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09:22: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学习云计算的方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5-0164-02
0、引言
网络学习是互联网时代的最新应用成果,它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使每个人都能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便捷提取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在我国大力推行教育信息化,加强网络教育、网络学习之时,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重点要求做好“三通两平台”,“三通”中即包含了“网络空间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是教学新模式,是教育信息化核心理念的体现,是重要的探索,加强建设和管理网络学习空间,对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有着显著意义。本文旨在研究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管理,分析和整合影响网络学习空间构建与管理的关键因子,以求最大程度地提高网络学习空间的利用率。
1、网络学习空间简介
1.1 网络学习空间概念
网络空间就是学生和教师有一个基本的学习空间,可以自主学习,也可以互动学习,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它突破了现有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和教学方法限制,可以利用零散时间,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补,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水平,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水平,既有知识的学习,也有能力的学习。
1.2 网络学习空间特征
1.2.1 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六度分隔理论是数学领域中的一个猜想,简单概括就是:与任何一个不熟悉的人认识最多只需要6个中间人。六度分隔理论与互联网的结合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可信的社会网络。
1.2.2 云处理、云存储
网络学习空间通常由专业的服务商提供业务服务,实现数据远端存储。网络学习空间的最终用户都无需关心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是如何进行数据交换,更无需担忧用户数据存储在何处。这就是采用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网络学习空间,它包含远程软件服务、远程平台服务、远程基础逻辑架构服务、远程在线大数据存储和移动应用服务等。可以保障数据安全存储,无论身处何处,只要能接入互联网,就可得到云服务,即便是接入设备性能很低。
1.2.3 互动性、跨时空
对于学习者,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学习、交友;对于传授者来说,能通过网络学习空间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进度,指导学习,及时掌握学习的现状,并进行实时互动。教师与学生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设备接入Internet,就可便捷获得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终端设备的性能限制。能更快更好地实现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达到最优化的学习效果。
2、网络学习空间结构模型
网络学习空间的模型结构包括四层:用户层、控制层、虚拟资源层和物理层。用户层是所用空间用户的集合,它们通过终端设备经Internet向空间服务提供商获取服务;控制层是由一些特定的控制和任务高度算法组成;虚拟资源层负责将物理层的分布式硬件资源虚拟成一个整体集合,提供资源的分布式处理与存储;物理层主要包括各种计算资源及存储资源:如服务器集群和存储阵列等。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网络学习空间模型的处理过程:用户层的客户终端向控制层请求服务,控制层通过特定的控制中心和任务调度算法协同处理,将已利用虚拟化技术的软硬件资源转化成虚拟资源池,向空间用户提供服务,返回处理结果给服务请求的用户终端。
3、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管理
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管理的关键在于学习空间建设的友好性、开放性,以及通过何种机制来保持空间使用率攀升,使之良好有序地运行,让更多的使用者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受益。通过分析,发现影响网络学习空间构建与管理的关键因素包括很多方面,造成空间资源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实践经验,缺乏评价空间资源质量的标准,不重视空间资源制作工作或对空间资源制作工作安排不恰当,等等。为了增加空间资源质量,提高网络学习空间利用率,有效实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笔者给出以下几点意见:
(1)提供高质量的空间资源。空间资源作为网络学习空间的重要内容,对于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的每个阶段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网络学习空间中用户最关心的也就是能在空间中获取到何种有价值的数据,所以,在空间中分享的数据质量非常重要。上传到空间的数据应该是有价值的数据,数据价值不高、不准或不一致,会导致空间的利用大打折扣。学习空间的数据应具备互补性的知识结构、高价值的知识内容、交互性的交流方式。高质量的空间资源应当体现针对性、精确性、清晰性、完整性、灵活性等特点。因此,空间资源质量是日常空间资源质量管理中必须切实做好和加强的工作。
(2)加强领导,推动空间使用进程。领导重视是网络学习空间利用的推动力,领导的督促有助于形成一个网络学习空间的环境。网络学习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网络学习服务平台在高校的应用,它涉及网络空间学习模式的运用,从而使高校教学发生许多新的变化,这些都决定了网络学习空间的使用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同时,许多问题和障碍也不是仅靠技术人员就能解决的。网络学习空间的运行需要高校最高领导层的介入,但在一些高校中,对此却缺乏足够的认识,管理层把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和运行交给信息技术部门,网络学习空间的良好运行必将受到影响。
(3)加强空间用户团队建设。最终用户是空间建设和管理的核心人物。空间用户团队建设就是培养、改进和提高个人及团队整体的工作能力,使空间团队成为一个特别有能力的整体,在空间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管理能力。为了促进个人和空间团队的健康发展,应该组织空间新用户参与空间使用培训学习,对于网络空间成员而言,如何制作和提供高水准的空间资源是十分必要的,这对提供优质空间资源很有好处。另外,通过学习,新用户能够懂得如何利用空间与他人进行网络交流,提升网络空间沟通能力。网络学习空间是人占主导因素的,其最终用户通常是教师和学生,网络学习空间使用的关键也就是要让最终用户接受空间学习的方式。网络学习空间投入使用之后,通常不能马上形成有效的空间学习效益,中间要有一个熟悉、适应和磨合的过程。首先,要改变最终用户长时间形成的一些工作、学习习惯;其次,要熟悉并掌握网络学习空间的一些技术和工作方法,这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在这类人群中,一部分人空间使用水平相对较高,一部分人水平相对较弱,如果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空间建设的目标也很难实现。
(4)组织管理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的紧密合作。网络学习空间的推进是一个复杂的团队协作活动,最需要的就是管理维护人员与技术支持人员的紧密协作。如果在建设和管理网络学习空间的时候,组织人员和技术人员都不愿意担当责任,相互推脱,只希望自己身上的任务越小越好,也会影响到网络学习空间的积极推进。
(5)建立网络空间使用多元化的评价与激励制度。空间用户是网络空间使用的最关键因素,而空间用户是需要激励的。利用空间的交互式功能,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得到同学、教师、自我等主体多元化的评价和多元化的精神激励。同时,还可以采取建立教师和学生的优秀空间评选、精品空间展示等激励措施。正确的激励制度,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促使空间使用的目标顺利实现。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68-02
目前,“云计算”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逐渐由理论变成现实。“云计算”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个可靠安全的海量储存空间,方便人们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数据、文件的相互传输和共享,并且它没有较高的用户端的设备要求,因此“云计算”的应用是非常方便和便捷的,为人们使用网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同样,“云计算”的出现对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更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和教育的公平,尤其是对于一些处于经济发展不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来说,充分利用“云计算”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资源不均衡、更新不及时以及共性程度低等问题。
一、“云计算”的内涵
“云计算”最开始出现时的意思是将计算机的能力转移到互联网上,在2006年之前还不存在这个名词,到了2007年“云计算”这个词语逐渐成为一种新型词语为领域内的人们所接受。“云计算”的英文名称为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一种继承与发展。“云计算”作为一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科技理念,不仅具有很强的动态扩展能力和处理能力、巨大的储存空间,并且其是非常可靠的,具有很高的资源利用率,成本也比较低。“云计算”主要包括了云计算服务、云计算平台、云计算构架技术等,是一种新型的共享基础构架的方式方法。“云计算”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自然产物,也是未来信息产业化不断变革的手段。
“云计算”是一种信息时展之下的为社会服务的产品,它也是我国信息化不断建设的必要阶段,其发展共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公共云,也就是面向广泛客户群体的互联网接入服务;二是私有云,是针对单个机构进行设置的;三是社区云,主要是面向供应链类型彼此相关的组织进行设计;四是混合云,是上述三种模式的任意组合。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高职院校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教师授课的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模式一成不变,学生在计算机的操作水平上也是良莠不齐等。目前,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主要采取两种教学方法:一是课堂的集中授课,二是机房的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的课堂中很少使用案例驱动法教学,运用课堂分组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也很少,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资源之间的共享程度也是非常低的。
目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条件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全院实现了网络化,但是很多软件和硬件资源在整合程度上还不够深入,大部分的计算机教材所涉及的硬件和内容还没有及时地更新。并且,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专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和讲解,也没有按照每个专业对于计算机的掌握程度和能力要求有侧重点地进行授课,因此造成教材中的每一个章节在理论部分和实训部分耗费了相同的课时和精力,这样会对学生的就业造成不良的影响。
此外,讲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有的教师属于学校引进的青年新教师,资历尚浅,因此针对同样的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每个教师的理解和见解是不一样的。例如,现在电脑的windows操作系统已经由过去的xp发展到win10,计算机的硬件和网络技术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学校目前所使用的教材在内容上和软件的版本上都非常滞后,没有及时地进行更新,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地区高职院校的财政拨款不到位引起的。
利用“云计算”不仅可以帮助教师针对不同的专业对计算机的能力需求进行搜索并且或者储存到云中,而且可以让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能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仅如此,“云计算”还有利于教师进行集中备课,减少教师之间的差距,从而更好地优化教学的内容。
三、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云计算”的应用
“云计算”的出现引起了高职院校教学方式和高职学生学习方法的重大改变。高职院校必须营造好良好的“云计算”环境,夯实信息化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进一步利用“云计算”的优势和特点,将其充分地运用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一)利用“云计算”改进学习方法。通过“云计算”中Google site这个平台,用户而可以收集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且还可以非常简单又方便地创建团队网站,只要用户注册了一个账号就可以使用了。“云计算”有着十分丰富的资源,并且操作起来非常简单,也有很高的弹性和扩展性。“云计算”是建应在web的服务器基础之上的,因此在数据的储存上安全又海量,高职院校学生可以在计算机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从“云端”上搜索与自己相关的各种资源,自主地选择下载学习的内容,掌握学习的方法,并且自主地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在整个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将自己每一天的学习情况真实地记录到系统本身的日志库中,有利于学生及时地反馈信息促进系统的不断改进。计算机的教师通过深入地分析每一个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情况和特点规律,帮助学生制订个性化的独特的学习方案,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知识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从而有效地缩短学生的学习进程,举一反三地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
(二)通过虚拟空间加强互动。“云计算”中有各种虚拟的社区等,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分享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经验,随时随地地让学生处在学习和吸收知识的状态下。学生通过这种虚拟的社区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进行交流,获得同学和教师的帮助。首先,某个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虚拟社区中的其他学生可以以回复问题的方式帮助他来解决问题,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得他人的帮助。其次,在虚拟社区中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以在线交流或者留言的方式向小组中的学生发出问题,获得团体的解决。同样,计算机的教师们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掌握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特点之后,制定与学生学习情况相一致的教学策略,并且给予学生恰当的学习指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通过虚拟社区的方式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三)利用“云计算”改进教学方法。随着”云计算“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学生和教师可以很容易建立一个网站,这个网站不需要维护的成本,只要在有网络的情况之下,教师就可以利用“云计算”这种计算机技术,根据信息化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充分地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并且教师可以在线对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和。学生还可以利用电脑或者手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从网络课程资源中搜集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学习资源和服务,还可以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实时交流,实现虚拟化的教学与学习。尤其是涉及计算机基础中的网络技术的章节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将布置的任务和业务到云中,这样学生可以随时地登录和学习,完成整个小型局域网的建立。
(四)利用“云计算”构建虚拟实验室。很多高职院校目前所能提供的实验室资源往往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实验室,而通过云计算可以实现开发测试资源的共享,有助于分享远程桌面,因此利用这种方式就可以实现每一个师生都拥有自己的虚拟实验室。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用鼠标或者键盘向网络发出请求,将自己对于实验资源的要求输入进去。数据中心根据实际的需要,在云储存的空间里或者在服务器上部署好所需要的实验资源,用户只要登录到计算机制定的界面就可以进行实验的操作,并且享受到相关的应用服务。虚拟实验室还可以通过标准化的环境为建设实验室做好充分的准备,利用虚拟化的资源来实现搭建实验室的目标,自动化地进行申请、回收、监控和管理,完成计算机之间的远程访问。
总之,“云计算”是在传统计算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与网络技术发展融合进步的产物。“云计算”是未来信息化产业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和方式,它的出现与发展为高校的计算机课程解决了很多瓶颈性的问题,有效地改善了高职院校在教学、科研和办公等多方面的不足和问题,在创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方式和信息化建设上带来了福音,同时也给高职院校的实验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挑战。笔者相信,未来全国的高职院校师生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授课时,网络资源会像现在的供水和供电一样方便与快捷。
【参考文献】
[1]李国杰.信息科学技术的长期发展趋势和我国的战略取向[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0(1)
[2]黎加厚.低碳型教育与云计算辅助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
[3]陈丹,孙践知.结合不同专业培养方向,深化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J].计算机教育,2009(13)
[4]刘平,倪明.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关键技术及其解决方案[J].江西社会科学,2008(12)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参加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广西演艺职业学院艺术工程系2014级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和建筑工程管理四个专业的学生,总共140人。所有被调查的对象已经在上学期同时学习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其中环境艺术设计和服装设计专业70名学生采用的是基于云计算网络教学方式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而广告设计与制作和建筑工程管理两个专业70名的学生是采用原有教学模式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
2.调查方法
向以上四个专业140名学生发放了140份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全部收回,有效率100%。调查结束后,使用EXCEL函数及其图形工具,对调查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三、研究工具
采用笔者自行设计的“云计算网络教学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包含16个问题(其中开放性问题一个),主要围绕学生对云计算学习的认识、对云计算网络学习的接受程度以及云计算网络教学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设计,同时根据统计学要求,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四、云计算网络教学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云计算学习的认识
艺术类学生思想活跃,个性较强,比较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是新技术使用的生力军,通过调查“你认为什么是云计算学习”“云计算学习的优点”等问题,发现学生对云计算技术知识的了解主要来自互联网,能够完全正确或比较正确地回答的占68%、回答“不清楚”的占32%。这一数据说明学生对云计算学习关注度比较高,而且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学生对云计算的了解会越来越深入。
2.学生对云计算网络教学的接受程度
学生对问卷中的“同学们希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云计算网络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吗?”问题做出选择时,非常希望的占65%、比较希望的占30%、不希望的占5%。在“课堂上,同学们利用手机上云计算应用程序进行学习是否利大于弊?”问题上,选择“是”的占70%,选择“否”的占9%,选择“不清楚”的占21%。说明学生们接受云计算网络教学的意愿还是比较高的。
3.云计算网络教学实施效果
(1)问卷调查分析。在云计算网络教学实施效果的调查中,我们对在教?W过程中采用云计算网络教学的班级和采用传统教学的班级进行对比分析。我们把采用云计算网络教学方式的环境艺术设计和服装设计专业班级,简称实验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广告设计与制作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班级,简称对照班。我们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实验班在云计算的网络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成绩是否有所提高。实验班和对照班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的兴趣如何?课后是否会进行拓展学习?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如何?协作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如何?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提高?通过这些问题来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对比。
问卷调查表明,实验班96%的学生对云计算网络学习持肯定态度,4%持否定态度,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云计算网络学习持肯定态度,如表1所示:
实验班和对照班对课程学习兴趣的对比,问卷调查中显示,实验班学生对前两项感兴趣的占94%,对照班只有65%,数据说明实验班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比对照班有明显提升,如表2所示:
实验班对照班课下拓展学习对比,问卷调?酥惺笛榘嗑?常进行拓展学习的学生比例为52%,对照班只有6%,可见基于云计算网络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很有帮助,如表3所示:
实验班对照班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对比,问卷调?讼允臼笛榘嘌?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班,如表4所示:
实验班对照班沟通交流协作能力对比,调查问卷显示实验班的沟通交流协作能力要明显优于对照班,如表5所示:
实验班对照班自主学习能力对比,调查问卷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自主学习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如表6所示:
(2)考试结果分析。2014级艺术工程系四个专业的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人数都为70人,实验班的教学过程是基于云计算网络开展教学,对照班采用的则是原有教学模式,即老师围绕课本内容进行知识讲解,然后在实验实训室练习操作,学习资源相对比较单一。
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期末考试成绩数据统计表,如表7所示,实验班的成绩比对照班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
五、云计算网络教学调查的总结
学生对教学中采用云计算技术持肯定态度,并渴求在教学中使用云计算技术进行学习。教师通过运用云计算技术实施网络教学取得显著效果。
1.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资源来进行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起来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并产生学习兴趣。
2.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沟通交流与协作能力。通过云计算的网络教学中的协作学习,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沟通交流当中,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增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这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理念在大学组织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浪潮中脱颖而出。PBL中如何高效的收集学生的学习问题,是实现这一教学方法的关键,本课题试图用无线云计算去解决这一问题。对于目前的学生来讲,大多数已经随身带有手机,接受手机上网的训练非常容易。因此,创建一个完整的无线云计算系统,让学生利用手机做终端,课前进行课堂内容的讨论,教师可以随时得到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信息,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进行PBL教学,提高PBL教学水平。近些年虽然也有一些医学学生学习反馈的软件系统问世,但是最先进的系统也只是使用Web标准设计,只能使用互连网和计算机登录。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条件随时使用计算机,或者并不方便上网。本系统的终端使用无线云计算技术设计,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或电脑进行学习反馈,解决了学习反馈中时间、地点、人员分散的问题。有巨大的方便性和实用性。
1云计算简介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一种计算模型。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云计算的教育应用是当前研究热点,云计算在医学教育上的运用是全新的课题,目前报道很少。本文谈到的云计算是一种云计算的无线网络应用,主要是通过编写网络程序将网络上的软硬件资源加以应用,学生用手机或电脑作为终端方便的运用网络“云”提供的计算服务。实际编程采用B/S架构编程体系,系统服务前台是基于WAP无线网络,“云”端采用asp编程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使用这种技术设计的网站当前大多数普通手机在通讯运营商处开通手机上网功能后都可以登录,也可以使用上网的计算机登录。系统的使用非常简单,普通的学生只要会使用手机很快就可以学会。
2系统开发的技术路线
我们运用尖端的无线云计算技术,初步自主开发了一套医学生实习教学无线网络平台。我们选择自主设计开发系统,目的是为将来的正式开发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我们开发的平台实现了文字、图片、动画等教学资料的无线网络传输、实现了医学实验室资源的无线数字传播、选择题等题型的无线交互、病历和诊断信息共享和云备份,学员意见的实时无线反馈交流等功能。系统总体划分为“云”端和终端登陆界面。“云”端为所有用户提供计算力、存储空间和软件服务。终端登陆界面,使用WAP标准编程,保证了程序的通用性。学生可以使用手机上网进行有关操作,也可以电脑上网操作。
3教学实验情况
中图分类号: TP3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c)-0000-00
随着互联网超强渗透力的迅速扩大,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沟通和相互联系的工具,正在一步步的渗透到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中。人们每天都需要从Internet获取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同时,随着不断改进人们的网络信息素养,提出了网络服务的更高的要求。
根据这种需求,一种新的网络计算模式的背景―云计算。它是基于分布式计算,云中存在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数据,你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信息的安全方式的用户方便地访问任何地点和共享信息。
一、云计算辅助教学
所谓“云计算辅助教学”是指学校教师使用“云计算”提供“云服务”,构建个性化的教学环境,支持教师有效教学的教育和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慧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云计算辅助教学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云计算辅助教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教育学的交叉。云计算是信息环境下,在教育教学云计算服务的应用程序,主要关注的是软技术,而不是专注于云计算的硬件技术,其核心是云计算服务的教学设计支持
“云计算辅助教学”对教育发展的帮助有:
1、学习者不在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进行学习,学习范围变大,学习资料变多,这使得教育的可持m和终身性的理念得以实现,也使得受教育者的范围大大普及。
2、自主定义学习的范围越来越广泛
随着云计算带来了一个很广泛的学习资源,每个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自己独特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并能更充分地利用学习者的业余时间,不够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3、学习方法的简化
学习者只要通过一台配置不高的PC机及浏览器浏览网页,就可以学习,这也使得很多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的学习者也可以进行学习,扩大学习者的范围。
4、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减少资本投资
一些学校因为能投入建设学习平台的资金有限,没有资金购买高速服务器和大型存储设备,没有资金购买昂贵的数据库产品。而云计算既不用购买昂贵的硬件设备也不用购买多样的软,所以非常适合没有太多资金投入预算的学习机构。
二、使用云计算教学的对象
1. 教师
在网络教学中的另一个主要对象就是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环境的建立,并提供教学资源和数据;
(2)设置学习过程中的框架,并引导更多的学生在一个更实际的方式执行任务;
(3)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确定学生的认知过程;
(4)监控学生学习的过程,辨析学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最后评估给出最终成绩。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行为往往都是并行的。教师行为的核心是帮助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保持深层次的思考。教师的作用是更具活力,充满挑战,教师可以从学生更多的灵感和启发,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是不断变化的。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是是一个指导,顾问。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的角色的转变,会变得得更亲密。
教师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并具有价值的付出。为此,教师要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深层次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 学生
云计算是一个方便快捷的学习环境。它将支持和促进个人学习环境和非正式学习的发展。
(1)随需随学的学习环境。
以学生为主体是云服务学习的发展趋势,非课堂学习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活动越来越大的比重。网络学习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学校,学生可以自主创建和管理的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习活动更受学生而不是机构来控制。有了云计算的支持,个人的学习环境可以由云业务的统一控制和管理来实现。学生只需通过任何一款浏览器都可以建立一个学习环境,并不需要掌握软件操作,这就可以降低使用网络学习的门槛的高度。
(2)云计算的加入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云计算提升了网络学习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可根据“需要和需求”来分布资源,以此来降低成本,创造学习的灵活和方便的方式,创造了实现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丰富的学习环境,这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学校的教学相关的管理部门
云计算模式可以大大降低教育信息系统建设的成本。对于学校,建立一个计算中心的成本会很大。云计算模型提供了适合于学校的溶液中,与该数据中心的一些任务,教育机构的网络中心将能够使用的云计算服务来完成,通过云计算基础设施来提供,可节省很多成本,不用投资在昂贵的硬件设备,及其维护和升级的频繁负担费用。因此,云计算可以有效地消除信息“孤岛”现象。云计算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以消除信息孤岛。
4.相关系统开发人员
在云计算环境中,需要建立支持网络学习云服务,云服务设计和开发教学信息系统开发商掌握该技术的未来。在云服务的开发,开发者可以通过Web浏览器或移动电话和其他移动使用的各部分发展的松耦合的方式,使用相关的语言和框架无缝地使用各种应用程序联系松散的网络设备之间开发的。
三、云计算支持下的网络教学的特点
1.下降了软件和硬件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资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教学科研设施的投入和维护,或者日常办公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投资,为了适应教学、科研和技术的时代特点,现代电子设备的快速更新。很多硬件设备都需要不断的更新或升级,这又意味着会不断的有相关硬件的资金投入。硬件设施配备好以后,软件的安装和维护又是一个新的问题。教学和科研部门中,经常需要使用和安装很多软件,正版软件的购买用费、以及后期的软件更新,和教学中所涉及的软件安装也给硬件配备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2.集中处理信息,师生的信息安全更有保障。
计算机房是病毒被广泛和应用的主要场所。防病毒软件或防火墙软件安装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手段,除了不断更新防病毒软件或防火墙外,还有这些防护并不能完全保证信息的安全。而运用云计算手段保存信息,可以为数据安全和备份保护,学生和老师可以轻松地访问您的重要数据,不用担心数据的丢失,也不用担心病毒会破坏数据,因为工作是由云存储服务供应商提供的R档姆务。云服务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服务提供商做出各种安全承诺。
3. 大众学习,开放学习
由于进行网络学习的门槛低,因此可以吸引更多的学习者来学习,这就做到了开放和大众的学习思想。
4.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是指客服学习和工作中的困难来实现一生都学习的目标。这个目标都在学校完成有一定的困难,很多时间和空间的问题无法解决。而云计算运用到教学中正好填补了这个不足,使更多想学习的学习者能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
四、小结
本论文是针对辅助教学中运用云计算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和论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云计算辅助教学将随着这种发展成为辅助教学的主流技术,云计算辅助教学应用理论和方法也将会不断的完善,所以也会推动云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 全湘溶,赵妍,QUAN Xiangrong,ZHAO Yan. 大数据应用中的若干问题[J].现代电信科技 2016.
[2] 姚志红. 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研究[J].图书馆学刊 2016.
报,2006
云教育数据平台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利用计算机技术,集教学、管理、学习、互动交流于一体,共享教育资源,分享教育成果,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即时互动,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一新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该课程因专业和应用方向不同,其实验教学要求各异,通过云教育数据平台,融合专业个性化教学,体现课程的教学特色,起到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1云教育数据服平台概述
1.1云教育数据平台服务模式
“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是一个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该模式通过“一站式”应用和“云”的理念,以教育云服务为支撑,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架构一个在线教育服务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融合教师精品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管理与反馈,彻底打破传统教育的信息化边界,凸显教育公平、高效、便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图1所示为教育云服务模式。
1.2云教育数据平台构成
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要在开放、整合、共享的框架下,创设有效机制,协同教师群体、学生群体、管理员以及技术客服等各类参与主体,设立共同愿景,形成共同目标,实现互利共赢。通常情况下,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采用“企业竞争提供、学校评估准入、师生自主选择”的资源建设与共享新机制。
2云教育数据平台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功能
2.1“教”与“学”的完美融合——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突破教科书局限,发挥互联网传播知识、快、全的优势,扩充教学的知识量,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拓展学生视野,开阔学生思路,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实现对知识的多层面了解,增加信息渠道和课堂的教学内容量。此外,通过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开拓了获取信息的途径,在有限的时间最大幅度的增加了知识和信息量,突出了教学重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促使教师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思维,实现了“教”与“学”的完美融合。
2.2“教”与“学”的高效便利——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化的自习室,网络化的图书馆,网络化的教学设备逐步在高校中普及。与此同时,我们处在信息资源爆炸时代,要在网络资源海洋中快速找到吻合课程内容的资源极为困难。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是高校根据课程安排专门订制的用于教学和交流的平台,该平台上陈列的资源面向学生开放,每一份展示的教学资源都是教师精心制作,体现该教师最佳水平,学生可以在此平台上快速找到适合的最优资源,快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同时,依托这一平台之便利,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可以即时交流,教师之间可相互讨论教法,学生之间可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师生之间可以答疑解惑,课堂一下子宽广了,“教”与“学”的效果更加明显。此外,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集资源存储、上传下载、分享、交友互动、即时通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融合了当前最流行的移动通讯软件(微信、QQ和MSN、飞信等),互动交流非常便捷。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又有别于当前流行的即时通软件,在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学生们会不自觉的进入一个学习的环境,因为在线学生在讨论的都是平台上展示的资源或刚学的课程中某个知识点。在线教师们则忙着在即时答疑解惑或相互交流教学心得。浓烈的学习气氛已经从传统的课堂延伸到课堂外的任何一个角落。
2.3“学”与“学”的互帮互助——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
团队的力量远大于一个人的力量,团队精神的核心就是协同合作。协同合作是学生未来走上任何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品质,因此,协同合作、互帮互助是在校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云教育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提供了一个答疑解惑、交流谈心的场所,这个场所甚至不仅仅局限于本班或本校师生,它可以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跨学校,甚至融入全世界。学生在半现实半虚拟的世界中沟通交流、交心结友,为未来走上工作岗位不断练兵演习,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融入世界的速度。
3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存在的困境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所有高校都安排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所有高校大学生学习的第一门计算基础教育课程,该课程具有基础性和通识性等特点,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信息处理技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而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整体效果欠佳,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教师演示式”实验教学方法扼杀学生学习热情
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师在实验课上通常采用“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教学方法开展实验教学。学生在上机操作之前,教师首先系统讲解实验内容和操作方法,然后学生依据实验指导书,按照操作步骤上机操作,完成实验任务,教师对学生在上机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问。这种枯燥的“教师演示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围观教师照本宣科的演示,然后按部就班填写实验报告的方法简单、粗糙,了然无趣,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2“单机操练式”实验教学方法扼杀学生创新能力
当前,大多数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采用“单机操练—各自为战”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教师一般谆谆教导学生必须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报告提示的步骤,一步步模仿练习,对教师演示或报告提示的情景无法知悉,也无法处理步骤之外的其他突况。这种教学方法,固化了学生的思维模式,禁锢了学生对计算机未知情况的探知欲望,久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3“纸上谈兵式”实验教学方法消磨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学校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仍停留在“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无法保障学生预习和复习要求,没有条件动手试验,也没法事先研究拓展实验题目,无法有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堂上锻炼创造性学习能力,最多只能做到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消磨殆尽。
4基于云教育数据平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教学实现途径
4.1云教育数据平台下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
基于云教育数据平台,大学计算机实验课任课教师应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首先应研读教材,突出课程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找准学生知识能力薄弱点,对照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准备符合学生专业特点实验项目。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的便利性,按照实验项目特点将学生分成实验群组,然后向每个实验群组下发实验项目,组织监控各个实验群组完成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的即时交流功能组织群组讨论,师生互动答疑,最后,学生通过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提交实验报告。
4.2云教育数据平台下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
基于云教育数据平台,高校学生也应随之转变学习模式。学生首先应认真预习教材,了解学习重点,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情况找准学生知识能力薄弱点,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操练自身薄弱的实验项目和实验步骤,同时,通过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中的即时交流功能,积极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总结学习体会,巩固提高学习内容。
参考文献
[1]沈立强.云时代的校园数据中心[J].中国教育网络,2012(06).
[2]张亚琦.教育云平台应用服务架构建模与实现[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4.
[3]吴彦茹.知识转换模式及策略应用于微格教学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2):109-112.
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等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教育部强调,要聚焦国家长远发展战略,把握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新任务新形势,全面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加快建设新工科,主动面向未来,适应和引领新经济发展。新工科建设在我国高等教育界掀起了一股新的研究与改革热潮[1],各高等学校纷纷做出响应。新工科作为一种高等教育改革行动,需要引入新的教育理念,面向新兴产业与重大企业需求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强调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按照新工科建设的规律与特点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一云教育理念的内涵
云教育是一种线上线下联动的新型教育模式,不仅体现了其与传统教育相比的平台优越性和技术先进性,更为重要的是由此引发教育理念的嬗变。云教育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云计算+教育”的组合,而是采用新技术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决策能力的教学过程,为学生打下在人工智能时代应具备的正确选择能力的良好基础。云教育理念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其内涵。首先,云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之下的一个教育过程中坚守的理念。学校开发的云教育平台只是对传统教育信息化的升级换代,是为学生跨入人工智能时代而探索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发挥云教育平台的影响力和优势的目的是,在最大程度满足学生各种需求的同时推动教育体系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其次,云教育理念使得教学的主体不再仅限于老师,而是形成学生选择确定与教师主导掌握的双主体局面。在云教育平台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二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开展教学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掌握者,学生是学习成果的选择确定者,有效提升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主动性。第三,云教育理念坚持利用云教育多元、灵活、丰富的特点,培养学生在浩瀚知识大海中的归纳、评价、决策能力。作为“人工智能时代”钥匙的云教育,学生通过数据云获取更具系统性和前瞻性的学科知识,建立自己的认知、思维和价值取向。彻底摒弃课堂灌输,传授处理“浩瀚”信息的方法论,真正发挥教育对人的能力提升作用。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因此教育理念的转变是云教育平台构建的思想基础和指导原则。教师和学生都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使云教育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事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高校可以通过云技术把分散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挖掘各种分散的关系化、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按照学生学习基础和兴趣搭建“云平台”,针对学生现状从静态变为动态。从而在云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开启幸福的航程,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新工科主要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调研分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学习目标和方法,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探讨如何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从而培养面向新工科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2009年,云计算与教育逐渐结合,产生了基于云计算的教育模式,带动了教育的变革与创新。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不停变革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先进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课堂教学为先进信息技术的使用提供了广阔施展空间。目前,基于云计算的应用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云教育教学平台层出不穷[2]。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将最新的云教育理念引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于云教育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计算思维、工程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一)强化计算思维的课程体系设置
美国一些高校已将“计算思维”融入大学基础课程教学之中,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提出如何从“计算思维意识”、“计算思维方法”和“计算思维能力”三个层次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教育教学改革策略。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几乎每一个概念都可以和一种或多种计算思维对应。比如,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各种常用算法以及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法,都是常见的计算思维方法。而在计算机应用课程中,每一门课程、每一个项目都是多种计算思维方法的集合[3]。计算思维培养不是一两门课程就可以解决的,需要一系列课程的学习从而逐步形成的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某种程度上还要依靠学生的“悟性”。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架构,对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设中,一是课程内容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并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思想与手段;二是思维教育应重视计算机知识的内在的统一性与外在的差异性,理解并掌握计算机独特的思维运行方式;三是能力培养要突出基本信息素养与能力的培养,以及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根据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求与我校新的课程教学大纲,我们构建了基于计算机思维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包括培养学生基本计算机文化素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训练学生计算思维、设计思维的程序设计和网页设计课程,拓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沿技术、综合应用创新实验课程等。
(二)基于云教育平台的教学过程改革
将最新的云教育服务平台引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技术,集教学、管理、互动交流于一体,共享教育资源,分享教育成果,实现即时互动,可以极大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构建丰富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这些教学资源分别以文字、图形、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各种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同时,这些教学资源会随着社会发展需求、教学内容变化而不断变化与更新。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更有力地支撑了教师教学。其次,强化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益的发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充分利用云教育平台,随时可以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增加新的知识素材,并可以将以前的教学内容转为自学内容放在教学网站上。利用云教育平台进行案例教学,可以对课程中的一些重难点、不易理解的知识点,详细地展示出来。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最后,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我们通过设计各种实验(包括基础实验、创新实验和拓展实验等),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并且深入理解其技术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我们还突出了计算机认知实验,通过直接触摸计算机硬件设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计算机学科的作用与神奇的力量,加深对计算机学科的认识和兴趣。
(三)云教育环境下的教学评价方式转变
YANG Ting, PENG Li⁃jun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4, China)
Abstract: The learning evaluation for the students in school is an important part to train the students. The scientific evaluation for students is the key of learning evaluation. The cloud theory is the one that transforms the qualitative index into quantitative concept, based on the fusion of the traditional fuzzy set theory and probability theory. The uncertain conversion of learning assessment was achieved based on the cloud theory. The cloud barycenter evalu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assessment for student learning, and form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student learning.
Keywords: learning evaluation; cloud theory; cloud barycenter evaluation method; learning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0引言
高校学生学习评价是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形成、素质培养等方面学习水平的考核与评定。学习评价作为学习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在保证教学质量以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历来是教育学家的重点研究对象。
学习评价在教学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可以使学生清楚自己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激发学习动力,而且也是教师自查教学成果的主要方法[1]。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针对学生进行考试,该学习评价的重点是对知识的掌握、定向的记忆与理解。这种学习评价体系不能全面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本领和实践能力,更反映不出学生的综合素质[2]。
云理论的主要特点在于将概念的模糊性和随机性特征结合起来,解决了非线性与不确定的问题,是定性概念与定量值转换的重要手段。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在云理论基础上,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且评价结果能够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及素质的提高问题。本文将云理论应用到学习评价过程中,通过建立学习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方便地解决高校学生学习评价中的重要问题。
1云重心评价方法
1.1云理论[3⁃5]
云理论的主要特点在于将模糊性和随机性特征集成在一起,解决了系统定性概念与定量数值之间的不确定性转换问题。
设论域[U],它是一个由精确数值量组成的数据集合[U=u]。集合[A]是与论域[U]相联系的语言值。[U]中的元素[u]对于[A]所表达的定型概念隶属度[μA(u)=0,1],是一个具有稳定性的随机数。隶属度[μ]在论域[U]上的分布称为隶属云,隶属度在[0,1]中取值,云是从论域[U]到区间[0,1]的映射,可以表达为:
[μA(u):U0,1,∀u∈U,uμA(u)]
云可以用其3个数字特征刻画:期望值[Ex]、熵[En]和超熵[He],依靠这3个特征可以解决不确定转换问题。云重心位置用[g]来表示,云重心高度用[h]来表示,那么云重心则可以表示为[G=g×h]。期望值[Ex]就是云重心的位置;熵[En]反映了在论域中可被模糊概念接受的元素数,即表征了概念模糊度的量度;超熵[He]则反映了云的离散程度,是定性概念的随机性,即云厚度的度量。因此,它综合考虑了自然语言值的模糊性和随机性,组成了定性概念和定量值之间的映射。
1.2云重心评价法
(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U]表示系统指标集)[6⁃7]
[U=U1,U2,…,Un],其中[Ui(i∈1,n)]是系统的第[i]个指标; [Ui=Ui1,Ui2,…,Uin],其中[Uij(j∈1,m)]是系统的第[j]个指标;[Uij=Uij1,Uij2,…,Uijs],其中[Uijk]是[Uij]的第[k]个指标。依据这样的方法,多层评价指标体系被建立。
(2) 评语集云模型[8]
评语集由[n]位专家确定,且评语集规定的数域为[0,1],例如评语集N={优秀、良好、一般、较差},那么N对应的数域如表1所示。,对应云模型的计算法则为:中间存在双边约束的区段[cinf,csup]用对称云模型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Exi=cinf+csuf2Eni=csuf+cinf6]
而对于左右两端的评语分别取左右约束为期望值,取相应对称云模型熵值的[12] 为各自熵值。
表1 评语集N对应的数域
(3) 求各指标的云模型表示[9]
① 定量指标的云模型表示
由[n]位评判专家给出的系统性能指标体系是定量指标,提取[n]组定量数值型的指标,分别为[Ex1,Ex2,…,Exn],那么这[n]个定量数值型的指标就可以用一个云模型来表示:
[Ex=Ex1+Ex2+…+ExnnEn=max(Ex1,Ex2,…,Exn)-min(Ex1,Ex2,…,Exn)6]
② 定性指标的云模型表示
若系统指标体系是由[n]位专家给出的定性评语集,如学生成绩评定为优秀、良好、一般等评语,则系统可用1个[N]维综合云模型来表示,其数字特征如下:
期望:
[Ex=Ex1En1+Ex2En2+…+ExnEnnEn1+En2+…+Enn]
熵:
[Ex=En1+En2+…+Enn]
(4)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分配
各项指标在整个系统中所占的比重就是指标的权重。指标权重的确定有很多方法,例如专家调查打分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本文将采用专家调查打分法。
(5) 用加权偏离度来衡量云重心的改变
系统用1个[N]维综合云向量来表示,云重心为:
[G=G1,G2,…,GN]
式中:[Gi=gi∙hii=1,2,…,N;][gi=Ex1,Ex2,…,Exn]代表云重心的位置;[hi=h1,h2,…,hN]代表云重心的高度。理想状态下的云重心向量[G0=(G01,G02,…,G0N)]。
将云重心向量[G]归一化得到向量[GT=(GT1,GT2,…,GTN)],归一化公式为:
[GTi=G0i-GiG0i,Gi
式中[i=1,2,…,N。]
加权偏离度的计算方法为:用[N]个归一化后的云重心向量乘以其对应的权重值,再相加,其计算公式为:
[θ=j=1N(GTj∙Wj)]
(6) 评测结果分析
云发生器:每个评语集加权偏离度的计算组了成云发生器。随着云发生器与自然语言值所对应的变化区间,云重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按照以上方法,分析云重心的变化,然后计算整个评测系统的综合云重心加权偏离度。
具体的方法步骤详见图1。
图1 云重心评价法方法及步骤
2学习评价指标体系[10]
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学习评价的主要任务。对学生学习评价结果产生影响的指标有许多,不同的学生各不相同,学生的评价指标除了学习成绩,可以量化指标的并不多。
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从图中看,学生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有3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自身能力的形成及对其素质的培养。
随着网络时代不断发展,出现了信息泛滥。面对海量信息,人们接受信息量有限,由此出现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的现象。大量无关信息干扰人们注意力,使教师和学生抓不住重点,因此,有必要课程“微”型化。微课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型学习方式,它适应了快速发展的E-Learning、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需要。“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与传统网上精品课程相比,其教学时间较短,通常10分钟左右,不超过20分钟;其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主题明确,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正因为微课的这些优点,其逐渐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和认可。国外公开的微课网站如萨尔曼.可汗学院、TED教育演讲已经让微课成为人们熟悉的一种非正式学习形式。在国内,中国微课网以全新的分享学习理念为引导,精确整合微课、检测、疑难问答多个学习环节的专业化中学生学习网站。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微课已经作为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搭建高校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平台。
一、微课知识管理
微课是当前高校教学的一种趋势,然而当前很多精品微课资源没有进行有效管理,造成微课资源的巨大浪费,难以形成有效知识体系。如何对微课资源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和资源共享是个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知识管理是指组织或个人对知识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创新的管理过程。通过有效的课程知识管理,能够有计划建立学科专业知识体系、针对性地吸收补充所需专业知识资源、持续更新和提高课程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效提取所需专业知识资源以用于实际工作、结合学习过程提供相应知识资源、有效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它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表达和思考,接近人的自然思维过程。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通过思维导图,学习者可以理清思维的脉络.掌握整个知识架构,从而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形成,促进知识的迁移。可用思维导图来进行个人知识管理。举例说明,现有教材介绍的语法知识和教师传统讲解“C语言程序设计”的语法知识均是上下的“层次结构”。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画出每章知识结构的思维导图,将本章各语法知识点、所涉及的下一级知识点、各知识点问的联系等,使其与人脑存储知识类似,便于学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可对微课的知识点以如下方式进行管理,可以将课程的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以线条来表达某课程知识体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微课围绕某个知识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知识点和微课之间是一种映射关系,可通过在知识点上链接所对应的微课。层次性的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将各自有效资源以接近人的自然思维过程的形式连接起来作为网络课程主要内容。当然有些思维导图和概念图也是作为将隐性知识表示的一种资源存在。专业教师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对知识库中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对学生提交的隐性知识进行审核。
二、微课资源共享
云计算是一种通过Internet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动态可伸缩的虚拟化的资源的计算模式。当前,国内外很多高校都逐渐采用云计算机技术来共享教学资源。云计算对高校教学资源的影响如下:节约购买与维护更新计算机成本;减少维护和升级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费用;最大范围内实现共享,解决资源不足与不均问题;提供安全数据存储中心以解决存储资源不足问题。当前网络精品课程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学模式落后;重学习内容呈现,轻学习情境创设;知识建构并不理想;缺乏个性化学习设计;评价方式单一。云计算技术对微课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教师与学生分别成为资源建设与共享的主体。将云计算的理念和技术引入到优质微课教学资源的建设中,与原来的网络教学平台相比,更加注重用户体验、资源共享、集体思维和平台开放,在这种新的学习环境下,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云计算平台的优质微课教学资源共享模式,其优势在于能够迅速获取新技术、减少重复浪费,增加竞争力,以适应高校战略联盟的发展。文献[7]提出了利用Google App Engine建立个人知识管理云平台,从而实现知识获取、知识组织、知识存储、知识检索和知识共享,可将该体系结构应用到基于云平台的高校微课资源的共享。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移动终端或PC终端访问,通过RSS订阅和用户上传共享实现微课知识获取功能,可为学生学习提供课程订阅功能,用户可在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学习主题和学习资源,并参与学习。通过Blog、Tags、标志分类存储实现微课知识组织功能,围绕某个主题建立的个人或群体Blog,借助于Tag可以让更多对此有兴趣的用户参与进来展开交流、评价与讨论。通过云服务器分布式存储实现微课资源存储。通过Google检索服务实现微课资源检索功能,包括资源搜索和学习主题搜索。通过多用户共享访问实现微课资源知识共享功能。
本文首先主要介绍了微课产生的背景、概念及特点。之后,探讨为什么需要对微课资源进行知识管理,并介绍运用思维导图方法进行知识管理。最后,介绍云计算的优势,给出云计算技术共享微课资源的一种技术方案。
参考文献:
[1]张霞,郑小军.基于“平民技术”的高效网络化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8);163-165.
[2]刘雪美,张晓辉,苑进.高校融合思维导图课程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高等农业教育,2007,(7):67-69.
[3]魏方田.思维导图在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6):81-83.
[4]邓瑞新.“C语言程序设计”知识构建的思维导图方式[J].计算机教育,2011,(8):96-99.
[5]王玉芬,郭晓娟.云计算对高校教学资源影响解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11-113.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教育培训与社会的诸多领域密切相关,科技发展对其影响更加显著。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使教育培训不断呈现新局面:教育培训理念与理论的发展创新,教育培训体系的建立完善,培训对象综合素质与培训需求快速提高,培训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教育培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都包含着对培训方法与技术的创新。因此,在培训教育全球化的今天,教育培训方法与技术创新受到了各国教育培训界的广泛关注,成为热点。
一、培训方法与技术是培训项目的重要组成
培训属于成人终身教育的范畴,泛指组织对员工的培养与训练,即通过教学或实际操作等方法使员工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有所改进,从而使其按照组织的要求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1]。从培训的概念中提到了“通过教学或实际操作等方法”,就是指培训运用的方法与技术。
从狭义上讲,培训方法与培训技术的含义是不同的。培训方法是指将培训内容传授给受训者所采用的一种或多种形式,是培训的途径。培训技术是指在培训过程中使用的与培训内容没有直接关系的技术和手段,它是培训方法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实际应用中,培训方法与培训技术相互融合,密不可分,没有技术支持的方法,很难成为有效的方法。
广义上,可以把“方法”称为“技术”,视为同一事物。为此,将“培训方法与技术”作为一个整体,是培训项目的重要组成。因此,可以概括地认为,培训方法与技术是培训内容实施的方式和途径,是联系、整合培训项目各要素的媒介与载体,成为实现培训项目效果最优的重要手段。
完整的培训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培训目标、培训需求、培训对象、培训内容设计与实施、培训方法与技术、培训评估、培训师资、学习辅导资料、培训场所及配套设施、后勤服务、培训费用的支配等。其中,培训方法与技术对其他各要素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培训目标的确立,明确了培训的主题与类别,可以初步设计适宜的培训方法。例如,对技能操作人员的上岗培训,培训目标就是使受训者掌握操作技能,达到上岗要求。因此,根据培训主旨和培训类别,可以设计选用讲授、实操演练与考核相结合的培训方法。
在培训需求调研中,无论采用问卷调查还是访谈等方法,都应该将培训方法与技术作为调查项,从而收集到学员较为欢迎的培训方法,更好地了解培训需求。
培训对象不同,培训方法与技术也有所不同。选用适合培训对象年龄、资历、学历、工作环境、性格、学习习惯等多方面要求的方法与技术,有利于激发学员参与的积极性,营造轻松愉快的培训氛围。
培训内容设计与实施是培训项目的核心,培训内容是培训方法与技术选用的主要依据,“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充分体现了两者关系。培训内容一般由多个培训模块构成,每一个模块包含若干课程。根据模块和课程的要求与特点,选用最恰当的培训方法与技术,作为途径和媒介实施培训活动,使培训内容得到有效传授与获取。并且,培训方法与技术的运用贯穿于培训实施的全过程,成为培训实施的重要表现形式。
培训评估与培训项目运行是互为嵌套的双循环,在培训项目运行全程都有评估活动的参与。因此,培训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与技术其有效性、科学性及其对培训效果的影响都是评估的重要内容。
培训师资的构成与培训技能水平决定着培训方法与技术的选取与应用。反之,培训方法与技术也影响师资的构成。具体说,如果从事培训项目开发和授课的教师具有较高的培训技能,能够掌握多种培训方法与技术,这样在培训方法与技术的选择上就更丰富、更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当然,培训方法与技术越丰富、越先进,对师资的能力水平要求越高。
因为不同培训方法与技术要求的学习辅助资料、培训配套设施和培训环境都是不同的。例如,利用网络进行教学,课件等学习资料都是放在网络平台上、场所是在网络畅通的计算机教室。如果采用面授法,课件等辅助学习资料就多是纸质的,而且学员应该集中在教室上课。
后勤服务以及培训费用也与培训方法与技术有关。对于集中面授式的培训,培训机构要为大量的受训者提供食宿,食宿费和学员的差旅费占据了培训费用的很大比重。现在,远程培训等现代培训技术的逐步应用,在增加技术装备投入的同时也会减少后勤服务以及差旅费用的支出,缓解了工学矛盾。
二、创新培训方法与技术促进培训发展的持续变革
创新培训方法与技术是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培训方法与技术的采用直接关系到培训的结果。事物发展都有其内因和外因,培训方法与技术创新的外因是科技进步与继续教育快速发展等外部环境对其影响的必然结果,大量的现代新技术被运用到教育培训中,不断产生新的培训方法与技术。创新的内因源于培训方法与技术对培训目标提高、培训对象高层次化以及培训内容复杂化、难度大等多方面的适应,并且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必须进行变革与创新,才能满足培训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
培训方法与技术创新主要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指现代新技术在培训中的应用,创新出先进的培训方法与技术;二是指多种培训方法与技术的组合创新,为增强培训效果而将不同的培训方法与技术有机结合,创新性地形成混合式的培训方法与技术。
由于培训方法与技术是培训项目中重要的组成要素,对培训结果有直接影响,因此,培训方法与技术的创新推动了培训项目诸要素的变革,使培训得到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企业组织的培训多采用集中授课为主的形式。虽然讲授式有形式简单、易于操作、成本较低、传输信息量大等优势,但因为传输单向、形式枯燥等不足也确实影响了信息的吸收和学习成果的转化。
创新培训方法,将多媒体、网络以及信息技术等应用到教学活动中,运用能够激发受训者积极主动性的互动性的教学方法,例如将研讨式、案例式、情景模拟式等多种方法合并使用,使培训内容的输入形式丰富多样,不仅进一步增强培训效果,而且使受训者感受到培训好比是生动活泼、收效显著、轻松愉快的旅程。
培训方法与技术的创新要求培训项目开发及授课的教师树立创新意识,具有较高的学习力和创新力。教育培训的师资水平及施教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培训方法与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培训教师要努力掌握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提高现代科技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具备科学选用有效的方法与技术并将其熟练应用于培训实施的能力。所以,方法与技术创新的过程就是培训教师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的过程,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所以,现代培训的授课教师不仅要提高授课水平,还要掌握电子课件的制作、多媒体教学、网络及现代信息技术在培训中的应用等多领域知识和技能。
近年来,随着培训形式与方法从单一到多样化的转变,受训学员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例如,学员通过多种互动式教学方法更能全身心投入,增强学习效果,实现“机械学习”到“灵活学习”的转变;利用网络参加远程培训,可以不必脱岗进行“按需学习”,减少因出差培训产生的大量费用支出等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方法与技术的混合使用,改变了学员学习方式单调、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欠佳、工学矛盾的不良状况。学员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求知”,并能在培训后自主地开展 “按需求知”、“学以致用”的持续学习,真正使培训成为工作中的一项任务和提高工作绩效的有效手段,而不是孤立于岗位工作的附加负担。
为了能够适应培训方法与技术创新的要求,培训机构必须要对培训环境及配套设施进行不断更新与完善,从而促进培训机构的硬件建设。很多企业的培训中心在教室改造、设备更新等方面不断投入,加快了培训中心的现代化进程。例如,教室配有多媒体电教设备,在容纳空间、内部设计、特殊功能等方面具有多样性,充分满足多种培训方法与技术的应用条件;拥有足够的网络畅通计算机教室;具有完备的远程培训系统并设有远程培训教室和视频会议室。可见,先进的培训环境及设施是培训方法与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培训发展的必然要求。
培训方法与技术的创新、学员的学习方式及培训效果表现形式呈现多样性,对培训的控制与管理也必须随之应变。对学员的管理,不能只是简单的考勤与考核,而应把激发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引导学员参与多种培训方法,及时发现并解决学员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其提升绩效作为管理宗旨。对培训运行的管理要在保证配套设施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关注培训方法与技术的应用过程及效果,出现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培训方法与技术进行完善或更新。因此要求培训管理过程化。由只追求培训结果向“全程跟进式”、“参与式”转变,变被动为主动。
三、培训方法与技术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培训新技术是现代科技在培训中应用的新产物,随着新培训方法与技术的不断产生,培训不再是孤立单一的领域,而成为多领域复合的开放性产业,而且带动了培训及相关产业的系列变革。目前,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云计算在培训中的应用,不仅孕育了新的培训方法与技术而且使现代培训发生了巨大变革。
爱尔兰教育技术专家Keegan根据学习的形式与手段的不同,把远程学习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D-Learning(Distance Learning)特点是已经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时空分离,教与学的活动不再是同步的,为学生开发学习材料和提供学习支助服务的远程学习系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E-Learning(Electronic Learning)是实现了远程的面授教学,补偿了D-Learning的一些不足。主要使用卫星电视、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通信网、计算机网络等技术,进行远距离教学的集语音、图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于一体的交互式学习模式[2]。E-learning在世界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早在80-90年代,英国的开放大学、中国的电视大学,就采用了这些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在,全球500强中大多数企业也都以E-Learning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方法。
M-Learning(Mobile Learning)是远程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是指在终身学习的思想指导下,利用现代通讯终端,如手机、PDA等设备进行远程学习。
从M-Learning诞生至今,相关的研究项目已经有很多。不仅有英国的和德国的开放大学,NKI等远程教育机构,还有Ericsson、Nokia等通讯巨头,都在开展研究。在ASTD 2011年国际会议会展上M-Learning 学习(培训)技术成为会议会展最热门的主题之一,全球各大网站和IT公司都在做这些方面的技术服务和支持,也吸引了大量的课件制作商和服务商开发大量的通用课件,并提供开发和定制等多项服务。可见,M-Learning的产生不仅促进培训产业的变革,而且为相关的系列产业创造了丰富商机。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对“大学”的概念以及教育培训理念形成了巨大冲击。从住宿、集中式的学习到非住宿、分散式的主动学习,学员能够在单位、在家中、甚至旅途中都可以接受教育培训。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结合相关科学技术,生成与一定范围真实环境。在视、听、触感等方面高度近似的数字化环境下,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与数字化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互作用、相互影响,可以产生亲临对应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
将VR技术应用于培训教育,能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学员置身于虚拟培训环境中时,虚拟环境中的仿真设备使得学员具有多种感知,可以与虚拟环境中的物体相互作用或参与到虚拟事件中,如同真实环境中参与真实培训。在接受虚拟培训时学员的自主性大大提高,自主选择虚拟培训环境、培训内容,自主控制培训学习的速度和进程,使学员处于培训学习的主导。VR技术尤其适用于高风险、高危险、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培训,运用多媒体技术和VR技术建立远程虚拟培训系统,可以形象直观、无危险、方便有效地开展形式丰富的培训,相对传统的培训教育显示出突出的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VR技术还有一定差距,尤其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更是相对落后。
云计算是由分布式计算、并行处理、网格计算发展而来。云计算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从2008年,我国的云计算开始发展,目前尚未形成规模,但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活跃,许多IT公司相继推出了教育培训相关的各种云服务。Google创先启动了在中国大陆的云计算学术合作计划,通过与各大高校建立合作项目,共同推动云计算在中国教育培训领域的普及。
云计算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主要有:建立共享教育资源库、构建新型图书馆、创建网络学习新平台、打造高校及培训机构的教学科研云、实现网络协作办公等。它将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未来带来巨大影响。
云计算辅助教学是指利用“云计算”提供的服务,构建个性化教学的信息化环境,支持教学与学习活动。它对教育培训发展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学校及培训机构利用云计算提供的信息技术社会化服务,节省经费、人力和服务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成本的投入,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成本和门槛更低,教育信息化管理更方便、安全。
二是可以帮助教师轻松构建自己的个性化教学环境,支持教师有效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协作学习。
三是促进形成了自主式学习和协作交流式教学,前者是指学生根据需要订制学习计划和学习资源,利用课堂时间借助多媒体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后者是指为教师成长带来空间,使其向研究型教师转化。教师和学员可以在云计算虚拟技术的环境下直接通过画面进行交流,促进学员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式学习。
当前,教育培训已经从简单式向混合式教育培训模式发展,混合式教育培训的发展与培训方法与技术的创新互为依托,互为促进。
混合式教育培训就是混合应用多种培训模式与方法的培训,融合了多种培训方式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统方式,获得知识、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7—0014—03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线教学系统被大量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并已被学生和用户广泛接受,各种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逐渐成熟。相比传统教学模式,远程教学系统突破了传统学习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教与学不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但其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在线教学系统对个性化教学支持不够等等。随着应用的深入,一些原来课堂教学中没有出现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例如:学生和教师分离的问题、学生学习评价的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改进远程教学系统和改善教学效果,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研究领域的热点。
在线教学系统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由于在线教学系统学习者动态且不可控,而且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交流,导致传统的教师人工介入很难在在线教学系统中真正运用,而学习者本身所具有的主观性、模糊性和随机不确定性等特点,又导致传统的学习模式很难满足要求。因此,如何完成对远程学习者学习行为模式的智能识别,挖掘其个性化学习习惯,并据此对在线学习模式进行动态调整,是建立真正的智能化在线个性学习系统的关键问题。
云计算在智能控制和预测、数据挖掘、概念提升以及数据聚类、系统评估、评价决策分析等领域已经得到了成功运用,这种先进技术和理念在教学领域的引入,可以提供海量的分析样本和强大的逻辑计算能力,从而为学习行为模式的智能快速识别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很多在线学习系统改进方面的技术难题有望得到解决。
本文在云计算和模式识别的研究背景下,针对现有在线教学系统进一步改进中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展开了对学习行为模式识别相关技术和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工作,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现状
1970年,Carbonell等人(Bolt Beranek and Newman,BBN公司)开发出教授南美洲地理情况的SCHOLAR系统,该系统研究了教学法策略和人类的似真推理,被认为是第一个有代表性的智能教学系统。尽管教育界对于能够识别学习者并提供个性化教学的教学系统一直保持着极大的兴趣,但由于早期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对于适应性诊断和反馈来讲是非常有限的,很难满足智能教学分析的需要,因此这期间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以实验性系统的教学理论研究。
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教学研究继续向前发展。已有研究机构在具体的识别算法等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如个性化信息需求特征的定义、个性化信息挖掘算法、个性化信息获取系统以及智能评价系统的研究等,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南加州大学的RIDES(rapid ITS development environment)是智能教学系统开发工具,北卡大学的INSTRUCT(implementing the NCTM school teaching recommendations using collaborative telecommunications)、斯坦福大学的MMAP(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hrough applications projects)是协作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系统等等。
三、基于云的学习行为模式分析系统架构
传统的研究方式一般仅局限于单一教学系统的研究,因此即使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分析算法,但受限于分析样本数量有限,得到的结果价值往往比较有限。所以,可以考虑将学习行为模式分析的范围从单一的教学系统扩展到互联网所有的教学系统中,利用云计算技术,将存放于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中的教学资源和功能通过服务的方式连接起来,通过建设统一的学习行为分析公有云来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这种分析方法本质上是采用了概率和数理统计的思路,通过利用云计算对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对大量样本的学习行为模式进行分析,从而区分出各种学习行为模式之间的差异,并从总体上区分出正面的学习行为模式。图1描述了基于云的学习行为分析网络架构。
在线教学系统的重要基础是网络,网络基础设施的情况直接影响着在线教学系统的应用效果。通过不同的基础网络将教学资源和学习行为数据分开,将教学系统架构在各自的私有云基础之上,把学习行为分析数据建设在公有云基础上。一方面,可以提供一个相对高速和可控的网络环境,满足教学资源访问和维护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建设独立的学习行为分析系统所需的软硬件投资。具体的学习分析功能在云端进行,并通过统一的服务调用中心为各个教学系统提供服务。教学系统只须将其学习行为数据提交到位于云端的学习行为分析系统,就可以充分利用云计算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无须关心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数据是怎么处理、怎么存放的,只要根据返回的分析结构对教学资源进行动态调整即可,从而实现了学习行为分析服务对各教学系统的透明性。
[DOI]10.13939/ki.zgsc.2016.38.179
1 低碳型教育
黎加厚教授是我国研究教育技术的专家,2009年,他首次提出了“低碳型教育”的基本概念[1]。在低碳型教育理念中,因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可以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目的,所以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减排措施,促进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绿色发展[2]。从工业革命开始,现代教育体系逐步发展起来,这是一个建立在传统资源观上的教育资源体系,包括教育资源、教育管理、教育媒体、教育和教学环境等方面。这些系统或多或少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化石能源,因此,直接地,间接地,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
2 信息化教育
在当今的教育领域,通常将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而深入地结合在一起,例如云服务技术等,这些新兴的信息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教育本身的改革与发展。教育信息化基于现代信息教育技术,逐渐成为一种较新的教育形态。
信息化教育的主要基本特征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看:一是从技术角度出发,信息教育具有网络化、数字化、媒体多样化和智能化的特征;二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从教育本身出发,信息教育具有信息全球化、多媒体教学材料、自动化管理模式、个性化教学、协同任务、学习自主性、虚拟化环境等主要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教育的低碳模式研究是以研究低碳型教育为基础,其主要研究内容是在信息教育环境建设实施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低碳高效原则: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高性能,高效率,力求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基本目的。因此,可以总结出低碳信息化教育的两个重要标准:低碳型教育;信息化教育。这两个标准相辅相成,共同构造信息化教育的低碳模式。
低碳型信息化教育同时具有两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标准:低碳型教育;信息化教育。这两个标准相辅相成,共同构造信息化教育的低碳模式。在教育信息环境建设实施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低碳高效原则,力求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基本目的。“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高性能,高效率”是低碳型信息化教育追求的目标。
3 云服务
3.1 什么是云服务
其实云服务并不遥远、神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如使用各类电子邮箱存储的重要信息和收发电子邮件,利用公共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等等,这些都是“云环境”提供的常规服务,但是许多用户并没有明确意识到,他们使用的这些都是云服务提供的。
谷歌公司详细地分析了云服务具有的主要特点:第一,可以保证在“云”上进行数据存储是安全可靠的;第二,用户不需要下载所要使用到的各种软件,也不需要操心对软件进行升级维护。在云服务器,软件可以自动进行动态升级;第三,触手可及的云计算。用户们根本不用对云服务器的物理位置多加考虑,因为云服务器的物理位置对于用户们而言是透明的,这与分布式数据库的逻辑分布性道理非常类似。只要手边有任何可连入网络的设备,用户即可登录使用;第四,超级强大的云计算能力。理论上可为全世界用户提供足够多的计算空间[3]。
3.2 云服务与教育相结合的现状
在我国的信息化教育中,依据目前国内云服务的应用现状,可以将云服务现象分为以下两类。
(1)第一类:虽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共享,但基本上没有体现“低碳化”的概念。例如,谷歌推出Google sites网络协作平台是较为普遍使用的云服务项目,也是目前教育者最先想起的云服务项目[4],但是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很多教师只是简单地使用谷歌的网站建立网络协作平台,只能使用单一的方法,简单地给学生提供一些比较零散的学习资源,或组织学生建立、发展相关的学习网站。在基于许多用户的基础应用程序,这些云服务的用户并没有去认真考虑低碳的问题,只是将云服务作为一个学习资源的平台、一个可以进行教学沟通的桥梁工具,并没有深入思考在教育和低碳领域的云服务的角色。
(2)第二类:虽然使用频率高,但低碳化意识不强,因为使用方法比较初级、单一。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云服务项目,例如电子邮件、QQ、论坛、博客、移动服务等,即使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但在使用中不少用户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云”里享受。用户常常会享受到云服务带来的好处,但由于使用的手段较为单一,通常使用的是云服务的最常用的基本功能,如聊天工具QQ,云服务并没有发挥其强大的作用。用户们基本上没有意识到其他强大的云服务功能,当然也没有考虑到云服务对低碳的贡献,这些都说明了云服务的初级用户们低碳意识不强。
3.3 利用云服务实现信息教育的低碳模式
如果将低碳教育理念融入信息技术教育之中,面对的极为迫切问题就是转变教育模式。从以往的小生产模式转变转变为社会化云服务大生产模式,改变过去基本上一切必须依靠学校自身的状况,扭转自主建设、自主发展的闭门造车教育模式,从多方面进行相应调整,重点是建设软件、硬件、教师资源、管理资源等方面。大力推广云服务的应用,给教育教学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带来了教育环境、教育资源的巨大变化。在教育领域中,云服务给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不仅促进了信息化教育的新技术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低碳教育思想、方法的发展。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云服务的应用一定能给信息化的低碳教育带来深远的革新。
3.3.1 构建个性化的网络学习环境
建立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信息系统是改变教学模式的主要任务之一,结合云服务的特点,在规划硬件配置信息环境时,必须充分整合“云计算服务”的硬件配置的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发展硬件环境,做到“实用性”,“够用性”,“易用性”。
在云时代,学习不应该受到地域的限制,学习者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学习,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不应局限于某些学校、教育机构的范围。通过参与不同类型的云服务,学习者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工具,创建自己的个人学习环境,达到管理和控制个人学习的目的。可以通过云服务来控制和管理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学习者只要简单地操作浏览器就可以获得自己所需的相关学习资料,这样就降低了网络学习的门槛,从而大幅度减少了学习成本,使更多的用户获得了优质的学习机会。
3.3.2 应用云服务开展教师培训
云服务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贡献是巨大的,信息化教育技术和低碳型教育理念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因为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云服务低碳环境来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云服务环境中组织个性化教学,进而可以更好地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云技术选择合适的媒体,为广大的学习者提供更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实现教学创新和学习创新。
因此,教师的专业素质要发展,教师的教学思路要跟上时代步伐,那么就要求教师的培训应该与时俱进。培训方式、培训内容都要与云服务信息技术及低碳理念相融合。根据地方条件、不同地区、不同学科、不同工龄的教师,按菜单式选择方式提供按需选择,解决迫切需要提高的教师教学、科研等问题。例如,帮助教师尽快掌握高效利用QQ空间,利用Moodle、维基、博客,谷歌等教育软件和服务的应用程序,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对教师进行培训必须充分考虑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好高骛远,结合教师本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小规模教师培训课程的开展可以借助云服务平台,注重可行性、实用性,让教师尽快掌握云技术,与教师共同营造一个教育的云环境。这样,在云环境中实现了教师专业的发展。
3.3.3 应用云服务开展远程教育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远程教育系统大多采用B/S结构,这种模式一般对同时登录学习的用户数有所限制,并行度不高,只适用于小范围的学习群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传统的远程教育模式具有下列的一系列问题:成本较高,普遍缺乏软硬件设施,存在大量的重复资源建设,共享性差,等等。面对上述问题的存在,目前的远程教育系统必须进行技术、思想革新,利用云服务提供的强大软、硬件支持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因此,从各方面考虑,我国目前的大型远程教育与云服务相融合是具有优势的,归纳如下[5]。
(1)强大的教育服务能力。
远程教育系统应该整合、统筹区域资源,充分利用云计算的特点以及相关的软硬件环境,相关学习者提供强大的资源和远程学习能力。
(2)有效避免资源重复建设。
传统的远程教育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重复资源,这是因为各教育机构、各教育区域各自规划、各自建设所造成的,导致了不必要的极大浪费。为了节省建设经费,有效避免资源重复导致的浪费,远程教育中心对目前的云计算环境进行统一部署、统一规划,力求建立统一的国家系统资源。
(3)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和就近访问。
远程教育系统与云计算的融合,充分利用云计算的特点,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灵活定制,可以让学习者高效地共享学习资源。这样,远程教育系统可以根据学习者的需求自动分析IP,从而确定路由,给学习者提供一条高效、快捷的访问路径。
(4)节约成本。
“云”的多功能性使资源的利用率大大增加,相比传统的远程教育系统,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系统因为使用了“云”的环境,不仅节省了硬件成本,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数据中心管理的高成本,从而使广大用户得到了更高性能的服务。
3.3.4 基于云服务创建无纸化教育平台
在充分利用云服务基础上,将学校的学籍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可以实现有效的低碳信息管理教育[6]。学校管理者通过云技术可拓展个性化教育,例如,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QQ群、飞信等通知,将学校、学院的各项要求及时传达给学生;并且,学生可以用“云”及时反馈问题。通过享受云服务,充分培养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管理的新理念。
4 云计算辅助教学与低碳型信息化教育
云计算辅助教学研究领域正迅速成为信息化教育的新兴领域,国家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部门正在大力研究及推广其核心教育理念:推动低碳型的社会化合作学习和教育[7]。
许多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低碳型是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在教育领域利用云计算作为辅助工具,这是发展低碳型教育的重要途径。于是,国内外的教育领域都开始探索、研究教育技术,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应用云计算,实现优化的辅助教学策略。由于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初步开发出一批在教学中利用云计算的课例,但尚未形成成熟的应用策略和研究成果。经过长期实践的证明,在教育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如何将云计算技术在教育领域进行推广应用,已成为信息技术教育课题的紧迫现实。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将云计算理念与信息化教育建设相融合,充分利用云计算来辅助教学,将信息技术迈向低碳型阶段。2009年5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在上海召开了高级课程培训班,这也是全国首个以云计算辅助教学为研讨主题的培训班。会议期间,教育专家对云计算辅助教学的相关领域、相关技术进行了探讨,推动了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此次会议能够促进学校更快、更好地利用云辅助教学,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
5 结 论
总之,低碳是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重要特征,因此,在教育领域走低碳型模式是大势所趋,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人类经济的发展,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历程中,必须对云计算辅助教学进行积极推广和应用,这也是我国信息化教育的低碳模式发展的必经之路。将低碳型教育理念与现代信息化教育相融合,利用云计算环境提供的软件、硬件、人力资源,实现信息化、低碳化的教育大环境。
参考文献:
[1]黎加厚.云计算辅助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2]黎加厚.低碳型教育与云计算辅助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73-77.
[3]郭印,王敏洁.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J].生态经济,2009(11):58-61.
[4]Dave Malcolm.The Five Pillars of Clound Computing[EB/OL].(2010-01-01).http://node904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