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1 09:20: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校宿舍楼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随着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建设的大力推进,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高速、宽带、多业务、多功能的全新体验,对高校学生而言,他们思想活跃,学习能力强,知识更新快,对新技术、新业务接受能力强,愿意尝试新生事物,是使用3G业务活跃度最高的群体,因此,高校的3G网络覆盖显得较为重要。
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使用体验及反馈,通过对校区的场景特点及对3G业务的需求进行了分析,与中国联通进行了合作,对原有3G网络进行了完善与优化,制定了相应的建设策略和基于WCDMA网络覆盖建设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我校环境及业务特点分析:
1、我校校园面积较大,整个校区有一千亩,室外活动区域约占总面积的80%,主要有广场、运动场、人工湖、道路和公共休闲活动公园等组成。需要覆盖区域较大,但是话务量相对较小。
2、室内活动区域主要包括:教学楼、实训楼、食堂、宿舍楼、图书馆等。
教学楼、实训大楼:我校教学楼有两栋教学楼,两栋实训大楼,均为连体楼,容量较大,人流量较多,但话务量、数据业务量一般;
食堂:有五个学生食堂,人流量较集中,但话务量、数据业务量一般;
图书馆:人流量一般,但话务量、数据业务量较少;
宿舍楼:我校学生宿舍楼具有以下特点:一层楼40间房,4人/间,共有九层,相对用户比较密集,通信时间也相对集中、时间较长;室内用户对数据业务需求较大;同时宿舍楼建筑较密集,排列比较规则,无线信号容易受遮挡;无线网络覆盖比较困难,容易出现覆盖盲区或盲点,网络覆盖不好。
3、校园内人数较多且集中,并且呈现一定的流动性,因此带来话务量和数据业务量的流动性:白天话务量主要发生在教学楼和实训大楼,晚上话务量主要在宿舍区;
话务量集中的区域:宿舍区的夜间话务量和数据业务量为最高。
话务量较集中的时间:学生的话务量主要集中在19点以后,21点到24点是通话高峰阶段。
二、解决方案的制定:
1、室外区域(如广场、运动场、公共休闲活动公园等)采用WCDMA宏基站覆盖,三扇区标准配置覆盖,满足室外连续覆盖的要求。
2、室内区域(如教学楼、实训大楼、图书馆、体育馆、食堂、宿舍等),由于此类建筑纵深较大,存在大量走廊和拐角,室外宏基站信号到达室内时衰耗较大,信号较弱,可采用室内分布系统进行深度覆盖,可以有效吸收室内话务量。
3、室内外协同一体化方案:针对室内外频繁切换场景,高校室外的覆盖采用宏站解决,密集的建筑物内多个室内分布系统和宏基站间的切换是影响网络质量的重要因素,采用综合考虑室内覆盖和室外覆盖结合的一体化协调方案,解决网络覆盖问题,有效保证用户业务体验。
4、由于学生宿舍多为新建,楼内综合布线设计较成熟,预留管道与位置较充分,因此建室内分布系统较为方便,易于安装室内分布式天线。但室内分布系统中各种覆盖方式的选取,需要综合考虑话务量、覆盖面积、建筑结构、信号源方式及业务覆盖质量要求等因素的影响,实现满足覆盖要求又可合理控制成本的分布系统。如果建筑物内已经布设了2G的室内分布系统,优先推荐类似方案,可以极大的节省投资,而且建设周期短,各相关配套也完备。
5、针对不同楼宇不同时段出现的话务量高峰,不同功能区话务量不均衡、流动性大的特点,可以采用多个RRU,将不同功能的楼宇组成一个BBU资源池,可以有效的节省基带处理资源配置。
三、具体实施:
1、室内室外现场勘测:选取主要道路、广场、饭堂进行室外覆盖分析和预测,在各教学楼、宿舍楼室内底层、高层选取部分点进行室内覆盖预测,要求室外覆盖应达到-90dBm的信号强度;室内各点应达到-80dBm的信号强度。
2、室内室外统一协同覆盖,确保用户随时随地享受连续的业务覆盖。室内室外RRU共用基带动态资源池,提高网络设备利用率;减少站点数量,降低配套传输成本;室内外交叠区域,可配置在同一个小区,减少室内外小区间干扰和切换。室外主要切换带为道路,室内外切换带则主要为室内分布系统和小区分布系统覆盖室内,室外由宏站进行覆盖。
3、室内覆盖实施流程:现场勘测及覆盖预测选择合适的信号源 选择室内分布系统进行系统设计安装调测评估。
首先确定信号源引入方式,室内分布的信号源主要有基站和直放站两种,我校采用WCDMA基站RRU作为信号源,因其采用光纤传输方式,损耗小,在2G/3G信号的合路上,可以有效补偿WCDMA高频段带来的高损耗,保证WCDMA室内信号覆盖强度。
室内分布系统分为有源天馈系统和无源天馈系统,综合工程施工和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取无源天馈室内分布系统。由于我校学生宿舍已经建设有GSM室内覆盖的站点,因此3G室内覆盖采用WCDMA和GSM共室内分布系统,即2G/3G共用一套室内分布天线系统。首先将原有2G合路器更换为双频段合路器,以满足2G/3G系统隔离的要求。其次为确保2G系统无源器件对3G系统的支持,采用“多天线小功率”的天线布放方式,使改造后的3G系统在室内形成均匀的信号覆盖,并可以有效控制对室外的信号外泄。
1具备深刻的“发展”功能认识,拥有成熟的学科理论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者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住宿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住宿生活对学生审美观、文化和智力观、社会政治、自由主义取向、世俗主义取向、自尊、自治、独立、内在控制、完成学业和获得学位以及道德判断中采取原则性推理等方面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在哈佛和耶鲁“住宿学院制”的影响下,美国高校开始更为重视住宿生活服务,认为“住宿生活服务项目是学校教育性计划和对学术提供支持服务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住宿不但是生活问题,更是教育问题。美国高校把宿舍看作不仅是为学生提供休息的场所,也是为学生提供学术交流和人际沟通的场所,还是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的场所。美国高校认为宿舍集餐饮、娱乐、住宿、健身、交际、学习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因此每幢宿舍楼都拥有食堂、公共休息室、图书馆、学术和文化娱乐活动设施,充分认识到了住宿教育的学术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等发展,树立了让学生成为全面的人的发展意识。
美国大学对学生发展理论的研究有着近百年的历史。美国学生发展理论有四个基本类型,即个体与环境、社会心理、认知和价值观、整合型理论。这些理论着眼于学生的总体发展,从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等角度解释了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学生发展理论作为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基础,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学生管理实践,为学生宿舍管理、学务咨询、心理咨询等重要的学生事务管理领域提供了理论指导。美国高校的住宿教育高度重视学科理论支撑,如Astin的“学生参与”(student involvement)理论,Sanford的“挑战与支持”(Challenge and Support)理论等都为学生住宿教育实践提供了正规的理论指导和支撑。
2采取多样的住宿管理模式,促进学生与教授的学术互动
人们认为,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寄宿制是它们既能培养出杰出学者又能造就优秀公民的原因,是大学教育传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有住宿学院,这些世界著名大学就不符其名,就不能完成其神圣的教育使命。如今,除了住宿学院制,美国很多高校都陆续建立了以服务和指导为核心的各具特色的住宿教育模式。如斯坦福大学学生住宿区域包括了学术主题与单一特色主题公寓楼、种族主题公寓楼、自我管理与互相合作居住区、课题楼等类型。[2]密歇根大学住宿教育项目则将课堂延伸到学生住宿区,与学校的学术使命和培养目标相结合,有效地补充了课堂教学。[3]美国高校通过校内宿舍、校内外公寓、校外寄宿公寓、当地居民房等多元化渠道为学生解决住宿问题,其中“宿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专供单身学生用,分为“男女兼收的宿舍楼”和“单个性别居住的宿舍楼”;“公寓”则有限的供给高年级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已婚学生,含有“已婚学生住房”。同时美国高校学生宿舍建立了健全的管理制度,如申请入住制度、安静时间制度、会客及留宿制度、安全制度等,并对违反者规定严格的惩罚措施。
美国高校住宿社区是学校专业教育的第二课堂,是学生学术学习在宿舍的延伸,负责在课程之外给学生提供学术帮助与指导。其目标是丰富学术发展,支撑学校的学术使命。各高校尽力在宿舍内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安排教授入住宿舍,开展诸如“手拉手助学活动”等活动,促进学生与教师在宿舍内的学术互动和交流,教师在学术、精神、生活等方面对学生的成长成才给予帮助。如哈佛大学聘请了教授入住宿舍,担任学生的宿舍导师,并在各宿舍开设了由宿舍导师主持的“宿舍研习课”。宾夕法尼亚大学则规定每幢楼邀请2-3名教授和学生住在一起,使他们能和学生在课余时间讨论和交流学生问题。[4]
3拥有人员充足的专业化队伍,发挥民主的学生自治功能
美国高校的住宿教育队伍人员配备充足,规模较大,专兼结合,岗位细化,专业化职业化程度较高。如耶鲁大学各住宿学院的管理人员由院长、教务长、院长助理、教务长助理、管理秘书、学院导师、写作导师、研究生助教、学生管理员、学生代表组成。哈佛大学每个学舍的专业管理人员有学舍长、训导长、导师。斯坦福大学配备了1名住宿教育主任、6名宿舍楼主任、36名宿舍研究员、53名学院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人员。芝加哥大学每幢宿舍楼都有舍监、舍长、舍监助理来共同管理。美国高校对学生宿舍教育的工作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其工作职能是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通常参与学生宿舍教育的工作人员都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并且经过专业训练和培训,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学生事务、学生发展等专业知识。宿舍导师则都多为知名教授,是专业领域内的行家。
美国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尊重学生的自,注重平等、双向,在学生管理上很大程度也是依靠学生本身。除了专业人员之外,学校还聘请了许多学生来参与宿舍管理,发挥学生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如USWP大学,宿舍教育专职人员有50多人,而SS(Student Staff,学生职员)多达200名。其中AD(Assistant Director,主任助理)1名,每楼RA(Resident Assistant,居民助理)2名,ARC(Academic Resource Coodinator,学习协调员)1~3名。对这些学生管理员采用公开招聘选拔的方法,自愿报名后经过面试,被录用的学生要先经过正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如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尔班纳-香槟分校(UIUC),其住宿部专业人员68人,行政人员527人,而学生雇员则高达1532人之多。
4重视隐性的文化育人作用,具有严格的宿舍规章制度
美国高校认为学生与住宿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环境可以改变学生的个人行为。因此,美国高校住宿教育十分重视校园文化育人的隐性作用,注重宿舍楼的环境布置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学校一方面优化学生住宿条件和环境,在宿舍楼的过道、走廊上悬挂国旗、历任校长、杰出校友的照片和简介。哈佛大学的本科生住宿楼拥有食堂、图书馆、学术交流室、娱乐活动室等,13幢宿舍楼的楼名均来自于对哈佛大学有突出贡献的校长、重要捐助者、杰出校友等。另一方面高校鼓励学生参与构造环境,改造宿舍的物理环境。学生们可以在走廊里粘贴墙壁饰品,可以美化装点活动室,可以在宿舍里添置家具和其他设备,同时也可以在宿舍里绘制墙画、装饰墙面、制作家具。美国高校的宿舍是学生居住的场所,更是学生的精神家园。学生组织在宿舍内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音乐演奏、诗歌朗诵、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电影欣赏、学术研讨会等,哈佛大学每幢宿舍楼都有自己的传统风格和特色项目,邓斯特楼的传统为音乐表演与欣赏,特色活动有一年一度的弥赛亚演唱会和邓斯特楼歌剧协会歌剧会。
美国高校学生住宿管理既有民主的一面,也有法制的一面。各宿舍楼都建立了严格健全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申请与签订制度、安静时间制度、会客及客人留宿制度、清洁制度、家具及电器使用规定、吸烟制度、四禁制度(严禁赌博和吸毒,严禁将动物和枪支弹药带进集体宿舍)、安全撤离制度、饮酒制度、安全制度等。[5]学校在学生在入学前就明确告知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违反规定有哪些严格的惩罚措施。同时学生在入住宿舍时与宿舍楼签订住房协议,一旦学生违约,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轻者给予警告或罚款,重者将被勒令搬离宿舍。
二我国高校学生住宿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为学生住宿服务方面迈出较大步伐,如开展公寓文化创建活动,实施辅导员进公寓制度,改善住宿条件和环境等。但我国高校的住宿教育仍存在功能定位认知不足、深入的理论研究缺乏、学生管理模式特色不足、学生自治程度不高、宿舍育人体系不完善、公寓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1对宿舍的发展功能认识不够,理论体系尚未健全
我国对宿舍功能的理解主要限于提供住宿,对学生宿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缺乏认识,“住宿教育”的提法也较为少见。这些年随着学分制的实行,宿舍的“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功能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高校对住宿生活的“发展学生”的内涵和功能仍认识不足,重物轻人,重管理、轻教育服务,忽视住宿教育的学术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忽视了住宿期间也是学生人格定向、心理发展、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未能真正理解宿舍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不低于第一课堂的育人作用。
2住宿管理模式较单一,宿舍学术氛围不浓厚
我国高校未能完全建立以服务和指导为核心的多样且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仅复旦大学、西安交大等个别高校在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基础上进行了探索实践,实施了“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大多数高校仍未能把学生宿舍看作是学生课堂的延续,宿舍作为第二课堂的功能发挥不足。学生宿舍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全通道式的沟通网络,住宿教育项目中将课堂延伸到学生住宿区的较少,与学校的学术使命和培养目标结合不够,未能有效补充课堂教学。大学生住宿教育中存在着与学生学术事务联结不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研究与合作不多等问题。
3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学生参与管理的自治程度不高
各高校学生公寓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常由公寓辅导员来负责,而进驻公寓的辅导员基本上都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同志,没有经过职业化培训,缺乏丰富经验、技巧和方法,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较低。同时,高校宿舍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没有依靠学生本身,当前我国大学生直接参与宿舍管理的自治程度仍不高。公寓学生管理员发挥的主要作用还是当参谋,起监督作用,任务也比较单一,如楼层长的任务主要是协助检查卫生等。一些学生管理员也没有经过公开招聘选拔和正规培训,在公寓的基础文明和文化建设中模范表率作用不明显,在同学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还不够。
4宿舍文化活动较单调,公寓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虽然我国很多高校开展了诸如“公寓文化节”、“社区文化节”等校园品牌文化活动,但学生宿舍文化活动某些方面仍存在水平较低,层次不高等问题,特别是部分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的低层次、重复式、受益浅的活动较多。另外,社会后勤化后出现的高教园区、大学城的宿舍管理多采用的是学生工作部门、公寓管理部门、保卫处、物业公司等多个部门联合的管理机制,各方主体认识不到位,没有形成教育合力,未能用严格的、健全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保障宿舍内的良好秩序,如对违反者的惩罚措施不够严厉,一些规定模棱两可、明知“禁”而不能“止”等。
三美国高校学生住宿教育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通过上述美国高校与我国高校住宿教育在功能认识、队伍建设、环境建设、运行机制、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分析与比较,可以发现我国高校住宿教育由于起步晚,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借鉴美国高校丰富的住宿教育管理经验,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高校学生住宿教育、公寓管理的新途径与新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科学认知住宿教育的发展功能,加强学生发展理论的研究
我国高校应科学认知住宿教育在校园实践、社会参与、学术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功能,在宿舍教育上做好顶层设计和目标明确,要正确认识宿舍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设计学生宿舍系统时,应注意其在功能上的三个目标,即为学生提供舒适的休息地方,为学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场所,纠正不当的行为并提高个人修养。同时,高校应加强学生发展理论研究,进行积极深入的理论探索,建立健全适合中国高校的住宿教育理论体系,强化理论对学生事务实践的指导作用。
2创建本土化的住宿管理模式,创立学生与教授沟通交流制度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学生住宿教育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如西安交大在大学生生活指导与生活教育上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书院制”模式,建立了全面的学业辅导体系,帮助学生接触学术大师,拓宽学生学术视野,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我国高校应学习借鉴美国高校住宿教育的先进经验,创建适合自身、各具特色的多样化住宿管理模式,要重视宿舍第二课堂的作用,把宿舍看作是第一课堂的延续和延伸。高校可以在宿舍楼中配备阅览室,开设有关课程,组织专题讨论,提供学术和非学术咨询服务,营造融住宿和学习为一体的氛围。
3组建住宿教育专业化队伍,发挥学生组织“三自”作用
高校一方面要从数量上保证足够的公寓管理人员,另一方面要从质量上尽快提高住宿教育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高素质住宿教育队伍。同时要鼓励学生参与宿舍管理,提高学生自治能力,发挥学生自律委员会、楼长、层长、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作用。学生管理员除了检查卫生等职责外,应仿效美国高校的做法,增加其在组织楼层学生学术、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资源的咨询,前台值班及宿舍楼内外的安全巡逻等方面的职责,真正做到学生直接参与管理,达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效果。
4建立宿舍文化育人体系,完善公寓管理制度建设
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宿舍文化建设,因为宿舍是学生除教室之外学习、生活、交流最多的场所。高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育人的隐性作用,重视公寓环境布置,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在宿舍中开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育活动,让宿舍真正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此外,高校还应制定严格健全的宿舍管理规章制度,如入住协议签订制度、安静时间制度、会客及留宿制度、安全制度、惩罚制度等,让学生清楚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以此来规范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约束学生宿舍行为,强化学生自律意识。
参考文献
[1]Winston, R. B. ,Jr. , Roger B .and Anchors ,Scott. Student Housing and Residential Life. San Francisco: The JosseyBass higher andeducation series,1994:535.
2高校宿舍交往空间的现状及分析
对于高校交往空间的探究,首先,必须从空间的主要活动者———“大学生”入手。
2.1大学生的特点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年龄相近,热爱生活,思想开放,充满活力,有相近的文化背景,心理和生理需求。
2.1.1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大学生的年龄大多为18~30岁,这是人一生中思维最活跃的时刻,也是渴望与别人有更多思想上交流的时期。同时,现代人尤其大学生面临升学就业压力,更渴望与别人倾诉交往。
2.1.2大学生的生活特点从学校管理上来看,固定的上课及吃饭活动时间,使大学生的生活具有规律性及时段性。然而,这样的特点加之高校公共空间的有限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流的峰值,这使不少同学不得不牺牲休息时间进行交往活动。
2.2宿舍现状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的形式对西安市的几所高校宿舍楼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目前西安市高校宿舍楼存在相同的缺点:宿舍功能单一,环境差,空间趣味性差,缺乏交往空间,学生们之间交往很少,与自然接触的机会也少。下面以某高校宿舍楼进行详细分析:
2.2.1平面形式该高校宿舍平面为长廊式,如图1所示,这种宿舍形式,走道在中间,两侧布置房间,通风采光比较差,且居住学生多,学生来往活动噪声大,相互间的干扰大。这种宿舍形式仅满足了居住的需求,功能单一,对促进学生交往没有任何益处。
2.2.2空间品质近端式带型走道,如图2所示,走道细长,光线昏暗,空间品质差。学生不愿意在此空间中停留,走道仅仅作为交通空间使用,降低了学生之间的偶遇几率,且学生不愿在此空间发生交往。
2.3小结
可见,目前的高校宿舍,这与大学生的特点不相符,阻碍了大学生的发展,影响了整个校园活泼向上的氛围。
3高校宿舍交往空间设计的建议
通过对高校宿舍的调查分析,基于整个校园未来的发展并考虑到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对未来高校宿舍设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加强平面的灵活性,增强交往空间的可达性
“交往”是人们的一种自发。假设交往空间并不易到达,则空间的使用率就很低。因此交往空间的可达性决定了交往活动是否发生。所以在平面布局时我们必须灵活布置。有些宿舍尽管在尽端设置了交往空间,但是由于走廊又细又长,让人感觉很远,可达性很低。因而我们应该统筹考虑,权衡中部的与尽端的,开放的与半开放的,矩形的与曲线形的平面形式,提高交往空间的可达性。
3.2提高功能的多样性,打破交往形式的局限性
基于目前高校宿舍及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的现状,高校宿舍承担的并不仅是“提供住宿”的功能,已经演变成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大学生们每天有14-17小时在宿舍度过,他们需要在此弥补第一课堂的缺失,学习如何与人相处,锻炼进入社会的能力。因此,未来我们应在宿舍设计中融入更多的社交性场所,例如,书吧、咖啡饮品等休闲功能。功能上的多种多样,为学生的交流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打破了以往单纯交流的局限性。
3.3优化空间的亲切性,增加交往空间的舒适性
虽然交往空间的方便可达是学生交往的先决条件,但是良好交往活动的产生光靠空间的可达还是不够的。尺度适宜的空间,才更能吸引人流,诱发深层次的交往活动。然而合适的尺度是设计师需要去整体考量的,比如说走道的长度、高宽比;交往空间的采光、通风,可供观赏点的布置,绿化景观的设置,座椅的摆放等。学生在空间内的听觉、视觉、触觉等的舒适性都决定着交往活动的产生及持续的时间。总之,交往空间的亲切性决定了交往空间的舒适性,交往空间的舒适性决定了交往的深度。
3.4增加空间的归属感,提高交往空间的有效性
虽说交往空间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但归属感的营造也不容忽视。这看似矛盾,但都是依据空间的使用者———“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而来的。简言之就是“私密的交往空间”。归属感的营造大多通过围合达到,但对于公共空间的来说,半围合或景观家具的遮挡更加适宜。这种归属感给学生自在、放松、安全的心理暗示,将大大提高的交往空间的品质和有效性。
引言
“建筑能耗”指的是民用建筑中消耗的能源,即建筑的供暖、通风、空调、用电、家用电器、炊事、生活热水及其他在建筑中安装使用的耗能设备,是社会终端消费的概念。建筑物冬季采暖,夏季制冷以及日常生活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他们是以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为代价来得到保障的。然而,目前我国人均煤炭储藏量只占世界人均的50%,人均原油储藏量只占世界人均储藏量的12%,人均天然气储藏量只占世界人均储藏量的6%,因此为了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更是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节能刻不容缓。
结合大学生寝室的实际情况,为提高大学生节能减排的意识,减少建筑能耗,达到更好的节能水平,就必须推动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根据大学生宿舍的条件来看,室内设施对采暖的利用比较单一、利用率不高,可加强对宿舍采暖的热量合理有效的利用。另外,身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深感现在对电的浪费的严重。本研究以大学生寝室采暖和节电两方面为切入点,通过各种手段和技术在多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实现减少建筑能耗的现象。本研究需要团队合作精神,拓展我们的知识面,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是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完成的。
一、大学生寝室能耗情况
1寝室采暖现状
很多宿舍楼的外墙、屋面、外窗等构件的热工性能达不到规范规定的限值,从而造成宿舍楼的建筑能耗比较大,部分宿舍冬夏两季室内热环境比较差,实施节能改造的潜力比较大。据统计,在采暖或空调的条件下,冬季单层玻璃所损失的热量约占供热负荷的30%-50%。增强外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外窗的能耗,是改善室内热环境和实施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在采暖热负荷计算中,窗帘的保温作用多作为安全项,不作为热负荷计算,这对于节约采暖能耗是不可取的。
2 寝室用电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校寝室电路都是简单的照明电路,晚上断电之后寝室灯泡熄灭,如果忘记关闭开关,在第二天早上5点30分来电的时候,寝室灯泡会自动亮起,而灯泡亮起的时候有80%的学生没有起床,那么在这段时间就会造成一定的电量浪费。如果以每个寝室为单位,整个学校的耗电费用统计到一起是一笔非常大的开销,而且这是完全不必要的浪费。
二、实现节能的方案
(1)北方高校冬季室外温度低,因此各高校将窗户制成双层玻璃的,以达到保温的目的,而窗帘则是单层,散热损失较大,能达到总散热量的40%-50%,通过改变窗帘的布置方式,采用双层厚亚麻布窗帘,能有效的减少散热损失,提高室内的热指标;
(2)在室内布置一水箱,利用空气与水箱中的水进行对流换热,从而提高进入室内冷水的温度,合理的利用了宿舍内电脑所散发的余热,同时水箱内水蒸发,提高了室内的相对湿度,有效地保证了宿舍内的热湿环境。提高了生活舒适度;
(3)通过继电器、空气开关、灯泡、常开常闭开关等实验器具模拟实际电路,设计出实验模型。
三、寝室节能实验与设计
1北方冬天窗帘对室温的影响
冬天,寝室双层玻璃的利用的确控制了室内热量的流失,窗帘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取某高校寝室楼为参照,在室外平均气温为-15℃到-22℃时对该大学寝室楼进行抽样测量。两周内测量寝室窗口处的拉上窗帘和打开窗帘室内温度数据见图1,由图可看出拉上窗帘后,窗口处室温比没有拉上窗帘的窗口处室温要高,平均高1.2℃。抽样选取某高校寝室楼12天内各种材质窗帘对室温的影响进行测试,结果见图2,由图可看出窗帘的材质对保温性能有明显影响,保温性能由高到低依次是棉质、麻质和纱织。因此,在冬季大学生宿舍使用棉质窗帘,晚上拉上窗帘,会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2室内余热和废水利用
利用晚上和早晨的时间,随机测量公寓楼室内水龙头出水温度以及夜间放水在地热上第二天清晨的水温。经过各个楼层多次测量得出水龙头出水的温度平均为4.5℃,第二天清晨的水箱内水温度平均为8.9℃,提高了4.4℃。通过我们的实际测量所收集的数据,可以明显得出把水放在热的地板上,第二天可以得到温水利用,同时在冬季还可改善室内的湿度环境。把洗漱后的水倒入脏水桶,用于冲马桶,这样可以节约水资源。
3节电模拟电路设计
为了达到寝室节电的目的,并能实现主动开启、关闭电灯,断电后又重新通电需手动开启才会使灯发光的功能,设计使用1个小型低功耗继电器来控制寝室内灯的开与关,在宿舍楼总开关供电时,需要人工启动,才能使室内照明灯通电,达到节电的目的。为了进行节电展示,设计了寝室节电控制系统模型,实物见图3。这是一个开关自锁电路,利用电磁继电器的常闭、常开触点达到控制主电路通断的目的。
寝室用电节能系统的自身消耗量功率量很低,客观上能起到节电的作用。寝室的照明是40W的灯具,使用此系统平均每天可节电1.5小时,即可节电0.06度,一个宿舍楼按240个寝室计算,即可节电14.4度,一年按300天计算,一个宿舍楼一年可节电4320度,节电效果显著。
结论
通过分析现有的北方大学生寝室能耗情况,参考现有的节能方式,结合现有寝室节能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际测量和数据分析。根据大学生宿舍的特点,从节约建筑能耗分析入手,提出大学生寝室节能的方案,解决大学生宿舍内的节能问题,在能量的有效利用下,合理的改变宿舍热湿环境,提高环境的舒适度。要实现建筑节能,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使建筑节能的意识深入人心,不断深入开展建筑节能工作。
参考文献:
[1]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R].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6-7.
[2] 詹华,姚士洪. 对我国能源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J].能源工程,2003,3:1-4.
二、年级集中住宿模式下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难点
1.按照院、系集中住宿,有利于院、系老师深入宿舍开展工作,有利于院、系统一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从而营造具有本院、系特色的宿舍文化,此外,还有利于发挥院、系高低年级学生间“传、帮、带”的作用。然而,实施年级集中住宿后,同一片区或同一栋楼有来自不同院系的学生,学生的学院意识逐渐淡化,而宿舍意识逐渐增强,彼此间有不同的导向及约束标准,因而会影响院、系所开展工作的效果,也给年级集中住宿模式下的宿舍文化建设带来新的要求和挑战。
2.实施年级集中住宿,由于同一片区或同一栋宿舍楼中学生千差万别,这对后勤服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宿舍管理人员大多是外聘人员,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素质一下子还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会产生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激化矛盾。
3.实施年级集中住宿,同一片区或同一栋宿舍楼中学生众口难调,难以营造统一的宿舍氛围。要做到凝聚人心,达成共识,这对工作的内容和工作的方式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实施年级集中住宿,同一院系的学生分布在多栋宿舍楼,给学院学生工作队伍开展工作增加了时间、精力等方面的成本。
三、年级集中住宿模式下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对策
从按院、系集中住宿转变为按年级集中住宿,学校要充分认识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急迫性,加强这方面工作的理论研究,并付诸于实践。同时,理顺关系,加大投入,实现学生宿舍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过渡。
1.提高认识,加强理论研究,多管齐下
目前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高校应重视抓好课题立项等契机,组织相关人员对这块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逐步从具体实践中总结与归纳一些有规律的特点,从中找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措施或机制,并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学生住宿管理委员会、学生宿舍物业管理公司、后勤产业集团、各相关职能部门、学院及学生宿舍自我管理组织要紧密配合,精诚合作,形成全校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2.按新的思路建设学生宿舍文化,努力提高教育服务质量
年级集中住宿模式下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路必须统筹规划,科学有序。与此同时,要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及时处理学生的各类报修及出现的问题,不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要建立正常的信息渠道,加强沟通,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并形成制度,听取意见,改进工作,对于学生合理的要求必须及时加以解决,对于学生不合理要求,要做耐心细致的疏导和解释工作,从而实现优质高效的服务。
3.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服务育人
从目前的管理人员的构成和知识结构来看,突出的问题是年龄普遍偏大,学历普遍偏低,虽然工作态度及工作责任心尚可,但工作的效果有待增强。这些人员常常忙于应付检查卫生、传呼电话、登记会客、维修设备等简单事务性管理,对新知识、新形势的吸收和与学生在知识和思想上深层次沟通存在困难和障碍。因此,必须优化宿舍管理和服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采取公开招聘、引进等多种手段尽快调整队伍结构。通过请进来培训、走出去的学习和在岗学习的途径,普遍提高管理和服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开拓他们的视野,让他们适应学生素质教育和按年级集中住宿宿舍管理工作的要求。
4.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三自功能”
创建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确立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才能和潜力的发挥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要大力抓好学生宿舍楼管组和学生宿舍党员工作站等学生组织的建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三自功能”,创设鼓励创造、追求创新的和谐氛围。
宿舍是学生集体生活的地方,宿舍成员之间融洽的关系有助于他们形成共同的作息和学习时间,共同创造和维持宿舍优美环境的决心和行动,从而利于他们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另外,宿舍也日益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在同一宿舍内,一个学习好的同学会带动其它同学学习,也会成为其它同学学习的典范,可以带动室友向好的方向发展,从而有利于宿舍成员的学习成绩整体提高。成员相互之间便于并乐于讨论各种学习问题,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2.有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培养
大学生的品德与价值观念是在学习、生活、交流思想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确价值观的培养离不开精神文化这个背景。宿舍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形态,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生活理念、行为方式及人格塑造等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在宿舍闲聊,“卧谈会”中,他们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增进感情,学会忍耐和宽容,学会彼此尊重。另外,整洁、优美、健康的宿舍环境,富有教育意义的宿舍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协助精神,有利于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群体意识。
3.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
宿舍文化有很强的舆论导向作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依托宿舍文化建设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组织学习和宣传,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时代精神,道德规范、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等。个体的思想道德素养受文化价值取向与角色期待的引导。一方面,宿舍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一致性。从本质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文化塑造教育,是价值与规范接受与认同的过程。宿舍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同属于文化的构建过程。另一方面,宿舍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平台。在宿舍,同学可以“针砭时弊”,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思想见解,或为某些敏感话题展开争辩,各种思想观点的碰撞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明辨真伪,区分善恶,认识真理,有助于他们政治识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4.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一个洁净、文明的宿舍物质文化环境,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场所,而且可以调适人的情绪,使学生心情舒畅,促进身心健康。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使学生更具归属感,为他们提供社会支持系统。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会感到被人理解和接纳,感到安全,有价值。同时,积极健康的宿舍文化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自信。网络文化和恋爱文化的健康发展也是形成健康心理的有效保障。宿舍内的讨论会引导其成员的追求目标,实践内容和形式。精神文化是整个宿舍文化的核心与精髓,能够体现宿舍的整体价值取向,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可以激发成员的潜能和活力,有利于心理的成熟发展。
二、宿舍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现在高校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总体上表现出追求个性化生活,自我意识较强,热衷网络文化,承受挫折能力差等特点,这就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带来了新的问题。
1.大学生适应能力有待提高
高校学生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强,很少关心他人,集体观念淡薄,抗挫折能力差。他们刚刚离开父母独自在外求学,生活上有很强的依赖性,遇到问题喜欢抱怨,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下,思想认知的多元化和差异化明显。据有关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大学生由于与室友生活习惯不合、学习和休息氛围欠佳以及人际关系不融洽等原因,出现睡眠质量差、学习效率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和心里压力大等诸多问题。
2.因住宿安排不当产生管理问题
一方面,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班级的学生在上课时间和生活学习习惯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异,比如,本科生较专科生课程多,艺术类和高年级的学生习惯晚睡晚起等,如果将他们安排在同一楼层甚至同一宿舍,会为宿舍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另一方面,不少高校因宿舍紧张,将同年级、同专业甚至同一辅导员所带学生安排在不同的宿舍楼,这也给辅导员走访宿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不便。
3.宿舍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脱节
目前多数高校的管理体系是专职楼管员重点负责宿舍楼来访登记,楼内安全、基础设施维护、保洁等工作,由学生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由于楼管员对宿舍楼内的学生具体情况不了解,文化素质偏低,管理方法简单,缺乏交流技巧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起不到太大的帮助,从而导致“管教分离”。
4.网络文化的冲击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多数学生注重的是互联网的娱乐、资讯、拓展生活空间的功能而非学习功能,加上网络安全观念淡薄,价值观不够成熟等原因,导致被一些坏的思想所侵染。另外,对网络的依赖让不少人缺乏独立思考和理性思维,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的发展。
三、宿舍文化建设实践探索
以A学院为例,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完善落实辅导员轮流入住宿舍制度,开展学生组织参与宿舍管理,开展宿舍文化月活动,充分发挥宿舍文化的德育功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1.辅导员轮流入住宿舍,加强和完善宿舍管理
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把学生宿舍管理和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遵循学生工作的规律,适应新形势下对学生工作的新要求,配合学校的整体学生工作,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学生宿舍楼都设有辅导员值班室,所有专兼职辅导员轮流在值班室办公。他们经常深入宿舍,除了例行检查宿舍安全、卫生状况、学生晚归情况和解决突发性事件外,更注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同学们的心理状况,与同学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树立“管理即服务”的工作理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和情感方面的问题。不仅如此,辅导员会有针对性的对部分学生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同学们的思想健康积极向上,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此同时,辅导员还定期开展宿舍长、班委和学生党员培训,引导教育学生干部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引领着整个宿舍共同进步。此外,在学校层面上,学生处定期开展宿舍文化活动,比如宿舍间的篮球赛,拔河赛,开展星级(卫生星,纪律星,文明星,学习星)宿舍评比活动等,定期检查辅导员进出宿舍的记录情况,定期召开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座谈会,及时解决宿舍管理中的问题,尽一切可能支持宿舍文化建设,做到“对学生最负责任”。
2.学生积极参与民主自我管理,构建宿舍育人新模式
学生组织进宿舍,对于充分调动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加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意识,发挥师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管理双方的信息沟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校团委和宿管科的指导下,组织成立学生楼管会,其成员多由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先进分子(校卫队员)组成。以院系为单位成立学生楼管总会,各宿舍楼成立楼管分会和层楼管会,坚持“服务为主,管理为辅”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主要协助楼管老师和辅导员进行宿舍管理和例行检查统计等工作,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3.开展宿舍文化月活动,共创和谐宿舍
宿舍文化活动的开展,对于丰富校园生活,充分发挥学生宿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优化学生宿舍育人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使同学们树立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共创“安全、卫生、和谐、文明”的学习、生活氛围,共创和谐宿舍具有重要的作用。每年的十一月份,A学院会例行开展“宿舍文化月”活动,活动分教育类、文化类、竞赛类三大类,包括宿舍安全知识图片展、宿舍文化月巡礼影片展播、“我眼中的宿舍”摄影大赛、板报设计大赛、“我的宿舍铭”评选、“我的宿舍我的家”征文比赛、叠被子大赛等活动项目。此活动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活动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和良好的实效。
一、关于厦门大学学生公寓分布情况简介
厦门大学分为三个校区,学生公寓由学生公寓与环境服务中心管理,辖区内所有的公寓以园区管理制划分,共计有七个学生公寓园区,分别是丰庭学生公寓、海滨新区学生公寓、石井学生公寓、芙蓉学生公寓、凌云学生公寓、海韵一期及海韵二期学生公寓,学生总共住宿人数大约4万5千人左右。
丰庭楼群是厦门大学本部新建学生宿舍楼群之一,房间设计为单间独卫,主要用于解决全校女博士生的住宿问题,管辖区范围囊括丰庭一、二、四、五共计四栋宿舍楼。
海滨新区学生公寓共有学生宿舍三栋,分别为新区一、二及三号楼,顺坡而建,由下而上依次排开,新区一为女生楼,其余两栋均为男生楼,住宿对象有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少量博士生。房间内部结构为带有独立卫生间的套房,目前均为四人间。
芙蓉园区的楼群是厦门大学本部历史最悠久的学生宿舍楼群之一,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园区位处于学生宿舍区的中心地带,园区内设有超市、移动营业厅、银行等便利设施,其管辖范围囊括芙蓉一、芙蓉二、芙蓉三、芙蓉四、芙蓉五、芙蓉十、芙蓉十二、芙蓉十三共计八栋宿舍楼。
凌云园区共有十三栋宿舍楼,入住学生包涵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个层次,其中本科生楼栋为凌云一、凌云三、凌云四和勤业四;硕士楼栋为凌云一、凌云二、凌云五;博士生楼栋为凌云六、凌云七、凌云八、凌云九、勤业六、勤业七和凌云D。
海韵一期园区总建筑面积达6.7万平方米,包括七幢学生宿舍,以及教学楼、食堂、招待所、活动中心各一幢。每间宿舍住宿四人,拥有独立的阳台、卫生间和浴室;同时还装有热水器、空调、风扇,并配有电话、校园宽带、电信及有线电视接口等。园区管辖范围包括海韵一、海韵二、海韵三、海韵四、海韵五、海韵六、海韵七,园区可容纳约5000名学生。海韵二期公寓各项基础设施完备,每间寝室设有独立阳台、卫生间、浴室;配备空调、热水器、电话、校园宽带、电信等。园区辖区范围内包括海韵九、海韵十、海韵十一、海韵十二、海韵十三、海韵十四、海韵十五共计七栋宿舍楼,是厦门大学的两人间公寓,园区可容纳学生近三千人。
二、 厦门大学学生公寓管理特色
1. 厦门大学学生公寓管理模式与我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异质性
厦门大学公寓管理的模式是按照园区制来管理划分,在这一点上与我校学生公寓园区化管理模式相同,但在具体的管理事务中与我校的学生公寓的管理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
在人员配置上,厦大一个园区配置一个管理员,白天上班,负责整个园区的日常管理工作;配置一个协管员,中午和晚上上班,负责协助管理员;一个楼栋配置一个保洁人员,负责整个楼栋的公共卫生以及宿舍外围保洁。配置四个24小时值班制的安防人员,一个安防人员每天工作时为6小时,四个人进行轮流倒班,负责整个园区的突发事件处理以及维护学生公寓的安全稳定。厦大这种人员配置管理模式,用协管人员和安防人员代替了传统学生公寓管理中值班员的职能。
在我校学生公寓管理中,值班人员主要负责按时开关公寓大门,在管理员不在班的时段中,保护学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保护公共财产安全,对外来人员的进出进行登记,巡查宿舍内外安全,及时制止和处理不良或违纪行为,防火、防盗、防止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的事故发生,做好公寓设施设备报修、学生的报修记录等工作,但并没有把安全防护工作和学生公寓日常管理工作的职能分开。
我们认为像厦大这种人员配置比较科学化,管理人员与协管人员专门负责公寓管理内部事务,服务并处理好学生的公寓住宿管理问题,同时在每日巡查楼栋过程中与安防人员24小时的门禁监控系统形成双保险安全防护,从而在根源上杜绝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在学生公寓安全防护方面,厦大设置了三大安保屏障
一是厦大校园进出管理规定,所有人员进出必须提供工作证或是学生证,外来人员进出每天不得超过一千人次。二是厦大后勤保障处由自己出资为每个园区都安装了门禁系统,每个学生进出园区必须刷卡进入,并且厦大的每个园区都设有安防监控人员,二十四小时进行安全监控。三是厦大后勤保障处自己出资为每个学生安装了一个密码保险柜,免费提供给学生用来放置贵重物品。
3. 学生公寓管理人员上岗要求以及工资待遇方面
4.厦大学生公寓管理运行费用的划拨形式以及费用计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目前,厦大的学生公寓管理运行费用的是按照学生的人头来进行拨付收取一定得管理费用,博士生、研究生以及本科生都是一个拨付标准。以前厦大的一般住宿标准是8(本科):4(硕士):2(博士)划拨,以后厦大将按照4:2:1的标准划拨学生住宿标准。厦大的管理费用划拨形式是日常管理学生的所有运行费用先由厦大后勤集团垫付,而垫付的前提条件是厦大的所有门面管理费用由后勤集团代为收取,全校一年的门面租金约为4000万左右,年底在与学校按照比例分成结算。到了每年年底学校财务处会根据学工处核定的学生人头数目,来拨付后勤集团学生公寓的管理费用。
在公寓管理费用的拨付形式上,厦大与我校都是按照学生的人头数量来计算,但随着学生公寓住宿环境的改善,以后将会一个寝室住宿4个本科生、2个研究生、1个博士生,如果还是按照现有的方法来计算管理费用显然是不合理的。厦门大学后勤集团已经向厦大学校建议采用按照公寓面积来计算收取学生公寓管理费用的方式,这样更为合理化。
5、厦门大学学生公寓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
在厦大的学生公寓里,学生们每天都可以喝着免费的开水,而在我校的学生打开水是要收取一定费用的,收取的费用是每瓶热水2角8分钱。厦门大学本部校区的学生热水器是采用的电热水器,新校区是太阳能热水器,可为学生提供24小时热水供应,洗澡热水一分钟一毛钱;我校研究生公寓采用的是太阳能热水器系统,提供的热水时间是中午到晚上的11点,收费标准是一分钟一毛五。在学生公寓垃圾处理方面,公寓管理中心自己配置有专门的垃圾车,每天会在固定的时间来回收每栋楼的垃圾,保洁人员可直接将公寓垃圾桶的垃圾丢掷到垃圾车上,这样子的举措,既提高了保洁人员的工作效率,又使厦大的校园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在厦大的每一栋学生公寓进门处都贴有学生宿舍物业管理温馨提示,上面细致的标明了每栋学生公寓各个职能部门的联系方式、办公地址,宿舍管理服务相关的各个职能部门的联系方式,宿舍内配备的各项设施及使用注意事项,智能用电及注意事项,门禁管理要求,严禁使用的大功率电器有哪些、住宿安全提示事项,更在显著的位置标明了学生宿舍报修流程示意图。笔者认为温馨提示上面提供的信息详细而全面,是一个很好的举措,体现了厦大在学生公寓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细致和体贴。
三、厦门大学的后勤管理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综合以上六点分析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厦大后勤集团在后勤公寓管理上是有很多先进的管理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那么在学生公寓管理中我们能提出什么建议?
2、在公寓安全防护方面,他们设置的三大安保屏障,首先从根本上杜绝了学校闲杂人员的进出,其次在每个园区都设置了门禁系统,并24小时监控,最后又为学生的贵重物品安装了保险柜,如此三道防护网大大的降低了学生公寓的火险、盗窃事件概率。我们可否投入资金给每个学生都安装保险柜,置放贵重物品。
3、公寓管理人员是公寓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是公寓管理能否顺利展开的核心环节。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各项综合素质。要将社会化公寓服务理念引进到公寓管理工作之中,组织管理人员定期学习物业管理相关知识,转变管理人员思想观念,向管理和服务的方向加以引导。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普通高校的年年扩招,高校更加成为人群最密集的场所之一,这便给消防安全带来了不少隐忧。同时,各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消防安全往往成为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据统计,2005年以来,全国高校共发生火灾2000余起,直接财产损失达5200余万元,给高校工作的正常运行造成了许多障碍。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地,如何消除火灾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是高校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1.近期高校典型火灾事件回顾
1.1中央美术学院――1人伤。
2009年3月16日上午10时30分许,中央美院位于南湖公园内的学生宿舍发生大火,着火建筑是彩钢板搭建的二层简易板房,为学校部分学生、后勤员工、保安人员的宿舍。彩钢板内保温材料燃烧速度快,烟雾大,加之宿舍内易燃物较多,给火灾扑救带来一定难度。火灾过火面积约1000平方米,火灾造成1人受伤。据校方统计显示,截至16日下午17点左右,此次受灾人数共计440人(其中进修生、联合办学学生297人,其他服务人员等143人),其中1人受伤。
1.2上海商学院――4人死。
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10分左右,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导致烟火过大,4名女生在消防队员赶到之前从6楼宿舍阳台跳楼逃生,不幸全部遇难。火灾事故原因判断为:寝室里使用“热得快”引发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所致。
1.3中央民族大学――上千女生疏散。
2008年5月5日中央民族大学一女生宿舍发生火灾,着火后楼内到处弥漫着浓烟,能见度不足10米。火灾发生时大部分学生都在楼内,所幸消防员及时赶到将千名学生紧急疏散,事故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宿舍最初起火部位为物品摆放架上的接线板部位,该接线板部位因用电器插头连接不规范,且长时间充电造成电器线路发生短路,火花引燃该接线板附近的布帘等可燃物蔓延向上造成火灾。
1.4马尼拉大学――8人死3人伤。
2006年1月8日菲律宾马尼拉市北部大学区的一个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至少8人被烧死,3人烧伤。大火是从宿舍楼底层的一间厨房开始蔓延的,宿舍里的一些学生在7日晚聚在一起喝酒,由于酒后不慎在厨房引着了火。由于楼里住了许多人,过道和紧急出口又堆放了许多杂物,加之不少人当时已经喝醉,火灾造成的伤亡人数较多。
仅以北京市为例,2008年该市高校火灾频发:1月7日,邮电大学13号公寓女生宿舍发生火灾;2月27日,地质大学南翼楼1层101室发生火灾;3月4日,交通大学东校区科教楼电梯间着火;3月10日,西三旗新都环岛金融学院食堂着火;5月5日,中央民族大学28号楼6层起火。9月1日,北京理工大学13号楼宿舍楼5层女生宿舍起火;11月16日,中国农业大学东区食品学院实验楼5层着火;11月17日通州现代音乐学院在建教学楼起火;2009年伊始,继央视新址北配楼发生火灾之后,3月16日上午,中央美院位于南湖公园内的学生宿舍发生大火。
2.高校火灾隐患成因分析
2.1消防意识淡薄。
首先,领导消防意识淡薄,对消防安全工作重视不够。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教学、轻消防”的观念,高校领导片面地认为消防工作与教学质量无关,与学校稳定无关,可有可无,一味重视教学、科研,忽视了消防安全工作,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基本上是束之高阁,流于形式。领导对消防工作不重视,自然而然的,消防安全教育就不到位,而且造成高校在消防投入上普遍不足,能砍则砍,能省便省。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或是一些民办院校,本身教学科研资金尚且不足,对消防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
其次,师生消防安全意识不强。从近年来高校发生的火灾情况看,许多火灾是由于多数师生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造成的,广大师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潜心研究学问上,对消防安全关心较少,消防法制观念不强,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个别师生甚至认为只有工矿企业、娱乐场所等才会发生火灾,而学校与火灾无缘,普遍缺乏基本的初期火灾扑救常识和火场自救逃生技能,发生火灾时惊慌失措,盲目逃生,忘记报警,更不用说使用灭火器材了,从而失去了灭火的最佳时机。
2.2消防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消防组织机构不健全,消防管理机制不完善。
虽然不少高校都建立了消防安全责任制,但形同虚设,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对消防职责履行情况的检查走过场,考评不严格,导致消防管理人员素质低,工作敷衍了事。另外,一些高校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没有健全的消防组织机构,没有明确专兼职消防工作人员,没有明确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没有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一些高校甚至没有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或者虽然制订但内容不全、组织松散,根本不可能按照61号令的要求每半年组织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预案成了空头文件,没有实用价值。
2.3消防设施短斤少两,陈旧老化。
高校建筑规模大,种类多,各种消防设施必须一应俱全,而且这些消防系统都需要定期维护保养。但在一些高校,很多场所消防设施欠账仍然比较突出,维护保养较差。有些灭火器材配备与场所不相匹配,有些设有室内消火栓,却无水或水带水枪缺少;有些特殊重要场所,如大型图书馆、重要实验室等,未按要求设置自动报警或自动灭火系统。再者就是被盗被破坏现象严重,以致许多消防设施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一旦发生火灾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4高校建筑物火灾隐患严重。
2.4.1高校本身历史年代较为久远,建筑物多砖木结构。为了扩大生源,很多高校纷纷扩建校区,为了赶工期、赶进度,很多新建的学校建筑未经消防部门审核、验收就投入使用,在消防方面留下许多先天性的火灾隐患。再加上有些国内知名的院校大多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校园内的一些原有建筑难以达到消防安全要求,其中不乏受保护的文物古建筑。这些古建筑有的采用木质结构,耐火等级较低,建筑内的消防设施不到位,且电气线路老化,很难达到现有的消防安全标准。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了一批闷顶式建筑,闷顶大多采用木质结构,例如发生火灾的东南大学动力楼就建于1957年,属于典型的闷顶式建筑。
2.4.2违反规定用火用电是学生公寓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公寓里往往私拉乱接电线多,造成线路超负荷运行,有些学生习惯将电源插座放在床上给手机等充电,从而埋下火灾隐患,还有的学生违规使用电饭锅等大功率的电器。二是在公寓内使用明火。如用酒精炉做饭烧水,熄灯后点蜡烛看书,由于公寓蚊帐、衣物、书籍等可燃物较多,火势容易蔓延。而且学生公寓是一个集体场所,人口密度大,人员集中,火灾发生后难于疏散人群。
2.4.3图书馆的书籍多,容易引发火灾。图书馆的建筑一般耐火等级低,尤其是一些旧图书馆,安全通道设计不合理,内部设施及电气线路陈旧老化,线路铺设不符合防火要求,由于采光度低,为了照明的需要,使用大功率的照明灯具,灯具相距书架太近,一旦电器线路故障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则不仅会使很多珍贵资料化为灰烬,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而且会危及人身安全。
2.4.4实验室易发生火灾事故。一是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责任心不强,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常识,近些年来高校实验室由于工作人员自身原因造成的火灾事故不在少数;二是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放管理不合理,有的实验室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没有严格按规范分类存放、管理;三是实验室出现电气线路老化,连接处接触不良等现象;四是实验室消防器材配置不合理,数量不足,有的实验室消防器材已过期而得不到及时更换,有的配置的消防器材与实验室可能发生的火灾种类不一致;五是在做实验时违反了相关操作规定,引起火灾。
2.4.5大礼堂也是容易发生火灾的场所之一。大礼堂照明设备多,功率大,舞台布幕、道具箱等均是可燃物,尤其是接纳校外大型活动,电气设备多功率大,临时线路布满了整个舞台,负荷远远超出设计容量。人员集中,上下节目之间,舞台工作人员与演员手忙脚乱,经常在电线上穿梭,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就不堪设想。
3.高校消除火灾隐患的对策
3.1提高高校领导的消防意识。
公安消防部门应当经常召开高校系统消防例会,定期和高校各级领导座谈消防工作,及时传达消防工作的最新精神,让高校的各级领导清醒地认识到高校消防安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清楚地认识到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让高校领导真正认识到抓消防工作就是保学校稳定,抓消防工作就是促教学科研,在重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同时,始终不忘消防安全工作,推动消防工作与学校建设同步进行,最大限度减少火灾危害。
3.2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防火意识。
消防宣传教育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高校必须贯彻执行“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方针,把学生消防知识技能教育作为学生素质、能力教育的组成部分,与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把消防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理解接受程度研究编写出专业的消防教育课本,培养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增长防火、灭火和火场逃生自救知识。同时也可以发挥学生社团的力量,号召学生成立消防协会,组织开展活动,置身于宣传教育之中,切实从思想、行动上提高自己。还可以通过消防知识竞赛、播放宣传片、组织参观消防站、进行逃生自救演练等形式,不断将消防宣传工作引向深入,把消防法规知识和技能送到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手中,从而把消防宣传落到实处。
3.3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健全消防组织机构,完善消防管理机制。
高校作为师生高度聚集场所,要将消防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方针落实责任制。在提高高校领导消防意识的基础上,公安消防部门要督促各高校建立消防组织机构,建立定期检查评议制度,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健全消防组织机构,完善消防管理机制。明确每个院系、每栋建筑直到每间宿舍、每个实验室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及工作职责,奖优罚劣,充分调动每个人的消防工作积极性,使防灾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从而营造校园防灾文化氛围,建设和谐校园。
3.4保证消防经费投入,改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各高校应把消防经费的投入列入学校经费开支的总计划中,设立消防专项基金,保证消防经费投入,加强各种消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明确管理责任,确保消防设施完好。保证日常消防经费、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费用,对超过使用年限的要及时更换,楼道应设置醒目的安全疏散线路指示标志。还需要不断提升消防专职人员业务理论的“职业化”水准,只有不断开展在职学习及培训,才能有助于提升消防监督员的“职业化”水准。
3.5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为了从根本上杜绝火灾和减小火灾危害,彻底消除各种致灾因素,公安消防部门应当对高校开展高频次的消防监督检查,经常检查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使其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充分发挥建筑消防设施的作用。重点检查学生宿舍、食堂、礼堂、网络中心等人员密集场所或者耐火等级低的建筑,并且对这些场所和建筑建立工作档案。同时,对未经消防审核验收擅自施工使用、破坏建筑物原有分隔、锁闭安全出口、堵塞消防通道等消防违法行为要严格执法,对有关当事人给予行政处罚。
在宿舍,学生应自觉遵守宿舍安全管理规定,做到不乱拉乱接电线;不使用电炉、“热得快”、电饭煲等大功率电器;不在宿舍使用明火;爱护消防设施,不将灭火器材随意移动或挪作他用,等等。学校要对在宿舍里乱拉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等极易酿成火灾的行为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对行为严重的应给予相应的处分。
在实验室工作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使用仪器设备前,应认真检查电源、管线、火源、辅助仪器设备等情况。使用完毕应认真进行清理,关闭电源、火源、气源、水源等,还应清除杂物和垃圾。尤其在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时,一定要注意防火安全规定,按照规定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用剩的化学试剂,应送规定的安全地点存放。
参考文献:
[1]田艳天,兰俊丽,刘利民.高校校园防灾文化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0.
[2]郭晓梅,孙悦,付庚.谈高校的火灾特点及消防安全工作[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8(1).
[3]沈建华.浅析凉山州布拖县寄宿制学校火灾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08.8.
[4]谭俊,刘丽艳.高校火灾浅析及防范对策探究[J].管理观察,2009,(11).
[5]李显军.高校火灾成因和预防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9,(12).
[6]史志强,李如森.高校火灾事故的特点及预防[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1).
[7]胡时金,刘献成.高校火灾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
[8]薛雯.高校火灾隐患成因及消防安全管理应对措施[J].中国商界,2008,(2).
[9]陈亮.高校火灾应急管理现状及相关建议[J].经营管理者,2009,(9).
[10]李显军.高校火灾原因及预防[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1,(6).
[11]谢荣全.高校建筑火灾隐患的防治与对策[J].时代消防.
[12]刘健.高校实验室火灾成因及预防[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8,(11).
[13]钱伟超.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0,(1).
[14]刘寒.高校消防安全问题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2).
[15]赵培仁.高校消防安全现状及防火对策[J].山西政报,2005.
[16]吴壮,丁营.高校校园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才智,2010,(32).
[17]丘志虎.浅谈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
[18]许进刚.浅谈高校学生宿舍的火灾成因与预防[J].咸宁学院学报,2008,28(4).
[19]吴勇.浅谈如何做好高校消防工作[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20]李克建,毛鹏举.浅析高校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8(35).
[21]冯锐.浅析高校火灾特点及消防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7,(6).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1-7419-04
随着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日益增多,原先的手工服务方式已远不能满足如今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针对这一现状,在此提出实施无纸化的学生服务办法,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寝室通知管理、订水服务、报修服务、贵重物品登记服务等功能,提高在校职工的工作效率及学生的生活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促进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该平台致力于以信息化的方式来解决大学生经常遇到的日常生活问题(如寝室设备报修、预定桶装水、贵重物品出入登记等等),改善学生的生活效率。
1 现有业务分析
1.1 寝室通知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寝室通知还停留在手工管理阶段。高校常见的寝室通知有两种,一种是内容较少的手写通知,另外一种是内容较多的纸质通知(如图文并茂的寝室通知)。
1.1.1 目前高校寝室通知业务存在的问题
1) 无论是纸质通知还是手写通知,都要通过某种方式告知各楼栋宿管,而无论采用哪种告知方式(电话告知或由专门人员将通知送往各楼管处),都要耗费相关人员大量的体力和时间,这些告知方式无疑是极其低效的。而如果凭借会议之便,以口头形式在某个会议上将要的通知内容告知与会的各栋宿管,虽然保证了效率,但是适用性较差,不可能一有通知要就召开全体宿管大会,这是很不现实的。
2) 有些手写通知的内容是很相近的。比如停水、停电的通知,这种通知除了具体停水、停电的时间有所不同外,其它内容是完全一样的,但是以现在的手工业务来说,宿管仍要重复写这样的通知。
3) 宿舍楼大厅黑板的空间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纸质通知及手写通知势必会占满整个黑板的空间,此时宿管必须将部分纸质通知销毁或将手写通知擦除,这无疑增加了宿管的工作量,降低了宿管的工作效率,而且过多的纸质及手写通知还会影响宿舍楼的美观。
4) 复印大量的纸质通知不但会增加学校的运营成本,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纸质通知无法被各宿舍楼所共享,这意味着,即使是内容完全一样的通知也要复印多份发往各楼栋。
1.1.2 平台设计目标
引入该平台后,寝室通知能够完全实现无纸化的管理,用户可以使用该系统轻松地寝室通知、将寝室通知置顶、搜索满足指定条件的寝室通知以及对寝室通知的增删改查。这不但节省了相关的人力和时间,提高了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也降低了高校的财政支出。
1.2 订水服务
1.2.1 目前高校学生订水业务存在的问题
1) 学生的订水信息统一采用纸质管理,学生每次都要重复填写相同的订水人姓名、寝室和订水时间,非常的麻烦。
2) 纸质管理对于信息的维护和查找十分不便。送水人员每次都会查找相同楼层的订水信息(注意,这里送水人员为了节省体力并不会按照订水时间的先后顺序来查看订水信息,而是会优先选择将桶装水送到位于同一楼层的寝室),学生有时并不知道自己所在寝室是否有其他同学预订了桶装水,所以也要查找同寝室的订水信息,就目前的手工业务来看,查找指定的订水信息非常的不便。在查找上所浪费的时间无疑降低了送水人员的送水效率。
1.2.2 平台设计目标
对订水信息实施信息化管理,学生可以使用本平台实现一键式订水服务(只要鼠标点击特定的按钮,便能完成桶装水的预订),也可以通过该平台查看本寝室的订水记录,宿管可以对所有订水信息进行方便地查询,从而将有用的信息反馈给送水人员(比如,按照寝室号升序排序,送水人员便能依次看到每一层楼的订水信息,极大地提高了送水效率)。
1.3 报修服务
1.3.1 寝室报修业务存在的问题
1) 与订水业务类似,学生每次都要重复填写相同的申请人姓名、寝室编号、报修设备和报修时间,非常麻烦。
2) 因为维修人员会尽量按楼层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维修以节省体力,所以他们会按楼层顺序记下一部分新的报修信息。但是,与订水业务类似,目前的纸质管理对于报修信息的查找十分不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
3) 在订水业务中,订水人员每天都会于固定时间到各栋基础层查看新的订水信息,而在报修业务中,由于报修远没有订水那样频繁,维修人员每隔两三天才会到各栋基础层查看新的报修信息。如果间隔时间过短,无疑会增加维修人员的工作量,而如果间隔时间过长又会耽误损坏设备的维修。
4) 即便找出查看报修信息合理的时间间隔,由于故障发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每栋寝室的报修申请数目肯定会有所不同。最坏情况下,在维修人员到达某栋宿舍楼后,该楼栋可能没有新的报修申请,这就造成了维修人员在各楼栋之间不必要的奔波。
5) 此外,时间间隔应该根据报修申请的积压量而定,即当未处理的报修申请超过一定数目时,维修管理员才会分配维修人员到指定的楼栋实施维修。在当前的手工业务中,报修申请都以纸质的方式记录在各栋宿管处,这种分散的记录方式很难被统一管理,从而,统计所有未处理的报修申请的数目在现有业务中几乎成为了不可能(到每一栋宿舍楼去记录新的报修申请是不现实的)。
6) 楼栋公共设施的报修和学生寝室的报修并没有统一管理,而是分开管理,这就给日后的信息统计和维护带来了不便。此外,报修信息的各种统计对于后勤管理来说也是极为有用的信息(如某个设备的维修次数与某些零件的出入库次数是紧密相关的),而目前的手工业务几乎无法对报修信息进行任何的统计。
7) 与订水业务一样,学生有时并不知道自己所在寝室是否有其他同学已经填写了报修申请,所以也要查找同寝室的报修申请,而查找纸质文档的效率是非常低的。
8) 每个维修人员所擅长维修的设备各有不同,比如,不会维修电视机的维修人员在遇到电视机的报修申请后,只能将其忽略,留待维修电视机的人员实施维修,这种业务方式十分低效。
1.3.2 平台设计目标
对报修信息实施信息化管理,维修人员可以方便地查看并打印自己负责维修的报修申请,学生可以查看本寝室的报修申请,宿管可以查看所管理楼栋的所有报修申请,维修人员可以在宿管处将报修申请的状态进行标记以提醒自己哪些申请已处理哪些申请尚未处理。
1.4 贵重物品登记
1.4.1 贵重物品登记业务存在的问题
1) 登记信息不能复用。比如,学生携带笔记本电脑出寝需要填写贵重物品出入登记信息(包括笔记本的颜色、型号等信息),当学生下次携带相同的笔记本电脑出寝时,仍要将这些信息再填写一遍。经过走访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对重复填写登记信息感到厌烦。
2) 当前的手工业务严重缺乏安全性。现在的宿管一般不会核实登记人的真实身份,因为尽管国内高校学生信息在教务处已经实现了信息化,但大多数高校的宿管仍然只有纸质的学生信息,纸质学生信息的查找不便使得宿管在有学生携带贵重物品出寝时并不会核实登记人的真实身份,这样便会造成学生所填写的登记人并不是本人,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学生A以非正常手段拿走学生B的笔记本电脑,在出寝登记时填写学生B的名字,学生B发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丢失到宿管处询问,发现别人盗用自己的名字携带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已经出寝,如果学生A是本栋的学生或者是本校生,寻回失物虽然麻烦但也有可能,但如果学生A是外校生甚至是外地人,寻回失物就如同大海捞针了。
3) 现在高校普遍采用出寝和入寝分开登记,登记在不同的纸质文件中,这样有可能会产生出入记录的不一致。比如,有时学生携贵重物品出寝并未登记但回寝时进行了登记或相反,学生并不会补上缺失的出寝或入寝登记,这样可能会造成出入寝登记的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严重违反了正常的业务约束,同样会带来安全隐患。
1.4.2 平台设计目标
该平台能够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比如实现登记信息的复用,保证出寝记录的数目和入寝记录的数目应满足式(1)。
入寝记录数 ≤ 出寝记录数 ≤ 入寝记录数 + 1 (1)
学生在携贵重物品出寝前必须先登记好,再到基础层由宿管核实,宿管随后将登记信息标记为出寝状态,待学生携物品回寝时再将登记信息标记为入寝状态。为了方便宿管核实登记人的真实身份,宿管能够使用该平台方便地查看登记人的照片,将携带物品的学生与登记人的照片进行比对。
2 系统功能模型
学生服务平台面向广大在校学生及部分在校职工。根据对现有业务的详细分析,系统应包含学生、宿管、维修人员、维修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共五个角色,系统整体用例图如图1所示。
3 平台设计与实现
下面以平台的报修服务模块为例,介绍平台部分核心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报修服务模块的主界面如图2所示。
4 小结
该平台实现了寝室通知管理、订水服务、报修服务、贵重物品登记服务等功能,解决了高校在校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提高了在校职工的工作效率及学生的生活效率,降低了高校相关的服务成本。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3-0057-04
一、引言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掌上应用以其便捷性与及时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高校管理服务信息化的过程中,也必须考虑在掌上应用方面提供多维的信息服务。掌上迎新系统就是一次尝试,试图将高校新录取的学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到人校报到一段时间内特别关注的问题集中在一起通过移动终端展示,方便新生和家长,既摆脱固定电脑的束缚,又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学校迎新工作的新进展。
掌上迎新系统的核心是一套基于谷歌地图服务的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服务包括本校3个校区、近400个建筑物、道路位置显示及查询,院处办公地点、部门主页、导航信息查询,还包括新生信息、报名流程、常见问题、校内住宿信息等,帮助新生提前融入校园,体验校内生活。
为了使得系统界面适合诸如手机等小型设备,本系统的网页设计使用Dojo工具。Dojo是一个强大的面向对象JavaScript工具箱。利用它可以方便地使用面向对象方式进行开发,方便地在短时间内构建重量级的JS应用。提供了强大的交互功能与界面编辑处理功能,很方便地处理Ajax请求与漂亮的交互界面,满足Web2.0要求。
二、Google Maps API浅析
Google Maps API是谷歌为开发者提供的地图编程接口。允许开发者不必自行建立地图服务器,可以直接将Google Maps的地图数据嵌入网站中,从而在谷歌地图基础上实现地图服务应用,并借助谷歌地图数据为用户提供位置服务。Google Maps API还允许开发者利用JavaScript脚本拓展地图数据与服务,给地图添加标注、折线、多边形及其他图层覆盖物和地图,或者响应用户的点击动作,显示包含内容信息的气泡提示窗口。
本研究采用最新的Google Maps JavaScript API V3正式版。该版本API在内在机制方面较先前版本有了较大变化,其目的是实现快速载入,尤其是在移动浏览器上,如基于Android的设备和iPhone。它提供较小的地图项集,尽量确保使用较少的JavaScript代码,并保持优化过的载人速度。
谷歌地图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事件、控件和叠加层。地图事件类型包括用户事件和MVC状态更改通知反映的Google Maps API对象更改:控件是指Google MapsAPI自带的大量可以在地图中使用的内置控件,如导航、比例、地图类型控件等,还包括自定义的控件及相应事件;叠加层是地图上与纬度、经度坐标绑定的对象,包括标注、折线、多边形、地图图层、信息窗口、自定义叠加层等。在具体实现中,可采用不同的要素实现不同的功能要求。
三、系统分析与设计
1.需求分析
掌上迎新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高校新生及家长,经调研分析,系统的需求分析如下:
(1)校园地图基本服务及查询导航功能。该功能反映基本的地图信息服务操作功能,满足可视化、高效率的要求。包括本校3个校区(含家属区)在Google地图中的位置与范围,近400个建筑物、道路、地标位置及照片等详情。建筑物内包含的院处系所办公室列表及相应部门主页。此外还包括建筑物、办公室的查询功能,两地点之间的导航功能。
(2)新生信息查询。查询对象包括:学号、学院、书院、班级、宿舍楼、宿舍号,宿舍楼位置在校园地图中显著标示。
(3)报到流程及地点查询。包括新生报到流程,不同校区的各流程办理地点在校园的位置展示。
(4)校内住宿信息查询。列举校内的宾馆或招待所,为新生家长提供住宿方便,其位置要在校园地图中标示。
(5)常见问题解答。搜集整理新生关心的问题,例如教室号编制规则,食堂、图书馆简介,校园卡相关问题等。为新生开始校园生活提供方便与指导。
2.数据库设计
经研究分析,掌上迎新系统的数据库主要需要6个数据表。这些数据表需要的主要字段和ER图如图1所示。
(1)建筑物信息表。这是支撑校园地图的基础数据表。存储校内所有楼宇、道路、地标的详细信息,主要包含:中文名、英文名、照片地址、所属校区、描述、中心坐标、轮廓坐标序列、类型等。照片用以显示在气泡窗口中,让用户对建筑物有直观感受。因为建筑物是以叠加层的形式显示在谷歌地图上,所以建筑物的经纬度非常重要。中心坐标是指建筑物的中心点经纬度,做显示建筑物标注之用,轮廓坐标序列用以勾画建筑物形状之用。
(2)建筑物类型表。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在地图上以不同颜色显示,还可以分类显示。因此建筑物类型表存储类型名称、颜色等。目前主要的分类包括:教学办公楼、宿舍楼、体育设施、绿化设施、道路、宾馆招待所等。
(3)办公室信息表。用以存储建筑物中包含的办公室或特殊教室,主要包括:所在建筑物楼号、办公室名称、部门主页链接、描述、类型等。“所在建筑物楼号”是建筑物信息表的主键。建筑物与办公室是“一对多”的关系。
(4)办公室类型表。目前主要的类型包括:书院、学院、圈存机、食堂、卡中心、浴室、医院、开水房等。
(5)介绍答疑表。这里存储常见问题的解答信息。解答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文本形式,一种是链接导航形式。
(6)学生信息表。满足新生信息查询之需。包括:考生号、身份证号、学号、姓名、学院、书院、班级、宿舍楼号、房间号。宿舍楼号是建筑物信息表的主键。
3,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采用SSH(Struts+Spring+Hibernate)框架,客户端使用Dojo工具构建适合手机浏览的JS功能。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
4.功能模块设计
掌上迎新系统根据需求分析得到的功能模块如图3所示。
(1)校园地图模块。包括:地图放大、缩小、移动、多种类型图层显示、三校区自由切换、重置地图,为了避免界面反复切换。地图模块还应有查找建筑物、建筑物间导航模块的链接与悬浮窗口,方便用户在查看地图的时候直接查询。
(2)查找建筑物模块。提供两种查找模式:建筑物和院处办公室,方便用户选择;支持模糊查询,方便使用。此模块还包括常用建筑的快速导航链接,如各报到地点。
(3)建筑物间导航模块。通过用户输入起始建筑和终止建筑查询最快路径。支持模糊查询,如果输入的内容查出了多处建筑,则再次由用户选择一处建筑。此模块同样
包括常用路线的导航链接。如学校各大门到报到地点、报到地点之间的路径。
(4)新生信息查询模块。供新生查询学号、学院、书院、班级、宿舍楼及房间号信息,为了安全起见,新生需要输入考生号和身份证号。宿舍楼可以在校园地图中显示位置。
(5)报到流程模块。分不同校区显示报道流程与办理地点。
(6)校内住宿模块。显示校内宾馆与招待所信息,并可以在校园地图中显示位置。
(7)常见问题模块。显示常见问题列表及详细内容。
(8)常用站点模块。显示新生常用的校内站点导航。
四、系统实现
1.系统界面
本系统的网页设计使用Dojo工具。为保证Html被载入后,Dojo中的视图对应“widget”到网页中的对象,使用Dojo需要按照如图4所示过程进行。
(1)设定djConfig变量;
(2)加载dojo.js文件;
(3)执行dojo.require加载相应Dojo功能,根据业务不同加载相应的dojo工具包,例如解析器设置、页面是否支持滚动等多种功能;
(4)定义初始化函数init,初始化函数定义需要使用dojo的addOnLoad进行调用,用来处理Dojo的界面情况,对带有dojotype的元素进行预先解释,否则带有dojotype的元素将仍保持使用html标准方式。
(5)使用Dojo的addOnload调用初始化函数dojo.add-Onload(init),用dojo.addOnLoad()指定html页面读入后调用的函数,如果load没有完成,Widget对象不能被实例化。因此需要使用预定义函数进行处理。
系统的主页面如图5所示,主要功能模块简洁地显示在首页上。子页面采用逐层进入、逐层退出的格式。
2.主要功能实现
(1)校园地图模块
调用Google Maps API的控件以实现在谷歌地图上显示详细校园地图的需求。
定义只有校区范围、校门标识而没有建筑物图示的校园地图称为基图。基图是默认绘制的校园地图,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图层显示在基图上。当用户在任意时刻点击“重置地图”标签后,则清空其他内容,返回校园地图基图。
三个校区的切换标签、不同类型建筑物选项标签都通过自定义控件实现,校区范围、建筑物图形通过多边形叠加层实现。建筑物详细信息及内部的办公点通过信息窗口叠加层实现,建筑物名称图片通过标注叠加层实现。各种控件、标注等元素的事件都受到监听,以响应用户请求。图6所示的就是在校园地图基图上显示的建筑物和建筑物详情悬浮窗口。
(2)查找建筑物模块
输入为查找类别和查找名称,查找类别为建筑物或院处办公室。经模糊查询得出结果,若只有一条结果则直接显示在校园地图基图中;若有多条结果,则为用户列举出来,让用户通过复选框选择期望的查找对象,然后将用户选择的一系列对象显示在校园地图基图中。
(接上页)
(3)建筑物间导航模块
输入为起始建筑和终止建筑,经模糊查询得出结果。若两个建筑都唯一则直接将建筑物显示在校园地图基图中。并调用Google Maps API的路径功能显示两建筑物中心坐标间的路径。若结果不唯一,则为用户列举结果,让用户通过单选框选择期望的查找对象。然后将路径显示在校园地图基图中。
(4)新生信息查询模块
输入考生号和身份证号,返回新生的详细信息,宿舍楼可以直接显示在校园地图基图中。
(5)校内住宿模块
显示校内的宾馆和招待所列表,单击某个住宿单位,会在校园地图基图中显示位置与详细信息。
五、总结
本文研究了掌上迎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的地图部分基于谷歌地图服务的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在其上进行二次开发,提供包括本校3个校区,近400个建筑物、道路、地标位置查询,院处办公地点、部门主页、导航查询,还包括新生信息、报名流程、常见问题、校内住宿信息等。
参考文献:
[1]Dojo工具[EB/oL].省略/.
[2]Dojo.mobile工具示例[EB/OL]..
教学区主要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办公楼等,是教学、讨论、学习之地,要求环境安静。辽宁科技大学主教学楼为1号楼与2号楼,楼内又细分成各区,底楼的各区之间种植有常绿的灌木,并设有木椅,在缓解师生视觉疲劳的同时,也是适合师生小憩的场所。主教学楼附近的植物是低矮的常绿灌木丛,常绿的色彩彰显着学校的勃勃生机,高低相间的搭配更营造出幽静舒适之感。当然也设有一定数量的木椅,供师生休息。
2生活区
生活区主要指学生宿舍、食堂、商店等后勤服务设施,要求安全、舒适。景观格局要求实用,道路要求密而短,常设常绿乔木、观赏灌木、芳香树种、观花树种等植物,给人以自然轻松的心理感受。辽宁科技大学有三所食堂,分布于各宿舍区附近,在各宿舍区均设有超市,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捷;宿舍区独立于校园建设,与校园有天桥相连,采用公寓式格局,宿舍楼底植有绿草坪和木椅,充分保障了学生住宿环境的清幽舒适。
3运动区
运动区要求场地平坦、噪音小,运动区和生活区之间的距离,不能过近相互干扰,也不能过远。辽宁科技大学的运动区主要集中在校园东南区,设有篮球馆、排球场地、足球场地,室内健身馆等,充分满足学生的多种活动需求,运动区周围植有乔木、灌木等净化空气并减少噪音。运动区紧挨着学校后山,能引导学生闲暇时到后山散步,达到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的目的。
4绿化区
环境优美的绿化区不仅空气清新,还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师生的情操。大面积的草坪、树木在彰显周边建筑更加宏伟的同时,也是学生日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辽宁科技大学总占地面积147.53hm2。其中绿化面积达到53.33hm2,除去校园内绿化外,学校还在努力开发后山,打造绿化休闲区,为师生乃至社会提供休闲场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的改革发展,高等院校市场化是一种必然,大学的办学理念也从纯知识的灌输转变为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中国的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目前,一大批新的校园与校区正处于规划或建设之中,新建、扩建、改建的校园以及“大学城”不断涌现,掀起了高校新校园建设的热潮。校园景观作为全面发展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业和素质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使学生在赏心悦目中得到美的享受,并在美的思想下潜移默化养成美的行为、美的语言、美的性格,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对创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建设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校园,必须对现代大学的内涵有充分的认识,结合各个学校的特点,制定明确的规划理念,并在规划、设计、建设中自始至终都贯彻这个理念。下面从一个实例来讨论现代校园景观设计在实施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校区景观设计分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校区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位于南二环东端,西安高新技术东开发区幸福路南段,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长安城墙,东依景色怡人的浐灞生态园。学院占地面积六百多亩,距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本部三公里,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功能齐全、风格别具。学校建有高标准的教学楼、公寓楼、图书馆、餐饮服务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计算中心、网络中心、室内外运动场、多媒体教室及实验实训基地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校区是典型的旧工业区改造的成功实践,该规划是尊重原有自然条件及产业历史,结合新的功能进行开发设计的。其改造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既保留了原厂区有价值部分,又注入新的活力,使传统意义上的厂区改变成了一个独具特色和实用的大学校园。它用旧车间改造成了教学综合楼、教务楼、学生食堂等特色建筑,校园建筑的主要色调为灰、红、橙、蓝,使建筑与周围环境整体相协调相融入,不仅保留了陕钢的工业现状和文化还使建大东校区成为别具一格的大学校园。
2.1特色景观节点
校园依据原有的陕钢工厂现状,在综合考虑了功能布局、道路结构、绿地系统和空间环境等要素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设计手法,创建一个特色鲜明、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
2.1.1西入口和中轴景观
从西入口进入,场地的北部是一片1公顷见方的开敞绿地,大片的绿地可以起到清新空气,增加空气湿度、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和调节小气候的生态作用。它营造了学校的氛围的同时,配以小品和绿化,也增加了学校的文化气氛。它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锻炼和休闲的场所。师生可在弯曲的园路上散步,在草地上晨读娱乐交谈等,绿地中的各种植物也给学生提供了学习自然知识的极好条件。绿地进行了微地形的处理,形成了活跃的地形变化,丰富了造园要素和景观层次,增添了趣味性。
正对入口的主干道延伸向远方,在保留的原始高大行道树的烘托下,增加了学校的历史感,远处改造过的旧厂房也可以隐约显现,使人产生浓厚的时间质感,同时伸向远方的林荫道和建筑给整个校园蒙上了一层厚重的文化感,沿着林荫道两侧,景观、建筑序列逐级抬升,寓意着学校师生踏踏实实,逐攀高峰的进取精神。
2.1.2主教学楼庭院景观
位于两座教学楼中间的这块狭长的地带,功能作用就是连接宿舍楼、教学楼和公共服务设施(图书馆、食堂)的交通纽带,该庭园景观的平面展现出了几何的拼接美感,结合主教学楼出入口的位置,用不同级别的道路与之结合,有效的解决了交通、交流和观赏的问题。同时具有动感的造型成为了校园精神的象征。几条横穿于草坪的石板路方便一二号教学楼间的通行,同时又防止草坪被践踏。该区域植被种植较少,使得视线通透,可以从各个角度观赏到景观全貌,还在主要的分叉路口处设置了景观视点角度,使整体景观效果佳。但是由于管理问题,庭院内的景观设施受破坏比较严重,这将严重影响师生对学校的满意度。
2.1.3宿舍楼中庭景观
宿舍楼中庭景观是建大东校区的又一个重要节点,是4号教学楼和11号宿舍楼以及12号宿舍楼所维和的综合空间,即师生们常提到的“天井”。这里是联系几个宿舍楼与教学楼的交通要道,并且兼具休闲娱乐作用,成为了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较频繁的外部空间。该处景观是以多种几何图形拼接划分,并形成各种不同的的功能区。“天井”中的植物分别以单独、排列、阵列的方式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小景观,丰富了观赏性。该处铺装又是一大亮点,通过不同材质,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铺地材料划分了空间界限,在人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暗示,达到空间分割及功能变化的效果。
2.2绿化及人工景观
2.2.1 绿化设计
本校区的绿化设计是在保留原有厂区的植物、高大乔木等的基础上添加了校园应具备的学习交流、宿舍楼及教学楼间的空间绿化植物设计。校园中的绿化设计应发挥它的生态性和功能性,使之最大限度的改善环境和考虑到校园特殊环境的需求。种植群落应注意层次搭配,上层大乔木应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形成上层界面,以保证夏天的树荫。中层乔灌木应以常绿阔叶树为主,同时结合观花、叶、果、杆及芳香物种,形成主要植物景观感受界面空间。下层应是耐阴的低矮花灌木、地被及缀花草地。
2.2.1 硬质铺装及景观小品
该处景观绿地内部运用了卵石、石板等作为道路的铺装。卵石在草坪间铺成的小路活泼轻松,增添了景观的趣味性。规则的石板铺装融合在自然状的草坪中,缝隙也伸出小草,配合周围的各色植被,使人精神愉悦放松。但石板铺装的弊端就是石板间的缝隙,人在上面行走,脚很容易陷入石板间的凹陷处产生摔倒的危险。
景观石和自然木头座椅是此处的别具一格的景观小品,它们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的美景,把自然美和人工美有机的结合了起来,使人赏心悦目。还有用陕钢特有的零部件作为小品放置在草坪中,延续了陕钢厂特殊的文化精神。
三.总结
在我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后,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大学校园环境的景观设计应区别于城市建筑景观,担负起积淀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取向等责任。良好的校园景观给在校师生一种奋斗的感染力。大学校园景观整体设计应努力体现大学精神,将设计理念融入景观之中,通过对它的物化,具象的形态表达思想,传达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