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9-01 09:20: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语文新课标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语文新课标教学设计

篇1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深深体会到,现在的课程跟以往相比,从知识到方法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上课内容生活气息、现代气息和高科技气息非常浓厚。这使得许多教师不知如何写新课标下的教案,特别是对如何把握教学目标有了新的困惑。教学目标在教案中如何陈述,教学目标在新课开始之前要不要告诉学生,何时告诉效果最佳,怎样设计作文指导课及讲评课的教学目标等等都是老师们关注的话题。

一、教学目标的定义

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义,有各种不同的说法。通俗一点讲,就是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对教学内容进行有计划的确定,进而在教学活动中达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展现,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支配、调节、控制整个教学过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教学目标不同于教学目的,它们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教学目的是对所有教学活动的总体要求,对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着眼于教师的教,无法预料和检测;教学目标只对特定的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比教学目的更具体、更明确,着眼于学生的学习结果,操作性强,可检测。

一般说来,规范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四个要素:第一,行为主体:是指学习者,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第二,行为动词:用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第三,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第四,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二、教学目标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具有确定明晰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的作用。教学目标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方向,是预期的指导。教师在每一节课都要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或所要达到的标准有预见性,而且是具体的、清楚的、可检测的。

(二)教学目标具有帮助教师使用最佳教学方法的作用,不同的课程可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最佳的教学方法又是一对孪生姐妹。如果教学目标定位于基本知识的传授,那么教师宜用启发法、提问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如果教学目标定位于学生技能的培养,那么教师宜用演示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如果是讲童话故事,有表情的朗读、分角色表演要比单纯地让学生掌握故事梗概效果好。最佳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有最佳的听课情绪,也会感染教师讲课技巧发挥到极致。

(三)教学目标具有检验教学效果的作用。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检测,但检验教学目标是最直接、最客观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具有激励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作用。在教学活动中,要想使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教师就应当在研究学生的兴趣、动机、意志、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他们的个别差异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握住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值得注意的是,教学目标和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是不同的概念。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是学生在学校读书期间应达到的水平,它相对于教育宗旨是具体的,但是相对于教学目标又是抽象的。

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生成,不是随意性地扩展,更不是“节外生枝”,有的甚至错误地将既定的目标完全放弃。它是生态的课堂,是符合学生年龄、心态、层次的课堂,它是生命的课堂,是有朝气的活泼的课堂,是玩与学充分相糅的课堂。生成的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是在教学大纲教学目标领导下的预设,远离文本、脱离实际,随心所欲、或以点咬面、为教而教的目标预设是错误和偏离导向的,显然不是我们的教学所追求的境界。

三、教学目标的种类

宏观的教学目标有单一性教学目标、行为性教学目标、表现性教学目标、生成性教学目标等多种。单一性教学目标就是基于经验、传统教学模式,按照大纲要求,把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这已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的一种习惯,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这种教学目标易于教师授课,却不利于学生横向与纵深发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行为性目标指教师要预设学生在某一学习活动结束后的行为结果是否达到新课程标准。表现性目标主要是描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业的情境,将要处理的问题,将要从事的活动和任务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个性化。生成的课堂就要有生成的目标。生成性目标会打乱原有的教学计划,中断已设计好的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既是预设的,又是生成的,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怎样能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看教师的知识面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了。预设和生成同时存在,由因追果,由果推因,水融、和谐共生。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精彩的课堂源于高质量的预设。微观的教学目标要从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来设计。

四、教学目标的内容

(一)以有益于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容为教学目标。学生的心理有特定的年龄发展阶段,在教学中,要根据其智力和能力水平、倾向性、心理承受力等来选择和组织相应的课堂内容,以使学生充分调动内部自然条件与教师相配合,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产生与课堂内容相通的思维与活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课堂内容时有一定的方向性,哪些例子可以拿来在课堂上展示,哪些用对话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哪些练习需要让学生和家长一起来完成等等,这些教学目标的设计会引导学生实现一个又一个新的发展。

课程教学内容还要顾及学生的经验。即使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有一定的生活学习经验,只不过局限性不同罢了。学生的经验是先前学习知识的积累,是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与前提,学生的经验,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参与学习活动获得的体验和感受是直接性的,感想也最为强烈,课堂上知识和能力的获取是学生经验的最主要的来源。

兴趣也有益于学生的心理发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课成功与否关键看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如果一个教师能使学生对于新课题的解决、新知识技能的掌握抱有强烈的兴趣与动机,那么对一堂课来说就成功了一大半了,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思考与参与,兴趣就是学生真正获得知识的条件和催化剂。教学目标预设就要以能引起学生兴趣为前提。

(二)以有益于学生学会生存的内容为教学目标。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生活知识,以应对在日常生活遇到的难题,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因而教师在教案的编写中要把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作为预设教学目标,所讲内容要贴近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例子更能感染学生的情绪,达到师生共振。过于注重理论化和逻辑化的传统课程远离了人类面临的实际问题,忽视了知识的实用性。现在的学生更关注的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现实世界的美与丑、真与假对他们更有影响,因而教师要选择有益于学生学会生存的内容为预设教学目标,将这些现实中的事情转化为必学的知识向学生传授,是适应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的,课堂就成了生活化的课堂。

要把有益于学生学会生存的内容为预设教学目标,还要考虑到教学课程的问题化。问题是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境中,个体知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情节性问题和现实性问题都是基于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创设的,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并以生活中的常识来做例,如可以要求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提出一些问题,问题可以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价值观,人生观,爱情观,金钱观,问题越真实,越现实,就越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越有利于学生学会生存。

(三)以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为预设教学目标。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哪一学科的责任,而是要所有学科共同担负的问题。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类知识是一个有机的综合体,各学科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共性。传统的课程设置过于强调的个性而割裂了学科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新课标下的教案首先要考虑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科的交叉与联系。如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明白语文学科的可读性,不理解题意是解不开应用题的,在学习语文的时候要明白图表的重要性,说不清道不明的位置了了几笔勾勒下来就一目了然了。

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技术革新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人在享受着高科技带给我们崭新生活的同时,可以不出家门便知天下事,可以坐在家里购物逛大街,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任何人都有权利知晓最新的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再运用。那么教育机构是以培养合格公民为己任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课堂教学必须考虑到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动向,必须关注社会发展的前沿动态,从而培养学生获取前沿科学技术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怀源.驾驭语文课堂的艺术[M].南宁: 漓江出版社,2007:161-164.

[2]赵绍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M].郑州: 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100-102.

篇2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同时,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提问法,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难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这些问题,也会使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上述 “头轻脚重”和“头重脚轻”两种形式便是课堂提问容易陷入的误区。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以下的六种提问方式: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 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课堂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狄金森的短诗《篱笆那边》时,在分析“上帝”这个形象时,在学生的思维先是固定在 “权威的代表”“正统思想的化身”,“别人思想行为的禁锢者”,“以自身刻板僵化的理念来扼杀世间美好事物的冷面统治者”时,我顺势提出一个疑问:草莓的甜美只是想象的结果,若草莓是酸的,是苦的,我们真的不需要“上帝”吗?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走向更远更深。经过积极思考讨论,学生们谈了自己的见解:不是所有的追求都值得赞赏,当我们所向往的,所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美好的事物时,上帝的“骂”就不是无理的指责,而应是理智的劝告了。而如果不加以分析,一味地肯定追求,否定规则,结果自然会造成一种无序的世界。在《西游记》中,作为叛逆精灵的孙悟空在五行山下被压五百年后,走上取经之路,终成正果。而在今何在的《悟空传》里,孙悟空正是要一种绝对的自由,他棒杀唐僧,打破五行的秩序,但是当一切的规则都消失了的时候,他只剩下了自己,所以,他最后只能让最后的自己在焚毁一切的天庭大火之中成为一块石头。一个喜剧,一个悲剧,但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深邃的哲理:规则,是必须的,完全放弃规则,只能酿就悲剧。而事实上,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上帝和孩子的组合,而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但应该有一半上帝的理智,还应该有着一半孩子的激情。

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和家长制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

而另一方同学则认为:婆婆自然也决不会容许一个有着人性的自尊的媳妇生活在自己身边。而从兰芝这一个角度讲,她作为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身上却始终闪耀着个性自尊和自强的锋芒,这种人性之光在婆婆眼中自然是“举止自专由”,成为被驱逐的理由。如果要回来,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的自尊,在婆婆的统治下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等着“三十年媳妇熬成婆”这样一个轮回,三十年的漫漫光阴里,熬去的不只是如花的容颜,磨去的还是人性的棱角,而这一切是兰芝不会做的。

五、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语文教学讲一个“拈”的工夫,即洪镇涛老师所云: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设计问题,但这里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巴尔扎克葬词》,拈出“短暂与永恒”的矛盾,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拈出“平凡与伟大”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等。

再如在学习《琵琶行》时,我在小序中拈出“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问学生“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什么如此动人心弦?”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古代士子大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情壮志,而唐代的都城长安则是他们梦想实现的地方。此时的白居易虽然被逐出这个权力的中心,暂时性地在山水间找到了寄托,但是有心报国,壮志难酬的忧伤一直是他心上的伤痕。这里的京都之音自然让回想起了往昔的岁月,心中的梦想,所以才会感到乡音一般的亲切。所以才会有后来同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高山流水之慰,才会有最后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篇3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84-01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板块。小学阶段语篇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其价值主要体现于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体验乐趣。由于问题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始终发挥着组织和调控教学的作用,引领学生积极体验和学习。所以,问题设计在阅读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设计有效的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走进语篇,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探究获取和处理信息,提高阅读技能的重要手段。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分别从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这三个阶段谈谈关于语篇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实践与思考,以期提高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

1.阅读前设计问题――激发兴趣,走进语篇

读前活动是英语语篇教学的前奏和基础,对于建构语篇文本的内容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常教师设计一些与语篇主题相关的问题,通过问答形式来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经验,扫除影响学生理解语篇的部分语言障碍,为学生顺利阅读做好铺垫,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根据图片或话题预测语篇的主要内容和可能用到的词汇,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引领学生积极地从生活走进文本。

1.1 导入型问题。问题导入是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最广泛、操作最简单的一种导入法。它是指教师从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紧扣话题,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建立起语篇文本与以往经验、知识之间的联系,迅速自然地导入语篇话题,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2 铺垫型问题。读前活动一方面激活学生有关背景图式,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消除语篇语言理解上的障碍。铺垫型问题是教师针对学生理解语篇语言点而设置的问题,其目的不仅是寻求问题的答案,更是利用问题对这些语言点进行适当的铺垫,从而减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认知压力,保证阅读教学的整体性、连贯性和逻辑性。

1.3 预测型问题。预测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预测型问题是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语篇插图、标题后提出的问题,旨在激活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想象力,推测语篇大意,为语篇教学的展开做好铺垫。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7 Acamping trip Part A前,笔者利用课文插图导入语篇话题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What do they need for the camping trip? Can you guess?此时,学生思维活跃,围绕问题热烈讨论,大胆推测,学生丰富的想象涉及到了语篇中的许多语言点。这种基于语篇话题的预测型提问,培养了学生观察、想象、推断和探究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读中设计问题――理清思路,理解语篇

读中活动是英语语篇教学的主体,也是英语语篇教学的核心环节,其主要任务是通过阅读了解文本大意,理清文本思路,从而获取文本的具体信息或细节性信息。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篇章结构、语言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句法、词汇等设计一些带有整体性、层次性、梯度性等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从而帮助学生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2.1 循序渐进地解读语篇,探究语篇的意义。导读型问题。英语语篇教学提倡让学生从整体角度学习和理解所学语言材料。导读型问题是在整体呈现语篇之前,教师根据完整的语篇情节提出的概括性和整体性问题,用来帮助学生快速把握语篇的主旨大意,从而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习惯。

2.2 梳理型问题。梳理型问题是在学生整体初步感知语篇的基础上,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紧紧抓住语篇的主线而设计的一些主干性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是帮助学生理清语篇脉络的关键,是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语篇内容的前提。这些问题要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有力地撑起了语篇的"骨架",使得整个语篇主干分明,全文的语言与情感有了向心力,许多貌似零碎的信息被这些问题串连在了一起,帮助学生理清了理解语篇的思路,提升了记忆语篇的效果。

2.3 细节型问题。由于小学英语语篇内容大都简单,思想情感也比较浅显,所以许多教师往往只注重整体性问题和主干性问题的设计,忽略细节型问题的设计,导致设计的问题粗枝大叶,从而使得语篇的理解浅层化。细节型问题是教师根据语篇中的一些细小而关键的字、词、句提出的一些关键性、隐蔽性的问题(如以what, who, when, why, how等提出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静心阅读,捕捉文本的细节信息,引领学生正确掌握语篇内容,从而达到全面透彻地理解语篇的目的。

3.阅读后设计问题――检测评估,提升语篇

读后活动是整个语篇阅读教学的升华阶段。教师在学生摄取语篇主要内容知识的基础上,针对语篇整体和细节两个层面,不仅要设计一些回忆型、理解型问题来检测评估阅读的质量,还要深入挖掘文本内涵,设计一些评价型、生成型、思维型、创新型、探究型等一系列开放性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高级阶段,训练学生综合概括和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完成从知识汲取到能力发展的过渡,将语篇教学与文本价值的提升融为一体。

以上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层层追问,浑然一体,由低级到高级,由封闭到开放,螺旋上升,既检测评估了语篇阅读的质量,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拓展了文本的空间,提升了文本的价值,把语言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很好地结合了起来,有效克服了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学科本位主义的倾向。

4.结束语

总之,问题设计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恰当得体、精巧的问题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应把握语篇内容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问题,诱发学生的内驱力,真正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语篇教学目标的达成,最终提高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

篇4

学生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是合作与竞争。适度的竞争可以诱发学生的激情,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度"很难把握。如果学生对学习本身缺乏直接兴趣,那么竞争就可能使之过度紧张和焦虑,抑制学习和竞争的积极性,从不胜任的活动中退缩下去,降低他们在集体中的地位。而合作自然胜过个人的努力,能通过优势互补促进智力的发展,使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改进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增强群体凝聚力,从而形成群体意识。例如: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完后,我对学生讲:以前老师布置的作业,每一题你们都得完成,今天我把选择权交给你们。老师布置几道题目,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其中一题,可自己独立完成,也可几人合作完成:①配乐朗诵吟唱古诗;②发挥想象,扩写古诗;③根据诗意,为诗配画;④自由组合,表演古诗。在第二天的课堂交流上,同学们的表现真是让人惊喜:朗诵吟唱古诗的几人合作,用古筝伴奏,配上动作,颇具神韵;为诗配画的同学也体现出了合作精神,有负责展画的,有负责介绍画面内容的;表演古诗的同学表现更为精彩。这一课后作业的设计正视了学生的智能差异,利用并发挥学生各自特长,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相互交换学习信息,随时得到同伴的鼓励和支持,大家相互启发,容易获得学习的成功,降低对失败的恐惧,学生兴致盎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新课标下打破原有落后、陈旧的作业方式,还语文作业以新的活力

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作业提出的单向性、问题答案的绝对性、作业形式的单一性、不够精炼,容量大。作业内容的重复机械性、作业完成的封]性、作业评价的片面性等诸多方面。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阻碍了学习兴趣,不利于个性化发展。

它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对语文作业的改革势在必行,必须打破原有落后、陈旧的作业方式,还语文作业以新的活力,使之以崭新的面貌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心中,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从而焕发无穷的魅力,从而让我们的学生在充满生机和趣味的作业中,感受到作业的乐趣、实践的充实、合作的收获、成功的快乐。

3.作业内容的评价要体现发展性

有一位知名的教师就中学语文作业内容的评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要确定一个理念,那就是要在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使评价的过程成为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过程。"要打破单一的横向评价、定量评价、结果评价,代之以横向与纵向相结合,以纵向评价为主,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要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互评、自评,家长的评价,甚至社会的评价结合在一起,给学生以全面的、正确的评价"。也就是说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4.作业的内容要重视人文性

教师平常教学,表面上面对的是教材、课本、学生、作业,其实,是在和一个学生以及他的家庭已有的社会背景、人文习性、道德情趣、思想观念进行持久的交往和对话。这种交往有许多的形式,作业就是一种最为直接而频繁的通道。所以,学生做作业和教师批作业就是一种互动的人文活动。在这里,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师者的学识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平等的交往、纯真的情趣和进步的快乐,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使作业成为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载体。

5.作业的形式还要体现多样性、自主性和合作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感官并用有助于增进学习的效果,消除学习活动中的疲劳。同样,作业内容、形式和解答方式的多样化,也有助于克服作业活动中的单调乏味现象,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有效的语文作业理应是通过多种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使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丰富的社会景观、复杂的人情世故给以关注、思考,或选择具有较大开放度的开放性题目培养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提出合理的方案。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当然,要提高语文作业对学生学习的效果,仅仅凭语文作业的有效性设计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让学生参与批改作业,以便有利于作业的客观评价,使学生在整体上有所长进。

因此,我认为应该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参与到语文作业的批改中去,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自学能力最终达到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法:

篇5

本文试图从"语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这一角度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的认识。

不同的专家对"教学设计"有不同的认识,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鲍嵘在《教学设计理性及其限制》一文中认为,教学设计是一种"旨在促进教学活动程序化,精确化和合理化的现代教学技术" .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乌美娜教授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我认为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借鉴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依据课程标准(大纲)、依托教科书(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的环境和自身能力确立的课程教学管理系统和教学流程。

什么叫"有效性"呢?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一、中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现状

1、教学目标定位的错位甚至错误

在网上及一系列的优秀教案上搜索,你不难发现我们的教案几乎总是把思想教育的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放在第一位,生怕别人说自己不懂得"人文关怀".有的教学目标甚至是错误的,如"重新审视愚公移山精神"等,为了"创新"的"创新"就不是"创新",而是"谬误"了。

2、教学目标定位时大、空、杂、乱

教学目标定位表达的教学意图是很模糊的,有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有很多老师把教学设计等同于教案,其实不然,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理念、学情及环境分析、学习目标、教学检测、学习评价、教学反思等。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学习目标、教学反思三个方面谈谈我对有效教学设计的理解:

二、有效的教学设计应是这样的

(一)、思路清晰的课程管理理念

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是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来分年级段、分单元编写的,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三个问题:

1、是否理清了不同阶段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点,这些关键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每一课的关键点又是什么。

2、要通过哪些活动来完成不同阶段的课程教学的关键点。

3、学生的素养是否在不同的阶段都有所提高,这些素养的提高与教材预设的价值、教师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否重合。

(二)、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定位学习目标

1、制定学习目标的依据

我们要制定有效的学习目标,而且要让学习目标落实到位,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新课标》中有关学习目标的定位;其次是研读教材,充分把握教材的核心价值,和学生从中所要学习的东西。

2、制定学习目标

①制定基本语文知识的学习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7—9年级学生要掌握常用字词3500个,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基本的修辞手法,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积累基本的文言词语等。我们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就要围绕这些来制定基本语文知识的学习目标。

②制定生成学习能力的学习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以下方面来制定学习目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写作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文本的各种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结合社会背景和人生经历,把握作品的感情倾向;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领悟文章中体现出来的治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能够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等等

③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后,学生能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不应当在语文知识没有很好落实时,去大谈情感态度价值观。"文以载道","文"的内容还没弄清楚,就去谈"道",那也是"无源之水"的"道".所以要在落实了语文知识的前提下,在形成能力的帮助下,去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一切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譬如《陋室铭》的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名、灵、斯、德馨、鸿儒、白丁、乱、劳".

2.了解"诸葛庐"、"子云亭"的来历。

能力目标:

1.学生分析概括"我"的"陋室"生活。

2、学生推敲开篇四句及"诸葛庐"、"子云亭"、孔子的"何陋之有"的内涵。

3、结合写作背景,学生谈刘禹锡心目中"陋"与"不陋"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适时结合背景加以引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分析探讨刘禹锡心中何为"陋"何为"不陋"后,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及高洁傲岸的节操。

(三)、关注教学反思

孔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省"的意思就是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教育者把自身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做对象,进行监测、分析、研究、评价的思维活动。

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对教学计划、教学流程、教学检测的反思。教育者可以就一下几个问题进行反思:

1、教学计划的制定是否符合先进的教育理念。

2、这节课我最成功地方、最失败的地方。

3、学生获得了哪些语文知识

4、教学活动的安排是否让大部分同学感到快乐。

5、三维目标落实了没有。

6、课堂评价的语言是否合理兼具激励性

篇6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 重构教材 任务驱动 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

随着语文新课标的实施,新课程语文也全面铺开。怎样解决新课标语文“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成为一线教师最大的困惑。

毋庸讳言,在当前的新课标教学中普通存在着一种“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对着新课标,苦想怎么教?捧着新教材,教法从何来?喊着新理念,讲着老教案。

为了化解“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我们采取了以下具体做法:

一、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新课程大大压缩了必修课的课时,新教材却没有减少内容含量。内容多,要求高,课时不够的矛盾非常突出。课时量与教材容量相比犹如“杯水车薪”。赶进度、开快车,使得知识不易掌握,基础难以巩固。在实践上,模块教材的深广度难以把握,讲少了造成教材很难顺利完成,讲多了又难给学生思考探究的余地,教学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这些问题成了制约新课程教学的瓶颈,也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为了解决教师普遍反映的课时不足的矛盾,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要求。

二、改进教学方法,有效节约时间

教学时间不够用,教学内容完不成,这是许多语文教师日夜焦虑的棘手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法。

第一,精讲片段,以点带面。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不是靠教师讲解一两篇文章就能一蹴而就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贪大求全,急于求成,而应总揽全局,精选片段,进行重点教学。

第二,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做到:学生已经懂得的知识,坚决不讲;学生通过读书自己就能领会的知识,坚决不讲。教师应教给方法,让学生在多读、多思、多练中掌握知识。

第三,以练代讲,讲练结合。教师要结合课文重点段落和精彩片段所涉及的知识点,精心设计一些相关的小练习,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完成,不懂的地方再进行指导讲解。这样,力争把重点、难点消化在课内,排除在课外。

三、采取“任务驱动”,拓展第二课堂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虽然课内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仅如沧海一粟,更多的工夫应该在课外。我们应延伸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增加课堂教学的厚度,不仅要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开一扇窗,更要为他们打开一道门,使之能够自如地迈进来,走出去,饱览更为美妙的风光,拥抱更为精彩的世界。

那么,怎样才能加强语文课堂的延伸教学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深度。

(2)利用课前说话活动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广度。

(3)创设情境,开设活动,延伸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感官接受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

当然,关于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的方法和形式还有很多,但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从学生的接受心理角度出发,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

四、大胆增补删减,重构教材内容

新课标赋予师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选择权,在集体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教材有计划地加以取舍。避免舍本逐末,力争做到“舍中有得”,突出重点,直奔目标。

教材多了、厚了,周课时少了, 教材教不完怎么办?分析起来主要的问题在于教师在处理教材时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

长期以来我们“教教材”教惯了,教学只停留在“教”的层面上,不尝试“用教材教”。在实际操作中却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敢结合实际对教材加以取舍。

师生是教材的主人,不是教材的奴隶,教材不是“圣经”。教材内容的取舍权在师生。师生完全可以对教材作大胆地、创造性地处理。

要用好教材实施好新课程,除了专家引领、主体反思外,同伴互助也必不可少。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认真开展了“三次备课,两次反思”活动,每次课后由同事评,学科组长评,专家面对面评,先集体反思再由执教者自已反思。并根据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处理好“讲”与“不讲”的关系。

总而言之,在中学语文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大处着眼、小处着力、妙处着手、细处着笔、疑处设问、尾处升华,就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艺术水平,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新课标语文“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版)

篇7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 重构教材 任务驱动 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 

    随着语文新课标的实施,新课程语文也全面铺开。怎样解决新课标语文“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成为一线教师最大的困惑。 

    毋庸讳言,在当前的新课标教学中普通存在着一种“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对着新课标,苦想怎么教?捧着新教材,教法从何来?喊着新理念,讲着老教案。 

    为了化解“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我们采取了以下具体做法: 

    一、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新课程大大压缩了必修课的课时,新教材却没有减少内容含量。内容多,要求高,课时不够的矛盾非常突出。课时量与教材容量相比犹如“杯水车薪”。赶进度、开快车,使得知识不易掌握,基础难以巩固。在实践上,模块教材的深广度难以把握,讲少了造成教材很难顺利完成,讲多了又难给学生思考探究的余地,教学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这些问题成了制约新课程教学的瓶颈,也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为了解决教师普遍反映的课时不足的矛盾,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要求。 

    二、改进教学方法,有效节约时间 

    教学时间不够用,教学内容完不成,这是许多语文教师日夜焦虑的棘手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法。 

    第一,精讲片段,以点带面。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不是靠教师讲解一两篇文章就能一蹴而就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贪大求全,急于求成,而应总揽全局,精选片段,进行重点教学。 

    第二,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做到:学生已经懂得的知识,坚决不讲;学生通过读书自己就能领会的知识,坚决不讲。教师应教给方法,让学生在多读、多思、多练中掌握知识。 

    第三,以练代讲,讲练结合。教师要结合课文重点段落和精彩片段所涉及的知识点,精心设计一些相关的小练习,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完成,不懂的地方再进行指导讲解。这样,力争把重点、难点消化在课内,排除在课外。

    三、采取“任务驱动”,拓展第二课堂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虽然课内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仅如沧海一粟,更多的工夫应该在课外。我们应延伸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增加课堂教学的厚度,不仅要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开一扇窗,更要为他们打开一道门,使之能够自如地迈进来,走出去,饱览更为美妙的风光,拥抱更为精彩的世界。 

    那么,怎样才能加强语文课堂的延伸教学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深度。 

    (2)利用课前说话活动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广度。 

    (3)创设情境,开设活动,延伸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感官接受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 

    当然,关于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的方法和形式还有很多,但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从学生的接受心理角度出发,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 

    四、大胆增补删减,重构教材内容 

    新课标赋予师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选择权,在集体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教材有计划地加以取舍。避免舍本逐末,力争做到“舍中有得”,突出重点,直奔目标。 

    教材多了、厚了,周课时少了, 教材教不完怎么办?分析起来主要的问题在于教师在处理教材时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 

    长期以来我们“教教材”教惯了,教学只停留在“教”的层面上,不尝试“用教材教”。在实际操作中却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敢结合实际对教材加以取舍。 

    师生是教材的主人,不是教材的奴隶,教材不是“圣经”。教材内容的取舍权在师生。师生完全可以对教材作大胆地、创造性地处理。 

    要用好教材实施好新课程,除了专家引领、主体反思外,同伴互助也必不可少。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认真开展了“三次备课,两次反思”活动,每次课后由同事评,学科组长评,专家面对面评,先集体反思再由执教者自已反思。并根据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处理好“讲”与“不讲”的关系。 

    总而言之,在中学语文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大处着眼、小处着力、妙处着手、细处着笔、疑处设问、尾处升华,就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艺术水平,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新课标语文“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版) 

篇8

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学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正悄然而起。

新课程改革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增强。它比任何时候都更关注人本身的发展,注重张扬个性,体现人文关怀。这既是对祖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主体意识缺失的一种深沉思考和内省,又是对现实世界科学精神的呼唤。

作为语文教师,我顺应时代潮流,认真学习新课标的理念,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师观。并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努力转变教学方式,努力实现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角色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艺术的研究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角色从过去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和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着重从以以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变革教学设计内容,坚持“教”的设计和“学”的设计,构建开放的课堂。

一般来说,教师备课,向来是非常详细的,且不说内容的环环相扣,即使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出现的回答,所用的教学时间均在教案中有所体现,如果是照着教案“教”下去,那应该是一堂较完美的课。但“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宗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一堂课只有“教”的行为设有“学”的行为,那么学生的“学”就不是真正的“学”,学生的“发展”也谈不上真正的“发展”。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坚持既有“教”的设计,也有“学”的设计,有“教”的行为,也有“学”的行为,更要将精彩留给学生,让“学”的环节充分发展。

二、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逐渐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逐渐改变充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逐步建立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首先是强调自主学习阶段,授之以渔,解决“怎么做”、“做什么”的问题,此阶段总的原则是大胆地想,大胆地说,还给学生心灵的自由。使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心情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和独特体会。其次是合作探究阶段,设置任务,学会交流合作。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不仅形成与人交流的能力,还学会了发言、学会交流合作。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不仅形成与人交流的能力,还学会了发言、倾听、评价、质疑、在交流中形成了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坚持面向所有学生,尊重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大而言之,是素质教育使然,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使然,小而言之,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使然,是家庭的期望使然。

教学设计要兼顾各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分类要求。设计教案时,注意要求和难易度的各不相同,让学生有选择地参加,有选择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尤其慎重地评价差生,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到老师的信任鼓励,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动”的欲望和可能使学生感到我也要参加,我也能完成,增强了自信心,让他们各尽其材,各得其所。

其实,深入每个学生,你会发现,他们中每个人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体验。通常,当老师的注意力辐射于后进生之外时,他们就会游离于教学之外,诸如讲小话、睡觉、看小说、做其他作业、大声读书、怪调回答------但他们常常被尊重包容时,他们的潜能就会苏醒过来,有时会令你大吃一惊。

由此,我领悟到语文教育的确应该是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作为语文教师,我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尊重他们的情感体验。我期待着我的课堂能成为全体学生的情感乐园,是激发全体学生想像的肥沃土壤,是学生心中的伊甸园。

四、坚持学以致用,立足课内,放眼课外,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新课标在前言部分就开宗明义,强调语文学习要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应用,服务于个性发展。为了谋求达成有效语文教育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材在新课标下的价值功能,体会语文教材的举例作用,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灵活选择和运用语文教材,把听说读写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为此,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外自读,为学生补充报刊杂志上的时文、美文;改变陈旧、呆板、单调的语文课堂模式,研究和设计科学、活泼、开发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革新教法,重启发,多讨论少讲授,多对话少问答,重过程积累,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同时还要加强朗读教学和阅读教学,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注意课内外的联系,多动口,多动手,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扩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即“生活-课堂-生活”,不断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不断鼓励学生在亲身参与中独立发现。除此之外,也要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关注和鼓励学生独特的感受,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育教学策略,并注重运用教科书上的种种开放题设计,积极开发课内外的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发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五、坚持教学反思。

篇9

一、树立教学新理念

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教师应该改善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教师在许多学生心里都是严厉的、让人害怕的,学生也都不敢与教师交流,害怕受到教师的批评。其实教师和学生是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通过彼此的交流互相启发,达到信息共享的效果。这样学生更容易了解教师,教师也更容易发现学生的特点,与学生畅所欲言。只有让学生喜欢教师,喜欢上教师的课。学生才能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一)了解《语文新课程标准》

《语文新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多年,它要求我们将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懂得观察学生,并发现他们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学生来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

为了改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国家教育部颁布了《语文新课程标准》,它将我国语文教育与国外外语教育进行比较,并对我国在小学语文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出了总结。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体系并不完善,时代的发展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语文新课程标准》不仅具有创新精神,也具有时代精神,它深刻地体现了国家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视。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解决了许多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这次的新课程标准不仅指出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也公布了许多改革的新标准。它明确了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出了全新的观点,它也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能力。总之,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就必须静下心来潜心研读《语文新课程标准》,把握住它的精要,完成教学的改革,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牢固教学新理念

教学理念的改变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一名教师如何教学取决于他的教学理念,教学效果的优劣也取决于教学方法的好坏。好的教学理念教出的学生素质高,学习效率也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总指导思想就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把握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拓展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这些都是《语文新课标》中最基本的教学理念。它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也阐述了怎样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要想明确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就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些基本的教学理念。

为了牢固教学理念,让教师都能把握住这些基本理念,各个学校都必须组织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全面的、深入学习。

二、新教材,新教法

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改革,紧跟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就该发生变化,根据教材的不同,把握住教材的重点,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索,找到最适合的新方法。

(一)新教材的新特点

新课标改革之后,随之诞生了新的教材,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在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这方面更全面、更准确。它尽可能地遵循小学语文的特点和规律,在这基础上它改变了教学方法,它主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它在课本内容方面也进行了适当的改革,增加了新课文的数量,大多选择了文质兼美的文章,减少了课后的习题数量,倡导学生自我研究、自我感悟等。这些并不是全部的改革,总体来说新的教材有了新的指导思想、新的思维结构、新的教学风格。我们要想学好新教材,就必须把握新教材的特点,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发挥新教材的优势。

(二)新的教学方法

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根据新课标要求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设计要体现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要突出“备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经验和兴趣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创新思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这不仅是我们要做的,也是新课标明确要求的。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包括字词解释、段落讲解、总结大意等。教材改革之后我们要简化这种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专门的鼓励和培养。提倡自主探究、互相学习、大胆尝试的语文课堂教学。

三、抓住重点,大胆改革

我认为自主探究、互相学习、大胆尝试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学方法也就要经历改革。过去的教学方式是机械的、被动的灌输,现在,新课标改革后,“自主探究、互相学习、大胆尝试”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主流方向。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要找到适合时代需求的教学方法。

我认为要想改变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就要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基础,改变教师的定位,积极鼓励学生发挥学习语文的自主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适当时候对学生进行肯定和赞扬,让学生能够长久地保持学习的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合作精神也起着极大的作用,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这个合作学习的形式,通过学生间的合作,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另外,探究学习也是学习的有效方法,教师在这个时候就要对学生的探究有所引导,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就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式也不仅仅是以上所说的,一个方法并不能适应所有的学生,所以就要求我们细心研读《新课程标准》,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参考文献:

篇10

教学设计,也可以理解为教案,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合理、有针对性的准备教学设计,满足学生普遍及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一、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设计

新课改条件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学设计出现了很大的差别,具体对比如下表所示:

表1 传统教学设计和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对比

以往 现在

为了完成管理者的任务(应付检查) 促进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途径,提升设计与观察评价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教材的抄写或教师用书、教学方案的抄袭 根据特定的教育对象与条件对“新教材”的加工与再创造的过程(是一种文化再造)

教师必备的资料 校本课程(课程校本化)过程中的一部分

新课改教学下的教学设计应在课标中去寻找答案。如2011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其中第二板块“学段目标与内容”中“第四学段(7~9年级)”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1)字与写字 (2)阅读

(3)写作 (4)口语交际

(5)综合性学习

每一个板块都给出了具体的要求,教师可以认真阅读,心领神会,并把它体现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实际上,中考命题的要求、思路、题型都包含在其中。

二、教学目标制定

教学目标作为一堂课亟待完成的任务,是一堂课的上课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是关键的一环。

(一)教学目标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中存在三个维度系统,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旧课标相比,新课标更注重过程与方法。

新课标中教学目标可以归类如下三类:

(1)字词方面:识记重点词语、品位关键词语、积累文言词语等;

(2)句子方面: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赏析语言特色;

(3)整篇方面:感知、复述课文内容,理清思路和线索,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等。

以上就是新课标三个维度的体现,每一点均可以从属于这三点的,可以套用之。

(二)教学目标制定四要素

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

3.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三、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就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它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具体学情分析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一)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分析所在年龄阶段的学生长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乐于发言还是羞涩保守、喜欢跟老师合作还是抵触老师、学生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等方面。这些特点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简单知识来分析,也可以凭借经验和观察来灵活把握。

(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

如果发现学生知识经验不足,一方面可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学习能力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等。各个班级,个体在这个上面表现出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需要积极关注、科学分析。

(四)班级学习风格分析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一起会形成“班级性格”,有些班级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合作等方式尽量取学生之长、补其之短。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般来说,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和主题,也就提纲挈领地把握了重点与难点了,包括文章的内容、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写作手法、语言特点等诸多方面。

五、教具

多年以来,由于缺乏对语文教学应有的重视,语文教师往往“一支粉笔打天下”。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条件的改善、尤其是语文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意识的增强,这种局面必将得到彻底地改变。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加入关于课文的实物、照片,图片,有声读物,活动的图像视频等等,有条件的可以多用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索,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在新形势下应改变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新课标条件在可以借鉴如下教学法:

(一)情境教学法――学习在充满乐趣时,才更有意义

使用趣味化、具体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学生良好的情绪长期贯穿于课堂学习之中,必将会形成学生好学、乐学的积极学习情绪感,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自主性学习教学法――“教”就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是集班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与一体的教学方法,强调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教材内容,自己练习、检查并改正错误,培养自己的自学成才能力。

(三)合作性教学法――把人放到人中间去陶冶

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有助于因材施教。

(四)探究性学习教学法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这种教学方法大行其道,正源于其作用:

1、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和团队精神;

5、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6、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五)活动式体验教学法――体验才是真正的学习

篇11

新课程标准提倡语文课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运用好这种教学方式,激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求索以及善于迅速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语文教师要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学,准确把握自己任教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究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平等的对话者,也是教师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合作者。教师教学中要做到民主、客观地对待每位学生,更要在备课中把学生放在心上。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由学生学习发展的情况决定的,语文教师备课必须做到“以学定教。”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状况,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语文的知识储备,甚至学生的课外生活、课余学习等情况。既要面向包括全体学生,也要关注个体的发展,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现在发展区”,“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在备课中从学生的角度分析认识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利用学生的思维深入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二、 拓展课程资源,利用网络媒体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能力,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老师的明确要求。可以这样说,教师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且也是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实践者。要实现语文新课标这一要求,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做到学以致用,语文教师就应在备课时充分重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传统意义上的课程资源就是课本、教学参考书,学生练习册等。而新课标界定的课程资源拓展到了课堂外的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方面,甚至还包括学生所处的生活社区、家庭等环境。语文教师不能依赖一枝粉笔、一本语文书打天下,需要放眼未来,更新观念,努力营造“大语文”的学习环境,积极拓展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需要的教学空间,创设有利于学生与周围进行多层面交互作用的情境。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现实生活中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各种信息交流、沟通,是很普遍的。随着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充满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变,学生思维的发展与训练,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师备课能用网络资源制作出符合语文教学情境的高效雅美的课件,也是现代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现代教学技能。语文教师科学地有效地使用课件,恰到好处地改变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在备课中,随时随地把自己收集的课程资源做成课件,让新鲜的生活化的语文素材灵动地引进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使语文课堂生动起来,教师教学灵活起来,学生学习轻松起来。为此,语文老师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搜集语文教学资料,假以时日,形成自我教学风格。

三、 全方位驾驭教材,设计好教学思路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多采用模块式的编写结构,常常是某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来选择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来体现编写意图。如人民教育出版九年级的上册第二单元,编者选编了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傅雷的《傅雷家书两则》、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5篇文章。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选择的专题是演讲:微笑面对生活。细读这5篇课文,教师不难发现: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无数先哲呼唤自由与正义,倾诉对艺术的深切感悟,诠释亲情、爱情的本质……虽然他们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里分别述说着各自的事件,言辞或激烈,或平和,但是对人类的关注却是相同的。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学习这一单元,在感受人类精英活跃的思路、丰富的情感、闪光的思想的同时,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品味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的口语运用技巧。写作•口语交流•综合性学习中的演讲活动,则是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只有在备课时,充分领悟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教材,而不为教材所左右。

篇1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给语文教学吹来了一股春风。我们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解放思想、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全方位了解新课程的教材体系,探索出一套全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模式,是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模式,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要发生深刻变化的课堂模式,是教学内容与教学视野都要发生深刻变化的课堂模式。当然,它也是与我们熟悉的传统教学有着血肉联系的课堂模式。具体地说,新课堂模式的探索应有以下的特点:

一、课堂模式以对话交流为形式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话交流”指的是方式,是对阅读课堂活动形式上的要求,但其中却深含着现念。以对话交流为形式的教学设计,体现师生间的和谐与平等,也可体现学生与学生和谐与平等,还可体现师生和文本、编者之间的和谐与平等。

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和体验课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与文本、学生、老师的多层次“对话交流”中,引导学生“读出作者”,更要学生“读出自己”,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语文课堂教学以对话交流为形式,学生不仅从教材中读懂了生活哲理,找到了提高自我思想品质的途径,而且在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平台中进行了深刻的思想碰撞与心灵的洗涤,达到教学互相提高的目的。

二、课堂模式以合作探究为手段

合作探究是现代学习和工作的显著特点,也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语文课堂要实现教学目标,必须以合作探究为教学手段。通过合作探究,将学生推到了课堂主人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智慧潜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合作,包括学生个体与个体的合作、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合作、学生和老师的合作以及学生和媒体的合作等。学生只有合作,才能实现不断进步。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习惯,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同样,学生只有经过认真探究,语文能力才能得以切实提高;也只有让学生充分探究,才能真正实现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比如在“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部分,就是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寻找答案;就是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合作探究之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获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径。可见,以合作探究为手段的课堂,将不断地带领学生进入课文学习的新境界。

三、课堂模式以实践活动为板块

多样性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高效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生成语文能力,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可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对话,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交流,应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语文课堂教学。

要让学生大量“实践”,就得有大量的学生课堂活动。学生的实践活动合理而又充分,是新课堂教学生命之所在。在我们的教学设计意识中,应该理性地考虑到,“活动”是新课堂最直观、最本质的特点。我们要设计、创造、探究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求知求乐、益智启智的语文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也只有以实践活动为板块完成的教学,才会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给学生以充分的完成教学,才会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给学生以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打破课堂中死气沉沉的气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课堂模式以体验感受为脉络

课程改革,给课程以科学定位,它是老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这就是说,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

每个学生都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个性,都是完整的生命主体。因此,新课标特别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确,语文学习既是认知发展的过程,又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语文教学既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也要关注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语文课堂教学以体验感受为脉络,就是让学生去亲自经历,去体验语文,让学生充分体验阅读,体验写作,体验实践,使语文课堂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体验感受而又富于个性色彩的过程。

五、课堂模式以拓展为平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