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历史背景基本现状范文

时间:2023-09-03 15:19: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圆明园历史背景基本现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圆明园历史背景基本现状

篇1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史皇家园林的杰出代表,其建设经历清朝七位皇帝御园时期,历时150余年,是中国古代园林“集锦式”造园手法的典范。圆明园“园中有园”的空间艺术效果离不开造园要素――山体。圆明园352.13公顷的占地面积中,就具有山体200余座,是构成圆明园空间的主要骨架,与建筑、植物、水体交相呼应,形成了丰富的景观,是圆明园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圆明园自1988年修复福海及长春园、绮春园部分景区并首次向游人开放,2008年修复开发九州景区,目前遗址公园面貌已初具成效,但已恢复区山体是否具有历史原真性,如何科学地进行未恢复区的保护及修复仍是一个重要的难题。前人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圆明园山水文化或用西方空间范式来解读圆明园的造园艺术,笔者通过对圆明园山体的实际调查,结合历史背景,对比分析其修复保护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圆明园的山体修复提供参考资料。

1.圆明园山体的历史变迁

圆明园经历了复杂的历史变迁,每次变迁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修复圆明园山体不仅需要对照相关图纸资料,还需建立历史感知参照系统,还原特定时空背景下圆明园的山体特色。

1.1“三山五园”格局下圆明园山体特征

清朝时期北京西郊一带建成一系列规模庞大皇家园林,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统称为“三山”,依托“三山”地形地貌分别建造了( 清漪园) 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同圆明园、畅春园一起统称为“五园”。“三山五园”格局存在一定的联系:“三山”形成一条东西向的轴线,此轴线往东的延长线正交于圆明园和畅春园所形成的的南北向的轴线。大规模人工堆山是圆明园山体与其他四园相比一个重要的特征,其形态多为带状山体,山势走向与“五园”的空间格局相呼应,山脉起落山体高度与“三山”的龙脉一致,西北高,东南低,曲折婉转,宏观上形成上风上水的风水布局。

1.2圆明园山体的历史变迁

计成《园冶》中写道:“世之新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意思是造园的艺术效果有很大程度取决于主人的主观喜好和精神意志。圆明园从建园到现在总体分为皇家御园时期和遗址时期:皇家御园时期从赐园到御园经历七位皇帝持政,也经历了七次大规模的建设和修整,其园林规模、山体风貌也因此发生变化;民国时期,1922年北洋军阀共从长春园、绮春园强行拉走太湖石623车、云片石104车,因为圆明园大多山体为“石包山”,故此时期的“石劫”对圆明园造成了巨大的毁坏。从建国到现在是圆明园的遗址时期,建国早期圆明园山体破碎不堪,经过1988年及2008年两次大的修复工作后,已有大部分土山山体得到了恢复,但石山却破坏严重。

因圆明园的建设完成于1860年以前,之后便一步一步走向衰落,本文着重研究皇家御园时期圆明园山体的历史变迁和特色。

1.2.1康熙皇子赐园时期

根据《日下旧闻考卷八十・国朝苑囿》所述 “圆明园为世宗宪皇帝藩邸赐园,康熙四十八年所建”, 当时只是为了满足皇子的日常生活,只是有小范围的堆山造园。后湖景区建有牡丹台、竹子院,金鱼池、菜圃等12景,福海景区建了深柳读书堂,风格均比较自然朴素 。

1.2.2雍正御园时期 :

雍正时期开始增加办公理朝场所,增加了勤政殿、九州清晏、会心处,平湖秋月,环秀山庄等24景,此时山水规模较之前进一步扩大,圆明园由康熙时期的44.5亩扩到195.3亩,“华夏九州”的山水骨架基本形成,造园风格上以清新自然为主。

1.2.3乾隆御园早期:

1736年乾隆即位后开始圆明园的大规模扩建, 此时九州景区、福海景区,西北部景区共增加至40景,山水格局形成“华夏九州”完整的结构。清《御制诗集》形容正大光明景点山石:“屋后峭石壁立,玉笋嶙峋”,可见当时叠石堆山已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

1.2. 4乾隆御园中晚期:

乾隆四十年后,圆明园扩建至346.9亩,形成圆明、绮春、长春三园整体山水格局。造园风格突出皇家气派 ,此时圆明园已达到100多处景点,园林气氛增强。

1.2.5嘉庆御园时期

嘉庆朝继续延续三园整体的山水格局,改建了福海北岸的静远洲、武陵春色的恒春堂、北远山村的课农轩,增建了圆明园福海景区的观澜堂,并修缮了舍卫城、同乐园、永日堂别有洞天、安澜园等景点。

1.2.6道光御园时期

道光年间,财用匮乏,国势日颓,已无力对圆明园大加建设,只能勉强维持圆明三园已经达到的景观效果,山形较乾嘉时期当无根本变化。重点改建寝居建筑,建筑面积增大,园林空间气氛和艺术水平也随之发生改变。

1.2.7咸丰御园时期

此时期圆明园在规模上和景点数量上已达历史的顶峰,改动也只是修葺寝居建筑,山水格局变动不大。咸丰时期和道光时期被学者称为圆明园盛期,此后圆明园的研究保护及修复工作也多以这个时期的格局为参照。

圆明园盛期山体具有以下特色:

1)模仿华夏九州的山水格局,西北角紫碧山房为最高峰,象征昆仑山。山高15米;

2)福海景区、后湖景区分别形成两个次高峰,依然以各景区西北角为最高峰。廓然大公山体高度为 10米,杏花春馆景区山体高度为12 米(根据2011年现状地形图,结合65年地形图推测)。

3)其他山体均为狭长的带型,高度在10米以下,以土山为主,其主要作用是分隔景区空间。

1.2.8同治御园时期

同治十二年对园明三园进行重修。当由于当时国库空虚,内忧外患,修复效果也无法与被焚之前相比。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该阶段同其他历史时期一样,在圆明三园物质实体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2.圆明园山体现状调查方法

2.1调查方法

采取现场踏勘与地形图、图档资料相互结合调查分析,梳理出山体综合现状特点以及与历史盛期的差异。 采取拍照记录、比较分析、现场核实评价等方法记录各景区景点内景观元素现状特点。尽量用180度全景模式拍照记录山体与周边环境的整体关系,用水平视角照片记录局部山体高度、保存状态,山石情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比对2011年测绘图,1933年测绘图及咸丰时期样式雷平面图的相互关系,找出其差异点;根据修复及保存状况对调查的土山石山进行分级评价。

3.圆明园土山的现状与分析

3.1综合现状

3.1.1未恢复区域

大部分区域处于荒芜状态,山体被铲平,轮廓几乎完全消失,山体基本被破坏75%以上。武陵春色、万方安和、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以西;濂溪乐处、淡泊宁静、曲院风荷以北,福海景区北部;绮春园西部;长春园东南角如园。

3.1.2已恢复区域

山形已基本修复,但局部与历史有偏差。如九州景区中部、福海景区南部、长春园大部分景区、绮春园东部:九州景区山形基本已得到全面的恢复单局部石山,假山堆石破坏严重,大部分未修复。

3.2各景区山体现状

3.2.1九州景区

九州景区大部分山体已修复,西部景区虽然已经清理,但山体还未修复,山高水长及其北面山体已经完全消失。

3.2.2西北部景区

园区虽已开放,铺设了道路配备了路灯指示牌垃圾桶,但70%左右的山体仍未恢复

局部地形现已消失,被大量的建筑垃圾堆土侵占。

3.2.3福海景区

福海周边景区大部分山体已恢复,局部由于雨水冲刷山体形态被破坏;福海北部山形未恢复,山体基本消失现场能看出大多数土方已被挖走,铲平。

3.2.4绮春园景区

绮春园东侧景区山体已修复,局部山体坍塌滑坡厉害,失去原有形态和空间关系,西侧 101中学占用的土地所有的山体均已消失。

3.2.5长春园景区

长春园山形基本已修复,堆石假山均未修复,且保存状态较差,大多数已坍塌。

3.3圆明园山体现状评价

评价分为已修复区和未修复区,按山体恢复效果和保存状态进行评价。

3.3.1评价等级说明

1)A级为已修复山体,已修复的山体根据修复效果与历史对比分为三个等级:A1为好,基本按历史原貌复原;A2为一般,已修复,但旷奥形态与历史不符、高度改变、山峰减少或主峰次峰不明显; A3差,偏离原有空间感。

2)B为未修复山体,根据保存状况进行分级评价。B1为保存较好,大于75%的山体被保留,山体基盘基本完整,山形完好,只在局部有少量缺失凹洞或断裂或因自然水土流失或雨水冲刷等引起的高度变化,对所在景区的空间感影响较小;B2为保存一般 ,有50%-75%的山体保留,山体基盘残存部分大于二分之一以上,山形变化较大,对所在景区空间感影响较大; B3为保存较差山体,山体保留50%以下,大部分缺失,原有的空间感因之丧失;B4为完全消失山体 ,山体基盘大部分缺失,原有的空间感因之丧失。

3.4山体现状调查总结

圆明园山体现存及需要修复的山体共235个:其中已修复山体130个,占总量的55.3%,修复较好112个,修复一般14个,修复较差4个;未修复的山体102个, 保存较好的8个,保存一般的11个,保存较差的37个,基本完全消失的46个,新增山体3个。

4.已修复山体和咸丰朝、1933年地形图对比存在问题

为了验证已修复山体的修复效果,选取圆明园盛期――咸丰时期的样式雷图作为参照,但因样式雷图仅能反应空间关系,山体形态,无等高线,故选取较早的测绘图――1933年的测绘CAD图进行对比分析。

4.1山口形态与位置:

修复后山口过于平直,山体与山体 之间关系弱,如涵虚朗鉴南部山体峡口、含经堂南侧山体2处峡口。新增加的山口位置与历史不符,破坏了空间艺术效果的原真性,如武陵春色西侧山口、谐奇趣东侧山口。

4.2山峰数量、位置和山体高度

绮春园景区大部分山体等高线较33年至少增加1根,山体高度增加;紫碧山房、杏花春馆、廓然大公、绮春园松风梦月北侧山体,山体高度降低、主峰不明显。

4.3山体山峰位置发生变化

长春园法慧寺宝相寺北侧及泽兰堂东侧山体 ,由于雨水冲刷和人为破坏,山体严重滑坡,且主峰位置移动较大,原本山体与建筑的围合关系消失。

4.4山体基盘形态山体

1)原本连续的山体基盘被断开,如花神庙东侧山体、含经堂西南侧山体、鉴碧亭南侧山体、夹镜鸣琴河道南侧山体、廓然大公北侧山体;

2)原本断开的山体基盘被连续起来,如含经堂西北侧山体、玉玲珑馆东侧山体、海岳开 襟东侧山体;

3)山体基盘扩大,占据建筑遗址,如茜园西侧山体、接秀山房东侧山体;

4)山体增长或变短,改变了原有的空间形态,如狮子林西南侧山体增长、保合太和、东侧山体变短。

5.保护及恢复建议

由于历史资料及当今造园水平局限,加之一些不可逆的破坏,圆明园山体的保护及恢复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笔者基于圆明园山体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5.1已恢复区的维护和修缮

圆明园的山体修复工作是一个长期持续动态的过程,已经修复的山体需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过度,局部不满足历史时期面貌的山体,若按照历史时期修复,则会破坏山体上的现有植被,造成巨大的浪费,故建议暂时保留现状;对于偏离历史氛围较大的山形水系,建议重新修复。

5.2未恢复区山体的保护

未修复区的山体有36.2%保存较差,有45%基本消失,这部分山体可选取局部较有特色的景点进行修缮,其余的建议先进行清理,移除场地内的建筑堆土和垃圾,对有价值的山石进行保护。消失的山体可按重要程度进行局部恢复,较复杂的石山建议在相关资料充足,堆山技术成熟的条件下在进行修复。

圆明园的价值不是仅仅作为教育民众的遗址,也不只是学者研究的标本化石,她是我们祖先为我们民族创造的骄傲,在科技进步,学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若我们不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圆明园的修复保护,则无异于一百年前对我们民族犯下滔天罪行的八国联军。当然要确保圆明园的山体修复工作沿着正确的轨迹和方向可持续进行,仅仅研究历史和现状是不够的,需要制定更完备的保护政策,需要研究及实施可持续的,可逆的方法进行修复,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一起配合完善其修复所需的资料。

参考资料:

[1]中国圆明园学会.圆明园四十景图咏[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篇2

中图分类号:F01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6-0004-03

体验经济(Experience Economy)的说法源于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他在20世纪70年的《未来的冲击》一书中预言:"来自消费者的压力和希望经济继续上升的人的压力――将推动技术社会朝着未来体验生产的方向发展;服务业最终还会超过制造业的,体验生产又会超过服务业"[1]。1999年,美国战略地平线LLP公司的两位创始人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合著《体验经济》一书, 提出人类结束穴居时代以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他们认为体验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提供物,本身代表一种产出类型,经济提供物从产品、商品、服务、体验的转变中不断升值,从而提供一种新的价值源泉。[2]

体验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是人性的经济。它实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统一,是人类经济发展的新的高级阶段。它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通过满足人们的各种体验而产生的经济形态,是一种最新的经济发展浪潮,它超越了传统简单的买卖形式,使人们在得到物质享受的同时得到精神享受。在体验经济中,消费是一个过程,消费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因为当过程结束的时候,记忆将长久保存对过程的"体验"。[3]体验经济的衡量标准是时间, 顾客消费的时间越多, 经济的价值就越大。为了更全面地提供更有价值的体验, 企业必须考虑体验过程中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人的参与程度;另一个是环境的相关性。根据这两个因素的不同,可以将体验分为四种类型:娱乐(entertainment)、教育(education)、逃避现实(escape)、审美(estheticism)。顾客参与教育体验是想学习, 参与逃避体验是想去做, 参与娱乐体验是想感觉, 参与审美体验是想到达现场。[4]企业通过模糊这四个方面体验的界限来不断提高体验的真实性, 创造一个四个领域的交汇处"甜蜜地带",从而最大程度上满足顾客的需要。

萌芽于服务经济内部的体验经济,今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每一个国家,每一个行业。微软、惠普和联想等都相继提出了全面客户体验(TCE);迪斯尼和好莱坞早已是体验经济的先行者。体验经济在社会生活中全面开花。

在体验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旅游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高的要求。旅游者已不仅仅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而希望通过视觉、味觉、嗅觉、听觉等全方位的参与或体验,充分理解旅游地的内涵和特色。相当部分的年轻人认为, 现代旅游不完全在于我到过哪里, 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 一种旅游心情的分享。体验式旅游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消费的必然需求。它强调游客对文化的、生活的、历史的体验, 强调参与性与融入性。做为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大遗址旅游,凭借其独特的历史、艺术和审美价值,赢得了相当大的市场空间。以秦始皇兵马俑、法门寺、华清池、明城墙等大遗址为重头戏的陕西省,"八五"末年接待海外游客4412万人次,国内游客2100万人次。到"九五"期间年接待海外游客上升到71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3000万人次[5]。大遗址旅游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这个体验式消费盛行的时代,大遗址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严峻,如何实现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我国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现状

大遗址是指文化遗产中规模特大、文物价值突出的大型文化遗址、遗存和古墓葬。面积小者占地几十公顷,大的可达几十平方公里。我国大型古遗址保护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对大型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勘察、划定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和建立记录档案等基本工作,并于1961年将河南安阳殷墟、湖北江陵楚纪南故城、河南新郑郑韩故城、河北邯郸赵邯郸故城、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城以及新疆吐鲁番雅尔湖故城等26处古遗址列入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但后来由于""的爆发,大遗址的保护规划工作停顿下来。

九十年代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文物保护受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日益严重冲击和威胁,大遗址保护工作才开始大规模启动。1997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第一次提出了大遗址这一概念,并强调各地和各有关部门应将大型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等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当地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2001年,国家文物局向国务院提交了《"大遗址"保护"十五"计划》,准备重点实施50处大遗址的保护项目。大遗址保护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在我国75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属于大遗址的约200处。根据1996 年全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统计,在6千多处中属于大遗址的约2千多处。面积由几万平方米至几百平方公里。时代多集中于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唐代。由于主客观原因,地域分布亦极不均衡。甘肃、河南、山东、河北、陕西有200处以上;青海、湖北、山西有100 处以上;新疆、广西近百处。[7]

目前,我国对大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利用尚处在探索阶段,具体模式可初步归纳如下:1.露天展示的遗址展示区,主要是通过设置围护栏和说明,对遗迹本体进行加固,如长城、新疆的交河故城和高昌故城等。2.遗址博物馆模式,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和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等,建有陈列室,保护厅或地面模拟考古遗迹,基本做到了对几万平方米遗址的保护。3.旅游景区,这种模式把遗址开发为一个风景名胜区,如北京十三陵和南京明孝陵等。4.遗址公园,这种模式将遗址展示和园林建设巧妙地结合,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体验的公园。如西安的几大遗址和北京圆明园遗址等都有建成遗址公园的规划设想,但还未具体规划落实。

这些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模式体现了保护的基础地位,对我国大遗址的保护起了重要的作用。对现在正在发掘的南越国宫署遗址的保护和利用也起了一个很好的参考作用,但在体验经济盛行的今天,这些传统的保护模式,也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博物馆和露天遗址展示区的建立,对于人为的破坏起到了一定的止损作用,但展示方式大都相当落后,还停留在实物展示阶段,其宣传方法也大多停留在产品经济时代,主要是通过出土文物等级以及遗址可观赏性程度来吸引观众,因而大部分遗址对普通的观众缺乏吸引力,其旅游收益与文物维护费用的紧张状况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善,遗址的教育功能和经济功能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旅游景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众观光旅游的需要,但还基本上只停留在观光功能的开发上。遗址公园模式在展示手段和方法上则相对比较灵活,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观众的娱乐体验和休闲要求。这种模式在日本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但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当今,我国已迈入小康社会,人们开始从物质的追求向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娱乐、休闲、求知、审美、交际等一系列活动成了现代生活重要内容。大遗址必须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方针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以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体验需求。大遗址开发应该摆脱一味强调其历史功能和教育意义,而要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发满足人们娱乐、教育、逃避现实和审美的体验需求。

二、大遗址体验功能的构建

1. 在"原真性"的基础上提炼体验主题

好的主题是迈向体验之路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但大遗址不同于一般的游乐场所,不可能脱离其历史价值而进行开发,否则就脱离了大遗址保护的主旨。因而在开发大遗址时,我们必须是在坚持"保护为主"和维护遗址"原真性"的前提下,基于每一个大遗址独特的历史背景,提炼一个能够吸引观众的体验主题,围绕开展各项活动。一个基于历史的好的主题,能够使观众在难忘的体验中受到历史的熏陶,做到寓教于乐,从而提高对大遗址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南越国宫署遗址地处广州老城区中心地带,面积共15万平方米,是岭南地区第一个地方王朝--南越国的王宫及御花园遗址所在地。宫署遗址的发掘揭示了南越国政权核心所在地的面貌,出土的遗迹和遗物对于研究南越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历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虽然在南越王宫遗址的下层发现了秦代造船遗址,在王宫遗址之上又有东汉至民国的各朝代历史遗迹,但由于整个遗址以南越国的宫殿和御花园最具考古和历史价值,因而在确定主题时应以"重返南越国"、"做一天南越人"、"当一回南越王"等为体验主题。

2. 设计体验场景,营造体验氛围

对于大遗址,历史就是一个现成的场景。如何使这一场景真切地展示出来有赖于考古工作的进展和历史研究的情况以及遗址本身的物理特性。像长城和大运河等遗址,由于其直观性,不需任何的加工和雕琢就可以成为一个体验的现场,游客可以直接获得审美的体验。但对大多数遗址而言,由于历史久远,地面建筑已经荡然无存,这就有赖历史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还遗址一个本来面目,特别是在遗址公园的筹建过程中,这一点尤为重要。日本在国立吉野里历史公园中,就是在考古发掘的前提下,通过使用复原设计和"重建"手段来"再现"部分历史场景。如进入环壕集落区域的观众,可以看到复原的主祭殿、城楼、竖穴式住宅,切身感受到日本古代弥生人的生活氛围,甚至耳畔隐约回荡出弥生人的声音,恍惚回到了弥生时代。[8]

南越国宫署遗址以土、砖、石混合结构为主,由于经历过战火,除了御花园清晰可见外,其余遗迹大都不具有直观性,这就要通过考古和历史研究的手段,复原出一幅王宫的场景。在展示时,可以通过在御花园遗址上加盖建筑保护的形式,将原址直观展示,对出土文物的展厅可以采用南越文化特色的宫殿形制,而对另外一些观赏性不强的遗址可以进行覆土回填式保护并以植被覆盖。这样可以既可确保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及保护工作的"可逆性",又能为观众的文化消费提供一个体验的场景。

3. 基于历史事实,策划体验活动

活动策划和体验过程设计是整个体验活动的灵魂,是一个高享受体验过程的保证。对于大遗址项目,观众可以在愉快的体验活动中认识大遗址的历史、文化以及审美等价值,暂时实现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在南越国宫署遗址中,可以通过录像或电影的形式介绍遗址的现存情况及其历史沿革,让观众对遗址有一个客观的全面了解。鉴于遗址的现状,可以通过3D或4D影院的形式,再现南越国宫署及御花园的壮美以及汉武帝灭南越时火烧番禺城这一震撼的历史场面。这样观众在娱乐中就可以获得历史的感悟以及对现状的理解。对于文化和宫廷生活的理解,可以通过南越歌舞表演的形式,将观众带入历史的场景和审美的体验中。对于南越饮食的体验,可以通过开发"南越王宴"的形式,使观众在品尝南越美食的过程中,对当时的饮食器具和饮食文化有一个真切的感受。这样在"遗址"和"文物"构筑的这一背景中,观众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全方位接触,获得了一个深刻的体验过程,加深了对遗址本身以及遗址所反映的南越文化的了解。

4. 通过纪念品,加深观众的体验感受

在参观大遗址这种体验式消费中,由于消费者并没有购买到任何实物,而是购买了"体验"本身。随着消费活动的结束,消费者留下的是对"体验"的记忆。作为对难以忘怀之体验的留恋或者向别人展示自己体验的需要,人们通常会购买一些纪念品,对体验进行强化。在大遗址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纪念品这一功能,大力加强旅游纪念品的生产。然而,目前大多数遗址博物馆或景区,对旅游纪念品开发不够,缺乏个性和特色。显然,在体验经济条件下,这一做法,将越来越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由于体验"唯一性",要求我们在纪念品生产上应根据观众的独特体验特别定制,确保观众的参与性与产品的唯一性,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要。如南越国宫署遗址可以开辟生产南越陶器的手工作坊,让游客参与陶器的制作并购买自己所生产的南越陶器,从而满足了观众的体验要求和产品的唯一性。

5.制造 "高峰体验",满足观众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发现、自我发展、高峰体验是人类行为动力的终极目的和内在动力,也是体验的最高境界。它与低层次体验的区别在于摆脱了感官体验的初级需求而转向了心理层面的最终释放,从而达到美国心理学家奇克森特米哈伊(Csikszentmihalyi)所说的"畅爽"境界。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或健康心理的倏忽短暂的插曲。"这种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甚至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至极的感觉。"[9]高峰体验是一种很难达到的境界,但它提供了一个努力的方向。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大遗址保护过程中,应尽量建立一个有正面效应的内部和外部旅游环境,淘汰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和干扰。如在大遗址利用中,复原和新建的建筑应尽量与体验的主题和历史背景相协调。同时,限制在遗址核心区进行任何与体验和保护无关的生产活动。另外,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和电脑游戏的形式强化体验的现场感。

参考文献:

[1]美阿尔文・托夫勒著.未来的冲击[M].孟广均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198-199

[2]美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著.体验经济[M].夏业良,鲁炜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0-20

[3]美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著.体验经济[M].夏业良,鲁炜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51

[4]美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夏业良,鲁炜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2

[5] 陕西省统计局. 陕西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3, 2004

[6]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Z].1961-03-04

篇3

论文关键词:风景园林教育中国特色学科建设

一、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园林教育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中叶。最近20年来,我国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对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需求比较大,很多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目前,高等院校从事风景园林教育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建筑院校的城市规划与建筑学专业;农林院校的园林、观赏园艺专业;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专业;资源环境院校的资源生态专业。这些专业根据各自的条件和对园林教育的理解,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各不相同,水平相差各异。城市规划专业、环境艺术专业涉及的相关园林内容很少,真正涉及我国园林人才培养的只有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目前,我国风景园林教育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风景园林教育指导思想落伍

我国园林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教学指导思想方面。一种是受传统中国古典园林理论的禁锢,过分强调诗情画意,亭台楼阁;另一种是盲目的追求形式上的园林景观,比如近年来很多地方盲目借鉴西方园林形式,不注重实用性。

风景园林应该是一门协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关系的科学艺术,通过科技力量,采用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来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反映时代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应该从宏观控制,再到微观设计,而不是见缝插针的创造景观。同时,要加强行业道德建设,加强对社会的普及知识教育。不能一味的追求景观效果,或为了提高产值而大量求新,忽视实用性以及整体环境的景观效应。¨

(二)风景园林教育课程设置缺乏广度和深度

我国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多脱胎于园艺或观赏园艺专业,转为园林专业后,其课程体系大多是承袭了20世纪50-60年代北京林学院造园学科的课程体系,其后虽有一些改进,但总体上还没有脱离传统园林学的框架。目前我国风景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广’度不够

现代园林学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发展成一门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规划、建筑、旅游、社会、经济、环境、心理、历史、艺术、林学、观赏园艺等学科,似乎更像一个学科群,现代园林学专业的核心是广义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其设计实践至少应该包括“狭义景观设计”、“大地景观设计”和“行为心理景观设计”三个层面。而我国园林专业现有的设计类课程体系设置仅仅停留在“狭义景观设计”即景观感受层面,由于缺乏其他层面的设计实践,致使现有的园林专业口径过窄,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

2.“深”度不足

我国园林专业现有的设计类课程体系看上去比较注重纵深方向的研究,实际上大多停留于表面形式,如增设规划类课程,多只介绍景区规划、绿地规划等内容,而在与之相关的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性开发方面研究不够深入;植物造景方面更多是注重形式美学,在真正合乎生态规律的种植设计方面缺乏深入研究。

3.教学方式原始

在信息时代,计算机辅助设计对园林领域的冲击是广泛而深刻的,现有课程体系对此缺乏应有的估计和准备,唯一开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只停留在将计算机作为表现工具的水平,远没有进入真正的辅助设计水平。美国哈佛的LA教育早在十多年前就开设了利用信息技术于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等为园林设计作辅助的相关课程,我们的教学方式呈现相对落后态势。主要表现在计算机在制图中的作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方面。

制图是园林教育重要的一环,包括手工制图和计算机制图两个方面。手工制图是计算机制图的基础,而计算机制图又是今后工作和从事复杂设计不可或缺的技能。所以,二者要并重。制图技能培训应贯穿于整个教育的每个环节,目前很多学校开设的计算机制图课程只是作为选修而已。

园林专业知识信息容量大,实践性强,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平面、文字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而像CAD绘制平面或建模、用3DMAX渲染,用Photoshop环境合成、AuthorWare进行后期艺术合成等多媒体教学方式还没有广泛的应用到教学中,甚至有些教职员工对这些多媒体还不熟悉。

二、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系统化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LA)专业,在国际教育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而设立的,这个学科体系的建立对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环境、景观工程实践都有积极的意义。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正经历着最重大的变革。

1.风景园林专业的内涵

风景园林专业是应用艺术、科学和技术三个类型的知识来规划、设计和管理土地的一门学科。从事该专业的工作者——景观设计师,运用人文科学知识来考虑资源的管理和经营,创造一个令人愉快的生存环境。职业内容包括土地经营管理、城市扩展控制、资源保护与经营管理、城市扩展控制、中心老城区复兴。设计主题有:居住区、商住发展、公司厂房和机构部门、校园、度假旅游胜地、公园、城市广场、交通网络和滨水区域发展等内容。

该专业应学习艺术、设计理论、土木工程、场址分析、土地规划过程、生态分析,以及影响设计过程的社会、经济、法律、环境和政策的问题。该学科理论建立在人文学科和生态学分析之上,其艺术在于创造有意义的场所,其伦理是关爱土地以及居住其中的人。

2.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目标

风景园林专业致力于探索并提供:有信息、程序和技术所组成的、用于景观规划设计职业的应用知识;与相关的社会学、自然科学专家进行语言和图形交流的能力;理解由文化决定人类行为,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上对土地利用及决策的影响;理解形成土地合理利用和设计的两大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和生态因素。

3.风景园林专业的培养方向

当今中国风景园林学科正在迅速扩展。传统园林专业局限于园里植物和园林规划的局面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由于风景园林是一门集艺术、科学和技术于一身的学科,因此必然要和这三个领域发生联系,这就大大的拓展了传统风景园林专业的范围,使其从单一专业扩展为综合专业。

为培养未来负责环境设计的领头人,学生要从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等三个学科的交叉中受益,并在课程中求得深入全面发展。这些课程有:人类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比较文学、土壤学、生态学、环境伦理学、森林资源学、地理学、地质学、房屋供给与消费者经济学、哲学、社会服务学和社会学等。

(二)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国际化

风景园林专业的国际化主要可以借鉴美国哈佛LA的教育作法。现代园林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日益综合的学科,它需要一个科学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可以将整个体系分为三大体系,即基本知识体系、理论修养体系、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每个体系再设置若干相应课程(分门类、分层次)。转中国-与国际接轨是指课程设置应完全把握现代园林的内涵,符合现代园林的发展。主要增设以下方面的课程:

1.大地景观规划类课程

现代园林的研究对象已经扩大到整个大地资源,增设大地景观规划类课程是园林学科和人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地景观规划设计环境、生态、资源层面的规划。相关课程设置有:景观于区域规划水文学、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可持续环境、景观生态专题、景观分析与评估、景观资源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2.行为心理景观规划方面课程

“以人为本”的现代景观规划需要研究人类行为、心理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和艺术层面的内容。这类课程有:户外游憩设计、游戏及娱乐规划、旅游策划规划、景观行为学、景观与文化专题等。

3.其他课程

理论修养类课程:建筑史、中国历史文化专题等;工程实践类:建筑技术、景观技术等;计算机类课程: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CALD、地理信息系统GIS、景观遥感等。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学科

我国国土之大,各地气候、土壤、植被等条件各不相同,更兼有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由此形成了各自的地域特色。我国许多著名的园林古建筑无不包含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底蕴,其设计思想无一不折射出独特的人文理念,这也是引起人们无限遐想的根本原因。弄清楚国学的内涵在园林教育中的作用,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园林专业,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传统的园林设计方法

《园冶》中记载,相地、立基、屋宇、装拆为园林设计的步骤。我国园林传统的创作路线和方法讲究综合性和实事求是,表现在:(1)总在处理着一个个的具体空间以及这些空间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图纸;(2)在做出任何一个判断和决策时,已经照顾到方方面面;(3)时时刻刻离不开对现场的调查、理解和分析。可以说,我国园林文化大大超越了迄今为止的西方发展水平,这也是一些世界大师对中国传统园林十分佩服的根本原因。

当然,传统的园林创作方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比较适于小型私人园林的创造,不善于处理大片平地,不适于大面积的规划等等。但是我们的祖先并不是没有这种本领,从秦汉的上林苑到清朝的圆明园和避暑山庄,我们看见的仍然是综合性和实事求是的创作路线和方法。

(二)风水与中国园林

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从本质而言,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无异,探讨的都是“天人(自然与人)关系”。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风水学说的集大成者,其中很多原理都与现代科技有“巧合”之处。例如,建筑对风向的处理不当,不仅不利于人体健康,也不利于安全与美观。中国园林设计,一直遵循着“坐北朝南”的地理原则,可以避免对人不利的“阴风”(北风),这也顺应了中国的季风型气候。

古代风水学中关于水的认识,大多符合科学道理,如可选择河流岸的台地上,且要高于常年洪水水位之上,避免在水流湍急、河床不稳定、死水沼泽之处建房等。除此之外,对水源水质也要详加注意。另外,风水学中符合医学科学的内容也很多。例如,住宅建筑前屋低、后屋高,符合人们对于光照的需要,配合“坐北朝南”进行采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