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需求理论范文

时间:2023-08-31 09:22: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经济学的需求理论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济学的需求理论

篇1

一、前言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经济学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马克思经济学主要是利用合理化的供给关系,来完善经济发展和管理体系的不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增加经济发展的价值和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经济学的阐述表现

马克思经济学的主要是体现在供给关系的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但是当下形式对于这一理论的研究人员,还没有给出最据说明的定义。其中部分研究认识认为,马克思经济学是马克思供给关系和社会劳动体系的重要表现,指出是理论体系增加了让社会劳动的意义,完善了劳动体系的发展。从而促进对于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的形成。对于另一部分研究人员来看,马克思的给予需求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学体系基础上的。认为马克思需求管体是市场经济和商品价值的主要表现。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于马克思体系的研究切入点,都建立在与供给方面,进而对于需求的关系的关注度较为较少。其中也有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的主要专研体系是针对于供给管体部分,马克思的竞争环节包括马克思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的研究,但是这一部分,马克思经济学并没有有效运作。

三、马克思体经济学供和需两大理论的不同体现

马克思体系供和需两大理论的不同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基于供需两部分的不同切入点进行马克思供需部分的研究。从不同的切入点对马克思体系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是利用供需的弹性关系和不同的方位,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工作。对马克思的供需环节中的总体的给予、总体的需求、总体的价值、总体的收入等等环节进行有效的观察和研究。这一运作环节,也是对于马克思体系的供和需更深层次的剖析和专研的体现。其中对于马克思的弹性理念,主要是建立在劳动体系的重要做之上没理由对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进行深入数额和数值的研究工作。包括对于马克思体系中的收入和总体价值的分析。其二,利用国家发展的总供需的资金值,对于社会的可利用的生产环节的供需的运作研究活动,并利用有价值的供给和无价值的供给,来增加现有经济体制中,社会生产的总需求。其中对于马克思的又加上供给,包括管家的总商品的有价值提供和、外出商品的有价值提供等方面内容。其三,利用马克思的供需关系,在具体的时间内来展开研究,依据于马克思供需发展的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四、马克思经济学供给需求理论的有效发展

在我国当下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对于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支出2010年延续到2015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总值在不断的下滑。面对这一形势,国家要不断我国经济发展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充分发挥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下供给和需求的有效作用,增加国民经济健康的发展。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发展理念,完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度,提高国家的总供给力度或者减少国家的需求量。把二者良好的结合在一起,促进经济的有效发展。对于完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均衡不发展,还要依据当下具体发展形势来看,从具体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对对于不同的条件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当社会总供给过于频繁,导致给予过多时,要加大的需求的运作环节。而不是利用减低供给来处理这一问题。当社会的总产值低于总需要时,面对这一形势,则要将供给的力度,减少不合理供给和需求事件的发生。供给关系的不完善,包括社会生产过剩、无价值的供给等等现象。面对这种形式沿不断优化现有的经济管理体系,将马克思经济学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增加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优化供给和需求的管理机制。由此可见,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下,建立完善的经济供给和需求关系的重要性。其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还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合理化,完善了社会供给和需求关系的弊端,利用优化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避免了生产过剩和社会需求无法满足现象的产生。

五、结论

由上文可以看出,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下,建立完善的供给和需求体系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完善我国社会的总生产值和总供给的合理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和支出的合理化运作。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想发挥马克思供给和需求的重要作用,要将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供求这一运作理念,进行合理化的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斌.马克思的供求理论与生产价格[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4):40-44.

[2]冯根福.马克思长期供求理论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12):9-14.

[3]薛进军.马克思的供给与需求理论新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1-30.

篇2

一、独立学院营销专业就业经济法知识需求现状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前景良好,据职友集2013年上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营销所属管理学类47个本科专业中,就业排名第3。其中营销学生就业领域涉及工商、外贸、金融、保险、证券、旅游、房地产等。根据对独立学院营销往届毕业生追踪调查,发现独立学院营销学生岗位群如下:企业的销售部门的业务员或主管岗位;零售企业或批发企业的促销员、推销员等岗位;企业营销部门的市场调查、信息统计、售后服务等岗位;企业的营销策划、市场预测人员;各类咨询公司的相关岗位。这些岗位最常用到的是经济法中的企业法、公司法、合同法、担保法、工业产权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以及作为经济法重要渊源的国家最新颁布的相关行业经济政策。经济法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并运用上述法律知识,具备帮助企业洞察市场机会、规避法律风险、预防经济纠纷发生等能力。

二、独立学院营销专业经济法教学现状分析

(一)经济法课程内容繁多,综合性强,安排课时少

经济法是一门跨学科的交叉课程,涉及经济学和法学领域内容。在法学体系中又是综合性课程,涉及民法学、商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等。通过案头调研发现,经管类营销专业经济法课程内容繁多,教材大多采用大经济法概念,即“凡是涉及经济问题的所有法律规范”都是经济法的范畴,内容有:企业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市场规制法、经济司法制度等。这对学生学习经济法的要求提高,需一定的基本法律知识作为铺垫,例如民事权利主体、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的关系、法人制度、财产所有权、债权、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责任、民事诉讼、制度等。然而营销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课时一般从36 至 54 个课时不等,学生又缺乏法律基础,有限课时很难满足与专业相关的经济法讲授。

(二)营销学生法律基础薄弱,经济法教学要求低

基于上述经济法课程的特点,即使在法学专业中也是安排在高年级才开设。对于营销专业同学来说,也一般安排在大三学年的下半学期。但是,在经济法开设之前营销专业同学根本没有机会进行系统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又因繁重的课程压力和法律本身的枯燥乏味,主动自学基本很少发生。因此,一般经济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经管类营销学生的教学标准和教学要求比法学专业的低,教学内容安排上法学理论讲解很少,主要侧重于学生掌握当前相关法律制度。这样教师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压力随之减轻,学习兴趣也有所提高,但是因为法学理论不完备,对相近概念及法律制度安排缘由、发展演变等的理解也就存在障碍。

(三)营销学生学习经济法积极性低,学习方法欠佳

根据近几年自己和其他任课教师的教学体会交流,不少教师认为一般独立学院营销专业的学生有以下特点: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基础较薄弱,学习方法不科学,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另一方面学生表现力强、活泼好动,对动手操作、自身体验有较高兴趣。对于经济法这门课程来说,由于涉及的法律条文多且枯燥乏味,再上经济法本身是基础课而非专业课,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学习动力是应付考试。笔者根据学生上课表现和师生交流了解到许多学生常常忽视对法律基本原则的学习,认为基本原则都是些抽象的教条,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仅仅关注具体的法律条文如何规定。然而,不同部门法的基本原则是立法、执法、司法所有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是该法的灵魂。

(四)营销专业经济法教师实务操作经验不足

独立学院营销专业设置经济法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经管领域法律知识,在未来营销岗位的工作中避免法律风险及防止法律纠纷发生,并不是培养专业的法律人才,也不是简单的普法宣传和教育。而营销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团队教师与法律类经济法教学团队教师在教学理念上也存在差别。基于上述两个原因,营销专业经济法教师的实务操作经验就尤其重要,一方面需要教师明确学生的营销岗位对经济法律知识有哪些需求;另一方面需要经济法律实务操作经验。而根据案头调研发现,营销专业经济法教师由于自身工作经历、现有教学任务等多种原因,这两方面都比较欠缺。

三、基于独立学院营销学生就业需求的经济法教学改进措施

(一)增强经济法教学内容的合理性

教师一般都会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培养目标、学习目的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经济法课程由于内容繁多,而课时有限,就更需要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知识储备情况、未来就业的岗位需求。因此,独立学院中针对营销专业讲授经济法的教师,一方面要结合独立学院营销学生就业需求合理安排经济法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与营销职业岗位要求和就业所需的各种技能证书如高级营销员考证相结合,而不是通类的适用于各专业的教学模块,充分体现课程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宗旨。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将主要的教学精力放在营销学生未来工作岗位最常用到的企业法、公司法、合同法、担保法、工业产权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以及国家最新颁布的相关行业经济政策中。上述各部门法中内容也较多,要想在既定课时内取得较好的效果,满足学生未来就业需求,还要考虑以下问题:各部门法的各章各节内容中详略如何安排? 重难点是哪些?每章内容如何开展教学?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讲透法律条文,还可以吸引学生兴趣?课堂考核环节如何设置?哪些内容需要通过实训项目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

(二)力求经济法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1.法律理论讲授教学法

经济法课程之前,独立学院营销学生的法律基础薄弱,通过讲授教学法的通俗化和直接性,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利于帮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经济法及各部门法的知识。然而讲授教学法渊源于传统的教师中心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从而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于学生将法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如果只采用传统讲授法难以达到经济法的教学目标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精选案例教学方法

经济法课程的实用性和其重要渊源是国家的经济政策法规,都需要教师在其理论教学中引入社会热点作为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对于营销专业学生经济法教学,教师可以将所学营销知识、社会热点和经济法相关理论结合讲授,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例如,营销组合中的价格策略部分,企业会根据市场形势和营销环境变化进行价格调整,或提价或降价,此时就需要注意避免遭受反垄断法、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的制裁。例如2013年7月2日,合生元、多美滋、美赞臣、惠氏、雅培5家乳企因产品在中国市场价格偏高,从2008年以来涨价幅度达30%左右,而遭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和反垄断局的反垄断调查,最高处罚总额可达19亿元。此次反垄断调查或扩大至国产品牌。4日晚6点左右,国产乳企贝因美突发公告称,近期将对婴儿配方奶粉标准出厂价下调。

除了将社会热点作为教学案例以外,还可以将《经济与法》、《法律讲堂》、《以案说法》等电视节目,及其他法学期刊、报纸的相关报道,结合经济法教学内容随时记录并整理后选作典型案例。为增加案例的真实性和趣味性,使得营销学生感同身受,提高对课程重视度,往届营销毕业生所在企业营销岗位发生的鲜活的经济纠纷案例也可以成为经济法教师教学案例的来源。

精选案例后,让学生以划分好的学习小组为单位围绕案例讨论;随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与其他小组进行意见交流;最后,教师在小组交流意见基础上归纳总结。成果提交部分,要求学生结合案例分析过程和结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这也利于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沟通能力的提高。

3.比较教学方法

为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经济法教学中需要经常使用比较教学方法。将繁杂枯燥的法律知识点进行画图、列表、对比、分析。例如,要讲解清楚经济法的产生、独立地位和性质,就必须将经济法、民法、行政法从产生背景、调整对象、理论基础等进行全面比较;市场准入法部分,学生要准确理解普通合伙和有限合伙的设立条件、事务管理、合伙人权义,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通过图表一一列举,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就一目了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归纳、制表、流程图等方式随机考核学生,促进学生自主、积极的探索学习。

4.开展经济法实习活动教学法

聘请有经济法律实践经验和法律理论水平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经济行政执法人员等,开办各种经济法的专题讲座给学生讲授经济法方面的案例及办案经验;学院还可以与人民法院取得联系, 由教师带领学生到人民法院审判庭旁听有关经济纠纷案件的审理, 让学生全面了解诉讼的庭审过程和程序;条件允许的话,邀请人民法院将典型经济案例在学校模拟法庭内现场开庭;带领学生访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等行政执法部门;安排学生到消费者维权服务中心为消费者提供法律咨询。实习活动结束后,学生要结合本次经济法实习活动的实习目的、实习过程、实习收获撰写实习报告。报告和学生在实习活动中的表现,应该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这些实习活动,切实增强学生经济法课程知识的真实感,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还可以弥补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

篇3

2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2.1凯恩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建

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建立的主要标志。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经济陷入困境,新古典经济学家们推崇的自由放任主义难以给出大萧条合理的解释,更无法提出有效的经济措施使经济回暖。这种情况下,凯恩斯适时地提出了应由国家来调控宏观经济的观点。凯恩斯认为,人们的消费总是小于储蓄,因此造成了有效需求的不足,而资本主义市场不能自动达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因此,需要国家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积极实行财政赤字政策扩大需求,以政府的投资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这种政府带头刺激消费的行为有利于带动社会闲置资金投资于生产,使市场达到供需均衡的状态,进而刺激经济的发展。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是解决就业问题,而就业问题来自有效需求的不足,也就是说,就业量的多少取决于有效需求,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等于商品总需求价格时的商品需求量。当需求价格小于供给价格,需求量小于供给量,即供过于求时,资本家就会降价或减少生产,进而造成员工的失业。而在短期内,商品的成本变化幅度小,因而商品的总供给几乎是不变的,这就会造成商品价格的下降。因此,是总需求量,也可以说是有效需求量的大小,决定着就业数量。一旦有效需求不足,就会出现失业问题。另外,凯恩斯进一步提出三大心理规律,即:消费倾向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这三大规律决定了有效需求的大小,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消费倾向规律解释了这样一种状况:当收入增加时,人们更倾向于将资金用于储蓄,从而降低消费的百分比,引起消费需求的不足。投资需求则取决于人们对利益的追求,由于资本边际效率是递减的,即投资越多,收益率越小,当收益率低于利率时,投资者将停止投资转而进行储蓄。另一方面,利率又取决于流动性的大小,人们对流动性的追求,会造成利率的上升,这也阻碍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由此引发的投资需求不足会造成有效需求的不足,产生大量失业,从而爆发经济危机。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国家干预经济,利用宏观调控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正是当时经济危机的产物,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良好的思路。而这次的“凯恩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

2.2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了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存的“滞胀”局面,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不足以解决这一问题。其中,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认为,凯恩斯提倡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很可能就是导致这次“滞胀”出现的根源。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由此得以迅速发展。与凯恩斯主义相反的是,非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市场的自我调节来稳定经济,而不需要国家的过多干预。货币主义是非凯恩斯主义的中坚力量。他们强调:市场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由市场本身的调节机制会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而国家的干预打破了这一均衡,必定引发经济的动乱。同时,货币主义强调了货币的重要性:货币供应量决定了物价水平,影响了经济活动的进行。因此,货币当局可以利用货币政策来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保持经济秩序的稳定。货币政策的提出为国家解决“滞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促进了货币主义下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

2.3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至今,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飞快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非同寻常的技术支持,尤其是大量数学方法的使用和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促使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日趋成熟。技术因素作为学术研究的新手段,将进一步受到重视。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也趋于整合。首先是传统各学派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其界限逐渐模糊,基本形成了以新凯恩斯主义为核心,其他理论百花齐放的局面。其次,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的确立和博弈论的应用,为统一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同微观经济学一样,宏观经济学在探究其微观基础的同时一直遵循着理性经济人假设,这一理论基础很可能是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就此走向融合。另外,随着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完善,这一理论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各国在对宏观经济学的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结论,将进一步丰富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然而,尽管新模型能更准确地解释经济现象,但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研究却难以取得新进展。随着市场机制的复杂化,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开始显现出来,例如收入分配问题,资源配置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宏观政策有效性的问题,这些新问题的出现反映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还不完全,在经济进步的背后还存在思想突破的困难。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3西方宏观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运用

西方宏观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之路是曲折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西方国家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存在较大差别。经济制度的不同就决定了我们在运用西方宏观经济学来进行经济调控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吸收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部分。另外,宏观经济学的运用还有一些前提条件,这就存在着适用性的问题,也决定了我们决不能照搬照抄,一定要结合本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加以有效利用。就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而言,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体系是首要的任务。我国一直致力于宏观调控措施的完善,并进行了多次成功的宏观调控实践。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国内相继发生了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冲击了我国经济的平稳进程。在此严峻背景下,中国对宏观调控政策做出了极大改变,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调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启动四万亿资金强力拉动内需,这些政策在避免经济衰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保持了经济的平稳发展。

篇4

1.从早期宏观经济学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时期早期宏观经济学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时期是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这一阶段为现代宏观经济学奠定了基础。从19世纪后期开始,资本主义本身的弊端开始显现出来。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从货币危机开始,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大量工商企业破产,到1847年经济危机蔓延至整个欧洲的工商业,经济危机开始大面积爆发。经济周期波动是早期宏观经济学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研究的主要重点,比如,还有美国经济学家密契尔的“经济循环论”,以及对国民收入、经济周期的研究等,带动宏观经济学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时期从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这一阶段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时期,即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初步建立阶段。1936年,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巨匠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真正的诞生。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古典经济学理论无法解决,古典经济学家对此只能束手无策,然而凯恩斯却能运用切实有效,符合当时社会需求的理论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逐渐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度过经济萧条的危机,这也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真正诞生了。在美国,经济学家更倾向于用货币政策稳定商业周期。

3.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演变时期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演变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由于石油危机的两次爆发和美国经济发生停滞性通货膨涨,然而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却显得有些无能为力,所以非凯恩斯学派在这一时期陆续涌现。

二、现代宏观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

现代宏观经济学自从诞生一以来,就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从改革开放开始,引入现代宏观经济学,在经过吸收、批判和科学的借鉴,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年。我们都知道,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走的是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上是以马克思经济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另外,我国从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之前,实行的都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然而,市场经济体制却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因此,我国还不能全部的接受现代宏观经济及其理论,所以我国在应用和发展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过程中还不够成熟。

我国经济体制应该善于博采众长,兼听则明,对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经济理论和研究范式,要善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根据我国的国情,解决经济问题。科学在不断发展进步,经济学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完善的,就像由最初的萨伊定律,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产品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于总供给,而不会出现产品过剩的问题的理论,不断发展到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经济发展理论,以及“景气循环”经济学主张,这些都告诉我们,要善于吸收借鉴宏观经济学的精华,从而能够切实的解决我国的经济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