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起因范文

时间:2023-09-03 15:19: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金融危机的起因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金融危机的起因

篇1

一、美国金融危机起因

1 次贷的兴起

21世纪初,刚刚步入新千年的美国,并没有因卓越的创新力引领着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相反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及2001年“9.11”恐怖事件的发生给美国经济以沉重打击,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经济步入萧条的风险越来越大。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在2000 2004年间连续降息25次,利率从6.5%一直下降到1%,大量低成本的资金注入市场,这种高流动性的经济环境为次贷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次贷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简称,它是为那些负债占收入比重较大,信用等级比较差的借款人提供的住房抵押贷款。贷款机构出于信贷风险的考虑,一般要求次贷借款人支付相比于优质信用借款人更高利息。可是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房价的持续上涨以及银行“零首付”的诱惑激发了美国人(特别是信用等级低的群体)贷款买房地产的热情,“人人均有可住”的美国梦视乎就快成真。与此同时,次级贷款的数量也与日俱增,虽然违约时有发生,但没有良成大错,不过危机埋下伏笔就此埋下。

2 次贷衍化成金融产品

若只是单纯小规模的信贷危机所进发出来的能量并不足以危急到全球经济,然而正是美国引以为豪的金融创新加剧了危机的程度。居民对房地产的狂热,使得抵押贷款机构信用额度和风控要求是无法满足居民对购房资金的需求,再加上房地产持续增值,借款人良好的还款记录给次贷银行带来的丰厚利润让投资者们对次贷市场垂涎欲滴,次贷衍生品及其证券化应运而生。于是一些金融机构将抵押贷款机构的次贷“打包”成金融产品,邀请著名的评级机构给予金融产品投资级的信用等级后,向诸如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资产管理公司等不同风险偏好大型投资机构出售。这也使那些极具风险的次贷进一步延伸到美国的金融体系中去,同时次贷衍生品的出现让抵押贷款机构增加了运营杠杆,加剧财务风险。截止2007年7月美国按揭贷款余额共计10万亿美元。

3 金融危机的爆发

低廉的资金成本的时代不会永远存在,房子一买就涨的现象也不会持续。05-06年间,美联储防止经济过热,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升到5.25%。高利率所产生的效应使得资产贬值,借款者债务负担加重,房贷违约屡屡发生,金融机构流动性不住,资金周转困难。

从2007年初,一些贷款机构开始暴露出财务问题,问题波及范围不断扩大,最终2007年下半年次贷危机全面爆发。

此时次贷以及衍生品成了烫手山芋,失去了流动性和价值,对于许多持有大量高风险衍生品敞口头寸大型金融机构来说无疑会遭受沉重打击。期间,美国政府还秉承“看不见的手”会自动修复市场的金科玉律,对市场鲜有政策支持,最后错过了救助市场的最佳时机。到08年,美国五大投行无一幸免于难,保险巨头AIG、房地美和房利美、福特、通用等知名公司在危机中摇摇欲坠。这场危机严重地冲击了美国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破坏了全球金融秩序,最终导致世界性经济衰退。

二、金融危机给予启示

1 宏观调控与微观管制

当经济处于过热或者萧条时,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货币政策来调节自由市场的现象屡见不鲜。通过货币市场自身调节机制来抑制通胀,促进经济是自由市场国家所深信不疑。但是这次危机的爆发,却正是美联储频繁地利用货币政策调节利率(短短6年间利率振幅从-5.5%到+4.25%),使市场的流动性发生剧变,造成了经济的动荡。因此央行在利用利率手段调节货币市场的供求时,要注意调整的幅度以及政策效应的滞后性,因地制宜适当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稳定作用至关重要。

美国政府长期对华尔街放任自流,无效监管导致金融衍生品泛滥,各大投行金融杠杆屡创新高(雷曼破产前杠杆达到过惊人的30倍),无疑是增加了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这都是因为政府在金融衍生品监管方面的缺失,信息披露制度制定上的缺陷。现在我国金融业正处于蒸蒸日上的时期,为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政府一定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和制度。

2 商业模式

美国投资银行通过金融创新吸引投资者的商业模式一直为人称赞,其中高盛因强大的吸金能力(美国第一大投行)被誉为“巨大的吸血乌贼”。可是在这场金融海啸中,五家投行面目全非,贝尔斯登被收购、雷曼破产、美林成为银行控股公司、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遭受巨额亏损。过分依赖于出售高杠杆的金融衍生品的盈利方式,在此次危机中被证实为是失败的商业模式。这也为我国专业投资银行的发展提供经验。

与此同时,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对次贷衍生品评级时,错误的评价误导了一大群盲从投资者,最终铸成大错,其中有失公正的评级并非失误,而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的运作模式在其中作怪。如今中国信用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构建和完善信用体系时,应吸取此次教训,贯彻以公平为先,效率兼顾的指导思想,营造一个客观公正的信用环境。

此次危机发生前,抵押贷款机构通过低利率,零首付等方式诱惑信用不良的借款人贷款买房,这让贷款机构承担了巨大的信贷风险和道德风险。后来,利率上升,房价下跌,违约率攀升,许多贷款机构资不抵债,申请破产保护。而在中国,自从1996年房改以来,居民对住房的需求有增无减,各大中城市房价屡创新高,人们也渐渐接受贷款买房的消费习惯。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评级上还未轻车熟路,应避免由于过度竞争而放松贷款的条件,疏忽信贷的风险控制。

篇2

金融经济周期是指金融经济活动在内外部冲击下, 通过金融体系传导而形成的持续性波动和周期性变化(Mishkin,F.S,1999)。对于如何解释货币冲击或股市崩盘导致的短期经济剧烈波动,传统周期理论已然不具备说服力。而金融经济周期理论从委托-问题切入,为人们认识金融危机的形成、发展和蔓延提供了一个全景式的视角,同时对现行货币政策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启示。

理论回顾

Bagehot最早正式将金融因素引入经济周期模型,并尝试建立内生经济周期理论。他指出,当银行家手中的可贷资金余额全被借光,将会刺激真实经济扩张, 拉动真实利率和商品价格上升。在繁荣阶段过后, 整个经济结构就变得十分脆弱,这将导致经济扩张的结束(宋玉华、李泽祥,2007)。

Fisher(1933)等人提出的信贷周期理论奠定了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Fishe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指出在信息不对称、存在金融市场缺陷的条件下,经济繁荣阶段的“过度负债”与经济萧条阶段的“债务清算”及“困境抛售”等外生冲击,是生成信贷周期的重要原因,银行信贷是经济周期的重要传导渠道。

由于“货币中性论”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导致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迟缓。到20世纪80年代,Bernanke等人对货币和证券“中性论”进行了批判,认为金融因素对经济周期运行影响显著,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理论从委托-问题切入,认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市场摩擦会放大金融冲击,解释了货币或资产价格冲击导致经济短期剧烈波动的现象。“借款人资产负债表渠道”和“银行信贷渠道”是金融经济周期里两个最重要的放大传导机制,通过市场摩擦发生作用(Campello,M,2003)。金融市场上起初较小的冲击,被这两个机制不断放大,致使流动性加速收缩,影响企业的融资条件和投资水平,从而导致经济出现剧烈的波动。

信息不对称在金融危机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或由不完全市场和合同造成的不可证实的信息会产生市场摩擦。市场摩擦使得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金融市场上的市场摩擦一方面限制了最优风险分散,另一方面阻碍了资金的有效配置,即资金流向具有投资机会的投资者。这些投资机会可能是真实项目,也可能是由于金融资产定价错误造成的市场套利机会。

比如次贷危机发生前的美国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就比较严重。由于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产品和市场变得日益复杂。一些金融产品,特别是结构性产品,其价值依赖于违约事件的相关性结构,这本身就难以估算。对资产抵押证券定价也很困难,其打包抵押的资产池里包括抵押贷款、学生贷款等资产,要准确定价就必须对资产池里每一项资产的质量核实、估价。这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此外,专业化导致金融市场进一步细分,能对市场上的金融产品给以正确估价的投资者越来越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专业投资者和非专业投资者之间变得格外严重。

市场上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恶化。各种金融衍生品从“贷款发起到最终证券化销售”链条上涉及很多环节和机构,美国分散的监管体制使得没有一个机构能全程监管并负责整体风险状况。美国非银行金融部门(影子银行体系)在危机发生前几年发展迅速,但美联储对结构投资载体(SIVs)、投资银行等重要市场参与者缺乏有效监管,未能实现金融安全网的全面覆盖。而市场监管者又过于信赖新型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评估模型和管理能力,对金融机构放松借贷标准的行为没有及时制止。这样的监管真空把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推向深化。

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市场摩擦阻碍了市场自我调整,限制了市场套利活动。套利的速度因为受到套利者资金和知识的限制而降低,专业投资者需要时间去筹集资金,非专业投资者需要时间去理解如何投资复杂的资产,因而市场摩擦本身消失得很慢。当市场价格发生异常波动时,市场摩擦的长时间存在阻碍了价格修正,并且成为流动性冲击放大机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流动性冲击与金融危机的互动关系

(一)危机前后的流动性变化

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变化会贯穿于整个金融危机。通常在危机以前信贷条件宽松,流动性充裕,筹措资金容易。例如,美国的次贷危机根源其实早已存在。美联储认为科技泡沫的破裂和9/11事件对经济的冲击可能会导致金融危机,因此及时应对,在2001-2004年期间为经济提供大量流动性。当成功地化解了这些外部冲击后,美联储没有及时收回流动性,过多的流动性继续留在货币市场,导致市场实际利率长时间处于低位,以致房地产市场出现大量泡沫,从而产生危机。Berger和Bouwman(2008)研究发现银行危机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危机之前都会有不正常的正的流动性创造。这一特征完全符合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反映了危机之前资本积聚和借贷标准的放松。

篇3

1、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呆账坏账严重。当时东南亚经济增长相当程度上是靠房地产投资拉动的。东南亚国家在推动经济自由化过程中,也致力于在房地产业中引进竞争机制。由于房地产业投资回报率高,从而吸引了大量资金,导致房地产价格暴涨,形成地产泡沫,严重冲击了东南亚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2、出口大幅度下降,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恶化。东南亚国家贸易结构相对单一,极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八十年代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九十年代转向高技术产品,主要是电子产品。1996年全球电子产品市场需求萎缩,东南亚各国出口急剧下降,如泰国出口增长率从1995年的22.15%猛降到1996年的0.11%。这对主要依靠出口增长带动的东南亚经济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

3、外债负担沉重,构成不合理。危机前,东南亚各国大都实行盯住汇率,并相继放开资本账户的管制。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东南亚国家经常账户几乎一直存在着赤字,像泰国外债就已达850亿美元,原本就不平衡的国际收支状况雪上加霜,货币贬值压力加大,最终诱使国外投资者发动了对东南亚国家货币的攻击。

4、汇率政策僵硬,金融调控机制失措,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市场。东南亚国家普遍实行了以盯住美元为主的一揽子货币汇率制度,这种制度的代价就是中央银行难以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自主、灵活地实施本国货币政策。如,1993年和1994年泰国出现了经济过热,但中央银行无法提高利率。而1995年和1996年美元利率开始上升,泰国经济陷入不景气,这时需要降低泰铢利率,泰国银行同样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5、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得泰国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其他国家。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使得东南亚国家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因此当泰国金融当局抵挡不住泰铢贬值被迫宣布实行浮动汇率时,国际投机势力立即冲向其他国家的货币,再加上其他国家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与泰国类似,所以金融动荡遍及东南亚在所难免。

6、国际游资兴风作浪是东南亚金融动荡的外部因素。当时,国际金融市场上,日本股市复苏,美元持续走强,一部分原来流入东南亚的外资纷纷撤离,从而构成对东南亚国家货币的强大压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粗略统计,当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动的短期银行存款和其他短期证券至少有712万亿美元,并且呈现出与日俱增的趋势。以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投机势力在此次危机中兴风作浪,成为引发和加剧这次危机的导火索和罪魁祸首。

二、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1、产业的发展应以充分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为主导。在我国目前的资本和劳动力结构条件下,根据比较优势建立起来的企业,一般规模不会过于巨大,多数依靠国内自有资金即可建立起来,不会形成过渡依赖外债来发展经济的格局。而且,这样的企业竞争力强,利润率高,一般不会出现还本付息的问题。随着资源结构的升级,资金逐渐由相对稀缺变为相对丰富,劳动力由相对丰富变为相对稀缺,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自然要随着比较优势的变化而升级。这样按比较优势来发展产业,最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以及较快速地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2、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房地产和股市的发展容易产生过热现象,很容易变成泡沫。政府应考虑经济的合理布局,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避免经济活动过渡集中于一两个城市。在减低股市的过热方面,政府应避免采用金融抑制政策,让银行储蓄有合理的利率水平。

篇4

美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金融危机有着复杂的确背景,我认为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刺激经济的超宽松环境埋下了隐患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标志美国次贷危机大爆发。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源头是其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新经济泡沫破裂和“9.11”事件后,为避免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发展,美国政府采取压低银行利率的措施鼓励投资和消费。从2000年到2004年,美联储连续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贷款买房又无需担保、无需首付,且房价一路盘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这也成就了格林斯潘时代晚期的经济繁荣。提供次级抵押贷款本是一件好事,使得低收入者有了自己的住房。对一般个人家庭来说,低利率和房产价格一路飙升,编织出一幅美好的前景,投资住房成为巨大的诱惑,于是大量居民进入房贷市场。到2006年末,次贷涉及到了500万个美国家庭,目前已知的次贷规模达到1.1万亿至1.2万亿美元。

2.以房产作抵押是造成风险的关键

美国次贷的消费者以房产作抵押,房产的价格决定了抵押品的价值。如果房价一直攀升,抵押品价格保持增值,不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信誉和还贷能力。一旦房价下跌,抵押品贬值,同一套房子能从银行贷出的钱就减少。如果贷款利率被提高,次贷使浮动利率也随着上升,需要偿还的钱大大增加。次贷贷款人本来就是低收入者,还不上贷款,只好放弃房产权。贷款机构收不回贷款,只能收回贷款人的房产,可收回的房产不仅卖不掉,还不断贬值缩水,于是出现亏损,甚至资金都流转不起来了。房价缩水和利率上升是次级抵押贷款的杀手锏。

从2005年到2006年,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市场利率进入上升周期。由于利率传导到市场往往滞后一些,2006年美国次贷仍有上升。但加息效应逐渐显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

3.次级贷款资产的证券化加重了危机的扩散

美国绝大多数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者是地区性的储蓄银行和储蓄贷款协会,地方性的商业银行也涉足按揭贷款。这些机构的资金实力并不十分雄厚,大量的资金被投放在住房抵押贷款上对其资金周转构成严重的压力。一些具有“金融创新”工具的金融机构,便将这些信贷资产打包并以此为担保,用于发行可流通的债券。给出相当诱人的固定收益,再卖出去。许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金融机构投资于这些债券。抵押贷款企业有了源源不断的融资渠道,制造出快速增长的新的次贷;投资机构获得较高的收益。

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工具使得投资机构现金流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利益也得到了分解和共享,风险也得到了分摊。但事物都有两方面,金融创新制度带来风险分散机制的同时,也会产生风险放大效应。像次贷这样一种创新使美国不够住房抵押贷款标准的居民买到了房子,同时通过资产证券化变成次级债,将高风险加载在高回报中,发散到了全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买了美国次级债的国家,就要被迫为美国的次级危机“买单”。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次级贷款人还不起贷时,不仅抵押贷款企业陷入亏损困境,无力向那些购买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支付固定回报,而且那些买了次级衍生品的投资者,也因债券市场价格下跌,失去了高额回报,同样调进了流动性短缺和亏损的困境。自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金融机构开始报告大额损失,反映了抵押贷款和其他资产的价值大幅下跌。

次级贷款资产的证券化过程实际上是资产组合和信用增级的一个过程,也是多种资产叠加、多个信用主体信用叠加的一个过程,在资产证券化后,这种资产证券化组合的信息和相关风险信息披露可能趋于更加不透明,导致市场中很少有人能清楚地读懂其中的风险,更不用说对其进行实时的风险定价了。由于对资产真正的价值和风险认知不足,投资者严重依赖评级公司的报告作出决策。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在金融市场的作用和影响已经越来越大,信用评级也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必要和重要环节。信用评级是否客观公正,是否真正了解金融工具,是否存在着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次级抵押贷款债券本来是从一些低质资产发展而来,“金融创新”则使这些低质资产通过信用评级公司评级获得了高等级标号,事后证明价值被严重高估。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风险损失不明,一旦次级抵押贷款出现了重大风险和损失,构筑在这些证券上信用增强和信用叠加也会如同沙漠上的空中楼阁一般会“瞬间倒塌”,由此必然会引起广大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恐慌,规避风险的本能加速了投资者的抛售,并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金融灾难也就在劫难逃。在次贷、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这个风险传递链条中,如果没有信用评级公司的参与,次按危机或许根本就不能发生。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

美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我国应引以为诫。

1.认识和防范房贷的市场风险

房贷有房产作抵押,似乎是最安全的资产,但房产的价值是随着市场不断变化的。当市场向好时,房地产价格上扬会提高抵押物的市值,降低抵押信贷的风险,会诱使银行不断地扩大抵押信贷的规模。但房地产的价格也不可能无休止地涨下去,因为任何企业或个人都不可能无视其生产与生存的成本。当市场发生逆转时,房价走低,银行处置抵押物难,即使拍卖抵押物,其所得收益也不足以偿还贷款。这不仅给贷款银行带来大量的呆账坏账,还会危及银行体系的安全及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银行需要在风险和收益中做出理性的选择,提高识别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认识和防范信用风险

次级贷款违约率高,原因在于贷款机构在放贷中没有坚持“三C”的原则,即对借款人基本特征(Character)、还贷能力(capability)和抵押物(collateral)进行风险评估。从国外的经验看,借款人的基本特征(年龄、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职业)、购房目的(自住还是投资)、婚姻家庭状况,还贷能力(房贷房产价值比、房款月供收入比、家庭总债务收比、资产负债比等)和抵押物(房产价值、新建房、二手房、使用期限、地段、独户、多层高层建筑等)都与违约率密切相关。

香港在东亚危机中资产价格大幅缩水,许多购房者承受负资产的压力,但银行却没有出现违约率大幅上升的问题,就是因为香港银行业自身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对个人住房贷款有严格资格审查标准,借款人购房多是自住,职业稳定,收入现金流不变,房产使用价值不变,仍会按期还贷。

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扩大个贷业务中应避免“政绩目标”等非经济和非理性色彩,减少行政手段介入信贷资金配置,加强对借款人还贷能力的审查,对不同信用风险等级的借款人实施不同的风险定价、借贷标准,包括自有资本金、首付比例、利率、期限等,以促进银行从服务风险定价向客户风险定价转变,从粗放经营向精细化、个性化转变,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3.建立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和贷款规范

监管部门应监督从事住房信贷的银行和保险机构,在各类贷款和保险产品的营销中,要向借款人充分披露产品信息,让借款者有充分的知情权、选择权,减少信息不对称对借款人权益的损害。推进标准化的合约、贷款审核程序、借贷标准,规范银行贷款行为和贷后的服务。

4.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提高抗风险能力

既然金融风险在经济生活中无处不在,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监管部门的职责就是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预测、防范、规避和化解风险,提高风险的可控性。因此,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是迫在眉睫,它将对银行体系的安全,房地产市场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5.政府部门应从危机中得到警示

篇5

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为21世纪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不仅使得美国经济进入衰退,而且导致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遭遇寒流,甚至进入冷冬。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从投资银行蔓延到商业银行。迄今为止,美国已有15家银行倒闭。其中最大的银行是IndyMac,该行拥有320亿美元资产和190亿美元存款,它也是美国历史上破产的第三大银行。美国金融巨擘花旗股票连续多个交易日下挫,其市值仅为210亿美元,不及其2006年年底时2740亿美元的1/10。根据IMF的统计,全球金融业将因次贷危机而损失1.4万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工行市值的7倍之多。

一、次债危机的原因分析

1、在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方面

所谓次级按揭是指向负债较重,资产信用评级在620分以下,多数没有固定收入凭证的“劣质客户”提供贷款。在激烈的竞争面前,诸如新世纪金融和Countryside这样的按揭贷款发放机构降低住房信贷消费准入标准,把大量的房地产按揭发放给没有能力偿还贷款的中低收入购房者。出现了零首付以及向“劣质客户”提供贷款的行为。贷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仅需声明其收入情况,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次级贷款一般是无本金贷款,在开始几年只需每月偿还贷款利息,只用偿还超低利息,之后利率将重设,并且在3-7年可调整利率贷款。从实际利率看,大部分次级贷款基于浮动利率,即贷款利率随短期利率变动而变动。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又通过以次级按揭还款为抵押品的衍生证券把中低收入购房者偿还贷款的风险转移给了风险接力赛中的接棒者。发放贷款的机构大多“只贷不存”,为了不断获取资金,维持放贷规模,这些机构通过二级市场中的对冲基金,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筹集资本,使得大量投资者聚集到次级贷这个链条上来。由于这些次级贷款是建立在低利率和房价不断上涨的基础之上的,而自从2004年开始,美联储连续的升息政策,将基准利率从1%调到5.25%,使得借款人成本激增,加上楼市开始下滑,动摇了整个次级贷款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使得次级按揭还款出现拖欠的情况日益严重,违约率不断提高。抵押贷款企业纷纷宣布倒闭,2007年3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因为超过84亿美元的债务无法偿还提出破产保护。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倒下的时候,整个金融系统的危机随之降临。

2、投资者方面

这些金融衍生品的生成过程很复杂,一般的投资者是没有能力去辨认是建立在什么价值基础上的,不具备理解这些衍生证券所携带的金融风险的能力。投资者的不理智一面,使得投资者在发现错误的时候反应过度。

3、监管方面

由于监管方面的缺失,政府把对这种金融衍生品的监督责任交给了评级机构。但这些评级机构并没有真实,准确的反映次级债券的风险情况。做出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评级,使得投资者在没有充分能力去理解整个金融衍生品风险的情况下依靠这些评级结果,做出错误的决策。我国持有雷曼兄弟债券的中资银行有7家。中国建设银行持有雷曼债券1.914亿美元,占公司总资产的0.29%,中国工商银行(包括境外机构)持有雷曼债券1.518亿美元,占公司总资产的0.01%,中国交通银行持有雷曼银行债券7002万美元,占公司总资产的0.02%。而我国银行国际交易涉及次级贷逼近100亿美元。随着次级贷款风波的不断升级,我国金融机构因次级贷损失高达49亿人民币。目前国内国外宏观经济都存在一定的下滑可能性的情况下,我国国内商业银行将面临资产质量恶化以及利润增长放缓的状况,并且已经有14家上市银行已经出现了借款人违约数量增加以及流动性收紧的迹象,商业银行有可能出现新一轮的不良资产。我们应当重视这场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教训和启示,发挥后发优势,让我国的商业银行走得更快更稳。

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1、严把信用风险关口

强化风险控制,确保偿付能力,量化风险。在结合巴塞尔协议8%的最低资本金要求,建立符合相应风险管理需要的资本金充足水平和贷款呆账准备金。同时应严格准入标准,把握信用风险的关口,并做好贷款担保和抵押的动态管理,防止因为2009年房价可能进入下行通道导致的抵押物价值不足的问题,保持信贷业务持续稳定发展。近年来,大部分商业银行已将住房信贷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来加以发展,有的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在信贷资产中的比重高达40%以上。我国目前房贷证券化产品很少,并且发行量比较小,房贷大部分只涉及银行和购房者。2005年12月15日,建设银行推出国内首个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2007年12月建行又推出自己的41.6亿元人民币的证券化产品。这与整个抵押贷款市场的规模相比,证券化率非常低。与美国银行业以及房地产业相比较,我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规定首付比例20%-30%,还贷收入比不得超过50%,而且在我国,商业银行一般都保持1元的贷款抵押物的市值一般超过2元。这些措施降低了借款人违约的概率,有效保证了银行系统的稳定性。但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弱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了防止大规模违约风险的发生,在发放住房贷款时应该更加注意挑选信用记录好,收入稳定,还款能力强的客户作为发展对象。

2、保障金融安全,注重风险管理

篇6

作者简介:诺贝尔特•马太斯克,男,德国联邦银行柏林及 勃朗登堡州大区分行行长。

一、引 言

一年前,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2007年6月,美国投资银行之一的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 rns)①由于旗下的两支套期保值基金严重陷入了有抵押的债务凭证(Collatera lized Deb t Obligations, CDO's)――一种以住房抵押贷款作担保的证券(Residential Mortgage-b acked Security, RMBS)为主要成分的债务的跌落之中,不得不向这两支基金注资15亿美元 以防其丧失流动性。RMBS最先出现在美国的次贷市场,其主要担保来自于房屋抵押贷款。20 07年春季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后,与住房抵押贷款相关的证券的价格就一路下滑。开始时, 是些级别较低的证券的价格迅速下滑,但紧接着,3A级别的证券的价值也向下滑落,整体大 约损失了50%。与此同时,低级别信贷的爽约率也步步升级,反映了投资者对风险的估计一 直不断地上升。危机的加重使得贝尔斯登公司的挽救措施不仅于事无补,连它自己也在10个 月之后面临破产深渊,只是在有着美国联邦储备银行(US Federal Reserve Bank,FRB)为 靠山的J.P.摩根银行决定将其实施了接管,才得到了庇护。

更出人意料的挽救行动在这之后接踵而至。为避免房利美(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 sociation, Fannie Mae )和房地美(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oration, FreddieMac) 这两家美国最大的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走向坍塌,它们双双被美国政府国有化。② 这似乎已经是最大程度地平息金融市场的行动了。但却仅仅过了两天,美国的第四大投资银 行――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③又出现了严重问题,不得不寻求美国银行破 产法的第11章实施贷款者保护;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④与美 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合并之后才幸免于难。因担心世界上最大的信贷保险商之一的美 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AIG)⑤进入无序倒闭,美国联邦储备 委 员会(US Federal Reserve Board, FRB)决定以85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来支持这家疾病缠身 的机构。这还绝对不是最后的救市行动,自从次贷危机发生以后,金融市场上的坏消息就一 直没有间断过。据美国的报刊报道,美国政府正顾虑重重地考虑建立一个联邦机构去接管丧 失了流动性的住房抵押贷款,以防止金融市场上更多的机构走向破产。同时,美国联邦储备 银行(FRB)、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 ECB)、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 land, BE)和其它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都一再向市场增加流动性供给,以确保货币市场不 丧失其正常功能。

许多欧洲的银行大量投资于与次级贷款相关的证券,它们也在次贷危机爆发后深深地陷入了 困境。这就是说,欧洲的主要中央银行从金融混乱一开始就被卷入了危机处理。它们有时也 被指责是牺牲了其主要目标――稳定价格,却费尽心力去保护某些实体经济免受金融危机蔓 延所造成的损害,因为它们的有些政策措施本来是用来对付世界性绵绵不断的通货膨胀的。 但是,以保护市场功能得以平稳而实施的流动性操作,和以价格稳定为中期目标的利率政策 之间,至少对欧洲中央银行来说是严格分开的。美联储目前决定不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也是出 于同一原因。

二、危机的起源:美国次贷市场

次贷市场本是向那些收入低下,就业状况朝不保夕、几乎没有什么抵押担保资产而无法进入 金融信贷主体市场的人士提供信贷的市场。它在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中相当长的时间里 仅是一个摆设而已。这可以从次级贷款的数量一直很低得到印证。2003年,次级贷款的总量 只占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55%,但接下来的年份里,此比率以令人意外的速度增长, 到2007年年中,它已增长到14%。2008年春季稍有回落,为125%。

次级信贷之所以疯狂增长,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未被严格管理的住房抵押信贷机构几乎 把所有的审慎信贷规则都抛掷脑后。这些金融机构往往被大型投资银行所拥有,或至少与它 们关系密切。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对上述机构经营行为的批评,大多剑指被扭曲了的经管人 员的薪酬制度。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管人员从每一份房产信贷合同的签订中得取奖金而 获利不菲,却对所签合同未来是否可以存续毫不关心。这样一种薪酬激励制度暗中误导了这 些机构的经管人员最大化地追求奖金而置谨慎信贷于不顾。

除了扭曲了的薪酬激励制度,在一般情况下以资产担保债券(Asset-backed-securities, A BS)形式和在特殊情况下以住房抵押贷款作担保的证券(RMBS)形式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以及 被广泛运用,也在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利用RMBS,银行可以把房屋抵押贷款转化成为可 交易的证券从而将资产移出资产负债表。一些多层架构组合的证券形式也被创造了出来,为 的是更大规模的吸引投资者。这些多层架构组合的证券把各种各样的RMBS混合起来,再适配 一些以资产为基础的证券、信贷衍生产品以及其它信贷,搅和成一个资金池,以此为主体 创造出一个所谓的“有抵押担保的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 CDO)” 。CDO被划小成若干份额,并采用所谓的“瀑布原理”――即按照各份额具有的不同回报所 排定的回报率,将所有份额分划成等级来发售。经过对各份额的精心设计,证券化后的次级 信贷90%以上都被评定为优等,并授之以3A级别。

于是,一些投资策略本来应严格受制于风险监控的大型投资机构,如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也 轻易地进入了次级市场开展投资活动。一些风险较大的份额,如夹层融资、⑥第一风险 权益份额等,更对许多风险套利基金充满了吸引力。甚至远在德国的,一些本为中小企业融 资而建立的大众银行(Public Banks),也令人吃惊的大举投资于这些高收益证券。这些新 型投资工具得以疯狂增长,还有一个原因是证券评级机构的推波助澜。这些机构一反传统做 法,积极参与把这些新创造出来的CDO份额中的主体证券适当安排到理想级别。正是由于投 资者信任这些证券评级机构的评估结果,被赋予3A级别的CDO份额即使以相对较低的利率出 售,也一样有利可图。

我要在此指出,金融市场的混乱不能归咎于方兴未艾的资产证券化趋势,相反,它显然是在 信贷质量的评估上出了纰漏以及与之相应的证券价格的紊乱所引起的。为了弄明白这次泛滥 成灾的市场行为为什么能够持续如此之久,有必要探讨这次危机过程中危机自身所具有的自 我强化的自然属性。房价的上涨,使得贷款相对于其真实价值的比率长期处于临界水平以下 ,因而刺激了借贷人的再借贷和个人消费,变大了重新索回取消抵押品赎回权的比率。再者 ,房屋需求的背后是人口增长(美国的人口大约每年以1%的速度增长)与低收入家庭越来 越容易获得房屋抵押贷款。房价的上涨似乎又增加了借贷的可承受性,即使是社会上最贫穷 的人群也是如此,因而造成房价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每年的增长率都超过了10%。终于 ,松弛的货币政策和懈怠的监管标准混在一起把典型的房价泡沫吹鼓了起来。至于房价膨涨 如果出现消退将会发生什么后果这一问题,明显的被长期压抑而无人提出。

可当房价泡沫破灭之后,许多借贷人的真实金融状况就显露了出来。流动性丧失率的增加、 取消抵押品赎回权人数的回升、堆积起来的未出手房屋的数量,加之银行开始转向稍为审慎 的信贷政策,把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拖入了衰退。美国住房市场各个领域的价格骤跌所 聚集而成的震撼,使往日所有对证券风险报酬的计算成为了明日黄花。大多数CDO的价格起 先还伴随着一种侥幸假定,认为其主体成分与住房抵押贷款之间仅仅是弱相关。倘若真是这 样,所发生的事实应当是,取消抵押品赎回权的数量应该适当、流动性的丧失率应该较低才 对。但伴随房价剧烈震荡的,是违约数量的急剧上升;是CDO证券中最安全的份额也陷入了 亏损的险境;是超级优先交易份额的价格也相应的下跌不停;是投资者的惨重损失。

目前也出现了一些预示形势即将好转的微弱亮点。不只是美国的投资银行,连欧洲的银行也 建立了一些金融机构投资于次贷市场。这些被称为“特殊目的媒体(Special purpose vehi cles, SPV)”的金融机构被设计为法理上独立自主,以避免它们与其父辈银行沆瀣一气。 银行通过将资产向这些机构移动,降低了它们的资本金要求,其额外产生的流动性可用来购 买 附息金融资产。

SPV的再融资是通过发行资产抵押商业票据(Asset-backed commercial papers, ABCP)来 完成的。ABCP之所以能够发行,是由于其父辈银行所提供的流动性担保。由于该流动性担保 的期限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少于一年,也就难有可靠的资金被它们持有。当然,长期证券投资 能够以短期的ABCP出售,也意味着这类机构作出了值得重视的投资期限转换。若把它们的此 项功能与银行系统所进行的投资期限转换功能相比较,差别明显在于中央银行的缺位。而中 央银行至少在理论上讲,可以为国内货币提供无限的流动性。

三、住房抵押贷款危机向金融市场的蔓延

对次贷市场作出的严重错误估计与高风险的金融投资策略,是引起整个金融市场大混乱的祸 首。起初,它只影响了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一些方面,但房价上涨的逆转,致使美国住房市 场的所有方面都深蒙其害。接着,3A级别的RMBS的价格随其评级的下调开始回落,而RMBS和 CDO’s的级别被下调迫使投资者退出了该衍生品市场。

CDO’s价格的跌落最初影响的是高杠杆套期保值基金。2007年6月,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 e arns)的两支套期保值基金正是被其主要承销商――投资银行要求追加抵押担保品而变得喘 不过气来。这些资本不足的套期保值基金为了苟延残喘,只好被迫廉价出售手中的CDO’s份 额,而这进一步加剧了价格的恶化。不言而喻,已陷入如此状况的套期保值基金是不可能再 获得新进资金了。相反,随着私人投资者赎回其投资,许多小型基金,甚至包括一些大型的 套期保值基金也只能是关门了事。

紧随其后,被多层架构组合证券的价格恶化所折磨不堪的是投资银行。正如美国的银行实施 “按市估价(Market-to-market)”的会计方法,不得不立即在交易项目中调整全部资产价 值一样,金融市场此次的不确定性和衰退,让这些投资银行蒙受了大量的账面价值减让及其 相应损失,此类损失的相关消息又触发了新一轮的资产甩卖,引起了人们怀疑整个银行系统 的稳健,而对银行系统资金偿付能力所存在的疑虑很快又转化成流动性挤压。这一现象是所 有从事期限转换业务的金融机构中都能看到的典型现象。

降低RMBS和CDO’s的级别也增加了SPV再融资的难度。后来,ABCP的价格也被卷入了下滑的 潮 流,使得该证券的展期变得越来越困难。尽管投资银行所保证的流动性权限应该保证SPV为 解决短期ABCP形成的困境有足够的偿付能力,但很快就变得一清二楚的是,处于压力之下的 银行显然被这项艰巨的任务弄得不堪重负,说明它们并非被赋予足够的流动性,也很难在货 币市场上获得新进资金。因为市场的不确定和账面资产价值的减少的确切情况缺乏透明度, 引得银行们越来越不愿意放贷于银行间市场。资金危机有时甚至影响到了那些并未卷入美国 次贷市场的金融机构,英国的北石银行(Northern Rock Bank)就是一个例子。与这种影响 背景相对抗,留给银行的唯一解决手段就是清算它们的SPV并收回它们的贷款。随这些资产 流回资产负债表,各银行就不得不维持足额的资本金以满足中央银行的监管要求。相应于外 流信贷资金的不断回流,已被“遮掩掉”的银行系统又渐渐地浮出了水面。

四、中央银行对货币市场混乱的反应

如前所释,次贷市场上流动性丧失率的上升,越来越加深了市场对银行稳健性的怀疑。又由 于与金融媒介的亏损相关的信息有限,要估计出其它银行存在多大风险变得相当困难,银行 间信贷市场上的信心不断衰减;其后果是扩大了货币市场上所有期限的非抵押担保贷款之间 的 利率差额,银行开始留持一些以备意外之需的缓冲性流动资产,致使干涸的银行间市场日益 枯萎了。

为了确保货币市场的正常功能,各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由于各自具有不同的运行框 架,它们所采取的措施也就不尽相同。但一般来讲,在解决流动性挤压这一难题时,却都采 用了相似的方法。它们都通过更为积极的储备金管理力图保持短期货币利率与自己的政策利 率基本一致暗示了以下几点:(1)针对紧张的货币市场,大量提供保持其运行所需的流动 性。当然,在欧洲货币市场上,假如流动性过多造成其隔夜利率直线滑落至最低再融资利率 之下,欧洲中央银行又会择机从市场上回抽基础货币;(2)流动性的可得性向更大范围的 金融机构开放;(3)中央银行接受更宽泛的抵押担保品范围以帮助银行再融资;(4)加长 提供给银行运作的流动性的平均期限。

但是,当欧洲中央银行(ECB)非常明确的实行上述各项措施时,它必须把价格稳定这一中 期目标所需的货币政策态势和为市场提供流动性这两者之间清晰地区分开来。这项所谓的“ 隔离原则(Separation Principle)”确保中央银行所做的再融资运作不至于被误解成为货 币政策态势将发生变化的一种信号。隔离原则很关键,因为事实证明:在货币政策的主要目 标――维持价格稳定与金融稳定之间不存在左右权衡的余地。

至于说到为银行提供流动性的运作,对美联储来说,实施之前必须作出一些制度性变革,相 反,欧洲的中央银行却早已握有大量可用于对付欧洲货币市场出现畸变的工具。例如:美联 储是首次允许使用具有投资评级的RMBS为再融资作抵押担保,而在欧元区内,在欧洲货币联 盟成立之初就已经被允许这么做了。英格兰银行原先拒绝提供紧急流动性,但最终在北石银 行发生存款挤兑事件之后,不得不将其政策与欧洲中央银行的政策保持了一致。可是,英格 兰银行的这一艰难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被许多银行在暗中挖了墙角,这些银行从欧洲中央银 行借入资金又在外汇市场上将其换成了英镑。

尽管这次金融危机还远远没有过去,且还在不断迈上新的更加严重的台阶,但却可以说,欧 元系统成功地避免了市场衰退,没有一家具有清偿能力的银行失去流动性。此外,欧洲各中 央银行在稳定市场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它们的主要目标――稳定价格。这可以从所有的流动 性供给都得到加强和在整个金融危机期间都能够专心致力于全部的业务运作这一点上看出来 。而在美国,美联储通过新创立的期限拍卖工具(Term Auction Facility, TAF)向存款银 行发放的追加资金被反向的超前购买所抵消了,相应形成了借入储备的上升被非借入储备的 下降所匹配的现象。欧洲中央银行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当多余于满足最低存款准备金要求和 现金需求的资金把基础货币的总供给弄得无法增加的时候,为了便利银行的流动性计划,欧 洲中央银行将其资金供给从主要是两周期限的再融资改变成为3个月甚或更长期限的再融资 。无疑,此时的美联储和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都没有为冒超额风险的银行提供任何事前 或事后的保险,因而没有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因货币政策的扶持而去冒道德风险。

五、预防危机的建议

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货币政策应对资产价格变动该作出何等反应。传统的看法(美联储的前任 行长格林斯潘是最著名的代表)认为;中央银行只应在它所期望的价格稳定目标受到直接损 害时才对资产价格做出相应行动。此观点目前遭到了许多经济学家的质疑。资产价格的泡沫 ,尤其是与金融失衡加剧有关的泡沫,将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形成重大风险。谨慎地学会能 对其防微杜渐的策略,是一条值得采纳的建议。通过注意资产价格的变动来制定利率,中央 银行或可对中期经济的高度稳定发挥一些作用。当然,觉察金融的失衡绝非易事,中央银行 要做到察而不失将总是面临逆势而动的风险,因为其所逆的趋势需要先从根本上加以证实。

其次,必须着手解决全球性宏观经济的不平衡。德国的三位银行经济学家把今日以区域集团 为特征的金融局面标注为“布雷顿森林第二体系”,该体系中许多崛起的国家拥有了大量的 经常账户余额。这些巨额储蓄返流回并充斥于美国市场使得长期利率在名义上和实质上都不 断下跌,助推了货币与信贷的增加,也助长了相关的资产价格泡沫。即使美联储启动从紧的 货币政策,市场的长期利率也不随之上升,致使货币政策失效。因此,纠正全球宏观经济的 失衡,既需要美国提高其家庭与个人的储蓄率,又需要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国家相应地快速 增加消费。这些国家若采取更加灵活的外汇汇率政策,将有助于已经不可避免的全球性调整 。

第三,应进行金融市场的机构改革。我不认为现行的银行群体会自我提升抑制系统性缺点所 必需的能力。抑制危机中所表现出的那些系统性缺陷。银行的自我约束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 要。银行系统作为以交换未来的不确定信息为特征的经济部门,其残酷的内部竞争使其极易 于在强大的相互感染势能下随波逐流。当然,这不能成为银行系统作为经济中的一个具体部 门,本可以通过作出及时且连续的信息披露、实施难免的资产账面价值减让、增强风险管理 措施以及纠正歪曲了的经管人员薪金报酬体制等能对平息市场做出贡献,但却没有做的借 口。

我照样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任何形式的金融监管离其完善的程度相差甚远。为增其效,金融 监管必须覆盖所有相关的机构、所有相关的资产负债表、及所有相关的国度。在一定的现实 程度内,还不可能指望有已达到完善的规则制度。当然,这并不能为不改进和提升现行金融 监管体制提供任何辩解。

因受篇幅所限,我在此仅对重振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提出两点建议:

1强化对资本、资产流动性和风险的审慎监管。大体上,我们认为这次次贷危机是在巴塞 尔协议 第一稿的监管之下发生和加倍恶化的。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巴塞尔协议第二稿的引用将 为我们提供一个能保证微观和宏观都更为审慎稳定的框架。这种认识来自于巴塞尔协议第二 稿的第一大部分中要求了更多的风险资本金;第二大部分中强化了就地监管的质量取向和第 三大部分中所要求的更大范围的公开信息披露。

然而,针对目前我们所了解的监管体制暴露出来的弱点,我认为有3个话题应先行列入议程 :第一,像CDO和RMBS这类到处存在、复杂而又风险度高的金融产品应提高其资本金要求。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需要提高多少?这类金融产品的高度复杂性让我们很难准确估计出它们的 风险以及风险程度来决定对其监管所必需的资本量。此外,由于提高资本金要求会激起银行 将其资产业务移出资产负债表,还应避免这些与监管目的背道而驰的负面效果。第二,巴塞 尔协议第二稿的框架结构里应对偶然发生的流动性风险予以足够重视。尽管巴塞尔协议第二 稿中,银行已经被要求其监管资本金必须能够应对短期贷款中的不测事件,但远远不足以保 证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生紧张情况时履行其债务。因此,有必要对银行作一些特别强调整个 金融市场发生波动为专题的抗压测验。第三,必须改进风险的防范措施,以便恰当处理所谓 的“肥尾(Fat tails)”事件(即难得发生但后果严重的事件)。正态分布假定暗示了我们 ,肥尾事件会更多的发生。那么,银行在此情况下该如何规划其业务,应是巴塞尔协议第二 稿第大二部分中监管程序的一个要点。

我个人认为,从理论角度讲,对风险的评估应建立在健全的方略之上,意思是,要采用各种 不同的模型来检验各种评估结果对参数变化的灵敏性,并把用不同风险策略评估出来的最后 结果作反复比较。这种方法目前已是货币政策的标准作法,没有理由不把此方法同样移植于 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

2减轻资产价值衡量中周期助长倾向的冲击。次贷危机已清楚的展示了银行的稳健性与流 动 性之间的紧密联系。当稳健性出了问题,要想流动性能持续下去的办法只能是付出更大的代 价,或者,最糟糕的办法是干脆将此联系一刀两断。显而易见,以“合理价值(Fair-value )”为资产估值的取向,放大了银行业务中固有的周期助长倾向。因此,当房价泡沫破灭时 ,这种倾向还在不断聚积金融市场的压力,而套期保值基金和恐慌的投资者强行廉价出售资 产证券所引起的资产价格的暴跌,却被解释成为是银行发生了相应损失,也被归罪于是市场 上的信心大幅萎缩。

巴塞尔协议第二稿曾作出很多努力来限制金融市场上周期助长倾向所带来的问题。例如,风 险程度估算就包含了一些相关的债务损失率相关的长期平均损失率以及对潜在的经济下 跌拐点做出具体描述等缓和经济周期的成份;又例如,通过使用审慎性过滤网,银行监管当 局可确认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的价值波动并没有完全被转化为监管资本金的波动。这 些措施都将有助于把资产价格下跌、自有资金的急速滑落和增长的非自愿贷款发放这三者之 间的紧密联系分离清楚。当然,这并不否认巴塞尔协议第二稿所要求的风险敏感性最低资本 金要求是以经济上升时下降,经济下降时上升的负债率为基础的。巴塞尔协议第二稿中论及 的主要周期助长因素是否会被上述预警措施所抵消,尚难予预料,就目前来说,还没有经验 数据能给出一个结论,因为巴塞尔协议第二稿才刚刚开始执行。但毫无疑问,更加努力地去 开展并确切施行以模型为基础的证券相关风险评估,是当务之急,尤其是资产证券在不成 熟和不健全的市场交易中容易引起价格大幅震荡的时候。还应重点避免会计方法中的“摘樱 桃”(Cherry-picking)⑦行为。总而言之,不大力褒奖未来的努力,对情感依赖很深的 金融系统所固有的周期助长本性要从根本上加以改变,我持怀疑的态度。

诚然,促进危机预防和恢复金融系统的活力尚有大量工作要做。对证券评级机构的合理角色 及其评级方法的深入思考,本文都还没有论及。我们所做的所有值得关注的努力,都不是要 改变经济的自然状态,危机和繁荣都还将继续存在。我们对危机的起源的认识和有关危机救 治的知识仍然远远不敷使用,但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汲取教训,帮助我们在将来不会重蹈 覆辙。

注 释:

①贝尔斯登公司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是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美国华尔街第六大 投资银行,年营业额为1655亿美元,员工1万3千多人。总部位于纽约华尔街。――译者注

②2008年9月7日,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宣布,美国政府即日起接管陷入困境的美国两大 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译者注

③美国雷曼兄弟公司是为全球公司、机构、政府和投资者的金融需求提供服务额一家全 方位、多元化投资银行。公司于1850年创立,目前雇员人数为12343人。截止2008年5月,公 司拥有资产达6390亿美元。――译者注

④美林证券是国际上最大的股票和债券承销人,是全球负债业务中排名第一的国际金融 管理及咨询公司,总体客户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2008年10月7日,同意以440亿美元将自己 出售给美国银行。――译者注

篇7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4—0093—04

作为经典的金融理论之一,“三元悖论”反映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稳定性、资本自由流动性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不可得兼的矛盾。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中的“三元”的现状及变化趋势是决定中国金融稳定的核心因素。从“三元”角度对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剖析,研究如何在不断开放的背景下防范金融风险,预防金融危机,确保国家金融、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三元悖论”理论简述

1999年,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在其著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提出,宏观经济通常有三个目标——以灵活的货币政策来应付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的威胁;以稳定的汇率使商业活动不至于面对太多的不确定性;让国际商业活动自由进行,特别是让人们自由地买卖外汇,以维持私有经济的精髓。但各国最多只能达到两个目标:要么放弃汇率的稳定性,像美国和澳大利亚那样实行浮动汇率制;要么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像阿根廷那样实行固定汇率制,甚至像欧盟国家那样取消本国货币;要么放弃完全的自由市场原则,实行资本管制。保罗·克鲁格曼明确提出了“三元悖论”的原则:固定汇率制、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的货币政策这三个目标不可调和,同时最多只能实现两者。

二、中国经济中的“三元”分析

(一)发展过程与现状考察

1.资本流动

(1)资本和金融账户逐步开放。我国于1996年12月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第八条款的第2、3、4条义务,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下可兑换。与此同时,我国资本账户的开放也在积极有序地推进。从2001年加入WTO开始,我国逐步加快了资本账户的开放步伐,初步形成了跨境资本双向流动的格局,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本流入已达到相当规模;二是对外资本输出逐渐增多;三是利用外资渠道多元化,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并从最初的较为单一的融资渠道,如外商直接投资设立企业,扩大到境外发行债券和股票、境内发行外资股、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

(2)大量隐性资本流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出现了严重的资本隐性出入现象。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每年公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从1996年到2008年间,我国净误差与遗漏账户余额4次为正、9次为负,2001年以前都保持负值,存在隐性资本的流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由于存在人民币贬值的预期,我国的资本外逃规模进一步扩大,其数额在1997年和1998年分别为364.74亿美元和386,37亿美元。2005年和2006年,在我国面临资本流入压力加大、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的情况下,该数值依然连续两年为负。

2.人民币汇率制度

1994年-2005年,我国实质上是以钉住美元为主的固定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长时期保持在1美元兑8.27-8.30人民币左右的水平,波动幅度和弹性区间极小,处于一种超稳定的状态。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6年3月1日,央行宣布实行“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汇率原则。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根据我国经济、特别是对外经济发展,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给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出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使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具灵活性。

3.货币政策

我国1994年后的货币政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4—1997年。货币政策主要目标是对付通货膨胀。第二阶段,1998—2002年。我国经济出口量开始大幅下降,总需求严重不足,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货币当局转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采用了一系列扩张性货币政策工具。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货币政策转为紧缩性政策,主要措施包括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等。

加入WTO后,随着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自由化的推进,为维护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强烈冲击,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发生了几次明显冲突:1994—1996年抑制通货膨胀与人民币缓慢升值之间的冲突,1998年外汇储备增幅迅速下降和抑制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2003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国内投资过热的冲突(2005)。

(二)发展趋势考察

1.资本自由流动趋势不可逆转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势不可挡,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的趋势越来越显著,而目前我国资本项目还存在着一定管制,这与经济、金融自由化深化的趋势相悖,也产生了严重弊端:妨碍国际贸易的发展,扭曲资源的合理配置,制约金融服务的专业化。我国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管制将会逐步放开,而不断增强的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可能会在未来中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资本自由流动加强的趋势不可逆转。

2.深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尽管自2005年7月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开始升值,但是这一过程相对缓慢。在资本自由流动日益加快的客观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存在制约。一是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制约。二是货币政策的部均衡目标难以实现。特别是在这几年宏观经济过热时,货币政策难以兼顾内外均衡两个目标的弊病表露无遗。三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到限制。外汇储备的增减是影响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之一。外汇储备的波动将造成人民币升值或贬值的压力,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空间和有效性将减低。因外汇占款而投放基础货币,央行一般会进行“对冲”操作。在控制汇率波动幅度的情况下,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与货币供给结构的改变,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

2010年6月,央行在其官方网站上新闻,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被认为是中国重启汇率制度改革的信号。尽管人民币汇率不会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但根据“三元悖论”原理和对我国经济中的“三元”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必将继续深化。

3.人民币区域化势头明显

2009年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银监会共同制定、公布实施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增长较快,企业和银行对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的需求不断增长。2010年6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由上海市和广东省的4个城市扩大到北京、天津、、新疆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另外,广东省的试点范围由4个城市扩大到全省,增加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数量;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外地域则由港澳、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

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已成“不可逆转”之势,新兴经济体货币国际化会明显加快,特别是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序推进。央行积极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同时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旨在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三、从“三元”看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因素

(一)资本流动与中国金融安全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形成的国际过剩货币供应量时刻在寻找出路是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诱因。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早已成熟,这些资金在那里很难找到获利的机会;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不成熟,金融监管不到位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刚刚放开资本市场的国家将成为这些游资追逐的目标。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很好的例证。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不断深化,资本项目的开放势在必行,开放便利了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如果经济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吸纳骤然流入的巨额资金,大量投机性很强的套利资金流入股市、汇市等短期资本市场以牟暴利会引发市场动荡,给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带来严重威胁。特别是在我国尚未解决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的情况下,资源和流动性的迅速增加不仅得不到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反而很可能会刺激金融资产价格过度上涨,进而促使经济泡沫化,最终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脆弱化。

(二)货币政策独立性与中国金融安全

资本市场的开放使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更加困难。尽管目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的资本交易项目中,我国有一半左右的交易项目受较多限制甚至严格管制,但目前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已经不可低估,而且我国逐步放松资本流动管制的趋势不会逆转。在资本账户管制逐渐放松、人民币汇率升值波动趋稳的条件下,根据“三元悖论”原理,货币政策独立性会受到重大影响。如果货币政策这个主要的经济金融政策工具丧失了独立性,那么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失衡问题就少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手段。特别会对银行的脆弱性产生影响。因为,银行业开放对银行存款和贷款的影响将直接影响到银行的清偿能力,如果东道国的当地银行相对缺乏效率和资本,会引起货币大幅度贬值,大批金融机构倒闭,金融崩溃,经济倒退,社会动荡。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与中国金融安全

1.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实体经济

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对我国的金融安全状况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汇改后我国宏观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经济增长率连续3年保持在双位数以上;随着人民币汇率的逐步趋于灵活,货币政策也取得显著效果;国有银行改革也加速进行,不良贷款率逐年下降。但是,由于中国经济的高度国际化,特别是具有外贸依存度高达70%-80%特征,因此当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实体经济波动会相当明显。2008年起,受人民币升值和经济危机影响,实体经济出现下滑,实体经济出口额下降。据海关统计,2008年前11个月我国对外贸易增速达20.9%,其中出口增长19.3%,11月起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急转直下,进、出口双双逆转为下降,2009年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141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9%。出口额回落导致大量企业减产甚至倒闭。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报告显示,仅2008年上半年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在出口大户纺织业中,倒闭的中小企业更是超过1万家,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超过2000万工人被解聘。实体经济的下滑影响了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并造成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进而对金融安全构成威胁。

2.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制约因素

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目前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缺少汇率风险规避机制。新的汇率体制下汇率将具有更大幅度的弹性,市场主体将不可避免遭遇到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我国现有外汇市场体系在交易品种和规模上都远达不到避险要求。二是巨额外汇储备无法有效运转。2011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达31811.48亿美元,其中很大比例是美元及美元面值的债券,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外汇储备不断缩水,外汇储备管理体系改革问题也浮出水面。在目前外汇管理体制下,中国人民银行依靠发放央行票据来勉强维持外汇供给平衡,而吸纳外汇储备却造成了金融系统的流动性过剩,不仅增加了流通中的人民币数量,也造成了人民币单向升值的压力。三是出口企业如何应对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超出预期,出口企业能把以美元计的成本提高转嫁到更高的产品价格上,那么出口需求将会降低;如果出口企业无法转嫁成本,那么其利润率将会受到挤压。这两种情况都将抑制出口部门产能的扩张,也将对宏观经济增长造成制约。这些制约因素如不得到有效解决,必将对金融体系稳定构成一定风险。

(四)人民币区域化与金融安全

1.人民币区域化微观经济基础薄弱

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需要牢固的微观基础。人民币区域化要求中国的银行和企业走向世界,需要扩大商业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或者行网络覆盖范围,将人民币的跨境流通纳入商业银行体系,提高人民币国际清算服务的便捷程度。目前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刚起步。人民币区域化在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同时,也使国内金融体系在国际市场范围内面临更多的风险暴露。人民币一旦实现可自由兑换,国际游资可自由出入,在企业和国民缺乏风险意识和规避风险能力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和金融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

2.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即将全面展开,是人民币区域化进程的重要一步。一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解决的是贸易便利化问题,资本及金融账户交易的人民币结算解决的是投资便利化问题,将有助于推动我国资本及金融市场的开放。跨境资本流动数量增加,频率升高,跨境资本流动影响越来越大,对金融安全的影响也就越大。二是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后会形成境外人民币债权。当这种债权达到一定的规模后会产生如下问题:一是海外持有的规模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我国央行在海外的信誉、宏观调控能力以及金融监管的信心。二是货币供应量能否再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需要考虑。因为人民币跨境结算加大了人民币的跨境流通,这部分资金将更多地随着境内外、本外币的两个市场的收益率变化而流动,使得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渠道发生变化。三是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这两项措施实际是相互关联的:从短期看,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规模扩大有助于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相对增加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降低了汇率风险。从中长期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将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带来契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加有助于人民币趋于市场化及企业对汇率风险的测算,有利于推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的全面展开;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规模的增加又会使人民币实际需求量及供求关系更加显现,从而有利于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

篇8

一 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民营经济的地位从与国营经济并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中小民营企业(尤其是江苏、广东两省)不仅作为中国出口的主力军为国家GDP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对于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通过承担了绝大部分农民工的就业,为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据资料显示,中小企业在国家工业企业资产结构中的占比由2000年的43.7%上升至2008年的61.9%,平均每年上涨2.28%。另外,中小民营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从事第三产业,我们从图1所示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中也能感受到民营经济的强大力量。

然而广大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少、企业管理者素质不高、缺少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等多种原因,据专业机构调查显示,中国一个普通中小民营企业从成立到灭亡的时间只有短短的2.9年。其中,缺少资金(特别是难以从正规商业银行取得贷款)是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对于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尚未消退的这个重要阶段,分析研究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相应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二 文献综述

世界500强企业中大部分都为民营企业,但是由于中国的特殊情况,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显得困难重重,因此侧重关注国内相关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天津大学的谭庆美、郝丽萍从信息经济学和动态博的角度通过建立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小企业所发出的信号能够反映出中小企业的真实质量,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观测中小企业发出的信号来判断中小企业的预期盈利水平,并据此对其贷款申请做出正确的反应;武汉大学的余一清借鉴《经济研究》在2002年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方式获得的实际数据和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实原因,从理论上探讨了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方式,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温州大学的蒲祖河基于美国的经营数据分析,提出中小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融资需求,倡导建构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和融资方式,以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中小企业经营活动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满足不同层次和各个阶段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华东师范大学的罗海波站在民企权益融资的角度,提倡建立政府主导的优惠政策促进体系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外部交易体系。

三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获得长期融资困难,融资渠道少而不是资金少

中小企业大都从事第三产业,基本以实业为主。与股票、债券等金融虚拟经济不同的是,实体经济一般都具有几年甚至更长的周期,从投入资本到获得收益存在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而中国中小民营企业生存寿命一般比较短,获利微薄,更是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青。

近年来,全国金融机构存贷差连年增加,到2005年末其余额已达912万亿元,占存款余额的32%。由此可见,金融机构的资金是比较宽裕的。但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2004年《中国中小企业金融制度调查总报告》显示:2000-2004年,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呈现七大特点:一是对中小企业融资总额虽有较多增加,但中小企业新增贷款和新增票据融资所占比重均有所下降。二是抵押担保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中型企业主要采取担保、抵押方式,票据质押贷款比重呈上升趋势;小型企业主要以质押方式为主;金融机构一般不对中小企业发放信用贷款。三是中小企业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一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四是中小企业的总融资成本一般高出法定贷款利率的40%以上。五是中小企业效益对其融资可得性起决定性作用。六是一年内初创阶段的中小企业一般不能从银行贷款。七是中小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根据国民核算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资料,中国目前所有企业拥有的不动产达88567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小企业41087亿;农户42092亿。所有企业拥有的存货达51394亿:其中中小企业30326亿、农户1024亿;所有企业拥有的应收账款55519亿,其中中小企业3276亿。由于现行法律的限制,存货、应收账款和农业资产等动产不能用于担保,有16万亿元人民币的资金闲置,如果按照50%的贷款折扣率计算,这些资产原本可以担保生成约8万亿元的贷款,相当于我国金融机构三年的新增贷款额。

(2)民营企业大多缺乏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有其自身的弱点:大部分中小企业规模小且成立时间短,抗风险能力差,不能提供银行贷款所需的抵押担保条件;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可信度;自有资金不足,贷款的风险化解和补偿能力较弱,增加了银行贷前审查、贷后检查监督的难度,与银行执行的贷款条件差距较大。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50%以上的财务管理不健全,信用等级60%以上都是3B或3B以下,抗风险能力较弱。但是银行发放贷款必须要受到法律法规和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等一系列约束,实际上银行新增贷款80%集中在3A和2A类企业,多数中小企业不符合银行贷款基本条件。

目前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管理水平低、财务能力弱、潜在风险大,同时又存在技术水平差、市场信息不灵等问题,选择合适项目的难度大,银行贷款投放既不经济,风险又大。由于不少中小企业重复建设严重,管理混乱,缺少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贷款的发放。企业领导者的合同意识、履约水平和诚信观念十分淡薄,恶意举债、转嫁风险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企业逃废或悬空银行贷款、不良融资率高加剧了金融机构的“惜贷心理”,影响了信贷投放的信心。从企业负债与盈利情况看,中小企业负债水平整体偏高,盈利能力低下。抵押贷款困难。中小企业自有资产少,可抵押物更少,且抵押物的折扣率高。而且,银行抵押担保评估登记部门分散,手续烦琐,评估中介服务不规范,对抵押物的评估往往也不按市场行为准确评估,随意性很大,费用也较高,造成企业抵押贷款困难。

四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建议

(1)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首先,放松准入管制,适当增设商业性金融机构。一方面要允许民间资本按照标准组建商业银行;另一方面要加快城市合作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的改制工作,充分发挥这些区域性银行对当地经济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其次,充分发挥融资租赁机构的作用,对中小企业来说,融资租赁是一种特别有效的融资手段。目前在一些国家,融资租赁业已经相当发达,美国企业设备投资的1/3是通过融资租赁进行的。但在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还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发展十分缓慢,整个行业规模偏小,对各类租赁公司的经营活动还不够规范。

最后,尽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目前,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主要由银行的评级机构进行,但各家银行的评级标准不尽一致,同时社会上缺乏权威性的企业资信评级机构。鉴于中小企业资信意识淡薄,政府有关部门要为企业和银行营造良好的环境,有必要从法律法规着手,规范社会信用程序,尽快建立统一的、社会化的和具有权威性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由此强化和引导中小企业对资信评级重要性的认识,推动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和信用程度的提高。

(2)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仅是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问题,中小企业自身应完善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素质和信用等级,争取更多、更好的金融支持。应从规范企业内部体制人手,明确发展战略,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提高信用水平。

第二,拓展和创新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可利用融资租赁、应收账款、票据贴现、买方信贷、出口创汇贷款、海外上市等多种形式进行融资。融资渠道的拓展可以加速资金周转,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难题,也可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提高融资效率。

第三,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强化资金管理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

(3)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产业投资基金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获得能够降低财务成本、不存在资金偿还压力的产业投资基金显然比获得短期银行贷款更为有利。此外,产业投资基金作为附条件的股权融资,在外部管理约束等方面比银行等债务型融资的约束力度更强,在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增加企业价值、提升企业信用、分散和降低整体风险等方面的力度,也都比银行等债务型融资更加明显。

虽然近年来境外风险资金的涌入为国内包括亚信、尚德电力、新浪无线、百度搜索等许多优秀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但毕竟能够获得境外风险投资基金的企业在整个中小企业中所占的数量和规模都还有限,还难以惠及到广大的中小企业。因此,积极发展以民间投资为主体的国内产业投资基金,将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投资业务作为金融产业来引导和发展应是积极之策。

在我国日渐临近的金融混业趋势下,可考虑以《信托法》作为法律基础,以信托机构为主体,在银信合作、信保合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投资于中小企业的产业投资基金。信托机构应积极发挥其连接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产业市场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展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业务。银行也可借助于产业投资基金开展理财管理业务以及适量的自营业务,对不同行业的、经营业绩较好的产业投资基金开展组合投资,以直接融资的方式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分享中小企业的成长果实。

产业投资基金都有投入、管理和退出三个阶段,退出方式通常包括发行上市(IPO)、并购重组(M&A)等,良好的退出通道可以解决风险投资基金的后顾之忧。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发行上市的退出方式显然十分有限,构建服务于广大中小企业的产权交易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庞如超,发展民间金融,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J],商场现代化,2007,(12)

[2]余一清,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研究[J],绿色经济,1994-2009

篇9

一、引言

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至今已走过了从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从资产负债表外风险到资产负债表内风险,从虚拟经济冲击到实体冲击,从区域困境到全球困境等诸多层面的质变与跳跃,发展为自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在各国政府通力合作解决危机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的同时,大量国内外学者对危机的根源进行了深度剖析和认识,以期能够获得指导未来金融创新及市场发展方向的深刻启示与参悟。

Calem等(2004)的研究表明,次级抵押贷款主要集中发放给低收入家庭、少数民族或经济情况出现问题的地区,次级贷款者信用状况相对较差,加上这些贷款者普遍缺乏按揭贷款方面的知识,都会导致违约情况的发生①。Collins(2004)认为错误定价、委托扭曲和信息非对称构成了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三大风险②。Ashcraft和Schuermann(2007)进一步对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和机制从实务的角度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指出了证券化链条上各利益主体的潜在利益冲突,以及评级机构在证券化过程中应该起到的重要作用③。Reinhart和Rogoff(2008)等以次贷市场的信贷扩张及资产泡沫破灭的信贷周期理论为依据,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房价下跌和次贷违约率上升等角度探讨了次贷危机的原因④。

国内学者对金融危机的成因也进行了及时的跟踪与分析。陶冬(2007)认为,次贷危机之所以发展成为金融危机并快速蔓延,与美国流动性过剩、利率偏低和房价疯涨密不可分,此外,资产证券化致使按揭银行产生道德风险,衍生产品发行链条过长,产品复杂性过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金融危机的程度⑤。张宇(2008)指出危机爆发与美国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和政策周期掉头有关⑥。易宪容(2007)的研究发现,房地产业的风险相对较高,房价上涨时,银行出于收益率的考虑对贷款者的资格审查不严,但在房价下跌时,很多购房人并不具备还款能力的真实情况就会暴露。无论是房地产抵押贷款,还是被证券化的相关产品,只要出现房价下跌的现象,抵押的房产如果无法正常变现,就会直接引起金融机构产生风险⑦。钟伟(2007)指出,次贷从受到市场追捧的创新投资品种,演变成为有毒资产,美国投资银行业和评级机构的高度勾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⑧。黄小军等(2008)分析了金融危机的特征及对美国经济的总体影响⑨。

总体来看,目前对于金融危机根源的探讨大多数集中于比较宏观的角度,例如货币政策、经济发展模式、监管制度等角度。然而,由于本次金融危机的内生性,其发生和发展除受宏观因素的影响外,必然有内在的微观机理。本文主要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产品的金融创新链条为线索,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微观结构及衍生品自身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以期为监管部门建立健全金融衍生品交易机制提供有益的思考及借鉴。

二、衍生品运作机制引发金融危机的理论框架

本次金融危机是由次级贷款及其衍生产品导致的一场信用危机。次级抵押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向信用级别不高的低收入者家庭和个人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次贷金融衍生品是指有次级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产生的一系列产品构成,主要包括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MBS)、资产支持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es, ABS)、债务抵押证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CDO)、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 CDS)、资产支持票据(Asset-Backed Commercial Paper, ABCP)、抵押担保债券(Collat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 CMO)、房地产抵押贷款融资信托(Real Estate Mortgage Investment Trust)及剥离式抵押支持证券(Strip Asset-Backed Commercial Paper, SMBS)等。

次贷金融衍生品属于结构性的产品,即对资产、信用、风险等进行结构性重组,然后分配给不同的投资者,其中信用增级发挥了重要作用,次贷金融衍生品的运作机制如下图所示。

在如图所示的过程中,次级抵押贷款公司为了分散风险和拓展业务,实现利益最大化,把住房按揭贷款打包成MBS进行出售回笼现金。大量的次级贷款通过证券化过程,衍生出巨额MBS。投资银行购买MBS后,将基础资产的现金流进行重组,设计出风险和收益不同档次的新债券,即债务抵押证券CDO,进一步推出能够对冲CDO风险的信用违约互换CDS,并将其出售给对冲基金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但是,在整个过程中,风险是始终存在的,只不过是被投资银行将风险打包、转移而已。金融机构在购买了金融衍生品的同时也购买了风险。在高投资回报面前,这些金融机构忽视了客观存在的高风险,只要某个环节的资金链断裂,则衍生产品导致的系统风险将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本次金融危机资金链的断裂就是从最基本的地方――房价下跌开始,房价下跌使得低信用购房者拒绝还款,这对房贷公司产生了重大影响,进而导致金融衍生产品合约持有者的资金困难,情况严重者甚至难以维持自身运作导致破产。“两房”、雷曼、美林和AIG的破产及被收购将次贷危机推向深渊,并最终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三、基于微观视角的金融危机根源再审视

美国政府将金融危机的根源归咎于监管不力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相关机制的缺失,这虽然与很多相关学者和人士的观点存在很大差异,但确实也比较中肯。但是,金融危机更深层次的原因应在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机制的内在缺陷,场外衍生品市场价格发现机制缺失、衍生品交易者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严重及流动性风险,使得场外衍生品市场在其它外生变量(如利率)的冲击下出现了崩塌性的危机,进而导致全球金融危机。

(一)场外衍生品市场价格发现机制缺失,定价严重扭曲

价格发现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价格发现过程是影响资产价格的各种信息不断融入市场,在不同交易者之间分配,被不同交易者解读,对不同交易者策略产生影响,形成不同交易者博弈和不同交易者利用信息寻找某一时刻资产价格的动态过程。因而,从本质上讲,价格发现过程是信息流融入、分配、作用和反馈的过程,在价格发现过程中,交易者不断进行贝叶斯学习,根据不断融入市场的各种信息动态调整相应报价。理想的价格发现过程要求完美的资本市场环境,也即完美市场提供了完美信息传导机制。

但是,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次贷金融衍生产品基本大都是在场外进行交易的,由于场外交易市场缺乏二级市场,流动性差,产品价格不能“盯市”(Mark-to-Market),只能根据模型进行交易,这就导致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价格信号失灵。此外,由于对场外衍生品的定价几乎都是由大型金融机构和评级机构完成,而他们又是市场的直接参与主体,高信息不对称会促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特别是在市场危机时刻,定价和评级机构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评级调整也往往超出实际风险程度,这加大了投资者的有效评估和管理风险难度,严重扭曲了金融衍生产品的价格,导致市场缺乏核心的价格发现过程,整个市场无法寻找真实的均衡价格并进行价格的动态调整。

(二)次贷金融衍生品交易者信息非对称现象严重

信息问题对经济效率有着重要影响,金融领域信息不对称的增加会加大交易各方进行理易的难度,导致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的增加,进而引发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导致金融系统中的风险不断积累。

场外衍生品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信用衍生产品在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市场参与主体的资质不同决定了其拥有信息的能力也不尽相同,这必会直接导致信息优势机构的道德风险。第二,场外衍生品在监管中的信息不对称。场外市场缺乏明确的监管机制及监管主体,这使得场外衍生品清算与交易信息得不到充分披露,加剧了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

在次贷金融衍生品设计过程中,投资者和发行者间必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发行次贷金融衍生品的机构为使风险较大的基础资产证券化产品看起来吸引人,不断模糊基础资产与衍生证券的联系,使得投资者只关心眼前的利益却忽略了衍生证券背后基础资产蕴含的巨大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本次危机爆发的催化剂。

(三)流动性风险加剧了次贷危机的爆发,成为金融危机蔓延的推动器

“流动性是市场的一切”,流动性是资本市场生命力所在。充足的市场流动性不仅保证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效价格发现顺利实现,也是金融市场正常运转和繁荣发展的前提条件。场内市场,流动性可以由做市商提供或者通过竞价订单获得,而场外衍生品市场缺乏受监管且具有保障流动性义务的严格做市商,也不存在竞价交易系统,这些流动性保障制度的天然缺失必然会导致发生系统性风险时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交易流动性严重匮乏。

次贷金融衍生品大都是非标准化的,缺乏有深度的二级交易,市场内产品的流动性日常已不是十分充足。金融危机爆发后,OTC市场衍生品交易大幅萎缩。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截至2007年底,全球CDS市场达到顶峰,规模高达62万亿美元,而在危机爆发后,仅2008年前6个月就有价值17.4万亿美元的CDS合约被终止。

当市场流动性危机爆发时,金融机构大量出售金融资产,通过去杠杆化来尽量减少损失,并同时满足融资流动性的需求。此时,从最大化收益的角度出发,即使是资本充足的做市商也很难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提供流动性。因此,场外衍生品市场流动性提供者锐减,使得交易更难完成,流动性进一步丧失。这一悲观信号又将引发场外衍生产品价格的下跌,加剧了流动性枯竭,最终导致金融系统的“流动性危机”和“信贷危机”。流动性的正反馈作用使得全社会的金融资产价值迅速缩水,整个经济体的流动性水平急剧收缩,将风险由场外市场传染到金融系统,甚至实体经济和全球金融体系。

四、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防范及对我国的启示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作用在于规避或锁定投资者的风险,但是,个体机构的理性参与,却形成了市场非理性的系统风险,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结果,关键是市场交易机制的内在缺陷。为了形成有效合理的市场交易机制,需要市场参与者的理性自觉和监管部门的宏观引导,以形成系统的有效的制度安排。

(一)优化场外信息结构,提高价格发现功能

金融衍生品交易多为表外业务,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针对这种隐秘性,应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增强金融衍生品的透明度,以确保投资者和市场获得更好的信息。首先,监管机构应努力提高自身对金融衍生品运作方面的知识,了解各类衍生品的特性及其对银行、证券等机构可能造成的影响。其次,监管者应当激励银行、证券等交易机构扩大信息披露的范围。金融衍生品的总交易量、交易收益状况、以及交易机构自身对这些交易的风险管理状况均应该纳入信息披露的范围之中,使投资者或债权人能更好地评价和管理衍生品交易商。最后,金融机构应该改革现行的财务报表结构和编制方式,增加衍生交易头寸报表,按照巴塞尔委员会对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的资本充足率的要求,确立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资本充足率标准,以增强其抵抗风险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和未来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逆向选择,有效促进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完善,保障场外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

(二)努力构建场外市场中央清算机制,提高市场流动性和抗风险能力

要建立和完善衍生品市场的统一交易和清算机制及监管机制,以确保风险可控。从此次危机中可以看出,对场外衍生品建立一个统一的交易和清算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中央清算机制的建立可以使得各个交易对手方的风险敞口明显下降,防范系统性风险,并且统一的交易和清算有利于监管机构对于衍生品市场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得衍生品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增加透明度。

(三)中国应吸取此次金融危机的教训,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进金融衍生产品创新

首先,我国应从简单的衍生品入手,重点发展交易所市场、优先发展场内衍生品。金融衍生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功能并未因为金融危机而受到大幅度削弱,金融衍生品和金融创新不会就此没落,而是发展思路发生了调整。综合考虑其他衍生品市场发展趋势,我国衍生品市场应当从简单、标准化的产品入手,优先发展场内市场,逐步试水场外衍生品市场建设,积极促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积极推动衍生产品的创新,建立与我国经济实力相当的金融创新能力和资本市场。■

参考文献:

①Paul S ,Calem, Kevin Gillen and Susan Wachter. The neighborhood distribution of subprime mortgage lending[J]. The Journal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4(4):393-410.

②Collins M. Exploring the welfare effects of risk based prising in the subprime mortgage M-artet[R]. Joint Center for Housing Studies Working Paper, Series BABC 04-8.

③Ashcraft, Adam and Schuermann. Understanding the Securitization of Subprime Mortgage Credit [R].working paper, 2007.

④Carmen M, Reinhart., Kenneth S. Rogoff. Is the 2007 U.S. Sub-prime Financial Crisis So Different? [R]. NBER working paper, 2008.

⑤陶冬. 次贷就像黑桃Q[J]. 新财富,2007(9)

⑥张宇,刘洪玉. 美国住房金融体系及其经验借鉴[J]. 国际金融研究,2008(4)

⑦易宪容. 次贷危机对中国房市的启示[J]. 人民论坛,2007(9)

⑧钟伟. 美国次级债市场的现状及其深远影响[J]. 中国发展观察。2007(10)

篇10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189-0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尤其是信用风险与发达国家的信用风险相比具有显著不同,我国银行信用风险本质上是一种制度性风险。一方面银行体制不明晰、企业体制不健全、市场融资机制不规范,扩张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效率低下,风险管理系统仅在某个业务部门有所表现,但是就整个行业而言,它是零散的,缺乏一种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和统一管理。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信用风险居高不下,正是因为这种信用风险管理覆盖面不全,致使金融创新产品管理混乱,而风险管理机制不建全更加速了风险产生。从整个风险管理模式来说,我国商业银行评估风险、量化风险的技术还比较落后、简单,在制度与资金计划层面,关键的一些参数和计量模型,还没被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采用。同时由于传统的管理理念与科学的管理理念的差距,及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少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各种显性和隐性的风险。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造成的影响

1.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影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扩大,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从2007年年初开始,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的不断加剧,其影响首先表现为股市的大幅震荡。受经济增长放慢,上市公司利润下滑等多种因素影响,股市在大幅震荡中持续走低,交易额和融资量明显减少,到了2008年上市公司的业绩降幅也逐渐增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从虚拟经济扩展到实体经济,其中金融机构运营损失增大,不管是在银行业、证券行业、还是保险业都因为金融危机造成不同程度的资产规模减小和投资风险的增加。

2.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在金融危机中,我国商业银行所受的直接损失有限,总体来说商业银行的运营比较稳定。某种程度上促使国内银行业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及贷款风险管理制度。金融危机也为我国银行业加快改革和对外扩张提供了机会。但金融危机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多地作用于银行,国内银行正面临着不断加大的经营与盈利压力。从其经营模式来看,在市场行情趋冷、消费信心受挫的情况下,银行作为社会支付、融资和财富管理中介职能的发挥受到了很大抑制。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经营模式单一,盈利结构不合理。(2)贷款结构不合理,房地产贷款占比增速过快。(3)资产质量受影响,大量不良贷款反弹。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沿海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一些出口贸易型企业遭受重创甚至倒闭,这使得银行部门投放在这些企业上的贷款大多成为了新增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的增加也进一步加剧了危机下国内中小企业的资金经营压力,使一些有生存能力和充足资金的中小企业在对危机发展不确定的心理预期下也纷纷主动关门,致使私人部门的投资下降,公共投资的“挤出效应”加强。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不仅可以推动我国商业银行更好更健康地发展,而且可以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3.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1)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属于高风险行业,所以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业务普遍存在风险,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原因是商业银行业务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商业银行是信用的融资中心,在这个相互密切联系的信用多边关系中,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因为商业银行地位与特殊的作用,其不仅向社会提供信用,而且还在不断地创造信用,它派生存款的放大功能在风险发生时会将损失同样放大。使其一旦发生风险,就很容易蔓延与扩散。这种风险在商业银行业务开展过程中是一种必然存在的客观现象,所以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贯穿商业银行整个经营活动的全过程。(2)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金融危机对其影响。在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国家为缓解金融危机而出台了新的“国十条”政策,为扩大内需而投放了巨额贷款。这笔贷款调动了银行的积极性,在2009年全年银行新增贷款为9.59万亿元,较2008年增长95.3%。从总体来看,银行业的经营质量和宏观经济未来增长是高度相关的。经济出现可持续的向好发展,银行业坏账就不会出现大面积的爆发,而在这笔巨额的贷款中除了用于基础建设和民生工程的大部分的贷款还是流入了房地产和证券业,本身就居高不下的房地产价格与其真实价值之间的差距被进一步的拉大,很容易造成房地产的泡沫。而这一笔巨额贷款不知道具体有多少资金流入证券市场,过多的钱推动了证券市场的繁荣,也预示着信贷的高增长。而这种异常繁荣的资本市场的背后,就可能带来银行的大笔的坏账损失,为银行的风险管理埋下了隐患。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启示

1.加快经营模式的改变,优化收入结构。商业银行应该加快业务创新,在对传统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同时积极发展中间业务,改善盈利结构,推出新的负债种类,吸引资产扩大资金来源,同时优化存款结构。在贷款方面,不断推出新型贷款种类,使贷款方式灵活多样。从组织架构、市场营销、风险管理等多方面推进中间业务的发展,拓宽表外业务,不断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提高对创新型业务和中间业务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占比。表外业务的创新发展,将推动商业银行业务模式的转变,但也显示出其高风险的一面。表外业务的创新发展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其发展的水平应与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银行的风险控制水平相匹配。对处于创新能力较低的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其表外业务在与国际主流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相比,在规模、结构上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且表外业务品种过于单一,范围过于狭窄,层次较低,与利率或汇率有关的或有项目及其他衍生产品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继续加强表外业务创新,大力拓展表外业务,优化收益结构。

2.风险管理需进一步加强。在过去的20年里,银行的管理重点由传统的资产负债管理,过渡到以风险计量和风险优化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根据监管要求,银行必须从经营收益中提取足够的拨备,以缓冲预期损失;同时维持资本充足率水平不低于8%,以缓冲未预期损失。通过完善各种监管手段和方式,实现对各商业银行从市场准入到市场推出的全面管理。监管重点在原有以合规性为主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合规性和风险性并重;抓紧制定已出台的商业银行法规的实施细则,以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尽快制定网络银行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商业银行的监管方式,强化社会独立审计体系和其他社会监督的作用。

3.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要同步。在竞争日益加剧的时代,产品和经营模式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银行的竞争能力。各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为改善服务质量和提高服务效率,大力推进并有效利用金融产品创新。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加强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增强以消费信贷等为代表的新贷款业务的比重,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推动以信用卡、衍生金融工具等为代表的中间业务的创新力度,优化银行盈利结构。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必须以风险控制为前提。创新包括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这些都是以风险的有效控制为前提。一个好的金融创新产品不仅要有效地建立经营管理风险政策,还要慎重地制定业务风险管理政策,梳理经营管理流程,使风险程度始终处于可控的状态。在应对危机时,企业会有新的需求、新的服务工具和新的产品的要求,也应该是商业银行进行创新的重要时期。历史的经验证明,每一次危机过后,都会涌现出大量的创新,形成一个创新发展的高峰期。商业银行要根据企业的新的需要及时创新业务模式、新型产品和服务方式,提高对企业的服务能力,满足客户新的需求,在新的层面拓展客户服务能力。这是应对危机的重要措施和积极态度,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要特别注重资本充足率风险,根据不同银行的风险取向确定不同的资本充足率;要提高风险的识别能力,建立完整、科学的风险测量方法,应用完整科学的风险监控工具,科学制定风险控制参数;要高度重视风险数据的积累和完善,特别是对历史数据的整理和分析,通过数据积累判断未来风险;要明确风险政策,使之具有可执行性;要严格控制操作性风险,完善银行内部控制的体制机制,健全制度,精细管理;内部人员管控、制度执行、授信业务审批流程、激励机制、信息系统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都要加强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4.提高对存款立行积极意义的认识。存款是商业银行一切业务的基础,特别是在贷款监控仍然是“以存定贷”的经营模式,实行严格的存贷比控制的情况下,银行放贷的总量是由银行吸纳存款的总量来决定的。各商业银行内部也是严格的存贷比控制。这种“以存定贷”的经营模式、以存款作为放贷标准的方式更有利于金融风险的防范。坚持存款立行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市场形象,存款规模的大小从一定意义上代表着这家银行的营销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通过存款建立广泛的客户基础,为银行产品提供营销平台;存款也为银行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稳定的业务基础,从而为银行提供了稳定的盈利来源;通过存款立行可以有力地推动并提升银行品牌;通过存款客户可以为中间业务的发展创造条件。

篇11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其它因素导致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大中城市,县域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与大中城市居民也有较大差距,因此如何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成为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我国金融体系不完善,导致县域金融也出现萎缩状态,对县域和全国的金融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我国县域金融萎缩的表现

(一)县域金融机构萎缩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实施“抓大放小”的战略,进军城镇,退出乡村,各大商业银行将业务重点逐步转向大中城市,撤并了3万多家县级及县级以下机构网点,导致县域金融几乎呈现出“真空”状态,在某些县城只有几个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并且这些机构通常只开设存款业务,不发放贷款,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只能从信用合作社获得较为单一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此外,与大中城市相比,县域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的金融产品类型明显较少,结构也不够合理,致使很多农民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

(二)县域银行信贷权限萎缩

银行为了使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同时控制资金规避风险,控制了贷款的实施审批权限,更多的向省级分行集中信贷资金的运营、决策管理权,施行集权集中制信贷模式。这样的政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很多的县级银行分支机构失去了贷款的审批权,而是只负责贷款申请的上报、调查以及回收等非实质性的工作。

(三)县域信贷资金投入萎缩

“抓大放小”战略让众多金融机构更加倾向于城市市场,但是县域业务不得不继续维持,只不过县域金融机构更多地在县域推广存款业务,而缩减贷款业务,这使得县域范围内的银行几乎都成了“吸存银行”,本应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信用合作社也同商业银行一样成为了县域资金外流的渠道。县域资金的外流,使得用于县域经济建设的资金短缺,缺乏了资金的保障,更加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虽然县域金融需求与城镇相比呈较小的态势,但是和需求比起来,县域金融供给的缺口更大,连目前的金融需求也满足不了。县域资金的大量外流、信贷资金投入的减少,大型国有银行对小规模借贷者的不够重视以及金融体系的不健全共同导致了县域金融萎缩的结果,金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阻碍着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县域金融萎缩的原因分析

(一)金融机构监管体系不科学

我国出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一直以来对以农村为主体的县域金融采取的都是抑制政策,导致县域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一体系背景下,真正能够对县域经济发展有利的融资功能并不完善,县域资金外流,金融风险也随着资金外流而淡化,于是县域金融监管的概念和意识也逐渐被忽视。县域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薄弱环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县域经济的重要性势必会越来越明显,而长期被忽视的县域金融监管问题也已经成为发展县域经济乃至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重大问题。

目前我国金融业的监管体系主要包括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实行垂直管理体系,但是县域内一般没有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派出机构,所谓“天高皇帝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这个道理。此外在市级金融监管工作中,各个机构划分责任、协调监管,能够得到上级机构以及国家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督和管理。但是在县域金融机构中,监管力量的薄弱和有效监管协调机制的缺失,却造成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共存的后果。首先县域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数量少,通常只有3-4人,检查权力上收,业务骨干经常被调到上级部门协助工作,对县域金融机构的监管有名无实;此外“一行三会”未能在县域建立起有效的协调合作机制,缺乏整体性的监管政策框架,各自职责划分不明确,监管信息难以共享,县域金融监管不完善对县域金融的发展是

个很大的风险隐患。

(二)二元经济金融结构体制的存在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但二元结构除了城乡经济间存在,在金融领域也客观存在这种结构。一方面,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大中型银行依然以为国有企业服务为主要目标。另一方面,位于县域或者乡村地区的企业贷款只能通过信用社或者走民间借贷的路子,更使得金融领域的二元结构愈发明显。

(三)社会信用度降低,金融环境差

社会信用度低,金融环境差是导致县域金融萎缩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地方信用环境不佳、逃废债务现象严重,使得银行考虑风险控制和严格的内部约束机制,不敢贸然放贷。

三、改善我国县域金融萎缩的对策探讨

(一)健全县域金融监管体系

首先要整合现有的金融监管机构,形成一个以人民银行为主导,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三大监管机构和地方政府密切配合,同时辅之以存款信用担保机构和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管体系。分离中国人民银行的部分监管职能,把这一部分职能加入组建的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营造出整体的效果,职责划分明确,形成一个良好循环的金融监管体系。

同时要逐渐完善县域金融管理制度。首先要建立县一级的金融管理委员会,逐步建立银行业的分层管理制度,让地方政府参与到地方金融改革的决策之中,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赋予其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一定的管理职能,构建起县监管委员会、地方政府、人民银行、银监局统一协调的监管制度。

(二)改变二元经济金融结构

改变县域金融萎缩的根本途径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变。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推行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供销社改革,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通过农村税费制度的改革逐步降低农业税率,减轻农民负担。同时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营造良好的县域金融环境

加强金融法制建设。推动金融生态建设要突出法制的优先地位。出台社会信用法律,严厉打击破坏社会信用行为。着力优化金融案件的司法环境,建立突破地方行政干预的诉讼管辖机制,金融债权案件的受理突破传统的属地管辖原则,实行异地立案审理,不断提高金融案件的立案率、执行率。改善维护金融债权的司法环境和社会环境,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护金融债权,加大对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保护债权人合法利益。(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F83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9-0152-01

1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美国的次贷危机目前已经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此次危机从表面看来是由美国低收入者的房贷所引发的。实质上,本次危机起源于刺激经济的目标下,过度的信贷以及信用风险互换等衍生工具的滥用,导致危机恶化。无论是监管者、金融机构和个人都存在忽视风险管理的因素。产生次级债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三个,资产过度证券化、杠杆效应、政府监管不力和错位。而所有这些问题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对风险管理的忽视。

金融机构特别是投资银行,在追求业绩的目标驱动下,片面追求业务规模和业务利润的快速增长,而忽视风险甚至无视风险,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在金融行业更加普遍,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准与风险管控水平下降;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金融衍生工具过分信任,认为一切风险可以通过工具创新转嫁给别人,忽视了衍生工具内在的风险,最终导致金融风险被成十倍地放大。低收入人群在消费信贷的刺激下,对房价的上涨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对自己财务能力弱小的现实视而不见,盲目贷款购买大面积住房,最终无法还清贷款。信用评级机构则在此中扮演了极其不光彩的角色,甚至故意为投资银行提高其产品的信用等级,某种程度上对金融风险的扩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长期的经济繁荣和市场繁荣,自由主义的理念在监管者的头脑中占据上风,放松管制、让金融更加自由化成为这一阶段监管者的核心价值观。

综上所述,此次金融危机的真正罪魁祸首是对风险管理的极端漠视,问题的本质不在于限制金融业的创新,而在于强化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以及如何提升监管机构监管金融风险的能力。

2 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中国商业银行长期属于国有,一直处在政策保护之下,缺乏大量风险管理的实践与经验,在管理理念、制度落实、人才引进等方面与国际先进银行存在较大的差距,存在一些问题。

(1)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责任不明晰,风险管理执行力度较弱。中国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银行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内部控制法规制度,导致不良资产长期居高不下。

(2)风险计量方法落后,风险计量技术达不到要求。中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尚未进行公司、国家、银行、零售贷款,专项贷款、股权投资方面等的细分;评级体系仍实行一逾双呆四级分类法和五级分类法,没有成熟的风险计量模型,信用评价仍以定性分析为主,客户风险评价的准确性较差;内部评级尚未应用于信贷决策、资本配置、贷款定价、经营绩效考核等方面;缺乏以风险为导向的资本资源配置机制。

(3)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风险管理工具与西方还存在差距。国外商业银行注重运用数理统计等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达到了对风险管理全过程的全面监督和控制。而中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比较重视定性分析,缺少必要的量化分析,导致对于早期风险的防范存在较大的缺陷。另外在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方面也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4)中国商业银行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现代金融风险管理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非常复杂的新兴的管理学科。它不仅以现代管理学、金融学、数量统计学等学科的知识为基础,而且还引入了系统工程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这就要求银行从事风险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高素质,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但中国国内银行业风险管理人才却显得相当匮乏。

3 金融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

尽管美国这次金融危机与大量衍生工具的推出不无关系,但这绝非是禁锢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和推动金融创新的理由。由这次金融危机给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得到如下启示:

(1)完善内控机制,建立以事前、事中防范为重点的风险管理模式。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式应该是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有机的结合,并以事前事中防范为重点的一种机制。这就要求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预警体系,合理选择事前风险防范的专业人员,明确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2)优化风险管理理念,进行文化创新风险管理文化是一种融合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风险管理理念、风险道德标准与风险管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文化力,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即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引导和推进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树立自上而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和营造浓厚的风险文化至关重要。

(3)引进先进的风险计量方法和技术。成立内部评级专门工作小组,对银行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找出适应银行自身需要的风险分类特征,建立符合商业银行自身要求的资产风险分类标准;建立一支风险评级专业团队,优化调整专业人员结构,并进行定期培训,促使其知识体系及时获得更新,从而促进内部评级工作的有效开展。

(4)加强风险管理技术建设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无论是在风险来源和性质上。还是在风险管理技术上,都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和风险管理技术在风险管理中必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可以引进一些风险管理系统,也可以通过外包或聘请咨询公司等方式,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风险管理系统。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始终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注意各种风险管理系统的整合性和统一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