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范文

时间:2023-09-01 09:20: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

篇1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109-02

一、迅速变化着的新媒体已经对媒介素养的研究提出了新挑战

(一)新媒体的特征

特别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它能够传播海量的信息,去权威化,具有虚拟性的特征,并且给人以偏感性的体验。因此,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消解媒介认知,弱化媒介判断能力。

1.由于新媒体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特征,所以它具有传播海量内容的功能,进行超链接的功能。当还处于传统媒体时代的时候,在具备了明确的把关人制度的情况下,各种媒介信息在投放给广大受众之前是需要经过重重把关的,当受众接触到信息的时候,实际上它已经被净化。所以,在面对媒介产品的时候,信息受众的选择难度系数就相对较小,然而当面临新媒体生态环境,把关人已经随着把关人制度的消失而退居幕后,权威的声音不见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一下子呈现在广大受众面前。因此,这带来的是信息的大爆炸,对于适应了传统媒介的广大受众来说,这样的巨大变化将使他们晕头转向,因为信息毕竟太多,而且多种多样。这就对广大使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进一步加强媒介认知,要求他们提高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对于今天的媒体受众,当面对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真真假假的海量信息,对于如何辨认真假,并从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这一问题,许多受众都显得异常迷失,无所适从。

2.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很多但显得非常凌乱,许多没有一定的规制而且来源不明。因此,它的权威性已经严重弱化,围绕一定中心的特征已经完全丧失。当然,在某种程度上,这也会消解受众已经形成或者正在形成的认知信息和判断信息的能力,在没有权威引导和说教的情况下,当面对爆炸性的媒介信息,无助的受众更像一个孤儿,他们显得很无所适从。

3.在新媒体世界中,一切都高度虚拟化,它构筑了另一个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高度仿真,例如,你可以在网络中找到一切你想要参与的活动,甚至在现实生活中的感情创伤,或者对某事物的失落和不满,你也可以在网络空间中得到弥补。这种高度逼真又极端虚幻的网络媒介空间不宜于媒介受众长时间停留,长时间过度地沉溺于这样的环境,很容易使媒介受众丧失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和判断能力,更不用提对信息正确的认识和判断。

4.新媒体所提供的更多是平面化、快餐化的消费信息,这一特征决定了使用者会更多地以情感体验来对信息作出判断,而不是通过理性思考进行。新媒体的时代就是读图的时代,图片已经成为新媒体传递信息的主流方式,以图片来描述和反映内容,可以使信息更加形象化、平面化,新媒体如此直观性和感官刺激性的表达形式使得广大受众的思维过程在无形中变得更加感性,这种感性体验已经深深挑战了人们在长久以来所形成的理性思维,因此,它也必将会对广大受众的媒介认知和判断能力产生进一步的消解。

(二)新媒体的阅读特性

在新媒体中,碎片化的信息导致浅阅读,消解了媒介受众的批判能力。作为一种深度的阅读体验,纸媒时代的阅读更加崇尚人们反复的阅读、思考、揣摩、思考和探寻经典中的深意,从而培养人类的理性思维,积极的向善心。一种支撑人类持续向前发展的永恒的力量是它试图探寻的。新媒体则与之完全相反,从本质上说,新媒体中的阅读属于一种快餐阅读,在某种程度上,它的表达方式决定了它就是典型的浅阅读。浅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成就了两个时代宠儿,即文化商品和文化消费者,这种更为浅显的非线性的阅读方式陈述观点片面并且严重欠缺理性,阅读目的更加商业化和消费化,这就造就了追求海量、快速和视觉感官刺激的传播效果,并且阅读目的不在引导探寻人生价值、人类进步发展等宏大的问题,从而也就不再需要认知心理的深度介入,只要能够体验现代阅读的快餐味儿和娱乐性就行了,它甚至是对传统深阅读在内容和情感之间进行的解构。

(三)消解群体的质疑能力

在新媒体中,群体化盛行作为一种交往方式,它能够消解媒介受众的质疑能力。在群体化的新媒体上,每一个群体都需要有一定的依托,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聚集在同一个媒体空间中,作为受众,只要参与到某一媒体空间并做一定的交流,他就会对这一空间丧失防备能力,消解质疑能力。其实,作为媒体空间和媒体空间的预先打造者,他的最原始出发点就是盈利,所以,无论出现何种信息,它都是必然经过加工的。因而,一旦进入这样的群体空间,受众的质疑能力总会受到消解。

二、媒介素养研究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向

(一)必须考虑重新修正媒介素养的定义

媒介素养的定义是指媒介素养能够为一般群众所接受的概念。目前,公认的权威的媒介素养定义虽然还没有出现, 但是就目前我国一些学者所默认并运用的定义及描述来看, 我国所认可的基本上是1992年美国定义的延伸版。然而,美国定义毕竟已经是传统媒体时代的产物,它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新媒体时代的影响。

(二)教育中,必须重新确立媒介素养的目标

但就教育中媒体素养的目标而言,其实,它是有多重意义的:首先,作为一个技术目标,它是区分媒体从业人员与非从业人员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媒体从业人员具备从业资格,体现其从业水平的重要指标。其次,作为一个政治性目标,它是一个重要的现代公民意识,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为了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一定的媒体素养。最后,作为一个人生目标,它应该使一个人最终指向具有普世意义并不断积极向上的人生。其实,就像在传统媒体语境下一样,在新媒体语境下,对于媒介素养目标,一个确定的衡量尺度也是没有的,即使一些学者这样讲,有统一的标准是所有目标的共同点。在传统媒体时代,传媒从业人员和普通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采用不同的目标标准。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者和信息受众已经不能再十分清楚地区分开,各自的角色作用复杂,所以,根据不同的身份,应该确定不同的媒体素养教育目标,具体怎样执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三)加强新媒体特征的研究

对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介素养的培养进行研究,一定不能离开整个后现代宏大的文化语境,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审视和辨析如关于群体交往的特征,在传统媒介素养研究中,群体交往鲜有提及,但是,在新媒体生态环境中,它却已经成为重要的甚至是最主要的媒介参与方式。正如很多学者所提的那样,在新媒体时代,普通大众的民主参与意识增加了,参与渠道也增加了,参与热情空前高涨。

三、小结

由以上论述可知,当我们进入新媒体时代,广大受众在传统媒体条件下所形成的媒介素养已经受到了严重挑战,这就迫使广大媒体受众的媒介素养不得不发生转变,以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因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实在太大,海量的传播内容,没有一定的权威性,更加虚拟化、感性化,更加平面化、快餐化。这都使得媒体受众对信息正确判读意识的消解。所以,在对该方面进行研究的时候,方向不得不发生转变,即媒介素养的概念需要重新界定,教育中媒介素养的目标需要重新确立,新媒体的特征需要重点研究。

【参考文献】

篇2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数字信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被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当中。在新闻传播领域,数字信息技术改变了以往的新闻传播方式,推动了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新媒体丰富了信息传播形式,尤其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大众传播,对信息的传播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新媒体的出现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这种情况,新闻工作人员有必要强化自身的新闻编辑媒介素养。

(一)新闻编辑的职业能力与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受到了数字信息技术的影响。以往的新闻信息主要是通过图片、声音、文字传播,但当下,传统的传播方式渐渐被综合应用多样化的影像技术替代。同时,其逐渐成为新闻媒体传播信息的主要方式。面对这种趋势,相关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另外,以往的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传播工作时,必须遵循客观、公开、全面的原则,还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但在新媒体时代,保证新闻的客观真实性变得极难。新闻编辑在搜集、整理新闻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导致编辑新闻时容易对相关信息产生错误的判断。当下,不少媒体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提高自身的关注度,在新闻中大量播报娱乐新闻,忽视与国计民生相关的新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发展理念是对新闻编辑的新闻价值观的误导。

(二)新闻的搜集与整理方式发生了变化

在新媒体蓬勃兴起的时代大背景下,信息量与信息的传播方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趋势下,就要求相关新闻工作者强化专业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高效地搜集、整理信息,并正确判断信息的新闻价值。经过对信息的认真处理与加工,最大限度地体现信息的新闻价值。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在处理新闻信息的过程中,要对新闻信息保持高度的敏感与警觉,具备从众多纷杂的干扰信息中找到有新闻价值的信息的能力。

(三)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的控制力遭到了弱化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形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相关新闻工作者要时刻保持新闻敏锐性,同时要有强大的新闻捕捉能力。新闻具有时效性、客观性与较大的影响力,这就要求相关新闻工作者要在纷繁复杂的新闻信息中排除干扰,保持新闻敏感,进而捕捉到集时效、客观与影响力于一身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但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量的信息通过网络完成了信息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闻编辑对新闻的控制力度。

三、新媒体时代,对新闻工作者媒介素养的培养

(一)顺应时展,完成对信息的整理归纳与传播

在传统的信息传播过程中,新闻编辑的主要职责是对新闻信息进行审核与把关。所以,传统的新闻编辑在达成工作目标的同时,也是在履行工作义务。换句话说,就是对新闻信息进行审核并处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新闻传播媒介变得更加丰富,这给新闻编辑对信息的审核与定位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新闻编辑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高质量地完成信息的处理与传播工作,引导舆论的方向,进而对新闻传播产生影响。在新媒体时代,信息被赋予了商品的标签与价值,商品是受到市场影响的,信息也不例外。受众通过阅读新闻可以了解到新闻中的重点关注内容,同时可以给予新闻工作者相关的新闻反馈,这样的新闻就会变得既有意义又有价值。

(二)强化新闻编辑专业能力,高质量地完成信息的传递工作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工作中,新闻编辑主要是在幕后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为:对搜集来的新闻进行适当的归纳与加工。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迫切要求新闻编辑不断强化专业能力与业务水平,尤其是要重点强化新闻归纳能力。当下,人们对专业的新闻媒体存在依赖心理。其原因在于,专业的新闻媒体可以将零乱、复杂的新闻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体现新闻价值,进而满足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另外,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要培养、锻炼自己进行网络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与新闻接收者展开互动。例如,可以搭建网络平台,通过搜集新闻素材与信息,在微信平台上与网友进行讨论与互动。通过类似的形式,完成对话题讨论能力的训练,进而强化新闻编辑的职业技能。

(三)强化新闻工作者对信息的掌控力

在以往的新闻传播时代,新闻工作者对信息做到了绝对的掌握,同时也制定了大量的信息管理措施。但新媒体横空出世,新闻信息呈井喷式增长,这给新闻编辑对新闻信息的绝对控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挑战永远与机遇并存,新媒体为新闻编辑带来了新的工作形式以及新的工作理念。新闻编辑要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保持新闻敏锐性,排除干扰信息,做到对信息的利用与掌握,使得新闻编辑人员从幕后走到台前,完成对信息的传播,强化新闻工作者对信息的控制力。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新闻工作者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作为一名新闻编辑,要顺应时展的需求,完成身份的转换,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信息掌控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时处理信息接收者对新闻的反馈,引导舆论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新闻编辑要顺应时展趋势,在新闻工作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所谓媒介环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与媒介之间、媒介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关联互动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状态”。每一次新媒介的诞生,都将开创与其相适应的传媒时代,并营造一个全新的媒介生态。全媒体语境下,媒介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

新的传播时代,新闻传播的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前主体是公众媒体,现在则是公众媒体与“私媒体”混合的时代,尤其是2010年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更加凸显了“私媒体”的力量。其以低门槛、快速化、即时性等优势带来空前的普及。网络、手机、微博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将创造、消费、聚合、分享信息的主体――人,放在了媒体版图的中心。而这一点,正是旧的传播时代不曾出现的。

2.各媒介间关系的变化

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模糊了不同媒介之间的界限,打破了原有的媒介生存格局。新旧媒体在现有媒介格局中各占一席之地,并不断细分媒介市场。这使得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间的关系,已再不像过去那样泾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且任何媒体都可以成为对方的竞争对手。在保持原有介质优势的同时,媒介之间开始互相借鉴传播方式,从而实现媒介功能的融合和相互渗透。尤其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政策的积极推动,媒介间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包括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以及媒介终端的高度融合。

3.新闻传播流程的变化

过去,新闻传播业务是以单一的媒介形态为基础, 各媒介有自己的组织结构和采编流程。但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单一的传播流程已被改变,传者和受众的界限变得模糊,受众在传播中的主动性加强,新闻传播的主体由职业新闻记者独家垄断转变为记者与受众共同分享,新闻传播模式由单向线性传播转变为双向互动性传播,由媒介组织对大众的传播转向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这种以传者受者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新闻传播模式,带来了新闻产品的多样化。

4.服务对象的变化

全媒体背景下,各类媒介间高度融合,媒介产品的多样化以及Web2.0应用的不断普及,这一切都为受众提供了在更大范围内参与传播和进行交流的可能性,使受众由单纯的受者角色转向传者和受者的双重角色,由单纯的“读”、“听”、“看”向“写”、“制作”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信息向主动地创造信息发展。这一转变不仅赋予了普通公民新闻报道者的崭新角色,也直接导致了“公民新闻”的出现。尤其在新闻事件现场,他们可以用手机、微博等在第一时间发出信息,表达观点,扮演着“公民记者”的角色。“公民新闻”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对信息的垄断,这在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显得尤为突出。以2010年11月上海胶州路大火为例,在发生火灾后的第1个小时里,原创性的信息超过百条,图片达到数十张,远远超过了传统上认为的报道速度最快的通讯社的报道。

全媒体时代对新闻人媒介素养提出的挑战

全媒体时代,媒介环境的整体变迁带来新闻传播内容、渠道、方式以及传播观念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并使其呈现出诸多全新特质,这些都对媒体人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1.新的传播方式对媒体人的多媒体传播能力提出挑战

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改变了传统媒体信息采集与制作的流程,即不同的媒体集中在同一个信息操作平台上,统一策划,资源共享,根据各自媒体和受众的特点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工,制作不同的新闻产品,最后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传播给特定受众。这种新闻业务流程是对新闻信息和资源的整合与重构,要求传播者的传播能力在包容传统的基础上具备全媒体的操作理念。

2.融合新闻挑战媒体人的信息选择与整合能力

媒介的融合使新闻以一种融合的姿态出现在受众面前,即“融合新闻”。“融合新闻”突破了传统媒体间的限制,其整合所有的媒介,集中力量采集新闻素材,再根据各自受众的特点进行加工,将文字、声音、图片、图像和Flash等集于一体,最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出来。“融合新闻”体现了这样一种理念:媒体对事件的处理更加多角度,更注重原创性和多媒体化,更倡导受众参与,更注重与受众的互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新闻记者的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新闻信息的驳杂挑战媒体人的信息把关能力和批判的认知能力

全媒体时代,媒介形态的多样化增加了人们接触信息的频率,新闻来源的多元化、复杂化,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等等,都使得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的数量增加。尤其是在新闻信息的横向传播过程中,即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转发、转播、转载的再次传播过程中,传播一方为了在瞬息万变的媒体环境下提高时效性,仓促之间往往会对信息缺少把关。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多次传播的保真度,考验的正是媒体从业人员对信息的把关能力。

全媒体时代媒体人怎样提高媒介素养

1.加强多媒体传播的能力

全媒体背景下,媒体人不再是为一个单一的媒体服务,而是为媒体集团内的多个媒体平台服务。记者采集回的信息,要既能为报纸供稿,又能为广播电视制作节目,还能为网站、手机媒体提供稿件和图片等。因此,与强调传播者的调查研究能力、新闻敏感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传统能力相比较,职业传播者能力结构的现代版本,更加强调多媒体传播能力,即掌握多媒体技术,能够熟练而快捷地搜集、发送、处理各式文本、照片、图表、动画、视音频等材料,其中也包括由这种多媒体能力内定的多语言符号的编码解码能力,即熟练运用英语这一交流工具。当然,要成为“全媒体型新闻人”,首先要注意培养多媒体报道的思维和理念,懂得不同媒介的传播效果,才能将信息资源转化成不同的媒介产品,进而提高多媒体传播的能力。

2.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全媒体时代,专业记者的核心价值已不再是采集一般信息,而是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筛选、探寻、鉴别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有序整合和立体呈现,帮助受众更加真实、系统、深入地了解和把握这个世界。当今社会,谁拥有更强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谁就拥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全媒体时代要求新闻人具备宽口径、多复合的知识结构,既要有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基础知识,掌握跨媒体的技术技能,又要努力从心理上走近受众,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并及时将他们所需要的内容送到“家门口”。

3.培养多种敏感力

在媒介融合、创新、变革日新月异的全媒体时代,优秀的新闻人除了要对新闻的喉舌功能敏感,对新闻的社会使命敏感外;还需要其他一系列的敏感力,其中包括:对未来媒介形态及发展趋势敏感;对新媒介产品生命周期敏感;对其服务对象敏感;对人们的基本需求敏感;对新媒介技术带来的生活形态的改变敏感;等等。这一系列的敏感意识加上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媒介技术使用能力,是当今时代所呼唤的优秀新闻人的媒介素养。

4.坚守新闻职业道德

在任何时代,新闻人的媒介素养不仅包含专业素养,还包括职业道德素养。在媒介化社会的今天,在媒体的大众化、商业化、市场化程度愈深的大环境下,坚守新闻职业道德的意义尤为重要。试想一下,如果媒体从业人员滥用媒体权利牟取私利或者进行权利寻租;或者为增加点击量、发行量和收视(听)率进行恶意新闻炒作;或者报道干涉私人领域,“人肉搜索”侵犯公民隐私权;甚至制造“假新闻”、“有偿新闻”等等,不仅会导致受众流失,降低媒体公信力,媒体的责任和担当更无从谈起。

篇4

中图分类号:G2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0-0141-02

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就是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在进行新闻编辑工作时,要明确理解社会各个领域对媒介信息的产生和带来影响的内容,而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深层和辨别能力体系媒介信息的价值,让新闻行业可以向正确的方向良好稳定的发展,这是对新闻编辑人员最基本的职业素质之一,是做好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保证。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工作人员一定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解放思想,抛弃传统的新闻编辑理念,牢固树立新时代先进的新闻编辑理念,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推进新闻行业良好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1.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的新闻传播控制权逐渐削弱

在以往的媒体中,新闻编辑作为信息的主要传播者无论对信息采集还是编辑整理以至于最后的排发环节,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它可以自行操控报表新闻内容,也能删除新闻信息。但随着我国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信息评论和报道的权力逐渐拓展到每个人的身上,信息作为大众化资源,已经不再局限与新闻编辑新闻传播形式,就如同《连线》杂志里对新媒体定位的那样:是所有人面对所有人的传播。这在无形中已经分化了新闻编辑的垄断性,并不断削弱了其对新闻实质性的控制力。人们对于兴趣浓厚的消息、传播与跟进早已不必需要编辑后台审核,而是运用网络技术在网络上直接进行微博评论、信息转发与分享等形式来传播新闻信息内容,让新闻信息传播变得更加自由化,随着这一程度的不断加深,新闻编辑对于新闻传播的控制性也越来越弱。

2.新媒体时代需要新闻编辑人员对工作方式作出改变

新媒体时代下,为了促使新闻编辑工作更好的适应现今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新闻编辑的价值,新闻编辑人员需要对新闻编辑工作形式进行转变。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下,新闻编辑人员主要负责收集和找出新闻信息、新闻资料,并且还需要对新闻内容进行编辑报道,主要的工作内容为幕后工作,而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人员不仅要牢固掌握新闻编辑工作的技巧,还需要将新闻信息有效的传播出去,以便实现新闻信息的价值。为了获得更多的受众,新闻编辑人员要根据现今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来选择新闻内容,新闻编辑人员要与观众进行良好的交流和互动,积极采纳观众的意见,这样才能保障新闻行业良好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国际化程度也不断加深,西方专有名词以及各种新生媒体与技术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对于“专业主义”而言,也属于地道的舶来品。迄今为止,我们认知里的新闻专业精神指的是“作为合格的新闻媒介必须在客观、真实、全面等原则的基础上,以服务新闻受众为己任,并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经过一系列的新闻实践,这种专业化精神已经深深的根植于每个新闻媒体人心中。然而随着社会化程度的加深,新闻媒体以市场为导向的趋势也日益明显,以往的新闻编辑程序为:初审复审终审,最后为定稿排发。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媒体固有的专业性认知与编辑方针备受影响,甚至发生偏离。显而易见的,为了提升媒体自身影响力,获取市场份额,诸多媒体前赴后继进军娱乐圈,致使除了必要的硬性新闻,娱乐报道频频居高。例如,最近热度居高不下的“王宝强离婚事件”,尽管事件发生时正处于里约奥运会阶段,但仍然成功抢过奥运风头居于头条,居高不下的事件曝光与点击率经过各方媒体的炒作发酵,长时间地吸引了大众眼球,这就不得不让我们产生思考:新闻行业在市场化势头愈加强烈的未来,严重偏离了原有的专业精神,而作为基本性的这一精神到底能保持多久?

新闻编辑作为是新闻传播领域的关键人,对于新闻性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此,哥伦比亚大学媒介问题权威人士埃弗里特・丹尼斯曾在其著作中《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指出,不具备媒介素养的人称之为媒介文盲,而其可以在无形中对人类精神造成破坏,这种破坏性近似于被污染的水和食物对人类肉体产生的损害程度一样”。此论断形象化地指出了不合格的新闻媒体人社会责任感缺失后对媒介受众的强大破坏力。众所周知,新闻传播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主要包括两个层面:首先是媒介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知晓权,并依据相关内容作出的一系列反应;其次是新闻应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与正面的引导作用。然而,通观进程中的整个新媒体时代,无论是新闻编辑还是媒介受众,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大数据,除了应接不暇的忙乱,对于应有的作用与效果却微乎其微。身处海量信息内的新闻编辑无法正确界定现实与媒介世界边界,从而无形中加剧了部分新媒体消极消息的破坏力。例如对于犯罪、灾难与战争事件等破坏性事件的大肆报道与传播,不基于事件真实性的扭曲报道,类似的消极事件使媒介受众变得越来越迷茫、压抑和浮躁,进而导致犯罪事件频发。因此,基于社会责任感条件下的新闻媒体人,其媒介素养高低程度直接影响到新闻行业的具体秩序,既可以是井然有序也可以演变成乌烟瘴气,而秩序好坏程度直接取决于新闻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性。

二、对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进行分析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传播系教授詹姆斯・波特在《媒介素养.第四版》一书中指出:媒介素养包括三个重要方面,即个人目标、知识体系和技能。个人目标是发展的方向与期待值,知识体系是语言和思维的组织材料,技能是基本保障。无论是对于受众人还是新闻编辑,媒介素养都是其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对于受众人而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能够顺应媒体时展的趋势以及正确的媒介导向,使媒介信息真正的为自己所用。对于新闻编辑而言,作为媒介信息的引领者,更应该以提升媒介素养为己任,为广大受众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媒介氛围,不断提升媒介的思想高度,为做一名合格的媒体人而不懈努力。下面针对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进行深入分析如下:

1.有效满足现今时代下新闻读者的需求

新闻行业要想在新媒体时代下稳定发展,那么就要转变新闻编制者的编辑理念和思想,改变编辑工作形式,而且新闻编辑者必须要了解现今社会新闻读者的需求,多于观众进行沟通和交流,掌握和了解新闻读者的新闻要求,并根据当前的新闻内容在结合新闻读者的需求进行新闻编辑,这样可以需要很多新闻读者的关注。新闻编辑者也要将传统的编辑理念进行转变,有效借鉴国外先进的编辑方式,良好学习其先进的编辑技术,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今社会对新闻的要求。并且新闻编辑者不要盲目的改变新闻编辑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新闻编辑判断能力,一定要保障新闻具有真实性、可靠性,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新闻报道,也能有效将媒介的导向作用良好的发挥出来,有效推动新闻行业在新媒体时代良好的发展。

2.要具有判断新闻价值的良好能力

新闻编辑者采编工作的好坏是由选择的新闻信息的好坏来决定的,因此新闻编辑者必须要具备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与筛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创新和再生产新闻内容。新时代下,新闻工作者之间的竞争力也变得愈加激烈起来,所以新闻编辑者不仅要不断拓宽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也要不断提升自身对新闻内容的不断创新和再生产能力,而且新闻编辑者要保障新闻具有良好的价值,做到对新闻事件客观及真实的报道,拒绝虚假新闻信息,将正能量的新闻信息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接受新闻信息,这样也能有效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良好发展。

3.发挥新闻引导者的职责作用

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新闻信息的传播相似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特点,可以有效拉近受众和新闻编辑者之间的距离,他们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进行交流,新闻编辑者可以通过与受众进行沟通,了解受众的需求,在引导受众阅读新闻、了解新闻,新闻编辑人员要编辑出具有正能量的新闻内容,有效将新闻的价值和作用良好的呈现出来,经营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形式,改变社会中出现的不良之风,实现新闻传播的有利价值。

4.形成多样化的知识结构

随着我国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新闻的需求也逐渐提升,新闻行业要想适应现今社会发展需求,那么新闻编辑人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编辑能力,也要了解新闻读者的需求,因此新闻编辑人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进行相关知识学习,提升自身的知识结构,编辑出具有特色的、有创新意识的新闻内容,吸引更多的受众来关注新闻内容,良好推动新闻行业稳定发展。

三、结 语

随着我国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市场价值的驱使下,新媒体的发展将给新闻行业带来更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也给我国新闻编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必须时刻以高度的社会受众责任感为己任,严格按照新闻专业化精神要求自己,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其更好地为媒体受众提供真实、客观的新闻报道,并提供更具品质化的服务,有效地引领新闻行业在新媒体时代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坚梅.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J].新媒体研究, 2016(6):158-159.

[2] 郭兴筌.浅谈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J].新闻研究导刊, 2016(12):23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