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09:22: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金融危机的含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989年12月25日,为庆祝两德统一,柏林墙倒,由包括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巴黎管弦乐团、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在内的多支欧洲著名交响乐团组成的大型乐队,在著名的布兰登堡门前演奏起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当合唱团吟唱出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时,欧洲的文学、诗歌、音乐和建筑仿佛瞬间融为一炉,而贝多芬的音乐宛如天使一般,为欧洲大陆旷日持久的政治裂痕上洒下了灵药。
在2006年英国圣诞档电影《真爱至上》里,由休·格兰特扮演的英国首相曾经对不可一世的美国总统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们的国家虽然国土狭小,但同样是个伟大的国家,我们有莎士比亚、丘吉尔,有披头士、肖恩·康纳利、哈利·波特,还有贝克汉姆的金右脚。”格兰特的这番激励人心的台词何尝不是整个欧洲大陆的写照,仿佛任凭世间风云变幻,国际格局星移斗转,政经力量此消彼长,欧罗巴始终以灿烂的文明示人。正像米兰·昆德拉所提出的“欧洲人”观点一样,除了宗教、地缘和欧元外,是文化与艺术让欧洲实现了比政治经济结盟更有力的一体化,而可以跨过语言藩篱的欧洲音乐可谓首当其冲。
在音乐史中,古典音乐几乎成为欧洲音乐的同义词,和依靠经济发展迅速实现古典音乐快速发展的美国不同,欧洲音乐400年来血脉相传,正是在这块土地上诞生出了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的作曲家,他们生长在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畔,居住在阿尔卑斯山脚下,游历亚平宁半岛,发迹于西伯利亚平原,生生不息,巴赫在教堂中创作出《赋格的艺术》、维瓦尔第在田园中创作出《四季》,莫扎特、海顿、贝多芬久经不息的旷世杰作应运而生,威尔第、普契尼的歌剧不仅属于罗马和米兰,柴可夫斯基的旋律从圣彼得堡一路向西款款走来。
在21世纪刚刚过去的10余年中,世界音乐舞台轮番对一批杰出作曲家进行致敬,而他们无一例外地来自欧洲,莫扎特诞辰250周年、肖斯塔科维奇诞辰100周年(2006年),肖邦诞辰150周年(2010年),李斯特诞辰150周年,逝世100周年(2011年),德彪西诞辰150周年(2012年)。如果说被称为交响乐团帝国的美利坚是古典音乐的后起之秀的话,欧洲亘古不变的“本尊”地位却完全是由一批批伟大作曲家带来的,这一点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
歌剧院:衡量文明的尺度
19世纪,欧洲作曲家都有一个理想的去处,那就是歌剧院。那不仅是一个可以提供荣耀地位、稳定收入的地方,同时也是实现自己艺术理想的最佳之地。曾几何时,歌剧还只是王公贵族和富商巨贾的消遣之物,然而18世纪和19世纪的两度欧洲革命让歌剧从上层社会开始流向普通大众,意大利和德国的相继统一为歌剧凝聚了丰厚的观众土壤,而两者恰恰是两个欧洲最大的歌剧国度,其根源可上溯到德国18世纪早期作曲家格鲁克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曲家蒙特维尔第生活的年代。
但20世纪,歌剧院成为了西方社会文化最不可忽视的领域,法国悬疑小说家法加斯东·勒鲁(Gaston Leroux)1911年创作的小说《歌剧院》正是歌剧普罗化的反映,而这本描写巴黎歌剧院美丽名伶与幽灵的爱情故事,后来被改编成著名的音乐剧《歌剧魅影》,可谓是对歌剧艺术的一次膜拜,其风靡程度甚至让很多人将歌剧与音乐剧混淆。
在世界歌剧版图中,除了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外,能够与欧洲歌剧院阵营抗衡的实在寥寥无几。不过20世纪相继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却让欧洲的歌剧艺术遭受重创,维也纳国家歌剧院(Wiener Staatsoper)、米兰斯卡拉歌剧院(Teatro alla Scala)、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Dresden Semperoper,)在轰炸后成为废墟,伦敦的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Royal Opera House,Covent Garden)也在战争期间沦为舞场。不过各国民众热情的支持和身体力行之下,这些剧院很快实现了重建,并在上世纪50年代后陆续恢复了往日的荣光。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影艺术诞生之前,歌剧一直是经济成本最高昂的艺术活动,19世纪歌剧艺术在欧洲始终是由王室资助的,但在20世纪却遭受了诸多波折。与美国完全依靠市场和商业运作的方式截然不同,欧洲大部分国家的歌剧院都采取政府资助扶持的方式投入运营,奥地利、德国是其中最显著的代表,其政府投入比例在欧洲最高,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至今几乎所有运营资金皆来自其所辖的奥地利文化部维也纳歌剧管理委员会。
而意大利和英国的歌剧院则没有这么幸运,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80年代的国内政治动荡让以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为代表的本土剧院被大幅削减了政府津贴,穷则思变,歌剧院只好效仿美国,将手伸向赞助人的腰包。而英国的情况同样艰难,每逢政党轮替,歌剧院就会面临一次新的命运裁决。上世纪90年代末,伦敦皇家歌剧院由于巨大的财政缺口一度面临解散管弦乐队的危机,但首相梅杰所领导的政府却听之任之,直到工党赢得大选,布莱尔成为新任首相后,这一危机才算化解。至今该剧院每年从政府获得2400万英镑左右的津贴,占其全部运营预算的40%。
正是在欧洲顶级歌剧院的精心运作下,歌剧这门集戏剧、文学、音乐、美术、舞蹈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在延绵400年后仍然占据显赫地位,而没有像其他博物馆艺术一般被束之高阁。虽然遭遇了当下的金融危机,但欧洲主要歌剧院大体运行良好,在刚刚过去的2010~2011演出季中,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创历史新高收获了2000万欧元的营业收入,极大地鼓舞了欧洲歌剧业的士气。
最好的乐团与最佳音乐厅
与美国平地起高楼式的发展路径不同,欧洲的交响乐团是歌剧院的衍生品。19世纪,随着柏辽兹、门德尔松、瓦格纳等一批作曲家的努力,交响乐团逐步从以往为剧院伴奏的领域中分离出来,而投入到技术更为复杂,音响效果更为丰富的交响乐演奏中。而正是在那一时期,欧洲日后所有闻名遐迩的管弦乐团相继成立,1882年的柏林爱乐乐团、1888年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以及1895年的伦敦女王大厅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的前身)。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4-00000-01
前言
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时滞效应主要指国际金融危机从爆发的开始,直到对我国经济产生影响的时间。一般对其时滞效应主要从C-D生产函数进行分析,从而推出一定的结论。
一、SVAR模型的基本概述
现阶段,在分析外在冲击下的时间强度与影响大小方面通常采用VAR模型,即向量自回归,但无法对变量之间的关系给予明确的解释。因此,应采用SVAR模型测度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时滞效应,弥补VAR模型中的不足之处。另外,从约束模型参数中分析,与VAR模型框架相比,SVAR模型的构建更具准确性与稳定性[1]。
二、对时滞效应以及结构性转变检验的分析
对经济增长轨迹进行描述往往以C-D生产函数为主要依据,通过GDP、资本投入以及劳动投入等季度数据将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资本、劳动、技术等各方面影响进行分析。下文中的劳动投入量将通过就业人数反映,资本投入量以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的资本存量为主。
(一)关于经济增长方面的结构构型转变检验
根据数据内部生成角度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时滞效应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率时序轨迹方面,可将其理解为统计意义下结构性转变中的经济增长路径。根据CUSUM校验结果进行分析,经济增长率数据形成过程中出现均值稳定性的特点,可将其理解为经济增长的过程,并没有出现结构转移,若CUSUM平方检测结果所显示的经济增长率数据形成过程中表现出方差不稳定性特点,说明经济增长过程出现结构性突变。从近年来数据分析,2001年的第二季度至2007年第四季度之间我国经济增长曾出现结构性的突变,也正在这个时间内,国际金融危机传向我国。因此我国经济增长率数据形成的轨迹出现结构性突变主要由这次金融危机所导致的,从2007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分析,可以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时滞效应进行测度。
(二)变量的协整检验与平稳性检验分析
国际金融危机在1992年第一季度至2007年第四季度期间为无影响时期,在1992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三季度为影响时期,从二者间的方差分解效应以及脉冲影响进行对比分析。
从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与ADF平稳性检验中不难发现,对LNGDPSA、LNTFPSA以及LNKL三者间的关系通过SVAR模型考察,可以分析其影响的时滞效应。从模型滞后阶数的判定分析通过SVAR模型可得到显著性的检验,因此从结果可以发现,中国在际金融危机前,SVAR模型包括的阶数是1-5阶,而金融危机后阶数为1-5阶与8阶。
(三)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的分析
对SAVR模型中内生变量为其他变量带来影响采用脉冲响应函数进行描述,而且通过方差分析方式将每个结构对内生变量贡献值进行分析,然后对其不同结构产生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一定的结果,即: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人均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驱动主要以资本为主导。而国际危机发生后,对人均产出,人均资本的贡献将大幅下降,安全生产要素的贡献率大幅提高,所以说明资本深化使资本边际报酬无法得到提高,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得不到有效的支持[2]。
三、相关结论与政策含义
(一)国际金融危机下的经济增长结构性转变
从CUSUM检验与CUSUM平方检验的结果中分析,相比1997年东南亚发生的金融危机,前文中提到的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相对较小,经济增长结构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转移。主要原因在于国际金融危机前,资本与国外需求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而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投资方向开始向恢复重建、基础设施以及民生工程建设等方面转移,忽视了节能减排、社会事业与生态工程等工作,导致经济结构调整比较缓慢,在一定程度上使原有经济结构受到固化。
(二)技术进步影响以及时滞效应提前
根据SVAR模型将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全要素生产率为人均产出带来的影响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要素生产对人均产出贡献率相比国际金融危机前高出很多,因此说明国际金融危机在经济生产要素中的时滞效应非常明显,其中技术的进步加速了经济结构的转变,使技术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都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三)人均资本影响及时滞效应缩短
同样以SVAR模型对国际金融危机前后人均资本对人均产出贡献率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前人均资本的贡献度处于递增趋势,而国际金融危机后贡献率呈现倒U型的趋势,所产生的时滞效应相比国际金融危机前缩短很多。因此,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均资本的影响效应削弱很多,而且时滞效应也呈现缩短趋势。因此,若仅依靠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将无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四、结论
综合本文中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时滞效应测度分析,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应采用正确的方法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金融与挑战,能够将全要素以及人均资本为人均产出的贡献率,以及对经济结构的影响认真分析,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6-0171-02
一、公允价值概述
2007年8月次贷危机席卷美国、波及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又一次把公允价值推向了风口浪尖,引发了人们对公允价值含义的重新思考。
早在2006年底,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在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正常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时将会收到的或解除一项负债时将会付出的价格。”后又于2007年初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9号《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选择》,强制美国公司(尤其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特定的金融资产和负债,这标志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开始得到广泛推广。
中国财政部在2006 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将公允价值列为主要计量属性之一,给出的定义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充分理解公允价值的含义我们要认识到:公允价值是一种估计价格,最佳估计是具有活跃市场,同质资产或负债,每日都有大量交易,随时可以取得公开、公平、透明的报价,交易为有序的市场价格。
二、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市场中的局限性
金融市场是全球市场中最敏感的市场,金融市场的危机随即就会成为世界经济衰退的讯号。在此次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被指责为过于真实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机构财务状况,以市场价格为最佳估计的公允价值计量基础明显地动摇了。基于这一经济形势,人们不得不反思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务报告信息的局限性。
1.当资产负债表中的大量项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就意味着有意或无意的偏见将会产生,在这种情况下,报告公允价值将有可能导致管理部门的自我吹捧,其结果是企业只需要通过对估价程序进行表面看来很小的更改就可以实现对利润和资本的操作。特别是作为金融机构的监管者,多年以来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进行评价的经验表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要求大量的假设,而这些假设很细微的改变都会对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
2.公允价值并不能反映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尽管目前证券的市场价值不断下降,但金融机构仍然持有资产而没有意图低价出售,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却要承担资产减值的损失。
3.公允价值计量不能公允反映公司价值。公允价值随市场波动而变动,价值变动随意性很大。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反映在公司的利润表中,其数额的大小势必会影响到企业利润。在经济繁荣期,金融资产的变动通常导致利润表中出现较高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净利润的数额,给投资者以虚假繁荣的信息,引起上市公司股价的上升;而在经济疲软期,金融资产现行的市场价值走低,账面价值大幅缩水,导致企业利润表中通常出现“公允价值变动净损失”,进而恶化净利润数额,使得上市公司的股价下降,甚至引起大规模恐慌,使得后果不断恶化。
4.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的相互作用使得经济环境更加不稳定。在资金流动性较强的情况下,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利润被高估,以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大幅度下降,甚至成为进一步推动金融投机的催化剂,泡沫越吹越多。当泡沫破裂以后,资产回归正常价值,公允价值计量使企业资产大幅度缩水,利润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现严重的亏损,则产生金融危机。而在资金流动性较弱的情况下,资产却被低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利润被低估,以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不高,使投资者对低迷的金融环境更加绝望。因而,公允价值计量只是通过财务报表提供公司各项资产要素的公允价值信息,而不是提供整个公司的公允价值信息。
三、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市场中的优越性
纵然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种种局限性,然而公允价值在现代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优越性却是不能替代的。
1.公允价值计量扩大了市场约束和投资者纠正行动的范围。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把表外业务纳入到表内确认,及时反映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变化,对风险揭示更全面,从而增加了市场约束和透明度,抑制交叉补贴,有利于及早发现、及时处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危机。
2.公允价值限制了银行的流动性转换功能。银行流动性的作用与银行非市场化信贷合约所产生的价值模糊性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对信贷合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将会使银行不再具有某些特别的优势。银行通过证券化及其他风险转换机制控制公允价值对盈利或损失的产生影响,用流动性准备金支持无法在二级市场上交易的稳健性。
3.加强对公允价值应用的监管,维护金融稳定。从金融稳定的角度,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业的审慎监管,有益于维护金融稳定、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公允价值的应用对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和保险业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其他行业的使用者相比,金融监管部门更加关注与风险相关的信息,更加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管理。
虽然中国金融业在此次次贷危机中没有受到巨大的损失,但是随着中国逐步加大金融业开放程度以及大量增加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教训和解决的措施对于中国金融业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和借鉴意义。公允价值是计量衍生品等金融工具最具透明性的方法,其处理和披露为投资者提供了关于当前市场情况和远期状况的信息,公允价值本身并没有引起任何损失,而是客观反映了企业的处境,为投资者提供完全透明的信息,对全球市场经受当前的混乱并防止未来的泡沫和相关经济紊乱至关重要。公允价值计量已开始在中国审慎运用,我们应进一步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在中国运用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以确保公允价值会计在中国运用的适应性、合理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吴水澎,牟韶红.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行业的影响[J].财会通讯,2010,(12).
[2] 徐玉德.公允价值计量理论与实务[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
[3] 孙杨清,徐诗奕,孙敏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J].财务分析,2010,(10).
[4] 杨明海.中国金融企业走出去热的冷思考[J].财会月刊,2009,(9).
[5] 谭遥.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关系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1).
[6] 张练气,王纪平.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思考[J].研究与探索,2009,(1).
货币是假的,信息是真的
如果高度概括眼前这场金融危机的本质,可以说:货币是假的,信息是真的。或者说,货币是多的,信息是少的。
货币是假的,第一层含义是指,在这场金融危机中,货币市场(含金融市场)没有真实反映实体市场,没有优化配置实体资源,背离了真实世界。第二层含义是,货币市场占用的交易费用,相对于它节省的交易费用,多到不合理的程度。
如果把实体市场视为委托人,货币市场视为人,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质,是人背离委托人,手段背离目的,自我膨胀,发生异化。这是典型的工业病,是传统工业化局限的大暴露。
按照正常情况,实体市场“委托”货币市场,通过货币形式,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应该是:市场所耗费的交易费用,不应超过委托市场自己配置资源时所耗费的交易费用,也就是说,有金融市场,应该比没有金融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消耗的交易费用少。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货币市场,在帮助实体市场配置资源时,发展出越来越复杂的手段(如衍生金融工具),这些手段开始父生子,子生孙,无限繁衍,到后来背离了目标的初衷,最后“忘记”了自身作为工具的身份,把手段的利益当作了目的的利益,实体市场这个委托人,反而成了华尔街发财致富的手段。不是华尔街为真实世界服务,而成了真实世界为华尔街服务。华尔街的钱,本质上是一种交易费用,当这种交易费用远远超过华尔街提供的服务所给真实世界节省的交易费用时,危机爆发了。
所谓的假,就是指异化。就是对于目的来说,手段变假了,变得不真实了,也就是说,不再以真实符合目的作为手段的本份了。
信息是真的,第一层含义是指,从两房贷款开始,来自真实世界的供求信息一直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衍生工具的复杂化为转移。第二层含义是指这种真实世界的信息,又是不透明的,因此真实的信息又是少的。
真实信息少,只是现象。本质是没有形成真实信息的产业化,特别是没有形成信息配置资源的统一市场。信息被掌握在了少数利益集团手中。真实信息一旦产业化,将对利益集团不利。格林斯潘相信金融利益集团会以市场自发调节达到均衡为行为目标,但实际是华尔街只不过是一个利益集团。
货币市场的竞争者正在出现
中间人无限膨胀,是王业社会不可克眼的局限。仅在中间人内部调控,不能解决中间人体制自身造成的问题。如果考虑到中间人已形成利益集团,要维护既得利益,情况就更是如此。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反映了工业化不能适应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资源配置的要求。以华尔街金融利益集团和美国国家利益集团为代表的中间人势力恶性膨胀,代表了全球性的工业病。
根本性的问题是货币市场本身存在合理性受到了挑战。当前,出现了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也就是用信息直接配置资源的方式,与货币配置资源的方式相竞争。
电子商务交易市场,正在发展成为独立于货币市场特别是金融市场的信息市场。在电子商务形成的信息市场中,人们通过信息交换,匹配供求,撮合交易,实现了不通过一般等价物的、直接基于使用价值和具体价值的全球资源优化配置。
我们在实践中观察到,许多全球化公司和跨国公司配置资源的时候,首先依靠的,不是上市公司在股市上获得的经常是扭曲过时的价格信号,而是直接利用供应链和社会网络,进行复杂系统条件下一对一的实蓟跷锖头务的信息匹配。只有需要进行宏观判断和长期判断时,才会优先考虑货币市场的信号。一个集团企业的老板,如果在下午3点前,就可以把公司当天所有的资源变化情况、市场变化情况搞清楚,他为什么还要绕弯到华尔街去求证该怎么进行响应市场的决策呢?
我们说,货币是假的,信息是真的。如果信息是假的怎么办?可以援引第一条,“信息是真的”来解决。这是什么意思呢?在用信息配置资源时,任何一条具体的信息,都有可能是假的。但信息市场作为一个整体,与货币市场相比,谁更加真实――更符合真实世界――呢?
当我们说信息是真的时,意思并不是指每一条信息必定是真实的,而是指信息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比货币市场更加接近真实世界;是指信息的机制。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信息市场比货币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更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货币市场要经过一般等价物的迂回,不仅流通速度慢,而且会造成系统性的信号失真;而信息市场在互联网和数字化条件下,可以进行高速复杂的信息匹配。另一方面是说,信息市场比货币市场配置资源的成本更低。因此信息市场在总体上来说,可以比货币市场更有效地配置实体资源。
货币市场与信息市场在配置资源上的实质区别在于,前者是一般等价的迂回调节,后者是个性化的直接调节,这也反映了两种虚拟经济的本质不同。
新世纪以来,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剧,各国间的贸易往来也越趋频繁。尤其是我国在加入WTO之后,与他国之间的联系日渐紧密,这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机遇的同时,也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而金融危机爆发带来的影响最具代表性。因此,我们应当仔细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从中找出相应的应对解决措施,保证我国经济在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也能够快速发展。
一、金融危机的基本含义
金融危机,即金融市场危机,又称为金融资产危机或者金融机构危机,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其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三大”,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金融机构大量倒闭以及金融市场大幅动荡。系统性金融危机是指那些波及整个金融体系甚至全球经济体系的危机,最具代表性的有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经济大萧条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具有影响范围广、危害性大、爆发迅速等特点,会对国家或者地区甚至全球的经济发展造成毁灭性打击,为了避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再次爆发,应当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影响
(一)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强烈的冲击
国际经济形势如果稳定,我国经济将会获得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有利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实现。反之,一旦国际金融形势动荡不安,将会严重影响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而我国自然难以幸免,我国的金融市场将承受非常大的压力,金融机构也将受到冲击,不利于国家整体实力的进步和发展。此外,在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中,我国政府对市场形势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实施宏观调控的难度也将加大,导致投资者失去投资方向和信心,造成整个市场的混乱,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扩大的同时,也阻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平稳发展。
(二)导致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影响的将是全球各国的经济,我国作为其中的一员,自然无法幸免。严峻的国际金融经济形势,对我经济发展十分不利。在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不断萎缩等原因,市场供需紧张,企业的生产成本将不断增加,严重增加了企业的负担,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特别是沿海的部分中小型企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发展严重受阻,企业难以正常运转,企业亏损愈发严重,从而导致企业破产、企业倒闭现象的出现。另外,企业重组或倒闭,又将导致大量的在岗工人面临失业的困境,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的动乱,既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的和谐稳定,最终影响的将是国家的发展进步。
(三)贸易出口增速放缓
贸易出口依靠的是稳定的国际金融经济形势,稳定的的国际金融形势能够保证各个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贸易出口才能顺利进行。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由于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实力还不够强大,也就直接导致了贸易出口增速放缓。与此同时,面对金融危机,很多国家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希望将金融危机带来不利影响降到最小,而压价措施控制贸易进口就是其中之一,或者为了刺激本国的内部需求,对贸易进口实施控制,种种措施都不利于我国贸易出口的发展,阻碍了我国贸易出口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在贸易进口方面,也会因为金融危机的存在导致商品成本增加,不利于我国贸易出口的正常进行。
三、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第一,扩大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我国的外部需求不断降低,出口贸易也逐渐减少,经济发展的动力被削弱,势必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考虑到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广的国家,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消费水平的提高很好地拉动了消费需求的增长。第二,鼓励企业轻化经营管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人才的培养,注重产品的创新,优化自身的组织结构,根据市场形势进行自我调节。第三,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能够使得我国的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也就增强了对金融危机的抵抗力,保证国家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不能退缩,一定要立足本国国情,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力求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孟强.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我国经济形势浅析[J].改革与开放,2014.
除了我们自己,没有谁能拯救美妆产业!
在一次行业聚会上,主办单位抛出这样一个话题:“美妆产业到底缺什么?”众多嘉宾及听课者纷纷列举各种答案。
有人说缺品牌。因为美妆产业发展30年来,一直缺乏有大众知名度的领导品牌。即使有产业的“排头兵”,也终难茂长为撼天大树。
百人说缺人才。无论是技术人才还是职业经理人阶层,都是企业主欲“三顾茅庐”却无处觅他的稀缺资源。
有人说缺资金。因为美妆企业的发展,完全依靠的是民间资本的支撑。如何解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而资金俨如唐僧的“紧箍咒”,让企业给你放不开手脚。
我认为,美妆产业最缺的不是品牌,不是人才,也不是资金,而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帮助产业走出发展低谷,并从各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金融业迅速得到发展,它在经济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然而,伴随着金融业高速发展而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也引起人们日益密切的关注。
1 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金融危机(Financial Crises)最简单的定义是指突发的、覆盖几乎全部金融领域的金融状况恶化。金融危机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具有三层含义: ①金融危机是金融状况的恶化;②这种恶化涵盖了全部或大部分金融领域;③这种恶化具有突发性质,是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总结起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主要有以下影响:
1.1 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 我国的对外贸易最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已经出现衰退,中国的出口商品竞争力较大幅度地减弱,对外经贸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导致我国外贸出口衰退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各国出口商品结构颇为雷同,出口市场结构也非常相似,竞争性大于互补性。产品种类均主要是电子、化纤、服装、玩具、鞋类等劳动密集性产品,市场也均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地,因此,东南亚金融危机将削弱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1.2 影响我国企业引进外资 此次金融危机对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和企业投资产生了普遍影响。部分投资者缺乏投资信心,致使引进资金、技术等借助外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和影响,招商引资难度加大,项目引进势头减弱。出于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担忧,部分生产企业对国际经济走势难以预料把握,多数企业处于观望状态,经济增长放缓及企业投资削减会逐渐凸显,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未来工业引进外资增资扩能。
2 金融危机带来机遇与希望。
国外很多媒体在提到中国时,都用“rising China”(崛起中的中国)来形容,可见在危机中的中国,聚集了全世界的眼球,也凝聚了全世界的希望。
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2.1 有助于中国争夺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 金融风暴爆发后,从实体经济来看,我国没有受到金融危机太大的影响,我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将较快地提升。从战略角度考虑,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只有通过非军事的经济手段才能取得与其实力相适应的国际地位,这次金融风暴或许是调整国际秩序的序幕之一。因此,我国应该利用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加快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重新塑造布雷顿森林体系,并在改革过程中,增大中国的发言权。中国应该积极提出自己的改革主张,拿出自己关于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设计范式,特别是在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份额和投票权的议题上,中国应该整合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力争体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及相应的话语权。而中国在锻造金融竞争力,强化金融体系的稳健过程中,应该建立多元化的外汇储备体系,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积极进行人民币的国际结算业务和人民币的国际债券业务。最终形成美元、欧元、人民币为基轴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相互制衡的全球金融稳定三极。只有建立了稳定的汇率,把握了金融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我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才不会控在投机资金手中。
2.2 有利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 在劳动力成本增大、原材料价格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等系列现实压力下,再加上受金融危机的打击,中小企业来自欧美订单的大幅减少,这让以出口导向为主的中小企业面临更严峻的威胁。在目前的危机下,中小企业必须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升级技术、改善设计和提高品牌知名度,开拓新兴市场、启动国内销售;但我国出口企业很少具备这些实力,且增加这些方面的实力需要很长时间,金融危机为这个战略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就是从国外购买技术和品牌,欧洲、日本和北美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具备这样的品质,而且现在非常便宜。政府应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以促进产业调整,甚至可以将外汇借给出口企业,让他们去买国外优质的品牌、技术甚至并购。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公允价值一度成为众矢之的,甚至面临被废止的局面。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准则到底带来了哪些经济后果?本文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为例作了分析。
一、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含义
美国会计学家斯蒂芬・A・泽弗将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定义为“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和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他认为会计报告不只是简单地反应经理及其他人员的决策结果,而是能够影响决策的过程。而威廉姆・R・斯科特将经济后果定义为:“经济后果观认为,不论有效证券市场理论的含义如何,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公司的价值。”
现代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合体,各利益方进入企业契约,为的是使自身效用最大化。各利益方之间为了谋取私利,展开激烈的博弈,而会计准则就成为决定他们利益的“游戏规则”。在会计准则出台或变迁之前,各个利益集团都会针对自己的利益变动情况,采取相应的行动。会计准则的制定就变成了一个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政治过程。
二、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在美国的运用状况
金融危机中,美国公允价值的运用是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6年9月正式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简称SFAS157,下同)为基础的。SFAS157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市场交易者在有序交易中,销售资产收到的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
金融危机中,美国对大部分金融产品都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包括很多次贷产品。随着次贷危机逐渐明显,房贷违约率的不断上升,首先由房屋贷款衍生出来的资产抵押类证券如M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DO(抵押债务债券)的价格持续下跌,继而引发各类金融资产价格的普遍急剧下跌,金融风暴汹涌袭来。金融资产普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公允价值计量以市价为基础,企业不得不确认了大量的账面损失,这使得企业的财务报告异常“难看”且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
金融危机中利益受损的各个经济主体开始积极“开展活动”,企图通过影响会计准则,使会计准则产生对其有利的经济后果,保障其经济利益。这一次,矛头指向了公允价值。早在2008年4月份,国际金融协会就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进行游说,要求允许银行中止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到9月雷曼兄弟破产后,公允价值面临的指责陡然升温,要求暂停使用公允价值的呼声渐高。2008年9月3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了针对SFAS157的指导意见,要求企业在金融危机中不能简单地依赖不活跃市场的交易价格,而应更多的通过对价格下滑时间长短、跌幅以及市场流动性的判断,来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放宽了对公允价值的规定。面对越来越大的对公允价值质疑的声音,美国参众两院在10月4日表决通过的救援法案中,赋予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暂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权利,并要求其在90天内就公允价值对金融业的影响进行一个全面的研究。
所幸,SEC按照国会的要求于2008年12月30日完成了研究报告,结论是不取消SFAS157。影响全球的G20华盛顿峰会的G20宣言,深刻分析了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也没有将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作为金融危机的原因。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2009年4月2日决定放宽按公允价值计价的会计准则,给予金融机构在资产计价方面更大的灵活性。由5位委员组成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一致投票决定,金融机构在使用按公允价值方法对金融资产进行估值时可拥有更大的自主判断力。从以上所述可以明显看出:美国第157号《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修订受到了社会各方的强大压力和影响。
三、对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准则的经济后果的分析
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准则的经济后果充分体现在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本文以SFAS157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准则的经济后果:
(一)公允价值准则对公众经济利益的影响
1.公允价值准则对公众利益的积极影响
最先对金融风暴有所感应的是华尔街的银行家。当风暴席卷华尔街,这些银行家最关心的是如何尽可能得避免自己的损失。粉饰报表是途径之一。
然而,公允价值准则要求企业对很多资产、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反应比较敏感,金融产品价格的变化能够迅速反映在会计信息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有效地防范了管理层利用历史成本粉饰财务报告,掩盖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资产损失,尤其是防范某些金融产品明明市场价格已经大幅下降,但投资机构或交易人员都还在用成本价粉饰太平,甚至故意误导其他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情形。
社会公众在获取市场信息上处于劣势地位,他们大多数都是企业管理的“外部成员”,不易获取有效信息来支持其决策以维护自身利益。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价值变化的反应非常迅速,它的取得与市场信息高度相关。公允价值准则使得企业财务报表反映出了非常及时和高度相关的会计信息,有效保障了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从这个角度看,公允价值准则的运用给公众利益带来了积极影响。
2.公允价值准则对公众利益的消极影响
金融危机中,按照公允价值准则的规定,很多金融资产都采用了活跃市场市价作为公允价值入账,而金融产品市价的急剧下跌导致了企业账面资产的大幅缩水;同时,很多资产采用了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由于市场黯淡,按照会计的谨慎原则,企业容易对金融资产的价值做最低估计,这同样引起企业账面资产的大幅缩水和巨额损失的确认。这影响到投资者信心,“恐慌性抛售”行为更加普遍,价格继续下跌,更大的损失被确认,如此恶性循环。在此循环之中,公允价值起了催化剂的效应。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全球股市市值在2008年1―6月蒸发了10万亿美元;截至2008年10月15日,全球性商业和投资银行已确认的损失超过5 938亿美元。
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全球经济出现滑坡。而最终为此次危机买单的,还是社会公众。虽然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刺激经济复苏,但效果并不明显。全球消费的萎缩说明了社会公众购买力的下降,是公众利益受损的有力证明。公允价值计量对危机有着催化作用,从这个角度而言,公允价值准则的实施对公众利益造成了消极影响。
(二)公允价值准则对市场的效率和公平的影响
市场运行的首要目标是效率和公平。会计信息影响着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进而影响市场的效率与公平。会计准则指导下产生的会计信息是否对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有利是衡量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重要内容。
1.公允价值准则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市场参与者决策的正确性或者有效性是决定市场效率的前提,而市场参与者的决策离不开会计信息的支持。从市场效率的角度衡量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必须评价其指导下产生的会计信息,是否提高了决策效率。
美国的金融创新非常丰富,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这些金融产品大多数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危机爆发之后,市场萎靡,市场流动性减弱,很多金融产品甚至已经基本不具备流动性。如花旗、瑞银等投行之前发售了标售利率型证券(下称ARS),ARS市场在2008年2月之前的总市值约为3 300亿美元,而2008年末这个市场已根本不具备流动性。
按照SFAS157的规定,在确认这些不具备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时,适用的方法从第一层次的“市价”降到了第三层次的“估值”。而市场持续低迷使得企业按估值模型确认这些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时不得不作最保守估计,最终确认的公允价值与前期相比大幅下跌,巨额损失由此产生。此时,依据SFAS157所生成的会计信息已经无法为市场参与者高效决策提供有效支持。公允价值计量加剧投资者对所控制的金融资产“恐慌性抛售”的结果也论证了这一点。因此,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准则的运用对市场效率带来了消极影响。
2.公允价值准则对市场公平的影响
市场参与者都能拥有相同的信息及其它权利是市场公平的前提。为了保证公平的竞争机会,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应拥有同等的机会获得相同的会计信息。因而,从市场公平的角度衡量会计准则经济后果,要看其指导下的会计信息披露是否公开并对各经济主体具有共享性,是否能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金融危机中,失去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依赖估值模型来确认公允价值。而由于美国金融创新的过度,很多金融产品价值的评估非常复杂,不同的债券评级机构、按揭发行人、投资机构的金融模型都不尽相同。“公正和公开”的缺失使得市场的定价体系出现混乱,进而导致了公允价值取得的混乱。不同企业按照不同模型取得的公允价值相互之间缺乏可比性。此时,公允价值已经无法合理反应这些金融产品的价值,投资者也就无法取得有效的会计信息。发行方对自己发行这些金融产品具有较为深入的认识,但是很多外部投资者却缺乏对自身投资的这些创新产品的了解,金融产品的发行方和购买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因此,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准则未能有效保障市场公平。
四、对我国公允价值准则建设的建议
我国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谨慎地引入了公允价值,但目前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尚不完善,本文结合对金融危机中美国SFAS157经济后果的分析,为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准则的建设应注重各方利益的协调
准则的经济后果在各个方面影响着准则制定实施的效率,我国准则的制定是政府主导的,但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仍然不能忽视社会各方的影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本身容易造成经营业绩的波动,往往涉及企业以及其他各方的核心利益。涉及公允价值的准则的制定、修改和实施受到社会各方的密切关注和积极影响。因此,我国公允价值的准则的修订及实施也不能忽视其经济后果,要考虑社会各方的影响,在准则的建设中注重各相关方利益的公平和协调。
(二)加强对公允价值应用条件和范围的理论研究
公允价值的应用条件较为苛刻,目前我国公允价值的取得根据市场条件不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资产或负债等存在活跃市场的,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二层次,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或相似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等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三层次,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公允价值。金融危机中,美国对不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取得的规定在实际运用中出现了较多问题。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发达,很多资产和负债还不存在活跃市场,如何确认其公允价值是关于公允价值问题研究的重要方面。为使公允价值准则的实施更加有效,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条件和范围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三)强化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和监管
公允价值的披露和监管是公允价值准则产生积极经济后果的必要保障。金融危机中,美国公允价值的监管比较混乱,表现之一是各种估值模型应用的监管不足。我国目前公允价值计量的有效披露和监管的经验也不够充足,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和监管。
公允价值计量体现了全面收益的观念,公允价值变动的损益在表内核算。而事实上这部分损益与一般损益不同,这种损益是尚未实现的。在公允价值的披露中,不能将“已实现”和“未实现”的损益不加区分,应充分体现出二者的差别,这样才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相关的信息。
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监管,首先,法律监督是基础。对于违反法律,通过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舞弊的单位或个人,要严惩不贷。其次,行政监督需要完善其机制,如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不能片面地强调利润,而应从资产管理、利润创造、现金流量等多个方面综合考查。最后,还要加强社会监督。
【主要参考文献】
[1] 言瑛.从会计行为再认识经济后果与对会计准则的启示[J].企业家天地,2008(9):137-138.
[2] 徐东辉.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J].新学术,2008(6):110-113.
[3] 彭南汀,王习武.论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J].会计研究,2008(12):4-8.
作者简介:张占东(1962-),男,河南扶沟人,河南财经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0)01-0056-04 收稿日期:2009-12-16
一、引 言
发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随着危机的不断加深,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增长动力发生了较大变化。河南作为中部内陆省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统计数据表明,河南省2008年全年生产总值18407.78亿元,增长12.1%,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长13.6%,上半年增长13.7%,前三季度增长13.5%,呈现出明显的前高后低的走势。在多种配套激励措施的共同影响下,2009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8.2%。与上年同期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1月份回落到近年来的最低点1.6%后逐步回升至9月份的16.5%(河南省统计局,2009b)。回顾前三季度,河南经济回升的态势基本形成,但主要是大量政策因素刺激的作用,经济良性发展的内在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工业增长波动、投资增长减缓、经济回升速度在中部地区还处于后进。外部环境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结束,全球经济复苏仍不稳定,影响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种种迹象表明金融危机对河南的冲击来的迟,影响重,走的慢。河南作为一个中部内陆省份,尽管受到全球化的影响程度不高,但受到的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十分突出(李小建等,2002)。
研究金融危机下的河南应对之策,既要考虑到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一般性启示和国家的总体部署,还要兼顾河南省自身的省情。中国社会科学院赴美考察团(2008)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带给中国大量政策性极强的启示,如房地产发展的模式需要反思,不能过度依赖房地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的拉动,对金融体系的风险需要有充分的认识等。杨承训(2009)则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教训是美国的金融模式。在宏观调控政策上,简新华、于海淼(2009)认为当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相比具有目标多元、方法多样、注重标本兼治和远近结合的特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扩大内需的10项措施与总额高达4万亿的投资计划;李种(2009)则认为当前我国政府除了财政政策之外,还采用了以前较少使用的财政收入政策。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截至2008年底,全省总人口991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345万人。大量经验分析表明,由农村经济发展而导致的需求增长、资本大量投入和农村公共物品投入对全省的经济拉动具有显著作用(刘芳等,2009;杨玉珍等,2009;王洪庆,2007);另外,李小建(2005)也特别提到经济地理学中存在的一个明显的缺陷即是大多数研究均把农区作为区域经济的区,忽视了农区经济中的基本单位――农户。综观各种研究发现,当前对金融危机下河南的应对之策研究不多,特别是针对农村经济对全省经济大局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分析还不够,提出的政策还缺乏不同时期的搭配。本文力图抓住农村经济与全省经济的关系这一关键点,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运用计量手段分析、验证了长短期结合的河南省应对之策。
本文余下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从经验分析人手,通过定性描述和定量建模分析河南省经济增长对农村经济的路径依赖并求解动态调整方程;第三部分阐述定量分析的政策含义并得出结论。
二、增长的经验路径和动态调整:基于VECM的分析
(一)增长的经验路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南省的投资、居民消费增速一直保持在平均增幅13%左右的较高水平,经济增长速度也远远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保持在15%左右。从平均水平来看,前两者的增速并没有达到经济增长速度的平均水平,这说明外贸平均增速均高于前两者。在当前外贸形势急转直下的情况下,对投资与消费的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图2―1显示了1990年-2007年河南省按支出法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资本形成总额和居民消费支出(河南统计局,2009a)。
其中,地区生产总值用支出法计算所得;居民消费支出包括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当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上图显示,三项总量的增长趋势略有不同:地区生产总值和资本形成总额呈二次增长态势,而居民消费支出呈近线性增长态势,这说明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更为紧密。图2显示了投资与消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及其趋势变化。
在1990年-2007这18年间,居民消费支出所占百分比超过投资所占百分比的仅有6年,且主要在较早年份,大致持平的为1997年,后者超过前者的有11年,且主要集中于较近年份。特别是在2003年之后,投资所占百分比大幅超过居民消费支出所占百分比,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尽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从经验数据上看并不十分明显,但其自身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无可比拟的优势。通常情况下消费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消费具有不足性。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收入不高和流动性偏好等都是导致消费不足的重要原因。其次是长期性。增加消费、扩大内需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内的收入提高对具有理性预期的消费者而言通常理解成为货币幻觉,只有在长期的收入持续提高时消费者才会增加消费。第三,从当前来看消费优于投资。投资往往带来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度投资也易产生较大的通胀压力,而消费显然避免了这些弊端,同时消费还与消费者福利相联系,扩大消费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福利。
在城市消费日渐成熟并逐渐饱和的情况下,开启农村市场对加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经济增长后劲具有重要意义。但一般经济理论认为,增加公共投资往往会产生挤出效应,导致原本的刺激政策效果减弱。所以既要保证包括农村消费和农村投资在内的农村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还要体现增加农村投资不会产生挤出效应。
(二)增长的动态调整
1、方法、变量与数据
如果一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那么根据Engle表述定理,协整回归可以表为误差修正模型。而对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差分处理并化简得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
其中ECMt-1是误差修正项,即分量之间的协整方程反映了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而整个VECM模型则反映了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及变量滞后期的短期波动对当前变量Yt的影响。系数向量a反映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偏离长期均衡时调整的力度。
根据研究需要,选取如下变量:地区生产总值(GDP)、农村投资(investment)、农村家庭人均消费(COSt)、农村居民物价消费指数(p)。其中农村投资的定义为发生在农村区域的所有投资之和,故农村家庭人均消费与农村投资之和可以代表农村需求。选取了1978年-2008共31年的河南省样本数据,均来自历年河南统计年鉴。其中由于客观统计原因,农村投资存在若干年空白,在建模过程中均采用线性插值法予以补齐。为克服数据本身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和共线性,所有数据均取对数并为可比价格条件下。本文所有建模均使用Eviews5.1软件进行分析。
2、检验与建模
对相应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其均存在单位根过程,但一阶差分后均平稳,说明其均为I(1)过程(见表2-2)
由于非平稳序列之间也可能存在平稳关系,需要对非平稳序列进行Johansen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存在2个协整关系(见表2),可以对其进行VECM建模。
根据经济理论,我们认为2个协整关系即经济增长方程和消费函数方程,由此得到长期均衡关系
lngdp=0.63lncost+0.09lninvest+0.06t
lncost=0.39lnp+0.43lninvest+0.03t
相关准则显示,滞后1阶为最优选择(表3)。由此得到动态调整方程(表4)。
3、基本结论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到如下基本结论:从长期的均衡方程来看,农村人均消费与农村投资都对经济有着较大的贡献,但前者比后者对经济具有更大的弹性(经济增长的消费弹性为0.63,明显大于其投资弹性0.09),这说明长期的经济增长对消费的变动更加敏感,即消费的拉动效应更明显;投资对消费具有正影响,价格对消费有负影响,这说明在农村投资对消费没有明显的“挤出效应”(也可能存在部分的挤出,但是由于农村投资对农村消费具有更大的挤入效应而抵消);从短期的调整方程来看,地区生产总值的动态调整上两个协整方程的系数均显著为负(£值分别达到-2.9与-3.25),说明误差修正机制发挥作用,投资对经济的影响相当显著(t值达到3.35),且影响程度大于消费(0.5 >-0.24 ),这说明短期的动态调整过程中增加农村投资比扩大农村人均消费更有效果。
三、政策含义与基本结论
总结全文,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从定性描述和定量建模中可以看到,河南的经济增长对农村经济有着明显的依赖
河南省的省情决定了农村经济在全省经济中占有相当比例,这一部分长期以来不是拉动经济的最主要的增长源,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其重要性开始凸显,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完全有可能在当前的困难时期起到提振全省经济的作用。
2、描述经济的四个变量的动态调整模型显示了经济的长期均衡与短期调整之间的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法律制度在防范金融危机中的地位
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有经济体制、政治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但是从近些年来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和地区来看,法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是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制度经济学证明,完善有效的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在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业天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金融风险可以说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常态①金融法律制度的主旨并不是要消灭所有的金融风险.而是要将金融风险控制在金融监督管理者可容忍的范围和金融机构可承受的区间内HI。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是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的必由之路。一法律是市场主体资格健全和行为规范化的保障健全的金融市场必须有合格的市场主体。而合格的市场主体本身又包含了主体资格健全和行为规范化两层含义。一方面,法律明文规定金融市场主体的准入条件和标准,从而杜绝不健全主体及非法进入者对市场秩序的冲击,避免金融风险的制造者。另一方面,法律的规制、引导、教育等作用可以有效克服主体行为的自发盲目性,成为自觉遵守市场“游戏规则”的理性“经济人”.依法规避金融风险
(二)法律是金融交易信用的保护器
金融主体间的交易,普遍以契约交易方式完成。契约自身的平等、诚信、等价有偿等特点可以担当维护交易安全、分担交易风险的重担。而作为法律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契约制度,不仅能使合格交易得到确认,而且还能以法律强制力切实保障契约的履行.有效避免信用危机形成和诱发金融危机。
(三)法律是金融稳定的基础设施和金融危机防范的制度化保障
按照世界银行(2001)的界定,法律制度是“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金融运行质量和金融安全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稳定发展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层面。金融业的运行与发展都是在该基础层面上的技术性活动。法律制度基础越牢固、完善,建筑在此层面上的金融活动就越稳定.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小,即使发生危机.法律制度也能够有效地把损害降到最低②。由此可见,健全的法律制度是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必要的有效手段
二、他山之石:国际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的分析
(一)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
1.美国。经历1929-1933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为有效地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1)建立健全有关金融法律体系,完善金融危机预防法律制度.维护银行业的适度竞争。防范金融风险的积累和金融危机的爆发。(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恢复存款人市场信心,保障存款人利益,有效。控制了金融危机的爆发。(3)建立合理的伞型监管体制和金融稳定分工协调机制,在促进自由竞争、防范金融危机方面成效明显。(4)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实现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竞争,加强金融服务业的竞争,提高其效率和抵御风险能力。
2.英国。(1)立法建立良好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在维护金融稳定、处理有问题金融机构、预防金融危机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2ooo年颁布《英国金融服务法》成立金融服务局(FSA),创新金融监管模式,以跨行业单一监管取代分业多元监管,确保金融业具有竞争力,确保信息公开,在防范金融危机方面效果显著。
3.其他欧洲国家的做法。1987年底巴塞尔协议公布后,法国制定新的监管条例,通过立法手段促使银行,尤其是国营银行提高资本充足比率.通过充实资本来预防银行支付危机的发生。意大利则效仿法国,采取了一系列增加国营银行资本力量的法律措施。欧洲各国通过鼓励提高资本充足率.为银行稳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切都有助于银行风险的进一步降低,加强了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在危机预防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4.日本。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危机之后,日本加强了金融危机防范的法律制度:修改《日本银行法》,提高El本银行的独立性。(2)设立金融监督厅,使政策制订和执行分离,强化维护金融安全的监督体系。(3)取消分业经营制度,但同时保持着强有力的金融监管。(41完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透明度。(5)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设立专门的不良债权回收机构.化解金融危机。(6)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对维护公众信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以韩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防范的法律制度
韩国接受1997年金融危机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护金融稳定,防止危机重现。(1)在加强韩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同时.先后成立了金融监督委员会(FSC)和金融监督院(FSS),实施集中统一监管体制。(2)修改《韩国银行法》、《存款人保险法》等法律制度,实行金融结构调整。(3)充分发挥韩国资产管理公司fKAMCO)重要功能.提供金融机构重组所需资金支持。(4)建立良好的会计制度,完善了信息披露制度、信用评估体系以及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体系,为韩国金融危机防范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墨西哥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在国内融资方面。拉美一些国家不断完善和补充有关直接融资、债券和股票市场方面的法律制度,其目的是运用法律手段为本国经济的增长提供稳定和可靠的发展基金,改变过去主要依靠外资,特别是短期资本支撑经济的局面。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发生过金融危机的马来西亚、泰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在预防金融危机方面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加强了对金融危机法律防范制度的建设。
(三)新巴塞尔协议中防范金融危机的有关规定
新的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一是更新了最低资本要求,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也纳人了风险资产的计算范畴.从而更能反映银行资产所面临的真实风险状况。二是从外部监管的角度督促银行保持资本充足性要求和完善内控机制,防止将来可能产生的危机因素。三是引入市场约束规则,建立银行强制披露信息制度,迫使银行有效配置资金,保持金融体系的安全性与稳健性。四是强调对银行业进行全方位的风险监控,将建立银行业监管的有效系统作为实现有效监管的重要前提,并注重建立银行自身的风险防范约束机制。
(四)各国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以及巴塞尔协议有关规定的启示
1.运用法律手段防范金融风险.建立金融稳定法律体系,用立法推动金融改革。各国金融实践证明:没有法律规范,不依法进行强有力的金融监管.就不会有良好的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2.建立金融危机防范和协调法律机制,制定中央银行与其他监管部门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整合监管力量.合力应对金融危机。
3.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阻断金融风险的传播。
4.实行功能监管,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改革完善银行、证券、保险业等金融监管法律制度,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
5.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市场纪律的约束.要求金融机构披露真实可靠的信息。预防金融危机发生。
6.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三、风险与挑战:我国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以《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和《保险法》为核心的金融稳定法律制度已初步建立.防范金融危机的立法建设不断加强。但是,现行法律关于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的规定过于原则、零散,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防范化解金融危机的法律体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问题:
1.缺乏统一完整的金融稳定法律体系。《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保险法》关于防范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的规定比较笼统.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操作规范亟待完善和细化。主要法律规定的缺失,导致金融危机的防范缺乏完善的制度性安排。
2.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缺位和错位。一是从机构监管到功能监管的转变不充分,制度尚需完善,既存在监管职能重叠、过度监管、阻碍金融创新的问题,也存在监管不足,形成真空,造成放任金融风险的可能。二是跨市场跨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缺失,一些潜在风险缺乏有效控制。三是现行监管法律制度过于强调监管机关法定权威的运用.疏忽了银行内部控制和同业自律机制的兼用,无法有效发挥其引导风险内控制度的功能。
3.金融危机应急与救助法律制度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是最后贷款人制度存在拯救标准不明确、救助工具单一、缺乏清晰配套措施等缺陷。二是对危机银行接管与并购制度很不完善,使银行接管、并购缺乏法律规制。三是没有形成国际金融风险防范的法律机制,不能适应金融服务市场国际化和金融业竞争加剧的需要,无法抵御跨国传导的金融危机。四是缺乏存款保险制度,易引起公众恐慌,出现存款挤兑。
4.征信管理法律制度缺失。在我国,信用风险仍然是金融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目前我国征信管理法律欠缺,对信用风险缺乏法律约束,另外,对金融诈骗和违反金融管理秩序犯罪惩罚的法律制度也存在缺陷,使金融诈骗行为的违法成本过低,导致风险最终转嫁给金融机构。
5.金融机构和企业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一方面,企业破产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难以充分维护金融机构债权人合法权益,一定程度上致使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大量滋生和积累,无法满足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需求。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严重缺失,不利于化解金融风险。目前,我国对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缺乏统一完整的法律规定,一些有问题金融机构无法按照市场原则实现稳定退出,进行及早处置,使风险控制缺乏法律框架下的约束,容易导致金融风险积聚,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
四、未来展望:对我国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的建议
完善金融危机防范的制度建设,重点要加强金融立法工作,建立健全各项法度。我国应建立以《金融稳定法》为龙头,以金融监管法律制度、金融生态环境法律制度、金融危机救助和处置法律制度等为辅助的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体系。
(一)健全完善法律体系,为金融危机防范提供良好法治环境尽快制定《金融稳定法》,作为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的母法。借鉴其他国家良好的立法例,提高立法技术,修改《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金融基本法。既要鼓励金融创新.又要加强对金融危机的防控。对现行金融危机防范法律进行修改、清理和整合,使之与WTO协议和附件等国际惯例接轨,防范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入侵。
1.1金融监管与异化了而且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不相适应。金融市场失灵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保持金融创新产品能够健康有效的发展和满足市场的需求,在有持续的金融创新产品产生的过程中,为了避免金融的巨大风险,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管机构,通过监管机构的有效控制和审查来避免风险的产生。目前,在美国的的金融衍生物不断更新的时代,市场风险和金融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只有监管部门加强将官力度才能够抵御风险的产生,以美国住房贷款方面的金融创新为例,引起这次次贷危机的导火线之一就是由美国住房贷款衍生的抵押房贷和资产证券化。在美国监管机构监管不明确及未能有效监督的情况下使得金融机构监管的严重失调,导致了金融衍生物及金融机构的瓦解和房地产按揭贷款的断裂。
1.2在金融异化的现状下双重多头监管体制造成监管效率低下。在2007年11月《提升美国金融竞争力蓝图》中提到美国这种僵硬的监管方式和过于严密的法律网,使得监管者出现疲劳应付以及人力资源浪费不但产生了高额的管理成本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目前的这种双重多头管理,让多家监管机构来管理一家金融机构,会造成工作的重复和错配性,在这种监管环境下不但会丧失资本市场的竞争力,还会降低监管者的劳动积极性,重复的监管机构并不适应当前的金融市场。
1.3国际监管合作不足。以信息共享为基础的监管合作是通过积极的政策协调和技术援助来完成的。信息共享采取了公共的宏观经济政策立场,通过考虑各国国家的政策框架和监管措施,来寻求一体化的统一政策的过程。通过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放映出了国际合作的缺乏,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和信息交换平台,使得监管者没有足够的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具体含义。有关国际机构对全球资本流动的监管远远不足于对新兴国家的汇率的了解。在对经济衰退时期的资金扭转情况了解不够充分,这是使美国次贷危机转向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2金融监管的启示
2.1完善监管体系。拥有发现、监测和管理风险的运作机制是构成一个完善的监管体制的必须要素。一旦金融系统中出现任何的风险,金融监管体制都会进行合理的处理。要做到拥有一个完备的风险防范的体系,以及对场外市场的衍生产品一一监控,并通过发现和解决系统性风险来探索新的监管机制,才能形成一个完善而系统的监管体系。
2.2在信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应更多地对市场上的投资者的行为进行预期。在金融异化的现状下,投资者的行为不仅对投资市场产生应该影响,而且对实体经济也产生影响,例如国际上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则已经不依赖于实体经济而依赖于国际投机者的行为。对市场的投资者行为进行预期,是金融创新监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导致其投资行为的变化,而监管者对投资者投资行为的预期则能更好的控制风险,避免诸如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深化。
一、引言
近几十年金融危机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破坏性越来越大。危机对各经济体而言均意味着巨额损失,因为挽救金融系统不但要付出直接成本,而还要付出因经济增长受挫造成更为惨重的间接经济损失。近年出现的新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危机经常波及其他国家的市场。因固定汇率制度解体引发的货币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和传播途径,不仅为固定汇率制度国家所关注也为其他浮动汇率国家所重视。因为,这种危机会像传染病一样扩散,致使国际金融系统发生混乱,给很多国带来巨大损失。
事实上,无论固定汇率国家还是浮动汇率的发达国家,各国央行以及相关部门都非常关心货币金融危机的发生和传染问题。自Krugman[1979][5]和Flood 等[1984][3]的研究问世以来,人们陆续提出了多种模型研究货币金融危机。这些模型常常和一些具体的危机纠缠在一起,难于从总体上加以把握。李雪等[2009][9]从模型演化的角度出发,综述了该研究领域的主要工作,论述了全局博弈方法在金融危机模型研究中的必要性。本文则在李雪等[2009][7]的基础上,从试验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这一问题做进一步讨论,并综述一些相关研究成果,说明试验经济学的不可替代性。本文着重讨论,Heinemann等[2004][4]和Taketa等[2007][8]的研究结果。
二、传统的货币金融危机模型
货币金融危机传统模型有三代,他们皆以现实中实际发生的货币金融为背景。因此,所以它们考虑的重点都是危机的某些侧面而非全部。
一代模型以1960年~1970年发生在南美金融危机为背景,其中的代表性文献是 文献[5],[6]。模型的前提是货币当局为填补政府财政赤字不断用发行纸币,讨论的重点是货币危机的发生时间。二代模型以1992年欧洲的汇率机制危机为背景。其前提不是财政赤字而是萧条和高失业等经济基本面信息,讨论的重点是货币金融危机会发生的条件。二代模型和一代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前者有多重均衡。三代模型以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为背景,关注的不再是经济基本面恶化问题而是市场情绪,从金融面上揭示了自实现金融危机的关联机制。三代模型种类很多,因涉及的问题不同而不同。
它们主要贡献是:一代模型揭示了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发行纸币弥补政府财政赤字引发的货币危机的时间,揭示了建议健康财政政策对防范货币危机的重要性;二代模型表明,一个国家即便经济的基本面良好也可能发生取决于投机者判断的自实现货币金融危机,建议政府适时经济基本面信息,控制市场情绪,防止自实现货币危机发生;三代模型则从理论上展示了引发货币金融危机原因的多样性。该类模型和前两代,共同点是都强调防止市场情绪恶化以避免自实现货币危机发生的重要性,不同点是更强调针对具体问题建立模型。
然而,传统货币危机模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上都有其局限性。第一代模型自不必说,第二、三代模型的理论局限性更为突出。尽管它们揭示了经济基本面处于中间区域时,投机者们会采取共同行动以实现多种均衡中的某一种,但是未揭示促使投机者们共同行动根本驱动力的形成机制,因此不能解释(1)乔治・索罗斯之类的金融大鳄对危机发生概率的影响;(2)不能解释货币金融危机的传播机制。
三、传统模型的推广――全局博弈方法的引入
造成上述困境根本原因是,它们都使用投机者信息对称假定。放宽该假定,情况会变得非常不同,这时全局博弈方法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参见竹田(2007)[10])。使用全局博弈的方法可以找出被称为信息切换值的临界值,这是决定投机者是否发动进攻的惟一标准。在投机者发动进攻的前提下,仍然运用全局博弈方法可进一步发现被称为基本面切换值的和基本面有关的临界值,这是决定货币金融危机发生与否的惟一标准。使用这两个切换值可突破了传统模型的局限性,较好地解释金融大鳄的作用并揭示危机的传播机制。但是,由于投机者的决策数据不公开,所以使用实际数据的传统实证研究方法(例如,计量方法等)无法研究上述模型的现实性。
总之,传统模型由于采用投机者信息对称的假定,所以对近年来的金融危机缺乏解释力,故有局限性。基于全局博弈的推广模型,由于放宽了投机者信息对称假定,所以提高了传统模型的解释力。但是,推广模型的现实性研究目前尚不充分,所以有必要引入试验经济学方法处理这类问题。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使用试验经济学的方法应对这一问题,下一节将讨论这方面的研究。
四、推广模型的试验经济学研究
试验经济学的一般做法是,将试验参与者(被试验者)召集在计算机室,根据模型要求在机器上给出假想的经济状况,要求试验者根据自己的观察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这些行动反过来也会影响机器原来给出的经济状况。在人和机器的相互作用中,每个被实验者最后都能获得其试验业绩,他们将根据这个业绩来获得自己的报酬,业绩是决定报酬的唯一决定因素。试验经济学家则根据试验结果,判断待验证的经济理论是否有现实性。
试验经济学的好处是不受实际观测数据的限制,可以自己创造试验数据来研究问题。正因为如此,一些金融学家也开始使用这一方法来处理金融问题,特别是处理金融危机模型的现实性问题。另外,由于试验中能够很好地控制各种干扰因素,所以可以将理论要求的经济场景忠实地再现于计算机,这更能直接反映被验证理论的妥当性。
正是由于金融危机模型面对的是日益频繁、复杂的现实货币金融危机,所以这类模型通常是复杂的,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又由于现实中不能取得足够的数据(特别是和投机相关的数据),使得计量性的实证分析方法在这个领域中很难有所作为。现在,已经有一些研究者开始借助试验经济学方法对现代危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例如,文献[4]和文献[8]等。接下来具体介绍他们的工作以及由此获得的结论。
文献[4]使用试验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文献[6]的模型。研究设计了切换值含噪音干扰和不含噪音干扰两种场景。首先是含噪音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被试验者的行动相对于经济基本面信息更受切换信号的影响,这和文献[6]的结论一致。其次是不含噪音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被试验者的行动所受的主要影响,依然还是受切换信号,这和文献[6]的结论不同。后者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公布经济基本面信息或许并不明智。前者的结论则是,即便公布经济基本面信息,投机者看中的仍然是切换信号,因此基本面信息公布与否对危机的发生作用不大,这更符合实际情况。
文献[8]考察了文献[2],[6]的模型。他们的试验也设计了两个场景:一个允许巨额买空(金融大鳄)的被试验者存在;另一个不允许。根据文献[2]的结果,金融大鳄存在时,投机者会更加积极地参与投机攻击活动。文献[8]的试验结果表明了同样的结论。除此之外,文献[8]考察了文献[2]没有考虑过的事情。文献[2],[6]只表明,金融大鳄存在时,货币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明显增大,但是并未考虑更进一步的情况。文献[8]则表明,金融大鳄存在时的危机发生概率的增大效果比逐出时的大。这个发现可引发监管政策方面进一步的思考:是加强监管不让金融大鳄进入市场好,还是将先将它们放进来然后再将其逐出好?
总之,借助试验经济学的力量, 文献[4]和文献[8]的研究分别有力地支持和发展了文献[6]和文献[2]的工作。
五、结论
关于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和传播途径的模型很多,常和一些具体的危机纠缠在一起,难于从整体上把握。从总体上把握该领域的研究动向非常重要。受制于实际观测数据(特别是和投机相关的数据)可得性的限制,很多金融危机模型无法使用计量方法做实证分析。目前,已经有学者借助试验经济学方法研究这类有关模型现实性的实证问题,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因此,金融危机模型研究中,试验经济学方法和全局博弈方法同样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Burnside, C., M. Eichenbaum, and S. Rebelo, “Government Guarantees and Self-Fulfilling Speculative Attacks,”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19 (1), 2004, pp. 31~63
[2]Corsetti, G., A. Dasgupta, S. Morris, and H. S. Shin, “Does One Soros Make a Difference? A Theory of Currency Crises with Large and Small Trader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71 (1), 2004, pp. 87~113
[3]Flood, R. P., and P. M. Garber, “Collapsing Exchange-Rate Regimes: Some Linear Exampl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7 (1-2), 1984, pp. 1~13
[4]Heinemann, F., R. Nagel, and P. Ockenfels, “The Theory of Global Games on Test: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Coordination Games with Public and Private Information,” Econometrica, 72 (5), 2004b, pp. 1583-1599
[5]Krugman, P., “A Model of Balance-of-Payment Crisis,”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11 (3), 1979, pp. 311~325
[6]Morris, S., and H. S. Shin, “Unique Equilibrium in a Model of Self-Fulfilling Currency Attack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8 (3), 1998, pp. 587~597
[7]Obstfeld, M., “The Logic of Currency Crises.,” Cahiers Economiques et Monétaires, 43, Banque de France, 1994, pp. 18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