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研究范文

时间:2023-09-04 09:26: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研究

篇1

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学生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的“知识容器”,他们每一个都是生动、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而教师是这个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是教师的根本任务。在课堂教学进程安排上,在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的同时,进行“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进程。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

一、创设教学活动情景,激发兴趣,进行创新探索,培养创新能力

首先,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引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作为一堂课的开幕式,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例如,七年级上学期的第二章有理数的引入,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沿公路向东行驶10千米,接着掉转车头向西行驶10千米,问这辆汽车在什么位置?对于这个简单问题,当然学生不难做出回答,但问及如何用数学式子表达这辆汽车的位置变化过程,学生就感到茫然了,趁学生急于求知的心理状态之时切入新课课题,“为了满足实际需要,我们必须把已经学习过的算术数扩充到有理数。”

其次,让数学回归生活。现代社会里,“数学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经营中获利,而且,它能给予我们能力,包括直观思维、逻辑推理、精确计算,以及结论的明确无误”。数学并不是远离生活的抽象理论,而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知识――让数学回归生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开展小组活动,促进合作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创设学习情境,交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那么就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乐于合作,善于交流,进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小组是课堂教学中最小的活动单元,也是最有力的活动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在每一个小组活动中,真正的合作意味着彼此接纳欣赏、互相取长补短和共同携手进步,这是合作的本质,也是合作的最高境界。并且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在接纳别人的同时,学会悦纳别人,学会承担责任,为自己负责的同时,为小组同伴负责,掌握合作技能,学会与人沟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形成生生、师生的交流形式,学生成为交流的主体。

三、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共同进步

创设多向交流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只有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学生很容易产生单调、乏味的厌学情绪。采用多向通话或多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模式,其形式是允许学生间的议论、评论、肯定或修正各种见解,通过直观启发、学具操作、合作实验、实践测量、游戏竞赛等,为学生学习营造一种愉快、宽松的气氛。这样的教学,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培养了其余同学热心帮助同学的品质。作为教育“促进者”的我们应积极建构学习氛围,让学生喜欢学数学,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实现民主、平等

篇2

基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数学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具体操作模式,是指强调以具体数学问题出发组织学习和教学,教学过程是以一系列数学问题或数学专题而展开的数学活动过程,启发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并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发现、产生新的问题,进一步思索、猜想、反思、寻求方法……。学生在思考、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在自主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学习数学,丰富个人体验,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研究性学习理念的理论基础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从学习目的来看,研究性学习指向于培养个体健全发展的人,它首先把学生视为“完整的人”,把“探究性”、“创造性”、“发现”等视为人的本性,视为完整个体的有机构成部分。

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方式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而且体现的是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的改变,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其主要理论基础有:

1.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人的潜能的发展和自我实现,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推崇内部评价法(即自我评价)。

2.建构主义思想。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学习者在外部环境下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环境是促进因素,学习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意义建构,思考与反思是其中重要的过程。

3.波利亚提倡的“主动学习”原则。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东西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为了有效地学习,学生应当在给定的条件下,尽量多地自己去发现要学习的材料。

4.费赖登塔尔的“再创造教学”理论。荷兰著名数学家费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知识既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因而学校的教学必须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来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进行再创造的方法。

相对于简约化的课堂知识学习,基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课堂教学强调学习中深刻的、充实的、探究的经历和体验,通过延长或深化学习过程,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历程,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起探索创新的欲望。

二、基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数学课堂教学

1.让学生体验民主和谐的数学学习情境

诗人泰戈尔曾说过:不是棒槌的敲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造就了亮丽的鹅卵石。

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气氛是基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课堂教学的基础,是学生树立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课堂教学应当充溢师生情感交流,产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剂、催化剂。赞可夫曾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发挥作用。”

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运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营造一种知识和能力结合、数学和艺术交融、教师与学生共鸣的优美情境。

(1)相互尊重。师生彼此尊重的关键在于教师尽可能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自己当成一位愿意帮助学生探索可能答案的人,而不是“知识权威”的拥有者。师生的关系是“我与你”关系,即“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师生之间相互平等而不是“我与它”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只有教师尊重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和个性特点,互相信任,真诚交往,共同探索真理,交流人生体验,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实现双方主体性的建构和发展。

(2)以情激情。教师要以情动人,用自己的积极情感去感染学生,如赞许地点头、会心地微笑、亲切地注视、赞美的目光、肯定的语气等,让学生深切体验到教师对他的鼓励与肯定,营造富于人情味的学习情境。

(3)全员参与。基于研究性教学理念的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强调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学习的潜能,为他们进行不同层次的探索性学习提供了可能性,也为个别化的评价方式创造了条件,特别要注意中下生的思维闪光点,并让其闪光,以“个别智慧”去影响“集体智慧”,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我是集体活动的重要一员,“缺了我,你们还不一定行”,激起学生学习的潜能。让每个学生体验到课堂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享受参与思维的幸福感,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

2.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数学思维情境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思维是教学的主线,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并不在于直接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没有问题,一切知识都成了令人生厌的无病,学生就不可能有求知的欲望和要求,教学也不可能取得任何真正的实效。从心理学角度看,由问题展开的教学过程易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问题的逐步解决又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基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数学课堂教学强调通过教师提出问题(逐步过渡到学生提出问题)创设一种“问题情境”,通过师生(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分析探索问题(暴露思维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观察、类比、分析(动手、动口、动脑)掌握知识,达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1)提出问题。无论是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还是习题,往往是断章取义的结果,教材往往隐去了具体的问题情境,隐去了从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类比、猜想的数学实践或数学家辛勤研究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参与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另外,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单调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增添课堂的现代科学信息,使学生体验现代科学成果对教育的作用,并深切体会科学的无穷魅力,引发学生对科学的深厚兴趣。

一般来说,教师提出的问题应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也即问题解决的办法不是显而易见的,是没有现成的办法可供使用,但又与已学内容有一定联系,探究的过程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即涵盖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价值、思维的价值或是人文的价值。

(2)探究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强烈。”让学生体验探索问题的思维过程,不仅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起着激发兴趣、深化理解的作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素质与创新能力。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一般向学生展示的都是解决问题的正确的思维过程。然而,“数学的发展并非是无可怀疑的真理在教学上的单纯积累,而是一个充满了猜想与反驳的复杂过程”(郑毓信《数学方法论》)。因此,教学中不能一味地向学生展示通畅的思维过程,必须适当体现一些错误思维的暴露过程和纠正过程,让学生体验遇到问题如何由失败走向成功的思维情景。

在创设“问题情境”阶段,学生作为认知主体感受到问题存在,但面对令学生感到困惑的情境,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在学生的头脑中还是一些模糊的印象。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出发点,紧接着还须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使问题具体化,即进一步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关键或实质所在。

探究问题是使问题解决的迫切需要与原有经验、方法、原理之间产生矛盾的过程;探究过程中当然有很多挫折和失败。这种认知上的平衡――不平衡――平衡,正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通过对问题的探讨,让学生体验了不同的思维层次对问题解决的需要,从而领略了解决数学问题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无形中发展了高层次数学思维能力。

问题探究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中可能产生的“怪异想法”即使是数学学习中下生也要保护他们探究的积极性,遇到障碍适时鼓励、指点,但不能包办。“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关注学生怎么想远重于关注学生怎么做。

(3)反思问题。问题解决后绝不能就此罢休。正如数学家波利亚指出的那样:“没有一道题可解得十全十美,总剩下一些工作要做,经过充分探讨、总结,总会有点滴发现: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观察,我们可能改善任何解答;而在任何情形下,我们总能增进我们对解答的了解。”

数学问题的回味与反思是师生间积极的双边活动,是师生间思维的再度交汇和沟通,是使学生的认识由低向高级发展的又一途径。通过回味与反思,使学生体验用不同角度、不同知识和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提示解题规律,体验成功,使学生常常拥有一种突破感和成功感。学生通过对问题解决的反思的体验,可以认识到自己思维过程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思维过程的差距,认识到自己所走的弯路,从而使自己的思维得以优化。同时可以加深对研究所涉及的知识及知识本质属性的理解程度,加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教学的艺术并非仅仅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没有问题走出课堂,而是使学生带着更多的新问题走出课堂。

3.让学生体验内蕴丰富的数学美学意境

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一切。”

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古往今来,正是对数学美的热切信念,给数学的发现和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

通过探究教材中数学美的因素,让学生体验数学美学的意境,从而在数学问题解决中自觉地以数学审美的眼光去观察,从数学美的角度去思考,按数学美学的要求去猜测,作出直觉的判断,既能阐明问题的本质,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同时对学生科学素质与研究能力的提高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结束语

篇3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式采用关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教师从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入手。分析研究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指导的基础上,提升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水平。

一、在教学内容上拓展教学生活化特点

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元素,相比于其他科目而言,数学知识的特点是更抽象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需要教师通过更具象、更生活化的方式引导。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应该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具象化设计,将数学知识内容与生活中贴近学生的元素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且强化学生对知识中包含的内容的全面认识。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中,一年级小学生需要学习认识各种图形,虽然对图形的认识已经在小学生脑海中形成了一定的概念,但是这种系统化的对图形的认识和了解没有成型。这一点需要教师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图形的特点。通过生活化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图形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例子帮助学生记住不同图形的特点,也可以引导学生主动举例生活中不同图形的特点。此外,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制作七巧板学具的方式,强化学生对不同图形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图形特点的概念的理解程度。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利用七巧板这种生活化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程度,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生活化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补充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对数学概念的认识更清晰。

二、建立开放生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生活化教学思想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指导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教学生活化思想的培养,更重视给学生提供更生活化的角度,培养他们对知识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生活化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都将是小学数学教学思想的主流,对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达到非常好的引导效果。在教学方式方面,不同学科对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是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各种知识、内容都需要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方式,生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吸引学生更好地学习的重要方式,这一点在数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教学目标和效果实现对小学生而言有着一定的影响。小学阶段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比较差,数学知识相对抽象枯燥的特点很容易让小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针对性地做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过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师很多时候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给学生讲解课本知识,利用讲解例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知识,学会数学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有一定的优势和特点,但是数学教学中,特别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数学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并不能发挥更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这种学习效果的达到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在未来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进更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对学生学习效果实现有重要帮助。生活化教学方式很多。例如,教师可以在讲授应用题知识的时候,让学生将生活中涉及的场景与知识内容结合起来,并且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带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教学讨论小组,以小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实现对学习过程的全面把控。小组学习是教学方式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方式的实现面临一定的压力,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融入学习环境中,实现学习的全面参与。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参与度,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会相应增加。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式提供给他们生活化的学习环境,让数学知识学习不再是刻板的说教教学,而是一种生活化、趣味性十足的教学过程。学生把学习和兴趣融合在一起,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中实现对知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此外,在课堂上生活化教学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放松,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会有所提升,对学生来讲,有助于他们长远发展和学习积极性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培养方式有很多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在学习中更多地体验生活化,将自己的生活与数学教与学结合起来。将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打通,更全面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篇4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1―0010―03

一门学科所具有的研究属性及研究方法是其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而学科研究往往取决于学科性质,从科学分类的角度把握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探讨教育技术学研究对于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的蓬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 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1 科学、科学的分类与技术

对于“科学”一词的理解,《辞海》的解释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解释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对各种定量规律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可见,科学是发现客观存在的规律,它是关于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体系。

依据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可以将科学区分为两大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前者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如生物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等;后者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如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等。

对于“技术”一词的理解,《辞海》的解释是:1.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2.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科技词典》的解释是:是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务的,供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物质手段、智能手段和信息手段的总和。可见,技术主要是把理论变为现实,技术回答的问题是“做什么”和“怎么做”。

2 教育技术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技术性学科,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

(1) 从其在教育科学分类框架中的位置来看,教育技术学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按照瞿葆奎主编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中对教育科学的分类框架,教育技术学具有“综合运用各门学科,解决教育的实际行动问题”特点,它与“教育卫生学、教育行政学、教育规划学”处于同一层次的教育科学分支学科。教育技术学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但同时它隶属于教育科学这一社会科学,必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2) 从中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教育技术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作为教育技术的发源地,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深受心理学发展与媒体技术发展的影响。作为教育技术的父系学科,心理科学的发展深深影响了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转变,心理科学作为一门具有“实验研究”方法的科学,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1]。从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过程来看,美国教育技术经历了20世纪初的视觉教学,20世纪末的视听教学,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直至今日提倡的混合式教学,此间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过程与科技进步紧密相关,与人类探索自然科学原理的过程息息相关。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受实证主义思想的影响,其发展历程深深打上了自然主义的烙印。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一直非常重视先进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在与国外教育技术交流接轨过程中,更加重视系统方法的运用,采用新的教与学的理论、方法去干预教学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教育技术发展从早期强调媒体的运用,至重视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指导,也显示出其自然科学的性质。

(3) 从教育技术学的定义来看,教育技术学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

以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定义来分析。

南国农教授在《电化教育学》(第二版)一书中指出,“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2]”分析电化教育产生的原因时,他指出:一是心理的原因,一个是物质的原因。在这一定义中,几次出现了“教育”一词(教育思想、理论,教育技术,教育活动,教育过程),而教育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社会性。因此,南国农教授说电化教育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

何克抗教授在《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11期《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一文中在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严格论证以及对AECT’05定义与94定义所作的对比分析后指出,“教育技术学(技术化教育学)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与实践。[3]”在此文中,何教授指出“借助技术的教育”活动是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可见,教育技术学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作为教育技术学组成部分的基础理论部分与应用科学部分则涉及心理学、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自然科学内容。教育技术学兼具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

因此,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围绕“做什么”和“怎么做”展开的,紧紧依托心理学、教育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用技术的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规律的交叉学科。

二 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的属性

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的属性是其学科性质的具体体现,它的属性既与教育这一特殊的社会特性相关,同时,它又与深深影响其发展的诸如物理学、心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息息相关。教育技术学科研究应当具有问题解决性、技术应用性、系统方法性、开拓创新性与客观实在性。

1 问题解决性

科学研究是人类有目的的探索活动,科学认识的发生不是始于理论或观念,也不是始于观察或经验,而是始于问题,这是由科学研究的探索性决定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4]。从问题出发进行探究是学科走向成熟、逐步系统化、形成自我体系构建的必然过程,这一点无论是在自然科学,还是在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教育技术学要进行科学研究,也必然从问题开始探索,进行研究,只不过其所研究、解决的问题是教育、教学这一特殊情境中的问题。

从教育技术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出,正是教育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加速了教育技术的发展。为了解决二战时期工业和军队传统培训、教学与人才急需之间的矛盾,视听教学在美国得到了飞速发展,为日后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而1998年陈至立在为《中国教育报》5月18日创办的题为“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题新闻版撰写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文章中对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及应用的强调,迎合了信息时代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对解决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无疑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只不过在不同阶段教育技术研究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在初期,主要是借助政府或外在机构等外力的推动,是被动发展;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教育技术学科的日益成熟,其已经表现出谋求内在主动发展的趋势,主动发现教育中德问题、主动加以解决,促进教育发展,同时也加速了自身学科的发展健全。

2 技术应用性

技术具有中介性,技术总处于“科学-生产”、“生产-科学”的中间地位上,它既可以是物化的技术,也可以是智能的技术,主要是把理论变为现实,解决的是“做什么”和“怎么做”。教育技术则在教育问题与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之间搭起了桥梁,从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的区别中可见其技术应用性。

教学论是研究教学的本质和教学的一般规律的理论性学科,以此来确定优化学习的教学条件和方法;教育心理学则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为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提供指导,两者都属于描述性理论。而教育技术学则是依据相关的理论,以教学系统设计和媒体技术应用为核心,通过具体对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的系统化操作应用(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问题的优化解决。可见,它所提供的是处方性的解决方案,是物化技术与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系统化应用,是一种规定性理论。

3 系统方法性

系统方法是一种具有普遍适用范围的并兼备多种认识功能的新方法,它具有整体性、综合性、普遍性等一般科学方法所具有的特征,且具有定量化、精确化、最优化、解决复杂系统有效性等与现代科学技术相适应的现代科学方法特征。系统方法的运用促进了教育技术的发展,也为解决教育这一复杂领域中的问题提供了指导思想。

媒体技术、个别化教学与系统方法三种概念的整合形成了美国的教育技术,系统方法在其形成中的重要性从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名称的变更(视觉教学部视听教学部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及AECT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的变更(AECT1963、1970、1972、1977、1994定义)中也可见一斑。

在国内研究中,南国农教授认为,“电化教育,就是……,促进教育过程的最优化”,何克抗教授提出的“教育技术是通过对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进行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两者都强调了“教育过程”,而过程是具有系统性的,这个系统可大可小,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门课程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我们仅以教学系统为例来进行说明,教学系统包含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四个要素。传统教师主导的教学过程重视由教师出发的单向传递过程,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型教学结构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交互性更强。教育技术研究不仅需要重视单向传递过程,重视教学过程中单个要素的研究,更要重视学生作为主体的积极反馈过程(即双向传递过程)与整个教学系统传递过程要素之间的关联研究。

4 开拓创新性

创新性是衡量科学研究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创新的内容可以是理论也可以是方法,可以是发现新问题也可以是发现新规律。具体到学科研究,问题解决创新性往往能够促进学科创新性。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必然伴随着其它学科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同时,教育领域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技术性学科,开拓创新性是其发展的必然要义。

美国教育技术发展过程,正是不断吸纳新鲜的思想、理论方法,用新的技术不断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的过程。系统方法在教育技术中的运用,使教育技术走出了媒体中心论,进入了系统研究;心理科学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提高了教育技术研究的科学性;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拓展了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领域。

国内80年代掀起的对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的名称之争的讨论,虽无最后定论,但其吸纳国外教育技术中系统方法的理念,拓宽了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近几年国内关于广义教育技术定义的研究,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不同角度的探讨都为教育技术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推动了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的繁荣。

5 客观实在性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是对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都是具体的操作行为,同时操作实验无论在教育技术发展形成历程中,还是从解决现实教育问题的角度看,都占据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很大比重。因此,其研究成果都应当可以转化为教育实践,并具有可复制性、可度量性和可控制性[5]。

三 对教育技术学研究趋势的思考

1 在研究范式上,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并行

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实证主义由于追求研究的客观性、因果性、定量性与普遍性,一直深受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研究的推崇,并形成了“假设-演绎”的科学方法模式,这种假设-演绎往往通过实验来实现;但教育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教育环境及教育主客体都非常丰富,许多因素是不能通过实验来进行严格控制的,解释主义具有主观性、参与性、定性化、特例性,可以弥补实证主义的缺陷,两者互为补充。教育科学研究范式表现出两者的融合,教育技术学科也应当遵循这样的原则。

美国教育技术05定义中加上“符合伦理道德规范”进行限定,也突现了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特殊性,它的研究者与研究对象都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有思想、有感情、有需要的人,自然科学是中性的,而教育(技术)科学研究中的许多问题涉及价值伦理判断问题,其研究过程及研究领域,往往都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可能会产生无关变量,从而影响研究。因此,在遵循以实验方法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研究的同时,作为解决现实教育问题的教育技术学,应当与解释主义倡导的参与性观察、个案分析、生活史考察等进行有机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2 在方法论上,重视横向科学及教育技术相关学科的指导借鉴作用

横向科学是在广泛跨学科研究基础上,以研究对象的共同点进行研究而形成的工具性、方法性较强的学科。与哲学相比,两者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但横向科学不象哲学一样给人们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高指导,它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6]。

教育技术学正是借鉴了横向科学中“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思想,实现了教育技术学观念及理论、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作为一种具有普适性的科学,横向科学最新研究中的耗散结构论、协同学、超循环论的研究都可以为教育技术科学拓展新的思路。教育技术学作为交叉学科,深受其它学科的影响,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传播学、社会学等的发展都可以为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提供借鉴。

3 重视国际对比研究,学会“扬弃”

任何一个学科,尤其是兼具社会科学性的学科,其发展的历程都深受本民族思想及历史发展的影响。因此,在吸收国外的教育技术成果时,应当学会辩证分析,有目的性地“扬弃”,吸收精华,去其糟粕。如在研究美国教育技术理论及实践时,应从美国的文化特点及其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去解读,美国是一个历来重视实用主义的工业化国家,其民族文化尚短暂,它的教育思想深受杜威“儿童中心”的教育观念的影响,有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的传统。而我国则历来重视教师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借鉴美国教育技术,应学习其重视学习者的思想,同时保留我们教育思想的优点。

4 重视立足国情的教育技术学研究

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教学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是立足于解决本国教育问题的,借鉴历史,吸取中国几千年来博大深邃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利于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科的完善发展。

加强电化教育史研究。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走的是一条与国外截然不同的道路,它深受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重视媒体应用,与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理念是分不开的。教育思想影响着本国教育技术发展的走向,在吸纳国外先进教育思想理论的同时,应立足本国优良的教育思想,如儒家学说中提出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而知新”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思想,解决教育这一深受国情影响的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9-53.

[2] 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4.

[3] 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2005, (11):3-19.

篇5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都像一门试验性的归纳科学。”瑞士数学家欧拉说:“数学这门科学需要观察,也需要实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能使学生有效地开展数学实验,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更能使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状态、变被动地接受学习为主动的建构过程,同时培养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

一、数学实验的含义

数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去认识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强调以学生动手为主的学习方式。在数学实验中,数学软件包的应用为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注入了更多、更广泛的内容,使学生摆脱了繁重的乏味的数学演算和数值计算,促进了数学同其他学科之间的结合,从而使学生有时间去做更多的创造性工作[1]。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探索各种有益的教学补充形式。数学实验教学是以数学建模与数值计算为核心内容,它将数学知识、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三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使学生掌握数学实验的基本想想与方法,从问题出发,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使用计算机并利用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数学实验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和维果茨基、皮亚杰等人的思想。其基本观点是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这一问题。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这与数学实验所倡导的思想是一致的。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二)信息加工理论。

西蒙、安德森、加涅等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信息的接受、贮存和提取的过程;学习的结果是信息在头脑中的表征;知识以命题网络或产生式被表征;学习的重点是信息的编码。教学的实质是信息的传递。学生要在信息技术整合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学习数学知识技能,形成数学素养,为将来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数学实验应用举例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恰当的数学实验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手段,从直观、想象到发现、猜想,然后给出验证及理论证明,从而使学生亲历数学建构过程,逐步掌握认识事物,培养学生形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即“做数学”的现代数学学习观[2]。下面举例子来说明如何生成“雪花曲线”。

从一条直线段开始,将线段中间三分之一部分用等边三角形的两条边代替,形成具有5个结点的图形(图1);在新的图形中,又将图中每一直线段中间的三分之一部分都用一等边三角形的两条边代替,再次形成新的图形(图2)。

这种迭代继续进行下去可以形成雪花曲线。进一步考虑雪花曲线形成过程中结点数目的变化规律。设第k次迭代产生结点数为n,第k+1次迭代产生结点数为n,则n和n之间的递推关系式为n=4n-3。

用数学软件MATLAB实现上述递推过程,程序运行后,得如下分形曲线图形(图3):

从以上数学实验实例可以看出,数学实验的作用是强大的,它是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极佳方式。如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设计数学实验,一定会引领学生走进数学,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对数学知识整体的认识。从广义上说,数学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充满信息的世界。按照信息加工理论,学生在对数学信息的综合处理与创新的过程中,将学会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对所给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实验,提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指导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四、数学实验教学策略

(一)“创设合理的实验情境”,增强应用意识。

在导入新知识时进行数学实验的基本环节:动手实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问题解决、问题小结。创设情境是指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手段,从直观、想象到发现、猜想,然后给出验证及理论证明,从而使学生亲历数学建构过程,逐步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形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数学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等特点,特别是它在教育中对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在数学教育中,数学的应用强调的是掌握数学科学的理论,并将其应用于现实之中。除了定理和理论外,数学还提供了有特色的思考方式,包括建立模型、抽象化、最优化、逻辑分析、从数据进行推断、运用符号等,它们是普遍适用并且强有力的思考方式。应用这些数学思考的方式的经验构成了数学能力,是当今这个科学技术时代日益重要的一种智力,它使人们能批判地阅读,识别谬误,估计风险,提出最优化方案。

(二)数学实验与信息技术的合理整合。

高中数学有很多定理、性质、规律和结论,实际上数学家往往先通过一定的探索工作进行观察分析,然后归纳整理、猜想出命题的形式结论,最后通过证明达到数学知识的拓展。优秀的数学软件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设良好的实验环境,通过实验,学生亲历整个数学探索的过程,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对所实验的数学问题必然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例如:高一数学新教材中《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3]一节,教师可先创设好演示软件(用《几何画板》),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ω、φ、A的不同值引起图像的变化,再让学生对ω、φ、A的值自由输入,得出相应的图像,再变换三个值的先后输入顺序反复实验、探索,学生会很快发现规律。

五、数学实验教学的功用和价值

(一)提供探究平台,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其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数学实验”的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得到改变,教师为学生设置实验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组织学生的小组学习,引导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归纳证明。学生们通过实验操作,进行分析、猜想和归纳,从而亲身体验数学、理解数学,学生的学习已由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探索性学习。

(二)拓展探究问题的空间,创造性地学习数学。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脑中发现客观事物之间的本质及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思维成果。数学实验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源泉。数学理论的抽象性,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教师就应该通过实验把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了解它的变化、发展和问题。

在数学实验的活动中,学生们以小数学家的身份去观察、实验、分析、猜想、归纳、发现数学,将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http://baike.省略/view/771504.htm?fr=ala0_1.

篇6

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兴趣对于他们接受新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情感,使学生能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同样的情境中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比如,在给小学生讲认识图形时,可以通过真实的正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等,引导学生观察,这样课堂气氛也能活跃起来,学生的兴趣的欲望也能提高,在这种兴趣的驱使下就会进入求知境界。

(二)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大量的实践证明,多媒体计算机能够提供的外部刺激并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具有多种器官的综合刺激。这样多媒体计算机在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还能使知识得到保持。比如,小学数学中的常见问题—相遇问题,这是一类比较有难度的应用题,同时在教材中也是重点。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就可以使学生很难理解的抽象问题,通过直观形象的图文形式得到强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屏幕上展示:用一条公路表示全程,在公路的两边有相对行驶的两个物体,路线用不同颜色表示。这样就会增加感知度,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策略

(一)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

在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方面,首先,教师要转变“升学率为目标”的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其次,要转变教师自身的角色,从以往的单纯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以及协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建构者。再次,教师要改变教育思想,从传统的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成师生互动式的,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最后,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数学学习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自主性。

(二)加强师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技能

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要加强培训,主要针对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比如,对几何画板、图形计算器、Word、Excel、Powerpoint以及网络的基本应用等。在教师熟练了这些基本技术以后,可以通过信息检索和师生交流以及多媒体的演示等手段进行教学设计和课程整合。这样,还能使教师搜索资料的能力提高,从而顺利从网络上寻找教学辅助资料和优质的教学资源。

(三)制定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评价体系

评价的方法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以及诊断性评价等,这样质化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就可以对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进行总体评价,使学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认知能力以及创造能力都能有一定的提高。这时的教学评价量规,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设置、课程资源的建设和课程环境创建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制定评价指标和体系是从会话评价、情境评价、意义建构评价和协作评价等构建主义理论的教学环境的四个基本要素。

(四)转变学生角色,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学生发挥着主要作用。要想提高整合的效果和水平,这要求学习者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改变基本的学习理念,接受新型的学习模式。学生要渐渐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协作、建构的学习者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小学数学的水平。

篇7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现状

(一)计算机学科的特点

信息与网络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流,计算机专业在这种趋势下也显现出宽泛化、大众化的特征。计算机相关专业规模大,在教育部设置的计算机相关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多个分支中一部分,也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随着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发展,市场上对实用型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日趋扩大,而作为核心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成为培养社会人才的热门选择。

(二)实践教学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定位

实践教学是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重要环节,它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能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针对社会需求的匹配度来说,科学型人才、工程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三大需求点,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完成程序设计、算法设计、软件设计、微机实习等相关的10项实践课程,以最终达成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的目标。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不够重视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计算机学科的主要学习还是以理论为主,实践课程的设置在课程中占很小的一部分,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在操作应用能力上的欠缺。比如,学生在学完程序课程后还不会编程,这其中包括教师对实践课程设置的不重视,也包括学生对自身实践操作能力的不重视。

(二)实验室利用率不高

学校的实验室是为进行实践教学而建的,但是大多数学校的实验室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往往只是用于少数的几节实验课程。良好的计算机专业学习氛围应是课上与课外全面重视实践操作,以巩固所学的理论,学校实验室的利用率不高的重要体现是课外的未开放利用。

(三)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现在的大多数学校为了应对社会需求扩大了计算机的专业设置范围,也增加了招生数额,但是在教学上仍然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这与当前的社会需求是不匹配的,学生即使有很强的理论知识基础也很难被用人单位录用。

三、实践课程建设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一)实践教学理念建设

首先应从思想高度上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才能最终围绕这一中心点,开展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创新。其次意识到实践教学的理念核心是创新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强化设计与探究课程实验,并建立良好的互动交流环境,摆脱传统的教条化教学模式。最后学生本身也应该建立起良好的创新意识,在实践课程中勇于探讨,不断开拓思维,成为计算机实用型人才。

(二)实践课程的设计与运用

1.实践课程设置

合理安排实践课程的时间,科学设计实践课的教学模式,专业课程的开展可以选择在学校的实验室由教师指导完成,邀请专家来校交流或者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实习。

2.课程实验

大多数的实践课程主要还是在学校的实验室完成,因此,教师应提前做好课程的设计,学生也应提前预习,通过互动与解答,优质地完成实践教学,这其中,专业课教师起着指导员的作用,所以实践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优化实践课程内容

老旧、重复的实验应尽量减少,根据最新的科技发展方向增设新的实验内容,实现创新与科研的结合;同时可以有条件地设置兴趣课堂,由学生自主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实践项目。

4.校企合作,学生实习项目

学生的大学最后一年是实习时间,学校应及时了解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根据学生的需求,个性化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并在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时,为学生争取合理的实习岗位,让学生在后期实习中能真正参与项目,最终有所收获。

四、总结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满足了社会的革新需求,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制约因素。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究,寻找和设计出合理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教学也是高校在教育创新上必然要走的一段路,只有大胆实践,才能实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革新。

【参考文献】

[1]袁志永.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软件,2014(1).

篇8

我们认为,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设计应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以教育学、心理学及教育传播学理论为依据,遵循如下设计原则。

1.生本原则

生本原则,目的是设计由师生控制的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而不是教育技术控制师生。根据学生所处年龄段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规律,从形象、感性的具体事物入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一定的思维模式作铺垫,通过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设计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判断等,完成从形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获取新的知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2.科学原则

科学原则是保证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第一要务是传递知识,反映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因此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选用,必须要保证其科学性、真实性和逻辑性。并且,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归纳,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要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反映真实情况。因此,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设计在传递相关信息时应该准确无误,不能违背科学。

3.高效原则

这是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任何活动的开展,都有其明确的目的。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同样如此,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整合”这一形式或手段来集思广益,检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创新原则

这是课程整合的生命线。在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既要立足于自己的教学特长、教学风格,又要借助教育技术的优势,体现创新的意识和勇气,整合设计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才能使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永远“新鲜”、充满生机和活力。

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案例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需要大量运用各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等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而现代教育技术所具有的快捷性、丰富性、自主性、开放性的特点,使其成为地理学科教学的高效学习平台。下面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中《常见天气系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为例,分析教育技术和学科整合的设计应用。依据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和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本设计提出的创新主题是:身边的简约。对本课的基本信息,即课标要求、教材分析、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和课时安排等不作过多描述,重点说明本课教学流程中的教育技术和学科整合点的设计。

“身边的简约”主题包括简朴和简捷两个内容,目的为达成高效教学的要求。

1.身边的简朴:简单朴素

通过设计使用手机短信导课、实验录像播放、静态三维图像的简朴工具,达成教学目标。

整合点1:手机短信导入

常规的导课多采用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尽管这是不错的方式,但是需要教师课前做很多的准备,在网上搜索下载后再超链接到PPT里,时间成本高。而当前手机天气预报短信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利用手机天气预报短信作为导入内容,不仅时尚新颖且又简洁高效。这样导入新课,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生本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整合点2:录像节水省时

教科书对气团相遇形成锋面的表达就是一幅简图加上一句话,很不利于学生理解。可借鉴美国高中地理教科书的“不同密度的液体如何相互渗透”实验解决(如图1)。

实验过程:①在塑料盒的中间插一块纸板,把塑料盒分成两部分。②在1L温水中加入几滴红色食用色素,然后把红色液体倒入塑料盒中纸板的一边,代表低密度的暖空气。③在1L冷水中加入100ml食盐和几滴蓝色食用色素,然后把蓝色液体倒入塑料盒中纸板的另一边,代表高密度的冷空气。④请学生想象一下,拔开纸板会出现什么现象?⑤迅速拔开纸板,让学生仔细观察塑料盒中的液体有什么变化。⑥思考,依据这个现象,描述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会发生的情况。

由于本校教学班级很多,如果每个班级都进行这个实验,不仅课堂操作时间长、也浪费水,依据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设计原则,采用的方法是在一个班实验的同时做好该实验的录像工作,实验以录像方式在平行班播放呈现,其他班级可以通过录像共享。同时把这段录像放在学习网站上,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课下上网体会。此整合简捷有效,体现了教育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整合点3:三维锋面显天气

经典的多媒体课件就锋面类型和天气多采用声色兼具的表达,但问题是,多数课件是由专业技术人员设计的,成本高;第二是依高中生的认知情况,对于风雨雷电已熟知,而学生急需了解的锋面天气的空间概念却少有表现出来。所以这样的设计既高成本又低效。强化冷、暖锋示意图的立体呈现是本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可选择静态三维锋面天气示意图如图2和图3,这样建立的空间概念有助于学生对锋面天气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三维情境创设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教育技术应用的创新性和高效性。

2.身边的简捷:简便快捷

身边的简捷含义是指教育技术工具的简便快捷,通过网络链接、照片、新闻视频等,达成整合目的,具体表现:梅雨视频穿时空,寒潮图片源大家;网络链接越无线,卫星云图实时达。

整合点4:梅雨视频穿时空,寒潮图片源大家

北方学生很难明白梅雨天气的真正含义,借助“梅雨天气”视频的播放,能够打破时空界限,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真实、高效、明了地说明准静止锋的天气实况。

寒潮天气是北方冬季的常态,所以采用的整合设计是“寒潮天气中的你我他”图像征集,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积极主动参与,拍摄冰雪中的校园景色(如图4)。而针对“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一例,我给出的图像引导是我从沈阳去深圳的飞机上拍摄的照片“江南冬日落日云秀”,启发学生站在不同的高度分析南方冰雪灾害天气产生的原因,同时又能够看到另一种落日的美。由本设计可以看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是教师参与,学生也可以积极参与,这样能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实现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转变。

整合点5:网络链接越无线,卫星云图实时达

篇9

新课程要求教师以精致的数学教学设计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里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课堂练习的设计是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课堂练习无论从设计还是有效性方面来说,都是不合格的.

笔者观摩了很多公开课,发现有些课堂在引入环节、概念定理的推广认知上花了很重的笔墨,这无可厚非,但在最后处理课堂练习时往往容易受忽视,很少注意到学生对于课堂练习的训练态度和从中得到的新知启示,忽视了从课堂练习中去培养学生学习态度、情感和问题处理能力的提高等,这些造成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只能认为套用公式就是在学数学、多做题目即为了考高分,使其不认同数学对于思维发展与开拓带来的重要作用,甚至不合适的练习设计研究还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对数学学科厌恶情绪的产生等. 在国内较大的数学论坛K12中,我们看到过这样的学生帖子:“老师上课给我们就做做书上的题目,一点劲都没有.”“上课做的题目怎么这么乱,一会儿是选择题,一会儿是应用题,最后还说应用题不怎么考了?”笔者认为,这和教师不太注重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重大的关系. 那么,对于数学课堂练习应该做什么样的设计比较合理,又符合数学教学的特点呢?笔者先从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原则谈起.

设计原则

1. 目的性原则

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必须尊崇科学性、目的性原则. 我们知道,带有目的地设置课堂练习,既能有针对性地对本课知识内容进行合理、循序渐进地梳理,又能将知识运用水平从基础级别渐渐向能力级别提升,是高效和科学的.

2. 多样性原则

考虑到初中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接受能力,以及他们对数学单一知识、形式等进行长时接受易出现疲劳等现象,笔者认为,课堂练习设计需要一定的多样性渗透,从题型来说,诸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要逐一替换进行;从问题的解答形式来说,可以是小组合作进行的探索,或对已知解答的纠错,或就情境问题进行实际动手操作等. 这样的课堂练习进行有机整合的处理,正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在和外延.

3. 层次性原则

很多公开课在课堂练习设计环节都做到了层次性原则,即对数学练习设计的层层递进. 一般的常态课,课堂练习设计都是围绕基础知识展开的,进而以巩固性练习和发展性练习进行提高,教师设计练习时要注意到层次和难度,要依照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设计,既让大部分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又使得他们感受到问题的解决不是太易而失去动力.

4. 创新性原则

墨守成规是数学教学的大忌,随着每年应试方向的调整和新问题的层出不穷,教师也要用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看待课堂练习设计. 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宗旨,这暗示教师的教学切忌以传统的重复训练战术为教学指导,更应该在教学中、练习设计中给予学生这样的指导. 诸如:反比例函数的学习可以布置相关阅读――艾滨浩斯遗忘曲线,让学生在做中学,这是创新式的练习设计.

设计案例

1. 补充练习过程,发展思维空间

考虑到教材在编写时,往往省略分析过程,仅仅保留解答过程,因此教师若不能将练习进行有效合理的设计,势必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 因此,教师对此类练习的设计,要根据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进行“庖丁解牛”式的剖析,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用这样的方式,知识是从哪个点进行切入等.

案例1 苏科版九年级(上)第93页读一读“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笔者进行了改编设计.

知识回顾 (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2)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观察比较 (1)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①x2-3x+2=0;②x2+2x-3=0;③2x2-5x-3=0;④4x2+3x-1=0.

(2)观察并研究①②两个方程,它们的两根与常数项、一次项系数有什么关系?

分析综合 怎样将方程③④转化成方程①②的形式?(2)中研究的结果对方程③④是否适用?

提出猜想 (1)设x,x是一元二次方程x2+px+q=0的两个根,那么根与系数有怎样的关系?

(2)设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那么根与系数有怎样的关系?

验证猜想 请用求根公式验证你所发现的结论.

应用规律 不解方程,请直接写出下列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①x2+4x-7=0;②3x2-7x-6=0.

通过案例,我们看到上述练习设计源自课本习题却不拘泥于习题,而且随着探索过程螺旋式上升,将学生从具体形态下的二次方程引进到抽象问题的节点处,使其通过主动探索,建构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设计能提升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思维能力的锻炼.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发现规律,提出猜想并加以论证,由特殊到一般、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思维产生了质的飞跃.

2. 活用练习变式,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学习不能倚靠传统大量训练的战术,这样的训练久而久之既丧失时间与学习热情,又低效,不可行,笔者建议改变这一方式:正是基于教材练习、习题的充分挖掘,对可挖掘练习进行有效地变式教学,可将横向利用教材习题作为指导,纵向利用变式问题进行联想、演变、归纳,促进知识的整合,这样的练习设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案例2 苏科版八年级(上)第40页16题.

(1)如图1所示,在ABC中,∠BAC=90°,AB=AC,点D在BC上,且BD=BA,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CE=CA,试求∠DAE的度数.

[图1][A][B][D][C][E]

(2)如果把(1)题中的“AB=AC”条件舍去,其余条件不变,那么∠DAE的度数会改变吗?

(3)如果把第(1)题中的“∠BAC=90°”条件改成“∠BAC>90°”,其余条件不变,那么∠DAE与∠BAC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我带领学生继续深入研究,给出变式练习.

深入 若将“∠BAC=90°,AB=AC”都去掉,(3)题中的关系仍成立吗?

解答:结论仍成立. 若设∠B=x,∠ACB=y,则∠BAC=180°-x-y. 因为BD=BA,所以∠BDA==90°-x,又CA=CE,所以∠E=y. 又因为∠BDA=∠DAE+∠E,所以∠DAE=∠BDA-∠E=90°-x-y=(180°-x-y). 所以∠DAE=∠BAC.

拓展 小明和小张在解这样一道题:如图2所示,在ABC中,∠BAC=90°,点D,E在边BC上,AB=BE,AC=CD,求∠DAE的度数. 他们分别经过计算后,结论不一致,小花说:“∠DAE的值与∠B有关,只有告诉∠B的度数才能求出∠DAE的度数.”小张说:“∠DAE的度数是一个定值,与∠B的度数无关.”他们谁说的正确?请说明理由.

解答:设∠B=x,因为∠BAC=90°,所以∠C=90°-x. 因为BA=BE,所以∠BEA==90°-x. 又CA=CD,所以∠CDA==45°+x. 所以∠DAE=180°-∠BEA-∠CDA=180°-90°+x-45°-x=45°. 因此,小张的说法是正确的.

变化 若将拓展中的“∠BAC=90°”去掉,那么∠DAE与∠BAC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

解答:若设∠B=x,∠ACB=y,则∠BAC=180°-x-y. 因为BA=BE,所以∠BEA==90°-x. 又CA=CD,所以∠CDA==90°-y. 而∠DAE=180°-∠BEA-∠CDA =180°-90°+x-90°+y=(x+y),所以∠DAE=(180°-∠BAC)=90°-∠BAC.

篇10

1 研究视角新

科学计量学研究专著,在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赵红州的《科学能力学》第二篇,到90年代初,谷兴荣先生《科学技术发展的计量研究》出版发行,至今已有相当一批科学计量学学术成果。但绝大多数专著都是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谷先生对它的整体结构功能规律进行探讨,采用的是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谷兴荣认为:用文献计量学研究科学计量学主要是研究科学技术的文献资料的分布结构和结构变化规律,这只是科学计量学研究内容中的一部分。另外还有科技机构、科技人员、科研经费的分布结构和演变规律问题,社会环境、科技经费、科技人才与科技成果的数量、质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科技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关系,这些内容的研究是文献计量学方法不能解决的,只有计量经济学方法能解决。反过来,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的方法可以研究科技文献与科技成果的分布问题。而且,年轻一代的管理学者,运用经济数学与管理数学方法写了不少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的计量研究论文。可见这是一个大的发展方向,谷先生在本作中概括出一个庞大而系统的论著是有重要意义的。

2 观点新,创新程度大

此专著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的结构、功能、发展规律等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观点,并用数学方法给予表述。在第34页把全书的基本论点的来源列了一张表。从表中可见,全书共有61个论点,其中,由本书作者在过去首次提出,并且先后以论文形式发表过的有42个论点,占68.8%;吸收其他学者的论文论点有19个,占31.2%。由此说明本书作者对科学学与科技管理计量研究的理论创新程度是相当大的。而且,多数论点都是有理论与实际意义的基本理论问题。比如:科学技术区际结构三大发展规律(两极分化、梯度转移、中心转移规律)的统一性原理等等,提法新颖,论证清晰, 很有意义。

3 内容广泛,涉及到科学学与科技管理领域多方面的基本理论问题

任何学科都是讨论研究对象的结构,外在表现形式和自身活动的方式,活动功能、演变和发展规律三个问题,此专著对科学技术体系各方面的结构和结构演变规律都作了详尽的定量探讨,如科技研发的要素结构及其演变机制,科学技术的门类结构、学科结构、知识结构、区际结构及这些结构的演变规律,以及这些结构的内在各部分的弹性替代关系等。这部分内容将近30万字,是目前科技结构研究中最广泛最详细的研究成果之一。

关于科学技术的运作方式、运作机制和经济社会功能与研究效益问题,从五个方面写了近15万字。包括科学技术发展的三大动力机制,科学技术与经济的链锁关系与替代关系,科学技术的社会经济功能及作用规律的定量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经济功能及作用规律的定量研究,科学技术研发效益的历史变化规律等,都进行了系统的量化分析。

在科学技术的传播、渗透、转化发展及其评价方面, 分为五个方面写有20多万字。包括科技传播与渗透效应的几个问题研究, 科技发展与科技转化的质量指标和质量诊断问题, 科学技术发展历史规律与新陈代谢机制的定量研究; 科学技术活动的三大基本法则与行为边界的定量研究; 科学技术评价的四大指标与四大环节, 四大指标即数量指标, 质量指标, 效益指标和综合指标。四大环节即指标的选取与选取标准环节, 指标分类环节, 指标的组合建模环节, 指标的测算与检验环节等, 都作了全面的量化研究。

由此可见, 本作是科学学与科技管理领域中涉及面较广的大部头基础研究成果之一。

4 内容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强,全书结构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由于研究时间较长,内容较多,相互之间已经构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从编的层次看,第一编是讨论科学技术结构及其演变规律,是科学技术的横向结构,以及横向结构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变化。第二编讨论科学技术运行发展的机制和社会功能,前者是横向的,后者是纵向的。但都是指科学技术体系内在各部分之间的空间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时间依存关系和变化关系。第三编讨论科学技术传播发展与评价理论,这是科学技术体系的整体性发展规律,科技发展状态和科技活动结果的测评,与第一、二编相对应。每一编的各章之间,每一章的各节之间等都具有互为联系的系统性,相互间有较强的逻辑性。

篇11

我校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于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特征自然是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培养就业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基于此,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实践教学的建设,传授学生实际的工程经验,以满足社会对该类型人才的需求。

一、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举措

在专业建设中,应重视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科学性、适用性、实践教学方法和实效的研究,强化实践技能考核,切实提高应用性人才的实践素养[1]。

1.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专业理论与岗位实践的结合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为专业建设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和物质保证。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的最低标准应该能够满足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能够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培养其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2]。学校、二级学院需要多方筹集资金,提供场地、增添新设备、更新实验实习技术手段,为专业建设的科学研究、试验,为学生的实验实习提供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依靠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与企业联姻。企业既可以为学校提供资金或设备、材料,还可以为学校提供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锻炼,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同时也缓解了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所需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地方上的企业作为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流入口,促进了学生与用人单位的相互了解。亦即,要拓展实训基地的功能,既考虑学生技能训练、鉴定、顶岗实习,又考虑行业、企业职工培训,还要考虑教师锻炼、技术研究,谋求共享共用。

2.加强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实践教学体系的主导者,也是实践者。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3]。一方面,注重从企业、行业聘请高级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并开设课程,为学生做行业报告、上专业课程,提高培养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另一方面,派教师到企业去挂职锻炼,增加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另外,通过技术培训的方式,与企业合作培养企业一线的技术人才。在校内,鼓励教师多进实验室,参与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对教师学生免费开放。学生在专业老师的引导下,泡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的探索、技术研发等实践活动。同时,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及手段的改革。在实验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要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考核方法。在具体的实践教学开展中,应该保证学生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指点的作用。在专业基础课中,设置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精神和方法,训练严格严谨的作风;在专业实验课程设置时,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多开设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项目,提高其在整个专业实验中的比例,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素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可根据老师给出的实验任务书或指导书,在老师指导下,自主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另外,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实验室要采取开放的管理形式,做到内容开放,时间开放,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实验室除保证实验课的课时外,进一步扩大对学生的课外开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步骤、有目的地学习相关知识,自己设计实验并完成某一个具体的项目或任务,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

二、我校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成效

实践教学是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促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对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作用。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结合学科、专业、课程特点,深入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构建了“以工程能力训练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开设实验周、信息资源检索等综合实践环节,强化了学生的工程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逐步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的考核评价机制。1.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中心总面积2000平方米,拥有Vario元素分析仪、881型离子色谱仪、SDTQ600同步热分析仪、TU-1901紫外分光光度计、Agilent1200液相色谱仪、XD-3X射线衍射仪、VarioTOC总有机碳分析仪等共计500多台(套)大型仪器设备和先进的实验装置,固定资产总价值达600多万元。实验中心主要承担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课程实验和水质分析与监测、水处理理论与技术、水生态学、废水处理与回用等专业课程实验,同时面向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实验研究。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进行实践训练和研究。专业主干课程均设置实验课,实验开出率达到100%。

2.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将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教学、案例教学、课程实验教学和综合实训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实践教学学分数占总学分的33.66%,包括课内实验、实验周、金工实习、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综合实训的比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大综合实验周特色实践教学,强化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培育创新精神。在仪器设备等硬件环节的建设中,充分考虑了设备的台套数,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并进行答辩。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要求学生提交实习报告,并且学生以实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实结汇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成绩评价,激发学生集体合作精神。

3.校内外实习实训。为了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专业建设了一批校内外实习基地,具有良好的实践条件保障。在校内实习基地,开展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文献信息资源检索、认识实习等综合实训。此外,在江宁自来水公司、江宁区环境保护局、华东南工地质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化学工业园等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共15个。目前我院与这些校外实习基地均签署了实习协议,这些实习基地不但承担了专业学生的实习任务,而且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目前,环境学院与国电南自、常熟电厂、无锡国民环保公司等多个企业共建有工程实践平台。这些平台既是专业教师的科研基地,又是学生实习、就业基地,也是外聘企业指导教师基地。这些产学研合作基地为本专业教学过程中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和岗位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同时,学校本着校内实验室、实践中心与校外实习基地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在校外实习基地聘请了经验丰富、熟悉实习内容的专业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建立了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教学指导教师队伍,有效保证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作者:徐进 孙晓旭 关庆庆 单位:南京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篇12

随着我国教学模式的改革,高中数学传统授课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我们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达成数学教学目标。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契合信息社会发展需求和教育改革需要,我们教师应大胆尝试并合理运用这种教学方法。

一、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微课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微课形式新颖,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美国认知心理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数学基础,但学习效果仍受兴趣的较大影响。将微课运用于数学教学中,不仅顺应当前网络形势,还以一种较新的平台和界面展开学习,因此,微课对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第二,微课能够拓展学生视野,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由于微课教学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展的教学形式,因此,该教学形式能够很好地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来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认识和体悟到数学的奥秘,拓展视野,达成教学目标。第三,利用微课来进行数学教学能够提升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准。我们看似微课比较短小,但它涵w的内容却非常丰富。我们教师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时,必须首先做好微课的规划设计,然后还要收集、筛选有用的信息,再到后期的制作、修改、完善,最后上传到网上,哪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精心对待,才能使微课短而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利用微课进行数学教学,对提升高中数学教师的水平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基于微课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微课教学具有鲜明的主题,其教学时间虽然较短,但内容却更加具有针对性。利用微课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能够优化高中数学教学过程。那么,我们在借助微课进行教学时,应该采取何种策略才能有效地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

1.要利用微课积极营造丰富的学习情境

众所周知,数学学习的目的是找到不同情境下问题的解决方法,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等,然而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理解其中的重难点知识时存在较大困难,上数学课时犹如听天书,课上昏昏欲睡,甚至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针对于此,我们教师应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分析学生的心理,然后针对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生动、丰富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掌握。

2.要利用微课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

微课作为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教学载体是事先录制好的视频,视频持续的时间一般是5~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这样长的时间非常适合向学生讲解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因此,我们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微课这个载体,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如高中数学中有函数有关的图像、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等知识点,既是数学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不少学生都对这些知识点理解不清、不深,为了提升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加深对它们的理解,笔者就将每个知识点都制作成微课形式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在课后认真观看、理解和推敲,从而一一突破这些重难点。可以说,借助微课进行教学时,我们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易接受和理解那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促进学生更好地构建数学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3.要利用微课及时开展课后复习与巩固

子曰:“温故而知新。”对于高中数学学科的学习,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且非常必要。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课堂上学完数学后,课后不进行复习、巩固,很快就会忘记已学的数学知识,或即使知道该知识,但却不会灵活运用。由此可见,及时开展课后复习与巩固对于数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微课不同于教学课件,它不仅能够向学生传递与学习有关的信息,还能让学生根据需要随时暂停播放或回放重看等,因此,微课教学是非常适合学生独立复习的。

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不断推动下,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符合新时期教学的需要。在大力倡导教育现代化的今天,我们的数学教学也要跟上形势的发展,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平台,充分发挥微课这个全新媒介的作用,积极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透过微课认识到数学的奥秘,乐意去主动探究数学的奥妙,从而不断构建个人的数学知识大厦,最终获得知识、能力、情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大飞. 如何运用微课打造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J]. 学周刊,2016(36):51-5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