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的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08-31 09:22: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绩效管理的基础知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绩效管理的基础知识

篇1

这些问题之所以出现,究竟是因为我们的企业没有明确的战略,还是因为高层的指导参与不够?是我们的人力资源部不够专业,还是我们的直线经理还不够合格?是我们陷入了“管理概念和管理技术”的怪圈?还是我们“本末倒置”,陷入了对“时髦的盲目追逐”?

笔者认为,有效的绩效管理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正确认识什么是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核心目的是激励价值创造。从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角度,绩效管理可以明确并传递公司价值导向,促成目标达成;从公司管理者的角度看,绩效管理要帮助管理者明确公司战略,并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管理工具,帮助管理者合理的评价人和选拔人。从员工的角度来看,绩效管理帮助员工明确工作方向,对员工的工作成绩进行及时及时肯定并确定奖励标准。

篇2

一、政府支出效益的概述

政府支出是政府根据开展政治、经济等活动的需要,购买商品或者是劳务而发生的支付行为,或者是政府资金无偿的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的公共支出。按照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purchase expenditures)和转移性公共支出(transfer expenditure)。

根据政府支出的职能可以划分为一般政府服务、公共和社会服务、经济服务等,其中一般政府服务主要包括行政司法外交事务、国防活动以及社会治安等;公共和社会服务包括教育事务、卫生保健事务以及文化娱乐服务等;而经济服务包括运输及通讯服务、能源及燃料服务、农林渔业发展服务以及采矿业、建筑业、制造业服务等,此外还有公债利息支出等其他职能。政府支出的规模也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其主要包括公共产品消费群体需求的变化、公共产品质量、人口数量以及公共产品投入价格等。

二、在预算管理视域下的政府支出实现效益机制

(一)实行预算编制科学化,是政府支付实现效益的基础环节

实行预算编制科学化是实现政府支出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预算编制的范围是政府预算内资金收支预算,实行预算编制是政府实现收支平衡的有效保证,目前,预算编制有部门预算和编制多年期滚动预算,严格的控制预算支出的标准,并且通过实行政绩预算,能够切实有效的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预算编制细化到经济分类,既便于审核专项经费是否合理,也便于审计部门后期审计监督。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从2011年开始实行专项经费按经济分类进行精细化管理,对各类专项经费按功能和最明细的经济分类进行指标下达,限定经费使用范围,确保专项经费使用合理、规范,杜绝了不合理支出,节约了财政资金。通过两年的实施情况来看,效果显著,大大节约了财政资金,规范了专项经费使用用途。通过科学的、规范的预算编制,提高政府预算管理的准确性,从根本上保障了政府支出效益。

(二)完善政府采购等制度改革,有效加强政府支出统筹力度

传统的采购制度因其自有和分散的状态,已经满足不了时代变化及经济发展的需求,严重的制约着政府支出效益的实现。因此,采购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支出管理制度,必须加强预算单位采购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从而提高政府资金的有效支出。其主要手段有:加强政府预算管理调控,实现整体宏观效益;适应政府集中支付改革的要求,加强政府支出的统筹力度;引入竞争机制,有效的降低政府支出运行成本;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有效的避免政府资金的浪费和损失,从而提高政府资金支出的效益。

(三)完善预算的监督机制,加强政府支出效益实现的制约机制

预算管理的监督机制是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政府预算管理的监督机制是保证政府支出正常、有序进行的重要手段,国家政府财政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授权,对各级政府预算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各级地方政府的支出效益。因此,提高政府预算监督的执行力,能够有效的实现政府支出效益的最大化。要建立和完善预算监督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保证资金的安全和完整,从而有效的促进资金的使用效益不断的提高,依法监督市场经济下政府的经济支出及公共支出。落实预算监督体系,维护预算监督权威,并且通过对预算监督的手段进行创新,实现政府支出信息化,明确政府支出规模及目的,以确保政府支出的效益最大化。

(四)建立预算的绩效评价机制,加强政府支出效益实现的检验机制

首先在已经建立部门预算监督机制的环境下,将具体的管理责任与权力下放到部门层次,并赋予支出部门或部门负责人在部门内部进行资源再分配的自。部门可以按照自己认为最适宜的方式运作本部门的财政资源,从而有助于削弱支出部门“花掉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的动机。其次建立对部门的产出绩效(投入成本、产出结果的数量和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即部门必须对预算绩效负责,经年度审计,对达不到指标要求而又没有客观理由的部门实施整改,或罢官免职,或削减下年经费,或精简人员。

三、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府支出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政府支出效益也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它不仅是简单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项政治问题。目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实现政府支出效益最大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政府支出的相关政策、制度以及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因此,实现政府支出效益最大化的思考与研究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基于政府预算管理的视角下,追求和实现政府支出效益最大化。只有在公共理念下完善政府预算管理改革,吸取发达国家的预算管理方式以及总结预算管理经验,以此为依据进行政府支出效益实现机制,从而实现政府支出效益最大化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篇3

在教育管理活动中,控制主要是人对人的控制过程,换言之,教育管理的控制是以活动主体(人)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为基础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都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发出者,但是他们并非只是接收或者发出信息这种物质形态,而是为了传达一种意识,这里便有一个双方如何理解对方发出的信息中所承载的意识的问题。理解必然需要一定的知识为基础,于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控制过程的运作机制,我们就有必要分析一下教育管理控制的基础――信息传递。

一、信息传递的障碍分析

1.信息传递模型。人们传递信息,作用之一是让信息接收者了解原来所不知道的事情。描述这种信息传递过程的是一般信息传递模型,即:信源 发送机 信道接收机 接收者 。

如果重点描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而把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传递所依赖的所有媒介都看作信道,则得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模型,即:信息发出者的大脑 发信息器官(嘴手等)信道接收者的器官接收者的大脑。[1]

但是,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信息发出者的目的是通过传递信息来影响或控制信息接收者的行为。这时,信息发出者的作用就不仅仅是单纯把信息传递出去,而是要根据信息接收者的反应不断地调整自己所发出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使信息接收者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管理控制的目的。其信息传递模型可以表示如下:

然而,根据我们前面对信息的理解,对于人来说,信息是与人的意识体验紧密相联的,对于信息发出者,他发出信息往往是因为其大脑中存在着某种意识;而对于信息接收者而言,他接收到信息之后同样要产生一种意识体验。所以,我们认为教育管理控制过程中的信息传递主要是对意识的传输。这里就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意识传输理论。

2.意识传输模型。在人与人之间,除了物质的变化运动之外什么也感知不到。所以,传输意识也就无法以裸的意识运动的方式实现,而必须借助某种物质运动的形式,即传输意识必须利用物质载体,这种载体就是信息。在教育管理控制过程中,管理者的意识以物质载体即信息的形式发出,被管理者把这些信息接收下来,把它在自己大脑中转化为的意识,据此,被管理者才能发出反馈信息(此时被管理者是信息的发出者)。如图2所示:

3.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偏差。从上图可看出,意识的传输者和意识的接收者,所产生的意识可能并不相同,即管理者想传输的意识与被管理者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而体验到的意识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因为,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接收者接收到信息后还需要一个把信息转化为意识的过程,即一个从信息中析出意识的过程。显然,意识的析出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信息接收者必须有与对方相对应的语言知识。假如信息的发出者用英语,信息的接收者却只懂汉语,接收者就无法从对方发出的信息中析出任何意识。其次,如果没有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就难以推出所要求的结论性意识。最后,如果没有与对方相应的专业(行业或工作)基础知识,也难以析出相应的意识内容。例如,对出纳员讲化工产品的配料如何改进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此,信息接收者要从信息发出者的信息中析出(客观)意识必须具备三种与对方相应的原意识:语言知识(知道如何解码和编码信息)、逻辑思维知识(知道如何推理)、对应的行业知识(为逻辑推理提高依据)。语言知识使接收者能够懂得对方所表达的语义,逻辑知识使接收者能够从前提意识推出结论意识,专业知识使接收者能够在本行业的特定活动内来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实际上它与逻辑知识是不可分离的。[2]

二、信息传递障碍的解决途径

要解决两者意识不同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需要双方有共同的语言知识、逻辑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

1.语言知识。从事教育管理活动的人在教育管理控制过程中是以语言(包括文字)为媒介来相互传达意识。语言交际是人和社会的重要的组织化机制,语言或者说言语既是个体的行为,也是社会的行为。语言交际必然要受社会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的制约,一个民族现有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历史地形成的,一个民族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历史,因此其语言表达也不尽相同。当使用不同语言表达方式的个体之间形成教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时,这种对共同语言知识基础的要求就变得更为强烈了,原因十分明显:假设,教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一方使用汉语,一方使用外国语(这种情况在当前国际合作办学中会时有发生),或者双方使用不同的地方方言(这在我们这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也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或者双方使用不同的民族语言(民族地区办学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又或者一方使用普通话,而一方坚持使用地方方言(这在我国大力推行普通话的过程也是常见的一种现象),双方之间不知道对方所使用的语言的每个基本发音指代的是什么、每个基本文字符号指代什么、每个基本发音和每个基本文章符号之间是如何联合起来表达意思的,那么他们之间是无法进行沟通的,正常的管理活动也就无法进行下去。

所谓需要有共同的语言知识,就是表示教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能够理解对方所使用的语音和文字符号所代表的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用信息学的话来说就拥有对对方发出的信息进行解码和编码的知识。这里的语言知识主要指语音(知道对方所使用的语言的每个基本发音指代的是什么)、文字(知道对方所使用的每个基本文字语言指代什么)、词汇(知道每个基本发音、每个基本文章符号之间是如何联合起来表达意思的)、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那么,这是否表明使用同种语言的个体之间就自然地具有了共同的语言知识基础呢?也不尽然,因为语言既受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的制约,又受个体表达的创造意愿的约束。个人的表达方式既是一个民族有史以来的语言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人一生的语言经验的积累。所以,每个个体即使在表达相同的意思时,也会有各自不同的表达习惯,相互了解对方的语言表达习惯,也是对共同的语言知识基础的一种要求。

2.逻辑知识。语言的任何陈述、描述或者报道都是在完成一种行为,因此除了有关陈述的真假问题之外,言语还有是否恰当等问题,这便是一个是否合乎逻辑的问题。这里,我们首先用一个事例来说明逻辑知识基础的作用:一天,秘书送一份材料给领导参考,领导看后说:“材料中的统计数字可能有水分。”(a)并问秘书:“你说是不是?”秘书想:统计数据是我到有关部门作过核对的,都有真凭实据,根本不存在“桌面上出世的”的估计数,何来水分?但又觉得,在领导面前说话还是婉转点好,于是作了如下回答:“我想材料中的统计数字可能没有水分。”(b)秘书的用心是不难理解的,但是,领导听了回话后,不自觉地置之一笑。领导为什么笑呢?这实质上涉及一个逻辑问题。因为(a)、(b)两种句式,在逻辑上称为“或然(可能)肯定判断”和“或然(可能)否定判断”,一般简写成:

(a)S可能是P(或然肯定判断)

(b)S可能非P(或然否定判断)

根据逻辑学原理,(a)(b)之间属于蕴涵关系。这就是说,当你说S可能是P时,S可能非P已经蕴涵其中,即S可能非P是S可能是P的应有之义;反之亦然。在上举实例中,当领导说“材料中的统计数字可能有水分”时,也就同时寓示着“材料中的统计数字可能没有水分”秘书以(b)作回答,除了重复领导所寓示的意义外,别无其他任何意义。也就是说,秘书反馈的有效信息量是零,这对管理者的控制活动不能发挥任何作用。前面我们已经指出,在教育管理控制活动中要实现有效控制,关键是活动主体之间的语言理解问题。理解特别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理解必然需要逻辑分析和逻辑活动穿插其间,必然要深刻领会彼此的语言逻辑特征特点、规律规则以及相互间的逻辑差异与共同,即是说,在理解过程中,或多或少要涉及言语的逻辑问题。这是由任何语言都有其语音、句法、逻辑等规则所决定的。理解过程中不可能不需要逻辑思维的参与,从而逻辑知识也是不可少的。这种理解不仅是要求接收者理解原文或原话而且要求对包含的思想进行整理。这种思想的整理过程表面上是语言表达过程,深层次上就是接收者思想的逻辑处理过程,即首先感知原文的诸多零碎的思想(词义、句法、结构等,如果是外语还要考虑文化的问题。)然后将这些获得的零碎思想进行逻辑处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个理解的过程也就必然要求活动主体双方有着相应的逻辑知识。而且前文我们已经提到,这种逻辑与特定的专业知识是不可分离的,因此在教育管理活动中,这种逻辑知识不仅是形式逻辑的知识更是辩证逻辑知识,是教育逻辑学的知识。[3]

3.专业知识。管理作为一种依附性的活动决定了管理者还需要有本体活动的相关知识,才能与从事本体活动的主体(被管理者)进行恰当的交流。所谓“外行”对“内行”的管理由于双方之间交流的困难终会对管理活动和本体活动造成不利的影响。这种与本体活动相关的知识,我们就称之为专业知识。在教育管理活动中也就是要求教育管理者有相关的教育、教学知识。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管理者和各级教育行政人员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特别是学校校长。关于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相关研究者已经有很多的论述,本文就不再赘述了。

三、解决途径的局限性

上面我们给出的意识析出具体图示依然是简化了意识析出的过程,更真实的意识析出不仅仅是三种知识基础在起作用而是信息接收者的整个主体认知图式在起作用。主体认知图式的组成部分包括:主体的观念、意志、个性、情感、动机、需要等,知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的主体认知图式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很难达到一致,这就导致两者的意识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是经过双方相互之间信息的多次反复传递,两者的意识是有可能趋于相同的。这里我们应该遵循西蒙的满意原则,只需要两者的意识大体相同,能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就可以了,而不必强求完全相同;但是无论怎样教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具有相应的知识基础对于提高整个教育管理活动的质量和效率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F812.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前言

伴随我国公共财政管理框架建立的逐渐完整完善,管理人员对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目前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实践仍存在较多问题,使得绩效管理实践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提高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水平,成为相关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为实现这一工作目标,就必须探索有效的绩效管理实践措施。

一、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实践现状

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而绩效管理实践在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之后开始迈向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制订了多个与财政支出和预算绩效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2012年颁布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等。长期以来,我国在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方面一直过于重视对预算单位预算过程的绩效评价与监督,而忽略了对预算单位预算结果的审核、绩效评价,使得现有绩效管理系统不够全面完善,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先进,评价指标设计不够科学合理,且缺乏统一的监管制度作保障[1]。不仅降低了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效率,而且导致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缺乏统一标准的规范作为参照;不仅社会保障支出、行政经费、事业经费等各种费用使用者责任意识不高,而且增加了公共财政支出方面问题的发生概率,加大了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难度。改善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现状,提升绩效管理实践性势在必行。

二、改善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实践对策

(一)借鉴国际金融组织绩效管理经验

早在上世纪,国际金融组织就开始实施了绩效评价工作,并陆续建立起绩效评价机构,如2006年成立的独立评价局等,在长期的绩效评价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评价方法,可以为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绩效管理所借鉴和参考[2]。建立独立组织机构,用独立组织机构对预算单位绩效进行评价,可以有效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与可靠性,进而提高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质量,为财政部对预算单位绩效管理措施与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有效参考和依据。此外,国际金融组织在绩效管理方面所建立的项目绩效管理系统、项目设计与监测框架等也能够为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有价值的经验与方法。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开放化的网络技术优势对国际金融组织绩效管理经验进行借鉴。

(二)构建基于全过程的绩效评价体系与监管机制

通过绩效评价与监管可以准确了解到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水平与取得的实效程度,而考虑到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全过程,这就需要构建起一套基于全过程的绩效评价体系与监管机制,用以对公共财政支出预算单位进行客观有效的绩效评价与监管。通过对预算单位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可以有效规范预算人员行为,减少经费去向不明等现象发生[3]。财政部应组建一直专门的监管队伍,利用现代化监管手段与监管技术对预算单位预算实施全过程监管,对预算绩效评价与预算审核进行严格监督。同时,完善现有绩效评价体系,将绩效评价分成前期评价、中期评价与后期评价三部分。前期评价主要是对预算编制决策的评价,中期评价的内容主要是预算执行过程,而后期评价的内容则是预算结果。通过对这三个阶段的绩效评价,相信可以有效提高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水平。

(三)建立以过程和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系统

按照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内容,可以将其划分为过程导向管理和结果导向管理两部分[4]。基于过程导向的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主要是指财政部对预算实施全过程的参与和监督管理模式,而基于结果导向的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则指预算实施全过程由预算单位自主管理,而预算的结果、审核及绩效评价由财政部来完成。从上述内容表述中可知,只有建立以过程和结果为双重导向的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系统,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才会得到提升,绩效管理实践才会得到加强。我国现行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系统为过程管理,实行的是专款专用制度,以便于对预算过程进行控制,但单纯的采用过程管理模式会造成花钱人有权利使用无责任承担,用钱人责任不明确的局面出现,从而影响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效率。从这一角度分析也要求我国建立基于过程和结果双重导向的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系统。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降低了专款专用的程度,拨款时不再明确区分办事经费与人员经费,而是将拨款视为一种委托管理形式[5]。在这种管理模式之下,预算单位的法人代表同时承担着受托人身份,因而必须接受财政部的监督考察与绩效评价,以检验绩效管理目标是否完成。可见,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属于一种问责管理方式,它可以提高预算管理效率,提高绩效管理实践成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针对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实践,也应顺应时展,顺应社会公众对公共财政支出情况了解的诉求,通过借鉴国外金融组织绩效管理先进经验,构建基于全过程的绩效评价体系与以过程和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系统,来加强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实践,提高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陆庆平.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J].财政研究,2013,04:18-20.

[2]苏君.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篇5

不同的经济时代要求不同的核心资源,创新绩效取决于对创新活动的有效管理。而技术创新本身就是知识的产生、创造和应用的进化过程。知识产权管理可以有效地保护和激励技术创新,提升创新绩效。

一、知识产权与创新绩效的相关概念

创新,指企业通过新产品、新流程、新服务、新事业等方式将创意变成价值的过程,包括能够给企业的经营绩效带来正面影响的管理活动,不仅限于技术活动。它与智力资源、竞争力有着紧密的联系。有效挖掘企业内在的智力资源和智力要素,能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绩效指的是完成某种任务或者达到某个目标,该任务和目标通常是有功能性或者有效能的。技术创新绩效是企业在一段经营期间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效益及经营者的业绩。创新绩效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并能使企业技术积累增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无形的资产和效益。创新绩效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绩效评价往往都涉及到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知识产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是指一切来自工业、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的智力性活动成果所享有的权利,知识产权的范围在WTO中得到进一步拓展,是基于创造和利用的形式依法享有的权利。总之,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支配创造性智力成果、经营性标记、经营性信誉以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技术创新推动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并期望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取得更多高质量的自主知识产权。按照创新的技术来源与创新活动方式,可以在不同创新模式下进行知识产权策略的选择。知识产权作为制度存在,对技术创新有重要的激励作用,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是企业的创新集成能力所在,它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

二、知识产权管理与创新绩效关系机理

知识产权以动态、全方位方式存在,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知识产权管理,可以构建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它包括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组织四部分。其中知识产权创造,是指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形成并取得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利用,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所有者或依法有权处分的组织和个人应用知识产权,谋求或取得相应的竞争优势或收益的过程;而识产权保护是指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权利人采取协商、行政申诉或司法途径预防和制止知识产权侵权的过程;知识产权组织具体包括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设置、知识产权人员的配置和培养,以及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知识产权管理与创新绩效相关性概念模型。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知识产权的重要前提, 创新过程是一种知识生产与转化的过程。其中技术研发阶段是技术创新的开始阶段,知识产权是智力成果的权利化,企业积极、持续地投入研发,是获得智力成果,保证知识产权来源的前提条件,技术研发阶段的结束伴随着知识产权的产生,新产生的技术采用哪种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对于企业特别重要,并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声誉。

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管理。有形产品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取决于其符合市场需要,技术转移阶段主要涉及到知识产权的许可和转让,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技术创新的成果是直接将创新成果产权化,通过知识产权盈利。技术扩散是创新成果或产品向顾客扩散的过程,主要包括创新结果应用于产品中,将以专利、商标为代表的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及在技术扩散过程中,应当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管理视角的创新绩效评价指标。在指标设计中考虑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以及探索性原则,最后确定子系统中反映评价对象的指标。

三、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通过创新绩效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策略,以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

必须重视知识产权创造,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信息系统,业要结合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知识产权质量与数量要并重。企业在一项发明创造获得了专利之后要采取绕过手段,避开专利的围堵。

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在自身使用的基础上,实现知识产权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充分利用知识产权转让许可为企业赢得新的利润增长点。知识产权的转让与许可中,要根据不同的许可类型选择合适的许可方式,明确许可的利弊,与受让方签订完善的许可协议。要将专利与标准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国内外相关行业的标准制定。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要弄清该国知识产权申请的流程,善于利用知识产权诉讼这一商业竞争手段,综合运用适当的知识产权保护工具,充分有效地保护创新成果。

完善知识产权组织。加大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一套涵盖预研、研发、管理、使用、保护的知识产权规章制度,培养出专业化知识与法律知识并重的人才,为了推动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加强与企业外的其他机构的沟通,设定高于一般行政管理部门的级别,建立适合企业发展阶段和产业环境的知识产权组织架构。

篇6

随着企业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化,学者们发现隐藏在企业能力背后的,决定企业竞争绩效的关键因素是企业掌握的知识,知识基础观(KBV)由此形成。知识基础观认为,企业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建立、应用、整合相关的知识,提品和服务的附加价值,企业的优势存在于它们卓越的知识创造与能力获取中。拥有普通技术知识和一流市场能力的公司总是打败了拥有一流技术知识和只有普通市场能力的公司,营销能力的缺乏使企业无力获得丰厚的商业回报。因此,在理解企业间的绩效差异时,必须考虑企业的营销能力。

一、知识基础观与营销知识管理

企业作为一个知识共同体而存在,企业内的知识,尤其是一些默会知识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现有知识存量形成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企业发现机会、配置资源的方法。知识构成了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这种知识资源的异质性解释了企业间绩效的差异。1994年,企业知识基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野中郁次郎(Nonaka)提出了著名的SECI知识管理模型。SECI模型把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间的转化,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之间的转化概括在一个动态流程图下。他创造了知识创新的四种基本模式,这些模式形成一个“知识螺旋”,体现了企业的知识进化过程:知识从隐性到隐性的社会化模式、从隐性到显性的外显化模式、从显性到显性的组合化模式和从显性到隐性的内隐化模式。

如何定义和测量营销知识,目前在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Moorman和Miner(1997)把营销知识定义为“通过信息获取、信息传播、信息解释和组织记忆而产生的市场信息”;Kohli和Jawors—ki(1990)从市场导向视角定义营销知识,主要包括市场知识的生成、传播和响应;Hanvanich、Droge和Calantone三位学者基于Srivastava和Bohn等学者的研究,将营销知识定义为对于内嵌于产品开发管理、供应链管理和顾客关系管理的营销过程的理解程度。以往的营销知识概念大多片面地强调与市场有关的信息,尤其是顾客知识和竞争者知识,而忽略了学术界所形成的市场营销理论和营销实践工作中积累的营销工作程序和惯例。营销知识是关于如何有效开展营销活动的理论、市场信息和营销程序与惯例的总和。基于上述营销知识的定义,我们将营销知识管理视为:是系统地规划营销知识的过程,是建立相应的组织,创造、传播和创新营销知识的一系列过程,其对象是企业从事市场营销活动所需要的各种隐性与显性知识,包括来自市场营销理论界的营销理论知识、来自市场环境中的市场知识以及来自企业内部的关于如何执行日常营销工作的程序和惯例。

二、营销能力的内涵与关键子能力

(一)营销能力的内涵。最早意识到营销能力重要性的学者是Buchele(1962),他对营销能力的内涵和营销能力的质量进行了敏锐的思考。他认为营销能力是指企业将营销资产捆绑在一起的胶水,可促进营销资产在市场上的有效配置。Hooley等学者(1999)针对营销理论界对于营销能力的构成及它们所影响的层面仍存在混乱的问题,提出一个由营销文化、营销战略和营销操作构成的营销能力层级模型。他们认为营销能力是一个整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企业收集的知识、技能和资源应用于市场相关的需求,使企业为其产品和服务增加价值,并应对竞争的需要。总之,营销能力是在执行营销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主要内容是对基础营销资源进行配置,营销能力正是在对基础营销资源不断的“试错”式的配置中得以提高;营销能力的形成以实现营销活动的目的为导向;营销能力是长期营销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组织和员工是营销能力的载体;营销能力是一种才能的存量,这意味着这种存量可以创造、增加,也会耗蚀。

(二)营销能力的关键子能力。营销能力包括三个关键子维度:市场感知能力、顾客联系能力和品牌建设能力。市场感知能力是企业在配置基础营销资源,感知市场趋势,做出相应决策和行动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存储于组织和员工中的才能存量,包括两个维度:营销政策调整情况和新产品开发数量。顾客联系能力就是企业在配置基础营销资源以识别、建立、保持和提高与关键顾客关系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存储于组织和员工中的才能存量。衡量顾客联系能力的成效有:来自经济的维度,顾客保留率;来自感情的维度,顾客满意度。品牌建设能力就是企业在配置基础营销资源以建立、维持、提高和保护品牌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存储于组织和员工中的才能存量,包括三个维度:品牌的市场领导地位、品牌的稳定性和品牌的地理传播性。

三、营销知识管理与营销能力的整合机制

(一)基于KBV的营销知识的动态转化过程

1 组织自身知识与外部组织知识向内部员工Ⅰ型隐性知识的转化。组织通过历史积累,已存储了一定的显性营销知识(如营销理论、执行营销活动的书面化程序等)、隐性营销知识(如营销活动中员工自觉遵守的非书面化的工作惯例)和外部组织知识(如竞争者和供应商拥有的与需求、竞争有关的营销知识)。组织员工通过培训、学习及与外部组织沟通,便会吸收这些知识。此时员工的知识还未在工作流程中得到检验,只是员工头脑中所形成的一些初级的知识,我们称之为内部员工Ⅰ型隐性知识。

2 内部员工Ⅰ型隐性知识向Ⅱ型隐性知识的转化。在组织员工应用Ⅰ型隐性营销知识不断解决营销工作问题的过程中,内部员工间、内部与外部员工间频繁沟通和交流,逐渐积累起许多有关营销理论、市场信息和营销程序的新的理解,Ⅰ型隐性营销知识上升为包含应用心得的Ⅱ型隐性营销知识。

3 内部员工Ⅱ型隐性知识向内部员工显性知识的转化。具有营销知识管理意识的组织,会建立一种鼓励内部员工通过内省把自己所掌握的隐性知识书面化的激励机制,这样,可以防范因员工个人离开组织而带走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隐性知识。通过内省机制,组织的知识得以传播、延续和更新,实现了从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惊险的一跃”。

4 内部员工显性知识向组织自身知识的转化和向外部组织的传播。经过内部员工内省并书面化而得到的知识是零碎的,知识管理部门对这些知识进行分类、汇总,整合成为系统的市场知识、工作程序和惯例。整合后的营销知识保存到组织的知识记忆库中,进入到新一轮的营销知识的转化循环。内部员工在与外部组织的接触中,将把自己的显性知识传播给外部组织,增加了外部组织关于企业的信息,也促进了企业的品牌形象提升。

篇7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职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不仅从无到有,而且在学校和学生的数量上都已与普通高校并驾齐驱。但高职院校学生属于跻身独木桥的“后半段”,同时,为了吸引生源,让更多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高职院校还通过单独招生、中专升大专(3+2或2+3)等灵活方式录取考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学生违纪行为呈上升趋势,这给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文作者结合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体会,对高职学生违纪处理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管理对策。

1、高职院校学生违纪现象、原因分析

1.1高职院校学生违纪现象

高校违纪学生是指那些因违犯国家有关法规和高校规章制度,而受到高校学籍管理处分的学生。当前高职学生违纪行为主要表现在学业违纪、生活违纪、道德心理类违纪三个方面。

(一)学业违纪。这类违纪现象比较常见, 主要包含:迟到、早退、无故旷课、考场违纪、考试作弊等。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但有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受不良风气影响,加之自身自控能力低、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常言道,思想的偏差导致动作的变形,因此,在错误的观念支配下,他们容易产生违纪行为。

(二)日常生活违纪。日常生活中的违纪现象主要包括打架斗殴、打群架、酗酒闹事、违章用电、夜不归宿、留宿异性或校外人员、破坏公物、推销商品、养宠物等违纪现象,甚至偷盗、传看黄色书籍及影像、网站等违纪行为时有发生,给校园秩序带来了许多不稳定因素,也给学校管理与建设制造了许多困难。其中打架斗殴是大学生违纪事件中比较突出的。某些地区学生还组织老乡会,拉帮结队,团体作战以便在打架斗殴中占优势,使事件更加复杂化,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三)道德、心理类违纪。这类违纪行为主要包括评优评先或竞选班干等通过非正常途径获取,有失公平如为取得更多票数,请人吃饭拉关系、送礼拉票等、办假证、大学生恋爱行为失范致使轻生或他伤/杀行为、偷窃、利用网络传播窃取不良信息或隐私、参与非法传销、甚至是为凸显个人水平,而利用专业技术牟利等新型违纪违法行为等;或在心理失常情况下自残或伤害他人或做出影响校园秩序的不当行为等。

1.2高职院校学生违纪原因分析

1.2.1学生和教师人数不协调发展

学生人数快速增长,而教师人数缓慢增长的不协调发展。专业教师上课节数多,担任专业课程多,为了备课和职称评定、家庭琐事等,而没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疏于引导;而辅导员因带学生人数众多,平日应付日常事务已经筋疲力尽,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间投入少,深度不够。

1.2.2学生不良心态,促使违纪行为的发生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高职院校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违纪学生只是极少数,但是在学生中造成的影响很坏,应该引起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是,盲目性、跟风、侥幸心态。有些学生为了哥们义气,做事缺乏交际原则,有求必应,否则就不是兄弟等心态作祟,所以,容易发生替考等违纪行为。或者有些同学本无意要作弊,监考不严,且看到旁边同学都在作弊,抱有侥幸心理,也去试试,否则,平时自己那么努力,关键时刻不出手好像就吃亏了一样,出现了盲目跟风和从众现象。

二是,缺乏对某些言论、现象的深刻分析、辨别能力不足。如有些学生对学长学姐言行深信不疑,如“没有翘课和补考的大学,是不完整的”、“不在大学中恋爱,就在大学中变态”和社会上“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认为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满街上都是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自己不过是高职生,毕业后未必能找到工作,甚至也许还比小学生混得还要差,所以,无心向学、心灰意冷。

三是,张扬个性、自我,法律道德意识淡薄。如有些同学利用网络传播窃取不良信息或隐私、甚至是为凸显个人水平,而利用专业技术牟利或者抱着好玩的心态,制作电脑病毒入侵他人电脑等,直到公安机关介入才追悔不已。

1.2.3家长缺乏监管和交流、引导。

高职学生属于跻身独木桥的“后半段”,加之,录取方式灵活,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家长对于小孩教育问题,也深感力不从心。有些学生家长认为,孩子送来学校后,孩子的教育问题就全部交给学校,自己则扮演甩手掌柜的角色,乐得清闲。有些家长甚至认为,送小孩来读书只是为了不让他/她这么快进入社会,以免少不更事而犯错,至于其在校学习、表现如何则是另一回事,交了学费学校应该不会太为难,混够三年拿个大专毕业证了事。而且,学生年龄大多处于18—23岁间,不愿与家长分享在学校的种种,家长因顾虑较多而缺乏与小孩及辅导员、班长任的交流,对其小孩的表现知之甚少,所以,不能很好的进行教育和引导。

篇8

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备经济管理专业技能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目前开设专业很多,比如电子商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等。从管理对象来看,分别是对企业经营、生产、销售等三个方面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从企业的类型来看,分别是对电子商务企业、房地产企业的管理。企业管理基础是一门系统研究企业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事物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是紧密联系的,事物的普遍性是事物的一般属性,具有指导意义,掌握了事物的普遍性,就掌握了理解事物特殊性的一般方法。因此,对于各个经济管理专业来讲,都应该开设《企业管理》课程,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提供相关理论支持和方法借鉴。

《企业管理基础》是我院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是为了让我院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树立企业管理理念,具备企业管理技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提高自身对企业管理实际运用能力。

二、《企业管理基础》教学现状

《企业管理基础》教学存在知识理论化,思维固定化的现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对管理技能的掌握,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不到有效的方法,产生枯燥的感受。大多数学生仍停留在对概念的记忆和思想流派的理解,大多数老师停留在管理原理的讲解和管理理论的灌输。很多院校的师生对这门课程停留在较浅显的意识阶段:文科类的课程,背背书为考试,看案例当作业。案例教学就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代名词,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唯一的方法,学生不敢走出课堂,老师不会引入课堂,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案例教学中。以致使学生掌握技术性的知识技能较好,而对于企业管理的技能和方法几乎没有。

三、《企业管理基础》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与理论教学不同,实践教学以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依据和主线,要求真正体现高职教学"以能为本"的特色。因此,实践教学是以职业能力为框架来组织教学的。

传统的实践教学,尤其是文科类的学科,基本上都是使用案例教学,除此之外还有教学演示和课堂讨论。学生习惯为了案例为案例,教师习惯一个案例使用多年。殊不知,在现代竞争激烈的时代,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多变和时代的进步,我们的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是需要不断的创新。要想保持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必须通过管理,整合企业的有限的资源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掌握最新的企业管理的基本技能,一出校门就能服务于企业。

为此对以下几种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一)、案例教学

尽管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被运用的很多,但是效果却是一般。要想通过案例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讨论式、自学式、互动式、案例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在授课过程中所用的数据、案例尽可能采用我国的资料,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实证分析,把教学内容寓于对中国企业管理中实际问题的分析中,以便于学生学以致用,洋为中用。再次,还可以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通过对学生熟悉的专业领域的成功企业的管理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成功领导者的经验的学习,更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力量。

(二)、情景模拟教学

在学期开始就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随着学习的深入,将班级慢慢的企业化。学生有的变成员工,有的是部门主管,有的是总经理。随着新的管理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组织,按照学生的意愿结合所学专业处在行业的大企业或者成功的企业进行模拟。置情于景,将学生放在模拟化的"企业"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模式,形成有助于学生运用管理知识和实施管理技能的有利环境。

(三)、到各类组织参观学习

组织学生到相关的企业进行参观学习,通过直接接触企业的各层次的工作人员,了解不同层次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和职责,以及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麻烦及如何处理。了解普通员工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通过面对面的与企业人进行交流,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了第一手的有关管理的信息资料,加强信息的可信度。另一方面,让学与企业管理者交流,尤其是中高层的管理者,会产生极大的激励力和自信心。这样会使学生更专注企业管理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四)、理论联系实际

篇9

排课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编排科学、合理的课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多年来,随着高等学校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分制的实行,教学资源紧张的日益加剧和学生选课的不确定性给排课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的挑战总是带来新的发展,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开始采用教务信息管理系统来进行教务工作的多模块统一管理,这种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突破了许多局限性,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存储与共享能力,也打破了传统手工排课的方式,引入了基于教务管理系统的智能排课模式,实现了课表的半自动化编排,在提高排课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错误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与人力。

一、课表编排的核心

课表是教学计划的体现,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是排课工作的核心灵魂。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了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了全面安排。从本质上来看,课表其实就是教学计划付诸实施的具体方案。可见,制订合理、详细、周密的教学计划,不仅是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更是排课工作顺利、有效进行的重要前提。教学计划的制订是大学生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具有极高的权威性,一旦确定,不得随意变动。教学计划制订完毕后由人工将其录入教务信息系统中的教学计划模块,并成为排课的基本依据。

二、课表编排的流程

(一)开课任务书的下达与录入

每学期排课伊始,教务处首先向各院系下达本学期的开课任务书。开课任务书即为教学计划的严格对照,是教学计划中各专业本学期应开设的全部课程的集合。所以,若教学计划有所微调,就必须在开课任务书下达之前进行,否则将无法在排课中执行。各院系教学秘书在收到开课任务书后,应首先对照各专业培养计划进行核对(如开课学期、学时数等),并及时向教务处反馈。在确保开课任务书准确无误后,将其下发到各个专业负责人处,由其负责落实各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合理安排课程的上课周学时、上课周次等,也可针对课程提出排课的特殊要求。最后,由教学秘书将本学院已落实的开课任务手工录入到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录入的内容包括:课程属性、上课自然班(相对于教学班而言)、任课教师、教室类型、时间模式、周学时、上课周次等。在录入完毕后,教务管理系统的核对功能可实现开课任务书与教学计划的核对,帮助排课人员完成任务书录入的核查工作。

(二)人机交互的智能排课模式

教务处所进行的排课工作是对各学院的开课计划进行的全校性统筹规划,是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教学要素根据不同的约束规则优化组合的过程。教学秘书向教务系统录入的开课要求即为约束条件,然而由于开设课程与上课班级的交叉及教学资源的有限,使得这些约束条件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如果产生冲突,就只能适当地放宽约束条件,本着教师、学生、时间、教室不能冲突的基本原则,尽量合理地进行统筹。

在排课过程中,教务信息系统中排课软件的自动排课模式,可根据开课的要求自动完成大部分课程的安排,而那些有冲突的课程则需在指定排课模式下手工地进行必要的调整,这就是所谓的人机交互的智能排课模式。然而,在人工调整的过程中,由于排课人员的经验不足、对课程了解程度有限等约束,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因此,为减少手工排课,更多地满足开课要求,则要求排课人员在计算机排课前期对课程及教学资源预先进行一些合理的规划,减少冲突的产生。长期的经验告诉我们,前期准备工作的细致到位能为后期排课的顺利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下介绍排课的前期统筹工作。

1.合理地安排排课顺序

一个学期的课程往往要开设上千门,优先安排的课程无论是在时间资源、教室资源还是教师资源上都具有更高的选择权。所以在排课前期,首先应根据课程的性质合理地设置排课顺序,优先考虑对课表整体影响程度大的课程,提高排课工作的有效性。根据排课的实际需要,我们将课程按照性质分为以下几类:实验课、体育课、分级教学课、必修课、任选课、公选课等。由于优先级越靠后的课程可排性越差,故合理的排课顺序应为:实验课先于理论课、分级教学课先于普通理论课程、必修课先于任选课、任选课优于公选课。除按课程性质安排排课顺序以外,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为提高排课效率,排课时还应遵循大学分的课先于小学分的课、周学时多的课先于周学时少的课、上课班级数多的课先于上课班级数少的课等原则。所以,在任务书网上录入的过程中,应正确地为每门课程设置属性,帮助实现分批次排课。

2.实验课程的统一安排

篇10

一、高职院校基建档案的类型

根据《四川省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高职院校的基建档案归档类型有:

1.综合类档案

这类档案包含:上级批示的基建工作的文件、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计划、总结、基建工作总体规划以及各种季度性财务报表、预算决算及其批示文件、工程设计总图(总体规划、总平面图)、电气水利管道设计总图、地质勘探报告等。

2.可行性报告档案

该类基建档案包含:基建项目可行性报告及上级审批回函、环境监测、调查报告、计划任务书等。

3.设计类档案

该类档案主要包括各种设计方案以及工程勘测报告等,比如:设计的一稿到终稿的原稿、设计变更说明、技术参数、施工图纸、技术专利文件、技术实验报告、设计评价、鉴定及审批等材料。还有工程的地质、水文、环境勘查设计报告、土地征用说明、地形地貌报告、水文气象报告等。

4.工程管理档案

该类档案是基建项目的主要管理文件,包括:征用土地批文、土地使用协议(包含拆迁补偿协议等)、施工管理文件、产权证书、竣工使用说明书等。

5.施工档案

该类档案包括:土地施工文件、开工竣工报告、设备及管线安装报告、电气仪表施工安装报告等。

二、当前高职院校基建档案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忽视基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在思想上缺乏对档案管理的正确认识。在平常工作中工作没有尽心尽责,延迟资料归档,造成日期、资料管理混乱等问题。二是高职院校对于基建档案的管理没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通常是临时抽调别的部门人员来整理档案资料。这些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的资料、档案管理经验和技术,也缺少必要的集体荣誉感,基建档案的收集、整理十分混乱,从而导致利用基建档案十分不便。

2.缺乏完善的基建档案管理制度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完善的基建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档案管理处于“谁办谁管理”的状态,这又进一步加大了档案管理、查阅、审核的难度。并且这种管理方式容易造成档案的遗失、损毁,会给高职院校基建档案的利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3.基建档案的存储、管理纸质化

目前,高职院校基建档案的存储、管理,大多数学校仍然以纸质版为主,且没有备份资料,一经损毁,无处可查。

4.基建档案的利用没有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资源共享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在我省高职院校的基建档案管理中,尚未实现这个目标。各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尚未完全展开。这限制了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提升。

三、高职院校基建档案的管理措施

1.提高认识,完善制度

加强高职院校的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完善基建档案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前我省的高职院校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在实践中探索适合本校的基建档案管理模式,制定出一整套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2]。比如:《基建档案收集和归档管理制度》、《基建档案利用制度》和《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职责》等。

除此之外,学校的人事和行政部门要加强绩效考核力度,将工作成果与薪酬、奖金挂钩,通过制订相关的考核制度,实行定期的基建档案管理工作评价,贯彻奖励与惩罚措施,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引入信息技术,构建高职院校基建档案网络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自动化办公体系逐渐被引入到办公管理领域。在基建工程中,建设、设计、施工单位电子化办公成为主流趋势,而且我省大部分高职院校均配有大分辨率扫描设备,对于基建档案、图纸等资料的扫描要求可以满足。所以,为了符合今后基建档案收集和管理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建立数字化的档案管理体系,以方便电子文档的查询,降低工作成本和工作量[3]。同时,增加电子文档还可以提高学校设备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设备的空置和浪费。

3.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基建档案在高校基本建设中的作用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04-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必然从以往的注重就业数量转向注重就业质量。随着就业制度的深化改革,高校与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生涯管理方式也必然会从“临时抱佛脚”式的择业指导转向更为科学化、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而人职匹配理论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实现高校、企业、毕业生三赢的新方法、新途径。

一、人职匹配模型

1909年“职业辅导之父”帕森斯在《选择职业》一书中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人职匹配”理论,而后霍兰德的性格类型论,施恩的职业锚理论,廖泉文的能岗匹配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个体特征与职位特征之间的匹配关系:将个人的人格、个性、兴趣、价值观、能力、素质等主观条件与与工作世界的职业岗位相对照、相匹配,使二者达到最佳适合度,从而选择一种契合度高的职业。该模型可以由图1来表示。

二、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管理校企联合模式

人职匹配模型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为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具体方法就是建立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管理校企联合模式。

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管理联合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帮助毕业生制定职业生涯决策、规划、设计、发展及开发等内容,帮助其职业生涯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全面认识自我及企业状况,依据个人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来选择企业及职位步入职业生涯,并借助企业资源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另一方面,企业通过招募、甄选及职业生涯评估,来确定新入职员工的职业路径、培养方式及职业目标,从而使员工在企业内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和持续发展。该模型可由图2来表示。

1.高校毕业生校内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学生校内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与整个大学的学习同步,实现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一:导入期――个体职业分析期。主要是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①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对学生的个性、性格、兴趣、能力、素质进行全方位测评使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特质。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专业介绍,使学生对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初步了解,为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二:深入期――职业认识培养期。主要是职业素质教育,包括职业意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三个要素。①教授学生职业岗位对口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②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拓展教育,使其在全面自我了解的基础上,对将来职业方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大三:调整期――职业定位教育期。职业生涯规划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不停地调整的状态。①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引入人职匹配理论,引导学生进行个人的职业SWOT分析。②鼓励学生参加职业相关的培训和实践,通过专家及企业家讲座、专业技能大赛、校企联合培养活动等形式使学生近距离了解未来职业,形成自己的职业核心竞争力。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制定适合自己的短期易实现的短期目标。

大四:选择期――职业实践期。主要是职业选择与职业适应,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融入职业环境。①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安排学生进行专业实习。②入职前培训,通过就业形势讲座、求职技巧讲座,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掌握面试技巧,增加就业机会。③建立平台,直接快速招聘信息。

2.高校毕业生校外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毕业生入职后,需要完成从“高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帮助他们适应职业环境、熟练工作流程、完成工作定位,处理人际关系可以增强新入职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实现顺利过渡。为此,企业需要从高校手中接过“接力棒”为毕业生制定校外职业生涯规划。高校毕业生在企业中需要经历适应阶段、创新阶段、再适应阶段,分别对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员工招聘与录用阶段、员工保留阶段、员工发展阶段。

(1)适应阶段――员工招聘与录用。①进行新入职员工评估分析和定位,以方便根据人职匹配的理论为员工分配岗位并提供指导。②配备导师指导新岗位技能,使员工以最高的效率融入工作的状态。③帮助员工设立职业目标,进行职业定位,增强其工作动力,提高工作绩效。

(2)创新阶段――员工保留。这一时期高校毕业生基本完成入职过渡,成为成熟、稳定的企业员工。这一时期员工需要进行职业决策,企业可以帮助员工用SWOT分析方法及企业可以提供的机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探索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3)再适应阶段――员工发展。这一时期企业员工进入职业发展停顿期,一方面渴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停滞不前,需要重新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确立适合自己的生涯目标。企业可以运用多种职业生涯管理策略①规划多重发展通道。②进行工作轮岗。③进行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

三、高校毕业生校内、校外职业生涯规划的相互作用

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管理校企联合模式具备完善、有效的反馈机制。一方面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毕业生就业满意度高,学校会更加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并最终通过就业率、就业质量提高――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调整――毕业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这一影响链条便会反映在应届毕业生和企业上。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对接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招募到契合度更高的员工,推动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并最终通过企业发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员工满意度上升这一影响链条,反作用于企业职业生涯管理策略的变化上;第三方面,通过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员工就业率并促使其发展,并最终通过员工发展――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管理调整――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员工职业发展需求调整这一影响链条,反作用于学校及企业的毕业生职业生涯管理策略的变化上。

四、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管理校企联合模式的保障措施

高校和企业从性质、运行机制、利益取向等各方面都不行同的两种组织,两者的联合是建立在利益共赢的基础上,需要高校、企业、教育部门、人事部门等多方的协调。

1.淞⒋笾耙瞪涯规划视野,树立校企一体化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职业生涯规划从高校学生大一入校开始,直至顺利适应入职企业,把学校和企业作为有机的整体,围绕校企合作,找到适应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

2.人员保障。高校与企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部门设立职业生涯指导顾问。学校职业生涯指导师的责任班助学生认知自我、认知专业、了解职业,进行自我定位;企业主要依托人力资源部门聘请职业生涯指导顾问研究高校毕业生的聘用和管理问题。

3.信息保障

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随着阅历、能力、环境、及组织因素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一个动态过程,因此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掌握信息至关重要,通过对信息的使用,可以增强毕业生与企业的契合度,可以提高高校就业率,也可以提升组织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27-234.

[2]曲振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吴宏伟.人职匹配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14):16-18.

篇12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产出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财政部门和各预算部门(单位)是绩效评价的主体。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财政支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管理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加强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绩效评价的有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财政支出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预算管理方面的问题。预算管理是财政支出管理的重点。当前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中存在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执行监督乏力,在财政支出中大手大脚,资源浪费,不讲资金使用效益是其中最为典型的问题。。

2.项目支出方面的问题。在项目支出方面行政事业单位也存在不少问题。最典型的就是项目前期不注重审计,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项目支出在预算上没有明确的项目绩效目标,执行过程中没有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缺乏项目事后评估,整个项目实施过程缺乏绩效问责机制,使得资金得不到合理利用,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

3.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资产管理基础薄弱。没有定期对资产进行盘点,资产管理没有明确责任人,导致部分单位资产账实不符;资产处置不合规,资产报废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处置。在资产管理中一个最为严重的问题是没有完善的履行问责机制,即便是出现问题也没有相应的惩处措施。这是导致资产管理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4.经费支出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只重视资金支出的规模,但不重视支出的过程管理和效益评估;“三公”经费支出超预算。“三公”支出预算定额标准不够规范、支出标准失控、支出规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巧立名目,公费旅游;承办会议和公务接待活动中重形式、讲排场、摆阔气、铺张浪费的行为时有发生;公务车辆购置数量和标准控制没有严格落实到位。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的构建

1.设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的前提,只有构建起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才能实现客观、公正的评价。目前根据绩效评价内容和设置要求将评价指标分为项目管理、投入、产出与结果、综合社会贡献和修正指标五大类指标。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设置可以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两种形式。针对这两种形式的设置。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共性指标主要指的是符合单位所有部门的评价指标。个性指标则主要指的是单位各个部门的特定指标。指标设置还要结合财政支出的实际案例来进行有效设计。

2.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绩效评价标准是衡量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尺度,是衡量公共财政支出效益的标准。因此,绩效评价标准的设定至关重要。在评价指标确定后,选取恰当的评价标准值是使评价结果客观、公正的保证,评价标准值应以财政支出性质、类别为基础,按照不同地区、行业、项目规模,采用历史经验、政策标准、数理统计分析、专家评估、公众印象等方法取得。绩效评价标准具体包括:(1)计划标准。是指以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数据作为评价的标准。(2)行业标准。是指参照国家公布的行业指标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3)历史标准。是指参照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4)其他标准。

3.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是绩效评价的具体手段。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就会出现偏差,误导评价主体,无法实现评价目标。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是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等。成本效益分析法是将一定时期内的支出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适用于成本、效益都能准确计量的项目绩效评价;比较法是通过对绩效目标与实施效果、历史与当期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的比较,综合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因素分析法是通过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实施效果的内外因素,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最低成本法是对效益确定却不易计量的多个同类对像的实施成本进行比较,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适用于公共管理与服务、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领域支出的绩效评价。公众评判法是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等对财政支出效果进行评判,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绩效方法选用应当坚持定量优先、简便有效的原则。使用时可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4.制定严格绩效评价程序。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机制还很不成熟,还处于探索阶段。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机制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文件。因此,必须严格绩效评价程序,要把财政支出纳入到法律轨道上来,要不断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完善绩效评价的规章制度,要把绩效评价的主体,流程,监督制衡等不断完善。要保证绩效评价工作能够在法律框架下有序运行。

三、绩效评价在财政支出管理中的运用

1.循序渐进地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工作。在绩效评价工作的初级阶段,绩效评价以项目支出为重点,重点评价财政预算安排金额达到一定规模以上、与本部门职能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的项目。在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法规制度、程序、指标体系、方法和基础条件后,再尝试开展部门基本支出及项目整体支出的绩效评价。

2.适当合理引入公众评价法。在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公众评价。在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过程中要合理引入公众评价机制。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对财务支出的有效管理。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引入公众评价机制。一是要根据项目本身的实际情况来聘请在这方面具有专长的研究所,专家来进行第三方评价。由具有专业素质的第三方人员来评价可以提升绩效评价的公信力。二是要与第三方评价机构签订协议。要明确规定评价过程,评价程序。这样对于科学评价,保证评价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项目评价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协议来进行有效评价,这对于提升管理效率是非常有利的,在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的时候财政部门应当对第三方组织参与绩效评价的工作进行规范,并指导其开展工作。

3.建立行之有效的问责机制和奖惩机制。绩效评价的最终目标是要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管理效率,而要想真正提升管理水平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问责机制和奖惩机制,在建立健全问责机制的同时还要逐步建立健全评价结果运用奖惩机制,根据绩效的好坏建立资金分配的“优奖罚劣”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要明确制度的权威性,针对明确违反纪律和规定的行为必须要进行严厉惩处。

4.将绩效评价结果和预算安排有机结合。项目支出预算要有明确的项目绩效目标、实施计划和时间进度,保证项目可执行,引入专家评审机制对项目进行事前评价,其结果作为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预算执行过程中,加强项目事中评价,以此作为预算资金拨付的依据。预算年度终了对项目进行事后评价,以此作为下一年度预算编制的依据。在部门预算支出管理方面,要建立资产、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和预算安排有机结合机制。将评价结果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促进预算单位加强资产管理,重视支出的过程管理和效益评估。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管理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在今后预算管理工作中,要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构建以绩效目标为导向,以绩效监控为抓手,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后馈为依托,以结果应用为保障,以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提高支出效益为目的的,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