自由与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在历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第二,教师要更新个人学生观。初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们的自尊心强,渴望得到同伴与教师的认可与尊重。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要主动亲近学生,与学生民主对话,共同探究出有助于学生历史学习能力提高的方法。第三,教师要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大部分初中学生不喜欢历史学科,认为历史属于过去,现在学习历史知识没有丝毫意义。学习历史只有死记硬背一种方法,消磨了个人大量的学习时间与精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过去陈旧的学习理念中走出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学习观念,将历史作为一面镜子,更好地规范自己现在的行为,只有激发出学生的历史学习主动性,才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与分析,在历史课堂中成长为更为优秀的人才。
2更新教学内容,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初中学生对历史学习没有兴趣,是认为历史学科的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距较远。教师积极更新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生活特性,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初中学生虽然年纪不大,但具有必要的生活经验,也有较强的认知能力。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越密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越强,教学效果也会更好。因此,教师要积极开拓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分析课本知识点,找到历史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之处。教师要充分挖掘历史课本中的生活知识。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情,但教学内容完全来自于生活。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能够成为教师丰富课堂、生动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教师要认识到分析教材内容的重要性,让历史知识的生活特性显示出来,提高历史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比如在讲解有关于《两汉经济的发展》知识之时,教师可以结合两汉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当代经济的特点,将历史知识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像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是两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教师可以将两汉时期的丝织技术与现代的丝织技术进行对比,用原始的冶炼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认识到现代冶炼技术的先进之处。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组织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历史知识的欲望。教师不只要做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创造者与引入者,还要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从历史学习内容出发,用历史角度欣赏现代生活,体会到现代生活的先进,促进学生幸福感的提升。
3更新教学过程,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创新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让学生找到历史学习的动力。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历史教学过程变得轻松与快乐。教师可以选择游戏作为历史教学课堂活动之一,初中学生好动、爱玩,这是学生的天性,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切入点。在历史课堂中设计一些与历史学习任务相关的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化,以此来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有关于《对外友好往来》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讲故事,历史情景剧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来。让学生搜集有关于古代使者友好往来的趣事,像“晏子使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让学生分享有关于友好往来的趣味故事,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的趣味性。鼓励学生结合他们喜欢的历史故事,编排一个历史短剧,再现历史情境,能够简化历史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快速理解历史知识。又如在讲解《“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个设计游行标语与口号的游戏。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调用自己的文采,评选最佳历史流行标语与口语。这样具有竞争性质的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进步。
4小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还能够改变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态度。讲究课堂教学的技术,关注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构建高效课堂,才能让历史教育跟上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园地。
参考文献
[1]柳玉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
一、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在初中历史学习活动中,要求教师及时转变自身角色,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真正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要善于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学生只有在学习活动中增加情感体验,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才能取得成功。第一,利用各种手段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要想创建高效历史课堂,教师就需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第二,充分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初中历史学习中还需认识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保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第三,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善于研究当前学生特点与教学实际情况,创建历史高效课堂。
二、创建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
要想创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第一,利用有趣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过去较长时期内,很多教师一味利用满堂灌的做法,而不顾学生的感受,学生只能在课堂学习中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导致历史学习缺乏趣味性。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充分利用了课前导入环节,如首先可以鼓励学习成绩优秀与敢于表现自己的学生参与,然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可以利用比赛的形式。第二,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角色,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为学生创造多个亲身体验的机会,要及时淘汰陈旧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很多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学习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不但可以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而且也对今后的历史学习充满了兴趣。
三、确定鲜明的教学目标
开展历史教学,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新课程标准主要利用三个维度来确定课程目标,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有机结合在一起,而其中的“过程与方法”在增加学生情感体验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讲解,明白自己的老师在讲什么内容,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利用掌握的历史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牢牢控制住课文的中心思想,讲解全文内容时都应保证学生体会到文章的中心。教师要想达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班内每一名学生的接受程度,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学生易于理解的方法开展教学。实际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产生的各种想法,将其与课文中心思想结合在一起,才能与学生开展广泛互动与交流,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想创建高效课堂首先要教会学生思考,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后有利于提高思维水平,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从而主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初中历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利用下面做法:第一,要依据课文内容设计合理问题,要求提问具有鲜明的目的,学生才会主动投入到思考当中。只有学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意义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二,还需注意设计问题的数量不易过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难易程度合理的问题,重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保证每一层次学生都能经过自己认真的思考得到正确答案。设计问题数量要合理,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学生才会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面貌。第三,教师还需注意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技巧性,一旦学生出现与设计意图不符的想法,教师则需及时予以引导,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初中生年龄还小,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因此利用提问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思考中掌握历史知识,因此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技巧。
五、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共同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学习能力,创建高效历史课堂。很多初中历史教师认识到这一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将其广泛应用于教学当中,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有利于使教师专心研究教学方法。第一,合理分组。要保证每一个小组内同时拥有各个层次的学生,学生数量要适宜,小组成员才能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第二,小组内每一位学生都应负责一项职责,分工合作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提高。第三,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角色是指导,要保证学生始终不偏离学习方向,要围绕学习主题开展探索与研究,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王春梅 单位:山东省临沂第九中学
参考文献:
一、教学观念现代化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由、快乐的学习。但传统教学观念以知识学习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已不适应现代教学。这就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树立现代化的教学观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更新教师教学观念。传统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上教师涛涛不绝的讲解,学生则昏昏欲睡,课堂效率低下。因此,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更新传统教学观念,创新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改变教学方式,营造宽松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更新教师对学生的观念。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自尊心强,想得到教师和同学的理解与尊重。所以,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主动走近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深入了解学生。素质教育环境下,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积极探索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最后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属于过去,是不能更改的,学习历史只有死记硬背,所以课堂上没有必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考试前突击背背就行了。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由知识的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探索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初中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课堂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实践表明教学内容越与学生的认知接近,教学效果就会越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与理解也就越快。所以,教学中教师要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找出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点。
首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知识。历史知识是过去式的,但教学内容的呈现则可以活化。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会使教学内容更显丰富、生动。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知识,这样历史教学就不在枯燥无味。如教学“社会生活的变化”时,生活中学生接触到很多交通工具,但这些交通工具对社会生活影响是怎样的,可能不太了解。所以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能了解交通工具发展史,也可以了解交通工具是如何影响社会生活的,也能拿交通工具的过去与现在的影响进行对比,从而深刻理解交通工具的重要性。其次除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知识外,还可以结合本土历史进行教学。每个地方的发展都有独特的内容,很多的历史事件都可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如地名的历史来历、风景名胜的来历等,教学中加入这些本土资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情趣化
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这方面的工作有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使教学过程情趣化。
首先借助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初中生活泼好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具有愉悦、启善的功能。历史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游戏,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启学生思维,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如讲故事、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编排历史短剧、创设情境等,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其次教师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精彩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知识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还包括与内容相关的课外历史知识,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枯燥、单调的课本历史知识。当然引入课外历史知识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让学生多角度了解那段历史,拓宽学生视野。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情景性和激发性,用精彩的语言打动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教学过程情趣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教学策略创新化
历史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策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借助多媒体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信息量大、动态感强、形象生动等优势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使历史课堂教学不如新天地,给人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善用多媒体教学,不让要让学生动起来,还要让历史人物动起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学“香港与澳门的回归”时,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香港与澳门被列强侵占的经过,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教材了解港澳回归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教给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明了教给学生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如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引导学生快速找到突破口,整理归纳相关知识点。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105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历史学科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历史作为一门深受学生喜爱的学科,为教师打造高效课堂创造了条件,但是教师在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过程中,也要掌握有效的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有助于打造高效高中历史课堂的方法展开论述。
一、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历史学科学习
对于初中历史教师而言,在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过程中,应该从初中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特点出发,这样才能达到很好地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由于初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刚刚接触到历史学科学习,因此,想要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适应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这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加有效的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
进入初中之前,学生没有接触过历史学科,也没有进行过与之类似的学科学习,因此,学生没有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而历史学科的学习与语、数、外的学习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尽快引导学生适应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为学生高效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及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二、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
为了打造高效初中历史课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获取知识点,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自然课堂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该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呢?本人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积极的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旦学生能够正确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就及时给予学生表扬,那么学生自然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就感受到更多的快乐与成就感,自然学生进行历史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就更加高涨。当然,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灵活的将多种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
三、教师有效进行知识点的讲解
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能否有效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也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虽然不同的历史教师在课堂上都对学生进行相同知识点的讲解,但是却收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较高,而有些教师的却差强人意。导致该种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能否对学生进行有效进行知识点的讲解。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该如何通过对知识点的讲解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呢?本人认为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提升知识点讲解的针对性
为了通过知识点的讲解很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提升知识点讲解的针对性。历史知识点较为繁多且零碎,如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针对性不强,势必会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较为迷茫。如果教师能够线条化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那么,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思路也十分清晰,自然更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二)语言生动有趣
教师有效的对知识点进行讲解,不仅体现在对知识点本身的布局,还体现在教师如何将知识点展示给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能够很好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而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历史知识点学习,从而也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当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总之新时期,历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提升自身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进而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引导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积极思考
教师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只有学生能够有效进行知识点的学习,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升。思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初中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思考的意识与能力都不强。因此,为了使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思考,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首先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本人认为学生学习历史学科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开动脑筋,积极进行思考,这样不仅对学生掌握知识点有很大帮助,而且对学生明白更多道理也有很大帮助。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还设置一些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积极的开动脑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主要资源,但却不是唯一资源,过度依赖教材,局限在狭小的书本空间内,教学质量很难得以改善,只有立足教材,充分利用其它课程资源,优化教学环节,丰富学习方式,才能增强教学直观性,保证我们的教育立于不败之地。例如,教材内容丰富,特别是其中生动形象的插图更是极具表现力,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中学生而言,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比如,以夸张手法和诙谐画面而著称的历史漫画,对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具有积极的效果,是历史教学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二、创设相应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作为历史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让他们真正走进历史情境、感受人物内心,从而真正认识到历史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形成科学的学习观、价值观、人生观。要想培养学生“理解偏见、容纳悖论”的人文精神,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假设、角色扮演等方式。例如,在教学“左宗棠”这一节时,教师可以采取交流讨论的教学方式,具体步骤是: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然后给他们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左宗棠,你应该如何呢?学生在积极的交流讨论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别的教学方式,比如,可以让学生走向讲台,针对某一话题展开分组辩论;还可以组织学生编演课本剧或历史剧;让学生自主编写历史故事,撰写历史论文等,这些方式都具有生动、活泼的乐趣性,不但会让学生感觉趣味十足,也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历史学习活动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历史学科是初中阶段一门必修课程,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不但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涵养,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同时,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还可以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建立一个更加科学的历史观。而课堂教学是我们目前开展历史教学工作最为主要的形式,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一定要采取各种措施来促进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教师在备课环节不仅要整理搜集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教学资料,同时还要依据教学内容制定详尽的教学计划,其中既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又要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做好准备工作。教师要注意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学习态度等,这样才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除了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学生同样也要在课前进行认真地预习工作。而为了保证预习的效果,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预习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例如,教师可以在上新课之前给学生提几个问题让学生课后进行思考,在下节课上课之前,通过提问或者作业的形式对学生的预习活动进行检查。
二、重视导入环节
导入环节是一节完整的课程所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有效的导入,不但可以引起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兴趣,同时,围绕着新授内容所设计的导入内容还可以起到引入新知识,做好铺垫的作用。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想实现高效的课堂,就一定要重视导入技巧的运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技巧包括图片导入法、歌曲导入法、诗词导入法、设疑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等等,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注意导入内容的趣味性和针对性,这样才能够使得导入环节发挥应有的功能。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开元盛世》这部分的内容,就先给学生介绍了杜甫的《忆昔》一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透过诗句的描写,学生可以看到当时繁荣富庶的盛世情景,从而对当时的社会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候,教师再引出今天的新课“开元盛世”,学生会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三、重视与学生的互动
教学活动是一个教与学相互统一的过程,它强调的是师生之间双向地沟通与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教学质量有所保障。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往往就是缺乏这种互动,很多时候,课堂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向的知识传递。由于缺乏沟通与交流,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教师都无法获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凭借主观的经验加上统一的教参来进行知识的讲解,这样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定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来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这样才能够迅速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从而使得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努力营造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学习状态,使得学生能够自主自觉地投入到思考活动中。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努力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围绕着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例如,我在给学生上到《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时,就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关于“昭君出塞”的影视剧片段,在看完这个片段以后,学生自然会在头脑中形成很多的问题:王昭君是谁?为什么她要出塞远嫁到匈奴?当时匈奴与汉朝的关系到底怎样?由此可以看出,在一定情境的感染之下,可以自发引起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占据主动。
五、指导学生科学的记笔记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记笔记是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对待的工作。然而,看起来很简单的记笔记,其中也蕴含着大学问。很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一提起笔来记笔记就顾不上听教师讲课,而一认真听讲就顾不上记笔记,这就是典型的缺乏技巧的表现。课堂笔记的目的是为了整理知识脉络,以供自己将来复习巩固知识所用。因此,学生在记笔记时,无需把所有的内容都动笔记下来,而是简单地把一些知识重点、知识脉络给记下来,只要自己能看懂就可以。除此以外,学生在记笔记的过程中,脑袋也不能闲着,而是要对教师所讲地知识进行思考,要学会“一心二用”。当然,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在遇到一些重点难点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放慢讲课的速度,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这样,在边思考、边记笔记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听懂课、听好课。
高效的历史课堂是实现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是提高学生综合历史素养的重要条件。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教学策略的运用,努力通过各种手段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才能真正提升整个历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谭红艳.试论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08期
二、精心设置教学问题
教学过程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535高效课堂教学而言,教师要合理地设计课堂教育问题,引导学生从各种历史现象中学到全面的历史知识,顺利地实施课堂教学。事实证明,随意的、不合实际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实现不了理想的教学效果,而精心设计的教学问题则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引发其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备课环节既要详细地分析教材,还要基本了解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个基础上设计有价值的问题,以充分发挥群体智慧,让学生们进行分组合作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历史教师尽量不要将过于简单的问题用于小组讨论。例如,在讲解《》这一课时,基于初中生爱表现自己、个性突出的特点,历史教师张老师在课堂上注重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恰当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学习。他首先播放了“”的录像,设置了问题:分组讨论英雄的故事或者讲述邓世昌的故事,通过生动的感性资料让学生去感知历史,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实现思想教育目标;随后,展示了《》的签定者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的照片,设置问题:说出你们记忆条约签定的时间、签定者、内容,并说出记忆方法;最后,展示了《台湾军民在新竹痛击日本侵略军》的图片以及台湾义军将领徐镶的话,让学生了解台湾的抗日斗争,并提出了问题: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对中国有哪些影响?巨额的战争赔款对中国有哪些影响?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对中国会产生哪些影响?在整个分组教学的过程中,张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快速地融入课堂之中。
三、正确处理组员的关系
分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参与活动的机会,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长和发展。但是,倘若历史教师不能够妥善处理组员的关系,不仅达不到理想的目标,还会导致班级成员的两极分化,甚至还会造成学生之间关系的僵化。为此,历史教师要科学合理的分组,平均分配学优生和学困生,促使每一位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第一,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鼓励小组内的学困生优先发言,如果他们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可以请其他同学帮助他们回答。第二,在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教师需要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认真倾听。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学生要分析别人的思路,认真思考并总结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三,历史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重点关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指导他们的学习操作活动。第四,教师还要鼓励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主动帮助学困生,以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取得进步。简而言之,分组教学是一种成效显著的教学形式。在构建初中历史535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探究最佳的教学途径,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