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09:22: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成长阶段理论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1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澧水堤岸景观尚存在两个方面的安全隐患:一方面,行人横过滨河大道缺乏天桥和地下通道而带来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滨河大道的行道树为香樟,香樟根系极其发达,白蚁好啃,若根系穿堤生长,招引白蚁危害,则易形成管涌,从而影响大堤防洪安全。
1.2休闲功能难以发挥
澧水堤岸的主要功能是防洪,目的是确保张家界市区免遭洪水危害,而澧水堤岸是一个很好的滨水空间,它的另一个功能是为张家界市民提供一个户外休闲环境。然而,现在的堤岸缺乏良好的生态环境,主要是缺乏乔木植物景观,以致冬天寒风凛冽,夏天烈日炎炎,根本不利于市民休闲。
1.3堤岸景观单调乏味
澧水堤岸作为一个休闲环境,一是必须具备优美的生态环境,使人感到舒适,游赏其中能够得到美的享受;二是必须创造一定的文化氛围,使人精神振奋,得到启迪和熏陶。然而,目前僵直无起伏的堤身,加上层次单一和带型模纹的植物配置方式,使得堤岸景观过于单调乏味,缺乏美感产生不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2设计总体构思
2.1设计目标
创造一个不影响防洪功能要求的,且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良好生态的带状休闲公园。
2.2设计原则
2.2.1安全性原则堤岸景观改造应以确保大堤安全为前提。现有的大堤防洪功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因此堤上无论是营造园林建筑,安放雕塑,还是栽植树木,都必须考虑大堤的安全,只有在加强大堤的安全措施后才能进行。如堤上栽植乔木,必须考虑乔木根系对堤的安全影响,设法控制根系的生长范围,树种最好选择浅根性的和抗白蚁危害的树种。
2.2.2生态性原则植物配置尽量改变现在以灌木为主和大量采用带型模纹的配置方式,多选择乡土乔木树种,采用多层次的立体配置方式,充分发挥不同植物的生态功能,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堤上的树木夏能遮挡烈日,冬能减缓寒风。
2.2.3艺术性原则主要讲究植物景观的艺术性,植物配置采用自然式的配置方式,以天然植物群落为模本,注重艺术构图,充分考虑植物的层次、色彩、疏密、虚实和主次等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创造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充分运用障景和借景的手法,通过密林屏障视野范围内较近的城市建筑,采用开辟透景线和抬高视点的借景手法欣赏澧水和天门山之美景。
2.2.4文化性原则澧水以西主要为大庸古城,景观设计应以土家文化为背景,以健康向上为主题,河堤硬质铺装坡面可采用大型浮雕的形式,刻上名人的诗句,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及土家名人轶事、重大传统祭祀活动等。
2.2.5功能性原则堤岸景观设计在确保防洪功能的前提下,设置各种休闲健身设施,创造一个适于人们游憩的空间境域,充分发挥其休闲功能。
2.3地形改造设计
2.3.1堤面改造大堤堤顶面,原则上尽可能保留现有的硬质铺装和硬质景观设施,堤面通过建造树池和花池,改变堤面僵硬和缺少变化的人工景观。树池边高50~60cm,树池内栽培土厚50~70cm,池内置石种树,池边安放条凳,供人休闲。
2.3.2坡面改造大堤朝滨河大道的一面为平直的斜坡,堤高2.5~3.0m,坡面长8~12m。本设计采用护石加土的方式对其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地形起伏变化有致的缓坡地,以便成丛、成群、成片栽植树木,创造高低、疏密、层次变化有致的林带。堆得较高的土丘采用本地产的青石作挡土墙,外形力求变化自然,石墙上安放大理石板,板上刻诗文或做浮雕。
2.3.3堤内改造为了确保大堤安全不受影响,采用在堤上深埋(1.2m)钢筋混凝土挡板的方式阻止乔木根系穿堤生长。
3植物配置
堤岸上现有的植物尽可能利用,只是改变现有的部分配置方式,在改造地形后能够栽植乔木的地方,分别选择广玉兰、杜英、锦烈白兰、桂花等常绿树种作基调树种,以形成终年常绿的林带;选择银杏、栾树、椿树、无患子、重阳木、白玉兰、乌桕等落叶树种作配调树种,以丰富乔木树种的色彩季相变化;栽植灌木的地方选择红枫、鸡爪槭、紫薇、红桎木、杜鹃、茶花、含笑、南天竹、碧桃、樱花、紫玉兰、紫荆、夹竹桃、木芙蓉、木槿、南迎春、四季桂等树种,每处以一种灌木为主景,采用成丛、成群的栽植方式,灌木的大小规格讲究变化,配置力求自然。宿根花卉充分考虑其生态习性,选择适宜的种类,采用成群、成片的配置方式,讲究花卉植物的群体美。堤上树池内的植物主要选择木芙蓉、孝顺竹、夹竹桃、鸡爪槭、紫荆、四季桂、棕榈、蚊母、油茶、女贞等,另在节点或入口对景等主要位置选种红桎木、罗汉松、中华蚊母、榆树、白桎木等树木桩景,以形成堤上局部的主景。
4建筑与小品
>
大堤上现有的风景建筑与小品原则上保留,另外根据造景和休闲功能的需要在适当位置布置亭、花架和临江观景台等。在林下布置游路和小型的休闲广场,安放桌凳等休闲设施。可选择某节点位置修建踏步和各级亲水平台作为休闲戏水景观。
5小结
人类具有亲水特性,因而城市多傍水而建。江河生态功能退化无疑给城市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尤其是城区段江河在城市化进程中威胁更加严重。一方面,人们不得不加固堤岸,抗拒洪水;另一方面,城市人口剧增,公园绿地紧缺,加之滨水空间倍受城市居民亲睐,将其作公园绿地建设,采用堤园结合的方式,达到功能兼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孟兆祯,毛焙琳,黄庆喜,梁伊任编著.园林工程.北京林业大学印刷厂.
[2]唐学山,李右德,曹礼昆编著.园林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
一、研究视角
综合而言,目前国外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文献,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梳理。第一类是理论性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集群与竞争优势、集群与创新系统、集群内的知识外溢、专业化分工等方面;第二类是有关产业集群的实证和案例性研究。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外部经济理论视角。经济学上对产业集群生成机理的系统研究可追溯到马歇尔(Marshall,1920),他解释了基于外部经济的企业在同一区位集中的现象。马歇尔认为,产业持续增长时,会出现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和先进的附属产业,或产生专门化的服务性行业,以及改进铁路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而产业规模的扩大,会引发知识量的增加和技术信息的有效传播。
2.集聚经济理论视角。产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韦伯(Weber,1929)从工业区位理论的角度阐释了产业集群现象。他认为,企业可以通过集聚获得分散状态下难以取得的经济效率,聚集产生的系统功能也大于在分散状态下各企业所实现功能的总和。保罗・克鲁格曼(1989)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发展了其集聚经济观点,认为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在市场上相互作用导致产业集群的产生。产业集群在共享劳动力市场,降低生产成本方面更具优势。
3.经济增长视角。新增长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从知识和人力资本的角度研究产业集群问题。Philippe Martin和Aianmarc,P.Ottaviano(2001)综合了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和罗默的新增长理论,建立了经济增长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的自我强化模型,证明了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由于降低了创新成本,从而刺激了经济增长。
4.竞争优势视角。该角度认为集群的形成是竞争的结果,竞争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原因。其代表人物是波特。波特认为企业间的合作竞争促进了创新和发展,产业集群具有合作竞争的灵魂。地理上集中在一个特定区域的生产组织和提供具有类似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使企业更好地接近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共物品,以及相关机构的配套服务。
二、成长阶段
产业集群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比较常见的是根据集群企业的利润、产品价格和成本的变化情况将产业集群划分为产生、发展、成熟、转化四个阶段(贾明江,蔡继荣,2004),而波特则分为诞生、发展、衰亡三个阶段。M・P・菲尔德曼(M・P・Feldman)从复杂系统理论出发分为:出现阶段、自组织阶段、集聚和系统成熟阶段。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具有代表性的国外学者阿霍坎加斯以及国内学者魏守华对产业集群成长阶段的划分。
阿霍坎加斯(Ahokangas,P.)提出产业集群演化模型,将产业的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起源和出现阶段(origination and emergence)。在产业集群演进的起始阶段,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者最初利用其独特的社会关系,来加强与现有网络的联系。其结果是一批快速成长的新企业在某一地实现相互集聚。随着各种新企业不断进入集群,大量企业获得集聚经济效益。同时,企业集聚的增加将导致企业家阶层和各类人才市场的形成。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区内将出现一些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活动,这方面的供应商也逐步发展起来。
2.增长和趋同阶段(growth and convergence)。在这一阶段,创业成功所要求的外部环境迅速完善起来,逐步形成一个广泛的、高质量的、松散连接的网络,各企业更倾向于实行差别化的经营战略。大量企业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将导致各种思想、技术、和信息传播的加快,由此促使企业经营活动出现模仿和同构化,导致产业集群进入趋同阶段,此时新进入集群的企业数量和企业增长率都出现下降趋势。
3.成熟和调整阶段(maturity and reorientation)。在成熟的集群环境里面,迅速增加的资源竞争导致成本增加,出现集聚不经济的现象,在这一时期,各种创业活动变得更加保守,也更带有模仿性。如果这种集聚不经济持续下去,集群内企业数量将下降。
资料来源:魏守华. 产业群的动态研究以及实证分析[J]. 世界地理研究,2002(3).
我国学者魏守华(2002)依据集群竞争优势的发展将集群成长分为发生、发展和成熟阶段。他认为,在集群发生阶段,其动力主要是地域分工和外部经济,集群主要表现形式是专业化生产;在集群发展阶段,集群成长动力主要来自社会资本优势,以及竞争合作效率;集群成熟阶段的主导动力源自集群内部的知识与技术创新,高等级生产要素的合作效率(见表)。
参考文献:
[1]Marshall.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M]. Macmillan. 1920
[2]韦伯:工业区位论(1929年) [M]. 商务印书馆,1997
[3]Krugman P.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urope: Some conceptual issues [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4]贾明江蔡继荣:企业集群发展阶段的探讨[J]. 软科学,2004(6):83-87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生命周期理论文献综述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5日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从产品生命周期到企业生命周期,再到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在产品生命周期方面,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多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波兹(1957)在其《新产品管理》一书中最先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之后,美国哈佛大学的维农(1966)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场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介绍、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1967年,贺什尔根据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工业竞争力做了对比研究,从而进一步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动态化。郭钢、程静波、刘飞(2004)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的一般规律,将产品的演进过程划分为顾客需求域、功能域、结构域、工艺域、制造域和销售用户域等六个域。
林万祥等人(2007)基于生态经济系统,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即产品生产前的资源阶段、产品制造阶段、产品营销阶段、产品使用阶段和产品弃置阶段。除此之外,他们还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提出了环境成本评估方法及其特征。同时,在对环境成本的研究方面,王玉梅、梁宗鸿两人(2010)也提出了一套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管理模式:在产品设计阶段,以生态设计为导向;在选择原材料时,在兼顾经济利益的同时尽量选用环保材料,并应遵循环境原则、质量原则和效益原则;在生产阶段,采用清洁生产的方式;在销售阶段,采取绿色销售的手段;在回收利用阶段,虽产品已销售出去,但并不意味着它与企业已无关系,在销售时企业最好与消费者达成协议,对于可以回收继续使用的产品,企业以低价回收,并通过加工进而继续利用,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而对于不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的处理,也应该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采取适当方式对其处置,尽量避免使其产生严重污染。
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管理理论,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美国管理思想家伊查克・爱迪斯于1989年提出的生命周期理论。他从组织和管理的角度把企业的成长非常细致地划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官僚初期、官僚期及死亡期九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体现着两个指标:灵活性和可控性。理查德・达芙特(1999)认为企业发展是主要经历以下四个主要阶段,即创业阶段、集体化阶段、规范化阶段、精细化阶段;并从结构、产品或服务、奖励与控制系统、创新、企业目标、高层管理方式等六个方面对企业在这四个阶段的特点进行了描述。除此之外,国内学者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也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陈佳贵教授提出了企业成长模型。这一模型考虑到企业规模在企业生命周期中所起的作用,以企业规模大小为纵坐标,以企业存在的时间为横坐标,把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期、求生存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以及蜕变期。
罗红雨(2009)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并研究分析了每个阶段的成本战略模式:在初创期,企业应该把握投资时机,降低风险投资成本;明确产品的市场定位,确立适度的产品开发成本;运用目标成本法和价值工程法进行成本控制;利用有限的企业资源,降低变动生产成本。在成长期,企业应采取成本避免策略和成本拓展战略。在成熟期,企业应采取纵向整合成本战略和规模经济成本战略。最后,在企业的衰退期,应采取快速退出成本战略和替代产品成本战略。牛欣等人(2013)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三阶段战略分解法:第一阶段是企业的初始阶段,建议采取以目标管理方法为主线的战略分解方法;第二阶段是企业的成长阶段,建议采取以关键绩效指标法结合目标管理法的战略分解方法;第三阶段是企业的成熟阶段,建议采取以网络平衡计分卡法为主线的战略分解方法。张昌等(2010)对基于企业生命筑起各阶段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拥有不同的特征和能力,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来选择创新战略。刘瑶(2010)对于企业生命周期环境中财务战略的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企业的每个阶段的投资战略和筹资战略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以下结论: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要正确选择发展的空间和途径,不断积累资源和能力,增强自身的优势,这样可以大大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
三、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是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扩展而来的。上世纪70年代William J.Abemathy和James M.Utterback共同提出了A-U模型。他们依据产出增长率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流动阶段、过渡阶段和稳定阶段,并认为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相互关联,在不同阶段对两者的侧重有所不同,企业的创新类型和创新频率取决于产业成长的不同阶段。80年代Gort,Klepper提出了G-K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基于G-K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引入期、大量进入期、稳定期、大量退出期、产业成熟期。再到90年代Klepper,Graddy对G-K模型进行了技术内生化的发展,将产业生命周期划分为成长,淘汰和稳定三个阶段。国内许多学者也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张会恒(2004)对产业生命周期的内涵做了如下描述:产业通常指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的组合。就某个产业而言,从产生到成长再到衰落的发展过程,就是产业生命周期的基本概念。一般人们将这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初创阶段(导入期)、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郭毅夫(2012)对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萌芽期的商业模式创新实际上涉及到其各个组成要素,更易形成独特的商业模式。不过其重点在于确立新兴的价值主张;成长期的更多的是提升技术,进行更好的价值创造和价值维护。成熟期产业结构化程度较高,游戏规则较明确,不过新进入者有可能打破这种规则,进行价值主张模式创新,从而确立新的价值创造方式和新兴网络。衰退期的商业模式创新更多的通过产业融合和资源整合的方式,而再生期则更需要商业洞察力。
四、结论
纵观以往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比较全面。目前,生命周期理论应用较广,在政治、经济、环境等领域均广泛应用,但是将生命周期理论与政治、经济、环境相结合进行的理论研究并不深入,未来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应向多领域、深层次的方向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Booz-Allen&Hamilton.新产品管理,1957.
[2]Raymond Vernon.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M].1966.
[3]张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及其适用性[N].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2.
[4]郭纲,程静波,刘飞.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单/多层BOM表示与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1.
[5]林万祥,冷平生,张亚连.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分析与评估[N].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11.
[6]王玉梅,梁宗鸿.基于产品生命期的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探析.会计之友,2010.6.
[7]张春生,徐明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资源计划实施时机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7.4.
[8]魏光兴.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综述及简评[J].生产力研究,2005.6.
[9]陈佳贵.关于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蜕变的探讨[J].中国工业经济,1995.11.
[10]罗红雨.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成本战略研究[J].财会月刊,2009.6.
[11]牛欣,韩伟伟,王秋光,王晶.企业战略分解方法选取及实施研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三阶段战略分解法.改革与战略,2013.2.
[12]张昌,韩云峰.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1.
[13]刘瑶.企业生命周期环境中的财务战略选择[J].商场现代化,2010.2.
[14]Utterback J.M.Mastering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Boston 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4.
[15]Gort M.,Klepper S.Time paths in the diffusion of productinnovations[J].The Economic Journal,1982.92.
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看,中小企业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500强集中的美国同时也是世界中小企业最多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市场经济中活跃的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融资不畅、资金支持不足一直是阻碍其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随着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1]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更加恶劣,据工业部信息化部长李毅中透露,至200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破产者占总数的7.5%,预估破产企业近50万家。这些倒闭与濒临破产的企业中有许多是成长性很好的企业,甚至有些是高成长期的企业,“资金链断裂”是它们的致命伤。可见,良好的资金链对中小企抵御倒闭风险,进一步壮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资金链对中小企业的意义
所谓资金链其实就是资金筹集―资金使用―资金消耗―资金控制―资金回收―资金分配的循环增值过程,它是维系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运转所需要的基本循环,[2]是企业现金流量在某一时点上的静态反映,可分为资金投入链、资金运营链和资金回笼链三部分。[3]资金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血液”,资金链就是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4]资金断流常被企业当作“血癌”,一旦其“魔咒”遭到激活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盒子”,昔日叱咤风云、威风凛凛的企业瞬间就会接连倒闭、沉沦。[5]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使得全球企业遭遇严冬,一场企业倒闭潮席卷了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珠三角和长三角,紧缩货币政策及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资金链断裂使得不少企业纷纷陷入“欠债门”而难以自拔。
可见,一个企业想要持续经营,靠的不是损益表上的高额利润,而是必须保持良好而又充足的现金流量,否则就会引发财务危机,甚至导致破产。中小企业对于保证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提倡资金链优化观念具有深刻的意义。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出发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演进
企业生命周期是企业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只有掌握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预测和防范生命周期不同阶段[5]存在的不确定性,才能保持企业良性的发展态势,实现企业持续经营的目标。
(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综述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始点是经济学对企业“黑匣子”生命现象的探索,认为企业同有生命机体一样,存在着从出生到生长发育,最后到衰亡的生命过程。企业诞生、成长、壮大、衰退直至死亡的过程就叫企业生命周期。[6]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以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作为发展演进的起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种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论断成为企业生命周期取决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理论支持。[7] 1972年,葛瑞纳(Larry E. Greiner)在《组织成长的演变和变革》一文中首次提出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1989年,美国学者伊查克・爱迪斯(Lachak Adizes)博士在《企业生命周期》一书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企业生命周期经历的不同阶段,标志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诞生。随后数年,有关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Danny Miller 和 Peter H. Friesen(1984)以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复兴期和衰退期五阶段模型对企业的环境、组织、战略和决策制定进行了实证研究。[8]我国学者陈佳贵(1995)突破生命周期理论中封闭的局限,提出企业蜕变的三种形式,认为蜕变使企业获得新的成长曲线,延长了企业生命周期。[9]综合国内外比较成熟的观点,企业生命周期可以简单地视为四个阶段: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如果没有外在的不确定性因素(战争与政治动荡、自然灾害等)与内在的特殊因素(重大决策失误、创新蜕变等),企业将遵循自己的生命周期,从孕育到创业到成长、成熟直至破产倒闭或蜕变。[10]
(二)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综述
最早开始系统分析和研究中小企业成长过程的是劳伦斯・斯坦梅茨(Lawrence L. Steinmetz)教授,他指出典型的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体现为一种S形状的曲线,可划分为直接控制阶段、指挥管理阶段、间接控制阶段和部门组织阶段。美国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思(Lchak Adizes)从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分析企业成长与老化的本质及特征,关注企业的成长、成熟与衰退的周期更迭就可以判断企业所处的地位。刘勇(2001)将中小企业成长周期以时间划分为创办阶段、投入阶段、增长发展阶段、开始成熟阶段和退出阶段等五个阶段。[11]许晓明(2002)认为随着时间的延伸,中小企业发展曲线将出现不同的拐点,它可以帮助识别中小企业阶段的变更。[12]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和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相关文献,简单而不失一般性,本文将中小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阶段。随着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不少学者开始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在财务领域进行实证研究。
三、生命周期理论在财务领域应用现状
国外学者Black(1998)研究发现,公司财务指标随着公司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变化。[13]Stickney 和 Brown(1999)发现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企业的经营现金流、投资现金流和融资现金流具有系统的变化规律。[14]W okukwu (2000)以计算机及外设产业为例,指出最优ROI值和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阶段不同而不同。[15]Victoria Dickinson(2007)以美国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现金流特征组合作为企业生命周期的变量进行实证分析。[16]我国学者陈晓红、刘剑(2006)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随着企业生命成长阶段不同,呈现周期变化趋势。[17]吴琛越(2008)以深市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数据分析对伊查克・爱迪斯的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验证。[18]
上述研究侧重分析不同阶段企业的资金变化及特征,然而对于在残酷的竞争中维持生存和发展的中小企业来说,如何实现资金有效率的配置和利用,完善资金链优化则更具现实意义。
四、中小企业分阶段资金链状况分析
资金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随阶段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态势,把握企业不同阶段资金流的特征,是实现资金链优化的前提。
(一)初创阶段
这个阶段企业资产规模较小,财务监管缺失,信息较为封闭,融资需求以内源资金为主。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的拓展是否成功处于未知状态,经营风险最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金消耗远大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二)成长阶段
企业从初创发展到成长阶段,业务记录逐步规范,信息透明度的提高使得融资渠道扩宽。销售开始高速增长,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加大了对资金的需要量。存货周转和信用销售延迟付款等原因使得营运资金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若缺乏增量资金的补充投入,就会出现资金链危机。
(三)成熟期
进入稳定增长的成熟阶段后,业务记录和财务制度趋于完备,信用增强使得股权融资比重上升。企业市场份额相对稳定,产品销售带给公司较好的净现金流入。部分优秀的中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但也有一些中小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减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局面。
(四)衰退期
进入衰退期,企业除了尽量延展生产经营持续期间外,还要担负偿还到期负债的财务压力。大部分中小企业采取保守经营,结束对企业发展不利的、没落的业务项目来减少现金流出。通过盘活现有存量资产来增加现金流入,节约成本支出,积极寻求新的生存发展机会。
五、优化资金链的措施[19-21]
根据上述分析,优化资金链就是有效调节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资金状况,解决存在的资金危机,化“危”为“机”,摆脱资金链的劣势困扰。
(一)资金筹集
一定的融资能力是保证资金链优化的首要条件,除了拓宽筹资渠道和扩大筹资额度,中小企业可以尝试引入应收账款融资。我国中小企业中应收账款占企业流动资产很大的比例,通过应收账款的转让,既融通了资金,加速了资金的周转,又无须增加企业负债。应收账款融资使得银行信用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企业信用,使个别企业的拖欠不会影响资金链的运转。
(二)资金消耗
中小企业应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达到最佳的效果。运用供应链思想梳理企业的各个环节,将有限资金用在企业真正需要的地方。加强销售来减小存货周转期,预测好存货的占用资金,尽量使之最小化;保证企业信誉不恶化的前提下,设计实施对企业最为有利的应付账款展延方案;加速货币资金的周转,降低营运资金在总营业额中所占的比重。
(三)资金控制
构建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平台,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直观地看到生产、销售和库存的变化信息,保证各环节的畅通,形成良性的资金循环,通过上下游企业之间供应链协作可以控制成本、节约流动资金,是优化资金链配置的有效手段。通过非核心业务外包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省企业成本的同时实现企业综合经济利益最大化,为企业资金链的高速运转注入新的活力。中小企业应编制存货计划,完善存货定期监督和检查制度来加强存货管理,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
(四)资金回收
每个循环后要有增值才能实现企业盈利,资金链的畅通是企业资金回笼的关键。通过控制现金持有规模、预算现金流量、不过量购置不动产等措施来确保资金回笼,使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得到有效配合。加快现金周转速度,注重应收账款管理,定期核对应收账款、严格控制应收账款账龄,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制定合理的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对死账、呆账进行完善的会计处理。
(五)资金分配
科学合理地确定企业发展战略,保证企业规模与资本结构相匹配,协调资本负债的比例,实施有利于企业积累的利润分配政策,采取多留少分,将更多的税后利润积累下来,充实资本。当然,在企业赢利能力强、业务稳定并且信用管理能力强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适度举债,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使企业得到更快速的发展。
六、结论
综上所述,资金链管理是企业的生命线,中小企业应重视企业资金链管理,建立起与本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资金链管理模式,实现资金持续的良性循环和周转,才能在目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获得自己的领地,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宗平.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8):112-116.
[2] 李常青,彭锋.现金股利研究的新视角: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5):68-73.
[3] 李平霞.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链问题研究[J].科学之友,2009,8(23):151-152.
[4] 朱祥德.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预警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6).
[5] ,2007-09-16.
[17] 陈晓红,刘剑.不同成长阶段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6,20(1):1-6.
[18] 吴琛越. 成长阶段企业的定量分析――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J].华东经济管理,2008(6):63-67.
一、关于中小企业触资困坡讨论的理论综述
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理论解释非常丰富。国外学者StrahsnBrWealon(199份提出的规模匹配理论认为: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与银行的规模之间存在很强的负相关性,即大金融机构通常更愿意为大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意为资金需求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MaziCGeiilerBrSimanGilchrist(1994)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得出的结论是:银行为其信息劣势寻求高额风险补偿,增加了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引发的委托问题。而Pazzari.Hubbard$Peters,等学者则认为信贷市场的兴衰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与大型企业相比较,萧条时期信贷收缩的压力将主要由中小企业承担。由此推论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难很可能与近几年来紧缩的宏观经济相关。国内学者林毅夫‘李永军(2001)指出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有激励使用其信息优势在事先的谈判、合同签订的过程或事后资金便用过程中损害资金提供者的利益,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张杰(2000)则从信用角度分析: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是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内生的现象,民营经济与银行之间脆生的横向信用联系不足以维系对其金融支持,因而民营企业的金融困境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信用困境。笔者认为,上述的种种解释无疑是有说服力的。但是,由于金融制度变迁具有强烈的路径依赖性,考虑到处于转轨时期的我国,金融制度变迁兼具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的双重特性,因此,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既要考虑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般成因。同时,又要分析经济转轨时期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特殊成因。探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从融资制度供给的视角考察,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
二、企业金触成长周期理论与孩资范式分析
一)、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
20世纪70年代,Weston&Brigharn根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融资来源的变化提出了企业金融生命周期(Financiallifecycleofthefiirm)的瑕说。他们将企业金融生命周期划分六个阶段:创立期、成长阶段I,成长阶段II,成长阶段III,成熟期和衰退期。在创立期,企业融资来源为创业者的自有资金;在成长阶段I,企业的来源外还有来自证券发行市场的资金;在成熟期,来自上述各阶段的所有可能来源;而在衰退期.主要通过企业间的并购、股票回购以及清盘等方式进行金融资源撤出。
早期的企业金融生命周期理论主要根据企业的资本结构、销售额和利润等显性特征来说明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间题,但是,它对于企业信息等一些具有隐性特征的影响因素缺乏考虑。在后来的研究中,由于信息经济学的广泛流传和应用。信息作为解释企业融资来源的一个重要因家而被纳入对该理论的解释之中。美国经济学家Berger&Udeli对L}Teston$}B吨ham的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Bergert}:Udeil,1998)认为:伴随着企业成长周期的变化,信息约束条件、企业规模和资金需求等成为了影响企业融资结构变化的基本因素。在企业创立的初期,由于企业资产规模小、缺乏业务记录以及税务情况、财务审计等,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处于封闭状态,也无法向外界传递,因此,其外源融资几乎不可能,在此背景下,企业不得不主要依旗内源融资;当企业进入成长阶段,随着业务市场的扩展,销售业务量急剧增长,迫加和扩张投资在所难免,此时,企业面对日益扩大的市场和自身生产能力有限的矛盾,设法扩大生产规模,但仅依赖自身的自由资金和留存利润显然无法满足其投资扩张的需求,因此,客观上存在获得外源融资的内在需求,与此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记录、税务缴交情况以及财务等信息可以向外部传递,而且企业可用于抵押的资产也在增加,金融中介向其提供债务融资也具备了可操作性,所以。企业进入成长阶段,硕务融资成为其获取外源融资的主要渠道:在进人德定增长的成熟阶段以后,企业的业务记录和财务管理趋于完善,此时,企业逐步具备进人市场发行有价证券的资产规模和信息条件。随着企业来自公开市场可持续融资渠道的打通,企业从金胜中介获取债务融资的比重出现下降趋势,股权歇资的比重逐步上开.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优秀的中小企业就逐步成长为大企业。
二)、中小企业成长周期的融资范式
在中小企业成长周期的不同阶段,由于其融资需求以及风险特征的差异导致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中小企业成长周期的融资范式(paradigmoffinancialgrowthcycleofSMEs).
从信息不对称角度看,企业的融资能力可以定义为资金供给者对企业提供的与企业投资回报能力有关信息的满意程度。而企业显示信息的能力可用企业规模、存续时间、财务状况、其拥有可抵押或质押的财富水平和能够获得潜在资金的渠道等指标来反映。可以说,中小企业成长的过程就是其凭着不断突破信息等条件约束进而提高自身融资能力而获得资金的过程。
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企业的资金供给取决于企业向资金供给者显示有效信息的能力,即企业内部隐藏信息和行为的透明度。由于不同类型的资金供给者对信息有效性要求的形式不同,如贷款人、债券与股票投资者对收益索取和控制权有不同形式的要求。所以,在企业成长的各个阶段,企业与不同类型的资金供给者之间形成了与其信息透明度相适应的关系或资金供给方式。同时,不同资金供给方式之间存在着互补和替代的关系。因此,在企业成长的各阶段,存在着与该阶段特征相对应的融资方式和制度安排。
一般来说,企业的创立阶段,由于生产规模较小,经营活动主要集中在当地某个局域,如果要在局域以外进行交易,就要付出搜寻成本,企业缺乏经营记录以及必要的可供抵押的财富和信息积累,同时,其生产和经营活动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将主要依赖于内源融资,包括内源性权益资本融资和直接债务融资,外源性权益资本融资和外部直接和间接债务融资只在有限范围内。从金融制度的角度来看,正规的金融制度几乎无法满足其融资要求,非正式的金融制度为其提供了可行的融资框架。
在企业早期成长阶段,中小企业无论是经营规模还是财富积累,无论行业前景还是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关企业的相关信息开始有了积累,企业逐步具备向外界传递自身信息的条件,于是企业试图通过在正规金融制度下获取外源融资的可能渠道,这为中小企业通过商业银行的各种融资工具获取其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提供了可能,当然,内源融资仍然是其获取资金的主要渠道。随着企业的进一步成长,财富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企业经营状况的相关信息也为外部所了解,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有了一定改善,在财富积累的基础上,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企业有了充分的信贷记录(如果得到贷款的话),并能提供足够的有效抵押(或质押)品等银行要求的担保或抵押的条件,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相当稳定,便于贷款者和投资者更加透彻地掌握企业内部信息。在此情况下,商业银行通过其融资工具为其提供融资变得可行。从此,正规的金融制度安排初步具备发挥作用的条件。显然,即便企业处于这样的阶段,内源融资方式仍然是其最方便、最经济的选择。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实力的进一步增强成长以及企业经营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客观上也为其提供了向外部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的可能性。尽管债务融资方式可以避免企业控制权问题,但是,债务融资的前提和基础与企业的自身实力密切相关夕为了突破企业自身实力制约而实现企业快速扩张,仅仅依赖债务融资方式便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当然,企业也可以通过一定范围内的外源融资,主要包括私募发行和公募发行的权益资本融资(如天使资本、风险投资、场外发行和交易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等),以及直接和间接的债务融资(如债券发行、商业信贷和票据、融资租赁以及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等)。随着企业进人成长的后期阶段,企业也具备了在公开市场以股权方式融资的各种条件。由此,企业运用资本市场市场筹集资金实现自身的扩张战略就具备可能。然而,在此情况下,企业又必须面对控制权的稀释问题。事实上,企业的融资决策从本质上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关于融资成本、经营战略和控制权等问题之间的权衡的结果。此时该企业已经进人了成熟期。
一旦中小企业逐步成长为大企业,其融资约束问题基本得到缓解甚至消除,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自身的现实状况,即使企业所处的行业或自身进人衰退期,它所面对的问题便不是融资来源的约束问题,而是金融资源的退出问题。
可见,随着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的推进,企业的融资结构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大致按照股权融资比例逐步上升而债务融资的比重逐步下降的趋势变化。
总之,企业成长的生命周期决定了其的融资范式。这是一个具有一般意义的结论。至于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采取何种方式融资,既是企业根据资本成本、对控制权的偏好等因素权衡的结果,同时,也严格受到融资制度供给的制约。
三、舒缓我国中小企业触资困境的制度供给建议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与融资范式为我们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问题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根据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一般性和我国转轨时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形成的特殊性,笔者认为,有效的融资制度供给将从根本上有助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舒缓,尽管相应的金融制度安排需要一定的时间。
第一,研究证明:非正式金融安排的存在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是一种对福利的帕累托(ParotoImprove)改进,也就是说,非正式金融其存在可以导致福利的改进。因此,需要通过立法使各种非正规金融活动走向合法化和规范化,通过加强监管减少因其产生的金融风险,而不是采取取缔和压制的政策。
二、新创企业
新创企业一般指成立时间较短或者没有渡过生存期的企业。新创企业自成立至成熟前,都要经历一个早期的成长阶段,处于此阶段的企业均可成为新创企业(New Venture)。学界主要从两个角度来对新创企业进行界定:一是基于组织生命周期理论,通过企业的发展阶段来界定;二是基于经验数据,从企业创建成立的时间年份来判断。
Holt基于组织生命周期的角度,将企业的创业过程分为创业前阶段(Pre-start-up Stage)、创业阶段(Start-up Stage)、早期成长阶段((Early Growth Stage)和晚期成长阶段(Later Growth Stage)四个阶段。Kazanjian研究基于技术的新创企业时指出新创企业的成长阶段分为四个阶段:概念发展期、商品化期、成长期与稳定期,企业稳定下来后就进去成熟企业,在成熟之间都是新创企业。
三、新创企业特征
文章编号:2095-5960(2016)06-0062-11;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作为“工业心脏”的装备制造业是一国(或地区)的重要战略性产业,其产业间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装备制造业已成长为规模宏大、门类齐全、具有较好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成熟产业。2014年我国首次披露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4%;2015年为31.8%。①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我国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超过22万亿元,占全球1/3。②②数据来源:中国报告大厅网站公布的《装备制造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绝对值的增加并不能反映其发展质量,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制造水平、生产效率及产品附加价值仍然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综合竞争力较弱。我国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的比重约为30%,远低于美国的41.9%、日本的43.6%和德国的46.4%。此外,新产品的研发能力薄弱,自主知识产权严重不足,关键技术仍依赖进口,如设备投资的2/3需要进口,光纤制造设备进口占100%。③③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报告网站中的行业资讯及行业政策板块内容整理。立足当前发展现状及其重要的经济地位,了解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及细分行业的竞争力水平以及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其整体和分行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利于明确今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找到新的创新突破口,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有利于我国企业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升级和转移过程中,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二、产业阶段竞争力的演进
(一)产业竞争力理论评述
西方关于竞争力研究理论主要有古典竞争力理论和现代竞争力理论。前者基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等古典学说发展起来的,但它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90)在吸收熊彼特创新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钻石模型”[1],但其适用性也遭到了学术界的质疑。克鲁格曼等学者(Rugman & Cruz,1998)提出了“双钻石模型”[2],蒙等学者(Moon,Rugman & Verbeke,1998)又进一步拓展为“一般双钻石模型”[3]。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小国经济特定产业的竞争力,但欠发达国家不具备与“钻石模型”或“一般双钻石模型”相称的经济环境。为此乔等学者(Cho,D. Sung,1994)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九要素模型”[4],该模型更适于解释新兴发展中国家产业竞争力。
具体到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研究上,国内学者多从省际或者区域方面构建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如张约翰、张平宇(2011)[5],颜毓洁、吴念(2013)[6],李媛、汪伟、苗琛(2014)[7],邵慰(2015)[8],王新安、尹纪洋(2016)[9]等,但是这些研究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由于波特的竞争力理论忽略了产业发展阶段与影响产业竞争力要素的联系,使得修正后的模型仍不能很好地解释当前中国等国家特定产业的竞争力。如波特认为高级生产要素对产业获得竞争优势越来越重要,而初级生产要素的影响力则越来越弱,但从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来看,初级生产要素在其竞争力提升上依然十分重要。鉴于现有文献的不足,本文将在经典产业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分析我国等后发国家特定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框架,构造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研究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
(二)产业阶段竞争力理论的内涵
本文将依据波特的“钻石模型”,构建适合解释该经济现象的理论――产业阶段竞争力理论。该理论将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动态化,即在分析的过程中结合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在“钻石模型”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基础上,考虑国内外需求条件,再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初级和高级生产要素,研究产业竞争力的强弱。该理论试图从动态角度研究各种相关因素对它的不同影响,尤其是初级和高级生产要素变动,以及政府、企业及市场竞争条件在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变迁中的作用。
(三)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发展阶段的关系
一、产业集聚理论综述
1.国外产业集聚理论综述
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对产业集群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代表理论有: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波特的钻石理论、经济社会学的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理论。
2.国内学者对产业集群、企业群、产业区等概念的纷争
目前围绕着集群内企业间是否形成网络,企业在地域上是否集中,集聚形成是自发的还是政策性的,有学者认为产业集群、企业群与产业区等概念应区别对待;也有学者认为这些概念指的是同一事物。
笔者认为在中国特色的环境下,产生产业集聚的原因和形式多种多样,但当我们对微观主体企业进行研究时,则这些概念都可以作为外部环境,并且可以不予区分。
二、关于产业聚集划分阶段和产业衰退理论的研究
Tichy G借鉴佛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集群生命周期划分成诞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Tichy G,1998)。
在集群从产生、成长、成熟到衰亡的过程中,面临着结构风险和周期风险,对集群竞争力和区域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针对不同阶段集群特征进行相关政策引导,可以使集群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并在集群衰退期实现产业升级,并进而避免对地方经济产生冲击,产生正的外部效应。
结合产业升级理论与集群生命周期理论,本文认为集群的良性发展应该如下图所示:
三、由已有研究得到的启示
1.集群建模中对企业的战略选择分析较少
传统的对企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强调了地区环境的力量,忽视了经济个体战略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角色。企业在企业集群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与地区的经济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政府政策相互作用后作出的战略选择,不仅促进集群形成也决定了集群的质量和发展。因此有必要分析企业在不同集聚环境下所做出的战略选择。
2.对产业集群阶段划分应增加定量分析
产业聚集已经有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证研究成果,但是对于产业聚集阶段的划分,只有产业聚集生命周期理论有所提及,并且只有定性分析,所以产业聚集的四个阶段如何从量变积累成质变进而形成一个阶段的转折,仍没有清晰的指标可供参考。
清华大学的黄涛博士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从企业微观主体主观的角度对四个阶段进行了聚类分析,但其由于衰退阶段样本数量不足没有涉及产业衰退阶段,样本不足可能是由于以下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样本涵盖范围有限,二是企业对产业衰退的主观辨别力有限,企业虽然处于衰退阶段,但由于有限理性,还不清楚客观情况,所以仍留在集群中。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愿意进入一个衰退阶段的集群,或者去留下拼争一个衰退阶段的集群所拥有的资源。所以这种根据主观问卷判断集群阶段的方法显然不够准确。
参考文献:
[1]杨 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85
[2]史忠良:产业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3]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前言: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必然会对国内的经济结构,能源等基础战略,国际竞争力,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及其形式等产生重大影响。由于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处在起步阶段,这项事物与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和特征、科技水平、对外经济关系、企业的经营管理特征及人才战略等都直接相关,并且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是在中国特有的国情背景下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其具有特定的成长规律。因此,研究探讨中国跨国公司成长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这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一、跨国公司理论及评析
(一)跨国公司主流理论
以1960年代海默(S.H.Hymer)的垄断优势论的提出为标志,开创了现代国际直接投资(FDI)理论,随着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实践的发展,FDI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但是FDI理论的研究主要着重于将现有的理论去逐渐形成一个FDI的行为模型,因而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公认的系统的分析框架及清晰的结构形式。
(二)发展中国家的FDI理论
出于不同企业来自不同国家经济背景而形成各自不同的竞争力的考虑,学者们单独研究了不断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形成了发展中国家的FDI理论。投资发展阶段理论将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能力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结合起来,认为一国的国际投资地位与其人均 GNP 成相关关系,就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过程而言,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国际投资地位的变化大致符合这一趋势。无论是国际投资阶段论还是企业国际化渐进论,都表明跨国公司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处在发展中国家阶段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和体验市场知识和经验,不断增强和提高自己的优势和能力,最终才能进行国际生产,参与国际竞争。
二、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条件分析
(一)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过程及状况
中国的对外经济往来,改革开放以前主要是以“对外经济技术援助”为主要内容的。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曾在海外开办了一些运输、金融、贸易等领域的合营或独资经营企业。中国政府为开展对外经济合作所制定的基本原则是:“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经营理念为“守约、保质、薄利、重义”。在1978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之后,才把海外投资办企业作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较广泛的领域里开展,中国跨国公司才开始拥有了其成长的条件。
(二)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客观条件分析
经济的全球化为跨国公司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舞台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是两个相互紧密关联相互促进的事物,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全球化是在科技革命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把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网络的过程和状态。全球化要求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因此,国际直接投资所形成的国际生产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形式。比较优势的客观存在,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最优配置的客观要求,必然使各国走向国际市场,只是经济强国先走一步,多占一份市场份额,但这使得各国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济全球化由此形成,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三、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基础与路径研究
(一)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基础论
中国的企业成长基于其特定的基础条件和背景,脱胎于高度集中的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经济,因而表现出以下的基础特征:1.转型经济特征。中国的企业就是在这种转型经济中成长和发展,而经济转型之前和其最初的一段时间,经历了高度集权,成份单一和封闭的经营环境,基本状态是,经济制度缺乏具体的法制规范,宏观经济运行总体是短缺型的,要素的流动处于严格限制的胶体状态,价格等市场机制处于严格管制之下,市场体系不完整,收入分配平均主义,与国际市场处于隔绝状态。2.企业制度特征中国的经济转型过程的各项战略和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中国的企业制度改革而进行的,推进公司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市场经济主体,是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二)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后发优势
中国企业在成长为跨国公司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客观现实是,大量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利用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和营销手段占据着较大份额的国际市场,中国的企业在这场竞争中处于后进地位。后发优势理论用于对中国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的解释,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方面的后发优势。通常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都花了巨额的资金和大量的时间来开发新技术,这些先进的技术知识可以被视为是公共产品,其本身具有很大的外溢效应,可以低成本获取。二是应该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也为中国企业发挥技术的后发优势带来困难。
四、结语
中国的企业对跨国公司现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整体看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处在初级阶段的中后期,即将有更多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成长为跨国公司。现有的大多数未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主要原因,是不具备条件和能力,但也有不少企业只满足于国内市;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差距较大的是品牌、技术、人才和资本,而其优势是生产成本、产品生产能力及其质量;政策对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是重要的因素。
参考文献: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管理理论也随之更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便是其中之一,该理论经过50多年的发展,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在企业财务决策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量代表企业实际的盈利质量,对企业财务的预测决策有重大影响。本文基于对现金流量状况的分析,来判断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然后依据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企业财务决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57年,美国的波兹、阿隆和海米尔通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根据产品不同时期销售状况的变化,分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该理论最初的重点只是在国内市场。到六七十年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国际贸易也越来越频繁,跨国集团迅速发展,产品形成国内外两个市场,形成了国际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八十年代后期,随着人类长期对资源环境过度利用导致自然灾害频发,使得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态和环境的保护,从而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常见的生命周期理论,主要是从产品的市场销售状况角度来进行研究分析的,即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可以近似的将这四个阶段描绘成一条曲线,如图1所示。虽然不同的企业或产品的生命周期在各个阶段的长度不同,但大部分产品还是符合生命周期曲线的特征的。
三、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现金流量的特征
本文采用常用的划分方式,即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中,企业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获得的现金流量将有所不同。一般企业会经营多种产品,这里只就其中一种主要产品的销售状况进行分析。根据该主要产品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状况来大致判断该产品的经营销售状况。
(一)引入期
企业处于引入期时,由于产品认可度较低,没有稳定的市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此外企业需要大量现金构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同时还要垫付一部分流动资金,使得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也为负。创建期的一切投入,除自有资本外,大部分靠举债融资,因此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正。
(二)成长期
企业的产品如果适合市场的需要,将平稳的度过引入期进入成长期。在这个阶段随着产品销售规模的扩大,知名度的提高,市场份额将逐渐扩大,同时由于规模经济的效益使得经营成本逐渐降低,经营活动中大量货币流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日益壮大,此时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应该变为正数,并逐步增大。此阶段是企业高速成长阶段,企业必将扩大生产线,加大投资力度,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仍然可能为负数,但会越来越小。同时,由于企业已经开始产生利润,初期由于迅速扩张仍然需要大量资金,后期融资规模将逐步降低,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有所下降,但仍然应为正数。
(三)成熟期
经过快速成长后,如果企业前期经营策略得当,企业将进入成熟期,在该阶段,产品市场份额逐步稳定,处在成熟期初期的产品的销售额仍在增加,但销售速度放慢,随后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这时企业拥有稳定的市场份额,产品成本降低余地也不大,经营活动将产生大量稳定的现金流。同时,企业进入投资的回收期,投资支出逐渐减少,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迅速增长。此时,企业拥有大量现金使得债务股权融资减少,开始偿还前期债务,并向所有者支付股利,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表现为负值。
(四)衰退期
由于消费者偏好转移及科技的推动,新一代产品将进入市场,而旧有的产品进入衰退期。此时的产品销售开始急剧下降,市场萎缩,产品接近淘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也急剧下降,甚至可能降为负数,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也会下降,但由于投资支出仍然较少,使其净额不会变为负数,同时企业不需要大量的资金,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仍为负值。
四、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财务管理对策
财务部门虽然不能改变产品生命周期曲线的总趋势,但却可以通过财务战略的调整,缩短或者延长某一阶段的时间,进而实现最大经济效益。处于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产品的市场状况不同,现金流量状况也不同,财务部门将会对后续阶段的现金流量进行预测,以确定下一阶段的财务战略。因此,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财务经理也会修正对该产品的销售预测和现金流估计,使其与实际情况相符,随即调整其财务战略。
(一)引入期
这个阶段的新产品被发明出来,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财务部门需要与营销部门合作,对新产品运用较高的折现率,预测其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及销售前景。需注意一些影响因素,例如:新产品对原有产品的冲击,资金的机会成本,新项目的期权价值等。
经营活动中,由于产品认可度低,销售额有限,需要解决营运资金紧张的局面,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加速现金的回收;通过对市场的竞争状况及客户对价格的敏感度的调查,对产品价格进行合理定位,扩大销售额。
投资活动中,由于资金有限,企业应将现金运用研发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市场推广上,壮大企业实力,为下一步的向外扩张奠定基础;同时应进行税收筹划,利用税赋效应,减少税金或延期支付税金。
筹资活动中,由于新产品风险较大,多数大型金融机构不愿贷款,企业就需要通过风险投资者,担保机构,中小型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根据市场利率具体情况选择贷款方式,尽量降低资本成本;此外应注意利用各种“自然负债”,如:应付账款和应付职工薪酬,充分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零股利政策比较适合该阶段,以保证再投资;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在固定资产的租赁或是购买方式上进行最佳选择。
(二)成长期
经过引入期的发展,若前期市场调查没有重大差错的话,现金流量将呈现出前述特征,顺利进入成长期。由于此时产品市场销售状况日渐明朗,财务部门需要运用净现值法调整前期预测,此时产品经营风险的下降,降低了筹资的资金成本,这时应相应降低折现率。随着产品销售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对各年增长率预测难度加大,需要考虑产品的经营管理状况,行业竞争状况及宏观经济形势。
在经营活动中,销售额迅速增加,利润上升,现金流量虽然有所改善,但随产品的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大部分现金进入再投资阶段,以适应产品增长速度,因此仍然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这一过程中应注重提高产品的生产率,降低成本,此时应该确定合理的存货水平,降低存货成本;与供应商和经销商签订长期合同以保证货源和销售的稳定性,以适应公司的迅速成长。
在投资活动中,企业应加大营销投入,以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性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产品的毛利率;收购一些与企业关系密切的供应商和经销商的股权,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
在筹资活动中,企业经过发展,信用能力增强,但由于高速成长中仍然需要大量资金,所以财务风险依然很大,若融资不恰当,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甚至破产。在这一阶段企业的主要资金源于内部的留存收益,应减少股利的支付;通过股票上市吸收股权资本,但其资本成本也是最高的;通过发行债券或银行贷款融资,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增加净利润。
(三)成熟期
这一阶段,企业经营进入了黄金时期,在市场已经占有很大份额,竞争压力减小,销售额逐渐稳定,可以用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进行现金流量的预测。此时由于企业拥有大量现金,同时企业规模庞大,管理人员容易松懈,所以应该加强企业的内控和激励机制的建设,保证股东的利益。
在经营活动中,顾客对产品的认可度已经大大提高,产品的经营风险大大降低,将诱使许多新竞争者提高产品的产量,而市场需求趋于稳定,企业可以利用其规模优势降低产品价格,同时采取较为宽松的信用政策留住原有顾客,巩固目前的市场份额。
在投资活动中,由于现金较多,企业处于鼎盛时期,很容易忽略潜在的危机,盲目投资。这阶段中,企业可以在原产品的基础上开发替代产品,延长成熟期的时间;进行横向纵向的并购以及多元化战略,分散投资风险;开发新产品,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进入新产品的引入、成长周期实现新旧产品现金流的平衡,同时为旧产品步入衰退期做准备;加大对优质企业的股权投资,增加投资收益,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
在筹资活动中,企业已经拥有大量现金,用于偿还前期债务,同时新增的外部资金很少,现金流量净额表现为负值。该阶段,应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将留存收益用于再投资的经济增加值很低,若没有合理运用将导致企业整体回报率的下降,所以应该提高股利的支付率,吸引偏好股利的投资者,提高企业的股价,增加企业价值。
(四)衰退期
产品经过成熟期后,进入衰退期,销售额将迅速下滑,利润减少。财务部门应集中精力进行收缩管理,加快现金的回收。可以运用边际贡献法,对亏损产品是否停产进行分析,对待出售资产运用可变现净值法进行评估,做出对企业发展最有利的决策。
在经营活动中,由于价格的下跌,销售额下滑,要减少存货量,降价促销,削减营销费用,以加快现金的回收。
投资活动中,减少在该产品上的研发支出,若在上阶段已经开发出换代产品,可以加大对其的投入,有助于保持产品组合的平衡,增加经营的稳定性;厂房及设备应转入有发展前景的产品,无法变更其用途的专有设备,应及早出售,降低税收成本;收回前期的股权投资,实施多元化战略,进入新行业。
筹资活动中,由于企业规模的缩小,满足正常经营活动后,多余的现金可用于偿还负债,增强企业信誉,利于整个企业的发展;支付大量股利,回报投资者。
五、结论
随着现金流量与企业的盈利质量关系越来越紧密,企业的财务人员也更加注重运用现金流量进行财务决策。产品在特定的生命周期表现出的现金流量特征不同,需要根据其变化特征确定其所处的生命周期,并调整相关财务政策,制定与之相匹配的财务政策,从而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格里夫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 汪平.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J].会计研究,2005,(8).
1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概念及阶段划分
1.1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概念
生命周期理论来自生物学对生命体从出生到死亡这一循环的观察与描述,将出生、成长、成熟、衰退、死亡的过程变化,以及不同阶段所呈现的特质表现出来,用来模拟人类社会中有关组织、产品、市场、产业的相关变化。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是指产业集群从形成到衰亡的发展全过程。由于政策变化、产业发展、产业转移、技术和社会进步、区域环境、资源条件、市场竞争等影响,产业集群必然存在一个发展演变过程。在佛农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奥地利著名区域经济学家Tichy.G在1997年提出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Tichy.G从产品创新、集群竞争的优势等方面的研究提出该理论,并通过长期的观察后将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划分为诞生、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如图1)。
1.2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划分及各阶段特点
产业集群一般大致可分为诞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共四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特征和规律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集群规模、专业分工程度、核心竞争力、企业规模等各个方面。(1)诞生阶段。集群产业规模、区域范围、专业化分工程度都较小,集群的认知度很低,影响力仅限于本地区,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较弱,企业规模以小企业为主。(2)成长阶段。集群的认知度、影响力逐步提高,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显现,集群内部的总体结构逐步完善,集群显现出来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投资回报率很高。(3)成熟阶段。均衡阶段经过形成期、成熟期两个阶段的积累沉淀,集群内各类配套基础设施已经完善,专业化分工程度较高,产业集群企业数量、专利数量、规模、产值、市场占有率、核心竞争力、认知程度和科技创新资源拥有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1]。(4)衰退阶段。进入衰退阶段集群规模开始缩小,集群内恶性竞争事件频繁、企业外迁现象严重,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大幅度下降。有大量企业退出集群,集群竞争优势逐渐削弱。
2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辽宁省产业集群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不论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十二五”期间,我省重点培育90个200亿以上的产业集群,其中1000亿以上集群19个,500亿到1000亿集群19个。预计到2015年,90个集群销售收入将超过47000亿。经过产业结构调整、体制改革等措施以及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开放和沈阳经济区的建设,辽宁产业集群开始进入了全面振兴的历史时期。
(1)特色产业集群分布广泛。辽宁以特色产业集群项目为依托,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积极引导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全力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如沈阳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大连的“钻石港湾”和船舶制造业产业集群、抚顺的碳纤维和精细化工产业集群、鞍山的锻造工业园和五金产业园产业集群、锦州的光伏产业和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本溪的医药产业集群、丹东的环保产业集群,营口的光电和微电子产业集群、阜新的皮革加工和林木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辽阳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铁岭的改装车产业集群、朝阳的活性炭产业集群、盘锦的石油和海工装备产业集群、葫芦岛的CBD和海工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项目等。
(2)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丹东仪器仪表、本溪生物医药、阜新液压、朝阳新能源电器及铁岭专用车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的年销售收入增长速度超过100%。其中,丹东仪器仪表产业集群现有企业258户,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东方测控、奥龙、通博电器等龙头企业的射线仪和煤气表产品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的90%和70%。阜新液压件产业集群现有企业193户,实现销售收入46亿元。本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现有企业145户,实现销售收入30.85亿元,原料、生产、供销体系齐全,有省以上名牌10个。
(3)成长潜力巨大。从产业集群具有高成长潜力看,综合竞争力处于全国一流水平的12个,占10%;处于全国上游水平的60个,占50%;处于全国中等水平的38个,占31.7%;处于全国一般水平的10个,占8.3%。截止2011年2月初,辽宁省级以上工业类特色产业基地近40个,其中国家级产业基地近30个[2]。
从上述特征来看,辽宁产业集群分布广泛,影响力逐步提高,销售收入和企业数量等量化指标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巨大,所以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辽宁产业集群处于成长阶段。
3 成长阶段辽宁产业集群政府对策分析
无论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都是客观存在的,政府的作用也是其他机制所无法完全替代的。辽宁产业集群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创新,现已形成了一些特色产业集群,并已初具规模,在成长阶段辽宁政府应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培植一些龙头企业,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更好更快的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1)制定适合的集群规划方案。2005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战略决策。2008年,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以科技为引领、以新兴产业为引导,建立特色产业基地。因此,辽宁应以省委省政府的政策为依托,制度出符合辽宁产业集群特点的集群规划方案,包括制定做大做强辽宁省特色产业集群的具体目标、政策措施,提出各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比较详尽的产业规划、土地规划、环境规划等。然后根据辽宁省产业集群实施方案,每个产业设立由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牵头的临时或长期的工作机构,对本行业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引导。找出比较优势、制定合理、完善的产业集群规划方案,确定一批高成长性的项目,作为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宏观调控目标。
(2)培植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龙头企业。目前辽宁省以沈阳、大连为龙头,辽宁各地的产业集群蓬。但各市的龙头企业数目屈指可数,政府应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和成长性中小企业。沈阳围绕铁西区,机床、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建筑、电气、医药化工五大IT业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大连则围绕优势突出的造船、装备制造、石化、电子信息产业,通过政府贴息等各种政策吸引企业入驻产业园区,产业的聚集度越来越高[3]。因此在此阶段,政府应对工业龙头企业、纳税大户企业、超大投资规模外资企业以及政府认定的成长型中小企业,紧紧围绕增强龙头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和差异化发展这两点,在政策扶持、行政审批、检查验收、监督管理、业务指导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优先、便利的服务,努力培育一批竞争优势明显、对集群发展具有战略支撑作用的龙头企业。
(3)协调各方力量培植特色集群。要根据辽宁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本地区资源配置状况,确立适合本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进行培育,以构建地方产业集群竞争力。政府要针对辽宁省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再通过一定的政策引导,快速培育与发展出一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在中部城市群形成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政府要制定推进以先进制造技术为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先进制造技术的特色产业集群,占领未来竞争的制高点[4]。其次,沿海城市要以“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为着眼点,实努力打造沿海城市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港口、旅游等特色产业集群。最后,支持辽西北地区市县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强市帮扶、有关部门帮扶和重点企业帮扶的办法,促进辽西北地区特色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4)规范政府行为及约束政府权力。由于成长期的产业集群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各企业之间相互联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政府在此阶段不可大包大揽或者过度干预,最好是间接参与到产业集群的创建和提升过程中,政府的定位应该是催化剂和剂或者桥梁,充分发挥集群中各要素的协同作用,而不是直接主导集群的发展。政府部门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应该主要是:协助集群内企业进行宏观市场需求分析,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资料。政府不要刻意创造产业集群,要避免创造产业集群的高成本、高风险,防止不同地区追求相同的产业集群重点而导致重复建设。所以此时,要规范政府行为,特别是要约束政府的权力,避免政府的过度干预导致集群的畸形发展。
(5)加强产业集群创新以提升集群竞争力。制度创新的主要执行者是政府,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角色是非常关键的。在均衡阶段,政府要发挥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将环境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企业创新、服务创新相统一结合[5]。政府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运用公共基金或政策鼓励开展集群创新,共同开发,共同使用,共同获利。并采取有效措施,致力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行业专利信息数据库,向企业提供专利数据查询,促进集群内企业创新行为。政府除了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制度、体制和制定有利于创新的行为规范之外,必须树立与创新精神相吻合的思想意识、情感意志和价值观念。政府通过教育、培训、舆论宣传、文化娱乐、创建文明活动、思想政治工作等途径,大力宣扬创新文化,从制度、体制、法律、政策等方面创造有利于创新文化建设的条件。
4 结语
不同阶段产业集群的特征及规律不同,针对现阶段辽宁所处于的成长生命周期阶段,政府需改变职能,准确定位自己在集群发展中的位置,用战略的眼光对关系到集群发展的社会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制度出符合辽宁产业集群特点的集群规划方案,快速培育与发展出一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柳钦.产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政府的角色[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1):99-105.
[2]尹慧君.邯郸市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湖北: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古典经济学年夜多没有清楚的出产要素的概念,甚至于没有明晰的出产要素用语。威廉·配第认为“所有物品都是由两种自然单元—即土地和劳动—来评定价值,换句话说,我们应该说一艘船或一件上衣值若干面积的土地和若干数目的劳动。理由是,船和上衣都是土地和投在土地上的人类劳动所缔造的。”“土地是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要素”。厥后,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提出“土地是所有财富由以发生的源泉或材料。人的劳动是它的形式”。据此可以揣度,配第和坎蒂隆虽然没有明晰提出出产要素的概念,但两人都认为出产要素搜罗土地和劳动,这就是所谓的出产要素二元论。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将出产要素理论推进了一步,明晰使用了出产要素用语,提出了出产要素三元论,认为“产物是由人类所能把握的出产手段缔造出来的,即由人的劳动、成本和自然力缔造出来。”效用是经由过程出产要素的协同勾当和合力浸染出产出来的。无论何时何地出产都不能贫窭这三个要素。西尼尔原则上赞成萨伊关于出产要素分类的不雅概念,但与萨伊分歧,他用“节欲”庖代了成本。约翰·穆勒追随萨伊,把成本主义出产前提归结为出产的三要素,即劳动、成本、自然要素(土地)。与萨伊分歧的是,他认为惟一的出产力是劳动出产力,并现实上把成本出产力归结为特定出产体例下的劳动出产力。
与古典经济学分歧的是,新古典经济学有了清楚的出产要素概念,对出产要素的分类也更为切确。对出产要素理论进行专门研究的当推马歇尔,他用几乎一本书的篇幅专门阐述出产要素,认为“出产要素凡是分为土地、劳动和成本三类。土地是指年夜自然为了赐赉人类的在陆地、海上、空气、光和热各方面的物质及力量。劳动是指人类的经济工作,非论是体力方面的仍是脑力方面的。成本是指为了出产物质产物以及为了获得凡是被行为算作一部门收入的益处而储蓄的一切资本。”在此基本上,马歇尔认为成本年夜部门是由常识和组织组成的,主张把组织从成本要素中自力出来算作第四出产要素。由此可,马歇尔作为新古典经济学的集年夜成者,现实上提出了出产四要素论,进一步成长了出产要素理论,丰硕了出产要素理论的内容。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对出产要素理论的剖析始终局限于出产要素概念的内在、分类、性质及其在出产勾当中的地位和浸染的考查。现代经济学关于出产要素理论的研究呈现了一个年夜的视角转换,把出产要素与国际分工、国际商业联系起来,考查了一国要素禀赋状况与一国介入国际分工体例的选择和商业模式的抉择二者之间的关系,斥地了出产要素理论研究的新标的目的。
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奥林出书《地域间商业和国际商业》,提出了其国际商业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每一地域在出产某些产物上具有优势,即该产物含有该地域拥有充盈而廉价的相昔时夜量的出产要素。”现代国际经济学的教科书把它叫做H-O定理,即一国理当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廉价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然而,要素禀赋理论仍然没有脱离斗劲优势理论的根基框架,只不外将劳动成本斗劲优势酿成了出产要素上的斗劲优势而已。正是以,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出书《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提出闻名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其打造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系统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出产要素,波特将出产要素分为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常识资本、成本资本和基本行动措施五类,并将这些要素分成初级出产要素和高级出产要素两年夜类。与奥林分歧的是,波特关于出产要素与国际商业、国际竞争的剖析已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具有动态性质。
二、主导出产要素的涵义
综不美观出产要素理论的成长过程,关于出产要素的剖析尤其是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剖析存在两年夜问题:一是没有阐述出产要素的主次、口角问题。二是对出产要素的剖析根基都是静态的,现实上出产要素形式是成长转变的且成一个序列。这两个问题恰是本文提出国际商业的主导出产要素概念的根基起点。
所谓国际商业中的主导出产要素是指整体经济勾当和商业商品出产中所必需的并在出产要素序列中居于主导地位、对外商业中具有斗劲优势的物质或非物质要素。首先,商品出产中包含的出产要素多种多样,且成一个序列,跟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竭成长,出产要素序列也在不竭延迟,到今朝为止,这个出产要素序列为土地(或自然要素)-劳动-成本-手艺―打点―常识。
其次,一国出产要素序列中的出产要素有主次之分,本文区分为主导要素和非主导要素。顾功臣提出出产力主导性要素,并阐述了出产力主导性要素与制造模式分工成长之间的彼此联系关系。刘国武、李卫星提出常识企业的主导出产要素就是常识成本,并基于“概念格”理论进行了数学推论。但这些都不是本文基于国际商业剖析所提出的主导出产要素概念。就出产要素与国际商业之间的关系而言,波特将出产要素分为初级出产要素和高级出产要素,他已不雅察看到并阐述了分歧形式的出产要素在商品出产和财富竞争力形成中的分歧浸染,但划分过于粗犷,没有提炼出最主要的主导出产要素。国内经济学者洪银兴认为我国纯挚按照资本禀赋确定国际商业结构,狡计以劳动密集型产物作为出口导向,可能跌入“斗劲优势陷阱”。显然,这已充实熟悉到以分歧出产要素为主导的经济之间的重年夜区别。
每个国家在出产力成长的必然阶段,都有一个出产要素序列,这个序列中都有一个最多两个主导出产要素。美国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和常识经济社会,其主导出产要素是手艺和常识;日本虽然没有美国的领先优势,但其工业化水平远在其他发家国家之上,其主导出产要素是成本和手艺;中国经由三十年的更始开放,成本和手艺在经济增添中的浸染和地位日益凸起,但在此刻和此后相当长的时刻内,主导出产要素依然是劳动。
再次,从世界规模来看,一国出产要素序列中的主导出产要素应是该国对外商业中具有斗劲优势的出产要素。主导出产要素可以区分为国家主导出产要素和世界主导出产要素,国家主导出产要素必需是一国要素序列中要素密集度最高且在对外商业中具有斗劲优势的出产要素,但不必然是世界主导出产要素,世界主导出产要素代表了世界出产要素序列成长的最高或次高阶段。我们经由过程国际分工和国际商业的剖析会发现,每个国家都是以其主导出产要素介入国际分工和国际商业。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老是把其理论剖析严酷限制在两个国家之间,它剖析两国之间的商业基本是有用的,但在多国模子中要确定一国事实以何种模式参国际分工和国际商业却变得十分困难。若是以主导出产要素确定一国在多国模子的国际分工和国际商业中的位置将变得十分轻易。
最后,一国出产要素序列中的出产要素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两类,与之相对应,主导出产要素也有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之分。叶文虎等认为,社会经济成长要素分为物质和非物质的元素,但哪些是物质元素,哪些又长短物质元素没有声名。于刃刚、戴宏伟将出产要素分为传统性出产要素和常识性出产要素。本文将出产要素分为物质要素或实体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物质要素首要搜罗土地、劳动和成本。而非物质要素首要搜罗手艺、打点和常识。从人类社会经济成长的历史过程考查,无论是物质要素还非物质要素,都曾经充任过主导出产要素。
三、世界主导出产要素演进的历史考查
主导出产要素的历史演进要以地舆年夜发现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和国际商业的起头作为时刻起点,本文将这一时刻起点定为1700年。从1700年至今,首要成本主义国家的历史成长可以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个时代。各个时代的主导出产要素是分歧的,但它依世界出产要素转变的序列进行历史演进。
(1)农业社会(1700-1850年)是指以农业、矿业、渔业、林业为财富的社会。这些经济部门,以耗损自然资本为主,可将其归类为第一财富,很较着这些财富受自然情形的影响;例如天色转变、土壤肥力下降、森林资本与矿山资本采伐、挖掘过多而储量削减等等对第一财富城市发生影响。丹尼尔·贝尔将其称为“对自然的博奕”。这一时代对应的是农业手艺,人类已完全进入农业文明,虽然从18世纪中叶英国起头了工业革命,但此时的工业革命仅限于英国,其影响还未波及到全世界。是以,这一阶段的主导出产要素是土地和劳动,一国在对外商业中之所能取得对别国的斗劲优势,在于该国拥有较多的土地财富和劳动要素,增添土地和劳动要素的投入成为产出增添的动力机制。
(2)工业社会(1850-1950年)是指以加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部门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依靠机械多量量出产产物的社会。与农业社会对比,工业社会对应的是物理手艺,占有的地域较少。例如,欧洲与北美洲、前苏联、日本等国家已经履历过工业社会这一成长阶段。工业社会的工作主若是设计“人对于人造自然的策略”,工业社会人被机械牵着鼻子走,劳动高度严重,注重力需要高度集中。这一时代,从英国起头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波及欧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机械年夜工业彻底占领了成本主义世界。“在工业经济的国家里,成长经济的方针是出产商品,其制约身分往往是成本。”是以,这一阶段的主导出产要素是成本,一国在对外商业中之所以能取得对别国的斗劲优势,在于该国拥有丰裕的成本要素,出产越来越多的成本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