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理论知识范文

时间:2023-08-31 09:22: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工商管理理论知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工商管理理论知识

篇1

1.人才培养定位偏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具有较高人文素养,能够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然而随高等教育的普及,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呈现层次性和阶梯性的特征,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朝硕士或博士生转变,高职院校处于较低的层次,人才培养定位应与社会行业实际需求相吻合。

2.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从课程设置来看,大部分是理论教学。目前,大多数院校在教学安排上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实践环节很少。国内很多的现行管理方面的教材都是从国外引进过来,然而,外国的教材引进国内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国内院校的部分教材还是国外很陈旧的知识,当代国外最新的管理理论知识,并未及时传播到国内。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这些理论知识,是难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3.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可以完善理论教学的不足。但与院校合作的企业,基于经济角度的考虑,责任大于同报,导致合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大多数校企合作属于短期的,不规范,靠人脉资源维系较低层次的合作。学生去企业实习,只是仅仅了解企业的工作形式,未能真正深入了解企业的全面工作运作流程,导致学生在企业未能得到有效地锻炼,毕业后,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4.专业设置毫无自身特色工商管理专业不同学历层次间的培养目标设置没有明显区别,从而导致培养人才的特点不够鲜明,没有层次性,缺乏自身的特色。从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看,范围很广但不集中。一般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都要学习:公司理财、生产运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等等,即干什么都要学,但干什么都学不精,缺乏知识的纵向深入。很多学生求职非常迷茫,感觉干什么都懂一点点,但具体到某一工作岗位,往往无所适从。因此,专业设置没有自身的特色,这样培养的人才也毫无特色可言。

二、完善现有培养模式的若干建议

当我们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由包分配转变成自主择业时,如何培养符合职业发展需要的高职管理类人才,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

1.界定高职类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素质也在明显下降。高职学生是高招最后批次录取的,分数较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该有区分,把曾经培养目标为高素质的高端管理类人才,转变为与实际的生源,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素质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此来适应整个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即高职培养目标应界定为在工商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的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连锁经营、人力资源、行政管理及管理咨询等中基层市场或销售类岗位。这样培养目标,能够为高职管理类毕业生指明了就业方向,同时能够更好的与本科教育及本科以上层次教育区分开来。此外,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详细,使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的实际用人要求相符合,从而使我们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只有更切合社会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把高职教育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

篇2

在这个大背景下,集团财务管理工作的角色与职责也将有所调整。

首先要提高认识。在国内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集团总部层面,财务部门的职责虽然增加了上市公司年报与信息披露的内容,但主要工作仍局限于会计核算的职能范围,在上市公司价值管理方面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由于资本市场、证券交易所、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公开披露的要求,一些重大的交易事项、融资活动、股权变动等业务,对上市公司价值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合规、客观地反映重大事项,正确引导资本市场对信息的反应,使这些业务转化为企业价值的增值动力,就要求企业集团层面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具有全局观和高度的专业性,不仅能够满足新业务带来的新要求,而且能够作为集团管理层决策的智囊团,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提供关键性支持,加强事前管理。部分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团队未能充分认识到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根本区别,以及由此带来的对财务管理的新的要求。

笔者认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职能应以传统的会计核算为基础,将工作重点和突破点放到“支持集团发展战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公司股东价值”上面来。

其次,集团财务管理团队为上市公司增值应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1)基础层面:会计核算。很多人认为,会计核算即为依据会计与税务准则,客观反映已发生的业务即可。然而,对上市公司而言,披露的财务信息却能够对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判断以及各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如能做好事前规划,从财务结果的角度出发优化设计重大交易的架构、交易方式、合同条款与交易时间,是可以实现合理管理公司价值的,这就是集团财务管理的价值体现。香港富豪李嘉诚先生说自己从不做直觉投资,而是仔细研读公司财务报告,研究商业规则后做决策,原因就在于此。(2)中间层面:预算管理、资金管理与纳税筹划。第一,预算管理与考核评价企业管理的两个核心是战略管理和财务管理,而财务管理的两个核心是预算管理和资金管理。可见预算管理在集团运营管理中扮演多么重要的角色。目前,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逐步认识到,预算管理绝不仅仅是财务部一个部门的工作,它实际上是囊括了企业所有经营业务从发生到结束的全链条、全过程。这就是全面预算管理的由来―需要预算管理接“地气”,即关联业务管理的方方面面。通过分析、归纳业务流程各个节点中影响财务表现的因素,整理出预算管控的关键抓手,以此推动生产经营的各个部门与环节积极参与到预算管理中去,最终提高各项业务的盈利水平。当然,在各大集团的业务领域、涉及地域越来越广的今天,繁复的业务关系也需要强大的全面预算信息系统的支持。

预算管理归根结底就是资源分配的过程。这些包括生产资料、资金资源、人力资源等等的分配。站在集团财务管理层面,全面预算管理则不仅仅限于“下接地气”,更重要的是“上接战略”,即依据集团在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战略,结合各分子公司的实际情况,通过资源分配引导集团各层面通力协作实现集团的发展战略目标。因此应以集团财务管理团队为牵头人,组织协调各部门整合集团各方面的资源,平衡这些资源在不同业务板块、事业部、不同地域和/或不同业务链条间的分配,通过分析、对比并改进业务流程、优化成本结构,选取出盈利能力最强的方案,按照集团战略发展的目标引导资源向战略发展所指向的业务领域倾斜,将管控前置化,加强事前和事中管理,从而使企业盈利能力与公司价值最大化。

预算的考核与评价是预算管理的手段,引导性是其核心内容。即不仅要求客观、可行,还要求通过考核与评价体系的设计,体现集团管理层对价值管理的侧重点和关注点,从而促进集团内部各部门、各层级通过主观努力实现目标。

预算管理与战略不可分割。从某种角度上说,战略是五到十年的规划,而预算是年度财务与业务预算,也可以称为年度计划。其本质就是集团发展战略的小步走。正是通过这一年年的小步走从而实现几年一个阶段的战略规划。所以我们说,预算必须上接战略,下接业务,否则就是无法实现的空洞的计划。

古语说,预则立,不预则废。财务管理团队应牵头做好预算管理工作,使集团业务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团队需要有综合战略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大局观,通过预算指出集团的发展趋势与指向,供集团管理层决策用。不同业务安排下

第二,资金管理。刚完成IPO的上市公司,通常用百姓的话讲“不差钱”。但上市不仅“圈到了钱”,更意味着踏入资本市场,需要遵守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利用好资本杠杆,可以实现以小搏大,以弱搏强,达到四两拨千斤和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跨境、跨业务板块或跨产业领域的扩张,迅速完成资本积累。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很多境外公司虽然有优质资产,但资金链断裂,是行业内整合的好时机。如果能够利用好资本杠杆,可以以较低资金成本获取优质资产,从而实现业务扩张。

此外资金管理还体现在集团内部资金池的高效管理。将资金统一收归集团总部纳入资金池,统一调配、利用,可以灵活管理盈余流动资金,避免部分子公司缺少运营资金而从银行高利率贷款,而另一部分分子公司有大量资金盈余闲置的局面,降低集团整体资金成本,从而使集团利润最大化。

此外,还应重视集团资本结构的设计。很多人认为从资本市场融来的钱比从银行借来的钱要便宜,其实大错特错。事实上,投资者要求的回报远高于银行贷款的利率,否则投资者大可以将资金存在银行收取存款利息。另一方面,银行贷款利息可以获取税盾,从而降低集团的最终融资成本与费用。当然也并不是债务融资越多越好,股权融资的优势在于其“利息”的支付没有强制性的时间要求,尤其在公司发展初期和快速扩张期显得尤为重要。

集团财务管理工作应当对上述两点有深刻认识,提高集团对资本构成与资本成本的敏感度。在集团不同发展阶段,根据业务的要求和外部融资环境及资本市场活跃度,测算不同融资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从而确保用最低的融资成本在最佳时段获取所需的资金,并通过内部资金池的有效调动,发挥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率。

第三,纳税筹划。有些上市公司没有辨识出合理纳税筹划和偷逃漏税的区别。纳税筹划是指在国家税收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的前期筹划,尽可能地减轻税收负担,以获取税收收益,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所以,如何把理解、掌握国家、地方的税收政策,并利用好税收政策和法规资源,通过筹划合理避税来最大限度的减少税收成本,成为集团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高级层面:企业收购与并购、重大投资活动、特殊类别的融资、股东评价导向、盈利能力评价与风险预警、股权管理等方面的决策支持。

第一,企业收购与并购。上市公司除了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外,通过收购与并购(M&A)也是可以快速实现企业成长与扩张的重要手段。然而通过对大型企业集团经营状况做深入分析,我们看到很多并购后的企业自身运营是盈利的,但站在集团层面,将收并购时支付的溢价摊销考虑进去就是亏损的。还有一个现象是,很多上市公司在就收并购事项进行公告后,股价不涨反跌。这些都体现了集团财务管理工作在收并购前期和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关键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收并购带来的未来价值评估。这包括标的企业在被收并购后业务的经营情况,未来三到五年的经营预测,合并后的净增加值(VAB-(VA+VB)-(P+E))是否真正大于零。在国内的教科书中,P代表了收购方支付的收购溢价。但根据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协会的执业规则,支付的对价由于是现金或股票的不同支付手段,对收并购的实际结果大不相同。现金和股票的支付手段表面上只是影响了收购方短期内的现金流状况,但从深层次研究,不同的支付手段实际上直接影响收并购的经济净增加值的结果。看起来“盈利”的收并购实际上却可能是赔本买卖。

其次,很多上市公司收并购团队仅仅关注业务本身,忽视了一些关键因素会对资本市场对集团未来盈利能力的判断产生重大影响,从而直接波及上市公司的股价走向。这些关键因素包括:收并购前后上市公司NAV的测算,受集团公司现金流的变化、收并购资金的筹措安排、收并购合同的关键条款的设计等。

因此,集团财务管理工作应当结合上述两方面,将重点放在收并购对价的总额、支付方式和融资手段、收并购NAV的深入分析上,充分分析收并购业务本身和收并购之后实际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通过敏感性分析测试不同对价总额和支付手段下的对价底线,从而对优化收并购方案与完善合同条款设计作出关键性支持。管理资本市场股东对收并购业务的预期,使集团在收并购活动中实现收并购的合体价值最大化,同时做好盈利预测工作,适当引导资本市场,稳定公司股价甚至通过优化的方案释放乐观信号从而推高上市公司股价,这些都是集团财务管理工作在收并购业务中对集团价值进行优化管理的核心体现。

第二,重大投资业务。在对集团一些重大项目的运营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成本已经在项目经营阶段成为了固定成本。比如对于一些基建期很长的项目:煤炭生产和电力企业,项目前期的建设成本在项目投入运营后化身为固定资产折旧与摊销,通常可以占到固定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在项目运营期,这部分成本已经无法进行优化,但从成本的形成原因来看,如果能够加大在项目投资前的可行性研究与基建期成本管理力度,完全可以优化项目运营期的成本结构,增加项目的盈利能力。

这就需要集团财务团队牵头,协同投资部门引入项目全周期管理。即财务管理团队在项目论证期、建设期即充分介入,参与论证项目的盈利能力,尤其是资金匹配与资金成本管理,纳税筹划,加大基建期的核算与审计力度,从而在项目初始期加大成本管理力度,大幅提高项目全周期的盈利能力。

第三,盈利能力评价与风险预警。在与资本市场、投资者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投资者和股东更加关心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财务健康程度。换言之,他们更擅长于通过分析各种比率与指标的细微变化及指标间关系的细微变化,挖掘出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变化,从而做出信用评级、融资与投资的重要决策。

财务管理团队更应该具备大局观和高度专业化的素质,能适时地跳出具体的业务层面,从整体角度全面分析集团财务的各项指标,通过结构、趋势、与行业对标等方式评估集团的财务健康状况,从而给出风险预警与解决方案或建议,供集团领导层决策。这也是集团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职责。

第四、股权管理

篇3

2、新时期工商管理职能 

2.1、组织职责 

组织职责解答的是工商部门干什么的问题。在现代社会里,国家设置政府职责是一个平衡政府、市场和社会功能之间“度”的过程,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目标、文化传统因素以及政府自身能力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虽然在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但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对市场经济监管的职责却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经济性管制、社会性管制和反不正当竞争也是我国政府监管市场的主要职责。经济性管制是指在自然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的领域中,政府为了防止发生资源配置低效和私权的滥用,而运用法律权限,通过许可和认可等手段,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价格、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投资、财务会计等有关行为实施的管制。社会性管制是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以及保护环境、防止灾害为目的,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伴随着提供它们而产生的各种活动制定的标准或禁止、限制特定行为的管;反不正当竞争就是通过强制手段制止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管制。不正当竞争的涵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层面是指包括垄断、限制竞争行为在内的所有破坏竞争秩序的行为。狭义层面仅指企业或经营者采用欺诈、利诱、诋毁、窃取以及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和公平竞争的手段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 

2.2、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能 

规范市场经济主体为了促使得我国的市场经济的主体准入的制度得到改善,使其更加的合理和规范。工商管理部门在对市场的主体行为进行了规范并促进市场主体的合法经营以及维护市场经济次序等方面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主体准入制度上工商管理部门的积极有效的工作,非常有利于建设极为规范化的市场主体准入制度,因此工商管理部门有效的维护了我国的市场经济次序,由此保证了我国市场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强化市场监督工商管理部门在规范市场的主体行为和市场监督的工作方面均起着极其大的作用。 

篇4

以阶段式学习为基础,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的教学模块,并安排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相应的模块教学。鄂州职业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构建了由通识能力培养阶段、管理能力培养阶段和实践能力培养阶段组成的课程体系。其中,通识能力培养阶段针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教育以及校园文化体验。管理能力培养阶段开设有管理能力基础、基础会计、统计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和企业经营实务等七门专业核心课程,这也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企业经营管理的技能。实践能力培养阶段安排学生进行校内综合实训、创业竞赛以及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实训阶段的学习,让学生在前面两个阶段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真实的经营管理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2.重新规划课程教学内容新的教学组织模式

要求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学习一门课程。教学内容既要符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同时也要符合企业的生产实践,需要重新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专业教学团队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对全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和精减,避免内容的重复,设计了全部课程的能力训练项目和工作任务。

二、“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的具体实施

1.教学资源的分配与利用

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上课的时间不同,开设的课程也不一样。每门课程的授课教师一般又分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还有校企合作的多家企业以不同的形式参与教学。因此,“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的实施需要解决班级、时间、教师、企业等资源的分配和利用问题,以保障教学的顺利实施并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下面以鄂州职业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2013级大二两个班的学生为例。

(1)课程及时间安排2013级大二时,学生处于管理能力培养的阶段,有四个学期,主要学习7门核心课程。前三学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6门核心课程,培养学生专项管理技能。第四学期学习企业经营实务,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2)师资安排鄂州职业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每门课程都组建了由2至3名校内专任教师和多名校外兼职教师即企业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既分工又协作。比如教学信息共享,共同制定项目任务书,设计项目任务情景,共同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进行评价等。校内专任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和实训工作,校外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在企业的实训、顶岗实习等工作。另外也根据课程需要,组织校外兼职教师到学校授课或者举办专题讲座。

(3)企业资源利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的关系,共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家,基本满足了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有湖北同方泵业有限公司、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钢鄂州钢铁公司和武钢华重机械有限公司等4家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在学校学习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到以上4家企业进行实训和顶岗实习。

2.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教学过程分为校内教学和校外实训两个部分。校内教学过程分为准备、实施和评价等3个阶段。在准备阶段,教学团队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精心设计项目任务情景,拟定项目任务书。项目任务书由任务情景、目标、要求、实施步骤、考评方式等内容组成,是学习任务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在实施阶段,学生根据项目任务书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查找资料,学习讨论,撰写文稿,完成任务。成果一般为计划书、方案、问卷、研究报告等形式。在评价阶段,小组推荐学生演讲,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的评委会现场打分,或者由校内或校外教师在网上审阅相关成果并评价。评价完毕,学生根据所提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最终任务成果。每完成一个任务或一个项目,学生就掌握了一项技能。接下来是在企业里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训,学生将在学校学习到的技能运用到企业实践中去,使技能得以巩固、提高,形成最终的职业技能。这段时间里,在企业提供的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兼职教师给学生安排实训任务,这些任务要求学生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拿出解决方案。学生通过实训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锻炼了自己的实践技能。

三、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的优势

采用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与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相比,有以下优势:

1.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内要同时学习几门课程。改革后的高职教学,课程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模式进行,每门课程的授课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在课外来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这样一来,任务多而时间有限,学生出现疲于应付的现象,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现在,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内,只需学习1到2门课程,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工作任务,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了真正的培养和提高,职业教育改革的初衷得以实现。

2.企业愿意配合

目前开展的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企业要在场地、岗位、设备器材、指导教师上有一定的投入。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去企业实训的学生并不能给企业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带来直接效益,学生到企业实训一定程度上还会给企业增加负担,这也是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瓶颈。而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一年可以安排3个、4个甚至更多的学期,有利于根据教学需要并结合企业的生产作业情况灵活安排教学进程,比如课程的安排可以与企业生产运营流程同步,在企业生产旺季时,安排在校内课堂学习,而在企业生产淡季时,安排在企业内实训。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让企业乐意配合。

3.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

有两个特点。一是分段式,通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将学生职业能力分为几个能力逐步递进的阶段来培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是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学生结束一门课程的校内学习后,就被安排到企业开展实训,实训结束后开始另一门课程的校内学习和企业实训,如此交替。一方面,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逐步递进提高的,另一方面,课堂学习的知识又能通过实践得到锻炼和巩固。这种教学组织模式无疑更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篇5

一、什么是知识管理和企业管理

要弄清以上问题,首先,我们要从弄清什么是知识管理和企业信息管理入手。美国生产和质量委员会(APQC)对知识管理定义如下:知识管理是组织有意识采取的一种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共享信息,并进而将其通过不同的方式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企业知识管理是以信息为基础的活动,通过组织性学习创造隐性和显性知识,并负责如何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方拥有适当的知识。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认为:知识管理并不是从技术开始的,它始于商业目标、过程和对共享信息需要的认识。知识管理只不过是管理信息流,把正确的信息传送给需要它的人,以便让他们迅速地以信息为依据采取行动。

中外学者普遍认为,信息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信息作为资源,除了一般的可利用、有价值等特性外,还具备共享性、历史积累性、时效性和多次再生性的特性。而系统则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独立成分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如管理人员、生产工人、工艺、技术、管理、方法和组织机构、生产设备等,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即获取利润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而组成的一个生产企业就是一个系统。那么,要系统地利用信息这个资源,企业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EIMS)就是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采用电子计算机、软件及网络通讯技术,对企业管理决策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分析,以辅助企业日常的业务处理直到决策方案的制定和优选等工作,以及跟踪、监督、控制、调节整个管理过程的人机系统。

从目前已经大量应用的各种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来看,普遍具有以下特性:

1.除了通用的管理软件和MRP(物料资源计划)、OA(办公自动化)、WFS(工作流系统)外,大多软件都需要做大量的需求分析,咨询顾问(多数都是行业内的专家)和企业各级员工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和企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量身定做或在标准版本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做大量的修改,所以具有行业专家特性及实际应用特性。

2.多数系统是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出发,在全局和总体考虑的前提下设计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是从企业的人员机构管理、产品管理、系统权限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系统的角度,考虑战略的实现性和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制约性的,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3.具有历史知识的积累性和共享性。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将各部门和各员工的日常工作的关键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能根据权限方便查阅和调用。

4.具有决策的支持性。所有的各种数据可以经过计算机的处理从不同的角度得到各种分析结果,并通过报警提醒的方式,使决策者在第一时间得到相关信息。

5.动态特性。由于信息的时效性和关联性,当系统中某一信息要素发生变化时,与之相关联的其他信息均发生变化。同时,由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均在动态发生变化,系统也要求能够适应这种变化。

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

从以上对于知识管理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及特性等可以看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对于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具体表现在:

1.知识,确保组织内的每个成员都能共享。在没有计算机、软件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前提下,企业知识的手段通常采用开会、发文件及书籍等手段,除了成本高而外,知识的传播速度、传播量、更新、查阅及查阅权限等等受到极大的制约。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使知识信息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交易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有力地发挥了知识在企业中的生产力作用。

2.确保知识获得的及时性。信息管理系统解决了跨地区、跨时间、跨单位、跨部门、跨员工之间的查阅障碍,只要是在有权限的前提下,知识需求者可以迅速通过系统找到自己需要的各种知识。例如目前的企业信息门户(EIP-EnterpriseInformationPortal)可以解决企业之间的信息及知识交流问题,另外企业信息系统可以与相关的网络连接,并自动按照组织内部成员对信息的需求进行筛选、分类和收集,并按照成员对信息的需求及时传送给需要的人,以解决知识时效性的问题。

3.提升组织或个人的隐性知识为显性知识,并保证两者之间的有效转换。在企业没有信息系统之前,员工的知识和经验仅存在自己的脑子里,部门的知识也在这个部门里,信息呈现孤岛状态。遗忘、人员流失和成员之间交流不畅导致企业的知识大多是隐性知识,而不能转变为显性知识,组织的知识难以积累。组织随着人员的流动、时间的推移不断地交学费,企业不能形成经验曲线,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也就难以提高。信息管理系统使个人知识得以沉淀,成员之间的知识得到共享和交融,企业对员工的过分依赖性降低,从而避免企业因某些关键岗位人员流失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

三、如何做好企业的知识管理

首先,我们要抓好企业的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着重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因为企业只有把国内外和自己企业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即显性知识,通过归类、整理、提炼迅速传递给需要它的员工,即转化为员工个人的知识———隐性知识,并运用到每项工作中去,才能对企业目标发生作用。信息管理主要集中在对已有的如书面化的、电子信息等显性知识的管理,在信息增值链上,要将数据提升为信息,并对其进行采集与选择、组织与程序、压缩与提炼、归类与导航等,对信息外部特征的加工和组织。在信息管理基础上,在根据企业和员工需求,对信息内容进行提炼、比较、挖掘、分析、概括、判断和推论等进行知识管理。

其次,要建立知识共享系统。知识管理是以共享和创新为主要目的,重点解决信息超载而知识匮乏的问题,重视人与人产生知识过程的管理。知识如果不拿出来与他人共享,将导致:(1)核心信息掌握在具体实施人员中,管理失控。(2)企业人员外流导致知识资产流失,大量核心技术被带走。(3)知识孤岛造成协调困难,效率下降。所以,在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要坚持以获取企业内部和外部知识资源为核心;以产品的生产流程为核心;以个人知识与团队知识的相互交流和转化为核心;以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的相互接轨为核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以价值链的不断增值为核心和以技能培训为核心。

最后,把信息化建设作为知识管理的平台。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和人际交流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合现代社会对知识的快速组织、整合和共享需要,计算机网络则为知识的获取、组织和共享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企业在网络平台下,形成一种柔性的与变化的组织和扁平化的信息传递渠道。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使人与知识资源有机结合,它将人、知识与现实工作任务整合起来,必将为企业管理带来实效。

参考文献:

1.刘杰,沈英芳。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概念、发展、问题及研究方向。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1.9

篇6

 

一、引言

各节点企业通过供应链联盟这样一种组织形式,根据所处产业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知识整合模式,实现联盟内的知识整合,获取知识整合的创新价值,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在供应链联盟内实施知识整合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整合成本。所以供应链联盟内节点企业间的知识整合将是一个知识整合成本与整合创新价值的博弈过程。本文假设在核心企业与节点企业之间互相了解特征、战略空间效应函数的基础上,实行多阶段的动态博弈。在博弈中,寻求成本与知识收益的平衡点。

二、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建立

(一)提出博弈的假设条件

在博弈过程中,为了简化分析,主要研究一个核心企业和一个其他节点企业间形成知识整合共享的过程,而多企业之间的这种知识整合共享关系可以依此加以推广。基于此,提出假设条件:博弈局中只有核心企业和其他节点企业;博弈双方具有完全的行为理性;博弈双方具有完全的信息;博弈双方有对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动态博弈模型建立

假定核心企业为C,其他节点企业为E,博弈模型为(C,E)。在动态博弈中:第一阶段,其他节点企业面临两难选择:由于知识的独有性和时效性的矛盾,导致知识创新价值的机会收益和知识学习成本的矛盾选择。其他节点企业此时有两种策略:即不共享知识或共享知识。

第二阶段,其他节点企业如果选择不向核心企业共享知识,核心企业有两种策略:即自学或不自学。如果核心企业不自学,各自的效用函数值都为0;根据知识的学习成本,如果核心企业花费自我学习成本(U0),获得这项知识工商管理论文,并利用此知识创造价值Q,则核心企业的效用是Q-U0,这时知识被其他人获得,其他节点企业丧失了机会收益为P0。

如果其他节点企业选择向核心企业共享知识,同时提出要按λ比例获取知识整合创新价值的回报。此时核心企业有两种策略:即同意或不同意。如果选择同意共享,并按λ比例与其他节点企业分享收益,此时,其他节点企业消耗本身的共享成本为U2,核心企业从其他节点企业处学习知识的学习成本为U1,则核心企业的效用函数为(1-λ)Q-U1,其他节点企业的效用函数为λQ-U2。核心企业的另一种决策是不同意共享,此时,核心企业又有两种选择:自学或不自学。要么根本不学这项知识,核心企业和其他节点企业的效用函数值都为0;要么自己学习这项知识,并利用此知识创造价值Q,则核心企业的效用是Q-U0,这时知识被其他人获得,其他节点企业丧失了机会收益为P0。

三、博弈双方效用值分析及模型均衡求解

(一)效用价值分析

1、其他节点企业的效用函数值有三个:0,-P0,λQ-U2。

(1)若λQ-U2>0,即λ>U2/Q;则选择在按λ比例获得回报的条件下向核心企业共享知识。

(2)若-P0<λQ-U2<0,即(U2-P0)/Q<λ<U2/Q;则其他节点企业在核心企业不自学的情况下效用最大。

(3)若λQ-U2<-P0<0,即λ<(U2-P0)/Q;则其他节点企业在核心企业不自学的情况下效用最大。

2、核心企业的效用函数值有三个:0,Q-U0,(1-λ)Q-U1

(1)若0<Q-U0<(1-λ)Q-U1,即λ<(U0-U1)/Q,且U0<Q;则答应其他节点企业条件,接受知识共享并学习知识。

(2)若0<(1-λ)Q-U1<Q-U0,即(U0-U1)/Q<λ<(Q-U1)/Q;则选择自学的效用最大。

(3)若(1-λ)Q-U1<0<Q-U0,即λ>(Q-U1)/Q,且U0<Q;则选择自学的效用最大。

(4)若Q-U0<0<(1-λ)Q-U1,即λ<(Q-U1)/Q,且U0>Q;则答应其他节点企业条件,接受知识共享,并学习知识。

(5)若(1-λ)Q-U1<Q-U0<0,即λ>(U0-U1)/Q,且U0>Q;则选择不学的效用最大。

(6)若Q-U1<(1-λ)Q-U1<0,即(Q-U1)/Q<λ<(U0-U1)/Q;则选择不学的效用最大。

(二)模型均衡求解

由于核心企业和其他节点企业共享知识的成本U1和U2与知识整合创新价值Q与其他节点企业的机会收益P0的大小关系不确定,使寻求纳什均衡解的过程变得非常困难。我们通过变量大小关系的变化,推出纳什均衡,进而剔除包含不可置信威胁策略的纳什均衡,求得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根据以上效用价值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其他节点企业选择不共享知识,无论核心企业选择自学或不自学工商管理论文,都达不到均衡解;如果其他节点企业选择共享知识,同时提出要按λ比例获取知识创新价值的回报。核心企业如果接受这个要求,那么两者的收益函数为[((1-λ)Q-U1,λQ-U2)],需要λ的取值,从而得到两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

解1:当U0>Q>U1+U2,且分配比例λ在[U2/Q,(Q-U1)/Q]之间时,核心企业和其他节点企业同时选取知识共享策略。

解2:当Q>U0>U1+U2,且分配比例λ在[U2/Q,(U0-U1)/Q]之间时,核心企业和其他节点企业同时选取知识共享策略。

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核心企业对于某项知识的自学成本与知识整合共享过程中双方耗费成本的大小关系,成为实现知识整合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核心企业和其他节点企业双方通过交流,确定合适的λ值,促使其他节点企业知识共享过程的发生,实现知识的整合创新价值。供应链联盟各节点企业间,尤其是核心企业与其他节点企业之间的知识整合,目的在于促进各自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如果整合成本太高,显然不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因此,在其他节点企业和核心企业的知识整合博弈过程中,明确各种知识学习成本的关系,是判断能否达到博弈均衡,实现知识整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杜漪,王志刚.知识管理的供应链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J]. 管理现代化, 2008,(04) .

[2]牟绍波.论产业集群动态能力的培育和提升[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3]陈红丽,郗英.基于过程分析的知识共享对策研究[J]. 情报杂志, 2007,(07) .

[4]吴冰,刘仲英.供应链协同的知识创新价值链模型[J]. 软科学, 2007,(04)

篇7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大规模的食品厂生产不规范,学校食堂食品不卫生,小摊贩卫生食品卫生问题严重……各种大规模的食品安全事故影响了社会的秩序,是人们对于国内食品安全失去信心。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足。而食品监管各职能部门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重中之重,它负责组织和实施市场交易秩序的规范管理和监督。从食品的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监督,查处假冒伪劣和无证加工等,对食品的质量进行监管。因此,想要保证食品安全,就要从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进行探索分析。

1、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食品行业也不断的向前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食品安全问题和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不断增加,但是现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却存在许多弊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法规和标准不完善。而在食品安全监督中,起到做大作用的则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主要起到了市场监管、市场准入和退出、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作用。从食品流通的源头入手,从食品的生产、投入市场等方面整顿食品安全,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成立后,不断地实行权利,充分的发挥了对食品市场监管的作用。

2、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十分混乱,各职能部门相互牵制,责权不分明。自《食品安全法》出台后,我国规定对食品安全监管实施“分段管理”的方法,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它肩负着维护市场经济的重担,且其职能并不单一,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食品安全监管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且它不是割裂独立的,是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其他职能相互关联,共同组建成一个全方位的交叉管理的网络管理体系。随着食品行业的逐渐发展,食品安全监管范围扩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也对自身的监管职能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是其实行监管职能时,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其对食品经营的监督和管理不专业。监督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无法完整的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多样性,使有许多细微的食品问题无法被发现;各地方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存在差异,偏远地区及贫困地区由于技术落后,其食品安全问题无法得到保障,使得各个地区的食品问题呈现多样化而产生了地区差异;市场准入及准出的把关力度不够,使许多不规范不合格的食品企业进入市场,而且会产生许多无证经营的小摊贩,增大有关部门的监管难度。

3、完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措施

3.1完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体制。要使工商行政管理能够有效地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首先要从法律上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制定完整的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同时加大食品安全知识在社会中的推广力度,从食品制造行业到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建立专门的食品监管制度,对于流通的食品进行不定时不定期抽检,检查不合格食品厂进行停业整顿。工商行政管理及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相互监督,相互配合,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效率,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

3.2建立完整的市场准入准则。建立完整的市场准入准则,不符合市场准入标准的食品不能给予生产。同时严格把控投入市场中进行市场交易的食品,对于不合格,钻空子的食品加工厂进行惩罚。只有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准则,才能够从根源上把控食品投入市场时是否安全,减小不安全食品的市场交易量,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不安全食品。

3.3严格执行规范执法。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时,一定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重视日常监管,加大日常巡视力度,并且做好严格的记录。对问题食品进行严格的惩处,坚决杜绝徇私枉法事件产生。训练有效的监管队伍,提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整体素质,提高办案效率。综上所述,“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是全民关心的一个社会焦点。因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要部门,一定要意识到自身实行监管权利时,所存在的问题。切实履行职能,积极采取措施完善其职能。从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开始,切实抓好市场准入与准出、食品监管、消费者权益保障,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人们的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参考文献:

[1]万静.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研究[D].安徽大学,2011

篇8

一、电子商务对工商管理产生的影响分析

(一)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

电子商务是一种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商务模式,这种商务模式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在数据共享的前提下如何保证产权专用;另一方面,如何认定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最后,知识产权域名注册的新问题也引人关注。

(二)对经营范围核定和管理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经营范围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市场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做好变更登记;其二,通过电子商务登记的活动是否属于正常范围;其三,对于特殊交易,如黄赌毒等应该如何查处与制止。

(三)对组织结构规范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组织结构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其一,组织决策的分支增多;其二,组织结构的管理层减少、操作层增多;其三,企业组织具有虚拟化的特点。

(四)对市场主体身份认定的影响

所谓的市场主体,通常指市场中提供商务或服务的组织或个人,且具有“经济户口”,同时开展盈利活动。在性质方面,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概念,与传统的市场仍紧密联系,基于此,进入新兴市场领域的组织或个人在身份认定上就会出现新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工商管理的处理策略

(一)加强信息的互联网化处理

从长远的角度上来看,工商管理机构要想更好的发挥管理的效用,就必须实现信息的互联网化,因为在其它资源上的投资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在技能上进行创新与投资则能够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发挥出统治大局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信息的改进与处理,推动工商管理机构更好的发挥职能。

(二)结合电子商务服务调整政策

具体的政策调整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由国家工商局进行整体分析,加强对电子商务的立法工作,特别是关于存在冲突的重点问题,要加强互通与合作,创建统一的标准规范,避免自成体系的现象发生;其二,各地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符的法律法规以及制度,以此来获得网站经营者的欢迎。

(三)加强电子商务认证机构的创建

要想推动电子商务更好的发展,创建电子商务认证机构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创建的过程较为系统、繁杂,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比较巨大,并且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所以在建立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检查和监督,全面的做好管理工作。另外创建认证机构要以国家工商管理部门作为核心,由于同国家的经济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必须要高度重视起来。

(四)结合工商管理职能发挥优势

各个工商管理部门要加强沟通与配合,将各部门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共同实现对电子商务的管理与促进,同时还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加强对网站以及网上经营的管控,特别要加强对违反网上经营制度的行为的管理;其二,依靠技术手段、立法手段来处理各方面的问题,充分发挥各部门对电子商务的服务、管理作用。

(五)积极接受社会的监督和管理

在过去计算机网络还未普及的时期,工商管理机构也是要求构建社会监督、管理体制的,而在当前网络越来越普及的阶段,工商管理机构更应该高效的利用网络,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基本的工作目标,将工作呈现到广大群众面前,制定符合时展的社会监督制度,积极接受社会的监督和管理。

篇9

几年前,大学本科招生时,工商管理专业较为抢手,考生报考踊跃,招生人数甚众。但近年来,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在就业市场上的说辞较多。认为如果是搞具体工作他们不像会计专业或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有一技之长,如果是搞管理又嫌他们没有工作经验。有鉴于此,人们(包括教师和本专业学生)议论纷纷,认为应该加强学生的会计技能和营销技能的培训,以适应市场需求。咋一听,这种说法很有道理,“适应市场需求”。仔细一想,或许还可商榷。如果用人单位只强调会计或营销的一技之长,这些学生何不原来就报考会计专业或营销专业?难道就业市场就不需要“工商管理人才”?或许这只是问题的表象,问题的实质在于就业市场需要怎样的工商管理人才。市场需求和专业特色是一个本科专业生存和发展的两个支柱。如果就业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没有需求,那么这个专业就没有存在的基础。如果这个专业没有自己的特色,雷同于其他专业,那么这个专业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就在于能培养满足就业市场需求的工商企业的专业管理人才。

一、市场是否需要工商管理人才

或许有人会认为提这种问题简直是幼稚。回答绝对是肯定的。但为什么在就业市场上,招收该专业毕业生的职位比例远远低于营销专业和会计专业。这种矛盾现象也许可以从“工商管理”的概念发展,以使人们现在对这个概念认识上的偏差得到说明。

应该说“工商管理”的概念在范畴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商管理涵盖工商企业中的一切管理范畴,包括现在已经独立成专业的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原来的人事管理)和物流管理。狭义的工商管理应着重强调计划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以及决策,当然也包括运营管理、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广义的含义包括狭义的含义。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刚认识和强调工业企业管理和商业企业管理的时候,所意识的工商管理的概念是广义的。以至于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工商管理”是“万能”专业,其毕业生什么都能干,哪里都能用。随着认识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工商管理概念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越来越一般化、越来越抽象,甚至连这个专业最主要的课程“管理学”都不针对工商企业了,已经抽象到面对一切组织的管理了。或许对这种发展的理解从专业上说有利于招生,但不利于就业。应该说,纯粹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抽象(其实是“管理”概念的抽象)是学科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越来越具体化、越来越实用,各种子学科从广义的工商管理中独立出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科门类,支撑各具特色的专业。其实“工商管理”作为专业,也应该具体化,实用化。这种具体化和实用化的工商管理专业,应该以狭义的工商管理概念为基础,构建学科体系和突出专业特色。

那么市场是否需要以狭义的工商管理概念支撑的工商管理的专门人才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管理的职能和工商企业中一些职位的性质说起。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在工商企业中,从组织的结构上说存在许多不同层次的组织,如班组、工段、车间、各职能部门及高层组织。这些组织需要设置相应的管理职位。从性质上说,这些职位的功用不过是执行管理的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及决策。这些职位需要具备相应管理知识的专门管理人员来充任。从数量上说,一个工商企业在这方面的职位数,远远多于财务管理的职位数。所需要的专门人才数量,也远胜于财务管理人员的数量。那么这种数量优势为什么在就业市场上不能得到相应的反映呢?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经济发展模式和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以及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加以分析。

二、经济发展模式与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纵观20多年的经济发展,其发展模式在宏观上大致可分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个不同阶段。80年代的发展模式在性质上是恢复性发展。发展的主体是国营企业。发展的方式主要是改善工商企业的经营管理。

这也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工商管理吃香的主要原因。90年代的发展模式在性质上是扩张性的发展。发展方式主要是通过开放引进投资,形成外延式投资主导型发展。当发展依赖于投资时,投资主体的明晰化则变成了问题的关键。因此,产权制度的改革成为了90年代改革的主旋律。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的主体逐渐从国有企业转变为民营及私营企业。现在的经济总量中,非公经济的贡献率已达到60%。90年代形成的外延式投资主导型的发展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在就业市场上营销人员一直受到青睐便是明证。2003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这是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发生转变的重要信号。总理2004年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按既定的部署和现行汇率计算,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同时指出:“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在这种转折时期,经济的发展模式将从外延式投资主导型逐渐转变为内涵式管理主导型。内涵式管理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基础是工商企业的管理水平。而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工商管理人才。目前正处于这种转折的开始阶段。两种不同发展模式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有较大差异。如果说外延式投资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更表现为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的话,那么内涵式管理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在不忽视市场营销的前提下,更应该强调对狭义的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以便向管理要效率。或许是人们已经习惯了90年代的发展模式,或者是刚处于转折的开始阶段,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还未转变,这种“应该”还未发生。事实上,这不只是观念转变的问题,还有个产权基础的问题。现在的经济结构中,非公经济占有很大比例。非公企业的产权基础一般是家族。由此决定了这些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一般是家族成员,而非专业管理人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家族企业对外人的不信任之外,还有对刚毕业的工商管理人才的能力的怀疑。其实这种怀疑也是有道理的。工商管理人才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仅取决于管理理论基础的掌握,还取决于管理实践经验的积累。要消除这种怀疑,不得不从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模式着手。

篇10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主要方法,是企业在战略目标指导下,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相应财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以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帮助管理者更加及时有效地管理企业和最大限度地实现战略目标的系统管理方法,是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及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

一、全面预算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从流程上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包括预测、决策、计划、预算、控制和评价,与全面预算都有着相似的共性,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二者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全面预算管理是内部控制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说内部控制措施的落实主要是依靠全面预算管理来实现的。

(一)全面预算管理对内部控制的意义

1.建立健全企业制度的重要前提

在现代企业中,投资者、经营者和企业各个部门员工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单一性的传统资产管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而全面预算管理则能够有效的规范此类关系,为企业制度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通过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实现责任、权利和利益的有效划分,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2.完善和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

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各项内容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帮助实施和完善各类计划,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各项计划和目标都始于有效的预算活动,预算活动促使各部门快速制定计划和目标,避免企业盲目发展而遭受额外损失。

3.有助于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它是内部控制环境好与坏的决定性因素。而全面预算控制体系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战略的角度来说,战略目标的制定与实施依赖于预算管理;从经营策略来说,预算管理早已成为资源调度分配、内部职责划分、权力分配的重要标准和支撑力量。

(二)全面预算与内部控制的关联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它的主要作用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有效的内部控制包括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交流和内部监督五个要素。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联系主要体系在五个方面:

1.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环境的联系

控制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采取完善员工的行为准则来规范员工行为、制定多样化的激励政策来激发其积极性等措施,来创造良好内控环境、落实企业管理理念的目的。全面预算管理需要根据内控环境来调整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最终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而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2.全面预算管理与风险评估的联系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肯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为了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以及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企业就要及时的预测各种风险,例如为了防止预算编制不准确,可以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组织全员参与预算编制,这不仅可以使企业预算编制更加顺利、真实,对风险预测更加及时,还能创造条件来促进科学预算编制程序的使用。在鼓励全员参与预算汇编活动的基础上,可以使用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等预算编制方法,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防止在执行过程中频繁调整预算。

3.全面预算管理和控制活动的联系

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可以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桥梁,将控制活动纳入到企业的整体运行之中并根据执行情况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预算做出调整,从而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同时,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开展也会使得内部控制活动更加顺利地展开。

4.全面预算管理和信息交流的联系

当今世界经济环境瞬息万变,信息的交流可以帮助管理层鉴别和利用有关财务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来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发现预算的不合理性及时进行调整以保证预算的控制作用等等。信息交流既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又可以借助全面预算管理的平台扩大传播广度和深度。

5.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监督的关系

内部监督可以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执行,同时全面预算管理又为内部监督提供重要信息、核查评估的方法、科学依据和标准等。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导致主体“缺位”

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董事会实际上很大程度地被掌握在执行董事手中,而执行董事属于经理层。在这样的经营环境下,来自所有者和董事会对经理人的监督控制作用就被大大弱化。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致使经理人成为实施内部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的主体,常常造成所谓的“内部人控制”,内部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成为经理人实现其个人目标的手段而已。

(二)对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全面

许多上市公司董事会和经理人把它们看成是简单的管理制度,自以为有了健全的制度,内部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就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设计出健全的制度并不等于就一定能有效地被执行,设计与执行是两个不同的方面,制度的执行往往未被重视。致使内部控制只是停留在文件上。

(三)预算代替控制,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企业预算的控制作用应该贯穿于整个经济过程之中,并通过预算的执行来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检查企业预算中存在的不足。但是由于存在一些企业的预算指标并不是结合企业自身以及分析所处的市场情况而编制出来的,而是由企业集团总部核定的,这就可能导致预算严重偏离企业的实际,从而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无法通过对比实际业务活动与预算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致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四)企业预算的编制和内部控制程序缺乏科学合理性

一些企业编制预算因循守旧,只在上一年的基础上作简单的增减。内部控制程序也年复一年,没有充分考虑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改进,导致企业预算与内部控制机制僵化,预算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主观性,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企业当期的发展目标。

(五)“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在现代公司制中,所有者与经理人之间产生了委托—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配置不对称等问题的存在,以及存在经理人通过“隐藏行动”而不用完全承担其行为的全部后果的情况,致使经理人有动机利用自己拥有的信息优势,从事高风险高个人收益的活动或其它损害委托人利益的活动。在这样的组织环境下,如果缺少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那么内部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也只能被经理人玩乎于股掌之中,成为经理人实现其个人目标的工具。

三、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中的应用的建议

(一)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面预算管理的建立和实施,规范合理的公司治理是全面预算管理有效的环境基础。全面预算管理由若干个密切联系的环节组成,在环环相扣的各部分都需要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内部牵制,通过强化董事会建设、做实监事会权力、明确管理层权责等方式,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从控制环境和监督、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内控机制和预算管理机制,为二者之间协同效应的发挥奠定基础。

(二)健全预算管理和内控的融合管理体系

一方面,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控制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寻求合理战略目标,企业有效配置人力、资金、知识和技能,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的有效实施借助于已有的内部控制体系,即有效的控制环境、健全的控制活动、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完善的外部监督、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是全面预算编制、执行和考核的基础和保障。另一方面,全面预算为了实现企业战略和预算目标,通过预算实施过程将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联系起来,起到了规划预测、管理控制、沟通协调、考核激励的重要作用,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完善了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随着内部控制体系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两者之间的协同就有了更好的技术条件和制度保障。

(三)加强执行力度,落实奖惩机制

健全的制度不等于能够有效地被执行。控制和监督活动的设置和奖惩机制能否被有效地实施是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能取得好成效的一个关键。在现代企业中,将所有业务活动分离出授权、批准、执行、记录及监督等职能,并将这些职能分别授权于不同的部门执行,形成一个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另外奖惩制度的落实关系到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有效性,关系到能否提高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激励效果。

(四)将业务收入、成本费用和现金流量设为预算内容的重点

业务收入在全面预算管理中起到枢纽作用,该指标上承市场调查和预测,下启经营活动的计划安排。合理得当的业务收入预算可以优化整个预算的合理性及可行性。成本费用的预测是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在业务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成本费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多少,其执行情况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良好的现金流量预算能够保证整个预算期内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特别是在资本性支出项目的问题上,必须贯彻“量入为出”和“量力而行”的方针,这里的“入”可以理解为企业举债经营,企业举债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偿债能力,不能实施风险过大或者没有资金来源的资本预算。

(五)全面预算要与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相结合

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全员参加、全面涵盖、全程跟踪等特征,严格制定详细的考核办法可以保证各项预算指标的顺利完成。在全面预算周期中,要注重把预算执行与经营者、各部门员工的利益相挂钩,利用责、权、利的统一来调动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共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六)营造良好的“控制文化”

“控制文化”属于企业文化的一个子文化,体现于观念文化、组织文化及制度文化之中,具体表现为企业精神、管理理念、授权控制、管理制度等之上。优良的“控制文化”会使得各部门员工从心理上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当中,使得内部控制更加及时有效。

参考文献

[1]陈留平,刘通,黄娇娇.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之友,2011(3):96-97.

篇11

二、农业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美国COSO(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委员会于2004年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报告,这份报告拓展了美国COSO委员会在1992年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报告(1994年又提出了该报告的修改篇),其更有力、更广泛地关注于企业风险管理这一更加宽泛的领域。公司不仅可以利用这个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来满足它们内部控制的需要,还可以借此转向一个更加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在该报告中,COSO委员会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分别是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笔者认为,农业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这八个要素,形成一个连贯的、相互联系的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来应对其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政策体制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

三、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还处在发展初期,股权结构异化,公司治理结构也是有形无实。对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的职责权限界定不明确,公司董事长同时兼任总经理的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公司董事会成员与管理层领导班子高度重叠。

(二)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

风险评估是识别、分析、评价风险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由于风险评估机制建立时间不长,很多农业上市公司在风险评估环节比较薄弱,其面临的风险仅凭管理层的经验判断,风险评估方法不健全、不合理,评估结果不可靠。

(三)控制活动执行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基本建立了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内控失效的现象时有发生,“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

(四)信息与沟通体系不健全

很多农业上市公司对市场反应迟钝,没有建立有效沟通渠道,信息传递不通畅、不及时,导致决策失误、相关政策措施难以落实。例如,三鹿公司奶粉的质量问题就存在信息与沟通不畅,因在事发三年前就已知道,却一直未把此信息传递给最高决策层。

(五)内部监督不力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基本上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董事会下面基本上设有相关的专门委员会。但是,内部审计队伍人员缺乏,绝大部分的内部审计人员是从会计岗位转过来的,知识面较单一,缺乏与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使得内审工作多从凭证和账面查找问题,难以发现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内部审计不能有效发挥监督作用。例如,登海种业(002041)、永安林业(000663)的内部审计未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审计监督,内部审计人员的数量有待增加、素质有待提高。

四、完善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农业上市公司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设立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组成的内部控制基本组织框架,在公司章程中明确界定上述主体的职责权限,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明确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通过董事会对公司进行管理和监督,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决策;董事会向股东大会负责,在股东大会赋予的职权范围内对公司进行管理和决策;公司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在董事会的领导下,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落实董事会的相关决议。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股东大会负责并监督董事会和经理层。为了进一步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董事会决策的效率,细化董事会治理结构,公司在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各专门委员会的提案提交董事会审查决定。根据《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相关要求制定《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实施细则》,对各专门委员会的职责、决策程序、目标都详尽地阐述。公司应成立专门的内控小组,专门负责内控制度的拟定和修改,由公司审计部全面负责监控内部控制实施及日常工作。公司法人治理制度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构建公司基本的组织架构和授权、监督体系,保证公司法人治理的高效运转。

(二)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农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农业上市公司要强化风险意识,建立责权分明、相互制衡的风险控制体系,防范化解风险。充分吸收专业人员,组成风险分析团队,根据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结合行业特点,通过调查问卷、专题讨论、行业分析、流程梳理等方式展开风险评估的工作,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风险数据库;准确识别公司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根据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结果,结合风险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各类风险的应对策略。避免企业高管因个人风险偏好给企业经营带来重大损失。

(三)有效贯彻各项控制活动,落实风险管理

控制活动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针对自然灾害风险,农业上市公司要加强病虫害监测站点和预警机制的建设,对可能出现的病害、虫害、雨水和台风等自然灾害未雨绸缪,制订全方位的自然灾害防范和风险把控工作计划,不断加强防治病、虫害技术,提高抗风险能力。除了以上应对自然灾害措施,公司还可通过购买农业保险,有效转嫁自然灾害风险,最大可能挽回经济损失。对于农产品生产成本快速增加的风险,公司采购部要尽量了解所采购的原材料知识、市场行情、动态等,及时获得原材料价格波动的信息,进行相应采购政策的调整。通过发挥采购管理的主动性,在保障原材料供应的同时尽力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多方询价、比价、议价,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给公司带来的影响。对于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公司将积极加大对客户的开发力度,利用公司扩大规模、技术领先、服务和品牌优势等核心竞争力,稳定提升产品质量,给客户提供满足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以便达到稳定老客户、创造新客户的销售目标,以应对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此外,还可以采用订单农业、期货工具和控制财务杠杆等措施。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农业上市公司要将质量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严格执行并贯彻与产品品质控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不断加强质量管理,培养质量管理人员,同时借助第三方检验机构支持完善公司的质量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及质量控制体系,实施质量体系认证、食品安全体系认证,以及建立产品可溯源体系,将公司产品的安全管理落实到每道工序、每个工作岗位,保证产品质量,避免公司存在食品安全风险。对于政策性风险,农业上市公司要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变化动向和趋势,加强各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以产业政策和市场变化为导向,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和应对措施,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确保公司经营管理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尽量减少因政策变化对企业的影响。还要加强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实行科研、生产、营销的一体化运作,有效拉近科研与市场间的距离,促进品种研发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将研发与市场有效对接并予以制度化,使研发方向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将研发品种的市场推广效益作为对研发人员考核与激励的重要指标之一,增强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公司在高速发展进程中,为了全面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一方面要引入更加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和约束机制,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对战略的巨大支撑性作用,强化管理层团队的管理能力和素质水平,完善员工培养发展体系的建设,突出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持续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技能,以高素质的管理层团队和优秀的员工团队来强化执行力。同时,公司也应积极从外部引进行业内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先进人才,快速弥补公司人才缺口,为保证各模块快速平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紧缺的岗位,内部也可采用竞聘的形式,通过公平公正的程序,使符合岗位要求的员工脱颖而出,极大拓展员工的职业通道。公司通过整合性的人力资源策略,对外部引进和内部调配的人才进行绩效激励,可保证人才的持续稳定性,实现人才体系的良性循环。

(四)加强信息与沟通体系的建设

为确保农业上市公司内部各层级信息及外部信息的畅达,公司要建立畅通的内、外部沟通渠道。可通过内部局域网、办公电子化系统等现代化信息平台,通过总经理信箱的反馈、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等形式来完善公司内部沟通渠道的建设,提高执行能力和工作效率,确保工作目标的达成。在与外部客户、合作伙伴和投资者的关系方面,公司要建立起完整透明的沟通渠道,公司可通过在其门户网站及时公告各项信息,公开电话、邮箱地址,还可通过走访、研讨会等形式有效地加强公司对外的信息交流与反馈。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在完善沟通的同时也可发挥对公司管理的监督作用。

篇12

当前,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手段,股权激励机制的运用日益受到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等社会各方的关注。其从产生之日起,便旨在将企业所有者权益与经营者权益结合起来,从而解决公司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问题,与此同时实现对经营者的长期激励。经过实践证明股权激励确实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实现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匹配,促使上市公司经营人员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有效遏制其短期行为。

1.股权激励的内涵

现代公司制度的重要特点便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两权的分离导致了委托成本的出现,进一步引发了道德风险,企业绩效无疑受到了负面影响。股权激励模式通过改善利益分配方式成为避免道德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所指的股权激励是一种对公司经营者采取的薪酬政策,即一种薪酬支付方式,旨在解决委托问题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以此促使管理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挖掘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公司绩效。国外实践证明,股权激励制度对于企业降低成本、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公司凝聚力、增加企业绩效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虽然对其激励效应国内外学者存在着争议,但其无疑是现代企业乐于采用的一种有效激励手段。相对于传统的奖金、津贴等短期薪酬模式而言,股权激励是相对比较有效和持久的一种激励约束机制。股权激励兼具激励和约束的特点,经营者要想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必须完成契约设定的业绩目标,也就是说股权激励是以约束为前提的,具有收益性、风险性和延期偿还性的特点。

2.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1)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是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核心内容是提供一种有效地激励机制,促使人根据委托人的预期目标尽职尽责,双方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达到双赢格局。现代企业中可以说委托关系处处存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委托论试图制定合理的产权结构安排并提供合理的激励机制,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考察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所面临的利益分享、风险分担和激励模式之间的关系。

股权激励之所以产生,起源于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即人力资本的提供者(管理层)和物质资本的提供者(所有者)两者间职能的分离。激励机制的功能就在于可以降低这种成本,控制风险,因此,为了有效降低成本,最好的方式是双方可以形成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结构机制,基于这种考虑,股权激励不失为一种比较先进的现代企业激励手段。委托理论说明将公司管理人员的收益和企业绩效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会起到更大程度的激励效果,而传统薪酬工具如工资、奖金等作用是难以企及的。

(2)人力资本理论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发表了《人力资本投资》一文,第一次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理论体系,人力资本是相对于传统的资本而言的,类似于物质资本,同样属于财产的一种形式,当然存在产权问题,不同的是人力资本的所有权是属于个体并且和个体不可分离,只有受到一定激励才可以调动。人力资本理论从产权视角分析了对经营层实施股权激励的必要性。通过采用股权激励模式,管理人员可以获得部分股权,这是对其提供的人力资本价值的认可和奖励。股权激励模式之所以优越在于其把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本价值和反映其经营成果的股票市场价格联系起来,督促经营者为取得高回报从而努力经营使公司达到高绩效。不仅如此,股权激励可以吸引公司需要的优秀高端人才,降低人才流失的风险,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才的重要性对于处于日益严峻竞争的上市公司来讲不言而喻。

(3)企业剩余索取权理论

在现代公司理论中,企业剩余指的是一定时期内企业获得的全部收入减去根据合约必须向其他利益相关者支付的“合约收入”(工资、利息、原材料、地租等)之后的余额。经营者和企业的股东、债权人一样,享有分享企业剩余的权利,即剩余索取权。但是现实社会中企业经营者能否享有剩余索取权及能获得多少剩余收益是需要委托人和人之间多次博弈达到一种利益均衡状态。现代企业中可以通过制定一套契约关系,使委托人和人共同分享剩余索取权,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将管理者对剩余索取权的分配和企业的经营绩效结合起来,从而使其为了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努力。

(4)交易费用理论

根据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是指使用市场机制时发生的“制度费用”,以国际贸易为例,主要包括搜寻成本、协议成本、订约成本、监督成本、违约成本。市场上存在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等因素造成市场交易费用高昂,公司的产生便是为了节省这种不必要的交易费用,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实在劳动分工的机制。企业可以把管理者看为公司的并购对象,通过实施股权激励使其内部化,成为企业本身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和企业所有人保持利益趋向一致,降低交易费用的同时提高资本收益。

(5)契约理论

根据契约理论,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企业契约不能列出所有与交易有关的将来可能发生的时间。企业是一种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组成的不完契约,契约的不完备性意味着企业经营者得到固定的事先确定的合同收入是不合理的,经理人的报酬除了固定收入之外,还需要一部分与企业价值联系起来的股权收入,这是契约的不完备性决定的,通过实施股权激励可以弥补企业给经营者的定价不足,股权激励带给管理者的收益决定于管理者本身的素质和经营管理,具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3.结论

股权激励作为企业一种薪酬激励方式,是现代激励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近些年来,企业股权激励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和管理学关注的前沿和热门话题。众多国内外从不同视角对其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做出多种理论解释,比较经典的有委托论、人力资本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双因素激励理论等,本文以此为基础结合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观点对股权激励的产生做出了相应的解释,为现在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程仲鸣,夏银桂.高管股权激励实施效应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09,11.

[2]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3]袁国良,王怀芳,刘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证分析及其相关问题[A].中国资本市场前沿理论研究文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王秋霞,陈晓毅.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经济绩效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09,11.

[5]蔡吉甫,陈敏.控制权性质、管理层持股与公司治理效率[J].产业经济研究,2005(3):65-6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