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1 17:23: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卫生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目前的大学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能力、实操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6]。对于食品卫生检验这一课程来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大型探索性、案例型实验等方面上,这类实验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并达到综合运用的目的。因此,在课程后半段,指导学生自己设计未知结果、非验证性质的大型探索性食品卫生检验实验。对实验中遇到的非确定性的问题指导教师同学生一起探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此类实验的设计与实践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另外,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以及各类大学生创新性竞赛项目中来,学生在参加此类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了解目前在这一领域较为先进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虽然并非所有的学生毕业后均从事食品科学相关科研工作,但开展这一工作能够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科研素养与实践精神。相关课程论文可以是老师指定题目,或由老师根据选题划定范围,也可以是学生自拟题目,由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写出大纲形式的摘要,经由老师批阅后再撰写。要求论文能够体现自己的想法,并有深刻的分析讨论。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充分发挥学习该课程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及试验能力。
利用食品安全事件进行食品卫生检验案例教学
①要想大力发展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就必须将“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作为办学理念贯彻深化。根据社会、市场、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变化,适时调整专业,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卫生服务需求。②要实现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需要努力协调好不同专业、岗位之间的平衡,应当深入、扎实的推广对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训培养工作,尤其是为社区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培养所需要的专业人才。③建立健全卫生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引导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目前尚未制定职业资格规范的岗位,应当尽快建立起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以此来引导卫生职业教育全面健康、合理的发展,同时积极制定、调整医疗卫生机构的用人制度,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灵活的用人机制。
2.大力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深化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要实现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首先需要教育工作者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努力探索创新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应当根据医疗卫生专业自身特点、学科的发展趋势、社会医疗及卫生服务的需求,积极创建可满足社会及人民群众需求的医疗卫生职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其次,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把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重点,把基本职业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主干,进行教学资源的科学配置,与此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努力构建素质、能力、知识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其职业素质和能力。最后,组织一批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来制定医疗卫生行业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通过该标准来引导各个专业的科学发展,进而推动整个高等医疗卫生职业教育的全面教学改革。
3.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现阶段,由于高校大规模的扩招,许多高等卫生职业院校的实训条件无法满足学生对实践操作的需求,这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相当不利,甚至会进一步对医疗卫生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产生制约。因此,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建设职业教育实践实训基地。在建设过程中,还应注意软硬件建设相结合,既要配备功能完善的硬件设施,又要加强对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科学管理。要将学校的优势专业与特色专业相结合,教学与服务相结合,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
4.推进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构建满足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倡导教师专业化是加强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不二选择。
2拓宽继续教育知识面,将心理学、医学法学等领域的知识纳入培训计划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在医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也会发生改变。生物医学模式把人看做单纯的生物或是一部机器,只注重人的生物学指标的测量,而忽视患者的心理、行为和社会性,忽视了人的心理功能及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作用,因此不能全面的阐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本质。现实的社会环境下,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不断激化,公众对诊疗行为的认识和理解也渐由传统的救死扶伤趋向于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交易。医患之间关系或可称之为合同关系。加之医学人文基础薄弱,医患沟通不良,医务人员心理学知识欠缺。这些因素也使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服务工作中,不能够很好的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的各个环节,而致医患之间沟通效率低下;同时,医务人员由于长期的心理压抑,其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医院在政府与市场的夹缝中寻找生存发展空间,定位的模糊造成即要提供优质的卫生服务,又要考虑经营创收的双重压力。媒体对个别操守不良的医务人员的报道,使整个行业形象受到影响,医疗卫生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性质,决定了从事临床工作的高风险性。因此其心理压力低于公众水平。医务人员的这种心理压力长期积蓄势必造成工作精力下降,人际关系不良,甚至引发多种身心疾病。如何解决这些心理健康问题,除了医务人员其自身应掌握一定的自我调节技能,学习必要的沟通技巧等外,通过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理论,通过心理咨询师的经常性的心理疏导是非常必要的。近些年,学会的继续教育部门为解决以上问题,设计和安排了具有一定心理学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专门为医务人员授课,这样既解决了医务人员自身的心理问题,丰富了医务人员的心理理论知识,从而也解决了医患之间在诊疗沟通上涉及的心理问题,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卫生技术人才中,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并受聘于医疗机构三年以上,符合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的要求。都可以进入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我市目前具备此条件的医学专家超过400人。这些专家多是各医疗机构的技术骨干、科室主任,分布于各个卫生专业。因此抓好这一精品团体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显得更加重要。医疗事故鉴定本身要求专家除掌握和运用医学专业知识外,还需要专家了解和掌握《民法》、《刑法》、《行政诉讼法》、《侵权责任法》以及有关的医学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鉴定专家不仅有医学专家的身份背景,更被赋予了特殊使命——医学法官。鉴定专家从临床医学专家转变为医学法官,需要一个调整和提高的过程,要通过参加培训、座谈、讨论等学习过程来获得正确的认知。同时医学鉴定专家通过角色转变,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了解和把握构成医疗事故的关键节点,医疗环节中那些地方易出现漏洞引发纠纷,怎样运用侵权责任法等相关知识,来履行告知义务,掌握这些知识后,再回馈到临床实践中,指导日常的临床实践和管理工作,对于减少医疗隐患、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更具现实意义。有关鉴定专家培训内容可包括学习已颁布的各种与医学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诊疗规范、常规等,学习医疗事故构成要件,做好典型案例分析等。培训形式采取灵活多样性,讲求实效性。
3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展院际之间的学术研讨
充分发挥学会职能,开展学术交流,加强学科之间和横向联系与协作[1],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根据我市卫生人力资源分布现状和院际之间关系的实际情况,即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之间纵向联系和同一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横向联系均不够顺畅,市直医疗机构和企业医疗机构系统之间的学术交流更易形成壁垒。同时三级医疗机构与二级医疗机构在很多专业上差距较大,因此加强上述不同行政管理体系与不同医院等级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协作,是市医学会这一学术团体不可推卸的职责。
4服务农村偏远地区,开展下乡支农、会诊、讲学活动
考虑到偏远地区的医疗条件及专业技术人才的实际情况,组织不同科系的专业委员会专家面向基层,送知识下乡,定期定点与基层尤其是两县的医疗机构开展长效的预约会诊、专题研讨、病案讨论等工作制度。提升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水平。
为全面、科学地了解武陵山片区卫生人才资源和医学教育状况,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1月至10月对武陵山片区所辖的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武陵山片区71个县(市、区)中的27个县(市、区)进行了卫生人力资源。同时调查该片区医学教育院校现况。调查对象包括11个地(市、州)的卫生局,27个县(市、区)的卫生局,以及41所县级医院,394所乡镇卫生院,2所本科院校,2所职业技术学院,1所医学专科学校。
1.2调查内容与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武陵山片区医卫人力资源现状调查表》、《武陵山片区医卫人力资源现况和对高级卫生人才的培养需求调查问卷(医疗机构)》、《武陵山片区基层医卫人力资源现状和对高级卫生人才的培养需求调查访谈记录表》和《武陵山片区医学教育情况调查表》实施调查。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阅档案、现场问卷调查和实地查看等方式,对武陵山片区的卫生人力资源和医学教育现状进行数据采集。
1.3分析方法
运用比较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将所采集资料录入Excel,对武陵山片区医技人员数量、医护人员执业情况、医护人员职称学历、高等院校医学专业设置、医学招生规模等项目进行分析。
2调查结果
2.1武陵山片区卫生人力资源现况
武陵山片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85081人,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2.77人,仅为全国平均值4.36人的63.5%;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0.94人,仅为全国平均值1.79人的52.7%;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0.86人,仅为全国平均值1.52人的56.8%。怀化市311个乡镇医院中,执业或助理执业医师少于2人(含2人)的医院有62家,没有一个执业或助理执业医师的医院仍有5家。
2.2卫生人力资源职称与学历结构
武陵山片区卫生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3114人,仅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66%;中级职称23185人,占27.25%;初级职称36768人,占43.22%。该区域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普遍偏低,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12724人,仅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4.96%;大中专及以下学历占主体,其中大专学历33549人,占39.43%;中专及以下学历38808人,占45.61%。
2.3武陵山片区医学教育现况
武陵山片区无独立设置的医学本科院校,目前开办医学类专业的高等院校仅5所,包括2所本科院校(吉首大学、湖北民族学院)、1所专科学校(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2所高职院校(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另外有开办医学类专业的中专学校2所(咸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恩施州卫生学校)。武陵山片区内的2所综合大学(吉首大学、湖北民族学院)设有医学院,但医学本科生的年招生规模仅600人,涉及临床医学、护理、针灸推拿、中医学、医学影像学、中药学等6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年招生数不足300人,且无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本科专业。
2.4武陵山片区对高级医卫人才的需求
435所医院中的385所医院对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全科医学专业以本科及以上学历需求为主,市级以上医院对硕士研究生需求尤其强烈;326所医院对医技和护理人员以专科及以上学历为主,县级以上医院对本科生有较大需求。被调查的435所医院中有405所医院要求从医人员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功底,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426所医院要求医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人际沟通能力,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要服从安排、安心扎根基层医疗工作。
3讨论
武陵山片区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于一体的贫困片区,由于地处偏远,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此次调查发现,该区域城市化率低,医院环境、设施、生活条件等较差,医务人员待遇较低,医生晋升职称阻力较大,导致外地区高职称、高学历医务人员不愿进入该区域从事医疗工作;同时该区域医学高等教育层次偏低、规模偏小,本区域培养的医学生远不能满足老百姓的医疗需求,且大部分医学毕业生不安心在贫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长期服务,导致武陵山片区基层医卫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尤其乡镇医院医务人员严重缺乏,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更是稀少。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要求,要促进武陵山片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示:要改善民生,保障武陵山片区老百姓的就医质量,必须大力改善该区域卫生人力资源现状。提高武陵山片区卫生人力资源的建议:
3.1加强武陵山片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
武陵山片区政府可依靠国家扶贫攻坚规划,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贫困片区医疗卫生事业的专项支持。地方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项目建设为“良剂”,积极筹措资金,引进必要的医疗设备,加强县级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和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扩大县、乡医院门诊科室、检查项目和住院病床,同时规范村卫生所的标准化建设,全面优化县、乡、村诊疗环境,形成以县级医院为中心,乡级医院为枢纽,村级卫生所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全覆盖的网络和功能相对完备,设施相对齐全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使武陵山片区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老百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也为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提供更加齐备、先进的医疗服务平台。
3.2提高武陵山片区医务人员工作待遇
要留住人才,必须提高医务人员工作待遇,尤其要改善基层乡镇卫生医院的医务人员待遇,加强他们的业务培训,给他们相应配套的政策扶持。在工资收入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政府要给予合理补助。在培训晋升方面,政府要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重点加强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对长期在城乡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在对基层医疗机构核编、定编的基础上,允许基层医疗机构直接进院校定向招聘,并给予一定的进编自。在执业环境方面,要提高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一方面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另一方面完善医疗执业保险和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2011年4—9月,综合考虑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特点,从东、中、西部抽取北京、浙江、山西、安徽、贵州和云南6个省市,每个省按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分层抽取2个区县,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选取一定有代表性的乡镇和村,累计共调查6个省市12个区县48个乡镇卫生院,每个卫生院抽取15名卫技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全科医生、防保人员、护士、医辅医技、药房等人员。
1.2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机构调查表和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继续教育现状、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继续教育的需求。共发放问卷720份,回收问卷719份,有效回收率为99.9%。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
2结果
2.1卫生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男女比例为1∶1.7;年龄20~39岁者占68.7%,50岁及以上者仅占8.1%;大专学历占47.6%,本科学历仅占16.7%,尚有1.4%为初中及以下学历;职称士级和师级分别占32.8%和31.0%,副高及以上职称仅占2.3%,尚有15.3%没有职称;全科医师占22.3%,护士占20.9%。
2.2卫生人才队伍继续教育现状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机构有县级医疗机构(42.4%,305/719)、区县行政部门及其委托单位(29.6%,213/719)、地市级医疗机构(23.1%,166/719)等。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参加短期多次培训者占56.0%,参加定期集中专题学习者占20.9%,而参加函授、远程教育、组织专家教授到农村实地培训、传统医学师承形式的培训者仅分别占9.0%、7.4%、3.1%、0.9%。49.6%的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2010年累积培训时间≤30学时,24.3%累积培训时间为31~50学时,仅7.5%累积培训时间>90学时。仅有18.3%的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对继续教育状况比较满意或很满意,48.0%满意程度一般,尚有33.7%表示很不满意或不太满意。
2.3卫生人才队伍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认为继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学缺乏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66.1%,475/719)、培训或学习时间短(54.2%,390/719)、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44.1%,317/719)等。
2.4卫生人才队伍继续教育需求
2.4.1培养人选来源
医务人员认为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的合适人选有:医学院校毕业的普通大学生(59.2%,426/719)、通过上级卫生局招考的人员(48.1%,346/719)、上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的医务人员(43.3%,311/719)等。
2.4.2继续教育内容需求
有63.5%的医务人员认为乡镇卫生院最需要的医学专业是全科医学,19.7%认为是临床医学,12.7%认为是中西医结合专业,仅2.8%认为是中医学专业。医务人员认为最需要补充的专业知识有:全科医学知识(82.5%,593/719)、西医专业知识(44.1%,317/719)、疾病预防控制(38.7%,278/719)(见表4)。
2.4.3继续教育方式需求
42.9%的医务人员希望能组织专家教授到农村实地培训,33.4%希望能参加定期集中专题学习,而仅8.4%希望能短期多次培训。
3讨论
3.1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1.1乡镇卫生院尚未形成完善的继续教育体系
继续医学教育是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主动获取、更新医学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终身性的医学教育。医学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培训对象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卫生部根据新医改方案出台了《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在职在岗培训,对农村乡镇卫生院在职在岗卫生人员每5年进行全员岗位培训一次,将培训结果作为岗位聘任与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每年要有1名乡镇卫生院技术骨干人员到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进修。用3年时间,培训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人员36万人次”的目标。然而目前在农村尚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乡镇卫生院继续教育体系,并没有相应配套的对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的具体组织管理、考核、登记、评估等一系列实际操作的规定,很难使乡镇卫生院将继续教育情况与考核、岗位聘任和职称晋升等相关工作挂钩。由于培训时间较长,乡镇卫生院人手少,工作任务繁重,再加上缺乏对乡镇卫生院继续教育的有效监督,使得一些乡镇卫生院和医务人员都不重视培训。
3.1.2继续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效果不理想
调查结果显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认为继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学缺乏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培训或学习时间短、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继续教育内容的设计脱离了培养目标和农村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使得继续教育效果不理想。一些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反映在培养方面主要问题是继续教育没有针对性,专家讲的听不太懂,讲的内容和需求不对口,继续教育效果不太大。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对于继续教育内容,全科医学知识和公共卫生知识是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希望补充的主要知识,这也和乡镇卫生院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的功能定位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心理、中医和法律知识也是他们想了解的知识,在今后组织的继续教育中,应关注这些知识的补充。
3.1.3继续教育机构单一,形式缺乏多样性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承担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继续教育的主要机构仍然是以县级医疗机构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单位为主,继续教育形式以短期多次的培训为主。而依据文件提出的利用多种资源,采用多种形式的培训尚没有深入开展起来。究其原因,从各级机构承担的职能来看,县级卫生机构是培训的主要承担机构,而各高、中等医学院校和城市卫生机构对于乡镇卫生院的培训,只是一种社会责任,并没有充分调动起高、中等医学院校和城市卫生机构对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3.1.4继续教育与需求脱节,难以调动积极性
从乡镇卫生院继续教育现状和需求来看,目前对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的继续教育现状与其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很难调动培训对象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被调查的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有近80%的人对目前继续教育状况的满意度不高。培训和需求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他们更希望通过组织专家教授到农村实地培训或定期集中专题学习来获得相关知识,而不是通过短期多次培训的方式获取知识。(2)随着当前农村居民健康需求水平的提高,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所需医学知识也在向多样化发展,除了希望获得和其服务功能相关的全科医学、西医和疾病预防控制知识之外,他们还希望能接受中医、法律法规、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一差距表明,当前实施的农村继续医学教育采用的思路以强调供方居多,而对需方要求的满足体现不足,没有将继续教育的目标同农村居民的需求、农村的环境特点和培训对象的需求相结合。
3.2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医学教育分为医学院校教育(学历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三个阶段。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培养策略应主要从上述三个方面三轨并进。
3.2.1加强全科医学专业建设,为乡镇卫生院培养适宜的专业人才
201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布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发改社会[2010]561号),提出要“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并制定了“从2010年开始,3年内培养6万名全科医生,到2020年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的目标,目标的实现任重道远。全科医学是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培养最需要的专业,但是教育部一直没有将全科医学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的专业(学科)目录,这也是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源头上的短板。实现全科医学专业和学科的建制是首要工作,在教育部新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提出对一级学科采取了指令性管理办法,二级学科采取指导性管理办法。这也为未来将全科医学纳入二级学科目录开了口子,可以在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下,研究探索增设全科医学二级学科。同时,高等医学院校要积极开办全科医学专业,发挥为乡镇卫生院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的作用,通过正规医学学历教育,即国家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的形式为基层培养全科医生。
3.2.2完善毕业后教育,健全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培养体系
我国的毕业后教育主要包括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专科培训和全科医师培训。全科医师培训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以培养社区医生为主的基层医学教育途径,是农村基层卫生人才毕业后教育的主要途径。早在1999年卫生部就开始重视全科医师的培养,颁布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卫科教发[1999]第610号),提出了为社区培养全科医师的思路。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的毕业后教育体系尚没有建立起来。从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的培训需求来看,他们需要通过规范化的培训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医学教育的角度来看,毕业后教育阶段的规范化培训也是优化医生知识结构、提高技术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举措,将逐步成为医学院校毕业生转变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必经阶段。因此将毕业后教育阶段的培训纳入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培养体系中是完善农村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必然要求,也是将学历教育和毕业后教育有力衔接的内在要求。
学位的授予最初形成于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学校参照行业协会规定成员的标准,要求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并通过特殊的执业测试后,由基督教教会当局批准毕业并获得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的资质。博罗尼亚大学(BolognaUniversity)正式规定,由基督教当局认可授予的“硕士学位”(masterdegree)作为大学任教的唯一资格,这标志着学位正式成为一种执教资历。德国柏林大学时期,大学被赋予了科学研究的明确使命,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博士学位和学位授予制度。学位制度的内涵开始强调学术性,其内涵也从执教资历逐步扩展到科研资历。1876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结合德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与实践相结合、与社会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位制度的职业资历内涵随着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提出得到了确立。α“二战”后,社会经济的发展急需大量掌握高层次知识与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的学科领域开始急速增加,并出现大量应用型学科,学位类型开始走向多样化。自此,传统学术型学位占主导地位的学位格局被打破,各国开始日益重视高端应用型职业人才的培养,职业性的高层次学位发展初见端倪。作为一种职业资历的学位类型,在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迅速确立起来。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异样性”。所谓“异样性”就是指高等教育应当适应和服务于不同类别的群体,这些群体拥有不同的职业追求,即对不同的人才培养进行不同门类和层次的划分,及时对政府和市场的不同需求做出正确的应对。α这种“异样性”特质对学位制度类型提出多样化要求,即要求学位制度能有效回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学位制度从设立之初就对本科以上层次教育存在绝对的学术和科研导向,评价标准倒向理论性与学术性的测量方面,这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定位产生了影响,导致单一性的学位教育越来越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多样化的趋势。现代职教体系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正是对社会缺乏高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回应,有利于学位体系结构的调整完善以及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实践考察
职业在内涵上具备两层含义,即一般职业和专门职业,其中,专门职业较一般职业更强调其作为“有学问的职业”(LearnedProfessions)的内涵,是职业发展的高级层次。要从事这样的高级职业,需要经过专业的高层次教育并取得相应的从业资历。一般职业要成为专门的专业,就必须在掌握基础操作性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习得知识和掌握技能。在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职业发展与分类丰富发达的国家,其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乃至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始终与社会行业需求保持高度的相互依存与促进关系。反观我国,职业教育一直面临高等教育学术性优于职业性的观念困境,即社会中人们单纯以学历作为评价个人能力和择才的标准,导致产生盲目追求高学历的教育价值取向。α职业教育体系中高层次学位的缺失,导致人们对职业教育一直存在误解和歧视,并进一步将教育的职业性与学术性异化为精英教育模式与大众化教育模式的对立。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包含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应包括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两者应合理分工,以实现高等教育职业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通过融合、互认或形成双轨制体系,都能实现职业性与学术性的调和。从当前各国(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实践来看,职教体系建构主要存在四种类型:第一类是普职融合的单轨制教育体系,即在这种体系下通过全纳性的学分互认和转换机制,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通。这种类型主要以美国为代表,其职业教育涵盖了中等教育、中等后教育和高等教育几个阶段,其中,四年制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大部分属于应用性教育,可以有效实现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满足不同需求层次受教育者的学历要求。第二类是基于国家统一资格框架下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如英国和澳大利亚。英国目前主要通过全国统一的资格与学分框架(QualificationsandCreditFramework,QCF),来实现普职教育中不同层次教育间的相互等值和融通。第三类是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该体系在中等教育后期开始划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双轨并行,其中,职业教育体系自行整体连贯,教育机构从职业学校到技术学院再到科技大学,在学位上包含中等、专科、本科到研究生各个层次。第四类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体系,由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并举开展职业教育。每一种体系虽然形态各异,但都在升学上实现了职业教育从中等教育和专科层次教育向高层级教育的融通。
二、消解职业教育目的的矛盾性
各国的职业教育实践中都表现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前者认为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职业性决定了应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进行教育活动;后者则主张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应以个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为本位进行教育活动。以社会本位为出发点的职业教育,主张将个人培养成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在实践中容易步入教育工具主义误区,出现“订单式人才培养“”就业本位”等实践问题。
1.职业教育发展的工具主义困境
当前我国普遍将职业教育视为一种传承技能的工具,教育被异化为一种制造工具的过程。工具主义关注社会的系统和结构,强调教育手段和途径的实用性以及实现结果的效益性。当教育演变成纯工具性活动时,教育不仅不会发展人的本质,反而会成为个体内化的约束。具体来说,这种工具化的教育形式仅仅将教育视为一种传承技艺和促进物质文明发展的工具,忽视了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这种强调实用与效率的功利教育思想,使得教育过程变成单纯的劳动力生产过程,使教育创造力失去了生长的土壤。从职业教育历史起源得知,“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原初形态,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通过师傅带徒弟进行学习的方式十分普及,教育的目的也十分明确,就是通过学习进而成为某个特定行业领域的专业人员,满足基本的生计需求,这是职业教育以职业为本位的体现。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方针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在工具主义观念环境下,我国的职业教育观由“职业本位”逐渐异化为“就业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被解释为“以就业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也逐渐演变为单纯以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为宗旨和出发点,于是在职业教育中出现了订单式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虽然实现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直接对接,但容易走入另一种误区,即对职业与个体的关系进行一对一的严格固定,并用职业需求这一尺度来衡量个体,难以真正体现个体的身心发展诉求。正如新托马斯主义者认为的,当人们的专业能力训练局限在越来越狭小的领域时,他们会逐渐失去对超越自身能力事物的判断力,即失去最基本的人性生活,甚至出现马利坦说的“人类心理渐进的动物化”。
2.学位制度建构的人文学术内涵
学位产生之初是一种教师的任教资格证书,获得学位成为教师资格准入的一种资格证。现代意义上的学位制度是在19世纪初的德国产生的,旨在培养能够从事高深科学研究的高学历科研或教学型人才,学位由此具备了学术性的特质。与精英时期的高等教育理念一致,学位是大学对拥有一定学术成就的学生授予的被官方承认的称号。从学位授予仪式的庄严性可以看出,学位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不仅是一种资格,更是一种学术荣誉和成就的象征。这种学术成就不仅代表学业能力的高低或成果的多寡,还体现了一段系统的专业学习经历和大学人文精神的濡化过程。可以说,学位不仅关注受教育者应对社会需求的水平,也关注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诉求,即在注重个体工具性价值的同时,帮助个体养素质。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各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都涵盖多个层次,如美国的专业研究生教育表现出普职教育融通的一种开放性和全纳性,在应用型人才的多层次培养中充分体现教育职业性、学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观我国现行的学位体系,学术性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与之相对应的职业教育没有相应完善的学位体系支撑,不得不屈从于市场的需求,过多强调教育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当职业本位的教育在实践中成为就业本位时,教育的目标与方法仅仅以社会经济效率与个人职业效率作为考量指标,而对于受教育者的人文生活、精神世界等非职业方面予以忽略。然而,无论是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教育的本质目的都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健全的人格与坚强的意志,以适应社会中各类职业生活,进而协助实现社会的幸福。α因此,健全的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不应局限于对普通教育的支持和发展,而应在职业教育体系中获得新的功能扩展和层次提升,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双重向度的价值选择中彰显个体发展的教育多维性和终身性。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合理发展
事物的合理性在于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协调统一。一方面,合目的性应以合规律性为前提,即教育目的的确立与实现都要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条件大体相符,正确反映教育主体的需要,并与教育实践要素保持内在一致性;另一方面,合规律性应以合目的性为指导,即教育主体应在确立与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探讨并遵循规律。现代职教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职业教育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职业教育的发展正是在教育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中面临冲突和选择,在“钟摆”的价值取向中呈现波浪式发展。可以说,现代职教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职业教育从为“职业”准备的社会本位向为“职业生活”准备的个体本位的转向;另一方面则反映了社会发展现状对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人文性走向融合的内在规律性规约。
1.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统一
自教育产生以来,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就成为教育活动实践的根本目的与基本功能,更是教育产生与发展的逻辑起点。两种教育取向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关系,并成为教育波浪式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本位目的论认为,教育的一切发展应以社会为本位,应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来构建各种教育活动;个体本位目的论则认为,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根据个体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进行构建。α无论是以社会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目的,还是以个人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这种单一的教育目的观都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职业教育应体现其教育属性,即应以受教育者的利益和发展诉求为主体,并在明确教育属性的前提下突出其职业特性,即应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错位发展。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来看,职业教育走向终身性已成为必然。发展完整的、满足终身学习需求的专业学位制度,能较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统一。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应遵循的职业性原则;另一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职业动态性并不意味着没有永恒的教育目的。事实上,任何一种层次的职业教育都应代表人类的彼岸追求、终极关怀,即追求有永恒价值的知识和追求人性的解放。可以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应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作为终极使命,在相对有限的学习时间内给予学生最有价值的知识。α正如赫钦斯认为的,真正的教育应能够发展人的理性,为人类谋求幸福,不应将服务和改造社会作为根本目的,因为社会改造是教育自身不可推卸的本质功能,是其实施后的必然结果,无须人们刻意追求。可以说,最好的职业教育应是包含了人的理性发展的教育。α因此,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应是在目标上培养出适应和胜任职业生活变化的技能型人才,体现职业教育的现实功用;在内容和方法上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通识能力,消除和改变对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不同行业的观念误区,顺应科技水平提升与人文精神培养相结合的趋势。
二、从教育主体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看,素质教育是学生主体本位教育
承认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实际上是对素质教育的承诺。因为它已暗含着主体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在未来的社会活动中找准适宜发挥自身聪明才智的社会位置,扮演成功的社会角色,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这一切,除了必要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之外,最终取决于主体的素质,而不是取决于他有多少知识和某种程度上社会的需要。就主体素质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来说,主体的素质越好,越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也就从本质的意义上符合了社会的需要;如果主体的素质差,往往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位置,就会出现他需要社会,而社会却不需要他;或者说他选择了社会,社会却没有选择他的现象。这才是人才与社会最本质的联系。作为社会主体的人,都有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就是主体自身这种发展自我的内在要求,构成了他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如果主体缺乏这种自我发展的要求,不论家长和教师出于多么美好的愿望,硬性地拔苗助长,恐怕都事与愿违,助而不长。这已使不少望子成龙的家长在对子女进行天资开发(学前教育)中尝到了苦果。当然,这不是说不需要对儿童进行天资开发,而是说这要以儿童具有的天资为基础,教育内容要让其感兴趣,使其感到不是外在的强制,儿童不但要学而且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育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就此而论,天资的开发实质上是一种天赋发现,而不是异想天开地认为每个儿童都有成为科学家、艺术家的天赋。一个人在孩提时代喜欢学什么、玩什么,不喜欢学什么、玩什么,这与其自身的天赋关系极大。如有的专家所说,一个人的智慧48%来自遗传基因,52%来自环境的影响,天赋不完全决定一个人的智慧,所以有天才来自勤奋之说。但应该承认人的天赋是一个人自身素质发展的基础。如果凡是勤奋的人都能成为“天才”,那天才就会遍天下,而不是寥若晨星。古希腊哲学家把哲学称为“爱智慧”,而不是说哲学就是智慧,可谓抓住了智慧的真谛。智慧是人素质的内核,它是以先天的秉赋为基质、后天的教育为条件,内外互动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固的精神品质。
学术界关于素质的定义很多,但一般以先天遗传和后天教化为结构形式。没有先天就没有后天,先天秉赋超群,而后天不足,也绝对不会成为天才。这既是人才成长的辩证法,也是教育的辩证法。主体自我成长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根据,环境(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是素质教育的条件,二者是一种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主体自我如何成长,即发展为具有何种素质的人,从主体方面讲,取决于主体自身两种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是先天的秉赋,二是自身主体性的确立。前者具有潜在性,后者具有现实性。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确立,是先天秉赋的实现形式,是本质意义上的自我完善。从环境条件来说,它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客体,为主体提供素质内化的内容,构成主体精神素质的历史文化特性,成为主体存在价值社会化的基本环节。人的先天秉赋之所以是主体素质形成的前提:一是源于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二是大脑的可塑性。二者决定了主体有着养成某种主体性素质或特殊性素质的可能性,这就为受教育主体未来成为某种特殊的人才提供了潜在性条件。就人的认知风格而言,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着不同。所谓认知风格,就是人们在与客观世界进行信息交流时,往往具有某种个人的独特风格,即在整个思维过程中,总是具有自己独特的偏好和习惯。有的偏重于依赖左脑的功能处理信息,有的则偏重于依赖右脑的功能处理信息。正因为这两种处理信息的方式各有特点,人们就把倾向于分析性和逻辑性的认知风格,称之为“左脑(功能)型”的认知风格;而把倾向于视—空形象性的非逻辑化的认知风格,称之为“右脑(功能)型”的认知风格。在实际生活中逻辑思维能力极强,或直觉能力极强者不乏其人,但不占据多数,大多数属于两者兼有的“综合(功能)型”的认知风格。只是在“综合型”认知风格中,一部分人偏于右脑型的认知风格,另一部分人则偏于左脑型的认知风格。因为受教育主体的认知风格不同,具有左脑型认知风格的人,经过对大脑的进一步开发和塑造,其科学文化精神就会得到进一步发扬,成为人们所说的具有科学头脑的人,有希望成为未来的科学家。而具有右脑型认知风格的人,具有较强的空间知觉、形象识别、综合、直觉、想象的能力,经过对其大脑的进一步开发和塑造,就可以养成良好的人文文化素质,使其更具有认知自我、表现自我的意识能力,以及理解社会角色、作出社会评价等处理社会关系方面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种人经过进一步教育和社会实践,就可能成为优秀的艺术家或社会活动家以及各种各样的管理人才。承认两种认知风格不同,以及不同认知风格的人可能有利于发展个体某一方面的素质,使其成为具有某种特殊素质的人才,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更为严峻的任务。凡是人才都应具有特殊的素质,这是毫无疑义的,否则他就不能称其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但特殊素质却隐含着某种片面性,某一方面的素质过于突出,而其他素质过弱,其优势就可能变为劣势,缺乏对复杂社会生活的适应性。更为严重的是,片面强调特殊素质还会对个人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危害。
因为人的生理心理素质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这种认知风格所表现出来的另一认知风格的缺憾,需要另一认知风格的优势来补缺。这在人的创造性活动中表现得极为突出。就科学认知活动而言,它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和发现真理,对真理的探索和发现当然离不开全面的观察、冷静的思考,透过现象窥见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用极其严密的逻辑概念表达出来,它确实偏重于“左脑(功能)型”认知风格。但科学真理的发现本身就是一种富有灵气的创造活动。人的创造性活动虽然离不开左脑的功能,但人的右脑则更能感知敏锐、突发奇想,打破知觉定势和思维定势,在截然不同的信息之间产生广泛联想,让人在难以控制的思绪中,把自身的创造性推向顶峰,填补逻辑思维的空白,实现逻辑思考应想而不敢想、可发现而未发现的奥秘。所以爱因斯坦说,没有灵感、没有想象也就没有伟大的科学发现。因而越是智力超群、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越需要自觉开发和利用自己右脑的功能,以便更好地发挥左右脑互补的优势,启迪自身的创造力。而具有右脑功能优势的人,虽然具有填补左脑思维的空白和突发奇想的直觉性创造,但其直觉性也需要逻辑的检验,并把直觉转换成令人可以接受的逻辑语言,形成另一种方式的优势互补。这就是全面的素质教育的更深层的学理。我们分析了主体素质教育的生理心理根据,也就找到了进行素质教育的具体途径。人的素质虽然有先天性,但它只是人的素质赖以生成的根,而不是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有生理性,就像人具有动物的特性一样,但素质本质上不是生理的,而是社会的,是一种社会精神文化现象(除去人的体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在品质化、文化心理化。教育的最大功能就是发现受教育者潜在的素质及其类型,运用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促使其从作为生理心理现象的潜素质向社会文化现象的精神素质转化,成为具有社会本质特性的素质。就近现代智力教育而言,它就以人的左脑是主管理性思维和语言表达的意识域的科学发现为依据,并适应了近现代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而人的右脑的功能优势还没有完全被发现,人们便自觉不自觉地把人的左脑视为优势脑,加以大力开发和利用,这就形成了近现代科学主义的教育观,促进了科学精神的发扬和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对近现代工业经济形成和发展及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左脑的优势在特定意义上就是它的劣势,把科学文化推向极端,以它排斥人文文化,并把教育的主要功能规定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借助政治的力量把科学意识形态化,从而造成了人的精神分裂和人的物化。也就是说,人们崇尚科学精神,孜孜不倦地追求科学和学习科学知识,是为了强化人自身的素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加强人自身的建设,以及运用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人发现的科学技术却变成了对人自身的统治。科学技术所造成的人自身的异化,在西方国家当然与资本主义制度密切相关,但科学技术失去人文精神的依托所导致的人自身精神生活的片面化、偏执化,则是造成人自身异化的更深层的原因。所以不少志士贤达和人文学者大声疾呼科学出现了危机,科学精神应当灌注人文精神,还科学精神应具有的人自身的价值。既然人自身的物化,有其深层次的精神根源,而它的不断强化又与教育密不可分,是教育在把人潜在的生理心理素质转化为社会精神文化素质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对科学技术的精神本性进行深刻反思的时侯,也就不能不反思教育。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所深刻指出的:“很久以来,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一种刻板的职能、固定的情境、一时的生存、一种特殊的行业或特定的职位做准备。
一、引言
“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这一命题涵盖两个系统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教师的“教”,二是有关学生的“学”。教与学是辩证地、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教学相长。只有教学相互促进。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机制
1.教师“会教”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先导会教是学生进行有价值思维的先导和催化剂。会教,就是教者要思如泉涌,循循善诱,环环妙引,层层巧导;或引导,以激发“情感场”,补充思维的能源,启发思考问题的路线、途径;或指导,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寻找思维的“诱发点”;或疏导,以越过思维的障碍;或疑导,以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想要达到“会教”的境界,教师不仅要具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素养,广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而且还要善于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作用。
2.培养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前提
思维由问题而起.问题是思维的“诱发剂”,它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打开学生的思维闸门。使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因此。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集体中面对同一命题产生的诸多疑问,引导学生共同思索,彼此质疑,相互辩论.使每个学生能够发现自己主观世界里的种种认知冲突,并使各自的想法、见解发生变化,从而使每个学生进入“愤”与“悱”的更高境界。
3.重视思维方法的训练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保证
思维方法是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门径,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工具。给学生以科学思维方法上的指导,使学生掌握有效的思维方法,并向现实应用发生迁移,是“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保证。
指导思维方法,既要注重抽象(理性)思维方法的指导,充分利用左脑;又要注重形象(感性)思维方法的指导,努力开发右脑;更要注重实践(实际思维)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苦苦质疑的兴趣、主动性和对问题孜孜以求解决的积极心态。指导的重心是教给学生处理问题的策略与能力。其次。教师要善于抓住思维过程来指导。既要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指导,使学生能够掌握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过程;又要有思维过程发展“中介”作用的指导,使学生明白在思维过程中,是“中介”的作用把一件件事、一个个过程、一个个人的本质联系了起来,进而使学生认识“中介”,理解“中介”,学会运用“中介”,有效地进行思维,提高思维能力。
4.思维品质的塑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突破点
思维品质是人的思维能力差异的表现。也是智力差异的表现,主要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塑造是发展思维和智力的一个重大突破点,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善于抓住思维品质的个别差异、年龄结构差异、性别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性,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训练其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使其富有创新的能力。
三、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具体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要尽可能创设真实的、日常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基于“真实问题”将不同学科知识整合起来,去挖掘知识更广、更深的意义。翻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才能激起学生认识和解决矛盾的心向,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矫治思维的“盲点”。创设问题情境,一要考虑适时性,二要考虑针对性,三要考虑启发性,同时要兼顾问题本身的性质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思维特点,并适时启发、点拨,使问题在情境中得以解决,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取得最大收益,提高其分析、理解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培养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就是要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式,使学生面对所发现或所提出的问题能抓住问题的核心,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确定解决问题原则、途径和方法.以及从理论和实践上能够检验假设。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质疑创新能力。要多组织有目的的观察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中训练思维的灵敏性、综合性和创新性。问题探究一要注重针对性,二要注重过程性,三要注重创造性。教师要通过指导、点拨,教会他们如何获取、筛选、综合和分析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使他们在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其创造的能力。
3.重视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就是要选取蕴含着思维结构知识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研究,使学生掌握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顺向结构和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逆向结构,理解带有普遍意义的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并把科学思维与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统一起来。案例分析法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基本性,即教师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思维知识结构:二是基础性,即思维内容的教学应该适合学生的目前的智力发展水平,应该成为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三是典型性,即通过精选的案例剖析,使学生掌握一般的思维规律与方法,通过对案例的典型性分析,促使学生把所获得的认知进行归类和迁移.进一步探究具有普遍规律性的联系,加强思维的自觉性。
我们过去对于校园中德育活动范畴的认识常常陷入一种误区,以为它仅指那些课堂教学以外的专门组织的有很强政治性的活动,比如升国旗、听报告、学雷锋做好事等等。这些确实是必要的德育活动,但如果仅限于此,那我们实际上就等于放弃了德育活动的最主要的形式——课堂教学。学校中师生最基本的交往活动就是课堂教学,一个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如果德育活动不和学生的主要实践活——课堂学习相结合,就难以实实在在地按教育者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恐怕也是我们过去德育活动缺乏实效性的症结之一。
一、教学活动就是德育活动
1.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功能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活动和交往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首先,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是最严密的、目的性计划性最强的交往。课堂教学是神圣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它是一个整体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其次,它所使用的教材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这使得教学本身充满了教育性,真正领会并贯彻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会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同时,通过教学过程的严格训练,培养学生刻苦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学科知识的规律性、严谨性,学习的氛围,都是隐性的教育因素。尤其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育者——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他的言谈、举止、穿戴、情感(特别是对学生的情感)、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都将给学生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2.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教学活动包含三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内容和方法。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将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完成认识性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与“听众”。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使教学本身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它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有着巨大潜力的人的存在。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课堂教学目的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我们应该提出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完整的人的教育,把学生看作是活动的主体,调动其积极性及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好学、会学,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能力等等。这一切虽不是一节课上能够完成的,但必须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每节课来实现,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才能体现出育人的本质。
二、课堂教学应定位在育人高度
1.从育人高度看课堂教学的德育过程
如果我们能把课堂教学活动定位在育人的高度,真正把它看作是德育过程,我们就会自觉地将学生看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一个人只有作为主体,独立自主地支配自己的意识和活动,才可能是有个性的人。弘扬人的主体性,就是要发扬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创造性。文同志在《素质教育与人的发展》一文中谈道:“促进人作为人而不是作为工具的发展,促进受教育者独立人格意识与生存能力的逐步形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要求。无论是‘建设者’还是‘接班人’,他们首先都是人,不是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被动的任由教师去捏塑的泥巴。只有抓住学习者作为人的全面主动发展,才算是抓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精髓所在。”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按既定目标去培养人,那就要求教育者要设法激活学生的内部动机,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不足而自觉地去求足。教育人的艺术就是使教育者的意图由受教育者自己提出并转化为自己的要求,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受教育者自我教育。
2.站在育人高度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新课标体育要求突显学生主体性、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因而应贯行新课标要求,由传统体育教学学生被动去学向新课标主动去学转变,打破传统教学中强制方式或说教方式让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以学生为主体,自主进行体育锻炼。
(二)由“竞技”向“健身”转变
如今体育以由竞技化面向全民化、全面化,体现出既重视健身,又重视通过体育锻炼达到调节身心,培养学生尊师重道、严于律已、明礼守信的高尚道德情操。因而在体育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体育意志和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
(三)由“共性”向“个性”转变
以往的体育教学时不顾学生的潜能差异,简单进行单向灌输,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效果都很难达到既定教学目标。在新体育理念下,体育教学应研究学生个体潜能差异,保障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特长,因材施教。
二、学生体育行为习惯养成方法
综上所述,在贯行现有课标理念下,体育教学应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有层次进行学生体育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才能符合课表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
(一)培养学生进取意识行为习惯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身体素质训练必不可少。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记住动作要领、了解动作过程、抓住动作关键为标准;必要时让学生重复教师要求,以达到增强记忆的目的。在学生训练时,要培养学生的进取意识,在运动阶段,看谁掌握的好,动作质量更高,谁的技巧更成熟、动作更优美。在每一个过程中,找出最佳学生进行示范讲解,要求学生之间进行互比,共同促进进步,这样学生有了良好的进取意识,整个教学效果就会明显上升,就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既定目标。
(二)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按照自己对技术的掌握程序进行理解联系,进而发挥他们的自主锻炼意识。比如,学生掌握了篮球投篮的各种方法之后,可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按照对各种方法的理解进行练习,教师督促指导。同时在课中准备及整理部分,让学生轮流带领其余学生,尽量多给学生进行独立锻炼和提高的实践和机会,要放得开手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自觉培养体育自主锻炼的行为习惯。
二、结合知识教学教给学生思维方法
促进学生思维的方式和方法很多,观察、分析、比喻、概括、联想、比较、分类等都是开展思维的有效手段,下面我们主要介绍观察法和联想法两种。
(一)观察法
首先,观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较为常见的观察方法包括顺序观察与对比观察两种。我们提倡在观察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进行观察,将观察与思维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在细微观察的基础上完成的,这些文学作品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观察方法,将这些文章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深刻领悟作者的观察方法与技巧,就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二)联想法
联想与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和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由此及彼的过程,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在进行语文课《天上的街市》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体会诗歌中的奇妙景象,作者通过联想,利用轻快流利的笔调描绘出天上街市的情景,表达了他内心的一种美好情怀,将这种联想传递给学生,就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设计系列性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的品质对一个人的思维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等。在初中教育时期,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单元整体教学法”来设计一系列训练,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反映了对知识或方法的迁移能力,展现了大脑思维活动的灵活度。在语文课《钱塘湖春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内,通过联想来描述钱塘湖的春景,这样有利于强化学生思维敏捷性的培养,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思维的深刻性
教师要着重对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进行培养,首先,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利用问题教学法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有了疑问才能有效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其次,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钻研问题、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学习,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交流、探讨,全面理解所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并通过布置课堂作业或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指的是在思维活动中善于对思维过程进行精细检查的智力品质。思维的批判性对于消化所学知识、强化思维能力、培养研究精神等具有重要作用。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有效地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努力营造一个平等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拥有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四、注重课堂互动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社会文化环境会对学生的思维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课堂互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作用明显,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课堂氛围和课堂互动的营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每节课的几分钟时间,要求学生反思并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并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积极思考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针对不同的题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整理,认真思考解题的方法并加以总结归纳,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指的是智力与能力之外的,但又与之相关的心理因素,它包括了人的情感情绪、思想意志、个性倾向、气质性格等因素。新课程改革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特别要注重对学生内在兴趣的了解和培养,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展示学生作文的优秀之处,可以从作文的立意、情感、结构、描写等角度,具体地对他们的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这些都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而这个分析的过程,也正是展示和传递非智力因素的过程。
在语文味教学实践中,程少堂以“语文老师”的身份,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语文老师”,他是有个性的思考者,是生活美的发现者,是文化视角的引导人。他的语文课堂是充满生命体验的课堂,是一个鲜活的生命站在学生面前与学生分享,分享生活的体验、阅读的体验、文学的体验、思考的体验、情感的体验、学习的体验等等。请看:
(以下课例均摘自《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 2008)
课例片断一:
师:但是你要是在中国大街上,比如在深圳大街上,你看见一个小姐很漂亮,你要是走上前去对她说:“小姐,你很漂亮!”往往会有两种反应:要是碰到胆子大一点的,她可能会反手给你一耳光;如果是文雅一点的小姐,会怎么样呢?(学生说:跑了)不是跑。她会对你说:“你走不走?你不走我叫警察的!”(笑声)……这是为什么呢?文化不同。有些话在美国可以说,在中国不能说。
对学生讲文化,切入点不大好把握。讲虚了容易落空,讲实了又达不到效果。在《荷花淀》一课中,程少堂为了让学生用文化意识去欣赏这篇小说,特意在课前作了一个铺垫。把文化的话题转化为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幕情景。
让学生思考“中西方人表达感情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学生不知如何下手,像这样渗透生活体验,设置生活情景,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思考就有路径,道理也容易明白。
课例片断二:
师:孙犁的这篇小说开头是非常有名的,但是我读了大学以后还不知道它怎么好,别人说好,我也跟着说好,我怕我不说好,别人说我没水平。(笑声)后来慢慢地读多了,才知道它好在哪里。它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纯粹是白描,像铅笔画的素描,但有内在的诗情和韵味,要慢慢地品味,要多读才能体会,所以我就不讲它,你们多读它。
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最怕的就是隔离感,人与文的隔,人与人的隔,因此课堂上平等的对话就显得非常重要。对话不是宣讲,宣讲是一种权威,而对话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之上的交流。程少堂以“我”的口吻真实地讲了自己当年的阅读经历,以读者的身份,让学生自己也置身于阅读之场,师生成为共鸣者,可以说老师的这种状况在听课的学生中有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下子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在共鸣的基础上再来引导,事情就容易多了。
课例片断三:
师:“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在孙犁的小说中喊是喊不出来的。那个海燕和乌云是一种什么关系?对抗对立关系。在传统的中国文学当中,典型的中国意境当中,一般来说,不出现这种意境,而是强调一种融合的关系,在人和自然之间。月亮升起来,他写得月白风清。我改一改,我随便改的,我这么改:“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忽然一声炸雷,女人慌慌张张跑到屋子里”,(笑声)或者这样,写女人很坚强也可以:“一声炸雷,几个雨点敲打在女人的脖子上,女人仍然在屋檐下编着她的席子,席子在闪电的照耀下就像刺向日本鬼子胸膛的刺刀。”(哄堂)孙犁的小说民族色彩浓郁,他不喜欢写那种和大自然急剧对立的环境,他所有的作品,基本上都是这种风格。所以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人和大自然间是什么关系呢?就是同学们讲的和谐。(老师板书:和谐)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点。
程少堂用“我改一改”的方式,把高尔基的《海燕》与孙犁的《荷花淀》的环境描写放在一起对比,让学生更真切地进行文学感悟,更好地了解中国小说的特色。这种以“我”入课的方式,增强了现场感。老师用自己文学阅读的感悟,体会二者不同的意境,再深入思考:决定意境不同的深层原因是文化。但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不是文化人的宣讲,而是一个对语言高度敏感或者说痴迷者的玩赏,把语言背后的文化密码解读出来,又没有文化人的神秘与高深,让学生深入到不容易读到的语言的文化层次,“有我”之功,善莫大焉。
课例片断四:
师: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我们吃饭,吃饭本身不是文化,饮食本身不是文化,我们叫饮食文化是一种习惯的说法。其实吃饭本身不是文化,因为动物也吃饭。但是怎么样吃才是文化。你看中国人吃饭,我都经常跟年轻人讲,我说有些年轻人,一上菜,他就先夹一筷子。我说你干吗要先夹呢,我说我跟你讲,这个餐桌是转的,大家都有一筷子,少不了你一筷,我说你干吗要先夹?有领导,有长辈,还有,还有女士嘛(笑声),还有小孩,要他们先吃,然后你后吃,这就是文化,中国人特别讲这个,是不是啊!这就是行为方式,就是怎样想怎样做。
我们都要吃饭。吃饭当然可以拿来做例证,但是,程少堂的课里是把吃饭当作思考体验的对象,为了让学生懂得文化无处不在,“我”告诉学生,“我”对吃饭的理解正如对文化的理解,文化就像吃饭一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接着又把人与动物的吃饭比较,说明“吃饭本身不是文化”,“怎么样吃才是文化”,然后具体分析为什么“怎样吃”是文化。这里呈现的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思考过程,实质是对文化的感悟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极有吸引力,学生学到的不仅是认识了文化,也学到了思考的方法。好的语文课总会呈现出思维的乐趣。
课例片断五:
师:说过的,哪有妈妈没说过这两个字的!妈妈对你说“宝贝宝贝”的时候,你很感动,那就是诗,知道不?有时候你奶奶很久没见到你,在见到你时奶奶她会怎么说?
生8:乖宝宝。
师:乖宝宝,我很想你啊,是吧?――那就是诗啊。诗不一定要有很华丽的词语,诗或诗意就是你听了以后,内心感到暖融融的,感动你触动你的那种东西,那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让你很感动。……诗意的东西不大好琢磨,但是,生活当中感动我们的,提升我们精神境界的东西就是诗。我们当中有些同学不喜欢诗,跟不了解什么是诗或诗意还有一定关系;再一个,可能跟我们读诗的时候老是用一种办法读有关。所以呢,我今天就和同学们一起玩一玩诗歌。
“教师的作用不是告诉他人做什么,也不是命令,更不是帮助他人形成预言、承诺、指令和程序,而是置陌生于熟悉,置熟悉于陌生。”有很多语文教师善于在教学中通过唤起学生熟悉的情感体验去理解抽象而陌生的道理,课例中的“我”所在的是家庭的虚拟,是熟悉的奶奶和妈妈喊自己“宝贝宝贝”的情境,它所引向的却是对学生来说是抽象的、陌生的“诗意”。以“我”的虚拟介入的体验去理解陌生的概念,既亲切又深刻,这应该是教师的实践性智慧吧。
程少堂的这种注重自我生命体验的语文味课堂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切中了语文课堂的真脉。“体验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理解人生与社会的方式,也是人追求自身生命意义的方式,强调人的生命意义和精神建构。”(刘冬岩.实践智慧.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第169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体验正是师生享受生命、享受学习的过程,也是师生在语文课中追求生命意义和建构精神世界的过程。有了这些过程的顺利展开,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能力自然也会有效掌握。
二.语文味教学的生命体验之深层探视
以“渗透生命体验”为语文教学前提的理据,首先来自语言哲学。语文教育起于语言通过语言归于语言,讨论语文教学的生命体验的前提不得不追溯到语言哲学层面。“在语言理论中,不是形而上学,而是人类学起了主要作用。人成了宇宙的中心。……在物理事物的世界中寻找对语言的解释,那是徒劳无益的。”(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135页)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的的论断指出了语言与人的联系,这个联系自然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必然逻辑。坚持语言起源之感叹说的思想家们认为,“人类的言语可以追溯到自然赋予一切生命物的一种基本的本能:由于恐惧、愤怒、痛苦或欢乐而发出的狂叫”。(同上)这可以理解为,语言即起源于生命的体验,尽管这种体验最初是无意识的或者说是本能的,但是对于生命来说就是一种经历一种体验。语言起源于生命本能性的体验,也反映这种体验,所以,恩斯特・卡西尔说:“(名称)真正的任务不是描述事物,而是激发人类的情感;它们并非只是传递观念或思想,而是要促使人们去行动。”(同上)不管语言如何发展、发展到多么高级的阶段,语言与生命体验的联系不会割断。语言哲学原理告诉我们,语言与人以及人的生命体验的紧密联系决定了语文课的某些特性。
其次,从语言与生命的关系来看。福禄贝尔认为语言表现生命本身,致力于把生命揭示出来,“语言就是通过外化了的东西自助地向外说明和表现内在的东西”,而“人最内在的东西是一种不断地活动着的、活生生的东西,即生命”。福禄贝尔认为在语言教育中要让语言本身成为事实和生命结合的整体,这样,语言“成为真正的生命的语言,也就是从生命中产生和产生生命的语言”(福禄贝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事实”和“文本”,对于学习者来说都是外在的,如果不同学习者内部需要结合起来,母语也会成为陌生的东西。福禄贝尔认为,“Sprechen(说话)可以说就是使自己绽开,自己在自身内部分化、分裂、划分,也可以说是某一东西表现出该东西内部的最深奥的奥秘”(同上)。“使自己绽开”意即心灵的外化,说话就是通过语言表现内部最深的奥秘,程少堂认为“一流的语文课每一个细节都要进行心灵化处理”,这个理念用福禄贝尔的话说就是语文教师通过语文课“使自己绽开”。程少堂在论述“语文教学的三个世界”时,提到客观性教学世界和主客观统一的教学世界,他认为主客观统一的教学是执教者将师生生命体验和文本融合的教学,是有温度的“热美学”,如果语文教学与生命体验融合,那么,课文不再是待处理的东西,而是“生命的语言”或者“生命的文本”。
第三,汉语思维和汉语语法规律也是帮助我们理解语文教育内部规律的重要基础。申小龙先生认为,汉语的精神不同于西方语言的理性精神,而是充满了感受和体验的精神。(申小龙,汉语与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汉语思维是一种直觉思维,注重的是体认、体会、体悟,与主体生命紧密相连,体现了汉族人的哲学性格。这种哲学性格和语言精神表现在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中即为灵活多变的主体意识。郭绍虞认为汉语语法的基本特点是语词和功能都具有弹性(同上),这种弹性有时候看似随心所欲,实则充满了生气和韵味。从传统、规律来看,与西方语文教育执着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理性思考不同,中国语文教育传统中更关注对人生对生存的体验性思考,这样的传统正是汉语文教学的独特的规律之一。程少堂认为,“语文教师如果能做到把生命体验融入语文教学,就能‘借课文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真正做到讲的是别人的故事,伤的是自己的心,就能将只见‘心眼’的语文教学,变成能见‘心事’的语文教学。当然,这种‘心事’,不是仅属于个人一己之私的小情怀,化用鲁迅‘心事浩茫连广宇’的诗句来说,有语文味的语文课的这种‘心事’,是‘连广宇’的心事,是富有人性深度、寓有时空共性、甚至蕴含普世价值的人文情怀。”(程少堂,从语文味到文人语文,《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4))这一体会可谓契合中国哲学性格,也是深谙汉语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