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时间:2023-08-31 09:22: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篇1

文本,是作者向我们传达其思想和体会的主要形式,教师应当充分发掘其价值,将其中的内涵、道理向学生讲解。要重视文本的价值取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作者在思想上碰撞出火花,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语文要以文本为基础,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找出文本的价值和内涵。

二、注重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累积成了语文教学内容。语言文字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内容的实践应用相联系,使语文在科学性教学的基础上既充满知识性教育,又有很强的实用性。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就是对语文文字的理解及运用,我们的教学内容及目标都是建立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将语言文字的运用作为重点,深入把握语言文字的构成特点,探究语言文字运用的特有规律,构建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新内容。

三、加强能力培养

知识的运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只有多加练习,才能真正地掌握一项技能。我们教学以教材为参考,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上讲解为主,实施探索实践。首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倾听,准确表达,培养随机应变能力。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培养辩论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广泛阅读的时候能够把握住所需的信息内容,在精读的过程中能体会作者表达的技巧,在整体阅读的时候能记录读书笔记,提升阅读的速度与效率。

篇2

“语文是什么”是一直以来困扰很多人的大难题,叶圣陶先生虽确立了语文的本体是语言,但是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不少偏误,语文的性质之争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对“语文”概念和性质的厘清与重申显得非常必要。

一、从语文教育教学的两种偏颇谈起

当今的语文教育和教学有两种偏颇,一是明确了语文的本体是语言,但是对语言的崇尚到达迷失于语言文字训练中不可自拔的地步,另一种是伴随着新课改的潮流,高举人文大旗,无视语言本体的存在或者置语言本体于不顾,自顾自地表演或者带着学生唱戏。

1.语文教育教学的“工具性”偏颇

华东师大钟启泉教授在《课程知识论》序言中强调:“技术理性对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宰制是极具破坏性的。”“技术理性强化了课程与教学的工具价值,漠视其内在价值。”[1]这种“工具性”偏颇倾向的产生,本质上是因为对语文实质缺乏准确的理解和把握,陷入了这样一种叙事模式:自叶圣陶就确定了语文是语言,所以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体,以语文的方式上出“语文味”,这种语文味突出表现在对文本的崇尚,尤其是对语文知识的迷恋。这种叙事模式导致了语文教学重视对文本的读写训练,而忽视听说训练,重视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却忽视了能力的养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加之标准化考试的助推,语文就不自觉地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这种偏向的课堂是人文性失落的课堂,在教学中具体表现为“‘马拉松式’的识字教学,‘只见教材不见人’的阅读教学和‘画地为牢、重抑轻扬’的作文教学”[2]。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就极力反对这种见文不见人的课堂,她认为这样的课堂“只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用解剖刀对文章进行肢解,枝枝节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闪光的启迪智慧的思想不见了,吸引人、凝聚人、感人肺腑的情感被肢解得无踪影了,留下的只是鸡零狗碎的符号”[3]。

2.语文教育教学的“人文性”偏颇

“人文性”偏颇倾向则是对语文本体的悖离,把“人”提到了前所未有高度,认为语文工具论是学生精神发展的桎梏,这种对工具性的消解是语文本身的裂变和异化。所以语文课堂中有不少解放手脚甩开书本的所谓体现新课程的人文课,或架空分析,或思想教育,或游戏表演。笔者就观摩过一个讲课大赛,讲课篇目是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师大谈爱国主义,播放爱国歌曲《五星红旗》,放映反映中国自信力提升的图片,最后让学生振臂大声呼喊“中国人具有自信力”三遍,课下不少人疾呼:“这是语文课吗?”这俨然是传递中国正能量的思想教育课,在这种华丽的包装下是语文本体的失落。

二、语文:一体二维三性

语文教学的偏颇在根本上是对“语文”本质理解的不到位。笔者对“语文”的理解可以简要概括为“一体二维三性”。

1.语文的一个本体

1949年,叶圣陶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工作,将“国语”和“国文”统称为“语文”,自此“语文”作为课程教材名称确立。那么什么叫语文?叶圣陶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4]由此可见语文的本体即语言。徐林祥教授肯定了这一观点,在多篇论文中强调“语文就是语言”[5],并论证了这里的“语文”实际上已经包容了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和语言文化的意思。实际上,当今语文教育教学的工具性偏颇或多或少地将语文窄化理解为语言文字或文章,而人文性偏颇则更多地将语文泛化理解为语言文学和文化,其操作失误缘于对语文的语言本体认识上的不足。

2.语文的两个维度

语文本体(语言)有两个意义指向,一是索绪尔所谓的整体语言和个体语言,前者是被动和集体固有的社会符码,其本质是“概念和符号的联想结合”[6],即所谓的狭义的语言,主要是一些语法规则;而后者是主动和个体的“依照个体观点的整体语言符码的个体运用”[6],即所谓的言语。另一个指向是语言的内容和形式,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以一定的形式传达一定的信息,如特定的思想和文化内容。第一个指向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读写训练,还要重视听说发表,第二个指向要求语文教学双管齐下,文道合一。

3.语文的三个属性

关于语文的性质之争由来已久,历史上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的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受到了不少论者的质疑,因为没有揭示出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

实际上,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是语文的属性,除此之外还有民族性,因为语文本体中的语言主要是指中华民族通用语,但是这三个属性并不在一个层面上,语文性质之争主要是集中在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的争论上。确定一个事物的本质关键在于揭示出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所以语文课程性质应该在与其他事物的区别中来探讨。语文和政治、历史、数学同属于课程,但是之所以不同于政治、历史和数学,是因为语文是学习数学等学科的工具,是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更侧重于对语言形式的把握。语文和英语、法语等都是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课程,英语和法语可看作“外国语文”,而且这些课程的学习也侧重于形式,但语文又不同于外国的英语和法语等课程,因为语文是中国的语文,它是学习中华民族通用语的一门课程,具有民族性,有自己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和表达方式,有特定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所以笔者认为,语文作为一门课程,其根本特性在于民族性(本土性)和工具性(形式性),前者是中华民族赋予语文学科的独特个性,而后者则是语文学科内在的规定性。那么如何理解语文的人文性呢?数学、政治和历史等学科同样具有人文性,所以这个属性不能将语文和其他课程区别开来,不能作为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用屠锦红的话说:“人文性是工具性进行中的‘副产品’。”“人文性不是语文学科和语文教育的‘独生子’。”[7]

另外,“人文性”也不应该作为“工具性”的对等概念出现,因为“人文”对应的概念是“科学”,这里的人文性笔者倾向于理解为“思想性”和“诗性”。

从语文课程的角度讲,语文具有民族性和工具性的特性,语文课程是以语言为本体学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工具性课程,这是语文课程的性质所在,但是对应于语文教育,人文性却不能不提。语文课程是母语学习的课程,汉语言文字有着特定的民族文化内蕴,中国传统文化有人文教育的传统,这要求语文教育应该提升学生的文化力、思维力和审美力,培养学生学习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语文课程是一门工具性课程,但是“工具是用来达到某个目的的,工具不是目的”[8],“汉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文化心理特征……符号因意义而存在……”[9],所以语文教育不应该囿于形式训练而置思想文化内容于不顾,也不应该局限于对语言工具的掌握而无法自拔。总之,语文课程虽然是一门工具性课程,但是它具有人文教育的优势,语文教育要求语文课程负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人文教育应该是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这是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而不是语文学科的“本分”,所以反对给语文学科和课程以沉重的人文负荷,反对脱离语文本体的纯人文教学,但是提倡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一定的人文教育。

同样,语文教育也具有民族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徐林祥教授认为语文教育的根本性质是民族性,语文教育是中华民族通用语的教育,其特殊性就在于语文教育要遵循汉语言教育、母语教育的规律,此外语文教育还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民族性”将中国语文教育与外国语文教育区分开来,“工具性”将语文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区分开来,而“人文性”则是语文教育和其他教育的共同属性。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这是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而人文性则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共同价值追求,语文教育首先应完成语文学科基本的教学任务,即以语言为本体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思想和涵育情感,追求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全面发展,此为处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的度和层次所在,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以下两个困惑:

1997年《北京文学》发起语文教学大讨论将叶圣陶作为“纯工具论者”来批判,叶圣陶和张志公先生真的是“纯工具论者”吗?

笔者认为叶圣陶和张志公先生将语文本体确定为语言,同时突出语文的工具特性让语文学科有根有底,他们实际上确立了语文学科和课程的本质属性,同时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最基本的学科要求,但是并未否认语文的人文性。叶圣陶在《对学习语文要有正确的认识》里说:“就学习语文来说,思想是一方面,表达思想内容的工具又是一方面……学习语文,这两方面都要正确对待。”[10]另外,叶圣陶极力主张为人生的教育,可见他并非否认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为何于漪、魏书生等语文教育家均将“育人”放在首位?

于漪强调“教文育人”,魏书生回忆自己的教改之路,最满意的是将“育人”放在首位,这些语文教育观并非无视语文学科的工具特性而走入人文性的偏颇,而是从语文教育的角度对语文学科提出的价值要求,正如于漪所说:“认识语文教育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从精神的拓展、从人的发展的高度去把握,才能领会语文所包蕴的丰富的内涵。”[11]从他们的语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于漪在品读文本语言的基础上注重情感熏陶,而魏书生在语文自学训练中渗透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三、基于“语文”理解的教育教学观

要规避语文教育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偏颇,必须正确理解语文的内涵和性质,把握好语文的“一体二维三性”,同时树立新的语文教育教学观。

1.以本色语文为基础

语文的本体是语言,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所以本色语文就是回归语文本体的语文,是姓“语”的语文。这要求语文教育和教学以语言为本体,既注重语言规律的把握,又注重口语交际的训练,既探究语言的形式,又关照语言的内容,要求语文教育和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语文教育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和要求,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

2.以诗意语文为追求

语文以语言为本体,可是语言不是枯燥无味的的符号,它包含丰富多彩的文化思想内涵,所以语文课应该是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应该是富有民族风味的。不少教师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上的是本色语文,可是学生为何没有兴趣去听呢?因为课堂太沉闷,陷入语言文字符号的纠扯中无法自拔,而学生的心理被忽略。语文教学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要恰当调控语文课堂的节奏,所以语文课要上出“诗意”,即思想性、人文性、趣味性和艺术性,语文教育要以诗意语文为追求。

3.以素养提高为目标

本色语文也好,诗意语文也好,最终要为提高学生素养和促进学生发展服务。这里的“素养”含义很丰富,既包括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层面,也包括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层面。1912年《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其智德。”黎锦熙也阐释了国语要旨包括语文方面的理解发表和语意方面的扩充智识、启发想象和涵养德性,这些都很好地规定了语文教育教学的目标。

四、结语

语文可以理解为“一体二维三性”,语文的本体为语言,语文课程是以语言为本体学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工具性课程,其根本性质在于民族性和工具性,所以要上出本色语文;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教育的优势,语文教育有着更高的人文价值追求,所以要上出诗意语文;语文教学反对绝对化的人文性或工具性偏颇,其最终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素养。

――――――――

参考文献

[1] 李召存.课程知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黄晓.语文课堂教学人文性的失落与回归.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9][11] 于漪.我和语文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8][10] 叶圣陶.语文随笔.北京:中华书局,2007.

[5] 徐林祥.语言・语文・语文教育.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篇3

语文教育作为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接受的基础教育,语文教育训练着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通过接受语文教育,人们能够从更多的层次来理解人间百态,也能够提升自己的感受力和表达力。内心世界的修养需要通过阅读,通过朗读来孕育自己的语言感受力,感受语言内在蕴含的柔情似水、激情澎湃、热情豪放、惊心动魄、身临其境等。丰富的内心感受几乎都是通过阅读和有声阅读获得的,内心的丰富情感必须外化于自己的行为中,能让行为变得高尚、恰当、得体等。通过在语文教育中鼓励朗读,使其通过朗读来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华夏民族的文化本质和文化灵魂所在,提升我们对民族文化的崇敬之情。

二、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启迪与塑造

语文教育不仅是要交教孩子认识字,关键是要教给孩子认识自己身处的文化环境,理解我们民族文化中所具有的各种文化特征。把各种民族文化的优秀内容融入语文教育中,如甲骨文、少数民族语言等,不断启迪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提升它们追求民族文化的勇气。语文教育是民族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启迪民族精神的主要形式。朗读作为语文教育中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是孩子们直接感受和理解民族文化的最重要手段,通过朗读学生就获得语感、语调、语境,就获得语声、语气、语态,就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系统和语音系统。朗读在语言教育中启迪着每个人的语言能力,也启迪着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更启迪着自己血液里流淌着的民族文化感。

文化使生命具有潜在的动力,使生命变得更加具有人文性,也使生命变得更加理性。语文教育中的民族精神通过朗读融入学生生活中,它不断地塑造着学生的内在世界和外在行为,如,孟姜女、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内心世界的痛苦,让人们感受到内心世界的痛苦给生命带来的蹂躏。朗读能够展演语言之间蕴藏的情感,不仅能够打动自己的心灵,同时也能感染周围每个人的心灵,打动自己和感染别人实质就是在塑造内心,也在塑造行为。朗读在语文教育中既启迪着自己对民族文化的感悟,也塑造着自己对民族文化有的文化性格和文化行为,朗读不断地启迪和塑造着华夏民族所具有的共同情感。

三、朗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一)语言能力和语言素质的培养作用

语文教育不仅限于教人读书写字,而是要教人学会用思想的智慧、语言的灵活、表达的幽默来展现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生活内涵。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学生一定要把语言读出来,只有读出来他才能够对语言有潜在的感受,其原因是它们缺乏对语句表达内容的理解,它只有通过朗读过程中对语调的把握来体会语言内在的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通过朗读获得直接理解,它就能直接把它融入自己的语言表达体系中,能够直接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提升也会直接影响到语言素质,在不同的语言表达和抒写过程中,总能够看到它们中间所蕴含的语言素质,所以说,朗读对语言能力和语言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语境、语调、语感方式的培养作用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用特定的语调就能有特定的语感。汉语语义的复杂性就在于以上三者中任何一个变动都可能导致原有的语义发生彻底的改变,都可能使人们的交往受挫或情感倒错。对语境、语调、语感的把握需要通过朗读来实现,没有直接的有声朗读,对它们的把握几乎是不可能的,你也就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来理解人们所说的口头语言。几乎可以说,没有朗读,就没有口头语言;没有朗读,就不可能获得语言的直接表达方式,语言就会变成书本上的语言,语言自身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外在灵活性。朗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表现在对语境、语调、语感方式的培养,培养我们能够理解不同环境条件下各种语调所表达的语义,使自己能够理解自己民族文化形成的不同视角。

(三)语言感受力和语言欣赏力的培养作用

朗读是语文教育中唯一具有艺术性的教育方式。通过自己朗读和聆听别人的朗读,我们直接感受到的就是朗读所渗透出的丰富情感和感召力,语言的感受力只有通过朗读来实现,通过感受语言表达中的各种语言来获得五味杂陈的内心感受,使自己获得发自内心的感动。感受朗读语言和感动内心世界实质就是在欣赏朗读和语言,有感受朗读的能力,才能有欣赏朗读的能力。在语文教育中,鼓励学生采用朗读学习语文,渐渐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欣赏力。

(四)情感表达的培养作用

朗读不仅培养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影响着孩子们的抒写情感表达。通过对朗读过程中语言蕴涵情感的把握,学生就能够在自己的写作中表达出来。在朗读教学过程中,老师总是要求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不断地把语言中的情感渗透到学生自身,使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要想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就必须有丰富的情感收获,学生的情感收获方式就是通过朗读语言获得,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朗读对学生情感表达所起的重要作用。

篇4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264-02

一、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

语文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质的突破,内容不断丰富。语文教学作为整个教育界的一大支流,从当前的研究数据来看,还是十分薄弱的,在教学理论跟教学模式上存在很多缺陷,还不足以对今天的工作进行指导。笔者认为主要存在如下不足:

(一)缺少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近代知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虽就语文教育提出过诸多理论见解,但仍未为我国语文教育建立起一个成熟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我国近年来对语文教育的投放力度不断地提高,大批人才涌入到这个潮流当中来,如魏书生、钱梦龙、宁鸿彬等人,他们一生都奉献给了语文教育行业,但是单单依靠他们几个人的力量还未对语文教育改革起到本质上的作用。从近些年来看,语文建设之所以停滞不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即未能够对语文教育建设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理论体系[1]。

(二)研究意识薄弱

当前的语文教育中许多内容都是由以往的经验得来的。理论经过时间的沉淀后会变得苍白无力,加上后续的教育者们无法对此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而缺乏创新,教育会常常出现停滞的现象。当前的理论教育往往过于片面,只讲到什么应该怎样,而没有具体的方法来告诉大家应该怎么样去做。在实践工作中,这些观点根本不能较好地为大家解决相关的问题,更加无法形成一个大的框架理论来指导工作的进行。

(三)思维方式死板,缺乏变革

科学的思维是实现理论建构的前提,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研究结果。当前语文教育理论思想保守,教师教学理论多为经验之谈,缺乏整体的思维方式。

(四)理论研究脱离实际

当前有些学者过于浮躁,不能对语文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的探索,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生搬硬套在语文教育研究上,对语文教育理论的建设起不到实际的效果;还有一些学者的语文教育研究过于注重外在包装,缺少对理论的深入研究,对实践不能起到很好的促进效果。

二、关于促进语文教育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

为促进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的建设,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笔者就促进语文教育理论建设的措施提出几点自己的思考,以期为语文教育的研究与变革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一)建立新的汉语言教育的理论体系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人们对语文教育的研究投资力度的加大,对其研究更加深入。语文研究者们更加专注教育理论研究,发表了诸多此方面的理论著作。但是从当前来看,语文建设尚待加强。以传统语文教育理论为主体,借鉴国外语文教育理论中的精华,结合我国当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现状,构建一套符合国情的科学完善的语文教育理论体系。该体系要涵盖对语文教育研究的准则、内容、对象、方法、作用及意义等方面的研究理论,同时也要对语文教育与科学、时代和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给出相应的理论研究。该体系作为语文教育的理论依据,可称之为“语文教育学”[2]。它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程,需要相关部门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不是单方面、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任务。另外,这也并不是意味着新理论架构建立之前,我们就不能在语文领域做出有价值的研究工作了。恰好相反,语文教育方面的很多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

(二)赋予现代内涵的研究意识

当前的理论研究工作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不了实践的要求,无法对实践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当前进行的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缺乏现代内涵的意识。笔者认为,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的进行需要具备以下三点意识:

1.竞争意识。当前进行的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之间的竞争较之教学竞争要弱很多。很多语文教师无法意识到,一个合格、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上有所建树,在教育理论上也要有所研究。他们对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成果的低要求导致语文教育理论缺乏来自基层的研究,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发展缓慢。他们在工作中普遍缺乏成就感和上进心,主要就是因为缺乏竞争意识。另外,在政策方面还没有建立起合理的激励机制,无法激发教师主动去思考的意识和想法。所以,学校要高度重视教育理论的研究工作,并将其作为评选优秀教师以及给予激励或者处罚的重要评定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促进学科和教学水平的发展。

2.民主意识。民主是保持良好学科和学术氛围的前提条件。要坚持广纳言路、百花齐放的方针,在教师队伍中建立一种自由的学术研究和讨论气氛,要鼓励年轻教师大胆创新。

3.前瞻意识。在以前,人们对语文教师和社会发展适应性的研究较少,并且很多都是局限在短期时间里,时间上的跨度不大。很多教师经常是当前需要研究什么课题才会一窝蜂地去研究。而关于语文教育对科学、社会的意义以及如何培养未来社会需求的语文教育人才等方面的研究严重不足。例如在语文教学方面,如何培养综合实用型人才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客观发展规律告诉我们,要想促进一门学科和教育体制的发展,语文教育理论界研究的现代性和前瞻性需要更多人关注。

(三)思维模式的改革

思维模式的变化牵涉到很多方面,从上面的现状来看,我们必须要重视三个方面的变化。

1.个体思维向整体思维转变。我们在探讨语文教学改革和整个教育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时,受个体思维方式影响严重,往往会忽视整体和个体间的联系。不注重整体思维的存在,整体和个体间的辩证关系将无法获得。语文教育也是如此,语文教育的整体是人生活的全部、民族文化的全部,无论小学、中学等哪一时期的语文教育都无法完全替代之[3]。

2.经验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经验思维层次较浅,是系统思维的前提,它无法提供认知客观事物的规律。系统思维的目标性和规律性强,有可遵循的计划程序。将经验思维与系统思维结合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前提。语文教育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提升全民素质水平的同时,还要掌握语文教育的位置。用经验思维去感知,用系统思维去执行,促进这一学科教育的发展与深化。

3.反馈思维向发展思维转变。反馈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在古今文化对比中发掘出有利的东西,促进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发展思维是对未来进行预测,就可能出现的变动做出相应调整的一种思维模式。不同思维方式的着眼点不同,而发展思维方式的着眼点在于未来。教育本就是面向未来的一项事业,所以教育理论的研究也要关注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跨世界的综合型人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不能继续沿用落后的封闭思想,必须及时采用发展思维方式,以改善我国语文教学多年不变的现状。

(四)结合实际,加强语文教育理论建设的重点部分研究

1.目的和任务。第一是要明确这一学科的教学任务、任务的联系和性质。不同学科承担的教学任务和目的不同。语文学科具备着工具属性和人文属性,这就要求在使用功能教育上大力下工夫进行改变。也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争取使用汉字进行应用,提升其综合素质。总而言之,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2.教学内容。选定语文教育的内容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对学习语文教材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传授语文知识,一定要做到具有计划性,因为只有做到量身定做,才可以让语文教育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2)对琳琅满目的课本进行精选。经济水平提高之后,人们对教育力度也加大了投资,但是面对堆积如山的课本,我们应该要学会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在学习语言阶段,一定要注重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但是唯一需要确定的就是,无论是哪个阶段,都不能够减少课本的数量,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可以让大家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其中的精华所在[4]。

(3)严格筛选教材课文。历来,语言因素和文章素材的好坏决定着这篇文章能否被选入教材中。我们所学习的所有语言,都有“伙伴语言”、“目标语言”之分,因此,我们选的课文一定要适合当时年龄段的人们所能够接受和理解的读物。

三、注重语文教育的阶段性

教育需要始终以人为本,将人当作主体部分。人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需要接受不同阶段的不同知识,语文建设也是如此,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进行阶段性筹备工作。古人讲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注意对教师在传道方面的作用做一个高度强调,在语言方面,只是一个辅助作用[5]。由此我们可以充分地看出,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之所以不够发达,是因为对此重视力度不够,并且方法也不够科学。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语文建设在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有其不同的发展和要求。它与人类的成长是一致性的,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养分,而语文教育也是如此,不同时期,所需要侧重点是截然不同的。随着人们见识的不断增长,人们对语文建设方面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进行一切教学研究的前提条件。新时期的到来,要求大家要以一个全新的姿态走向社会,在面对社会日新月异之后,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此,语文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育的作用还要在时代和科学的发展中去认识。从对当前语文建设的研究上来看,语文建设的主要任务仍是为了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出来。我们需要坚定不移地加大对语文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力争做到为社会所用。

――――――――――

参考文献:

〔1〕冯桂华.语文教育理论的反思与建构[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09(11).

〔2〕王显槐.立足教育创新构建语文教育理论[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

篇5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自古以来,教师在我国有着崇高的地位。在我国相对完备的教育体制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而其所肩负的教育责任也更大。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应对新课改的要求,强化专业素养,提高人文素养,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创新教育理念,做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

一、当今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

现在,我国大多数小学的语文教育只是按照课程安排,有计划、按部就班地开展语文教育教学任务,没有兼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对语文教育的研究和深入分析,没有对语文教育做出科学、合理的定位,导致大多数的语文课堂氛围不够活跃,过于死板,缺乏活力,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甚良好,只是实施单纯的知识输出工程,没有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一些小学语文教育尚未完全扭转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局面,语文知识的讲解与传输仍然以课本教材为主,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程度,对语文教育缺乏整体性认知,对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素质教育改革进展缓慢。小学语文教师自胜任教师岗位以来,尽管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加知识储备,但部分教师的国学功底仍然薄弱,缺乏对国学的研究,无法很好地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素养的措施

我国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有待提升,是当今我国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必须转变语文教育功能的社会定位,提高对语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改变古板的语文教育模式,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转变以往语文教育观念,形成新的语文教学认识

新世纪,语文已经不只是小学教育的一个科目,它还肩负着提升国民素质,改善国学地位的重要作用。因而,必须转变传统的语文教育观念,形成新的语文教学认知。要着力提高小学教育中语文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综合把握语文教学的种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要加强师生互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机会与途径越来越多,传统的课堂教学所传输的信息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因而,必须加强师生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探索师生共同进步的新方案。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单纯的师生授受理念,寻求新的师生平等关系,探索师生间的共同进步、共同学习的新方式。要改变过分倾向于知识的传授的思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的态度,增加课堂互动。教师要努力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成为一名知识顾问,而不是单纯的教师,努力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树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育人精神,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掌握知识,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

要加强与学生间的互动和沟通,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员,生活中的朋友。小学生年龄太小,无法进行严格教育,因而,必须与学生做朋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快乐成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增加故事类、活动类的课堂安排,把握好度,宽严相济,让学生在小故事、小游戏中体会到做人做事的道理。为了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与学生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一起玩魔方、一起跳绳,一起踢足球等,让学生在这些游戏活动中享受到乐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3.要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和写作科目实施教学创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重要的训练科目,它们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和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娴熟地运用语文这一交际工具。并且,为了有效应对考试,也必须加强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科目的训练。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学生读写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加强其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自身要不断地提升与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丰富自己的国学底蕴,探索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提升阅读与写作教学质量。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在阅读与写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此时教师要扮演好学习顾问的角色,以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教学术语带领学生进入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中,挑出语文阅读与写作的重点,实施重点讲解,才能够有效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始终引导学生朝着既定的教学目标前进。实施语文阅读教学,不能以简单的念、背诵作为主要课堂教学手段,而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加入到问答环节,在机智而充满童趣的问答训练中,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加强学生的演讲能力、表达能力,丰富知识体系。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深刻把握其所在学校的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情况,提出解决策略,要做到转变以往语文教育观念,形成新的语文教学认识、加强师生互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和写作科目实施教学创新,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实际应用能力,让自己具备更为优秀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提升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档次。

参考文献:

[1]胡海洲.汉语文化视野中的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J].江苏教育研究,2011(10).

[2]许书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周刊,2011(04).

篇6

一、语言运用价值概述

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促进受教群体合理应用语文知识,实现语言的科学应用十分必要。众所周知,小学作为学生智力启蒙的阶段,其对语言能力的理解、认知、运用对其一生而言至关重要。由此可见,实现小学语文的语言运用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教育在弘扬中国优良文化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小学阶段教育来讲,语文教育则更加倾向于文字认知以及基础知识学习,而忽视了对语言的运用,通常语言运用也只是单纯将其转化为文字,如看图说话以及写作等,这种方式使得小学语文语言运用形同虚设,阻碍着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因此应重视小学语文语言运用价值,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小学语文的语言运用存在的问题

1.语言运用形式单一

目前在语言运用形式上较为单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语言的运用形式都是通过教材进行硬性的灌输。对语言的运用都偏向教师单一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依靠课本的内容,获得语言的硬性指导。其优势在于让学生可以按照教材的要求获得模式的引领,学生可以通过课本的文章获得对语言运用的掌握。但缺点在于,灵活运用语言形式缺乏,不利于学生获得更为深度的语言运用方式。在语言运用形式上过于单一的模式,不符合素质教学对小学语言的整理要求。特别是在对语言的灵活表达之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2.语言运用价值激发不足

语言需要应将其所原有价值获得最大限度的激发,当前新课改教育理念要求,小学语文教育应在语言知识讲解中,让学生可以运用语言在不同场景中运用自如,使得学生可以灵活掌握语言,并在语言运用价值上获得完善的体现。从当前小学语文语言教学现状来看,目前小学语言教学大多存在对语言运用价值的激发不足现象,导致学生不知道如何在特定的场合对语言进行有效运用,致使语言运用价值偏低。与此同时,在教学中,学生都是把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硬性地运用文字展现出来。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激发只是单纯的课本理论灌输,不能让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潜移默化的感受到语言又如何有效运用。

3.评价与激励观念建立不全面

小学语言需要在正确的评价和激励观念中获得价值的建立。但当前小学语言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评价没有形成有效的系统认识,在激励观念上也有着不充分的理解。众多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对小学的语言教学进行大体指导,并按照教材培养目的进行知识灌输,并且在教学方式上采用硬性的模式引导,灵活度偏低,忽视对正确价值观建立的重视。

三、提升小学语文语言运用价值对策

1.扩展语言运用形式

小学语文中语言运用地点多种多样,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教育其主要以基础知识认知以及文字认读为主,而相对于语言运用则多局限于写作,将语言转变成为文字,这种展现方式致使语言运用显得意义全无。因此以不断拓展语言运用形式,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抑或者在课上与学生进行成语接龙等游戏,运用游戏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并在交流中,积累学生语言基础知识。运用故事法,向学生讲解成语故事,使得学生在聆听故事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增长,也可向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查找资料,面对全班级学生讲解相关成语故事,这种方式一方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技巧。

2.情感运用激发语言运用价值

新课改教育理念下要求当代语言教育应实施情感化教学方式,教师应以人为本,将情感凝聚于课堂中,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向学生传递正确思想观与价值观。例如,在讲解苏教版小学三年级《卧薪尝胆》一课时,在学习卧薪尝胆这一重点段落时,应摆脱课本,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呈现出勾践卧薪尝胆情节,表现出勾践当时困苦生活,并与学生共同学习勾践精神,使得学生获得知识与精神的增长。

3.形成正确的评价与激励观念

小学语言需建立正确的评价与激励观念,并要在正常教材教学中渗透灵活运用的方法。想要有效运用语言价值,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语言运用的价值观进行理解以及潜意识教学研究。并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如何在不同的场合,对语言进行灵活的运用。在保障教学任务获得完成的同时,要对语言的运用价值进行良性的引导。让学生可以对自身的语言运用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对语言的不同场合和不同含义需要教师重点的指出,避免学生在语言运作中形成的思维误区。在对知识点的理解上,教师需要配合课程大纲提出的要求,灵活的运用教材,开展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下,获得对语言价值的养成,逐渐形成较为完备的激励观念。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语言运用具有重要价值,教师应在语文教育中不断对语言运用价值进行开发和运用,并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情感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在实际教学之中,形成正确的情感与激励观念,以便于不断挖掘语言运用价值,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语文教育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改变,为我国培养优秀语文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对语文的深入研究学习,能提升学生语文综合水平,对我国培养优秀的语文教师具有重要影响,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是相互联系的。在我国的教学实际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育中老师只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不能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深入地研究,使学生不能准确把握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点,缺乏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学生的文学素养得不到有效提高。为此,我国在语文教育中应重视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相联系,实现二者的对接。

一、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系

语文教育是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文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大学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为语文教育作出重要贡献。汉语言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不仅是对语文教育的深入研究,还能为语文教育提供优秀的教师资源;语文教育内容包含汉语言文学教育,是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基础,二者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对接的重要性

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但在我国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不高,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难以实现。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能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汉语言文学的基础,加深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过程中也能更加灵活地运用语文基础知识,为国家培养优秀的语文教师奠定基础。因此,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水平,还能促进我国语文教师资源的丰富,进一步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

三、如何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巩固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

在我国的教育中,语文教育贯穿始终,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语文教育都是重点内容,只是在大学中对语文教育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变成了汉语言文学教育。由此可见,语文教育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础,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对语文教育的进一步探索。因此,要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首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打下基础。

(二)语文教育中要重视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系

在目前的语文教育中,由于语文知识内容复杂,老师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而教学,缺乏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也忽视了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根据老师的教学内容进行,语文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要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重视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系,找到二者的相互联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的巩固,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与汉语言文学学习的相互关系,从而进行针对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文学水平的提升。

(三)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增长见识。在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中,教师应利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搜集与语文教学相关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拓展他们的知识,为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奠定基础。另外,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对汉语言文学知识涉及比较少,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更多地了解汉语言文学的知识,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

(四)提高实践能力,促进语文与汉语言文学的对接

新课改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使他们把学到的语文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综合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对语文教育的深入开展,是语文教育的一部分,能为国家培养优秀的语文教师,二者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实现二者的对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老师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他们能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

参考文献:

篇8

1.1高职的语文教育定位不准,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社会的大环境中,高职院校存在对语文教育定位不准的现象,认为语文教育只是辅助的一门课程,把专业技能课程学好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就导致了语文教育大大落后于教学的目标要求。这一现象的出现,直接导致了从事语文教育人员的积极性下降,不去想深层次的考虑原因所在,继而产生“慢慢混”的思想,体现在教学的随意性上,这样就没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得高职的语文教育久而停滞不前。

1.2传统教学模式考评办法限制了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当前,我国的高职语文教育绝大多是通过灌输性的教学为主,教学模式单一,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缺少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或者纯粹的课堂教学,使得教学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这一教学模式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去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学习的兴趣。另外,对学生的考评机制也不健全,当前高职的语文考评大多是以传统的试卷考核,这一方式检测不了学习的实际学习水平,也就限制了高职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

1.3高职学生就业困难影响了语文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是当前社会上的一大难题,这和我国整个就业环境有一定关系。就业率低就影响了生源,受这层因素影响,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方面狠下功夫,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文化品味的培养。而语文教育就是弥补这一缺陷的最好途径,现行的大背景和现状大大影响了语文教育的发展。

1.4社会对高职教育认识偏差影响了语文教育的发展当前,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要求就是能培养出单位需要的技术型人才,用人才的多少来衡量高职院校的水平,这种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2011年4月,主席在庆祝清华大学100周年讲话中说到: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重专业课,轻人文教育是明显错误的,这一认识偏差也极大程度的影响了语文教育的发展。

2.改变语文教育困境的对策

2.1高职教育要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高职语文教育的重要作用高职语文教育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阅读、理解、语言沟通、写作等展现基础素质的能力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语文教育被视为提高个人基础素质的原始鼻祖载体,在培养和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绝不能忽视了语文教育,否则就像瘸腿的人一样不完美。高职院校要改变偏执和狭窄的思路,重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上下功夫,认识到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就业乃至一生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成为全面综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只有充分的认清了这一点,才会从根本上保证语文教育的地位,从各个层面了保证语文教育的实效。

2.2制定准确教学的方向及明确的教学目标方向就是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准确的行动方向。对于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全面素质,通过学习语文来达到灵活掌握语文知识,并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和创新的能力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达到教学的实践成效。只有制定了这样的目标,其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各种配合活动都会得到相应的丰富,良性的循环必将刺激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

2.3创新考核方式,建立适合高职语文教育评价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传统的单一的试卷考核方式远远满足不了对语文教育的评价。要创新考核的方式,建立起一整套适合高职院校特点的语文教育评价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注重全面评价。要综合到学生的价值观、感情态度、交流和合作的方式等特点,突出评价的全面性,注意对平时的动态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考评;二是要注重发展评价。要从学生的过去到将来制定一个长远的评价机制,而不只是靠一个分数来比较,更应该注重到学生的潜力和特长,通过发展机制评价来挖掘出他们的潜能;三是要注重学生自我评价。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技巧和得到的成绩进行自我评价,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继而调整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以提高语文教育培养的要求。

篇9

课程性质是一门课程的基础和核心,对于该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它指导着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侧重、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教学评价的倾向等方面。

纵观语文教育发展的百年历史,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未曾停止,但仍未形成定论。各大纲和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界定也仍有值得完善之处。本文以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4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及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历史线索,分析各时期表述语文课程性质的亮点和不足,并阐述笔者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同时重申语文课程性质的重要意义。

一.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4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及评价

(一)亮点:在原来大纲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反映了当时语文教育界对语文课程性质形成的重要共识。

1、工具性

工具说强调语文的实际价值和效能。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叶圣陶认为“学语文为的是用,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多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1]。

建国后20多年语文教学遭受政治摆布和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性。因而“工具说”——摒弃了极“左”思想对语文教学的严重干预和错误导向。

2、人文性

人文说强调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教化功能。如韩军提出语文教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人文精神是它的基本属性。于漪真正将人文性的理念提升到语文课程性质的高度上来认识。

其意义在于使语文课程充分发挥德育、智育、美育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语文教育即语文教育。而语言又包括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任何言语作品外部形式和内部因素水融。因而语言不仅是交际、生活、学习的基本工具,同时作为思想内容、精神情感的载体,负载丰富的人文内涵。故语文课程既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工具性课程,又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全面深远影响的人文性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两份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具有进步性,终结了“工具说”和“人文说”两者对立的尴尬局面,使语文教育走出了长期左右为难的窘境,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和建设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凸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两个方面,并主张二者的有机统一,有利于课程设计和实施中,注意在两种倾向之间始终保持一种张力,并促进二者有机融合”。[2]

(二)不足

1、混淆了语文和语文课程

首句的释义主角是“语文”而非“语文课程”。存在偷换概念主体的疏漏。语文(学科)是学校教学的科目之一,而语文课程指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过程之一。两者存在着相同的部分,但不能互相取代。课程强调的“过程”、“进程”是语文(学科)所不具备的内涵。因而界定语文课程性质,不能将性质主体替换为“语文”。

2、未能明确界定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未能准确揭示出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没能达到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效果。

二.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及评价

这份最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课程性质的表述如下:“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亮点

1、历史性的突破——定位回归语言文字运用。叶圣陶说:“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语,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是语文。”[3]叶圣陶所理解的语文即是语言。贯穿语文教学基本过程的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因而新课标一针见血地揭示语文课程的核心即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强调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掌握母语,把握语言规则,进而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这一定位的回归可谓固本清源,抓住根本。同时,这一规定也对教材编制、教学设计、课程实施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产生重要指导作用。

2、定性主体着眼于语文课程,避免与“语文”的混淆,只有明确释义对象,才有可能准确地界定性质。

(二)不足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是迄今为止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凝聚了几代语文教育研究学者的集体智慧,其新锐之处值得肯定。但这最新成果却并非无可指摘,具体表现为一下三处:

1、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仍不准确,未能抓住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外语课程的本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忽视了语文课程与其他外语课程的本质差别在于民族性。语文课程应是学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此处扩大了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范畴,有失准确。

2、将任务纳入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句本身表述无误,但揭示的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所承担的任务,并不属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范畴。

3、未能明确界定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

工具性和人文性其他课程同样具备,这丝毫起不到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作用。

四.反思和补充

这十年新课标的历史沿革已然明晰,其中的发展和存在的疏漏也已得到梳理和评析,以历史的发展眼光看来,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有一个越来越准确、全面、完备的趋势,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但离完善还有一定的距离。

从语文独立设科以来,对课程性质仍未有完善、准确的定论。这是语文课程发展的重大缺失,对其课程性质的准确界定滞后于语文课程的发展,很可能造成语文课程后续发展的不稳定及众多无谓的争论。性质界定不准确很可能导致教学内容选摘、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实施和教学评价侧重等方面的偏差,因而这一任务迫在眉睫,仍是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语文就是语言。语文教育就是语言教育。而语文教育的根本性质是民族性,所以语文教育就是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语文课程要能体现汉语言教育、母语教育的特点。

总而言之,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是民族性,核心是语言。只有认识到这一点,语文教学中才会重视祖国语言,才会重视祖国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丰厚的民族文化精髓,才会重视学生的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才能正确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实现语文课程的任务,才能给语文课程建设以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38页。

篇10

学什么、怎么学、怎么教等问题应该是当前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点。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对提高大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与时俱进地主动适应新时代对高校语文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教学内容决定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思想,结合多年的高校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笔者拟从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角度对大学语文层进式深化教学做点探讨。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语文教育形式都是文选式的,即以精挑细选出的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为教学的内容和抓手。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根据这些作品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就认定人文素质教育或人文精神培养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笔者认为,这种观点的盛行是窒息大学语文作为培养大学生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核心使命的重要原因,也是当前我国高校语文出现诸多问题的缘由所在。鉴于此,笔者认为,大学语文应该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根本,并据此切实构建起以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

二、构建大学语文层进式深化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般说来,采用什么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而具体的教学内容又决定于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在于以培养学生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核心。根据大学语文的这种教学目标,可以构建起基于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层进式的大学语文基本教学格局。而且从语文本身来讲,也是可行的。一方面,从听、说、读、写的功能性视角看,语文教育的核心在于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另一方面,从文化的视角看,语文教育要让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文字,掌握各种实用性的问题,形成对文学作品审美品位和欣赏的能力,能主动认识、理解和传承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也就是说,通过学习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等层进式的四个方面来培养大学生的母语能力。

三、大学语文层进式深化教学的教学内容

1.大学语文知识性教学。就目前而言,知识主要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的语文知识主要是解决关于“是什么”问题的知识,解决途径主要靠获得者的感觉、知觉和记忆等心理感官机能来获得,所以可以直接陈述出来。而程序性语文知识则主要是解决关于“怎么办”问题的知识,解决途径不是靠个人感官而是需借助某种媒介然后经过思维加工才获得。

从大学语文的角度来看,陈述性的语文知识,一方面指的是关于“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指的是关于常用字、常用词、常用成语、常用谚语、常用歇后语以及相关自然、社会等方面的一些文化常识。

2.大学语文能力培养。语文能力主要是指个体进行语言交际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基于个体智力之上的以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的综合能力。对大学生进行语文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他们对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对大学语文的学习,使大学生在对母语的理解和运用方面具备更加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3.大学语文情感性教学。语文情感即是语文课程中所承寄的一定感情。大学语文所选的文章大都是一些经典性的代表,它们要么反映个体的生理性的物质需求,或者反映个体的社会性的精神性需求,而且主要侧重于比较稳定的、社会性、精神性层面的情感。因此,在进行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时要比照语文所体现的情操、情怀、情趣以及情思对大学生层进式地进行思想、道德、审美和人格的教育。

如果大学语文教育能够很好地基于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对大学生采取层进式教学模式,那么不仅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体系能够科学地建构起来,而且也能够有效地实现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还能够破解目前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局。

参考文献:

篇11

那么,语文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语文教师应具备优秀的职业品质,这是因为语文教师的个人道德素质是有力的教育因素和教育力量。语文教师的工作不仅是在语文教学中传授知识,而且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真、善、美。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品质,加强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师德修养,同时做到为人师表、举止文明。教育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事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语文教师应努力做到处处是模范,事事皆表率,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和塑造学生的人格。热爱语文教育,忠诚语文教育,献身语文教育,应该是语文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在这个前提下,语文教师才会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学习,更新观念,锐意进取,探索创新,做一个“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鞠躬尽瘁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教书育人不仅是国家、社会、家庭对教师的要求,而且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之一。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良好师生关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而且是语文教师必须拥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它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来源于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耐心、细致、诲人不倦是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教师的责任心会促进他们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法,克服各种困难,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长期、反复的教育,树立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育人观和教育教学质量观。

现代教师必须加强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探究和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寻求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有效教育方法和时机。教师还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不辱使命,不负众望,推进教学改革。

二、全面的专业素质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全面的。在课堂教学中能以综合教学为主,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姊妹学科和宽厚的文化底蕴,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才能胜任工作。

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另一方面就是必须懂得语文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这方面素质的高低将对语文教学工作的优劣起关键的作用。有的教师虽有较好的语文素质,但缺乏教育理论方面的素养,教育理念跟不上,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只有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的实践中使理论指导实际,才能取得丰硕的教学成果。

新时代对语文教育及语文教师有了高标准、高要求,语文教师一方面要以充分的教学实践来实现自身的存在价值,完成教育任务,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地对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并通过一定的科研形式使之成果化,以便更好地指导和推动语文教育向着更完善的目标发展。因此,教学和科研是两项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务,也是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语文教师的个人心理素质

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而且要具有良好的、健康向上的个人心理素质。它不仅有利于增强教师魅力、协调师生关系,而且有利于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这也是从事语文教育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1.宽泛的兴趣

个人兴趣是一种情感倾向,体现在工作中就是一种事业心、责任心。语文教师对语文教育教学的兴趣是自觉献身教育事业,创造性完成教学任务的动力之一。语文教师对语文的兴趣体现在对语文知识技能的不断学习追求中,体现在对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创新实践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教育目标、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的革新,主动探索适应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结合教育教学规律,积极寻求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和途径。要通过自身对语文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还应培养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广泛兴趣,目的在于教育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

2.坚强的意志

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实践和业务能力不断地自我完善过程中,也遇到各种技术或非技术方面的困难,这时,教师一定要确立顽强的意志,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坚韧的毅力、足够的耐心去克服困难和障碍。坚强的意志是语文教师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同样,教师的意志也会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具备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基本素质。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4-0049-02

现代教育中的语文教育学课程是中文师范专业学生一门重要课程。在语文教育学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语文教育活动能力进行培养,进而提高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信心,和学生的素质教育能力。近年来,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开展,使得语文教育学的教学方法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变革,语文教育学中,开始采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因此,在语文教育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程式要诀进行探讨,十分重要。

1对案例法形成正确的认识

在语文教育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对“案例”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所谓案例,就是一个具体的事件,在这个具体的事件中,含有详细的问题和教学情境。案例具有的主要条件有:①问题:教学案例中是一定要包含问题的,如果没有问题,只是对一个事件的单纯叙述,那么只能称其为事件,而不是案例;②选择事件要具有典型性: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所选择的事件需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只有利用典型的事件,才能够对某一道理进行反应,进而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③在语文教育学教学工作中,应用案例教学,所选择的案例必须是真是发生的事件,而不能是老师主管随机捏造的故事,只有真是的案例采具有说服力,才能让他人信服。一个教学案例所包括的三个重要条件如上,那么对这些教学案例进行研读,就是要对案例中的问题和事件进行分析,教师对案例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就能在课堂上准确的使用案例,也就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指导,进而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因此,语文教育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教育学老师对案例的掌握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努力掌握案例教学中的各种信息,能够引出案例中的额问题,进而对案例中的背景及教学观点进行研究,调动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对案例进行整体设计,需要针对教学任务和目标进行规划与设计,将案例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点,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常规的课堂设计之间存在不同。案例教学方法需要有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该将案例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材料,并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笔者在对语文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将案例法教学应用其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一方面要对教学案例的类型进行确立。语文教育学的课程教育中,要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评审,教师将案例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为学生讲解,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分析与决策,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案例的具体内容,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在对教学案例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优势会存在教师无法控制的现象,如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偏离主题,导致教学质量显著下降。故而,在语文教育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教师提出了有关案例问题主要有如下三种:(1)教学案例中的重要问题种类有哪些?(2)案例中老师对问题的解决措施有哪些?(3)你又怎样的应对措施?学生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就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2努力发挥案例教学的引导作用

在语文教育学教学的过程中,将案例法教学应用其中,能够对学生的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引导作用。对案例进行研讨,是案例教学法应用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还应该重视学生之间的研讨作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对语文教育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主要措施进行探讨。

2.1建立高效的学习小组。在语文教育学中,学生要对所选的案例进行有效的探讨,学生建立学习小组,促进小组件的交流,进而有效保证了小组的学习质量。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不能随意对小组人员进行安排,保证小组成员中的能力、性格和性别平均,组间能力相当。这样就能够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加深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的观点能够充分融合,并让每个小组的观点不断完善和成熟。

2.2对课堂教学节奏进行控制。在语文教育学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要对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进行强调,但是如案例阅读时间果过分强调二者之间的互动,就会使教学节奏变得异常混乱。因此,需要教师准确的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充分利用教学时间(学生阅读案例时间和研讨案例的时间),这就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将案例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

2.3重视教师的辅助作用。案例教学法应用在语文教育学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对教学工作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教师需要找出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对学生的分析结果和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避免出现个别学生“垄断”发言的局面产生。结语:总而言之,在语文教育学教学过程中,将案例教学方法应用其中,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对语文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案例法教学应用在语文教育学中,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语文素养,为语文师范专业学生的日后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语文教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范蓓蕾.案例法与语文教育学教学方法变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20-12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