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高等医学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04 09:26: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华高等医学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华高等医学教育

篇1

构成问题历来为古今中外的大师们所重视。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曾刻意与外界隔绝,研究各个流派绘画作品的构成形式。然而,这门令大师们终其一生不倦探索的学问,在国内的多数美术院校中并未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一、构成教学的现状调查

为了解学生对构成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认识程度,笔者针对高校艺术类专业在校学生。发放问卷总数300份,回收问卷总数300份。调查范围涉及十几所院校,涵盖了艺术教育中的多个专业。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97%的学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遇到过画面构成方面的困惑;90%的学生认为开设构成教学很有必要,说明了目前传统教学体系对构成知识教学的匮乏和学生对构成知识的渴求。

长期以来,艺术教学在习作和创作的衔接上一直存在着很大的障碍,这和构成的教学与研究不足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我们目前的教学主要着力于对学生的绘画技术及技巧能力的培养,教学的重点一般倾向于学习、掌握塑造艺术形象的技巧能力来进行。而画面的经营布局这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并没有系统性的阐述和讲解,往往是在进行造型和色彩训练时提一两句不能太偏、太满、太空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这就使学生对于画面构成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进而欠缺对画面结构布局的掌控能力。在艺术创作中学生创作意图的模糊,和形式语言不恰当地运用,都显现出传统基础训练体系的弊病。其中画面构成形式因素等诸多应该在基础训练中得到解决的问题便充分暴露了出来,这便足以使我们反思现有的教学安排、内容和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包豪斯学院著名的基础课程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证,其内容包括两方面。第一是工艺方面,它包括诸如雕塑、木工、金属制品、陶器、染色玻璃、壁画和编织之类的工作室教学。第二就是关于诸形式问题方面的指导。第一类形式问题涉及观察、自然研究和材料分析;第二类形式问题包括画法几何学、构成方法、设计素描和建筑模型,致力于再现问题的研究;第三类形式问题是关于空间、色彩和设计方面的理论等。约翰内斯・伊顿在回忆他的教学生涯时曾写道:“我们致力于几何图形的和具有节奏感的形式、比例、富有表现意味的绘画构成方面疑难问题的解决。”1作为一门探讨形式语言的课程,构成学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与此同时,人们却普遍的忽略了构成学在纯美术领域的作用。

构成作为艺术形象表现中的重要形式因素,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反映艺术内容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意识的学习、研究、掌握构成这一艺术形式,应是我们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构成学习的两类基本要素

1、基本技术要素

点、线、面

“点”作为视觉因素最小的单位,对于研究视觉形式的作用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是造型艺术中的基本因素也是重要因素。点的轨迹构成线,线的集合构成面,它有大小、形状和色彩之分,是吸引视觉注意的要素。在中国山水面中的“点苔法”,还有欧洲的新印象主义的“点彩派”都是直接用色点作画,利用色点并置和错视产生远近、虚实、主次、轻重的光斑感觉。康定斯基指出,点是有生命的:“因为一个点就它自身而言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的大小和形状),它可以很容易地想象成一连串声音的延续,即点不断集聚在面上的结果,甚至当这些点都相同时也是如此。”2点在画面的存在中,无论外在具有何种形象,它起到的不仅仅是物象的述说作用,更重要的是起到了构成作用。正如康定斯基所指出的点作为绘画语言的意义,其“本质上是最简洁的形”,“一个点即造就一定的主张”。

“线”是“点”延伸的轨迹,是阐明视觉形式的最基本因素。线的简单与复杂变化在于作用力的不同和方向的变化,这就决定了线的内在声音必然表现为张力和方向。它可产生视觉联系、表现体积、分割块面,产生和谐、动态、力量和速度,可独立构成画面表达作者的心境与情趣。康定斯基认为线的不同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给人以不同的感受。直线让人感觉硬,曲线让人感觉软,垂直的硬线让人感觉肃穆和崇高,水平的横线让人感觉寂静、邃远,弧线让人感觉具有弹力,波纹线则让人感觉如柔软的水和风等。从某种角度来说“线”是绘画造型与形式构成中最为核心的因素。马蒂斯曾说:“我通过线条的密度来调节画面上的变化。”3

“面”在绘画中要比“点”、“线”更能够确立形的意义,它是点的密集或线的密布,明暗与色彩都以其作为依附。面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如毕加索《亚威农的少女》,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形面:正面、背面、侧面、正侧面等等重新加以组合构成画面,形成了新的绘画体系;而在中国山水画中也有“石分三面”之说。马蒂斯在谈到他创作的《舞蹈》和《音乐》时也曾说到:“看来色彩平面的尺寸大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面积的不同引起了它们性质上的变化:自由运用的色彩显示出它们量的关系决定了它们的质”。4 “面”在不同的作品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可以用面积、色调来调节画面构成的稳定。

视域、参照系、视错觉

“视域”指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出现在视网膜上的外部世界的映像,我们对外部世界远近、大小的知觉完全取决于视域。视点的远近距离不同,造成了视觉特征的各种变化,因而引发画面构成的不同。为了表达不同的目的和感情,很多画家就经常选用很近的视距来刻画对象。如罗中立《我的父亲》一画。郭熙在其著作《林泉高致》中也指出“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十数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可见,不同的视点、位置物体都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引发构成形式的变化。

“参照系”是指对事物的知觉特性做出判断时,需要有一个标准或参照物。对画面中各种形象大小、长短、软硬、粗细、颜色等性质作出判断完全取决于画面中各种物象互为参照,事物所处的环境对其结果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法国画家欧仁・弗洛蒙坦也曾对此有过经典的论述。众所周知,由于色彩会受到相邻色彩的影响力的作用,一种色彩并不存在于它自身之中,它的性质来自周围的事物。

“视错觉”是指人们对事物形象的感知发生了错误,如汽车在高速行驶时车轮好像在倒转;同样长度的线段由于箭头的方向不同而造成长短不同感觉等。由于视错觉对绘画的形式和画面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因而在构成中要充分利用和修正视错觉,以获得需要的画面效果。

2、视觉文化经验要素

艺术的是不断发展演化的,数千年来人类文明的积淀所造就的传统是艺术家成长赖以凭借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习和研究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大量的作品来积累视觉经验,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通过对各流派大师作品的分析,从经典作品中推导出形式结构规律,对构成的学习来说具有很实际的意义。可以使学生对大师作品中的秩序、造型及节奏和材质等造型要素的观察变得敏锐,从而使学生对绘画艺术的表现规律有一个全面、正确和理性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学生掌握形式规律所需要的时间。“现代西方的一些画派画家,譬如毕加索等,就是从一些小岛上发现最古老的花纹、原始图像,加以改造进行创新的。把图案几何化,于是就形成了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几何主义等新学派。”5在向古代和近、现代大师的作品学习时,要运用平面构成的原理去解读画作;分析研究经典作品的艺术语言和构成方式;更要善于做抽象的形式思考,从造型构成的角度去解剖作品,用自己的眼光去重新认识传统。这既是一个理性的分析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过程。

同时在中国绘画中也有“经营位置”、“布局”等对画面结构与人的感性因素之间对应关系的研究。而西方现代艺术将其独立出来,并在形式美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它们在视知觉和艺术心理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绘画形式规律的分析和研究,有丰富而系统的理论。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说到“凡作画者,多究心笔墨,而于章法位置,往往忽之。不知古人丘壑生发不已,时出新意,别开生面,皆胸中先成章法位置之妙也。一如作文,在立意布局新警乃佳,不然,缀辞徒工,不过陈言而已。”6因此从大师的作品中探究形式结构的规律:对大师作品的黑、白、灰布局和对视觉形态进行研究;以及对中国古代画论进行研究等都是学习研究构成形式很好的出发点。

现代的绘画艺术已走向多元化,面对这些,如何选择适当的构成形式并运用于自己的作品中,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构成形式的学习研究是一种启发性的,它能使我们在形式的分解、组合、排列中触发灵感、开拓思路,使寻找并发掘新语言和创造新手段成为可能,这是构成学习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俄]康定斯基著.罗世平、魏大海、辛丽译.《康定斯基论点线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社.2003.

[2] [美]阿瑟・艾夫兰著.邢莉、常宁生译.滕守尧主编.《西方艺术教育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篇2

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15﹪—50﹪时属于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于2002年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的高速发展对高校的学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内涵

学风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学生在学校里经过长期教育和影响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学风是一种无形力量,它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良好的学风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形成学校独有的文化内涵。

二、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学风面临的问题

第一,学生学习态度方面不端正。主要表现在:(1)学生学习目的功利化。大部分学生存在着重视专业学习,忽视人文学科的现象,只考虑到就业的需求,自身素质得不到全面提高。(2)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分配学习和娱乐时间,过分懒散自由;另一些学生缺乏自制力,学习没有目标又没有足够的意志,平时懒于学习。

第二,教育目标与学生能力之间存在差距。我国已经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但是教育目标的制定并没有考虑到这一方面,仍沿用精英时代的教育目标,从而导致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虽然已经努力学习,可还是无法通过考试,从而使他们产生厌学、怕学的心理障碍,久而久之,影响身边的同学,引发不良风气。

第三,教师的教学态度出现偏差。现阶段,部分高校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上课马马虎虎,课堂纪律松懈。教师的教风不正,势必会对学习的学风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影响高校学风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因素

第一,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充分, 这是产生不良学风的主要原因。考入大学后,很多学生认为大学不需要在学习上多下工夫,导致部分学生思想上忽视学习,对大学生活没有规划,学习处于迷惘状态,不懂得珍惜学习的机会。

第二,学生不具备优良的学习品质,是产生不良学风的重要原因。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入学门槛降低,相对于以往的精英教育而言,部分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也可以进入高校继续学习。这些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一遇到学习方面的挫折就会放弃。这也对学校的学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学校因素

第一,管理制度不合理。高校自身教育管理和教学体制改革跟不上教育发展的要求,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相对陈旧的现状。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高校教育资源匮乏。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对学校的教学资源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部分学校教学资源的扩充跟不上学生数量的增长。这无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教风的不良影响。大众化时期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远远跟不上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多,这就导致教师要上更多的课,带更多的学生。这使得教师没有时间去钻研教学内容,教学知识不能随学科的发展而更新,教学方法不能及时改进,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三)社会因素

第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尚在不断摸索中,市场手段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之风直接或间接折射到高校中来, 从而引发了部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不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二,社会舆论的影响。当前,校内外的各种诱惑和刺激使一部分学生心浮气躁,难以树立远大理想。短信文化、网络依赖等很容易令学生意志消沉、精神颓废。再加上有些媒体的负面舆论引导,使得学生产生错误的学习倾向。

第三,就业压力过大。进入大众化时代,大学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难使高校对某些学生的吸引力降低,也使得部分学生学习心态错位,心理失衡,这是产生不良学风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树立良好学习风气的对策

(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良好的学风应该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针对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只有找到其根源,让学生在思想上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学校风气。因此,在学风建设中应该更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为学风建设提供内在动力。

(二)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

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确立教学目标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现在学生的接受水平;应该从生源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实际出发,制定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应该偏向应用性,从总体上设计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应该形成的能力和素质结构;从市场的需求出发,配置专业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同时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之外,应该突出实践教学,加强能力培养,以便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优良的教风带动学风

好的教师可以以身作则,让学生懂得和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和做学问,学生可以从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到教师教授知识的可信度与吸引力。如果缺乏良好的教风,学风建设的效果和质量将难以得到保证。因此,要建立良好的学风,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

(四)加强平时的教育指导

一般来说,学习目的越明确具体,越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学生就越能刻苦学习,不断追求上进。针对很多在校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不了解,缺乏长远的学习计划和将来的人生目标,进行教育指导就显得非常必要。我们应该积极发挥相关任课教师和辅导员的作用,多和学生沟通,告知学生以后的专业方向,让学生在校时期就做好相应的准备。

(五)加强就业工作

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低直接影响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业素质不能只在毕业之前强化,而应该在大学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和形成。因此,各高校应该把就业指导贯穿到大学的整个过程,让学生提前为未来职业生涯做准备。通过有效的就业指导,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意识到将来工作应具备何种知识结构和能力,可以使学生明确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推动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

当然,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深化教学改革、因材施教的同时,需要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架构,需要全体师生员工长期进行不懈的努力。

篇3

据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统计2010届大学毕业生后半年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较2009届、2008届分别上升3%、4.1%。在这个看似乐观的形式的背后还掩藏这大学生失业和大学生农民工等众多问题。因此,探究大学生的出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毕业人数逐年递增,就业压力大

据调查,从2003年到2010年统计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普遍呈上升趋势: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212万人, 而到2010年高达631万人,增长了近2位,平均年增长率为28.23%。而社会上的就业岗位却只是小幅增长。在这样不协调的增长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学历歧视和专业选择畸形发展

在很多大公司都是凭学历来确定基本工资的,毕业生的学历状况和院校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成功率。据调查,在月收入方面,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比2009届增长了349元,其中本科毕业生增长了446元,高职高专毕业生增长了252元。在专业认可方面也造成就业的畸形发展, 2011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等。2011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临床医学、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等。

(三)就业地区、行业扎堆现象严重

从目前形势来看,大部分毕业生倾向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发达沿海地区,愿意去中西部地区的很少。这使得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就业岗位供不应求,进而加剧的失业。另外,毕业生对行业的选择也存在很大的重叠性,扎堆现象严重。据有关调显示,公务员,IT,金融保险,通信业,建筑业等是大部分毕业生倾向的行业。这使得就业结构出现失调,从而加剧失业。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相关政策导向

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适龄青年的15%。高等教育扩招(包括大学本科、研究生)致使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供过求的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国有企业进行体制改革,使得国有企业能接受的大学生人数急剧下降。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使之前的包分配制度无法实施,毕业生和企业之间成为双向选择,这样大学生在毕业后的流动性增大了,对工作的选择性增强,从而增加失业风险。

(二)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使很多已经在城市生活了四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大学生不再思念那片养育过他的故土。在城市,即使过得和自己的父辈兄弟一样辛苦,但至少他们可以增长见识,还能找到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如果他们回到农村也许就更没出路。留在城市甚至不少大学生为留大城市,忍痛加入农民工的队伍。其实,城乡二元结构可以衍生为社会资源分配不平衡,社会分配的一系列不平衡才让更多的大学生甘愿成为新一代农民工,也不愿回到农村去受苦。

(三)产业链不成熟的结果

当代的国际竞争已经不仅是企业和产品的竞争,而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一个全新的产业链的竞争时代。在发达国家,其产业链是包括从设计到零售六个环节,而在中国其产业链就只有制造一个单一的阶段。其实在整个产业链中更多的需要大学生的是六个环节而不是单一的制造。这个产业结构本身就注定大学生失业问题的源头就在这里。我国的产业现状不足以容纳这么多大学生。

(四)大学生个人因素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眼高手着致命的软肋。也许这是历代中国知识分子都具有的书生本色,可是生活在21世纪的今天,如果不能主动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对书生的特殊要求,那么“毕业既失业”也就不足为奇了。再加上现代大学生对自己期望过高,等到真正踏入社会,很多人便是感慨“天地之大,竟无我就业之处”。没有明确的目标,不懂得职业规划,造成在毕业后面对激烈的竞争就会束手无措。

三、改善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加大宏观调控,提供有效政策

首先,扩招政策量力而行,毕业生增长比例尽可能地与市场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相协调,建立规范毕业生就业制度,促进就业公平。其次,政府应加大力度改变城市二元体制的状况,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就业环境,以扩大就业地区。第三,可以从政策上鼓励引导各大企业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做贡献,加强对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

(二)企业积极配合教育事业的工作

企业的成功是来源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社会的配合,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关键。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社会事业的建设,为高校提供更多实际性的实习平台和培训基地。

(三)学校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应用型人才

高校应该争取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假期有机会到企业实践操作。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篇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在2002年跨入大众化教育阶段,2007年在校生人数已超过2300万。面对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面对新技术浪潮的巨大冲击,大学艺术教育如何在国民的精神境界和话语系统中导入人文精神,以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全民的艺术素养,是艺术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艺术教育的出发点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不仅有益于提升公众受教育的水平,更有益于文化的传承与创造。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在社会生活中,艺术促进人类文化的形成,同时也是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它不断向文化的其他领域发射能量,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深处。艺术的创造、接受和欣赏,是一种高级的文化素质,而获取这种素质的重要途径就是健全的艺术教育。健全的艺术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技法的教育,也是一种更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对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对艺术的真诚热爱

大学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对艺术的真诚热爱。美学家滕守尧认为:“对艺术的爱,就是对真、善、美的爱,必定是一种终极的和纯粹的爱。”[1]许多教育专家也认为,艺术教育,特别是健全的艺术教育,是带领人类走向真善美,产生高尚的爱并使人心和谐的一个有效途径,因而必须予以发展和普及。的确,善是好人应具备的素质,爱心则是人类文明的升华。爱,一向是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为自己深爱的人画像,以此表达自己爱的感情;我们为周围的动植物画像,以此表示我们对它们的眷恋;我们观看和倾听艺术,是因为我们希望与艺术中所倾诉的爱进行沟通。我们走进艺术,是因为艺术使我们进入清风明月的纯粹与自由。正是有了爱,中国向世界发出了心的呼唤,让世界走进中国,感受“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会徽、火炬无不凝聚着艺术家和设计者浓浓的爱国之情,体现着中华民族、中国精神以及对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热爱。

我们知道,艺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和进化向世界走来,人类对艺术的需求和渴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体现,社会的分工不同,并不意味着人类本能的艺术追求因此而泯灭,只是我们的教育没有把人类的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唤醒。目前,很多学生对艺术课不感兴趣,这与教师的素质和缺乏爱心有着直接关系。艺术是真诚的,艺术教育应该充盈着丰富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国画家李苦禅在论画笔记里写道:“艺术乃真善美之物。第一是真诚,不虚伪造作。再进一步则是美,美得可以教化人以善,即为尽美尽善了。如果作者人格鄙劣,是无人格,实在与艺术没有缘分,枉言真美善!”因此,要提高教师素质,首先要建立爱心,摒弃“师道尊严”。只有敞开爱的胸怀,才能为学生打开充满阳光和鲜花的艺术圣殿的大门。

近几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精神需求的不断增长,面对愈演愈烈的艺考热,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黄宏不禁追问:“艺考生,你们对艺术的爱有多少?”不容置疑,艺术不仅需要天赋,需要文化素养,更需要对艺术的真诚热爱。“没有爱,人怎能进入艺术的殿堂?没有爱,我们如何进行艺术教育?没有爱的艺术教育家,怎能理解为什么艺术是如此纯真、如此幽默、如此感人、如此空灵、如此可爱?他们只能以艺术为招牌,去谋取金钱、权势和虚荣。”[2]因此,要有效地实施艺术教育,只有对艺术的真诚热爱,才能使我们不断扩展、不断更新,不断进入新的世界。

(二)让艺术融入文化之中

从古至今,艺术一直是人类文化宝库中极其珍贵的财富。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艺术往往成为其所属的那个民族、那个地区及那个时代文化的集中反映。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展现给全世界的正是一幅幅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画卷。悠扬的礼乐声中,全球40亿观众共同见证了古老东方文明的浩瀚与深邃。

作为一种文化的承载体,大学艺术课传授的应该是一种艺术文化。教育部在新制定的艺术课程标准中,将其定位为人文性课程,不再把艺术视为单纯的消遣娱乐或单纯的技艺,而是把艺术视为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忽略了艺术表达思想、情感,传达信息的功能,将艺术简单地从文化的整体结构中抽离出来。忽略了艺术的文化意义,无异于将鲜活的生命制成木乃伊。事实上,艺术的本质是人文的,艺术教育的本质也是人文的,其目的应该是提高人的人文素养。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全民美感 (艺术观)和创造力,提升生活品质和人生意义。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要高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就必须有理想,有超越个体的群体关怀,即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否则,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最多只能说是培训,就难免出现“习艺愈勤、修养愈远”的流弊。为此,大学艺术教育必须还原,重新回到人文的范畴之中来。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和科学的分科越来越细,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也越来越多,而艺术教育的内容又是十分丰富的,大学不可能在有限的几年内为学生安排很多的艺术课程,而是有所选择,有所取舍。因此,应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并为他们终生享受艺术、热爱艺术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让艺术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目前,“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可持续发展”之提出,在于现代社会所存在的不断恶化的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这需要我们反思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这种反思,我们只有依赖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本身蕴藏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内涵,通过加强人文精神视角下的艺术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往往忽视人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现代教育真正希望的,不是人们急需的技术培训,而是素质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个体的扩展。就人生经历的角度而言,大学历程中带给人们的并不仅仅是获得某种专业上的知识、技能和特长,更重要的是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如果一个社会缺少了开放型的或具有可持续发展动力的人,就失去了精神上的勃勃生气,必然走向死板和停滞。

丰富的知识不等于良好的人文素养。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在各级教育过程中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他们认为,一个全面的科技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不平凡的艺术修养,否则其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将会受到制约。许多实例都证明,杰出的科学家从来不是局限于其个人领域,通晓和熟悉艺术及整个人文科学,可以使科学家的视野更加开阔。实际上,科学与艺术的碰撞点往往便是奇迹出现的地方,艺术并非是认识的低级阶段,也不仅仅是对科学的一种补充。科学和艺术,是人类创造出的真正认识自然和自身的强有力手段。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设计者、瑞士设计师赫尔佐格和德默隆在青年时代都曾深受德国艺术巨匠波依斯和美国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的深刻影响,尽管他们并没有选择艺术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但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灵感,将艺术融入建筑。

笔者认为,一个没受过任何艺术教育的人,其知识结构终究是不完善的,这将直接制约其将来的持续发展。

(二)让艺术教育成为注重过程和途径的教育

教学过程是教师进行教育的具体操作行为。雅思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3],然而,我们每天操作教学过程却从未认真研究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的一个重要变化是美育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各高校纷纷在课程中增加美育课,新增的美育课主要是艺术课。这些课主要采用选修的形式,既无教学大纲又无教学范围,教师大多依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来备课和组织教学,非常随意。其结果是:“有超过半数高校学生对自身审美素质发展表示失望,认为对自己的审美素质发展期望与实际发展差距巨大。”[4]究其原因,是我们为“教”而教,重结果、轻过程,以至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一般来说,真正的艺术教育是讲究途径和注重过程的,如果我们脱离了通过艺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途径,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而我们如果不重视艺术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熏陶、培养和开发,那么很可能就无法实现艺术教育培养人的目标。艺术教育的途径和过程具体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包括教师、教材作品选择、教育科研和对外交流等方面。

1.教师。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学科的划分越来越细。有限的艺术课程,需要知识系统完善、能力突出和个性成熟的教师。在尊重学生知识、能力、个性科学发展的今天,教师要具备在有限的时间内拓展学生学习艺术空间的组织能力,具备兼收并蓄优秀教育思想和科学操作艺术课程的能力,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愿望,尊重他们的感受和体验,并根据教学需要灵活掌握课堂进度,引导学生抒发艺术主张,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理解艺术的活动热情,为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为学生终生喜爱艺术奠定基础。

2. 教材作品选择。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而非专业教育,应具有大学的特点,因为中学阶段也有专门的艺术课程。中学阶段的艺术课,主要是讲解作品或让学生亲自参加艺术实践,如唱歌、绘画等,以帮助学生增加对艺术的感性认识和实践体验。大学阶段的艺术课程,则要突出帮助学生增加艺术美的理性认识,通过对经典艺术作品的分析,总结出鉴赏的规律。需要强调的是,在操作过程中,一是要选择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经典是经过历史筛选之后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举世公认的优秀之作。只有真正伟大的艺术才能引发学生们的艺术趣味,才能培养学生们的艺术感和艺术鉴赏力。二是这些杰作体现的人文主题和意味必须与大学生的情感生活建立生态关系。例如,在学生刚刚入学时,可尽量去欣赏和创作体现人类之间的“爱”或“友谊”的作品;在春天到来时欣赏和创作那些与“生命”有关的作品等。三是强调通过对艺术形式的感知和分析,分辨和识别艺术作品中清与浊、大与小、高与低、短与长、疾与徐、哀与乐、刚与柔、稠与疏、虚与实等不同要素和不同事物之间“物物相需”的生态关系和由此而导致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命过程。长期接受这种训练,就会通过慢慢熏陶和异质同构作用,影响学生的心理结构,使之成为一种与杰出艺术品同样的开放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结构。

3. 教育科研和对外交流。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和成熟都离不开对其自身的科学研究。实践证明,教育科研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教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艺术教育学科,较少有有突破、有份量、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必须大力加强艺术教育科研和对外交流,把有益于艺术教育的实践经验及时总结并进行理论上的提升,要大胆地走出去、请进来。有学者认为,大学教育只要教师在某一方面有专长,且道德操守没有问题,是都可以担当的……只要在社会文化领域有贡献的人都有机会踏入大学校园授课。目前,国内有号召力的学术思想论坛大都来自高校课堂,而且更多的是学术交流。

总之,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日趋大众化的今天,要有效地实施艺术教育,需要内在的动力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内在的动力就是主体对艺术的真诚热爱,外部环境就是积极有效的操作过程和实施途径。同时还要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势和宽广的视野,使课外艺术活动、社会艺术教育环境都能成为艺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便能随时找到表达兴趣、希望、需要、情感的方式。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111-02

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20世纪90年代成为国外本科教育的亮点。“教学”和“科研”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两翼,国内诸多学校汲取两方面的精华,以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模式将教学和科研融合于学生培养。本文将在介绍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起源和发展变化的基础上,阐述其在医学高等教育中的意义。

1 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起源

美国和英国等欧美国家非常重视“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将其做为本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路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按英文来源也可翻译为“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UROP)。追溯根源,UROP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 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1865年,威廉・罗杰斯在创办MTT时将教育方针确定为:培养与工业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MTT一直秉承这一理念,重视为本科生的教育中提供从事科研活动的机会。1965年,负责本科教学的马格利特・麦克维加总结MIT教育理念和辉煌成绩,提出为本科生提供UROP,旨在让本科生入学后,尽早有机会参与科学研究,充分发展其潜在的创造力[1]。美国教育学者欧内斯特・博耶1998年发表的研究报告:《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以下简称《蓝图》[2]。《蓝图》中详细阐述UROP和MIT在创新人才培养的突出成就;研究型大学不能将自身的价值限定于教师高深的科学研究而忽视本科教学质量,科学研究应与教学相结合。在MIT提出UROP时,哈弗和剑桥等著名研究性大学也在本科教育阶段为本科生提供多种形式参与科研的机会。20世纪90年代,UROP已经成为国外本科教育的亮点。概括而言,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起源于科研型大学;学生角度而言,个人潜力得到充分发展;施教角度而言,引导学生探索比传播知识更重要;教育管理角度而言,教学活动要与科研学术相结合。

2 我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开展情况

与国外相比,我国为本科生提供科研训练起步较晚:1996年,清华大学启动“学生科研训练”(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SRT);1998年浙江大学建立“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student research train program,SRTP);1999年,中国科技大学提出“大学生研究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program,URP)[3]。上述国内重点大学引入了主旨和组织形式上与UROP相同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由大学制定相关制度并提供活动资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2000年后,类似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从研究型大学,进入到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大学,甚至部分专科和职业教育学校[4]。但在活动的主旨和组织形式上有变化:在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同时,强调通过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除学校制定计划外,更多以院系或教学团队的教学改革设计、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小组等形式出现。概括而言,与国外和国内重点大学的UROP相比较,地方大学、教学型院校更重视学生通过参与科研能提高创新意识,积累一定实验技术和方法,同时开阔视野、培养综合素质。

3 医学高等教育的特殊性

医学是与人类生命直接相关的科学,但与物理和化学等学科不同,医学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的结合,即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种属性[5]。医学主要探讨生命、健康、疾病以及预防疾病的客观规律,临床医学则采用各种工具、设备、技术和工艺体系将医学理论研究转化为疾病诊疗的实践。因此,以自然科学规律和科学技术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具有典型的自然科学属性。人类对医学的探索始于5000年前,经历了原始医学、经验医学和现代医学(生物医学)三个发展阶段。现代医学阶段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但知识更新迅速,形成丰富的分支学科。近30年来,医学发展呈现广泛的学科交叉和生物医学新技术不断涌现的趋势。新的发展趋势必然要求医学教育要将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仅传授知识,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很难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规律。

从事医学事业的主题、被服务的对象均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医学诊疗服务也隶属于社会服务体系中。因此,医学具有明确的社会医学属性,在医学教育中既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近年来,医学教育领域将医学人才综合素质列为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综合素质内涵涉及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人的能力和素质多方面要求。就医学的社会属性而言,创新能力非常重要,要求人要发挥创造潜力和主观能动性,适应诊疗过程中人和事务对应的社会关系。包括新的医疗管理制度,所涉及伦理、法律和经济等规则的变化。此外,优秀医学人才的素质还包括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力;稳定的心里素质和坚韧的性格;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等。本质而言,综合素质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固定的课程学习能解决知识传授的问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有限。

4 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在医学高等教育中的意义

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教育资源有限,人才培养数量增加,如何提高人才质量,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医学人才倍受关注[6]。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在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表明,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本科生参与科研,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二,从科研选题、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和判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科研选题的题目和完成过程具有异质性,学生的个性和潜力有充分的空间发展;第四,小组合作解决困难的过程,促进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此外,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人文素质往往也在科研训练中得到集中锻炼。

尽管UROP进入地方院校,演变为各种形式而出现。纵观其发展和演变,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均保留其核心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重视能力培养,个性化发展潜力。在医学人才培养中,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James R Killian.The Education of a College President:A Memoir. Boston[M].MIT Press,1984:175.

[2] 美国博耶本科教育委员会.彻底变革大学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J].朱雪文,译.全球教育展望,2001,3:67-73.

[3] 刘炳,尚航.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理念与制度创新[J].辽宁教育研究,2008,2:95-98.

篇6

主要栏目

院校管理 

教育理论 

教学管理 

课程建设 

教育心理学 

教学法 

临床教学 

篇7

当前,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正在全球推进。我国创新发展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都需要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医药卫生人才。为此,必须加强医学教育管理,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在此背景下,加强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简要回顾

1.1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为医学教育管理学奠定了基础

医学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依托于教育管理学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教育管理活动自古有之,但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世界上也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虽然有不少学者和管理工作者对教育管理进行过总结和研究,但一直没有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成立,在1985年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提出“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学”。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厦门大学设立首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并确立了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方向。此后,关于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广泛开展,一批著作相继出版。1997年,薛天祥主编出版了《高等教育管理学》,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由经验体系、工作体系向理论体系的转变[1]。

1.2构建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框架

随着教育管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医学教育管理学也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经验总结到体系研究的发展历程[1]。在医学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广大学者和管理工作者的重视,工作总结和理论研究也逐步深入。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热切期盼医学教育管理学的诞生。199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及其下属的教学管理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医学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进入到规范化、科学化阶段;1995年,在原卫生部科教司组织下,由周东海主编出版了《医学教育管理学》专著;2014年,许劲松主编出版了《实用高等医学教育管理学》;2015年,《医学教育管理》杂志问世。至此,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框架已基本形成。加强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成为该学科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2如何加强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

2.1构建科学、系统的学科理论体系

对于如何构建医学教育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从总结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医学教育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入手,并按照管理活动的先后环节次序建立学科的内容体系。一种意见认为,应从明确一些基本概念入手,然后提出管理的各种原理原则,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一种意见认为,应首先从明确管理的任务和职责开始,以此为基点,然后展开论述,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一种意见认为,应首先提出一个既合乎客观逻辑,又符合思维逻辑的基本框架,然后一步步地展开论述,形成一个前后一贯的理论体系。笔者认为,上述几种意见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科学地确立学科理论体系,应取各家之长,采取综合的方式研究。一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认真总结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医学教育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学科理论体系的确立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是这些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终究只是对管理活动的部分记载,或者局限于对管理活动个别方面规律进行研究,而缺乏对管理活动一般规律和各个方面规律的综合研究。因此,单单总结实践经验,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除了根源于社会对它的需求和给它提供的条件外,还要根源于自身的规律和理论基础。因此,必须加强理论研究,提出一个既合乎客观逻辑、又符合思维逻辑的理论框架,既包括它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内容,也包括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原则,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结构。在开展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必须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以使理论更加充实、更加完善。只有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紧密结合,才能找出医学教育管理的自身规律,形成学科的理论体系。二是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互补。归纳研究的基础是实践、实验和观察,由于任何阶段的实践、实验和观察都有局限性,归纳的经验材料可能不准确或不完备,弄不清结论的性质和意义,而归纳本身又不可能发现这些问题。这就要靠演绎来分析和补充还不充分的知识。演绎同样需要归纳,因为演绎不是先验的,而是来源于经验,来源于归纳的结果。归纳和演绎是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必须交互运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方法,既重视理论推导,又重视实践总结,使二者互为补充,交互作用。这样,才能使理论体系的研究不断深化,取得成果。三是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运用抽象方法,研究多层次管理活动,从中抽象出管理活动的一般特点和一般规律。运用典型分析方法,剖析典型的管理活动,研究其经验和方法,从而丰富对管理活动一般特点和一般规律的认识。运用系统方法,研究管理活动各个系统中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进一步认清管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逐步建立起学科的理论体系。

2.2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1)要以全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教学管理研究会和《医学教育管理》杂志为组织基础,凝聚一批集各医学院教学副院长、教务处长和教学管理干部于一体的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队伍,遴选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管理经验并热衷于医学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专家为学科带头人,选拔一批有一定管理实践经验和一定研究能力的中青年管理工作者为学术骨干,定期组织活动,开展研究。(2)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学科队伍的培训,提高学科队伍的整体水平。教学管理研究会和《医学教育管理》杂志要定期组织培训活动,特别要组织关于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培训,也要组织关于教育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基本知识的培训。此外,也可组织医学院校中有较好基础的医学教育研究机构开展培训活动。(3)积极开展医学教育管理学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学科队伍的新生力量。目前,在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中,已有医学教育管理学方向,不少学校已开展该学科方向的研究生教育。要鼓励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多培养该学科方向的研究生。这些研究生毕业后,要吸引他们参与到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队伍中来,并加大培养力度,使他们成为学科队伍中的后备队和生力军。(4)组织开展医学教育管理的相关项目研究,通过立项、研究、成果评审、成果推广等活动,以任务带培养,不断提升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队伍的水平。

2.3积极开展研究工作,不断完善学科体系

2.3.1围绕学科内容,开展科学研究

医学教育管理包括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3个医学人才培养阶段的教育管理,涉及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医学教育管理学主要研究医学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管理现象、管理关系和管理问题,探讨医学教育管理的内在规律和特征[1]。应组织力量,开展对上述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不断充实和完善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内容。

2.3.2要以立项研究的方式,推进研究工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每年的立项研究中,应专设医学教育管理学的研究项目,同时,应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积极申报有关医学教育管理学的研究项目,争取在“十三五”规划项目中立项。

2.3.3建立研究团队

当前要尽快组织一个相对固定的研究团队,开展医学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的研究。

2.4推进学术交流,加强国际合作

2.4.1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在每年的年会上,应组织关于医学教育管理学相关内容的学术交流,同时也可以定期召开关于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专题研讨会。此外,两个学会的下属组织也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

2.4.2围绕学科内容,组织专题研讨

要鼓励相关学会和医学院校开展医学教育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由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医学教育分会有计划地、分专题的开展系列研讨,并将研讨结果分析整理,形成资料,供深入研讨或编写专著参考。

2.4.3在医学教育相关杂志上开辟专栏,提供研讨平台

建议《中华医学教育杂志》、《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等,在杂志上开辟医学教育管理专栏,供广大专家学者和医学教育管理者就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开展学术交流、专题探讨和学术争鸣,不断繁荣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学术环境。

2.4.4加强医学教育管理的国际合作交流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交流渠道,开展医学教育管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医学教育分会在同国外相关组织交流中,要有意识开展有关医学教育管理方面的交流。同时,也要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开展这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要注意收集整理国外有关医学教育管理方面的资料、书刊和信息。2.5组织力量,出版专著(1)建议由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医学教育分会联合组织力量,编写医学教育管理学专著。编写团队应有资深的医学教育和医学教育管理专家,也应有目前在医学教育管理一线工作的专家和少数教师参加。编写团队应相对稳定,并采取边研究边编撰,研究和编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2)建议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医学教育分会同人民卫生出版协商,在“十三五”参考书编写出版计划中,专门列出关于医学教育管理专著的选题计划,并组织相关学会和医学院校开展编写。争取在“十三五”期间能出版一批医学教育管理的专著。(3)开展医学教育管理学科方向研究生教育的院校,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相关教材,在总结教材编写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相关的专著。

作者:文历阳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篇8

2013年中俄两国总理签署的第十八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中强调,鼓励中俄高校开展直接合作,建立同类高校联盟,支持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不断扩大两国教育教育领域人员往来规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部关于支持中俄同类高校联盟的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为中俄大学联盟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高等医学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高端,作为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使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突破了时空界限,技术、人才流动频繁,要求高等t学教育资源跨部门、跨区域、跨国界开放共享。在俄罗斯的高等院校里,中国留学生的面孔越来越多,同时,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学子来到中国实现自己的求学梦想,为彼此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借此机会, 笔者对中俄高等医学教育合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抓住机遇,深化双方合作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调整,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与日俱增,相互依存愈益加深。中俄关系的飞速发展,更为推动中俄高等医学教育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和氛围,推动彼此共赢发展,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我们应探索建立双边、多边的政策协调与信息共享机制,使中俄高等医学教育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对方的政策变化和最新实践,最大限度的形成合力,加快中俄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 因此,“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的成立正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一个很好的载体,成为中俄高等医学教育之间一个品牌,为双方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中国教育部高度重视“中俄教育类高校联盟”,在此之前,两国相关院校已经纷纷“结对子”,相继成立了“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大学联盟”和“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的成立将全力服务并推进双方医学教育的进一步交流与医药科研项目的合作。笔者相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的成立必将在促进中俄两国医学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共同繁荣和发展等方面发挥出更为积极的作用。中俄两国一百余所医学院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发表真知灼见,共商合作交流大计,为推动中俄高等医学教育共赢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相互理解,尊重彼此差异

世界各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发展阶段不同,高等医学教育的起点、结构、水平不同,我们双方应该遵循“承认、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对双方高等医学教育进行联合研究。一方面加强中俄高等医学教育体系的兼容性,建立双方共同认可的质量标准,促进人员流动;一方面通过深入合作,吸取借鉴对方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进程中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使高等医学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彼此在充分发挥各自高等医学教育比较优势的同时,更要特别关注在学科交叉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我们教育主管部门要在切实推进高校间师生交流、学位互认、学分互转等传统合作模式发展的同时,更要加强在高校科研合作和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我们要通过彼此的努力,加深彼此双方在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合作。

篇9

继续医学教育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依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依靠业务部门的管理和具体实施以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才能做好。中华医学会是群众性学术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科技人才的桥梁和纽带。它具有“知识密集、人才荟萃、学科门类齐全、信息快捷”的优势,在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是一只不可忽视的重要社会力量,应当起到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医学会在卫生部、中国科协和民政部的领导支持下,在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经验。在2002年12月31日,卫生部科教司正式将“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项目评审部”牌子挂在了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在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承担政府委托的职能,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和助手

为了贯彻国务院“转变职能、转变观念、转变作风”的要求。1999年,卫生部把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的有关职能交给中华医学会承担,以更好地发挥学术团体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推动继续医学教育的开展。这是我国在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具有重大影响的转折。五年来,学会在上级部门领导下,组织参与我国继续医学教育方针、政策的研究;负责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征集和审查工作;组织编写、出版用于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和远程继续教育的课件;每年组织召开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学科组工作会议;参与修改了《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组织学科组专家审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五年来共评审、公布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近9000余项,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干部的培训,并承担了大量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二、发挥学会优势,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工作

卫生部、人事部于2000年联合下发了《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这是一个具有法规性的重要文件。《规定》指出,“各医疗卫生单位,高等医学院校和学术团体应将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认真落实”。为了贯彻落实《规定》精神,发挥学会的优势,我们举办了各种专业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

1、学会各业务职能部门所开展的工作都和继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换句话讲,学会内部各业务部 (室)的职能,实际上都是开展继续教育的不同形式,都离不开继续医学教育这项中心工作。多年来,我们与各专科学会和各业务职能部门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开展各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收到良好的

效果。

2、杂志是永不落幕的继续医学教育大课堂。中华医学系列杂志在国内医学期刊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具有广泛的读者群。阅读杂志本身就是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好形式。

3、2003年年底,由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等学术组织编写的第一版《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六个分册已正式出版,今年将有更多《规范》分册和部分《临床诊疗指南》出版发行。这是卫生部立项、财政部支持、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和中华护理学会组织专家共同承办的一件大事。

《规范》和《指南》出版发行后,继之而后的工作就是医学会还要进行培训工作。中华医学会将利用各种方法对临床医生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活动,并已决定与出版社继续合作,开发相关的产品。

4、为了落实卫生部提出的《继续医学教育“十五”计划》这一宏伟目标,学会不断探索新的继续教育的形式,对开展远程继续教育作了一些有益尝试。与中国教育电视合录制《医生之友》节目,开辟继续医学教育栏目,内容涉及内、外、妇、儿等各个学科的专题讲座、热门话题,邀请国内一流专家讲课。由于节目制作精良,内容新颖,信息量大,讲演水平高,覆盖面广,深受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的欢迎。从 1996年至今,已有近10万名医生接受了培训。为推动继续医学教育的开展和完成“十五”计划的目标做出了卓越成绩。

5、中华医学会――礼来合作网站已经开通,并初具规模,并正在积极筹备在网上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按照卫生部制定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教学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认真落实,确保培训质量。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235-02

我国已经成为医学教育大国,数量由2002年294所发展到2009年485所,举办医学教育的本科院校达到237所[1]。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秀的卫生人力资源。“一所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去培养这样的人”是高校管理者必须做出科学回答的问题,而“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是要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2]。确定培养目标,并使全校师生周知,是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医学教育的首要标准。我国医学院校的差异性和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需要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这也对《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目前很多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存在趋于雷同,过于一般和抽象,不具体,难以指导实践等问题[4]。

南通大学医学院是一所由中国人(清末状元张謇)自己创建、拥有百年历史传承的高等医学院校,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杰出的医学人才。如何顺应新时期医学教育改革发展趋势,遵循医学教育特点和规律,培养国家医改大背景下合格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科学修订培养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总体思路定位

1.顺应全球化医学教育改革方向。医学本科生培养目标一直是国际医学教育界研究的热点。2010年12月,21世纪医学卫生教育专家委员会在《柳叶刀》上发表了《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为加强卫生系统而改革医学教育》的纲领性报告。该报告指出,现代医学教育正经历第三次改革,改革将从机构和教学两个层面开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5]。岗位胜任力培养内容实际上涵盖了WHO“五星级医生”标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和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IME)《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等提出的医学生培养要求和目标。地方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岗位胜任力培养内涵应结合国际医学教育改革和院校实际进行定位修订。

2.切合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向和地方人才需求。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有着重大变革的要求。2012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临床医学教育改革要着力于医学教育发展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结构,建立有效衔接医学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的调控机制。加快全科医生培养,为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目前,我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着医护人员总量不足、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结构和分布尚不合理、与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相关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等四个突出问题。由于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造成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培养全科型医学人才成为医疗战略发展目标,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全科化将是重要培养方向。南通大学创始人张謇先生办学之初提出的“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亦切合于新时期医疗卫生与医学教育相互依存的要求。

二、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核心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2008年,教育部和卫生部在《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基础上研究和制定了“本土化”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该标准为各学校的个性发展及办学特色留下充分的改革与发展空间。

1.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临床技能。美国医学教育实行以医学院教育为起点,以毕业后教育为重点,通过继续教育,把教育培训同持续的职业生涯统一起来[6]。《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指出:医学毕业生胜任临床工作的专业能力要依靠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职业发展和持续医疗实践才能逐渐形成与提高。目前教育部和卫生部正改革和推广的“5+3”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非常适合当今医学教育环境的人才培养模式。临床技能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和反复积累的过程,熟练和规范掌握更多临床技能的目标,可在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去加以实现。作为本科医学生,对临床技能的掌握提出过多过高要求并不符合医学教育规律和实际情况。所以,本科阶段主要是夯实医学生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掌握急救和内外科基本操作技能,以为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顺畅对接打下良好基础。

2.掌握沟通技巧和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在技术至上的诊疗技术培训过程中,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人文医学执业能力一直被忽视。近年来,随着医患关系日益恶化,医学人文教育得到越来越多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福岗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好的专业教育会利用一切学习途径,将人文素养和医患沟通能力的潜能发挥至最佳。高等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教师要将培养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作为重要培养目标,将课程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将重建良好互信的医患关系,作为明日医生的重要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切实提高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养质量。卓越医生不仅是医疗技术上的高水平高质量,更应是人文关怀的践行者。

3.注重岗位核心竞争力培养。在新的传染病、环境风险、行为风险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安全,全球卫生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复杂的新形势下,医学教育未能跟上步伐很好地应对上述挑战,医学卫生人才的岗位胜任能力与患者和人群需求不匹配,团队合作不佳,部分医疗卫生人员狭隘地专注于技术而缺乏全面思维,忽视初级保健作用等弊端日益显现。岗位胜任力是培养未来卓越医生的核心保障。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应转变教育理念,实现纯粹技能培养向广阔视野下多元化岗位胜任力培养的转变。岗位胜任力不再狭隘地专注于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相关知识和能力(“硬能力”)培养,还包括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伦理行为、批判性思维能力、科研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软能力”)。目前国家正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全科医学教育,改变乡村医生和社区医生严重缺乏的局面,着力提高全科医生的培养质量,切实改变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所带来的“看病难,看病贵”现状。由于临床医学专业不再设专业方向,岗位胜任力培养可帮助学生胜任临床多元化岗位需求,亦可帮助读研深造的同学顺利进入更高阶段的精英教育,拓宽明日医生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全球视野,合理定位事业发展方向,并为医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动机和动力。

三、结论

当今医疗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模式发生着深刻转变,医疗卫生事业服务目标和模式随之发生改变,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亦应作相应改革。只有确定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医学教育改革才能围绕目标,探索适应现代高等医学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等[7]。

医学教育应是精英教育,国家正积极推进“卓越医师”培养计划,但脱离国情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医学教育和医学生培养不分层次,言必称卓越,是脱离实际的。不同层次医学生培养,“卓越”定义应有所不同。长学制医学教育卓越定义为培养“优秀杰出的高级医学人才”,而本科医学教育卓越定义应是培养具备“基本医学知识和技能以及未来事业发展潜质的合格医学人才”。

笔者认为南通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具有以社会责任感为基础的职业伦理和价值取向以及良好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爱岗敬业,同时兼具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转化式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终身学习动力以及个人事业发展能力等潜质的应用型合格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厉岩,文历阳.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结构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

[2]宫福清,戴艳军.我国医学生总体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2,33(5A).

[3]马建辉,许晓东,冯友梅.医学专业认证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5).

[4]李小波.医学院校如何界定学习结果――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医学院的案例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2,33(11A).

[5]Frenk J,Chen L,Bhutta Z,et al. 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a new century:Transforming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health systems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 [J]. The Lancet,2010,(376).

[6]郑加麟.美国职业化医学教育对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6).

[7]徐晨,雷寒,刘利.把握医学教育发展趋势 推进本科医学教育改革[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2)05—0092—05

医学教育认证是指由指定的专门机构、采用既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医学教育机构或培训项目进行审核与评估的过程。其目的有二:一是评判是否达到基本的教育水准;二是鼓励教育机构不断改进与完善以促进质量发展。这种外部质量评价机制是应对不断拓展的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和日趋增加的医学人力资源跨界流动、保障医疗服务安全及医学专门人才的合理利用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倡导和推动的质量保证模式。

目前,全球大约1/3的国家尚无医学教育认证体系,即便有,也是由不同属性的机构、依据不同的标准来进行认证的,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迄今为止,全世界并无统一的认证标准和认证程序。针对这种现状,WHO/WFME制定了一套规范医学教育认证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在其2005年出台的认证指南中详细阐明了规范化的认证体系应满足的基本条件翻:在法律框架内运行(遵从政府法规,保持自主性和独立性);值得信任(建立在学术水平、公正、高效和透明的基础之上);为各方认可(包括医学院校、医疗卫生行业、学生和公众等相关利益方)。对于完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全球发展趋势,中国保持了相当的敏感性,自2002年就开始进行相关研究并着力构建自身的医学教育国家认证体系。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相关研究和建设已初见成效。

一、中国医学教育标准的起草与颁布

1998年,经WHO和世界医学协会(WMA)批准,WFME的“医学教育国际标准”项目启动。经过三年的研究和咨询,WFME确立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并于2001年由WFME执行委员会。随后,涵盖医学教育全过程(本科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的“WFME医学教育全球标准三部曲”于2003年最终完成并公之于众。与此同时,由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MB)资助成立的国际医学教育学会(IIME)也制定并颁布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这一系列国际标准的出台为教育机构的自我评估与改进、国家或国际范围的外部评估与认可提供了框架和参照。

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之下,中国做出了敏锐的反应。2002年,教育部召开“医学教育标准”国际研讨会,学习和研究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并以此为契机,委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组建了“中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课题组”,研究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本土化应用的可能性。课题组以WFME《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WHO西太平洋地区《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指南》和IIME《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等一系列国际医学教育标准为参照,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于2005年提交了研究报告,完成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一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起草工作。该《标准》与《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在基本宗旨上保持一致,同时兼顾我国的文化传统、教育体制和教育资源等因素,以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为适用对象,主要包含了对医学教育办学过程的规范和对毕业生应达到目标的基本要求。经过试点认证之后,该标准于2008年由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正式颁布,成为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教育质量监控及教学工作自我评价的主要依据。

二、认证机构的建立

为了保障《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在我国的有效推行,确保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质量,使我国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并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有必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医学教育认证工作。因此,在制定本国医学教育标准的同时,国外较为成熟有效的认证体系和运作机构也成为课题组关注的焦点,如北美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LCME)和澳大利亚医学会(AMC)的认证模式。

鉴于中国与澳大利亚同属西太平洋地区医学教育协会(AMEWPR),两国在医学教育领域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而始于1985年的AMC认证体系运作规范,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2005年至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先后派出多名专家赴澳大利亚学习访问。专家们以观察员身份观摩了澳大利亚医学院校认证的全过程,访问了AMC总部来了解认证政策和管理事宜,走访了经过认证的多所医学院校,对医学教育认证的理念和认证制度的建立有了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篇12

1.1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目前专科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1)本科课程压缩版。“三段式”教学,存在着重理论,轻实用,重专业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倾向[1]。各学科课程相对孤立、封闭,缺乏衔接与融通,内容存在重复、脱节现象;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分离[2];(2)职业能力培养不足,教学重点仍以传授知识为主,实践技能训练不够。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课程安排不能早期接触临床,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较差[2];(3)课程结构单一。缺乏综合性课程,而医生面对患者的时候,需要的是从基础到临床的综合知识结构和以器官系统为主体的综合临床思维,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将所学的原有各学科知识在头脑中重新整合[3]。此课程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不能实现集疾病治疗、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的服务[4];(4)课程设置不能完全反映基层卫生服务的实际需要,学生毕业后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与农村卫生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较为突出[5]。

1.2毕业生调查结果分析

我校委托重庆市教育评估院调查临床医学专业2008~2013年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3届毕业生,结果显示:学习效率低、学习理解能力较薄弱,临床基本技能掌握较为薄弱,缺乏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最认可案例教学方式、问题探究学习方式;最希望获得关于专业技能的基本知识、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人际交往等基本工作能力。说明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轻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6],而器官系统教学模式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自学能力明显增强,学习效果显著提高[7]。

1.3基层医生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调研分析

本校于2010~2012年,对国内7个地区86个基层医疗机构1245名医生开展专业调研,结果显示:基层医生主要承担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主要包括常见疾病诊治、常见症状诊治、慢性病管理、社区康复、社区急救;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居民建档、妇幼保健、老人保健、计划生育、计划免疫、健康教育等[8]。88.67%的医生曾因缺乏诊断、治疗技术转诊过病人,50.00%农村医生连最基本的诊断技术尚未能正确掌握,如测血压、看眼底等,无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资格证的人员分别达84.18%、75.66%[9]。这说明有必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同时也提示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中加强对学生临床诊疗技术水平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至关重要,教学改革应结合国家医师资格考纲。

2构建器官系统课程体系及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

2.1构建器官系统课程体系

本校在借鉴国内外器官系统教学改革经验基础上,通过对基层医生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调查分析,并结合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归纳出学生需要掌握的医学综合知识和实践技能。建立了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职业素质课程(军事理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体育、职业指导、形式与政策);基础课程(医学基础、病原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基础、药理学总论);器官系统课程(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基本操作技能课程(手术基本技能、诊疗护理技术、急救技术、全科医师应诊技术、实用康复技术、实用中医技术、妇幼保健技术等);职业发展能力课程(遗传与优生、传染病、性病与皮肤病、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卫生法规、人际沟通、医学生人文修养、文献检索)。把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器官系统为主线的专业教育、临床技能训练为重点贯穿于3年教学中。

2.2院校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及教材编写

组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教师及附属医院行业专家,以系统性、知识性、实用性为原则,整合、重建教学内容,制定器官系统课程标准及教学计划。编写器官系统疾病教材8本,即呼吸、消化、循环、内分泌、泌尿生殖、血液、神经精神、运动系统疾病诊疗技术,并由重庆医科大学和第三军医大学呼吸、消化、血液、神经、泌尿等专业的教授审定。分别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出版发行。自编教材克服了传统教材理论性过强、知识面过于宽泛,内容过于庞杂的弊病,以够用、实用为出发点,并增加病例分析、临床问题导入、知识链接等内容,体现教材特色。

3器官系统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3.1强化组织保障能力

学校成立了器官系统教学模式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对教改工作的全面实施,在政策、管理、经费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下设专家工作组:负责器官系统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审定,师资队伍建设,器官系统教材的审定;每2周进行教学总结,及时对各系统教学内容进行研讨和调整。教学管理协调组:负责协调基础医学教研室和临床医学教研室的关系,下达教学任务,编排课表、教学进度表,以及组织教学检查、考试等,确保教改工作的稳定有序运行。

3.2组建院校合作、专兼结合、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组

器官系统课程模式对教师自身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前我们老师是从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习过来的,授课过程中基本上是从本学科的角度出发,讲好本学科知识,很少注意研究与本学科知识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及其相互联系。现在要以器官系统的课程来授课,教师本身就有很多的不适应。器官系统课程教学团队由10~14名成员组成,医院的行业专家5~7名,涉及专业包含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检验科等。学校专任教师5~7名,涉及学科包含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主讲教师选拔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从事临床和教学多年的高年资教师担任。3.3实施器官系统教学方式教学安排上,把某一器官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病生、药理、诊断、治疗及其疾病预防在一个学期讲完。例如,在消化系统讲“胃”这一器官时,先介绍胃的形态结构,接着是它的生理、病理,然后就是胃的常见疾病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使学生对胃从正常到异常再到用药有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10],减少重复,避免遗忘,印象深刻[11]。

3.4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导入、临床问题导入,作为加强基础与临床联系的切入点。教学场地多样化,在“课堂里设病区,病区中开课堂”,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加强实践教学,减少理论课,学生进校后以实验、实训、见习3个环节反复交替,每周集中安排半天时间在医院见习,进行床旁教学,在真实的医疗环境中感受医生的工作及责任、医患沟通的重要性;这既是医学知识的学习,也是医德品质和医生素质的培养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12]。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提高临床思维能力[13]。

3.5调整考核内容

器官系统8门课程参照医师资格医学综合考试大纲,考核基础医学综合(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临床医学综合知识,题型采用A型和B型题,按照各学科在总论和各论中所占的学时数分配比例命题组卷,如消化系统,成绩按百分制考量,解剖学占8%、生理学占10%、病理学占12%、药理学占16%,疾病占54%;操作技能课程,基础知识50%,操作占50%。新的考核内容突出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了医学整体观和临床思维[14]。

3.6调整实习科室轮转

为实现实习科室与器官系统课程延续,达到有效的对接,第3年临床实习安排在三甲医院,实习时间共36周,必修科室32周:消化8周(消化内科、普外科)、呼吸8周(呼吸内科、胸外科)、循环4周(心血管内科)、泌尿生殖8周(泌尿外科、妇产科)、儿科4周;选修科室4周:急诊、血液、内分泌、神内、脑外、骨科。

3.7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提高学习兴趣

阶段性教学反馈信息表明,教师逐步适应了器官系统课程教学,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通过2012级器官系统教学的学生与传统教学的学生在学习态度、专业热爱程度进行比较,主动学习、学习兴趣及课程兴趣优于普通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校临床医学专业器官系统教学模式是一个创新、探索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从观念到实践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因此,在改革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比较落后,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较多,教学难度较大[15]。但改革的方案本身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只要针对问题,根据其产生原因,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就能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分飞,陈海波,石刚刚,等.系统整合课程体系改革实践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03-104.

[2]王俊林,冯修猛,张春芳,等.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刍议[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4):673-676.

[3]马建辉,冯友梅.构建以器官系统为基础课程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2011,31(4):193-195.

[4]舒放,郭伟.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9):145-148.

[5]杨美玲,哈学军,梁金香,等.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9):7-8.

[6]乔文达.论医学教育中的教学模式创新[J].继续医学教育,2010,24(4)23-26.

[7]张金波,周秀芳,李晓蕾.“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体系改革”在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0):61-62.

[8]何坪,姚安贵,邓宇,等.重庆市社区医生在职培训的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4):421-424.

[9]张冬青,何坪,邓宇.农村医生岗位职业能力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23):3048-3054.

[10]曾静,卿平,左川,等.临床医学专业系统整合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询证医学杂志,2013,13(5):548-552.

[11]高音,姚丽杰,张舂晶.浅谈对“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认识[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5):105.

[12]卢王英,刘晓静,季晓辉,等.医学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26-27.

[13]耿景海,文民刚,周增桓,等.医学教育改革热点及发展趋势[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29(4):86-8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