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1 09:20: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地质信息化建设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基本概念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是世界存在的形式,能量是世界运动的形式,信息是物质抽象的形式。信息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现象和必备要素。信息的产生、认知、收集、传递、处理、利用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基础条件。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 60 年代的日本,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信息化的表述,在中国学术界和政府部门作过较长时间争论和研讨。由于定义时的侧重点、对象、范围各不相同,种种定义各有千秋,现在引用较多的定义是: 信息化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广泛应用到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的过程。据此,我们认为地质勘探信息化是指在国家最高地质勘探单位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地质勘探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推进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加速推进数字地球建设的过程。
2 地质勘探的过程
2. 1 传统条件下的地质勘探过程
传统的地质勘探或者地质找矿过程,大致经过优选目标区、确定远景区、确定找矿靶区、系统工程控制和提交地质报告五个阶段。后一阶段是在前一阶段完成的基础上进行,不能超越前一阶段而进行下一阶段的任务。因此传统的地质勘探工作程序是串行,在数据链传输中,串行的效率也是比较高的。目前,地质勘探工作大多采用传统的方法和手段,工作流和数据流是不连续的和间民的,效率较低。在传统地质勘探过程中,野外的信息采集,室内的资料整理和分析化验等工作绝大部分都是手工操作,使得地质勘探过程中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较高,过程较为漫长,地质勘探信息反馈滞后,数据挖掘没有深度,受计算能力和资料存储介质的影响,地质勘探资料叠加使用价值大大降低,在地表矿、易找矿极度减少的情况,地质找矿和深部预测找矿的能力大大降低。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和信息革命日新月异的今天,使用传统的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等老三件和槽、井、坑、钻等手段进行地质勘探,难以保障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对矿产资源的扩张式需求,中国经济的发展近期内难以摆脱对外矿产资源的高度依赖,不采用新方法、新技术找矿,必将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2. 2 信息化条件下的地质勘探过程
信息化条件下的地质勘探工作是在网络技术和计算技术的支撑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将地质勘探的主流程进行数字化处理,采用基于 SOA 架构的技术,构建模块化的业务应用系统,通过流程再造和数据挖掘,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地质找矿,为地质勘探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撑、应用和服务环境,服务于地质勘探的全过程。在信息化条件下,地质勘探工作的野外信息采集全部由野外数字化采集系统完成,较为成型的有地质调查局开发的数字地质填图系统、探矿工程数据编录系统和黄金部队研发的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等。野外信息采集完成后通常通过北斗卫星、3G 移动设备或者超短波、短波、异频转接器、数传设备与有线网络相结合的方式传到信息中心进行处理。数据库系统一般选用微软的 SQL 数据系统、甲骨文的 Oracle 数据系统、IBM 的 BD2 数据库系统,这三类数据库系统都能够处理大型的数据和较强的扩展能力。
3 地质勘探信息化顶层设计
地质勘探信息化的任务是实现地质勘探主流程信息化,核心是建立基于 SOA 构架的三层架构体系,关键是数据库技术、服务支撑环境和系统综合集成,重点是野外数据采集数字化,过程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为支撑,通过不断数字化,逐步实现信息化。目标是缩短勘探周期、降低勘探成本、减少勘探投入、提高勘探效率,将地质勘探成果融入社会、勘探信息共享社会、勘探技术服务社会,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技通过分析地质勘探过程,结合基于模块化的信息系统架构理念,充分考虑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地质勘探工作的行业特点,我们认为地质勘探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应建立在基于 SOA 构架的“三横三纵”架构体系,分述如下。
3. 1 横向结构
共三层,分为硬件层、环境层和应用层。硬件层包括基础网络和计算环境。基础网络部分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和卫星网络,有线网络可采用基于 SDH 或者 MSTP 的电路进行远程组网,无线网络可以采用短波电台、超短波电台、数传设备和数字集群进行组网,卫星网可以采用租用商用卫星信道和设备的方式进行组网。需要注意的时,由于地质工作有很大一部分在野外,因此进行基础网络组网时,要确保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卫星网络三网要互联互通、取长补短、互补空缺,才能为地质勘探数据流在各工作阶段的共享与应用提供基本支撑。计算环境包括网络中心、计算中心、存储中心和灾备中心,网络中心为数据传输和数据交换提供基本环境,计算中心为地质勘探诸信息的计算、管理和应用提供基本运行环境,存储中心为地质勘探数字化信息存储提供基本方式和存储空间,灾备中心主要是为数据发生意外而采取的补救措施和方法,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仅提供数据的异地备份功能,另一种是对数据和业务进行同时异地备份,确保业务系统和数据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环境层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和构件库( 软件) 。操作系统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微软的 Win-dows 操作系统、Linux 操作系统和 Androld 操作系统,苹果的 OS 系统仅限于在苹果公司设计的设备上运行,不能在第三方设备上运行。数据库包括公共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其中公共数据库主要存放与管理有关的数据信息,而专业数据库主要存放与地质勘探有关的专业数据信息。构件库( 软件) 包括基础业务构件库和数字化地质勘查软件,其中,基础业务构件库是指对地质勘探各阶段的任务进行需求分析与抽象建模后,通过编写独立的功能模块,然后通过搭建积木的方式进行业务应用系统组建和应用,数字化地质勘查软件是指由社会上的商业软件公司单独开发且能够为地质勘探某阶段所应用的独立软件,如 MapGIS 地理信息系统、SD 资源量估算软件、PCI 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等。应用层包括业务系统和应用系统两部分。业务系统主要是指地质勘探数据采集系统、地质勘探数据处理系统、地质勘探数据管理系统、地质勘探数据应用系统四部分,这部分功能主要是针对地质勘探人员进行地质勘探工作。应用系统包括服务系统和查询系统两部分,这部分功能主要是针对社会人员使用地质勘探信息并提供服务。
3. 2 纵向结构
共三方面,分别是安全防护、标准规范和运维管理。安全防护主要是对系统和数据进行安全防护,包括边界防护、防病毒、防入侵和加密防护等标准规范主要是将原来传统的地质勘探规范转化为信息化条件的工作规范,根据地质勘探信息化工作需要,对标准规范进行适当增、减,也包括地质勘探过程中管理工作的标准规范部分。运维管理主要是对地质勘探信息化方面的各种系统、数据进行全方位的维护和管理,使之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并为地质勘探工作服务。运维管理是信息系统良好运行的前提和基础,虽然不直接服务于地质勘探工作,但它是地质勘探信息化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
4 结语
地质勘探信息化是地质勘探工作在信息化条件下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提高地质勘探工作质量、效益、水平和能力的最佳途径,是降低地质勘探人力、物力、经济投入的最佳选择,是实现地质勘探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一、前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国际网络化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档案事业的改革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同时给档案工作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地质档案作为采油厂多年来在勘探、开发以及生产决策等系列活动中所形成的关键性的信息资源是采油厂生存和发展方面的真实记录,这些信息资源是取之不尽的物质财富 对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来说,采油厂若想在市场上取得相应的份额,就应符合时展的要求,加快地质档案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步伐,进而确立数字化档案馆的管理方式,不断地提升采油厂经营管理方面的效益。
二、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信息化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作为我国产业优化升级以及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关键性环节,对采油厂地质档案资源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实现采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 地质档案信息化是采油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采油厂在开发与发展方面的活动记录通过档案信息的方式存在,这些信息和采油厂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采油厂信息化的管理实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地质档案从其发展的趋势上来说,只有和信息化有效结合,才能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才能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二)地质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是采油厂网络时代的必然选择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为有效地实现地质档案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手段与途径。而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是开放式、实时性以及互递性的。
(三)地质档案信息化是网络时代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地质档案作为采油厂在开发历程方面的真实写照,具有不可再生的特征。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网络化的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档案的应用者在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方式上也出现了一定的改变,而地质档案工作的发展与地质档案资源信息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有效地利用地质档案信息化这一传播模式,才能促进地质档案资源的不断发展,才能实现地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进而实现地质档案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
(四)地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
地质档案作为采油厂重要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整个油田的建设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于采油厂来说,其自身经营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和地质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地质档案信息化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提高采油厂在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能力。
②缩小档案所需要的保存空间,有效地扩展了存储能力。采油厂在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在地质档案方面有着惊人的库存总量,这些库存的存在导致采油厂在档案管理方面出现了库房拥挤以及保管困难的问题。
③实现地质档案在检索方面更加方便与快捷。
④促进档案信息在网络系统中的交流。
三、实现采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一)合理确定地质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规划
通过确定合理的建设规范来确保信息化的协调发展。地质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化工程,其本身需要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在这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层面上充分地理解地 质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所具有的作用,对地质档案资源信息化过程中所涉及的资源的合理配置、馆际协作、资源共享以及网络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可行性的研究。
(二)成立档案资源数据库
通过成立档案资源数据库的方式促进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为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地质档案涵盖了地质勘探开发、油藏研究、油田规划以及各类调整方案的编制、测井以及深层油气资源的科学研究、对外合作等各个方面的诸多的信息资源。档案的管理部门若没有大量的档案馆藏,进行档案资源 的信息化建设就会失去依托的必要基础。
(三)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的加大
资金投入的加大可以为采油厂地质档案信息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在数字化地质档案馆的建立过程中,需要数据存储服务器以及提供数据检索服务的平台提供必要的支持,这些支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作为物质保障。
(四)丰富地质档案的库藏资源
丰富的地质档案库藏资源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基础。地质档案作用的发挥与地质档案资源是否丰富有着必然的联系,失去了丰富的地质档案的库藏资源,地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五)加强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人才的队伍建设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学科、新技术以及新发明不断在石油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而有必要不断提升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人才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层次以及高素质的档案资源信息管理的专业队伍。这支专业队伍人员应掌握广泛的关于档案管理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并有着较强的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与实践,同时还应掌握计算机应用相关的技术。从而有效地保证地质档案信息能够及时、快捷以及准确提供给石油开发利用者进行有效的利用,实现地质档案信息资源完全共享,为采油厂的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服务。
四、结论
社会的发展,使得档案管理越发复杂,为方便单位工作的开展,对档案的科学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管理的要求,必须探索一条适应档案现代化发展的管理模式,实现地质所档案管理信息化也已十分必要,应该是采油厂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点,这也是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延琴. 浅析采油企业信息化地质档案的科学管理,企业技术开发,2011,(7)
[2]修静昳. 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8)
[3]徐晨,孟庆峰.石油勘探资料档案的收集与管理,经验摘登,1997,(3)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086-01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地飞速发展,,地质勘查中迫切地需要信息化建设,以实现地质勘查效率的新突破。某些行业和系统已经逐步运用了先进的云计算、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而且也已经有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可以说,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使得相关行业得到了飞速地发展。但在地质勘查行业,信息化建设步伐还比较缓慢。因此,地勘单位应当加强对信息化地建设,不断地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建设,保证地质勘探信息化健康快速地进行,为国家找矿突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管理支撑。
一、地质勘查信息化的意义
地质勘查信息化建设不仅包括勘查部门内部的管理信息化,也包括勘查过程的信息化管理。随着人们对地质勘查信息化和数字化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被运用到地质勘查的实践中去,而且发挥出巨大的现实意义[1]。
1 信息化的数字采集
地质勘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便是原始数据的采集工作,它一直都是地质勘查的重点和难点。原始数据作为地质勘查的基础数据,对勘查的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如何做好原始数据的准确收集,使之成为决策的基础数据一直以来备受勘查业务员的重视。为了迎战这个挑战,我们利用信息化建立起来的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很好的提高勘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水平,因为其具有实用灵活的采集方式广受工作人员赞赏。
2 信息化的数据处理
影响地质勘查结果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数据的处理质量的优劣。众所周知,对勘查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决定了勘查的准确度和能力水平。现阶段,由于地质勘查工作环境因素的多元化,地质勘查过程中遇到的数据多数是繁琐而复杂的,如果利用传统的处理手段,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精准度不高,如若利用信息化的数学模型,使原始数据中多元的数据转变为一系列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使之成为计算机可处理的数据类型,这样就可以实现相关难题的高效、准确性分析和处理,以便项目决策。
3 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信息化变革,实践证明,信息化大大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地质勘查也必须尽快加入信息化大军,因为其更加需要统一、快速地信息化处理系统中心。例如,如若利用信息化勘查系统平台,则可方便的进行地质勘查信息地获取、处理、再利用,促进勘查知识的交流与分享[1],大大加快了行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地质勘查行业的创新,推动地质勘查信息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地质勘查信息化的发展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地质勘查也不得不面临着新一代的变革,积极探索地质勘查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推动行业创新,促进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本如下几点归纳:
1 地质勘查项目决策实时化
伴随着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新兴技术地飞速发展,地质勘查信息化将变得更加渗透勘探行业。从前利用传统的方式解决问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出结论,运用现代化技术将大大推动项目实施效率。例如如果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利用网络技术搭建起来的业务管理系统和决策系统来实时对勘查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将会大大缩短相关项目的决策时间。
2 地质勘查处理趋于智能化
信息化的到来也给地质勘查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勘查行业中随着 MAPGIS和SECTION图形软件与EXCEL表格软件的广泛应用,势必会造成传统处理手段的颠覆性发展。将来用户对原始数据的处理方式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将促进传统手工方式向数字化和半自动化方式转变[2]。为此,在统一的图形系统下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研发应用系统下实现数据智能化处理将成为地勘行业研究的必然趋势。
3 地质勘查流程将实现数字化
地质勘查作为国家开发资源的基础力量,存在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与地质勘查的相关资料繁琐而复杂。目前,地质勘查面临着诸多问题,这造成了勘查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缓慢。主要的问题如下:第一,相关采集数据格式不一致;第二,各环节的业务很难实施对接;第三,没有统一的信息支撑。为此,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勘查系统平台变得极其重要,它可以让整个业务流程变得流畅高效。因此信息化地质勘查系统平台将成为未来勘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如何推进信息化建设
1 重视人才战略
在推进行业建设的过程中,人才是不可忽略的一点。同样在推进地质勘查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人才。考虑到推进地质勘查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融入了地质学、通信、计算机等多个学科,因此要想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就必须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努力培养一批既有深厚的地质学背景又有扎实的计算机技术功底的信息化人才[3]。除此之外,更要加大对全系统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提高全体人员的计算机知识,为地质勘查的信息化建设做好充分准备。
2 开拓适合性勘查信息化
地质勘查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勘查的实际工作,不能盲目大搞信息化建设,要做到战略性规划。目前,在许多行业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其成熟技术,由于地质勘查行业与其他技术领域交叉较少,因此需要定位在能够将成熟的信息化技术与传统地质勘查业务相结合上,挖掘潜力,提出地勘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不断整合资源,形成特有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实现地勘工作的信息化。除此之外,还应不断整合资源,形成特有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实现地勘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提高地质勘查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为地质勘查技术人员提供应用管理、数据资源分析处理的平台,有效改善地勘管理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并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3 多元化的信息化建设
要想全面提高地质勘查信息化建设,就必须要推进全方位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和地质勘查行业的融合,无疑对地质勘查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促进作用。在人力、财力支持下,必将诞生许多信息化平台,诸如各种地勘应用信息系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人事财务管理系统,地质勘查系统等[4]。这些相关系统需要认真的做好传统理念到信息化理念的过度,在地质勘查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更要着重强调研究成果在社会化应用的程度,确保勘查部门与相关部门的沟通流畅。只有各个信息化部门相互顺畅地流通合作,才能为地勘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做出贡献,促进其蓬勃发展[4]。
四、结论
国家资源的开发离不开地质勘查的努力,努力建设地质勘查信息化建设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对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众所周知,地勘行业的追求莫过于更好地给国家提供资源保障,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无疑为其增加战斗力量。虽然现在地质勘查信息化还不是很高,但在各级勘查单位的重视和努力下,将会逐步缩小与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差异程度,为国家资源高效开发贡献更加强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香仙,浅谈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科技创新导论,2011.
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档案已成为当前时展的重要资源,人们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重视。地质档案作为地质勘察活动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的信息资源,其不仅地质单位内部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地质工作的长期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加强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的提高地质档案管理的水平,确保档案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加快地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
一、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概述
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以信息化技术为重要依托,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档案信息系统,充分的利用各种先进设备、网络及数据库来对地质档案信息进行综合化管理,并为用户提供快速检索,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料。地质档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利用传统的载体保存时档案资料查找和翻阅都不便利,因此在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新型的载体来对档案进行储存、保管、查找和利用,可以为利用者提供更多的便利。地勘单位档案信息化的实现不仅需要具备先进的设备,同时还要具备一批有知识、有文化能够对先进设备进行操作的专业人才,另外还要搞好档案资料的基础工作,做好档案信息的接收、加工、存储、开发、检索和传输等工作,加快推动档案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实现。
二、加强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重视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地质档案管理水平都较为落后,档案人员思想守旧,在当前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快理念的转变,从传统的观念中及时脱离开来,加快以信息化形式来推进档案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档案管理人员要从传统的储存和保密观念中走出来,树立服务用户的现念,能够在档案工作中时刻从用户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还要树立资源共享的观点,充分的借助于网络和科学技术来对信息进行有序整理,加快实现档案信息共享,使地质档案的价值更好的发挥出来。
(二)基础硬件设施建设
硬件设施是档案信息传输、交换及共享的重要基础性条件,只有在具备完备的基础硬件设施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将档案信息化的整体效益发挥出来。在地质档案硬件设施建设工作中,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并考虑到前后衔接问题,制定中长期规划,采用逐年添加的方式来完成硬件基础设施的配置,使投入的资金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三)加强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的建设
研究城市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制度和社会共享机制,集成各类地质档案资料,挖掘潜在价值和社会需求,建立城市地质钻孔数据库、城市数字地质图数据库、城市水工环地质数据库,开发其管理系统;探索三维地质结构与地质环境的链接,研究三维地质结构与地下空间的耦合,实现地质环境变化过程模拟与预测,实现城市建设、地下空间利用与地质环境的有机结合和最佳利用;建设与完善城市地质三维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咨询系统服务平台。
(四)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服务体系建设
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借助于地质数据资源的整理和建设,充分的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一步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从而使地质档案能够更好的提高服务水平,构建完善的地质档案信息共享的服务平台和网络服务体系,开展重点区域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并对外提供服务工作,加快推动地质资料信息产品的开发,并地质档案信息服务产业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树立“大服务”的意识
地质资料成果服务的多领域、多功能、专业性、时效性强等特点,建立馆藏机构的常规服务与专业机构的专题服务相结合的“全方位、全过程”大服务理念,变过去“仓库保管员”为现在的“超市促销员”,加大服务宣传力度,分类分级,建立客户服务计划和服务反馈机制。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搭建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
(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档案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需要依赖于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因此对于地质单位来讲,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档案干部队伍,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第一,注重人才建设。地质单位可根据需要引进一批信息化专业人才,不能仅限于对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选用。第二,加强在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队伍的建设和壮大需要加强对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知识讲座或者专题培训等形式对科技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不断适应对档案信息化的建设。第三,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地质单位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往往造成人才流失,为了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通过改变内部管理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很重要。
三、结束语
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尽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通过地质单位的不断努力,档案信息技术水平、信息管理标准化水平等都取得了较快的进步,同时地质档案管理人员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够更好的完成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作需求,为推动地质档案的信息化、现代化和数字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地质环境信息化的意义
1.1地质环境信息化是地质环境领域的创新战略
信息化不能仅仅是地质环境工作附属的技术手段,要使地质环境工作一如既往地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以信息化为支撑点,创造新的成果、新的工作流程和新的应用服务。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向更深、更广的应用领域渗透,从根本上触动地质环境领域的现有工作,从环境地质调查的野外数据采集、地质灾害监测,到海量异构数据的快速传输、综合管理、最终实现综合评价和提供多目标的应用服务,开创地质环境信息工作的新纪元。
1.2地质环境信息化是政府决策的重要支撑
地质灾害及地质环境问题是一种突发性公共事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威胁,新疆各级政府面临着繁重的应急抢险任务,因此,地质环境信息化可以为各级政府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地质灾害提供支撑。
1.3地质环境信息化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地质环境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的信息化工作是国土资源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的完整数据体系,形成一体化综合数据中心,提供数据快速响应和多目标的应用系统,建立地质环境管理、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促进地质环境评价、规划、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为全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地质灾害防治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作用,使地质环境工作更好地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4加大地质资料成果服务的需要
地质环境信息作为地质资料成果的一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是地质环境工作成果的载体和基本要素。目前,地质环境信息化工作资金投入、人才技术、资料信息等要素分散,已成为影响地质环境管理实现重大突破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地质资料信息等公共服务产品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质环境管理的进程。
二、地质环境信息化现状
信息化工作在地质环境领域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表现为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既包括了地理信息系统的通用功能,同时又提供了基于环境地质专业应用的特殊功能,如钻孔数据综合管理、地下水资源、矿山地质环境、地质灾害防治系统、空间信息虚拟三维可视化系统以及基于网络的空间信息系统。这些功能的提供,大大提高了地质灾害信息应用的潜力,为今后进一步的信息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地质环境专业应用系统基本形成
随着各类地质环境项目的开展,依托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开发应用的主要应用系统有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县(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数据库、城市环境地质调查数据库、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数据库、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信息系统、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在应用系统开发方面,我区开发了地质灾害数据库查询系统,提高了信息技术在水工环地质专业领域的应用水平,对地质灾害预警提供了电子信息平台。
2.2数据标准及规范初步建成
数据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目前国内制定了一套地质环境信息化工作指南和数字化标准,主要包括:地下水资源数据交换格式标准、水文地质钻孔数据交换格式标准、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库格式标准、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格式标准、水工环空间数据库图例标准。
三、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通过建立支持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管理的完整数据体系,建立支持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全过程的综合一体化动态评价及预警平台,促进地质灾害、地质环境调查评价、规划、管理、防治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充分发挥地质环境管理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作用,使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更好地适应地区可持续发展,这就是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在建立和完善地质环境信息网络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推进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整合各类地质环境信息资源,构建我区地质环境信息中心,全面提升地质环境信息服务水平。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标准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及网络环境建设、数据中心建设、地质环境信息平台建设以及服务体系建设等。
3.1标准体系建设
标准体系建设是整合和集成地质环境数据资源的基础。在已有的地质环境规范、标准、规定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环境名词术语代码字典、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开发标准及数据标准,地质调查元数据、地质环境综合信息产品标准建设等。
3.2基础设施及网络环境建设
基础设施及网络环境建设是构建地质环境信息平台的保障。建设高效运行的软、硬件环境,构建新疆地质环境信息网,通过国土资源主干网实现和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地质环境数据中心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及网络环境建设是系统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地质灾害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具体包括网络中心建设、会商室建设、数据传输通道建设、现场采集环境建设、视频会议建设、移动平台建设。
3.3地质环境数据中心建设
数据中心建设是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地质环境业务系统与地质环境数据资源进行集中、集成、共享。利用国家级数据中心提供的软件,集成整合全区地质环境数据资源,搭建自治区级地质环境“一张图”信息服务的数据环境。从应用层面上看,它为各种地质环境业务系统、分析系统提供数据;从数据层面上看,包括各类地质环境操作型数据、分析型数据以及数据与数据的集成与整合;从基础设施层面上看,包括服务器、网络、存储和整体IT运行维护服务。
3.4地质环境信息平台及服务体系建设
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既属于政府行为,又包含有社会行为,它涉及国家的许多部门和单位。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主要包含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管理工作、汛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地质灾害治理与搬迁避让工作。以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地下水为主要内容,开发地质环境“一张图”服务系统,建立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恢复治理、地下水监测与管理等业务系统,形成地质环境业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日常运行与维护机制,基本实现全区地质环境信息更新、应用与服务。
四、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思路
建立全区可动态更新的地质灾害数据库,同时汇集已有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库、地下水监测数据库、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数据库及重点城市环境地质调查数据库、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和地质环境相关业务信息等,实现全区地质环境“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建立具有信息集成、数据综合分析、数据分类查询、综合管理和信息服务等功能一体化的地质环境信息管理系统,为自治区、州(地)、县地质环境主管部门对数据进行高效的管理、浏览查询、统计分析、加工和共享提供支撑,实现自治区、州(地)、县及全国地质环境信息的互联互通。
参考文献:
[1]周家寰. 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成果及思路[J]. 国土资源信息化,2005,(5).
中图分类号:TU279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城市地质勘察资料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重要资料之一,有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走集约化、立体化发展道路是东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内大部分城市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都有迫切的需求,但大多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尚未形成规模,亦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缺乏一套完整的城市规划地质勘察资料,给地下空间开发规划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数据信息复杂、庞大、凌乱,切零散、单独的工程地质资料根本不能满足城市大范围进行各类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因此,采用计算机技术开发具备多功能、综合分析能力的工程地质信息系统,将城市范围以内影响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工程地质条件诸要素系统的电子信息化,建立多层次数据结构,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促进城市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朝着科学化、定量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1】。
在信息化建设面临“挑战越来越严峻、需求越来越迫切“的新形势下,构建地质资料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的集群化管理,提供多元化的社会化应用服务,已成为当今国内外地质信息服务的主流。英国地质调查局(BGS)在其战略规划(2009-2014年)中明确其核心职能是加强地学信息资源库建设,提升资源的开发性和互操作性,以更好的服务于政府决策、商业和社会应用【2】。
城市工程地质信息作为城市地理信息中重要的一种,是城市进行各类建设和工程决策、设计的基础数据资料,是数字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众所周知,我国正处于基础建设高速发展时期,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使岩土工程领域积累的数据急剧增多,出现了所谓的“资料爆炸性增长”。因此,如何有效的存储、管理、交流,从而充分利用并挖掘这些数据,已成为国内岩土工程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本项目在制订统一地质地层划分标准的基础上,对收集的岩土勘察报告进行整理入库,实现了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同时,将其他系统中的基础数据、地下管线数据和地下空间设施数据通过服务的方式纳入勘察信息应用平台,实现地上地下二三维一体化管理。
1制订全市统一的地层划分标准
制定地层划分与编码标准,构建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统一数据标准规范管理是进行地质勘察数据整理和系统建设的前提。“以岩土的工程特性为主,以地层的地质年代和成因为辅”的工程地质地层层序划分原则,系统的分析研究了东莞市工程地质地层的分布规律,为东莞市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提供了统一的工作准则,同时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鉴的重要经验。地层划分标准对土样图例符号与编码、岩样图例符号与编码、基岩地质图图例符号与编码、岩石与地层符号编码、岩土状态编码、原位测试类型标准与编码等进行了详细规定。表1为土样图例符号与编码表的一部分。
表 1土样图例符号与编码表(略)
2 数据库设计
本项目建设的地质勘察数据库包括东莞市基础地理数据、规划信息数据、地下管线数据和地质专题信息数据。地质专题数据是在收集大量的岩土勘察报告的基础上,通过地质勘察信息应用平台按照地层划分标准进行钻孔数据的标准化整理与录入。采用Oracle+ArcSDE结合的模式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为地质勘察信息应用平台提供数据基础。
3 系统主要功能介绍
图 系统总体框架
在标准与数据的基础上,基于已有的信息化成果,进行城市规划地质勘察信息应用平台的建设,主要是用来完成城市规划地质勘察资料的管理和应用。城市规划地质勘察信息应用平台实现了地质地层二三维一体化,提供基本图形浏览、数据编辑、查询分析、报表统计、专题制图、标注打印、数据输出、数据录入与更新及系统管理等;提供地质地层三维可视化模型构建和地层分析,提供地下管线三维展示及与地质地层的联动分析应用。
图 自动化制图(钻孔柱状图)
图 地层开挖分析与地下管线的碰撞检测
4平台开发的关键技术
为了满足上述功能的要求,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关键技术:
(1)服务式GIS,集成各种空间数据来源,建成东莞市城市规划地质勘察数据库,一张图管理模式,实现数据共享。
(2)WebGIS技术,面向公众或东莞市城乡规划系统东莞市城市规划地质勘察数据,建立地质勘察专题数据与查询浏览系统,同时通过单点登录技术与其他平台进行全面的集成,可以极大的提高其他各部门快速获取地质勘察数据的效果。
(3)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是三维地质建模系统的基础和关键,只有首先生成符合精度要求、尽可能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地质模型,才有可能进行可视化、空间分析和专业应用。
5 结束语
本项目中地质勘察数据库的建设和平台的建设,将东莞市地质勘察资料集中管理,解决了目前资料文件存储分散、凌乱的现状,同时,建立地质勘察数据的网络,提供丰富的、便捷的信息查询机制,在单位内部各个科室之间实现地质勘察资料的共享,提高地质勘察资料的有效利用,为其他工程建设提供详实的城市规划地质勘察资料数据基础。系统实现了地质三维模型的实时生成,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地下空间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城市工程地质信息系统研制模式探讨,彭卫平,城市勘测,1999年第4期
李金华审计长在2004年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当前“经验、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寻求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阶段,要加快审计事业发展,实现审计工作化,必须不断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近些年来,各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和审计人员对审计信息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对如何运用审计信息化手段,如何更新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以适应和促进审计信息化进程等上,依然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并导致了各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克服阻力,树立起适应新形势的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新观念。
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路,要从过去的各自独立开发,分别,转变到全国总体规划,优化结构,整体推进。在评价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水准时,要改变过去那种以是否具有自行开发软件的能力为衡量标准的观念,确立重应用,重发挥信息技术对提高审计效率、质量和作用的观念。在审计信息化规划和建设方面,要确立全国审计系统“总体规划、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分工协作、加强指导、分步实施、勤俭节约、严谨细致”的方针。
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路,要从过去单项业务和局部管理的需求驱动,转变到要符合信息化建设的整体需求和审计工作的。过去审计软件的开发,主要是依据单项业务和局部管理的需求来决定,或是依据新的单项业务和局部管理的需求来决定。这种建设思路造成了业务之间不能协同,业务和管理之间不能融合,信息资源不能共享,最终造成了重复开发,反复开发和资源浪费。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审计业务和审计管理的整体需求,按照能适应信息化的新型审计方式和审计管理方式,来确立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审计信息资源的利用,要从过去局部的、地域性的,转变到能在国家审计系统总体范围内乃至与国家政务之间实现共享。审计信息化建设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地区,信息资源的利用也还只是局部的。在各级审计机关的纵向和横向之间,以及审计系统内外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也还很低,甚至是空白。当前,我国国家审计正处在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审计工作面临的主客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不灵、资源不活的状况已经对审计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充分挖掘和利用信息资源,全力建设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实现全国各级审计机关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
审计信息化的人才建设,要从过去重少数人培养,转变到改善国家审计机关的整体知识结构和人才结构,提高全体人员信息化知识的素养。在信息化硬件环境基本完善之后,培养一批既精通审计和审计管理,又掌握信息化技术,具有信息化思维能力的审计人才,是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要注意防止实行“精英化”策略,防止只注重培养个别尖子人才的倾向。事实说明,这种做法是权宜之计,不能解决长远问题。近来,这种做法的弊端已经显现。因此我们一定要转变思路,在提高大部分审计人员和审计管理人员信息化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业务骨干,使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和审计事业发展有一个比较坚实而且长效的基础。
二、搞好审计信息系统的规划和立项
审计署组织编制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指导书》(全书三册,共180万字,已印发至地市以上审计机关,以下简称《指导书》)提供了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规划、金审工程一期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和初步设计方案的简本和范本。其中,审计署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和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各地审计机关要认真贯彻执行。在做地方金审工程立项工作时,可使用《指导书》所列各类立项报告。
各地审计机关要按照审计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搞好本地区的审计信息化建设规划。审计署组织的金审工程二期建设立项报告完成后,以及国家关于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立项的新规定出台后,将及时提供给各地审计机关。各地在使用上述文件时,要根据审计署的统一规划、设计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做好与本级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搞好信息系统的规划和立项工作,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工程。
三、搞好工程建设的政府采购和招标工作
《指导书》提供了金审工程的工程、货物、服务的招标和评标范本。各地审计机关在参考使用时,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本级政府关于政府采购和招标工作的有关规定,参考范本提供的和样式,侧重注意政府采购和招标工作的法定程序、招标书的商务和技术要求、评标的纪律要求和技术设计,确保各项政府采购和招标工作做到公开、公正和公平。同时,要根据招标项目的需要,确定咨询、设计、集成、监理、工程和服务等供应商的资质,确保各项招标的质量和工程、货物、服务的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四、搞好工程建设的方案设计
《指导书》提供了中央金审工程的应用系统和系统(安全系统待发)的总体设计方案、系统集成方案(简本)和单项工程的设计范本,各地审计机关在实施工程建设时要参照执行。
中央金审工程的应用系统和网络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以及系统集成方案,是2002年工程启动时的版本,其内容在实际建设中有所调整。各地审计机关要按照总体设计框架和主要内容,规划设计好本地区的审计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审计机关的局域网组网设计方案、网络布线设计方案和机房设计方案,是审计署对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实施局域网建设的指导意见。各地审计机关在参照执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其中,省级审计机关建设计算机机房时,要从功能和面积上考虑到:审计内网、审计专网和审计机关门户网(因特网)的需要;审计内网、审计专网与审计署和下级审计机关的接入网的需要;审计机关与审计现场、联网审计的接入网的需要;网络监控、系统运行、数据中心、数据室、备份中心和各项保障措施的需要。
计算机机房的保障措施包括:供电系统、消防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新风空调系统、监控系统和门禁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建设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计算机机房的楼板承重,以每平方米不低于500公斤为宜,特殊部位还要适当增加。
网络布线的设计方案、线路材质和施工工艺,要按照国家关于涉密和非涉密的要求来严格实施。网络布线的信息点设计,要综合考虑岗位需要、“三网”需要和公共信息点需要,并根据适当冗余原则来搞好数量和布局的规划设计。计算机机房和网络布线的基础设施,至少要考虑满足10年的需要。地市级审计机关和有条件的县级审计机关应参考省级审计机关的设计方案,但可以适当简化。
中央和地方审计机关对接方案,是根据国家政务网络规划和审计机关之间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在与省级审计机关协商基础上编制的,各地审计机关要参照执行。省级审计机关在做审计内网(涉密网)和审计专网(非涉密网)规划时,要考虑与上级和下级审计机关的网络互联和资源共享的需要。我们建议,可以设计小的审计内网(部分人员使用)、大的审计专网(本机关全体人员使用),以便有效地与审计署的涉密信息交互,与下级审计机关非涉密信息的资源共享。中央和省级、省级和市县级审计机关网络对接、信息共享方案,将通过试点建设、经验、完善制度、逐步推广。
地市级与县级审计机关的网络对接方案,建议采用《审计管理系统》“1拖N”方案,即系统设置在地市级审计机关,县级审计机关部署远程终端,以便减少县级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和管理成本。少数省级审计机关(如西藏)和计划单列市审计机关,也可采用《审计管理系统》“1拖N”方案,地市级审计机关部署远程终端。审计署将根据《审计管理系统》“1拖N”方案的试点建设情况,适时组织交流,以推动基层审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
五、搞好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
《指导书》提供了《金审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金审工程项目管理办法》、《金审工程软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金审工程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等制度,还提供了审计署特派办局域网建设指导书、局域网组网技术和方案指导书、局域网配电指导书、金审工程应用系统推广使用技术配置等规范性文件,各地审计机关要参照执行。《指导书》提供的特派办和地方审计机关工程所使用的管理性文件,可使用。
审计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管理,讲究。各地审计机关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和落实信息化建设的各项管理制度。局域网工程建设要按照审计署的各类指导书要求,结合本机关的实际情况,科学地组织规划、设计和实施。
六、搞好建设工程的标准规范
《指导书》提供了金审工程的应用系统技术规范、数据库设计规范、数据接口规范、审计机关组织机构编码规则、公文编码规则、审计计划项目编码规则、审计统计指标规范、被审计单位编码规则,还提供了金审工程的应用软件开发指南、《核算软件数据接口》国家标准等。其中,对于规范和规则类文件,各地审计机关在实施资源共享时要严格执行;对于国家标准,要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对于应用软件开发指南可参照执行。
关于中央和地方审计机关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和信息交换标准等细化要求文件和实施进度,审计署将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央和地方金审工程建设进展情况,逐步建立和颁布。
七、搞好建设工程的验收
《指导书》提供了金审工程建设项目的验收文件,各地审计机关可参考使用。工程验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务必严谨细致、严格要求。《指导书》提供的特派办局域网建设和工程验收、应用软件开发和验收的指导性文件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文件,各地审计机关可参照使用。
建设浙江省的应急指挥体系,尽快提高地震应急信息化水平和地震应急反应与指挥能力,已成为浙江省防震减灾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浙江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浙江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是为省政府开展地震应急、实施抗震救灾指挥提供指挥场所和各种必要的技术手段。在地震发生时,在基础数据库和现场信息的支持下,可以迅速判断地震的规模、影响范围、损失等情况,并据此提出系列科学的救灾和调度方案,协助指挥人员实施各种地震救灾行为,实现地震应急信息快速传递、高效处理,提高应急救灾指挥与决策的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震时的混乱和人员伤亡。(如图)
1 系统的主要功能
地震应急快速响应与灾害评估:通过地震监测和震情跟踪,监视破坏性地震的发生,一旦有紧急情况立即响应,对地震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进行预评估,同时还可以根据不断获得的新情况,进行地震灾害动态评估和地震趋势的动态跟踪。
地震应急指挥:在应急快速响应部分给出的结果表明,需要进入紧急状态、进行抗震救灾指挥工作时,即启动该项功能,为有关政府部门进行抗震救灾指挥工作提供辅助决策信息,并提供其他响应的技术手段和信息支持。
2 系统技术指标
1)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在接收到触发响应参数后15分钟内做出灾害评估;获得灾害评估信息后的15分钟内准备好相应指挥信息。
2)应急基础数据库系统基于1:5万比例尺进行建设,同时,指挥部技术系统之间的数据可通过网络进行交换。
3)系统的各种软硬件系统试运行无故障率可达到95%以上。
4)国家中心、区域中心、城市系统、现场工作系统应实现互联、互通、互动。
浙江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总体框架图
三、系统建设实施技术要点
基础设施
指挥部场所改造与建设场地:指挥大厅、辅助大厅、控制室、机房、其他配套用房(如首长休息室、值班室等);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备用及辅助显示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数字会议系统、综合布线、照明系统、指挥长坐席及成员和辅助人员坐席;防火报警及灭火系统、温湿度及空气调节系统、不间断供电系统、确保人员安全的安全保障系统等。
(1)计算机硬件环境
系统硬件采用高性能事务处理服务器、磁盘阵列及后备存储设备、高计算性能应用服务器、应急网络服务器及安全管理系统、高性能图形工作站、输入输出设备、多手段通讯设备和大型计算机网络连接设备等。
网络采用基于IEEE 802.1Q标准实现VLAN,各网段包括:应用系统网段,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对外网段,包括对外的APP服务器,对外的WEB服务器,外部IP可以对这两台服务器进行访问,本网段可以访问外部网络。指挥终端网段(内部网),可以访问对外的Web服务器,可以访问应用服务器、数据库。
(2)大屏幕投影与辅助显示
指挥大厅安装大屏幕,保证震情、灾情、应急指挥信息的程序控制显示。大屏幕可以分块同时显示各种不同信息,也可以整个屏幕显示一项信息,屏幕的信息显示由指挥大厅的技术人员负责操作和切换。
指挥大厅设3块(13)正投式大屏幕投影,电动控制。屏幕可以做到图像任意输出分割。现场可以有6-8路VGA信号可以供显示。 控制室拟装设由微处理器支持的视频画面与计算机数据图像相结合的彩色大屏幕投影系统,该系统的配置规模为1x3(行×列)单屏尺寸120英寸的正投单元构成的大屏幕投影系统(包括图像拼接控制器、控制终端等)。控制终端对整个大屏幕墙的操作进行控制,可实时动态显示集控中心各工作站,以及视频设备等多路输入信息。网络、RGB、视频信息可切换整屏显示和多路分屏显示。
(3)中央控制系统
指挥系统采用集中控制的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设备操作简便性的需要,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个性化的编程设计,用户可以通过液晶触摸屏,对控制中心的多种显示设备、信号矩阵切换器(例如AV、RGB矩阵)、红外控制设备(例如DVD、视频会议终端、视频展台)、电源控制设备(例如电动窗帘、灯光)、音响系统音量等进行集中控制,实现对设备的开关、显示信号的切换、灯光的调节、音响系统音量的调节等集中管理。
四、浙江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软件系统建设
浙江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软件系统建设是指挥中心运转的核心系统,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系统软件运行环境、地震应急快速响应、自动群呼与信息、地震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地震应急指挥命令、地震应急信息通告、系统总控、文档资料。
1 地震应急快速响应系统建设
地震应急快速响应系统建立以千兆网为骨架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局域网络平台和地震应急快速响应系统。当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该系统通过主动或被动触发控制机制,启动快速响应、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决策指挥辅助信息等系统,在一定的基础数据、专业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对灾区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次生灾害进行快速评估,并对这些损失的空间分布进行判断和描述。
2 地震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
编制各种辅助决策工具,检索和查询数据库,生成专题图、表,向指挥长和指挥部成员提供各种应急辅助决策信息,建设通过分析震情、灾情和灾区实际情况,自动生成指挥方案与建议的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
3 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
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是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基础和核心,应急指挥所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信息都来自于该数据库群。数据库群主要包括基础地理图、社会经济统计、地震基础数据、灾害相关因素等数据。
五、系统建设工程效益和展望
浙江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将从总体上为增强浙江省的地震应急指挥能力提供先进的支撑平台。为减少地震灾害损失,加快灾后恢复,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体现“以人为本”政府形象。进一步为浙江省地震应急救援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过本项目的建设,区域应急基础数据库平台基本建成,不仅为日常应急救援提供数据,且为日后数据的维护与更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浙江省地震应急服务系统部署了针对地震应急的专业应用系统,将提高应急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和应急水平,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
参考文献
[1]成小平,帅向华,杨亚莉,等.地震应急响应系统中的数据分发[J].地震,2001,21(4): 88-93.
[2]王安福.校园网应急响应机制建设浅谈[J].网络与信息,2008(1):7-7.
二、在医院档案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地位
就现代医疗机构管理来说,人们开始对医疗服务越加重视,因此要想提升医院中的服务水平,融洽医患关系,就必须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增强医院中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信息化建设地位日趋重要,所以要建立起系统化的管理平台,合理地进行档案调用,实现资源共享,扩大医疗服务项目,提升医院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三、提升医院档案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策略
无论从哪一层面出发来分析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对医院的内部管理来说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已成为了现代化医院档案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档案管理中的执行上来看,进行信息化建设能促进医院中档案的管理工作,对于管理者来说,在选择需要的档案资料时,就能更加方便快捷,保证医院中整个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注重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之处。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步骤就是要将以往的一些纸质资料录入到系统中去,并对医院内部中的人事资料以及各种医疗设备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这样不仅可以延长保存的期限,还能便于后期的查找与翻阅。其次是要将各类病例以及检测化验档案等进行信息化处理,这样就能保证日后在调用这些资料的过程中有迹可循。
(二)坚持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原则。通过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实际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当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这样才能确保在医院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更加的完善与具体。1.规范性。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以规范性的原则来构建医院中档案信息化系统。2.归档双轨制。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时,要尽可能的执行归档双轨制,不能认为纸质的档案管理在信息化建设下就没有作用了。3.长期管理。在医院的档案管理上,要坚持长期的管理。经过实践可以看出,只有在医院档案管理过程中做好信息化的管理。才能凸显出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价值,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真正改变医疗服务的质量。
(三)提高医院管理者的信息素质,提升管理效率。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医院中也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以及管理者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与运用,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所以,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要注重提升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首先,身为档案管理人员,就要注重提高自我意识,增强自身服务能力,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提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其次,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与一定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在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再者,身为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底蕴与良好的心理素养。最后,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注重细节,并坚持以细节来提高管理,在管理工作中,保持充足的精力与热情。
(四)注重提升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内在要求。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类管理制度与规章流程也在不断地完善中,因此也就提高了医院中档案信息化水平。现如今在我国的各大医院中,都在进行了档案信息化建设。所以在管理模式上,也要不断的更新,这样也就提高了医院管理效率以及医疗服务的水平。
(五)加强医院中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力度。由于医院中的档案种类比较复杂,因此,从医院的角度出发,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就要做好信息的安全与保密工作。对于档案信息的保密来说,医院中也存在一些机密性的文件,如:医院内部的人事档案以及病人的病例档案等,都是不能进行外泄的,否则将严重影响医院的长久发展以及信誉度。所以,在对这些文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就要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或可以建立出一些信息的公开级别,从根本上加强医院中档案信息的保密性。而对于医院档案信息的安全来说,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由于在医院中进行信息化管理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因此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如病毒的侵染以及黑客的恶意攻击等。所以,在医院享受信息化管理带来便捷的同时,还要做好纸质档案的管理工作。
城市低保网上审批工作的开展,从革新工作手段上着手,依托信息技术,在市、县、街办、社区四级低保业务机构间,搭起了便于管理的工作平台,亮化了便于服务的办事窗口,推动着整个社会救助工作向着“信息化、网络化、法制化、社会化”的现代民政事业方向迈进。两年多的实践证明,城市低保由手工操作转向网上审批,已成为太原市快速推进“传统民政”向“现代民政”转变的重要步骤,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然而,也须看到这项工作的推进,和别的任何工作一样,必然是“之”字型的,即要发展就会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再求更大的发展,并不断坚持下去。近期,太原市民政信息中心结合县区网络扩建工作,实地调查了十县(市、区)低保网上审批的情况。在县、街办、社区,召集有经验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开座谈会,认真访、仔细听,所得材料不少。就问题讲,集中的、较为突出的是面对新的工作手段,县区、街办、社区普遍缺乏制度上的准备和应对。其情形如同“用牛车牵着奔驰轿车跑”,先进的被落后的包围着、束缚着,表现于工作思想、态度及方法等方面存在着的种种错误与不适,使既定的目标打了“折扣”。因此,把握并解决好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做好城市低保工作的第一要务。
一、关于工作任务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要求,作为改革传统救济制度的城市低保工作,始终面临着两个主要的矛盾,即救助对象及范围的扩大与工作组织不足或缺失的矛盾,以及救助需求的多样、时效性与工作手段(方式)的落(滞)后的矛盾。前者的解决,便是“应保尽保”,后者的解决,便是“应给尽给”。如何做到既“应保尽保”又“应给尽给”,就是摆在各级低保工作者面前的总任务。
⒈为什么要实行网上审批?
就全市来看,1997年至2002年间,民政信息中心主要努力于强化市、县两级业务机构的专业性,并向街办、社区延伸,组建了低保四级办事机构,有效应对了救济对象从少数的“三无人员”向以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为主的所有困难市民的调整,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2002年至2004年间,主要从制度建设着手,重点在政策宣传、程序规范、人员培训上做强化,尽全力解决业务管理、基层操作与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巩固“应保尽保”。从2005年第一季度起,实行了网上审批,将审批作业在网上公开,低保对象减少了近3万人,且无一人上访,彻底解决了手工办理中久治不愈的“错保”、“漏保”、“重保”等“顽症”,真正做到了“应保尽保”。同时,将待遇标准硬化在软件中,确保上下一个政策无折扣,努力在结果上做到了“应给尽给”。2006年12月,应市房地局、市委组织部、市经委等单位的要求,民政信息中心对反映低保对象的200余类数据作了分组统计,将相关数据信息及时报送相应单位,为廉租房救助、困难老党员及集体企业职工救助等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定量分析的依据,推进了相关政策的落实,从而在构建社会救助体系上迈出了实在的步子。虽然这些做法不全面,但却真正取得了救助需求与救助供给的统一。10年的实践体会是,愈是想求得“应保尽保”,仅仅在队伍的教育与管理下力气,就越是摆脱不了与“手工操作”相联系的“错保”、“漏保”、“重保”及“骗保”的问题,即使有了一些进步,其成果也难以持久地巩固。这样苦苦干了整整7年后,太原市民政工作实行了网上审批,克服了“手工”的弊端,不仅巩固了“应保尽保”,而且确保了“应给尽给”。其结果是,反映城市低保的事件大大减少(据市低保中心统计),而四级机构均有接到老百姓送旌旗、表感谢的好事,这正标志着城市低保工作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⒉网上能审批吗?
尽管城市低保已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了网上审批作业,但部分单位主要是个别同志对网上审批还是存在一些想法的。调研发现,有一个区虽然也在搞网上审批,但他们并不舍得丢掉手工办理的“老一套”,而是在三级手工办理确定后,将其结果再经网上走个过程。为了“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区和街办的人员主动地将其审批用户名、密码告知社区低保专管员,由该同志连录带审,一并搞定。社区的同志反映,“网上审批了,任务更重了”。 区和街办的回答是,“网上审批不放心,数据还得网上报,咬牙干吧!”。结果三级机构还是共同致力于调解纠纷、应对上访等(目前,全市低保上访主要集中在该区),他们已习惯于在“吵闹”中干工作,没人找、没人闹是一点“审批”的感觉也找不到的。他们总认为“人手不够”、“经费不足”才是“大问题”,并希望将网上审批流程改为“批处理”,最大限度地“简化”操作。入户调查发现,一些保障对象的实际情况与网上审批结果不一致,相关责任人却始终给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在多数县区,我们看到的却是另外的情况:取消了季度末月集中审批制,通过网络做到了随录随批,利用网上数据掌握工作进度,提高了效率,保证了进度;配合网上审批,规定社区低保专管员填写入户日志,并推行了议事制度(或听证会),确保了社区录入数据的准确性;对应电子档案,对各级的档案管理做了调整,申请人资料由一式三份变为一份,方便了百姓、减少了成本,等等。一切均围绕“网上”改变着、进行着,“开机上网”已成为上班的第一件事。大家认为“不能熟练操作电脑,不很熟悉软件功能”才是“大问题”,并急切希望上面能经常组织一些培训和指导。
应该看到,网上审批后,各级业务机构的具体任务,与手工操作条件下的相比,应是有区别的。有了网络,社区、街办、县区就从以“表格填制、计算待遇、统计汇总、档案管理”为内容的“审批”中解脱出来,解脱以后怎么办?社区应对低保对象做及时、周到的入户调查;街办应对低保员做经常、有序的培训教育;县区应围绕工作的一切环节做全面、细致的制度建设;而对于市级则应借助网络对数据做更为科学、准确的统计分析,以便推动新的决策,并将决策及时硬化在软件上,以确保更好的管理与服务。因此,市级定政策、县区立制度、街办做维护、社区搞服务,这就是信息化条件下,各级低保工作机构的具体任务。
二、关于工作方法
经验说明,工作任务明确后,为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就非常重要了。实行网上审批后,在手工操作条件下形成的管理办法、服务方式等就应当有所改变。管理方法应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服务方式由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然而,这种转变是不容易的,需要重新学习。
⒈县区如何立制度?
实行网上审批后,县区对街办、社区的管理就主要不是街办、社区能否掌握政策标准、统一口径办理了(因为政策标准已经被硬化在软件系统中,不会因工作人员的更换或不同,出现政策执行不一的情况,上下口径与标准绝对统一),这种管理的重点已成为如何确保社区有足够的精力完成入户调查,并做好数据录入;如何指导街办有能力做好对社区的经常性教育培训;如何通过网络掌握全区(县)的工作进度、动态;如何通过网络做好相应的数据查询及档案管理等。为此就要仔细地研究相关问题的实际情况,并具体制度化。调查中,部分有经验的县区负责人提出了能否将季度集中审批变为月度随报随批,能否简化区级档案管理的内容,能否通过网络下发通知、召开会议,等等。这些就是精细化管理的方向和内容,我们应号召全市都向这个目标努力。
⒉街办如何做维护?
实行网上审批后,街办对社区进行的诸如政策培训、调解纠纷的管理普遍“失效”,因为突出的问题已经不主要是“政策走样”、“人情低保”了,而是如何指导社区正确操作软件(网上录入数据中填错如何修改、退档,如何正确理解软件中指标的含义,熟练使用电脑的问题)、如何指导社区做好全面细致的入户调查并监督有力、如何调整档案管理内容等。调查中发现,街办普遍没有积极适应这种转变,缺乏开展新管理工作的能力(有的街办对软件操作还不如社区熟练),出现了管理“真空”。事实上,此类维护工作一直是由市级技术部门承担着,很难保证及时性、针对性。因此,必须加大对街办人员的重新训练,以便使其具备信息化条件下管理社区的工作能力和方法,而不是用“老一套”越管越出问题,或干脆“甩手掌柜”的,不闻不问了。这种不正常的局面必须得以改变。
⒊社区如何搞服务?
实行网上审批后,社区低保专管员在“掌握政策”、“把关审核”上的要求就大大降低了,而能否耐心细致地做好入户调查,并据实录入数据就成为主要的工作内容和要求。过去的低保工作有这样一些做法:有人申请低保就先请本人来社区做一个月的义工,不能坚持的(说明其有工作),就不批准,如此“不入户便知其有无收入”;坚持下来的,一张纸贴出去,无人举报,就可批准,如此“不入户便可审批”;查看已保对象低保金存折记录,不按月取(说明不穷了),就办停救,如此“不入户便知其收入有无变化”;定期组织低保对象做公益活动,活动中谈谈议议,谈的投机,就复核不变,如此“不入户便可做复核”;只待有人来举报,才去搞入户调查,等等。这些办法还行得通吗?调查中发现,一些社区总是谈到如何“把关”,列举上述种种做法,把时间和精力全部花在这上面,而不是入户;如此导致数据录入就很难全面、准确了,于是他们把的“关”总是和计算机审核的结果有出入,也只能找一些荒唐理由“忽悠”低保对象了;随之就是上访不断,等等。社区受街办的委托做低保,只能是服务,即不折不扣地、认真细致地做好入户调查工作,就要多少掌握一点做群众工作的办法,而不是把关,这个“关”就交给冷冰冰的“电脑”好了。
方法问题,向来都是具体的、灵活的。与手工操作相适应的一些办法、举措,须在实施网络审批后重新给予评估与取舍。然而,毕竟我们的工作是始于“手工”并持续了7个年头,对已经“习惯了的”做取舍很难有自发的态度。这就需要从上到下引入制度约束,由不自觉向自觉转变。其中,重新训练低保工作干部,应当是主要的一环。
三、关于工作态度
任务明了,办法有了,就能成功吗?不一定,因为还会遇到困难,就有了一个对待困难的态度问题。积极的态度,就会产生“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结果,工作总是先进的;而消极的态度,就会出现“怨气总比干劲大”的窘态,工作无疑是落后的。
应该看到,太原市民政系统的网上审批工作刚刚起步,又是仅以市局为主体推动的,存在薄弱环节是难免的。各级是怎样对待的呢?网络不通、电脑有故障,是想法设法去临近的单位录数据呢,还是怨天怨地甩手不干呢;社区电脑配备不足,县区是是主动协调帮着解决呢,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呢;社区低保专管员调换后,街办对其是积极组织培训呢,还是任其自由走弯路呢;对于入户调查,社区是设身处地找“他”去呢,还是以逸待劳叫“他”来呢,等等。调查中发现,取前者态度的,工作局面总是新鲜的,虽然付出很多,但还是不满足;取后者态度的,工作局面总是陈旧的,只要付出一点点,就“煞有介事”不满意。在现有体制下,态度问题,主要集中在各级机构的负责人上,转变态度,也主要的是转变他们的态度,同样离不开对他们的教育。
总之,网上审批工作,说到底,是个工作手段变革的问题。如同生产工具变革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网上审批对低保工作在思路、制度、队伍、效能等方面的推动也将是深刻有力的。积极适应,将此项工作进行到底,我们才能实现“应保尽保”、“应给尽给”, 才能真正打造“阳光低保”。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新区建设日益增多。与此同时,非建设用地则面临着数量减少、功能异化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加之当前非建设用地通常处于规划与管理的被动局面,面对新区建设多呈现为消极退让的状态,在数量规模不断减少的同时,其原本附涵的生态、人文等重要价值也受到极大的冲击甚至完全丧失,严重者更是造成生态和环境资源的破坏,危及城市可持续发展。
2.非建设用地概念及概念关系辨析
2012年实施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137-2011)以城乡统筹角度出发,对原有水域和其他用地进行拆分与充实,提出非建设用地包括水域、农林用地以及其他非建设用地等。在空间上表现为建设用地之外的“空白”或者“绿色”区域,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生态意义、防护意义或战略保护意义的非建设用途的空间[1]。
非建设用地与建设用地的关系犹如太极中阴阳相生的两仪。在最初原始时期,没有建设与非建设的概念,随着人类对土地后天的开发利用,在出现建设用地的同时也物化了非建设用地,两者之间既互相对立又相互依存。与不可建设用地为包含与被的包含关系,非建设用地包含着不可建设用地,不可建设用地是非建设用地的组成部分。与生态用地共属于城市这个大集合,两者存在交集,但不重合。
3.楼观新区非建设用地价值特征
楼观新区是为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构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拓展城市骨架、承接新区南侧楼观道文化展示区的旅游与居住功能而开发建设,位于西安西南侧,周至县境内,北起终南镇,南至环山路,西临黑河,东滨赤峪河(不包括集贤工业园区),总面积约为80平方公里,共涉及三个乡镇23个行政村,现有人口44355人,其中非建设用地73.43平方公里,占楼观新区总用地面积的91.8%,以农林用地为主。
3.1社会经济价值
周至以其独特的土壤与气候条件成为“中国猕猴桃之乡”、世界上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楼观新区西北部占有部分猕猴桃优质种植区,总面积为14.1平方公里,占新区规划用地的17.62%,为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3.2生态景观价值
“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里茸翠,以楼观为最佳”真实的描写出楼观新区优越的生态环境。作为西安重要水源地之一的黑河水系,凭借引汉济渭工程建设契机,增加水源地生态涵养,修复生态环境,结合原水系河道形成黑河湿地公园,营造自然山水和谐共生的生态景观格局,为新区的生态景观增添价值。
3.3历史人文价值
楼观以西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夜观天象而得名,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其不仅留下如说经台、老子墓等众多历史遗迹,同时也赋予这片区域浓厚的以道家思想为主的人文资源。一方土地养育一方人,一种文化传播一种思想,道文化赋予给新区的历史人文价值不容忽视。
4.新区建设影响
4.1规模数量减少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新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市周边。如火如荼的新区建设致使非建设用地的数量与规模急剧下降,一方面由于城市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非建设用地作为城乡用地中易征、好用的土地资源在各种利益驱动下致使非建设用地不断转化为居住、工业等建设用地,另一方面由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非建设用地范围内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可建设强度[1]。
4.2性质功能异化
楼观新区内原有非建设用地以农业种养功能为主兼顾生态效用和旅游休闲功能,但随着新区建设被占用的部分非建设用地转变为以居住、商业等功能为主的建设用地,其性质改变功能异化。未被占用的非建设用地原有农业种养功能、林业功能相对弱化,而生态效用和旅游休闲功能被日益凸显与强化。
4.3系统结构紊乱
非建设用地相对于建设用地而存在,与建设用地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城乡空间形态和结构,随着新区建设,原有研究视角反转为以建设用地为底,非建设用地为图的图底关系。这将严重影响以非建设用地为载体的城乡生态环境支持系统,破坏城乡生态安全体系和格局,降低城乡整体的环境竞争力。
4.4价值意义改变
非建设用地是城市生产与生活物资的直接输送者、城市生态健康的基础、城市景观多样的保证、城市空间发展的载体。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区数量的增多,大量非建设用地被占用致使其原有的社会经济、生态景观及人文历史等价值意义衰减,甚至不复存在。
5.楼观新区非建设用地控制规划体系构建
结合以上楼观新区内非建设用地的特色与价值及新区建设对非建设用地的影响,在通过对非建设用地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综合城市生态学、生态景观学、城市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比较分析各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实践案例的基础上,寻求基于楼观新区建设背景下的非建设用地控制规划所应秉持的思想原则与目标,并构建出楼观新区非建设用地控制规划体系。
5.1目标原则
以生态优先为原则,立足区域统筹,彰显非建设用地的特色与价值,充分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明确新区非建设用地的保护要素,建立基于可持续发扎理念的控制规划方法体系,确定新区非建设用地的类型、规模、结构与布局。
5.2控制要素
(1)类型――结合楼观新区现状非建设用地特点、考虑新区未来发展、兼顾非建设用地的价值意义来划分非建设用地类型。
(2)数量――数量不断减少是非建设用地控制与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以全局角度出发严格进行保护。
(3)结构与布局――结合现有非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构建秦岭北麓生态安全格局。
5.3控制方法
(1)分类――因子分析法
针对非建设用地的特色与价值及新区建设对非建设用地的影响,提取新区非建设用地的影响因子,确定楼观新区非建设用地的类型。
(2)规模――生态足迹法
通过生态足迹法确定新区生态盈亏情况,基于新区可持续发展确定在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相平衡时的最适宜人口容量进而得到非建设用地的规模。
(3)结构与布局――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与生态敏感性分析
通过GIS手段对新区内生态网络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确定生物物种迁移扩散廊道和生态节点,采用生态敏感性分析确定楼观新区非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
结语:本文基于楼观新区建设为背景,挖掘非建设用地的特色与价值,分析新区建设对非建设用地的影响,综合相关学科理论与国内实践案例对比分析基础上,提出适合楼观新区非建设用地控制规划体系,是对新区建设发展中非建设用地保护与控制的积极探索,以期对其它新区非建设用地控制规划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以后,我国开始进人全面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在中央统一政策指导下,地方不断地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分项改革和重建,先后实行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业保险、医疗保险的社会统筹试点以及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改革试点,打破了社会保障由国家和企业包办的传统模式,初步建立了职工自我保障机制,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也由过去的单一渠道发展成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的格局。据统计,到“八五”期末.全国已有R73R万职工、’241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地方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累计收缴养老保险基金2766亿元‘给付}}G3亿元、累计结余418亿元。实行补充养老保险的企业已有1?000户,补充金额12亿元。失业保险也在全面铺开,已有72.R%的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尽管如此,由于体制缺陷和运作不当,地方社会保障事业发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要求,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发放越来越难,妨碍了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正常进行,财政承担的社会保障压力持续加大。社会发展的历史任务和经济战略的重新调整都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地方社会保障运行新机制提出更加迫切的要求.
一、目前地方杜会保障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保障有关标准的确定缺乏法律规定,运营无序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尚未实现法制化,各地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五花}t门,中央政府和中央财政提出的政策和措施很难真正到位。主要表现在社会保障资金的统筹度参差不齐,有省级、市级、县级统筹的,还有行业统筹的,导致地区间、行业间、企业间社会保障负担的轻重不一,无法建立起有序的市场环境。其次社会保障的各项标准由地方自行确定.在利益机制驱动下,各地方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办法、提取比例、支付标准差别较大。部分地区将社会保障费的收缴看做筹集建设资金的最佳途径,无视中央有关规定,争提收缴比例。有的地区三项保险综合缴费率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缴费水平,这就明显脱离了我国国情,加重了企业负担,侵蚀了国家税基,无疑于拔苗助长。
2,社会保险援盖范围过窄,吸纳能力有限、社会保障负担日益财政化
经验表明,社会保险覆盖面越广,参保人数越多.统筹程度越高、其社会保障功能也就越强。现阶段大部分地区的社会保障却仅涵盖了全民所有制及区县以上大的集体企业卜绝大部分的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城镇个体工商业者还一直游离在社会保险体系之外,社会保险筹资范围十分狭窄。在国有企业效益低迷,社会保险费率只能保持较低水平的条件下,养老、失业保险覆盖范围过小直接限制了各项保险对保险对象的吸纳能力。目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两大焦点—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险及再就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不足都是由财政资金支撑着,并随改革步伐的加快、保险费欠缴状况日益严重有进一步扩大趋势,这一状况如不尽快解决,将会留有严重的后遗症: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国家总人口中65岁以上的占7 96即为老年型国家,据预测,本世纪末我国65岁以上人口要占,4 96,开始进入老年型国家,到2040年前后将达到20%以上,这个速度远比那些市场经济较为发达,人均国民收入达到较高水平的国家快得多。老年型国家的逼近和人均寿命的延长,会给地方社会保障带来更加沉重的压力,国民收入分配中用于供养人口的支出比重要持续加大,各级财政的负担会大量增加,很多社会保障项目将难以为继,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要面对极大阻碍。
3、社会保险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出多门,保障资金使用效益低下,财政的社会保险职能严重弱化社会保障的本质是一种分配行为,直接涉及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与财政的职能范围休戚相关,保障资金的筹集和支付直接影响着各级财政的收支状况,因此,财政是社会保障分配的主体,社会保障是财政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1995年国务院6号文件明确规定社会保障资金要纳入财政专户,实行过渡期的.L专户存储,,管理,行使财政的社会保障职能,但执行结果并不尽如人惫,转人财政专户的资金规模远远不够。究其原因,既有条块分割由来已久,协调起来困难重重的原因,又有部分领导处于经济利益考虑不想让财政掌握这部分资金的原因,有的于脆就是地区内部各部门之间利益之争的结果。国家已成立了社会保障部,部分地区还未根本到位,社会保障还是分散在劳动,人事、卫生、民政、工会等多个部门管理,造成一种谁都插手管,谁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散乱局面,最后还是要靠财政兜底,削弱了社会保险的严肃性、强制性、安全性。
二、地方杜会保呻制度运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央的统一领导和全面规划是实现各项治国方针、保证各项事业顺肠发展的首要条件。建立地方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是全面提高国家管理社会和发展经济能力的重要政策,必须由国家统一领导、全面规划。但我国疆域辽阔,地区间经济发展良芳不齐,相应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也是各具特色,很难一刀切齐。可以说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重点和都集中在地方,地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人、支出、结余要占全数的80--90 9b,单独的条条管理很难适应社会保障事业的地区性特点,必须依靠地方的行政和经济力量,实行分级管理,地方政府应在杜会保障事业中承担主要责任。
2、社会保障的规摸和标准与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
经济发展制约社会保障,一国或地区的社会保障程度必须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如果超前发展了,会加重财政和企业负担,阻碍经济展。滞后了,则会挫伤劳动者积极性,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最终还是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国际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西方福利型国家推行的广福利、高标准的社会保障模式使这些国家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社会保障支出压力,企业成本不断加大,削弱了国家的国际竞争力,陷入自制的高福利高负担的不良循环中。我国是一个入口众多、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正处在起飞阶段,必须保持较高的积累水平,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社会保障目标只能界定为保证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这就是说国家在制定统一的社会保障政策、制度和规划时,必须从生产力水平低、人口众多且老龄化速度加快的具体国情出发,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使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在经济实力可能的基础上二地方政府在制定具体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收支计划时,也要充分考虑本地区财政和企业的承受能力,合理确定社会保障资金的缴费比例和支付标准,使之既能保证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又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避免社会保障摊子铺得过大,导致面面俱保,又无力全部保好的被动保障局面,在实现经济有效增长的同时,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的范围和程度。
3、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
公平是社会保障的内在要求,即每卜社会成员在生活发生困难时.都有均等地获得社会保障的机会和权利。效率是公平得以持久存在的基础.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能使公平与效率相互统一,并得到适度发挥。由于资金来源、作用目标不同,社会保障的不同项目所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程度也各不相同。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的资金由政府(财政)提供,实现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保障目标,强调要大体一致,在目标选择上要着重公平,凡符合条件的都可以无偿享用。但过分强调公平,实质上就变成福利型国家,在缩小社会成员生活差距的同时,会带来国家福利开支庞大,财政负担过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弊端。社会保障实现的是产业者的养老、失业、医疗等方面的保障目标.其资金来源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合理负担。职工享用的社会保险水平,既要保证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又要与个人缴费比例挂钩,但缴费水平一致的职工享受保障的程度也要大体一致,以激励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地方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必须协调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社会保险为主体,以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挤为补充,合理布局,并针对社会保障的不同项目,采取可行的管理办法:
三、强化财政职能,建立地方社会保障体系运行新机制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彻底理顺管理体制,有效解决社会保障资金需求无限扩大与国家经济实力增长有限的矛盾,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自我保障能力,逐步使社会保障责任由国家载体转为单位和个人载体,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与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运行新机制。
1、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和监督机构,理顺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从理论上讲,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社会保障的社会化,保障的社会化又要求保障资金管理的社会化.社会化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从现实需要看,建立地方社会保障运行新机制的突破点就在于打破旧有的社会保障利益分配格局,理顺分配关系,实行社会化、系统化、专业化管理。使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在规范的轨道上运行。国家已成立了社会保障部,职贵权限也已明确,地方应按国家政策要求,克服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将原分散在劳动.人事、卫生、民政、工会等部门的社会保障职能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和运作。必要时可组建临时的社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市长牵头。财政、银行、体改委、监察部门、保险公司等部门领导参加,协调各方面工作关系,彻底理顺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确保社会保障资金财政专户管理及下一步编制社会保障预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按照政监分离的原则,地方成立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由人大牵头,吸收工会、企业代表、职工代表、有关专家参加,挂靠各级人大,定期检查和监督社会保障法规制度执行情况和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运营情况。
2、建立多渠道1多层次社会保障筹资机制,坚持国家、单位、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确定由单位承担主要责任.财政给以必要补助.逐步提高个人负担比例的资金筹集模式,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资金总体规模,强化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功能,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的自我保障能力。
第一,开征社会保瘴税,建立个人社会保障专用帐户、经验数据表明,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渠道越广,覆盖范围越大,统筹层次越高。社会保障功能也就越强,每个成员承担的风险就越小,这就要求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必须具有强制性且达到一定规模,从国际惯例来看,具有这种特性的只有社会保障税。在世界上己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16I1个国家中,有90多个国家开征了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税是这些国家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来源,并成为国家税收体系中的主体税种。我国国情特殊,经济发展速度不低,但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造成大量剩余劳动力还囿于收人较低的农业部门.社会保障供给率f供养人口占纳税人数的比重)因此提高很大,社会保障税的税源明显不足,对开征社会保障税带来不利影响。但现有缴费方式带来的约束不强、标准不一、欠缴严重等弊端正严重阻碍着社会保障事业的正常发展,国家应在社会统筹的基础上,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近期内可以先在经济发展较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较早、统筹程度较高的地区试征社会保障税,待条件成熟,再正式出台《社会保障税法》,全面开征社会保障税。个别不宜并人的保障项目仍实行统筹缴费方式,与居民储蓄性保险相结合,形成税、费、储蓄并举的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社会保障税的纳税人包括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杜会团体以及上述单位的所有在职职工和城镇个体工商业户。课税对象以职工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及其他收仪)为依据、个体工商业户以所得税课税额为依据。
同时,正式建立个人社会保障专用帐户,下设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分户个人缴纳的全部社会保库税、企业缴纳的一部分(大体为Sil }6)记人个人帐户。给付保险费时,先由个人帐户支付,不足部分按照一定标准由社会统筹帐户解决、再不足则由地方财政予以补助。
第二,积极筹措资金、强化社会救济功能、弥补失业保险吸纳能力的不足。提高失业保险给付能力不外乎扩大覆盖面和提高缴费率两种途径,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负责人透露。今年6月之前,失业保险将实现100 96菠盖。这当然有助于失业保险基金的增长,但工作难度很大、尤其是城镇个体工商业户,很难一下子拢起来。从国有企业经营现状看、养老保险应缴尽缴已很困难、再提高失业保险缴费率企业恐怕难以承受。看起来,现阶段解决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及再就业总是还得依靠财政支持。财政部门必须积极筹集、合理调度资金,不断增加对社会救济的资金投入,力争建立一种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制度化、社会化救济体系。资金来源包括:(1)增加财政预算的社会救济资金安排:预算外资金调人;(3)将公有住房出售额的一定比例(如19b )划人社会救济资金;(4)向国家申请开办社会救济有奖募捐,吸收杜会闲散资金。.
第三.建立中央对地方规范的杜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财政体制改革以后.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人占整个财政收人的比重成为分税体制的核心内容,中央政府有了实施转移支付制度的税制基础和财力基础。在初步实现均等化转换支付目标后.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应转移到社会福利、杜会救济、优抚安置等社会保库目标上来。实现中央政府的社会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