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8-31 09:22: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篇1

幼儿园音乐教育是对幼儿兴趣、爱好、品德、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音乐教育肩负着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单纯是唱首歌,跳个舞,幼儿的声音高低与否,节奏快慢与否,舞姿优美与否,音乐感受如何,培养这些音乐素质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是对幼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培养。随着教育的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广大幼儿教师任重道远,21世纪人才培养的重任落在我们的肩上,希望广大幼儿教师积极研究探索好的理论方法供学生们学习参考。下面,笔者把自己的体会阐述一下。

一、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这里所说的兴趣培养不单纯是指对音乐兴趣的培养,而是指一切好的兴趣的培养。音乐本身就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密切关系,例如,母亲想生个健康聪明的小宝宝,她们会借助“胎教”通过音乐来培养;再如,出生后的婴儿听到优美动听的音乐,就会从哭闹中安静下来,甚至会睁大眼睛去寻找声音,音乐可使婴儿的情绪稳定;又如,大班音乐《小弟弟早早起》通过歌曲的学习,可以培养幼儿身心动手的良好行为习惯,以及从小爱劳动的优良品德。这是一首新疆风味的歌曲,又激发幼儿学习新疆舞蹈,探索新疆民族风情的兴趣,教育幼儿长大后建设祖国边疆的美好愿望。歌曲《国旗红红的哩》结合建国六十华诞教唱这首歌曲,不仅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国旗,长大当一名保卫祖国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幼儿绘画国旗天安门的兴趣,这些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幼儿音乐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兴趣。

二、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身体注意力

音乐是一门艺术。优美的音乐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欣赏音乐,教师首先向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告诉幼儿怎样听,听什么,乐曲是表现什么内容的一系列问题,必须要求幼儿注意力集中,思维力紧跟音乐的变化,然后才能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学会聆听主旋律,学会倾听不同的音色,否则,注意力不集中就无法理解音乐作品,收不到欣赏音乐的效果。如欣赏《小鸭的舞》教师弹奏钢琴或播放音乐,请幼儿欣赏。开始请幼儿听乐曲的演奏,可以听出的是小鸭子从笼子里摇摇摆摆地走出来,接下来演奏和弦,模仿小鸭子嘎嘎嘎的叫声,接着旋律活泼流畅具有舞曲的性质,表现小鸭子在高兴地跳舞。请幼儿注意听乐曲描写了水波声,小朋友知道是流水声,他们想象小鸭子自由自在地游泳,乐曲是慢速演奏,表现小鸭子游累了爬上岸回家休息。乐曲欣赏完后,教师要检查你的教学效果,提出的问题幼儿是否回答上来,这直接关系到幼儿注意力是否集中。再次欣赏过程中教师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可以做些模仿动作有利于培养幼儿遵守纪律,听指挥的集体观念。综上所术,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三、音乐教育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美感

音乐是最善于表达情感,激感的艺术,音乐可以使人兴奋激动,使幼儿对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充满情感,通过音乐教育,使幼儿分辨美与丑,善与恶,音乐教育可以消除疲劳,使幼儿安静。例如,歌曲《小兔子乖乖》通过歌曲学习,小朋友对大灰狼充满无比憎恨情感,他代表一切坏的事物,小白兔是一切美好的象征,幼儿对他充满喜爱的情感。又如,歌曲《好朋友》这首歌描述小朋友互相感受人与人是互相关心充满友爱的,别人遇到困难小朋友要伸出援助之手,要有一颗爱心。教育幼儿平时省下的零花钱捐给灾区,捐给山区的希望小学。音乐教育使幼儿懂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就变成美好人间。所以说音乐陶冶幼儿的情感、品格、培养美感尤为重要。

四、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人际交往能力

音乐教育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优美的旋律,加上诗一样的歌词,朗读比较容易,易学易记,朗朗上口,还可以用图画,符号描绘对音乐的想象,诉说对音乐的感受,结合音乐作即兴演讲,培养幼儿大胆发言的能力,还可以借鉴教育游戏,讲一个故事,讲一讲你对乐曲的理解,例如,欣赏《小鸭的舞》教师通过让幼儿欣赏乐曲,启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小鸭子嘎嘎叫,走起路来真好笑,摇摇摆摆去洗澡,游来游去真热闹。还可以让幼儿开展想象力创编歌词,让幼儿踊跃发言,锻炼幼儿的胆量。通过音乐教学还可以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对人有礼貌,尊老爱幼的好习惯。例如,歌曲《打电话》通过歌曲学习使幼儿懂得学会与同伴交往。鼓励不爱说话、不合群的小朋友大胆说话,勇敢去表现自己。教师通过音乐教学的手段,努力改变孤僻幼儿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这个问题尤为重要,21世纪是竞争的社会,提高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很重要,这也是幼儿综合素质培养的方向目标。

篇2

[作者简介]黄雨春(1976- ),男,河南焦作人,河南工业大学,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体育文化研究工作。(河南 郑州 45005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187-02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发展愈加迅速,社会竞争也日趋激烈,社会的发展需要综合素质人才。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有在具备了良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拥有了全面综合素质以及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才可能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找到自身的立足之本。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校扩招力度的不断加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纵观各种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伴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待业学生人数也相应上升,2008、2009两年学生就业率甚至不足七成,尤其是在剔除了读研和单位试用人数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更是令人担忧。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类社会的知识储备迅速增长,新的学科不断出现。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用人单位对人才专业化的需求也愈发迫切。社会分工的专业化与交叉综合并存,新职业、新岗位不断涌现,各职业所涵盖的知识技能的范围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每一种职业的内容也不断更新。这所有变化都要求学生在具备良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仅需要具有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而且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社交能力、工作能力,能在社会生活中对包括职业角色、家庭角色等人际关系角色转换上进行良好适应。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不高、社会适应能力差的缺点,这也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全面提高人才质量,是当前素质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而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强健学生身体,还能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21世纪教育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提出,21世纪的教育拥有四根支柱,即学会求知( Learning to know)、学会生存(earning to be)、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与人相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体育教育正是以其特有的功能和手段贯彻了素质教育的精髓,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体育活动与综合素质的关系

(一)积极的体育活动情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

人的品德是在持续特定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相对稳定且具有自我约束作用的社会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在这其中,既有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这种主要由外因影响的准则,又有思想素质、个性心理素质等自身影响占主导的规范。在积极的情感支配下进行体育活动,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稳定的心理状态,形成高尚的体育道德品质,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高尚的责任感,形成关心他人,爱护集体的良好道德观。同时,积极的活动情感能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以及平静的心态。保证学生在乐观稳定、积极向上的情绪下学习生活。

(二)积极的活动情感能够帮助学生发展自身才智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与最终目标。个人的才智是其智能和才华的综合体现,包含智力素质、科学素质和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知识总量不断增加,社会科技水平迅速发展,对生产者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参与体育活动就是一种个性的展示,因为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谁能想到一个没有积极体育活动情感的人却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通过体育活动强化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从而帮助学生达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积极的体育活动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身体素质

现代社会对学生身体素质健全的评定有了新的标准,健全的身体素质需包括运动机能素质、抵抗疾病素质和心理适应素质。据有关调查表明,当前近30%的学生在生理、心理、人格适应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通过强化学生积极的体育活动情感,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以此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备的健康意识。我们可以看到,强化学生积极的体育活动情感过程,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

二、体育活动在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上的作用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人为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它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连续而不断改变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体育竞技活动当中所具有的种种心理活动,如自我控制、自我超越、自我调节,以及强烈的情绪体验和直接的互动关系,因此,体育活动在促进个体充分发挥自己潜能,主动解决情境中面临的问题,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一)体育活动能促进学生交往,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体育课与其他科目不一样,因为体育课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活动远远比其他科目多,它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体育运动以及各种体育竞赛中,由于人员之间交往频繁,这不仅增进了友谊、促进了交往,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融入集体、接触社会。体育活动不但能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缩短相互之间的距离,同时还能帮助师生更好地沟通,促进人际交往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体验社会角色

在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中,游戏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学生在游戏中个体角色的不同扮演,参与者同时体验了各种角色的义务、责任、技能与心理。个体从事体育活动,特别是从事集体性的体育活动,需要个体与他人通力合作,并且以各自不同的角色,达到协调配合的目的,此种经历对于个体体验社会角色,促进个体融入社会,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体育活动,很多时候正是以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学会适应不同的规则、环境,体验不同角色,从而得以继续发展。

(三)体育竞赛有助于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

人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受各种挫折,耐受挫折也是一个个体对自身心理调适的过程,个人只有具备了抵抗挫折的能力后才可能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体育比赛具有其鲜明的竞争特征,有竞争就会有胜利和失败,对于失败的一方来说,这种体验就是一种挫折体验锻炼过程。学生在体育竞赛中总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失败,这种情景引发的挫折感,对学生是一种心理的磨炼。个体承受挫折并通过自我调整重建信心的过程是一种心理调适的过程,这种自我调节、重建信心的过程就是个体提高自身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

篇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007-01

高校教育工作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我国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关系到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学生工作后良好身体状态的保持,关系到我国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更多的注重学生体育教学达标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身体素质以及终身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偏离了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必须根据教改后高校的教学目标进行改革,以此达到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

一、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已经开始逐步实施并完善体育教学的改革。但是由于传统体育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目标的根深蒂固,其改革效果并不明显,同时由于高校体育教师受传统体育教学方式的影响导致其创新意识不够,严重制约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开展。现代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是对学生在校期间身体素质的培养,更是学生终身体育兴趣与爱好的培养,以此为学生毕业后的身体素质培养奠定基础,为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一)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学改革体系,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学改革体系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施的基础,其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必须认识到体育教学改革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对高校体育教学资源情况以及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论证,科学的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工作。高校应构建科学的教育改革管理架构,有体育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牵头、组织体育教师对现代体育教学范式、体育教学理念、学生实际情况以及高校体育教学大纲等进行分析,明确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科学的体育教育改革体系,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二)根据现代体育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身体素质的认识也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对体育运动缺乏基本的理论指导以及对良好运动习惯的认识,在日常的体育锻炼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时有发生。良好的运动习惯是有效避免运动损伤的基础,其对高校学生毕业后的体育运动开展、身体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必须注重学生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注重体育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在理论教学中注重良好体育运动习惯重要性的讲解,培养学生对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认识,促进学生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

(三)以兴趣培养为基础,提高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的积极性

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必须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为基础,以此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参与的积极性。注重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枯燥、单板的教学方式以及单调的教训内容,以现代体育运动以及休闲体育运动为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爱好奠定基础。并以兴趣较为切入点,开展体育教学中的达标项目。以达标项目检验学生综合身体素质,并针对高校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点情况进行综合身体素质的培养。以此促进学生体育运动爱好的养成,促进学生体育运功参与的积极性

(四)注重多媒体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影响

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虽然在高校传统体育教学中也有所应用,但是其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由于高校体育教师没有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仅仅将其当做书本的另一种形式进行教学,没有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高校体育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多媒体教学范式的优势,运用其教学优势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注重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必须加强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其对体育教学理论、现代体育新兴项目的熟悉、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等知识的培养,以此为基础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由于现代体育运动项目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体育休闲项目成为了人们日常体育锻炼的首先,因此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时效性。增加爱高校体育教师对新兴体育项目的了解,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以此为基础开展体育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一生的体育运动爱好,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对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综合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其科学开展需要以院校牵头、全体体育教师参与、由体育教学改革小组进行汇总与推广。针对高校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改革,以此提高改革成效,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注重现代体育教学理念的发展与变化。着重对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爱好以及良好体育运功习惯进行培养,以此为学生终身体育爱好的培养奠定基础,为学生终身身体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为提高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何为舞蹈文化渗透?其实这是一个不难理解的定义。文化渗透,就是如何在舞蹈教学把舞蹈文化也传播下去,这与文化素质的培养是相似的。在如今的高校舞蹈专业中,学生的舞蹈综合素质,就是指除了专业素质以外的文化素质、艺术素质、思想素质、情感素质、道德素质、创新素质等等。而这些除专业素质以外的综合素质,刚好又是高校舞蹈教学中所忽略的。文化素质,就是对与舞蹈有关的其他多种文化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如舞蹈文化、音乐文化、艺术文化等等。思想素养就是指一个人的“三观”,包括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知识素养就是指自然科学知识修养和艺术理论知识修养等。情感素养是指舞者思想情感的表达,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舞蹈是一门通过舞蹈动作来实现传情达意的艺术,也可以说是“以动传情”,没有情感的舞蹈表演是毫无吸引力的,因此培养舞者的情感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之所以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舞蹈综合素质,其实最终目的也是促进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简单来说,如果再不提高学生的舞蹈综合素质,是很难满足当前的实际需要的,对舞蹈事业的发展是会有所阻碍的。

(二)舞蹈文化素质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的高校舞蹈专业,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大多从理论知识和技术、技巧进行培养,而忽略了舞蹈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是舞蹈教学的一个缺口。其实,舞蹈综合素质的培养是能够促进舞蹈教学的发展的,试想,我们从人文素养、情感素养、思想素养等方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对舞蹈艺术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这是有利于促进他们的专业素养发展的。因此,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着的。

二、提高学生舞蹈综合素质的教学方式

(一)丰富舞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文化素质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是提高其综合素质的基础,也是关键的第一步。要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舞蹈文化知识,而且要提高与舞蹈艺术有关的其他科目的文化知识,如音乐知识。要想丰富学生的舞蹈文化知识,可以从舞蹈鉴赏课着手。鉴赏课,其实就是注重“观看”和“欣赏”,正因为这不是实践,因此很多教师认为这种课不重要,甚至认为这是很空泛的课堂。但其实并非如此,因为舞蹈鉴赏课的真正意思并不是仅仅限于让学生对舞蹈动作的复制和模仿,更多的是一个思维活跃和引申的过程。当学生在欣赏舞蹈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一边看一边讲一边议论的形式,让学生居于主体动作,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唤醒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

篇5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36-01

1 我国工科机械类研究生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政治素养偏低

思想政治素质是个人按社会规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和倾向,是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世界观的综合体现[1]。目前,有不少研究生忽视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个别高校也忽视对其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就极其容易导致多数研究生,特别是工科类的研究生不知道思想政治为谁而学、学有何用,不能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涵,造成即便培养了出了高水平的人才也不能好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做贡献,不能扎扎实实的为人民服务的结果[2]。

1.2 专业能力基础不足,实践能力较弱

我国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在读研究生都是从本科直接考取的,很少有参与实践的经验,对工科机械类的研究生而言,他们的实践机会相对其他专业的研究生较多,这就使得部分研究生自认为掌握了很好的实践本领,导致其夜郎自大,对老师讲的不感兴趣却又不会,自以为掌握了很好专业知识,热衷于实践,该实践的时候又不能很好的对待实践,难以坚持,草草完成“任务”,最终流于形式,敷衍过去。这就导致了工科类的研究生专业知识表现不足,实践能力又上不来的局面。

1.3 知识结构不合理,文化功底薄弱

在硕士研究生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多数工科类研究生仍然坚持重点学习专业知识,忽视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甚至还有个别研究生抱怨工科类的研究生不应该浪费时间学习人文课程,致使诸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然辩证法等人文课程逃课率很高,造成工科类研究生知识结构单一,涉及面过窄。

1.4 创新能力不强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随着研究生逐年扩招,研究生队伍逐步扩大,导致教师队伍却相对缩小,许多高校不得不普遍采用培养本科生的老套办法 “填鸭式”教学,使研究生始终处于被动灌输知识的状态,缺乏自主参与意识,自然就不能深入理解问题,很难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一旦遇到问题就从网上搜索然后进行模仿,导致过度依赖网络,形成多数学生模仿能力强,而创新能力弱的结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术不端行为正是由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下降和过度模仿抄袭所致。

2 提高综合素质的措施和途径

研究生的素质教育必须遵循人的素质整体结构的规律,从人的整体素质结构出发,注重培养研究生的整体素质。只有深入做到专业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并重,科研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并举才能使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在广泛搜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进一步分析研究,综合各方面的培养策略归纳出以下提高途径。

2.1 注重道德发展,加强道德教育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上层部分,更应强化德育的重要性。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既要通过定时开展课外相关的活动,也要通过身边的细微小事促进工科类研究生的道德素质的提高。加强诚信教育,使研究生学会做人做事,从学习做人的知识入手,从身边做起,学会尊重导师,遵守学术规范,学会关心同学等,在学习研究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健康的人格、优良的品德,体验做人的真谛,坚决制止平时无故旷课、考试作弊,自觉抵制不良学风和社会风气的影响[3]。

2.2 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完善专业基础

作为工科机械类的研究生,高校注重专业基础和人文学科的学习具有无可非议的重要性,同样也应该重视研究生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工作者对于学习课程内的实验操作、实习课程和机会一定要做好研究生的思想工作,使其能充分认识到实践能力对于工科机械类研究生的重要性,避免工科研究生认识脱离实践、眼高手低的情况发生,使研究生完善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科研技能和科学实验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并重,以保证研究生的教学质量。

2.3 优化知识结构,强化交叉学科学习

多数人认为工科研究生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否认实践能力对工科研究生的重要性,但是理论学习也同样重要,谁也不能够否认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机械类研究生注重实践的同时应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特别是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学习,同时,也要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使研究生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社会交流能力和审美能力。高校在搞学术活动的同时,也要注意机械类研究生的出勤情况,必要时也可采用一些措施促使研究生参加相关活动,尽量多地涉猎相关学科知识。

2.4 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提升

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思考是研究与创新的前提,各种科学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反复思考后得出的结果。学会思考是研究和创新的必备素质,学会思考才能学会研究、学会创新。只有学会思考,才能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学会思考的方法很多,包括学会辩证思维、逆向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等。工科类研究生应注重参与对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思考,才能从模仿逐步走向创新。

3 总结与讨论

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工科机械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也需要精心培育。重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不但要有良好的教学条件作为物质基础,更要发挥研究生各发面的积极性,通过巩固和深化专业知识,加强其独立思维能力,全方位地锻炼和提高工科机械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从而进一步加强其创造力,实现我国高等人才教育质的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并且对其进行探讨与学习。我国的很多企业都在进行科学发展的学习,并且付诸了相应的行动,尤其是在企业政工队伍中,对企业的政工队伍进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不但能提高企业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还能通过科学发展的实践活动来建设政工队伍,在这一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对政工队伍进行培训与锻炼,在思想上有所提高,专业技能上有所提升。但是,随着经济市场自由化,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化,企业政工队伍的培养面临着很多问题,这对这些问题企业必须进行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

2 目前政工队伍的现状

2.1 企业管理方面不足

我国大多数企业在政工队伍的管理和监视方面没有一套健全的方案,企业政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有效的展开。企业的政干部掌握着企业政工队伍的管理与建设,但是,有很多的企业中政工干部没有结合实际问题展开工作,而是浪费时间做着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工作,不能真正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的重要性,导致企业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偏低。甚至有的企业的管理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根本没什么用,更不会重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正是因为管理层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使得企业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升,导致政工队伍工作积极性降低,影响企业的发展。

2.2 缺少创新人才

企业在进行提升政工队伍综合素质的时候,缺少专业的创新人才,政工干部缺乏创新精神。在如今到处都是创新的社会中,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但是在政工队伍建设这一方面创新意识很低,所以政工队伍建设工作进展相当缓慢,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根本性的提升,这就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2.3 缺乏专业政工人才

企业在政工队伍的建设中缺乏专业人才,从而影响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但是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改革,企业的政工队伍的建设也必须跟上,但是,很多企业的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不高,缺少专业型人才,导致政工工作进展缓慢,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

3 政工队伍综合素质的要求

3.1 提升政工队伍的知识内涵

要提升企业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这对企业知识内涵上边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要进行发展与壮大,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通过知识来武装企业,增强自身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才能使企业发展更上一台阶。企业政工队伍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除了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外,还要重视知识的实践应用,只有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才能有效地提升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3.2 政工队伍要有专业技能

企业在进行提升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必须依靠那些拥有过硬技术的工作人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所以,增强企业政工队伍专业技术能力,能够帮助企业健康发展,提升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4 提高政工队伍综合素质的办法

4.1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要想提高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通过企业政工干部的带领,他的政治思想水平体现了这个企业的思想政治水平。所以,企业要想快速发展,必须依靠思想政治的引导,只有加强思想政治的建设,才能提高企业政工队伍的工作水平,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4.2 培养专业人才

企业政工队伍的主要职责就是要给企业培养出一批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企业招聘过来的人员一般是专业相对的,所以政工队伍要更加重视培养这部分人才,政工队伍不但要对这些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要进行更加专业化的技能培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企业政工人员的素质培训,进行的培训要有针对性,以提高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只有企业的政工队伍的能力提升了,企业的发展才有动力与活力。

4.3 培养政工队伍的信念与政治立场

企业在进行政工队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拥有坚定的信念,坚持政工工作的政治立场。企业要提高政工队伍综合素质,必须明确立场,加强管理。企业的政工队伍拥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解决问题,绝不向困难低头,增强企业政工队伍克服困难的能力,提高整支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5 总结

总而言之,企业要想发展就离不开企业政工队伍的建设,而针对政工队伍最为重要的工作是提高整体的综合素质,只有保证了企业政工队伍的建设力度,才能保证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但是,目前我国的企业对政工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企业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偏低,导致企业发展缓慢,跟不上时代潮流,所以,加强政工队伍素质建设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篇7

一、班级整体的氛围对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我国学校教育组织形式基本上是“班级授课制”,班级是高职院校教学教育、管理学生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以及开展各种活动的基本单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班级环境的影响很大。高职的三年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这三年是学生踏入社会前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直接影响他能否顺利向社会迈进,而决定学生此阶段学习、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环境就是班级氛围,只有在好的班级氛围中,学生的身心才能健康发展,才能具备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各种素质、条件。所以如何创造一个好的班集体的氛围,为班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大部分班主任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比较重要的社会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难题。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先不说找到好工作,即便是找到一份工作就已经比较困难了。高校把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考察学校教育效果的一大指标,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同时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及培养计划。而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很多企业又在叹息“招不到合适的人选”。很多事实表明,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学生的素质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有关。可见,企业已经把职业素质作为对人才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职业教育的综合培养目标,更是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

三、如何创建“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班集体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场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职业院校的目标。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一级管理者,有义务也有责任将班级打造成“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班集体。

据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质能力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成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综合能力包括个人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所以,创建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班集体,也就应该围绕着这两个方面展开。

第一,成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不仅承担着教学的任务,更肩负着育人的使命。育人就是指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开设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最后一学期都要顶岗实习,在校时间短,课程又比较多,所以通常除了必修的政治课程,不单独开设培养心理素质培养的课程。但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又势在必行,于是这个责任就落在了班主任身上,作为班级第一管理者的班主任,培养班级同学健康的心理素质首当其冲,责无旁贷。

首先,班主任对班级的所有同学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对有问题的学生加倍留意,经常找这样的同学聊聊天,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

其次,利用班会的时间或者课余活动时间,邀请心理辅导老师或者心理咨询机构给班级同学作报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

再者,开展“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主题班会,从而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使大学生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和健全人格。例如,以问题的形式,进行了“竞猜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进行讨论、发言。问题内容都与学生心理健康有关,如:面对问题时,什么心理才是正确积极的等等。每一个问题回答完之后,对每个小组给出的回答进行分析,选出回答最恰当的小组,给予加分奖励,所有问题都回答完之后,得分最高的小组成员,给予一定的奖励,由此来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认真参与班会的积极性。

第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 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经历了“黑色高考”的大学生带着对大学生活的理想和憧憬,步入了大学校园。然而现实中的大学及其大学生活往往与学生心目中的大学及其大学生活有着较大的差异。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大学生活,迅速适应这一转变,顺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是每一个大学班主任要给新生上的第一堂课。为了尽快适应全新的大学环境,班主任应教育大学新生积极进行全方位的自我调整,对自己要有一个再认识。不因生活环境不适应而产生失望感;不因人际关系不适应而产生孤独感;不因在中学时的优势消失而产生失落感;不因对学校管理制度不适应而产生压抑感。调整的过程就是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过程,调整意识的强弱和速度的快慢决定了适应周期的长短。起步越早,调整得越快,转变得也就越好,在高一层次的竞争中就越占有优势。适应转变的关键在于以轻松自然、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新的生活。

2. 学好专业基础知识

逐渐适应大学生活后,每个大学生都要确定学习和奋斗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努力学好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是发挥才能的基础,只有具备好的专业知识才能发挥出更好的能力,就像一座坚实的房子少不了结实的地基一样。为了督促学生学好专业基础知识,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或者课外活动时间,组织“综合知识竞赛”,将本学期所开设的课程的基础知识作为考题,以答卷的形式考试,对成绩好的同学予以表扬和奖励,对成绩差一些的同学,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并督促学生及时改进,争取在下一次的竞赛中取得好成绩。作为班主任,要经常组织一些类似的活动或者知识竞赛,来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班级的学习氛围浓了,原本学习不太不积极的同学,看到大家都在努力学习,也会不甘落后,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来。班级的学风越好,学生们学习会更加努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 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个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果说理论是实践的基础,那么实践就是检验理论的标准,如果脱离了实践,理论就成了“纸上谈兵”。在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后,仅仅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实践任务还远远达不到实践的目的,班主任还要引导学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联系相关专业的校企合作公司比较有经验的员工,定期来学校给学生作报告,让同学们了解专业现在的发展状况,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技知识,知道自己该朝哪个方向努力,从而让自己的学习变得有针对性。

随着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一般专业课在每学期的后期,各系会根据情况来制订实训周,班主任一定要跟班级同学讲明实训的重要性,让同学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将本学期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提升。

职业院校会安排学生在最后一学期,也就是大三的下学期去企业顶岗实习,这个阶段也是在学校期间的最后实践阶段。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大家接触到真实的职场,有利于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方面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最大限度提高其综合素养。有了实习的经验,以后毕业工作时就可以更快、更好地融入新的环境,完成学生向职场人士的转换。在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之前,班主任要利用班会的时间,向同学阐明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在实习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等,让学生充分了解顶岗实习对自身的重要性,通过实习,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向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转变,圆满完成顶岗实习。

4. 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

丰富的社会实践可以全面锻炼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积累其工作经验,并能尽早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其非智力因素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作为班主任,要督促班级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充分意识到参加实践的重要性,自觉地锻炼提高自己的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困难的能力,使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这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篇8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大学生肩负这未来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他们是国家的宝贵人才,是名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素质,而且直接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所以,对于大学生的素质的重要性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

(一)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需要有理想,有文化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中过经历几代的共同努力有了今天的进步和发展,只有后来人继续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的未来才会更加美好,中国要实现华名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需要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之奋斗。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大学生数量增加的同时,还应该提高大学的教育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总之优秀的大学生。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承担起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二)进一步深化开放,准备各方的挑战的中国需要大批素质优秀的大学生。国家的实力体现在综合国立上,而综合国力的基础在人才,随着全球经济化速度的快速增加,各国相互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环境中一个国家要想占得优先权,就必须把人才的培养放到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掌握必备的知识技能外,同时还要有过硬的文化及心理素质。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素质优秀的大学生。

(三)大学生的对于成才的期望和社会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反映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成才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学习期,创造其和成功期。大学阶段的学习是学习期和创造期的过渡时期,是从青少年转向成功的转折期,这种转变涉及到学生的内部成长和外部关怀,转变的顺利与否对于大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形成有这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一)科学的思想素质。思想素质主要包括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不能把金钱作为人生价值的唯一衡量手段,而应该把对他人及社会的贡献作为人生价值的尺度,同时要按照先集体后个人的思路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健康的心理素质。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相处就显得非常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具备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主动关心别人的意识。除此之外,一个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主要包括一下三个方面:对自己的心理素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心理素质体现的方面多种多样,有些方面是强项,而有些方面可能是弱项,需要认识清楚;控制自己的情绪,把握自己的情绪是有效克服和提高心理素质的关键。最后是提高受挫力,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难免会遇到困难,但是适当的挫折不但有助于更好的认识自我,也能很好的培养心理素质。

(三)优良的道德素质。道德素质培养是大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确定正确高尚的理想和品质,大学生只有确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才能始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进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轨道 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三、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

究竟怎样才能解决大学生存在的疑惑,使他们具有以上提出的各项素质要求,从而使自己在思想上跟得上时展的步伐,这就要求:

(一)转变专业教育形式。学校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应该转变教育理念,注重人文教育,教师应提高人文教育的思想认识,对于传统教育方式当中存在的功利主义等陋习应坚决的摒弃,在传授专业领域知识的同时,适当的扩大知识面,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专业内容相关的更多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转变教学方式加强素质教育。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当中,存在着填鸭式的死记硬背的方法,如果要全面的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这样的教学方式就需要改变,素质教育要求适合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并且与社会需求紧密接轨的教学内容,它旨在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开发和引导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篇9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责,以往学校过于重视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致使学生在初入社会时无法很好的融入其中。高职院校顺应社会的发展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将综合素质教育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近年来,高职院校加大了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以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一、高职院校非艺术专业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要只是僵硬的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和实践技巧,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当前高职院校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除了必修的艺术课程外很少会接受到艺术教育,致使学生艺术素质相对较为匮乏,且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也忽视了艺术教育,课堂上的一些陈词滥调模式化的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得到学分才选择艺术课程,无法实现教学效果。学生也错误的认为自己并非艺术类学生没必要接受专业的艺术教育,只要把专业知识掌握了学习任务也就完成了,没有意识到艺术教育的实际价值,艺术教育也就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以至于形成两极分化的现象,对艺术有兴趣的学生积极开展教学活动,为得到学分的学生消极应对,致使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参差不齐,当下我国高职院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问题并不容乐观。

二、艺术素质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

艺术素质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以期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感情世界、促进师生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它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艺术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以期学生在艺术熏陶中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发散他们的思维,锻炼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完善他们的知识框架,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高职院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对其综合素质的影响

艺术教育自古便有,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美育的国家,像古代教育中的礼教、乐教,后学校越发重视学生的“美育”工作,前辈更是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越发重视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教育,学生也希望在学习生涯中可以接受艺术熏陶,教师更是看到了艺术教育的深层教育意义,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以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学生能够净化心灵,自觉运用道德准则规范自身的行为,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推动社会稳步向前运行。近年来为了应对市场挑战,企业对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而学生的实际素质与市场需求未能达到一致高度,阻碍了社会前进的步伐。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是由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审美鉴赏能力等几方面组成。开展艺术素质教育,便于学生培养群体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便于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实现自身与团队共同进步,避免恶性竞争事件的发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打下基础。组织学生表演话剧,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活动中陶冶心灵,升华群体意识和协作意识。对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教育便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避免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只会套用书本知识,禁锢思想,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容易激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填补了他们在逻辑思维中的漏洞,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研究表明,艺术教育对于开发人们的智力、培养人的创造力、形成良好道德品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重视学生的艺术教育,重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以便更好地为日后的工作贡献力量。学生接受艺术素质教育,能在艺术熏陶中明白其中的内涵,净化心灵,明辨是非,远离低俗情趣,因此该教学活动有着良好的感化作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教育的实际意义,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育,说教式的灌输,并不能真正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在艺术活动的参与中,在熏陶中有所感触,“知善恶、识美丑”真正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之际,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高职院校其教学任务不仅是向学生灌输专业知识,同时也承担着学生艺术素质、文学素养、职业精神培养的多重责任。当前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愈发重视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教育,以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下市场环境愈发复杂,学生在日后工作中会遇到多种诱惑,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达到一致的高度,促进就业,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高校逐渐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转变,实行素质教育是教育行业的新要求,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素质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包含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过程中,音乐素质教育占有一定重要的地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措施,它不仅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完善其思想品格。音乐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一、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音乐素质教育在美育教育中地位

在美育教育中,音乐素质教育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审美观、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果对音乐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中,“乐”、“理”的地位是一样的,“乐”不仅仅是指音乐,还包含诗歌、戏曲等门类,丰富的音乐教育内容,在教育中具有较强的积极作用。

(二)音乐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地位

我国一直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不断的强调美育和艺术教育的促进作用。学生在选择选修课程时,学校应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选报一些有关艺术类的课程,丰富课外活动,不断增加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使其拥有更加开阔的眼界,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学校应该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发展。

(三)音乐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在开展音乐教育中,感受及表现音乐的过程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能增长其智力的发展。音乐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它的核心内容是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教育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音乐素质教育中的问题

(一)学校缺乏对学生的系统教育

在许多学校,音乐课的内容主要是根据音乐教师的特长设计的,并没有根据音乐教育的自身规律和要求来制定。在实际的教学中,学校针对声乐专业的学生就只开设声乐课程,对钢琴专业的学生开设专门的钢琴课程,学校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形成了一种兴趣分组的现象。从表面上来看,学生对于课程的设置比较多元化,但是也体现了一定的随意性,不利于学校的统一管理。对于音乐欣赏课程来说,有些学校把它放在了必选课程中,有些学校则将它设置为选修课程,对于该课程的选修方式,需要根据每个学校自身设备的配备情况、教师资源是否充足以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来制定。将音乐素质教育设置为选修课程的弊端是,有些学生根本对该类课程不感兴趣,加上学分少的原因,根本无法体现出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二)音乐素质教育过于形式化

许多学校都将精力放在了文艺演出方面,却忽视了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巩固,音乐鉴赏的活动无法落实。学校只关注艺术团的排练工作以及活动表演过程是否顺利,没有重视对学生的音乐的培养。学校往往只注重对艺术生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其他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都不高。

(三)学生缺乏实践

目前,许多学校的音乐鉴赏类课程没有设置相应的理论课程,加上学生在课后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实践,所以学生的音乐素质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许多学生还没有对音乐有深入的认识,甚至对乐理知识也没有掌握。

三、加强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对音乐素质教育的认识,优化课程的设置方法

学校在设置音乐素质类课程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该课程的特殊性,在教学中,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加,并不断培养其音乐鉴赏的能力,最终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学校还需要不断提升音乐课程的管理水平,使其走向规范化的轨道,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保证音乐素质教育的课程质量,标准的建立要按照教学的范围、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客观的评价音乐教学效果,为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直接依据。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要更大的发挥出音乐素质教育的优势,其关键是学校要为学生培养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激情,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为音乐素质教育的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应该精心为学生营造音乐技术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感。学校可以大量引进不同类型的音乐,邀请音乐专家、文艺团体或者著名的歌唱家来学校进行音乐知识讲座,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欣赏会、培训班等,让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不断提升。

(三)加大对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

为了使学校音乐素质教育得到顺利的开展,需要加大对其经费投入,不断改善相关教学设备,优化教学内容,保证每年都有固定的音乐经费投入。经调查研究表明,保证了经费的投入,音乐素质教育也会得到较好的发展。经费是否能够到位主要取决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只有对音乐教育进行统一的规划,才能够为音乐素质教育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快音乐素质教育的发展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学校应该制定完善的课程标准和教育法规,保证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创新意识得到提高,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类课程的兴趣,扩展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范围,鼓励其参加各类文艺演出,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项.浅谈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篇11

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中学教学中也不能忽视培养学生健康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因此体育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当今社会,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堪忧,屡见不鲜的中学生体质弱的报道,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中学体育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有的中学体育教学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让体育教学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对现有的中学体育教学进行改革。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体育教学中仍然沿用原有的教学方法,使体育教学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教学效果。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原有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体育在教学中还存在的问题就是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使中学体育教学水平得不到真正提高。

二、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水平的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为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教学中采用竞技体育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在中学体育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原有的中学体育教学中通常采用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然后让学生自主活动的教学方法,这使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以游戏或是比赛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这种教学方法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篇12

艺术教育的单学科研究会让视野变得狭窄,许多教师囿于

技法的教学,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不到提高,经常出现一位教师教出来的学生画风完全一样的情况,学生的作品缺乏个性和活力。多学科的交流有利于拓宽教师的视野,能从别的学科中得到启示,从而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例如艺术教育的教师如果能增加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他会更有效地对学生的创作加以引导。

二、重视人才评价体制转变

人才评价体制变了,人才选拔标准、师资、课程设置等才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人们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就会变。刚开始的时候或许只是浅层次的认识会变,只是富有功利心的认识上的转变,但当足够长的时间之后,当人们看到了艺术教育给人的发展创造的价值时,便会相信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了。当然,人才评价体质的转变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如今,虽然我国实行的是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大部分人还是以高考的成败去评定一个人,而要在高考中取得成功,就必须在文化课考试中拿到高分,所以艺术教育的次要地位本质上是没有改变的。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研究有什么样的体制既可以培养出有利于的社会发展的全面型、创新型人才,又能选拔出相对更优秀的人才。例如,近几年来,很多地区取消文理分科,在高考中加艺术特长分,很多人又在研究高考改革方案。因此可以说中国人才评价体制研究从未中断,只是成果还不鲜明。而与中国目前的人才选拔中对艺术的不重视相反,美国哈佛大学录取新生时考核的却是综合素质。它除了要求SATl400分以上的成绩外,还有另外六项考核内容。其中一项就是业余爱好与特长,如音乐、绘画、舞蹈、外语,所以在美国没有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就没有进入一流高校的希望。

现在中国教育界也在人才评价体制上加强了对综合素质的教育,例如2009年高考中,山东省为了强化学生对综合素质的重视,在临沂师范学院、山东政法学院两所本科院校部分专业开展试点,按1:1.2的比例进行投档后,由高校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对考生的电子档案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审阅,最后决定是否录取考生,结果因为“综合素质低”而被退档的考生有十几个之多。这无疑给考生、家长、学校敲响了警钟,告诫他们不能只关注学生文化课的学习,而应该在关注其学习的同时,对其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但这样的评价机制却也是有漏洞的,因为对于综合素质的高低的评定有可能会失去客观公正,从而让一些在投档线稍偏下的考生钻了空子。但无论怎样,这是对人才评价体制做出的一次重大挑战,这样的趋势之下,教育部门会逐渐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其密切相关的艺术教育的改革也指日可待。

三、不断进行国内外最新成果的交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