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3 15:19: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环境问题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X196文献标识码:A
一、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
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市场机制可以有效率地配置资源,但要有一系列严格的条件。只有当这些条件都成立的情况下,亚当・斯密所描绘的神奇的“看不见的手”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如果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时,就出现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就是市场机制的某些缺陷造成资源配置缺乏效率,使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环境问题上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和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
(一)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环境既包括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环境实物资源,也包括环境容量、生态平衡和调节、空气质量等环境质量资源。其中一些资源可以被所有人共用,一些资源被一部分人共用,还有一些资源被私人利用。这就涉及到环境的物品属性分析。经济学根据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消费的竞争性,把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私人物品是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物品,公共物品是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共有资源是具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物品。将物品属性分析引入环境领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环境质量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像清新空气就是最纯粹的公共物品,既无消费的竞争性和也无排他性。即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对同一环境物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一个人不论付费与否,都不能从这一环境物品的消费中被排除出去,即环境质量作为公共物品,使得无法、很难或不必对其进行收费,私人企业赚不到利润,市场机制就无法激励其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来提供清新空气这一公共物品。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是失灵的,必须政府干预,由政府来提供公共物品。
2、环境资源的共有资源属性。像森林、地下水、野生动物等就是典型的共有资源,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由于共用资源产权不明以及不能或很难向使用共用资源的人收费,即人人都可以自由取用而不负担成本,必然导致环境资源消费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滥用环境资源。以我国的草场为例,由于草场属于共有资源,任何牧民都可以随时到牧场免费使用牧草,牧民们为了从牧场上获取最大收益,竞相增加畜牧数量,结果导致出现过度放牧现象,导致草场退化,甚至毁灭性破坏,这就是“公地的悲剧”。经济学分析认为,当今社会,资源的枯竭、生态的恶化,与共有资源的非排他性有密切关系。
(二)环境污染的外部性。环境污染是指经济活动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排入环境,超过环境容量和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恶化。“外部性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利益。”经济学认为,“市场之所以能有效率的运作,是因为价格向生产者和消费者双向传递了信息。然而,有时市场价格并不反映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当一种生产或消费活动对其他生产或消费活动产生不反映到市场价格中的效应时,就存在外部性。”外部性的内涵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当企业或个人的行为不是通过影响价格而影响另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环境时,便有了外部性存在;(2)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不一致。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价值规律无法发挥作用,导致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这种非市场性的影响,对社会有利的称为正外部性,对社会不利的称为负外部性。将外部性理论引入环境领域,实质是把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放到环境-经济复合系统中考察,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环境污染是一种典型的负外部性,产生了不能全部反映到市场交易价格中去的额外社会成本。如上游化工厂向河流中倒入废酸液,使下游的游乐场所不能用于游泳或钓鱼。由于无须向任何人赔偿损失,从而导致外部不经济的产生。由于环境污染并不构成私人生产成本,必然出现企业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异。这一差异被转嫁给社会和公众,外部性成本的顺利转嫁,必然导致这种带有负外部效应的物品的过度供给行为,使资源配置扭曲,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社会福利损失。
二、环境政策的创新:与市场的整合
(一)国际的启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环境问题既要用足市场机制,又要依靠政府干预,但政府的干预应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前提,以弥补市场的功能缺陷。近10年来,西方国家环境政策手段已经开始由传统的命令――控制型手段向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转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1年提出的《关于在环境政策中使用经济手段的建议》,建议成员国更加广泛、坚定地采用经济手段,以作为其他政策手段的补充或替代。该建议提出了4类经济手段供成员国参考:一是环境税和收费;二是许可证交易;三是押金制度;四是财政补贴。该建议推动了经济手段在欧美国家的应用。
目前,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中,已有许多国家征收环境税,尤其是欧盟一些国家,已将环境税作为优先使用的环境政策工具。环境税是国家为了保护环境与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凭借其权力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征收的一个新税种。它主要有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行为税和有污染的产品税两种。前者如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税;后者如含铅汽油税、含氯氟化碳产品税。发达国家现在应用最广泛的环境税是燃料环境税,如对含铅、无铅汽油实行差别税,对含硫、含碳燃料征收硫税、碳税等。
对我国来说,应借鉴发达国家对污染大户课征高额环境税的做法,大幅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待条件成熟再逐步向环境税过渡。排污收费标准的提高和收费方法的改革,在短期内可能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负面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对社会、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是有利的,可以促进企业积极开动脑筋来控制污染,降低环境成本,最终也能使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得以提高。
(二)环境政策的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起源于20世纪初关于福利经济学的分析,以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所表述的政策措施为代表,即为了消除外部效应,对产生负外部效应的单位征税或收费,对产生外部正效应的单位给予补贴,这就是“庇古手段”。虽然这种环境经济政策需要政府对费额、税率制定的科学性,但对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会产生动态有效的刺激,促使企业开发新技术,新的环境友好产品和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因为每一单位的污染削减,都将以节税的形式得到回报。随着20世纪七十年代著名学者科斯的“产权理论”的兴起,运用“科斯定律”来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很大发展。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指出,污染问题是相互的,因为制止污染也会给企业造成损失。既然日常的商品交换可以看作是一种权利(产权)的交换,那么污染权也能够交换,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使污染问题达到最有效率的解决。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排污权交易、自愿协商为代表的“科斯手段”。排污权交易的主要内容是:充分利用市场主体的自发的趋利避害本能和市场交易工具,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进行环境保护。即政府向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企业根据排污许可证向特定地点排放特定数量的污染物,排污权是可以买卖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排污权。“科斯手段”的管理成本低,有利于刺激企业革新技术,减少污染排放,以多余的排污权在市场交易而获得利润回报。
综上所述,环境经济政策与命令控制型政策相比较,命令控制型政策需要直接决定污染控制,需要实施者监测污染物排放,具有强制性,以政府行为为主;而环境经济政策是为污染控制提供财政上的激励,不需要实施者监测污染物排放,具有诱导性,以经济主体参与为主。通过要么在污染者与公众之间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如环境税收或收费、财政补贴和产品税等;要么创建一个新的市场,如排污许可权交易,使经济主体以他们认为最有利的方式对财政刺激作出自主反应,从而达到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两者关系的目的。
三、更好地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综合利用资源
1、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有的国家发展以节能、节材、节水、节约资本等重效益、重品种、重质量的工业生产技术和制度;有的国家调整工业内部结构,由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深加工、精加工的“朝阳工业”转变,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2、重视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很多国家提倡废物资源化,把再生资源称为“第二次物料革命”,或“第二矿产资源”。例如,巴西、意大利每年所消耗的贵金属几乎全部来自再生,其他废旧金属的80%~90%均被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为减少水资源消耗,有些国家工业用水的回用率已接近100%。
3、对资源内涵的认识愈来愈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注重物质投入的外延正在向注重资源内涵扩大的方向转变。如回收利用垃圾也能创造新的价值,日本对垃圾回收利用率高达90%,法国每年从垃圾中回收废纸占造纸工业原料的40%。现在世界各大国正在进一步对回收垃圾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以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荷兰正设计用“雨”(利用雨水下降冲击力)发电。此外,将还有更多的替代资源、人造用品面世。
(二)推行清洁生产。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规划活动中心首先提出清洁生产,定义为:“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中国21世纪议程》将清洁生产定义为:“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
很多国家为推行清洁生产,正在实施“零废物排放”工业(简称零排放工业或闭环式工业),其实质是从生产过程和产品两方面理解的:一是就生产过程而言,为实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将生产过程中一端的废弃物排出,转为另一端的原料输入的方法;或者将一个生产部门的废弃物作为另一个生产部门的原料供应;二是对产品而言,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和开发一些生态产品。生态产品也称“绿色产品”或“环保产品”,其含义是指能够保持社会环境和对人类无害的产品。例如,德国制造世界第一种生态轮胎、生态电视机、生态冰箱,日本制成生态电池、生态塑料渔网,加拿大开始生产实用的燃料公共汽车(无污染物排放),美国研制出生态服装,瑞典推出一种生态画,我国生产出安全、营养、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等等。可以预料,绿色产品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
(三)树立生态技术观。每当新科技成果向经济建设转化时,总会带来生产的大发展,产生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和质变效应。然而,进一步深思,又发现另一种倾向,大多数技术的应用,如果是以单一目的性――经济效益为前提,那么技术越尖端,单一目的性越明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就越大。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技术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这主要取决于人类自己,而非技术本身。
21世纪的技术观应当是生态技术观。生态技术观的含义为:1、科技发明的指导思想,要坚持技术的单一性目的与多元性目的的统一,即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双重目的,或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多重目的;2、科技成果的应用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内在承受性和外部承受性,如资源再生循环技术、环境无害技术,都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
我国2000年经济发展目标规定:“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将经济发展区分为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高,这是人类在发展上的一次跃进。旨在把经济发展引导到低投入、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持续发展道路上来。
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并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因为现展越来越依靠环境与资源基础的支撑,但随着环境恶化和资源耗竭,这种支撑已越来越薄弱和有限。因此,越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越要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以获得长期持久的支撑能力。这是可持续发展区别于传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我们要更好地处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作者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部)
主要参考文献:
一、与中国工业化推进相伴生的环境问题综述
2010年,中国GDP总量将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在国人为中国的GDP总量在2010年度首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倍感优越的时候,中国的工业环境问题却已经逐步演化为不容大众忽视的重要角色。当山西的煤老板在北京一掷千金,购买豪宅时,山西的百姓却只能享有灰色的天空和呼吸着富含颗粒物的空气。当石化双雄驰骋世界石油行业,所向披靡的时候,油田开发地区的人们却对石油污染事故隐患心有余悸。与此类似的还有中国的钢铁行业、造纸业、核电工业、有色金属行业等等。而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的稀土行业。
对于稀土开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环境问题,国内外的很多专家学者都有深入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胡江云认为,国内稀土企业间恶性竞争,互相压价,是造成稀土低价出口,给国家和环境造成巨大损失的原因。要想获得定价权就必须建立完备的稀土储备制度。成都商报评论员付克友也认为应当加强对国家战略资源的监管力度。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中国应该建立稀土OPEC,应该对稀有金属战略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和全面的评估。
二、中国稀土工业环境现状
仅以包头为例,中国80%的稀土资源集中在这里,素有“稀土之都”的称号。1990年,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这里成立,1992年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并成为了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高新区现有注册企业1500多家,有来自美国、英国等11个国家投资的三资企业39家,上市公司投资企业18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22家,占包头市的93.9%,占自治区的45.6%。近年来,高新区经济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8年,工业总产值完成784亿元,技工贸总收入完成76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3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30.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出口创汇5.5亿美元。
很显然,这是由一组组的完美数据拼接而成的一个经济报告。对于很多发达国家而言,这样的经济增长简直如同一个奇迹。因此,也就不奇怪为何有如此众多的人看好“稀土”这一比黄金和钻石更有魅力的稀缺资源。但是,在包头市西北郊,一个新建的居民小区,孤零零地矗立在110国道北侧,而要入住这里的村民无不是因为同一个原因而搬迁至此――环境污染。包钢集团公司的白云鄂博矿,铁矿石和大量稀生。包钢在采选铁矿石后,含有稀土的副产品暂时无法利用,就随废液通过管道输送到尾矿坝堆积,日积月累,已形成了目前容量达1.7亿吨的“稀土湖”。而“稀土湖”带来的不只是溃坝的危险。在大坝周围,陆续发生过绵羊长獠牙、村民患癌症、庄稼减产等事件。
中国稀土工业不仅仅污染严重,而且,稀土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产业经营仍然以粗放式为主,缺少核心科技,没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中国的稀土工业只能以稀土粗加工为主,然后,粗加工的产品再低价出口到日本和美国等稀土进口大国,这些国家拥有绝大部分的稀土开发技术专利,他们在自己国家不开采稀土,而是对进口的稀土实施储备和深加工,通过深加工的稀土产品,品质好,应用性强, 高价返销到中国,从中牟取暴利,而把环境污染等稀土开发遗留问题,留给了稀土开采的国家。锡士认为,中国稀土的烂采贱卖,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还有外国公司绕开中国相关法规,获取中国稀土资源等等无一不影响到中国的稀土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
要想扭转中国稀土行业的不利局面,使得稀土产业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合理的行业发展规划体系有针对性的处理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协调问题。柳正认为,应当强化稀土行业管理措施,通过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出口管理和总量控制以及加快技术进步来推进产业升级改造。刘余九认为,中国在向稀土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建立行业自律规则,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产品单耗、消除污染、综合利用所有资源并建立起循环经济模式。
中国要想彻底摆脱资源开发与环境污染的困局,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有计划的建立战略资源的储备体系网。这个体系网除了有中国已经开始建立的石油资源储备体系,正在建立的粮食安全体系,以及稀土资源保护体系等,还应该拥有环境资源保护体系,为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把生态环境作为一种战略资源保护起来。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留下一片净土。
第二,要逐步放松对一些关乎民生的行业的垄断,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行业优化。
第三,政府应当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到绿色产业中来,特别是科技环保新型类产业,政府要在扶持力度上有所加大。稀土等行业产品升级换代有赖于资金和技术,只有加速科技进步,加速环保技术的推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困局。
第四,建立各个行业的民间保护组织,例如行业协会之类的,有利于控制行业产品价格,便于同国际竞争者谈判。戴劲松 、何丰伦、郭立就从稀土行业的角度分析,认为中国要建立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组建专门的稀土进出口公司来控制稀土出口价格,重拾定价权。推而广之,中国的石油行业,煤炭行业也可以成立相应的行业协会,来增强中国的行业话语权。
参考文献:
改变了农村的经营状况,增进了农民创收的积极性。虽然农村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我国农村的自然环境却面临着因发展而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农村环境的污染不仅直接影响农民的身体健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不仅对加快农村经济建设步伐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且对现代人和后代人的身体健康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我国农业发展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
我国农业的发展是不平衡和不合理的,耕地分布不均,且大量耕地分布在中、东部地区。西部的耕地不但分布面积小,多为坡地且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的现象严重。沙漠化面积逐年扩大,50年代沙漠化面积每一年扩展1560km,现在每年以3400km扩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扩大到33万km,使绿洲面积逐年缩小,呈现沙进人退。
在西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逐年扩大。目前贵州石漠化面积139万/km,占全省土地面积7.9%;广西溶蚀造成石英化面积4.8万km,占山区面积47%。我国可用耕地面积少,且大多数耕地比较贫瘠,加之我国人口数量多,人均耕地面积更是少的可怜。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处于世界平均耕地面积的末位。十几亿的人口需要消耗的农产品的数量巨大,不仅如此,现今的能源危机问题严重,生物能源的开发,加快了对农产品数量的需求。为加快农产品数量上的供给,现如今最简单且高效率的做法只有大量的施加化肥、农药。而大量化肥、农药的施加,又进一步破坏农村的环境,使原本更加脆弱的农村生态系统更加不堪一击。大量化肥的使用使原本贫瘠的农村耕地更加贫瘠,且成土地板结现象,降低农作物的每亩单产。为增加耕地的产量,农民不惜加大化肥的使用力度,如此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致使农村的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据统计,1996年我国化肥施用量38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单位面积使用量居世界中等水平,但我国化肥利用率平均只有30%~50%。农药使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1995年达26.8万吨,而喷洒的农药大约只有1%左右接触到目标害虫,绝大部分农药残留在土壤、水体、作物和大气中,造成了对粮食、蔬菜以及大气、水体等环境要素的污染。除了种植业对环境的污染,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也对农村环境产生了污染。畜禽养殖业从分散的农户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禽畜粪便的污染大幅度增加,日益成为农村环境的一个重要的污染源。禽畜粪便的大量积聚而未经有效的去臭、去菌的处理,严重污染了环境并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
二、农村公共产品的配套不完善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
从改革开放至今,农村的公共产品的供给一直落后于城市的公共产品的供给。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供给远远落后于城市,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公共产品的供给更是少之又少。农村的固体垃圾没有得到集中的收集和处理,只是由农户自认的放置于露天场所和随意丢弃,往往农户自家院墙外就是垃圾堆放的地方,还有一些垃圾是走哪丢哪,在食品包装盒、废纸和一些应该回收消毒的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由于农村下水管道的缺失,使得农村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肆意倾倒。造成了农村环境质量的严重恶化。例如,每年产生量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量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调查表明,农村聚居点的环境质量除了大气污染指标外,其余已显著劣于城市。而城市的垃圾掩埋场大都处在郊区,或者临近农村,农村的土地重金属的污染进一步恶化。
三、发展乡镇企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不够,造成环境污染
近几年来,我国的乡镇企业普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乡镇企业被认为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生力军。对乡镇企业急于求成、立竿见影的发展心理,使得乡镇政府对本地的乡镇企业的发展管制较松,只要能赚钱,只要有钱赚,就可以投厂建设就可以开工生产,而不顾其生产对环境有无影响,或者明知是污染较重的项目也可以建厂生产。即使已明知有一些乡镇企业的生产对本已很脆弱的农村环境造成污染,既得利益集团由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不愿着手解决此问题。而是任由废水、废气、废物不经任何处理而排放到环境中去。
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据统计,1990年全国乡镇企业的“三废”排放大体为:废气2.08亿标立方米,废水排放43.8亿吨,固体废弃物产生量0.51亿吨,而且增长很快。据1997年公布的《全国乡镇企业工业污染调查公报》显示:1995年全国乡镇企业“三废”排放量达到工业企业“三废”排放量1/5~1/3,乡镇企业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80年代的11%增加到4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的一半以上。
我国农村环境面临的形势非常严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国经济要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已经成为其制约瓶颈,如要打破此发展僵局,农村的环境治理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对农村环境的治理不仅是从简单的自然环境的治理,更是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前提,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随着农业播种面积扩大,秸秆的产量也随之增加。2014年,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1400万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约为733.3万公顷,全省秸秆资源总量9000万吨(风干重)。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利用结构比例为3:3:3:1,其中炊事采暖利用约占30%;用于畜牧业饲料约占30%,焚烧或腐烂变质约占30%;用于秸秆还田、工业原料和食用菌基料约占10%。随着农村地区社会生活水平提高,每年约60%的秸秆被废弃,并在田间直接焚烧。
1秸秆过剩焚烧原因分析
秸秆大量过剩在田间被直接焚烧处理,分析其具体原因主要有如下因素所致:
1.1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日常生活燃料由起初的秸秆逐步被煤碳、电、液化气取代,只有极少比例的家庭仍采用秸秆作燃料。
1.2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
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家中留守的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秸秆收割劳动力明显不足。
1.3畜牧业利用率低。
秸秆作为畜牧业草料使用率逐年降低。
1.4秸秆收割耗时费力
农忙时节,农民为了省时、省力,大量秸秆被遗弃在田间,并直接焚烧处理。目前,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产生的大量秸秆主要以燃烧的方式在农田内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不仅造成了巨大的农业资源浪费,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空气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对高速路、铁路、航空等也带来了交通安全隐患。虽然各级政府都很重视,每年都提早加大宣传,并采取很多禁烧措施,层层开会,签订责任状,甚至动用警力分片加以管制,但最终效果仍然收效甚微。
2秸秆焚烧的主要危害
2.1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破坏
大量焚烧秸秆不仅使空气遭受严重污染,也给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不利影响,焚烧产生的浓烟气中含有大量的TSP、PM10、PM2.5、CO、CO2和SO2等有害物质和气体,每年焚烧大量的秸秆也加剧了温室效应。焚烧秸秆会使土壤中原有的腐殖质含量减少,致使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据测定,每焚烧一次秸秆往往使土壤有机质下降0.2~0.3%[1],土壤环境质量遭到破坏,影响农业正常生产。试验表明,焚烧秸秆初期的土壤速效养分P、K含量高于秸秆还田处理,尤其是速效P含量远高于秸秆还田;秸秆焚烧比秸秆还田除草效果好,且可使部分病虫害减轻[2]。但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破坏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和农田生态系统,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会导致土壤沙化程度增加,使土壤保水性能减弱,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2对生命财产的危害
焚烧秸秆不仅使空气受到了污染,而且焚烧产生的烟雾容易长期笼罩在天空,长期呼吸可使人出现眼红、流泪、咳嗽等症状,并容易诱发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形成较大的威胁。秸秆焚烧很容易引起火灾,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秸秆露天焚烧导致火灾事故也屡见不鲜,每年都会有因焚烧秸秆造成大量财产损失和人员在火灾中丧命。
2.3对交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秸秆内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含碳量高,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形成黑烟。焚烧秸秆产生大量的烟雾,造成了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浓烟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对交通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机场每逢农作物收割季节都深受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有时机场能见度低于400m,严重影响机场航班正常起飞和降落,一旦导致事故,将造成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
3解决当前秸秆焚烧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3.1政府部门应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扶持力度
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构建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着眼于农民得实惠、企业增效益。
3.2监管部门应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落实具体措施
加强对地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督促和指导;加强秸秆禁烧监管,对秸秆禁烧等做出具体规定,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实行群防群治;加大实时监测和现场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违规焚烧行为。
3.3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实现其科学利用的一项有效途径。秸秆在土壤中分解后能提供各种微量元素,秸秆直接还田在改良土壤性状方面要比其它类型的有机肥料效果好。秸秆还田还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雨水入渗,抑制水分蒸发;调节地温,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促进土壤水分转化与分解;保护土壤表层,防止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秸秆腐烂后可增加有机质和腐殖质,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团粒结构,增加孔隙率,降低土壤耕层容重。
3.4秸秆青贮
秸秆青贮,弃物变饲料青贮技术就是把新鲜的秸秆填入密闭的青贮窖或大型塑料薄膜袋内,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达到长期保存其青绿营养特性的一种简单、可靠、经济的秸秆处理技术。秸秆青贮是处理秸秆的一项既经济又环保的科学方法,该方法对选料、工序、设备等要求都不算高。
3.5秸秆饲料
秸秆饲料是将秸秆切短做成干草或制成青贮饲料供给牲畜食用,该方法不仅合理的利用了秸秆资源,避免了浪费和焚烧,而且也为牲畜饲养户节省了成本。
3.6秸秆建材及草编
秸秆建材及草编是秸秆加工利用的新兴领域,通过科学配方,产生化学反应,让秸秆成为填充料。该种建材的特点是重量轻、安装方便、防火、阻燃、防震、价格便宜。秸秆建材及草编合理的利用了资源,减少了树木的砍伐,保护了自然资源。
3.7秸秆发电
通过在高温、高压锅炉中直接燃烧经过预加工的秸秆产生热能,再进一步转化为电能。秸秆发电减少了煤炭的使用,合理的利用了资源。
3.8秸秆气化
秸秆气化是将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像玉米秆等植物秸秆在缺氧状态下通过热化学反应,将秸秆中的碳转化成可燃气体的过程。产出的可燃气体可供民用炊事、取暖、农产品烘干、发电等使用。该方法实现了秸秆向可燃气转化,由于技术含量高、设备工序复杂,投资大,需要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4结论
通过对我省每年农业秸秆大量过剩实际情况,当前农民大量焚烧秸秆的普遍行为,以及秸秆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可知,解决当前农业秸秆过剩和焚烧问题意义十分重大,只有采取长效的解决对策才能将农业秸秆变废为宝,实现秸秆的资源化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1.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并对人类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从环境问题的概念可以推出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可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人类从环境中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①人口压力过大。全球人口急剧增长和庞大的人口数量使人类对资源的需求超出了环境供给资源的能力,从而使资源短缺;同时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类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造成资源破坏和浪费,从而出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③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造成了高投入、低产出和高污染,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影响
环境问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环境污染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物的生长;生态破坏影响人类和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资源短缺和资源供应紧张,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环境问题的类型、形成原因及影响(表1)
二、我国三大生态破坏问题的分布、成因、危害及对策分析(表2)
三、全球性环境问题分析(表3)
四、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分析
1.城市与农村的差异
城市人口集中、房屋集中、工业产业密集、交通运输繁忙,废气、废水、废渣、噪声排放量大,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
中图分类号:TD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自然环境日益恶化问题成为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工作。环境恶化的重要表现就是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而地质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也开始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目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客观要求我们必须进行相应的治理。
1.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在我国一般来说矿产资源开发区都处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或者处在滑坡、泥石流等原生态灾害高发的山地区。矿产开发产生了一系列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由两方面造成,一方面是当地原生态地质环境决定的,另一方面是人为开发矿产资源所造成的,当前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是影响和改变矿山地质环境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矿山地质环境有两面性,较大的地质环境容量和良好的地质环境质量对于矿产开发是有利的,而脆弱的地质环境则制约着矿山资源正常开采。由于我国多数企业不合理的工程开采,使得目前矿山系统十分脆弱,经常会发生各类地质灾害。矿产资源开发与原生态地质环境相互作用, 导致原生态矿山地质环境因开采强度而产生复杂的变化,一旦矿山地质环境超出了矿山环境的所能承受范围,就会引发地质灾害的爆发以及累积性的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等一系列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也会大面积的威胁到当地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当前就如何实现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以及保证地质环境脆弱地区人民的正常生活,是我们当下研究的重要课题。
2.破坏矿山地质环境所引发的环境问题
2.1 地表环境开采沉陷问题
随着矿产资源被开采出去后,在矿山内部便会形成采空区,随着采空区面积的加大,内部岩层会在大面积状态下弯曲断裂,这使得采空区岩层和地表之间产生连续的弯曲变形,随之出现塌陷。地表环境严重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塌陷会造成地表大面积积水,这会导致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以至于粮食绝产,地表农耕地成为洼地。沉陷情况的出现还会造成地表或者地下建筑的损坏,也会导致建筑地基产生不均匀塌陷,以至于建筑物开裂或倒塌。
2.2 对于水资源的污染破坏
随着矿山地质环境遭到破坏,矿山地下水位也会随之下降甚至干枯,主要是由于在采矿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不仅水资源使用过量而且在这其中还有大量的浪费,所以会导致地下水位平衡系统受到破坏,以至于水资源枯竭或者地区河流断流,还有就是在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中所产生的有害矿物质下渗到地下,引发地下水污染。
2.3 矿山开采后的垃圾污染
随着对矿山的开采,相应会从产生很多废渣和垃圾,随着开采的不断进行,垃圾和废渣会越来越多,进而会导致滑坡、突涌等事故,危害当地人民正常生活,而且矿山固体废弃物中经常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长时间的堆放以及在自然环境作用下会与空气进行氧化作用从而分解,有害金属元素随着雨水而进行流散,导致污染水体,破坏当地耕地土壤,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粮食质量。
3.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方法
3.1 进行科学划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等级
对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和保护应该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经济规律,基于国家实行矿产资源整合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要因地制宜的进行分区管理、分类管理。首先要弄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基本情况, 再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的基本情况进行分类。主要采用的原则是“分类指导,分级处理,分区推进”。对矿山地质环境展开科学的分类,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模式,对于不同的矿种和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时间段应该采取不同的相应治理方式。
3.2 建立相应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措施
在过去的时间里,我国矿山开发一直忽略对其的保护与治理,以至于现在留下很多遗留问题,以至于现在保护治理工作进展起来困难很大,虽然政府多次对于不合格企业进行相应整顿,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新的地质环境问题还是时有发生。加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于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治理研究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矿产种类进行差别化管理, 并相应定制不同的政策管理办法以及技术标准,以便于更好地推进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这也有利于更好的保护环境和矿产资源。
3.3 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理论研究
为了更好地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治理与保护,要求我们对于不同类型的矿产、不同开采方式以及不同的地质条件进行不同的操作,进行相应细致的科学研究,此外对于矿山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类型以及影响控制因素也要进行相关理论研究。研究过程中的主要目的是对于山地矿山泥石流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和重金属元素污染等环境污染研究,通过以上这些实际问题的研究可以为相应部门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提出理论依据以及实际指导。
4.结语
总之,只有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矿山环境,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加强监测与信息化的管理,积极的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防止和避免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最终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将是一个长期而重要,但又十分艰巨的工作。这不但需要国家相关机构的努力,更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支持。也只有真正做到合理科学的开采矿山资源,在遇到环境问题时能够积极稳妥的处理,才能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同时也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巨大财富。
参考文献:
0 引言
河南省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河南入境旅游人数的增加,在旅游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在逐步显现。生态旅游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以倡导人们认识自然、善待自然和观赏与感受自然生态环境为目的的绿色消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河南省入境旅游人口增加,人们对更为健康的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更为加大,这就加速了河南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和生态旅游业及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河南省生态旅游中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对策和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 河南省生态旅游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河南省绝大多数生态旅游区是在有着较好的原始生态环境,很浓的地方文化特色风土人情,经济相对贫困、落后的地区。当地大部分旅游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及景区经营者把景区当作一种为其不断创造财富的商品,更有甚者,为了摆脱当地贫困的现状对生态景区过度地开发破坏,对游客人数毫不限制,造成当地环境与旅游之间的矛盾突出。有些景区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不顾对景区生态的破坏,一味迎合游客,例如:对生态景区过度改造,生态景区垃圾超出承载力,焚香不节制等等。管理部门不是依靠合理的规划生态旅游区增加收入,而是靠不断地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建设更多的宾馆、餐馆、旅游消费场所等等。这些对河南生态旅游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1]。
2 防治对策及措施
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需要长期的过程,当地生态旅游中的环境问题也较为突出,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一系列的应对措施[2],如下:
2.1 控制生态旅游开发强度,限制景区游客数量、加强生态意识教育
生态环境容量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生态所能净化和吸收的污染物和每个游客所产生的污染物的数量,也就是说生态环境自身恢复所允许的游客数量[3]。数据显示,一个旅游区主要景点的游客容量应为60~100平方米/人,一般景点的游客应该为100~200平方米/人,如果超过这个界限,就会使生态环境超出其承受能力,从而导致生态失衡。
为了保持河南省旅游环境的质量,使后来的旅游者能够体验与现在旅游者同样的旅游经历,需要河南省旅游局、旅游企业、产品经营者和旅游者共同努力才能做到。因此,必须加强对当地游客及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让入境旅游者认识到自然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人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在加强生态教育的同时,也相应做好惩罚措施。
2.2 合理规划布局河南省生态旅游景区的功能区
不同的旅游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力不同,作好河南省景区规划可以减少旅游活动对风景区环境的破坏,将区内各地块的用地性质与游憩利用方式相对应[2]。以南阳市旅游规划为例:如老灌河水上游戏漂流等户外运动区;西峡恐龙遗迹园特殊自然区;宝天曼原始森林中央保护地,社旗山陕会馆、内乡县衙等历史与文化古迹区等。对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要坚决禁止游人进入。
2.3 生态旅游景区的服务单位
对导游进行定期考核,培养其环保意识,主要形式以考试及对所带游客团队问卷调查。对生态旅游景区内的垃圾采用管道集中收集,固体垃圾要及时定点收集处理,对那些随意排放废水和乱倒垃圾的单位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4]。
2.4 建立环境监测系统,严格控制游客容量
加强生态旅游过程中的技术参与和指导,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商业运作这些都是允许的。为了更好地使河南省的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地开发利用,必须依靠科学的规划,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对入境旅游人员进行规范要求;另外应该规划出更为合理的旅游人数、游览路线,计算出每个生态区的环境承载容量。在这些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走景区可持续发展路线;对旅游区淡季、旺季时入景区人数作更为合理的规划,使在旺季不能超出其承载能力,淡季制定出吸引游客政策,提高旅游区的功效,增加游客数量[5]。
参考文献:
[1]庞少静,我国生态旅游开发中的若干环境问题及对策[J].自然生态保护,2004(9).
[2]段文霞,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J].四川环境,2004,23(1).
[3]王佳等.生态旅游环境问题与环境承载力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6(2):203-207.
[4]赵燕丽,生态旅游中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7).
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4-0144-02
1 HSIS系统概述
HSIS系统是基于GIS而开发的专门研究地下水和环境问题的信息系统,其中文名称水文地质空间信息系统(hydrogeological spatial informationsystem,简称HSIS)。它能够对地下水和环境进行模拟、预测、分析和评价,可以很准确的探测地下水和环境问题。从软件角度讲,它包含了数据管理、应用模型管理、空间分析、数据转换、空间数据查询与检索、系统管理等6大模块。HSIS是由GIS发展而来,因此它拥有GIS的基本功能,并在GIS的基础对其进行扩充和完善,具有更完善的功能。通过上述六大模块,它能够对地下水和环境进行动态监控、相关数据分析以及环境检测和评价等等。正是由于它可以实现在同一平台上对地下水及其环境问题的信息管理、模拟、分析、预测和评价的一体化。如今,HSIS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水和环境问题分析。
2 基于GIS的地下水及其环境问题分析
2.1 基于GIS的地下水及其环境问题的分析途径
1)首先是要采集地下水与环境状况数据信息,将采集到的这些信息存储在HSIS系统中。HSIS系统可以很方便的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管理、加工和传递以及结果输出。在HSIS系统中,有一块专门管理水文地质空间信息的模块,它是数据库中一个子系统。在HSIS中该子系统以树状形式显示空间数据信息。其一级菜单为水温地质专题,二级菜单包括地质水文研究程度、地下水动态特征、埋藏特征、类型分布等等。该数据库的建立是利用SQL2000软件。该系统实现对空间信息方便、高效的查询、更新、维护等等。注意在对地下水和环境空间信息提取的时候要尽可能的扩大范围,因为不同的地区其地理结构、土壤结构等等都存在差别,要避免所取的信息具有片面性。
2)在采取了水文地质空间信息之后要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在GIS系统中有一种专门分析水文地质空间信息的应用-空间叠加分析。它的原理是提取各种地下水和环境图进行叠加,叠加之后再对反应的数据进行计算,以此可以比较系统的对水文地质实体的多要素综合分析。比如说可以对地貌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图以及植被、土壤等图件叠加,通过对这些图叠加反应过程分析可以很容易的认识地下水形成和赋存规律。还比如说对潜水埋深分区图和土壤盐渍化图进行叠加分析运算,就能够发现土壤盐渍化发生的位置与潜水水位的距离,根据其距离可以帮助相关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治理盐渍化措施。
3)在对水文地质空间信息的综合分析之后,便可以对各项具体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在对各项数据信息分析之后对水文地质要素间进行统计分析。HSIS的统计分析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而分为多种类型,比如常规统计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灰色分析和频谱分析等,这些分析方式通过对地下水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并及时的将分析预测结果报告出来,有效的报告地下水及其环境问题。同时还可以利用计算公式对诸如河床输水量与其单长渗漏率之间的关系等类型的计算,还能够对各区域的水样水化学分析,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地下水水化学的形成与水平分带规律。在传统的分析计算中,这些方面的计算是依靠研究人员纯手工的分析计算,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采用HSIS系统可以很方便、快捷的完成其查询、分析和计算,并且准确率很高,其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
4)计算地下水资源量和模拟地下水数值。利用HSIS系统可以很方便、准确的计算出地下水资源量,包括其开采量、剩余量等等。在计算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区域划分,确定每个区域的边界条件,然后将各项相关数据录入HSIS系统,系统可以自动进行图层和相关数据之间的空间运算。通过计算机结果我们可以得到计算域上各种补、排量与重复量等相关数据。研究人员还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对划分区域内的地下水和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同时还可以对各种量进行统计分析与潜力分析。这些计算都不受到其他条件干扰,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可以在系统中反复计算和验证。
2.2 基于GIS的地下水及其环境问题的分析效果
通过对达茂旗内蒙古牧区的植被总盖度与地下水埋深的相关数据的计算统计分析,可以知道各种影响地下水和环境的因素。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土壤的成分、植被生长状况和水环境状况,在这三个方面中又包含了众多小的指标。HSIS对此设计了众多指标评判标准,可以很准确的分析出地下水和环境的现状以及受影响的程度,为达茂旗内蒙古草原改善牧区内生态环境提供依据。
2.2.1 环境问题的分析效果
干旱会直接导致农作物歉收、绝收。沙尘天气对人们生活的不良影响更是不胜枚举。如果开采地下水对干旱草原的生态系统影响不仅限于草原退化,导致地下水循环系统失衡,大面积的草原不能从地下获得水分供给,草原和沼泽面积缩减、干枯,空气质量和湿度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地区的降水。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将直接导致草原退化、土壤沙化,最终使广袤的草原逐渐变成沙漠,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们将面临长期的干旱和沙尘天气的威胁。可以大量种植适合的植被,并且通过人工降雨的方式进行灌溉,长久的努力将使草原荒漠化的情况得以改善。
2.2.2 基于GIS 的技术方法
制成达茂旗内蒙古牧区的浅层地下水开采耗能的空间分布图, 对其分析得到开采耗能的空间分布特征:自20世纪60 年代以来,浅层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牧区植被浅层地下水耗能大幅度增加,开采浅层地下水耗能以及耗能差值都呈递增趋势,地下水耗能差值最大值从4760 kW ・h/km2增加到8568 kW・h/km2。因此,控制达茂旗内蒙古牧区的城市超采浅层地下水,是减少研究区农业生产地下水开采耗能及其生产成本的最主要措施。
3 结束语
如今,我们的环境正在遭受着严重的破坏,对地下水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迫在眉睫。对地下水和环境的探测技术的利用就成了关键。基于GIS的水文地质空间信息系统HSIS的应用,极大的帮助了研究人员对地下水和环境的研究分析,它通过建立一些数据管理平台,能够很方便、灵活的对各项数据实现存储、统计、计算和分析,并能够模拟低下水和环境,计算出不同时段节点地下水位以及每时刻计算域内各源汇量及边界流入流出量。该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项目基金
中国水科院科研专项项目(MK2012J03,MK2013J09,MK2013J04,MK2013J11)
参考文献
[1]陶象武.基于GIS的流域地貌形态分形空间变异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2]王伟.转型期中国生态安全与治理:基于CAS理论视角的经济学分析框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3]吴磊.三峡库区典型区域氮、磷和农药非点源污染物随水文过程的迁移转化及其归趋研究[D].重庆大学,2012.
[4]马雷,钱家忠,赵卫东.基于GIS的地下水化学类型空间分区方法[J].煤炭学报,2012(03):490-494.
[5]陈超.基于GIS的第四系地下水资源价值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中图分类号:B845.65文献标识码: A
本溪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矿产资源丰富,是国家黑色金属和建材原料的重要产地,人类对其开发利用的历史悠久。在长时间、大规模、高强度开发的同时,矿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诱发各种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此外,由于矿山开采及延伸产业造成的土地破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相对突出,亟待解决。
1 矿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1 地质灾害
本溪市地质灾害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本溪地处山区,降雨集中,是地质灾害的易发区。矿山的开采会破坏岩石应力平衡状态,有些尾矿堆放处置不当,顺沟而堆,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山体滑坡;资源开发活动导致矿区地表植被的破坏,长期的露天矿边坡、废石堆、尾矿库每年可造成大量水土流失,甚至垮塌形成滑坡,造成人员伤亡;尾矿库的溃坝而形成泥石流、岩土崩塌;过量地下采矿活动造成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矿山地质灾害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损失[1]。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等灾害共292处,共造成4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6165万元。全市共查出各类易发地质灾害隐患点462处,其中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达39处,威胁人口约64428人,威胁财产约86613万元[2]。
1.2 资源损毁
矿产开发本身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其资源开采行为对土地资源造成很大的破坏。开采活动对土地的直接破坏,如露天采矿剥离表土,挖损土地,破坏地表植被,堆放尾矿、废石土、矿渣,占用土地从而造成堆置场地植被等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地下开采使岩体内部应力平衡受到破坏,可导致采空区上覆岩层发生位移、变形直至破坏,地表面貌变得支离破碎。矿山开采前一般多为森林、草地等自然植被覆盖的山体;开采后砍伐森林,压覆、毁坏土地,山体遭到破坏,废石与垃圾堆置,严重破坏自然景观,直接影响景观和环境功能[3]。
1.3 水土流失
矿产资源开采占用了大量林地、破坏植被、土体被剥离、土壤可蚀性增加,抗侵蚀能力降低,地形切割加剧,易造成水土流失;矿产资源开采中产生大量的烟粉尘和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沉积于土壤表面或渗入土壤,改变了矿区土地资源的结构、功能和性质,破坏了原有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1]。
1.4 环境污染
一方面由矿山直接开采引发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矿山延伸产业如选矿、矿业加工等对矿山环境也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废水、废气及土壤污染。
1.4.1 废水污染
矿区内矿产资源开采中排放的矿坑水、废石场的雨淋污水、以及选矿、尾矿废水对地表、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甚至威胁到矿区居民生产和生活安全。这些废水中大部分含有重金属、氰化物和氨氮等。此外,一些金、铁、多金属硫化物等小型选厂多将废水直接排入河道,对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的污染。
1.4.2 废气污染
矿产开发中凿岩爆破、挖掘运输、矿井排风、燃煤锅炉等产生大量的CO、SO2等有害气体和粉尘。
1.4.3 土壤污染
本溪市铁矿资源丰富,大、小铁矿分布较多,土壤污染以铁矿选矿厂经深加工产生的尾矿库、选矿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为主要污染源,经长期堆置,风化淋滤,水携带有害元素渗入地下,对土壤造成污染。
2 矿山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2.1 复杂地质环境是造成地质灾害的内在因素
本溪市处于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构造上,区内构造、节理发育,地壳升降差异比较明显,区内80%为低山丘陵地区,地质环境较为复杂。矿山采掘活动破坏了矿区内地表植被,由于地形高差大,地质构造发育,造成水土流失强度大,自然恢复能力差。此外本溪地区岩石种类繁多,气候条件复杂,岩石风化强烈而且不均衡,大量风化堆积的乱石堆、砂石粘土堆积物以及“V”形谷、“U”形谷等地形,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2.2 气象水文条件的不均衡是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
本溪市河流密布,山体分布不均,地势起伏不平,形成较为明显的局部小气候,有些地区降雨集中,降雨量偏大,是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2.3 人为破坏是地质灾害与矿山环境问题的外在因素
本溪市的矿业规模结构不合理,小型矿山比重大,达97%,且矿山企业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在许多矿产资源主产地,存在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现象,乱采乱掘、随意弃渣等严重威胁生态系统的工程活动依然存在,土地破坏率超过相应规模大型矿山的破坏率,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矿山整合刻不容缓。
2.4 矿山环境治理历史欠帐大,积重难返
本溪市矿山环境破坏严重,历史欠账多,治理难度大。在长期计划经济年代,只采不治,长期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使矿山植被、景观、土地、水体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尽管近二十年本溪市加强了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但由于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其恢复治理工作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目前全市完成矿山土地复垦率仅有5.78%,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仅为14.12%。
2.5 资金严重匮乏是影响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重要因素
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消耗资金巨大。由于资金短缺,加之投资机制不完善,致使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进展缓慢。
3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及建议
3.1 注重防范和减少矿区地质灾害的发生
政府管理部门要更加注重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形成因素,科学制定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划分,强化区内重要地质灾害的勘察预警监测与防治,完善与实施群专结合的群策群防系统建设,督促矿山企业调整矿业生产行为,从源头上减少地质灾害风险[1]。
3.2 科学划定矿山环境影响和治理分区
通过矿山环境调查,科学划定矿山环境影响分区,并结合矿业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以及矿山环境发展变化趋势,确定矿山环境保护与重点治理区域,建立完善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动态监测体系,规划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重点工程。
3.3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矿业规模结构
在全市矿产资源开发调查的基础上,制定矿山整合规划,减少小型矿山数量。
3.4 依靠科技,搞好综合治理
因地制宜,慎重选择适宜的矿区生态修复技术及整治模式。鼓励科研机构从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研究,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三废”的排放量,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
3.5 全面落实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基金
应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推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制定一系列的治理环境的优惠政策,推进矿山治理产业化进程,鼓励、扶持投资商投资环保产业。
4 结语
随着本溪市矿业的发展,矿山环境问题越发突出。政府职能部门和矿山企业要加强矿山布局调整,规范矿业活动,稳步推进矿山环境保护工作,减轻矿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实施生态矿业,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建立和健全地质灾害和矿山环境监测网络,强化监督管理;依靠科技进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开展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 ,力争实现本溪市生态矿业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成金华等.矿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2):1-4.
[2]本溪市国土资源局.本溪市地质灾害与矿山环境治理专题 [M],2008-2013年:3-4.
[3]杨金燕等.我国矿山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12):182-183.
The Analysis on the Form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to the M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Benxi City
Teng Li
煤炭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支柱性能源产业,每年的消费量都占能源总消费量的70%以上,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一比例远超世界平均水平。煤矿产业为解决生活和生产需求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破坏环境的不良因素。每年因过度开采或者不科学开采造成地表塌陷、水资源枯竭、裂缝、地质危害、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不断深化,这对我国经济有序发展和社会的安定造成阻碍。
1 煤矿开采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1.1 土地资源遭到污染
煤矿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采用井工方法开采地下煤层,会引起地质结构的变化,进而形成地裂缝、地表塌陷等,不仅对煤矿开采地区的建筑安全造成隐患.更会造成农田耕地高低不平甚至会出现大面的积水,造成以耕田为主要营生的农民因此失去赖以生存的耕地。
(2)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固体废弃物会对土地造成严重影响,包括露天矿剥离煤矸石 、采煤排矸、洗选煤矸石、井下开采掘出的废石以及其他生产垃圾,这些废弃物在地面上大量堆积,侵占了土地资源势必造成严重的污染。另外煤 矸石在自燃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
(3)露天采矿过程中会改变岩土的结构和分布,在占用了土质的同时也剥夺了原有地面植被的正常生长,植被破坏必然导致土地资源丧失,水土流失加剧。另外,采煤所造成的地表河流减少或十涸、地下水漏失,土地不能积存水分,造成土地严重干旱的局面。
1.2 水资源遭到污染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即便是国土资源辽阔,但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的1/4,而我国煤炭产业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那里气候干燥且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十分严重,造成煤矿开采地区本身水资源的储备量就不足,同时煤矿开采导致地下水污染和流失。拿产煤大省山西省来说,因为长期大量开采煤矿至少导致30万人饮水困难,另外,由于煤矿开采多具有盲目性,没有将环境因素考虑进去,造成矿区附近水资源污染严重。
1.3 噪声污染严重
在煤矿开采中使用的开采设备噪音比较大,易在当地产生噪音污染。矿工在开采工作中受到连续性的高强度噪声污染不仅会引起听力下降和耳鸣耳聋的听觉问题.还会导致矿工心脑血管和神经系统的衰弱。同时煤矿开采还对矿区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4 采场环境受到影响
长期的煤矿开采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最为突出的是矿井突水。因为矿井突水具有规模大、突发性强的特点,往往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所以矿井突水是我国煤矿开采中面临的最严重的地质灾害,而且随着采矿深度的加深而造成这种事故的频繁发生。矿井突水事故中,水量大小与补给条件、裂隙发肯程度、含水层的埋藏深度等闲素有关。采煤过程中,当煤层埋藏浅时,常常会引起采煤层塌陷到达水体底部,这样地表水就会进入矿井形成突水;还有就是突发暴雨、洪水位超过河流的最高洪水位线以下时导致灌井,造成矿井突水事故。
2 针对环境问题的对策分析
2.1 完善行业规范标准
煤矿开采的环境管理和治理标准、规范有可操作性、科学性和针对性,能满足煤矿开采从勘察、建设、生产、闭坑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做到有法可依。实现煤矿开采环境从改变到破坏、从恢复到重建的良性循环,这不仅能从根源上杜绝了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而且更能促进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处理井下污水
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在煤矿在开采时要向煤层注水以减少粉尘,煤矿在开采过程中也会导致地下水沉积,因此及时有效的排出井下污水是开采中的重要环节。另外作业用水和地下水受到煤碳的污染严重,直接排放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采用新型的脱水和滤水设备能有效降低减少污水的排放,并将高浓度的煤泥水进行回收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资金成本。
2.3 解决地表坍塌
地表塌陷问题的控制可以通过两种技术来实施:一是以充填体为核心的技术,二是以支撑煤柱为核心的技术。对支撑煤柱方案,主要原则是选择优化的煤柱留设方式,在容许地表下沉范围内最大限度采出煤炭资源。对充填体控制岩层移动的方案,主要是充分利用上覆岩层移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充填空间,注入充填材料,如在开采过程中要注意矿洞的支护工作,增加矿洞的稳定性,对于废弃的矿洞要做好回填工作 。
2.4 有效控制噪声
噪声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参照噪音的相关条例和规范标准,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噪声严重超标。所以,煤矿企业在开采过程中药充分做好噪声的消除和隔离工作,需要配备噪声消音设备,目的是将生产噪声降到最低化,避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2.5 处理井下废气和粉尘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瓦斯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不仅严重危害矿工的健康,即便排到地表,依然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想要何解决粉尘的问题,可以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向煤层注水和使用集尘风机等设备,有效的对粉尘进行控制、消除和防范;另外在开采过程中对井下进行灌浆、注氮等方式,能中和煤炭自燃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净化井下工作环境,对矿工身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6 开发煤层气
煤层气的开发是实际上就是井下的瓦斯利用问题。煤层气是一种随煤矿形成而伴生的非常规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从近年来瓦斯爆炸事故不断发生即可看出其危害性。常规的处理方式是将煤层气排放到地表燃烧处理,但煤层气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和气体,但也是一种能源上的浪费。所以要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合理的开采和收集煤层气,将原本危险性的气体转变为新型能源,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提升了煤炭开采的经济效益。
3 结束语
煤矿一直是我国的传统能源,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因此煤炭的开采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如何减少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对于促进煤矿产业的整体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保障社会生活的和谐稳定、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都有深远的意义。要科学有效的解决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就需要煤矿企业从自身做起,在生产管理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并研究和开发利于矿区环境保护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发挥监督的职能,全方位促进煤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闰美芳,上官铁粱.采煤的主要生态问题及恢复和重建时[J].安徽农业科学,2008(24).
[2]郭振中,裴捍华,黄卫星,杨亲民.关于山西煤矿山环境地质调查研究的思考[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2).
公司内部控制环境,指的是建立、强化或削减特定政策与程序的各类重大影响因素。它包含了以下几个要素:(1)符合内部控制的价值观的树立;(2)对胜任能力的重视;(3)公司治理层的尽职程度;(4)公司内部组织结构;(5)公司人力资源管理;(6)公司管理层的决策;(7)权力与责任的分派与匹配。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活动的日益细化,经济事务的日益复杂化,出于对企业经营风险的考虑,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虽然许多大型上市公司都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形式上设置了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控制环境,但是实际执行情况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内部控制失败的案例层出不穷,当公司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时,大股东携款潜逃,管理层集体失踪,注册会计师通同舞弊的问题也越发频繁,在一些内控失效的案例中,除法律法规及监管尚不规范这些外部因素外,内部控制环境的薄弱不能不说是产生问题深层次的原因。
(一)法人治理结构。
狭义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公司内部结构中的股东、董事、监事以及管理层之间的关系安排,广义的概念考虑了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社区、政府等)之间的关系。在合格的法人治理结构中,董事会起着关键作用,董事会肩负领导公司经营的责任,一个设计得当的董事会,能够依托其领导权力对整个公司的内部控制起到推动作用,推动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培养和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的设置表面上来看是合理的,但深究其内容却不尽如人意。根据一份统计数据,在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完全不设置外部独立董事席位的公司占33.4%,外部独立董事在公司董事会的席位中占50%以下的占到了69.4%,公司治理权和经营权不加区分的占50.1%,综合上述数据,不难看出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流于形式,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内部人控制问题。
内部人控制是指在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情况下,因为存在问题而导致管理者掌控公司。如果一家公司的管理权受少数人支配,并且这种支配不受或缺乏相应的监督与制衡,那么这种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往往较为薄弱。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在这样的公司中,即便设计了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但由于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存在,如果对于内部人,其短期自利行为带来的收益远大于其成本,那么,就很难避免其凌驾于管理层控制之上,从而使得公司内部控制最终流于形式,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三)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围绕管理工作,依照一定的评判标准,对组织内部的各种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与评价的活动。它一方面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另一方面,它又对企业资产、会计信息进行监督与评价。内部审计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要必须具有必要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最好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或董事会负责。在设有内部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中,审计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其存在的意义是在董事会中单独成为具有财务及审计能力的力量,内部审计委员会有着规划、监督、报告三方面的作用,而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对内部审计进行监督。内部审计部门向管理层与董事会负责与报告,其组织地位与其他职能部门等同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四)企业核心人员激励制度。
激励是指组织设计一套奖励机制,对特定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通过信息的沟通,促使组织成员的活动与组织利益相一致。根据行为心理学的观点,重复的激励能够强化个体的行为,而相应的,重复的惩罚能够弱化个体的行为,这里的奖励可以是物质、荣誉和地位等。激励与贡献相匹配的激励制度能够促使公司以适当成本引导员工有效率地围绕公司利益服务。但是,现实中一些上市公司由于激励制度扭曲,使得公司的核心人员不是围绕公司的利益开展工作,而是通过舞弊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五)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的有关人力资源的政策及管理活动。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够为公司选拔出真正具有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工作人员,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也需要有相应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人员实施,这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条件之一。“高薪养廉”是指通过优厚的薪水在员工心中提高腐败的机会成本,如果腐败有可能意味着失去一份高薪工作的话,那么在权衡之后,“高薪”很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员工腐败行为。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的许多上市公司并没有建立起一套真正适合市场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难以满足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这也影响了内部控制环境的建立。
二、内部控制环境的构建原则
原则,是指行事的准则。笔者认为内部控制的构建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相互制衡的原则。
一项经济业务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人或机构审核、批准和监督,其发生错误的几率相比较仅仅一个人或机构审核、批准和监督,发生舞弊或错误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在这一前提下来考虑内部控制环境的构建,笔者认为在横向上,每项可能涉及舞弊或错误的经济活动都需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独立的环节审核、批准和监督,并相互协调与制约;纵向上,每项可能涉及舞弊或错误的经济活动都需要经过不存在隶属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独立的环节,上下级应当形成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
(二)成本效益原则。
一般而言,只要控制设置得当,越有效果的控制意味着越复杂的控制程序和越严密的控制体系,也意味着其出错的概率越小,舞弊现象也就越少,但其往往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越高的控制成本。公司在市场上是作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组织而存在的,因此,在追求内部控制环境带来的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同时也要考虑内部控制环境建立的成本问题,力求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关键环节以达到最大产出,企业获得最大经济利益。
(三)岗位责任原则。
岗位责任致力于解决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要求。在进行岗位授予时应当考虑授权岗位、执行岗位、审核岗位、保管岗位和记账岗位等岗位的分离问题。通过对这些岗位的划分与授权,能够使得各个岗位的人员形成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避免一人独断及舞弊行为。
三、内部控制环境的构建
鉴于以上对内部控制环境现状的分析和内部控制环境构建原则的讨论,笔者认为内部控制环境的构建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机构。
(1)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是指在董事会中设置独立董事,以形成对权力的监督与制衡的一项制度。独立董事则是指与公司不存在除独立董事薪酬以外的重大利益关系,在董事会中对公司事务作出独立判断的董事。上市公司应当保证独立董事拥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必要的工作条件,在独立董事行使相关职权时,上市公司有关人员应当予以积极配合。(2)强化监事会的作用。监事会是指公司设立的用以负责监督公司日常经营活动并对公司内部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的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予以监督并矫正的常设机构。公司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监事的知情权,及时向监事提供必要信息与材料,以方便监事会对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3)监督控制经营者。所有者应当采取一定的控制手段,约束经营者的短期自利行为,减少员工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的发生,使得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能够与所有者的利益相一致,股票期权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通过股票期权的激励,引导公司的经营者更加关注公司的长远利益,抑制短期自利行为。
(二)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公司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有助于内部控制的执行,减少内部控制的成本,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具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优化。(1)给予员工合理的报酬,完善对员工的考评制度,公平地评价员工对公司的贡献,引导员工的日常经营行为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符合公司的利益。(2)建立员工退出机制。通过退出机制的刺激,有效抑制公司工作效率低下的一部分员工的侥幸心理,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公司生产运营中,遵守内部控制的规则。(3)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培训有助于提升员工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素质,帮助员工更好地融入公司的工作环境,更好地遵守内部控制的规定,更好地履行相应的职责。
(三)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
激励措施在物质上包括年薪、津贴、补助等短期激励措施以及常见的期权这一长期激励措施;精神上包括声誉、地位、职位等刺激。约束方式包括法律法规、市场约束、道德评价约束等。激励与约束两者相辅相成。激励能够促使员工产生行为的动机,但是,并不是员工的所有行为都是对公司生产经营有利的,某些员工的特定行为需要得到一定的限制。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把激励和约束两者相结合,从而调动经营者主动性,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服务。
(四)加强公司内部审计。
公司应当首先在战略层面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保障内部审计在公司利益关系中的独立性,避免内部审计流于形式。其次,应当重视公司内部审计的工作结果,将其作为关系公司长远发展的工作来看待,使得内部审计真正参与到公司的实际运营中并发挥决策上的作用。综上所述,对于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我们应当多方面着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最终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参考文献:
[1]郑艳.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探析[J].科学之友,2010,(30).
关键词新农村环境经济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绝不仅仅是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逐步开展,广大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却逐步暴露出来,并且有着恶化的趋势。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必须解决好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一)村庄生活环境“脏乱差”
在广大农村,很多农民直接将生活垃圾倾倒在房屋及农田周围,缺少将垃圾分类处理,送到指定垃圾堆放地点的意识。乱推乱放,难以处理的生活垃圾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的居住环境,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以湖北枝江余家溪新农村为例,全村只有一个垃圾堆放地点,并且是露天的且无任何垃圾处理设施,垃圾随意倾倒或者堆放的现象也时有存在,这样不仅没有达到村容整洁的要求,也对当地农民的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
(二)化肥、 农药、地膜等不合理使用
在务农过程中,许多农民无节制地使用农药,对当地土壤和地表水造成了极大的污染。湖北枝江余家溪新农村为例,该地区很多家庭以种植冬季草莓作为重要经济来源,而大棚和地膜是冬季草莓种植的必要设施。但是现今被广大农村地区所使用的地膜大多是不可降解的,若这些废弃的地膜长年累月得不到稳妥的处理,将导致土壤板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问题。
(三)新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当前,新农村环境建设进程虽然不断加快,但许多基础设施仍然亟需完善。例如,该村生活污水主要排入到每排房屋之后的外沟,外沟虽然表面有水泥板覆盖,但是整个沟体与地表平齐,未进行深埋处理,是蚊蝇、细菌、病毒的孳生繁衍场所,直接威胁当地农民的身体健康。
(四)新农村环境管理体系缺乏
在当地新农村,村委没有设立任何与环境管理相关的职位或职务,也未派遣任何环境专员进行专业管理,相关的环境保护条例也没有落到实处。新农村环境管理体系的缺失,形成了全面建设新农村的一大系统性缺漏。
以上三点,是目前该地新农村建设中比较突出的几个环境问题。但就全国性的范围而言,还有许多环境困境需要我们的进一步关注与解决。比如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普遍不高,缺乏环境保护的动力。近年来,由于城市居民对生态质量的要求提高,许多大型污染企业被迫向城郊及农村地区转移,使得污染也由城市向农村转移,严重破坏了农村原有的良好环境,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不少问题。
二、新农村环境建设对策
(一)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加大宣传教育投入
要想真正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首先要让农民群众具备基本的保护环境意识,这是开展农村环境保护的源头及关键所在。保护环境不仅仅每个公民的职责,也是使整个农村长远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加大宣传教育投入,在农村开展各种有效的科普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建立环保意识,帮助农民群众走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之路。
(二)加大环保投入,加快新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国家地方财政应当对环保工作给予足够的支持,提供更多的资金促进新农村建设。要建立起垃圾、污水等处理设备,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对于原先遗留的污染问题,要下大力气整治,恢复原有优良生态环境。就目前而言,新农村的环境污染状况仍不容乐观,新农村的环境建设在需加快进程的同时,还应贴近农民的切实利益,将其落到实处。
(三)加强监督和农村环境执法力度,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制度性基础工作
为了更好的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加大对农村环境的综合管理和整治力度,切实保护环境。要建立健全有关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把环保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硬性指标,把农村环境治理纳入政府综合决策机制和重大事项督察范围。同时在基层设立相关环保机构,逐步建立农村环境应急预警体系,妥善处置农村环境污染突发事件。
当前我国农村的环境污染虽然不可忽视,但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农村的环境困境是可以通过正确的方式来解决的。新时期的发展对新农村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新农村环境建设更是需要不断的学习研究和探索实践。我们只有在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问题才能使新农村建设更加完善,让新农村建设能切实地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给他们带来美好的明天,让广大农民真正过上和谐健康的乡村生活。
参考文献:
[1]姬汝茂.论基于乡风文明的新农村环境规划与建设.社会科学家.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