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4 09:26: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态河道景观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前言
长时间来,传统河道将工作重心放在航运、泄洪等方面,使用河道渠道化、局限化的模式治理,却忽略了生态功能。这类做法的缺点是隔断了生物活动,很容易影响河道生态环境。刚性护岸限制了河水流向,如果河水流量较大,势必会破坏周边环境。因此,在河道景观设计与规划中,不能只是停留在美学层次,而是设计出集交通、文化、排水、防洪、生态、绿化综合一体的河道景观环境,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成果。
一、城市河道治理必须遵循的设计原则
河流环境一直活跃在历史传说与人类历史中,截至当下河流与河流所在的区域都成了河道治理的重点。同时,人类也将大量政治、经济、生态、科学投入河流管理与利用中。但是我们发现:过量的创新与投入是一种错误表现,甚至属于功利主义,为稳定水源、控制洪水、方便航行,人类将管理集中在河漫滩与河流改造中。因为河流都是相连的,所以在治理河流时,必须弄清管辖责权与责任关系,同时遵循治理原则,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自然安全
城市河道的首要职能是防洪,所以在治理城市河道时,必须考虑防洪能力,从根本上确保河道安全。然后是规划好河道附近的景观,对河道生态环境进行改造,这样才能保障城市河道环境、经济效益的改善。河道作为典型的自然景观,有很多深浅不一、曲折的姿态,这些都是自然的杰作。因此,在治理河道时,必须尊重河道的自然发展规律,这样才能保障河道形态,最终设计出和谐、自然的河岸景观。
(二)生态观赏
在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必须注重美感,同时为其设计出具有美感的景观,尽最大努力为现代市民提供宜居、优美、生态的生活空间。除此之外,在河道设计中,还必须保障生存空间,这样才能为生物提供良好的繁衍环境,确保生态平衡,促进现代化持续发展。
(三)亲水性与文化性
城市文化应展现出这座城市的思想与内涵,同时这也是一个城市的精神体现。在治理城市时,必须渗透城市文化,让河道拥有良好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特性。而一个良好的城市河道必须是自然与人文的整合。亲水性则是人类发展的天性,所以必须在河道两边修筑亲水设备,这样才能为市民提高观赏、亲近水源的平台,为其构造出优美、舒适的空间。
二、城市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景观设计
(一)河道工程的整体布局
在河道治理中,应该将防洪工作放在第一位,结合河道主槽状况,借助中间墙将河道划分成两个领域,然后再把其中一侧堤防与中间墙设置成洪水槽,专门用来行洪;另一侧堤防与中隔墙作为景观规划地带,而景观专门用来蓄水。滨河生态景观区设置在河堤角偏高的滩地,在修建护滩工程的同时,更好的发挥固堤防洪价值。这种方案不仅化解了蓄水、洪水与泥沙间的问题,同时还设置了蓄水景观与滨河生态园区,既有城市河道防洪的作用,又能用作泥沙型河流治理。
(二)城市河道平面设计
河道的首要功能是防洪,所以河道平面设计必须迎合河流走势,适量后退河道暗线,这样才能为岛屿、河滩、湿地留有足够的中间地带,水生、陆生生物才有足够的空间生存。城市河道与人工开挖都属于景观内容,水流较缓,所以在河道平面设计中必须避开笔直与较宽敞的河道,或者结合河道自然趋势,为其设置蜿蜒的水路、水塘,同时设计出多种河岸线,打造多变、灵活的河道模式。通过研究发现:一条曲折蜿蜒、宽窄不一致的河道具备更多的自然气息,它更加活泼、灵活,同时也更适合生物生长。
(三)河道断面设计
在城市河道断面设计中,应避免河道中的浅滩与深潭形态,不能让河床固定,结合多样的水面,让河流拥有良好的摆幅。对于河道纵断面,应形成交错的浅滩与深潭,这样才能避免直线横断面。在河道断面设计中,必须整合园林设计理念,为其建成景观式河道,这样才能着重突出河道的亲水性与绿化功能。传统驳岸属于一墙到底的结构,它隔离了水与人,既不经济也很生硬。现代复式断面和传统驳岸相比,它更注重人性化与经济。在一般水位上面种植低矮灌木、杨柳或者草皮植物;在常规水位搭建水平台,不仅经济而且美观;在常规水位之下使用挡墙与护坡。这种复式断面,不仅能节省投资,还很好的展现了自然、生态与绿色的理念,拥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四)选择材料和生态护岸
传统的河岸更多的是刚性护面,地面、河岸、护岸会形成三面光与两面光的形式。而现代城市河道在迎合水流冲刷的过程中,结合了河道水生物繁殖与生长状态,它是符合环保生态要求与自然规律的设计。最近几年,在科研力度加大的同时,工作人员也开发了很多新型护砌材料。具体如:江苏南京已经开始应用的随机多空绿化混凝土,它属于生态环保材料,不仅能改变河岸周边植物生长环境,还具有很好的防洪功能,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得到了很好的成果。
在生态护岸中,它使用的是卵石笼、山石与干砌石等通透的材质,既能在材料中覆盖土壤植物,还能避免流水冲刷影响。先在水位较低的区域铺设土工布,然后在上面放块石,需要注意的是块石堆放周边应自然弯曲,将种植土铺设在块石上,填满块石间隙。这样过水后,块石缝隙就会长出水生植物。使用木桩、植物梢、棍相整合的河道护岸属于自然、生态的模式,可以在坡面分层进行杨柳、灌木、草皮种植,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植物护坡形式。
另外,在植物造景中,还必须考虑因地制宜,充分运用空间、时间得到富有个性与艺术魅力的河道景观,着重景观层次、质感与季节变化,这样才能满足城市气候特性。
三、结束语
城市河道作为城市建设中变化最多、最具生命力的景观,它不仅能满足人类对自然生态的渴望,还能回归自然。因此,在现实工作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做好防洪处理,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欣赏自然给予的美感,这样才能实现人文、水清、景美、岸绿的城市河道规划要求。
参考文献:
[1]汤玉芩.议城市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景观设计[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3,33(8):43-45.
[2]尚俊伟.城市河道治理的生态景观设计[C].//2013第五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2013:19-22.
首先是综合生物链情况,保证采用的景观植物在该地区处于食物链中间环节中,不至于由于天敌较多或较少导致,景观建设投入成本过高或引发生物入侵现象。其次是结合当地气候特征,选择跟当地气候特征相性最佳的景观类植物,避免由于气候不适导致植物生存环境恶劣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后期的维护费用投入。最后综合河道的水文特征,确认河道景观的主要功能,是防风固堤为主,还是观赏功能为主。防风固堤为主在景观选择上就需要倾向于湿地类植物,在涵养水源、削减洪流速度的同时发挥观赏作用。
2.综合地区人文特征
综合地区人文特征主要是城市精神文明和市民精神风貌。景观选择上应当具备一定的代表性,能够代表城市历史文化特征,使河道景观建设不仅仅是城市生态建设,更是城市文明建设。比如:是否能够反映城市的发展方向,能否良好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关于该河道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且符合城市生态文明设计的河道景观能够极大程度的展示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其次是市民的精神风貌,主要是考虑到市民对于河道附近地区的利用方式上的差异,但是无论是以锻炼身体为主还是观赏游玩为主,河道景观都应当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活动空间上应当充足,能够供市民娱乐休闲使用,环境上应当适宜,要求景观植物具有净化空气、沉降灰尘的功能等。
3.综合景观组合美学
河道附近的景观建设不能单纯地将植物、动物或一些土建工程类项目进行罗列、摆放,河道景观建设过程是展现城市精神风貌的过程。因此其在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到景观和建筑物、自然风物之间的美学特征。首先,植物景观和自然风貌和谐,不能培植一些仅看起来美观,但是却不符合自然环境、气候、水文特征、地质特征的植物景观;其次,景观和建筑物的和谐,景观和建筑物都是构成城市天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应该相互和谐,将植物和建筑物放在同一个取景器下,能够让人感受到自然和人文的和谐融合;最后景观和景观之间和谐,河道附近景观建设不是单一项目,而是一个整体工程,不能存在某一部分是中国特色,另一部分是西方风格,河道景观工程建设如同穿衣打扮一样,要每一部分相互映衬。
二、河道景观规划管理方案
1.河岸线的处理
城市河道进行景观建设滞后,可以发展成为居民娱乐活动的新场所。河道附近居民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因此在景观建设的过程中河岸线的亲水性处理就是关键所在。河岸线平面、断面形状和驳岸形式的亲水性选择,是营造良好河道景观形象的重中之重。可以充分利用河道自然形态特点,在平直流畅的部分、河岸线转弯的部分、河流的部分修建一些亲水平台,既能够为群众提供观景平台又能够营造河岸线上景观亲水性特征的景色和气氛。
2.河道断面的处理
通过对断面部分的不同处理方式,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河道断面部分一般可采取分层式、台阶式或坡地立体式建设方法,通过河道断面部分景观建设将河岸和河滩部分的景观连为一体,使其构成完整的河道景观。在河道景观建设中绿化的作用毋庸置疑,其中立体式的绿化建设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首先河岸上能够为群众提供大量的娱乐休闲场所,而且河岸上的绿化能够为群众遮阴避阳,可以考虑采用藤本植物或是灌木类绿化,既不会占用大量空间且能够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驳岸的绿化可以采用灌木类、或高大茂密的垂直类植物,在装饰河岸线的同时能够净化河岸附近空气、美化环境。河滩附近培植一些水生植物或是浮游类植物,一方面可以净化水质,另一方面可以对河道进行美化装饰,也是河道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河道景观的后期维护
1.植物的养护
首先河道景观的植物绿化不能影响到正常的蓄洪功能,对河滩地附近绿化要求树冠高度不能超过20m,不能高堤岸0.3m左右。其次,为了迎接河道的汛期水量,需要在汛期对绿化进行修剪工作。另外,河道附近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温差变化明显,要注意好景观绿化植物的病虫害的防止工作,定期进行除虫作业等。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虫媒疾病的传播。
2.其他设施维护
绿化和其他建筑类景观都是河道景观建设中的一体化工程,对于绿化工程可以依靠专业人士定期进行养护工作,但是其他建筑类景观和设施的维护则需要号召附近居民一起进行,使群众一起参与其中,才能实现长久有效的维护工作。
3.保持河道生态生物多样性
保护接近原始的河流状态时景观河道建设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后期维护工作也需要对其有所侧重。首先,定期检查河道立体工程材料的状态,及时更换出现问题材料,保证不会有过量的水下渗,避免河道下层的地质条件被流水侵蚀。其次,对河道附近生物种类、数量进行定期统计,一旦发现有生物数量变化幅度不合理,及时请有关专家进行原因调查,同时制定出治理方案。
作者:王秀丽 单位:上海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引 言: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离不开水,交通、运输也需要水,自古以来许多的城镇、乡村都是近水而建,依托江河之利而兴盛发达。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穿越城市的河流已不再单纯扮演资源和物流通道的角色,其环境功能日趋显现。
1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
1.1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从功能出发,挖掘最大的综合效益,恢复场所活力
城市滨水景观系统的建立直接拉动该市滨水经济发展,使城市滨水景观项目的投入加大,利润增多,新型产业加强。如:造船业、交通业、休闲、饮食、娱乐业、体育竞技业、旅游业等。具体讲,根据城市水域景观特点,水形,水系,水质的不同特点开发水上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生态度假、剧场。
(2)以建立生态基础设施为前提,改善城市水环境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传承到现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仍该传承下去并成为现代人生活的追求。然而,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以水为核心的环境问题已成为中国城市生态安全的头号问题。尽管城市发展客观上给水资源和水环境带来了压力,但是城市水环境的恶化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对该问题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和解决途径,片面的以工程技术,机械地、单一地去解决问题,如防洪、治污、蓄水造景等等,结果使水系统及其生态服务功能遭到严重破坏。面对这样的问题,在设计滨水空间时要在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有建设性的提出合理的、综合的解决途径和方案。具体而言,滨水设计中的生态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达到防洪护坡标准;维持和恢复自然水循环平衡;减少污染源、提高河床及地下水的水质;保护和恢复水生及滨水生态系统及栖息地;保护动物、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保护并提高水体的景观和休闲价值;增加城市滨水和近自然空间等。
(3)传承历史文脉,挖掘地域特色
景观的塑造应体现地方精神,因此滨水景观设计首先要做的是对历史文化的解读,它包括场地深层次的历史内涵和即将消失的生活记忆。挖掘城市滨水区所处城市的历史文化因素,创造历史人文景观,维护城市历史文脉等“地方语言”,使城市滨水区景观在现代化节奏中保持自己的个性魅力,让人们在滨水环境的活动中接受历史文化熏陶,我们可以从生活的内容、社会背景、历史变迁、自然环境等众多因素中发掘,形成独具一格的滨水景观特色。
1.2 滨水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
(1)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中如果遇到河流穿过城市时,设计必须要保证生态河道的连续性。因为只有连续的河流才能够有效的将城市滨水绿地中的各个景观联系起来。而且连续性的流水有着较高的水质,能够防止河流出现富营养化的状况。如果在设计中盲目提高水位而设置高坝或其他蓄水设施,只会对生态河道的连续性造成极大的破坏,不但会影响到水生物的衍生迁徙,而且使得城市居民丧失了其亲水需求,无法达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有的效果。
(2)水上游览线的开闭必须要合理的考虑停靠点,码头的设置不但要恰当的衔接城市滨水绿地各个景观,同时还应该对游船停靠码头加以设计,比如让人们进一步提高亲水体验,应该尽量将水边路面降低,并利用独特的设计和造成来形成独特的景观,达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良好效果。
(3)驳岸的合理设计与处理
在驳岸的处理和设计上必须要得到重视,一个优秀的驳岸设计不但能够有效的保护城市滨水绿地的生态系统,而且能够营造一个美丽的生态景观。一般来说,对于城市滨水绿地腹地广阔、坡度小的区域应该采用软式驳岸设计,这一设计与自然驳岸比较接近,主要是通过将草滩、白沙滩、卵石滩延伸至河道浅滩或水面之上,并利用河岸的植物来加以稳固,就可以实现驳岸生态功能的发挥,而且能够解决驳岸建设与管理的经济成本。但是滨水绿地受侵蚀严重且坡度较大的区域,可以使用水泥或石块护岸,这一过程中可以采用挖洞加圈的方式,并大量种植制备,达到美化河岸和增加生机的效果。
(4)保持生态河道原有形态
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过程最好要尽量保持河流原有形态,一般来说自然界的河流中必然会存在凸岸与凹岸、浅滩与深潭等,但是如果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打破了这一自然之美,难以起到景观设计的基本效果。因此必须要保证生态河道的自然形态不受改变,正是由于自然条件下的河道水草茂盛、鱼类丰富、基质稳定、水流缓急才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从而也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保证生态河道连续性不受破坏
2 生态河道治理研究
2.1 生态河道治理的必要性
(1)生态河道是城市美好的公共空间
之所以说城市河道是城市美好的公共空间是因为在这一区域,人工建筑、自然景观、田园风貌相映成趣,是人们游览的主要场所。因此,一个有特色、美丽的城市是离不开生态河道的,他就像城市的指纹,建筑、风格、样式可以一样,但是生态河道是独一无二的。而且,竞争日益激烈,生存条件恶化的今天,人们太多的压力无法释怀,但是通过生态河道的意境美能够对人的心态加以改善和调节。不仅如此,生态河道具有动态美的特征,这是由于他的流动性、柔性所决定的。另外值得提到的是,生态河道还是城市居民重要的生活用水备用系统、以及城市安全的重要防护系统。
(2)生态河道是城市的隔离带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人口数量日益增加,生存环境质量明显下降。但是生态河道作为城市的天然隔离带与城市滨水绿地结合起来,在城市中构成了一副美好的景观。如果实现人工湿地式的污水处理厂尾水会用与生态河道系统衔接,就能够有效的将大量的水净化处理,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尤其是对于某些水资源短缺的城市而言,这无疑是解决城市缺水的重要举措。
2.2 城市生态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河道的治理对于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城市河道治理往往片面的强调河道的行洪排涝能力,忽视了生态治理的重要性,致使河道越治越窄,水面减少,河道中的许多生物也失去了存在的空间,这样打破了原有的平衡,造成生态破坏。
城市河道治理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人为化色彩严重。河道的治理多采用硬质护坡,这样一来就不利于周围生态环境的发展,造成两岸植被的破坏,打破了生态平衡,也丧失了周边本应有的原貌;同时由于河流的滨水区是一个边缘地带,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河岸带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破坏,呈现出人为化的现象,单调且丧失了自然特色。
近年来,人们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通过改变河道系统实现自身利益需求,这样引起了河道本身形态的变化,加之在治理过程中缺乏合理的措施,河道的生态问题成为现在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
2.3 城市生态河道治理的相关措施
上文中简单的论述了一下在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生态问题成为治理工作的关键,加强城市生态河道治理至关重要。城市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就是要在确保河岸的工程具有行洪排泄防止河岸被侵蚀的基础上,以重建河道周边生态系统景观为主要目的的治理模式,创造出“人水和谐”的生态河道环境。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河道治理中的景观建设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实现城市生态河道治理模式的关键环节。河道治理过程中的景观建设,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利用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将其完美融合在河道治理过程中。最终形成一个有较强的水体自净能力的生态系统,促进城市生态河道治理的良性健康的发展。
(2)采取工程措施进行城市生态河道治理
即在充分尊重河道原有形态的前提下,确定河道主流的中心,避免使用截弯取直的方式进行治理。治理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整体与局部、近期与远期以及上下游的情况。要拆除混凝土浇筑的河床,允许自然侵蚀现象的发生,然后运用透水性能较好的卵石或者沙土等材料进行保护性的修护,从而形成河床。对于洪水冲顶的部位需要加强防护措施,稳定提防,而非冲顶的部位则进行清淤工程。
(3)需要下大力度进行生态措施的建设,使城市生态河道治理的模式深入人心。为此,可以建设绿色生态护岸,改善传统混凝土护岸的封闭环境,在充分考虑排洪的前提下,加大了生态治理的因素。而在护岸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建成以自然草皮为主的护坡,采用复式断面的生态护岸。在岸坡砌护的过程中要使用透气和透水性能较好的材料,保证其渗透性,实现河水与河岸之间的调节。
3 结束语
总之,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和生态河道治理对于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设计和治理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把握核心的治理理念,充分考虑城市特色特点、环境需求和适应能力,充分挖掘城市内涵,为滨水环境提供充分的支持依据,从而保证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和生态河道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必要性
从水力角度来看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每条流经城市的河流实际上都是流域治理工作当中的一个环节,在水利分工上一般以一下几个方面区分开来,分别是分洪行洪、河运、灌溉、景观等。但是如果从城市绿地系统方面来加以区分,除了具有河流本身的基本功能以外,还有一定的人文历史沉淀,对这个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不论是从河流所流经城市的位置、濒临河道绿地的功能上看都对城市滨水景观及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从生态学角度来看
城市滨水区域作为一个生物多样性较为活跃的区域同城市内部的公共绿地有着较大的区别。可以说一个城市滨水尽管设计师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观时,那么他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片城市中存在的一小块湿地,更多的则是滨水景观所存在的价值与未来的发展,在他的设计中必定会设置一块区域,以保证生物多样性。滨水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
务必保持生态河道原有形态
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过程最好要尽量保持河流原有形态,一般来说自然界的河流中必然会存在凸岸与凹岸、浅滩与深潭等,但是如果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打破了这一自然之美,难以起到景观设计的基本效果。因此必须要保证生态河道的自然形态不受改变,正是由于自然条件下的河道水草茂盛、鱼类丰富、基质稳定、水流缓急才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从而也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保证生态河道连续性不受破坏
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中如果遇到河流穿过城市时,设计必须要保证生态喝道的连续性。因为只有连续的河流才能够有效的将城市滨水绿地中的各个景观联系起来。而且连续性的流水有着较高的水质,能够防止河流出现富营养化的状况。如果在设计中盲目提高水位而设置高坝或其他蓄水设施,只会对生态河道的连续性造成极大的破坏,不但会影响到水生物的衍生迁徙,而且使得城市居民丧失了其亲水需求,无法达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有的效果。
水上游览线的开闭必须要合理的考虑停靠点,码头的设置不但要恰当的衔接城市滨水绿地各个景观,同时还应该对游船停靠码头加以设计,比如让人们进一步提高亲水体验,应该尽量将水边路面降低,并利用独特的设计和造成来形成独特的尽管,达到城市滨水尽管设计的良好效果。
驳岸的合理设计与处理
在驳岸的处理和设计上必须要得到重视,一个优秀的驳岸设计不但能够有效的保护城市滨水绿地的生态系统,而且能够营造一个美丽的生态景观。一般来说,对于城市滨水绿地腹地广阔、坡度小的区域应该采用软式驳岸设计,这一设计与自然驳岸比较接近,主要是通过将草滩、白沙滩、卵石滩延伸至河道浅谈或水面之上,并利用河岸变植物来加以稳固,就可以实现驳岸生态功能的发挥,而且能够解决驳岸建设与管理的经济成本。但是滨水绿地受侵蚀严重且坡度较大的区域,可以使用水泥或石块护按,这一过程中可以采用挖洞加圈的方式,并大量种植制备,达到美化河岸和增加生机的效果。
生态河道的治理
生态河道治理的必要性
生态河道是城市的隔离带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人口数量日益增加的趋势,生存环境这质量明显下降。但是生态河道作为城市的天然隔离带与城市滨水绿地结合起来,在城市中构成了一副美好的景观。如果实现人工湿地式的污水处理厂尾水会用于生态河道系统衔接,就能够有效的将大量的水净化处理,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尤其是对于某些水资源短缺的城市而言,这无疑是解决城市缺水的重要举措。
生态河道是城市美好的公共空间
之所以说城市河道是城市美好的公共空间是因为在这一区域,人工建筑、自然景观、田园风貌相映成趣,是人们游览的主要场所。因此,一个有特色有美丽的城市时离不开生态河道的,他就像城市的指纹,建筑、风格、样式可以一样,但是生态河道是独一无二的。而且,竞争日益积累,生存条件恶化的今天,人们太多的压力无法释怀,但是通过生态河道的意境美能够对人的心态加以改善和调节。不仅如此,生态河道具有动态美的特征,这是由于他的流动性、柔性所决定的。比如云南丽江,在这一城市中有三条溪水,充分的体现出了城市生态河道的美丽景观。另外值得提到的是,生态河道还是城市居民重要的生活用水备用系统、以及放在与城市安全的重要防护系统。
生态河道治理的基本方法
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作为城市发展中最重要也是最稀少的资源必须要得到合理利用,努力实现节水节能与污水资源化的良好效果。生态河道的治理必须要严格遵从资源最节约这一原则,应组织科学家加以研究,在对生态河道的设计与治理中必须要考虑到其历史文化渊源与对城市发展起到的影响,从而合理的制定措施,营造城市的独特风格,并推动城市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强化周围河道的污水排放管理
一般来说,如果有效的保证了城市生态河道不受破坏,实际上就等同于保护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景观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生态河道的治理必须要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来考虑对生态河道的管理。要摒弃在以往设计中仅仅考虑防洪功能的错误思想,实现生态河道的共同管理、科学考核、合理治理。
3、河道的治理应尊重百姓的意见
生态河道的治理还应该注意城市居民的意见。因为生态河道的治理实际上涉及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因此必须要做到是民众广泛参与的局面。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与生态河道治理中必须要充分的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民意这三个原则,要想实现这三个原则,就必须要让城市居民参与到生态河道管理中来。比如涉及到生态河道的重建、修复等工作,可以采取听证会的方式公开讨论,切实维护好城市居民应有的权利。
总而言之,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生态河道的治理必须从整体出发,统筹全局,充分的看到城市河道的历史性、综合性、协调性与安全性,只有切实保证城市生态河道安全、美化城市滨水环境、营造城市特色,才能够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滨水景观和生态河道作为人类活动中作用较为强烈的地区之一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城市管理着的重视。但是由于二者的设计与治理涉及到了众多的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具体的工作当中注重整体性,只有认真分析环境、采取合理的措施才能够实现城市美丽的滨水景观与生态河道应有的作用。这对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叶碎高《河道植物措施与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与展望》[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8,6(2)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脚步的加快,许多城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我国城市的发展却是建立在对环境的破坏之上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要改变发展模式,对城市环境进行整治与保护。而河流作为一座城市的动脉,对其进行整治应该放在城市环境治理的首要位置。以景观生态设计的角度来指导城市河道的整治工作,可以在实现了城市生态环境恢复目标的同时,为城市打造出一道靓丽的沿河风景线。
一、城市河道整治过程中景观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
由于对城市河道进行整治的目标不仅仅是恢复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保障河水的清洁干净,更是为了构建出一个适合人居的沿河空间,让城市居民享受到河畔风光带来的惬意。因此,在进行河道整治时,通常会根据城市的地域特点,对河道以及河道旁的滩地、堤岸等地点进行景观生态设计,从而达到整治目的。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时,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河道的防洪保安原则
河道的防洪保安是进行景观生态设计的基础,也是保证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的根本。从古至今,我国就有许多城市建立在河流旁,河流是城市发展的源动力,但同时也对城市带来了一定的破坏作用。特别是在汛期来临的时候,如果没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那么将十分容易影响到城市内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时,首先应该考虑到河道的泄洪能力以及堤岸的稳定性,景观设计应该不影响到河道的安全性能。
(二)河道的自然生态原则
在当今城市工业发展的影响下,有许多河道的自然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了难以恢复的地步。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时,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让河道的自然生态环境恢复正常,保证河道的生态性。对于存在着自然蜿蜒曲折现象的河道以及深浅不一的河床,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进行大幅度的改动,突出河流的自然特性。而在此基础之上,河道两旁的自然群落应该尽可能丰富,满足多种动植物的栖息要求,让河道两旁的环境能够达到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目标。
(三)河道的休闲亲水原则
当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在茶余饭后,于河道旁欣赏河畔景色,流连于河水之上的美景,成为了许多人的共同追求。因此,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时,满足河道的安全性与生态性只能够让河道治理具有了基本骨架,在充分考虑到河道的观赏价值之后,才能够让河道治理变得有血有肉,让河畔美景成为城市中最为独特的一道风景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河道景观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河畔,还存在于河流之上,通过在河流之上进行景观设计的方法,可以让河道景色更加迷人。
(四)河道的历史文化原则
如果说安全性、生态性以及美观性等让河道的治理具有了骨架与血肉的话,那么历史文化就能够让河道的治理具有灵魂。自古以来,河流就养育了无数的城市人,河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仅仅是排放生活污水的通道或者观赏河畔景色的媒介,更是许多城市的象征。特别是在一些依河而建的城市中,河流更是成为了城市居民心中的图腾,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进行河道的景观生态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许多河道所共有的安全、生态、美观特点,更要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特点,在河道中以及河道两旁突出文化特色,让人们在看到河畔景色的第一眼,就能够发现这座城市所具有的特点。
二、城市河道治理景观生态设计的主要内容
在上文所提到的几点原则的基础上,可进行城市河道景观生态的设计,并根据设计内容实施具体的治理措施。在本文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国南方某滨河城市的河道治理工程。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时,主要以河道、滩地以及堤岸三个部分为主体进行设计。
(一)河道上的景观生态设计与治理
对河道部分的设计主要指的是河流区域的设计,也就是对河床以及河流水质的改善。在一般情况下,对河床进行设计最为重要的就是保证河流的自然特性,对于存在着蜿蜒曲折的河段,应该保持其特性,尽量不做较大的改变。在此基础之上,可以针对于河流的具体情况,进行淤泥的清除,让河流的泄洪能力能够得到恢复。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在河流之上建立水上公园,为人们提供水上休闲、划船、游泳等娱乐活动服务。另外,对于河床滩涂高低深浅不一致的现象,通常并不进行很大的干预,而是在原有河床的基础上进行景观设计,保持河道生态的多样性。同时,要对河道中出现了堵塞的区域进行及时的疏通,让河水真正变为流动的“活水”,恢复河流的生命活力。
(二)滩地上的景观生态设计与治理
在河道系统中,滩地是非常特殊的一部分,在进行设计时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滩地类型特殊对待。一般将河道中的滩地分为两类,一类是常年被少量河水淹没的低滩地,另一类是只在汛期才被河水淹没的高滩地。对于低滩地,可以将保持滩涂中的原有生态类型作为设计基础,对滩地上的生物群落进行保护,与周围的河道环境共同构成一幅优美的画卷。对于高滩地,一般可以考虑在上面建立亲水设施,或者修建滨河公园,营造出更加优美的河道环境。滩地上可以栽植一些湿生草本以及对泄洪能力没有太大影响的低矮灌木,丰富河道的生态,起到点缀河道景色,美化滩涂外观的作用。另外,在用地较为紧张的城市中,高滩地也可以经过适当的改造,将其修建成为停车场、观景台等功能性的设施,只是在构建河道的生态环境上将会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堤岸上的景观生态设计与治理
对堤岸的景观设计是构建风景秀美的河道最主要的一部分,通常需要根据河道的走向、河道所处的区域以及城市的特点来进行多样化的设计。堤岸景观设计应重点考虑城市防洪与景观生态的协调,解决生硬的防洪挡墙与河道生态景观之间的矛盾,如老城区内受到区域限制设置直立式挡土墙处,可在堤顶种植攀缘类植物,形成垂直绿化景观。条件允许时可采用斜坡式堤岸,根据不同坡度大小进行景观设计,坡度较陡时,可在坡上种植生态草坪、撒播野花等,即可软化护坡,又美化环境。坡度较缓的情况,则更有利于生态景观设计,可随坡就势,营造自然地形,并结合地形设置功能区域,如活动广场、运动场、停车场、健身区、游戏区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河道治理是当今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影响着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设。而通过景观生态设计来指导城市河道的治理,可以让城市河道具备安全性、生态性、美观性以及文化性等特点,让城市河道景观真正成为象征城市的重要标志。随着未来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日益增强,河道的景观生态效果将会营造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杨石泉. 花都新街河河道综合整治及景观营造中生态技术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生态复合绿道是相对贴近自然,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观生态绿道。生态绿道以人为本,尊重自然规律,满足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降低成本为目标。注重保护原有山川地貌,保护重要环境,逐步形成陆域草木丰茂、生物多样,发挥整体效益的绿道园林。
1自贡釜溪河复合绿道施工背景
复合绿道便是具有保护城乡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产业和谐发展、服务城乡居民游憩健身、提升地区形象等多种功能的绿色线形基础设施。
釜溪河复合绿道为了促进自贡市老城与新城的功能衔接与有机生长,溶入了河流、道路、山体为纽带,融合了山林、田园、名胜古迹、开放空间等“多种元素”为载体。为自贡釜溪河畔划出了一道“天蓝、水清、地绿”的生态弧线,在城市建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景观改造,综合整治的经验和教训,实践和建设的成果,能为日后自贡及国内其他城市的复合绿道的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施工指导理念
基于自贡釜溪河现阶段情况,及将其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复合绿道,施工时,分别从“自然、生态、开阔、便民”这四个方面展开思维,进行施工。
2.1自然
结合自贡市的文化历史,通过重归自然的施工手法,融合了山林、田园、名胜古迹、开放空间等“多种元素”为载体,串联自然、人文与社会景源,重视自贡之前消逝的文化历史。
2.2生态
在治理水体的同时,通过改造景观植物,使整个釜溪河复合绿道成为一个宜人的生态走廊。
2.3开阔
积极地完善及提升绿道的现代化休闲生活区域功能。保留由居民长期生活习惯下形成的一些功能区域,进行场地修缮、设施优化等。并结合各个区域现有环境及人群组成,增设不同主题的休闲娱乐活动区域,提供多样性的公共活动空间,满足现代人不同的生活需求。
2.4便民
通过对釜溪河复合绿道的整体改造,溶入了河流、道路、山体为纽带,方便市民通行,实现釜溪河岸的无障碍通行,增加亭台楼阁。通过景观改造施工,将空间的可参与性展现出来。将市民在绿道改造建设过程中的行动以及市民对釜溪河复合绿道的美好愿望用施工的形式记录下来,设置具有参与互动性的活动空间,使空间真正成为市民休闲活动文化的中心。
3复合绿道园林景观施工策略
3.1统筹考虑民众需求、地域回忆、自然生态
创造连续开放的活动空间,重塑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构建和谐有序的生态系统。这条大体量的复合绿道内共有仓林盐话、林泊水苑、飞鸟花语、乐芙田园、东环之心5个部分。这5个景区由2条长达14km蜿蜒起伏的红色骑游道及车行道贯穿,其间既有亭台楼阁、池馆水榭、小桥流水相得益彰的中国仿古风,游客仿佛置身于室外桃源,曲径通幽,步移景异的感叹;又有彰显典雅大方的欧式田园风格庄园与桥廊,为市民提供了最好的婚庆景点;更有令人流连忘返,色彩缤纷跨度达1.5万m2最具亮点的巨型“花海”,每每天晴,可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复合绿道就仿佛沿着自贡釜溪河畔划出了一道“天蓝、水清、地绿”的生态弧线,闲暇之余,游客或是逗留于青草幽幽的高尔夫球场式绿地,或是追逐在馨香四溢的彩色“花海”丛中,或是偶然回首发现鸟儿从湿地上空掠过,或是观赏着鱼儿在水中恣意慵懒游弋,人与自然在这里和谐共生。
3.2采用节点重点打造、远景粗放布置、过度带简单处理的科学施工手法
结合生态改造主题,配合生态绿化带的种植,使后人感受到自然生态的美好与珍贵,认识到保护家园的重要性,从而使游人对家园的深厚情感在感官上产生共鸣。
该绿道在施工中充分利用地理条件,结合绿色生态群落,突出贯穿整个绿道施工的生态主题。重点打造仓林盐话、林泊水苑、飞鸟花语、乐芙田园、东环之心 5个部分;其次,通过合理利用开景观空间,改造自然流畅的生态驳岸、种植丰富的植物,扩大绿道视野空间,打造更轻松舒适的绿道环境;最后,通过景区特设具有良好通达性的休闲平台,配合植物生态景观,为居民提供便利优美的休闲健身运动场所。
对原有环境进行开发重建,力求丰富自然生态景观,在条件许可范围内设立自然驳岸和生态绿地,以创建优美的自然环境为主,达到提升整体改造的生态学文化内涵。其次,细节上与自然景观相呼应,从而提升空间的美感。
3.3注重施工措施及资源的优化,借助现有资源进行发展
在该复合绿地的施工中,充分考虑水、地、资源等方面。注重保护原有山川地貌。该复合绿道的建设中需要大规模的塑造地形,实现土为我所用。那么就会产生大规模的土方迁徙,为缩短工期,施工过程中,尽量短距离就地消化,减少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时间和费用。在苗木的栽植过程中,不仅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栽植养护技术,从策略方面,自下苗就注意气候及苗木的适应能力,尽可能地提高苗木成活率和降低成本,保护原有植被的覆盖率,在整个近210hm2的绿地范围内,总造价仅2.5亿,平均仅100多元/m2,已达到行业标准的下限。
从苗木的供货方面,重视苗木基地建设,建立了近333hm2现代化优质苗木基地,注重苗木的规模化、标准化及精品化生产,提供优质的苗木资源,创造最好的景观效果和最佳的经济效益。施工中,在确定植物的种类及规格后,还应对植物进行择优汰劣的筛选,选取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植物,同时在运输植物的过程中也要保护好植物的根系及枝叶,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栽种过程中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降低成本投入并保证工程质量。
本项目通过优化与改进,将有效改善周边地带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绿地率,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也起到积极作用。本项目完成后,将进一步优化自贡市城市资源,形成一个区域文化交流热点,同时促进周边区域的良性经济辐射作用,对该区域周边的产业用地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为未来发展提供助力。
4工程施工难点总结
4.1创造绿道体系
本项目的主要设施是绿道,为了达到最佳的欣赏价值,施工时要科学地根据地形整体走势,运用不同视角产生不同空间围合感的原理,设置道路、塑造地形。综合整治以打造绿色复合绿道、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为目的,以花草、灌丛、乔木相搭配。绿化上按照生物的多样性和本土性进行栽植,以打破原来单一、不均、缺乏的绿化形态,并在景观节点上和沿绿化带上体现出来。努力提高多层次绿化面积,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地带”。
4.2山体造景,力求再造自然,降低成本
一、营造健康舒适的生态环境
1.合理设计植物种植
植物配置是合理设计小区内景观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管是物质生态还是视觉生态,植物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小区生态景观设计中,要重视植物的合理种植和搭配,使其符合审美原则以及植物生长规律。对灌木、乔木、草木等植物进行科学的设计,不仅要创造出愉悦人心的自然景观,更要充分发挥各种植物自身的色彩美和形态美;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到植物自身的生长习性,使植物融入到小区的自然环境中。
2.水景观的生态规划
流动的水是大多数居民都十分偏爱的景观,与水亲近也属于人的一种自然天性,为了满足居民休闲娱乐生活,城市住宅小区内常设置各种各样的水景观,开发商在进行水景设计的时候,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地方丰富的水利资源,勘测地形,建造出精致华美的水景观,但在水资源短缺的城市,要理性思考,不可强加设计。在日常生活中,淡水是十分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在建设水景观的时候要因地制宜,避免水景的闲置和水资源的浪费,最大程度上实现生态效益和审美价值的统一。
3.利用生态环保的地面铺装材料
地面的铺设是小区建设的重要部分,利用生态环保的地面铺装材料有利于提高小区的生态建设,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顺应土地肌理,要相对减少铺装硬质化,不仅降低材料的使用成本,还减少了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因此在小区路面建设中要选取环保的高科技材料以及原生态材料,尽可能的对原有场地耐用的废旧材料进行修缮和设计,做到循环使用和就地取材,以节约成本,利用大胆独特的设计理念,形成小区别具一格的个性景观。
4.充分利用各种节能资源和清洁能源
在小区的景观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比较常见的清洁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比较频繁的就是太阳能和风能,在小区路灯等照明设施中可以广泛地使用太阳能,但由于建设成本较高,所以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5.利用高科技节能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首先是针对水资源的循环使用,这里的水资源主要是说可以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在建设中,要注重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功能,合理处理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其次是对建造材料的科学使用,例如在建设假山、台阶、坡道、挡墙、雕塑等景观时,要尽量利用当地的生产材料,展示浓郁的地方特色,使居民具有亲切感,和归属感,同时降低了建设成本。
6.营造适于居住的声环境和光环境
衡量小区景观生态是否合理的标准就是检查小区内声环境和光环境的状况,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逐渐在人民生活中普及,汽车所产生的噪音是城市噪音污染的重要来源,严重的噪声可以造成头痛、心烦、耳鸣等疾病,不利于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小区建设中,要保证材料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营造安静悠远的声环境;同时,良好的光环境也是居民对生活的基本要求,降低小区的光污染,减少能源消耗,所以要特别注重对节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在精神生态环境上营造温馨和谐的意境
1.使用仿生态的建筑材料,创造美轮美奂的视觉生态环境
在现代城市中,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柏油马路以及来回穿梭的汽车,逐渐形成潜意识里的审美疲劳和视觉疲劳,我们渴望回到家以后,会有清新的自然风光、有幽静的生态环境,瞬间放松神经,缓冲疲劳,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现代化小区建设的过程中,利用仿生态材料,营造一种接近大自然的意趣,激发人们对美好环境的赞美,刺激居民产生一种生态意识,真正融入到生态建设中来,仿生态形态其中包括花鸟、植物、水溪、鱼虫等自然事物,同时也可引入一些生态元素,例如:古井、竹筐、石凳、油纸伞等意象,对小区进行创新性建设。
2.建立和谐的人文生态环境
城市住宅区是构成城市的基本要素,一定程度上具有社会功能,小区中所蕴涵的人文环境是衡量小区生态的重要依据,生态住宅小区应该包含众多的社会休闲娱乐功能,在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情趣的前提下,为居民提供更有趣的娱乐活动,并采取多种建筑设计方案来促进居民之间的相互往来,使居民愿意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使人们团结友爱,形成一个大家庭,营造一种和谐的人文生态环境氛围,使小区成为最温馨的居住场所,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3.充分发挥生态景观的教育意义
我们在城市中生活,关注大自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平时忙碌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使我们与自然环境愈走愈远,失去很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契机,出生在现代城市的孩子,他们在图书中、在发达的网络中了解大自然,但毕竟没有亲自体验过大自然的神奇,因此对一些基础的植物信息都不清楚,更别提要爱护花草树木了。所以,在现代小区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生态景观的教育意义,加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例如:在绿化设计过程中,给每一棵灌木或乔木制作一个独特的“身份证”,告诉大家这是什么种类的植物,以及植物所具备的吸附有害气体、杀菌、吸尘、防辐射等功能介绍,让路人了解植物的基本习性以及植物为人类的身心健康所做的伟大贡献,从而丰富人们对相关植物的知识,树立爱护生命的意识。
4.注重创造参与性景观
在实践中认识到,参与性强的景观可以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建设生态小区的过程中,要重视参与性景观的融合,使人们在亲自体验中了解自然、提高自己的生态意识,小区中的生态设计不仅要求我们建设可满足视觉要求的具体景观,还要建设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可参与性景观,在听觉、视觉、触觉得到充分利用后,体验参与性景观,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深刻的心理感悟,也带来了享受自然的乐趣,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培养对自然环境的认知。
结语:城市住宅小区生态景观建设是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成分,对小区实行生态化建设是为了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将有利于城市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还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发展,从长久上看,有利于保证社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实现,这篇文章通过提出将生态景观设计融入到现代住宅小区的具体措施,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利用各种生态设计方式把实现小区精神环境与自然环境紧密融合到一起,形成双重生态化。
生态化小区的景观建设是一门交叉学科,其中包含生态学、环境学、建筑学等众多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也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对待这一问题。在居住区内营造生态景观气氛,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在现代城市人居条件下,对美学艺术的追求。反映了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设施的要求以及精神层次的追求也逐渐提升,代表了未来人居生态环境景观建设的某种方向和趋势。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V147+.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7
1.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河道景观是指以河道及周边环境为景观主题的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涉及诸多方面,要使河道景观设计达到预期效果,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1格局连续性原则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保证景观格局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沿河岸设计足够宽的绿化带,建立完整的河道绿色廊道,与郊野生物带连通,保证河道的生物廊道功能,并尽可能向城市内部渗透,与其它绿地构成完整的绿地网络。
1.2整体协调性原则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处理好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从属关系,服从、服务于城市总体规划。处理好与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关系,力求达到水安全与水景观协调统一。
1.3保持生态平衡原则
进行河道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在不破坏总体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自然景观美化处理,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应满足生物的生存需要,适宜生物生息繁衍,河道景观设计应尽量保留原有生物群落及其栖息地,实现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独具特色的生态河道景观。因此,景观规划设计应考虑减少对周边原有环境的破坏,特别是要重视对植被的保护。
1.4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原则
城市河道的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自然要素,还需考虑城市的文化底蕴,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设计与城市文化相融合的景观是城市河道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设计过程中注重自然景观与人类文明有机结合,城市水域景观才能具有较深的文化内涵。
1.5 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河道设计考虑观赏者视觉美感,还要设计供游人休憩的简单基础设施,形成舒适的水边空间,供人们接近水面欣赏水景,满足休闲、娱乐和健身等活动等要求。
1.6观赏性原则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应从河流的视觉景观形象出发,充分考虑其视觉景观上的审美要求,在河流空间中形成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景物。在满足河道生态需求的同时,形成赏心悦目的环境景观。
2.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内容
2.1城市河道总体规划
城市河道属于城市水网络,因此,设计时需重视整个流域的总体规划设计,从而保证河道在生态、工程系统上的完整性。总体规划属于前期阶段,通过前期考察、调查,拿出可行性报告,在此基础上立项,最终制定总体规划方针、政策。
2.2城市河道景观的平面布局
在设计城市河道平面时,要因地制宜,尽量保持河道的天然形态,避免直线和折线的河道设计,不必强求平行等宽、整齐划一,在解除河道瓶颈、保证河流畅通的基础上,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弯曲形态,不仅具有特色的河道形态景观,而且能够在凹岸形成深潭、凸岸形成浅滩,交替出现的深浅水位为自然界各种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是生物多样性的景观基础。从而实现河道的美学价值。
城市河道平面布局还需结合河道实际地形,进行合理分区布局,河道景观呈线形带状,平面布局应注重连续性,应相互呼应。节点处进行重点设计,注意主次分明,在一定长度的河道景观带中,设计应有主题突出的亮点。节点位置应结合地段、人流量等因素进行综合选取。各功能区、景点间应相互借景,形成视觉上的引导性。
2.3城市河道护岸设计
河道景观设计对普通段护岸应注意融入到整体风景中去,护岸尽可能缓,堤线尽可能宽。根据实际工程,舍弃传统的矩形、梯形断面形式。在一定长度内,形成水流速度缓、急变化。常见的护岸主要有山石护岸、仿木护岸、真木桩护岸、生态墙壁护岸、轮胎护岸、干砌石护岸。总体上可分为人工型护岸、生态型护岸两种类型,人工护岸根据断面的表现形式不同,具体可分为垂直式、缓坡式、分级式、组合式护岸几种类型。
2.4河道景观的交通设计
河道景观的交通道路连接着区域内的多种元素,交通设施直接关系居民进行滨水活动的行为。设计河道景观的交通设施,重点在于合理的交通组织及其道路设计。
2.5城市河道的构筑物设计
河道景观的构筑物主要指建筑和桥梁。河滨建筑的设计需要结合实际环境状况、区域尺度以及周边的建设情况,建筑的整体风格需要有地域性与延续性。城市河道桥梁是城市景观河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的尺度和形式的变化强化了滨河空间独特的个性。桥梁作为城市河道公共空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景观要有鲜明的个性,在造型、材料等方面应该体现出与所在城市和地区景观的和谐性。
2.6 城市河道的小品及配套设施
城市河道的附属设施包括围护设施、雕塑、休憩公用设施( 长椅、凉亭、厕所、垃圾桶) 、导向标、停车场等,从形状、尺寸、材质、颜色等细节上体现河道景观的品质。小品及配套设施的设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天然材料,色彩、形态设计风格应该相近或一致,突出景观效果、体现区域特征。
2.7城市河道绿化走廊设计
在城市河道综合治理中,河道景观设计是一个重要方面。河道景观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不仅发挥着防汛、排涝、航运等功能,还承担着城市旅游、市民休闲、美化城市等功能。但往往在规划设计中只注重河道功能的设计要求,而对景观设计把握不够。因此如何合理运用设计方法进行河道景观规划设计,使河道真正构成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我们当前重要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自然景物:如水面的波纹、岸旁的芦苇、河岸上的树木、浮动的渔舟、闲适的小鸟、和煦的阳光等,有树、草、鱼、鸟及水、土、石等自然景物的河流景观,才能称其为真正的河道景观,如何保存、修复这些景观,留后世以丰富的自然环境是河道景观设计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2)人造景物: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河流景观设计往往侧重于构成景观的“硬质景观”(如堤防、护岸、沿河的建筑、桥梁等景观构筑),而忽视了绿地林荫一类的“软质景观”的规划设计,而软质景观却更适合大众所需要的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如何减少“硬质景观”,增加“软质景观”是目前河道景观设计中要解决的又一重大问题。
(3)人与文化:城市河道景观效果不仅仅是物质景观,还应当包含有人文景观,真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人的活动又是围绕着安全性、自然性、生态性、观赏性、亲水性、文化性来开展的。我们在景观设计中往往忽视了人们的这些喜好。另外与河流有关的历史文化也将成为景观设计亮点,吸引众人的眼球。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2.1设计理念
(1)要坚持人水和谐的理念。每一个城市都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充分利用水文化特色,是城市河道景观建设的重要部分。要十分注重保留河道两岸的文物建筑和有形无形的水文化典故的挖掘,既要保存历史遗留的文化设施,又要将历史流传的水文化典故进行有形化的构思;同时还要创造现代水文化特色,构筑城市河道文化景观。在具体设计城市河道景观时要充分运用景观的植物群种结构,利用空间手法形成富有个性的绿化景观。绿化树种应尽量利用乡土树种和特色树种,注意展现层次变化、质感变化、色彩变化、季相变化、图案变化等,以适应城市气候环境和城市特点。
(2)要坚持协调持续发展的理念。“水是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这话十分深刻。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与水关系的变化,水文化也在不断地变化,在现代的河道景观设计中应当体现历史水文化与现代水文化的结合,既要注意保存历史遗留的优秀水文化,又要创造现代的水文化。如在河岸建设高技术手段的水上娱乐设施、大型喷泉、水文化展览馆、现代雕塑等。因此除注重河道景观与绿化有机结合,体现水乡景观特色外,应将绿化与名人活动、历史事件、古代文化遗迹及古树名木结合好。首先要保存和恢复两岸遗留文化,重造历史风貌。其次是要谨防城市河道景观片面化,要注重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统一,实现设计与自然有机的融合,恰如其分的“锦上添花”。
2.2设计原则
在河道景观设计中,要将景观生态学的思想融入到环境设计当中,模拟自然河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循环,构架城市生态走廊,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将自然生态作为植物设计的首要元素,并同周围的人文环境充分结合,打造成一幅诗情画意的河道景观画卷。在具体设计中应当坚持以下3项原则。
2.2.1多样性的原则
自然界本身是丰富多彩的,这种丰富多彩表现之一就是植物种类的多姿,而多种植物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这种制约相对平衡,个体或群体植物才能协调共生,形成有序的体系。
2.2.2师法自然的原则
人工的模拟自然群落能够形成适宜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从而使组成环境的各要素相互和谐、相互促进,充分发挥自然界中植物的自然调节能力,保持生态的相对平衡。同时好的生态环境又能够吸引各种生物到此栖息生长,为鸟类、昆虫等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居环境,使景观更具自然特征和生命力。
2.2.3绿化形式点、线、面结合的原则
作为河道景观,沿岸应该有统一的绿化背景贯穿全线,形成一定的规模气势,形成“线”;同时结合硬质景观的主题进行不同的景点配置,在游人停留部位采用造型优美、色彩醒目的植物品种,给人以生理和心理的满足,达到触景生情的境界,形成“点”;选用几种较有特色的种植形式在全线呈块状分布形成“面”。如此点线面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绿化景观。
2.3对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要结合河道空间的美学特点和游览者的视觉特性,充分考虑到现代条件下速度因素对景观形式、景观尺度等的影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使河道景观成为优美、亲切、宜人且富有活力的休闲娱乐场所。在设计河道景观绿化时要注意把握以下3个方面:
2.3.1河道沿岸平纵面线形的把握
鉴于人们在游览河道时看到的往往是动态的风景而不是静止的画面。因此,在设计河道景观时应充分考虑已有的自然条件,顺着自然地形以避免由于修建景观而破坏沿岸的生态环境。设计中可以通过巧妙运用曲线元素将外部景观引入河道环境、通过地形起伏条件布设富于变化的线形以区别于其他地区。
2.3.2环境色彩搭配的把握
恰当地把握河道景观与周围建筑以及人们的心理反映之间的搭配和协调至关重要。
当河道位于繁华街区时,根据两侧建筑不同的风格、可用立面设计、装饰手法,形成变化丰富的河道景观。这种变化往往会显得庞杂与凌乱,这时可以通过植物造景对道路赋予较为统一的色彩基调——绿色,在这些建筑之间起协调的作用。除此之外的河道景观色彩则不宜丰富,否则有画蛇添足之嫌。而对位于色彩相对单一的老城区附近的河路,由于人口密度与建筑密度过大。造成了人们休憩、绿化的空间日益缩小,人们迫切要求改善生活环境,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空间立体绿化,提高绿视率,弥补局部地区平面绿化的不足,为人们提供与水对话、宁静、趣味的场景。
城市河道建设已经成为目前大多数城市建设过程中广受重视的环节,特别是一些城市河道处在城区边缘,对于城市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甚至影响着城市形象。当前我国的城市河道设计理念在不断完善,如果能够遵循一定的原则,顺应时展,必然能够使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和城市建设的要求。
1城市河道建设面临的问题
在过去一段时间,由于城市建设的破坏性开发,导致城市中的河流受到了相当严重的消极影响。例如,有的河流被人为取直或裁弯,以迎合河道沿线部分建筑的景观。有的城市为了节约土地,在开发过程中侵占河道和河堤,但又不得不加高防洪墙以防止城市内涝,这导致原有的河流成为城市中的渠道,不但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特征。还有的城市只重视经济指标,不考虑环境发展,对部分工厂向河流中排污的问题未能严加管理,致使部分河流污染严重,甚至成为排污河,失去生命力。
2城市河道建设应遵循的主要设计原则
2.1行洪安全
现代城市中的河道大多穿越密集的人口聚集区,如果用于城市行洪,就必须考虑行洪安全问题。为保障汛期行洪安全,河道应确保充足的行洪断面。由于过去的城市开发大多是破坏性的,在开发过程中不断侵占河道,导致河道断面变窄,不得不加高堤防以保障行洪安全。地方和防洪墙的加高阻隔了人们与河道的亲密接触,因此,在河道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并在此前提下,打造符合人们需求的城市河道。
2.2因地制宜
由于每座城市中的河道有不同的用地范围和发展规划,现场情况也各不相同,因此,河道景观的设计就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河道行洪安全,水文特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呈现出最别具一格的风采。
2.3质量控制
河道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更要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河道的质量问题。因此,除了美观以外,还要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注意兴利避害,在布景的同时考虑主流摆动、河床稳定、护岸工程等多方面因素,确保滨水河道在安全的基础上给人美的感受。
2.4文化保护原则
城市河道滨水景观设计不但要考虑自然景观,还要充分--重视人文景观的呈现,二者的融合才能呈现出最具美感的设计。因此,在设计城市河道滨水景观时,兼顾自然景观整治与人文景观保护,使+区域内的文化历史具有延续性,景观具有生动性,展现自然风光与人文特色并存的城市风貌。
3河道建设理念的发展趋势
3.1生态化趋势
河道设计的生态化趋势体现在生态化水体护岸、自然化河道形态和生态化水体更新等方面。
3.1.1生态化水体护岸。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水体护岸与以往大有不同,不再使用传统的水泥、石砌等方式,而是过渡到木桩再过渡到现在的生态化护岸,充分尊重水岸的自然特征,采用自然材料,建造生态河堤。
3.1.2自然化河道形态。在城市开发过程中,尽可能摈弃原有的破坏性开发,减少对河道的人为调整,不再过度配合市区建筑而裁弯取直,而是充分考虑河道横断面的泄洪需求进行设计,满足河道丰水期和枯水期的不同需求。
3.1.3生态化水体更新。“水景观绿化”法已成为当前水质生态化更新的有效方法,这一方法兼顾了水体、水质更新与景观设计需求,同时能够改变以往盲目开发导致的湖泊蓄水能力降低以及蓄排水平衡被破坏等现象。
石川河在景观设计阶段设立了贯穿南北两岸滨水区的绿色生态区,以原生植物造景为主要思路,利用植物的自然特性营造出百树园和花灌木园等,辅以湿地形成滨河生态走廊。
3.2人本化趋势
人本化趋势体现在打造立体亲水空间、完善滨水景观设施以及合理规划滨水交通等几个方面。
3.2.1打造立体亲水空间。充分考虑到人与生俱来的亲水特性,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人的审美需求与水体的相关性,不再用又高又厚的防洪堤和防洪墙将人们与河道隔离开,而是采用亲水设计,确保泄洪安全的情况下,打造水岸线的立体化设计,横向不再采用单一的结构模式,纵向则利用岸线高差丰富空间层次。
3.2.2完善滨水景观设施。主要是考虑到人们对水岸线活动场地的功能需要。通过设立残疾人坡道、盲道以及残疾人卫生间等设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而滨水娱乐设施充分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以及娱乐需求。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为城市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河道建设对城市居民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目前城市河道的污染严重、环境单调等问题,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环保、生态意识以及和谐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有必要提高人们对河道的保护和开发。
一、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
1、总体规划与定位
河道景观设计的总体规划应建立在对河道相关情况的详细勘察,要了解河道的水域概况、河岸建筑物、周边生态状况和居民生活状态等,联合不同的建设部门,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总体规划方针。同时,河道景观设计的定位应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同时针对不同的地域特点对河道景观设计定位。
2、河道的景观设计
河道的景观设计主要包括景观平面布局、断面和构造物等方面的设计。在总体规划和定位的基础山,河道的景观设计要结合实际地形,因地制宜的制定合理的布局,当然这个平面布局要满足联系性的要求,尽量追求自然、顺畅,并在个别的节点处重点进行设计。而河道的景观的断面设计主要是考虑到应对基本排洪的需求下,兼顾生态、景观灯其他方面。河道的构造物主要是指河道两侧的建筑和一些桥梁设施。这些构造物的设置要跟河道的景观融为一体,体现一个整体性的要求,相互的提升品质。
3、河道交通设计
河道交通设计有两方面组成,即交通组织和道路设计。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和道路设计提高河道景观的通达性,为人们的活动提供方便。而且,道路的设计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追求多样化,这样不至于显得单调。
二、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对河道进行景观设计作为城市河流治理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多的被城市环境治理部门所采纳。希望在保存河流自身功能的前提下,达到改善居民视觉景观形象、治理生态环境、促进人文和谐的目的,也在如今城市公共面积锐减的情况下,为广大的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去处。但是,目前国内的城市河流景观设计过程中,更多的是偏重功能、形式等方面的设计,没有将河流基本的自然功能与生态、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结合起来,没有很好的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没有达到景观设计的目的,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具体表现为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大量的河道采用截弯取直的方法,使原来弯曲的河岸线变得笔直。这样,虽然对河道的行洪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相对于弯曲的河道来说,笔直的河道增加了洪水的危害性和突发性。其次,为了防止有限的水量流失、渗透,一些河道的河底全部用水泥硬化,有的甚至对河流护岸也采用水泥浇筑,这样使河道寸草不生,减少了生命气息,同时也也阻断了水的自然循环,对生态的完整性带来一定的破坏。再者,一些城市为了提升河道的水位对河流采用拦河筑坝,虽然达到了景观设计的预期效果,但是使得原来流动的河水变成了一潭死水,河流的联系性、水质明显恶化。
三、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1、河道护岸形式
在河道景观设计中,对普通段护岸的要求是,护岸外表朴实无华,易于融入到整体风景中去。护岸的平面形状以舒缓怡人的程度作为构思的出发点,不要搞小尺寸的变化,不使其产生小圆弧式的变化,以免破坏河川景观的怡人效果;不要为了景观的变化而在护岸平面形状中引入多余的曲线。
常见护岸形式有:山石护岸、仿木护岸、真木桩护岸、生态墙壁护岸、轮胎护岸、干砌石护岸。
2、景观节点和景区的设置
景区设置充分考虑到河的具置特性,如果有一个更开放的地理条件,适合做宽阔的河流,建立生态护坡,岸坡种植和铺设大型的绿地,建立放松休闲的设施,主题以自然生态为主;要是有一些历史景观,可做一些仿古的设计和建造,反映了历史的雕塑性。相对狭小的空间内,你不能营造大面积的水体景观,只能做一个矩形截面,岩石护坡海滨游廊。总体而言,景观的主题是没有生硬的规范,可根据该场地的灵活选择是最好的创意,根据城市的文化,历史和特定的地理相结合的设计建设。
3、河堤连续生态绿地的塑造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滨水区是具有生物多样性特性的区域,和城市公共绿地不同。如果设计人员在现场调查中,看到一个幸存的湿地,候鸟的栖息地应该在设计方案中设立一个保护区,为那些未知价值场地预留发展空间。结合这些自然的细节与海滨相结合的设计本身就是最独特的滨水景观设计。在做河岸上的配套设计时,不要让可通行的道路隔离大块的绿地,如果你要设置的通行路径,你可以考虑用石块散铺,以确保连续性绿地空间。要注意草地、灌木和大型树木的高低搭配问题,尽量避免树下无草,草上无树的情况出现,同时还应该注意不同种草的搭配问题。
4、水生植物的选择
一个完整的水生生态系统,不但要有洁净的水源、水生动物,还必须包括各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不但是各种鱼类的食物,还是它们的栖息地。同时,水生植物对净化水质、降低水体富营养化、增强河流的自净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常用的野生植物包括:水生的荷花,茭白,菖蒲,旱伞草,茨菇等;湿生和中生的包括芦苇、象草,白茅和其他茅草,苦苡等。
5、建设亲水活动设施
(1)栈桥亲水河岸
梯田种植:水位高低落差之间的河岸修筑几道挡土墙,墙顶部在不同的水位分别被淹没,墙体围起的空间回填淤泥,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梯田式水生和湿生种植,不同的时间内它们是完全或部分地浸没在水中;海滨栈桥:此梯田种植台上,凌空搭架一系列格子状临水步行栈桥,这些也会随着水位的高低变化而变化,都可接近水的表面和各种水生湿地生物。在同一时间,水流可自由调整,高挺的水草也可掩盖的地上部分的挡土墙和栈桥。行走其中就像漂在水中或植物灌木丛上;水际植物群落:由水深的变化,选择原生植物形成水生-沼生-湿生-中生等植物带,使堤岸成为各种原生水生植物群落的秀场,这样就会使远离自然,生活在城市的人,有机会欣赏到美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
(2)停泊区设计
受场地限制,城市景观河流的停泊区一般都特别的小,通常是把河道加宽、修整后改建,样式相对比较简单明了。在设计时,要注意和整条河流的主题、相关的建筑物相符就行了。
(3)亲水平台
在公园、湖泊、河流、湿地、海滨等以水资源为依托的景点非常注意对亲水平台的打造,主要表现在景观浮桥、水上步道、观景走廊等。
6、小品和配套设施
(1)跨河桥设计
跨河桥应根据河道两旁的建筑物与环境的不同,作为的形式、颜色也应各异,不要让河上的桥成为整个环境的凸起。
首先是通航为主的河道。此种桥梁首先满足公路交通的需求,要有适宜的承载力和宽度,桥梁高度还需要满足通航的要求。故此,这样的桥梁一般都为混凝土结构,根据河流宽度设计为三跨或四跨,路两侧有较宽的人行道,兼通行小型机动车辆;其次是有历史古迹的河道。此种桥梁一般只用来通过行人,不需要较大的承载力,故多为拱桥形式,材料为混凝土仿木结构或者纲结构;再次是以景观为主的河道。此类桥梁一般也禁止通行机动车量,拱桥和平板桥形式兼而有之,桥墩材料多为混凝土结构,栏杆用大理石作为装修,显得整洁、大气,颇显档次;最后是简易景观桥梁。此种河水位一般不深,且没有大的交通任务,一般只是供游人渡河之用,多为石块堆砌而成,在丰水期,此石块可以被淹没。
(2)配套设施
草地灯;垃圾灯;指示灯;休憩设施;栏杆;草间小径。
结束语
河道作为城市居民最触手可及的自然区域,在进行河道的景观设计应以人为本,营造和谐共生的环境,把以往劣势恶心的河道改造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从整体上改善城市沿岸的生态环境、塑造优美的城市景观,减少城市污染,提供给城市人们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河流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元素,随着城市不断的发展,城市建设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城市的河流经常被作为污水的排放地使用,因此,为了改善生活质量,人们对于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河流生态景观是在保证了河流以及河流周边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生物技术、景观设计以及水利建设并用形成的河流景观区域。
1我国城市河流生态景观现状
对于城市河流水域的开发建设,近几年我国投入了不少资金,但实际上我国的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还处于初级阶段,其规划、设计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不足,这就严重影响了城市河流建设的效果[1]。自然的河流丰富多样,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但目前人们在对于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上没有考虑到对河流的自然需求,忽略了对河流以及河流周边动植物的保护,导致河流景观设计流于表面。我国对于河流的规划治理很大程度上没有从生态的角度上考虑,因此,对于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2城市河流生态景观对城市的影响
2.1对城市环境质量的积极影响
河流以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良性循环的动力,因此,河流生态景观就是改良城市环境的源泉。河流沿岸有许多自然的植被,它们能产生大量的氧气,提升空气的质量,而河流的流动性能使新鲜的空气流向城市的中心,形成循环流动。另外,城市河流生态景观是在城市建筑群落距离的地方建立的一片集中的林带,它能消除城市中各种声源造成的噪音,能有效的缓解城市中的噪音污染。同时,由于河流特有的生态环境,能形成鱼类、鸟类、植物包括人类共同和谐相处的环境,这在整体上能影响城市人对环境的感知,提升他们居住的环境质量。
2.2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建设影响
河流生态景观设计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对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对其空间格局的建设影响主要表现在城市道路系统和格局的规划这两个方面。河流是城市的交通道路必须跨越的,河流生态景观设计影响着跨越河流时的位置选取。目前,人们对于城市生活里居住的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河流生态景观设计将河流区域形成了城市居民首先选择的地方,这种新型的格局建设将城市的河流变成了城市的中心地带。
2.3对城市居住人群的心理影响
河流生态景观设计不仅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质量,还丰富了他们的生活,这些影响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有效促进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河流生态景观设计能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让处于长期精神紧张和压力的人在精神上得以放松。城市河流景观为城市的居民提供了公共的交流空间,使得人们能更和谐的相处,而贴近人们自然需求的生态景观设计,促进人们交流愿望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心理健康的需求[2]。而在各个城市河流景观经常能看到许多人晨读、锻炼、相互讨论养鸟技巧等现象,就是河流生态景观促进人们心理健康的最好证明。
3我国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研究
3.1景观设计的原则
3.1.1河流生态景观与城市景观协调的原则城市的总体规划发展中,为了保证城市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设计时通常会考虑到城市河流生态景观的设计,当然,在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中,在尊重河流自然规律的同时,还要充分拓展城市河流景观的各种生态功能,注重与城市景观的协调性,使城市河流景观设计在城市整体规划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更好的提高城市的服务质量。
3.1.2河流景观与生态的同步原则城市的发展中对于城市河流的景观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人民回归自然的需求,因此在河流生态景观的设计上应该充分表现出其开放性、美观性以及舒适性的原则,结合河流生自然态系统,在保障自然为主的前提下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需求,实现河流景观与生态同步的设计原则。在设计的同时,还要保护河流物种的多样性,实现生态河流的课持续发展性。
3.1.3文化传承的设计原则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河流,其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特殊的文化和景观,因此河流生态景观设计中应该保留城市河流特有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让文化能继续传承的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具有特色的河流景观,并且结合河流生态的多项功能,以及自然的景观和人文的景观元素,在城市河流景观设计上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3.2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的方法
3.2.1河道的景观设计方法城市的河道一般处于城市人民居住的社区、商业以及文化娱乐等特俗地段的位置,这些地方建筑物集中,交通也比较密集,因此在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上不能过于的蜿蜒,不过在解除河道瓶颈的基础上能保持河道的自然弯曲,还能一定程度上恢复好原来废弃的河道[3]。为了满足河道泄洪的需求,对于复杂的河道进行景观设计时应该保持河流的通畅,也可适当的放弃河流的休息空间来加宽河道的宽度。在河道的底部和两边要尽量的避免硬质水泥的铺设,让其保留原有的土质能有利于河内生物的生存,还能让河流的自然渗透的水资源,弥补城市地下供水不足的情况。
3.2.2河岸的景观设计方法对于河岸的景观设计,应该尊重河岸水的自然属性情况。河岸上的自然空间是河流与河滩衔接的地方,也是河流生态景观的主要地点。现代城市中关于河岸的设计多半都是使用的混凝土设计的直岸,周围的植被非常简单,这样的设计并不能达到河岸生态景观稳定且持续发展的目的。在河岸的景观设计上,应该使用的是软式的河岸而不是用钢筋混凝的硬式河岸,这样既可以防止河水对河岸的破坏,还有利于周围生物的生长,河岸应仿造自然的河岸,边坡进行放缓,而不是做成垂直式的河岸,这样能有效增加河岸的生机。对于河岸周边的绿化,可以优先采用藤蔓式的植物,并且根据不同水位在河岸周围配备不同季节的植物,为河流的水生物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存条件。
3.2.3河滩的景观设计方法河滩为人们提供了娱乐的空间,它是河道的边缘,也是城市在建设时的重要地方,为方面人们的游玩,一般会在在河滩上设计一些平台等,方便人们在河滩游玩时更接近河水。对于河滩的景观设计应该以开阔的草坪为主,并在周围的设计上布置一切相应的树群,让人们在即使身处城市中心也能体会大自然的魅力。河滩的周围的绿化建设,不仅能建设优美的绿化环境,夏天的时候能通风庇荫,冬天还能防风。当然,在河滩的设计上还要保证河流内生物的稳定生存,以及物种之间的各种生态间的关系特征,并能与自然的河流形成生态系统的网络化,这种设计既能满足河岸景观设计的优美性,还能维护河流中物种的多样性。
4结束语
河流是大自然的产物,在对于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进行设计时,首先应该是以工程技术为依靠,表现出河流的景观艺术,技术和艺术的相互结合创造了独特的城市河流景观设计,而城市河流生态景观的设计为城市创造出了优美绿化的社会环境,并且维持了河流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加快了我国对于城市河流的研究,很大程度上积极推动了我国城市河流生态景观的规划工作,为身处城市中心的人民营造了一个更健康绿化的河流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贾宏.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方法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8).
[2]汪娟.浅析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2).
[3]田飞.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方法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