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工地管理范文

时间:2023-08-30 09:15:4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智能化工地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智能化工地管理

篇1

坚持“依法治档”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只有在法律法规保证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省市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为我们做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在实际工作中,一是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建设、施工、监理部门明了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按质按量及时移交城建档案是应尽的法定义务,改变建设单位“一重、一轻”(即重视抓工程项目的建设,轻城建档案归档报送)的现象。二是要推行档案管理从业人员资格培训考试、资质认证制度,不断提高基础档案人员综合业务素质,纠正建设单位对档案人员安排的随意性,确保从业人员相对稳定。三是积极推进城建档案的执法检查。城建档案执法工作不仅是贯彻执行城建档案法律法规的有效手段,而且是城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形式,同时又是促进各单位依法管档、确保档案安全与完整,为国家积累档案信息资源,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城建档案执法工作的重要性,把城建档案执法工作落到实处,常抓不懈。

明确“身份”,确定性质

城建档案馆是各级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2000年我馆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天津市城建档案管理处”,与城建档案馆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从形式上赋予了城建档案事业机构以管理职能,履行市政府管理城建档案工作专门机构的职能,但由于“身份”问题,其行政管理职能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得到很好的体现。当前国家正在启动新一轮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其中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可按“参公”管理,城建档案馆虽归口城市建设、规划行政部门管理,但并不是一个部门的档案馆,而是国家专业馆。城建档案工作是面向全市的,城建档案不仅产生于某一个系统,而且涉及到许多系统的专业领域,这就使得城建档案的范围极为广泛。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新的公共市政事业的兴起,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城市建设内容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有物质文明建设,还有精神文明建设等,而且这些内容都是互相关联的,城市建设各方面的问题关系到各行各业,而各行各业的问题反过来又影响到城市建设的不同方面。这就决定了它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城市建设具有内容庞杂,广泛性强的特点,管理的是城市规划、建设、勘察、设计、地下管线等重要工程档案,如果没有其赋予城建档案行政管理职能,必然会影响到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因此,在这一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国家层面,省市层面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主动向各级编制部门反映城建档案馆的工作职能,力争纳入“参公”管理。这样,一是有利于职工队伍的稳定,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二是有利于吸引人才,三是解决了单位的经费列支渠道,四是有利于有效实施行政管理职能。

充分发挥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作用

城建档案作为社会共享的信息资源,是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城建档案工作不仅是收集管理,关键在于利用,把“死档”变成“活档”,更好地发挥城建档案信息服务城市建设发展,服务于政府决策,服务工程建设项目,服务广大人民,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在社会公共管理的地位。

要充分利用行政措施和法律法规手段加大接收力度,由于城建档案产生于不同的行业各部门,特别是地下管线档案,涉及单位多,执行标准也不尽相同,资料保管各自为政,很难形成共享的社会资源。仅凭城建档案馆工作人员为建设单位提供业务指导服务来取得建设单位理解和支持是不够的,要辅以相应的措施配套,把工程建档服务放在首位,采用提前介入,现场指导,跟踪管理等多种方式,从工程建设的源头抓起,做到工程建档与工程开工同步,档案整编与工程进展同步,档案验收与工程竣工验收同步,使建档的指导、检查、监督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才能扭转城建档案接收难的局面,确保城建档案最大限度地接收进馆。同时,广泛征集、收集具有保存价值和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料进馆,不断丰富优化馆藏,提高其利用价值。

1、合理制定归档范围,精简接收内容

全国的城建档案馆在开展城建档案特别是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时,都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进馆范围和归档内容,作为工作的依据和标准。建设部2002年颁发的《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也对建设工程的归档内容作出详细的规定,包括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竣工验收文件六个部分共计200多项,信息量巨大。但是通过工作实践证明了一点,有些归档文件中包含的信息大量重复,比如,天津城建档案馆接收的工程档案里,大多数工程准备阶段文件和规划审批管理档案中的文件重复;通过对档案利用情况的统计对比分析,相当数量的施工文件,比如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文件的利用率几乎为零。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重复归档,多套保管。另外,施工文件里包含的各类信息的结果在监理、竣工验收等文件和竣工图中有所反映,产生了信息交叉。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认为:随着城乡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建档案工作者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制定新的建设工程进馆范围和建设工程文件的归档内容,提高工程进馆的标准,大量减少接收进馆工程的数量;精简建设工程文件的归档内容,减少接收档案的数量。双管齐下,并且形成一个长效机制,长期坚持下来,就有助于改变库房容量紧张的局面和现象,让城建档案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永久保管城建档案的基地。

2、档案接收工作与利用工作接轨

丰富馆藏是利用工作的基础,而档案的接收是丰富和优化馆藏的唯一途径。所以要注重强化档案接收,抓住重点,超前控制,围绕馆藏档案的利用热点来指导和进行档案接收工作,才能逐步完善馆藏档案的结构。城建档案馆作为一个地方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使命在于服务这个地区、这座城市,通过服务来发展、壮大自身,所以其发展动力也来源该地区、该城市。为此,要优化馆藏,就必须面对和置身于能丰富自身的这座城市,吸收其能全面、生动反映地方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各种信息资源。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进步和城市发展,城建档案馆在摸清自身家底的同时,必须着手制定接收规划,强化接收工作,抓住馆藏档案的服务热点来制定接收城建档案的重点,并确定超前控制的工作思路,严格把好进馆关。

3、加快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市利用手段

篇2

中图分类号:TD67 文献标识码:A

1 输变电工程技术的应用

1.1 基础施工技术。输变电工程对于施工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正式进行基础施工前,要先对施工地的环境进行调查并做好各项数据测试。要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立足于当地环境,选择恰当的施工方式。施工地的土地情况会对施工进度及难度有很大影响,例如土壤中有较多岩石,施工难度就会比较大,所以在施工前要对施工地区进行调查,根据岩石的特性采取合适的施工方式。另外,土质优良的地区一般采用掏挖式基础施工工艺。坑体的挖掘也是有许多要求的,为避免不必要的失误,需要提前挖样坑并做好各项测试,将最终确认的数据作为正式施工的标准。对于主柱,人工掏挖无疑是目前最为优良的方法,掏挖出的孔径的大小基本上都能够符合标准。掏挖工作完成后,无法当天进行浇筑,那么就必须要做好防雨措施。在基础施工中,对于施工难度较大的地区,塔灌注桩式基础是相对优良的选择。采取这种施工工艺时,需要对桩与土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桩端的承载能力进行必要的分析与研究。如果还有水下作业的情况,就要进行更加严密、细致的试验,明确混凝土的配比。

1.2 杆塔建设。作为高压输变电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杆塔的建设对于整个工程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受力的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直线与耐张型。选择合适的杆塔形式与结构是工程设计中具有决定作用的一步。在实际运作中,杆塔主要用作线路的支持物,所以必须要有一定的荷载能力与使用寿命。即便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出现了变形也应当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影响线路的正常使用。圆形截面构件承载力较大,且相对与其他形状的构件来说用材少、便于施工,已成为当下较为流行的杆塔建设材料。铁塔组立划分为散装组立与片装组立两种方式。散装组立,就是采用独脚抱杆的方式或者将铁塔组建的主体材料逐件运往高处同时进行组立,主要为高空作业,安全系数不高。片装组立,则是首先将一件件的材料在地面组装成较大的部件,然后再将其运往高处进行组装。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高空作业的次数,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不过,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将大部件运往高处要使用抱杆,会需要一笔额外的支出。

1.3 架线输变电施工技术的关键――架线。在实际建设中,由于杆塔之间的距离以及电线自身的重量,线路所承受的重力较大,所以一般都会选用张力架线,施工中的牵张力及施工安全性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在线路铺设中,往往在线拉紧后会有悬垂绝缘子偏离中垂位置的现象发生,所以需要在弧垂观测计算时将滑车的摩擦力考虑进去,同时再对导线的弧度进行适当的调整。线路架调的方法有很多,较为常见的有液压连接、机械钳压连接和爆破连接等,要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选取最为合适的压接技术,保证导线与接地线的良好连接,保证线路安全、有效的运行。在进行输变电工程中的架线工作时,所使用频率最高的技术是张力架线技术,应用这一技术能够高效的处理施工中的短线问题,并且全程都是在不断电的前提下开展的。这样的施工方式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进度,还不会给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能大大的降低经济损失。

1.4 输变电线路铺设结束并不意味着可以立即投入使用,毕竟高压线路有较大的危险系数,因此在正式使用之前必须要进行输变电高压试验,在各项标准符合科学标准的情况下才可以正式使用。高压试验的实验对象是变压器,即对其正常工作性能的检验。在具体试验中,由于主绝缘变压器与纵绝缘有一定差异性,所以选用的试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其终端电压也就不会相同了,这时可以采取单相感应高压试验的方式来进行替代。

2 输变电工程技术向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2.1 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在输变电工程中的应用。建立智能化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完成输变电工程的智能化、系统化、统一化管理已提高输变电工程的安全度和可靠度,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节约工程成本。智能化工程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获得各步骤的精确数据,并能实现工程的智能化管理,比如工程器具管理、工程流程管理、工程安全管理、工程进度管理等,可使输变电工程管理高效化、科学化,能够缩减施工时间,减少施工成本,保证施工安全,促进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

2.2 智能化工程技术在输变电架线中的应用。输变电工程日后发展的方向就是智能化,之前的工程技术管理方法早已无法满足现代化输变电工程发展的需求,社会的不断进步,意味着输变电工程也必须向智能化、集成化以及软件化的方向进步,这样才能够很好的保证工作效率和工作的安全性。工程机械的智能化能够将施工特征成智能化工作系统,有助于智能化输变电工程的长远稳定发展。

2.3 智能化工程技术在输变电工程后检测维修中的应用。饱和盐密技术是一种智能化工程技术,它是借助光传感器来对输变电设施的绝缘子开展严密的实时监测的技术,这一技术是借助传感器来对线路的绝缘子污秽开展采集工作并将其传输到控制中心来完成处理分析工作。饱和盐密技术的主要构成有监测终端和数据监测中心,属于智能化大面积远程分布方式的实时监测系统。使用这一系统能够大大减少物力与财力的投入,并且能避免出现污闪问题,因此在各个电力公司中应用广泛。

结语

篇3

从智能建筑的定义看,它包含了建筑、电信、广电、公安消防等多个行业的内容,而这些行业是分别归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因此智能化工程是一个涉及多部门管理的工程类型。近几年,随着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兴起,如何在既定的投资预算下,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进度管理方案,从而使得工程能够按时完工,尽早发挥经济效益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建筑智能化工程进度定义与分类

对于建筑智能化工程来说,施工进度是施工组织设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施工现场各项施工活动在时空上的表现。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就是根据施工中的施工方案和工程开展程序,对工地所有的工程项目做出时空上的安排。工程进度管理和控制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工程的施工期限及开竣工日期,从而为后续工程施工过程中确定施工现场劳动力、材料、施工机具的需要数量和调配情况,以及现场临时设施的数量、水电供应数量和能量,交通需要数量等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制定好、管理好和控制好施工进度计划是保证建筑智能化工程能够按期交付使用,充分发挥投资效益,降低工程成本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2 建筑智能化工程进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多专业队伍施工带来的进度延迟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一个智能化工程通常是由多个不同行业的专业队伍参与到施工中来,因为所涉及领域和专业的不同以及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在工程作业中的沟通和协调有所欠缺,从而经常造成施工过程中通信管线铺设与系统集成之间存在着不对接的现象。

2.2 标准和规定不健全带来的进度延迟

尽管在工程施工领域我国已经颁布了一些相应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但现有的国家和地方标准、规范在对常规的智能化工程的相应规定还不够完善。

2.3 人员与产品质量问题

智能化建筑在国内兴起和发展的时间较短,整个行业欠缺比较专业的技术人员,这就容易发生外行管内行的现象,从而也就使得某个分部或分项工程的返工率较高,造成进度的中止或变更。

3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进度控制

3.1 施工前期的进度控制

该阶段进度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3.1.1 编制项目进度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是确定和审核建筑智能化工程承包合同工期条款的依据。与一般工程不同,建筑智能化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工程之间的优化组合,因此其进度的制定需要兼顾的专业领域较多,在四类进度计划制定过程中应尽量地细化,同时区分各个专业工种的协作和同步化。在总进度计划中还应明确关键工程进度计划,确保进度准时的推进。

3.1.2 审核项目进度计划

对于建筑智能工程的进度审核,在已经编制好的项目进度计划的基础上,主要审核进度计划是否符合总工期控制目标的要求,审核进度计划与实施方案的协调性和合理性等。尤其可以着重针对容易造成进度延迟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特点可以选用关键链法对容易造成进度延迟的因素进行确定,从而为保证进度计划的合理性提供依据。

3.1.3 审核项目实施方案

主要审核项目实施的组织措施和保证工期,以及审核其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制定由发包人供应采购的材料、设备的需用量及供应时间参数,编制有关材料、设备部分的采供计划。

3.2 施工过程的进度控制

该阶段的进度控制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进行进度检查、动态控制和调整;另一方面,及时进行工程计量,为申请工程进度款提供项目进度方面的依据。其工作内容有:

3.2.1 建立反映工程进度的施工日志

逐日如实记载每日工程实施的部位及完成的实际工程量。同时如实记载影响工程项目进度的内、外、人为和自然的各种因素,如暴雨、大风、现场停水、停电等,并注明起止时间。同时注意总结工程进展概况或总说明、工程图片、财务状况以及其他特殊事项。

3.2.2 工程进度的检查

审核每月提交的月工程进度报告。审核的要点是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差异、实物工程量与工作量指标完成情况的一致性。尤其重点检查的是信息系统或通信工程中暗线的铺设质量、系统建成后的运转情况、弱电系统的线路检测等。

3.2.3 按合同要求及时进行工程计量验收

为保证各专业工种之间有序地推进,互不干扰,需要及时做好有关进度、计量方面的签证,从而作为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延长工期以及索赔的依据。同时,工程项目的实际进度与计划发生差异时,应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调整进度的措施和方案,相应调整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及设计、材料设备、资金等进度计划;必要时调整工期目标。

3.3 施工后期进度控制

在施工进度的后期,施工人员容易产生疲劳心态,干劲减弱的现象,因此,该阶段应作为进度控制的重点阶段。在技术措施方面,可以考虑如缩短工艺操作时间、减少技术间隙期、实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等;在组织措施方面,可以考虑增加作业对数、增加工作人数、增加工作班次等;在经济措施方面,可以实行包干奖金、提高计件单价、提高奖金等。

4 建筑智能化工程进度控制要点和流程

4.1 项目进度控制要点

4.1.1 明确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重点项目,明确进度控制的目的及任务。针对总进度计划需要多次反复协调,消除和纠正实际工期与计划不符的偏差。项目进度计划的控制就是要时刻对每项工作进度进行监督,然后,对那些出现“偏差”的工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项目实施能按原进度计划执行,使预定目标按时或在预算范围内实现。例如施工重点是弱电系统还是系统集成,同时,智能化建筑的等级要求是5A还是7A。

4.1.2 加强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收集、预测、协调和督促。要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项目经理应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工作执行和进展情况,并定期向发包人提交监理报告,以及向各相关部门介绍整个项目的进程。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包括对未来情况的预测、对当时情况的衡量、预测情况和当时情况的比较和及时制定实现质量、进度和预算目标的修正方案。

4.2 项目进度控制流程

项目进度控制流程是个不断重复的过程,直至工程项目实施完成。

4.2.1 项目进度评估

(1)项目进度评估的基础是信息定期收集或者发生的特定事件。

(2)所收集的项目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和可度量的。

(3)实际上,并非每一次都能够得到符合要求的信息,因而通常需要建筑智能化工程监理部工作人员进进主观判断。

4.2.2 检查点

检查点分为定期的(如一星期一次,一月一次)和与特定的事件绑定两种类型,如生成一份报告或者提交部分产品,或支付部分费用。

综上所述,要在建筑智能化施工过程中有效地进行进度管理和控制,必须按进度控制的流程和步骤做好进度计划的制定、核对、分析、以及改进工作,才能真正保证有效控制好施工分项工程进度以及总体进度,从而尽早发挥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丁力行,邹忠峰.智能建筑系统综合集成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0,(4):12~14.

[2]王卓甫,简迎辉.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其创新[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篇4

建筑行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广大群众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现阶段,我国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互联网、信息化等先进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促使各领域的生产效率不断提升。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建筑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工程管理制度,合理应用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与施工效率,更好地推动建筑行业产期稳定发展。

1智慧工地系统的具体特点

智慧工地系统是在智慧理念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建筑工程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系统。智慧工地系统具有专业高效化、数字平台化以及应用集成化等特点,能够有效提升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环境管理、人员安全以及经济效益,在建筑行业广泛应用。(1)专业高效化。智慧工地系统立足于施工现场生产活动,真正实现工程建设施工阶段与信息化技术的高度融合,集成管理工程项目各项信息资源,为其提供专业管理与决策支持,有效解决施工现场业务问题[1]。(2)数字平台化。智慧工地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要素、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建立一个虚拟数字空间,使其与实体进行有机结合,形成映射关系,积累大量数据信息资源,通过深入分析数据结果,有效解决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管理与技术问题。系统建立健全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平台,切实保障数据的实时获取、共享,增强各部门协同工作能力。(3)应用集成化。智慧工地系统完成各类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的基础目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引用目的,满足工程建设施工需求,确保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2智慧工地系统的关键技术

2.1大数据技术

随着互联网终端移动通信设备不断优化和改进,全球数据总量逐渐呈爆发式增长,人们每天可以从中获取海量的信息资源。对于现代社会,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建筑工程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工程建设地点不同,其施工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性,数据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更重要。在深基坑建设施工过程中,地下环境比地上环境更复杂,导致施工难度增加,地下周边环境较阴暗[2],一定限度地加大工程建设出错概率。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深基坑内信息,能够让设计人员更好地了解土体结构的稳定性,优化工程施工方案,有效避免塌方安全事故发生。建设地上建筑时,应注重保障高层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性,通过合理应用智慧工地系统,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数据,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2.2智能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及先进机械施工设备中,可以有效提升智慧工地系统自动化与智能化管理水平。建设单位通过智能化技术管理工程各项施工阶段,能够促使工程建设整体施工效率不断提升。针对目前发展情况,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比较广泛[3],能够有效减少施工材料资源消耗,节省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缓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2.3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合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有助于管理人员严格把控整体施工进度和施工数据的精确性。建设单位可以结合工程建设施工情况,统一调配现有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促使工程各项施工环节有机契合,有效避免工程施工进度延长,减少资金成本消耗过多的不良情况,为施工人员人身和财产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3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加强工程施工数据监控力度

施工安全作为建筑工程重要管理内容,是保障工程建设顺利施工的关键因素。在工程建设施工中,建设单位应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借助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提升工程施工数据的实时监控效率[4]。全方位监控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阶段,发现任何安全隐患问题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以此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相关人员应合理应用智慧工地系统,采取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及时收集与处理施工数据,切实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2严格把控建筑工程造价成本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人员、技术和设备多等特点,会给管理人员开展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和压力。成本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能够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合理运用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材料利用效率。将传感器、人工智能等装置安装在施工人员防护设备或机械施工设备上,可以通过对工程建设整体施工阶段的全面管理[5],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对此进行有效处理,提高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减少工程后期维修成本。

3.3建立健全工程监督体系

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具有科学性、全面性的优势,对建筑工程项目顺利竣工拥有指导与监督作用,能够有效减轻管理人员工作压力,促使建筑企业创新发展。(1)全面监督和收集工程建设项目相关资料,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以此满足信息化工程管理实际需求。(2)有效整合全体员工信息资料,确保其带证上岗。(3)建立科学、完善的员工评估系统,对建筑企业动态管理效果以及管理人员个人诚信进行评估,通过深入分析系统自主计算的数据结果,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促使建筑企业长远发展。(4)合理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6],将工程施工质量和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施工的全过程监控,确保工程监控数据的准确性以及详细性,为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提供数据依据。(5)管理人员可以借助智能化检测手段,全面掌握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以此减少施工安全隐患发生概率,促使建筑工程项目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3.4周界防范红外对射

建筑工程施工范围较大、施工工序较长,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生态环境、住宅区以及公路等方面造成一定影响。建设单位应积极做好周界防范工作,提高工程建设施工的安全性,避免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对建筑工程造成破坏,延长工程施工工期。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应重点管理施工区域、材料和设备放置区域、员工生活以及办公区域。借助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在施工现场周边安装全方位的防范红外对射装置,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红外电子技术实时监测防范区域内是否存在入侵行为,存在入侵行为时,装置会进行自主报警提示具置,确保工程能够在规定时间内竣工。

3.5电气无功补偿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通常会使用多种机械设备,部分设备结构较为简单,长时间运行容易出现运行效率过低的不良问题。建设单位需要应用电气无功补偿机械设备开展工作,并对其不断进行改良和完善,以此提高设备用电效率。电气无功补偿系统主要包括智能控制器和隔离开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设定控制器运行功率因素指标,并在后期施工中及时采集功率因素数据,在此基础上适当调整系统功率,使其与设定指标保持一致,促使建筑工程施工设备质量和运行效率不断提升。

3.6实时监测绿色施工进度

随着我国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各项施工技术不断深入,对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控制施工污染方面,我国相关部门提出了全新的绿色施工理念,在许多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推动下,绿色施工监测技术能够实现对工程建设各个施工环节的污染监测,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符合相关施工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灰尘、噪声、垃圾等污染对周边居民区及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的环保性和经济性。

4结语

将智慧工地系统合理地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可以提升工程管理质量与效率,规范工程建设施工工序,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确保建筑工程顺利。为了有效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及社会影响力,建筑行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效用价值,促使建筑工程质量和工程施工水平不断提升,更好地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韦超民.探究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15):208-209.

[2]张庆喆,贾培海,崔志磊,等.研究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与装饰,2020(33):26,28.

[3]孟昊,张鑫,孙福强.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33):1322.

[4]黄赫.智慧化工地系统在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12):1934-193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