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5 09:26: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汇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ICU护理记录规范。
二、存在问题
系统问题:
1、血透风险评估表,风险因素评估选项“压疮”为错别字“压痔”。
2、维生素B1,医生开医嘱时有皮试选项,过敏药品管理里面所开维生素B1都有皮试结果,皮试结果由医生自行标注阴性结果。
3、儿科护理记录单,翻页后无日期及时间。
待规范问题:
1、切口引流量(医生未开记量要求),24小时切口引流量是否需要记录在体温单上。
2、记24小时尿量,每班只记录一次,是否需要按时记录。
3、过敏药品管理,备注栏信息是否需要标识部位+姓名(病区不统一),皮试部位是标识“R、L”,还是“左、右”或“左手、右手”。
4、患者入院时无记录,入院一周后皮肤出现异常,护理记录单只书写皮肤情况,是否还需要观察记录患者基本病情。
个性问题:
(一)首次护理评估单:
1、 患者意识模糊,护工陪护,5.28号入院,住院须知和首次护理评估单患者未签字(医生需签字处均完善签字)(针灸推拿科)。
2、 入院须知护士未签名及时间(骨伤科)。
3、 评估漏项(血液科)。
4、 评估欠准确(外一科、脑病科)。
(二)体温单:
1、漏绘制、错绘制生命体征(感染科、脾胃科、骨伤科、心内科、肺糖科、口腔耳鼻喉科、产科)。
2、漏绘制、错绘制疼痛评分(感染科、外一科、烧伤科、重症医学科)。
3、漏填尿量(妇科)。
4、漏填舌苔脉象(妇科)。
5、漏填体重(感染科)。
6、漏填大便(感染科、肺糖科、外三科)。
(三)医嘱单:
1、皮试未标识部位(感染科、外一科、血液科、儿科、新生儿病房)。
2、皮试未标识结果(外三科)。
(四)护理记录单:
1、胃管拔出后,仍反馈胃管情况(感染科)。
2、漏血糖记录(感染科、外二科)。
3、病情观察记录欠准确(针灸推拿科、妇科)。
4、记录错别字(脑病科、儿科)。
5、特殊用药后,观察记录欠规范(外一科、骨伤科、重症医学科)。
6、记录与医嘱不一致(心内科、儿科)。
7、行中医适宜技术后无记录、无疗效观察记录(针灸推拿科、外三科、口腔耳鼻喉科、产科)。
8、危急值处理后无观察记录(血液科)。
9、病重患者病情观察频次欠缺(肺糖科)。
(五)护理计划单:
1、无动态调整(感染科、外一科、外三科)。
2、护理措施未纳入计划(外二科)。
3、漏填诊断(脾胃科)。
(六)特殊区域:
1、血透室:风险评估表、医嘱单、血液净化记录单均按要求书写。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3-0202-02
作者简介:曹咏平(1976-),女,湖南湘潭人,湘潭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媒体制作。
0 引言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是为社会培养具备计算机应用型及复合型人才服务的。基于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应当以技术训练为主,以理论学习为辅。根据这个原则,护理专业或其他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程时都应当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学习以“够用”为原则;在软件学习方面,由于操作系统是软件系统的基础和核心,这门课程首先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用操作系统(如Windows2003、WindowsXP、Windows Vista等)使用方法。在学会使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就业岗位对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不同需求选择相应的应用软件进行学习。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技能的教学应当采用与专业相关的案例教学法,根据各个专业的就业需求确定不同的案例类别,并选取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1 计算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已有较多医院应用计算机来开展与护理有关的行政和事务上的管理,并有效地通过计算机对医院护理工作进行组织、指挥、监督、调节,充分发挥了人力、物力的作用,提高了护理科学管理水平。据调查,Office系统办公软件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比较广泛,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1 Word文字处理系统实现护理文书的制作
通过对多家医院的走访调查,得出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使用Word文字处理系统制作护理文书,如护理工作计划、手术期管理制度、患者发生输血反映的应急预案、各种重点药物分布表、每月护理质量检查评比表等。护理文书的制作在护理工作评比中通常占据了50%以上。因此,在护理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中,应当将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作为应用软件教学的重点之一,根据护理文书制作的要求,又应当将文档编辑与排版、表格制作与图文混排作为Word教学的侧重点,在教学中应当选择与护理工作相关的教学案例(案例素材可以从医院收集,如制作护理工作计划、手术期护理流程、患者发生输血反映的应急预案、各种重点药物分布表等)进行Word文字处理的教学,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制作护理文书的流程与方法。
1.2 Excel电子表格处理系统实现护理工作表格的建立和数据的处理
Excel电子表格因其强大的数据存储及处理功能,已在护理部管理层面有关护理人员信息管理、护理工作量统计、护理质量评分和统计、住院病人信息的管理、护士长夜查房记录统计分析等方面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通过进一步建立医院统一的护理报表,配合互联网的应用,可大大提高病房管理的效率,减少护士及护士长非护理时间的占用,促进护理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下面分别以护理人员信息管理、护理工作量统计、护理质量检查评定为例进行说明。
1.2.1 用Excel 电子表格实现护理人员信息管理
护理部可根据需掌握的护士情况建立“护理人员一览表”,内容可包括姓名、出生年月、学历、毕业学校、工作时间、岗位等,按栏目信息分别输入护理人员资料,由每个科室每月上报或出现人员信息变动时及时上报,以达到护理人员信息及时更新的目的。在“护理人员一览表”中,可以利用Excel的数据处理功能对其中的数字及文本信息进行排序、分类和汇总,如可以完成按年龄从低到高进行排序,按进院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等;可以分类汇总各种护理人员的人数;可以通过筛选职称栏,汇总护理师的人数;可以通过筛选学历栏,汇总专科以上人员的人数等,并可按照需要进行打印或派生其他表格。该表格在变更或修改人员资料时,系统会自动更新,得到新的统计数字。这样可以使护理人员信息的管理变得方便而灵活。要实现护理人员信息的管理,必须掌握Excel电子表格的建立、表格的格式设置和数据的排序、分类汇总、筛选等操作,因此,应当将Excel电子表格的建立、表格的格式设置和数据的排序、分类汇总、筛选作为学习的重点,在护理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学习中可以使用“护理人员一览表” 作为Excel电子表格教学案例(案例素材可以从医院收集)进行教学。
1.2.2 用Excel 电子表格实现护理工作量统计
使用Excel进行护理工作量的统计快捷、方便、准确。护理部可根据需统计的数据设计“护理工作量统计表”,项目可包括病员总数、新入、出院、转科、手术、一级、病危、病重、输液、输血等,由科室指定专人每日按要求进行填写,每月底汇总数据后并上报科护士长,科护士长对数据进行整理后上报护理部。要实现护理工作量的统计,必须掌握Excel公式与函数的计算操作,重点掌握求和函数(SUM)、求平均值函数(AVERAGE)、求最大值函数(MAX)、求最小值函数(MIN)、条件判断函数IF等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在护理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学习中可以使用“护理工作量统计表” 作为Excel电子表格教学案例(案例素材可以从医院收集)进行教学。
1.2.3 用Excel 电子表格实现护理质量检查评定
医院可以采用Excel 电子表格进行各月或各年的护理质量评分的统计分析。例如,每月的护理质量检查后,护理部把各科的护理质量评分输入“月护理质量”工作簿,建立每科(包括护理部) 相应的工作表,分别录入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如消毒隔离质量评分、急救物品质量评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等,然后对各科各项护理质量进行统计汇总,计算出各科的月得分、全院各项护理质量的平均分,并制出各科室间的护理质量分析图(点线图) 、各科护理质量与上月比较图(柱状图) 、全院护理质量发展趋势图(点线图) ,作为全院信息简报的一部分予以公布。
表1是某医院使用Excel制作的2008年、2009年科室护理质量检查评比,表中录入数据后使用Excel的求和函数计算出各项分数的合计值。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进行数据的其他统计和分析,获取有用的信息。
由此可见,要实现护理质量评分的统计分析,除了要掌握建立与编辑电子表格的方法外,还要掌握Excel公式与函数的计算操作以及数据的排序、分类汇总、筛选等操作,要学会制作各种不同形式的图表,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展示和分析,从而得到护理质量评定的成绩。在护理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学习中可以使用医院“月度护理质量评比”或“年度护理质量评比”作为Excel电子表格教学案例(案例素材可以从医院收集)进行教学。
2 护理专业计算机教学案例的选择
综上所述,针对计算机在护理工作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可以确定护理专业计算机教学的主要内容是Office系列办公软件中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和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而Word文字处理软件和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学习要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系统的学习为基础。案例教学的素材可以从医院收集,例如:使用Word制作护理工作计划、手术期护理流程、患者发生输血反映的应急预案、各种重点药物分布等等护理文书;使用Excel制作护理人员一览表、护理工作量统计表、月度护理质量评比表、年度护理质量评比表,并对表格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等等。使用与专业相关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将对学生能力的整体培养、拓展以及职业素养的塑造起到很大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更有兴趣。
随着医院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引入,计算机在护理学中的应用已渗透到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适当了解一些相关的应用软件,比如护理专家系统、辅助教学和护理信息管理系统等,还应鼓励学生经常上网查阅有关的医院护理应用资料,获取最新知识,了解新业务、新技术,扩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面。承担计算机课程的教师不但要主动学习一些护理专业课的相关知识,还要定期走访医院,了解医院所采取的先进护理手段与管理手段,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在计算机的实践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在传授知识时给学生作更为切题、直观的讲解与辅导。
参考文献:
\[1\] 何萍,李红.Excel2000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3(1) .
1、内科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
2、迎接“二甲”检查
一、开展优质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护理工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水平,丰富护理服务内涵,。随着卫生部“优质护理示范服务工程”活动的积极开展,我们仙居县中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将以满腔热情投入到该项工作。
1.拟定内科病区首先开展优质护理
2.成立医院创建“示范工程”活动领导小组
3.试点病房对临床护理服务薄弱环节进行自查,对照有关要求认真加以落实。
4.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在“示范工程”活动中全程进行督导检查;广泛收集全院职工、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引入社会参与评价的机制。
5.未开展“优质护理”病区根据科室特色开展一项优质护理服务项目。
二、根据卫生部十大安全目标,做好护理安全管理
一)做好护理安全管理
1、完善各项患者安全制度与规范,重点加强护理安全隐患及不良事件的管理及网上申报工作,为此制定了新的护理入院评估单并投入使用,每季进行护理过失分析,制订防范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在预防跌倒图文宣教基础上,要求科室进行针对化宣教,并用视频引起重视。
2、防止错误的手术部位、手术病人、手术操作。
3、监督各项护理安全制度的落实:如药品管理制度,提高用药安全性,保障患者护理安全。
4、加强执行医嘱的环节管理:要求每日医嘱大查对,强化执行医嘱的准确性,有疑问及时与医生沟通,静脉输液要求按规范核对,医嘱执行有严格核对程序,控制静脉输注流速等,进行各项操作时主动向病人或家属解释取得理解和配合。
5、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各科室每月上报风险事件,每季度进行汇总分析并改进。
6、加强危重及手术病人转运安全管理。医技科室备用抢救物品,院内统一要求填写危重病人转运记录单。
7、护士长分两人一组每周夜查房两次,对存在问题汇总并反馈。
8、认真落实“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提出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每季度汇总反馈。
二)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1、检查护理质控小组人员变动情况,包括压疮质控小组等。
2、由医院护理质量委员会督促各护理单元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按护理质量分析评价标准,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反馈、整改和评价并由护士长做好上报工作。
3、每月由护理部质控组进行全院护理质量检查,护理部每月行政查房2次,护理部负责每月每季度检查结果汇总并及时反馈。
4、坚持每季度召开护理质量委员会,对全院护理质量存在问题如1压疮、跌倒、坠床进行汇总、分析,寻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不断完善和调整护理质量管理方法。
5、护理病历:进一步规范护理病历书写,按浙江省中医护理病历质量检查标准,体现专科水平及动态变化,在护理病历书写中,要求 “写我们所做的”、“做我们所写的”,病历书写与临床不可脱节,以更好地进行循证护理。对现病历及归档病历进行检查并反馈。
6、规范出院随访工作,提高病人满意度。
7、实施目标管理,要求全院护理质量达到以下指标:
1)、住院病人满意率≥90%
2)、基础护理落实率100%
3)、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100%
4)、病历书写符合率≥95%
5)、抢救设备完好率100%
6)、护理事故数为0
7)、护士基本理论平均成绩≥85分
8)、护士基本技能平均成绩≥90分
三)做好紧急人力资源调整预案及相关人员培训
1、成立项目小组,制定名单
2、相关培训
四)、突出中医护理特色,提高临床护理效应
1、采取中医护理措施,体现辨证施护,并能正确应用中医术语,积极开展专科(专病)中医特色护理。
2、积极开展中医操作,加强宣教。
3、科室每季度对中医特色护理进行评价并制定改进措施,护理部针对全院中医护理操作情况每季度予以评估。
4、中药帖敷治疗压疮自制1号方,2号方,效果明显病人反映良好,积极在全院推广。
5、提高护理人员中医操作及理论水平,邀请院内专家理论培训,理论考核1次,要求全院护士考核通过。
五)加强在职教育,重视内涵素质:
1、加强护理人才梯队的培养:
(1)护理管理人员培养:选派护士长及骨干外出学习,回来后制作PPT汇报;
(2)年轻护士培养:选派手术室,骨科、外科骨干护士台州医院进修
(3)完成20xx继续教育登记工作
2、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及技能考核:
(1)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每季护理部组织疾病查房一次(中医疾病查房2次),不定期进行疑难病例讨论。
(2))对全院中级职称人员进行护理体检考核。
(3)全年三基理论考试两次,中医理论考核一次,操作技能考核一次。
(4)护士长每季对本科室护士进行专科知识考试一次,护理部定期抽考。
(5)毕业分配人员岗前培训并通过考核,对工作三年内护士每月安排一次理论或操作培训考核。
六)、实习生带教工作:
1、20xx毕业生于3月份正式结束。
2、妥善安排20xx年实习生各项工作:包括接待实习同学、、制定临床实习带教计划、安排实习科室轮转等。
3、每月理论培训一次,
2、系统设计思路
采用PDCA的管理思路,以标准数据集为依据,结合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的需要,系统预先将检查点分类贮存,建立切实可行、较为全面的质量检查模板,根据每次检查的重点从检查模板库中生成不同项目、不同分类、不同权重的质量检查评价表。检查时,质控组、护理部、夜查房护士长等多种角色人员,通过护理质控移动终端或者PC终端进行数据采集,形成质量登记的数据来源。检查完毕,系统自动统计分析并输出各个护理单元和各种项目质量的分数和达标率。然后,护士长和护理部主任依次对检查结果数据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自动反馈给对应科室进行整改,整改结果再汇集到检查组进行确认,最后生成问题汇总的列表。同时,系统可按需要生成各种监控分析图表,反馈到护理管理工作中去,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起到对护理质量的监控作用。
3、系统功能设计
从护理质量管理内容和角度出发,结合信息化特点,系统将涵盖标准元数据管理、质控检查模板管理、移动平板客户端、检查结果汇总、质量改进反馈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等模块,实现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化和控制数据化,为全方位考核护理质量提供了评价标准。(1)质量标准元数据管理护理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质量管理指标去衡量、预测、评价、评估业务活动开展的情况,管理者根据指标的数量变化来指导决策。因此,在设计时,理解各个指标的内涵和属性,即指标的元数据定义。通过元数据管理模块,实现对指标元数据进行增、删、改。(2)质控检查模板管理质控检查模板管理包括:①检查标准定义;②检查项目设定。其中,检查标准定义,即把质量标准元数据生成符合本院特点的检查模板,模板包括检查项目名称、所占的权重、对应的元数据指标、所占的分数等。同时,还可以定义检查过程中常用到的属性,如考核类型,考核类型包括总体查、抽查、混合查等。在检查项目设定包括该周期内要检查科室、检查组成员名单、检查结果的默认达标线、特殊科室的特定达标率、检查结果的默认合格率等。(3)移动质控检查终端本系统设计了基于Android系统的护理检查移动终端,实现护理质量指标的实时采集和各项检查结果的实时上传。该模块包括:①获取数据,将护理质量检查模板下载到平板电脑上,在有无线网络的环境下选择检查项目、年月将数据下载。②数据录入,检查人员将平板电脑随身携带到检查病区,选择要检查的指标、科室,选择床位、护理级别。以三级菜单联动方式显示所有的需要检查数据,包括扣分原因、扣分值等,对于常用的扣分原因,系统还定义了扣分模板实现快速选择。③同步结果,如果病区没有无线网络,检查结果则定时以脱机的方式保存在本移动终端上,在连接到网络后,可自动同步检查结果。(4)检查结果汇总系统自动生成护理质控月、季报表、护理安全事件表和护理质量评价表,主要功能包括:①已查数据列表,包括病区、得分、合格率、是否合格、检查时间等,并根据检查条件进行过滤显示。②扣分明细列表,实现数据的二次钻取功能,将已查的数据分析,得出扣分明细,包括检查时间、病区、标准、扣分原因、扣分值等。③未查项目列表,系统通过自动比对得出漏查的科室及项目,以消息方式进行提醒检查人有未完成的检查任务。(5)质量改进反馈管理该模块是将PDCA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护理质量反馈,该模块包括:①检查反馈表生成,将检查结果中有扣分的指标项,以科室为单位进行归类,生成包括科室、扣分项、扣分原因的反馈表单,管理人员可以在自动生成的反馈单修改,通过预定义的反馈流程发到对应的科室。②流程跟踪,系统引入流程引擎技术,实现从质控小组成员到护士长整改,最后到护理部评价的全电子流程化管理,实现每个流程节点的办理人、接收时间、办理时间的实时跟踪,形成持续续改进的闭环管理。③消息提醒,以消息方式将整改问题下发到科室,对于未反馈、未整改的记录进行系统预定义的公式进行扣分。(6)数据统计分析本系统运用了质量改进工具中的柏拉图管理法、水平比较法、要因分析法的理论,以柱状图、饼状图等形式对各种总分排名、科室排名、扣分排名等进行统计;同时对多种指标如科室、得分、合格率进行多维度分析。
4、应用效果
在该标准基础上,系统立足医院的管理实践,以实现护理质量的信息化管理。目前该系统已经投入使用一年多,实践表明,本系统的应用达到了以下效果:(1)检查标准的量化和推广通过统一的标准收集医院护理质量数据,对护理服务的实施情况和服务效果进行全方位检查和督导,并评价医院开展的总体情况,为全省护理质控的推广提供参考,形成全省性的统一化标准和信息化规范。(2)检查速度和质量保证克服已有护理质控管理系统的手工申报难、报表人工统计分析慢、信息反馈周期长的不足。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实施后,改变传统手工方式把检查结果录入到PC终端的检查方式,工作效率比以前提高,每月护理质控所需时间缩短,护理质控抽查及追踪检查时准确性、针对性、实时性提高。(3)质控流程优化,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护理人员将移动终端随身携带访问病人,实时录入内容,系统将自动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将传统的终末质量控制,转化为过程质量控制。同时,本系统对重点环节实时跟踪质量控制,极大地提高了护理质量持续质量改进。(4)决策作用质控管理自动化,通过软件系统实现护理质控月报表、护理质控季报表、护理安全事件、护理质量评价表的电子申报及智能化统计分析,各统计数据可以直接关联具体事件明细,方便了护理质控管理。同时,将质量改进工具的理论置入系统,使系统的分析功能科学化,通过系统加强反馈控制的行为,克服反馈控制中因时间差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护理缺陷,使控制变得积极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