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范文

时间:2023-09-04 09:26: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用网络、多媒体设备及语音会话、视频通信软件已成为当今大学生的普遍生活方式。大学生对于宣讲式、填鸭式传统思政理论教学方法感到枯燥,对于永远落后于时事的教材内容感到无趣,对于无法与教师有效沟通感到苦恼;鉴于我校的专业特色,开展双语思政教学将提高思政教学实效性的同时更好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必将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1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1.1有效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面临着多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高校思政课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早在 2001 年,教育部就制订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各高校开展双语教学, 建议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教学。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的英文含义就是 “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即在学校教学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学科内容教学。利用网络进行思政课双语教学,能够打破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改变了师生间的交往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师生进行双语交流可以畅所欲言,有利于学生表达其真实的见解与想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同时,网络下外文实事新闻外文影视作品资源丰富,为思政理论教学提供更丰富的案例资源。

1.2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思政理论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思政理论教学方法中,老师一张黑板、一支粉笔,整堂课对照教材填鸭式对学生传输知识,最终教师累、学生乏、收效差,这种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早已成为思政教师的普遍共识,在思政理论教学中将互联网、多媒体的教学设备以及外文人物典故,外文美文赏析与思政理论课教学相融合的方法,这种新型的思政课双语教学模式让学生乐于接受新知识,使思政理论更加生动具体,以便提高学生的思政理论以及外语学习效果。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制约者思政课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在传统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处于不平等的状态,导致学生不愿意向教师反映自己的问题,甚至不愿意说真话,因而严重地影响了思政教育的效果。而在网络环境下,师生间的交流具有隐蔽性,更容易营造一种融洽与轻松的气氛,可极大地消除师生问的各种隔刻,能够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住度,有利于提升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

2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的模式探索

2.1作业式双语教学模式

该模式思政理论教学以汉语为主,但将课前预留问题、课上互动提问和课后习题设为外文阅读或外语实事新闻解析等形式,并利用互联网、多媒体设备播放外文经典影视及外语新闻时政,要求学生用外文完成观看心得和课后问题的写作,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在课后仍热衷于参与到思政学习以及外语应用之中,在学习思政理论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外文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达到思政理论教学、英语教学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思政课双语教学中广泛运用互联网,灵活应用智能手机、MP4、MP3等多媒体设备,充分使用腾讯QQ群、微信、宜信、飞信等软件,研究出网络及多媒体设备有效辅助思政理论课双语教学的方式方法,达到拓展学生外语学习的知识面,保持学生对思政理论和外语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实时与授课教师沟通,得到有效指导,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外语和思政理论水平。

2.2案例式双语教学模式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全英文的英文时政新闻资讯以及外文经典影视作品,结合思政理论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理论含义以及在实践中的作用。双语案例教学实践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育,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阅外文资料,推动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引导者,改变简单说教的灌输方法,增强学生的兴趣,对他们的困惑和一些世界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网络资源下的双语案例教学还能够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世界、贴近生活。 此外,教师也可以适当用外语口语表述或穿插一些外语课堂用语。让学生走出只会写而不会说、只会考而不会用的外语学习怪圈,使学生在课堂内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迅速消化,从而全面提高外语学习者的综合能力以及提高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

思政课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大学生理解与实践都有很大的困难。但在网络环境下,结合外文时政资讯经典影视作品的学习赏析,从而理解思政理论知识,促进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提升,进而提升外文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莫定坚实的基础。这种全新的视角、独特的方法将弥补传统思政理论教学方法中存在的短板,引领思政课教学方法的一次深刻变革。

篇2

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在理论上是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但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学生有着怎样的成长和信息接收规律,教育和引导就要因势创新。搭载新媒体的翅膀,思政课更轻盈也更有趣,在时代感和吸引力剧增的同时,也将轻松实现内容的有效到达和影响力辐射,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1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也步入了全面建设新时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内容上看,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网络信息量大的优势,通过整合各种途径的资料,紧密联系时事,资源共享,不仅使教学内容更为具体和丰富,同时也实现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时效性。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搜索和查阅学习资料,思维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理论,这极大的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从形式上看,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由原来单一的形式转变为现在的图、文、音、频多种形式相结合,形式的多样化使得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更具活力,当前很多高校已经广泛采用微课、慕课等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施教,线上线下紧密结合,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弥补了传统思政课教学方式的缺陷。从效果上看,通过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紧密结合,学生对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知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同时也有利于党关于“立德树人”工作的实施。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是建立在互联网之上,以互联网为依托,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日渐完善,成绩显著,但在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网络平台内容流于形式。当前有很多高校网络平台的内容仅仅局限于思政课四门主干课的教学课件和文档形式的讲稿,信息量小,资源不足。有的高校网络平台虽然内容比较丰富,但是时事不能做到及时更新,这直接导致平台访问量低,不能满足学生深入学习的需要。其次,网络平台功能不够完善。大多数高校教育主体仍然注重理论学习和测试,平台内容往往侧重于考试大纲和复习资料,力求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现实需要,思政课教学平台的功能并没有真的发挥思政课学习教育的主旨,偏离网络教学初衷,这致使平台建设侧重于对学生的测试和考核,其它功能未能有效开发。最后,网络平台互动性不强。思政课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来完成更为具有实效性,互动的强度,信息量的大小,反馈的及时性都会直接影响到网络平台的效果。当前,很多高校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师不能有效的组织安排互动。平台中虽然有网上论坛、答疑讨论功能,但是学生的关注度也极低,这使得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2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在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全面分析影响思政课网络平台的因素是非常必要的。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在应用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和多方面性,本文认为主要由平台建设、学校政策、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构成。从平台建设上看,网络平台建设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平台效果的发挥。当前多数高校的网络平台操作流程十分繁琐、复杂,这在无形中浪费了教师和学生操作网络平台的有效时间;有些教学资源缺乏针对性、时效性不强,内容枯燥陈旧且平台功能不完备,这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教学平台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优质的网络平台需要定期的网络管理和维护,一般情况下,人们更侧重于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而忽视了平台后期的管理和维护,从而降低了网络平台的使用率,所以说平台自身的建设是影响其发挥效用的重要因素。从学校政策上看,多数高校对于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仍处在观念建设而非深入实践阶段。受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影响,当前思政课教学工作一直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中央层面高度重视,而部分地方高校却是极度不重视甚至是“蔑视”,这直接造成了思政课网络平台建设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基础经费不足,网络平台建设所需的软硬件设施不完备,思政课教师缺少相关的技术培训,这些因素都大大加深了思政课教育平台建设走向合理化的难度。从教师因素来看,教师对于网络平台的重视程度,组织和宣传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网络平台的利用率。受社会多元化因素的影响,有部分思政课教师仅把教学作为一份工作,而忽视了思政课教师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宣传先锋的角色,对于平台建设不够重视,不能及时与学生互动、答疑解惑,甚至对于学生持冷漠态度;部分教师由于学历和年龄等条件的限制,不能熟练操作平台,及时更新、上传新的教学资源,这些因素都会对网络平台的建设带来影响。从学生因素来看,学生对于教学平台的认知度并不高。从原则上讲,学生对于教学平台应该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但是由于平台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不能满足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求索,学生往往选择通过其他方式搜索资料,交流沟通;除此之外,部分大学生对于思政课课程本身的认知度也不高,思政课教学内容又与初高中课本知识向重复,这也降低了学生对于网络平台内容的关注度。

3推进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建议

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相辅相成,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虽然存在很多问题,大多高校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但是其远景和对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意义要远比克服当前的困难更有意义。思政课程教学改革非一朝一夕能顺利完成,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需要思政工作者以及社会各方因素的共同努力才能不断完善。基于对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和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全面推进教育平台建设。第一,制定完备的平台建设制度。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是思政课建设的一项长期重大课题。为实现这一目标,各高校应制定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制度,以纲促发展。高校要以文件的形式摆正教学与科研的地位,制定鼓励和惩罚政策,将教师对于网络平台的建设和使用情况列入教师年度考核,激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自觉加入到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当中。此外,学校应对教师开展必要的技术和理论培训,让教师亲身感受网络教学平台的优越性,坚定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信念,激发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动力。第二,完善网络教学平台。“打铁还需自身硬”,网络教学平台的广泛应用需要网络平台加强自身建设。在网络平台的使用上,技术开发公司要尽量将平台操作简单化,稍有电脑常识的人就可以掌握,这样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接受。同时,网络平台应加强后台的更新和维护,设置专门负责人员,对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网速慢,服务器不稳定等问题要做到及时解决。此外,还应加强网络平台技术防范和管理,对网络平台安全防护、信息过滤,信息适时进行检测与跟踪。第三,加强网络平台宣传工作。学校应整合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传统媒体资源,加大力度宣传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形成网络平台正面舆论强势和育人良好环境。教师应充分利用角色优势,加强对于学生的宣传工作,在课堂上积极主动提出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课下利用网络平台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答疑解惑,组织学生学习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同时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积极讨论,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就业等专题教育,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引用:

篇3

 

随着互联网在大学校园的日益普及,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无不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举止和价值取向, 而传统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课程内容重复,特别是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如何在新形势下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占领网络思政教育的阵地,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目前高校学生对“思政课”的总体反映并不理想。我国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实施“单边政策”即主要方法是灌输和讲述,而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于这种信息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2009年1月13日,cnnic在京《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1.9%)。在这个超大型的上网群体中,18-25岁的青年占79.2%,其中青年学生占据多数。我国已进入以互联网的普及和不可替代性为特征的网络时代。在网络日益普及和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传播模式改变,高校“思政课”面临挑战和社会赋予的更高教育使命,思政教学改革成为必须和必然。因此,如何让学生重视思政课,在思政课学习中得到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训练,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从教学经验中体会到,只有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教学,多联系时事,特别是结合社会热点,探讨各大门户网站等讨论的热点社会问题,国家政策问题等等,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站在讲学习、讲政治的高度来评价时下发生的一些热点话题,设置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主动学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丰富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形象生动的音像材料,弥补传统理论讲授的不足。可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把声音、图像、文字结合起来,增加教学的说服力。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生动、直观、形象等特点,对学生有很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教学过程中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可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上要突出时代特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解答学生面临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占领学生的网络文化思想主阵地,丰富和创新思政教育的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今社会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攻关,确保当代大学生能够运用哲学思想理论武器解决他们面临的种种实际问题。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现代大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提升社会意识,社会道德、文明上网,理性看待网络上的一些事件和评论。 

二、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思政课最主要的教育法是理论教育法,其本质是灌输。灌输法依然是高校思政课最主要教学的方法,灌输法不同于满堂灌一言堂,包括教授法、讨论法和谈话法。在网络传媒时代,大学生接受的信息多元化,灌输法的使用要求更高,理论灌输从内容到形式都要不断改进提高。讲授内容应更紧凑有吸引力,学生在中学期间已了解思政课的基本内容,2005年十六号文件提出要将中学和大学思政课衔接起来,减少重复教学,大学应比中学更加深刻,侧重解释为什么,以理服人。首先教师应该吃透教材,熟练掌握教材知识,搞清楚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讲课的时候详略得当。教师要能够做到伸缩自如,驾驭好课堂的能力。 

其次,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来。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参与教学的模式进行有效地组织和控制,设计好学生参与教学的大致内容、时间、形式、考核方法。设计好某一个问题,可以是课程涉及的、也可以是网络上最新的社会热点问题,也可以是大学生比较关注的话题,每一次发言就是一个个小专题。通过这些热点问题的展现、分析、解决来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那么,课堂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会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再次,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力度。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可以起到自我教育和提高的目的。当学生发言或演讲完毕时,教师要及时总结,对学生互动过程中出现的偏激和错误观点,要及时纠正,并阐明理由。帮助学生面对纷繁的网络信息,运用的思想理论武器,去辨别信息的真、假、美、丑的能力,使学生不被网络上的垃圾信息污染,进而巩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成果,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精心打造思政课教学网站,搭建网络资源高效运用的平台 

高校各思政课程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各自之间既有明确分工,又共同承担着育人的重任。因此,一线教师精心打造一个一流内容和一流形式有机统一、现代技术与传统方法紧密结合、以生为本、切合本院实际、高效服务于本院教学的思政课教学网,可极大提高网络资源运用效率。站内信息的选取、安排与课程教学紧密相关,要力求做到少、精、新,并注重网站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4 ― 0174 ― 02

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交往、身心健康、人的性格和现实社会等均产生了多面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无疑也受到了极大冲击和挑战,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创新的时候了。在这种情况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紧迫意义与现实价值。笔者拟在探究网络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利弊基础上,提出了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模式一系列对策,以期望为当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一、网络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带来的益处

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世界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吸引力和方便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带来可喜的变化〔1〕。比如对教育主体教育的教学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式与途径、教育平台与环体、教育内容等的现代化转型和后现代转型提供了诸多机遇与可能,具体如下:

1.网络世界对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和思想、自主学习能力产生诸多的积极影响。

一是网络世界为大学生学习各种知识提供巨大的方便和提高了其自我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时代的到来促使高校网络的作用举足轻重,校园网和社会知识资源的共建共享已经成为普遍,大学生的手工式学习习惯变为数字化的学习习惯,利用电脑和网络进行数字化学习习惯和新方式正在形成,打破了传统学习方式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生活变得十分便捷,尤其是对其查阅信息和完成作业训练等,正因为这样,提供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场所和环境,从而变相地提供其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二是网络世界的健康信息极大改变了对大学生思想文化、知识世界,促使大学生各种空间视野开拓务必、文化思想极为活跃,有利于培养他们创新思维能力和多维思维方式;同时网络世界这种特殊的传播方式大学生被动地思维方式,变为积极的思考者。

三是网络世界和网络生活由于其开放性、自由轻松性和平等便捷性和跨文化跨地域性,促使大学生个性可以得到极大的张扬和发展,可以缓解生活、学习中带来的各种压力,并提高自己的理解力。

2.网络世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带来的积极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对其教学内容的选取与整合、教学平台和模式的选取、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理念的变化提升上带来诸多方便和条件。

一是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能力和拓展自身的各种人文、社科知识面和素质。

二是从各方面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开展多样化、多元化的教学工作,可以利用网络随时查最新的思政教育信息,充实和优化教学内容;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构建博客、QQ和教育网站等各种师生互动的交流平台, 大大拓宽高校思政政治理课程教育的平台和渠道,为高校思政政治理课程教育的合力形成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的教育理念体系,形成一种个性创新、虚拟与现实世界互补、平等互动、多元主体等理念在内的人性化、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教育理念;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制定及时有效的教课方案。

3.网络世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教育模式、教育空间、介体和内容的积极影响。

一是现代信息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提供了新阵地,开辟了新的空间、载体平台,极大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空间和渠道,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形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时代课题重任。

二是网络世界极大地开阔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各种信息资源,不断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鲜的资料与素材,大大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育内容和信息含量。

三是网络世界不仅仅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开辟了新的领域、新的空间和新的阵地新天地,还为带来新的教育渠道和方式。网络世界的立体多维性、动态变化性、直观生动性和交流自由互动性极大会极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感染力、亲和力和渗透力,促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更加人性化、个性化。

四是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现代性、交互性、灵活性、开放性、共享性以及协作性,建基于网络世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将会更加灵活多样化,比如可以开展有利于架构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意识的课件型教学实施模式,可以开展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整合优化的复合式型教学实施模式,利于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和特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推行于虚拟课堂型教学实施模式,到达远程教学的集体答疑和一对一的谈话指导。

4.网络世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效果的积极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网络世界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互动性,教师们通过网络平台能够对教育内容把握更多更新更准,可以及时了解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思想世界和行为语言世界等领域的变化和动态,以及他们的诉求,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有的放矢的教学教育工作,提高其亲和力。

二是网络世界可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育的社会化和大众化程度。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网络环境和平台上充斥着各种各种社会化的内容、信息和观念和文化潮流等,同时加上,网络使用成本不高,已经普及到每一个大学生和社会大众,促使高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育可以对社会大众产生重要的教育引领作用,从提高其社会化和大众化的程度,真正做到对全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洗礼和核心价值观践行引领。

二、网络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任何事物都存在多面性一样,在网络世界中,由于使用者自身的克制力、外在的各种监管引导不力和网络本身巨大的磁铁效应等等原因,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和要素都受到不力不利的一些冲击,向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们提出诸多的挑战和诉求〔2〕。比如对学生的思想世界、行为习惯、人格的异化影响;增加了新的虚拟性、难以监控的教育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者的现有技能、知识和素质能力等提出了诸多强大的、紧迫的挑战与诉求。

1.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文化世界、道德责任与法律意识、行为习惯和身心健康等的不利影响。

一是网络世界的开放性、无边界性等带来了各种鱼目混珠的海量信息,严重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正确建构,尤其实对信息价值判断选择不强的大学生,很容易促使其思想世界发生异化和扭曲,不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自我认识的脆片化和异化,交往世界异化,导致其性格网络孤独症不断出现

二是网络世界的巨大虚拟性、隐蔽性和难以监控性,导致一些自控力自制力自律力不强的大学生道德责任感与法律意识所化和放松,导致其人格的缺失与异化,严重的是参与网络犯罪、网络行为与语言道德失范失序失礼;同时由于网络世界巨大的磁铁效应,一些大学生发生网络依赖过度症,打乱了其正常的现实生活世界运行。

2.网络世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的教育环境带来的诸多挑战。这主要体现两个方面:

一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增加了一个教育者难以完全调控和督导的教育环境――网络环境,这个环境的信息海量和法律监控规制乏力,导致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的一些环境受到冲击和污染。,对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任务――如何对大学生网络生活和网络世界、网络行为语言等进行规范,如何促使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是当下的网络世界格局还处于西方文化、语言、思想和技术霸权之下,导致网络世界充斥的很大一部分是西方的思想话语和政治意识形态东西,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环境冲击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工作。

3、网络世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工作者自身也提出了诸多的挑战和诉求。这主要体现对其教育主体地位提出了挑战,对其教育理念、模式、能力、技能、素质和知识结构等提出了新的、大量的要求,长期以来采用的人工教育模式、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落后的教育手段和模式、陈旧单一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技能促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工作者那面对极大的挑战。这提出了国家和高校、教师本身要努力加强和提高自身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三、提升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实效的对策:超越两极,科学整合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理念、模式、内容、平台和手段方式等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当今只有趋利避害,从各个层面整合现代网络政治教育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其协同创新和良性互动,方能形成一套复合创新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工作体系和机制〔3〕,从而推动其现代公民教育的转型和科学健康发展。

1.不断适应新形势和新网络环境和各种媒体并存的情况,努力开拓和建构复合创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观念体系,务必要坚持人本主义、现代科技与人性人文融合、虚实互补、与时俱进的国际化世界化等教育理念纳入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2.走出误区,科学整合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整合的过程,力求形成思政教育的合力。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务必积极整合优化充实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建构多元化的教育平台和教育模式〔4〕,采用多样的显性和隐形的育人形式手段和形式,营造有力有利的健康向上的教育环境和氛围,尊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才,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建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努力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两种机制与体系完美融合,避免科技化倾向和师生现实交流的缺乏?加强对大学生网上行为、语言、道德等引导和调控。

3.学校层面要积极出台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培训提高网络管理队伍的素质,采取相应的网络技术,对校园网采开展绿色行动,建构起绿色屏障,对网络失范现象进行严厉的责任追究和制裁。

4.从国家到学校和教师务必要采取各种途径,切实提高思政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使用能力,拓展信息时代的道德视野和信息知识视野,力求成为新时代需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的双师型教师。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网络环境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产生多面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和冲击,提出了诸多的新挑战,也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大环节发生可喜的变化。面对网络世界的利弊均存在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务必要积极趋利避害,超越两极,科学改革创新和整合优化自己的教学理念、教育方式与模式、教育平台与载体、教育环境、教育内容等,全力提高自己教育能力和充实调整教育内容,形成教育合力,这样方能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走上科学化、人性化、专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道路。

〔参 考 文 献〕

〔1〕张红青.现代信息技术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J〕.新余高专学报,2008,(06).

篇5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有着重大作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一直是思政教师关注的焦点。当今时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使得网络的延伸力和影响力在不断加强。高校学生接受和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再单一,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必然会遇到困境甚至是挑战。作为思政理论课教师,我们更要与时俱进,不断总结经验,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教师自身上不断创新,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1 网络时代的鲜明特征

(1)信息获得的快速性和直观性。由于新媒体的普及,学生获取信息或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多样,速度更快。随之而来的是秒杀时代、读图时代和“微”时代的诞生,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等都是其典型代表。此时,学生获取信息的更新速度甚至是以秒来计算,另外,很多信息的传递通过图片方式而非传统的文字进行,这些都加速了信息获取的快速性和直观性。

(2)娱乐化精神的普及。大众普遍认为,现在是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在各种网站、应用程序上充斥着肤浅、空洞、无内涵的信息,在这样一个节奏快速、竞争激烈的时代,轻松、有趣的娱乐化信息内容和传播方式更能为人们所接受,也由此带来娱乐化精神的普及。

(3)主动性的增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人们不再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更成为海量信息的直接生产者和消费者,并且人数在以几何数级的速度增长。一方面,人们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实际上是话语权的一种转换;另一方面,网络应用程序的操作便捷,快速,使得人们之间分享信息的互动性大大增强。

2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困境

根据以上对当今网络时代鲜明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一员,必然会受到影响,且与以往的学生群体相比,他们更具活力和个性。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然会遇到困境。

(1)学生缺乏理性思考的耐心。在这样一个秒杀时代、读图时代和“微”时代情景下,信息的获得和更新速度太快,以至于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认真阅读和思考,就又被新的信息所吸引和覆盖,更不用说进行理性的、批判性的思考了。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失去了理性思考的耐心。这一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体现得很明显,学生往往对于图片、视频素材等这类直观的无需动脑的教学方式更感兴趣,反之,对于文字素材或教师抛出的批判性问题则兴趣不大,不愿意思考和讨论,甚至反感。这样的情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也是目前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所面临的困境之一。

(2)传统严肃的教学内容难以被接受。娱乐化是网络时代带来的又一显著特征。学生由于缺少理性思考,更倾向于对轻松的、愉快的信息感兴趣,因此,传统的严肃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在网络世界不难发现,现在有很多所谓的“有才”青年甚至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恶搞,而这种“恶搞文化”在大学生中还很受欢迎,大家争相在微博、空间中转载。这种对严肃文化的无视和颠覆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带来了很大挑战,也对学生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产生负面影响。

(3)教师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在网络时代,学生不再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更成为了信息的主动创造者,因此,学生的主动性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也在增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堂上同样如此,课堂不再是以前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信息都来自教师,教师的权威性是稳定的。然而,现在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同样的平台获得信息,学生甚至能获得比教师更多样的信息,因而,教师过去的那种权威性受到了极大挑战。另外,在网络这样一个人人平等的空间里面,与以往传统的沟通模式相比,实际上是话语权的转换。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更有自己的信息获取渠道,也有着更多自己所接受和理解的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思政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面临着挑战。

3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策

由于网络时代的鲜明特征,给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不小挑战和困境,因此,作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我们更应该与时俱进,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自身等多个方面积极进行反思和创新,以应对网络时代给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带来的困境。

篇6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64-02

一、基于网络信息,改革高校政治教学

高校政治教学,教师可以借鉴网络信息进行特色教学,教师要敢于探索,敢于实践,这样才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信息教学,主要是进行学习时,学生可以获取海量信息,可以及时进行交流。而且,这些诶知识在讲解时,信息的时效性以及形象性非常鲜明,加深学生理解。因此,高校政治教学基于创新模式上,更具有启发作用。从实践中发现,网络具备的交互性具有巨大的优势,在高校课堂学习中,应该重视该启发作用。有学者曾经这样表述:在网络时代,人的身份、年龄、地位可以实现一律平等。一切交流都是建立在平等的平台上,交流可以做到自由轻松的开展。在网络信息互动性中,这样的交际方式非常适用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在该模式下,可以敞开心扉学习。从中可以看出,网络信息交流,人们可以将内心的隐私进行诉说,人和人之间的内心距离被缩小。那些学习困惑,那些学习烦恼,学生可以进行倾诉,并且还可以获得陌生人的开导和帮助,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当今,高校政治课堂学习,更加注重互动性,过去那些“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代教学需求。那些不重视互动性教学,实践已经证明,这样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生学习天赋、学习潜能无法被激发。

网络信息具有时效性和形象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政治知识。而且,多媒体教学具有声情融汇、图文并茂以及声色俱全等特点,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会被提升。通过该信息传达,可以该学生提供感染力强、场景真实的教学环境。学生可以直观的学习政治知识,可以深入理解政治术语。大学生善于跟随潮流,政治课堂学习使用网络信息教学方式,学生学习主动性会被激发。政治课堂想要取到良好教学效果,教学必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然而,实现兴趣提高的另一方是便是网络信息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信息的交互性、时效性以及形象性,教师可以设置主题教学,让学生进行讨论学习。每个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在课堂中积极互动,使得课堂展现出良好的氛围。这样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增强,另外,学生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升。教师可以使用影片、图片等多媒体形式教学,学生政治课堂学习不会枯燥,学生从多元化的政治信息中,对知识进行整合,提升政治课堂学习效率。

二、基于网络信息教学,促进政治话语教学改革

众所周知,教学话语是高校政治教师教学的必备工具,每个教师的教学话语类型不尽相同,衍生出的教学体系形式各样。然而,该教学话语可以体现出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从中展现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教师知识结构,教师教学风格,在其中会得到体现。同一个教学内容,因为拥有了不同的教师,教学效果和质量存在差异。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在不同的教学体系中进行教学,使得教学呈现多样化现象。教学话语体系在政治课程教学中,它的教学地位同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同样重要,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话语。在高校政治教材中,每章课程都是根据标准进行制定,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这些规定使得教学很难开展教学话语,想要提升教学质量,对高校政治教师而言是个挑战,教师要不断的改进教学话语方式。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话语改革时,需要注意这些问题。第一,教师的语言表达要实现三个结合,个人目的和社会目标相结合、文本记录和日常解说相结合、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这三个结合方式,只有在网络信息教学中才得以实现,教师拥有广阔的信息资源,可以从中选取具有趣味性的案例进行解说,在趣味案例中融入该课堂知识,学生在轻松的课堂学习中,收获大量政治知识。教师个人教学目的,必须在社会发展要求下进行,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符合社会需求。平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做流行的网络用语,例如:“丝”“腐女”“高富帅”“白富美”等等,从这些词语中联系到政治道德修养知识,这样的话语教学,学生学习兴趣会被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将提高,实现政治教学目的。

政治教学一定要发挥网络信息的作用,使用大量的网路语言,这要求教育者要掌握网络语言。虽然,高校政治教学都非常严谨,教师在阐述观点时都非常严肃。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该教学方式变成传统的教条教学。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低,学生会厌恶政治学习。学生都乐于接受趣味性、幽默性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需求使用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政治时,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更高。当前,高校教学已经和网络发展紧密结合,教师教学离不开互联网。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花费在网上的时间都比较多。学生学习和生活离不开网络,甚至依赖网络。教师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在进行政治教学时,也使用网络方式。教师要和学生深入交流,了解学生学习政治的难点,灵活的应用网络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熟悉的网络流行语,学生会觉得很亲切,而且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比较受学生欢迎,学生学习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因此,教师要掌握大量的网络用语,在备课时穿插在其中,这样进行整治教学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使用网络信息的便利,提升政治教学内容设计

(一)使用多媒体设备丰富政治课堂学习

传统政治教学方式,大多是文本文式教学。而且,政治课堂学习本来是们枯燥无味,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积极性低,而且大学课堂学生主要以专业课堂为主,导致政治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要让学生注意政治课堂学习重要性。想要学生注意课堂学习,教师要抓住学生眼球,教学内容设计要新颖,要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趣味性更浓。教师使用幻灯片方式进行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政治教学的方式之一,这也是多媒体教学重要方法之一。在政治课堂上,教师除了使用PowerPoint教学,还可以结合其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图片播放,当前的网络信息大多数都是用图形的形式进行展示,图片的感染力也比较强。在政治课堂上使用该方式,学生学习兴趣会提升。

(二)利用网络信息择取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

网络信息一个最突出的特性是时效性,那些热点新闻、那些社会事件、民生新闻等等,这些信息首要在网络平台展现。大多学生查看新闻都是从网络中获取,过去报纸、杂质的新闻查阅方式已经被抛弃。网络是信息量做大,信息传输效率最高的平台。政治教材是根据国家统一制定,政治教纲要求教师要使用文本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加以取舍。然而,教师可以灵活的使用网络信息方式,将社会热点问题,将生活案例融入课堂中。这样学生理解课堂知识,学生学习兴趣也会提升。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九成以上的学生他们不喜欢学习政治,但是对于生活化政治教学方式,学生都比较容易掌握,而且学生兴趣也比较高。因此,教师在进行政治课程学习时,借助网络信息将那些时事新闻、热点事件穿插在政治课堂中,使用幽默、活泼的教学方式,避免出现说教式、空谈式以及填鸭式的政治教学。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要结合网络信息进行编写,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时效性、趣味性的案例进行教学。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会被提升,相信政治课程学习将呈现良好景象。教师使用的那些案例,大多数都是社会最热门的案例,这样的教学方式。体现出了实效性,学生学习兴趣会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政治教师在讲解政治课时,可以使用一些流行的网络用语,可以使用最新的网络新闻作为课堂案例。这样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会提升,学生学习政治才不会觉得枯燥。众所周知,政治课程它的内容都比较严肃、官方,但是教师在授课时,不能总是保持严肃的表情,那样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兴趣会急速下降。政治课堂学习一直遵守教学方式要做到“深入浅出、浅出深入”,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网络进行教学,使得学生爱上政治学习。

参考文献:

[1]罗连祥.人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3年3期

[2]邱英瑛.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探究式问题教学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7期

[3]周捷宾.“有效”源于“真实”――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真实”教学情境的构建[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年3期

篇7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74-02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网络的重要性

(一)网络时代新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

2l世纪,互联网以信息传播新媒体的身份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信息资源的局面。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以此为契机,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灌输和渗透其价值观、意识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从学生的角度看,网络在带给大学生新时代的行为理念和高效的学习方式的同时,对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构成了威胁,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将课堂内容与网络多加整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网络的必要性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网络是教师教学理念变革的需要。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网络使教师由传统的主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必须不断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网络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改变以往以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理念,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网络是加强师生交流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网络注重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强调师生对信息技术和资源的共享同用,重视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会。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应用的现状分析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新的教学手段。它依托专业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异地、同时、实时、互动教学和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是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总体趋势和目标。

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了网络教学平台,教师也通过QQ、博客、E?鄄mail等与学生进行网络互动。但目前为数众多的思想政治理论网络课程的呈现方式主要还是通过文本和静态图像、PPT讲稿、主讲教师的讲课录像等几部分内容的简单组合,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缺乏教学活动的精心组织和指导。导致网络平台不被学生认同,应用率不高,其基本特征和独特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都有优点和不足。如能将二者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则可相得益彰。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法的应用对策

(一)网络教学的主要方法

网络教学可以有效的延伸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今后应该大力发展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方法有:

1.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门的教学网页或网站。在教学网页上可以针对热点问题组织网上讨论、网上调查、咨询服务等。由学生自由点击进入,阅读内容、发表看法、提出观点。还可以建立网上教学网站,教学信息,与学生在课前和课后展开广泛交流和讨论,充实、丰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

2.充分利用现有的BB平台等资源。Blackboard电子教育平台是一套新式的、有效的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它功能强大、高效。大部分高校都已具备,但真正高效率使用的不是很多。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限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利用效率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3.给学生公布教师自己的私人QQ号码、邮箱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应只是教书,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引导和解惑。有些问题涉及学生的隐私,不便于在公共的网页、网站等交流,这样可以对问题较突出的学生深入指导。

(二)网络教学法的应用需要各部门的相互配合

1.需要网络技术相关部门的的合作。绝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不具备过硬的计算机基础和网络技术,在网络实践教学中,这就网络技术相关的部门和人员的配合与合作,主要是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和指导。这样才能保证网页、网站、BB平台等的顺利运行和高效使用。

2.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网络文明管理制度。高校要制定和完善网络文明管理制度,让学生掌握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强化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以此防范学生的网上不良行为。

3.需要全社会相关资源部门的合作。高校之外有很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可以利用,例如国家、各省市、各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站、各级精品课资源、政府相关网站等,这就需要这些资源部门加强资源的相互链接和共享,形成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b)-0132-02

作为高职院校教学课程设置中的必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对于向学生传播理论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错综复杂的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多媒体等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网络在加速青年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也对其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网络信息时代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不断适应当前网络环境,发挥网络技术的先进优势,转变教学理念和思维,针对学生需求和个性开展教学活动,是新时期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工作内容[1]。

1 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但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占据着极大的比例,这对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活动带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据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于个人成长和认识世界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各种原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发展。

1.1 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偏低

相对于其他本科类的院校,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普遍偏低。实际上,高职院校学生是由应届高中毕业的三年制大专班学生与初中毕业的五年制大专班学生所组成,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学习动机和态度各不相同,对学习目标的设定也有所差别,大多数学生期待毕业后直接工作。这种生源的差异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对教师形成了一定的挑战[2]。除了生源的差异,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将高职教育完全等同于职业教育,为了能够在就业时期更好地与本科高校的学生竞争,需要自身积极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因此,许多学生认为公共课程(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与专业课程相比并不重要,所以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只要能保证拿到毕业文凭就可以。

1.2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依然沿用着落后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课程的讲授,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缺乏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辅助,更没有形成形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往往过于压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降低。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为学生带来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教学资源,使得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开始加速,在这一形势下,高职院校如何转换传统教学理念和思维,结合先进的网络优势,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新时期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工作内容。

1.3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水平偏低

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尚未得到人们正确的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队伍水平也亟待提升。由于缺少统一学科的融合与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长期以来都被评价为“不够专业”,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实际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讲授往往由其它学科的教师来承担,而对于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来说,其价值感和对自身工作的认同感普遍较低,甚至出现许多专职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师选择离开[3]。随着网络技术的优化和成熟,教师可以从网络平台上获得许多高质量的科研资源和信息,如何利用这些优质资源实现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是网络环境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思考的问题。

2 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路和策略

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生源特点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团队的建设情况,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需要针对学生学习的需求和特点,转换教学的理念和思维,进而转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模式,并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高教学质量[4]。

2.1 转变教学理念和思维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网络在为人们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的影响。对于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网络游戏等的吸引力非常大,导致许多学生沉迷于游戏。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环境和高职院校学生尚未成熟的思想意识形态,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应当从学生需求出发,针对学生学习的特点,转变教学理念和思维,充分尊重学生是教学主体这一事实,实现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交流,通过自己丰富的学识和人生阅历、经验等,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网络资源获得自我提升,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帮助学生提升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工具。

2.2 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在资源丰富的网络环境中,教师应当结合教学目标,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融合,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优势,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开展教学计划,集图像、文字、声音等于一身的多媒体设备能够以形象生动的方式清晰地体现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思路。在我国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网络教学形式主要有课件型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以及虚拟课堂型媒体教学模式等,能够以多样化的形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2.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效果。在网络环境下,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首先需要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思想政治理论专职教师在注重教学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和思考思想理论政治课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积极投入课程的研究中,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当重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对网络知识和网络技术的掌握,鼓励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辅助作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营造出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晓惠.探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之路[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83-85.

篇9

现阶段,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以及计算机技术发展,使得高校在进行教学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将高科技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拓宽自己的眼界,缩小与世界的距离。目前,我国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加强对于教育模式的创新和改造,在这一过程中,互联技术成为了关键。随着思政教育网络平台的构建,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一、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高校在开展思政课的过程中能够高效的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基于此,就使得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相关部门逐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技术,并加强对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从而推动相关教学目标以及任务的实现。事实上,由于现实环境的现实,使得我国高校思政课网络平台在实际的构建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对此,笔者进行了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相关部门对于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的认可程度较低

随着互联网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高校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逐渐作出了较多的改变。笔者通过对于诸多案例的分析得知:在高校思政课教育网络平台构建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以及教师的态度对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由于相关部门以及教师对于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忽视,使得教师不会在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上投放太多的时间以及精力,继而导致实际的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提升。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有关部门的不重视,继而导致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考核以及评价体系尚未形成,从而不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最终滞缓了思政课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发展。

2.网络教学资源的重复开发造成浪费

现阶段,我国高校在构建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过程中,由与在建设与分类方面存在相关标准的缺失,继而导致在相关平台创建的过程中存在对于教学资源的重复开发以及浪费的现象。

之所以产生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在各高校在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的过程中,都借由自己的理解与认识进行资源的分类以及定义,从而使得各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难以得到最先限度的利用和交流,最终加剧了高校对于硬件设施的重复投资、软件平台的重复开发以及网络课程的重复建设。事实上,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下,并对国家的教育投资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3.忽略网络教学互动机制的开发和运用

虽然我国高校在进行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极力的推动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并希望寄托于此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但实际上网络教学并没有进入普通高校的课堂中。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目前构建的网络教学平台中缺乏必要的互动机制体系,而这一体系的缺乏就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考核,而学生在借助思政教育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难以得到系统的考核以及训练,不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和发展。

二、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推进路径

现如今,我国高校在构建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实用性以及互动型差等方面的问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时代的不断推进,使得教育网络平台的构建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会逐渐成为高校开展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基于此,就需要高校的相关部门加强对于教育网络平台的构建。关于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平台,笔者通过相关案例以及有关研究的分析,总结了下述几点,具体内容如下。

1.发挥高校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中的作用

在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平台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平台构建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于高校在职思政教师的鼓励,让其逐渐注重这一新兴的教学方式,并推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出谋划策。

事实上,由于网络教育平台授课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诸多的差异,因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仅需要逐步增强其自身的学科教学能力,还要不断的学习、提高其自身对于网络教学的组织以及管理的能力,诸如依据网络课程的特点,设计出恰当的方法与策略。笔者认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相关人员采取下述的两个方面。

一是在构建网络教育平台的过程中,加强对于高校教师的培训,从而使得高校思政教师在多元化、持续性的培训过程中了解到网络教育平台的相关信息,并以此为基础推动相关教学的有序开展。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加强对于高校教师进行网络教学方面的培训,并由此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对此,笔者认为各大高校可以通过合作、考察等方式加强与国外相关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以此为基础学习有关的经验,从而推动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发展以及对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理解与熟悉。

其次就是需要各大高校逐步建立起激励机制,并依据实际的状况将资源的具体内容划分给教师,从而减轻各高校教师的负担。事实上,通过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思政教育网络教学的发展。

2.创建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功能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的高校教育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逐渐引入了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事实上,我国教育部门也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背景下,逐步开展了21世纪教学资源库建设工程。但由于实际环境的限制使得这一工程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但覆盖面小、资源共享性差的问题。而这一情况的出现就导致各大高校在发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各高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难以得到流通和利用,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且不利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

基于此,就使得相关部门在构建思政教育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各高校教育资源的流通,并在此过程实现了对于优秀教育资源的整合,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了思政教育网络教学的教学质量。目前,我国的部门高校在构建思政教育的网络平台的过程中逐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诸如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北京大学的“新青年”、浙江大学的“求是潮”等。对此,就需要各大高校加强与这些院校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资源的共享以及经验的交流,从而实现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全面发展,提升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的质量。

不仅如此,由于我国的相关部门对于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而为了更高的推动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使用,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加强对于资源的维护以及更新,从而提升我国思政教育资源的质量,并最终推动相关教育方式的发展和推行。

3.构建互动性较强的运行机制

通过对于我国已建有的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网络教学平台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之所以效率低下,主要是因为在构建过程中,相关部门以及人员都过分的重视对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继而忽视了对于资源运行机制的完善。基于此,为了更好的推动高校思政教学的发展,需要香瓜你部门加强对于互动性较强的运行机制的构建。

事实上,网络教学平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虽然能够推动教学任务的完善,并提升教学效果,但是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不能够完全代替教师的角色,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在于网络教学不能同传统教学方式一样,与学生构造起社会化的交互。基于此,就需要相关人员在构建思政教育网络教学平台的过程中加强对于互动性较强的运行机制的建立,从而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状况的考评,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意义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逐渐深入到实际的社会生产生活中,使得我国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对于在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和使用。事实上,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平台的构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加强对于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并有利于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交互式的远程教育。

事实上,由于网络教学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能够取得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取得教学成果,因而其的推广有利于实现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事实上,为了更好的推动思政教育在德育方面的作用,相关部门逐渐开展了网络教学的方法。笔者认为随着相关部门在实际的构建过程中能够注重对于相关技术以及方法的运用,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平台毕竟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平,曾裕华.主体性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9):137-139.

[2]林海春.基于世界大学城平台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方法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09):83-85.

[3]刘芳.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瓶颈与破解路径[J].延边党校学报,2014,(06):113-115.

[4]张洪华.关于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思考[J].品牌,2014,(12):209+211.

[5]叶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构建的重要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228-229.

篇10

自从计算机网络出现,网络文化就开始出现。网络文化是一种蕴含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靠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来说,网络文化既包括物质层面的内容,又包括精神层面的内容,就其实质而言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创造性和虚拟现实性等特征。

张耀灿教授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实践活动。

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紧密相联,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意识。另一方面,网络文化建设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1网络文化背景下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部2016年5月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的教学建议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牢牢把握信息技术变革趋势,明确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同时强调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丰富网络文化内涵,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推进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引导广大青年争当“中国好网民”,倡导网络公益活动,净化网络环境。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积极传递网络正能量。据民办高校大学生不文明上网行为调查。民办高校大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行为较多。网络文化的娱乐性特性,迎合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需求,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时期,看问题还比较单纯,很容易陷入极端主义,走上网络犯罪的道路。

2网络文化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网络文化的发展,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像一把“双刃剑”,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空间,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方法。然而,在智能手机时代到来以后,民办高校n堂普遍出现大学生“伪在场”,“低头族”现象。思政课教师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如何抓住学生的眼球,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1网络文化对民办高校思政课教育者的影响

(1)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年龄和职称结构都呈哑铃状,年轻教师和老教师较多,老教师信息素质较低直接影响了民办高校网络思政课教育的效果。(2)网络文化背景下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也会因为网上的负面信息的报道受到冲击。(3)网络文化背景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日益艰巨,民办高校管理者把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此巨大的工作全都压给思政课教师,再加上民办高校一般建校时间不长,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教书育人,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进而影响了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效果,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差强人意,又会给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带来职业挫败感。

2.2网络文化对民办高校思政课受教育者的影响

(1)民办高校生源质量偏低,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自我控制力与公办高校学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更容易沉迷于娱乐性网络文化中,给网络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困难;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民办高校思政课课堂呈现出大学生主体“伪在场”现象,严重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2)民办高校学生实用主义价值取向明显,在生活和学习中注重实际利益,思政课学习不像专业课会影响大学生以后就业,从而影响了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3)民办高校普遍办学历史较短,还未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和优秀的校园文化,不利于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3网络文化对民办高校思政课教育方式的影响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话语体系上来讲,话语体系单一,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灵活性和丰富性的要求;从教学方式上来讲,属于教师一人填鸭式“满堂灌”教学,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的内容,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从教学信息量上来讲,思想政治传统教学教师虽然是知识的权威,但是教师获取知识的方法较单一,教师带给学生知识的信息量依然无法与网络文化背景下的海量信息相比。网络文化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1)网络文化背景下,思政课教学重新构建了思政课教学的网络话语体系,强化了网络文化的传播、导向和渗透功能,消除网络文化背景下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的话语鸿沟。(2)网络文化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注重引(下转第76页)(上接第47页)导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不管是课堂上还是网络文化平台上,都改变了以往的仅突出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不能很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网络文化时代,高校学生在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方面的技能已经大大超过了教师,因而我们必须正视学生的能力,改变、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3)网络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形成一种合力,在校园里和社会上形成浓厚的德育氛围,像木樨花香弥漫在学生的周围。

3网络文化背景下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3.1 课内课外将网络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要提升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就必须将网络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利用网络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1)建立本校思政课教师的微博、微信、博客等平台,思政课教师多给学生推荐优秀的思政教育类网站、网络公开课资源。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也能接受思想政治教育。(2)注重民办高校思政部门的校园内网建设,在思政部校园内网里构建正能量的文化阵地,宣传先进思想,倡导向先进人物学习,整合各类资源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资源,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于政治思想的注意力和兴趣。(3)积极探索民办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上优秀的视频教学资源,提升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

3.2 线上线下用校园文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

民办高校大学生上网内容兴趣点调查显示,娱乐性是吸引民办高校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原因,只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文化里的娱乐性特征,才能吸引和凝聚更多的学生在网络上主动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民办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文化资源,注意筛选校园网络文化资源的内容,保证校园网上的信息既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又能传递社会正能量。民办高校还应加强文明校园建设,通过民办高校校风、学风建设,建设学校优秀社团,举办各种层次的比赛,宣传学生身边的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先进事迹形成浓厚的德育氛围,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到学生的心里,外化为学生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王煊.赵维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人民论坛,2010(10).

[2] 陈建.林立华王婧倩高校“思政课”大学生主体性“伪在场”及唤醒[J].德育天地,2012(5).

[3] 石俊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互动式”教学模式探索[J].大学教育,2013(15).

[4] 毛蕊,陈会敏.基于x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软件导刊,2014(6).

[5] 王晓燕.微博环境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华人时刊旬刊,2014.

篇11

2高校思政课提高语言艺术性的措施

第一,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语言艺术需要多一点文学色彩。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不应当是一板一眼的,同样能够富有激情。例如在讲解哲学原理的主客体统一这一问题中,就能够引用坡琴诗来说明在演奏优美音乐的过程当中,不仅仅需要琴这一客体,同时需要人这一主体的动作,只有两者实现相辅相成,才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通过加入文学元素,同泛泛而谈比较而言,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思政课理论的意境以及学生想象力。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强调教学语言的文学色彩需要适可而止,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语言美学意味并营造教学氛围。

第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语言艺术需要多一点人情味色彩。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往往给学生以枯燥空泛以及说教的感觉,因此对于思政课的教师而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走进学生心里而让学生高度认同并加以接受。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师形象环节,思政课的教师要避免沦为僵化道德标本,其身上需要体现出人性的丰富内涵,兼具厚重的德性以及丰富的人性,这样的思政课教师才更加具有魅力以及说服力。此外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需要尽量将宏观东西微观化,并将空洞东西生活化,从而让思政课教学回归生活。最后是在教学语言方面,高校思政课的对象是人格意识较为独立的大学生,因此教师在表述的过程当中需要提高教学语言的人情味色彩,要展现出平等包容的心态以及人性关怀态度。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6-0043-03

一、引言

为了较为全面地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现状,本课题组对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进行了抽样调研,重点对信息化教学应用相对成熟的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信息学院)、广东药科大学、肇庆学院、广东医科大学展开调研。调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中所使用的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教学效果,探索大数据时代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从微观上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育手段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以此研究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提升教学质量,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所应用的信息技术

根据本课题组调研了解的情况,我们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应用的信息技术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大众化信息技术;第二大类是非开放式专业平台和专业技术;第三大类是开放式专业信息化教学平台。

第一大类是大众化信息技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主要采用的信息技术有多媒体课件、视频和音频资料。本课题组调研了解到,在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运用的信息技术主要是多媒体课件、视频和音频资料,例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的相关重要知识点,通过视频资料回顾一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运用音频资料导入新课等等。

第二大类是非开放式专业平台和专业技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除了上述基本的信息化教学之外,也有个别老师会采用非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和微信、微博、微课、微视频这些信息技术来进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与改革创新。例如信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在教学中除了使用上述大众化的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教学外,还使用了更加专业的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相对于MOOC这类平台来说,它是一个非开放的教学平台,因为它专属于特定的学校和学生,它上面的资源的使用需要经过认证和授权。通过Blackboard(以下简称BB)网络教学平台思政课教师可以更好地安排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课程和进行知识点测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除此之外,还有微视频技术的应用。例如广东药科大学的老师会在思政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就某个时事热点问题,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合。

第三大类是开放式专业信息化教学平台。从全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应用的信息技术看,一些高校已经采用慕课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和“易班”(E-Class)开放式在线教学平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息化教学。这类信息化教学平台是面向所有网民开放的,所以它是一种共享开放式的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技术。但是它的建设与应用需要有专业的技术团队来制作,思政课教师个人是无法完成的,这对于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三、高校思政课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教学的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教学的效果怎样?对于这一结果的研究,不仅要收集教师们对于信息化教学的感受,更重要地是要收集学生群体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信息化教学的感受。所以本课题组对于信息学院接受信息化教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9份。

1.对应用大众化信息技术的思政课教学效果评价

大众化信息技术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得心应手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学生们也习惯了这种教学方式。通过本课程组的调查研究,如果用“合格、良好和优秀”三个等级来评价大众化信息技术的思政课教学效果,学生和老师普遍认为教学效果良好。

2.对应用非开放式专业平台和专业技术的思政课教学效果评价

本课题组成员对使用BB网络教学平台的不同群体展开全面调研。首先,对BB网络教学平台的管理方,信息学院的网络中心的相关老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所收集到的学生和老师反映的一些问题,以及他们所提供的解决方式等等细节性问题。其次,对使用BB网络教学平台的思政课教师进行面对面访谈,以了解他们的使用心得体会,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和需要哪些技术支持等等细节性问题。最后,对BB网络教学平台的最终用户学生们进行深入而全面的访谈和问卷,统计分析他们所反馈的信息,以此为依据来评估使用BB网络教学平台的思政课教学效果。

信息学院的思政课网络教学采取传统课堂教学与BB网络平台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网络课堂的教学课时约占每学期课时的三分之一。综合调研分析,利用BB网络平台实施思政课网络教学有以下三大优点:

其一,有利于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BB网络教学平台给每个学生一个账号,学生的每次学习情况都会有后台的数据库统计,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把这些后台数据进行筛选,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避免了在传统课堂上只有一部分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身在课堂而心在外。例如,教师布置了某次在线学习,通过后台的数据库可以清楚看到哪些学生没有按规定完成学习任务,哪些学生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奖罚,激励学生认真完成每次在线学习任务。

其二,有利于因材施教;每个班都会存在基础好的和基础差的学生,基础好的学生对于老师教的知识“一点就通”,而基础差的学生可能对于重点和难点问题听两三遍也不得其解。针对这种情况,基于BB网络教学平台的网络课程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在网络课程的前期建设中,教师已经把本门课程的所有知识点以多媒体(课件、视频影音资料、文档、自测题)的形式上传到学习平台上,在每次网络学习任务中教师都会指定学习内容,学生可以针对学习内容进行多次的自学和自测,便于学生全面而深入地掌握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不仅如此,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如果不能完全自己学习和掌握那些难点问题,他可以在学习平台中向其他同学发起帮助信息,同学与同学之间可以进行交流与讨论,当然他也可以直接在平台中向老师提问。老师可以把同学们反馈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重点难点问题带到传统教室的课堂上重点讲解分析,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其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上有种求新求变的想法,他们已经习惯了新媒体时代的生活方式,即信息化、碎片化、自由化。针对新一代大学生的这些特点,我们的大学课堂授课方式如果还是传统的老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模式就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们会看到在大学课堂上有一些学生的思想是游离在课堂之外的。借助于BB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课堂外的时间来温故而知新,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体上看,信息学院BB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效果总体评价良好。通过与面向不同专业学生开设思政课BB网络教学的教师进行面对面访谈,了解到他们对于使用网络平台教学的教学效果总体评价良好。

另一方面,学生和教师对微信、微博、微课、微视频这些信息技术的思政课教学效果总体评价良好,个别评价优秀。教师们利用微信和微博可以传播一些具有正能量的信息给学生,同时也可以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这也成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第二课堂”,所以通过这类信息技术传播理论和思想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外,通过调研发现微课与微视频的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效果评价也是良好和优秀。微课与微视频的区别在于,虽然它们都可以统称为视频,但区别是制作视频的主体不同,通常是老师制作微课视频,而学生制作微视频。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可以反复地观看微课视频,从而较好地掌握思政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因为微课一般都是针对某个特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讲解;而学生在微视频制作中根据老师的要求,自编自导自演了一些精彩的微视频,让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加深和提高了学生的理论修养,也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3.对应用开放式专业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思政课教学效果评价

对于慕课MOOC和“易班”(E-Class)这类开放式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思政课教学效果总体评价是良好。虽然本课题组调研的高校中还没有使用这类开放式专业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思政课教学,但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对于借助这类专业信息化平台进行思政课的教学活动评价很好。例如:西华大学的边慧敏等在《中国高等教育》上发表文章《依托易班创新开展新时期网络思政教育》提出“易班已经成为教育系统的知名文化品牌和最受中国青年学生欢迎的网上精神家园。”

四、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面临的困难和解决思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信息化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什么?信息化教学的手段推陈出新的速度很快,在众多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中哪些才是适合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哪些不适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用什么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是合适的,哪些场合是不恰当的,这些都是本课题深入研究的重点。

本课题组调研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信息化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多数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对于除第一大类信息技术外的信息化教学手段都不太熟悉、不会应用、也不太愿意主动尝试。虽然已经有数据显示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传统思政课教学中,立足于课堂教学之基再进行信息化变革和创新是可行的、有效的,但从总体上看思政课教师们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动力不足,这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制度原因。

为了更好地解决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本课题组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和完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