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部门在企业中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09-03 15:19: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财务部门在企业中的作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财务部门在企业中的作用

篇1

在资本市场中有无数的经济行为,但毫无疑问,企业合并是当前企业形成规模效益、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十九世纪末以来,由于技术、经济、金融、教育等方面的先进性,西方国家已经先后产生了五次企业合并浪潮。而我国由于历史、经济、地理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企业合并起步较晚,1993年我国第一次出现上市公司合并现象。从1993年至今,企业合并的历史已有二十多年之久,这一经济行为伴随着2008年全球化金融危机的出现愈演愈烈。但企业合并是把双刃剑,若处理不当会产生一系列的财务问题,最终导致企业合并的失败,因此需要深入分析这一过程中财务的作用,认识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并从中寻找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进行有效的企业合并提供指导。

一、企业合并的定义及动机

1、企业合并的定义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重新组合的方式,实现企业资源的重新配置、要素的重新优化组合,最终形成一个统一体进行对外交易的过程。

2、企业合并的动机

企业合并作为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的经济行为已成为国内诸多企业竞相追逐的对象,但各大公司进行企业合并的动机各不相同,主要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第一,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形成规模效益,以达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缩减成本、获得较高经济利润的目的;第二,企业合并可以促进不同企业之间资源的有效互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第三,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被合并企业的生产要素,从而避免自身投资过程中的诸多耗费。

二、企业合并中财务的作用

1、企业合并中价值评估的前提条件

企业合并前,应对被合并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包括资产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等,财务分析可以通过企业财务报表,利用一定的财务指标和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从而衡量企业在过去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得失、利弊,并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进行预测,进而帮助企业在合并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定。综上可知,财务分析不仅能够描述企业过去的发展状况,而且能够对未来的发展作出预测,是企业合并中进行决策的重要前提条件。

2、企业合并后进行重组的基础

企业合并具有形成规模效应、优化资源配置的优点,但合并后的企业能否长远发展取决于企业合并后是否将人力资源、生产资源等生产要素有序重组,企业内部资源重组是企业合并的关键阶段,决定企业合并的成功与否。全面的财务分析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资产识别、人员规划、要素合理安置等,从而防范资产整合过程中产生的因生产要素分配不合理而产生的风险。因此财务分析在企业合并中实现资产重组、保证企业正常运营这一目的中发挥重要作用。

3、财务表现是企业合并的最终目标

企业是一种盈利组织,其存在的目标是获得利润,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增长,即在财务上具有良好表现。企业合并是通过利用其他企业的生产要素扩大自身生产规模的过程,但企业合并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超额利润。财务状况是衡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企业进行战略制定、文化建设、引进人才、技术提高等一系列活动,都是为获得利润服务,财务表现的优良状况是衡量企业合并是否成功的标准。

4、财务整合是被合并企业管理整合的保障

财务整合是企业合并的重要条件,只有财务整合成功,合并企业才能对被合并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被合并企业在过去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财务状况是决定企业合并是否成功的关键原因。根据企业双方的财务状况进行财务整合,被合并方以合并方过去财务运营的组织结构为依据设立相似的财务形式,双方进行财务整合,形成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如果该企业面临资金管理不善、管理成本过高等问题都需要通过财务整合来解决。因此财务整合是被合并企业管理整合的保障。

三、企业合并中的财务风险

企业合并有利于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但企业合并过程中在资源重组时往往会产生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产生可能会使企业无法达到优化生产要素配置、降低企业营运风险的目的,因此有效识别和规避财务风险能够降低企业的投资和营运风险,保证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1、价值评估的不准确性

在确定企业合并的目标之后,要对被合并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包括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评估,合理估算被合并企业的价值作为交易的底价,这是企业合并成功的基础条件。但合并企业和被合并企业并不是处于完全透明的交易状态中,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会降低企业价值评估的准确性,而价值评估的不准确会导致决策者无法做出最适合的决策,最终影响企业合并后的和谐发展。

2、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下降

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利用企业自身的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企业偿债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生存时间的长短,而短期偿债能力主要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变现的能力。企业进行合并时不仅需要收购被合并方企业的资产,还需要承担被合并企业的债务,这样一来就会造成企业的流动资产的减少,使得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的降低,而偿债能力直接决定企业是否能及时有效地抵御风险,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及时处理相关风险,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3、企业融资存在风险

企业在进行合并时需要大量的流动资产,企业获得流动资产的方式主要是企业融资,企业的融资过程中,存在两方面的风险,其一是融资渠道的风险,融资的方式主要包括负债融资和权益融资,双方各有利弊,负债融资的速度较快、能够稳定公司的控制权但融资的数额有限且融资的风险大;权益融资能够帮助企业形成良好的信誉基础、融资风险小但融资的成本较大、不利于稳定企业的控制权,因此综合考虑两种方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至关重要。其二是资产支付方式的风险,在资产支付过程中,渠道方式的不同会造成不同的支付风险。

4、企业合并后资金整合风险

资金整合是指在不改变资金性质的基础上,根据目标的相似性、投向的一致性将不同来源的资金进行重新分配组合的过程。企业合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重新组合的方式,实现企业资源的重新配置、要素的重新优化组合,最终形成一个统一体进行对外交易的过程。企业合并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将双方或多方企业的资产进行重组融通,松散的资金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与企业有必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系统,将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寻求适合合并企业长远发展的财务管理方式。

四、应对企业合并中财务风险的对策建议

1、财务部门要精确地价值评估模型

企业合并之初,财务部门要进行价值评估,包括企业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估,由于合并双方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影响会带来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造成评估的偏差,并影响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对企业的合并和以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选择精确的价值评估模型可以准确确定目标企业的实际价值,从而有效地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

2、财务部门合理安排企业的融资支付方式,降低风险

融资渠道和支付方式的风险会导致企业偿债能力的降低,进而降低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在企业合并过程中,财务部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降低融资风险。其一,优化企业融资渠道,合理利用好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两种方式;其二,严格控制资金支付方式,在常用的支付方式如现金支付、银行转账、支票、汇票等方式中谨慎选择,并严格把控支付过程,确保安全性;其三是加强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降低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的流动风险。

3、促进金融创新,加快金融工具的多样化的发展

企业兼并是企业合并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兼并主要是利用金融工具通过贸易往来的方式进行资产、权益的收购,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促进金融工具的多样化发展,可以使得企业在合并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方式更多,方式选择也更具有灵活性,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合并的成功率,也有利于降低企业合并过程中的风险。

4、发挥财务分析的作用,确定被合并企业的资产价值

企业合并过程中涉及资产、债券、权益等财务问题的处理,这一过程包括一系列的资本投资活动,因此财务分析在企业合并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财务分析是指财务部门以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采用一定的财务指标和分析方法,进行一系列资产核算的过程,主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研究,从而为企业的股东、经营者以及债权人的企业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充分利用财务分析的作用是避免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5、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

财务管理体系是企业财务运营的根本保证,是确保企业财务活动中各个要素有效作用的关键,更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根据合并企业和被合并企业双方的基本情况,以合并企业的财务运营状况为依据处理被合并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部门承担企业的资金筹集、分配、利用等责任,是保证整个企业顺利运行的根本。被合并企业应根据合并企业内部的财务组织结构设立类似的组织形式,进而在重组公司确定统一的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从而进行重组公司资金的统一管理,实现合并公司的和谐发展。

五、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合并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内容的经济行为,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程度的加深,企业合并已成为经济市场中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提高市场地位的必要选择。不可否认的是在企业合并中,由于合并方式的选择、合并问题的处理方式的不同会引发不同的财务风险,因此正确认识财务在企业合并中的作用,对于规避财务风险十分重要,本文从财务在企业合并中的作用出发,分析企业合并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并提出规避风险的对策建议。

篇2

近年来,国内施工企业面临着沉重的成本压力。主要形成原因是:一方面建设单位想要“少花钱多办事”,在招投标过程中尽量压低标价,施工单位为承揽工程竞相压价,对本来就很低的毛利率形成冲击;同时建设单位考虑投入产出效益,不合理地压缩施工工期,必然带来施工成本的额外支出;另外一方面,国内人工成本大幅上扬,材料、机械台班等各类费用市场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造成施工成本的刚性增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施工企业财务部门应更好地发挥在成本管理与控制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使企业有效降本减费,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施工成本管理就是施工企业在保证工期和满足质量要求的情况下,利用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应该自投标报价开始,至工程终交结算资金全部回收,贯穿于合同的全生命周期。

一、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风险分析

1.投标或合同签订价格偏低,成本投入得不到工程结算收入弥补的风险

市场开发部门在投标过程中,对施工蓝图的内容理解不深刻,对施工工序的报价存在漏项,或者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对蓝图之外的增量结算约定不明确、合同价款低于预计各项成本支出合计,等等,会给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带来困难,也给竣工后的工程结算工作产生隐患。

2.施工工效达不到预定目标,成本投入过大风险

建设单位单纯地追求工期,不考虑施工条件的具备,一味地要求施工单位大批施工人员进场,出现工人扎堆窝工现象或工作效率低下;施工组织设计中对各施工阶段所需要的功耗、对施工机具的投入缺乏整体观念,造成用工计算不准确;在施工过程中缺乏统筹管理意识,工种配套不科学,各项施工工序衔接不紧密;或者现场管理不到位,工人出工不出力,每天完成的工作量达不到日工资率标准,加大了成本投入。在结算中,针对业主不合理的工期目标而产生的成本增加往往会被忽略,在进行索赔时也不容易成功。

3.材料管理不善,导致施工成本增加的风险

材料管理不善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采购价格高于投标报价价格,从建设单位回收的材料款项不能弥补材料采购支出,导致成本增加;二是施工材料使用没有精细化管理,用量差异对材料成本的影响;三是现场材料管理不善,发生丢失毁损,增加成本。

4.施工工期延长拖后,造成施工成本持续增大风险

工期延长导致的主要是现场管理费用的增加。现场管理费用是指为施工准备、组织施工生产和管理所需要的费用。现场管理发生的实际成本并不因为工作量的增减而增减,但是和施工工期有关,工期越长,现场管理费用越大。

二、财务部门在施工成本管控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财务部门在成本管控中承担的角色和任务,就是按照“服务、指导、协调、监督”的管理理念,充分体现出信息反馈和监督职能,按照投入和产出匹配的原则,下达管控的目标成本,及时反馈和分析各项成本支出水平,对于产生偏差的成本支出进行重点分析和纠偏,引领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1.严格执行建造合同准则,规范核算,夯实成本分析和纠偏的基础

在核算中,财务部门要严格按照成本实际发生金额,按照工程使用部位和费用类别两个角度客观真实地计入单项工程。这样对比建设单位审核确认的完工进度,可以明晰在工程的某个部位、某类费用的节超情况,有利于明确现场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以便有的放矢地发出整改指令,纠正偏差。

2.预计问题,防范问题,建立合同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成本目标体系

成本目标体系应该包括工程部位、费用类别和工程进度三个维度。也就是按照分部分项工程细分到很多工程部位,完成具体工程部位施工计划投入的各类成本费用;在月度完成一定工程进度的时候,所耗费的各类成本费用目标值。通过对分部分项工程费用的过程控制,汇总完成工程总成本目标的实现。

(1)做出成本预测。施工项目成本预测是施工项目成本决策与计划的依据。预测时,通常是对施工项目计划工期内影响其成本变化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比照近期已完工施工项目或将完工施工项目的成本(单位成本),预测这些因素对工程成本中有关项目(成本项目)的影响程度,预测出工程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通过成本预测,可以使施工管理部门在满足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低,效益好的最佳成本方案,并能够在施工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成本控制,客服盲目性,提高预见性。

(2)编制成本计划。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施工成本计划是以货币形式编制施工项目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书面方案,它是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编制的,是建立施工项目成本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一般来说,一个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应包括从开工到竣工所必须的完全施工成本,它是该项目降低成本的指导性文件,是设立目标成本的依据。

(3)进行动态管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工程变更很难避免。一旦出现变更,工程量、工期、成本都必将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施工成本控制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因此,财务部门就应当通过对变更要求当中各类数据的计算、分析,随时掌握变更情况,包括已发生工程量,将要发生工程量、工期是否拖延、资金支付情况等重要信息,适时调整阶段性成本控制目标。

3.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善综合成本分析的方法

成本分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不仅是对于已经完成的财务活动的一种总结,而且它还为财务预测打下基础,在企业财务的循环管理过程中,担当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成本分析还是考核评价的重要手段,是对一个企业经营的状况和经营的成果进行评价,也是监督企业在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决策是否行之有效的依据。成本分析能引导经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协调这些决策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经营决策中,成本分析占有核心的地位。

成本分析不能仅仅是工程竣工分析,因为工程竣工后,盈亏结果已定,分析的作用只能是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个工程积累经验数据。分析应该更注重过程动态分析,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纠偏,最终完成目标成本的控制和实现经济效益。过程分析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用途就是及时发现投标报价时的漏项,以便及时与建设单位交涉,增补合同价款。

施工成本的实际支出与计划不符,主要是由两个因素引起:一是在某道工序上的成本支出超出计划;二是某道工序的施工进度与进度不符。科学的成本分析,必须与进度计划的适时更新相结合。可以按照“工期――成本”同步的方法进行分析。

施工成本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施工成本-已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 (1)

已完工程实际施工成本=已完工程量×实际单位成本 (2)

已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已完工程量×计划单位成本 (3)

公式(1)中结果为正表示施工成本超支,结果为负表示施工成本节约。

4.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监督和考核作用,引领公司整体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

施工企业财务部门在成本管控中,除了目标成本的计划测算及成本分析外,还要加强财务监督。财务监督从时间上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监督的内容主要是监督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和成本收支的合法性。

篇3

一、合同签约时财务部门的监督审核作用

(一)工程类合同尤其是重大工程合同签订前,财务部门应介入合同条款拟定首先,在合同签订前,房地产财务部门应该重点对签约方的履约能力进行考察和分析,要求签约方提供有关财务报表,对比分析签约方的财务情况、经营成效以及现金流量等重要指标,然后还要和同行整体情况进行比较和研究,以此判断签约方是否具备合同履约能力。其次,在进行合同条款审核的过程中,房地产财务部门重点关注签约方的款项支付方式及违约金等内容。在某些工程合同中,建设单位在收取承包单位履约保证金之后,在支付前期的10%-20%的工程款时,承包单位不愿意提供发票,仅仅只是开具收款收据,这是因为工程款按照属地原则应该开具建安发票,但是可能这些单位里面有很多都是外地企业,开具建安发票必须是先获得外出经营许可证后才可开具,这样就会增加人力或者物力成本,对此,建设单位也可同意承包单位在收取前期的10%-20%工程款时为其提供收款收据,但是在后期的工程款支付中应该要求开具合同金额一半以上的发票,同时要求承包单位在支付至工程质量保证金时,把合同全部金额的发票提供给建设单位,这点主要是考虑土地增值税问题,因此在合同审核中,一定要综合考虑税收以及财务核算等内容,避免签订时出现漏洞,进而影响后期的执行。(二)销售类合同签订过程中,财务部门应介入合同条款拟定房地产企业在进行销售合同签订时情况会比较复杂,这点主要是由于签订对象差异比较多,难免会出现因理解差异造成的合同条款歧义,假如版本订立不严瑾,就可能会在后期退房等情况中造成一些损失,严重的还可能会影响房地产企业的声誉。比如,合同条款中是否标注了因为购买方自身因素导致的退房,是否应该没收购房定金;假如出现退回房款的情况,退回时采用的是无息还是有息退还;还有就是假如购买方延迟付款时间,此时是否要收延迟利息等,上面的内容都要在商品房销售合同中进行明确的说明,以免后期给房地产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纠纷。(三)出租类合同签订过程中,财务部门应介入合同条款拟定通常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在进行商住楼建设时,基本上都是把底层当作店铺,此时就会面临底层出租的问题,在房地产企业制定底层出租合同条款时,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部门也要积极参与其中,重点对租金的收取形式、出租时间以及租金数量等进行明确,以此确保房地产企业经济利益。

二、合同执行中财务部门的控制作用

房地产企业签订的各种合同,企业的财务部门都要备案,必要时合同签订部门可以对正式签订的合同进行扫描,把合同的扫描件放在房地产企业的局域网中,以此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财务部门应该按照不同类型的合同,使用对应的方式进行合同执控制。(一)针对工程类合同,房地产财务部门要整理好合同信息,并制作合同执行台帐通常合同执行台账中应该包含和收付款有关的信息,比如合同的签订时间、签约方的信息、合同总金额、已付金额以及发票开具等,建立这样台账能对合同执行进行很好的监督和控制。房地产财务部门应该按照合同的具体执行情况和工程部门进行相关信息的核对,以防出现合同超额支付的情况,对那些没有按照合同条款进行履约的,房地产财务部门可以拒绝付款,同时还要向负责人汇报具体情况,以此确保合同履行得到合理的控制。另外,房地产财务部门还应该对把合同收付款情况制成收付款记录单,然后将其与合同存放在一起,在收付款记录单中,可以了解到已付金额的具体明细,这两份资料类似总台帐和明细帐,共同对合同执行实施控制。(二)对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报表进行严格审核房地产企业的销售合同也很重要,在房地产销售部门签订合同后,销售部门必须记录每天的销售情况,还要将销售信息整理成销售报表,并复制一份交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应该认真审核销售报表,并与财务系统进行比较,以此监督控制销售合同履行情况。对房地产企业而言,只有将楼盘销售出去才能获利,当前很多购房者都是通过按揭进行购房的,按揭的担保就是购房合同。对此,房地产财务部门就必须严格监督合同履行情况,在收到房款后,及时反馈给销售部,然后及时告诉购房者,让购房者办理房产权证,以此降低企业承担的风险。

三、合同执行后,财务部门要发挥归档作用

在完成合同执行后,房地产企业应该及时进行合同的整理、归档及保存,在合同的归档中,必须做好归档的合理划分,比如说业务部门应该保存的是和工程审批、建设及验收相关的合同内容,但是财务部门则要保存合同中和款项相关的内容资料,做好划分归类保存,不仅能使合同管理更科学,最重要的是能为后期的查询提供便利条件。

四、财务部门对合同履行的评估管理作用

对房地产企业而言,完成了合同的执行和归档之后并不能代表整个合同管理就结束了,最重要的是还应该进行合同履行情况的评估,而且在整个评估管理中,房地产财务部门应该积极参与评估工作。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部门应该把握评估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主要从合同中的相关款项、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收支明细等内容进行分析,以此保障合同评估管理的有效性。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房地产企业合同管理中,房地产财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文章所讲的在合同签约时房地产财务部门具有监督审核的作用、在合同执行是有控制的作用、在合同执行后还要发挥归档的作用,最后还要进行合同履行的评估,只有确保其参与了整个合同管理的过程,才能确保合同管理的科学有效性,以此提升房地产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鸿.企业合同管理中房地产财务的重要意义探究[J].财会学习,2016,17:32+35

篇4

一、合同签约时财务部门的监督审核作用

(一)工程类合同尤其是重大工程合同签订前,财务部门应介入合同条款拟定

首先,在合同签订前,房地产财务部门应该重点对签约方的履约能力进行考察和分析,要求签约方提供有关财务报表,对比分析签约方的财务情况、经营成效以及现金流量等重要指标,然后还要和同行整体情况进行比较和研究,以此判断签约方是否具备合同履约能力。其次,在进行合同条款审核的过程中,房地产财务部门重点关注签约方的款项支付方式及违约金等内容。在某些工程合同中,建设单位在收取承包单位履约保证金之后,在支付前期的10%-20%的工程款时,承包单位不愿意提供发票,仅仅只是开具收款收据,这是因为工程款按照属地原则应该开具建安发票,但是可能这些单位里面有很多都是外地企业,开具建安发票必须是先获得外出经营许可证后才可开具,这样就会增加人力或者物力成本,对此,建设单位也可同意承包单位在收取前期的10%-20%工程款时为其提供收款收据,但是在后期的工程款支付中应该要求开具合同金额一半以上的发票,同时要求承包单位在支付至工程质量保证金时,把合同全部金额的发票提供给建设单位,这点主要是考虑土地增值税问题,因此在合同审核中,一定要综合考虑税收以及财务核算等内容,避免签订时出现漏洞,进而影响后期的执行。

(二)销售类合同签订过程中,财务部门应介入合同条款拟定

房地产企业在进行销售合同签订时情况会比较复杂,这点主要是由于签订对象差异比较多,难免会出现因理解差异造成的合同条款歧义,假如版本订立不严瑾,就可能会在后期退房等情况中造成一些损失,严重的还可能会影响房地产企业的声誉。比如,合同条款中是否标注了因为购买方自身因素导致的退房,是否应该没收购房定金;假如出现退回房款的情况,退回时采用的是无息还是有息退还;还有就是假如购买方延迟付款时间,此时是否要收延迟利息等,上面的内容都要在商品房销售合同中进行明确的说明,以免后期给房地产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纠纷。

(三)出租类合同签订过程中,财务部门应介入合同条款拟定

通常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在进行商住楼建设时,基本上都是把底层当作店铺,此时就会面临底层出租的问题,在房地产企业制定底层出租合同条款时,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部门也要积极参与其中,重点对租金的收取形式、出租时间以及租金数量等进行明确,以此确保房地产企业经济利益。

二、合同执行中财务部门的控制作用

房地产企业签订的各种合同,企业的财务部门都要备案,必要时合同签订部门可以对正式签订的合同进行扫描,把合同的扫描件放在房地产企业的局域网中,以此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财务部门应该按照不同类型的合同,使用对应的方式进行合同执控制。

(一)针对工程类合同,房地产财务部门要整理好合同信息,并制作合同执行台帐

通常合同执行台账中应该包含和收付款有关的信息,比如合同的签订时间、签约方的信息、合同总金额、已付金额以及发票开具等,建立这样台账能对合同执行进行很好的监督和控制。房地产财务部门应该按照合同的具体执行情况和工程部门进行相关信息的核对,以防出现合同超额支付的情况,对那些没有按照合同条款进行履约的,房地产财务部门可以拒绝付款,同时还要向负责人汇报具体情况,以此确保合同履行得到合理的控制。另外,房地产财务部门还应该对把合同收付款情况制成收付款记录单,然后将其与合同存放在一起,在收付款记录单中,可以了解到已付金额的具体明细,这两份资料类似总台帐和明细帐,共同对合同执行实施控制。

(二)对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报表进行严格审核

房地产企业的销售合同也很重要,在房地产销售部门签订合同后,销售部门必须记录每天的销售情况,还要将销售信息整理成销售报表,并复制一份交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应该认真审核销售报表,并与财务系统进行比较,以此监督控制销售合同履行情况。对房地产企业而言,只有将楼盘销售出去才能获利,当前很多购房者都是通过按揭进行购房的,按揭的担保就是购房合同。对此,房地产财务部门就必须严格监督合同履行情况,在收到房款后,及时反馈给销售部,然后及时告诉购房者,让购房者办理房产权证,以此降低企业承担的风险。

三、合同执行后,财务部门要发挥归档作用

在完成合同执行后,房地产企业应该及时进行合同的整理、归档及保存,在合同的归档中,必须做好归档的合理划分,比如说业务部门应该保存的是和工程审批、建设及验收相关的合同内容,但是财务部门则要保存合同中和款项相关的内容资料,做好划分归类保存,不仅能使合同管理更科学,最重要的是能为后期的查询提供便利条件。

四、财务部门对合同履行的评估管理作用

对房地产企业而言,完成了合同的执行和归档之后并不能代表整个合同管理就结束了,最重要的是还应该进行合同履行情况的评估,而且在整个评估管理中,房地产财务部门应该积极参与评估工作。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部门应该把握评估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主要从合同中的相关款项、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收支明细等内容进行分析,以此保障合同评估管理的有效性。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房地产企业合同管理中,房地产财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文章所讲的在合同签约时房地产财务部门具有监督审核的作用、在合同执行是有控制的作用、在合同执行后还要发挥归档的作用,最后还要进行合同履行的评估,只有确保其参与了整个合同管理的过程,才能确保合同管理的科学有效性,以此提升房地产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