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基础理论范文

时间:2023-09-04 09:26: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关于中医基础理论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于中医基础理论

篇1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002-02

引言:随着我国中医基础理论的正式建立以及着手研究,迄今为止60余年的甲子轮回、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从最初的中医经典理论基础研究、梳理以及构建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到现在的多学科性的专题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就目前中医基础理论的整体研究来看,其在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严重的阻碍了我国中医科学的发展。因此,应该加强中医与现代医学相关学科紧密联系,促进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新内涵的建设,从而能够推进具有中医特点的新兴医学理论学科的发展。

1 清醒认识中医所遭遇的共同体的障碍

中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医学体系,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在文化、方法论以及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方面的原因,我国的中医基础理论在研究过程中存在前所未有的共同体的障碍,下面就共同体障碍的具体表现进行简单的分析:

1.1 科学共同体的障碍。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科学共同体障碍,指的是中医学方面形成的理论、方法难以与目前的大科学体系相融合发展,直接导致了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缓慢,也使得中医学基础理论在实际的研究发展中难以形成理论、技术以及实践三者相结合的循环发展机制,从而影响了中医学整体的发展。

1.2 受众共同体的障碍。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目前我国的民众接受的医学理念和知识,基本都是建立在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西方医学上,对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中医学术却不是很了解。由于中医医学发展缓慢,而西医却在普及和发展,我国作为中医的发源地,民众对于中医的任课也兴趣不高,从而影响了中医学术研究的的社会地位,以及心理地位,进而对中医的发展以及潜能的开发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 正确评价中医基础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正确的评价中医基础理论的优势与不足,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即从理论的分类、理论的发生以及理论的推演结果进行评价,下面就此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

2.1 从理论的分类评价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理论主要是由科学理论、数学与逻辑理

论三部分构成,其中科学理论主要指的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也即是对于事物的客观看法和评价,数学理论是是从数学的基础之上对事物进行规律性的认识,逻辑理论指的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逻辑认证。就中医基础理论来看,其在科学理论方面还是具有较大的优势,其本身具有中医,中药的基础性体系,而在数学理论以及逻辑理论方面则是较为欠缺,这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2.1 从理论的发生评价中医基础理论。通过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构成的仔细研究分析,

我我们可以得知中医学的推理发生是以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思维模式为基础,这也可以说明中医学基础理论并不是以经验成分与模式推演所形成的非经验成分的混杂,而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中运气学为基础,这也使得中医学从发生的角度来说,优势在于理论性较强,不足之处在于缺少必要实践,因此,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应对其中的模式与经验的成分进行判别,尽可能的应用现代实证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2.3 从理论推演的结果评价中医基础理论。 任何的科学理论,都是具有解释、预见两项功能的,这也是科学理论对客观事物进行本质和规律性总结的基础。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传统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主要是以中国古典的“运气学”为基础。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形成不仅仅具有经验性的概括总结,同时还具有各种模式的推演,这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优势,但这也影响了中医基础理论对现代临床医学的指导。

3 明确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路径及其特点

就目前我国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路径来看,主要还是由理论研究、临床总结、实验研究这3种路径构成,下面就这三种路径及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

3.1 理论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理论研究路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中国古代相关的中医文献为基础,从演变的规律,体系结构以及病证论治用药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该路径的特点在于难以形成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可持续性以及中医的理论、技术以及实践的循环机制。 二是以中医理论现代研究文献为基础,进而进行梳理、总结以及详细挖掘研究。该研究路径的特点在于局限性,难以对中医理论进行整合集成。

3.2 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形成的重要途径,临床研究简单来说就是根据病情实际进行总结,该路径的特点在于因为现代医学的进步,导致临床研究

的实践机会越来越少,难以真正在中医的临床实践经验中总结提炼科学的中医基础理论。

3.3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当代医学理论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研究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实验,可以对一些医学理论进行验证,但是对于中医医学来说,中医理论是以“象”思维作为基础理论构建的基础,西方医学则是以还原论作为指导思想,因此,在实验之中如何融合这两种不同思维的思想,这是实验路径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是中医理论中的科学问题。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是我国中医医学学术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最为艰难的部分,因此,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而言,政府及中医相关的机构应该持着开放的态度,欢迎社会以及各个医学研究机构的参与。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具体研究方面,应该在继承经典的中医基础理论科学的基础之上,努力创新,用中医现代化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想,同时加强中医学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研究,寻找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现代科学的结合点,从而加速我国中医的发展,推动中医科学的发展与更新。

参考文献

[1] 邢玉瑞. 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内涵探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12). 2473-2474

[2] 林德宏,张相轮. 东方的智慧[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05.

篇2

收稿日期:2007―09―15

作者简介:曾蔚阳(1975―),男,汉族,广东省兴宁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孙健(1975―),男,汉族,安徽省亳州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1975年 5 月,我国派代表到墨西哥参加了第一次世界继续工程教育大会,“继续教育”这一概念从此被引入中国。1984年国家教委批准成立了全国首家继续教育办学单位――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为我国继续教育步入正规化办学行列的一个重要标志。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高校继续教育目前尚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本文借用物理学中的熵及耗散结构理论来分析高校继续教育系统,透视高校继续教育管理的全过程,以使高校在继续教育发展方面有更新的突破,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

一、熵理论与管理熵

1.熵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1865年,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R.Clausius)把可逆过程中物质吸收的热与温度之比值称为熵(Entropy),克劳修斯对熵是这样定义的:

其中,P0为起始状态,P为终了状态,S0、S为相对于P0、P状态的熵值,T为绝对温度,Q为热量,S-S0叫熵的变化量。若系统经历一个可逆过程,上述熵变即积分值是与积分路线无关的物理量,只与系统的初始和终了状态有关,是系统的一个态函数。现在用熵来表达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可逆过程中系统的熵变化量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与热源温度的比值,在不可逆过程中,熵变大于热温比。由此得出结论:系统经历一个不可逆热过程时熵变大于零,即熵增加原理,系统经历一个可逆过程时熵变等于零;不可逆过程都是由非平衡态趋于平衡态的过程,平衡态对应的熵值最高。

1944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观》一文中提出了“负熵”的概念,②将热力学中的熵应用到生物学领域,熵对应的是系统的无序性,负熵则对应生物有机体的有序性。这就为跨学科应用熵的概念开了先河。

2.管理熵

我们将熵的思想引入管理科学中,得到管理熵的概念。③所谓管理熵是指任何一种管理的组织、制度、政策方法等,在相对封闭的组织运动过程中,总呈现出有效能量逐渐减少,而无效能量不断增加的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这也就是组织结构中的管理效率递减规律。

管理系统与自然界的各类系统在自身的变化过程中的不可逆性是相似的,我们可以借助热力学中的“熵”来定义“管理熵”,本人从管理效能的角度认为熵是系统的组织、制度、政策、方法等在相对封闭的系统运动过程中呈现出的管理效能的一种度量,系统熵增加意味着“管理效能”不断减少、不断消耗。

二、管理熵与高校继续教育管理的结合点――耗散结构理论

1.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物理学家普里高津在1969年提出的。所谓耗散结构理论,是指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非线性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信息与能量,在系统中某一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系统可能发生突变,从而由原有的混沌无序的状态,转变为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远离平衡情况下所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普里高津把它命名为“耗散结构”。④耗散结构理论就是研究其性质、形成、稳定和演变的规律科学。

耗散结构理论将宏观系统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开放系统又有三种状态:平衡态、衡态和远离平衡态。

2.高校继续教育系统具备耗散结构形成的特点

(1)高校继续教育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高校的继续教育系统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处在不断地和外界发生作用、不断地输入输出的动态开放状态下,该系统的开放性,第一,表现为在继续教育资源的整合及协调方面,存在着学校与社会以及学校与具体实施部门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二,表现为接受继续教育对象的开放性,即教育对象来源的社会化。因此,高校继续教育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与外界有着密切联系的开放系统。

(2)高校继续教育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社会对各类继续教育需求趋旺,继续教育正逐步朝着社会化、多元化、开放式格局发展,各种民间培训机构积极介入到该领域来,它们凭借全新的体制和灵活的机制,发挥了自身的优势,给继续教育领域带来了生气和活力,受到社会的瞩目。毋庸讳言,这将驱使着高校继续教育系统远离平衡,并且这种不平衡状态有日益扩大的趋势。

(3)高校继续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

高校继续教育系统各要素之间普遍存在着大量的非线性作用机制。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法用简单的数字来衡量,社会系统本质上是非线性的。高校继续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中,无不渗透着浓郁的心理、情感、智力等精神因素,不论在质还是在量的方面,其组成要素之间都不可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三、提高高校继续教育管理工作效益的主要策略

高校继续教育管理的职能在于尽可能避免正熵的增加,消除一切可能导致正熵增加的不利因素。当高校继续教育出现正熵增大时,管理者的工作便是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内部生成或从外部引入一定的负熵流,以维持高校继续教育这一系统的稳定和有序。当务之急是就是创造适当的条件,使高校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形成耗散结构。

1.借助社会力量,营造开放的高校继续教育系统

高校继续教育系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地缘优势,提倡和鼓励教师跨行业供职、任课,与厂矿、企业合作开展科研;提倡和鼓励与兄弟院校之间互聘、联聘教师,增强校际学科间的合作,以及聘请企业单位的专家为兼职教师,逐步建立继续教育师资资源共享机制。

2.引入竞争机制,构筑远离平衡的高校继续教育系统

继续教育机构要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就必须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使自身成为一个充满竞争与活力的健康组织,最大限度调动内部的积极性,以确立自身竞争优势。通过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一种能根据各种反馈信息,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灵敏反应的调节机制,并根据运行目标,对自身教育培养活动做出及时调节,以确保高校继续教育的动态发展。

3.强化民主管理,协调高校继续教育系统内部的良性互动

为了使高校继续教育管理工作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这就需要加强民主管理,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增加管理决策的透明度。我们要建立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社会约束为框架的新机制,强化学校对继续教育的统一管理,理顺社会、学校、办学单位等几方面的关系,将国家利益、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使继续教育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健康发展的轨道。

注释:

①〔比利时〕普利高津 探索复杂性〔M〕.曾庆宏,沈小峰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22.

篇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出口总体呈上升趋势,在1984年至1992年期间,总体呈下降趋势,1993年至2005年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而2006年至2009年呈现微幅下降趋势(见表1)。而从中国国内市场结构看,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出口地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兴国,如果单从企业结构来看,国有企业的性质占比近年来有所下降,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份额逐步上升,私营企业出口占比后来居上。自2007年以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出口影响较大,且仍在持续,比如贸易顺差增长过快,贸易结构不合理等情况,主要是因为中国企业对出口的定义只涉及数量的增长,而忽略了质量的提高,这种方式易导致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也是不明显的。

企业出口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机理分析

企业在出口过程中,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劳动、资本等,但是归根结底受三个方面影响最大,依次是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制度效应。

(一)规模效应

随着国外市场对中国企业产品需求量的增多,出口企业扩大了发展空间与经营规模,以此来推动生产边界向外部移动,由此产生规模效应。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规模效应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经营规模的扩大,因出口扩大而带来的规模效应使企业开辟了新的需求,带动着附属产品企业的经济发展和闲置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各个产业之间形成产业链,生产要素实现互补,生产原料进行共享,生产总产值的提高必定带动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成本的不断减少。

规模效应的另外一个体现就是贸易不断深化分工合作。世界全球化经济贸易往来的实现归功于国际分工的深化,世界各地经济主体的不断往来使各国之间联系更加频繁,从某种意义上增加了分工和规模经济带来的利益。

(二)技术效应

受要素投入边际递减规律作用以及要素配置效率有限性的影响,人均增长必须要通过技术进步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而成,内生增长理论曾指出,技术进步是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若要抑制要素报酬的递减,就需要通过注入新能量,注入新产品、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新的生产过程等途径来进行推动技术进步。同时,内生增长理论也将技术进步作为较关键的内生变量,技术作为附生品,只要其他变量增长,技术也会随之一起增长。以往的经济增长总是伴随着资源浪费和高耗能产业的发展,而自从技术出现之后,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就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一方是通过资源推动贸易增长,另一方则是通过技术进步推动贸易增长(邢延龄,2008)。

技术的进步除了推动贸易增长,同时也促进着各经济主体出口企业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新。以广东东莞手机壳制作企业为例,不同国家不同消费群体对手机壳的需求不同,从低廉到高端,国内外的市场需求就要求厂商雇用技能比较高的工人,同时需要收集不同国家、不同消费人群、不同时间段手机的使用型号,针对性进行生产。这种厂商自发的进行市场调查行为就是不断在挑战自己能力的过程。

(三)制度效应

各国经济主体之间频繁的贸易往来使出口企业接触到国外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出口企业在进行经济往来过程中,中国先进企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向国外优秀企业学习企业制度,然后让自己的企业慢慢转型。以公司制度为例,最早中国人通过魏源在《》中对外国公司制度的介绍,之后到1872年李鸿章等人学习国外公司制度创立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公司,紧接着到清政府时期,以法律形式设立商部;后北洋政府颁布《公司条例》、20世纪初国外企业大规模入驻中国,再到近代民营公司制、股东会、董事会下的公司制企业在中国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这些都归于中国在不同时期发现了国外的先进公司管理制度,并引入中国。今天,我们倡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正是在这种制度效应下中国企业不断适应世界潮流的过程(张秀英,2001)。

新新贸易理论指导下企业出口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

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一定时期企业生产的社会效率,其来源主要包括组织创新、技术进步、以及专业化生产等,即本文在第二部分提及到的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制度效应等。为了研究全要素生产率中各因子对企业产品出口的影响情况,本文选取了国内10家大型出口企业在2012年的出口总额作为研究对象,其贸易出口额主要来自中国商务部网站及海关总署,以美元折算。由于上述10家国内公司贸易指标有所差异,所以本文在数据选取上选择了面板数据,从而避免了单纯使用截面数据或时间数据带来的弊端。文章运用SPSS20.0,借助这些公司2007-2012年的出口额,利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

(二)模型检验及结果分析

首先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子(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制度效应)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观察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检验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通过检验发现,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小(见表2)。

接下来需要分析全要素各因子对于我国企业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结果如表3、表4所示。

通过上述模型分析可以发现,在加入制度效应/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等全要素因子之后,这些因子与贸易出口额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可调整的R2为0.887,这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特别好。F值为28.378,可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这表明一国制度越健全、企业规模越大、企业技术越先进,企业的产品出口贸易额也就越大。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企业的制度效应、规模效应、技术效应与企业出口额成正相关关系,即企业制度越健全、企业规模越大、企业技术越先进,则企业的出口规模也就越大,出口额相应增加(潘辉,2005)。

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波动后,针对我国企业出口出现的种种问题,许多国内学者也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一系列研究思考,指出在这种背景下,要评价中国的出口,需要引入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概念,它指的是除了要素投入以外所有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数值,这个概念客观的指出中国企业的出口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陈君君,2005)。

出口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影响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第一,从外部环境来看,国际市场的激励竞争对促进国内企业出口以及相对应的产业提高效率、改善公司管理制度、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等。第二,由于国际贸易是技术外溢的主要途径之一,除了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增长,还会使贸易伙伴国吸收因技术扩散带来的世界先进技术,以此来提高本国的技术水平。绝大多数企业出口之前都不会注重企业的技术开发和研究,但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出口国外的利润提高,企业不得不提高技术研发投入费用,以此来加快对外出口的速度(张鸣,2006)。第三,中国有能力出口的企业大多都是具有较高生产效率的企业,能够应付短时间大订单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出口的不断扩大会使生产要素等更多的集中在这些效率高的企业中,通过企业高效率的驱动,整个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都进行了改进。第四,企业出口部分与国内部门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同时出口,这将加速国外技术水平的蔓延,同时,也促进了相关资源行业的国内企业进行优化配置,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第五,国外市场对于国内企业的产品需求量较大,以致国内出口企业大多是以规模化进行生产,这可以给企业带来规模经济,能够降低企业生产的单位成本,同时也能够合理有效的配置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我国出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建议

(一)增强技术溢出效应

技术溢出不是简单的模仿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更多的是要靠我们在国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技术外溢,如人力资源,可以为国内企业吸收出口而进行人力积累。我国应当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国内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丰厚的优惠政策吸引出国留学人才回国创业。同时,增强技术溢出效应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完善金融支持体系。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高效的多渠道的现代金融体系,传统的融资体制和方式不能满足高技术产业高风险、高收益的资金需求。在中国企业出口不断扩大的同时,国内相关部门机构要建立健全融资体系,为资金供给方和高技术企业建立桥梁,把融资的成本降到最低。

(二)为出口企业提供政策和服务

首先,政府可以建立专项资金,由金融部门贷款担保风险补偿、拓宽融资渠道和财政补贴等多个方面,并由金融部门来接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其次,政策性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支持企业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权、信投产品等形式进行融资。再次,政府部门根据出口企业的企业类型出台相对应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水平,比如可以对某些正在从事技术开发的企业实现减免营业税等等。最后,在出口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时,应积极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出口的审批手续,建立企业出口的服务体系。

(三)提高产品自主研发水平

在拥有政府和相关部门政策优惠之下,出口企业应当把握机会,积极进行新产品、新专利产品的研发和实验。在资金投入和研究人员的科研水平来看,我国与西方大国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我国对出口企业研发水平的投资力度还不够,尤其是针对高技术产品的支持力度。加强科技出口创新基地的建设,改变传统依赖资源生产的产品,利用政府资源进行产、学、研的合作。此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扩大宣传,可以鼓励企业和民众进行知识开放和创新,也提高了生产者和使用者的积极性(马凤鸣,2011)。

参考文献:

1.邢延龄.理性认识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J].财经理论研究,2008(2)

2.张秀英.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的发展历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3.潘辉.论FDI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

4.陈君君.对外贸易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以温州为例的研究[D].浙江大学经济学院,2008

篇4

在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思想,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它以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标,强调学生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的主动参与,以达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进行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育教学观念,以现代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益,切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构主义理论在世界范围内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应从中吸取精华,结合新课程和初中化学教学实践探索改善初中化学教学,发挥本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建构主义基本理论

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等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很好的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在建构主义思想下形成一套新的、有效的认知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其包含以下基本思想:

1.“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环境下借助它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习者设计和执行他们所进行的工作,鼓励学习者发展和调整具有他们自己认知风格的建构模式。

2.“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景是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情景创设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协作”与“会话”是学习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讨论和合作。“协作”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会话”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对理解学习内容起关键作用。“意义建构”是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理解与掌握,由此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3.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主体认知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4.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5.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内部心理特征的过程,包括结构性的知识和大量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建构主义理论教学原则指出教学目标应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所有的学习活动都为解决一项问题和任务利用问题教学刺激学习活动,支持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鼓励各种想法的尝试。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初中化学教学

1.新课程要求,“为理解而学习”从三个维度建构课程的总目标,更全面的体现科学素养的要求。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学习,获得和整合新知识。初中化学教学之初,尽管内容简单,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从而对知识形成多角度的、丰富的理解,使他们能灵活利用已有的信息解释新环境中的问题,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程序。

例:对于CO2化学性质中的反应,CO2+Ca(OH)2=CaCO3+H2O教学,不仅让学生记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更应使学生能在不同情景中用它解决问题,如:(1)石灰水敞口放置产生白膜,解释其原因?(2)如何检验CO2气体?(3)如何检验两瓶无色气体:CO2、N2?(4)如何除去CO2中的CO?CO中的CO2又如何除去?(5)怎样证明人呼出的气体含有CO2?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化学方程式?

同时,也要注意教学过程中深刻理解知识不是让他们学习更多更难更深的内容,这样不仅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过早产生畏惧心理,而且会模糊最终学习目标。我们要求学生学习的是有用的化学,学生建构的真实、有效的知识。

2.化学的教学过程“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的,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即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这就要求教学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对各种信息和观念加工和转移。通过新、旧知识完成建构使学生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用探索法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例:学习了氧气的制法后,通过问题印度学生总结出“二装置三原理四制法”,从而构建出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的关系。学习CO2/H2制法时其设计过程可由学生自己完成。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出随制随停、控制速度的多种装置,根据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方案,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方案是否合理?有哪些缺陷如何改进,通过交流,讨论学生最终学到知识,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教师要启发学生在问题释疑中提出问题,要敢于大胆质疑,敢于怀疑别人的观点和结论,敢于发表独到的见解,如削化合价时Fe3O4化合价问题,SO42+检验方法不严密未排除Ag+和CO32-干扰问题。

教师要针对几个学的内容不断设计出具有思考阶段有意义的问题。从学生问题中选出代表性问题。让学生先尝试,教师提供支持和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合作,促进他们解决问题。

3.创立“师生双边互动,生生双边互动”为内容的协作学习环境。“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师生双边互动”中教师的推动作用是很重要的,而学生对教师的推动作用尤为重要,如有些化学现象,问题往往是由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学生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教师这时要放下架子,平易近人,这样不但使自身得到提高,也是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

在“生生互动”中,由于初中生这方面尽管不成熟,组织其良好合作还很困难,但更不能忽视这一合作能力的培养。由于新课程初中化学中的知识比较有趣,与生产、生活有关,结合紧密,因此,课堂上训练学生提问、合作、讨论、总结反思是最佳场所,要使他们把联系和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交流讨论结合起来,学生建构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

采用合作交互式教学,开展一些学生力所能及、有趣味和研究性的课程,鼓励其去研究。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问不同的见解,如气灶问题的研究,煤气中毒的研究等。

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只应是“教练员”,对学生研究问题的方向和方法予以指导,使学生将自己的创造性开发出来,使自身得到提高。

4.“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十分重要,在建构性教学中,学生接触到的信息空前扩展,为学生思考和探究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学习化学之前,由于学生已有了一些认识。但这些认识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分别起到了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教师就要做到因势利导,强化正面影响,克服和消除负面影响。

三、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评价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的评价重点是知识获得的过程而不是结束。主张从多维度、多层次的角度评价学习结果,评价要立足反映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的水平差异,强调教学评价内容设计要注重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有效的评价必须与教学概念成为教学的一部分。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效率,使评价成为贯彻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客观,确切地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多样性评价,促进智能的成长和个体的成长,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形成性评价。

关注学习过程评价机制,使学生找到自己位置,有利于消除学生胆怯与依赖心理,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积极主动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