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09:22: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养猪的技术与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17-0162-02
猪的肥育是养猪生产中最后的阶段,其目的是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饲料与劳动力,来获得瘦肉多、品质好的瘦肉型商品猪。猪的育肥时间从65~180日龄时,体重为30~100 kg左右,此阶段猪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所以如何提高日增重,缩短育肥期,提高饲料转化效率,降低养猪成本,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是这个阶段的关键。为了达到理想的90~100 kg上市这一目标,应采取一套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
1 育肥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猪体的每月绝对增重是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而每月的相对增重(当月增重/月初体重×100%),是随着日龄的增长而下降的,到了成年育肥猪的体重则稳定在一定的水平。猪体骨骼、肌肉、脂肪、皮肤的生长强度是不平衡的。一般骨骼的发育是最先开始,也是最先停止的。骨骼先向纵行方向生长,后向横行方向生长。肌肉继骨骼生长之后而生长。脂肪在幼年沉积很少,后期逐渐增多,从出生到6月龄(体重到100 kg左右)猪体脂肪含量随日龄的增长而提高。猪体内水分的比重随日龄的增长而减少。矿物质则一直保持在较稳定的水平上。蛋白质主要在育肥猪体重处于20~100 kg这个生长阶段沉积,在该阶段每日沉积蛋白质80~120 g。小肠的生长强度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大肠的生长强度则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胃的生长强度也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一般来说育肥猪体重处于20~60 kg阶段为骨骼发育的高峰期,育肥猪体重处于60~90 kg阶段为肌肉发育高峰期,育肥猪体重达100 kg以后,为脂肪发育的高峰期。
2 提高肥育性能的措施
2.1 合理的营养搭配
育肥猪的饲料成本约占猪场饲料总成本的70%。所以节省饲料和降低饲料成本是提高育肥猪经济效益的最切实可行的措施。一般来说猪场总是将最差的饲料用于育肥猪,甚至是在饲料发霉的情况下,为降低损失,将发霉饲料用于饲喂育肥猪。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育肥猪生长及育肥阶段都必须保证不用变质的原料作饲料,更不能用发霉的原料作饲料。此外,要提供营养全面、平衡的饲料,以增强猪的免疫机能,提高猪抵抗疾病的能力。
2.2 去势技术
实践证明,去势后的公猪、母猪性情安定,食欲增强,增重的速度快,肉的品质好。由于近年来猪种性能的改良与饲料技术的改进,已使肥育期大大的缩短,因此可以改变传统的做法,肥育时只去势公猪,母猪不去势。仔猪去势一般可在出生20~30日龄进行,但近年来,瘦肉型仔猪提倡出生后7日龄去势,此时个体小,创口小愈合快,利于手术后恢复,但要保持圈舍卫生,以防创口感染。
2.3 预防接种
对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和仔猪副伤寒等传染病要进行预防接种。自繁自养的猪场可以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对于外购仔猪进场后,一般为安全起见全部进行一次预防接种。
2.4 驱虫
猪体内的寄生虫以蛔虫感染最为普遍,主要危害3~6月龄的猪。病猪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生长发育慢、消瘦、被毛无光泽,严重时增重速度降低30%以上,有的甚至成为僵猪,应全面做好驱虫工作。当仔猪达到15 kg体重时进行第一次驱虫,20 kg体重时进行第二次驱虫。常用的驱虫药物有虫克星、左旋咪唑、四咪唑、驱虫灵等。
2.5 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在进猪前先进行清洗再用2%~3%火碱水喷洒消毒,入场人员必须更衣消毒。定期用百毒杀消毒液等带猪消毒,减少疾病的发生。训练“三点定位”从仔猪转入之日起就加强卫生定位,形成采饮区、休息区及排粪区的定位。
2.6 合理分群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规律的反映,思维能力是诸多能力的核心,包括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数学是训练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不是思维过程的教学。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思维,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对图像的处理功能及直观、形象的演示功能,为学生构建一个“研究”的“平台”,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思维,培养各种思维能力。
一、激发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为讲而讲,学生容易乏味,激不起兴趣,在此情境下进行教学收不到好的效果;如果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赋予生命力,使学生进入情境激发的兴奋点上,这时思维活跃,能激发出生命力。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使每节课生动、形象,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有意识地提出问题,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求知欲。
二、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对思维的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建立新理论、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营造让学生乐于学习的氛围,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教学活动,感悟知识、经历过程、领会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优化数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发散思维,养成联想的思维习惯
新知识往往是教学的重点、难点,课件的演示介入,主要起突破重点、分散难点的作用。在新知教学中,巧妙运用媒体,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重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学习中我们应经常注意新旧知识之间、学科之间、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等方面的联系,不要孤立地对待知识,养成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意识地去训练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及独创性,长期下去,必然会促进智力素质的发展。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学习的核心就是思维的核心。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智力素质,智力素质提高了,知识的学习会变得容易。所以学习的重点就是学会如何思考。
“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那么,我们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学习的积极性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要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才能把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萌发学习兴趣,认知系统才开始运转。例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提问题:孙悟空分西瓜。悟空说:“我分给八戒1/3个西瓜,分给沙师弟2/6个西瓜……“孙悟空的话还未说完,八戒就大叫起来:“猴哥这样分不公平!”听完这个故事后,请同学们来评评理:“孙悟空分得公平吗?”故事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团:“八戒分得份数少,是否分得少呢?”“两个分数谁大谁少该怎么比较呢?”这样,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二、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关于消耗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是为实施《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对消耗臭氧层的物质进行具体控制的全球性协定。于1987年9月16日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通过,向各国开放签字,于1989年1月1日生效。
《议定书》由序言、20个条款和一个附件组成。其宗旨是:采取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全球排放总量的预防措施,以保护臭氧层不被破坏,并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顾及经济和技术的可行性,最终彻底消除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按照议定书的规定,各缔约国必须分阶段减少氯氟烃的生产和消费,在1990年使生产量和消费量维持在1986年的水平;到1993年,生产和消费量要比1986年减少20%;到1998年,保证使氯氟烃的年生产量和消费量减少到1986年的50%。《议定书》还规定在本议定书生效后一年内,每个缔约国应禁止从非本议定书缔约国的任何国家进口控制物质;从1993年1月1日起,任何缔约国都不得向非本议定书缔约国的任何国家出口任何控制物质。该《议定书》还就控制量的计算、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控制措施的评估和审查、数据汇报、不遵守情形的确定、资料交流、技术援助等作出了安排。但是,该《议定书》回避了发达国家破坏臭氧层的责任,包含有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歧视性条款,且科学论证不够,规定的限控物质范围太小,难以达到防止臭氧层继续恶化的目的,遭到了许多国家的批评。此外,《议定书》虽于1989年1月1日起生效,但直到当年5月130个发展中国家中只有10个国家加入议定书。再加上缔约国也普遍认为议定书存在明显缺陷,于是决定对议定书进行修改。经过1989年3月的“拯救臭氧层伦敦会议”、1989年5月的赫尔辛基第一次缔约国会议、1990年6月的伦敦第二次缔约国会议,终于在1990年6月29日通过了对《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修正。
修正后的《议定书》在许多方面有了重大改进,基本上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愿望和要求,并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因此,保护臭氧层的步伐大大加快。我国于1991年6月13日加入修正后的《议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