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1 09:20: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标准农田的特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 S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212-03
Scientific Definition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HAO Zhe TIAN Ya-guang
(Liaoning Nonferrou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Shenyang Liaoning 110013)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is the artificial measures of using and transforming nature,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solving the land use problems whil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aches a certain stage.As the current hot topics and new things,some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were fuzzy and indistinct definition.In this paper,the related concepts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and its construction were defined.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construction were analyzed.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designers and researchers.
Key words high-standard farmland;concept definition;connotation;extension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决定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举措,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物质基础,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要求。
按照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1],2015年我国将建成2 666.67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进而2020年拟建成5 333.33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以大规模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工作重点,增强土地资源对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并提出在资金分配和项目安排时重点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倾斜[2]。高标准农田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国土资源部及国务院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3]。
2012年6月20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 1033-2012)》[4],并于2012年7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阐述。但高标准农田作为新名词新事物,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还存在模糊、界定不清的问题。诸如:高标准农田的基本内涵是什么,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要求,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标准等,这些问题均亟待作以深入探讨和澄清。为此,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高标准农田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和剖析,供相关设计与研究人员参考。
1 高标准农田概念的科学界定
对基本概念的严密定义是任何学科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之一。因此,有必要首先澄清有关高标准农田的最基本概念,给予其科学界定。
1.1 高标准农田
1.1.1 农用地、耕地和农田。
(1)农用地。农用地是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5],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其中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可见,农用地的范围大于耕地。
(2)耕地。耕地是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6],它包括水田、水浇地和旱地3个二级地类。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进入21世纪,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逐渐减少,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粮农组织(FAO)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土地面积为18.29亿hm2左右,人均耕地0.37 hm2;而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21亿hm2,人均耕地0.08 hm2,只占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1/4。
(3)农田。目前,对于农田尚未给出准确的定义。就查阅资料来看,农田的定义可分为狭义和广义2种。狭义的农田就是指耕地[7],中国古代有“已耕者为田”之说,因此农田应为经开垦耕种的土地;广义的农田包括各类农耕生产用地,其范畴应介于耕地和农用地之间。农田分布受水分、温度、土壤、地形等因素制约,尤以水分的影响最大,因此农田多分布在降水量比较充沛或水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年降水量低于250 mm地区农田较少。我国的农田大部分集中在东南部湿润及半湿润地区,即从大兴安岭起,经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自东北斜贯西南一线的东南部。这些地区受季风影响,雨量充沛,是我国主要农作区。随着农业的发展,农田分布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农田可分为梯田、坝地、平坝田、冲田、圩田、条田、水田、水浇地、旱地和台地等多种类型。
1.1.2 基本农田与一般农田。
(1)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占用的耕地。这是从战略高度出发必须确保的耕地最低需求量,老百姓称之为“吃饭田”、“保命田”。基本农田是耕地的精华,是最高产优质的那一部分耕地。《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基本农田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8]。
(2)一般农田。是指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可以用作建设和其他用地,被确定为农业使用的耕地后备资源。主要类型包括:坡度大于25°但未列入生态退耕范围的耕地、泄洪区内的耕地和其他劣质耕地等。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大约为1.2亿hm2,基本农田约为1.13亿hm2左右,其他逾666.67万hm2为一般耕地;而我国粮食主产区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大约占其耕地的95%左右。
1.1.3 高标准基本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指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后达到标准的原有基本农田和新划定的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除了与各省市地区的耕地质量等别情况有关外,还与其城市化进程等因素有关。鉴于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的高产性要求,高标准农田均属于基本农田的范畴。
1.2 高标准农田建设
1.2.1 中低产田改造。我国耕地中有78.5%的中低产田,其中中产田面积占37.3%,低产田面积占41.2%。在我国传统的土地建设项目中,针对不同土壤的障碍因素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是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改造中低产田比垦荒投入省、用工省、见效快,改造好了能长期见效益。改造中低产田的手段主要为增加养地作物,增施有机肥,并进行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1.2.2 土地整治。土地整治是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的综合整治,整治后田块更加平整,灌排设施更加完善,路网林网更加科学便利,田块集中连片程度提高,生产能力增强,耕地质量有所提高[9]。
土地整治历经10余年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在目标上,已由单纯的补充耕地向建设性保护耕地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转变,土地整治的目标更加多元化;在内容上,已包括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未利用地开发和土地复垦等内容;在内涵上,已由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并重转变,区域综合型特点更加鲜明;在外延上,已由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向集中连片的综合整治转变,逐步演变为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在手段上,已由以项目为载体向以项目、工程为载体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政策的运用转变[2]。
1.2.3 高标准农田建设。
(1)历史沿革。20世纪80年代前,限制我国耕地土壤质量的主要问题是氮磷肥力不足,随着多年来化肥投入量和作物产量的持续增长,土壤氮磷养分供应状况已有较大改进,中低产田改造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但目前靠增加化肥投入量的产量增长已近极限,随之产生的“低、费、污”负面效应也日益凸显,已逐步成为我国耕地土壤质量的新一轮核心问题。可见,为继续提高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仅靠增加农用化学品和能源投入量的模式是死路一条,只有提高耕地基础地力、藏粮于土,才是建立我国未来粮食安全长效机制,实现粮食安全保障的必然选择[2]。为解决这种现实困境与潜在隐忧,我国适时提出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提出原因。“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是近年来的总趋势是:建设用地的扩张一浪高过一浪,耕地、基本农田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地方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发展,盲目攀比,置资源环境问题于不顾;土地产权机制和土地收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导致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产权经济机制缺失。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参与违法供地,引起部分行业和地区发展失控。另外,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建设用地也呈现“人减地增”的逆向发展趋势,从而对耕地保护造成了一种“双挤”局面。从国内外实践来看,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缓解人地矛盾的最合理途径就是大力推进高标准土地整治,从而增加建设用地的流量,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的压力,支持城镇化进程。因此国家适时提出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属于土地整治的一种。是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通过土地整理等方法,对农田进行土地平整和田间水利设施、田间道路、田间防护林等建设,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使农田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如前所述,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建立在以往中低产田改造工作的基础上,为了应对当前建设用地过度扩张的严峻挑战,提出的高标准土地整治工程。前期中低产田改造和传统土地整治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其升华和提升,是土地整治工程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新时期着力打造的亮点。
2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科学界定
随着新时期下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深入开展,需要给“高标准农田建设”界定合乎规律的内涵和外延,一是要求能客观地反映新时期下高标准农田实践,二是要求能准确地指出新时期下土地整治的发展方向。
2.1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涵
目前对“高标准农田”内涵的理解不一,不少实际建设内容仅显露于表象,有的项目其实就是土地平整也被冠之以“高标准农田建设”,而实际土地质量根本未得到改观。因此,高标准农田的科学内涵必须予以明确。现从以下5个方面界定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涵。
2.1.1 动态发展过程与系统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应是与一定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现阶段的高标准农田可以这样理解: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经过科学规划所建设的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高产高效,并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良农田。高标准农田是科学完备的农田基础设施加先进的管理机制,综合应用农业先进技术为依托的复杂系统工程[10]。
2.1.2 核心目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在于耕地地力提高和土壤综合质量提升,有别于以往单纯以增加耕地数量为目标的土地整理模式。目前我国耕地质量问题严重:一是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不均,全国有95%的耕地缺磷,23%的耕地缺钾,14%的耕地磷钾俱缺;二是土壤沙化、盐碱化程度逐年加重,全国土壤沙化面积已达15 33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15%,盐碱化耕地面积为763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8%;三是耕地退化加剧,干旱、半干旱地区有40%耕地严重退化。因此,提升耕地综合质量,提高农用地等别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目标。
2.1.3 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二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比重;三是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五是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2.1.4 创新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动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特点在于高标准,为此必须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保证其科技领先,这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动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不断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造一流平台。这种创新体现在多方面:以理念的创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彩色;以管理的创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量;以技术的创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强效益;以主体的创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添活力;以考评的创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保险。
2.1.5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田水利、机耕道路、绿化防护、土壤监测等设施完善,使用效率高,适宜机械耕作,便于集约经营,可有效抗御旱涝灾害,确保旱涝保收;二是农田土壤的肥力状况符合农业高产稳产的要求,支持有机肥积造,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保证土质肥沃,避免土壤沙化、土地盐碱化和耕地退化;三是具备节能高效特征,生产成本和灌溉水用量等明显下降,不因提高复种指数而降低土地产出率,不因常年连续耕种而出现年度间的产量大幅波动;四是要能够防御风、沙等各种自然灾害和防止水土流失,实现田园风光秀美,与自然和谐;五是对农田废弃物、排放物和土壤肥力状况等实现跟踪监测,监控治理效果,提高耕地及水资源使用效率。
2.2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的界定思想
科学的建设标准,是保证高标准农田质量、提高建设成效的关键。在制定标准过程中,应对不同类型区的高标准农田工程,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广泛听取意见,使“标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2.1 高标准农田界定标准的复杂性。从概念上讲,全国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应该是高等级、集中连片的农田。但这种高等级究竟是几等地,由于耕地质量等别区域间的不平衡,在保证一定面积的基础上,各地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质量等级也不完全相同,这导致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界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耕地质量分等定级成果让耕地有了全国统一、可比的标准。但国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是针对全国范围制订的,而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统一用这个标准来建设高标准农田并不完全适合,必须针对各省的具体情况进行修订和补充,以反映出我国耕地质量区域分布不均衡、决定因素复杂等特征。例如,目前优等地仅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7%,高等地占30%,中、低等地占67.3%;等别最高的1~3等地主要分布在湖北等7个省份,等别最低的13~15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等22个省区。在这种耕地质量国情下,很难一刀切出一个全国通用、对应某个等级的“高标准”。另外,由于我国自然条件南北、东西差异较大,区域、局部性的耕地资源匹配情况不同,导致耕地质量等级建设难度不同,也会影响各省划分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结果。
2.2.2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界定的指导思想。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具有完善的排灌系统、肥沃的土壤条件、优良的生态环境、便捷的田间道路、适度的农田规模、较高的生产能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坚持科学布局、典型示范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界定原则,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协调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主要体现在:经过土地整治后的高标准农田至少应比整治前至少提升1个质量等别(等别划分据《TD/T1004-2003 农用地分等规程》)。一般来讲,农田每提升1个等级,平均增产粮食1 500~2 250 kg/hm2,生产水平低的农田,增产潜力更大。另外,建成后的耕地质量等级应达到所在县的较高等级,高标准农田的农产品产出率和效益率必须高与当地平均水平的40%~50%才属合理。
可通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成果等基础数据,对高标准基本农田里的元素进行检测和评定,查明建设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状况、耕地质量等级和生态地球化学背景等。将“提高1个等级”作为可测定、可考核、可检验的平均标准提出来,体现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科学精神。该界定标准虽具可操作性,但过于笼统,具体的质量等级界定应依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1033-2012)》,根据不同省、市、地区土壤特征、农用地类型等分别制定细则,并出台相应的地方行业标准。
2.3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外延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的就是保证土地建设可持续发展,其外延宽泛,应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等层面上,论述高标准农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现从以下几方面阐述高标准农田概念的科学外延。
2.3.1 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高标准农田建设,无论在全球、地区,还是局部区域,形成的是由水利、土壤、作物、耕作、田间道路、农田林网以及小气候等多种因素组成的有综合功能的生态复合系统。该系统以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动力特性,影响着整个自然界的演进和变化,充分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2.3.2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用高标准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高标准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高标准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高标准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高标准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建设高标准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
2.3.3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多学科的系统工程。这需要强有力的政府行为来保证宏观上的有效调控、微观上的协调运作;并需要调动各部门积极性,集聚各方力量、形成建设合力。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很多,相应的科研和设计部门要全面理解国土、农业、水利、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制定的行业内外相关标准;施工人员也必须不断“充电”、更新知识,才能担负起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开发任务;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积极促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让项目建设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2.3.4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因地制宜开展有差别化的整治活动。我国首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出台,从国家层面对各环节以及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耕作层厚度等诸多要素提出了量化要求。然而,正如“高标准”并非全国通用的绝对标准一样,高标准农田建设应是一种统筹区域特征的差别化土地整治活动。比如,东北平原区应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积极推行规模化、机械化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和华南丘陵平原区应注重改善基本农田生态;云贵高原区应将农田整治与陡坡退耕还林政策有效结合,加强坡耕地整治;黄土高原区应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风沙防治综合治理,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可见,“高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说更是对农田建设过程的高要求,需要各地从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出发,探索实施符合当地特征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
2.3.5 高标准农田是需要切实加强后期管护,保证工程效益持续有效发挥作用的建设项目。以前的土地整治工程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项目实施后将土地和固定资产移交给项目区乡镇人民政府或村民委员会等管护主体后,整个工程就基本结束了,之后少有问津,这无疑使发挥资金投放效益和工程效益大打折扣。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必须要全面加强工程后期管护:严格界定不同工程的管护主体,做到责任明晰;明确工程产权归属,使受益人、所有人、管护人合一,充分调动群众对于管护工作的积极性;重新审视当前管护经费全部由乡镇、村来承担的局面,考虑将部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及时跟踪工程管护实效,加强工程管护监管。
3 结语
高标准农田是当前的热点话题和新生事物,高标准农田建设已成为地方各级政府、国土资源部及国务院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高标准农田及其建设问题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深入剖析,供相关设计与研究人员参考。
4 参考文献
[1] 地球杂志编辑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再建4亿亩高标准农田[J].地球,2012(6):12-15.
[2] 刘新卫,李景瑜,赵崔莉.建设4亿亩高标准农田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3):1-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TD/T 1033-201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4] GB/T 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TD/T 1032-2011,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TD/T 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7] 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9(5):3-9.
高标准农田是指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农业生产田块。要求在项目建设时,按灌区或流域进行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开发。通过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解除制约项目区农业行产的关键障碍因素,项目区建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基本实现园田化;项目区抵御自然灾害虫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推广体系健全,规模经营适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并对水利措施、农业措施、田间道路、林业措施及科技推广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标准。但由于丘陵山区优势产业的多样性,决定了这样的一些措施标准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其相同的方面,也有不一致的方面:
不论是平原圩区还是丘陵山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灌排设施、配套工程及道路建设都是建设的重点;都要通过土壤改良等农业措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使之符合无公害或绿色食品生产规范、规程的要求;都要鼓励采用经济适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及农业科技含量;都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组织机构,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及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水平。
发展的产业不一致。平原、圩区以发展优质稻米为主,比较适用高标准农田的六条标准,而丘陵山区根据岗、旁、冲等不同地势,发展的产业不尽相同,冲田地势低洼,水源相对丰富,大多发展优质稻米,旁田根据种植习惯,一部分地区如丹徒的上党、谷阳、辛丰等地,以发展优质稻米为主,而另一些乡镇如句容的白兔、茅山、后白、天王等地以发展应时鲜果、茶叶等为主,而地势较高的岗地,则多以多年生的茶叶、葡萄、桃、李等经济林为主。产业不同,对各类治理措施的需求不一致。优质稻米产业区域灌排设施都是重点,并且由于地势平坦,可以按6条标准进行规划、治理,而丘陵山区不仅产业从多,地势也千变万化,很难完全适用高标准农田6条标准。如岗坡上发展茶叶,就更加侧重于水源工程、灌溉工程,并且要以管道灌溉或喷滴灌为主,同是由于地面有起伏较大,水土保持等治理措施也是重点,像2011春的大旱,我市大部分茶叶基地由于灌溉水源及灌溉设施不配套,造成减产近30%;再如发展大棚蔬菜或草莓,灌溉方式要以滴灌为主,同时对灌排工程的设计保证率也要有更严格的要求,发展的目标不一致。平原、圩区建设高标准农田,以提高粮食产量与品质,保证粮食安全为主要目的。丘陵山区发展的目标比较多样化,有保证粮食安全的,也有以发展应时鲜果、茶叶等,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更有集种植、采摘、餐饮、观光等为一体综合效应为目的的。
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分析
丘陵山区农业发展的多样化,决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也要适应各类作物的生长需求,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丘陵山区发展的产业不同,直接关系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容,是优质稻米、设施蔬菜,还是经济林果、观光农业,在建设之前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一般冲田、部分梯田基础比较好的旁田发展优质稻米产业,岗地以茶叶、经济林果等多年生作物为主,其余部分旁田以发展蔬菜、应时鲜果等高效作物为主。
浦城县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中,大力实施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采用施用商品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等试验,探讨提升土壤肥力的主要技术措施,以期为提升平整区土壤肥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地平整;土壤肥力;技术措施
土壤肥力改良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施肥是提升土壤肥力的主要措施[1]。福建省浦城县是农业大县,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耕地面积35866.67hm2。近年来浦城县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二五”期间已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09hm2,平整土地124hm2。土地平整工程实施中虽然采用“表土剥移法”进行土地平整,但对于挖方区由于大部分是底土层、心土层,填方区则大部分土为挖方段的余土和路沟渠的挖方余土等现状,存在表土层养分不均,肥力较低的状况。为了能尽快使这些平整区的土壤地力有效恢复,于2014—2016年在浦城县富岭镇、管厝乡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平整区,通过采用施用商品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等试验,探讨提升土壤肥力的主要技术措施,以期为提升平整区土壤肥力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项目区概况
浦城县富岭镇和管厝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面积520hm2,项目区包括富岭镇的余塘、富官村和管厝乡的官田、登俊、水坪、溪南等6个村。项目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域,四季变化明显,冬夏差异悬殊,多年平均气温17.7℃,降水量1800~2000mm,年均日照1900h,无霜期约244d。光热水资源丰富,作物的光温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大,适宜粮经多种作物的生产和增产,农业利用方式以烟—稻轮作和单季稻为主。
1.2试验设计
1.2.1施用商品有机肥
2015年在富岭镇的富官村、余塘村、富岭村,管厝乡官田村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区选择种植中稻的5个地块共计58.33hm2,实施商品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每667m2施用商品有机肥200kg,作为底肥施用。
1.2.2种植绿肥
2014年冬在管厝乡登俊村、溪南村土地工程平整区选择3个田块共计20.67hm2进行冬种紫云英绿肥。掌握在初花至盛花期或水稻插秧前20d压青,每667m2稻田压青1500~2000kg,每667m2配施30~50kg石灰加以中和。
1.2.3秸秆还田
2015年在管厝官田村土地平整区选择3个地块共计24hm2实施水稻秸秆粉碎还田。通过水稻收割结合秸秆粉碎后,任由其自然腐解还田,到水稻插秧前再进行灌水溶田耕翻。
1.3调查取样方法
通过技术措施实施前后土壤有机质定点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土壤样品的采集,采取在每个实施地点选取一丘田块作为取样田,长方形田块按“S”型取样、方型田块按梅花型取样,每丘田取5个样点,采样深度为0~20cm,混和土样以取土1kg左右为宜。实施前后土壤样品采集为同一地点同一块地上不同时间采集,采集的样品放入统一的样品袋,用铅笔写好标签,内外各一张。
2结果与分析
2.1施用商品有机肥
对土地平整区使用商品有机肥前后土壤有机质定点测定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通过施用有机肥及耕种水稻1a后,平整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都有一定的提高,增幅3.27%~23.57%,这表明施用有机肥对于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区的表层土壤肥力提升具有一定的效果。
2.2种植绿肥
对土地平整区紫云英种植前及紫云英翻压后20d土壤有机质定点测定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通过种植紫云英并经翻压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提高,增幅13.89%~25.98%,这表明绿肥种植对改良培肥平整区的土壤有显著的效果。
2.3实施秸秆还田
对土地平整区水稻秸秆粉碎还田前后土壤有机质定点测定结果见表3。通过水稻秸秆粉碎还田,经过秋冬春近200d,水稻秸秆已部分腐解,腐解的有机质进入土壤表层。从表3可以看出,实施水稻秸秆还田后,表层土壤有机质有一定的提高,增幅5.19%~11.29%,从而达到培肥土壤的效果。如果秸秆粉碎后再进行耕翻,使秸秆与土壤混合效果应该会更好,但进行耕翻费用高,实际生产中没有采用。
3小结与讨论
施用有机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2],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减少磷的固定损失,延缓土壤中有效钾的耗竭,保证养分持续供应[3-4]。长期施用有机肥还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指标,降低土壤容重4.0%~6.6%,土壤总孔隙度增加4.0%~6.9%[5]。颜志雷研究表明,连年翻压紫云英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增加,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等土壤酶活性增强[6]。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固氮菌活性,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进而改善土壤生物特性[7]。本研究通过土壤定点监测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冬季种植绿肥紫云英、水稻秸秆粉碎还田等技术措施都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达到培肥土壤恢复地力的效果,其中以种植绿肥紫云英技术对土壤有机质提升幅度最高,效果最好。但对于具体的紫云英种植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排水,开好三沟,并施用一定量的钙镁磷肥,紫云英才能旺盛生长并达到一定的产量,否则由于积水,长出的紫云英苗枯黄,甚至死亡。而施用一定量的钙镁磷肥可以促进紫云英根廇菌生长,提高紫云英鲜草产量。
参考文献:
[1]赵秉强.施肥制度与土壤可持续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沈善敏.长期土壤肥力试验的科学价值[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5,l(l):1-9.
[3]倪仲吾,孙羲,杨肖娥,等.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和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土壤通报,1990,21(4):167-169.
[4]宇万太,姜子绍,马强,等.施用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5):1057-1064.
[5]温延臣,李燕青,袁亮,等.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土壤肥力特征综合评价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7):91-99.
引言
高淳地处江苏省南京南端,拥有先天的山湖资源,具有江南典型的生态特征。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区,曾被列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商品油基地。但随着多年的农业发展,由于粮食生产的整体效益提升不明显,高淳区农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调整,特别是粮食生产呈现了一些新变化。为此,通过分析高淳区粮食生产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粮食生产现状
1.1粮食面积逐年减少、单产稳中有升
高淳区“十五”以来(2001~2015年)平均粮食种植面积39.62万亩、亩产503.4kg、总产19.95万t,其中:水稻种植28.96万亩、亩产574.1kg、总产16.63万t。稻谷为高淳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总产占粮食总产量83%。2015年粮食种植面积为29.67万亩,亩产526kg,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1.38万亩、亩产593kg,粮食单产包括水稻单产保持了稳中略升的态势,增产增效的基础得到有效夯实。
1.2规模化生产水平明显提升
自1981年农村实行起,粮食生产从村组集体生产转为一家一户生产。多年来,随着农村劳力逐步外出打工,农村责任田又逐渐向种田能手流转,演变成家庭承包户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据初步调查,目前高淳区种粮面积5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总户数182户,主要集中在东部丘陵山区的桠溪和东坝镇,规模经营面积5.9万亩,约占全区种粮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种粮大户110户、种粮家庭农场62户、种粮专业合作社6户、种粮农业企业4户。种粮经营规模主要集中在100~300亩,规模增效的示范作用逐步体现。
1.3农业基础设施有效改善
围绕农业生产制约因子,高淳区紧抓各级支农政策契机,大力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土地整治、耕地质量提升、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水稻生态补偿等项目建设,不断改善粮田基础设施条件,截止2016年全区建成高标准农田38.7万亩(部分已发展为水产养殖),全区高标准农田面积占比达到了63%,为节本增效实现粮食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4机械化生产水平逐步提高
近年来高淳区积极落实购机补贴政策,不断推进农机技术推广,强化农机技术人员培训,着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逐步提高机械化水平。2016年,全区购买各类农机具93台(套)。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农户、农民合作组织达48个,享受补贴资金114.4万元。2016年全区机耕、机插、机防、机收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2%。特别是在粮食烘干项目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结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积极实施,高淳区粮食烘干机具推广取得突破性进展,据统计,2016年全区新建粮食烘干中心11家,新增粮食烘干机具57台,同比增长93.4%,粮食烘干机具总保有量达到118台,经测算全区目前产地烘干能力已达43.7%,比2015年同比增长23.7%,烘干能力取得突破性提高,为粮食及时收仓减损增收及创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1.5农业科技服务成效逐步凸现
近年来,高淳区坚持强化农业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科技示范推广力度和基层服务体系投入,大力推进“科技入户”工程,切实利用省农委农技耘APP及职业农民培训等平台,把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创业致富经验、市场信息、国家省市农业政策等及时送至农民手中,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达48%。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秸秆还田等高产创建技术得到有效示范。南粳46等优质稻米、小麦新品种得到有效推广,为粮食提质增效提供了技术保障。
2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少
2001年高淳区粮食种植面积为42.35万亩,到2015年粮食种植为29.67万亩,2016年粮食种植面积只有28.25万亩,下降了14.1万亩,平均每年下降0.88万亩左右。一是由于粮食生产的整体效益偏低,加上农资、人工、机械等价格不断攀升,农民种田两季,不如外出务工一月,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打折扣;二是近年来围绕结构调整发展高效产业,高淳区水产养殖、经济林果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不断“蚕食”粮食生产规模。
2.2耕地质量水平有待提升
由于高淳区圩区及水源较多、较为平整的山区田块大都发展为水产养殖,导致高淳区整体粮食高产农田比重下降。长期“重化肥、轻有机肥”,过去一段时期家庭承包户施肥结构不合理,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土壤肥力、有机质和土壤耕层厚度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高产农田的比重。
2.3规模经营风险不断加大
由于高淳区目前水产养殖等土地流转费用逐年攀升,导致目前粮食生产用地流转费用也水涨船高。目前,山区粮食生产土地流转成本一般700元/亩左右,有的1000元/亩(半山半圩与水产养殖区毗邻地区)以上,还有不断上升之势。种粮大户虽然通过规模化、机械化来降低成本实现利润的提高,但由于规模有限,品牌效应难以发挥,优质高价无法彰显,导致整体收益甚微。特别是目前实际粮食销售价往往达不到国家的收购保护价,加上不可控自然因素,多年的盈利可能会被一年的亏损扯平,如果粮价连续偏低,高淳区种粮户经营信心受损、效益风险也将进一步加大。
2.4基础设施配套瓶颈需政策突破
目前各级惠农政策不断加力,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如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对解决粮食生产制约因子建成高产稳产粮田、实现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由于项目部分政策的限制,如国家高标准农田规定粮食面积需在50%以上,市级高标准农田规定粮食面积需在70%以上、且不可与国土的土地整治项目区重叠。根据高淳区目前产业现状,西部圩区高标准农田项目无法申报;东部丘陵山区由于高低落差较大、大量土方费用项目不予支持,造成这些区域基础设施改善进展缓慢,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考核的作用难以发挥。
2.5公共品牌建设需集中发力
由于受土地流转价格高、融资难度大、整体效益不高、自然风险大等因素的影响,高淳区粮食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量还不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水平还有待提升。尽管高淳区有着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但粮食生产的生态优势、质量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的价格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表现为品牌不少,但影响力不够;家庭承包户直播现象还较为普遍,种植精细化管理规范生产还需提升。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提升高淳区粮食的整体竞争力,实现粮食的可持续生产。
3对策
3.1着力加强对耕地质量的保护和提升力度,以提质增效促增收
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提升等项目。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合理轮作和间作套种,减少农业耕作对土壤层的破坏。鼓励和引导种粮户采用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土壤改良技术,固氮肥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平衡土壤养分。推进农机深松作业,通过耕作层深松耕,加深耕作层,改善耕地理化性状,增强耕地保水保肥能力。开展耕地质量级别评价与监测,控施化肥农药,减少不合理投入数量,加快耕地质量的提升,进而提升粮食生产的质量和产量,实现绿色可持续生产。
3.2着力加强对粮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以规模经营促增收
调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重点抓好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农场的培育和壮大,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适度规模经营,在粮食保险、信用借贷、土地流转、机械购买、资金奖励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对粮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帮助和扶持。政府要加大投入和补贴,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让粮价保持在合理水平,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粮食生产风险。鼓励和吸引更多的新型经营主体从事粮食生产,实现粮食规模生产和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3.3着力加强科技服务组织力度,以完善服务促增收
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稳粮增收、提质增效还必须靠提升科技服务来实现,要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上来。要强化农技推广队伍建设,逐步完善农技推广队伍,防止农业人才队伍出现年龄断层,增强农技推广服务的连续性。进一步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把现代科技成果、新商业模式引入到粮食生产中,提高粮食生产科技进步贡献率。加强粮食科技服务创新,大力推广粮食绿色增产模式,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单产和质量,全力做好粮食生产科技服务工作,助推粮食生产。
3.4着力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以提升合力促增收
积极争取各级支农政策及资金支持,鼓励和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发力,围绕粮食生产基础设施配套,综合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水利配套等项目,实现土地平整、设施配套、耕地质量提升、生产保障同步推进,避免出现水桶短板效应,导致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益得不到完全发挥。
一、前言
土地整治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对未合理利用土地的整理,因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修复,以及未利用土地的开发等活动。土地整治规划是开展土地整治活动的重要指南,土地整治分区是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土地整治分区是在综合考虑区域自然资源、经济社会等条件差异性的基础上,将区域划分为若干子区域,这些子区域的土地整治方向和工程措施相对一致,在此基础上,结合每个子区域的土地利用特点明确区域土地整治方向。黄山市地形地貌类型多种多样,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开展该区域土地整治分区研究,明确各分区土地整治方向,对增加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全市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等都意义重大。本文在明确黄山市土地整治目标基础上,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区域功能、产业结构、人口密度以及区域发展趋势等因素对黄山市进行土地整治分区,分析适宜各区域的土地整治方向,并提出完善区域土地整治的相关对策,旨在为黄山市今后开展土地整治活动提供参考。
二、黄山市土地整治目标
(一)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大规模实施农村土地整理与补充耕地相结合的土地整治项目,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严格落实耕地补充任务,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补充耕地任务,保证等质等量足额补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保障城镇发展用地占补平衡指标需求。
2011~2015年期间,安排农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等土地整治总规模35286.30公顷,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1200.00公顷。
(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以“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农业综合 开发项目”和其他土地整治项目为载体,大力开展基本农田建设,完善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防护林网等配套设施,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2011~2015年期间,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0000.00公顷,经整理后的基本农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三)城乡建设用地整理规范有序推进
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重点加强散乱、废弃、闲置和低效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逐步推进自然村落的撤并与整合,发展中心村,促进农村人口从自然聚集、散落定居向集中规划、配套建设转变。加大旧城镇、“城中村”和旧厂矿改造力度,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得到优化,环境得到改善。
2011~2015年期间,整理农村建设用地214.52公顷,建设美好乡村409个(省级中心村90个、市级中心村16个、自然村303个)。
(四)宜耕后备土地资源适度开发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原则,避开生态脆弱区和退耕还林区以及水土流失区,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有效补充耕地数量。
2011~2015年期间,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502.82公顷,补充耕地322.69公顷。
(五)土地复垦稳步推进
加大废弃工矿用地的复垦利用力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实现生产建设活动新损毁土地全面复垦,确保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率达到40%以上,及时复垦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坚持保护优先,逐步恢复和增强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服务功能。
2011~2015年期间,全市土地复垦规模83.48公顷,补充耕地43.39公顷。
(六)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对废弃工矿用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复耕复绿、有序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局部生态环境,为打造“和谐、生态、宜居”黄山创造条件。
三、黄山市土地整治分区
(一)城市功能拓展区
该区面积33255.7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44%,主要分布在屯溪区和黄山区,共11个镇(街道)。本区位于盆地及河谷地带,城镇用地和大型工矿用地集中,是黄山市社会经济活动最为密集的中心区域,是未来城镇建设发展区。该区域耕地面积比例大、农业生产水平和工业化水平较高,长期的开发建设和工业生产,对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土地整治方向以城乡建设用整理为主。加强旧城、“城中村”、工矿企业用地升级改造,逐步完善基础、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在充分挖潜现有建设用地潜力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稳步推进城镇低效建设用地二次开发,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土地价值。
(二)中部平畈岗丘区
该区面积92739.9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9.58%,主要分布在歙县、休宁县和徽州区,共12个乡(镇)。该区位于盆地及丘陵地带,区内有部分中心城镇和文化旅游区,工业企业分布相对集中,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耕地面积比例较大,农业生产基础好。
土地整治方向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主。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发挥耕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产、稳产、高效农业;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合理引导农民住宅相对集中建设。
(三)北部山地旅游生态区
该区面积426000.90 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4.02%,主要分布在黄山区、休宁县、黟县境内,共37个乡(镇)。该区处于山地丘陵地带,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和太平湖均座落于区内,区内自然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森林生态系统完整,具有良好的、重要的生态功能价值,对发展黄山旅游经济和维持黄山市生态支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整治方向以土地综合整治为主。坚持土地资源保护性开发,在不影响生态修复功能的前提下,进行荒草地和滩涂等土地后备资源开发;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通过修建和完善灌排系统,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大太平湖流域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力度;以整村推进为平台,调整并优化区内农村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完善区内基础设施体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四)歙县东南部山地环境恢复区
该区面积133715.9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3.82%,均分布在歙县境内,共18个乡(镇)。该区地貌以山地为主,以山地自然景观为主要特征,新安江贯穿东西,有清凉峰省级自然保护区,更是重要的经果林生产基地和黄山贡菊原产地,但是长期的开垦耕种,区域内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现象较为明显。
土地整治方向以修复生态环境为主。加强水土保持、环境恢复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对水土保持重点区域实施生态移民;适当开展农用地整理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整治中禁止开发25°以上坡耕地,积极开展以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为目的的退耕还林、植被培育工作,力争将该区建设成为“新安江山水画廊”。
(五)阊江及新安江中上游水源涵养山地区
该区面积282126.25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9.15%,主要分布在休宁县和祁门县,共27个乡(镇)。地貌以山地为主,森林覆盖率达84.2%,是黄山市主要水源涵养区,也是水资源丰富和水能开发利用的重要区域,是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生态支撑。
土地整治方向以生态保护为主。以加强现有自然保护区、阊江及新安江源头水源涵养区的保护和建设为重点,结合月潭水库等骨干水利工程优化农田水利设施,适当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一般农地整理;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加强散乱农村居民点整理力度,减少人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植被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优化林种结构,稳定深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四、土地整治对策
(一)强化规划管控引导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实施后,要按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的原则,严格落实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各类土地整治活动的开展必须符合土地整治规划。加强规划实施监测监管和考核评价,将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地方政府土地管理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组织领导
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发展改革、农业、水利、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为主体、国土搭台、部门参与、统筹规划、整合资金”的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土地整治工作。
(三)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参与土地整治投资的积极性;加大土地整治项目招商力度,积极鼓励和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土地整治;开展补充耕地指标和增减挂钩指标交易,盘活农村存量土地资源,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交易市场;减轻社会资本投资主体的税费负担,对投资土地整治的企业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
(四)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土地整治决策模式,政府部门一方面参与土地整治的决策,一方面在政策和技术方面提供指导帮助。由技术部门负责制定规划设计方案的确定,认真征求众多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收集处理后,按照结果制定工作目标,并让公众广泛参与到土地整治实施过程中,参与实施后监督工作。
(五)加强传统文化保护
在进行土地整治规划时,要加强地方特色建筑保护,避免大规模拆旧建新对古村历史风貌造成不利影响;在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时,要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尽量使用当地的材料和工艺;要保留传统文化景观用地,并将其确定为禁止建设区,同时保留原有乡土、民俗、休闲等用地。
参考文献:
[1]贾文涛.土地整治有了新目标-《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解读[J].中国土地,2012(04).
[2]刘彦随.科学推进中国农村土地整治战略[J].中国土地科学,2011(04).
[3]严金明,夏方舟,李强.中国土地综合整治战略顶层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2(14).
[4]黄晓阳,金晓斌,郭贝贝.黄土台塬区农用地整治分区研究[J].资源科学,2014(03).
[5]郑治文.释放土地整治机制创新能量[N].中国国土资源情报,2012-08-27.
二是以绿色产能的增长接替边际产能的退出。生产成本高于市场长期均衡价格的产能,是不健康、不可持续的产能,也是需要市场出清的边际产能。促进这些边际产能有序退出,必须找准支点,特别是要把外部负效应内部化,让采取这种生产方式的人付出代价,让其有压力退出;实行轮作休耕补贴,让其有动力退出。同时,要让绿色、健康产能的增长跑赢边际产能的退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到2020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主要粮食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
中图分类号 S15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157-01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研究,并出版了《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1]。土壤元素背景值是土壤在其自然成土过程中形成的物理化学特征值,是土壤所固有的元素含量水平,受时空条件制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2]。研究土壤元素背景值可以确定土壤中元素的自然含量水平及分布特征,利用基准值可确定研究元素在区域内的迁移转化[3]。
本文关于湖北省硒元素背景值的研究主要是为划分湖北省土壤富硒等级而进行,根据收集到的湖北省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和 “金土地”工程――高标准基本农田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计算得出全省及不同成土母质地层中的土壤硒元素背景值及背景值范围。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收集于湖北省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和“金土地”工程――高标准基本农田地球化学调查土地质量评价数据,数据量余4万个。以全省土壤硒含量作为第一级统计单元,成土母质作为第二级统计单元,第四系、新近系、古近系、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志留系、奥陶系、寒武系、震旦系、青白口系、太古界、新元古、中元古、古元古地层作为第三级统计单元。分别对各统计单元进行数据整理、建表。
1.2 正态性检验及计算
对各统计单元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根据输出的P-P图判定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或者对数正态分布,若不服从则按照平均值±3倍标准差进行剔除,剔除后继续进行检验直至得到计算数据。同时,计算出一系列统计量参数:样本数、中位值、算术平均值、算术标准偏差、几何平均值、几何标准偏差等。
1.3 背景值计算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研究若干要求》文件要求的背景值求取方法,对于呈正态分布的数据组,用算术平均值代表背景值,算术平均值±2倍算术标准差代表背景值变化范围;对于呈对数正态分布的数据组,用几何平均值代表背景值,几何平均值乘除2倍几何标准偏差代表背景值变化范围;对于非正态分布的偏态分布数据组,以中位值和算术平均值代表土壤背景值,中位值±2倍算术标准差代表背景值变化范围。
1.4 统计软件
各参数统计计算主要采用SPSS和Excel软件进行,并采用国际通用的SPSS for Windows和Statistica for Windows等软件进行参数统计和做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全省土壤硒元素背景值结果
根据SPSS的P-P图正态检验可知湖北省土壤硒含量样本数据呈对数正态分布(图1)。
因此,针对全省41 251份土壤样本,湖北省土壤硒含量基准值用几何平均值表示,为0.304 mg/kg,标准差为1.598,背景值范围用几何平均值乘除2倍几何标准差表示,为0.152~0.609 mg/kg。
2.2 不同成土母质的土壤硒元素背景值结果
通过计算得出各母质地层土壤硒含量背景值及其基本统计量。由表1可知,在所有的地层单元中,二叠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三叠系的土壤硒含量最高,最高值达到了23 mg/kg,土壤硒含量背景值平均在0.4 mg/kg左右及以上,说明它们是土壤富硒地层。第四系地层土壤硒含量背景值范围为0.110~0.849 mg/kg,说明在第四系地层中高硒和低硒土壤均有分布。综合得出,成土母质地层单元的土壤硒含量背景值大小顺序为二叠系、泥盆系、石炭系、三叠系>第四系>寒武系、震旦系、奥陶系、侏罗系>新近系、古近系、白垩系等。
3 结论
母质是岩石风化过程的产物,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4-6]。本文从成土母质地层的土壤硒含量背景值砜矗发现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三叠系地层是湖北省区域内的高硒或富硒地层。第四系地层土壤硒含量高低值分布范围广。而志留系、奥陶系、寒武系、震旦系及其他地层的土壤硒含量背景值均较低。
4 参考文献
[1]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330-382.
[2] 郑国璋.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25.
[3] 张晓平.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研究[J].地理科学,1994,14(1):49-55.
《规划》确立了“十三五”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进入前15位,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与2015年相比,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5.3%提高到6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5.6%提高到20%;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比2015年翻一番,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
《规划》围绕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重点强化六方面的任务部署。
一是要围绕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加强兼顾当前和长远的重大战略布局。二是要围绕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培育重要战略创新力量。三是要围绕拓展创新发展空间,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四是围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五是围绕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六是围绕夯实创新的群众和社会基础,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
《规划》最显著的特征是,关注点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研究本身的改革和发展,更加关乎国民经济主战场,关乎面向科技前沿,关乎面向重大需求。
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机制
国务院8月5日印发《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对建立健全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体系做出部署。
《通知》提出了十条具体政策措施: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完善并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杂费和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政策;加快落实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和异地就医结算办法;加快实施统一规范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支持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中的失业人员进行失业登记,并享受职业指导、介绍、培训及技能鉴定等公共就业服务和扶持政策;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机制,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在根据户籍人口测算分配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向持有居住证人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需求;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考虑持有居住证人口因素;支持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承载能力;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支持力度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等。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抓手。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
严格落实优进劣出要求
〔中图分类号〕F32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87-(2013)02-0093-05
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1〕,这是省委作出的重大决策。四川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和西部地区最重要的省份之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对于推进“三化”联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推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动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现代农业的概念和特征
(一)现代农业的概念
现代农业是以现展理念为指导,不断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产业组织制度和管理手段来经营的新型农业形态。
(二)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在生产形式上,现代农业是高度商品化经济,而传统农业是自给自足型经济。在经营目标上,现代农业追求农产品利润最大化,而传统农业满足自身生存需要。在组织形式上,现代农业是规模化、产业化组织,而传统农业是一家一户小生产。在技术含量上,现代农业实行集约经营,科技支撑作用明显,而传统农业实行粗放经营,“靠天吃饭”现象普遍。在生产方式上,现代农业表现为大量使用机械、电力、化肥、农药,进行现代化生产,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外循环,而传统农业表现为主要靠人畜力和简陋农具、农家肥等手段传统作业,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内循环。
(三)现代农业的特征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不同,现代农业定位的标准也不统一。例如美国人少地多,主要通过农业机械化和土地规模经营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的特征是大农场和专业生产区域化及世界性产品贸易等。日本由于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则选择了依靠技术创新和资本大量投入的精细农业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我国由于土地和资金资源相对短缺,农业劳动力资源过剩但质量又不高。显然不可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模式。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中国国情,积极改造传统农业,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争取在某些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土地产出率),在总体和平均水平上大体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现代农业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农业装备现代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以上;农业节水灌溉率达到50%以上;化肥施用结构科学合理;农村道路状况良好,通公路行政村占总数的95%以上。
2.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0%以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运用覆盖率达到95%以上。
3.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达到无公害指标的覆盖面占95%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率占70%以上;产后商品化处理达90%以上。
4.农业结构合理化。农、林、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48%、3%、45%、3%;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达到2.5:1;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量占农产品总量的比例达95%以上;农业产值中经济作物占50%以上;专业化区域布局集中产区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
5.农业服务社会化。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开发服务体系及运行机制;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及行业协会联系的农户覆盖率达90%以上;从事市场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和管理服务的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20%以上。
6.农业经营产业化。产业化带动农户面达到70%;农产品加工率达8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达70%以上,其中粮食商品率达30%以上,经济作物商品率达80%以上;农产品合同交易率达50%以上。
7.农业发展可持续化。农业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农业生态明显改善。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5%左右。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农业就业占农村社会就业的比重小于20%。
8.农业劳动者知识化。农民的科技、文化、经营素质明显提高,各类职业教育和全员培训普及率达90%以上;农业劳动者平均接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
9.农民生活富裕化。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恩格尔系数低于40%;安全卫生用水普及率达90%以上。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从全国来看,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表现在:
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解决好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需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来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是保障工业原料需求。目前,我国一些传统工业原料供给存在不足,需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减轻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同时,随着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供应紧张,农产品在发展再生物质经济方面的意义日益突出。
三是保护消费者健康。我国农产品质量的可追溯体系尚未普遍建立,有关服务体系不健全,需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来加强和改善这些环节,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消费者健康。
四是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发展现代农业,有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深入挖掘农民增收潜力。
五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当前,农产品市场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六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粗放、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而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从四川来看,土壤、气候、地域分布多样,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经过两千多年的培育和筛选,形成了不少独特的优质特色品种。近年来,四川各地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坚持“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的思路,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省农业布局得到优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农业对促进农民增收作用明显,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1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983.45亿元,比上年增加500.55亿元,位列全国第4位。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先后跃上4000元、5000元和6000元三个台阶,2011年达到6128.6元,比上年增长20.5%,增幅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来自农业的纯收入为1465.6元。成都市、南充市三区一县、广安市广安区、攀技花市、苍溪县、泸州市江阳区、眉山市东坡区等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三、四川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做法
一是把提升生产能力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在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的同时,大力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农田建设、基本口粮田建设、地震受损农田修复重建、测土配方施肥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动等项目,重点开展农田排灌设施、农田道路和地力培肥建设,努力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金土地工程”等项目,实行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连片开发。四年全省建设标准农田781.6万亩,累计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3265万亩,占耕地的36.6%,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到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实现“五连增”、时隔12年再创历史新高,马铃薯产量由全国第4位上升到第1位,茶叶产量由第4位上升到第2位,蔬菜产量由第5位上升到第3位,油菜产量稳居第2位。
二是把建设产业基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载体。省政府制定实施了《四川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突出抓好88个粮食生产重点县和60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各地从市场需求、加工需求、效益需求出发,着力优化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坚持政策向重点区倾斜,集中项目、集中资金,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的产业基地,着力打造万亩核心示范区。截至2011年末,省政府已认定基地强县40个,全省已建成万亩示范区428个,基地面积累计达到3412万亩,比2008年增长96.7%。
三是把深化高产创建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抓手。将88个粮食生产重点县全部纳入创建县,首批在44个单位开展国家级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开展整建制创建试点,扩大创建县的示范面积,努力扩大辐射带动面。实施农业科技大示范、大推广、大培训“三大行动”,推进“四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示范和“六良”( 良种、良法、良制、良壤、良灌、良机)配套,创建区先进技术覆盖率达100%。深化耕作制度改革,推广水稻、小麦套种蔬菜等粮经复合型种植模式,提高种植综合效益。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命名20个“四川省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
四是把创新生产方式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途径。创新生产组织机制,积极推行“五个统一”,即统一供应良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机械作业、统一技术指导,同时实行分户种植和管理,带动农民参与和受益。创新耕地利用机制,推行耕地轮作、间套种植提高复种指数,组织代耕代种、规范土地流转减少耕地撂荒,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能力。创新产业化经营机制,坚持粮经生产与产业化衔接、与大市场对接,建设与龙头企业稳定配套的优质原料基地,推进精深加工,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 “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 “大园区、小业主”等基地建设模式〔2〕,让“龙头”与农民结成紧密的生产经营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增加农民收入。
五是把加强组织领导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保障。四川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和2009年、2010年、2011年省委1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四川省政府每年都召开产业基地建设工作会议,组织各地党政领导实地参观学习基地建设经验、研究推进措施。多项涉及部门协作的工作都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四川省政府设立粮食生产“丰收杯”奖,对每年粮食增产贡献突出的2个市(州)和20个县(市、区)政府予以奖励,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四、四川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近年来,四川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积极开辟新思路,努力探索新路径,不断实践新模式,有5个方面的启示值得总结提炼,用以指导今后的实践。
(一)调整发展思路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
2008年以来,四川农业工作始终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进行谋划,坚持“两个着眼于”,即着眼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着眼于加快发展优势特色效益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三个跨越”,即种植业大省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强省跨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决定》提出了“发展十大优势特色种植业”,省政府下发了《关于确保粮食安全的决定》、《四川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纲要》、《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等文件。
(二)改进工作方法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要领
围绕实现“三个跨越”,在工作方法上实现了“三大转移”,即从注重抓粮食生产转移到与抓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并重,从注重抓农业生产转移到与抓农业产业化经营并重,从注重抓农业微观管理转移到与抓农业政策法规等宏观管理并重。在保障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全面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在实现生产发展的同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打造农产品品牌,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推进“川”字号农产品走向全国、销往世界。
(三)谋划实施大项目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
按照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思路,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出台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等大好机遇,研究谋划了“米袋子”工程、“菜篮子”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农村机耕便民道建设工程等五大项目,组织实施了标准农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良繁基地建设、有害生物预警与防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示范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等重点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推动了各项农业工作顺利开展。
(四)创新体制机制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
大力扶持多元化、多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引导农民开展多渠道、多领域的联合与协作。指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有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土地保底租金+按股分红”、“保护价收购农产品+按股分红”等利益分配模式,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分享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增值利润。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组织起来,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五)强化协同配合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条件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加强沟通协调,争取支持配合。省农业厅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衔接,联合下发了系列文件,出台了配套措施。先后与眉山、凉山、广安、资阳、甘孜五个市(州)政府签订农业合作备忘录,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柑桔研究所、蔬菜花卉研究所和省农科院、四川农大等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分别与省农行、省农发行、省农村信用联合社和进出口银行成都分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探索银政、银企合作新模式。
五、加快推进四川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对策
加快推进四川现代农业发展,要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优化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着力提高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集约化、区域化水平;积极拓展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传承功能,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融合,着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提高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能力,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一)强化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
认真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组织实施《四川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3〕和《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纲要》,整合相关资源,上下合力推进,围绕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三大任务,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再造一个成都平原”。加快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千亿示范工程”, 按照“产村相融”的思路,促进现代农业产业迅速向带状、块状发展。
(二)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形式
按照“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合理周期和土地有序流转、内部流转、就近流转等形式,形成区域内种植大户或小农场主,建设“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产业基地,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提高土地产值和经济效益。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发展以都市城郊观光、民俗文化体验和地震灾区等为重点的休闲观光农业。
(三)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在抓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同时,启动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突出建设万亩高标准示范区,配套建设田网、水网、路网,集成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实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提高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加强基地农产品质量监管。大力开展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在区域上实现平原地区农机化全面突破、在作物品种上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率先突破、在薄弱环节上实现机械化育插秧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以建设促发展,推进全省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
(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
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骨干作用,加强产学研的协作配合,积极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强化自主创新,增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强化人才培养,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强化科技示范,提升产业发展带动能力。强化推广应用,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强化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机构、队伍、条件和制度建设,鼓励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等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综合、一条龙全程服务。
(五)不断探索农业组织方式创新
培育一批技术装备水平高、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采取贴息补助、投资参股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原料基地建设、技术创新、名优品牌创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重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质量认证、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充分发挥其联结、组织和服务作用。培养能吃苦耐劳、有责任心,懂技术、善经营的种植能手,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
(六)突出农民是现代农业的主体
紧紧围绕农民主体特别是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民增收这个核心来确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模式和政策,确保农民随着产业发展充分受益、持续受益、长期受益。在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上,坚持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以农民为主体推进;在现代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实现途径上,坚持走“大基地、小业主”的路子;在土地要素利用方式上,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在财政性投入方式方法上,坚持补助给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七)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
加强以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为重点的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冷链运输,形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推进“农超对接”、“农贸对接”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构建农产品营销网络。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网络,严格农产品市场准入。坚持政府、协会、企业多方联动,大力开拓大市场,合力打造大品牌,促进优势产业提升发展、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参考文献〕
前言
灌溉是干旱半干旱区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内蒙古河套灌区是全国首屈一指的自流灌区,目前农业生产用水主要是以黄河灌溉为主,井灌次之[1-3]。近年来全球变化,水资源危机加重,黄河水量逐年减少,河套灌区引黄农业用水受到节制和压缩。土地整治中新增耕地需要水土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通过一系列措施进行整治能够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减水资源以实现土地可持续发展[4-6]。
土地整治规划项目是开展土地整治和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工作的基本依据,是保障土地整治活动科学、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7-8]。本文课题来源于属于2014年度高标建设项目,项目区总面积为2014.45hm2,共有东西两片,建设规模为1866.97hm2(东片区1418.96hm2,西片区448.01hm2),其中,新增耕地东片区141.78hm2西片区33.84hm2。通过新增耕地适宜性评价和水土资源平衡性分析,实现土地整治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1. 研究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德岭山镇兴丰村,其中东片区西起708县道,东至兴丰村与红旗村的交界,南起红旗路,北至丰济渠。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0'49.4"~108°15'41.5",北纬41°14'26.3"~41°16'33.2"。西片^东起东退水渠,西至张三明圪旦,北起北大渠,南至乌加河总排干。地理坐标为:东经108°07'23"~108°09'49",北纬41°13'04"~41°14'43"。
项目区主要农作物品种有玉米、葵花、小麦等,项目区涉及兴丰村一个行政村,总人口1600人,耕地总面积21061亩,项目区是以农业种植为主。农业种植以玉米、葵花、小麦等为主,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7500亩,其中玉米的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30%,葵花占总耕地面积的60%,小麦占总耕地面积的10%,种植方向主要为南北方向。
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本项目属于2014年度高标建设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主要是实地1∶2000土地利用地形图,乌拉特中旗国土资源局提供的2012年12月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乌拉特中旗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主要运用方法有最小限制因子法、指标体系法和平衡分析法。
3. 土地整治效益分析
3.1 新增耕地适宜性评价
目前项目区耕地等别为4、6、7、9、10,占耕地面积比例分别为8.23%,24.64%,38.44%,18.73%,9.96%。依据等级划分,项目区耕地大部分为中等地,低等地和高等地所占比例较少。项目区水浇地水源不稳定,存在轻度盐渍化。
(1)新增耕地来源
项目新增耕地分析是在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合法合规性、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和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查明项目区新增耕地来源,确定新增耕地的位置[9]。通过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分析和建设后的工程布局情况分析,预测性的确定各线状地物的占地数量,最终确定项目区整治后新增耕地的数量。经综合分析,项目区最终确定新增耕地175.62hm2,新增耕地率9.41%。项目区新增耕地来源见表1。
(2)新增耕地评价指标。在充分调查、了解项目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咨询相关专家,参照乌拉特中旗定级与估价数据库,选取水分条件、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坡度、沙化、风害、生态退化可能性共7个评价因子,进行项目新增耕地适宜性评价分析。
项目新增耕地适宜性评价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采用类等型三级划分体系。土地适宜类是分为宜耕和不宜耕两大类;适宜等仅对宜耕地划分质量等级,将后备资源划分为一等地、二等地、三等地;适宜型在适宜等下,按其限制因子的限制程度划分(见表2)。
(3)评价结果。综合分析以上评价因子,7个评价因子中3个A1、3个A2,一个A3,不存在限制型指标N,按照评价体系及方法,确定新增耕地属于宜耕三等地。其中,水分限制等级为A202。有效土层厚度限制等级为A203。土壤质地限制等级为A204。整体坡度
3.2 水土资源平衡性分析
3.2.1可开采水量分析
项目区地下水埋藏深度20m~30m,根据项目区原有井记录,单井出水量为80m3/h~120m3/h。项目区内地下水资源的补给量主要来源为:降水入渗补给量、井灌回归补给量、渠灌回归补给量和山前与区外侧渗补给量。
项目区地下水年可开采量是以区域地下水均衡计算理论为基础得出的,其实际可开采量取决于投资开发利用的程度,由布置的机井数量、单井的出水量、井群的干扰系数等参数决定,还要考虑作物的灌水延续时间。
经计算W1=2.77万m3/a,W2现状年13.59万m3/a,规划年10.99万m3/a,W3现状年111.05万m3/a,规划年85.6万m3/a。因此,项目区地下水总补给量=W1+W2+W3+W4=1420.61万m3。按开采系数0.75计算,则项目区地下水年可开采利用水量为1065.44万m3。
3.2.2供水量分析
黄灌区灌溉面积规划年14140亩,现状年12848.81亩,增加了1291.19亩,但供水量不变,因此主要考虑井灌区现状年与规划年的供水量变化。
(1)井灌区现状年供水量分析
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表3),项目区现状有40眼机井,正常运行25眼,其他15眼机井由于年久失修,已不能正常运行。现状机井单井出水量为80-120m3/h,按照单井供水时间为22h/d,12d/次,每年灌溉4次,年供水量为211.20万m3。
(2)井灌区规划年供水量分析
通过项目的实施,对现状不能运行的机井进行更新改造,改造后40眼机井全部利用,单井出水量为80m3/h~120m3/h,按照单井供水时间为18h/d,9d/次,每年灌溉4次,年供水量为424.14万m3(表4)。
3.2.3需水量分析
(1)根据上述的现状年灌溉方式、灌溉面积、灌溉定额及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现状年总需水量为831.37万m3。其中:东片区井灌区需水量为229.01万m3,黄灌区需水量为388.70万m3;西片区井灌区需水量为106.70万m3,黄灌区需水量为106.97万m3(表5)。
(2)根据上述的规划年灌溉方式、灌溉面积、灌溉定额及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规划年总需水量为583.62万m3。其中:东片区井灌区需水量为146.28万m3,黄灌区需水量为292.33万m3;西片区井灌区需水量为66.50万m3,黄灌区需水量为78.51万m3(表6)。
3.2.4平衡分析
根据现状年和规划年的供需水量分析得出井灌区和黄灌区的水资源盈亏情况(如表7)。井灌区的东西片区现状年均缺水,因此规划年东片区的供水量大增,满足缺水需要,西片区规划年供水量变化较小,供需相对平衡;黄灌区供水量没有变化,东西片区的土地需水量由于井灌供水量增加,S灌需水量自然降低。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通过土地整治,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175.62hm2。整治后前项目区低等地比例为11.12%,中等地的比例为63.08%,高等地的比例为25.51%。项目区整治后,新增耕地质量等级多为中等地和高等地。整治后项目区中高等地的比例最大,占耕地面积63.08%;高等地次之,占耕地面积28.69%,低等地8.23%,由此可见,项目区逐渐成为粮食主产区和高产区。通过土地整治工程,项目区耕地质量有很大提升空间,作物产量提高20kg-50kg,产量比系数增大,经济效益不断改善。
井灌区项目区现状年缺水124.51万m3,通过机井改造,输配水管网等节水灌溉工程措施,水利用率有所提高,由原来的0.592提高到0.855,水量可以满足项目区灌溉要求,可使项目区节余水量211.36万m3。
黄灌区规划前后供水量未发生变化,但是通过衬砌渠道等工程措施,使灌溉水利用系数由规划前的0.63提高到规划后的0.77,现状年黄灌区可盈余水量149.34万m3,渠道衬砌后,灌溉水利用系数增加,渠道渗漏损失减少,规划年黄灌区可盈余水量274.16万m3,通过整个项目的实施,可节约水量124.83万m3。
4.2 讨论
土地整治项目开展到完成的阶段中,可以达到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10-11]。项目区以农业建设为基础,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把灌溉与排水配套设施建设、小区域综合治理、土地平整及田间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田间道路、土地平整工程、水利灌溉等工程措施,把项目区建成“田成方、树成林、路相通、渠相连”的农田生态系统。
在项目完成的一定时期内,土地整理会对区域内土壤、水环境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由于土地平整、灌溉规划、道路布置对原耕作土层不同程度的破坏,土壤的基本性状可能变差,因此需要在项目完成后的一定时期内通过精耕细作、多施有机肥的方法促进土壤改良,加强土壤水肥管理,提高耕地肥力。
参考文献:
[1] 杨伟,谢德体,廖和平,潘卓,朱琳,李涛.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的农用地整治潜力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13,07:219-229+298.
[2] 傅国斌,李丽娟,于静洁,刘昌明. 内蒙古河套灌区节水潜力的估算[J]. 农业工程学报,2003,01:54-58
[3] 耿庆玲. 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分区及其匹配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4.
[4] 关全力,刘维忠,余国新.新疆农业水土资源平衡分析[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5,02:33-36.
[5] 南纪琴,王景雷,陶国通,肖俊夫,刘战东,宁东峰,秦安振. 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2015,05:41-45.
[6] 周婷.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效益评价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
[7] 黄辉玲,吴次芳,张守忠. 黑龙江省土地整治规划效益分析与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2012,06:240-246.
[8] 林艳丽,闫弘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探究[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164-167.
二、目标要求
(二)总体目标。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战略构想和“整合资源、集中投入、重点建设、统筹发展”的建设要求,用五年左右时间,建设一批规划编制科学、主导产业清晰、建设规模合理、基础设施良好、科技水平先进、运行机制顺畅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力争创建国家级示范区1个、省级5个。
(三)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群众自愿、注重实效的原则,以优势农产品生产、高效设施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根本目的;以强化科技进步,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化水平为重要支撑;以科学规划、政策引领、完善服务、加强领导为基本保障,建成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区和样板区。
(四)总体要求。各地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特点,因地制宜选择建设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示范区或综合性示范区。主导产业示范区要突出粮食、油料、畜禽、水产等优势主导产业,特色农业示范区要突出蔬菜、茶叶、林木花卉等特色农业,综合性示范区要建设成为产业布局合理、种养加协调发展、多功能有机融合的示范区。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综合性示范区的核心区连片规模要达到2万亩以上,辐射区8万亩以上;特色农业示范区的核心区连片规模要达到1万亩以上,辐射区4万亩以上。
三、建设重点
(五)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立足布局开放,坚持形式多样,认真做好示范区建设规划。规划编制坚持以核心区为基础,合理界定辐射区,明确引导区,与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利用、土地整治整村推进、水利建设、环境保护等规划有机衔接,立足高起点、高标准,体现现代农业特征。今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已启动建设的7个示范区规划。
(六)优化提升主导产业。突出粮油、畜禽和水产品等优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示范和技术培训功能,大力发展优质粮食产业,着力提升畜产品标准化规模养殖和水产品标准化健康养殖水平,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生产的亮点和样板,提升优势区域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示范区土地单位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均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
(七)配套完善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高标准农田,核心区做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土肥沃,渠硬化,灌排配套,农田旱涝保收率达到100%,水资源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或达到80%。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大力推进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改造中低产田。强化农机装备,重点提升耕整地、播栽、田管和收获等环节的农机装备水平,实现农业机械化,耕种收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80%以上。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和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信息化等设施建设。
(八)加强科技推广运用。建设新品种、新技术和技术集成的试验、展示基地。健全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配备和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扶持发展各类专业化服务组织,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良种统供、肥料统配统施,大力提升农业科技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优质良种覆盖率100%,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科技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为提升区域农业整体素质和发展后劲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九)大力实施规模生产。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示范区内农民以转包、出租、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规模化生产,发挥规模化效益。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主导产业示范区农户入社率达50%以上,特色产业示范区和综合性示范区达80%以上。
(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培育示范区建设主体。依据示范区建设规划,以产业项目为载体,积极引进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积极引导发展观光游、采摘游、农耕生活体验游等,把休闲农业发展作为示范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十一)加快建设农村新区。依据新农村建设规划,以土地流转、土地整治整村推进等为抓手,充分考虑农民生产、生活、子女就学、医疗卫生等因素,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大力做好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和示范区建设统筹结合的文章,加快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同时积极探索以宅基地换住房、以承包地换社保的“双置换”政策,鼓励示范区内长期在外务工、收入较为稳定的农民向城市、中心镇转移,同步推进城镇化。
四、保障措施
(十二)加强组织领导。我市农业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加速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是顺应农业发展趋势,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指导,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举措,对示范和引领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各地、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示范区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机构队伍,大力推进示范区建设。市“三农”总指挥部及其办公室负责示范区建设的统一指挥调度和具体日常工作。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119-02
阳谷是山东省西部的农业和水利大县。总面积106 km2,耕地面积67111 hm2,18个乡、镇(办事处),850个村,81万人口。属黄河下游北岸冲积形成的平原区域。境内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黄河流经县域3 km,2处引黄灌溉工程和徒骇河、小运河、赵王河、金线河等27条县水务局确权划界的河渠纵横交织成网。总蓄水量2.53亿 m3。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充足,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物产丰富。是全国千亿斤粮食产能和山东省粮食生产“十连增”先进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县。2010-2012年省政府确定为现代化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县。现将工程设计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1 项目区综合概况
经县委政府申报、省政府批复,2010-2012年小农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区为张秋镇、阿城镇、七级镇、高庙王乡四个区域近20万亩耕地。主要现状水利工程多是60年代前后建设的,现有小型水源工程182处,泵站提水灌溉工程4处,机井125眼。工程运行40多年来,由于地方配套资金不足,渠道衬砌率低、质量差、渗漏严重。建筑物超役运行已老化、退化失修。尤其是土质渠系损失水量较为严重。现状干级渠道衬砌率仅为15%;年均输水损失近1亿 m3。支级渠系几乎全为土渠,衬砌率仅为2%;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8。灌溉模式仍是传统的畦田大水漫灌、跑、冒、渗、漏及群众乱扒乱堵,乱放水的现象普遍严重。早灌一次每亩需用水80余m3。项目区内干渠、支渠、农田斗沟等输排水渠沟长期管理粗放,渠道淤积,堵塞严重。农田输、排水渠沟布局极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制约灌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水资源严重浪费。
2 现代化小农水工程设计的规划布局
项目区建设规划设计布局起点高,突出实效性。根据水资源现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优化工程设计,优选灌溉模式,全部采用管道输水方式。以管代渠、节水节地。水源依据是“靠河建站,不靠河打井”的原则,精心布局、细化设计。达到工程设计“三十年不落后,五十年还能用”的目标要求。共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9.25万亩;铺设UPVC管道700 km,新挖疏浚河道172 km,新修建生产路83 km,新建、改建桥涵闸等建筑物302座,新打和配套改造机井943眼,新建泵站泵房36座,配套水泵、架设变压器、安装变频供水设备36台套。新建土壤墒情自动测报系统4处。设计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的现代化农田管网工程系统。
36座泵站采用变频自动化控制,高效节能,943眼机井采用一泵多卡管道灌溉模式,节水省电、方便操作及管护。
3 工程设计模式
泵站工程模式:“一泵、一网、一卡两表多栓、一带、一畦田”。
机井工程模式:“一井、一网、一卡、一表、一栓、一畦田”。
一泵指泵站,控制灌溉面积3000亩左右。选用单级双吸中开离心泵,扬程24 m,功率22~185 kW,流量每小时500~1866 m3。泵站配置拦污栅网、闸阀、压力表、真空泵、变频柜、高低压配电设施等。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体现了新技术应用和高标准设计应用。泵室为钢筋砼结构,泵房为砖混结构,钢木套装门、塑钢窗、花园式院落。
“一井”指配套机电井。为混凝土砂管井。井深60~70 m,单井出水量40~60 m3,设出水口(给水栓)10~20个,单井控制灌溉面积80亩左右。
“一网”指输配水管网系统,从泵站、机井到田间出水口均用管网输水。“以管网代沟渠”、灌排水分设,实现田间自来水无死角无盲区。因管网系统较大,设计管道直径从Φ110~Φ500 mm均用UPVC管件。系统设进气、排气阀、泄水阀、闸阀等配套设施。泵站出水口设计安置磁流量计和插入式数字流量计两种计水量器具,给水栓配备移动水表和小白龙输水软管。
“一卡”指智能控制卡。用于泵站、机井启动,控制一座泵站、一眼机井灌溉。一泵一井多卡,依卡缴费,刷卡取水,实现计量用水缴费,促进了群众节水意识。
“两表”或“一表”,是系统中的固定水表和移动水表。固定水表安装于泵站灌区干管首端,由水管员管理。作为泵站计量用水收费依据。移动水表是将固定水表计量分配到用水户的延伸和依据。水表起止码由水管员记录,用水户确认。机井灌区仅在井池出水口设固定水表。
“多栓”或“一栓”,指泵站或机井系统的给水栓。泵站系统设多栓,机井设一栓用水灌溉。大田灌溉给水栓设计采用是先进的自动排气系统,解决了原来给水栓排气困难的问题。由一体式改为分体式安装,有自动关闭功能,节水高效。由地上变为地下深埋,便于机耕,用水泥浇筑,有防盗、防晒、防老化、不易损坏的优点。
一带是田间出水口以下连接小白龙输水带。给水栓通过输水带用快速接头连接向畦田内灌溉,使用方便。
畦田是田间畦块。传统长畦200~300 m,宽8~10 m,灌溉时间长,浪费水电。设计田间支管间距100 m左右,出水口间距50 m左右,畦田大变小,加大了田间节水效果。
泵站灌区和机井灌区核定水价为0.21元/m3和0.22元/m3,亩次灌溉成本10元左右,比传统灌溉模式节省50%.
4 工程设计综合效益分析
4.1 创新了灌溉模式,优化了水资源配置
项目区实现了高效节水管网化管道灌溉模式,通过现代化先进的管网工程进行农田输水灌溉。以生产路为框架,在田间铺设了纵横交织的封闭式压力管网。乡镇灌溉用水协会根据各村灌溉面积,农作物种植季节、生长情况、土壤墒情、旱情选择配水,实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节水灌溉的目标。
4.2 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保障了水利支撑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现代化高效节水省电灌溉工程系统,全面解决了以往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先进科学的灌溉技术和充足的水源条件,使粮食及其它特色产业规模快速发展,项目区出现了一大批种粮大户,特色优质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大户,形成了特色产业经济强镇、强村、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
4.3 实现了高标准现代化农田基础建设
小农水工程的设计,实现了耕地灌区节水化,工程运行科学化、长效化、灌区路网化、工程管网化。同时实现了灌溉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建成“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近20万亩。用水成本由以前每亩次30元左右降至10元左右,节水节电,达到设计要求。
4.4 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
阳谷县小农水建设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现代化工程设计建设从2010年11月22日开工,至2013年3月31日完工,达到了现代化建设水平。农业生产条件极大的、全面的得到了改善。实际效益超过了当初设计效益。据统计,项目区新增年蓄水、引水、提水能力485 m3,新建高效节水省电工程5处,改善、新增灌溉面积15.25万亩,年增产粮食平均202.47万 kg。年均增经济效益产值548.49万元,年节水1059万 m3,省工2664万个,节地1448亩,农民人均年增加收入1500元。经省市考评验收获优秀工程。
工程建设后,县水务局又帮助项目区乡镇协会建立了工程轮灌、维修、管护、财务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水费收缴管理等相应配套的规范制度。并分期分批对基层用水协会成员、农村水管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建立了工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从而使群众受益、政府满意。项目区工程运行完好率和水费征收率均达100%;真正实现了“惠民工程”“民心工程”。2013年9月,阳谷县以优秀的水利工程质量和数量,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五批小农水建设重点县。获全省18个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重点县名列第一的好成绩。
2013年春节期间,项目区受益村群众敲锣打鼓为乡镇政府和水务局送去了锦旗,上书到“水利工程为农民,党的恩情比海深”,“高效节水花钱少,多党的好领导”,“水利润泽万物,工程惠泽百姓”。
阳谷县小农水工程设计和建设者们,为农业大县向农业经济强县的跨越发展,攻艰克难,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斌.水利工程自动监控软件系统的用户体验设计[J].中国水利,2014(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