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4 09:26: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县域经济发展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自然概况
xx下辖一区一县,县域单位只有xx一县。xx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东西最长距离144.8公里,南北最宽距离144.55公里,总面积7439.27平方公里,境内地势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均海拔2000米,耕地海拔1452~2400米。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约60余种,其中大型矿床约20种,煤炭、花岗石储量较为丰富。
20*年末,xx县下辖6镇4乡,111个行政村,917个村民小组,10个社区。总人口2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54万人,占总人口的76.6%,非农业人口5.96万人,占23.4%。耕地总面积76.28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面积3.9亩。
2、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至20*年,县域经济完成生产总值22.84亿元,同比增长9.0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6.*亿元,同比增长8.45%;第二产业完成9.44亿元,同比增长8.39%;第三产业完成7.34亿元,同比增长10.38%。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76.27万亩,其中啤酒大麦种植面积28.7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28.01万吨,比20*年增长1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8亿元,增长8.65%;完成地方性固定资产投资8.99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4亿元,同比增长13.1%;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2.27亿元,同比增长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82亿元,同比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75元,同比增长2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113元,增长8.22%。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xx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从发展的角度分析,xx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县域单位综合经济实力较弱
据统计,目前全国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gdp平均38.4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1.32亿元。20*年,我市县域经济完成生产总值20.93亿元,在全省69个县域单位中排第五位;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74亿元,也居全省第5位;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分别相差17.5亿元和0.58亿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4.4%和56.1%。
2、县、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受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县域经济与市辖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问题十分突出。20*年,我市县域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经济总量的15%,低于全国水平41.3个百分点;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2.27亿元,仅占全市总量的7.4%,仅为市辖区的8%。而且随着这几年我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市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16.7个百分点。与市区相比,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不断拉大,这突出体现在经济发展速度上,20*年,我市经济增长18.16%,市辖区增长20.17%,而县域经济增速只有9.02%,分别比全市、市辖区低9.14和11.1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09%,分别比市本级、市辖区低37.75和41.8个百分点。
3、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进程缓慢
城镇化的过程是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20*年,xx城镇化率达到56.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2.8和25.6个百分点,但xx县城镇化率仅为28.8%,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全市15.1、2.3和27.9个百分点。同时,由于近年乡镇企业的萎缩,农民增收难度加大,财政支付能力弱化等因素,小城镇建设步伐有所放缓,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城镇功能的发挥。
4、经济基础相对较差
县域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集中表现在传统农业比重偏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农民增收难;工业经济比重偏小,虽然企业数量不少,但规模普遍较小,骨干企业少,支柱产业不够明显,产业聚集程度不高,重复建设严重,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民营经济发展较慢,整体素质不高,发展壮大难。
5、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
由于工业比重过低,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导致县级财力十分薄弱,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特别是在大力改善社会公共设施并提供良好的教育及卫生等社会服务上明显不足,使得财政杠杆作用难以发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弱化。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及原因
以上诸多问题,折射出县域经济发展进程中自身存在着深层次矛盾。
1、工业化与农村经济的矛盾
县域经济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根源于工业化过程中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对农村经济的吮吸,以及工业扩张对农村市场的征服。这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工业化过程中,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相比,无疑是弱势经济,处在一种向城市经济供应廉价资源和被迫接受城市高价工业品的双重挤压地位。县域内的“资本失血”、“资金倒流”、人才流失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的现象,成为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就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2、市场化与小农经济的矛盾
县域经济仍然以传统的小生产方式为主。小生产方式与社会大生产方式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县域经济推进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小生产方式与农业产业化对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要求相矛盾;二是与农业产业化对经营规模性的要求相矛盾,分散经营的产品即使是与市场对路的,也会因为规模太小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三是与农业产业化的开放性、灵敏性的要求相矛盾。如果不解决小生产方式的制度,推行农业产业化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
3、颈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效益经济,资源跟着效益流动。规模决定效益,只有规模经济才能产生高效益。而要达到规模经济,首要的是大规模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县域经济“瓶颈”问题尤为突出,即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短缺,尤其是资金短缺。经济发展落后不仅必然导致资本积累能力的低下,而且必然导致自身资源的流失,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如何化解瓶颈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克服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加大投资力度,尽快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摆脱边缘化危机,融入经济快速发展的主流,亦是县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突出优势和地方特色,大力推进农业“一特两化”
要按照全市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大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对农业进行综合开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形成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标准化农产品基地。积极推进协作生产经营,加强“龙头”与“农户”之间的联系。要以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方法为支撑,以市场机制和有关法规为调控手段,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县域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通过高投入和高技术实行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经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经济系统、农村社会系统、农民生产经营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县域经济系统的同步优化。
2、加快“工业强县”步伐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是解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发展县域经济要立足于当地资源,充分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建立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发展地方特色经济。要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投入,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把做大工业总量与着力培育产业集群相结合,把主攻工业的重点放在培植矿业、电力、建材、化工、农产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上,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力促产业上档次、经济上规模、效益上台阶。要以现有的工业园区为载体,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向园区聚集,把工业园区办成产业聚集区,推动产业升级,形成产业规模优势,使之成为提升经济总量的重要载体。创新管理体制,加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引导,聚集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构建中小企业群,加快县域工业发展。
3、增加农民收入,激活农村消费需求
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祖国南疆,由于地理、自然、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处在较低水平。广西历来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资金、政策、税收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取得较快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国家经济开发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持续推进,广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目前,广西将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建设的重点,县域作为扶贫的主战场,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广西提升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的双重属性。广西共有县域单位109个,本文所确定的县域经济具体包括53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6个县级市,以及撤地设市、撤县(市)设城区而设立的3个城区,共计88个单位。2015年,广西县域面积22.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84%;县域人口4427万,约占全区总人口的80%。广西境内的江河、湖泊、森林、动植物等资源都分布在县域,资源优势突出。地方政府先后制定发展措施和优惠政策,县域经济各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都在两位数以上,在全区的特殊地位愈发明显。首先,县域经济发展明显加快,投资规模迅速扩张。2015年,县域单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14.06亿元,是2005年的6.02倍,年均增速达19.6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1.28亿元,是2005年的5.02倍,年均增速17.51%。其中,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亿的县域单位仅1个,到2015年竟达62个之多,占总县域单位的70.45%。发展速度之快,举世瞩目。“项目立县”掀起广西投资热潮。2015年,县域单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17.05亿元,是2005年的12倍;县域平均投资134.10亿元,是2005年的10倍,年均增长率均在25%以上。其次,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2015年,县域单位财政收入1046.45亿元,是2005年的5.7倍;县域单位人均财政收入9.6亿元,是2005年的4.8倍,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升,年均增长率在15%以上。2015年,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15.29元,是2005年的3.39倍;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9118.33元,是2005年的3.6倍,年均增长率均达到了13%。
二、广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在总体规模上,还是在结构质量上,都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其仍面临竞争力较弱、区域发展不平衡、转型任务重和缺乏增长后劲等诸多难题。
1、竞争力较弱
从全国层面来看,广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处于中等水平,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竞争力较弱。根据《2016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公布的第十六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广西并没有进入百强县的县域单位。江苏、浙江和山东是百强县的集中地,分别占百强县域单位的26席、20席和20席。就连西部地区的新疆、内蒙古、贵州和四川都分别占有3席、2席、2席和1席。广西县域经济的规模总量偏小,影响了其竞争力。
2、区域发展不均衡
受经济发展基础、区位、资源、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平衡现象突出。运用arcMAP10.3,结合广西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将县域经济实力划分为5个等级。(如图2所示)经济实力强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泛北部湾区域和西江经济带上,经济实力弱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桂西北地区(百色市和河池市)。2015年,全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县域单位桂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38亿元;经济实力最弱的河池市凤山县,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3亿元,二者相差15倍。这与县域的地理区位条件、开发开放水平息息相关。
3、转型任务重
近年来,广西正以积极姿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但从总体上看,县域产业深加工层次低,产业链条短,资源型初级产品比重大,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为立县之本。县域农产品大都以原材料出售,缺少加工,因而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相对落后的面貌。宜州市为全国最大的桑蚕养殖县,但其产业链条仅停留在“种桑+养蚕+缫丝”上,虽然产量高,但收益低。与此同时,诸多县域单位过度依赖传统的资源型产业,缺乏创新,进入“资源陷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难以跟上时展的步伐。百色传统的铝工业占县域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河池有色金属业占县域工作总产值的45%以上。在新时期,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是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难题。
4、缺乏增长后劲
广西经济实力中等及以下的县域仍有半数以上,这些县域所在地区,少数民族较多,文化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缺乏经济长足发展的后劲。首先,县域经济内生动力弱,财政收入少。诸多县域都是国家级和自治区的贫困县,财政支出主要靠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债务负担重,难以支持发展和保障民生。其次,县域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由于地理环境、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广西多数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体系建设不完善。例如,桂北的资源县,直到2017年才修通建成高速公路,极大制约了资金流、人流、货物流和信息流,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最后,很多县域单位缺少特色支柱产业。传统的工农业在广西县域经济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虽然诸多县域在不断探索发展特色支柱产业的路径,但成效并不显著。缺乏大中型的龙头企业,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少,市场竞争力弱。
三、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选择
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必然选择,没有县域经济发展,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县域是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增强县域经济的内生动力既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根本保障,也是全面提升广西经济实力、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关键。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广西应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立足县情,坚持绿色发展,推进产业融合,打造特色县域经济,深度挖掘县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1、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持续过程,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转变陈旧的“唯GDP论”的发展模式,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紧抓县域经济“三区八带”新格局③,做好经济和人口在空间上的集中、集聚,将人民生产和生活、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就业和增加收入进行有机结合。同时,立足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县域生态、自然、旅游等资源禀赋,顺势而为,主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改革创新机制,形成“县域突破”。
2、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发展特色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优路径选择。广西拥有丰富的旅游、森林、河流、民俗民风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由之路。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打造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不强调“小而全”,也不单纯追求三产比例,要注重特色和竞争力。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双重作用,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农业是县域经济基本性、代表性产业,广西县域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要充分依托“三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发展特色农业。
3、统筹县域发展,加强交流与合作
统筹县域发展,加强交流与合作是广西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策”。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和全国层次要素。经济要素包括资源、资金、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文化、政治和生态等;全国层次要素是县域外的因素,如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扶贫力度、财政转移、“省管县”等。县域是统筹这三类要素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操作平台。首先,编制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全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应从顶层设计上加强规划,形成各县域相互关联、互为依托、优势互补的“一盘棋”经济体系。其次,优势互补发展异地经济。依托产品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协调各县域产业发展,避免产业结构雷同或趋近,广泛开展县域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整合区域资源,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形成“集聚经济”,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4、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县域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前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县域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和引进各类高素质人才。县域经济城乡一体化不仅是人的集聚,更是人才的集聚,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集聚。高素质人才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形成“集聚经济”的催化剂。首先,将人才引进和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加强与各高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合作,引进一批高端人才。解决人才引进相关的住房、交通、配偶就业等问题,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其次,围绕县域特色产业,开展相关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广大职工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结合县域实际情况,开展“一村一品”项目,并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定期进行辅导和培训,培养一大批技术水平高、经营理念新、带动能力强的“领军人物”。最后,完善县域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对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能力,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注释①其中,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的单位为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单位为元。②根据arcMAP10.3的自动分类,经济实力弱县域地区生产总值196289~838661万元;经济实力较弱县域地区生产总值838661~1798103万元;经济实力中等县域地区生产总值1798103~3960031万元;经济实力较强县域地区生产总值3960031~8099752万元;经济实力强县域地区生产总值8099752~17278354万元。③“三区八带”:a.县域经济三大发展区域:北部湾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区域、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发展区域、左右江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区域;b.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带:环首府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带、钦北防沿海临港经济产业带、沿边口岸贸易和特色旅游产业带、右江河谷生态铝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带、桂西国际长寿养生产业带、南来柳贵(南宁、来宾、柳州、贵港)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桂东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带、桂东北生态经济和旅游产业带。
参考文献
[1]张红、付秀彬:刍议产业关联视角下的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策略[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8,(8):74-77.
[2]陈建红:广西发展县域经济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70):90-92.
[3]高启杰:城乡一体化与县域经济发展[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0(11):3-6.
[4]李宏岳: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限于经济发展启示[J].世界农业,2011(1):76-79.
[5]曹群、刘宇:城乡一体化进程下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以黑龙江省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4(6):59-67.
[6]蔡轶、夏春萍:县域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效率比较研究———基于湖北省80个县域统计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6(1):15-25.
[7]李火娇、严志强:广西县域经济实力评价[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113-119.
[8]梁杰才、莫小峰、韦学敏:广西县域经济概况[J].广西经济,2008(7):19-38.
[9]吕风勇、邹琳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6年.
[10]庞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广西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体系与实证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3):1-6.
[11]李红、丁嵩、刘光柱:边缘省区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化分析———以广西为例[J].经济地理,2012(7):30-36.
[12]韦春竹、韦韡:老少边穷地区县域经济效率的空间特征分析———以广西河池10个县市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70-175.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郡县治,天下安”,县政治理自古以来就是治国安邦的根本之策。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城乡统筹和基层政权巩固的关键点,保定市一直大力实施“强县兴市”战略,以县域实力的提升托起全市的整体发展。在当前形势下,要实现保定市县域经济的腾飞,需要深入分析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一、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保定市位于北京、天津、石家庄三角中部,河北省“一线两厢”的中轴部位,区位条件良好,市中心北距北京140 公里、东距天津 145 公里、南距石家庄 125 公里。京深、津保高速公路,京广、朔黄铁路,107、112国道贯穿市区,使保定市拥有便捷的交通。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保定市发展县域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资源优势。保定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西部山区蕴藏着煤、铁、铜、钼、石墨、石棉、大理石等5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钼的储量居于全国第三位,锌、石棉、大理石的储量居于河北省第一位。东部平原埋藏着石油、天然气。由于自然环境的优越,保定市形成了众多的旅游资源,如省级湿地保护区“华北明珠”安新白洋淀,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等。保定市文化氛围浓厚,市区有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驻保高校,为保定市实施科技兴县提供智力保障。
3.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较快,综合经济实力逐步提升。近年来,保定市各县市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及产业发展特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县域经济。如满城草莓、白沟箱包、望都辣椒、高阳纺织、曲阳石雕、定兴景泰蓝、蠡县的皮毛加工等特色产业。根据河北经济年鉴2012计算,2011年保定市GDP为2348.44亿元,县域经济GDP为 1662.37亿元,占整个保定市GDP的71%,可见,县域经济在保定市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为保定的整体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劣势分析
1.县域经济的效益不高。受产业结构层次和经济运行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保定市各县经济效益相对较低。一是体现在各县的居民收入水平上;二是体现在经济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上。目前,保定市各县的人均财力仅相当于全国县(市、区)的平均水平的82%,还达不到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区域的县(市、区)人均财力水平的30%,达不到山东、广东等地县(市、区)人均财力水平的40%。
2.县域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从总体上看,保定市县域经济结构不尽理想,县域产业结构仍处于低级水平。2011年,保定市县域经济中第一产业产值为338.08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824.91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499.39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0.34 : 49.62 : 30.04,呈现出农业比重高、工业化程度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县域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竞争力不强,规模效应低。工业产业层次较低,多数产品是初级产品,产品的收益不稳定,受市场波动影响严重。
3.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保定市地理环境复杂,有平原区、半山区、深山区等各种不同的地理环境,各县的资源分布差别很大,导致各县经济发展不平衡。保定市有8个山区县,包括涞源、涞水、易县、顺平、唐县、曲阳、阜平和满城县,其总面积12606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57%;总人口324万,占全市人口的28.8%。目前,西部8县人均生产总值比全市水平低42%,人均财政收入比全市水平低49.3%,贫困人口数量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88.3%。西部地区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发展缓慢,对区域经济整体的带动能力弱。
三、机会分析
1.国内机会分析。我国对县域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党的十七大提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报告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以及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以上表明国家对发展县域经济的高度重视,县域经济迎来了好的发展时机。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看,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开创了良好的大环境。
2.河北省内部机会分析。河北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力争‘十二五’末县域生产总值突破20000亿元”,可见河北省对发展县域经济的决心。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全面实施的关键年,2012年5月,保定市委、市政府下达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努力实现二次腾飞的意见》,对发展县域经济做出了相关部署。从河北省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京津冀一体化步伐加快,环首都经济圈建设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保定市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显现,为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四、威胁分析
1.区域经济发展竞争更为激烈。党的十六大以后,全国各地十分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理论界也掀起了研究县域经济的热潮,每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的,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县域经济发展已经走在全国前列的县更上一层楼,提出了更快更高的发展战略和措施,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也在积极探索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途径,全国县域经济发展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面对竞争激烈的新形势,“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资源约束日益增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资源需求的增加,资源紧缺的矛盾也日益显露,水资源短缺形势更为严峻,环境承载能力下降。保定市是全国最严重的缺水城市之一。由于地下水长期超量开采,已出现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环境、地质问题,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总之,加快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从保定市的实际出发,应重视规划、强调集约、追求和谐、注重节能减排,促进县域经济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相协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从而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 县域经济 因地制宜途径
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科技创新日益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成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农业大国中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和综合体现。2008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农业科技创新应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城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基础;是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不同县域、县域不同农产品在农业科技创新时要采取因地制宜的途径。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应立足沿海地区的市场、资金和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全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工,以标准化、优质化、产业化、商品化为基本取向,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生产,不断提高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把农业培植成为具有强劲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基础产业,实现效益型、环保型农业的健康发展,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是:培育、开发与推广优质化、特色化的新产品,以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及广大消费者需求;发展适应人多地少特点的高新技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应对WTO挑战,提高资源利用率与产出率,以适应我国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资源不断减少的变化趋势和发展需求;开发生态型规模化生产技术,在发展规模经营的同时,注重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及全程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开发标准化、优质化生产运营技术,实现标准化的生产经营,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发展便捷型的质量检测与动物检疫技术与设备,提高动植物检验检疫水平,加强市场产品质量检测。
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需要针对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农业生产水平较低、但具备发展特色农产品和草地畜牧业的优势,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切实提高牧区畜牧业发展水平,把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
西部生态脆弱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是:培育集水、节水与高效用水技术。针对西北地区降水量少、单位耕地耗水量多的特点,大力开发集水农业技术和节水农业技术,多方位开发水资源,增加水资源总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创新土地持续高效利用与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一是针对水土流失量大、面广、危害严重的特点,研究开发综合性技术方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二是针对土地沙化问题相当突出的现状,研究开发生物治沙与工程治沙技术。三是针对牧区草地退化与牧民增收缓慢问题,研究开发高效畜牧业与保护草地生态技术系统。四是针对土壤盐碱化问题,研究开发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耐盐碱作物育种技术等;创新高效造林与种草养畜技术。研究开发一系列如林草合理比例、林草优质适应品种、林草保护利用、高效养畜技术等技术体系,以满足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需求,解决退耕之后当地农民的生存与增收问题;培育优质、高产、高效作物品种。针对西部地区农作物品种单一、单产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变化需求,以及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计划后耕地面积大幅度下降的现实,研究培育优质、高产、高效作物新品种,满足当地农民生产与生活需求;开发动物良种培育和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西部地区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出栏率低、产品产量低、品质差,迫切需要引进、培育高产优质品种,迫切需要发展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开发保温栽培、养殖技术与耐寒动植物品种培育。针对西部大部分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作物有效生长期和畜禽有效发育期短的特点,研究开发保温栽培、养殖技术,延长作物生长期和畜禽有效发育期,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并根据当地资源环境特点与品种培育出高产、优质耐寒动植物新品种。
大中城市郊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大中城市郊区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以大中城市为依托,面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挖掘大城市郊区的区位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市场优势,重点发展高科技集约化农业、资源环境型农业与休闲观光旅游型农业,着力扩张都市农业的各种环保功能与科技示范效应。
大中城市郊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是:
挖掘生态型规模化生产技术。大城市郊区的规模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为此,研究和创建环境生态型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挖掘节水型农业技术。随着大城市郊区农业功能结构的逐步调整,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功能的农业的地位将显著提高。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耗水量过大的现象较为突出,给大城市生产、生活用水带来较大压力,必须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
创新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技术。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将成为某些大城市郊区的支柱产业,但由于我国休闲观光旅游农业起步晚,科技相对落后,需要根据各大城市郊区的区位条件、资源环境特点等制定符合区情的休闲观光旅游农业规划,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技术;提升籽种农业与精品农业技术。籽种业与精品农业己经或正在成为某些大城市郊区的支柱产业,为了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如精品制种技术,胚胎移植扩繁技术,苗木脱毒快繁技术等。
开发低价位、低能耗、劳动密集型的设施农业技术与设备。设施农业是大城市郊区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过去许多技术与设备主要依靠进口,这些设备和技术价格高、耗能高、劳动力需求较少,不符合经济相对落后、能源短缺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情。因此,开发低价位、低能耗、劳动密集型的设施农业技术与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标准化、优质化生产运营与便捷型的质量检测技术。大城市郊区农产品的供应对象主要是大城市居民。随着大城市居民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迫切需要实施标准化、优质化生产运营,并能对农产品采取及时有效的质量检测,为此需要提供标准化、优质化生产运营与便捷型的质量检测技术。
粮棉油主产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粮棉油主产区县域经济发展应当发挥其农业生产基础较好和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的优势,继续强化粮棉油生产,压缩普通品种,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大力发展养殖业,建成规模较大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后续效益。
粮棉油主产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是:开发与应用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优质、专用品种系列化。品种结构调整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也是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要根据区域自然资源比较优势以及市场优势,重点开发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小麦、玉米、水稻、大豆、棉花等新品种,以满足粮棉油加工业以及畜牧水产等企业对优质粮棉油的迫切需要;开发与应用粮棉油等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重点围绕该地区主要农作物规范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多熟种植、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等领域进行创新研究,显著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开发与应用畜牧水产以及加工业技术。重点围绕农畜水产品资源的巨大优势,依靠养殖业技术进步带动畜牧水产扩大规模,加快农牧结合和转化;同时,加快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技术的创新,带动主要农产品的增值,提高农产品综合利用效率和整体经济效益;创新低成本资源节约型的生态农业技术。重点围绕农业主产区目前普遍存在大水、大肥、粗放投入而造成经营成本高,资源消耗大的问题,突出研究开发节水、省肥、节能等低耗高效的生态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创新环境安全标准化农产品生产技术。重点田降低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合成品的使用以及常规的地膜、污水灌溉的防治等,研究开发新型低毒农药、生物农药、降解地膜、土壤改良等技术和产品,同时,加强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以及检测检验技术研究,促进农业土产区绿色农产品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不同优势农产品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途径
根据比较优势的大小,我国主要农产品可以分成三类:一是比较优势比较明显的产品,主要是一些特色资源产品,如小杂粮杂豆、羊绒、特种用途的经济作物、地方性特色畜禽、珍稀水产品等;二是目前在国际市场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产品,如部分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园艺产品等;三是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整体竞争优势不明显,但国内需求量大,有一定区域比较优势的产品,如粮棉等大宗农产品。根据不同的产品特征与不同的比较优势,应采取不同的技术重点,来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竞争优势。
(一)比较优势较为明显的农产品农业科技创新途径
对于这类农产品,主要技术需求是把它们作为完整的产业链进行开发,实现扶大扶强的目标。这些产品多数依托原产地的独特资源,并形成了当前的生产模式,即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具有一定的区域规模,但个体经营规模较小。这类产品本身的特点不可避免地要求人工操作,劳动力密集成为必须攻克的技术壁垒和瓶颈,它们需要的是能扩大经营规模的技术体系,如简单化农事操作程序,可以大面积使用的生物防治技术、不破坏产品外观的机械化技术、适当的产地储藏设施等。目前,这类农产品虽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规模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力增加优势农产品关键技术研究可显著提高县域农业的整体竞争能力,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国际市场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农业科技创新途径
这类产品在价格上具有竞争优势,但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通过降低农药、兽药残留等制约因素,可以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对于畜产品,主要是要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疫标准,争取达到发达国家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主要发展高效饲料与配套饲养技术、药物残留控制与检测技术、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等;对于蔬菜、水果产品,关键是要通过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化学物质残留同时大力开发贮藏保鲜和深加工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延长出口半径,扩大市场范围。针对这类农产品和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及发展安全食品的迫切需求,今后须重点研究解决环保安全型生产资料、无害化生产控制技术、产品质量标准和安全检测技术。
(三)整体优势不明显的大宗农产品农业科技创新途径
通过扶持和建设,能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可以巩固国内市场,抑制同类进口农产品的冲击。对于比较优势己经变得不明显的产品以及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要在提高技术含量与整体效益的基础上主打国内市场,以国内市场需求为生产的出发点,跟踪进入国内市场的进口产品的技术特征,力争形成进口替代局面,避免进口产品过多侵占国内市场份额。对于国内需求大而生产不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可以建立和完善该产品的加工体系,进口初级产品,通过加工转化后一方面满足国内对其制品需求,另一方面还可再出口国际市场,获得增值效益。
县域经济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层次的重要部分,是宏观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支撑力量,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对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现以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2014年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为例,来说明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情况。
一、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方法及涉及指标
1.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方法
《安徽省县域经济考核评价实施细则(试行)》中规定对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的方法,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即先运用功效系数法,将所有考核评价指标的实际值转化成无量纲差别的评分值,然后对每项考核评价指标加权平均,分别计算总量水平的静态指数和当年增长的动态指数。在运用功效系数法对各考核评价指标实施无量纲处理时,其“满意值”、“允许值”分别取全省县(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按照静态指数占40%、动态指数占60%的权数分布加权平均求得。
功效系数(D)=[(实际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40%+60%
2.县域经济发展涉及指标
涉及评价指标有:地区生产总值(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支、金融机构存款,实际进出口总额,在岗职工人员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等。
二、太湖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1.基本情况
太湖县隶属于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县域面积2040平方公里,辖区内15个乡镇,174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有57.1万的总人口。
2.县域经济发展指标情况
2014年,实现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 925766万元,增幅9.1%,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226525万元,增长5%;二产实现增加值428801万元,增长11.6%;三产实现增加值270440万元,增长8%。
工业总产值1767350万元,增长1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964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含房地产)896811万元,增长20.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457万元,增长13.1%。
外贸进出口总额5586万美元,增长46.4%,其中:出口3943万美元,增长38.3%;进口1642万美元,增长70.8%。
财政收入完成62196万元,增长19.4%;财政支出250351万元,增长13.8%。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1140380万元,增长15.5%。
2014年,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6354万元,增长11.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16元,增长12.2%。
3.各种经济发展指标的功效系数
2014年,在安庆市八县市内比较,分别算出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功效系数0.65;工业增加值功效系数0.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功效系数0.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功效系数0.7;财政收入功效系数0.61;外贸进出口总额功效系数0.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功效系数0.6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功效系数0.64。
此依类推,算出涉及到经济发展指标的功效系数,再乘权数,相加后即可算出县域综合考核指标,因各个省市按各自的省(市)情,制定的权数各不相同,在此不进行具体的说明。
三、太湖县县域经济发展考核的存在的问题
一是总体经济发展增速放缓。2014年,全国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特点。太湖县的经济增速与全国和全省、全市一样出现同频共振,开始换档减速。
二是受自身产业结构影响,经济结构调整的速度步伐不快。如2010年太湖县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为26.8:42.8:30.4,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为24.9:45.9:29.1,而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4.5:46.3:29.2,依然处于较低层次。虽然近几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产业不足,第三产业发展要加快,而且三产行业结构有待调整。
三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撑点不足。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看,企业面临资金短缺、融资难、招工不足、生产成本上升、市场需求下降等问题,企业的生产和效益出现下行,压力增长。从企业运行影响力来看,缺少财政贡献率大、产业牵动性强、辐射广、对经济有突出支撑作用的大企业。
四、加快太湖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要求县域经济发展不以GDP论英雄,要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内容;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是要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要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强县、富县,一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县域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加快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民生保障水平、公共服务水平为立足点,切实保障城乡居民的物质利益。二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着力减少审批层次和行政干预,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三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人口集中、经济集聚、资源集约,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四要加快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挖掘自身发展潜力,建立自主发展创新机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水平;五要积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利用太湖县的旅游资源,努力做到“活力太湖,美好太湖”,加快太湖县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084-01
一、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1.农业产业化问题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中最为基础的部分,是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复合体。目前,传统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所占比例仍然较高,农业经济依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农业产业化问题是当前县域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突出问题,这一问题处理不到位,势必会影响县域农业结构调整以及资源合理利用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2.小城镇建设问题
就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城镇建设问题是一个突出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整体效果,甚至严重制约着县域农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需要大力降低传统农业发展的比例,同时不断增加现代工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3.生产力与科技水平低的问题
生产力与科技水平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对于县域经济也不例外。而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生产力与科技水平低的问题,缺少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严重制约着县域农业科技项目建设以及农业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于地区综合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县域经济发展瓶颈问题的路径分析
1.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产业化问题的妥善解决,以下从扶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以及深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三个方面入手,提出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策略。一是大力帮助和扶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龙头企业起到了带头的作用,它带动着农业向产业化的发展。对此,针对于龙头企业来讲,要对其制定一个可行性的实施措施,对于龙头企业的各项申请都要给与优惠,大力的引进一些龙头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要重点对农产品的加工业进行培养和扩大,提高产品质量。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为了符合市场的需求,要帮助一些龙头企业和农户建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二是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农业经济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发展导向,制定一个可行性的管理规章制度,要大力的培养和帮助农村经纪人,使农村经纪人的队伍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三是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在耕地资源减少的情况下,调整好农村耕地区域面积结构,合理利用农业资。调整就业结构,要将农村的劳动力尽量的转移,将种植业的劳动力逐渐的转向农业的加工服务业或是非农产业分流,同时这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途径。
2.为促进小城镇建设问题的妥善解决,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结合地区农业生产现状,采取可行的经济发展策略,具体分析:一是坚持走农业产业化及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之路。也就是说,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应当在坚持农业产业化的同时,积极促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将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小城镇建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并且有助于推进县域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在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关注小城镇建设具体特点,通过协调促进,优势互补,推进县域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二是充分做好小城镇建设规划工作。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若想要扎实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进步,应当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充分做好建设规划相关工作,对小城镇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小城镇规模小、水平低等问题,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县域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结合小城镇发展实际,积极创设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当前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资金有限,为确保资金运用的合理性,应当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创设多元化的投资体系,结合市场经营模式调整资金投入力度,并充分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为县域农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四是加快小城镇综合发展步伐。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快推进小城战建设步伐,应对使用制度进行优化调整,政府在准确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依据。
3.就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低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发展策略。一是重点突出农业科技项目建设,发展技术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全面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采用正确的方法来改善环境,从而吸引投资商。重点开发有实力的技术企业,让这些有实力的技术企业成为真正的龙头企业。二是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突出技术的创新,对传统的工业进行改造和提高。采取使用新技术的措施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步伐,同时还要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质量。大力发展并引进一些高新技术,将促进技术和农业资源的优势互相融合到一起,同时政府要给与一定的帮助和支持。尽快研发出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三是将农业科技进步放在重要的位置还要高度重视并突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包括农作物良种化、高效养殖科技、农产品加工技术、农村科技引导与培训。四是提高科技意识观念,为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强化科学研发建设发展的力度,并创建完善的专家顾问体系机制,大力提倡科技人员的参与和做好技术服务的分配,尽量的发挥科技人员的潜能。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及特点
1.县域经济概念
县域经济的地理空间划分以县级行政区为限,调控主体以县级政权为主,优化市场资源的配置,具有地区特色和完备功能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主要有以下三层涵义:首先,县域经济具有二重性,即农村与城镇经济的集合体;其次,县域经济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第三,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工业化和城镇化。
2.新形势下县域发展的方向
(1)土地流转试点。土地流转是农村改革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种趋势。这样不但能够解决农村向城镇化过程中用地“瓶颈”问题,也能使我国土地配置市场化、资本化,最终起到优化我国农村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
(2)户籍或成突破口。十报告曾提出推动农村向城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那么县域户籍的改革将成为一个突破口,逐步推进农村向城镇化发展。因此,户籍改革将成为县域向城镇化改革的一个方向。
(3)实施“城市群”战略。在中国未来的发展道上将逐步形成以中小城市发展为重点,大城市发展为依托的城镇化建设。
3.县域经济特点
我国县域经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五个基本特点:地域性、农村性、层次性、差异性、综合性。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及适应性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涵义是以县域工业化和现代化为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特色化发展路径。其主要内容包括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资源、产业结构、运行机制等。我国各县域经济发展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但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人们所熟知的发展模式主要有温洲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等。各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在演变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完善与创新。
县域经济发展受区位、资源、资本、市场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和影响,因此,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还可根据各影响因素进行划分,包括区位模式、资源模式、资本模式、技术模式、市场模式、企业模式、产业模式、体制模式。县域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由各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因此,县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之间会产生一定的交叉,但这种交叉并不会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效果。原因在于每种模式都有他自身的特点,本文选择以下两种模式进行分析。
1.区位模型
区位模型县域经济是以地理位置的优势,通过向上一级中心地区提供补充服务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该种模式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兴衰取决于该地区的优越的地理环境。适用于该模式的县域经济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工业生产力强大,交通便利,与大城市交往密切且吸收大城市辐射力较强。因此,在该优势既定条件下,这样的县域经济发展的起步较快,并且各种政策的实施见效速度也比较迅速。但是,当区位中心遇到风险时,对县域的经济也会造成致命的影响。
2.资源模型
资源模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是依靠本地区优越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进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型。该模型主要适用条件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该县域内必须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该自然资源主要以矿产资源为主,并且市场上的需求较高,前景较好;二是,该县域对于开发该自然资源的行政性和经济性壁垒较低,当地政府鼓励各类经济主体进入该县域进行开发。
三、新形势下县域发展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城市经济发展思想为主导思想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使我国的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
1.布局不合理
由于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意识较弱,制定的规划的手段也比较落后以及相关人员的素质的制约,导致县域经济布局的不合理。尤其在工业分散布局方面的问题最为严重。农村改革计划的启动,使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大量涌现,这也是导致县域工业化布局分散的一个重要原因。工业布局的分散化使城镇化也变得分散,规模较小、质量不高的城镇遍地开花,难以发挥城镇集聚效应,使产业的升级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分散,造成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得不到集中和无害化处理,影响了县域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2.产业层次低下,经济结构单一
建国至今,我国一直采取的是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援城市的方针政策,政策的重点向大城市倾斜,导致工业化的二元特征十分明显。国家将县域工业化发展没有设置在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内,使县域发展计划得不到明确的政策指导。除沿海地区相对发达县域外,大部分县域经济结构都很单一,产业层次也比较低,造成县域内的各产业之间比例结构失衡。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下方面:首先,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较高;其次,第一产业中的普通种植和养殖业所占比例偏高;再次,由于县域工业产业从业人员生产技术落后只能从事初级工业采集、加工工作,因此使企业的规模长期处于中小企业经营范围内,无法享受国家更多的优惠政策,使县域的企业在竞争中处理不利地位。
3.生态环境较差
我国大多数县域企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建起来的,由于当时没有考虑生态环境的问题,落后的生产技术使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但是工作的重点还是倾向于大中型城市,忽视了县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再加上大量的招商引资,给县域低能的无害化垃圾处理能力带来了具大的压力,造成了县域生态环境严重的恶化。
四、促进新形势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及保障机制
1.制定基本对策,调整县域经济发展布局
县域发展的基本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解放思想,促进发展,把扩大产业、增加人民收入、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问题放到首要位置;第二,突出县域特色,发展县域经济;第三,扩大县域投资空间,加大投资力度。在此基础上,新形势的县域将经济发展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统筹规划,实现县域工业集中布局,对于较大的县域可以根据人口的分布情况和农业生产情况选择一个或几个规划中心镇,作为县域产业发展的一个中心,并通过国家的一些优惠政策引导周边县域向中心镇集中。这样,不但可以调整县域经济发展布局,还可以使县域不断向城市化方向发展。
2.发展动力机制,优化县域产业结构
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传统的经济发展、国家政策、知识三种驱动力共同构成。在这三种驱动力的作用下,各县域应该培育具有一定特色的县域产业,挖掘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在新形势下,县域发展在引进新技术人员的前提下,利用本县域特色资源,因地制宜的发挥各县域优势,走出一条新型的县域的经济发展道路。
3.发展保障机制,推动县域农业发展的现代化
县域经济发展要依靠政府的规划、协调、服务和监督才能切实的创造出良好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各地方政府应该针对各县域的优势,注重对专业农户的农业生产培养,完善农户土地流转机制,扩大农户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实行分县域特色大批量、高标准的生产名牌农业产品。
五、总结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的县域经济发展,应该着重在各县域的经济特色上,以农村为主体,以小城镇为纽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实现富民强县,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进而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2
近年来,龙山县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坚持六大原则,突出四个重点,加强四大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建设“六个龙山”的奋斗目标,实施一系列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县域经济保持了健康有序的发展势头。
一、龙山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经济总量大幅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3.72亿元,同比增长13.1%;实现财税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22.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6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51亿元,同比增长29.8%;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58亿元,同比增长20.01%;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28元,同比分别增长10.4%和17.9%;主要经济指标2008年至2011年连续4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二)农业生产力大幅提高,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201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1.8亿元,粮食总产量20.1万吨,连续9年保持增长。百合种植面积6万亩,总产值突破8亿元。烤烟种植7万亩,收购烟叶17.2万担,实现烟农总收入1.8亿元,创烟叶税3325万元。柑橘品改低改3万亩,桔橙柚总产量达12万吨,“里耶脐橙”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养殖大户1100余户。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和旅游业持续提升
2011年,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87亿元,同比增长18.3%。工业技改完成投资3.3亿元,同比增长30%。工业招商到位资金5.09亿元。年产120万吨新型干法旋窑水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文化旅游产业逐步兴起,里耶景点圈建设完成投资近5000万元,八面山、惹巴拉等旅游项目规划完成,里耶古城遗址公园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录,苗儿滩镇捞车村问鼎湖南省旅游特色名村。
(四)固定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黔张常铁路项目建议书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龙张高速完成了预可研等前期工作,龙吉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龙永二级路已试通行,里龙公路正式开工。城镇建设实现了重大突破,水利、电力、农业等设施不断完善,实施了小农水重点县、四水治理、农村安全饮水、病险水库加固、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两网”升级改造、烟基、土地整治和土地开发等项目和工程。
二、龙山县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一)龙山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一是资源优势。龙山县物华天宝,森林、水利、中药材等产品资源丰富,锰、铅、锌、铝土、煤、耐火粘士、石膏、重晶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可以为县域经济的强势发展提供充沛的原料;此外,龙山县作为横亘武陵山脉的少数民族聚集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市场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具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巨大潜力。
二是产业优势。龙山县是农业大县,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经过初步发展,龙山县开发建立了百合、八面山蔬菜、比耳脐橙等15万亩无公害基地,获得了“土家俏大头菜”、“穗穗红提”等7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已初步形成百合、反季节蔬菜、凉薯、辣椒、烤烟、大头菜、桔橙等颇具规模的优势产业,涌现 “酉源中药”、“喜乐百合食品”、“洗车河腐乳”、“乌龙山大头菜”等知名民族特色产品品牌,龙山县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三是区位优势。龙山县虽地处边远,但与湖北、重庆接壤,地处重庆黔江、湖北恩施、吉首、张家界四个地级市的几何中心,历史上称之为“湘鄂川之孔道”,是湘西承东启西、南来北往的关键位置,可接受长株潭、成渝、武汉三大城市圈的辐射,且县城与湖北来凤县城仅距4公里,是全国唯一的省际间县城最近的,区域优势明显。
四是政策优势。龙山县同时享受少数民族地区自治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国家和省市州在政策、资金、物质方面给予了重点扶持,包括了对于开发的产业和区域拓宽;加大资金投入,以增强吸引力、提高竞争力的支持;发展科技教育和吸引人才的优惠等。
(二)龙山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劣势
一是县域经济整体综合实力不强。龙山县域经济与湖南省的经济强县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011年,龙山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排名第72位。与州内县市相比,GDP总量名列湘西州第四,落后排名第一的吉首42亿元;财税收入名列湘西州第五,比排名第一的花垣少3.9亿元。与周边地区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2011年重庆秀山财税收入16.7亿元,重庆酉阳15.5亿元,湖北来凤4.7亿元,湖南桑植3.3亿元,而龙山仅为2.68亿元。
二是工业化水平低,产业体系不完善。从目前的经济现状来看,龙山县的工业主体以中小型企业居多,工业生产还停留在粗加工生产环节,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研发能力弱,科技含量低,经济增长模式以单一粗放式为主。县域产业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等传统农业为主,总体呈现“农业大县、工业小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的基本态势。
三是县域投资不足,经济外向度低。经济外向度是反映一个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的重要宏观指标之一,反映了本地区经济要素和外部经济要素相互渗透、融合的能力,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龙山县经济外向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外贸出口几乎为零,外商投资规模偏小,国际化程度低,投资吸引力相对较弱,同时投资环境有待加强。
四是载体不发达,发展遭遇瓶颈。龙山地处边陲,坡陡、路险、弯急,通向县外的国、省道仅有四条,除了龙永二级公路,其它均为三级路或者以下。由于龙山正处于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阶段,龙张高速仅完成预可研等前期工作,龙吉高速2015年竣工,在此期间,龙山在招商引资、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遭遇瓶颈,受到了制约。
五是资金人才外流,生产要素供给不足。近几年来,国家和省里支持龙山县经济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受资金趋利性的市场化配置的影响,资金流向了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导致县域大量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进而影响了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受环境、待遇等因素的限制,大量人才流向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高层次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盘不活”,不仅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也影响到县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龙山县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龙山县域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纵观全球,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深,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经济发展国际环境总体趋好。从国内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城乡发展由二元结构向统筹发展转变,经济整体进入快速增长期。湖南省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随着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试点工作的启动,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正式成立,龙凤一体化建设正式纳入国家战略,湘西州成为湖南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龙山县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另一方面,龙山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龙山县市场化水平低,非公有制经济弱小,产业配套能力较弱,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和其他县市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在建设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的进程中,能否实现国家的规划目标,为区域一体化发展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龙山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
三、发展龙山县域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一)县域经济发展要制定明确的发展主题和目标方向
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是县域经济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和战略措施,是突破县域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促使二元经济向一元化转变的有效措施和可靠途径;要以民营经济作为发展的方向,突破经济结构调整的难点,发展二三产业,力促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通过发展小城镇推动产业化经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城镇化水平。
(二)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努力扩大投资规模
项目建设,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是培植地方财源、扩大就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有力抓手,是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也是拉动内需,扩大投资的重要载体。实现龙山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要从全县的高度出发,统筹考虑各龙山县招商引资、区域产业发展工作,要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支撑战略,把经济工作着力点最大限度地倾斜到项目招商和项目建设中去。
(三)大力改善和发展投资环境
发展龙山县域经济要借助“外力”,招商引资要进一步增强为企业服务理念,优化投资环境,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与人文支持。要扩大城市发展规模,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的硬环境;改变工作中的不良作风,减少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营造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软环境。加快建立信用担保体系,搭建平台,解决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难、担保难等问题,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四)县域经济发展应注重发挥比较优势,要以特色经济为主攻方向,发展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依托区域优势,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县域经济产业体系
将特色发挥为优势,按照“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根据龙山县丰富的资源和技术禀赋条件发展自己有比较优势的行业,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更好地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把特色经济做大做强。
(五)加大自主创新,增强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图分类号:F01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039-02
县域经济是一种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行政区划型区域性经济。它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一方面承载着农村发展经济的重任,一方面又面临着城市经济的冲撞。因此,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对促进城乡产业融合重组,农村持续稳定增收,实现工业反哺,城市支持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已把县域经济发展纳入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范畴,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报告中,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都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全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载体。现以通河县为例,对如何实现县域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做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通河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
通河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南麓、松花江中游北岸,西距哈尔滨市180公里。辖区面积5675.5平方公里,辖6镇2乡、82个行政村、216个自然屯,总人口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万人。地貌特征为“七山半水一分田,分半沼泽和草原”。有耕地180.2万亩,其中水田130万亩。
近年来,通河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重大部署,抢抓强县发展机遇,自我加压、大干快上,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与全省周边先进县份相比,经济竞争力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纵观通河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经济总量偏小,财政收入较少。近年来,通河县县域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县域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两个指标的平均增幅始终保持在两位数,但县域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与全省、全市先进县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11年,通河县县域生产总值为47.5亿元,同比增长13%,全口径财政收入为4.82亿元,同比增长20%,在全省、全市排位均居下游,经济总量低于全省、全市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
(二)产业层次偏低,农业比重过高。通河是一个水稻大县,水田面积在全市排行第2位,人均水田面积居全国之首。虽然这几年通河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仍然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农业比重过大、工业比重偏低的状况,2011年通河县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比例是34.0∶21.5∶44.5。
(三)园区起步较晚,缺乏主导产业。通河工业园区于2010年申请获批,与全市其他县份相比起步较晚。目前,仅有总投资14.9亿元的圣通硅业、百家得冷饮、大东北禽业等8个产业项目签约入园,缺乏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园区经济总量较小,拉动作用不强,财政收入增长还不明显。
二、制约通河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有诸多因素,其中来自观念、体制、资金、技术、人才因素的制约是最主要的,从通河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观念因素的制约。通河在全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县份,受地域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一些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市场经济观念总体上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思想解放不够,视野站位不高,缺乏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精神,特别是在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还有些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上的不适应。
(二)行政体制因素的制约。近年来,县级政府在条块分割的体制背景下职能逐渐弱化,对经济的调控能力越来越弱。而在加快发展和维护稳定方面,县级政府责任和压力却越来越大。遇到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县级政府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只能是求助上级政府或者是被动应对。现行管理体制致使行政管理、行政审批层次过多,隶属关系复杂,管理半径过长,不利于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政策因素的制约。一是土地政策的制约。国家收紧土地闸门,使得通河县域土地资源丰富、土地价格低廉的优势基本丧失,招商引资难度加大,项目落地难的问题日益严重。目前工业、商业用地多为流转地、租赁地,工商业户无法取得土地证和房产证,而银行认可的抵押物主要是土地和房产,因此造成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缺乏有效的抵押物,难以从金融部门取得信贷支持。二是金融政策的制约。目前的金融环境极不利于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像通河这样的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目前基层银行除负债业务发展有一定的自外,其他业务权限一律上收,严厉的责任追究制使县域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缺乏积极性,加之以产权分散为特征的农业和中小企业大多不符合国有商业银行严格的贷款发放条件,造成县域内的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
(四)自身因素的制约。通河财政收入低,可支配财力不足两亿元,拿不出更多的资金用于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制约本地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正是由于这些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上的“短腿”和欠缺,致使一些客商和项目无法落地,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五)人才因素的制约。目前,人才外流成为普遍现象。在县一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奇缺,科技人员和商务人才极少。许多中、小企业既缺乏管理人才,又缺乏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工严重短缺。一些党员干部和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能力不足、因循守旧,眼界不宽,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三、推进通河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突出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通河应紧紧抓住这一重要历史机遇期,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培育县域经济发展优势,努力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一)加快发展必须要突破思维束缚。与省、市先进县份相比,通河县的资源和区位条件不可谓不好,但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质量上、在产业集群、园区建设、龙头企业的建设上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这些差距的产生,不仅有机制、措施上的因素,更多的是观念、精神上的差距。通河要想实现跨越发展,就必须要更新观念,善抓机遇,多吸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多深入研究本地县情,多研究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势,进一步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形成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奋力跨越的良好发展氛围。
(二)加快发展必须要强化产业支撑。县域经济的竞争,主要是工业化的竞争,实质是产业板块的竞争。一些成功案例表明,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得好不好,关键在于产业有没有特色、有没有优势。通河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要把打造特色产业优势,作为提升工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工作来抓,围绕产业抓招商、围绕产业上项目,使工业化水平有明显提升。一是要做好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围绕全市县域产业区块发展的有关部署要求,明晰产业发展定位,确定县域优势主导产业。二是要强化产业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大通河县省级工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园区内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吸附力、集聚力、承载力。三是要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大招商,围绕通河县域优势产业,采取“延伸链条引项目、填补空白找老板”的办法,引进一批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加强产品配套,努力做大做强稻米和肉鸭两大支柱产业;积极发展旅游和新型产业,努力把通河建成为技术先进、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
(三)加快发展必须要优化发展环境。先进县份的成功经验表明,哪里的环境好,哪里就会赢得商机、聚集人气、引来人才和资金。一是要着力营造“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投资环境。要关爱企业家,让企业家“坐上席”。更要关爱企业,努力围绕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电力、运力、融资、用工等生产要素“瓶颈”制约,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要着力营造“宽松优惠、投资人受益”的政策环境。对各级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要用足用活,在重点项目上,做到“政策跟着产业走,政策跟着项目走”,一事一议,特事特议,在不违反国家政策法律的前提下,能够办到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办到,而且要办得更好。三是要着力营造“高效透明、合作者至上”的服务环境。树立真抓实干的作风,真心真意帮扶企业、服务企业,尤其要在环境创新上下功夫,对企业少限制、多支持,少干预、多服务,积极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加快发展必须要重视人才引进。经济要发展,人才是根本,培养和引进各类优秀人才是实现通河县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今后一个时期,通河县要进一步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努力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用人环境。对于优秀人才,在工作上要委以重任,放心、放胆、放手让他们去试、去闯;待遇上可以特殊安排;在感情上加强沟通和联络,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和感情留人三者有机结合,增强吸引人才的“磁场”效应,为通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0-0049-03
一、保定市县域经济时序差异分析
区域绝对差异是一定时期内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绝对量的非均等化现象。区域相对差异是一定时期内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变化速度的非均等化现象。其中衡量绝对差异的指标有离差、标准差;衡量相对差异的有极值差率、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离均差系数、加权离均差系数、泰尔(Theil)系数和基尼(Gini)系数。本文以保定市2000―2013年各县的GDP和人口数量(《保定统计年鉴》2001―2014年)作为测算的基础数据,用标准差和泰尔系数来衡量保定市县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
(一)绝对差异指标
标准差值越大,表示区域经济差异越大。标准差计算公式如下:
S=
式中S是标准差;Xj是区域内j地区的人均GDP,X是区域的人均GDP,N是区域内子区域数量。基于此式计算的人均GDP标准差(如图1所示)。
(二)相对差异指标
泰尔指数是一种具有空间可分解性的区域差异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区域差异总体变化过程、区际差异和区内差异变化的情况以及区际差异和区内差异变化对区域整体差异变化的影响。其值越大,表示差异越大。泰尔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T=[×log()]
式中T是泰尔指数;Gi是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的GDP值,G是区域的GDP总值,Pi是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的总人口,P是区域总人口。基于此式计算的人均GDP泰尔指数(如图2所示)。
(三)时序特征
从上页图1可以看出,使用标准差测度保定市各县人均GDP绝对差异总体呈上升趋势,十四年来扩大了3.34倍。以2003年和2008年为界,各县绝对差异分为三个阶段:2003年以前上升较快;2003―2008年上升较为缓慢,甚至2003―2004年出现小幅度下降;2008年以来各县绝对差异呈现明显上升速度加快,且保持稳定上升势头,2012年比2008年增长68.97%。整体来说自2000年以来保定市各县经济绝对差异呈上升趋势。
从图2可以看出,使用泰尔指数测度的保定市各县人均GDP相对差异总体上呈现相对平稳局部小幅度变化趋势。以2003年为界,各县相对差异分为两个步骤:2003年以前,各县相对差异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在2003年达到最高值;2003年以后,各县人均GDP相对差异呈现下降趋势,且2007―2008年下降幅度最大达到13.5%,而后开始呈现小幅度下降,虽然2011年略有增长,但是并未改变整体下降趋势。
由以上分析表明,保定市县域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2003年以前呈现同步上升变化,但是在2003年以后,保定市各县绝对差异呈现继续扩大趋势,2008年之后差异变动趋势进一步拉大,而相对差异则呈小幅度下降趋势。
二、保定市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
(一)研究方法
量图分析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其计算步骤共分五步。
第一步,选取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计算该区域每个指标的平均值Xj和各子区域每个指标的值Xj,再计算每个指标的标准差V。
第二步,计算各个指标中等组的上下限(见下式)。
上限=Xj+ 下限=Xj-
第三步,根据中等组上下限确定子区域每个指标的类型:高于上限为优,在上下限之间为中,低于下限为劣。
第四步,确定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类型:得优指标数大于或等于得中和劣指标数之和为先进类型;得优和中指标数之和大于或等于劣指标数为中等类型,其余的为落后类型。
第五步,计算判断系数(见下式)。
K=1-(S+T+)
式中S为先进子区域得劣指标数之和,T为落后子区域得优指标数之和,Si为中等子区域得劣指标数之和,Ti为中等子区域得优指标数之和,Y为样本值总个数。K>85%时说明评价可靠,K
(二)指标体系
在考虑数据可得性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非农产值占GDP比重(%)、人均财政收入(元)、人均GDP(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元)、城镇化水平(%)、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元)、农业产业化率(%)等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取值为2009―2013年各指标平均值。由于2010年保定市把原高碑店市的白沟镇划为白沟新城,考虑到数据统一和计算方便,把白沟新城数据并入高碑店市。
(三)数据分析及空间特征
采用图量分析法,计算得到指数值,然后计算判断系数,得K=86.40%>85%,说明选取的指标是可行的,评价的结果是合理的。
1.县域经济差异十分显著。首先是不同类型县域数量差距大,先进类型与落后类型县占比较大,先进类型的有9个,落后类型的9个,而中等类型的县仅仅有5个;其次,不同类型县域的之间差距大,先进类型中高碑店拥有6个优势指标,1个中等指标,而落后类型的唐县却全部是劣势指标,两者之间差异过大。
2.多数县自身发展不平衡。满城县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排名第二,但是城镇化水平却排名第二十;涞源人均财政收入排名第一,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农业产业化率都排名倒数第一;保定县域自身发展表现出极其不平衡。
3.部分指标表现出县与县之间差距过大。如容城城市化率为唐县的4.35倍,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安国则是徐水的11.68倍。
根据计算结果,用ARCGIS10.3软件做出保定市县域经济差异图(下页图3所示)。整体上来说,保定市县域经济在空间上呈现出西南弱,东北强的特征: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县域主要集中在东北部的雄县、高碑店、涿州、容城、高阳,中部的市区,南部的定州和安国以及西部的涞源。
三、保定县域经济时空差异的影响因素
(一)保定县域经济时序差异产生原因
1.经济基础。原有经济基础对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着重要影响。高碑店、涿州市、安国市自古以来就是名城。高碑店与涿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安国市始建于汉高祖时期,素有“天下第一药都”之称。
2.政策因素。2003年之后,由于受非典影响,加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促使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型,大量国家政策的出台,使得保定部分县市发展迅速,故绝对差异进一步拉大,2008年的金融危机,促使国家部分政策进行调整,也对保定部分县域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故2008年之后县域经济绝对差异进一步拉大。相对于绝对差异,相对差异的趋缓主要来自于国家对落后县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
(二)保定县域经济空间差异产生的原因
1.资源禀赋。资源禀赋即自然条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各地区的劳动生产率,特别是直接决定着各地区农业的生产类型,又间接影响到其前后续行业。保定市西部及北部的县区(包括涞水、阜平、易县、唐县、曲阳)为山区或半山区,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其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交通不发达,社会经济状况受到很大的影响。
2.区位因素。区位因素也是产生社会经济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对区域自然禀赋优势的发挥和空间集聚经济的实现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四、保定市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
基础设施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保定各县市尤其是西部山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通讯设施少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通过政府财政投入或社会多元化筹资等方式加快西部山区的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山区旅游业、农业和小工业的发展,缩小县域经济差距,进而促进全市县域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发展各区域特色经济
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如安国和易县的中草药产业,曲阳的雕刻产业,阜平的大枣和核桃,满城的草莓,高碑店的箱包,安新的水产养殖等都有其特色之处。加强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全面提升保定市县域经济竞争力。
(三)依托历史文化,提升软实力
县域软实力是建立在发展理念、县域文化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县域对内整合力、对外吸引力、发展竞争力的综合运用。保定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很多县拥有悠久而独特的特色文化传统,通过挖掘历史文化,做大做强县域文化产业,对发展县域经济软实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胡月秀.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开发研究,2014,(2).
[2] 吴建民,孙博,李旭波.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2011,(9).
[3] 谢磊,李景保,何仁伟,等.宜春市县域经济时空差异和影响因素分析[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3,(7).
[4] 贺亚峰,韩增林.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及成因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0).
一、引言
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关系不但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轴心问题,也是研究经济问题最基本的出发点之一,因此,长期以来备受人口学、经济学和地理学的关注。人口集市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也是生产力和消费力的统一,只有掌握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真正找到人口发展和变动的根本原因: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亦是最基本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掌握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找出人口发展和变动的根本原因是研究这两者关系的最终目的。
毋庸置疑,研究人口和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始终是相关学者研究的重大问题。郎永清认为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如时间、地点等,但无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学界也相继深入探讨。陈友华对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红利的跨期分析发现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由负转正,并增至10%以上。而刘洪银则发现人口抚养比与经济增长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对经济增长的显性作用不强,但隐性作用影响较大。部分学者对宁夏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马金龙、胡志绚、杨国涛分别从人口流动、城镇化和回族传统文化的角度,对宁夏经济发展进行了研究。
本文从微观层面分析入手,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和有关统计资料,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同心、西吉、泾源和海原四个回族聚居县人口发展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就其人口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分析,探究两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及其成因机制、为回族聚居区人口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路径。
二、回族聚居区人口现状特征
(一)研究区概况
同心县、西吉县、泾源县、海原县四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地区,位于北纬36°40′-38°20′,东经104°50′-107°40′之间。总面积1.581万平方千米,约占宁夏回族自治区总面积的30.43%,平均人口密度为68.5人/平方公里。宝(鸡)中(卫)铁路、石(嘴山)郝(家集)高速公路、309国道、109国道等交通主干线纵横穿过,交通区位条件比较优越。
本区地区生产总值为656855万元,占全区GDP的4.85%.第一、二、三产业总值依次为193808、150599、312448万元,分别占全区的15.2%、2.3%、5.6%。人均地方财政收入、职工平均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795.41、34082、4048.33元,比全区依次低1651.66、4030、1242.82元。
(二)人口发展特征
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少数民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端重要的作用。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截止2010年11月1日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为8666.19万人,回族是继壮族之后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宁夏回族人口为219.09万人,占宁夏总人口的34.77%,占宁夏少数民族人口的98.16%。近些年来,宁夏回族聚居区的人口发展明显表现出如下基本特征。
1.人口增长速度小幅度下降,但明显高于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增长速度。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宁夏回族人口为219.09万人,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增加了33.61万人,累计增长和年均增长速度分别减少了1.8%和0.03%,比同期汉族人口分别增长了2%和0.33%,比同期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分别减少了7.5%和0.57%,但明显高于同期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累计增长率和年平均增长速度。
2.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但人口文化结构依然落后。2010年回族聚居区6岁以上人口中具有小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34.93%,比2000年的28.66%显著提高了6.27个百分点。平均受教育年限为3.04年。从各种受教育构成来看,目前回族聚居区的人口总体素质偏低,其中小学受教育人口最多,占53.6%,初中占26.7%,高中占6.92%,大学以上受教育程度仅占3.06%,其受教育程度中心主要在集中在中下层。与2010年相比,2000年初中、高中、大专以上的受教育程度分别增长了17.9%、4.03%、2.58%。
三、影响回族聚居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人口因素分析
本论文运用SPSS中的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影响回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的人口因素进行分析。根据2011年宁夏统计年鉴数据,本论文选取了人口数量、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5-64岁人口比重作为人口指标,选取GDP、人均GDP、农业劳动比重三个指标代表经济发展状况的变量,以同心、西吉、泾源、海原四县的有关资料为样本数据,计算出人口变量和经济变量的相关系数,分析它们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人口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口数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计算得出了回族聚居区人口密度、平均家庭用户规模、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这4个人口变量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农村居民纯收的入和职工平均工资等四个经济变量的相关系数。如表1所示,人口出生率与四个经济指标的相关性为正,其中与人均GDP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了0.919,人口出生率越高,其经济与人民生活发展其中人口出生率是4个人口指标中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指标。
(二)人口质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一般文盲率与四个主要经济指标存在负相关关系表,一般文盲率越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越高。
(三)人口从业结构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与四个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其中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980,在业人口中第二产业人员比重越高,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职工平均工资及农民人均纯收入越低,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越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越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越高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却越低。
(四)人口流动和人口城镇化对县域发展的影响
从表4以看出,城镇人口比重其他三个经济指标与其的相关性都比较显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人口比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9、0.660、0.33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外出人口比重的相关性较为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480、0.691、0.507,其中与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存在负相关性。
四、影响回族聚居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因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影响回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为出生率、一般文盲率和二产人员比重,而人口流动和人口城镇化对其影响较为小。针对以上影响回族聚居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因进行分析,其原因如下。
(一)少数民族享受生育照顾政策
回族聚居区的平均人口出生率为19.47‰,人口死亡率为5.5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96‰,明显高于总人口自然增长率11.04‰的水平。显然高自然增长率是宁夏回族人口比重增长的主要原因。其成因主要是少数民族可享受生育照顾政策,其城镇地区的少数民族家庭可以生育二胎,这些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回族人口的比重有所增加。
(二)人口文化水平偏低和文化产业结构比较落后
由于高学历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比重过低,造成了回族聚居区人口受教育水平偏低和人口文化构成不够合理,从而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宁夏回族聚居区人口文化教育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一是贫困的强烈影响,二是回族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三)人口从业结构不合理
回族聚居区第一、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回族人口比重分别为52.65%和27.43%,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仅为19.92%。该区的回族人口的一般就业率为53.24%,汉族为56.04%,与汉族在业率相差不多。但是回族聚居区的人口保持着传统落后的农作方式,使得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不能和资金、技术相结合,而是聚集在第一产业中,使得第二、三产业人口比例过低,这种传统的人口结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很难从整体上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重视并改善回族人口从业结构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五、促进回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的人口对策
(一)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努力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吸引外资、技术和人才
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发大力宣传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农村女童的入学率和升学率,减少农村女童的辍学率。注重教育的普及和均等,加强对回族聚居区教育投资力度,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努力做好宣传工作,从外部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流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的就业率是脱贫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手段。
(二)调整和优化人口结构,合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
从回族聚居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积极措施调整和优化人口从业结构,促使劳动资源趋于合理。加大第二、三产业的从业力度,将过多集中在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发展一些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力资源密集型的乡镇企业等。提高劳动人口的就业率和劳动者的素质。
除此之外,结合宁夏实际情况,设计符合民族文化的计划生育政策。继续加大对回族聚居区的经济扶持力度,积极主动地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同时也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走出一条适合回族人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仲常,章祥.经济增长与人口发展相关性研究—基于人口发展方程的构造[J].西北人口,2008(5).
2.郎永清.人口效应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07(4).
3.陈友华,吴凯.年老型社会与人口红利并存:矛盾极其根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5).
4.刘洪银.我国人力资本配置合理性的实证分析[J].西北人口,2008(3).
5.马金龙,李莉.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西北人口,2006(2).
6.杨国涛,谭晶荣.回族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关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9).
7.车士义,郭琳.2007年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人口与发展,2008(14).
8.李禄胜.宁夏人口与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人口,2009(5).
9.梁西霞,朱志玲.宁夏人口分布区域差异研究[J].宁夏工程技术,2010(12).
10.胡志绚.城镇化与宁夏人口协调发展政策研究[J].金融经济,2010(20).
11.柏建华.西北地区川回汉人口民族经济行为取向比较分析[J].西北人口,2007(2).
12.车士义,郭琳.2008年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0).
13.刘小鹏,王亚娟.宁夏人口地理的初步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5(2).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拓展发展思路,壮大县域经济总体实力。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移加速的契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要善于从自身特色出发,发挥比较优势,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发展模式,注重培育发展特色支柱产业。要抓住城乡统筹发展的机遇,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在大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贯穿于发展各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