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营养学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09-01 09:20: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健康营养学基础知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健康营养学基础知识

篇1

虽然我国的饮食疗法源远流长,古代的医学家也积累了许多关于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方面的资料,祖国医学史上早有“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的说法,还出现了许多与饮食治疗方面有关的书籍,如《黄帝内经》、《食疗本草》、《千金要方》、《饮膳正要》等。但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临床营养学学科的创建是近些年才展开的工作。目前如何进行临床营养学教育不仅是各国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也是我国培养医学人才面临的问题之一[3]。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临床营养学的教学过程中面临着教学内容不够完善、教学资源短缺、缺乏临床实践教学经验等诸多问题。我校临床、麻醉、检验、护理、口腔、影像等专业都开设了本门课程,大多为选修课。在学习临床营养学课程时,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相关各临床学科的专业知识,但由于他们对预防医学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且部分学生对学习非专业课程兴趣不大,因此如何改进常规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搞好临床营养学的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2循序渐进,把握正确的授课程序

在安排临床营养学授课内容时,考虑到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营养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甚少,所以在讲授过程中将整个课程分为两部分即“营养学基础知识”及“营养与疾病的相关问题”进行讲述。授课初始,要将营养学最基本的、也是较为重要的知识点讲授给学生。由于学时数有限,所以在讲述时要打破常规的授课次序,把准备作为专题介绍的内容以外的各章节的重点放在绪论中作一概要讲解,让学生对整个营养学包括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有一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为后面讲述营养与疾病的相关内容作一很好的铺垫;在“营养与疾病的相关问题”讲授中,先进行临床营养学概论的讲述,包括营养治疗的基本内容、组织管理、营养支持、营养病例的书写、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等;在讲授营养与常见疾病的膳食治疗时,先简要回顾该类疾病的发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主要治疗措施等有关内容,再重点讲授该类病人可能存在的营养问题,最后对疾病的饮食调控原则及营养治疗方案进行讲解,让学生懂得如何在了解病人病情及临床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合理指导饮食。同时结合实例列举各类疾病的营养治疗食谱,巩固了相关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由于讲述的部分内容教材上并未涉及,所以备课时整合了许多其它的相关资料应用于课程讲授中并将讲授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的编排与整合,利于学生学习,丰富了讲课内容,提高了授课水平。

3将营养学知识和原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授课过程中,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食物与营养对人体健康及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影响,同时利用营养学的知识和原理适时指导学生的摄食行为,学以致用,让学生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的讲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2

中图分类号 G11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347-02

Application of Multiplex Teaching Mode in Food Nutriology

ZHANG Jing-jing WANG Xi-chang TAO Ning-ping * LIU Yuan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

Abstract 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the course of food nutriology as a public elective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ith the help of this course,students will fall into the habit of healthy eating,and the scientific nutrition concepts will be gained publicity.The teaching method,teaching mode and content of courses we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The combination of modern teaching techniques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patterns,adoption of debating issues and renewing teaching content were brought forth,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promote students′ enthusiasm.

Key words food nutriology;multiplex teaching mode;teaching method;content of courses;application

食品营养学以营养的基础知识、食物营养、营养与人群健康、公共营养、营养强化、食品营养工程为主要内容。“民以食为天”,食品营养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非常重要。目前,中国人85%死亡原因是由于慢性疾病造成,如学生中存在不吃早餐、三餐不规律、暴饮暴食等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对健康危害很大。因此,该课程授课宗旨不仅灌输学生食品营养学相应的知识框架体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营养学知识真正应用到生活实际。此外,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关注起膳食营养,学生选修《食品营养学》的部分原因正是出于对该学科的兴趣和对营养学知识的需求。因此,通过开设公选课《食品营养学》普及营养学知识非常有必要。

目前,食品营养学的公选课可能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内容多,课时数少,来不及采取多种教学手法结合进行授课;而学生通常来自各专业,对食品营养学的内容了解程度千差万别,面对这门理论性强、涉及面广、知识点散的课程,若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授课,难免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同时,根据教育部“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拓宽知识面和重视应用”的教改精神,有必要将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食品营养学教学中进行探索实践,扩充和丰富教学内容等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其对营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并使其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能更理性地分析各种新兴的营养学观点,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1 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结合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的必备手段,其具备了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多项优点。首先对教师而言,可以不用再花费大量时间备课和书写板书,并可通过在课件上添加图片、动画等手段,将要讲授的内容更加全面和生动地展现出来。对学生来说,上课不再需要记录大量的板书,可集中注意力听讲,课后通过拷贝课件,将上课内容完整保存下来,反复观看复习。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的丰富性,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内容本身而言,食品营养学因结合了食品安全、食品工程原理、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等课程,非食品专业的学生对部分内容理解起来就较为困难。即使对食品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些章节如食物的消化吸收,仅学习教材较难理解,但这些难点若通过动画或录像的方式体现出来,便很容易理解。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快捷方便的同时,也带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通过深刻理解教材,提炼知识点精华后详细准备板书内容。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在方便备课的同时,却也造成部分教师在备课环节对网络的过度依赖。目前忙碌的高校教师群体很少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在一节课里将精华传递给学生,互联网的便捷能轻松下载到各种课件,有些只需稍加修改便能作为讲授内容,而有些甚至不加修改就一步到位。如此一来,教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教学的重视程度,甚至于可能自己都没有完整熟悉过教材就给学生讲授,于己于人都不符合教学本身的意义。另一方面,由于课件通常承载的信息量很大,学生无法有效地从中提取重点和难点,而且不再需要记录大量笔记,课堂上对学生大脑的刺激就相对有所下降,不利于对信息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许多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变差。

由于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有必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因此,可以适当将传统板书融入现代的多媒体教学,用多媒体作为承载教学内容的主体,将板书作为梳理教学内容的工具。通过板书将教学内容体系模块化,基础知识模块固定化,现有内容已经很完整,实例也很充分,需要进一步进行多媒体动画设计,将其建设成为一个个固定化单元,供各位教师授课使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抽象、需要补充或不便于书写的内容如概念、图表、动画和数据等制作出来;利用板书将多媒体课件缺乏整体性的内容进行弥补,梳理出一堂课的主要脉络,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1]。

比如在讲到“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这一章时,若将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在课件上一一列举出来,既凸显不出主要的知识点又容易让人觉得枯燥。因此,用板书概括每类食物所要讲授的几块内容(优势营养素,缺乏营养素,与其他类互补,安全性),而多媒体在阐述这章内容时,可用图片、视频等手段展示各类食物及其对应的营养素,与板书进行互补,这样学生便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幻灯片结合传统板书教学,可以使教学大纲条理清楚,内容生动形象,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2]。

2 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引入

随着社会各界对营养的日益重视,各种媒体渠道出现了越来越多关于营养的各种信息和观点,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量信息的涌现就难免鱼龙混杂,出现部分缺乏科学依据和营养学基础的一家之言。因此,作为食品营养学的学习者,掌握好经典的营养学理论,对一些热门或争议较大的观点提出自己科学而客观的见解很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除了在课堂上学习基础知识外,还需准备一些较为经典或热门的、具有争议的营养学论点,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就需要改变目前以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入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2],这种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总结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除此之外,另一种教学模式――论辩教学法[3]也是国外常见对话式教学法之一。这一教学法可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不妨可以将问题教学与论辩教学结合起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社会上出现的有争议的观点让学生讨论,如“牛奶和豆浆哪个更具优越性”、“酸碱体质是否科学”等。而论辩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分小组讨论,也可以自由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等。教师在论辩中不参与实际的辩论,只负责涉及题目和辩论结束后的总结。另外,如果在课堂上时间有限,还可以网上设计相应感兴趣的热点话题进行课后讨论。

《食品营养学》是实用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除了探讨热点话题,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报告宣讲,进一步拓展知识面,比如食疗、食补、药膳、食物相克、合理减肥、大学生合理膳食的构成、强化食品和保健食品的研究进展等,这些都是书本上没有涉及到的知识,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PBL、论辩教学以及自主宣讲等各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对食品营养学授课有一定意义。首先学生不会拘泥于只学习条条框框的理论和课堂教材,随着问题的提出,授课的内容可以从课本延伸到当今社会关于营养学的种种论点和知识。将课本知识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后,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并通过对一个问题的阐述,将信息整合归纳起来,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无形中提高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 以信息为主体的教学内容的丰富

首先在主体课件内容的编排上,以教材为主,但不一定按照教材的顺序讲授,可以参考国外的一些经典教材,大体理出所需讲授的主线。比如先概述食物的选择和人体健康的关系,让学生有个大概的认识,然后提出营养素摄入的一些标准,接着分章节讲述几大营养素。而在分别讲述各章节内容时,又可以先提出几个与之相关、且富有争议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的内容,且对每一章节的学习可以提出几个需要掌握的目标。这一点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典营养学教材的编排[4],如在提到食品的选择和人们的健康这一章,就每一块知识点分别提出了对应的学习目标,如一顿合理膳食餐的五大特征,如何养成一个长期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学会辨析一些来源于不同信息渠道的错误营养信息等。不难发现,这些学习目标并非过分挖掘专业的深度,而是与每个人生活密切相关,且易于理解与实用。除此之外,在讲授内容的同时,还可以补充一些有趣及实用的信息。比如讲授食品维生素章节时,可通过视频先介绍这些维生素被发现的过程,在了解过这些维生素被发现前引起的种种疾病后,学生便对其功能有个较深的印象。结合生活,可介绍VC和感冒之间的关系等。再如介绍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时,可将目前较为热门的相关的食品安全学内容融入其中。如介绍完各类蔬菜的营养价值后,可补充介绍蔬菜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及硝酸盐、亚硝酸盐等),由此便可以再介绍一些如何清洗果蔬,探讨下隔夜菜是否能吃等一些问题。再如还可以介绍一些前沿且实用的营养学知识,如食品营养计算器、食品营养标签与食品标签通则等话题。

各类知识的引入,特别是和学生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一些问题探讨,可大大丰富原本枯燥的理论体系,生动活泼的内容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4 参考文献

[1] 戴波,刘华戎,彭云.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2013(9):23-24.

篇3

美容营养学是以营养学和美容医学为基础,以人体美容为目的,通过合理营养和特定膳食来防治营养失衡所致的美容相关疾病,从而达到延缓衰老、促进健康的一门应用科学。随着美容医学的发展,营养与美容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营养学也逐步成为美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是美丽的基石,而合理的营养则是健康的核心基础,美容营养学的研究内容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融入他们的生活中。近年来,民众对美容行业的要求逐步升高,要求美容与养身一体,得到个性化设计的美容服务(个性化的美容服务项目、养生建议及营养膳食指导等)。因此,无论是美容企业还是学校美容?R刀挤追卓?设了美容营养学课程。

一、美容营养学教学内容存在的不足

由于美容营养学课程开设的时间较晚,目前没有中职的美容营养学教材,中职中医美容专业只能选用高职高专或本科类教学的《美容营养学》教材。例如,北海市卫生学校现在使用的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晏志勇主编的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美容营养学》,内容主要包括绪论、营养素与美容、合理营养与美容、皮肤美容与营养、损容性疾病与营养、美容外科与营养、肥胖症与消瘦症的营养膳食疗法等。

美容主要分为医学美容(分中医和西医)和生活美容(也有称保健美容),中职的中医美容专业主要是以中医保健美容为主,多为校企合作办学,学生都到美容企业实习。该专业的学生不具备临床诊病的能力,也不具备处方权。从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的需求来看,北海市卫生学校正在使用的《美容营养学》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临床营养知识内容过多。在北海市卫生学校目前采用的《美容营养学》教材中,损容性疾病与营养、美容外科与营养、肥胖症与消瘦症的营养膳食疗法等内容偏向于临床美容营养,以对损美性疾病的诊断及营养治疗作为重点,且所占篇幅较多。特别是损容性疾病与营养、美容外科这两章,以临床的角度去讨论疾病为主。而中医美容专业的学生实习主要到美容企业为主,不安排去医院,服务对象主要是美容消费者包括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以损美性改变为主要表现者。因此,此部分的教学内容不适用于中医美容专业的学生。

(二)中医美容营养知识内容较少且简单。中医美容专业主要学习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中医美容学知识及各种保健操作,各种生活美容知识与方法。专业学习的目标是以中医保健美容为主,学生通过学习,会用中医的理论及方法在辩证治疗的基础上,对顾客进行饮食指导及调养。中医饮食美容在中医美容保健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中医保健美容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本书中相关的内容较少,只有常用美容食物这一节是中医饮食美容的内容,而且介绍得比较简单,不能满足学生将来的工作所需。

二、教学内容改革措施

(一)调整教学内容比例,适当删减临床美容营养治疗内容。中职中医美容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中医保健美容技术型人才,能够满足广大基层美容养生市场的需求。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并本着对教材“够用、实用、用得上”的要求,将美容营养学课程中西医美容营养学与中医美容营养学的比例从9∶1调成 6∶4,删除与美容养生关系不密切的部分损容性疾病(如湿疹、银屑病、进食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和美容外科与营养等内容。

(二)增加中医美容营养知识。培养中医保健美容技术型人才,是中医美容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医饮食美容是中医食疗的一部分,也是中医美容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医的内在调养以养生为依据,进行饮食起居七情指导。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医养生和营养知识的推广,人们更青睐于这种贴近自然而无副作用的美容手段。因此,需要增加中医美容营养的知识,包括中医美容营养基础理论知识和中医体质美容饮食两部分。

1.中医美容营养基础理论。中医美容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介绍的中医基础知识多数都是与临床有关,很少将知识与美容相联系起来。学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后,无法将所学知识与美容相联系,也无法根据所学对顾客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因此,要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中医美容营养基础理论知识。中医饮食美容理论基础中主要阐述了五脏、气血津液、经络与美容的关系,还包括食物的四气五味。例如在五脏中肺的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肺开窍于鼻,与皮毛关系密切。肺主气的功能正常,则使皮肤致密光泽,反之,肺主气的功能减退,可影响皮肤的致密性和弹性,出现皮肤松弛起皱,毫毛枯槁。

篇4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196

营养是人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必须的,也是人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基础物质。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膳食安排,那么就能够获得较为均衡的营养,让身体的生长发育得到有效地促进,让抵抗力得到有效的增强,让身体的健康得到有效的保证,让一些疾病得到有效的预防。而如果膳食结构不合理,那么获得的营养就会不均衡,甚至某些营养元素还会出现缺乏的现象,这可能导致生理机能下降,让抵抗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令身体机能的适应能力有所变弱,使不少疾病开始主动找上门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膳食的需求逐渐从温饱转变为精细,这里的精细就是指的营养均衡,因此大家都希望能够掌握一些与营养学有关的知识,以便能够合理地对膳食进行安排,从而吃出一副健康的身体。而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的原动力,对于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同时,社会的发展从一定程度来看,对大学生也是有所倚重的。因此,在大学校园进行营养学的普及,教师对大学生的营养学学习进行引导,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到相关的营养知识是极为必要的,这不仅可以让大学生的自身健康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而且还会对社会上的营养学发展及应用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为大家的合理膳食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令大家的身体健康能够在合理膳食下得到有效的保障。

一、大学生营养学普及的必要性

从大学生的身体发育来看,他们正逐渐从青春期向壮年期过渡,正处于一生中营养需求最为旺盛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大学生生长发育的具体状况、学习效率的高低、生活质量的具体水平、身体对于一些疾病的抵抗能力等,或多或少的都与大学生营养的摄入有着一定的联系。

通过简单的调查不难看出,虽然在校大学生的营养状况有所好转,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得到改善,但是由于其营养学知识依旧缺乏,在食物的选择和搭配上仍存在着有些不合理的现象,从而使得大学生的营养过剩和营养缺乏问题依然存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大学生长期存在着极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经常不吃或长期不吃早餐,平时爱吃一些零食,不按时吃日常的三餐,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出于爱美目的,盲目减肥、过度减肥,最终导致消瘦,发育不良。

据我们对八个班级共三百多名大三学生体质指数BMI调查结果显示,消瘦百分比达到百分之十以上。这些情况反映了当前大学教育中营养学普及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二、大学生营养学普及的可行性

据有关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都对营养学的普及持欢迎态度,约有90%的学生明确表示希望获得全面系统的营养学知识学习,并且希望由学校来提供或开设相应营养学课程。此外,由于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城区地价的不断上扬,以及其他综合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大学都搬到了郊外,以便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但这样一来周围可进行食物选择的场所就少了或基本没有了,学生大多也就只能在学校食堂来进行就餐,这样如何在食堂提供的有限资源内进行合理选择,从而配比出营养均衡的膳食就成为了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技能,进而使得营养学普及变成了学生的迫切需求。

同时,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前,就已经在初高中阶段接收到了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对生物和化学等基础知识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学习,从而为营养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现在就只是缺乏一点教师的合理引导。因此,大学阶段只要开设了营养学课程,那么学生就能够迅速的切入到营养学的学习中去,对其中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从根本上来理解和掌握营养学的相关知识,从而学生就能在具体的学习中做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进而使大学生营养学普及具备良好的可行性。

三、大学生营养学普及的具体方法与策略

高校要开设营养学公共选修课,以便让学生能够选择营养学课程来进行学习,是大学生营养学普及迈出关键的第一步。在具体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来对营养学相关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而且将营养学独立成一门大学课程来让学生进行学习,能够从某种程度唤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能够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营养学知识的学习。

选修课的开设,也是学生获取营养学知识最为直接、简单、经济的方法。例如,大多数学生都有不按时吃早餐或不吃早餐的习惯,教师就可以借营养学普及的机会,向学生大力推广营养早餐的事宜,让学生了解到早餐可以对身体发育起到促进作用,对课间疲劳起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对学生的营养状况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等等。这样既向学生传授了相应的营养学知识,又让学生改掉了不良的饮食习惯,使得教学的效果得到了最大化展现。

四、结束语

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营养学教学对整个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营养学知识,才能够让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使学生能够获得较为均衡的营养,从而能够以健康的状态来迎接接下来的学习。也就是说,大学生营养W普及是势在必行的,且具有极高的可行性,对整个社会及人类发展十分有利。

篇5

考试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环节,也是检查教学质量的一种主要手段,同时也是检查人才培养效果的有效途径。食品营养学是辽宁医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考试课。食品营养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边缘科学,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主要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关系,以及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措施。课程介绍重点介绍食品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及相关的实用知识,营养学基础知识、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不同人群食品的营养要求,提高人提高人民营养水平的途径、食品贮藏加工和新型食品开发中的营养问题等。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达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此,我们对《食品营养学》考试模式进行改革。

一、传统考试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课程考试应当是从记忆、理解和创新三个层面丰富考试内容,既要检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又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传统模式《食品营养学》考核由期末卷面考核、实验考核、考勤组成。其中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就是课程总成绩占100%;实验考核不及格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但实验成绩不占总成绩比例;考勤也不占总成绩比例之中,只是对课堂出勤人数的考核。这种考核模式,考勤不占考试成绩比例,部分学生经常出现旷课、请假现象;实验考核也不占考试成绩比例,学生在实验课上动手能力差,不善于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出勤率低;期末成绩决定课程成绩,学生形成了只要卷面及格就可以的观念,上课出勤率低,课堂学习气氛差,玩手机、看杂志等不良现象,平时没有学习氛围,只有在考试前突击复习时,才会看书、笔记,这很大程度上考核了学生的短时期记忆力并非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出现了“考后全忘记”的学习方法。

二、改革后的考试模式改革考试模式、优化考试结构,从一次终结考试向全程考核转变,从记忆模仿能力向全面考核转变,变单一闭卷考核向开放型多样化模式转变。为了提高学生对《食品营养学》学习兴趣,加大学生学习投入力度,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减少期末考试压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我们对考试模式采取全程评价,课堂出勤占考核成绩的5%、阶段性学习测验占考核成绩的20%、实验教学占考核成绩的10%、其他形式(PBL教学中表现)占总成绩5%、终结性考核占考核成绩的60%。1.期末考试比例下调改革后,将期末考试比例由100%降为60%,改变一卷决定一课程考核方式,题型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主观题型占70%:简答、论述题,主观题型则重点考查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总体认知和应用,课本中则无现成答案可寻,需临场总结、归纳。客观题占30%:选择题、名词解释。在整个考试过程中,允许考生携带相关书籍和纸质资料,但不得使用电子设备、不得与其他同学协商。2.增加了阶段性学习测验打破了传统的期末考试成绩决定最终成绩的习惯,增加了阶段性学习测验,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管理,考核学生对阶段所学内容中应知应会的食品营养学基础知识,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掌握情况。题型只设客观题型:不定项选择题、填空、名词解释等。3.实验教学考核细化实验课成绩由原来的实验考勤和实验报告成绩,改为实验考勤、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增加了实验操作考核,按照制定考核标准对学生考核、提高学生亲自动手机会,故在成绩评定上更应体现实验的过程而不是结果。4.其他形式考核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本课程其他形式考核是采用PBL教学法,将同学分成小组,每组推举1名组长,负责协调组内分工。课前做好宣传和动员,让同学们了解PBL的概念和实施过程,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结合教学大纲设计问题,提前1周分配到各个小组。由组长分工,课下通过教材、文献和互联网等媒介分头查找资料,获取相关知识,然后相互交流。讨论如何运用所获知识回答问题,促使问题得到解决,对于在讨论中的错误和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由指导教师负责纠正或答疑。最后并将研究成果制作成课件,撰写成讲稿。将制作的课件和讲稿在课前2天提交给教师批阅,根据学生表现给予成绩。此环节一方面考核学生查阅文献、论文写作及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三、考试改革效果1.学生课堂情况好转通过考试的改革,学生到课率有明显提高,请假、旷课现象几乎没有;课堂上表现明显改善,看杂志、玩手机、趴着睡觉等不良现象减少;学生回答问题、询问问题更加积极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程度得到加强。2.学习习惯的改变课程考试改革前学生92%以上对课本外的知识获取非常少,到期末为了考试能通过,才拿起教材、笔记开始看看书。课程考试改革后增加了PBL教学、阶段性考试后,68.7%的学时开始对课本外的知识感兴趣,主要途径是从网络、图书馆获得。21.5%学生认为这样考核方式占用太多的个人业余时间,认为传统考核方式较好。3.学生对考试改革的态度认可通过对80名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有30.4%的学生认为新的考试方式有助于对课程内容、知识点的掌握。有15.4%的学生认可从多方面评价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有36.1%的学生认为新的考试方式灵活,认为此种方式需要看书、复习的占27.6%,学生对考试改革的态度持赞同的占到94.1%。通过对《食品营养学》考试改革后,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知识的灵活性以及创新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们并没有感到学习负担的明显增加,而是感到学习更加有乐趣,学生成绩有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晓波,梁小红,刘冬英.《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考试改革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4):734-736.

篇6

《烹饪营养学》课程内容的设置依次为营养学基础知识、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烹饪加工对原料的影响、合理烹饪及烹饪营养与健康等知识。这样的课程内容安排和顺序设置虽然对烹饪专业是必需的,但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这些内容与食品化学、生理学、食品商品学、食品分析及其他诸多学科知识密切相关,而学生在学习营养学之前,并没有相关学科知识就开始进行营养素知识的学习,基础性、理论性太强,学生接受起来有点难度,影响学习兴趣。笔者认为,由食物讲起,逐渐过渡到营养素等知识,先学习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自己食物选择的倾向来理解和学习这部分内容,为营养素知识的全面掌握打下基础,由此引入不同人群营养学的知识,就比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了。其次,要注重基础理论与烹饪实践相结合,充实教学内容。烹饪加工对原料的影响及合理烹饪等营养知识属于应用营养学范畴,也是该课程的主要难点所在。其内容涉及到很多食品化学知识。例如,讲到六大营养素发生的各种变化名称时,学生经常云里雾里、无从理解,而这部分内容与烹饪实践操作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应循序渐进,适当补充相关食品化学基础知识,并补充分析饮食业由烹饪操作不当引起的营养素不a良变化的种种情况。这样,不仅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脱离实际,让学生真正领会所学营养知识并指导应用于烹饪实践。

二、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导致教师和学生间成为传授与接受的教学关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发展的多样性以及智能的培养,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因此,把教授与引导相结合,实施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变灌输为启发,变督促为引导,采用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教好《烹饪营养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逐渐放弃教学中主角的位置,避免“满堂灌”,避免过分细致详尽地讲解教材中的内容,而应在阐述重点内容的基础上,设问激疑,培养学生逐步依靠自己积极思考和汲取书本知识,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吸取知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三、丰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养学教材中的内容多以描述性为主,随着课程的不断推进,《烹饪营养学》教学过程开始应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具有真实的情景呈现、生动的动画演示及逼真的音响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是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非常有效的手段。它可以使学生有效利用形象思维,更轻松地理解所学内容,还可以通过现场录像展现烹饪操作不当引起的营养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但是,多媒体教学容易淡化学科的个性,很多情况下更依赖于前期的教学准备,灵活性比较差。如果能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的同时,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充分利用板书教学,加深其记忆,可以更好地增强课堂的灵活性、互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考试方法应综合评价教学质量

篇7

一、前言

学校培养模式及规格能不能完全符合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探讨的重要课题。高校教育如何满足迅猛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社会真正需求的人才,已成为应用型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改革的原动力[1]。

面对21世纪食品行业全球化发展的挑战,社会需要大量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食品专业人才。应用型食品专业人才必须具有宽广的知识面、扎实的基本功、过硬的综合能力,包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自学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并能在生产加工、设备选型和质量管理方面跨学科合作,所有这些能力的培养都必须依赖于实践教学[2]。而实践教学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培养应用型食品专业人才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然而近年来《食品营养学》课程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笔者提出在《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法。

二、《食品营养学》课程特点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食品营养学》课程是现代营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重点研究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与食品贮藏加工以及与农业发展的关系[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属工科专业,本科毕业生获得的学位是工学学士。其特点是一个应用型极强的专业,2004年笔者留学回国后在吉林省及延边州食品企业进行食品类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活动,调研结果得出大部分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动手型、实用型人才”,大部分毕业生从事的是生产实际工作。因此,除培养学生学好基本理论和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必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很快适应工作,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因此我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适应社会需求,制定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符合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的实际,也完全符合社会对不同类别、不同规格的人才需求。毋庸讳言,在我国为数众多的高校中,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无论就其师资的现有理论水平、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是就其前沿学术研究的外部条件,都不及重点院校[4]。特别是我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是2000年才建立的新办专业,因而盲目仿效重点大学的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学术型、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不仅效果不佳,同时,理论研究本身并不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终结目的。因此,作为为数众多的中国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立足地方实践需要,面向区域经济发展,为地方培养一批又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三、《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的内涵及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食品营养学主要介绍其基础理论及相关的实用知识,包括营养学基础知识、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不同人群食品的营养要求、提高人民营养水平的途径、食品贮藏加工和新型食品开发中的营养问题等,并对近年来食品营养学中的热点问题作介绍和探讨。我们采用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用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食品营养学》。由于食品营养学这门课程授课内容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由于大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我们将一些章节省略不讲,让学生自己自学,如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食物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而增加了营养与健美、大学生的合理膳食构成、从而力争做到浅显、易懂、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目的在灌输食品营养学知识的同时,能够真正做到对大学生健康、文明、积极的生活方式有所帮助。

1.教学手段的改革

我们将教学内容分成各个主题制作成Powerpoint,同时让学生参与版面设计、教学内容的更新、插放图片以及动画制作,学生积极性非常高,查阅大量资料,制作的Powerpoint非常精美。此外,购置了农业部的CAI课件“食疗与食补”、“疾病与食疗要方”等,通过对不同播放形式的教材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大量信息简便、直观、生动、有效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深化了教学效果。由于培养方案的修改原先有的实验课被取消,因此建立的“计算机模拟实验”。通过操作这些计算机模拟的实验仪器或设备,即可进行各种实验,达到与真实实验相一致的教学要求和目的。它是仿真模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专业理论知识多方面结合的结晶。具有其核心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食品营养学理论基础上,学生在计算机上应用已有的理论知识,针对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处理的一种教学手段。普通高等院校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只采用传统的书本知识传授方式显然是不够的,它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进行大量的操作实践。通过开展教学手段的改革将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

2.改革考试方法,以写综述及课堂讨论代替传统的期中考试

通过写综述及课堂讨论,使学生真正掌握营养学理论知识,并且做到学以致用。由于食品营养学知识不仅与基础医学有关,而且与农业科学、食品科学密切相关,与食物生产有关,所涉及到的数据以及实用知识也相当多,因此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调动其积极思维的能力,还能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一定的基础。

3.改革“一言堂”的教学方法,设定专题讨论发表课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制作与食品营养有关的专题Powerpoint,上台发言交流,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才能。通过学习交流,又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更加热爱本专业,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增强。现在许多学生对抽象教条的灌输感到乏力和厌倦,对改革“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可激发学习兴趣,挖掘自己发展的潜力,认识自身的不足,找出自身的差距,增强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

四、结语

通过《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中的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提高,认为食品营养学教学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编制食谱时非常认真,有的将食谱一遍一遍地修改,认为真正学有所用。一般每年学生的考试成绩均呈正态分布,学习成绩良好,没有不及格的现象发生。在《食品营养学》课程建设在培养应用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应用,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化、专业化教学模式,构建了形象化、主动化、综合化的教育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创新动手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通过“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其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加深对食品科学知识的体验和感悟。开发式的教学环境,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参与的热情,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当然,我们的课程建设改革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努力,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需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黄圣明.以营养科学为指导开拓食品工业发展新领域[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2):4~6

篇8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291-02

营养学是研究食品、食品中的营养素以及其他成分在人体内的作用包括摄取、消化、吸收、转运、代谢和排泄的一门学科。然而,这个传统的定义无法适应新世纪营养科学的发展。正如Beauman所报道的那样:以前人们研究营养学以及食品和营养方针时,主要是针对个人和群体的健康以及对食品以及相关资源的开发、生产和消费,现在这个时代将一去不复返,营养学在新世纪将向新的阶段发展。在这个新阶段中,所有相关的学科将注重对人类、生物和物质资源进行开发、保护和维持以及对整个生物圈的稳定等方面的研究[1]。新营养科学理论的提出给人类带来了与传统概念所不同的全新的革命性营养学概念:营养学是一门研究食品体系,食品、饮品和它们的营养成分及其他组分,和它们在生物体内以及其他所有相关生物体、社会和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新营养学概念中加入了生物体、社会和环境因素,这大大丰富了营养学的内涵。新营养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保证人类健康,帮助人类享受逐渐提高的居住水平和自然环境。新营养学将能够有效地解决许多人类在新世纪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人口的持续增长,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病发病率、死亡率日益增加,全球人口过剩导致的对粮食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自然资源的日益减少和流失,世界各个国家以及民族之间不平等差距的拉大等。面对这些世界性问题,传统的营养学研究就束手无策了,所以有人提出只有将传统的营养学与生物学、社会和环境科学结合起来研究,营养学才能合理并有效地发挥其保护、维护并发展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作用[2]。

从学科角度来看,营养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与我国国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和国家经济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传统的营养教学模式多采用课堂教师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的机械教学模式,学生所学主要局限在书本上传统的营养学知识,并没有真正掌握营养学的实践方法与应用技术,如对膳食调查与营养监测等相关实践操作只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最为重要的是传统的营养学没有与其他相关学科如生物学、社会学和环境学等相结合,不能有效地发挥营养学在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和保证人类健康中的积极作用。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的营养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仍占有很大比例,我们很容易发现存在诸多不足,与我们现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营养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过去,在营养学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一直未开设亲自动手营养学实验课,课堂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几乎没有实践性教学环节。营养学教学实验不足,设备条件上的限制是一个元凶,但教、学双方对实践技能的培养不重视是根本问题,结果造成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注重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行膳食设计和营养素计算的能力低,不会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食谱的科学设计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营养学教学改革,将新营养学理论渗透到传统的营养学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构建新营养学教学模式,教学中渗透新营养学理念

在教学中以帮助学生理解营养学理论,掌握营养学的基本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将营养知识与生物、医学、社会等学科结合起来,在避免重复的同时,对学生加大信息量,将新营养学理念融入授课过程中,使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掌握。如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增加了《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这一章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了大量医学解剖学知识,主要介绍了人的消化系统组成及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将营养学与医学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有效调动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将营养学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以适应将来营养学工作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渗透新营养学理念和提高教学实用性,我们进行了创新教学方法改革,主要包括案例教学、现场模拟教学和双边互动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了多媒体课件、电教教学、典型案例的讨论分析和学校-临床实践活动等方法。如在讲授“营养调查与营养监测”这一章的时候,我们先以亲身参加过的一项全国营养调查“中国居民膳食中钙铁锌硒的生物利用率”为例,向同学们介绍了一项完整的营养调查应如何设计、实施,遇到问题应如何解决。然后安排学生5人为一组,自行设计对八一农大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调查的设计方案并实施、评价及撰写调查报告。通过这一教学改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被调动起来,热情高涨,很好地掌握了营养学的相关技术与基本方法,有效地将营养学课堂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营养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更新营养学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科研兴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营养健康观念的改变,营养学的内容也不断地更新丰富。如何将这些新观念新方法及时的传授给学生,也是我们营养学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此外,我们认为营养学教学不应仅仅限于课本内容,还应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在这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营养调查实践分析;疾病与营养案例讨论;编制食谱;成立科研兴趣小组等。我们鼓励学生平时多进图书馆,多上网看新闻,多注意当前我国存在的一些社会营养问题,针对这些营养安全问题,思考应该如何科学合理的解决,或者应该进行哪些相关的科学研究。在学校每年的本科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实施过程中,每名学生都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亲手完成一项科研课题,虽然课题不大,但在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考试方法改革,激励学生学习主动性

课程考试是检查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仅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需要改革考试方法。为此,我们进行了营养学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初步尝试,并对分阶段考核方法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将整个营养学教学内容分为营养学基础、人群营养及营养与疾病三大部分,在每阶段课程理论内容讲授完之后分别进行一次课堂闭卷测验,主要了解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阶段性考核,可以使学生对营养学理论内容的分类有明确的认识,同时又能把各个部分的内容融会贯通。另外,可督促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及时复习所学内容,温故而知新,使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这一考试方法改革在改变学生平时不用功学习,期末突击复习应付期末闭卷考试的学习方式上起到积极的作用。经过问卷调查,156名学生中,绝大部分学生(大约98%)认为与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相比,阶段性考试方法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能督促自己及时复习、掌握所学知识。这一考试方法改革在激励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营养学是目前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专业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都应该重点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但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教学,因此有必要引入新营养学的理念。在教学中如何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营养学的基本原理,正确应用所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营养学教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们通过近几年的营养学教学和科研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认为应进一步探讨如何拓展营养学教学形式和内容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期为今后的营养工作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食品营养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健康养生。健康观念正在逐渐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饮食观,但营养学在高校的发展应用在目前的中国来说是欠缺的,特别是在学生中存在很多营养误区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可见,在高校开设营养学课程已经显得极为重要。食品营养学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及健康关系的一门科学。在高校开展食品营养学课的学习,对加强学生营养知识的积累,改变传统不良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有着积极的意义。目前,食品营养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主动,学生被动,是灌输式、一言堂,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营造师生合作互动的学习氛围,才能有效提高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在高校更好的普及营养学知识。

一、互动式教学的方法

所谓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常见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问题法。问题式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贯穿于整个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并非需要教师提出一切问题,解决一切问题,最主要的是善于引导学生提问,而并不是要圆满回答所有问题。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听课,在对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学习主动性,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教师的讲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案例法。运用多媒体等手法将精选个案呈现在学员面前,请学员利用已有知识尝试提出解决方案,肯定正误方案,设置悬念,然后抓住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其策略一般程序为案例解说――尝试解决――设置悬念――理论学习――剖析方案。案例的选择要经典,紧扣学习主题。

3、讨论法。讨论法,指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某一个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相互学习,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做好引导,结合课堂内容巧妙提出问题,做到有理可辨,有据可辨,难度不要过大,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模拟训练。教师在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高度拟真的情境,让学生尝试在分析具体问题中独立地做出判断和决策,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方法程序为设置模拟情景――搭建平台――激活学生。

二、互动式教学在食品营养学中的应用

食品营养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食品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及食品加工对营养素的影响,营养与能量平衡,营养与膳食平衡,营养与疾病防治,功能性食品,强化食品及食品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其别重点的是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通过学习食品营养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食品营养学的基础知识,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需求,从理论上加以提高,科学的制定膳食营养计划,为改善自身营养水平,保证合理膳食。互动式教学方法运用到食品营养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举例如下:

1、在讲营养与能量平衡时,里面有很多计算题,例如基础代谢的计算、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和人一天能量的消耗等,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带入数据计算自己的基础代谢量、体力活动消耗量以及一天的能量消耗量。让学生对自身的能量消耗有个定量的认识,把枯燥的计算变成积极的探索。在讲肥胖时,让学生计算自己的标准体重和BMI指数,确定自己的理想体重,根据BMI指数确定健康状况。跟学生一起探讨各种减肥方法,分析利弊,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的减肥方法。让学生尝试在分析具体问题中独立地做出判断和决策,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讲人体水分代谢时,组织学生讨论“地震被埋时理想状态下胖子和瘦子谁挑战生命极限的时间长?”全班分成两组进行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陈述各自的论点论据并进行辩论。学生在相互讨论中能做到集思广益,充分调动所学知识,达到认识上的深化和扩展。通过这种开放式的互动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比较、鉴别和分析的能力并在讨论过程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3、在讲维生素和矿物质时,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如“儿童缺乏维生素D时易患什么病?”、“脚气病是缺乏哪种维生素所致的?”、“缺乏引起贫血的维生素有哪些?”、“提高人体免疫力功能的维生素有哪些?”、“促进铁吸收、贮存、动员的是哪种维生素?”、“自然界中有“智慧元素”之称的矿物质是什么?”、“如何评价菠菜豆腐汤的功与过?”、“人体缺了铁会怎样?”等等。设置这些疑难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问题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急于解答问题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认真思维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4、在讲解强化食品之前,给学生分组布置调研类作业,让学生利用周末逛超市的时候,统计市售的营养强化食品。可以把食品分成几大类,每组调研一大类。调研内容包括产品名、营养强化剂、适宜人群、生产厂家。上课时,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本组的调研报告。通过调研,学生可以知道食品营养强化剂是什么,市面上销售的营养强化食品有哪些,适合哪些人群食用,为日常的食品选择奠定基础,从而将食品营养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互动式教学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篇10

中国分类号:R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1-025-02

《食品营养学》目前是我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有机地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连接起来,将营养学知识融入食品科学之中,体现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主流。通过这门课的教学,能让学生掌握食品营养学的理论和实际技能,应用于我国食品工业,不断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为调整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改善其营养状况和提高其健康水平服务…。食品营养学涉及营养学基础知识,单纯的理论教学会使学生十分枯燥乏味,因而对这门课的兴趣日渐减弱,课堂显得沉闷。如何提高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老师们探索的问题之一。本研究从目前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等方面人手,对笔者所在农业院校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食品营养学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教学优化,探索改进食品营养学教学的方法。

一、认识《食品营养学》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食物是人类生存与活动最基本的物质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物的要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已不仅仅满足于最初的饱腹、维持自身生存的基本条件,而是逐渐向疾病的防治、人体的健康以及通过食物良好的色香味形质来满足人们不同的嗜好和要求等方面发展。所以,迫切获得食品营养方面的科学知识、文化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食品营养学》是营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以营养的生物学过程及其有关因素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一方面植根于生物学和医学的土壤中,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另一方面以改善全人类的营养状况为目的,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其主要任务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关系,在全面理解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和不同人群食品的营养要求基础上,掌握食品营养学的理论和实际技能,并且学会食品营养价值的综合评定方法及评定结果在营养食品生产、食物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应用,通过食物和营养来保证人民健康,增强人民体质,指导人们合理地选择并摄取能量和营养素满足生理需要,提高人体对疾病和外界有害因素的抵抗力,使机体处于健康的状态。因而对这门课的学习,首先应广泛引起学生的重视。

二、充实和更新《食品营养学》教学内容

(一)教材的更新

本课程自开设以来,曾选用过孙远明主编的《食品营养学》(第一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作为教材,它的内容相对来说系统性较强、但实用性有一定缺陷。例如,该教材介绍食物的体内过程这一部分内容过多,这样对已经学过生理课程的学生来说非常肤浅,没学过的又感觉不足;又如,社区营养既应包括各种人群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居民膳食指南的制订、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社会营养监测等内容的研究,还应包括营养配餐、食谱编制、居民营养状况调查与评价等方面的内容。但在该书中并没有提及养配餐、食谱编制等内容,这样就造成一定的缺陷。为此,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研究及理解基础之上,与其他几所农业院校的教师合作编写了《食品营养学》(第一版)(李凤林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十一五”规划教材,2009年3月出版)这本新版教材,弥补了上述缺陷。经我院08级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使用后,效果良好。此外,我们还经常参考葛天佑主编的《中国营养科学全书》、刘志皋主编《食品营养学》及美国鲍曼主编的《现代营养学》等书目。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每年备课的时候,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浏览专业网站或者参加学术交流会获得最前沿的知识,并将其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对《食品营养学》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补充,让学生尽快了解到学科前沿的知识。

另外,课堂教学是学习《食品营养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新的正确的思想和理念贯穿到教学中,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教学也如此,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便于学生理解。及时掌握书本上的相关知识,并能解释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在介绍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时,可结合介绍各种食物的相克相容问题,各种食物的搭配问题,以及季节的不同,饮食要求也不一样等问题,从饮食的角度考虑营养学,这更能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此外,可采用案例法教学,用鲜活的事例来说明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在介绍蛋白质失调时,以安徽省阜阳劣质奶粉事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记忆深刻。另外,还须注意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如让学生对学校的膳食状况进行调查,进行社区营养调查,宣传营养学知识,帮助居民调节不良饮食结构等,这不仅对学生以后的就业方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可以增加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更明确学习目的,也更有学习动力。

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进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传统教育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导致教师和学生问成为传授与接受的教学关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发展的多样性以及智能的培养,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因此尝试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教好《食品营养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强化说、写、算三个途径,帮助学生建立起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整体概念,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说,就是在课堂内要求学生能把问题讲清楚,让人听得懂,并力争做到引人入胜;写,就是要求学生能把自己的理解认识体会,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成科普论文;算,营养配餐最终要用食谱形式来表达。

本课程采用传统的讲课方式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授课,既保留了传统方式上课所拥有的一些优点,如充分利用教师上课时的形体语言、利用板书、言语的轻重缓急来调节、控制上课气氛,突出讲课内容的重点与条理性;又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授课的优势,如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增强感染力,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增大了课程的信息量,加快了上课的速度与进度,提高了授课效率。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课堂授课与课外查阅文献、撰写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予以实施完成;在课堂上分组设计各类人群的食谱。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及时巩固与加深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使学生在文献检索、归纳、综述及论文撰写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此外,由于实验课时间有限,内容多,时间紧,能否顺利完成每次实验并取得预期效果,课前的预习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在每次实验前,教师可要求学

生提前进行预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思考实验过程中将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在实验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不至于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走出实验室,进行数据采集,让他们得到更真实的数据,了解更准确的信息。例如膳食调查实验,学生可以对周围的人群膳食状况进行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了解到周围人群的营养状况;食谱编制实验采用了营养计算器,一方面让学生掌握了软件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可以方便同学们编制各类较为复杂的食谱,这些实验的开设使同学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

合理布置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查阅有关资料、综合分析问题的习惯。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可选择一些有着实际意义,能够指导生活的题目,如针对一日三餐的重要性及如何安排合理膳食。这是一个非常现实性的问题。人体到底需不需要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需要补充多少才算科学?为什么肥胖也会营养不良。脸上有长青春痘该如何安排饮食?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饮食应注意什么等问题。学生很感兴趣,会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完成作业。

四、改革考核方法

篇11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7-0161-03

Abstract:In this paper,process assessment was applied in food nutrition teaching according to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ode. Assessments were designed in all the process of teaching,including literature translation,product survey,class performance,personal optional assignment,group work. Through the implement of process assessment,learning initiative and ability of find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were enhanced. The quality and effect of teaching were also improved. This study would provide a basis for application of process assessment in other courses.

Key words:Process assessment;Food nutrition;Teaching;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以及营养改善措施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传统的教学评价普遍使用终结性评价,教师常用考勤、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各占一定比例,构成最后的评价成绩;其中平时成绩主要有课堂提问、小测验等,占最终成绩的10%~30%;期末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依据占总成绩的60%~90%。这种评价手段形式相对单调,考试情况反馈不及时,期末考试普遍存在“突击”现象,学生掌握知识不扎实,且缺乏有效的思考和探索,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食品营养学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教学的评价体系也应随之不断更新,因此建立一种合适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对提高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参与性,以及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过程性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的一种评价方法,它强调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1]。过程性评价并不是只关注过程而不关注结果,更不是单纯地观察学生学习的过程,它是具有导向性的评价方式,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并重的学习方法[2]。目前,关于食品营养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较多[3-6],但过程性评价在该课程中的应用还未见报道。将过程性评价运用在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中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同时为过程性评价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1 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1.1 课程的主要内容 食品营养学主要讨论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食物的营养价值、膳食平衡等。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人的营养状况、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量及各种营养素、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特殊人群营养、营养与疾病和社区营养。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营养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熟悉不同人群对食品的营养要求及合理膳食的构成,培养学生将来从事营养食品的生产与加工、开发新食品资源、营养保健和配餐的能力;可以指导人们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增进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

1.2 n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模式 在教学手段上,绝大多数高校均采用多媒体教学,而且随着校园网络的发展和普及,部分高校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增加教学互动。笔者前期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和探索,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问题启发式教学法、论辩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团队协作学习等,每种教学法都有各自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由教师为主体逐渐转变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且增加了平时成绩的比例,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但还存在部分学生作业完成不及时,实验操作不认真,课堂参与度较低的现象。因此为提高学生的重视性以及课堂参与度,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必须对该课程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

2 过程性评价及在食品营养学教学中的实施

2.1 过程性评价的特点 相较于终极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具有过程性、全面性、及时性的特点。过程性评价能够动态的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逐步形成以教学―学习―评估为特征的更为合理的过程性评价体系[7]。过程性评价的全面性主要指的是评价中除了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外,更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完成一些设计性项目的能力。过程性评价的及时性,主要是指可以在第一时间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有利于教师根据反馈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的调整,并促使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总结和反思[1]。

2.2 食品营养学过程性评价体系的实施

2.2.1 过程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为适应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和人们营养的需求,以“强化基础,增强技能,提高素质”为指导思想,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度不高,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现象,在该课程的考核中引入过程性评价。而适宜的评价体系可有效指导课堂教学的组织并通过广泛的参与机制和良好的反馈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过程性评价并不是只注重过程而全盘否定终结性评价,这两种评价方式各有特点,在食品营养学的教学过程中在过程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终结性评价,以促进食品营养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为保证过程性评价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教师首次上课就告知学生,食品营养学课程的考核将引入过程性评价,最终成绩由过程性考核(课堂表现20%、个人作业20%、团队作业20%)和期末考试成绩(40%)组成;其中课堂表现(考勤、回答问题、讨论、论辩等参与积极性)、个人作业、团队作业等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实行教师评价(50%)、同学互评(30%)、学生自评(20%)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个人作业由教师布置题目,学生进行自由选择并完成;团队作业由教师给定范围,学生按照兴趣自行组队并合作完成。最后通过学生评教、教师评学、问卷调查等方式达到师生间的进一步交流,结合课程考核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2.2.2 过程性评价体系的实施 评价体系的内容由教师根据每章节内容在课堂或网络教学平台布置,评价形式有:

(1)文献翻译:教师给出几篇食品营养学热点问题及较新的观点的外文文献,让学生进行翻译,或者老师给予关键词让学生自行查找文献翻译。

(2)市场调查:如课堂讲了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内容后,让学生到市场上调查相关产品,如蛋白质粉、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EPA和DHA的产品、功能性低聚糖产品、维生素补充剂、补钙、补铁产品等,调查内容包括品牌、含量、产品形式、价位等,像蛋白质要调查是什么蛋白、钙铁是什么形式的钙铁?为什么?调查后对相关产品进行讨论,以此让学生了解市场相关产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通过汇报、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形成最后成绩。

(3)课堂讨论及论辩:根据相关内容设定题目,如“骨头汤是否补钙?番茄生吃还是熟吃更好?食物中胆固醇对血脂的影响?怎么看待全民补碘现象?”等。规定每个题目6~10人可以选择,学生根据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查找资料,课堂进行论辩。

(4)课堂测验:通过测验考察学生上课听讲的认真程度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5)团队作业: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布置团队作业,如: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这一章节,教师分解任务,学生组队选择题目,通过查找资料和相关资源,制作PPT,走上讲台与同学分享和交流,老师最后做总结或组织同学讨论。其次,对不同人群(学龄儿童、青少年、成人年、孕妇、老年人、运动员)组织膳食调查,让学生走进社区,进行连续5~7d的膳食调查,然后对各种营养素进行计算,对该人群的膳食进行评价。第三种团队作业是食谱的设计。除上述人群外,还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者等人群设计1周的食谱,并进行说明和各种营养素的计算。学生自行组成团队,一般3~5人组成一个团队,然后进行选题和分工,提交作业、讨论,最后通过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进行综合评价。教学实践证明,团队作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和认知能力。

上述作业分为必选和任选,任选作业包括3人次个人作业和2人次团队作业,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业,完成相关作业,教师及时反馈作业情况,让学生对学习情况有所反思,改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3 过程性评价在食品营养学课程中的实施效果

在食品营养学教学中引入过程性评价后,能够动态的连续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使原来单纯的知识考察变为知识、能力、素养的综合考察,亩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过程性评价能够被大多数的学生所接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利用营养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聂力.过程性评价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50):135-137.

[2]李琳,潘子强,沈志华,等.过程性评价在“食品化学与营养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广东化工,2016,43(16):232-233.

[3]张晶晶,王锡昌,陶宁萍,等.多元化教学在食品营养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4(13):347-348.

[4]李桂峰,肖春玲,高誉嘉.基于网络环境食品营养学课程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效果[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341-342.

[5]马先红,刘洋,连丽丽,等.食品营养学教学方式探究与改革[J].农业与技术,2016,36(5):162-163.

篇12

G642;R47-4

医学模式的改革使得护理的思想从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这样不可避免的对护理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医学营养学也被前所未有的放到了最高的位置上。在此背景下,医学教育也发生了一定的变革,为了更好的满足当前社会对护理的需要,学校加强对护理专业相关课程的研究,尤其是医学营养学。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出了当前教学上的一些问题,在此文章中,将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推进我国医学护理更好的发展。

一、护理专业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对医学护理要求的逐渐加深,护理专业的医学营养学课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护理的前进,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1.没有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

在当前的护理专业的教学中,一些院校并没有开设有关医学营养学的课程,经常是将医学营养学放到卫生学当中,医学营养学的教学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这种落后的做法制约着教学的发展。另外,国内有关医学营养学的教材多是比较陈旧的,对于营养学的发展动态不能很好的反映,这种教学内容的局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医学营养学的开展远远落后。

2.教学方法落后,与日常生活联系较少

在我国,由于多年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一些教师观念落后,在教学上仍是填鸭式的灌输,只一味的进行书本知识的讲解,忽视实践的重要性,护理专业的医学营养学教学也存在这一问题,学生在课堂听讲中难以集中注意力消化过多的专业知识,在生活中也找不到与其对应的相关事情,长此以往使得学生兴趣大大丧失,影响教学的质量。

3.医学营养学的教学与临床应用严重脱节

由于发展理论的不健全,医学营养学的开展时间较短,一些院校中对医学营养学的认识还存在诸多的不足,这就导致了在课程的开设上与临床的要求不符,涉及到临床的问题较少。比如在医院的膳食种类和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等问题上,在医学营养学的教学中无从体现,这种滞后性制约了学校培养人才的全面发展,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护理专业加强医学营养学教学研究的重要性

1.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随着医学上各种理论技术的相继问世,传统的膳食调配管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营养学的需要,为了适应当前瞬息万变的发展模式,加强医学营养学的教育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关键。营养作为现代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所以各大院校中的护理专业加强对医学营养学的教育研究,积极推进改革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

2.是社会预防保健的需要

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首要前提,这种人们普遍的思维带动了社会预防保健的发展,而医学营养学正是预防保健的支撑,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完整的医学营养学知识,才可以更好的为人们进行服务,所以医学院校加强对医学营养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人员支持以满足人们预防保健的需要。

三、护理专业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医学营养学的课程教学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要想发挥医学营养学的重要作用,必须加强对教学的深入改革,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着手,使教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要清晰的认识到医学营养学与班级卫生学的不同,避免将其混为一谈的错误做法。其次要根据医学营养学这一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体系的完善,在满足基础知识的讲授的同时,适当的开展教学实践,使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补充,例如开展关于医学营养学前沿问题的讨论,增进学生对该课程更清晰的认识。通过完备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促进全面发展。

2.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这一点上,教师要能够与时俱进,认识到当前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课堂上要主要发挥学生的作用,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要注意方式方法,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以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理论教学外,要加强教学实践,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增进学生对知识的了解。

3.贴近临床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

学校要选取与实际临床密切相互的内容进行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利用所学知识配备糖尿病患者的一日三餐,根据学生的配备情况对学生加以引导。这种实践的开展是与临床的结合,保证医学营养学课程的开展质量,适应社会要求。四、小结

总而言之,根据当前社会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医学营养学是一门关键的学科,为了培养更加优秀的护理人员,学校必须对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解决,使护理专业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教学的改革,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为人们的健康提供完善的护理,创造更加和谐的幸福生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