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范文

时间:2023-09-04 09:26: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篇1

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突破口【1】 。据国家卫计委2015年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达到了25.2%【2】。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6.6%【3】,其中,心血管病占到死因构成的40%之多【4】,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城乡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5】,而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80%的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预防的。

高血压健康教育包括医学知识的普及和引导居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其过程贯穿于居民生命保护的全过程,并针对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实施综合行为干预。健康教育对象包括个人、家庭和社会层面上的正常人群、高危人群和高血压病患者。对高危人群和对高血压病患者需进行重点和长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干预。健康促进是1986年11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上首先提出。是指运用行政的或组织的手段,广泛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高血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旨在提高普通人群、高危人群、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依从性,最终达到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并发症、致残率、死亡率的目的。

1人群筛查分类

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首先要对人群进行筛检分类,确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和各类高血压患者,以便针对性采取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措施。

2高血压诊断标准

目前我国采用的血压分类和标准中,成人高血压定义为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压≥90 mmHg。正常成人血压:收缩压

3高危人群

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并无绝对标准,但有下列危险因素者可作为重点对象人群:①有高血压家族史者。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约60%的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②嗜好高盐饮食、腌制品、长期摄入高蛋白饮食、饮食中饱和脂肪酸或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较高的饮食习惯者。③长期高度精神紧张、长期生活在噪音环境、长期情绪不稳定者。④长期吸烟嗜酒者。⑤超重肥胖者。⑥高血脂、动脉硬化者。⑦连续口服避孕药物一年以上者。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

4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计划

4.1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网络

依托健康管理团队体系、兼职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4.2制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计划,针对不同人群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通过进行人群筛选分类,建立健康档案,摸清主要健康问题,针对性地提供健康教育内容、健康行为指导和干预。

4.3加强对参与高血压健康教育人员综合能力培训

首先有计划的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健康管理等业务培训和沟通能力的培训。要求参与健康教育的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健康管理、社会学、心理学及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能与健康教育对象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往,同时,加强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使健康教育工作者不仅能提供健康教育服务,而且还可以大力开展多样化的健康促进活动等。把对健康教育内容列为工作职责,并理顺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

由自身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应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来改善健康行为,尽可能地消除危险因素。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很多, 可分为可改变的和不可改变的两类。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等;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中生活方式在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超重、肥胖、膳食高盐、长期大量饮酒、缺乏运动以及长期精神紧张等。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应群体性教育与个体性教育相结合,既要重视内容,又要讲究形式。内容要具体化、专业化、系统化;形式要多样化、现代化,以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郭冀珍.控制高血压享受美好人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07-03在线数据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04-1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2015年)

[4]2015年9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会文字实录: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医科院阜外医院副院长顾东风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07-02《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解读.

[6]陈灏珠.钟南山.陆再英.内科学第8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7.

篇2

一、当前企业员工普遍存在的思想变化及特点

油田企业员工构成复杂,用工形式不一,文化程度差异大。针对这一实际,如何正确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员工积极性,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员工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呈现出接受各种新鲜事物的开放性。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不断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影响着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使员工思想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和开放性的特点。

员工思想观念的现实化,呈现出现实选择取舍上的趋利性。社会的发展变化,使员工面临着一些影响自身和他人利益的现实问题,员工的思想变得越来越现实,关注自身利益使他们感到尤为迫切,趋利避害的人生态度表现明显。

员工思想观念的动态化,呈现出思维意识的不确定性。员工的流动呈现出不断加快的趋势,其流动的范围、方式不断扩大和变化,新的社会成员及其思想、思维方式相互影响,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发生了变化,其思想观念中认同的成分在不断减少,思想不确定的因素不断增加。

二、加强员工心理疏导,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

做好心理疏导是促进员工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心理疏导可以帮助人们避免或消除不利于心身健康的心理因素,提高个体发展和潜能开发。做好心理疏导有利于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引入心理疏导,就是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为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一个新渠道。

企业和谐的基础是员工个体的和谐,每个员工自身和谐的关键又在于心理和谐。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和心理疏导的着力点放在干部员工关心的热点问题上,善于从苗头上发现潜在的思想问题,从渐变过程中预测到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切身帮助员工解除心灵深处的困惑和疑虑,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健康的心理,自觉投入到企业生产经营各项工作中去。

三、加强企业员工思想教育引导的对策和成效

在员工思想教育引导的内容上,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反映思想。”从思想入手,深入细致的开展形势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针对生产任务的严峻形势,我们在全队范围进行了亮剑精神、先模事迹精神和责任感教育。围绕“比学赶帮超”活动,积极开展各项竞赛评比活动,大力营造活动氛围,将活动竞赛延伸到班组,激发班组员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党员的奉献意识、大局意识,号召党员干部为职工做榜样,带好头,当好表率,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同时,结合“岗位尽责我争先”主题教育活动,使干部职工明白,企业的发展与每一名员工有密切的关系,只有企业发展了,员工才有更好的发展。作为一名员工,面对生产的不利因素,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发扬亮剑精神,克服不利条件,迎难而上,才能扭转工作的被动局面。

在员工思想引导教育的视角上,要关注员工的感受,尽力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上实际困难。文化凝聚灵魂,关爱催生力量。以“创先争优,为民服务”活动为契机,文化熏陶,温情关怀, 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和谐、友爱、团结、互助的氛围。

篇3

1 和谐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由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彼此理解、认同、冲突的心理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相互往来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往来的结果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和心理上的距离即人际关系,或亲近或疏远或敌对,表现为情感上的相亲或相斥。如果形成的是亲近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使人心情平静、舒畅,而人际关系不和谐或发生矛盾,就会使人感到紧张、焦虑或孤独、寂寞。 ,人际关系是一把双刃剑,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大家都努力营造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在交往中获得真诚的友爱,满足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获得充实、愉快的精神生活。但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对象,一部分学生能够运用人际交往的方法与技巧构建出自己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体会理想实现的成就感,因而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而有的学生却因缺乏人际交往能力而使自己陷入孤独和寂寞的泥谭,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并产生挫败感,使自信心受到打击,导致心理矛盾的加剧。

与此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增进学生集体的凝聚力,促进青年学生优良心理品质的形成。如宽容、尊重、同情都是在民主、和睦、友爱、团结的人际关系中成长起来的。反之。那些生活在人际关系不和谐集体中的大学生,常常显示猜疑、嫉妒、压抑、敏感、自我防卫、难于合作的特点,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缺乏正常人际交往和良好人际关系相联系。

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心理健康作为人的整体健康的一部分,就是指一种积极和持续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家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做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即个性越健康,与人交往越积极主动,其人际关系越融洽。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在认知、情感以及性格方面都存在某些障碍,由此产生的一些不良心态必然会给人际关系带来负面的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个人行为方式和社会价值观念等因素相互冲突,大学生面对一些现实问题和道德困境无法解决和克服,往往产生无所适从、烦躁、困惑等情绪,造成各种心理问题。这种情况不仅严重影响学生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和谐校园的建设。

首先,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自卑、嫉妒、虚荣的交往心理反映出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割裂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而片面强调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一致性。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学校、社会的过多关注使他们产生“众人皆下我独上”、“唯我独尊”的自傲情结。加之缺乏生活的磨难和社会的历练。其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出现偏差,因此,不少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特别对条件不如自己的同学,更是不屑一顾;反之,在条件优于自己的人面前,却自惭形秽。另一方面,由于人际交往的适应性、应急性、耐挫性不够。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旦受挫,便容易灰心丧气。一蹶不振,甚至变得自卑。久而久之,会对同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学生普遍感受到来自学习竞争、人才竞争和就业竞争的压力。这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始终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还不同程度地出现困惑和迷茫。个别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不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和情绪排遣,产生消极情绪。意志消沉,精神萎靡。这种颓废的心理状态不但影响个人前途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其周围同学的心理状态,进而对校园育人环境与和谐氛围的形成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从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看,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最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的能力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成为备受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而从毕业生的反馈信息看,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出现过人际交往障碍及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的苦恼。有的因不能很好与人相处而直接影响了自身事业的发展。可见,一个没有开放的心理、不能很好地与人交往的人,将难以通过人际交往获取信息和占有信息。难以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自然也就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因此,良好的人际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现代人才所需要的。

二、促进人际和谐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1 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与技巧。人际交往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了解一定的规律,体会其中的技巧。大学生首先要学会调整自己,使自己心理和谐平衡,并了解别人的需求,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与方法,才能在面对新的环境改变时,在最短的时间内与群体建立起一种和谐而有效的人际关系,从而为自身未来的成长与发展莫定良好的基础。

首先。坚持真诚、尊重、理解与宽容的原则。以诚待人,讲求信义是人际交往得以延续和深化的保证。在交往中,只有彼此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才能相互理解、接纳、信任,感情上引起共鸣。使交往关系巩固和发展;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尽管由于主、客观因素影响。人与人在气质、性格、能力、知识等方面存在差异。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只有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才能保持人际交往各方的平等地位;宽容表现在对非原则问题不斤斤计较,能够宽以待人,。宽容有助于扩大交往空间,滋润人际关系,消除人际间的紧张和矛盾。在人际交往中,由于个体差异或不可预见的阴差阳错,因误会、不理解而产生矛盾不可避免。

其次,坚持人际交往互益的原则。人际关系,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如果双方在相互交往中都获得了各自的社会需要的满足,相互之间才能发生并保持接近的心理关系,表现为友好的情感,反之就可能彼此疏远。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善于角色互换,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了解他人的心情,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对方的想法,以此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同时在倾听过程中了解到对方的需要、渴望、能力与动机。使双方在交往中达到互惠互益的效果。

篇4

1.前言

对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的认识人们从没动摇过,但同时存思想政治工作可包治百病的错误认识,工作方法也常流于形式,不能深入们的的心灵。若能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就有利于克服思想政治教育的片面性,使思想政治工作充满活力。学校重视学生学会用的基本理论、方法去观察、认识世界,使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但不能更多的只停留在一种陈述性知识的传授上,我们需从心理学角度着手,对培养人的良好心态、心理素质、适应社会能力等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予以充分重视。据有关方面调查,大学生中有20%左右的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心理上应变能力差,适应环境能力差,处理问题理想化、简单化。学习压力过大、生活节奏紧张、竞争激烈、性格和意志力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成了高校精神疾病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人们思维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的今天,单纯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已经解决不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疾病,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搞好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相互交叉

2.1交叉点。

教育目的相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人健康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处理好心理、思想、行为之间的关系,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涉及点相同:两者都涉及到人的心理结构中的非智力因素部分,作用于人的心理状态、思想意识和人格品质。思想是心理的一个组成部分,高尚的思想是认识情感、意识、需要、动机、性格和各种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树立不仅是思想教育的结果,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健康的心理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充要条件。

2.2差异点。

心理健康教育着重于心理发展,调整心理发展状态,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而思想政治工作着重于思想品德提高、塑造与转变,有目的地对大学生意识形态产生影响,提高其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由上所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有互相交叉的地方。我们的目的就是利用两者相交叉部分,以心理健康教育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使思想政治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心理和思想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思想是反映的结果,心理是反映的过程;思想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层次,心理则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表层次。另一方面,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心理主要是个体在生理基础上的心理状况,而思想以“观念”的形式出现,属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心理和思想又是相互联系的,二者都是人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思想转化为行动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其间包括了艰难的心理历程。思想离不开心理因素的支持,健康的心理也离不开正确思想的主导。

3.以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率

3.1以人文学和心理学的观点为基础,扩充思想政治工作内涵。

我国是以“立人”为教书育人核心理念的千年古国,从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的儒教学说到如今的“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育人原则,准确地说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贯通人文特色,就是要在上述思想指导下开展人文教育,以人为本,承认和尊重大学生个人或群体的主体地位。从理解的角度出发,注重人性与个性,通过情愫化、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和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同时亦应遵循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发展轨迹和心理健康的转化及成长的一般规律,适当切换角度或者做一些换位思考,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和情感上的淡漠。实践证明,贯通人文特色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既具有理性又蕴涵情愫,自然扩充了思想教育内涵,效果往往会更好。

3.2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扩充思想政治教育思路。

健全的性格和合理的认识结构等心理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同样也是不可能很好完成的。由于长期以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片面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并没有被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所掌握,以至于在教育过程中很难把握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很难适合学生接受教育的心理特点,甚或将一些心理问题简单地当作思想问题来处理,非但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往往引发或加大了他们的逆反心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需要借助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力量,借鉴心理健康工作特有的服务方式和内容,以提高自身的科学性、艺术性和针对性,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心理健康会使学生精神充沛,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这也无疑有利于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与理解。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逐步提高自己,从心理健康工作的理论到实践都需要加强学习和训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等知识,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和必然趋势。

3.3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艺术。

怎样把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我们当前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新课题。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有自己的侧重点,但是作为学生,他们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思想和心理矛盾经常混在一起,仅靠单一的教育方式已经难以奏效。德育工作者要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探索新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顺利成长,同时也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的结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目前各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都是采取坐等学生上门、个别地、保密地进行谈话的方式,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远远不够,应该要建立组织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指导并实施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并通过课堂教学、小组讲座、报刊、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咨询,引导学生重视心理问题,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种途径,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态度。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必将丰富高校教育的内容和手段,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和方法,提高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育人水平。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具有中国特色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永久课题。对这一课题的不断挖掘和深入探讨,有助于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本贤.师范生就业市场分析及高校之应对[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0):45-46.

[2]刘伟,张迪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06):69-71.

[3]刁文彬,刘文文.论师范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巢湖学院学报,2007,(01):152-154.

[4]安静,朱玲.师范生潜在就业危机的原因与对策[J].唐山学院学报,2006,(02):80-82.

篇5

在实施义务教育的今天,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三年,虽然时间短暂,但却是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生理迅速发育,身体快速长高,但心理发展相对缓慢,既要面对一系列人生的挑战,又要面对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特别是农村固有的陈旧观念,与新形势下各种坏习惯的影响,给教育者带来了新的课程与挑战,强化学生的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1. 问卷调查 我校是一所全封闭寄宿制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为了解现在学生的心理状况,我们特地在本校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参照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身体健康,认知水平,感情成熟,人格健全,关系和谐和行为稳定,内容涉及习惯,人际,生活,未来,及对一些行为,事物的看法,等40个选择题,进行了一次700人的调查,20分钟完成,调查发现初一学生普遍认为学生任务繁重,不适应初中学习生活,教师讲课的形式,内容节奏与小学差异大,生活又不能自理,想家,落差大,精神不集中,初中二年学生叛逆性逐渐显现,与家长老师,同学的关系较紧张,出现了早恋现象,初三学生对考试有压力,生活单调交流少,学习出现两极分化,厌学,辍学现象增多。

共同点是师生交流少,不会安排生活,学校课外活动较少,本人兴趣不多,学习风气不浓,对自己认识不够,阅读心理方面的书籍较少,他们从小学步入初中后,普遍存在着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学校生活习惯不适应。

2. 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学校生活习惯不适应的具体表现

(1)生活环境的不适应。过去在家里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遇到饭菜不合口味,家长变着法来改善,寄宿学校后,与他们的生活习惯发生的很大改变,遇到问题,无所适从。

(2)学习方法不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比小学紧张,而且学习方法和方式有所不同,大部分学生自学能力差,当学习成绩不佳时,易失去信心,虽经过自身努力,但收效甚微时,容易产生一种自卑心理,于是自怨自艾,最后,破罐破摔,以求心理释放。

(3)以自我为中心,做事非理性。由于现在孩子,独生子女占到70%,在家里是小公主,小皇帝,进入初中后受到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的制约。感到失去了自由,处处受到了管制,他们过去的一些性格特征:如,自私,任性,嫉妒,叛逆,浮躁等完全展现出来。经受不了挫折与批评,顶撞家长,教师,我行我素,不辩是非,不分好歹,学习不踏心,同学之间缺失沟通,人际关系搞得很紧张。

(4)情感方面。学生进入初二,初三第二特征逐步发育,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这一时段学生感情丰富,加之受网络中不健康的因素影响,错把友情当恋情,容易形成交往过密甚至出现了早恋现象。

(5)耐挫能力差。由于学校教育的缺失,受亲人过分宠爱,加上激烈地学业竞争,使农村初中生,常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缺乏信心,逃避困难,性格孤僻压抑,想不开,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3. 培养农村寄宿制初中生心理品质的途径 (1)开设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艰巨性和必要性。由于目前从上到下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够,甚至存在偏见,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是一种虚无飘渺的东西,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骨干队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2)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如: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及时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营造校园心理健康氛围。定期聘请心理专家开展心理知识专题讲座。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心理辅导室,帮助学生调节心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各学科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各学校的课堂教学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学科教学中及时适当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会使学生自觉地接受,主动地接受,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优化心理品质,健立良好的自我观念。每个人都有受到他人肯定和尊重的心理欲望,初中学生更是如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弱点和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地鼓励和表扬,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锻炼坚强的意志,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耐挫能力。

篇6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和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教育”也改为了“体育与健康教育”,把学校体育的功能明确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然而,纵观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我们感到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仅仅是一个开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一、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思考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概念:健康是在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上述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可构成人的生命质量。在人的生命这个三维立方体中,身体、心理和社会三种属性的面积越大,则生命立方体的体积越大,在自然和社会中所占的位置也越高,与社会的接触面也越大,显示出该个体的生命质量也越高。反之,生命质量就越差。众所周知,体育与健康息息相关,然而它们两者之间具体相关程度究竟如何?

二、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现状的分析

1.体育课程的统一性的片面性

我国的体育课程最大的特点表现为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课程实施方案,统一的评价管理模式。体育课程的严格统一,需要保持学生学习进程的步调一致,因此教师无需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就编订出可供循环使用的教学计划和方案。把所有学生放在一个体育课程模子里锻炼,导致了学生的畸形发展,循规蹈矩却完全没有个性和创新精神。

2.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缺乏文化

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按成人的目光把一项完整的运动分成若干个技术进行教学,教学实践紧紧地盯在运动技术的细节的传授上,“用技术教技术”和“为技术教技术”,一叶障目,舍本求末。另一方面,把提高学生生理机能指标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课堂教学程序化、模式化,教学活动统得太死,学生成了承接教材的奴隶。教学活动难有创意,缺乏活力。

3.教学中对健康知识理论的缺乏

我们对体育课的认识就是纯粹的运动,也就是身体练习。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健康教育,它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增进健康的愿望,促使人们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消除或降低危险的因素的影响,创建健康的环境,并学会在必要时求得适当的帮助,从而达到保护和健康的目的,但是我们现行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对这方面比较忽视。

三、对体育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探讨

1.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其中多向性,即丰富的想象能力;变通性,即能根据问题的不同层面变换思维角度或思维路径的能力;批判性,即敢于怀疑或批判约定俗成的东西的能力;直觉性,即自由创造的能力。体育与健康课不仅要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相应的水平目标选择教材内容、组织教学形式,使之适应学生、适应于社会发展的大形势。同时在教学中要留有时间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大胆实践、反复思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进行求异式思维的探索。

2.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教”。

3.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4.充分利用双休日,开展课外体育竞赛

这种体育竞赛,变以前的“选手竞赛”为现在的群体竞赛,扩大竞赛参赛人员,让所有俱乐部成员都能参加。选择有组织才能、活动能力和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学生担任竞赛的组织工作,由学生自己担任裁判工作,对待学生裁判应先培训后上岗。

5.体育锻炼对人体器官系统的影响有双向效应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体育锻炼对人体器官系统的影响有双向效应;一方面,我们要肯定科学体育锻炼对人体器官系统能产生良好影响;另一方面,如果体育锻炼违背了客观规律,也会有害健康。缺少科学性的盲目锻炼,对人体的健康促进作用很小,甚至还可能使锻炼者产生损伤、疲劳等症状,严重损伤身体机能。因此,我们必须在科学原理指导下进行有规律的运动。

四、对体育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

1.体育锻炼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脑的开发,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集中,对外刺激的反映更加迅速、准确,还可以提高人的视觉、听觉、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

2.体育锻炼有助于情感与情绪的调节和改善。体育锻炼不但可以转移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而且不良情绪可以得到及时的宣泄。体育锻炼有助于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和形成。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的克服客观困难和主观困难,在战胜自我的前提下,越是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篇7

〔中图分类号〕 G623.8〔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7(A)―0059―01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要求体育教学不仅要能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而且还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下面笔者就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一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 发挥教师示范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言谈举止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积极情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自己的仪表、语言、动作,要积极发挥自身示范作用。如,在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动作没有完成好,会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过重,在练习时则畏手畏脚、动作僵硬。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心理障碍,逐渐失去学习体育的兴趣。因此,教师的示范动作一定要准确优美,这不仅是为学生提供模仿的对象,而且也是为学生健康心理进行奠基。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体育教师应具有扎实的功底,要不断提高运动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还必须加强自身文化修养,丰富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示范作用,进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 运用激励性语言,调动学生积极情感

体育教学以学生身体活动为基础。但由于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往往在练习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存在着胆怯、畏难的情绪,特别是在做一些技术难度大、运动强度高的动作时,这种情绪表现得尤为明显。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学生争强好胜、喜欢被表扬的特点,运用激励性语言增强他们的信心,使学生产生心理安全感,从而有效地消除学生紧张、恐惧的心理。其间,教师的态度要诚恳、热情,语调要亲切、自然。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法、设计教学程序,从而使学生按照教师的意图与安排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与锻炼之中。

篇8

【中图分类号】G63.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我们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能全面的得到健康发展。下面我就从体育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情境的设立等方面来说明一下自己的一点认识。

1、优化体育教学情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1.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互帮合作快乐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着重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习惯。

1.2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精神。教学中运用游戏,能够使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奋勇拼搏。

1.3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心。体育活动中以小团体为主的练习活动,可以缩短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相互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

2、课堂教法灵活,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2.1开发学习动力系统,产生良好心理定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参加学习活动的最大动力。教学中,可通过目标设置法,创设情境法,价值追求法等,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锻炼、健身的动机;通过成功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教学“引趣”法等,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改变或改善学生的体育态度,养成体育习惯,产生良性心理定势。

2.2改进教学方法,培养良好的体育学习心理。

2.2.1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主体意识有内在需要的趋向,当满足这种内在需要时,人会产生愉快的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欲望,启发诱导学生多动脑,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为什么而学?学了有什么用?怎样学才能学得快学得好?学习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怎么办等等,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和学得会、学得懂、学得愉快。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并充分争取机会,展现自己的创造能力,展现自己在实践中的创新成果。极活跃的状态。

2.2.2引导学生能逐步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

任何学习活动的成功,均是在不断修正自身不足的过程中实现的。自我评价是个人前进的一大动力,为此,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乐于接受他人批评和建议的心理倾向,有意识地识引导学生经常分析和检查自己,了解自己的缺点,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要求。

2.2.3培养学生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多受家庭溺爱,任性、自我控制力差,当他们一时不能完成动作技术或参赛失利以及遇到种种不顺心之事时,情绪很容易会发生波动,甚至会引起过激行为。迎面接力跑比赛气氛活跃、竞争激烈,失败一方学生往往不能正视失败,或垂头丧气,或不从自己这组找原因,而反说胜的一方违反规则。如都采取强制措施,情况虽暂时能得到改变,但学生反而会产生逆反操心理,在以后的活动中又会再犯。教师应在指导时教给他们一些心理调控的方法,不断修正自己的心态。

3、把心理健康融于体育教学课堂上

3.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

体育理论课一直是学校的薄弱环节,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给予重视。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以不可,其中身体健康是其它两个方面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能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

3.2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因人而异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3.3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多样性是指体育教师所能展现给学生的不仅是丰富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富于变化的方式和方法,而多样性是需要通过多选择来显示其存在的价值。这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3.4合理的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因素有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持续的时间和运动频率,从运动类型来说,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令人愉快有趣的运动,有氧运动,回避人际竞争运动,可以自定步调的运动;从运动强度来讲,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强度能够改善情绪状态和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相反,大强度的运动却可能增加紧张、疲劳;而运动持续时间,研究认为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30分钟、60―90分钟也会产生良好的锻炼效果。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妄想,并能发展自身的潜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端正自我意识,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做到人际关系和谐。总之,体育教学是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学校体育应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主动参与意识,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4月第一版.

篇9

1.了解家庭现状,采取相应策略

1.1 家长素质低,经济收入少。农村家长都是农民,他们处在社会最底层,文化素质不高,经济收入少,这严重制约农民接受更高层教育和获得更大发展的可能性。他们的社会圈子也比较狭窄,主要在农民群体内部进行交往,很难对子女的学习提供切实可行的教育和指导,这为后代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在无形中设置了障碍。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对家长的教育不能奢望太高,只能通过学校教育使家长认可学校则是明智的抉择。让他们深信学校教育是使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从而理智的与学校教育的配合与默契,形成合力,让家长和学校共同承担起教育的责任。

1.2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所有的家长都说:"我很重视孩子的教育,甚至超过了其他父母",还有大部分家长说:"我想尽办法,尽可能地送孩子去最好的早教中心,最好的幼儿园和最好的小学,不知道托了多少关系,花了多少钱,我已尽了最大的努力",是的,所有的家长都无比重视孩子教育,结果造成盲目的攀比,人家孩子都把孩子送到县里读书了,我也把孩子送到县里去,把教育的责任完全的寄托给学校忽视了家庭教育。一段时间下来,孩子成绩还是平平,不但耗费了不少的钱财,而且又承受很大的经济压力。

1.3 愿望和现实相违背。家长的素质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方法。在实际教育中,孩子不像家长想象的那样热爱学习,更多情况下,是讨厌学习,虽然你说的口干舌燥,但仍然无济于事,孩子总难使自己满意,不听话,经常胡闹,没有一刻能安静下来,孩子在学校里,总是问题多多,很多时候,不愿跟同学交流,上课时,又三心二意,没有一件事能乖乖做好,丢三拉四,电视永远看不够,每一刻都需要你在旁边,自己累的半死,但没见孩子有多大长进,看别人报班,就为孩子报了很多,但是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那样做,平时总是爷爷奶奶或保姆在陪着孩子,总感觉不太对,但自己实在太忙,也没有其它办法,当家长焦虑茫然时,于是采取干脆让孩子自由成长吧。针对以上现状,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通过家长会要让家长知道:美国的爱迪生,只上了三个月的小学,后来,发明了电灯,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家。很多人都认为爱迪生是天才,其实,大部分人所不知道情况是,爱迪生的母亲承担起来所有教育的重任,要求极为严格,甚至让人无法想象。今天我们用上电灯,首先要感谢那位伟大的母亲啊!当深入研究他们的家庭教育时,就会发现,"永远没有所谓天赋神童,而只有意志坚强的家长"。所以,要让家长感到要让孩子成才不能光寄托学校,还要学习教育的方法。

2.分析学生心理,适时因势利导

2.1 逆反心理。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的不当和失误,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在教育方法上却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祖训,这些都无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使子女长期生活在恐惧的阴影当中,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青少年学生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一旦他们的心理再也无法承受时,他们的所有积怨都会随之暴发而来,由恐惧演变成为逆反,轻者不听父母的话,对着干;严重者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当孩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时,家长和学校要适时沟通做到对孩子有耐心 。孩子哭闹也是在发泄情绪,你要理解要包容,对孩子得多一些耐心, 不要硬碰硬,孩子毕竟是孩子,你要对她大吼大叫 ,反而会很反感,别人都会反感,而且你在孩子心中也会没威信的,你要心平气和,不要动气,多哄哄,多鼓励。

2.2 厌学心理。厌学症是由于学生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起消极的推动作用。探讨厌学症的形成原因、消除厌学情绪、根治厌学症是我们家长和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学习,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而不是负担,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另一方面家长要和学校同步,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坚强后盾。

篇10

大量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对于表扬,学生乐于接受,而批评往往会引起学生反感。也就是说,教师的批评往往很难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批评的教育效果,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呢?在具体的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把握三个环节:

1.把握批评时机。在对幼儿进行批评之前,应慎重考虑进行批评教育是否适时,这是开展批评教育的关键所在。有些教师觉得当孩子犯错时,就应该有错必纠,认为即时批评能使孩子把过错和愧疚联系起来,加深对过错的记忆和认识。但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却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能轻而易举地批评幼儿,如:不宜在一大早就批评幼儿,这样会影响幼儿一天的情绪及行为表现;不宜在幼儿快要回家的时候批评幼儿,以免使家长产生误会,误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整天不开心,从而影响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密切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当小朋友有了错误后,我们应该区分错误的性质,找最合适的批评时间和地点,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能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

2.把握个体差异。新《纲要》指出:“教师应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位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每位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行为表现及认知能力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幼儿。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都存在着差异,而在对幼儿的教育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幼儿间的这种差异。此外,批评是一门艺术,批评要找准切入点,我们还应根据不同性格的幼儿,采用不同的批评方式。如对于有惰性、依赖心很重的幼儿,批评时理应措词尖锐,语调激烈,但又不能讽刺挖苦,肆意辱骂;对于自尊心较强的幼儿,批评时对错误不应“和盘托出”,而是逐步传递出批评信息,使对方逐步适应,逐步接受;对于脾气暴躁、性格倔犟、容易激动的幼儿,应以商讨的方式,平心静气地使其在一种友好的气氛中自然接受批评意见;对于善于思考、性格内向、各方面比较成熟的幼儿,批评的时候最好以提问的方式传递给他们,幼儿自然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并逐步加以克服、改正。

3.把握事因原委。幼儿犯错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年龄特征影响,特别是对于小班幼儿而言,尤为明显。如小班幼儿特别喜欢模仿、尝试和练习,这正是他们学习和探索的必由之路,而在模仿、尝试和练习过程中,幼儿往往会无意识地犯错误,对于幼儿而言,即使是错误的尝试也会为他们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这时,作为教师应从幼儿立场出发,以尊重幼儿为前提,先弄清事因原委,然后再对幼儿采取行之有效的批评教育。如果不弄清事因原委,盲目地批评或是过多地干涉孩子的活动,这也不准,那也不行,无形中就削减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和兴趣,束缚了孩子的手脚和大脑,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与展现。

在长期的幼儿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只要我们善用批评,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正确地运用批评,那么批评完全可以如同表扬一样,成为鼓励孩子前进的春风,而且还能及时起到警示作用,伴随孩子健康成长。

1.增强了幼儿的是非观。经过几次经历后,幼儿更加明确地意识到什么事情是应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而且,幼儿还会把自己正确的想法灌输给同伴,使更多的幼儿得到启发。

篇11

在当前形势下,家庭的观念已突破温饱型、生存型的要求,开始关注家庭生活的质量和家庭教育问题,尤其是家庭教育成为绝大部分家庭的首要问题。但是由于理念上的陈旧与缺乏、方法上的错位与低效,使家庭教育存在不少误区,影响了家庭和谐,造成影响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关注家庭教育和谐、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千百万个家庭的稳定和谐,事关国家前途与民族的命运,这不仅是家庭的大事,也是学校的大事,更是全社会的大事。这是我们回顾和总结过去家庭教育方面丰硕成果基础上的一大超越和提升,更是在构建和谐家庭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方面作出的新探索和新实践。

二、家庭教育是建设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核心

家庭教育不是封闭的,也不只是家庭自身的事情,而是需要多方参与、多方配合、共同作用的系统工程。各种有利于家庭教育的要素协同作用,才能使家庭教育步入科学化、开放式、艺术性的轨道,从而构建起和谐家庭。

1. 良好的亲子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代沟”下移是家庭教育中普遍面临的现象,与孩子一起成长,要求父母具有全新的成功观。发展、选择、和谐的新成功观,应变反复失败为反复成功,用成功引导成功。好的关系包括信任、理解、尊重,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朋友与伙伴。“家庭是孩子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老师”,教子成功是要从培养习惯开始,习惯不是号召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教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习惯,一个好习惯的培养时间在30~50天之间。孩子成长固然要表扬,但必要的批评不能缺少,缺少批评和挫折的教育是缺钙教育。

2. 家庭教育要关注孩子人格的发展。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两个阶段:一个生理上的断乳期,还有一个是心理上的断乳期。在孩子独立意识、责任意识和品格形成过程中,青春期的教育显得尤其重要。而时下的家庭教育普遍推崇智育、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对人格教育关注度明显不够。所有的教育归根到底是人的教育,如果没有一颗善良博爱的心、缺乏同情责任感,孩子的成长是不健全的,也是不完整的。家庭教育要把做人的教育放在首位,父母要给孩子做出好榜样,多给孩子创造道德实践机会,不能忽视挫折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对那些犯有错误或品德有缺陷的孩子,不能歧视和放弃,要善于挖掘“闪光点”、找准“感化点”,利用亲情和社会的力量,既要动之以情,又要晓之以利害,持之以恒地进行帮扶。了解、尊重和信任是良好教育的基石,不了解孩子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不尊重孩子的教育,是专制的教育;不信任孩子的教育,是错误的教育。

3. 帮助孩子搭建通向成功的阶梯,要从保护心灵开始。孩子健康成长有三种力量,即体力、心力、脑力。体力与睡眠、食物、运动有关,心力是心里的力量与心态、情绪、安全感与障碍有关,脑力则包括语言、音乐、运动、逻辑、空间、交往、反省等多元智能。孩子的成功教育有三大法宝,即要有爱心、充满自信、拥有梦想。父母要充满信心地对待孩子,要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让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和困境,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尊重、呵护和激励。

4. 养育的最终目的是彻底放手。培养孩子要不欺负弱者、能呵护弱者,能与人友好相处、分享与合作,与持强凌弱的“侵犯者”能正面交锋、不轻易示弱。在家庭教育中,要对孩子的未来进行引导和培育。要正确看待孩子的淘气和经常犯下的“错误”。父亲在帮助孩子控制情感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如果没有父亲的指导和带领,孩子遭受挫折常常导致各种暴力行为和其他各种行为。母亲的稳定从容、聪慧体贴、敏感温柔对孩子的成长同样不可缺少。对孩子的精心养育不能给孩子以成长过程中依赖和拐杖,而是要磨砺他们的意志、强硬他们的羽翼,让孩子带着幸福感在该飞翔的年龄勇敢地飞起来。

篇12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12-2

教师,作为一个辛勤的园丁,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为后进生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使每朵鲜花都活力绽放,每颗幼苗都茁壮成长。

一、构建和睦的师生关系,引导后进生健康成长

(一)爱护与尊重

后进生往往由于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经常受到家长、教师的训斥、惩罚和同学的指责和嘲笑,以为教师轻视自己,同学瞧不起自己,家长也歧视自己为累赘,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一定的伤害,有着较严重的放纵心理和自卑心理。为此我们应该给后进生多一点信任,多几份理解,少一些责难,少一点怨恨,多几份关爱。有人说,教师对学生的爱,甚至可以影响学生对整个人生的态度,而对后进生来说,更需要得到老师“雪中送炭”式的爱。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

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虽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理解和信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那就是个人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当严于律己,走出心理误区,尊重后进生的人格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要用微笑、表扬、呵护来关心他们的成长,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爱学”。嫌弃、斥责、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这也暴露出教师的偏狭和无能。让我们一起来重新温故半个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教师的一句话:“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二)沟通与鼓励

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积极因素,挖掘和捕捉后进生的那不起眼的闪光点,并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能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再给予表扬、鼓励,对后进生要加倍爱护和培养,长善救失,促使其发展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鼓励学生能给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表扬鼓励对后进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对他们的认可,使他们增强勇气和力量,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至于沟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面对面的对话,可以文字方式书面交流,可以电话交流,甚至还可以电子邮箱QQ等现代方式交流。通过这样方式,可以促进师生相互了解、理解,丰富师生的情感世界,缩短师生心灵的距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

二、打造融洽的同学关系,带动后进生健康成长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社会,学生要有相当长的一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外,还要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因为后进的标签,后进生不仅在学习方面,在人际关系方面也面临很大困难,很多后进生因孤独,找不到合适的伙伴而苦恼,致使各方面呈后进现象。因为经常遭受他人的歧视和冷漠,往往与别人不能友好相处,所以找不到共同学习的伙伴,无法与同学互相交流学习方法,学习上无法得到同学的帮助。由于对班级同学、老师言行的过分敏感,常常为一些小事焦虑,烦躁不安,常常被一种负面情绪缠绕,致使他无法专心致力于学习。因而,教师要着力打造融洽的同学关系,带动后进生健康成长。

(一)宽容理解

宽容、尊重、理解是构建融洽同学的基础,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一些非原则的问题上宽容一点,提倡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提倡尊重他人。“人无完人”,任何人总是有缺点的,也总会做错事的,这些都是正常和不可避免的,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能持一种宽容的态度,不要计较,别人会很感激并愿意与你交流。

后进生由于身体素质不佳、行为习惯较差、学习成绩偏低、家庭条件不好等原因,而导致缺乏自信、有心理偏差。他们由于某一方面的弱势,而经常受到来自家长、同学及老师的压力,心理上总是处于劣势,与同学的交往中会非常敏感、脆弱,缺乏与人交往的自信心,常常表现为冷漠、孤僻、不合群等。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信任、尊重、关心、爱护“后进生”,引导班级学生理解他们的后进的原因,包容已经存在的问题,“他们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后进生,他们的后进生地位,完全是由环境造成的。”

(二)平等互助

弗里德曼曾提出“光环作用”,即“由于一个人被标明是好的,他就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赋予一切好的品质,这就是光环作用。”反之亦然。人们常会因某个人有某种突出优点,而样样顺眼,产生一好百好的偏见。同样,也会产生一坏样样坏的偏见。教师要自觉防止这种“以偏概全”的偏见,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性,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是不同的,每个学生的各方面也不可能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不能整齐划一。引导班级学生理解他们的后进的原因,宽容已经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建立平等关系。帮助他们树立与人交往的信心,提高弱势群体的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地位,班级中的其他成员才会愿意和他们平等交往。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班集体意识,因为后进生也是班集体的一份子,班集体的进步也离不开他们的汗水,告诉全班学生:生活中没有一个人强到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一个人弱到不能帮助别人,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在一个班级里,不应该存在被“遗忘的角落”。引导学生学会团结,学会互助,让学生在自己进步的同时学会帮助别人,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使后进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

三、营造健康的班级氛围,影响后进生健康成长

(一)舆论引导

班集体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和树立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因为它直接影响着班集体的整体风貌。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是矫正后进生不良品质的熔炉。

俗语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教师,就要悉心去发现榜样并积极地在班中进行大力宣传,引导后进生从身边人的身上找到努力的方向,向身边的人学习,主动地完善自我。在营造正确、向上的班级舆论方面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通过班级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特别是后进生在为班级做贡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评价,充分肯定他们的长处,优点,以形成一种民主、活跃的整体气氛,使后进生感受到集体主义教育,提高对真、善、美的辨别能力。久而久之,正确、向上的班级舆论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带动后进生的向上发展。

(二)民主管理

在班级日常管理活动中,教师要营造一个学生民主自治的管理氛围,让更多的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参与进来,而不只是一些优秀学生的“独舞”,让后进生获得班级主人翁的成功体验。

后进生不被老师、同学重视的原因,除了文化成绩平平以外,表现上也一般化。其实,这些学生也有较复杂的心理。他们也是有思想感情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个体,只不过出头露面的机会少一些。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研究他们,给他们创造一些机会,搭设一些舞台,让其展现自己的才华。

在班级中是否可以尽可能多地增设不同的岗位,如生活委员、劳动委员、纪律委员、课代表等职位,给他们委以重任,为更多的所谓后进生创造参与组织管理和实践的机会,让这些学生也都积极活动起来,提高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集体,不仅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而且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同时较好地推动他们的发展,增强其自信心、上进心,促使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让他们的闪光点尽可能的发光、发热。

四、搭建和谐的家校合作,促进后进生健康成长

(一)家校交流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很重要作用的环节,做好家校的合作工作将更好地促进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就目前的情况看来,学校和家长都还没有充分认识它的积极作用,学校和家庭的联系也总是停留在孩子犯错时。而后进生往往由于自卑心理或自弃心理不会主动与家长交流在校情况,家长来校也不容易,如果我们加强与家长的教育信息沟通,就能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形成教育合力。比如平时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家校通”等形式告知家长学生的表现、学校的要求、家长的配合等,让家长能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了解学校的教育动态,知道各自的任务,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做好教育工作,有助于孩子教育。

(二)家教指导

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特别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手段和态度等方面不能很好地结合,学校与家庭之间分别进行教育,不能形成合力,达不到教育应有的效果。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很高,但可能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常常事与愿违。因此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必要给家长以适时的指导。

我们可以通过创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议、个别家访、“家校通”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密切联系,经常沟通。笔者使用比较多的是与家长个别联系,给家长留有足够的自尊和颜面。然后晓之以礼,动之以情,针对具体问题,对家庭教育给予建设性指导,使后进生的帮教首先得到家庭教育的大力配合,变被动为主动。多数家长通常都会极力配合,甚至虚心求教。这样就可以为后进生准备了一个良好的变化环境。

后进生的成因林林总总,但“他们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后进生,他们的后进生地位,完全是由环境造成的。所谓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人的精神生活,即内心世界是否丰富,取决于他同周围世界的实际关系是否丰富多彩,取决于他同自然界和其他人的相互作用的内容与性质。”因而我们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去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滋润学生脆弱的心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