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09:22: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 Q9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9-82-03
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位于秦岭北麓中段周至县境内,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8°11′50″~108°27′29″、北纬33°47′31″~34°04′06″。东以涝峪沟西梁为界与户县相接,西与周至县永红林场及西安市小王涧林场接壤,南以秦岭梁为界,与宁西林业局毗邻,北与关中平原相连。南北长约30.6km,东西宽约24.3km,总土地面积44 174.1hm2。地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分别表现为暖温带、温带、寒温带3个垂直气候带,区内年平均气温8~10℃。植物种类繁多,植物区系以华北植物区系成分为主,含少量华中植物区系成分。林场境内目前已鉴定的植物约1 400种共78科197属,其中木本植物78科197属480种,草本植物62科304属564种,竹类156种,花卉300余种,有“天然植物园”之称[1]。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31种,占陕西省保护植物的47%。区内植被随海拔高度变化演替,依次出现次生灌丛、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温性针叶林、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与草甸等植被类型。本文根据实地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探讨了本区植被主要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1 植被主要类型特征
1.1 次生灌丛 次生灌丛主要分布在海拔2 000m以下,主要类型有毛黄栌灌丛、胡枝子灌丛、悬钩子灌丛、黄花柳灌丛、酸枣灌丛、刚毛忍冬灌丛、迎春花灌丛、中国粗榧灌丛等。它们是原来森林群落破坏后形成的次生灌丛群落,是群落演替过程中植被恢复的灌木阶段,毛黄栌灌丛相对稳定,其它灌丛稳定性较差,常被乔木或其它杂木林更替。草本植物主要有:早熟禾、雀麦、看麦娘、狗尾草、灰绿藜、毛茛、紫堇、播娘蒿、蛇莓、萎陵菜、龙牙草等。
1.2 落叶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在本区无论从分布面积还是从分布的垂直高度看,都是极其重要的植被类型。本区落叶阔叶林主要有栓皮栎群系、漆树群系、山杨群系、锐齿栎群系、红桦群系和牛皮桦群系。
1.2.1 栓皮栎群系 分布在本区海拔700~1 500m范围内,群落较为稳定,根系较深,较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栓皮栎由于地处低山地带,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林相参差不齐,树干弯曲,层次结构简单。乔木层混生树种有女贞、小青冈、^子栎等。灌木层种类繁多,优势种为黄栌、绣线菊、绿枝胡枝子、陕西荚o、忍冬、黄檀、牛、马桑等。草本盖度20%~40%。
1.2.2 漆树群系 主要分布在海拔1 600~1 900m的山坡中、下部或沟谷底部,通常与灯台树、锐齿栎、米心水青冈、椴树等构成混交林。灌木层高1~2m,盖度30%~40%,种类较多,多为阴湿成分,主要种类有悬钩子,箭竹、胡枝子、胡颓子等。草本层相对稀疏,盖度20%~30%,高15~30cm,主要种类有大披针苔草、唐松草及蕨类等。
1.2.3 山杨群系 主要分布在海拔1 100~2 500m范围内,在各个坡向、各种坡位均有分布,以山坡上部、山脊及两侧分布较多,多为混交林,纯林较少。混生树种有锐齿栎、油松、华山松、漆树等。灌木层稀疏,盖度较低,一般在20%~40%,主要有青麸杨、毛胡枝子、胡颓子、栓翅卫矛、桦叶荚o等。草本盖度多在35%左右,种类多属中生耐旱植物,优势种主要有大披针苔草、龙牙草、野菊、野青茅等。
1.2.4 锐齿栎群系 主要分布在海拔1 400~1 900m,外貌整齐,郁闭度0.8左右,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其次是地下芽植物,地面芽植物最少,这样的生活型主要反映出的气候特征是夏季温暖湿润,冬季持续时间较长。乔木层的建群种为锐齿栎,混生有板栗、角榛、青蛙皮槭、华山松、山杨等。林下灌木主要有白檀、长穗小檗、光叶珍珠梅、乌拉绣线菊、陕西蔷薇、桦叶荚o等。草本层主要有华北耧斗菜、毛茛、唐松草、掌叶大黄、何首乌等。
1.2.5 红桦群系 主要分布于海拔2 100~2 500m范围内,郁闭度在0.6左右,植物生活型谱与锐齿栎林相似。建群种是红桦和牛皮桦,以红桦居多,形成纯林。林下灌木植物主要有毛药忍冬、华西忍冬、桦叶荚o和川西茶子等。林下草本植物有光头山薹草、铃兰、曲梗算盘七、锐果鸢尾、小花蜻蜓兰、毛细辛、卷耳、黄三七、光头碎米荠、线果葶苈、太白虎耳草等。
1.2.6 牛皮桦群系 在本区分布在海拔2 400~2 600m范围内,属阔叶林的最上部分,由于生境条件限制,一般生长不良,干矮多弯曲,乔木层结构简单,有冷杉、红桦、中国柳等。灌木层优势种有川滇绣线菊、五台忍冬、小叶忍冬、扫帚菊、金背批把、峨嵋蔷薇、陕甘花揪等。林下草本层有大毛状苔、细毛状苔、多穗石松、升麻、假冷蕨、大花糙苏、独叶草等。
1.3 针阔叶混交林 针阔叶混交林是具有过渡性质且不稳定的植物群落类型,分布在海拔900~2 300m。林木组成以乔木为主,主要有华山松、油松、侧柏、山杨、板栗、锐齿栎、槲树、木姜子、漆树、野胡桃、水榆花楸。林下主要灌木植物有华北绣线菊、悬钩子属、蔷薇属、卫矛、小檗、拔葜、桦叶荚o等。
1.4 温性针叶林 温性针叶林主要优势种有侧柏群系、油松群系、华山松群系。
1.4.1 侧柏群系 主要分布在海拔500~1 100m,外貌稀疏,结构简单,郁闭度0.35~0.50,建群种为侧柏,主要伴生种有栓皮栎、岩栎、^子树、青檀等。灌木植物主要有青蛙皮槭、中国粗榧、木姜子、异色溲疏、秦岭海桐、曲脉卫矛、胡枝子、蔷薇、悬钩子、陕西荚o等。草本层植物有荩草、异形莎草、山葱、头状蓼、羊藿、地榆、梓木草等。
1.4.2 油松群系 集中分布在海拔1 200~2 000m范围内,油松林外貌苍翠,林木个体分布均匀,林冠及林相整齐,层次结构明显,一般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层。乔木层树种较多,常见的有锐齿栎、栓皮栎、山杨、青蛙皮槭、白蜡树等。灌木层盖度50%~80%,高度1.5~2.5m,种类比较丰富,常见的有粉背黄栌、美丽胡枝子、木姜子、桦叶荚o、悬钩子等。草本盖度50%~80%以上,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大披针苔草、荩草、藏苔草等。
1.4.3 华山松群系 分布在海拔1 700~2 400m范围内的山坡、谷底最为常见,纯林较少,多与白桦、山杨等树种混生,具有一定的耐阴能力,天然更新良好,分布下限常与锐齿栎、红桦、山杨、千金榆等混交。华山松林外貌亮绿色,林相整齐,层次结构简单,多为单层林。灌木层主要种类有木姜子、陕西绣线菊、米面翁、桦叶荚o等,盖度50%左右,高度1.5~2.5m。草本层种类繁多,多以唐松草、龙牙草、沿阶草等占优势。
1.5 寒温性针叶林 寒温性针叶林主要优势种以巴山冷杉群系为主。巴山冷杉群系生长于海拔2 500~2 900m范围内的山坡、山脊或沟谷中,大面积集中分布于秦岭梁、光头山等地。巴山冷杉林为寒温性常绿针叶林,分布区域多强风,气温低,湿度大。林下阴暗潮湿,外貌暗绿,多为纯林,由于为耐荫树种,林下更新较好,故多形成异龄林,郁闭度0.6~0.8,主要混生树种有糙皮桦、华山松等。林下常见灌木有华西银蜡梅、华西忍冬、箭竹、金背杜鹃、太白杜鹃、秦岭蔷薇。林内草本植物有大叶碎米荠、川康苔草、秦岭弯花紫堇、马先蒿、高山绣线菊、珠芽蓼、酢酱草、鸡肠草以及蕨类、苔藓植物。
1.6 亚高山灌丛与草甸 亚高山灌丛分布在海拔
2 500m以上,由于植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恶劣,因此具有特殊的生态特征。亚高山灌丛的主要优势种是头花杜鹃和怀腺柳,其它植物有高山绣线菊、华西银腊梅、高山柳、头花杜鹃、太白杜鹃、秦岭蔷薇、秦岭小檗等。草甸多与亚高山灌丛镶嵌分布,这种草甸是原生性的群落,适应于高寒、中湿环境。构成草甸的主要种类有莎草科、禾本科、菊科、十字花科、毛茛科的植物,高度50~70cm,盖度可达95%以上,生长茂盛。
2 植被分布规律
2.1 植被水平分布特征 在山地地形条件下,影响植被水平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坡度、坡向、坡位等[2]。本区在同一海拔水平上,山坡上部和山脊多被油松、山杨、锐齿栎、^子栎、杜鹃所占据,而山坡下部、谷底多被漆树、椴树、槭树所占据;阳坡植被多由相对喜光、耐旱、耐瘠薄的种类组成,而阴坡植被多由喜湿、喜肥、耐阴的种类组成。针叶树特别是松属对瘠薄而干燥的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其自然分布区常是陡峭的山脊梁顶,而较平缓的梁脊和坡面、沟谷则被阔叶林占据。
2.2 植被垂直分布规律 楼观台实验林场最低海拔501m,最高海拔2 996m,相对高差2 495m。由于海拔高差较大,土壤和气候垂直分异明显,因而使植被在不同海拔其种类组成有明显差异,形成鲜明的垂直变化规律。根据本区的气候、土壤及植被类型的分布和实地调查,植被垂直带谱如下:
2.2.1 低山落叶阔叶林带 低山落叶阔叶林带位于海拔1 200m以下,系暖温带气候,土壤类型为黄棕壤。低山落叶阔叶林带内植被类型较多,但多为栓皮栎居优势森林群落。林内往往混有侧柏、盐肤木、黄檀、黄栌灌丛、胡枝子灌丛、悬钩子灌丛、黄花柳灌丛、酸枣灌丛、刚毛忍冬灌丛等,该带内因海拔较低,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林相不整。
2.2.2 中山落叶阔叶林带 海拔1 200~2 200m为中山落叶阔叶林带,系山地暖温带至中温带气候,发育着山地棕壤。最典型的植被类型是锐齿栎林。这一海拔范围内水、热条件较好,森林群落不仅植物种类繁多,而且乔木树种和大型木质藤本也得到很好发育。除此而外亦有小片油松、华山松、山杨、漆树、花楸等,常形成松栎混交林、阔叶混交林等。本带为海拔跨度最大的植被带,群落灌木层优势树种还有胡枝子、四照花、木姜子等。
2.2.3 中山桦林带 该林带位于海拔2 200~2 600m,植被类型主要以红桦及其变种牛皮桦为主,红桦林在下,牛皮桦林在上。华山松也分布于桦林带内,形成针阔混交林。林下优势灌木多为金背杜鹃、松花竹、峨眉蔷薇、细枝绣线菊等。林下草本层优势种有毛状苔草、假冷蕨、鹿蹄草等。
2.2.4 亚高山针叶林带 海拔2 600m以上的秦岭主梁及光头山、首阳山顶峰大部分地段被巴山冷杉林占据,混生少量太白红杉。山脊或峰顶多强风处还分布有亚高山灌丛和草甸。林下灌木优势种有密枝杜鹃、高山绣线菊、忍冬等。林下阴湿,苔藓、地衣多生长于树干、地面和岩石上。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主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达成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人类文明大体上经历了上百万年的原始文明、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以及几百年的工业文明阶段。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以人类征服自然、向自然索取为主要特征,以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为基础。工业文明用300年的时间,证明了高代价、高耗能、高污染为主要特点的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物质满足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破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人类开始对自己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反思。
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诸环节,通过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节约型社会包含节约型的产业结构、节约型的城市化模式和交通运输体系、节约型的消费结构以及树立节约型的社会观念。建立节约型社会,要求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内涵笔者认为,公民节约习惯的养成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内涵。突出表现在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消费模式方面。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已进入人均GDP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阶段,与此相伴随,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就我国的基本国情而言,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经济为主要特征,所以,在生产方式上的资源浪费,生活方式中的炫耀消费、超前消费等消费方式,已经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消费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起搏器,也是改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有效手段。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使我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消费主义对构建节约型消费方式价值诉求的制约
社会消费结构与社会消费方式的形成,从宏观视角出发,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有关,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生产力与生产水平、人口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国内外政治形势、生产与消费的指导思想等都会对社会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起着重要的影响。
回顾我国消费方式的转变,由传统的、以节俭为主要特征的消费方式,到以高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消费方式的转变,我们不得不说,基于全球化背景下,流行于西方的消费主义文化对我国消费观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消费主义是19世纪中叶,随着近代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应运而生的畸形的消费形式;它的准则是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望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试图以物欲的满足和占有来构筑其心理和精神的需求,把人的价值单一地定位于物质财富的享用和高消费的基础之上,把消费看作是人生最高目的的一种消费观和价值观。
在消费主义思潮看来,从哲学意义上看来,消费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而是为了满足不断被刺激起来的消费欲望。从经济学意义上分析,消费的目的是为了再生产和利润的获得。通过消费来促进资本快速周转,加速从生产到消费的周期循环,推动扩大再生产。由于生产具有无限扩大性,生产者对利润的追求无止境,因而只有消费具有无限性,才能顺利地完成再生产和利润的获取。从社会学意义上来看,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身份构建,通过消费来达到自我表达和自我价值认同,通过消费显示人的身份和地位的高贵。
消费主义在我国现实中的具体表现为,超过自身经济实力与实际需求,过分贪大求洋、奢侈浪费主要特征的超前消费型、以比阔斗富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求得心理上的满足为特征的炫耀性消费型,以及少数暴富而又素质低下的人,例如“黄金宴”、“人体盛”等形式为特征的病态消费型。
消费主义的实质正像马克思所揭示的那样:“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是人的自我异化。但有产阶级在这种自我异化中感到自己是被满足和被巩固的,他把这种异化看作是自身强大的证明,并在这种异化中获得人的生存的外观。”他认为:“仅仅供享乐的、不活动的挥霍的财富和规定在于:享受这种财富的人,一方面,仅仅作为短暂的、恣意放纵的个人而行动,并且把人本身――因而也把他本身――看作毫无价值的牺牲品。他把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仅仅看作自己放纵的欲望、古怪的癖好和离奇的念头的实现。”丹尼尔・贝尔也指出:“资产阶级社会与众不同的特征是,它所要满足的不是需要,而是欲求,欲求超过了生理本能,进入心理层次,因而它是无限的要求。”在全球化浪潮中,西方消费文化作为一种主流文化,与商品、技术一起扩张到中国各地。消费主义的蔓延、畸形消费的膨胀、消费伦理的迷茫等等,对构建节约型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消费文化,带来极大的负面作用。
第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消费主义通过支持“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代生活方式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因为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所诱导的人类欲望将超越地球生态圈的承受限度,而大量废弃所造成的垃圾过剩将超越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转化限度。生态危机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环节。
第二,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看,引发严重的资源危机。一方面,消费主义导致了生产的无限扩大,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无限索取;另一方面,消费主义主张个人的无限消费,导致人均消耗资源量上升,资源消耗总量增加,而地球的资源存量是有限的,由此带来了资源危机。另外,消费主义倡导高档消费、过度消费、时尚消费、超前消费、一次性消费等,不仅使企业加快了商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而且使得消费者将大量仍有使用价值的商品抛弃,这样导致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加重了资源危机。
第三,从人自身发展的角度看,导致价值观危机,严重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消费主义没有带来幸福感。牛津大学心理学家迈克尔・阿吉尔在其《幸福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真正的幸福是被掩盖了的社会关系、工作和闲暇。而在消费主义社会中,尽管消费者能够得到充裕的物质满足,但他们也并不感到特别的快乐。风险消费文化,极大地冲击了传统道德伦理秩序,在法制规则不健全的状况下,其危害程度更深,违背了消费作为满足快乐的终极意义,对于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秩序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消费主义社会中的人把人生的目的及人的价值实现都归结为物质消费,必然导致对精神文化的忽视,丧失辩证思维能力,成为单向度的人。其次,消费主义将物质消费作为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认为自我价值只是体现于自我的消费和享受之中,否定人的内在价值,使人成为被动、贪婪的消费者,丧失了道德信仰和能动创造性。再次,消费主义加剧了“人为物役”的异化倾向。人们越来越重视赚钱和享受,而忽视德性、品格以及指导人全面发展的哲学智慧的培养。最后导致人的道德水准逐步降低,人的智慧也为物所累而呈现退化趋势,人的综合素质也变得越来越差。我们现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但价值观的危机可能是我们面对的最深刻的危机。我们只知道以疯狂的消费来满足感性的欲望,却根本不想,也不愿意去想,我们这样做是否真的感到幸福、进步?是否真的对人有好处?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尺度去评价我们的所作所为?如果我们在这些问题上没有一个深刻的反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三、构建节约型消费方式势在必行
1.构建节约型消费方式必须澄清的认识误区
认识误区之一:消费中提倡节约与改善人民生活这一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相悖,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相悖。如果说在经济发展历程中,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那么,经济发展与消费方式之间也存在着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消费水平是由物质生产发展水平决定的。社会消费水平只能随着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增长而提高。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主导的消费方式只能是适度消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保证人民生活持续的改善,保证人们在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人居和生存环境、社会公共设施和服务的享有、社会治安状况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认识误区之二:消费中提倡节约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经济学中,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即生产的规模决定于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大小,要促进生产发展,必须扩大需求,成为被普遍信奉的真理。改革开放以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也被我国广为接受,这体现在强调刺激或抑制需求对推动或抑制经济增长的作用上。我们并不否认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用价值。然而,有利必有弊。片面强调消费需求对生产的作用,并把消费中节约同生产发展绝对对立起来是失之偏颇的。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是建立在自然资源是可以无限供给的,生产只是表现为劳动与资本的函数,而与自然资源和环境无关的前提下。二次大战以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教育了我们:自然资源紧缺,早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在今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消费中注重节约,杜绝浪费,从而促进生产的节约,就是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构建节约型消费方式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第一,适度消费的原则。
适度消费是指摒弃“消费和拥有更多物质财富就更幸福”的价值观,把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作为消费标准。同过度消费相比较,适度消费以节俭为特征,它不反对随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只是反对“为地位而消费”的过度消费的挥霍和浪费。正像印度的圣雄甘地曾经说过的那样:“地球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是无法满足人类的贪婪。”有资料表示,假如以现有的美国的生活方式为标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达到其水平,至少需要四个地球来支撑。适度消费既是一个平等和公正的社会要求又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需求,只有向这样的消费结构过渡,才能达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是实现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第二,和谐消费的原则。
和谐消费,是指消费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如消费、要素、消费结构、消费组织、消费理念与其他外部环境都处于和谐运转状态,从而达到良性消费,实现提高消费效益的目的。和谐消费不仅注重消费诸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还强调消费与生产、消费与生态之间有机协调,树立适度消费、公平消费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和自然双盛,人和社会双赢,并把自然代价和社会代价减到最低限度的现代性。
和谐消费,首先体现在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和谐统一。如果说19世纪是生产者创造世界的话,那么20世纪,特别是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进入消费者创造世界的时代。而20世纪以来,伴随着科技进步,体现在消费领域中,物欲横流,人成为物质消费的“奴隶”,“单向度”的人已经严重阻碍了现代化的进程,和谐消费恰恰是对人的“单向度”的制约。
其次,和谐消费体现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常青的主题。任何社会的再生产过程,都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其中,生产表现为起点,是根本;消费表现为终点,是生产的最后完成;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联结生产与消费;它们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
消费是社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归宿和根本动力。实现消费和谐正在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主导力量。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既有受西方消费主义影响的过度消费,与节约型社会的本质背道而驰,也有需要提高消费水平,扩大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扩大消费需求的问题,两个极端的做法,都未能体现消费与国民经济的协调统一。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消费问题,高度重视消费经济研究加强消费经济学科建设。
最后,和谐消费体现在物质消费、精神消费与生态消费的和谐统一。既能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又能确保人、社会和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和谐消费观念不仅注重消费时间和空间上的有序性和适度性,更注重消费作为社会调节器,在协调社会和谐和人类进步的巨大作用,和谐社会本质上是双赢互利,协调发展的社会,消费作为社会变迁的重要原因和结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因素。
3.构建节约型消费方式需要树立的核心价值理念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消费理念。合理的消费应当是人性化的消费,即以人为目的消费。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更重要的、体现人的本质的是人的社会属性。正像马克思而言:“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既有形而下的各种物欲的追求又有形而上的精神与理性的追求。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消费,但消费不过是实现人的存在价值的形而下的手段与过程,而不是人的存在价值的终极目的。通过消费不仅仅要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更要满足人精神生活上的各种需要,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人的价值得以实现。
《墨西哥城声明》的序言部分首先肯定了终身学习与学习型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基石作用和价值导向。它指出,“教育、终身学习和城市居民在实现城市三大发展(政治、经济和环境保护)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它更加关注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如环境恶化、疾病与老龄化、资源匮乏等,以及由此带来的严峻挑战,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学习型城市建设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市民健康与福祉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学习型城市建设对于改善环境、生态和市民福祉的重要性,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未来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战略方向和基本原则。“我们相聚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人权、减少贫困和建立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时刻。在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其会员国就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达成了一致,它们将影响未来15年的人类发展。我们全心拥护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但特别关注第4项(确保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增进全民终身学习机会)和第11项(使城市和人类居住场所变得更加包容、安全、灵活和可持续发展)”。《墨西哥城声明》还肯定了“那些富有活力、拥有多元文化和创新精神的城市,它们作为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家园,在促进终身学习,应对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种种挑战方面正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
在“进展回顾”部分,《墨西哥城声明》回顾了北京会议以来全球学习型城市建设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其别提到了获得根据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通过的《学习型城市的主要特征》(以下简称《主要特征》)这一成果文件要点设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型城市建设奖”的全球12座城市所取得的成就。由此可见,北京大会的重要成果《主要特征》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导全球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综合行动指南。
二、战略方向
“战略方向”部分是《墨西哥城声明》的核心内容,这部分提出了用于指导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十大战略方向”。其中,有八个“战略方向”从不同视角强调,教育和终身学习应促进并发展各类人群,如社区居民、社会处境不利人群等相应的责任和能力,以应对人类社会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类挑战,如环境保护、健康安全、经济增长、道德伦理等,从而彰显教育和终身学习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浓厚的人文关怀。
在“战略方向”部分,特别要提及的是第八项战略,它首次明确地将青年群体作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于2015年10月21日发表了《“3×3×3×3”学习型城市青年声明》,进一步从青年群体的视角认可了建设学习型城市对城市未来的重要意义。《“3×3×3×3”学习型城市青年声明》呼吁联合国和各国各地政府在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整体框架中采取特定策略支持青年群体的参与,呼吁世界各地的年轻人积极主动地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发挥自身作用等。
还值得一提的是第十项战略,该项战略强调文化和艺术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柱,城市的文化和艺术是市民开展终身学习的宝贵资源,同时,市民通过终身学习所创造的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教育资源又进一步发展了所在城市的文化,使之成为吸引市民和游客的重要因素。在大会开幕式上,来自法国的哲学家李波维斯基在发言中指出,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智力资本是重要的,但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更重要,它们可以帮助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更好地融入学校、融入社会。他特别强调了艺术对于人的发展的独特作用,指出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艺术教育很少被提及。他呼吁创造条件让更多市民(从幼儿到老年人)学习艺术,以充分培养市民的想象力、创造力。他指出,一个社会的民主不应仅仅体现在选举程序上,更应该让每个人的潜能获得充分发展。
此外,两届大会都非常强调政府对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作用,但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北京会议上的《主要特征》突出强调了政府对该项工作应予以有力承诺;《墨西哥城声明》的“战略方向”对政府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墨西哥城声明》在“战略方向”别指出,政府的教育、卫生、科技、城市规划等部门要建立良好的跨部门协作关系。可见,在世界各地的实践中,这已成为一个亟待突破的制约学习型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瓶颈。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十一五”的一项重要任务。旅游经济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区域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必然实行区域旅游合作。区域旅游合作是指区域范围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将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
回顾我国发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区域旅游合作的创议期;二是20世纪90年代,区域旅游合作的推广与反思期;三是当前新一轮区域旅游合作的兴起期。纵观旅游区域合作的历史脉络,到底是基于哪方面的因素才能促进区域旅游合作成功呢?这就是缘板理论。
缘板理论中的缘是指山缘、水缘、地缘、人缘、文缘。用新的视角予以观察,即山脉、水脉、地脉、人脉、文脉,即“缘5理论”。山脉、水脉、地脉是自然地理概念,很容易被人理解,而人脉是指基于自古以来社会生产、生活等社会联系基础上形成的人际交往关系和交往氛围。对于“文脉”的概念。著名旅游地理学家陈传康最早下过一个经典定义,他认为“所谓文脉,是指旅游点所在地域的地理背景,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也包括当地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因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地域性的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的四维时空组合”。所谓板,是指经济板平化和经济板块化两个方面,即“板二理论”,其涵义是基于某个区域有着相同或相近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由此而产生的作物布局、品种适应和耕作习惯,有着传统的贸易往来和物资集散的渠道及由此达到经济地理条件相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趋同,城乡结构、城乡居民规模比例类似、城市化水平相当、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相当、经济发展模式趋同。缘板理论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更是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一、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1、地形和地质
地形和地质决定景观的地表形态与结构。不同的地形可以提供不同的野外旅游活动场所,它们各自有独特的性质和形态。例如,石灰岩洞穴提供了进行探险的场所和形态美,石质山峰提供了人们进行攀登活动的场所,侵蚀丘陵地形提供了观赏风景的场所和各种不同的形态等等。
地形是由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内力作用指大地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对地壳的作用,主要由这种作用所形成的地形为内力地形。外力作用指大气、水和生物等对地球表面进行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的作用。在内力地形基础上,通过特别突出的外力作用进一步塑造所形成的地形为外力地形。
陆地上的主要内力地形包括山脉、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陆地上的主要外力地形包括喀斯特地形、沙漠地形和风蚀地形、黄土地形、丹霞侵蚀地形、冰川地形等。
地形所以能具有旅游魅力,一是它们的相对高度引人入胜,二是变化万千的形态体现出自然美,三是与其他景观要素相配合可构成不同风格的多种景色。
最重要的旅游地形有:
山地和丘陵
峡谷
高原、平原和盆地
沙漠、风蚀地形和黄土地形
2、地貌
流水地貌: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地貌;河流地貌;准平原与山麓面。
岩溶(喀斯特)地貌:岩溶作用;岩溶地貌;岩溶地貌地带性。
冰川地貌与冻土地貌:冰川地貌;冻土地貌。
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风沙作用;风沙地貌;黄土与黄土地貌。
3、气候
与旅游需求有关的气候特征是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享受度假期间考虑的一个因素,旅游者总希望气候条件使他们感到舒适或比较舒适。主要有:
阳光、气温和相对湿度
风
降水量和降水季节
云量
大气中的水分:大气湿度;蒸发;凝结;水汽的凝结现象;大气降水。
天气
4、海水、陆地水
河流和湖泊是陆地水的主要形态,在旅游景观构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其最活跃的要素之一。
海水的运动:潮汐与潮流;海洋中的波浪;洋流;水团运动。
海岸与海底:海岸地貌;海岸分类;海底地貌;海底沉积物。
河流:河流、水系和流域;水情要素;河川径流。
地下水
湖泊与沼泽
冰川
5、自然植被和野生动物
自然植被和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共同存在于一定的生态系统中。从世界规模来看,从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和热带沙漠到高纬度地区的苔原,存在着各种各样呈地带性分布的生态系统,它们的植被类型和野生动物群各不相同。这些植被和野生动物与生态系统中的非生命环境,特别是气候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
种群和生物群落
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与类型
陆地生态系统
水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6、地域分异、自然区划和土地类型
地域分异规律:景观及其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全球性和全大陆、区域性、中尺度、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自然区划:主要是我国的自然区域的划分
土地的分级、分类:土地的分级和分类;土地的评价
土地结构
7、人类的存在及其活动
在地球表面,许多自然植被已经由于农业、林业和牧业活动而被改变,都处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之下。从英国低地以篱笆封闭起来的小田园景观,到中国黄土高原的梯田化山坡,到北美洲湿润草原巨大的开阔景观等,这些由于人类与土地自然特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景观,各自有不同的规模。
二、社会政治法律环境因素
政治环境是指制约和影响旅游经济一体化的各种政治要素及其运行所形成的环境,它包括五个方面:国家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政治性团体、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政治气氛、政治倾向、政治热情、政治思想等。
法律环境是指制约和影响旅游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的社会法律系统,包括国家的法律规范,国家司法与执法机关,人们的法律意识等。
政治与法律环境对旅游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一般来说,国家政治稳定,政策明确连续,社会政治气氛宽松,政治清明,法律廉明,就有利于旅游经济一体化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社会经济环境因素
经济环境要素是指构成我们生存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经济政策。它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政策等方面。
社会经济结构又称国民经济结构,在社会经济中通常是指一个市场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以及所有制结构等,其中产业结构最为关键。
经济发展水平通常是指一个市场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达到的水准。主要指标有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人均国民收入、经济发展与增长速度等,我们通过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可以预见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经济政策是指由国家制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目标,及为达到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战略和策略。包括全国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分配政策、价格政策、贸易政策、劳动工资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等。
四、交通环境因素
高速公路
一般公路
站场建设
港航码头
地方铁路
以上就是区域旅游经济基础理论“缘板5+2学说”的整体构件。从上个世纪80年展到今天,基于缘板理论,全国各地在发展“大旅游”的思想指导下,许多地方主动出击,打破地域界限,与周边地区共同构建起多层次、逐步逐级推进的旅游圈层,以实现在旅游资源、市场、产品、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互补与分工合作,从昔日的“武汉大旅游圈”、“黄山大旅游圈”、“环渤海旅游圈”、“泛珠江三角洲”、“大湘西”再到今天引领一体化的“长三角”、“晋冀鲁豫经济协作区”,使区域旅游经济合作已驶入历史发展的快车道。
缘板理论坚持用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民族、文化等宽广的社会视角去观察旅游,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丰富和发展了旅游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参考文献】
[1] 厉新建等:旅游经济学--理论与发展[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2] 魏小安等: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3] 罗明义:国际旅游发展导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4] 庄志民:旅游经济文化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5] 保继刚等: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m].科学出版社,1998
[6] 吴必虎: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0
[7] 宁泽群:旅游经济、产业与政策[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一、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的相关概念
1.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特指在先秦时代,我国差别地区的文明。其中有学者提倡,地域文化特指中国特定地域内的人们在特定的历史时段形成的具有明显特征的考古学文化。对于地域文化,部分专家将其区分作广泛含意与狭隘含义,提出,在狭隘含义上,地域文化特指在先秦时段,中国不同地区范畴中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广泛含意上,地域文化专门指中国土地不同地区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时间上是指从古至今一切文化遗产。通过多次探究、重复讨论,很多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认可地区文化特别指的是中国特殊地区积厚流光、具备独特的特色,继承到现在依旧发扬沿用的固有文化体系。
2.城市特色
特色属于一个事物本就有的、特有的特性,是区别、识别事物的基础。城市特色,即用来区别都市的实质性特性。主要有细则与层级两方面的分类。就细则来讲,能够展现在环境、固有文化体系、社会金融等的一个方面,还能够是以上一些部分的重组展现。单层级来讲,能把城市特色细分成中国特色、地区特色、本市特色3个层级。组成城市特色的因素关键包含生态情境、地域文化、都市面貌与都市职责等部分。任何都市均是在特定的生态情境与地域文化环境中形成的,都市中的土地和物质均深刻记录了过往时空都市生态情境转变与地域文化转变的痕迹,都市中许多具有意义的时空印痕就像生命的痕迹,是生长的源泉,是财富,是宝藏,是特色。生态情境与地域文化是组成城市特色非常内部、特别长久的根本因素,是城市特色产生的根基。以都市空间特点、建筑格调作为主导的都市形象及以行业开发作为基本的都市功能是都市内部特色的外部物质展现模式,是鉴于都市生态情境、地域文化的基础条件,另外还是都市特色极其直白,方便被认知的展现因素。
3.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关系分析
(1)地域文化中技术文化和都市建造特色的关联对于技术文化,主要是对都市建造特色的干扰,表现的直白且明显,其涵盖了在地区都市建设中各种特有的技术措施,在策划中的观念源头,以及有关艺术文明的模式,用来描绘与表述都市建造的特色。因为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建设技术力量不断的增强,能够不断扩大地区建筑的尺度范围,颜色更加丰富多彩。在国际化的大环境背景下,优良的技术能够快速在地区间进行传播,一方面,推动了建造技术的国际化,导致了城市特色被埋没,同时,优良的技术同样供应了和本地化联合后越来越大的概率。(2)在地域文化中民俗文化和都市建造特色的关联民俗文化的种类多样,地域文化体系中的民俗文化部分,主要涵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商业来往、民俗习气及节庆活动等等。对于民俗,其为人们日常活动中非常直白的展现形式,从某个层面上来说,其为人们日常活动本身,民俗文化基本上不需要任何点缀,具有十分纯正古老的特征。而城市特色与人们的日常多动密不可分,静态的物质情境仅是特色的表面,某个城市特色的实际意义是人们日常活动内容的总和,因此民俗文化对城市特色的感染属于隐性的,然而同样是非常基础的,同时由于民俗文化通常意义上来源于人们的自主性活动,所以对城市特色的感染同样带有较强的持续性,其特点具备渗入性与长久性。(3)地域文化中体制文明和都市建造特色的关联对于某个国家与区域的崛起,源自经济开发的效率和政治纯熟程度的相互适宜性,体制文明,想要符合个人生活和社会开发的需要,人们应当自主创建的有秩序的规则系统。其涵盖政治体制及各类别的体制,比如金融体制、司法等,然而当中的政治体制十分首要和关键。体制文明通常具备3个特色:由权威制定;具备确切的目标或导向;对社会具有威望的价值实施分派。在文明的平稳性方面,体制文明十分容易改变,在体制文明中,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展现的十分显著,另外,其还是地域文化系统中的主要架构,都市体制文明干扰了都市运行的寻常性,对于行政,其体制的优劣与运作效力的大小确定了都市开发的速率和利润,在都市中,对各种职责的分工实施调整,对体制和规则实施完备改良展现了都市体制文明的好坏。和都市开发彼此适宜的体制文明可以推进城市特色开发,反之,会变成都市开发的约束和牵绊。
二、地域文化的特征与城市特色的传承危机
1.邯郸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
(1)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迹在磁山文明遗迹被挖掘出来的文物说明,远在8000年之前此处便出现了人们行动的痕迹。产生半地穴房子,喂养家鸡,培育粟,种植胡桃,产生精致有用的陶器、石器、骨器等日常物品,均为人们的文化史掀开了崭新的页面。(2)宏伟的王城遗址对于如今保存的赵王城遗迹,作为古城遗迹,其为中国现在保留极其完备的一个战国年代的遗迹。赵邯郸故城到现在为止已有2000多年,尽管饱经磨难,然而它的都市方位没有改变,名字没有改变,遗迹保留完好,此在国内外都市史中都极其少见。但是在以赵邯郸故城作为核心的周边50km范畴中,仍然保留了大名城、邺城、易阳城、王郎城、固镇城、广府城、店子城、午及城、九龙口城、讲武城及界侯城等,这十几个或大或小的古城遗迹,民间曾经称为“十二连城”。(3)以赵文明为首的丰饶多样的多样性文明邯郸产生在新石器时代,兴起在殷商末期,昌盛在战国与秦汉,中原文明与草原文明融合成一个整体,构建了赵文明旷达豪迈、激昂放歌的基本格调,另外邺都文明、磁山文明、广府太极文明、北朝佛教文明、成语故事、大名府文明、晋冀鲁豫边区文明、磁州窑文明以及革命文化等构建了邯郸多种多样的文明层级,其时代更迭较长,细则丰饶,层级显著,网络完备,在中国著名古城中较为少见。
2.邯郸地区地域文化现状分析
(1)文化产业观念落后目前,在邯郸很多区县意识到开发文明行业十分核心,并迫切需要,并且主动制作整体计划或专门计划推进文明行业的开发,然而有些县政府文明理念相对陈旧,以为缺少天然山水、历史遗址便无法开发文明行业、“民办县域文化产业无所作为”、县区文明行业缺少前景、县区文明行业极难步入全球墟市,对文化业开发的因素、样式、途径、前景等产生了含糊与延迟的认知。此外,邯郸市目前对于文化业开发的计划、方针、举措早就相对丰饶,然而贯彻方面仍然具有很多不够完善的情况。(2)文化能源丰富,然而采掘、转换、开采欠缺对于邯郸,其文化史是7500多年,其建城市3100多年,此外还拥有年建都史,滋生了“十大文化脉系”,并形成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到现在为止,在邯郸的文物保护机构中,国家级的是34个,省级的是98个,市级的是340个;在已经建好的33处开放景区中,A级18处,涵盖4A级11处;在非物质文明遗产中,国家级的包含25种、省级的包含种。在丰饶的文化能源本性的前提下,邯郸市产生了部分特色区县有关文化行业的群与商标,比如永年广府“古城•水城•太极城”、馆陶黑陶、磁县磁州窑、大名草编、武安京娘湖•七步沟•长寿村旅行产业等。然而,整体而言,邯郸文明资源转变成文明行业的纵度与宽度十分欠缺。邯郸文化古迹“地下多地上少”“名气大景点少”,具备可见化物资媒介的文明能源不多,而且缺少新意,推广不到位,对于邯郸有关文明的能源,其采掘较浅,转换量较小,开采较少。比如磁县北朝墓群,丰饶多样(134处墓穴,有天了冢、兰陵土墓等)、特点鲜明(比如水声台阶)、质量较佳(是国家A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事丰饶(比如曾被传为曹操72疑家)、周围文明能源丰饶(比如溢泉湖、西门豹祠等)、交通便利(107国道旁边),这样具备研发意义的文明旅行能源,现在则十分沉默,著名程度与赞誉程度十分受限。
3.邯郸地区城市特色的传承危机分析
在改革开放以后,邯郸都市的数目增加快速,都市的范围逐渐增大,同样,都市化的速率逐渐加快,很多昨日的县区就成为了今日的城市。摩天大楼、立交桥、及大的公共建筑充斥着都市空间。然而,都市策划的办法、思想,尤其是都市策划完美理论的延迟与都市开发脱节。开采商想要谋求商用收益就会毁坏历史文明遗产;都市领导者想要追逐成绩就会莽撞模仿他人,毁坏生态情境;都市经管者单单符合于都市部分区域表层的点缀与美化;很多都市舍弃了特色,失去了方向,很难找出能够代表自身特色的广场、标记物及建筑。仅是重视效仿他人,用来自己使用,追逐所说的当代化都市,都市开发最终定然要被掩盖在都市化的浪潮中,至于都市美感,根本无从谈起。主要因为其都市空间建造缺少坚定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根基,在起初的新奇感结束以后大家就会对其失去兴趣。
三、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传承的思考
1.深刻采掘邯郸地域文化资源
邯郸地域文化是广博高深的中国文明构成的一份子,经过了数千年的时代变迁和历史更替,具有特别厚重的文明内涵。唯有深刻采掘文明资源,方可对其传承与发挥,以开发邯郸地域都市的特色。
2.发扬地域文化的主动作用
克制负面干扰邯郸地域文化和全部国家文明相同,对当代城市特色开发一样具备正面和负面两部分的差别干扰。比如邯郸文明中的重视教育兴办学校的习尚,兼收并蓄和开辟革新的精神,此类对推进邯郸都市的建造及金融的开发均具有显著的主动效用,是值当大家在文明建造中全力发扬的。但是在邯郸地域文化中,重视文化忽视科学、重视成绩轻视金融、重视经历忽视理智及道家文明中的潜隐退守思绪等部分理念与思考样式会在某一水平上对邯郸都市及社会的开发形成了负面干扰,这些则是我们要努力克服和消除的。
3.综合维护邯郸珍稀的历史文明遗产
对于邯郸的非物质文明遗产,其内容丰饶,种类繁多,关于此类具备地区特色的历史文明遗产,对其进行维护的价值要比“完成都市的现代化”高很多。集成体现在具有文明史的老街道、古城遗迹、文物古迹及老旧居。长久以来,此类文明遗产被当作是都市的标记,具有很大的艺术价值,此外外观优雅,对丰饶都市情境,建造城市特色具有正面价值,还对都市的空间状态具有核心的美学价值。
4.以行业计划为方向,开发主流文明行业
确认邯郸县区文明行业开发样式,也就是需要制作各个县区文明行业开发计划,科学定格各个县区文明行业开发的方针目的,确定行业布局,确认主流与关键行业,制作实际有效的保护举措,加强核心项目的执行。当中核心是处理好主流文明行业的开发,这些具备确定性价值,能够发扬“以点成线,以线带面,一面突起,众面拱之”的作用。
四、结语
目前,全球迅速开发,在这种情境下,急切需要做的事情包括,对综合的地域文化观和开发观进行确认,对都市的地域文化传统和文明遗产进行确切的尊敬与维护。因此,此文主张社会各方尊敬都市文明传统,建立综合准确的都市地域文化价值观,来维护都市文化,使其避免受到好大喜功的开发进程的毁坏。另外,策划者务必意识到都市地域文化的核心性,在都市建造时,联合都市整体计划把都市的地域文化融进至各项现代化的建造中,在这个前提下持续进行开发、革新,建造出新式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都市格调。
参考文献
[1]何小娥,阮雷虹.试论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创造[J].中外建筑,2004(2):52-54.
[2]江保山,段晓惠,王红霞.构建生态绿网,塑造古赵文化——邯郸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色分析[J].中国园林,2004(7):82-85.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的使用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在急剧增加。自1750年以来,全球累计排放1.1万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发达国家排放占80%,美国占26.9%居首位,而中国也已经居第二位,占8.2%。1950—2002年期间,中国的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占世界同期的9.33%,仍居世界第二位。由此可知,不只是美国负有减排的第一大历史責任,同样即使人均排放量仍然很少的中国也已经负有第二大历史责任。其实通过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已经是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受灾人口最多的国家。从1990年到2007年,全世界因为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受灾人口平均每年大约2.1亿人,而中国占到了其中的1.1亿人,相当于全世界受灾人口的52.4%,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国情。正是这个基本国情告诉我们,中国本身是气候变化最大的受害者。尽管在温室气体的制造和排放上中国是后来者,但是我们的受害却是最严重的。
二、我国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
中国绿色发展无疑是必然的趋势。中国绿色发展已经、正在、必将承受着来自国内外、主客观方面的压力。在中国国内看,其中最大的压力就是包括水、土地、能源和生物等在内的自然资源的强约束压力;其次是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在内的自然环境的强约束压力;还有包括生物多样性下降、水土流失、湿地萎缩、河流断流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的巨大压力。从国际看,在生态环境系统遭到破坏,能源资源日益紧缺的全球化时代,世界资源环境问题演变涉及到资源环境、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综合性的复杂问题。中国粗放式发展方式,经济高速发展,却牺牲了生态环境。不仅威胁到本国的生存和发展,也引起国际环境摩擦。西方国家一直制造中国,并就此攻击中国,将中国生态问题复杂化,对中国施加压力。虽然中国在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治理,并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国际上生态环境等问题还是对中国的发展形成了遏制,中国要正视生态环境问题,一方面要调整传统的发展方式,促进绿色发展,以积极的姿态去解决国内环境污染问题,积极地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活动,消除国际上对“中国环境”等论调的负面影响,为中国的发展构造一个和谐的国际环境。同时,中国政府对环境、生态、食品监管、水、大气、土壤等信息公开,以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对生态环境的披露,公民获得信息量越来越高,对生态环境关注度越来越高。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冲击,唤起了公民环境觉悟的提高,不断发生环境保护群体性事件,促使绿色转型发展。
三、开创中国发展的新道路
未来,环境保护部将继续坚持走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的道路,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为核心,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培育壮大绿色经济,着力从5个方面推动绿色发展:
一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积极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关注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注重推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建设等环节的节能增效,加强保护生态环境。
二是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研究绿色投资政策,促进重点产业的绿色化生产,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推动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建立相应的统计、跟踪和评价机制,科学预测绿色发展趋势,为更好地制定绿色发展相关政策提供有效支持。
三是加快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绿色发展,绿色技术是支撑。环保部门将对绿色技术发展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促进绿色生产技术开发示范,进一步加快环境友好型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为推动绿色发展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
四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把节约文化、环境道德纳入社会运行的公序良俗,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条件,引导公众自觉选择节约环保、低碳排放的消费模式。
五是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创新合作方式,加强科学研究,促进产学研结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充分利用已有实践成果,积极宣传相关经验做法,促进有助于绿色增长的环保技术转让,共同研发新的绿色技术。
参考文献:
[1]郝栋.绿色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道路选择[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1):18-21.
[2]宋刚.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1):7-10.
关键词:MOOC;思想政治理论课;挑战
MOOC全称为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被译作“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中文简称为“慕课”,是一种从2012年开始迅速在全球流行的网络教学形式。它将学校中的课堂,转化为更碎片化、更适合在线学习的形式,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与服务,向全世界的人们提供免费学习。MOOC凭借名校光环、顶尖师资以及网络便捷,成功吸引了众多知名高校加入MOOC平台,奉献属于高等学府的优质教育资源,并且让成千上万的学习者跨越高校的围墙,摆脱传统学制的约束,突破时空的局限,轻松吸取了世界级学府的精华。MOOC的出现改变了人类以传统教育体制为基石的学习方式,加速了高校教育扁平化发展,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是一种来自网络教育革新的严峻挑战。只有深入了解MOOC的特征,分析传统与新兴教学方式的优劣之处,形成优势互补,才能深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一、MOOC的主要特征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MOOC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新发展和突破,体现了开放教育资源从单纯资源到课程与教学的转变。\+①而MOOC作为一种网络教育形式,之所以能突破以往依托互联网开设的开放课程、精品课程、广播电视课程等,颠覆传统教育思维,在国内外得到迅猛发展,除了具有网络教育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新型在线课程开发模式的独有特征。
(一)大规模
“大规模”是MOOC首字母Massive的第一个语义,也是MOOC的第一个主要特征。“大规模” 至少包含了三层涵义:一意味着这种课程学习在学习人数上没有限制,参与课程的学生可以多达几万、几十万甚至更大的规模;二意味着参与MOOC平台的高校众多,截至2013 年 7 月,全球共有83所高校和机构加盟 Coursera 平台,共有 28 所顶级大学加盟 edX 平台,\+②我国高校也纷纷加入MOOC行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加盟edX平台,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加盟Coursera,有65所高校加盟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三意味着大量的网络课程面世,教育部宣布在“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校将逐步开放1000门视频公开课、5000门资源共享课\+③。
(二)开放性
“开放性”是MOOC的主要表现形式,开放即面向所有的学习者,让资源实现共享。资源共享是实现终身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追求教育公平的一种重要体现。传统教育所设置的年龄、身份、国籍、语言、地域、收入等等门槛已不再是教育的障碍,开放性意味着所有的学习者只要具备上网的条件,就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面向所有学习者,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按照自己的实际开展学习,并且与世界任何地方的人进行交流。此外,这些开放的资源大部分是免费的,其廉价的教育成本比传统课程更具竞争力。
(三)高质量
“高质量”是MOOC的主要内涵,是MOOC能够风靡全球的重要保证和内在因素。MOOC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集结全世界的优质教育资源,旨在打造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其高质量体现在:其一,知名学府加盟。除了早期创办MOOC三大平台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外,目前100余所世界各地顶尖大学纷纷加入。201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亚洲名校也宣布加入edX,而Coursera所选择合作对象是每年最新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上排名前5%的学校;其二,专业团队打造。要完成一门MOOC课程,需要一个专业教师团队共同完成。如MITx的“电路与电子学”这门课程,其中参与的教师共有21位团队成员。这些老师们分别负责知识讲解、制作精美视频、及时回答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完成在线作业、组织学习社区的交流互动等,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务求给学习者提供高端的学习体验。
(四)交互性
“交互性”是MOOC比传统的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更为卓越的功能特性。传统网络课程包括国家精品课程等只是单向提供课程资源,缺乏在线的师生双向交互、生生交互以及论坛式讨论答疑等协同互动学习。MOOC的交互性堪比传统课堂的交流模式,学生的课堂作业通过系统实时测评,主观问题也可以通过线上学习社区、社交网络等方式得到来自老师的反馈或者其他学习者的帮助。一名斯坦福大学的教师在起身倒杯咖啡短短1分钟后,发现原本打算回答Coursera上的学生提问已经有其他学习者帮忙回答。这种即时交互提高了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多向互动中增强学习效果。
(五)个性化
“个性化”是MOOC体现以学习者为核心理念的集中体现。个性化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喜好兴趣和学习程度选择教学。由于每个学习者的知识背景、心理活动、认知能力等都存在个体差异,因此针对个体差异的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果。MOOC作为网络教育,其共享性、开放性、重复性、交互性、可控性等特点,能够满足学习者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同时,MOOC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全面跟踪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行为,促进因材施教,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MOOC的兴起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冲击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是履行党和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神圣使命的主阵地,是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属于大学的必修课。目前,以“灌输”理念为主的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仍然十分普遍,学生在传统课堂中难以成为学习主体。MOOC的兴起将有限的课堂转移到无限的网络空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生态环境,这势必对传统思政课形成不可忽视的冲击和挑战。
(一)目标价值更复杂,意识形态教育艰巨
意识形态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一使命,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教学目标和价值观是立场鲜明的。而MOOC平台上,来自全世界的学习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传播,这是学习知识的新形式,同时也是意识形态争夺的新领域。西方国家凭借主导互联网技术,形成有利的话语体系,通过MOOC免费课程不仅传递有形知识,更渗透无形价值认同,为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宗教救世等西方思潮提供理论依据,其蕴含的思维认知与价值导向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很多西方国家大学的大量人文社科类课程通过MOOC平台进行传播学习,其主讲人拥有国外知名大学的光环,并且讲解新颖生动,深受中国大学生的喜爱,听edX和Coursera网络课程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时尚趋势。在这种趋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肩负的意识形态教育任务将更加艰巨。
(二)教学权利更开放,学习资源优胜劣汰
MOOC的开放性表面上是显性资源的免费开放,而其真正的价值内涵在于教师教学权力和学生学习权力的开放。MOOC以社会化学习网络为平台,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自由。教师通过MOOC进行教学,将不受归属学校的制度约束,课程也不专属某位教师,学生也可以跨校学习,教师自由教学的权利和学生自由学习的权利通过开放转化为巨大的学习资源。思政课作为所有高校的公共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是共通的。鉴于目前各高校所开设的思政课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如果学生通过MOOC平台可以获取其他高校更好的思政课学习资源也能达到学习目标,那么普通高校的传统思政课堂教学有可能沦为虚设,其教学效果将遭遇严重挑战。学生通过MOOC平台择优而学是遵循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这种优胜劣汰虽然会鼓励学习资源的创新争优,但不容忽视的是,普通高校传统思政课程所肩负的实践育人功能同时也会被削弱。
(三)学习方式更多样,自主学习成为主导
传统思政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依赖场地、纪律等组织课堂,无法真正体现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MOOC课程依靠网络技术推进学习,它的革命性意义在于使学习从传统的获取知识为主到更加注重发现、处理、理解、应用和创造知识。因此,MOOC学习者以自主学习为主导,通过各种学习方式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第一,视频学习,自我构建知识系统。课程可以通过视觉效果突出的视频、动画、Flash等展开,学生经过自我思考建立知识联系,加深学习记忆。而传统课堂主要是学生按教师思维去掌握已构建的知识体系,这样被动而机械的记忆易遗忘。第二,同伴学习,海量学习者互帮互助。MOOC平台的学习者参与度高,如Coursera、edX、Udacity、国内的慕课网、学堂在线等都有在线讨论小组、Wiki协作、问答社区、广场讨论区等平台让学习者进行提问和讨论。“一人发问,大家来答”的同伴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对知识的理解。第三,自由学习,教与学都不受时空限制。传统课堂教学受到时间、地点等现实资源局限。MOOC课程教学不受时空局限,教师可以在轻松的环境录制课程,进行自我发挥。视频课程碎片化,一般5到15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边角时间”也可以被用来学习。第四,个性学习,根据喜好习惯选择交流平台。传统课堂的师生比例是一对多,教师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且师生交流相对短暂。MOOC课程提供了很多线上交流平台,如国外MOOC平台可以使用Wiki、blog、Moodle、Twitter、FaceBook,国内慕课平台有QQ、微信、微博等,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习惯选择交流平台。
(四)交互形式更多元,从消费到建构课程
启发教育、个性教育等生本理念近年来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受到高度关注,而生本理念的主要外显特征在于“以学定教”的多元交互。多元交互是MOOC课程的一大亮点,它引发传统思政课堂的教学交互形式的“质变”。从语音交互到文字交互,从人人交互到人机交互,从单媒体交互到多媒体交互,从同场交互到跨域交互,从实时交互到异步交互,从有限空间交互到无限空间交互,从师生交互到教师、学生、媒体等多向融合交互。MOOC平台向学习者提供比传统课堂更立体多元的交互形式,为学习者进行自学互学创造了更便捷的途径,体现生本理念中“学习是人的天性”这一核心。MOOC基于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共享性、生成性、多极性等特性,使网络学习从传统的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走向多向互动交互,使学习者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传播、构建、创造知识,从教学内容的纯粹消费者变成课程的重要建构者。例如,学习者可以通过MOOC平台记录笔记、发表评论、交换课程资源以及分享心得体会等,这些学习行为同样为其他学习者提供新建构的资源。学习者通过多元交互,增强课程参与度,提高个体针对性,才能让思政教育理念“入心入脑”。
(五)评价机制更全面,评价内涵重新定位
学习评价是反馈学习者的学习成效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环节。传统思政课程学习一般有随堂提问测试、课后作业评分、期中期末考核等评价方式,这些学习评价基本来自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突出成绩结果,忽视育人过程,学生根据这些评价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提高。MOOC的评价机制既包括教师评价,也有学习者互评。除了授课过程中设有随堂提问、课后测试和期末考核外,还要求学习者必须对同伴作业进行评阅才能看到自己作业的被评意见,保证学习者互评方式的落实。由于思政课比其他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和经历,因此学习评价应该成为一种平等的对话,成为学习者进行思维证实与知识建构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数字判定。基于大数据分析的MOOC平台能够有效跟踪学习数据,探索认知规律,调整学习行为,这种学习反馈赋予评价新的内涵,同时也推动思政课追求本真的教育价值。
[注释]
①焦建利.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我们能从中学到些什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0).
②陈肖庚,王顶明.MOOC 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第11期,P7.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R].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6号.
[参考文献]
[1]陈柳.MOOC兴起对高等教育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4月。
[2]刘震,曹泽熙. “慕课”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和机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第11期。
[3]方静.MOOC 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教育的挑战[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5月。
一、保险生态概念概述
根据保险业固有的运行规律、组成成分及本质属性,笔者将“保险生态”定义为:各种保险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及内部其他组织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复杂联系、有序竞争、良性协作的动态平衡系统。
基于以上定义,可进一步解析保险生态的基本特征:首先,保险生态是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发展演进过程的动态系统;其二,保险生态的秩序结构是从竞争中形成的,竞争的最主要特征是优胜劣汰;其三,保险生态是在一定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境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制度结构特征;其四,保险生态也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体系;最后,保险生态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力影响超过限度就会破坏保险生态平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一个有效的保险生态系统一定在保险环境、保险组织、调节机制这三方面具有显著的生态特征,对我国保险生态问题的研究也应从这三方面展开。
二、我国保险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保险生态中最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产权的制度性缺陷,阻碍和扭曲了保险生态组织的健康成长。
具体表现为:
1.产权不明晰。
模糊的产权将导致交易过程的磨擦和障碍,必然提高保险市场交易费用,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还会降低保险公司经营的积极性与创新的主动性。产权不清晰是目前国有保险公司竞争力不足、市场创新动力缺乏的根本原因。
2.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我国保险机构尤其是国有公司由于产权制度的缺陷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未完全形成符合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运作模式,内控系统、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长期低效运行。近年来,一些原国有独资公司经股份制改造与上市,股权结构有所改善,但国有产权仍占控制地位,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仍比较突出;而一些股份制公司虽较早实现了产权主体多元化,但主要股东多是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单一加上国有股东行使股权积极性的缺乏,使股份制保险公司同样存在治理结构上的缺陷。
3.寻租腐败现象严重。
在我国,由于国有保险公司经理层的任职及薪酬与经营业绩无关,因此当两个目标冲突时,经理层将倾向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公司利益最大化。国有保险公司产权主体的虚置,也使各种监督与激励机制难以建立,客观上鼓励了经理层的设租、寻租行为。
产权制度的上述缺陷,严重阻碍和扭曲了我国保险生态组织的健康成长:一是没有长期发展战略,短期行为居多,在规模和效益间左右徘徊;二是一些新进入市场的主体为迅速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不计成本的恶性竞争,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三是经营目的异化,不仅追求利润,更主要的是为了融资,由内部人控制所产生的道德风险严重。
(二)违背市场规律的人为干预,破坏了保险生态的自我调节机制。
自然生态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即“生态阈限”。与自然生态一样,保险生态的自调能力也是有限的。外力影响一旦超越了“生态阈限”,或完全取代自调机制,保险生态就会失衡。
1.保险主体批设的数量和速度超过了保险生态阈限。
2005年末,全国共有保险法人机构93家,其中保险集团公司6家,保险公司82家(包括外资公司40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5家)。一些新设机构为了生存,采取高回扣、高手续费等形式变相降价进行恶性竞争,使一些险种价格低于成本价,造成全行业经营效益、盈利水平的低下。截至2005年12月31日,保监会共批设保险专业中介机构1887家。其中,处于经营状态的1800家,2005年,保险中介业务收入共290.61亿元,累计亏损竞达775万元。
2.退出机制的缺失破坏了优胜劣汰法则。
只发“出生证”,不发“死亡证”的国家信用担保机制违背了优胜劣汰的规则,使得经营不善乃至严重资不抵债的保险机构无法及时退出市场,干扰了保险生态主体的“进化”,从而恶化了整个保险生态。
3.对资金运用的限制影响了保险主体的抗风险能力。
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资金运用仅限于银行存款、政府债卷、金融债卷、买入返售、一定比例AA级以上企业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等。投资渠道的狭窄,使资金运用回报率低下,投资风险过于集中,对公司负债管理,产品创新,费率调整形成了不利影响,削弱了保险生态的抗风险能力。
4.保险监管体制的薄弱环节制约了保险生态的良性发展。
一是市场准入机制与退出机制不对称。我国保险市场准入机制相对健全,但对因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无法继续生存的主体,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自我国全面恢复保险业务以来,至今尚无一家保险公司退出市场,整个保险市场一直处于只进不出的局面。
二是严格的经营行为监管与宽松的偿付能力监管不对称。从当前保险发达国家发展趋势看,许多国家逐步放松了对保险产品和费率的监管,更侧重于偿付能力监管。
三是强调规模的力度与强调效益的力度不对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保险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将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得出保险潜力巨大的结论,属于认识误区。中国有8亿农民,他们生活刚达温饱,哪有多余的钱买保险。定位不准确,过分强调速度、夸大潜力,强调做大,忽略做强,必然是揠苗助长,人为破坏保险生态,后果难以想象。
四是强调社会管理职能与损失补偿职能不对称。保险的基本职能是分散风险和经济补偿或给付;社会管理只是一个派生职能。在市场经济中,商业保险公司以赢利为目的,如果过分强调社会管理职能而忽略基本职能,用行政的方法要求商业保险公司代替政府承担一些风险较大的业务,只会造成保险公司经营状况恶化,影响保险生态的自然发展。
(三)外部环境的先天性缺陷,危害了保险生态的平衡和优化。
当代草原画派的画家们利用得天独厚的民族资源,创作了大量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在当代草原画派油画创作中,一直蕴含着重要的文化因素,体现出宗教性、民族性、地域性、生态性、人文性等文化特征。内蒙古地域辽阔,历史上的许多少数民族都曾在内蒙古地区建立过政权,创造了自己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历史,几千年来,经过不断地分化和融合,蒙古高原上的画家利用特殊的地域环境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发展了特有的艺术风格。
1. 民族性特征
辽阔浩瀚的内蒙草原到处跃动着美的元素。先祖的传说、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内蒙草原这样一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而在这种“环境”中滋养、成长、成熟起来的艺术形式,必然有着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民族性特征。它不同于别的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结构,反映的是特定民族的民族精神,它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形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又在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创新。自古以来,蒙古高原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但多以游牧民族为主。无论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他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在内蒙古草原画派的油画创作中,很多本民族甚至生长在内蒙古的其他民族画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借用了民俗形象作为载体,开始将民俗形象引入油画创作中,并以传承性为主要特征,以在传统民俗中所显现出的现代人的民族生活为内容,我们看到在草原画派油画创作中,画面多蒙古袍、羊群、蒙古包等民族特色的形象,而这些民俗形象正是经过长期积淀并发展丰富而来的,所以我们说草原画派油画创作中呈现出民族性特征。
2. 宗教性特征
在人类历史的民族融合中,蒙古族不断吸纳其他各民族优秀文化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使其固有的传统文化更趋完善,其中不乏宗教文化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共性和民族个性的蒙古族新文化,而草原画派正是在这种民族文化土壤中产生形成。而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风俗文化,蒙古族的或民间信仰,在他们的艺术中反映得最为明显。内蒙古的少数民族主要信奉佛教,也信奉萨满教、喇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宗教对内蒙古少数民族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生活习俗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也是形成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特质的重要因素。如同蒙古族的生活习俗一样,草原画派从产生到发展都与佛教、萨满教、喇嘛教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他的少数民族基本上也都或多或少与本民族的宗教文化联系在一起。虽然当代草原画派是多民族的集合体,但无论本民族画家还是其他民族画家都会不自觉地受蒙古族宗教文化影响。所以,宗教性也是少数民族油画题材的一个明显特征。这在蒙古族画家的作品中有明显的表现,他们的作品设色多注重色彩的简洁与概括,以及色块与色块之间微妙的冷暖明暗变化等。用大面积的灰白营造一种空旷和辽阔,这正是北国之冬冷寂的风景,因为是水或是土的固有的明度和色度,在银灰的调子中显出差别。灰白是蒙古民族传统的喜好色,蒙古族有着“天人合一”、“天神合一”的理念,而这些色彩的运用更使画面增添了宗教的神秘感氛围。
3. 生态性特征
在蒙古族民族文化中,无论是在思维形态、生产方式、伦理习俗还是方面都渗透着鲜明的生态意识与环保思维。也就是说,在蒙古族人的生产生活中始终渗透着对生命与生存意识的深层领悟,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并选择了以游牧方式为主的草原文化,其中就包含着丰富的崇拜自然、敬重生命、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的文化传统。受西方生态学说影响,中国出现生态意识热同时这一思想也影响到当代蒙古草原画派的创作,很多草原画派画家的画面中体现出一种生态思想。这一思想也突出的反映在朝戈的作品中,就风景画而言,源于朝戈对“自然和人的关系”的特殊理解,他的风景画体现了一种生态反思意识。朝戈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画了大量具有原野风貌及蒙古高原地貌特征的风景画,在朝戈的风景画中使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相互依恋,相应而相互存在,自然不仅是人安身立命的场所,同时也是精神寄托的场所,在这里人与自然的融合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永恒意味,渗透着画家深刻的生态环保意识。在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今天,在以朝戈为代表的一批草原画派画家的画作中仍然可以寻找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画面,渗透着画家对和谐生态的呼唤。
4. 地域性特征
地域特色是文化和自然结合的成果,对于画家来说,本土的地域是他们最熟知和了解的地方,蒙古高原独特的自然风貌与景观自然生发不同的风土人情,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情感表达方式,也都有所不同。辽阔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他们的祖先曾在这里生活繁衍,创造了优秀的草原文化。诚然,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游牧生活方式造就了北方游牧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文化心理和民间习俗等,同时也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审美追求。崇尚英雄、自由、乐观和富于激情浪漫的色彩,从而多以山岗、丘壑、沙漠、草场等入画,这正是游牧民族的审美取向,也是其突出的文化特征。这与在辽阔、苍茫、雄浑的草原这一独特地域上所形成的本色、率真、粗犷、彪悍的民族性格密切相关。当代草原画派画家都出生在内蒙古大草原,具有独特的地域环境。因此他们的绘画均以描述蒙古草原的自然景物、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为主,形成特定地域里的特定描绘对象,苍茫的草原与绵延的山峦以及普通的牧民生活,尽收于画家的画作之中。因此,在当代草原画派油画创作中,蒙古高原的山岗、丘壑、沙漠、草场等地域性成为其一个显著特征。
5.人文性特征
中国草原画派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关注“人文精神”的弘扬,从当代草原画派代表画家朝戈的画作中我们就不难发现这种人文性特征。而我当时的印象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对人的关心,对人的性格,对人的内在感情——比如人之间的爱慕、友好等心,在现实中你会觉得处处受到冷遇,现实是很粗暴的,你会感到环境缺少一种关于人的文明”。朝戈又是一个敏感的人,他感受到当今人们正在失去人的内在价值出现信仰危机,因信仰危机而出现种种畸形变态的当代艺术,是价值丢失的必然结果。坚守内在的价值是朝戈的追求,蒙古族画家的作品出对人类的某种精神信仰的执着和迷恋。他们用独特的心理去敏锐的感受当代社会,关注内蒙古族乃至人类文化发展,关注精神信仰和强烈的心理冲突,所有这些都体现在他的油画作品中,画面的节奏产生强烈的精神,因此,可以说以批当代草原画派画家在其画作中体现了一种人文性特征。诚然,当代草原画派虽在酝酿成熟过程中,但已经凭借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呈现出蓄势勃发的冲劲。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包含一定的文化内涵,中国进入 21 世纪后,面对全球化浪潮,要更加注重本民族文化,同时作为中国艺术成员之一的草原画派,应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为中国艺术争得更多荣誉。
参考文献:
[1] 苗景昌.21 世纪中国美术家——苗景昌[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2.
2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派别
生态女性主义可分为文化生态女性主义、精神生态女性主义、社会生态女性主义和哲学生态女性主义等。文化生态女性主义探索女性和自然受迫害的文化源头,女性象征自然、情感方面的东西,是大自然的代言人,男性贬低了女性与自然之间的亲近关系,呼吁女性从男性文化中挣脱出来,建立崭新的女性文化,苏珊•格里芬主张女性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女性就是自然,女性是了解自然的自然,是有着自然观的自然。精神生态女性主义从精神层面探讨女性心理和生态意识的关系,在社会模式中,女性承担的养育的义务与自然有密切的联系,两者在创造万物与孕育生命以及自然循环与生理现象方面类似,应当开辟大自然的空间,实行以大地为基础的精神信仰,其代表人斯塔霍克说女性可以通过自身的身体体验来了解人与自然的同一性,男性是根本做不到这一点的。社会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在父权制的经济发展体制中,女性与自然相互关联,政治经济原因是二者受压014年7月207期第总第043期()制的根源,因此要以生态规则来改变经济发展的模式,建立和谐的自然与社会,卡洛琳•麦茜特是这一派别的重要代表人物。哲学生态女性主义从哲学的视角分析女性与自然的双重压迫关系,提出人的活动受到观念控制的观点,性别不平等与生态问题根本在于父权制的世界观,倡导建立一种不以二元论为基础的崭新关系框架,代表人物有卡伦•华伦、查伦•斯普瑞特耐克等。
3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意义
从学术研究方面来看,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具有重要的文学意义。“在美国大学里,生态女性主义最初开始于哲学系和妇女中心的研究,他在环境系中也有一席之地。随后,它逐渐进入到其它院系,例如与环境正义有关的犯罪学习,研究社会运动和公共政治的政治学系,关于后殖民问题的文化研究系以及研究女性文学和环境文学的英语语言文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态女性主义文学分流的必然性。帕特里克•墨菲认为对自然与女性的关系的探讨推动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作品的出现。环境运动不但成为文学研究中的一个内容,而且也改变了文学研究,生态女性主义学思潮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与此同时,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也要靠形象的文学语言来表述。“女性原则”和“生态原则”成为衡量文学价值的新标准,对于环境保护和女性解放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从社会的长远利益方面讲,生态女性主义批评为人类找到解决环境危机的生态哲学,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环保是当代重要的主题,生态女性主义从诞生之日就和这两个主题密不可分,它反对殖民主义、种族迫害、阶级压迫以及地位等级制等一切不平等的关系,有助于建立和谐的氛围,文明有序的社会。生态女性主义从整体立场出发,把世界看作是相互关联的体系,有不同之处,但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别,人类和自然都是这个体系中的一部分,对大自然的破坏也会危机到人类的生存。因此人类与自然要和谐共生,允许多元化的存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蕴含着生态审美价值。
入崭新的生态文明时代
什么是生态文明?人类发展史的实践表明,生态文明是有别于任何一种文明的崭新文明形态,其产生和发展具有必然的历史演进轨迹,即人类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人们熟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都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惟有生态文明是现代工业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众所周知,工业革命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解放和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恶化,使发展变为不可持续。生态文明,就是在深刻反思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和探索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路径及其实践成果。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的标志。
回眸历史,人类文明进化的轮廓清晰可辨。首先是原始文明,至少经历了170~200万年。考古资料佐证,中国的原始文明,始于距今约17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那个时期,极少的人口以狩猎采集为生,主要以石器为生产工具,对地球数千亿吨计的净植物生产力来说,人类的“消费”量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后来缘于原始农业的出现,虽已产生了生态问题,但地球生物圈一直保持着巨大的自我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这种人类与生物、环境之间自然有序的协同进化关系,堪称原始“绿色文明”。到了农耕文明时期,随着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相应的生态问题日渐显现、突出。由于农业过度开发林地、草地、丘陵岗地与河湖滩地,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致使文明衰落的变故屡见不鲜。但总的看,这个时期人类的发展对自然生态的负面作用是渐进的,有一定的限度。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大自然展开了空前规模的征服运动,以掠夺的方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据有关统计资料,整个20世纪,人类消耗了约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380亿吨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56%的石油和60%以上的天然气、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从而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其余的85%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面对剩下的不到50%的地球一次性资源,要实现工业化,如果沿袭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方式,还有多少余地和空间?!这让人们看到了,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社会,第一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开始了生存与发展的深刻反思和艰难探索,生态文明顺势而生。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唤起了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关注。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了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保障。20世纪后半叶以来,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从对大自然的掠夺型、征服型和污染型的工业文明走向环境友好型、协调型、恢复型的生态文明,是革命性的变化和进步。这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被迫之举,也是由“自在”走向“自为”的明智之举。
实践一再告诫人们,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不可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阈值,超过了这个阈值就要遭受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在上下约万年的人类文明长河中,一些古老文明国家和地区,如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地中海文明和印度恒河文明、美洲玛雅文明等,之所以消亡、衰落,其共同的根源,就是过伐森林、过度放牧、过度垦荒和盲目灌溉等,使广袤的森林、草原植被遭到毁坏,河道淤塞,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盐碱化,肥沃的表土遭到侵蚀、剥离,失去了作物生长所需的大量矿物质营养,于是随着土地生产力的衰竭,它所支持的文明也就必然日渐衰落、消亡。我国黄河文明的兴盛与衰落,根本原因亦在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繁茂与破坏。“顺自然生态规律者兴,逆自然生态规律者亡”。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铁的定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西方发达国家既是工业文明的先行者,又是最大的环境破坏者。工业革命对于人类财富的积累是一次巨大的进步,但对于人类的生存环境却是一次灾难。英国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法国于20世纪初期,德国于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和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先后完成了传统工业化,又都经历了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过程。自上个世纪初期开始,工业化国家环境重污染的“公害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轰动一时的“世界公害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污染事件、美国多诺拉污染事件、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水俣病事件以及富山、四日米糠油等有害气体与毒物公害事件),向全球敲响了危害千百万公众生命与健康的生存危机警钟。
最早享受工业文明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尝到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恶化苦果之后,率先反思过去、转换发展方式,步入生态文明时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多数发达国家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治理生存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经济结构的主体已由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为主要特征的重化工业,转变为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三产、现代服务业。据《国际统计年鉴》资料,以英、美、法、德、日为例,2004年其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26%、73%;1%、22%、77%;2.5%、21.7%、75.8%;1%、26%、73%;1.4%;27.9%、70.7%。其结果,不但经济增长质量高,效益高,就业率高,民生状况改善,而且生态、环境也大为改观。尽管这些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借助于其经济技术乃至政治、军事优势,攫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转嫁“污染公害”完成的,但是它说明了一条真理: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建设生态文明,其所获得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民生效益,是传统工业化所根本无法比拟、企及的。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革命迟了一大步,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或中期,亦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挑战。当务之急是如何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跳出“怪圈”,加紧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本质及其特征
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本质及其特征,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至关重要。为什么生态文明能够破解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持续的困局,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这是由生态文明的本质及其特征决定的。
就本质与含义而论,生态文明是当代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和人力资本经济相互融通构成的整体性文明。生态文明不仅是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行事的文明,还是一种遵循特殊规律的文明,即遵循科学技术由“单一到整合、一维到多维”综合应用的文明。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生态文明正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明,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公众幸福指数升高的文明。
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认识与实践而论,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审视的整体性、调控的综合性、物质的循环性和发展的知识性。
审视的整体性。传统的工业文明所关注的重点,是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创造物质财富的角度审视,这无疑是正确的、必要的,但其致命的弱点是,不顾地球生态圈大循环的整体、全局,忽视了环境容量和自然生态的承载力,以致带来了环境恶化和发展不可持续的困境。而现代生态文明,则既保持了工业文明的优点、长处,又克服了它的弱点、短处。生态文明理念所强调的是,坚持以大自然生态圈整体运行规律的宏观视角,全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放在自然界的大格局中考量,按自然生态规律行事。经济社会发展,既要考虑人类生存与繁衍的需要,又必须顾及生态、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同步、双赢。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质,就是认定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一切经济社会发展都要依托这个基础,从这个基础承载力的实际出发,任何超出这个基础承载力的发展,都将带来不良以至得不偿失的后果。强调发展必须坚持“自然生态优先原则”,即“量体裁衣”、“量入为出”、“索取适度、回报相当”,而不可“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肆意妄行,与自然规律、生态法则撞车。这也正是为什么惟有生态文明能够根治工业文明导致的环境恶化、发展不可持续的痼疾,使发展与环境变为良性循环、可持续的奥妙要诀所在。
调控的综合性。传统工业文明时代形成的经济学、社会学、人文和自然科学,尽管都蓬勃发展,硕果累累,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其最大的弱点在于,相互独立分割,切断了相互间固有的内在有机联系,呈现了各展其长、各行其是的格局。其结果,一是导致整个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经济运行的大循环,难以统筹谋划、正常有序实现,带来种种顾此失彼的失衡现象,造成资源巨大浪费和其潜在生产力发掘的束缚;二是孤立的不同学科研究的局限性,又很容易陷入某种片面性、表面性、盲目性、主观性,导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民生之间不协调、不平衡,甚至互相矛盾、抵消,形成恶性循环,不可持续。而现代生态文明科学的显著特点,就是集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其它自然、人文学科之大成,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联结的大跨度、复合型、融为一体的边缘学科。这种联结和组合,不是多个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追求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有机统一,综合研究、分析、解决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转变中的重大问题。这种立足于大自然与人类发展全局的综合性研究,能够准确观察、判断整个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民生等的总体结构及其运行状况,找出诸多运行链条中究竟哪些是长的、强的,哪些是短的、弱的,从而提出恰当的调整优化对策,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预想目标。
比如,长期以来,“先污染,后治理”似乎已经成为工业化不可逾越的定律。我国不少的公职人员也都这样认为。那么,推进工业化是不是就一定跳不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实践证明,既要工业化,又不陷入环境恶化困境,是可以做到的。芬兰等北欧一些国家,爱尔兰、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就走了一条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其经济实现了高度现代化,生态、人居环境又一直良好。关键在于这些国家把优化生态、保护环境纳入了治国方略,从发展规划、政策设计到法律、法制,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同步的生态理念,从而避免了“先污染、后治理”。在我国,此等范例也是有的。威海、珠海、厦门、廊坊、三亚等一批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发展速度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生态环境质量也一直良好。诀窍在于其发展理念、方针和政策,把保护和优化环境放到了应有的位置,做到了“生态立市、环境优先、发展与环境双赢”。
物质的循环性。能量转化、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是全球所有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和构成要素。实践证明,发展循环型生态经济和清洁生产,使经济活动变成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无废弃物”的反馈或循环过程,是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有效消除传统工业化“资源——产品——废弃物”这种简单直线生产方式弊病的有效举措。实践证明,循环型生态经济既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从根本上节能降耗减排,做到“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损害最低化、经济效益最大化”。这种生产方式,工业可行,农业可行,环保、商贸、服务业等也都是可行的。近些年来,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行业、工业园区和城市,效果之显著,令人瞩目。
发展的知识性。传统工业化的完成,主要靠高投入(资金、资源、环境、民生),在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难以为继。而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发展,则主要靠智力开发、科学知识和技术进步。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模式雨后春笋般地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突破,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真正变为“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成为“第一资源”,并转化为人力资本。这种大趋势把智力开发、技术进步推上了主导发展的“帅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才、智力在生产力构成中的作用是大不相同的,其重要性在不断升级:在农业经济时代是“加数效应”,在工业经济时代是“倍数效应”,在生态与知识经济时代是“指数效应”。科学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体能、技能、智能对社会财富的贡献分别为1∶10∶100,即一个仅具有体能而无技能、智能者,与一个既有体能又有技能者对社会的贡献率的差距为10倍;与一个体能、技能、智能兼备者相比,对社会的贡献率则是100倍的差距。据世界银行测算,投资于物质资本,其回报率为110%;投资于金融资本,其回报率为120%;投资于人才开发,其回报率为1500%。正因为如此,多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在抢占人才、科技与知识的制高点,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本、人才培育、高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投资。统计资料表明,1995年至2005年的10年间,中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由2.3%上升至3%左右;而世界平均水平由5.2%上升至7%;发达国家则由5.5%上升至9%。世界发达国家的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50%。可见,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不仅是理念转换和更新,更是经济发展投入要素的转型,即现代知识、技术和智力资本唱了主角,起决定性作用。这是生态文明与传统工业文明的又一显著区别。
上述四大特征说明,生态文明是源于工业文明又高于工业文明的文明,其优势和优越性远非工业文明所能比拟。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
那么,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又是什么关系呢?这要作科学辨证分析。就其领域属性而论,四大文明都有各自特定的含义、特征和功能,四者又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现代文明的总体。就时代而论,生态文明既是建立在物质、政治、精神文明的基础上,而又处于这一基础的主导位置,即这个时代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与道德准则贯穿于经济、社会、人文、民生和资源、环境等各个领域,发挥导向、驱动作用,使所有的发展都体现生态文明的要求——新的文明时代特点。如果不懂得这一点,思想、理念、道德、行为仍然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阶段,那么,这种人就是时代的落伍者。可惜,目前我国这种人还占了一个相当的数量。这是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在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共同的事业。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则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战略意义。
中国是人口、幅员大国,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既能造福于13亿人口,又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人所共知,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百年的工业革命,借助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先走了一步,生态文明已具雏形,其成果惠及约10亿人口。但全球尚有50多亿人口处在工业文明初期或中期,生态文明刚刚萌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率先跨入生态文明社会,不但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届时,全球“绿色版图”将明显扩大,有1/3以上的人口走上生态文明之路。同时,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工业化进程中转化为生态文明社会,中国能够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破解我国前进中的种种难题有决定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须知,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靠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化逆为顺,方能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可持续发展。
以能源、效益、效率为例。我国的资源产出效率极低,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只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我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30、日本的1/18、法国的1/16、德国的1/12和韩国的1/7。差距就是潜力,后进蕴藏着发展机遇。如若以生态文明理念和思路引领发展,不要说能耗、效益、效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就是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面临的种种难题都可以大为缓解,并获得非常可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以产出单位GDP所耗能源相比,若以日本为1个单位,那么,德国为1.5个,美国为2.67,而我国为11.5。这意味着1单位(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在我国仅能创造不到0.7美元的GDP,而世界平均为3.2美元,日本则达到10.5美元,德国达到7美元,美国约为5美元。这也就是说,若以1美元比7.4867元人民币的汇率计算,我国单位能耗创造GDP若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仅以目前的能耗总量,就可产出超过14.35万亿美元的GDP,人均GDP将超过1.1万美元!同样的能耗水平,2007年我国GDP仅为3.14万亿美元。二者差距之大,可谓天上地下!我国能耗如此之高,恰好说明了按照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能耗,推进经济集约化、生态化、知识化,是多么迫切、紧要!其潜力又是多么巨大!如果各级政府各行各业在行动上切切实实这么做了,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态优化、环境保护,岂不可以创造出新的人间奇迹!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总的看,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卓著,城乡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是满意的,给予好评,但对环境恶化,则反映相当强烈。国家环境保护部有关资料显示,“十五”期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8%。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和区域治理污染任务只完成计划目标的6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严重。全国26%的地表水国家重点监控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III类标准;流经城市9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30%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不到III类标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不容乐观;46%的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一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数有所增加,酸雨污染程度没有减轻。在一些地方,人们呼吸新鲜空气、饮洁净的水、食无公害食品,成为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以致影响了身体健康,甚至致病早亡。有人说,30年前,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生活会这样富足;同样,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环境会如此恶化。环境问题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公害。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目标任务同步。然而,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是薄弱环节,亟需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是应当防止和避免的。
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人民大众。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道德、环境意识差得惊人。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11月13日)报道:某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增长。生态道德文化缺失还表现在消费领域追求奢华、过度消费、甚至挥霍浪费等方面。事实说明,在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间,强化生态道德文化教育,“补生态道德文化课”,亟为迫切、重要。
我国是具有悠久生态道德文化与伦理的国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导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应当通过生态道德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为此,必须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生态道德文化知识;特别要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企业建设;加强生态道德立法,规范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转变消费观念,倡导适合国情的合理适度消费;还要实行村居民生态自治,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并把生态道德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以收相互促进、事半功倍之效。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注重解决好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思想观念问题。思想是行动先导,“观念决定成败”。尽管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可喜的进展,但是相当多的人,包括某些领导者和公职人员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重经济轻环境、重速度轻效益、重局部轻整体、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等非理性的发展观、政绩观、价值观,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仍然占主导地位,还在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GDP的高速增长。显然,若不破除种种陈旧的传统思想观念,代之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思路,并见诸于行动,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就很难迈出大的步伐。看来有必要在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结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实际,就如何转变思想观念的问题进行一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是继续因循传统工业文明的旧观念、老路子,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生态文明理念和思路指导发展?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破解了,认识飞跃了,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变成各级各行各业和全民族的自觉行动,大步跨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当说,我国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沿用了传统工业文明的方式,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二十几年间,西方工业化初期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以及种种社会、民生问题便集中显现出来。实践证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当前最紧要的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到强化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适当调控第二产业(重化工),改变“二产比重高、三产比例低、一产发展滞后”的不协调现状;实现由主要靠物质(资金、资源、环境)投入向主要靠知识、智力开发和技术进步加快发展的转变;调整优化经济区域布局,按照不同生态功能区确立发展方向、重点;坚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民生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建设生态文明,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应当作为重中之重,下大力气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