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材解析范文

时间:2023-09-03 15:19: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物理教材解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初中物理教材解析

篇1

1 精心设计辅助实验,引导学生合理猜想

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自己预设的猜想范围,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得学生能作出合理的猜想,不仅需要学生课前充分的准备,以及学生的智慧,更多是教师合理的引导。精心设计一些辅助实验,利用辅助实验的形象、直观性,吸引学生的注意点,让学生展开合理的猜想。

案例1 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辅助实验。将矿泉水瓶底部剪去,并蒙上橡皮膜,利用这样一个简单的自制工具,可以进行如下辅助实验:

(1)用手指挤压橡皮膜,请同学们观察橡皮膜发生了怎样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学生会根据已学“固体压强”知识,回答:“橡皮膜发生形变,因为橡皮膜受到了压强。”

(2)用手指加大力度挤压橡皮膜,请同学们观察橡皮膜发生了怎样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学生会根据现象,回答:“橡皮膜形变越大,说明橡皮膜所受压强越大。”

(3)此时,教师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点,紧接着问:“液体能不能也产生压强呢?它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教师边问边演示,将一杯清水慢慢地倒入矿泉水瓶中,随着水位的变化,橡皮膜越来越向外凸起,学生眼前一亮,不由得想到: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有关。

(4)教师又问“如果灌入其它液体呢,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学生可能会进一步思考,作出是否与液体重力、体积、质量或密度大小有关的猜想。在教师辅助实验的引导下,学生猜想成为可能,为接下来利用压强计具体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扫清障碍。

2 选择适当模型,引导学生合理猜想

物理建模,可以将一些复杂的关系简单化、理想化,特别在物理理论研究、工程运用方面,取到显著的效果。事实上,物理建模思想也可用到物理探究的“猜想环节”中。对于一些无法感官,无法想象的抽象理论,我们不妨使用一下物理模型。

案例2 在“探究分子之间存在间隙”的教学活动中,书本提供的实验如图1,将试管中倒入一半的水,然后再倒入一半的酒精,上下摇匀。最后,观察到试管内部液体总体积变少。就这样一个现象,学生可能会说:“液体溢出了。”也有学生会说:“液体之间发生了挤压,液体会被压缩。”等等。教师可建立这样一个模型,如图2所示,在同样的试管中先放入一半的米粒,在放入一半的黄豆,上下摇匀,引导学生观察前后体积的变化,发现米粒进入了黄豆的间隙之中,导致总体积变小了。由此现象,学生自然会想到:酒精与水混合之后,由于酒精与水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彼此进入各自间隙之中,所以总体积变小了。通过选择适当的模型,从而引导学生作出合理的猜想。

3 利用生活经验,举出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合理猜想

对于猜想,学生大多基于生活的实例,利用生活经验进行猜想。教师要求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实例来支持猜想,可以使猜想更趋合理性。

案例3 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举出实例,支持自己的猜想。

教师问:“同学们,请举出一些生活实例,来说明哪些现象属于蒸发?”

学生可能马上想到,湿衣服晾出去是属于蒸发现象。

教师接着同:“怎样晾出去?衣服干的快些?”

学生不假思索,答:“把衣服晾到阳光。下,衣服干的快些”。

教师总结:“可见,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教师紧接着问:“那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还有哪些?如何举例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时的学生思维一下子被激发了,迫不及待地回答。

有的说:“将湿衣服摊平,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有的说:“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处,空气流速越快,蒸发越快。”

可见,利用生活经验,学生都有话说,作出的猜想也更加合理

4 抓住问题本质,化解猜想边缘化,引导学生合理猜想

篇2

引言

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是对教育现代化的推进,顺应教育改革的形势,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我国的教育水平,提高了初中生的学习能力。物理这一门课程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更要提高实验动手动脑能力,更是需要信息技术来整合教学水平。首先,从国内外的信息技术发展与教学课程整合应用的现实情况出发,提出了现代教育整合需要的是现代型的学习理论作为基础;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就初中的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模式进行探讨,并且,深入的分析此次提出的模式可行度。之后再进一步的以B中学初中的物理教学为实例,通过案例的方式展示出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模式过程;最后,评价此次的整合实践,并指出其中所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确立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从国内外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实际情况出发,研讨其中的价值,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整合的相关基础理论,再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深入探讨分析,总结方法,最后提出相应的措施。

(二)、解析其研究方法。

我们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和归纳总结法。

二、解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过程

(一)、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目标

初中的物理教学,它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学科知识,增加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理解,探索自然界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养成在遇到问题时冷静思考,正确处理问题的优良习惯。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开拓学生视野,实现整合,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二)、解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原则

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需要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则,若违背了这些原则,效果会适得其反。需遵守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在其过程里必须要有先进的指导思想。信息技术参与到物理教学当中,其本质意义是改变教学方式,改变陈旧思想的变革。这种变革,是一种革命,是必须有先进的指导思想来领导的。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先进的理论和教育思想为我们打下了基础,必须要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选择合理的理论作为支撑点,实现整合过程。

在其过程中要紧紧的抓住初中物理特点。有很多的研究成果表明,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能够整合,所以此次整合要紧紧抓住物理学科的自身特点,因此要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性、直观性。

在整个过程中要掌握主次,统一目标。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整合的主体是物理学科,是学生,并非是信息技术和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分清主次,根据物理教学的目标及学生学习状况及学习需求进行教学效果优化为主线,实现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成功变革为将学生、老师、教材、环境等集中为一体的综合性动态学习模式,从而实现将整合的目标与课程目标、学习目标完整的统一。

(三)、解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设计理念

形成以人为本的物理教学形态。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律能力都还不是很完善,大多数的学校采取的都是强制性的方法束缚学生,通常是通过外部的作用督促初中生学习,这种方法在根本上忽视了学生本身的内部因素,无限缩小了自主性学习,扩大了外在作用。所以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应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将物理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利用物理信息展示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感情。构建全新的教学形态,营造自由,和谐,轻松的学习方式,最大程度的显示“以人为本”的特点。

这种教学形态的优点在于: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之后物理课程的上课形式,上课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十分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建立,然后是学生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新知识;最后是实现学习环境轻松、自由、和谐的状态。

要打造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成绩的好坏不但受到其智力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其中除了态度,情感等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对如何最大限度的获取到知识是很关键的,因此寻找到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理解知识。

信息技术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了实现多元化学习的物质基础,学生可以在教师传授为主的方式下,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主动探讨式的学习,信息技术包含的学习方式有:个性化的教学视频、3D实验模拟、网站内容查询等,新的学习方式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多样化选择,能够有效的与教师传授互为补充,实现有机统一。

三、解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模式的构建

教学活动中,都有一定的教学模式。在整合过程中,仍然需要构建教学模式,形成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相结合的体系。教学模式包括五个主要因素:教学目标、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教学评价。

四、解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实践

(一)、解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基础条件

基础条件包括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和师生能力基础。

(二)、解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成功案例

在前面所讲到的教学模式,运用于B市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由此达到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水平。

通过实践可以看出: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不仅实现了教学方式上的创新,而且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学生实物操作,利用计算机仿真线路的模拟作业,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让整个教学过程丰富多彩,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将抽象的概念变为具体化,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课堂教学依托信息技术,有利于指导学生发现课堂重点,难点,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结语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技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快捷方便,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相结合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有利于教学模式的提高,推进教育改革的发展,最终受益的是广大初中学生。因此,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去,是十分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田霖, 新课程下高中学生数学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篇3

在图2中R1=14 Ω,R2=9 Ω,当只闭合S1时,电流表读数JI=0.2A;当只闭合S2时,电流表读数I2=0.3A,把电源按图1中的等效方法处理,求电源的电压U和电阻r。

解析 这道题以高中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为背景,要求初中学生去解答,学生只要认真理解试题中提供电源的相关信息,再利用初中知识:串联电路电流、电阻特点、欧姆定律,就能顺利解题。

教学衔接启示 高中物理教学要找出初、高中知识的结合点,所谓知识的结合点,就是指初三和高一都涉及的,但内容在深度、广度上有所不同的知识,教师在备课时应分析高、初中的知识点,找出两者间的结合点,从结合点展开教学,学生自然感到顺理成章,也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l第三章第二节《弹力》教学,学生在初中时对压力、支持力、拉力已有初步的了解,这便是知识的结合处,所以,在上这节课时可以不直接从弹性形变入手来介绍弹力,而从对压力、支持力、拉力的认识来引入,教师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演示放在桌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分析力产生的原因,从而引出形变的概念,讲清弹力产生的条件,最后做微形形变实验,得到只要物体之间存在着接触并产生挤压作用,必然会产生形变的结论,从而形成弹力的概念,这样教学,在高、初中知识之间搭建一个“引桥”,减缓了知识的坡度,促进学生对高中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另外,像第四章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第七章功、功率、重力势能等知识点都是存在知识的结合处,只要教师深入挖掘分析,一定会给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带来益处。

例2(2007年汕头市卷)图3是法拉第发明的能够产生持续电流的机器——发电机,金属圆盘可以看成是由无数根长度等于圆盘半径的导线组成的,金属圆盘在磁极间不断转动,每根导线都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产生持续的电流,某校探究小组仿制了这个发电机装置(如图4),对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进行如下探究:

①当圆盘转速增大时,电流表指针偏转增大,说明电流大小跟______有关;

②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一个半径更大的金属圆盘,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说明电流大小还跟______有关;

③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_______,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说明电流大小跟磁场强弱有关,

解析

这道题是以高中知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为背景,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法拉第发明的发电机,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仿制发电机探究感应电流(电动势)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衔接启示 高中物理教学要适当渗透物理学史,“物理学发展史是一块蕴藏着巨大精神财富的宝地,这块宝地很值得我们去开垦,这些精神财富很值得我们去发掘,”高中物理教学引入物理学史,除了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与技能之外,最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掌握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高一新生不适应物理教学,正与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缺乏自主探索精神有很大关系,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适当渗透物理学史,这将有助于学生完成初中到高中的物理衔接。

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如果仅按教材的逻辑顺序“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来展开教学,这无疑已失去了物理学史的本来面目,失去了有声有色,波澜壮阔的科学斗争的历史光辉,使学生容易失去兴趣,如果按照物理学史客观发展顺序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揭示出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观察一猜想、假设一实验验证一修正推广,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并不是那么难以理解,而是非常亲切、具有真实感,同时受到科学的思维方法的熏陶,促进学生从“被动思考、获得知识”向“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转化,获得真正的智慧。

高中物理教材提供了许多物理学史方面的内容,为渗透物理学史教育提供了方便,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增减,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应抓住重点、言简意赅,切记喧宾夺主、主次颠倒,才能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高中渗透物理学史,除了上述课堂教学渗透方式外,还可以在作业中渗透,如学完牛顿第一定律以后,可布置作业:阅读课文、查阅资料或网站搜索完成表1,并思考各位物理学家的贡献。

例3(2004赤峰市卷)实验可以得出:在温度不变时,导线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写成公式为:R=ρl/S,其中R表示导线的电阻,z表示导线的长度,s表示导线的横截面积,ρ是比例常数,叫电阻率,不同材料的ρ不同。

现有一段粗细均匀的细电阻丝,用你在初中物理实验中使用过的仪器和掌握的实验方法,如何用公式R=ρl/s测这段金属丝的电阻率ρ?

要求:(1)写出实验步骤;(2)直接写出p的表达式,(为简单,每个要测的量只测一次,需画电路图的要画出。)

解析 这道题是以高中知识电阻定律为背景的较复杂的间接测量型实验题,要求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公式推导、得出测量原理,根据使用过的仪器和实验方法即可作答。

由于这道测量型实验涉及测量物理量较多,测量方法多是间接测量,再加上要进行数学推导运算,所以解答此题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衔接启示 初中教学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数学解题能力,初中教材内容要求学生了解、知道的多,理解的少;定性多、定量少,而高中则要求学生理解应用多、定量研究、数学工具与技巧的应用多,因此,升入高一的学生不能适应高中物理教学则在所难免,知识是迁移的大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基础,在部分定量计算中有意识培养数学能力,对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会起到促进作用。

注重基础知识,就要让学生深刻理解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例如速度、密度、机械效率、杠杆的平衡条件、欧姆定律等都是初中阶段的重要概念和规律,要重视这些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知道它们的由来,二是要让学生弄清每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掌握物理规律和表达式的同时,还要明确公式中量的意义和单位、适用条件、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使

学生掌握初中阶段物理学科完整的基础知识,真正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注重基本技能,尤其要重视测量型实验的技能,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物理量的测量是实验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最大量的工作,在测量性实验中,熟悉各种仪器及仪表的操作规则是实验的基础,明确实验原理和实验的基本方法是重点。

初中物理常用的测量工具有八种,分为两类:一类是直读式的测量仪器,如刻度尺、温度计、弹簧测力计、量筒(量杯)、秒表、电流表、电压表,一类是比较式的测量仪器,天平,在这些测量工具(量杯除外)中,其相邻的刻度之间的长度与相关物理量之间都成线性关系,有其共同的特性,在使用这些测量工具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综合、对比,注意它们的单位、量程、最小分度值,让学生养成以刻度的分度值为基础的观察力。

在物理测量实验中,根据测量原理(思路)及运算难度,将测量方法分为三种:(1)直接测量,如用天平测固体质量;用电压表测电压等,(2)简单间接测量,如用刻度尺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等,(3)复杂间接测量,如上述例3。

培养数学解题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如指数运算、密度、速度复合单位之间的换算等,其次要培养学生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及运用数学知识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计算的能力,如初中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浮力公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的推导虽然不是中考的内容,但也要让学生经历推导过程,因为是培养运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最佳时机。

例4(2006年宿迁市卷)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2:

(1)为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______和______,结论是:_______。

(2)请你帮助小明验证猜想三:

①器材:0.5 kg的铁球A、1 kg的铁球B和皮尺,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

②实脸步骤:

③结论:

(3)小敏同学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让两片完全相同的纸(一张平展,另一张对折)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她发现两片纸______(填“同时”或“不同时”)着地,此下落过程一中两片纸作的_____(填“是”或“不是”)自由落体运动,因为______。

解析 这道题是以高中知识自由落体运动为背景的探究性实验题,重点考查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法及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归纳分析实验结论的能力,这道题是考查探究要素比较全面的中考题。

教学衔接启示

篇4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022

“体验”就是体验者通过亲身经历,或在设身处地中,获得认知、感悟和技能,它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在教学中,它是学习者学习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背景,更侧重于物理现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显得尤为必要。

一、体验式教学的意义和特点

(一)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主要指教师在教学之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并让学生在参与课堂的同时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感悟,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运用体验式课堂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对课堂的感受能力,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二)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首先,体验式教学要求学生亲自参与课堂,具有一定的亲历性。由于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所以,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比重要大于教师,学生不但要参与课堂实践,还要从内心感受课堂带给他们自己的成长,这些都是他人无法取代的。只有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课堂教学,才能有深刻的感受,也才能深入的理解知识内容,并将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其次,体验式教学能够体现个体的特性。对于教师来讲,一个班级是一个整体,而每个学生又是一个一个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他们自己的世界,也有他们自己的性格以及兴趣爱好,因此,他们都有明显的差异性,他们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各不相同。由于物理课堂的实验相对较多,所以,教师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一节课的结尾部分,教组织学生相互讨论,将自己的感受分享给大家。这样,同学们通过交流,能够获得不同的认识,也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内容。

二、体验式教学创造情境的原则

(一)体验式教学要有趣味性

由于物理学科比较抽象,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比较低沉。在运用体验式教学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对物理课堂要创设相应的情境,教师将学生带入情境中,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学习物理知识。将枯燥沉闷、抽象难懂的物理课堂变得轻松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的配合教师的课堂,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二)体验式教学要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由于物理中的知识都与生活密切相关,它是将生活中的现象用数字表现出来,也用实验将他们显性化,同时也增加了难度。为了让学生能够容易理解物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教师要把教材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在生活中寻找实例。比如:在学习有关“光现象”的拓展知识“光的三原色”时,许多学生都知道光的三原色包括:红、绿、蓝。但具体是怎么在大自然里神奇变换的,这是无法想象整个过程的。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个原理,并彻彻底底的明白三原色,教师可以利用颜料的三原色来模拟光的三原色。首先,教师让学生准备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然后,把每两个颜色组合,就能得出其他颜色来,即:红+黄=橙,红+蓝=紫,蓝+黄=绿,学生亲自参与,亲自配色,在动手操作中发现颜色的规律,然后理解光的三原色也就容易多了。教师在此可以启发学生,“同学们想想我们穿的衣服的颜色是怎么来的呢?”这又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与三原色相关的事物,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三、体验式教学的方法

1.利用教学互动特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体验中领悟内容要义。教学活动的本质,就是教师与学生借助于课堂教学“载体”,围绕教材内容、教学要求进行的师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发展的实践过程。双向性、互动性,是教学活动最为显著的特性。体验式教学倡导的是,学生作为实践者,要亲身参与教学活动。众所周知,学生“单独”的探究分析活动,难以达到预设的目标要求,需要教师有效指导。这就要求,教者在开展体验式教学时,不能做“甩手掌柜”,任凭学生个体“自由活动”,而应该发挥“舵手”的“引航”“指引”工作,在有效引导、深入体验的过程中深刻领悟内容要义。如“分子的运动”一节的“扩散”讲解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该知识点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设置动态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示“红墨水滴在水中的变化过程”。通过直观动态的画面,引导学生深入感知,并结合该知识内容进行深刻体会。学生在直观画面感知和思考分析中,准确领悟其知识要义。

篇5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 “物理难学”成为不少学生的共识,也是面对浩瀚的物理知识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物理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融入到探究性学习中来,引领学生跨上初中物理的台阶,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学会在教学中成长,在反思中提高,构建自己的成长之路。

一、明确课程标准要求,进行课堂教学反思

1.明确教学的重难点,直击教学核心内容

教学活动往往是围绕教学重点以及难点问题开展的,这是教学的灵魂和主旨,也是教学方法选择的根据,更是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指挥棒。一节优秀的物理课,一定是重难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师要善于在课后进行目标性反思,多追问自己:这节课我的重难点问题是什么?落实了没有?今后应该怎么凸显重难点?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探究性学习来解析课程理念的要求,在“润物细无声”中,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

2.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情,有的放矢给学生解析疑惑

有些教师总是力求将问题解析得明白精确,却往往忽视学生是否能接受和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究其根源就是教师对学情把握不准,教师不能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知程度,就不能做到及时反馈,也做不到及时调整教学方向,这也成为制约课堂实效的因素。所以,教师应在课后进行反思:这节课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有多少,课前把握的学情是否准确?这些都是值得教师及时课后反思的问题。

3.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得当得体

教师要根据课型以及教学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物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本着“因课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物理课堂教学。例如讲力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的方法,在学生直观理解基础上,运用生活实例进行解析,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学习内容,抽象的内容直观呈现。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着“从概念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思考总结规律得出结论。课后教师要及时的反思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这对于教师成长均有现实意义。

4.渗透课程理念,达成三维目标。

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落实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要在课前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课后适时反思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合理地、科学地、系统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能力学习物理学科的科学探究态度,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深挖教材,进行练习巩固反思

1.习题选择要精选精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物理学科注重理论的掌握,讲究讲练结合,同时辅以课后练习和巩固,学生在具体的问题中理解物理知识间的内在规律。在学习中感悟,在练习中提升,这也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探究方法要求,更有力于培养学生发展性思维和创新型能力的培养。在讲练中学生主动探究在自学中成长。

2.训练要有梯度,有层次。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培养解题思路和技巧

3.作业批改要及时,批改方法多样化

利用面批,可以直接针对学生的解析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当然也可以采取学生互批的方式,在互批中,发现自己和同伴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专业发展,进行业务能力的反思

1.对教学语言、教态和课堂气氛等细节反思

篇6

一、 能量的来源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例(2010•江苏宿迁)有的能源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该类能源叫一次能源;有的不能直接从自然界获取,此类能源叫二次能源.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_______)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D. 电能

解析在四个选项中只有电能是不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为人类所利用的能源,必须经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而来.

答案:D

例(2010•江苏泰州)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应特别重视下列哪种能源的利用(_______)

A. 太阳能 B. 煤炭

C. 石油 D. 天然气

解析“节能环保”“低碳生活”要求我们人类所使用的能源都是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该题当中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典型的化石燃料,也是常规能源,在利用时会产生严重的污染,而作为新能源的太阳能就几乎不会产生任何的污染,将被大量使用.

答案:A

例(2010•江苏苏州)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

A. 天然气 B. 石油

C. 煤炭 D. 水能

解析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典型的化石燃料,被人类利用以后很难在短时间内产生新的能源,所以是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D

二、 能量的转化

例(2010•四川成都)下列对能量转化分析错误的是(_______)

A. 水电站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 核电站主要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C. 太阳能热水器主要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D. 热机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水电站主要是通过把水位升高,增加水的重力势能,开闸放水的时候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带动水轮机发电;核电站是通过核裂变的方式获得巨大的核能,核能再通过内能和机械能的转化最后转化为电能;太阳辐射的热量被热水器的集热管吸收转化为水的内能;热机在工作时是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对外输出.

答案:D

例(2008•云南昆明)3月24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赫拉神庙举行.女祭司将火炬放在凹面镜的焦点处,经凹面镜聚焦后的太阳光照射火炬,使它的温度迅速升高而燃烧,火炬燃烧前的升温过程是_______

能转化为_______能.

解析经凹面镜聚焦后的太阳光照射在火炬上使得火炬的温度迅速升高,物体的温度上升,内能增加,所以这一个过程是太阳能向内能的转化.

答案:太阳;内

例(2008•湖南长沙)汽车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为减少汽车尾气对居民的危害,长沙市政府购进了不少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作公交车,成为长沙街头个新的亮点.

(1) 这种汽车的发动机在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_______能:

(2) 汽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是(写一条)_______.

解析热机的四个冲程中,有两个冲程存在着能量的转化:在压缩冲程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油气混合体的内能,在做功冲程中则是将燃料燃烧所释放出来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用天然气取代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可以减少温室气体及有害气体的排放,更加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答案:机械;清洁污染小

例(2010•江苏常州)截至目前,中国第一大地热发电站羊八井地热电站已累计发电超过24亿千瓦时.分析下图,从地下井汽轮机发电机,其能量转化过程是:内能_______能_______能.

解析地热是一次能源可以直接被利用给水加热,产生的大量水蒸气可以驱动汽轮机转动,这样就将内能转化为汽轮机的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当中的线圈转动,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进而实现了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

答案:机械;电

三、 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效率

例(2010•江苏泰州)下图表示白炽电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的大致比例,由此可以计算出白炽电灯的发光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节能灯的发光效率为30%,它只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W的功率就可以达到60W的白炽灯的亮度.

解析从图示可以看出白炽灯所获得的100J的电能只有10J转化为光能,而90J的电能都转化为了内能,根据效率的定义可计算出其发光效率为×100%=10%.60W的白炽灯转化为发光的功率只有 60×10%=6W,所以节能灯的功率只需要达到 W即可达到6÷30%=20W,即可达到和60W白炽灯一样的亮度.

答案:10%;20

例(08•江苏淮安)太阳能被称为21世纪能源.太阳能汽车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接收到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利用电动机来驱动的一种新型汽车.有一辆太阳能实验车,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有效面积S=8m2.在晴朗的天气里,太阳光垂直照射到电池板每平方米面积上的辐射功率P=1kW,电池板产生的电压U=120V,对车上的电动机提供I=10A的电流,请解答:

(1) 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多少?

(2) 若此辆车的电动机将电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75%,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牵引力为120N,则汽车行驶的速度多大?

解析(1) 太阳能电池板所获得的辐射功率为 8×1000=8000W

转化为电能的功率是P=UI=120V×10A=1200W

所以转化的效率为×100%=15%

(2)因为电能在向机械能转化的过程中只有75%转化,所以该汽车获得的机械功率为1200×75%=900W,根据公式P=Fv,可得v===75m/s.

例(2008•江苏连云港)焚烧秸秆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研究表明,秸秆的热值为0.75×107J/kg,相当于标准煤的四分之一.

(1) 我国第一家秸秆发电厂,已于2007年1月1日开始正式发电,从此,中国电网里出现了由农民“种”出来的电流.据了解,我国每年仅农作物秸秆产量就有6亿吨(合6×1011kg).如果这些秸秆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转化为电能,则每年可发电多少千瓦时?

(2) 某学校食堂锅炉盛水1.5t,如果通过燃烧秸秆的方式将这些水从20℃加热到100℃,共需要多少秸秆?(设秸秆完全燃烧,且放出的热量有42%被水吸收)

解析(1) 根据Q=mq=6×1011×0.75×107=4.5×1018J=1.25×1012KW•h

(2) 因为秸秆完全燃烧释放出来的热量有42%被水吸收转化为水的内能,所以可得Q吸=Q放×42%,即cm水Δt=m×q×42%

篇7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10054

常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初中生在学习物理知识、认知物理现象、探寻物理规律的过程中,需要亲自参与、亲自操作、亲身实践。初中阶段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观察为主要手段的基础学科,需要学生深入参与物理知识、案例探究分析等活动,仅靠教师一个人的“讲解”、“传授”,难以达到物理学科教学纲要所提出的目标要求。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亲身参与分析、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所获得的学习技能和经验,所留下的“印记”更为深刻、更为丰满,更加难以遗忘。体验式教学,充分利用了学生主体的内在能动特性,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分析活动,指导学生深入探究分析,在亲身感知、亲自实践中,增长物理知识,增强学习技能。

一、利用教学互动特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体验中领悟内容要义

教学活动的本质,就是教师与学生借助于课堂教学“载体”,围绕教材内容、教学要求,进行的师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发展的实践过程。双向性、互动性,是教学活动最为显著的特性。体验式教学倡导的是,学生作为实践者,要亲身参与教学活动。众所周知,学生“单独”的探究分析活动,难以达到预设的目标要求,需要教师有效指导。这就要求,教者在开展体验式教学时,不能做“甩手掌柜”,任凭学生个体“自由活动”,而应该发挥“舵手”的“引航”、“指引”工作,在有效引导、深入体验的过程中深刻领悟内容要义。如“分子的运动”一节的“扩散”讲解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该知识点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设置动态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示“红墨水滴在水中的变化过程”。通过直观动态的画面,引导学生深入感知,并结合该知识内容进行深刻体会。学生在直观画面感知和思考分析中,准确领悟其知识要义。

二、利用实验探究特性,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理解掌握物理现象

实验是初中物理学科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探究的有效抓手。实验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深刻揭示物理现象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演示实验成为实验教学的主要方式,学生不能深度参与实验过程,对教师告知的实验结果或实验现象很难有深刻、准确的理解和掌握。体验式教学,正好为初中学生参与探究自然现象,提供了有效载体。物理教师可以利用物理实验的实践、探究性,为学生提供亲身操作的实验舞台,搭建亲自观察的实验载体,在真切的操作实践、观察分析中掌握物理现象本质。如《电阻》一节课的“电阻的大小关系”实验课中,教师发挥初中生主体能动性,将探究电阻大小的关系实验活动交由学生“操作”。学生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根据电路图,完成电路连结活动,教师针对学生连结电路情况,进行指点,实时纠正学生连结电路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连结电路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步骤,改变电阻的大小,并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学生通过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认识到灯泡的亮度与电阻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初中生在教师提供的亲身试验操作活动中,对物理现象的本质以及内在联系,有了更好的认识和体会,其物理学习素养得到提升。

三、利用案例解析特性,让学生在探析提炼中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案例教学也是其学科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其锻炼和培养学生良好物理素养的有效途径。笔者发现,传统的教师全程包办案例的分析、案例的讲解、案例的解答等活动,将学生作为“局外人”,将学生“抛弃”在案例解答活动之外,导致学生对所获得的解析物理案例的方法策略理解不透,掌握不深,运用不活。案例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能够将学生置于案例解析的全过程,成为案例条件分析、解题思路、解答规律等活动的“承受者”,从而对解题思路方法有深刻理解,并能正确的运用。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7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高中物理教材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演示实验就是“观察电容器充、放电过程”。有许多新版本的教材都对这一实验作出了不同的描述,实验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电容这一物理量的内涵,并通过观察电容器的充电放电现象来明确电容器所具有的储存电荷的本领。通过沪科版的新教材来了解并解析高中物理电学实验资源开发与能力培养的研究。

一、高中物理的实验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物理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有关物理实验方面的教学,并且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们学会基本的实验步骤与技能从而发现探索科学奥秘的乐趣,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做实验,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相对于初中物理来说,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与研究。这就要求学生拥有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科学探究和实验设计的能力。高中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四点:一是设计实验方案,二是对实验器材的选择,三是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四是对实验误差的分析。

(一)设计实验的步骤

1、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是教材中所要求学生完成的实验项目,是整个实验的中心,在明确实验目的后,根据所学的实验原理,实验室所提供的实验材料和老师的指导,完成实验。

2、要选择可行的实验方案

由于同一个实验目的可以有好几种实验理论作基础,所以会出现多种可选的实验方案,我们要依据四点来选择可行性的实验方案。一是要有科学性:实验方案要有科学理论作为依据,符合物理学基本原理;二是要有可行性:在实验过程中不能出现安全隐患,导致器械和人身受到伤害;三是要有精确性:任何实验中都会伴有一些误差,当然,我们要选择误差小的实验方案;四是要简便、直观:实验设计方案要方便操作者操作和读数,对数据进行整理,这就要求所选方案要简洁直观。

(二)选择实验器材

拿电学实验为例子,电学实验的主要器材包括:电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导体等器材。那么在选择器材方面,我们也要考虑四点因素。一是安全因素: 在正常使用电源、电阻、和电流表的时候所通过的电流不能超过所允许的最大电流;二是:误差因素:选用电流表、电阻和电压表应选用尽量减少误差的;三是方便操作:选滑动变阻器的时候要求即能满足实验要求又能方便调节;四是要根据实验的要求:要注重实验的实际操作性,搭配好电源与其他用电器材。

(三)处理实验数据

1、直接比较法:有些简单的实验可通过对其物理量的直接测量就可得出实验结果,就可以使用直接比较法来处理。

2、平均值法:一般在同一y量环境下,所测得的物理量的值都不尽相同,出现这种状况的时候,比较适合平均值法的使用,这样会更接近真实值。

3、列表法:把在实验中所测得的数据列成表格,可以直观地看到各个物理量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对问题的分析。

4描迹法:“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通常采用描迹法。

(四)分析实验误差

首先要找到实验误差的来源,并且通过改进实验条件和实验数据的合理处理来减小实验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一是在实验前仔细地校准测量表,二是要选择适当量程和精确度的电表,三是通过完善实验步骤和方法来减小误差,四是多求几次平均值,五是对实验数据的恰当处理。

二、实验资源开发与能力培养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实验是非常关键且重要的环节,由此看来实验资源更是重中之重。目前,物理基础教育题材的改革的重要难点就是科学探究。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充实自己,学习最新的科学实验成果,增加见识和知识根据教材设计相应的探究性课题,带领学生在多元的环境下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思维和独立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出具有科学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物理的应用非常地广泛。在日常生活中、生产实践中和科学研究领域中都充当着重要角色。因此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更要注重教材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实践问题的研究,在传授课本中的知识理论的同时还要联系生活实际来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与同伴合作互助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了学生对科学实验探索的能力和兴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更为他们今后在科学探索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总 结:通过解析高中物理电学实验资源开发与能力培养的研究,培养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独立操作能力。

篇9

二、实施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产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科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物理理论来源于实验操作,但是又高于实验操作,实验观察是学好物理学科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部分初中生实验、观察能动性弱,积极性不强,不愿实验、不愿观察,根本原因在于部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利用枯燥的公式和例题教学取代丰富多彩的物理内容,致使初中生缺乏内在学习情感和趣味.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借助于物理学科实验特点,结合学生情感特点,从联系学生的经验、丰富感性认识、做好演示实验等方面入手,设置形象生动、趣味横生的实验案例,使学生产生能动学习情感.例如,在讲“力的相互作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知“学生之间双手击掌”、“在溜冰场穿溜冰鞋推墙壁,自己却向后退”等生活实验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深刻领会“力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实验观察兴趣.又如,在讲“水的沸腾”时,教师可以采用实验教学,设置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水的沸腾现象,在做好酒精灯使用指导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沸腾过程中气泡的变化情况、温度的变化情况等,填写表格,做好数据记录,找出物理规律.在现实案例实验中,学生把“物”与“理”有效结合,既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10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74-01

在浮力一章,对于物体沉与浮的理解及其应用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关于沉与浮关系的界定与实际联系的应用问题也一直是历年中考的常见题型。但笔者发现,教师对沉浮相关知识的讲解更习惯分情况探讨沉浮的条件,罗列对应公式,再利用大量练习题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教学容易导致学生混淆情况复杂的沉浮关系,从而对物理学习产生倦怠感。其实沉与浮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复杂,教师只需引导学生明确概念的界定,把握沉浮的实质,科学探究应用过程,化繁为简,就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沉浮的条件和应用。

一、探究实质,厘清沉浮的相关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初中生要掌握的“沉与浮”,因此,引导学生厘清沉与浮的相关概念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为了迎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在讲解类似沉与浮相对性较强的概念时,教师可采用“排除法”让学生准确地理解目标概念,排除相关概念的干扰。

在《沉与浮》一节中所涉及的几个概念(即上浮、悬浮、下沉、漂浮、沉、浮),它们在实验中的表象相似又相对,极易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干扰和迷惑。教师可采用排除法依次对概念进行梳理:对于上浮和浮,教材所给出的定义是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很明显,这里的上浮指的是一个运动的状态,而我们理解的浮则是一个物体漂浮于水面的静止状态,可见浮不等同于上浮。同理,下沉与沉也是如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研究的是物体仅受到重力和浮力的影响,以及物体由静止发生上浮和下沉的条件,而悬浮和漂浮是在力的平衡状态下,物体在水(空气)中的特殊情况,不属于上浮和下沉的过程。这样,学生明确了沉浮的条件是物体运动的条件,有效地排除了相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干扰,为接下来条件的判断在思路上获得了清晰的认知。

二、挖掘实质,掌握沉浮的对应条件

通过厘清沉浮的相关概念,我们对沉与浮一节的下一个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沉浮的条件是什么?谈及对条件的学习,我们会联系到分情况讨论。因此,教要引导学生探究物体发生沉浮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这时,教师可以积极地采用联想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挖掘内容实质,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内化。

通过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我们知道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决定了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沉与浮。所以可以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推导。物体在水中悬浮时,浮力与物体重力相等,即F浮=G物,因为F浮=ρ液gV排和G物=m物g,可以得出m物g=ρ液gV排的关系,又因为m物g=ρ物V物g,所以可以得到ρ液gV排=ρ物gV物的等式关系;对于物体悬浮的特殊情况,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即V排=V物,所以可以得出物体在悬浮时,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ρ液=ρ物的特殊关系;当物体由悬浮开始上浮时,此时物体的浮力大于重力,则ρ液>ρ物;而当物体由悬浮开始下沉时,此时物体的浮力小于重力,则ρ液

通过联想教学,帮助学生利用数学关系,掌握了物体发生沉浮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

三、运用实质,破解沉浮的实际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利用浮力原理进行实际的应用,如飞艇、潜艇等,它们也反映出通过控制物体的重量或密度实现飞艇或潜艇的升降。但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实际模型抽象为物理模型,通过受力分析,运用物体沉浮的实质来解决物理问题。

篇11

1 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领略分类法的魅力

分类法并不直接由物理知识、内容所表达,而是往往隐藏在知识之中,并支配着知识的获取及应用,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方法论因素,让学生领会方法的内涵,领略方法的魅力.

例如,苏科版八下教材第九章力与运动,教材在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这一复杂问题时,分三个小问题加以讨论:(1)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怎样运动?(2)物体在不受力作用下怎样运动?(3)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怎样运动?通过一系列实验观察,数据积累,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得出:(1)物体受力平衡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运动状态不改变);(2)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牛顿第一定律;(3)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可以概括得出结论: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

原因.

再如,苏科版九上教材14.4滑动变阻器,如图1所示,在让学生了解其机构、各部分的名称和铭牌上各参数的意义的基础上,为了探究其正确的接法,先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下问题:

(1)滑动变阻器共有A、B、C、D四个接线柱,如果只选其中的两个接入电路,可能有哪几种接法?

(2)如果将滑动变阻器A、D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向左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将怎样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将怎样改变?

学生讨论后得出:滑动变阻器任意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可能有六种接法①A、D;②A、C;③B、D;④B、C;⑤A、B;⑥C、D.

接下来,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后得出:滑动变阻器能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只有四种:①A、D;② A、C;③B、D;④B、C.进一步分析实验现象得出:①A、D与②A、C等效;③B、D与④B、C等效,最终概括为;滑动变阻器接线柱的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

其实,教材中在很多地方都渗透着分类法的思想,这不仅体现人们对分类法思想的重视,让学生体验到分类法伴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分类法思想能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增强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在解题过程中,体验分类法的应用

2.1 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分类讨论

一般情况下,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中,运动物体所处的状态未知而使问题在求解过程中显得复杂,因此尽可能对物体所处运动的状态进行充分考虑,然后进行分类讨论.

例1 将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物块静止后,溢出81 g的水;再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有72 g的酒精溢出,则该物块的密度为

多少?

解析 此题属于浮力中较难的题目.首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m排g, 可得 F浮水∶F浮酒=9∶8,求浮力不难,但难度在于确定物块静止时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而此物块的状态具有不确定性,需分类讨论.可能有四种情形:

(1)物块在水、酒精中均漂浮;

(2)物块在水、酒精中均沉底(都浸没在其中);

(3)物块在水中沉底,在酒精中漂浮;

(4)物块在酒精中沉底,在水中漂浮.

现将上述情形逐一分析:

(1)假设情形1成立,根据漂浮条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且物块的质量不变、重力不变,所以,物块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即

F浮水∶F浮酒=1∶1≠9∶8,与题意不符,所以假设情形1不正确.

(2)假设情形2成立,则物体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即V排=V物;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水=ρ水gV物,F浮酒=ρ酒gV物,得浮力比为F浮水∶F浮酒=5∶4≠9∶8,与题意不符,所以假设情形2也不正确.

(3)假设情形3成立,则违背物体的浮沉条件:漂浮ρ液>ρ物,沉底ρ物>ρ液,所以假设情形3不正确.

(4)因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

所以,由(1)(2)(3)可知,只能是物体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浸没),

根据漂浮条件,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浮水=

ρ物Vg;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F浮酒=ρ酒gV,所以,

F浮水F浮酒=ρ物Vgρ酒Vg=98

解得:ρ物=ρ酒=98×0.8g/cm3=0.9 g/cm3.

2.2 对物质的物理属性分类讨论

有些物理问题,由于物质本身属性变化,会使问题的结果出现多种可能,因此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需要对物理属性的多种可能进行分类讨论,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例2 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正电,A和B相互排斥,B和C相互吸引,C和A相互吸引,则C带电情况的是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可能不带电 D.无法确定

解析 该题主要涉及A、B、C三小球中任意两球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由于A带正电,B、C两球的电性未知,可能有多种变化,因而需对B、C两球的电性进行分类讨论,具体如下:

B球的电性可能有三种:

(1)若B不带电,则A、B相互吸引,

(2)若B带负电,则A、B相互吸引,

(3)若B带正电,则A、B相互排斥,

根据题意,可确定:B带正电.

接下来,判定C的电性,参照上述方法分析:

(1)若C带正电,则B、C相互排斥,

(2)若C带负电,则B、C相互吸引,

(3)若C不带电,则B、C相互吸引.

对照已知条件,C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负电,故答案为:C.

2.3 对已知条件分类讨论

在某些物理问题中,由于已知条件不够明确,此时出现需要对已知条件的多种可能进行分类讨论,才能对问题进行求解.

例3 已知电源电压为6 V不变,现有两个定值电阻R1、R2接入电路中,串联在其中的电流表示数为0.25 A;若R1、R2换另一种方式接入电路中,电流表示数变为1 A,求R1、R2的阻值分别为多少?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解答此类题首先需要确定两个电阻的连接方式,但在已知条件中并没有明确表示,致使R1、R2的连接方式有几种可能:

(1)若R1、R2并联,则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

I=UR1+UR2

(2)若R1、R2串联,则根据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

I′=UR1+R2

比较上述两式,可得:I>I′,

由此可得 6VR1+R2=0.25A

篇12

一、物理和数学之间重要关系

一直以来数学和物理这两门学科的学习都是紧密联系、共同协调的.随着初中阶段向高中阶段的跨度,学生对于物理和数学相互链接的关系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在中学阶段,数学知识就开始在物理的学习中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如,图象分析与平面解析几何、矢量与标量、瞬时变化率、导数和物理分析与三角函数等,常见的联系如ω=2π/T在数学和物理当中是通用的.在高中阶段,这两门学科的应用就更是相互交融,紧密联系体现的更为明显,而对于这两门科目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认识上也更为深入了和数学是有联系的,如果数学学不好,这都不会算了, 比如,P=W/t,可以变为P=UI因为W=UIt,以及如物理中的矢量(例如,力等有方向的物理量)和数学中的向量是一个意义.如果高中生仍把初中阶段对于数学和物理的学习方法沿用到高中阶段对这两门学科的学习中来,就很容易造成两门学科的固定式学习、思维的模式,如果将数学和物理分开来学,无疑会让高中生在数学和物理的学习中带来很大程度的困难,也会挫伤他们学习数学和物理的积极性.新的课改要求也让老师的教学方法要随之改变,同时物理的教学模式也在改变,物理学习的内容变得更加灵活和多样,这让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感到不适应.所以,物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找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困惑,能够从生活经验出发,设置生活情境,将感性生活和理性认识相结合,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其实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从而让学生对数学应用加深理解.老师也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善于转化知识的课堂呈现形式,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刻.

二、目前高中物理与数学衔接上的问题

导致物理和数学学习的不协调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高中物理和数学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安排顺序上的不和谐.学生在还没有接触到数学中的概念时就已经需要在物理中利用,比如,平面解析中的直线与方程中需要利用斜率“直线的倾斜角度与斜率的关系”,那时学生还没有理解斜率的概念,但在物理的教学中就已经需要运用斜率来解决物理题目,这无疑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学习上的巨大压力.在数学和物理的教学实践中,老师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提倡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分析和处理;经常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系

统分析,做的好的要表扬,不好的地方要说明该如何改正;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数学的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很好的对这两门学科的综合性架桥进行理解.如这样一道物理题,采用数学当中的隔离法计算效果显著,更容易理解:图1所示,人重600 N,木板重为400 N,人与木板,木板与水平地面之间动摩擦因数均为0.2.现在人用水平力拉绳,使他与木板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求:(1)人拉绳的力的大小;(2)人的脚给木板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此时如果采用数学当中的隔离法求解显然效果明显:由于木板是在运动,那么它所受的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0.2×(600+400)=200 N;人拉绳和绳拉人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于有滑轮作用,它又等于绳拉木板的力,大小都设为T.

三、物理和数学之间的衔接对策

1.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物理和数学紧密相连,数学能力的扎实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物理的学习.在教学中的过程中,老师要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在物理知识和学习上打好数学基础,这是促使这两门学科连接上的基础.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制定合理且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平时,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合理解决.

2.物理和数学教材上同步

物理和数学教材上的标准上应做适当的同步修改,来保证物理与数学能够同步进行.因为物理和数学这两门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教材安排和学习的进度上必须要做好协调,要确保学生在进行物理知识的相关学习时,是在了解了物理知识的数学概念后.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在课前一定要做到提前预习,课后巩固.将物理和数学之间有效衔接,可以让两门学科的学习过程更加顺畅,做到循序渐进,相辅相成.这也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更加感兴趣,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投身于数学和物理的学习中.

4 小结

我国高中对于物理与数学这两门学科之间的衔接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它影响着高中生物理的学习,成为当前物理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我国高中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高中物理与数学之间大的衔接一旦做好,学生学习数学或是物理的难度就会很大程度上得以降低,可以在学习数学和物理的过程中,更好的将两门学科的知识进行交互运用,更快更好的解决问题,提高了学习效率,也让学生对学习数学和物理更感兴趣.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