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理论教育研究范文

时间:2023-09-03 15:19: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思想理论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思想理论教育研究

篇1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1-0224-02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重要研究内容,对近年来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进行及时整理,避免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克服该问题研究过程及内容的感性化倾向,是相当有必要的。其实自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起步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和探讨。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粗略统计,从1989年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中直接指涉文化问题研究的论文有300多篇,专著、博士论文4部,有10多部专著进行了专节研究,这凸显出这一研究问题的现实价值[1]。但是,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的研究热潮,我们更需要热问题冷思考,一方面,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内涵和逻辑结构,另一方面,要对其研究的重点和盲点进行反思,这对于推动这一研究的系统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的总体审视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有的学者从文化底蕴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沃壤之中,并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激荡中获得发展的文化动力[2]。有的学者从文化环境的角度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就是指围绕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的文化要素的总和。进而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结构、特征、功能和运行等[3]。有的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入整个文化系统进行思考,努力从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大背景观察思想政治教育[4]。有的学者是从文化整合功能视野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发挥文化整合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促使社会文化体系关系和谐、增强和提升社会自身有序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并进而讨论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功能的路径选择[5]。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系是一个由众多衍生功能组成的复杂结构,精神文化功能是核心功能,物质文化是作用对象、外显、载体和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精神文化,发挥文化建设功能的外显和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物质平台[6]。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引领功能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活动对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的文化的建构、塑造和导引的作用、影响、能力及其结果[7]。有的学者甚至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的概念,认为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品类所具有及发挥的作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人的本质与整体,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双向互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之力;它是教育者借助人性通悟而启发受教育者对生活意义追问与反思所形成的精神生产之力;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文化场力对人们的影响而激发出来的意志创造之力[8]。还有的学者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9]、高校网络文化视野[10]等角度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上述观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看做是两个相对独立但内容有所交叉的系统,进而讨论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或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定场景中去看文化,或从大文化的特定场景中去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理论内容。这就忽视和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身的内涵和逻辑结构。而本文则试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身的逻辑内容。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的领域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领域旨在回答研究对象及其研究范围是什么。它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概念为核心构成的一组概念体系,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性和专属性。要想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首先必须先了解文化的内涵。我国学者占主导地位的观念是将文化视为人类活动的结果和产物。我国学界的“文化”概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广义的文化观将文化定义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义的文化观是将文化定义为精神财富;狭义的文化观将文化定义为意识形态。在这里,我只认为最可取的是广义的文化观。广义的文化相对于“自然”而言,“文化”即“人化”,是人活动的成果及其活动的模式。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具体内容时,许多学者往往从某一种具体的文化形态进入这一领域,并研究其功能、特征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如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网络文化、文化安全的关系等。但如果仅仅局限于这种宏观和表层的研究,将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研究形式化和感性化,因此,需要从微观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进行理论建构。

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指:人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创造的文化,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运作的过程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有其自身的逻辑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1)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内容的有形客观存在,其表现为看得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则、原则以及技术层次等。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中最表象的、为人感知的层次。这个层次即通常所讲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第一个层次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精神或价值以及这种精神内涵得以表达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以及过程。(2)思想政治意识或者观念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这第二个层次是第一个层次的萌芽及其观念化。它承担着双重的任务:一是将社会总体文化精神转换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一个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又表现客观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使客观文化发挥社会功能,即它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体系中输入和输出的双重功能。(3)运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叫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手、脚、牙齿及其活动方式,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实施、运转方式。这个层次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中生存的方式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调整的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特点与功能

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特点与功能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具体内容,推动本学科领域理论体系的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具有差异性和流变性。不同个体和社会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评价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异中有同。同样,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流变性也不是毫无连续性的变动着的,而是动中有静,变中有不变,表现为文化发展的连续性。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与其他文化是相互渗透和影响的。道德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也是不可分割的,道德观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具有三大功能:认识功能、创造功能和践行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功能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认识、了解、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人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表象的过程,而是能动地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为前提的,人们只能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结构中才能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创制、完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规范体系等的功能。创造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将社会需要转化成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需要,并设计、选择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调整方式,而后在社会实践中创制新的规范或者改变旧有的规范,从而达到更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目的;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学者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可以提出新的调整方法和方案,或者是吸收外域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精华并内化到现有的理论中去,从而达到本学科理论体系的再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指导人们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推动其实现的功能。当人们选择某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行为的具体行为方式时,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及其评价便会参与决策的过程;当人们选择某项目标时,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便会做出相应的评价,从而决定取舍。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代视角之一,是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的统一。学界之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是希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能够更好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更好地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这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容及其逻辑结构的微观把握,它需要在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上,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式进行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唯有如此,才能凸显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学科属性和独特性。

参考文献:

[1] 周琪.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再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

[2]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9.

[3] 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7.

[4]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J].理论学刊,2007,(11).

[6] 王革慧.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J].理论导刊,2007,(5).

[7] 刘先进,李经纶.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引领功能[J].求实,2007,(5).

篇2

新课改的实施,无论对于小学教师还是小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把握契机,运用教育理论思想,实现新课改目标,是值得思考的话题。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包括其教学能力、管理能力、业务能力及学习能力等都要有所改进。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符合教育改革需要。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教师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以下将对教育理论思想影响下的新课改课堂教学创新的具体方法与策略进行分析:

一、明确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与要求

小学教育是学生奠定学习基础的关键阶段,教师应参照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透彻理解改革的内容与目标,有针对性地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点,同时锻炼思维能力,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自觉地探究与思考知识点,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工作应围绕学生开展,教师发挥课堂中组织者、引导者和指挥者的作用,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融入课堂氛围中,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意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能认真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总之,运用教育理论思想实现教学改革,教师应转变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观念,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开展课题教学,从过去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引导式教育,得到学生的认可,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积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题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过去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课堂环境压抑、呆板,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自然无法保证学习效果。因此,在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快乐、开放的课堂氛围。其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改提出的新型方法之一。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及优势与劣势等,按照差异性原则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共同分析、探究问题,并且每个学生都在小组中承担了不同的责任。通过合作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责任感,集中注意力,形成集体荣誉感,增强合作能力。其二,角色扮演体验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角色体验教学方法,如讲解数学公式或者应用题练习时,可由学生扮演题目中的角色,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为透彻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适当的题型,设定角色,给予学生充分时间探讨数学问题,最终掌握数学知识。

三、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而数学学科在培养逻辑思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教师要加强引导和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选择有利于培养发散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题目,活跃小学生的思想。首先,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教学活动。如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立体、直观地展现出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潜移默化中掌握了知识点,并且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强化数学知识的认知过程;其次,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内,而是为数学教学拓展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如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外活动中,积极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对掌握知识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有,教师要适当为学生创设思维发展条件,如布置课后作业时采取分层方法,注意控制基础题型与拓展题型的比例,选择开放式题型,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解决方法,获得多元化的结果,学生多尝试、多思考、多实践,必将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四、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本目标就是将其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以课堂练习与课后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主动性欠佳,成绩滞后。实际上,小学生更善于观察、发现与思考,如果教师能够构建一个趣味性的课堂,引入生活化的知识点,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对学生产生刺激,激发学习欲望,那么他们就能自觉地运用已学知识及已有生活经验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技巧。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都要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保证教学效果。

五、运用激励式的教学评价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加客观地认识自我,也可通过评价的过程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实现师生共同发展。首先,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给予针对性、科学性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情感态度、能力增长、习惯养成等,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评价的方法与策略就要有所区别;其次,针对学困生,教师要多一些肯定与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欲望。

由上可见,新课程教学改革应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创新能力与质疑能力,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也要改进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寻找与新课改要求相适应的方法,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篇3

[论文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高师艺术院校学生思想特征,以尊重艺术类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和教师教育培养理念为基础,寻找合适的载体和科学管理办法,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从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制度与思政教育、文化素质、德育、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将学生自我成才的教育理念贯穿全过程,为培养出“德艺双馨”高素质艺术教育人才提供一些“方法与对策”。

高师艺术院校作为未来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基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推进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文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高师艺术生的思想素质,呈现出个别素质发展滞后、基础教育失衡、总体素质偏差等突出问题。说明高师艺术院校在学生管教方面还缺乏一个相对规范且科学的手段。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高师艺术院校学生思想特征,从艺术教育和师范教育双重特征出发,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提供一些合理、科学的方法和对策。力图从根本上解决和扭转“艺术生难管”的问题。

一、当前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的基本特征

高师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方式,应在顾及艺术专业人才的独特性的同时,将其个性发展与所属的社会团体的有机统一性调和起来。

思想特征:艺术生思想前卫,思想中有唯美主义倾向;接受能力强,但缺乏学习目标;可塑性强,但容易受外界干扰;情感丰富,自信积极,但看问题欠客观。

行为特征:艺术生注重个性发展,外表、服饰和言谈举止求新、求异甚至求怪,行为上表现出自控能力差,特立独行,散漫,团结协作精神、集体观念、道德观念、理想信念淡薄。

思维特征:艺术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特别强,思维活跃,观察力强,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但考虑问题过于感性,易冲动、欠理性,忽视现实基础。

学习特征:专业情结浓厚,文化意识淡漠,“重专轻文”现象严重,这几乎是艺术生身上存在的一个共同特点。

心理特征:艺术生情绪容易受外界干扰,对外界刺激敏感,自尊心强,缺乏现实考虑,容易钻“牛角尖”走极端,是心理问题发生的高危群体,不容忽视。

针对高师艺术生的基本特征,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辩证地思考,仔细观察,擅于发现艺术生身上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长处,改变传统的沟通管教模式。完善艺术生的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实施规范学生学习习惯和道德行为,有效的带动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

二、开展高师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利条件

1.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大部分高师艺术院校采用以学校宏观管理为核心,设立学工部总负责,各系部主管。学工部是由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下负责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内设的各个职能部门与学院、系部协作共同管理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中,便于学校的宏观管理、把关,掌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方向,使我国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取得了实效性的进展。

2.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做好高师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当前,高师艺术院校大多建立了专、兼职辅导员队伍,主要工作是对学生实施正确有效的“思想政治引导”“学生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为高师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为培养出一批批“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立下汗马功劳。来源于/

3.辩证的认识论,是建立高师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体系模式的哲学依据

辩证的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不穷。这就是认识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有限趋于无限的全过程。高师艺术院校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做法,把这些好的经验、做法加以总结,去粗取精,吸取精华,上升为理论,大胆探索高师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模式,以指导和加强高师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时展需求。

三、加强高师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1.高师艺术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三步曲——“礼、理、情”

高师艺术院校应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方法与对策,争取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占主导位置。针对高师艺术生的思想特征,通过“礼、理、情”的思教理念,将思政教育着眼于礼,寄情于理,情理结合。与学生交流应注重以礼相待,疏导为本,创造和谐自然的谈话环境和交流平台。彻底消除学生在思想政治觉悟上的不成熟和错误认识,做到耐心细致,切中要害,一针见血,攻其心理防线最薄弱的环节,以理服人,动之以情,情真理切,情理结合。

2.加强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师范生的文化素质水平,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因此,提高师范生的文化素质水平任重道远。学校应在思政教育中始终坚持树立“终生学习”理念,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同时,应该将思政教育渗透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发挥专业课教师的情感优势和榜样示范作用。利用艺术类课程教材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的潜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紧密结合。

3.加强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替国造士,为民求知

职业理想是指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它包括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和职业方向的追求,也包括对事业成就的追求。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是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基石,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深化艺术类教师教育改革,提高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将诚信责任、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渗透在职业理想教育中,是保证师范生成才的关键。

4.关注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敞开心扉,构建和谐

高师艺术院校作为高等学校中一支高速发展的队伍,其专业的特殊性以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不容乐观的就业前景,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加之艺术生自身敏感、脆弱、多虑的个性特征,是大学里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救助机制,并将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中,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减少心理疾病对学生的危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管理办法是“事”与“器”的关系,而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要做好高师艺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为盾,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全面能力的复合型社会人才为终极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高素质艺术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篇4

2014年9月27日,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奠基人南国农先生因病去世。南先生的离去是我国教育界的一大损失。南先生在我国电化教育事业中辛勤工作六十多个春秋,为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是我国电化教育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南先生在电化教育理论和实践,电化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及电化教育事业和产业发展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贡献。

在教育研究中,对大师和专家的研究是教育研究中重要的部分,研究大师和专家不仅可以深入地了解大师和专家的思想和思维方式,而且对于我们年轻的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教育意义。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积极开展对南国农先生电化教育学术思想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还汇聚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中国电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南国农先生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一书。该书的作者们从学科理论体系,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电化教育事业及产业,电化教育实践等方面对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做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了解南国农先生的人生经历和学习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是我国电化教育发展历程中宝贵思想财富,通过对先生学术论文的拜读和学习,发现南国农先生学术思想中包含着许多系统思想,这些系统思想对电化教育的深入研究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南国农先生学术思想中的系统思想做了一些研究,探讨一下系统科学对于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作用。

二、信息化教育是“思想与技术”系统功能的涌现

南国农先生在信息化教育方面的研究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背景下,人们积极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南先生在信息化教育中提出的“双翼说”包含系统功能的涌现思想。南国农先生认为信息化教育是信息时代的电化教育,而信息化教育的本质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并且提出了“现代教育思想理论x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这一公式;强调只有实现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才能使电化教育事业取得成功;他把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比作电化教育的两只翅膀,提出“电教要发展、要腾飞要靠两只翅膀,一只翅膀飞不起来,只有两只翅膀才能腾飞”。[1]

系统科学是关于整体涌现性的科学。整体性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但是系统的整体性包括加和整体性和组合整体性。[2]加和整体性只是简单的数量上相加,组合整体性却依赖于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强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南国农先生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x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这一公式中强调的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体现了系统的组合整体性。系统的组合整体性具有各个要素及数量总和不具有的特性,这正是系统的整体涌现性。

另外,在信息化教育发展方面,南国农先生提出的公式2>1+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强调在信息化教育工作中必须重视团结协作。即信息化教育需要把硬件环境建设、软件资源开发、新型模式建立、基本理论研究等多方进行合作才可能取得成功。[3]这也是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涌现性,是系统思维的直接体现。

三、科学人才培养思想中的系统思想

南国农先生提出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任务不仅使自己还要帮助他人学会数字化学习,学会创新,不断提高信息素质和创新素质,特别是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做一个创造型的人。他还指出创造型人的其中一个特征就是“‘人脑+电脑’,不仅善于用人脑,充分发挥大脑的聪明才智;还要善于用电脑,能用电脑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4]

人类的学习具有复杂性,南国农先生提出运用人脑与电脑相结合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学习这一复杂性问题,与我国科学家钱学森、于景元等人提出的利用“人―机”结合体系解决复杂性问题的综合集成方法论思想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系统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具体应用。综合集成方法论的实质是将专家群体和信息与知识体系以及计算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体系;它能把人的思维以及思维的成果,人的经验、知识、智慧以及各种资料和信息全部集成起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实现从多方面的定性认识上升到定量认识,从而解决复杂性问题。[5]正是如此,欧阳明等界定了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概念:即教育技术“人―机”系统是人(包括教师、学习者、管理者以及教辅工作者)和机(包括硬件和媒体材料)两个要素组成,人机、人人、机机之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交互关系,具有促进学习者学习的功能,并且具有人机特性的他组织系统合称为教育技术“人―机”系统。[6]如此看来,南国农提出的“人脑+电脑”思想蕴含着充分利用“人―机”系统促进人类的学习之意,这也正是系统思想在人才培养思想中的体现。

四、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建立与发展中的系统思想

一个理论之所以称为科学理论,就在于它具有严格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是理论系统化的结果,理论的系统化就是根据科学理论的一般结构要求,对某个研究领域所积累的知识,运用一定的逻辑手段进行合理重建,以构成严谨的系统性理论体系的过程。[7]所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系统思维的应用过程。

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是电化教育理论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南国农先生多次撰文就理论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及理论体系的构成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先生指出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为总原则,以“你我不同,你我都好”为发展理念。[8]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就充分体现了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的原则,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协调性、开放性等是所有系统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9]另外,先生提出的以“六论”构成的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更是系统思维应用的结晶。理论体系将电化教育领域研究积累的知识分层次,按基础、技术、模式、方法、管理、总论的逻辑结构进行重建,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由此可以看出,从先生提出的构建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到先生提出的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都包含着系统思想的应用。

除了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在南国农先生提出的“大电教”、协同教育、信息化教育工作者使命等方面也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先生从系统的视角认为电化教育系统是一个大系统,2006年在对以前提出的电化教育系统进一步梳理后提出了该系统由普通学校电化教育系统、高等学校电化教育系统、化教育系统、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10]在协同教育研究方面,先生同样从系统的角度对协同教育系统的构建进行了划分,提出了协同教育的“六要素”和“三主体”。[11]南国农先生提出的新世纪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使命“14345 工程”更是先生应用系统思想对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提出的一个系统工程规划。

五、总结

系统科学作为一个横断性科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而且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无论是在教育技术学学科中还是在其他学科中,系统科学都有广泛的应用。刘美凤教授还曾提出系统方法是技术学的核心和灵魂,因此也是教育技术及其科学的核心和灵魂[12],甚至有学者认为教育技术本身是一项解决教育问题的系统技术[13];教育技术是一种教育系统的构造技术。[14]

通过对南国农先生的学术论文研读,无论是在在信息化教育理论研究还是在电化教育人才培养方面都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南国农先生电化教育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不仅如此,教育技术学学科领域有许多学者都在使用系统科学思维或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解决教育技术学中的问题,例如黄荣怀教授以系统辨证论的观点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其发展等问题做了研究[15];高铁刚借鉴系统理论分析教育技术进化的内涵[16];何克抗教授提出运用“新三论”的系统方法促进教学设计理论与应用的深入发展[17];欧阳明等提出的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等等。[18]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发现系统科学在教育技术学中的应用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用系统思维来识物想事,认知教育技术学。系统思维就是在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对象、整理思绪的思维方式,[19]它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研究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扬弃了传统科学中还原论或分析思维,强调整体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相结合,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和涌现性。系统思维是当前探索复杂问题的有效手段。教育技术学自身以及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些问题往往是一些复杂性问题。复杂性不仅是教育技术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教育技术学领域复杂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这已被许多学者所共识。面对这些复杂性问题利用系统思维方式从整体上把握,重视多种因素的相互协调,利用系统的一些特性(如整体性、涌现性、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系统的进化等),来深入的认识教育技术以及教育技术学面对的一些问题,对于研究教育技术学中的复杂性有很大的帮助。

篇5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4-0217-02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而精神信仰和人文关怀相对缺乏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当前的青少年,据有关统计表明,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独生子女数量都已经达到了95%以上。中国的城市儿童中,独生子女占到90%以上。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所从来没有过的现象。他们严重缺乏集体意识和包容精神。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以及感恩之心。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大学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价值并进行正确引导。

一、孝文化教育是解决社会诸多问题的必然选择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一日千里,但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需要。要充分认识孝文化之于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才能使大学教育更好的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主题。

(一)独生子女社会化需要孝文化教育

我国政府自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已经32年,最早的一批独生子女经历了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已经近入了社会化阶段。8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从小享受着上两代人的百般呵护与娇宠,养尊处优,经不起风雨,甚者存在人伦倒悬之势,似乎父母千方百计满足子女天经地义,而子女该怎样关心、孝敬父母则几乎不在考虑之列。著名教授钱文忠说过:"孝"是对父母的尊敬、感恩、回报、基于血缘的爱,这是最真实的东西。中国的家庭结构、社会形态已经完全改变了,中国出现了人文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独生子女家庭,在这样的情况下推进孝文化建设就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重拾孝道迫在眉睫

《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比上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报告说,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而且这一趋势还将越来越严重。客观上,家庭结构小型化,一个或两个孩子要负担两个父母和四个祖父母,甚至会出现一对小两口负担八个或更多老人的情况,子女的养老负担十分沉重。我国社会没有作好社会老龄化的准备,因此,家庭养老已成为社会难题。如何使年轻人重拾爱老敬老传统美德,营造行孝尽孝的社会氛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都离不开孝文化教育的重构。

(三)进行孝文化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也是对包括孝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升华。孝文化主张对生命及生命本源的尊重,其最初含意是"善事双亲","敬养父母",对父母在物质上、精神上尽孝心。"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并且将孝由此推开及至社会,形成"博爱"与"广敬"。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不仅关爱父母、家人,还关爱他人,兼爱大众。孝文化中的孝,讲以人为本,实际上不独主张以人为本,还有"天人合一",表现在敬畏天地,热爱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非独人为至灵。孝文化中的以人为本,从孝敬父母,悌兄睦友到兼爱众人,尊重生命,敬重自然与其他生命,有利于自身、人类和自然的发展,因而对其阐发、弘扬,是一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四)孝文化教育是坚守中华文化个性,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捍卫我国文化主权已经成为时下一个非常严峻而现实的问题。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是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的出现。这种文化霸权在所有弱势文化的国家里都随处可见,而且在青年一代身上特别突出。如在我国,五颜六色的染发,半土半洋的口语交流,圣诞夜的倾城狂欢,情人节的风靡,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的遍地开花,等等,都显示着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生活方式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消亡,如何保存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必然选择。孝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核部分,对于中国国民性发生了根源性、本质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当继承弘扬传统孝文化,并对其进行必要重构,使其更加现代化而非西方化。

二、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基础作用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道德都源于对他人的关怀和爱。子女最先从父母那里得到了爱,这种爱可以培养并生发出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爱、进而发展成对他人的爱。爱人民、爱祖国的教育要从爱父母、爱家庭、爱学校的教育开始。

(二)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养成的启迪作用

无论是港澳同胞,还是海外侨胞,只要他们回到祖国大陆,都要寻根问祖,不管宗教信仰如何,政治观点怎样,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很多人还要亲自到黄陵虔诚祭扫,这就是一种发源于孝的爱国精神。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同时,必须大力强调这一点,今后不管走到哪里,境遇如何,最起码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更不能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进一步就是要为父母争光,为炎黄子孙争光。

(三)对学生诚信品格养成的促进作用

事亲之孝德,是人性最自然的流露,无丝毫虚伪存乎其间,所以孝之爱、敬必包含着真诚。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轨,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正是说做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我不知道这怎么可以,就像斗车没有轨,马车没有軏,这车怎么走得了呢?另一方面,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要将对父兄孝悌推广到他人,当然也包括将对父兄爱敬之真诚,推广到与一般人的交往中,从而达到不伪不欺,实现诚信。现在的市场经济更是讲究诚信,诚信是商业社会中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之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有效地运用孝道所包含的另一要义: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真诚——"信",以促进学生诚信素质的养成。

(四)对培养生生、师生之间的情感,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推动作用

孝是形成古代和谐人际关系的精神力量,也是形成当今和睦社会风尚和安定社会秩序的重要精神力量。中国的孝文化始于爱父母,推及于兄弟之爱,夫妻之爱,亲戚之爱,宗族之爱,邻里之爱,师友之爱,国家之爱,人类之爱。荀子曾经说过:只要孝的教育功能能够得以推广,家庭便可以和睦,人可得以长寿,社会可得以安宁。所以说孝是增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基础。必须先让学生真诚地爱自己的父母,其次爱老师,爱同学,爱所有的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像爱自己父母那样爱同学、爱老师、爱人民、爱国家,多尽责任,多作贡献,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三、中国孝文化的价值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实现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实现途径。

首先,党和政府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继续鼓励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在部分条件较好的师范类高校试点,形成一定模式后再加以推广。在这个过程中,党和政府应该给予这些高校以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其次,各级各类高校要自觉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落实相关教育政策。进行自身的教育体制改革,给中国孝文化经典课的试行提供相应的课程空间。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一部分,重点通过德育课的学习来提高师范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底蕴。也有部分院校在不同专业课中,穿插了一些相关的古典名著。

再次,顺应时展要求,灵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尤其是网络手段。网络作为最先进的传播媒体,以其快捷性、方便性、开放性、生动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网络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结晶,正以强大的触角,伸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先进性,它打破文化垄断,实行文化民主;突破社会分工限制,拓展人际交往,发展人的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要努力使当代孝文化在网络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建设孝文化网站,开发孝文化论坛,发展网络孝文化,使广大网民受到孝的熏陶和教育。在与网络文化携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抵制和批判腐朽落后的孝文化,努力提供正面、健康的孝文化信息。发展网络孝文化,还必须注意形式的多姿多彩、生动活泼,增强孝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和在网络中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

最后,作为高校教师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孝文化的价值,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真正传承、弘扬化之。这就是所谓"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对儿童教养院的老师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时才是教育,他们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连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教育儿童……"这段强调的就是"行为"和"榜样"在教育中的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的模范。教育学生不能依靠灌输、说教,而应当靠教师身教、潜移默化。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健康个性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孟子[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篇6

理论一级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是兼具基础性研究特点的应用学科,培养的是深入探索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补充我国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队伍的专门人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上领导岗位,参与政府决策。研究其培养创新模式关系到理论在中国当代传播的质量,影响到我国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发展,同时也对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一定影响。较强的创新能力使其学科的后备人才百脉俱开,其研究与实践既彰显其对基本理论的深层皈依,又焕发出时代风采,具有较强的实效性,也是对“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反映和时代要求的回应。可是,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差距很大。课题组近期对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进行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调查表明:

对于读研期间创新能力是否能得到提高这一问题,只有l3.3%的学生选择了有大幅提高,还有9.5%认为完全没有提高,22.7%选择有小幅提高,54.5%选择有提高;在创新能力对就业是否有影响这一问题上,竞有13.3%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影响,另有13.3%认为说不清楚,55.2%的学生选择有影响,只有18.2%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仅从这两个问题的调查结果中就很容易看出,研究生整体上对创新并不重视,并且读研期间对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效果不佳。如何从根本上转变这种局面,本文就此作进一步探讨。

一、夯实培养创新的基础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夯实培养创新的基础,而加强学科建设是其重要方面。

1.创新学科建设

创新教育必须渗透到学科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在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要始终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

首先,要建立统一的学科体系。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课程结构与其他学科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各个高校开设的专业方向不尽相同。据统计,目前高校开设的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多达600个,课程设置有较大的随意性,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别,这显然影响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整体塑造。有关部门应努力改变这种局面,搭建培养创新基础理论平台。

其次,要突出建立有特色的学科方向。选择能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方向,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建设具有学校特色或区域特色的学科方向。如航海类专业是特色专业,一些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准备进入港航企事业单位工作,学校根据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学科方向并制定特殊的培养方案,直接为用人单位输送人才,效果较好。

最后,强化学科队伍建设。既要培养充足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也要建立结构优化的学术梯队。学科带头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学术视野,更要善于把握学术前沿,具有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研究时代命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科带头人的创新意识影响到梯队导师的创新意识,而导师的创新意识又影响到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保持合理的学术梯队结构可以促进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培育出大批创新型人才。

2.创新课程设置

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应加大课程内容的理论深度,既有厚重扎实的基础,又有纵深创新的高度。

首先,课程设置特色化。例如,不同研究方向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划分要有依据,三者之间自然衔接;增加不同行业定向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专门研究等,课程结构要合理。编著具有权威性和时代感的教材,教材陈旧、学术性差都将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课程设置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反复验证和修正完善,使其更符合学科发展的需要,更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其次,理论教育时代化。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根本属性,因此,研究生的培养要能够体现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如社会贫富差距、房价飞涨、食品安全、失地农民、环境保护等焦点问题,可以在“研讨课”或“案例分析”中专题讨论,不仅可以强化研究生的创新分析能力,还可以更加深对社会现状的认识,更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更有助于形成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最后,课程内容的国际化。课程内容是实现研究生创新培养的重要载体,应增加全球普适性学科内容,实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另外,国外尽管不完全采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名称,但确有类似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际,并且积累了诸多先进的经验,对我国亦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因此,在课程内容上作相应安排以拓展研究生理论视野的同时,增强其中外比较研究意识,有利于对国际敏感问题的把握,创新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成果,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二、改革培养创新的机制

1.创新日常培养机制

快速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需要在整个研究生培养阶段不断调动其积极性,不断为其设定新的目标,不断对其进行考核鉴定。一般来说,有三个特殊时期需要特别指导。

(1)入学启蒙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研究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强化研究生的创新意识。特别是在研究生刚入学时导师就灌输创新意识,使学生确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可采用座谈会等形式与初入学的研究生交流思想,也可让往届的研究生参与座谈,介绍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感受与经验教训,帮助新生厘清思路,设定规划,尽快投入到科研活动中去。

(2)注重开题创新。开题是硕士研究生阶段一项很重要的活动。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开题创新必须洞悉学科前沿,论文选题应及早进行,而且,最好的选题是在不断地确定一否定一再确定的过程中逐渐完成的,对多个预选课题的验证过程有助于硕士研究生提高理论认知和分析能力,也最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

(3)毕业论文创新。一是研究内容的创新,即研究内容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或是对某一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从新的视角加以研究;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即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新颖的,具有有效性与实用性的优势;三是研究结果的创新,即研究所得到的与前人不同但是经过验证的结果,或提出自己独特的理论构想与操作模式。其中,研究结果的创新更有理论或实践上的价值和意义。

2.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近年来,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读研目的只是为了获得文凭,提高工作起点或者暂时逃避就业压力,而不是为了追求学术进步,使得以“科研创新”为目标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大打折扣。尤其是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报考者多是因为相对好考,而不是有志于这项事业。学校要利用各种形式为研究生创设利于开展创新竞争的环境氛围,激励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3.构建培养创新资助保障机制

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要根据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构建以研究生科研专项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为主,特殊奖学金、各类助学金、特困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为辅的奖助学金资助保障机制,从而为其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4.设立双导师与复合导师责任制

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创新培养,导师的职责比以往更重,传统的“个人指导制”已不能充分满足需要。因此,应实施“双导师制”或“集体指导的复合导师责任制”。

“双导师制”是指根据本学科特点,从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等机构中聘请有学术成就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共同担任研究生导师。校内导师为学术导师,校外专家为职业导师,两位导师合作指导、互相配合,共同制订指导学生的培养方案,共同探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等,更有利于研究生拓展知识面,丰富社会实践经验,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双导师制”可以实现高校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共享,还能促使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更有利于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来培养人才。

“复合导师制”,指建立学科专业导师指导小组,在以主导师指导为主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导师组在培养方案调整、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等方面集体指导的优势,集众家之长,以利于研究生获得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这种制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大有裨益。

5.坚持科学研究创新

科研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导师除了抓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外,更要培养研究生树立和强化进行自主创新的观念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导师应吸收研究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让其从一些基础环节开始熟悉科研的流程,如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新的研究视角的发现、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研究结论的获得、研究报告的撰写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步骤和规则。在研究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基础上,指导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让其独立承担一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科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完善培养创新实践的路径

1.实施研究生助教制度

助教在西方大学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一些知名院校中,教授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研究及指导研究生方面,很多本科生的课程实际上是由助教担任的。助教通常是由全日制的优秀研究生担任。研究生助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首先可以丰富其实践经历,锻炼实践能力,其次还可以获得一定的酬金来补贴生活开销。大连海事大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助教工作始于2008年l0月,既有效地发挥研究生助教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也促进相关学科的教学效果,并且给硕士研究生提供校内实践的机会,增强其实践创新能力。助教研究生细致入微地答疑解惑,或进行小范围的辅导,既“助教”也“助学”,还提高了办学效益。今后导师还要加强助教工作中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助教既达到理论知识的巩固,又不失时宜地进行理论创新或实践创新。

2.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

学术的生命在于交流,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创新实践的主要方式。首先是校内本专业内部学术交流,通过导师论坛和研究生学术报告会的形式进行专题探讨和观念交流;还可以参加校内其他学科尤其是相邻专业的学术交流会,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能为研究生提供新的理论视野和研究视角。其次是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具体有两种形式,一是参加国内本学科相关会议,了解学科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二是到国内相关院校进行调研,通常安排学生到学科发展较好、具有一定专业影响力的院校去,通过参与其相关课程的学习或名师讲坛等方式“取经”。还可以参加国际交流,了解学科的国际发展趋势和热点研究领域。

篇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046-01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高科技的C械,不仅如此,更需要理论基础,没有理论基础只是一味地胡干、蛮干,这条道路势必是行不通的。思想政治教育题材主要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我们自身的言行当中、实践生活当中进行思考与总结,让人们在工作、生活当中,在进行实践活动时,都保持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朝一夕的,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当然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也不例外,虽然发展道路是艰辛的,但仍需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

一、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概述

1.内容与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包括三个方面内容。首先,人的思想意识决定着人的行为活动,一切的实践活动都是由我们自身的思想意识所决定的,先有思想后有行动。其次,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经过大量的实践经验总结与累积而成的。最后,思想政治理论基础是行动的指南针与指导方向。以上三者所阐述的原理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经由大量的生活实践,通过具体的理论观念,系统地进行总结而得出的,它具有极强的思想政治理论指导性。思想政治学科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的理论指导依据是思想政治理论基础。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同时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指南针与行为准则,我们要严格遵守,不可违背。

2.联系与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的联系与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某种程度又是深藏不露的,需要具体分析得出。联系就是二者在内容的根本出发点上是一致的,区别就是二者的发展作用方向具有一定的差别。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知识,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间接积累而成的,二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不存在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是本质的思想联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发展历程

1.初步研究阶段

自1986年到1999年,每年都会有专门的出版社出版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方面的著作,相关的专家、学者也将自己的研究工作当作一种神圣的责任与使命。这些出版的图书大多数被应用在了师范类的高校当中,供与之有关的老师、学生细致地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发展,为日后更好地投入其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2.深化研究阶段

自1990年开始,我国先后在各高校设立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专业的学位,比如说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这些院校都是积极响应者。进入到1996年,我国高校又先后成立第一批学位授权点,对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学生给予了极高的认可,比如说,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以及武汉大学等。在高校当中,为了进一步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课程,设置了专门的学科进行授教与研究,给予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3.专题研究阶段

自2005年开始,在我国的教育当中,已经将理论一级学科以及所属的二级学科定义为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研究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也是我国教育的理论基础。随着时间的推进,专业的博士学位与硕士学位的开设点逐渐增多,极大地鼓舞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投身到与之相关的研究中。

三、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主要研究成果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基础作为指导依据,一切实践都要以此为根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为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也是我国前进过程当中的最后保障、屏障。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实践与时间累积,相关研究人员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做好思想政治道德建设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开辟疆土。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2014(4).

篇8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接受是随处可见的,其主要指的就是一个人对于相应的事物是否认可、接受。接受在词典里面的意思是接纳、承受,用英文来对其进行表达是reception,表示的意识是吸纳、认可。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所谓的接受不但包括接纳的过程,还表现为一个承受的结果。故而这里所说的接受理论视域,就是在接受理论的基础上,对相应的问题做出观察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接受的意义之所以并没有被人们广泛认知,主要就是因为以往人们对于事物往往比较被动,缺乏必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世纪70年代,在联邦德国接受美学逐渐得到了萌芽和发展。其认为受体并不是被动体,而是主动体,是实现文艺作品价值的潜力。所谓的美的产生并不仅仅局限在一方,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存在相应的审美接受,才能说明美的存在。若是没有读者的审美感受,即便是作品如何好,也都是无意义。若是将这个理论放到教育领域的话,就是在告诫教育者要关注被教育者的状态,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接受”概念的基础上,接受理论才逐渐发展起来。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接受是一种具体的现象。在这方面邱柏生作了相应的论述:“接受是主体(即受教育者)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尤其是在教育的控制下,选择和摄取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能动活动。”这种理论显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将接受认定为内化行为,这样就使其外化的范畴被忽视掉了。在这个思想的基础上,张耀灿等人也做了相应的论述:“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

二、接受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欠佳的原因

1.教育内容与现实的落差,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度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教育的内容和现实之间往往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也可以将其看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差距。教材中的内容往往是经过凝练的知识,往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是这也决定了其是旧的东西,而现实却在不断地发展,因此这两个方面的落差的存在是必然的,但是我们可以将其缩小,这样就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信息时代的问题和难题会在思想政治教学的时候表现出来,这里面的问题是复杂的,不但包括学生的思想问题,还包括社会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不能迷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用前进、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虽然课本和现实的差距很大,但是一些基本的国情、矛盾并没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一致性正是我们分析和学习的基础。在把握了主体框架的基础上,对于那些存在差异的地方我们要加以认识和处理,消除其带来的不良影响,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到提升和加强。

2.思想政治科目和教师的现实境遇,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度

所谓的接受度实际上指的就是接受的能力和水平,这也就说明了接受度是存在着差异的。基于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不同受教育者的接受度,对于影响接受度的因素也要进行深入地分析。实际上,思想政治课的地位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高,当前考试为目标还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指向,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重视程度并不是非常高。这就产生了矛盾的现象:一方面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知识目标完成得很好;另一方面由于情感价值目标一直没忽视,所以学生在这些方面都会进行忽略。当前,功利性是学生和家长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为此,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方面,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只有使其认识到的科学性,才能使其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基础上,实现情感价值目标。

3.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知情意行异步发展

社会本位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对人的要求是被强调的对象,而人的自我诉求却被埋没,甚至将这两个方面对立起来,实际上这和科学发展观并不相符。接受理论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的角度,即站在接受者的视角来考虑问题,因为接受者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一直被教师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但是仅仅在知识学习上发挥主动性是不够的,学生的情感、行为、意志等方面的综合完善才能更好地形成学生的政治品德,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使其更好地提升其接受效果。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关注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变化,并注意矛盾的转化,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思想政治课程能够获得更好地发展。

4.教育方法形式单一,载体贫乏

政治因素、社会需求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比较凸显,而对于人的主体意识、人格却并不是十分重视,这样就难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理论学习是普遍的教学方法,参观学习等手段并不经常使用。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显得不是十分理想。空话、套话往往体现得十分明显,从而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目标也就很难达到。由于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单一方法使得学生对其产生了抗拒心理,长久下来,不但不会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还会使其越发厌恶思想政治课程,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接受理论视域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

1.正确认识双主体结构,发挥主观能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使得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影响时,能动地接受教育客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认识、相互作用。即互动形成合力,进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向前发展。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职能的多元化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比较明显,但是这样就使得教师作为教授主体的作用被淡化。实际上突出教师传授主体的地位和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矛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若是让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的话,那么就会毫无章法,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有着很大的意义,只有对学生加以限制和要求,才能使其更好地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更好地提高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发展。

(2)学生在接受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其自我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对其加以必要的指导,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很多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思想的引导,这样实际上就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否定,将学生单纯地作为学习的工具。这种态度必然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故而达到的教学水平也是十分有限的。

2.密切生活联系,提高教育内容的信度和可接受度

(1)运用辩证思维,加强方法论教育

首先,辩证地看待理论与现实的关系。教师在指导教学的时候,应该用辩证的方法。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宣扬科学发展观、核心价值体系,要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科学的、正确的;还应该正视我们存在的问题,积极地面对。其次,加强方法论教育。由于缺乏对现象和本质关系的了解,学生在接受活动中总是试图找到答案,这样就使得思想政治课程完全沦为工具。若是答案没有被找到的话,其就会认为理论是不实用的,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怀疑。所谓的理论并不是面面俱到的去搜寻答案,其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规律结合就是方法论,只有以方法论为基础,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生活走进课堂

学生的思想状况、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都是教师需要了解的,只有对学生的这些方面加以观察,才能在解读事件、任务的时候,更好地联系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加深学生对这些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使其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抉择办法,加强学生对各种规范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其思想政治水平,更好地促进其全面发展。

3.灌输与启发相结合,推动知行转换

(1)坚持正面灌输,树立正确理念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知识的稳定性比较差,比较稳定的是情感、意志和行为,这三个方面一旦稳定将很难发生改变。在教育的过程中,灌输原则是维持理论知识稳定性的重要的方法,只有经过多次的转化,才能使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是靠着接受者自身的转化而得到的。进行正面灌输可以对学生的知识层次产生影响,使其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进而使这些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感受,并成为其选择、接纳时候的重要的基础,这样才能使其获得更好地思想政治水平提升。

(2)创设有利氛围,推动知行转换

很多教师将知识的传授看得十分重要,往往将其作为评价的标准,对于相应的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却不是很重视,更提不上培养。知识的学习不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之所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价值观念。也正是因为这样,教师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学生情、意、行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掌握了相应的知识之后,更为重要的是将其进行转化,使其内化和外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

4.多样化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于学生而言,考试是十分重要的化解,教育和考试关系的处理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应变能力,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之所以开设思想政治课程,主要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使其储备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再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性情和品格。考试的形式所能体现的只是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是局限在具体的知识层面,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仍旧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为了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着很强的功利性,往往其掌握的都是具体的思想政治知识,在能力的掌握上还存在着比较大的欠缺。一旦教师要其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时候,这些学生往往会随波逐流,没有主见。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传统的考试对于学生思想政治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阻碍作用,对树立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理想等并没有促进作用,也正是因为这样,对于评价体制的改革就应该更快地进行,风度评价的维度,不能单纯以考核来决定学生的优劣,诸如课堂表现、社会实践等内容都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重要指标。

5.建立互助民主、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的。教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他的学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教学态度与方法,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除了要切实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携手共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师生关系中,学生有着很大的作用,若是教师的教学离开了学生的支持和配合,将很难开展。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师应该尊重和维护的,且教师要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真实看法,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与学生产生共鸣,降低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的心理包袱能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消除,这样才能更好地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通力合作之下,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民主、和谐。在这样的情况下,师生之间的交流才会更加通畅,思想才能更加自由,情感才能得到抒发,行为才能得到表达,这样不但建立了师生之间的深厚友谊,也使得学生的思想政治成绩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好地提升,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综合利用多种交往途径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最为主要的交往途径便是课堂教学。课堂在师生交往途径中居于主导地位,它是师生关系形成的主要途径。在课堂之外,也就是课外活动,它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是促进师生交往途径多样化的手段之一。课堂和课外活动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在交往过程中,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增加彼此间的了解程度,拓展教师对学生个性特征的认识,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综合利用多种交往途径,为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服务,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 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篇9

在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育活动的双方都试图占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地位,从而导致两者的矛盾逐步加深,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主体性原则的转向。主体间性作为一个新的范式此时被引进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为我们解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一、“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在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对主体性研究是现代社会实践发展和人的主体性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想认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我们首相必须对“主体”进行解读,“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有“主体”就必然有对象性的“客体”,从主体到客体存在着一种单向性的认识论模式。即“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这种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的模式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传统的教育方式。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主体间性”是20世纪出现的一种新的哲学范式,最先出现在哲学领域,自胡塞尔首次提出“主体间性”概念后,这种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新范畴在学术界便传播开来。“主体间性”出现在我们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时间较晚,但是一经引进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范式,它强调的是“主体(教育者)-客体(教育媒介)-主体(受教育者)”,这样一种方法论模式充分凸显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主体性的地位。

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困惑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领域一直强调的传统的范式,这种传统的“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的模式的提倡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双重困惑。

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说,这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很容易产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地位不对等,这种不对等的教育又很容易使我们的教育者产生自满的情绪,从而很难摆脱教育者“灌输式”的说教模式,教育者凭借其积累的知识经验的优势在教育活动中长期占据教育的“唯一的“主导地位,而受教育者则处于被动的、不情愿的接受者的地位,这种单向性的教育模式往往会使得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不利于知识的学习,进而阻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发展。加之“灌输式”说教的理论枯燥泛味,很难从心理上获得受教育者的认同,无法满足个体主体性的要求,使受教育者积极参与的兴趣不高,更加不能使受教育者主动地践行教育活动。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主体性随着人对自然改造的步伐加快也变得日益张扬,许多突发性的矛盾和冲突在此过程中不断产生,这对我们有关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人把自己看成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绝对主体,个人主体意识的膨胀,使得人类为了追求个人私欲,不断的向自然索取,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愈演愈烈。另一方面,随着主体性思政教育模式在社会中的“扩散“,”人定胜天“、”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在社会中泛滥,不仅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人的主体性在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中不断被扭曲,主体意识不断地膨胀,对己对人都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渡应当成为我们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首要任务。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

主体间性体现的是一种交互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交往过程中主体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这种交互主体性消除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单向度的理解范式,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飞跃的同时,也对我们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对于教育者而言,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教育者能够更好的定位自己的地位以及教育方式,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始终高高在上的传统思维定势必须予以改变。教育者要把自己放在与受教育者同等地位,要改变传统的“灌输“方式,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形成自主的、正确的自我判定;同时,贴近生活实践的理论是受教育者真正能够接受的理论,教育者只有引导受教育者通过对具体主体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境遇的追问,他们才能真正意识到什么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人的主体性也只有在生活世界中实现,在生活世界中才能得到确证。

其次,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他们在教育活动中不是从属于“主体”的“客体”,受教育者本身就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但是目前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情境中,大多受教育者仍然把自己放在从属性的地位,存在着主体性严重缺乏的现象,过于依赖外物。主要的表现在:一方面,表现为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依赖,即迷信教育者的权威,对教育者所教的内容全盘接受,甘愿成为被教育、被改造的客体;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书本的绝对依赖,即牢记书本、迷信书本,企图应付考试。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广大受教育者一定要及时的警醒,在受教育活动中在跟随教育者步伐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自己作为主体应该具有的自我创造性和自主性,敢于怀疑、敢于提问。

最后,对于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主体能力提高而言,主体间性范式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提倡,能更好地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对当今社会价值观缺失的危机。随着当今中国日益发展,对外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各种形形的西方思潮也在中国传播开来,冲击着国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国人面临着政治信仰、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巨大考验,因而,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主体的批判思维能力和选择辨别能力尤为重要。教育者要能够在各种诱惑面前保证清醒的头脑,懂得接受和传授正确的有利的信息;受教育者要能够在教育者的帮助和引导下辨别各种良莠不齐、伪善的信息,从而在当代社会形形的诱惑下、在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下能够更好的保持自我的本性、主动的提高主体的认知能力。

我们提倡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就是强调教育者必须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善于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力,即开发受教育者善于通过各种合法渠道获取最新的理论知识,能够及时掌握最新技术的学习能力;善于从庞大的信息流中获取有用信息,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选择自身成才和发展方向的选择能力;善于探求新知识,开发新产品的创新能力;善于调节人际关系,从而使自身的主体性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协调能力。这就需要把教育者的引导和受教育者充分发挥自我的主体能力相结合,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

篇10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为更深入了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实际情况,笔者选择了部分高职院校一年级学生做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共发放问卷120 份(其中男生80 名,女生 40 名),回收116份,回收率为96.67%,调查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状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此外,笔者还和每位思政教师进行交流和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修正和弥补了单纯依靠一手资料的不足,力求达到全面、准确。在调查过程中,笔者看到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所取得的众多成效,同时也看到了其中所存在的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较陈旧,课程建设缺乏准确定位

这是高职教育的通病,也是一个根本性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一直沿袭着中专或普通本科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并没有因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因为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起步较晚,发展的历程不长,缺乏对学校和课程进行准确的定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能机械地套用普通高校的模式,不能机械套用其他课程的建设模式。

在和部分思政教师的交流中发现,有46.8%的老师认为所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比较陈旧;有79.2%的老师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缺乏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观念、职业信念的教育。在学生问卷“您希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一题中,具有不同于中职和本科院校的特色占 52.6%,与技能教育同样重要占 21.65%,与技能教育要兼顾占21.4 %,可有可无占 4.35%,说明大部分学生期望建立由高职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对教法研究不够,方法单一,教学过程缺乏互动性

调查中,在问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你更喜欢哪种方式时,有46.8%的同学选择看视频节目;选择课堂讨论的占43.6%,选择教师单纯教授的占9.6%。调查说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喜欢直观方式的教学,喜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互动性。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应用形象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多样的教法吸引学生,而往往过分强调理论的逻辑完整性,造成了把理论束之高阁,让学生对其可望而不可及的教学分离的现象。思政课教学在很多学校一直沿袭一种灌输式的旧模式,教师往往处于布道者的优越地位,使得学生要么无条件地接受现成的理论成果,要么就根本听不进去。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思考和选择的权利,与大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特点产生了鲜明反差,这不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影响了学生学习思政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三)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着不合理现象。一是思政课教师队伍相对来说受到的重视不够。很多学校往往把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看作“万金油”,什么地方都可以用,但没什么大用。在培训晋升或对外交流学习等方面,存在受“歧视”的现象,机会往往不如专业课教师多。长期得不到重视,培训考察机会有限,势必影响教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二是兼职教师过多,由于兼职教师大多肩负行政岗位工作,工作十分繁忙,很难投入足够精力来从事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学。

二、改进措施

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改进措施。

(一)构建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

新的体系的构建必须围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这个核心。“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一个人的素质高低,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职业道德意识的强弱。”[1]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明确要求,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应紧密结合社会生产一线对学生素质的要求,选择那些社会热点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如突出职业道德、法制、创业等教育内容。因此,思政理论课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职业道德等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突破口的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习或兼职中,您认为企业对员工哪一方面的素质更重视”问题,选专业技能占 34%,职业道德占 31%,理论知识占 13%,学历占6%,个人品行占 16%。这说明学生在职业道德素质修养方面需要下更大的功夫。按照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做三者统一”的原则,让学生在职业实践中提高对职业道德的感受和认同,引导和发展学生对职业道德中两难问题的辨别及处理能力。

(二)切实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两课”教师的学习和工作条件,帮助教师树立职业自豪感和工作责任心。其次,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培养。“通过长期的与短期的,正规的与业余的,初级的、中级的、高级的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知识不断得到更新,素质不断得到提高,成为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2]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实地参观考察学习不断开阔视野,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怎么样,最终能不能在学生那里发挥作用,关键在教师”。[3]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一要通过认真的学习和研究,完整准确地掌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将其内化作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自身行动的信念和指南;二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向学生进行理论教育,让学生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最后,从校内外聘请一些优秀的专家学者、党政干部,组成兼职教师队伍,参与到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中去。

(三)贴近学生实际,改进教学方法。

篇11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断向实践渗透,并与实践紧密结合,以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向实践转向成为一个新的课题。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内在地要求理论本身要具有实践解释能力和可操作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迎接21世纪信息时代和中国现代化实践发展的挑战,就必须深入到新阶段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世界,结合时代和实践发展境况,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参与能力,从而实现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转向的理论与实践维度

实践转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要求。“真正的理论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1],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经济社会的深层改革和战略发展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缘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其进行深度剖析。

(一)理论之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内涵的深化与拓展,需要一系列相关理论的支撑和依托,而的交往实践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观和价值观建构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转向的理论之维。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而“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3]。在唯物史观的视野里,实践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外显方式,人在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了对象化世界,建构了主体间的交往共同体,并在其中的实践活动中以一定的形式形成了主体间的交往关系,生成了以客体为基础、以主体为核心的社会关系。以交往实践理论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突破以理论教育为中心的范式实现实践转向,搭建平台让高校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使其在实践中寻找理论知识与现实社会的契合点和融合点,既能增强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和时效性,又提升学生的交往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践观认为: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目的、发展动力和检验标准。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一种理论教育,理论教育植根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应该回归实践,在实践中检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特质的内在规定,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观的基本点。

同时,“理论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4] 换言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说服人”,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最大化,必须紧紧抓住人本身。而从事满足自身需要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活动是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最集中体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是理论教育,但它的价值却体现为实践价值,即必须从人的需要出发并能指导人的实践,这客观上要求理论教育必须与实践有机结合,避免空洞和抽象,使理论教育的价值在实践中实现和检验,增强针对性、吸引力和有效性。换言之,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必然要求。

(二)实践之维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重要一维,它的发展是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的,并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和人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不仅有深层的理论渊源和依据,同时也有深刻的现实依据和坚实的实践据点,即: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升级。这有机统一的系列实践活动和目标建构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转向的实践之维。

人是实践手段与目的的有机统一体,青年大学生是我国的人才宝库,是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者和潜在推动者,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人力资源和潜在人力资本。因而,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活动和目标,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加大理论的宣传和解释力度,另一方面则要为受教育主体搭建实践平台,建构实践模式,让大学生投身到社会建设中,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理论的实践参与能力,从而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使青年大学生在推进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实践中寻找动力源,使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转化为青年大学生的自觉行动,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得以充分诠释和实现。

二、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转向的三个模式

高校打造三大实践平台,即学工成长发展网络互动平台、在校大学生社区挂职平台和志愿服务平台,建构虚拟环境中的二元主体双向互动模式、双重环体中的多维主体双向互动模式和现代公民文化环境中的结构性互动模式,使高校大学生在与新生代农民工共同成长发展、服务社区建设和增强现代公民意识中实现自我提升的同时助推社会管理的创新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最大限度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一)学工成长发展网络互动平台:建构虚拟环境中的二元主体双向互动模式

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是网络时代虚拟空间和虚拟社会中的主力军,团广东省委和广东省教育厅打造学工成长发展网络互动平台,该平台以新生代农民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学习为切入点,高校大学生以学习助理的身份参与新生代农民工“圆梦”计划人才培养工程,满足新时期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发展诉求。大学生担任学习助理使大学生由现实大学校园中单纯的受教育者转变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理论教育者和学习管理者和服务者。大学生通过邮件、QQ、微博、手机等各种新媒体手段,加强与“圆梦”计划学员的交流沟通,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员良好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同时激励“圆梦计划”学员自立自强、奋发向上,完成学业。

大学生参与新生代农民工成长发展的“圆梦”计划,客观上要求大学生自身必须具有较广博的学识、较深厚的理论积累和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方能胜任“学习助理”一职。学工成长发展联合阵线使大学生在身份转变和角色变换中认识自我、定位自我,并在协助导师和班主任开展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在与新生代农民工互动中真切地了解新阶段的社情和民情,在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解决问题中提升自我,这是网络时代大学生与新生代农民工打造的成长发展联合阵线,是虚拟环境中教育主体间的互动模式,也是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转向的有效模式之一。

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两大最为活跃、最有生机和活力的青年群体,加强这两大群体的教育、引导、管理和服务、满足他们成长发展诉求,不仅是现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和谐社会视域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课题。学工成长发展联合阵线作为虚拟环境中二元主体双向互动模式为以上两个课题的研究找到了接洽点,也使大学生和新时代农民工作为教育主体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在实践中培养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感、有影响力的“四有”青年,建构教育主体间的互动模式,在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和推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同时培养和塑造两大青年群体。

(二)在校大学生社区挂职平台:建构双重环体中的多维主体双向互动模式

社区是与千家万户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基层之一,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贯穿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没有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局的和谐与稳定。然而,由于社区工作繁杂,人力不足和人员素质偏低等因素,社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现状与人民群众的理想诉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缩小差距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高校与社区合作,打造在校大学生社会挂职平台,建立大学生社区挂职机制,让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提高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推动基层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校大学生社区挂职平台建构的双重环体中的多维主体双向互动模式,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这一受教育主体在校园里接受教师的理论教育,提高理论修养,为实践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社区接受社区工作人员的实践指导,并在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中真切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同时,教师、社区工作人员在为大学生答疑解惑中求进,甚至和学生共同研究和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共同思考和探讨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和谐社区的构建,使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之间、教育主体之间、受教育主体之间这多元主体在管理和服务社区的实践中形成能动的多维双向互动关系,使高校大学生在推动和谐社区建设中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

(三)志愿服务平台:建构现代公民文化环境中的结构性互动模式

马克思指出:“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天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它们是国家的必要条件”。[5] 国家理论认为,人为基础的市民社会是政治国家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决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6] 而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个人、团体和社会组织则是市民社会的基础,缺乏公民意识的人,不太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缺乏公民意识的民众也难以推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国需要培育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和文化的人才。

中国现阶段处于社会转型期,意味着中国的社会结构将出现根本转变,包括群体利益、社会关系、社会规范、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全方位变化,同时也还有社会系统的序变,这一系列的根本转变将会扩大政府与市场无法触及、需要民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公共领域,这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新课题的同时也为塑造公民文化和公民意识提供了契机,后者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民众的志愿精神外化的志愿服务行动,即民众树立包容发展理念,重视共建共享、文明传承,自愿承担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生活准则的社会责任,这也恰恰是和谐社会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之一。

志愿(义务)服务是个人多方面多领域社会参与、志愿无偿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是现代公民社会参与的基本方式,是自愿承担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生活准则的社会责任的行为。高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老人服务、帮教服务、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等领域为政府和社会团体提供无偿服务,是中国社会转型期高校大学生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有效模式,也是和谐社会视域下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转向的有效模式。

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奉献社会、丰富生活体验、提升自我”的过程中“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和社会进步”,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在提升自我的同时提升社会成员的现代公民意识,增强社会凝聚力,从社会心理和公民文化上培育学生的现代素质,使具有现代意识的大学生成为促进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人才基础。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在开发现代公民文化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自身的结构性互动。

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转向的三个模式彰显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即大学生在参与新阶段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实践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认知,并在提升自我的过程中助推和谐社会的构建,使人(大学生)与社会得以协调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81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5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53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

篇12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实际上包涵两个过程: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影响下,将社会期望内化为个体思想品德即内化过程,而后又将新的思想品德外化为行为和实践,形成行为习惯即外化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化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继内化第一次飞跃之后的第二次飞跃,是内化的根本目的和归宿。将激励理论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外化过程,研究如何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积极性,为更好的完成思想政治外化过程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路径。

一、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概述

激励一词来源与古拉丁语,其本是“使移动”。激励是激发鼓励之意,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的潜力,通过高水平的努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激励理论主要包括: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结果反馈型激励理论。内容性激励理论主要从人的需要出发,注重研究需要的内容和结构,以及如何推动人们的行为的理论。有代表性的内容型激励理论有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激励的实现基本过程和机制。代表型的过程型理论有公平理论、期望理论。结果反馈型激励理论主要着眼如何引导和改造人的行为,使其朝组织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主要代表理论有强化理论、挫折理论、归因理论。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化过程

(一)思想政治教育外化的内涵

外化就智力发展而言,是指从内部的、智力方面的动作向外部的、以运用实物的方式体现出来的动作的转化。一般来说,我们把外化看作是从内部精神动作向外部物质动作的转化。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外化过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帮助和促进下,受教育者个体把已经形成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自主的转化为外在行为,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所经历的程序。这是一个由内向外发展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外化过程是直接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试金石。

(二)思想政治教育外化的两个阶段

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受教育者把已经内化了的思想政治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在这一阶段,仍然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活动的过程。就教育者而言,其主要任务是激发受教育者践行思想政治品德的需要和动机,引导受教育者践行思想政治品德行为,帮助受教育者根据动机选择行为外化的途径,并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促进受教育者践行思想政治品德行为,帮助受教育者根据动机选择行为外化的途径,并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促进受教育行为的发生。第二阶段,受教育者反复践行思想政治品德行为,最终形成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及提升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境界。同志曾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要想一辈子做好事,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不可能实现的。所谓行为习惯,就是对思想政治品德行为本身感兴趣和产生自觉行为的倾向。他无需任何外在的推动力,无任何功利目的,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三)思想政治教育外化过程的条件

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需要一定条件的支撑,思想教育外化过程依然。一是思想教育外化过程的内部条件,包括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与动机、主观能动性、已有的观念系统、知识经验和能力等。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外化过程的外部条件,包括社会提供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比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风气,社会思潮。

三、在思想教育外化过程中用运激励理论的主要方向和路径

(一)目标激励

所谓目标激励,就是通过树立目标,使受教育者看到思想道德外化的方向,从而把内在潜力激发出来,追求目标的实现。人的行为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当人们明确的意识到自己的奋斗目标时,其行动的积极性就会持续高涨。在目标的设置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目标要具体。目标越具体,努力方向就越明确,实现目标的信息越大。目标过空,会使人感到遥远或渺茫,从而影响积极性的发挥。二是目标难易适度。在设定目标时,难易应适度。目标过高会使人望而却步,目标过低又激发不出应有的干劲,容易使人不思进取。三是目标要有针对性。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具体制定不同目标。

(二)榜样激励

所为榜样激励,是指用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影响、感染、激励受教育者学习先进,将内化的思想道德外化为行为。榜样激励既可以是经常宣传的典型人物,也可以是受教育者身边的模范榜样。开展榜样激励应注意一下几点:一是榜样应具有时代性。树立具有时代特色的各类榜样,充分发挥他们模范带头作用,是增强激励感召力和活力的重要手段。二是榜样应具有真实性,宣传榜样要实事求是,让受教育者感到他们可亲可敬可学,人为拔高的高、大、全的榜样,不但不被接受,还会使受教育者产生反感情绪。三是榜样要有层次性。分别针对不同层次教育群体设立榜样,使各个层次都有榜样。

(三)奖惩激励

所谓奖惩激励,就是对受教育思想道德外化为行动所给予的褒或贬、肯定或否定、表扬或批评,激励他们最大程度的完成外化过程。奖或惩都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奖励好的方面可以是受教育者内在积极因素,如进取心、荣誉感得到保持、巩固和加强。惩罚可以使消极的因素得到控制、消弱和减退,保证外化的顺利完成。在运用奖励激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奖惩要适度。奖励过度容易造成被奖励对象产生骄傲自满情绪,惩罚过度则会导致其丧失信心或抵触情绪。二是奖惩要适时。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奖励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过早过晚都不利于效果作用的发挥。三是奖惩结合,以奖为主。惩罚尽管也能激发人的积极性,但总会给人带来焦虑、苦恼的内心体验,而奖励则有利于减轻人的心理压力,使人形成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