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5 09:26: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学的魅力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单纯从经济或技术角度寻找解决方案,已不能摆脱人类面临的生态困境,只能使之更加恶化,成为“自我毁灭的经济”[1],必须从哲学、伦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多视角审视人类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探索管理人类活动和地球环境、保护人类的经济与生态成果的新途径,兼顾多种约束条件的生态经济学则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2]。作为一门研究自然界管理与人类社会管理之间关系的学科,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是生态学与经济学两门研究对象交叉的学科[3],21世纪以来逐渐成为全球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受前辈熏陶,本人从大学伊始就热爱这门学科,并在毕业后展开了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20年前,率先面向全校近20个专业开设了专业选修课与通识课,每年2个学期约400人参与了此课程的学习。多年来,为吸引更多专业的学生参与此课程的学习,本人一直在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策略,试图营造一个魅力课堂。现将课堂教学策略总结如下,供同行们批评指正。
1课堂教学的八个策略
1.1顶天立地———将复杂原理融入日常案例
生态经济学的理论贵在应用。在课堂上讲解理论时,教师要把复杂原理融入到日常案例中,单纯讲解深奥的理论,会导致课堂枯燥,学生无法理解。例如,何谓生态农业的“相居而安”原理?通过引入河南兰考泡桐树与小麦间作的实例,并引用人民日报的报道“兰考如今‘吃’泡桐”加以佐证,“农桐间作”可以实现“林茂粮丰”;同时引入山东、山西等省的桑粮间作实践实现了“树上百斤茧,树下千斤粮”[4]的案例来阐释“相居而安”原理及其应用。在讲授“生态农业”的整体性原理时,采取设问方式:假如愚公学习了生态农业的基本理论,他还会移山么?通过“愚公移山”的有趣故事告诉学生因地制宜地进行立体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如果愚公采取了“山顶造林戴帽子,山坡种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建棚覆膜围裙子,沟道打坝蓄水穿靴子”[5]等“林、农、牧、渔”立体模式,他不仅不会去移山,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态效益。无怪乎后人道:“杨柳下河滩,果树上半山”、“高山松树核桃沟,溪河两岸栽杨柳”。
1.2引经据典———借课堂教学模拟现实情景
在讲授循环经济时,丹麦卡伦堡常被作为经典案例。它将生产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实现了企业间的良性循环,被誉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圣地”。结合这个经典案例,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模拟现实情景,回答如何实现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新疆石河子市国家生态工业(造纸)示范园等循环经济的发展?在案例选择时,还要注重选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案例。例如,在讲授生态农业专题时,通过学校发展油菜生态经济的实践,告诉学生油菜全身都是宝,其利用符合低碳经济发展,且从油菜的育种、播种、施肥、收割、压榨、残渣的利用以及西北青饲料油菜的种植、生物柴油的制作等全过程涉及到各专业的先进科技[5],要求其乐学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更好地为发展生态经济服务。
1.3举一反三———用发散思维推演科学模式
课堂教学中采用类比、对比等手法,激励学生发散思维,不仅增加课堂趣味性,更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用发散思维推演科学模式的效果。一是采用对比法。发展生态农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绝不可东施效颦。否则,同样的模式,会导致相反的结局。例如,“稻虾连作”在江汉平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但在云南的梯田区却适得其反。据报道,江汉平原的潜江市通过稻田养虾,实现一田两季、一季双收、一水两用、一举多赢、高产高效的目标。2013年,潜江市“虾稻共作”平均亩产小龙虾200公斤、稻谷626公斤,亩平纯收入4000元以上,比单一种植中稻增加3000元以上。全市龙虾养殖基地已达22万亩,其中“虾稻共作”面积突破2万亩,向欧美出口年均创汇近1亿美元,养殖规模、加工能力、能力出口创汇连续4年均居全国之首。但在云南元阳的梯田景区实施稻田养虾却适得其反。由于小龙虾是打洞高手,将梯田田坎蛀空,只要田里放水,就会到处渗水,导致梯田无法栽种,美丽景观也不复存在。由于哈尼梯田曾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被国家文物局列入2013年正式申遗候选名录。为此,红河州、元阳县两级政府从2012年开始,每年还得出资110万元购买农药清剿小龙虾,导致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出现负值。另外,在长期发展中,我们从“绿水青山不如金山银山”的教训中提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甚至“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乃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比今夕,我们充分认识到发展经济始终离不开可持续发展,要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二是运用类比法。生态经济学中“互惠共生”原理主要是利用农业生态系统中各种群间,由人工诱导多种共生互利关系,以加强物质内循环利用,既提高生态效益,又提高经济效益。例如,稻鸭共育技术[6],即在水稻田里养鸭,不仅获得了“稻香鸭”,还收获了有机稻,经济价值倍增。运用类比方法,提问学生现实中还有哪些发展模式?再通过案例推演出稻田养鱼(浙田联合国非遗项目)、稻田养虾(湖北潜江)、稻田养蟹(江苏宜兴)、稻田养鳅(广东惠州)等科学实践,均能实现种植与水产养殖双赢。
1.4千奇百趣———靠新型科技繁荣绿色经济
奇特的细菌可以将秸秆变成有机肥料,减少污染。例如通过武汉晚报上刊登的“‘神奇细菌’光谷造,吃下秸秆‘拉’绿肥”的案例,告诉学生将来对付堆积如山的秸秆不用焚烧,会导致乌烟瘴气,而是通过这种神奇的酵素菌,经过7~20天,就能将废弃秸秆发酵成为有机肥料,通过发展绿色经济,提高效益。奇特的途径可以变废为宝,提升价值。谈及“猫屎”,人们便会恶心,但是你听说过“猫屎咖啡”么?这玩意又称麝香猫咖啡(CivetCoffee),它可是世界上第二贵的咖啡,1公斤约400美元,是由麝香猫吃下成熟的咖啡果实再从粪便中排出,经人们提取加工而成的。由于经过麝香猫胃的发酵和消化系统的作用后排出体外的咖啡别有一番滋味,所以,“猫屎咖啡”不仅实现了变废为宝,而且还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价值倍增。奇特的工艺可以实现“尿变水”,循环利用。据长江商报报道“神九航天员将实验‘尿变水’”,品质超纯净水,告诉学生神舟九号将首次通过动态水气分离装置将航天员的尿液进行水气分离,实验尿变水,且地面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尿液转化水的品质超过一般的纯净水品质,虽暂时不饮用,但可以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告诉学生这些千奇百趣的案例都蕴藏着新型科技,要始终意识到“废物是下一个生产环节的原料,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人类可以通过创新现代科技手段来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提升综合效益。
1.5正反对抗———用课堂思辨激发专业兴趣
在生态经济学课堂上,正反对抗赛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例如,采用随机分组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正方辩题为“先发展经济,再保护生态”,反方辩题为“先保护生态,再发展经济”。尽管双方都竭尽全力查阅大量资料、伶牙俐齿地争论得面红耳赤,双方却很难一分高低,辩论本身就没有胜负之分,答案在于教师的“亮剑”评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没有先后之分,两者不可偏颇。不能只发展经济,不保护生态;也不能只保护生态,不发展经济。因为不发展经济是等死,破坏环境是找死,存活的出路在于发展生态经济或者循环经济,这也是课堂设计辩论赛的初衷。另外,还结合教学内容,临时设计一些思辨题目,例如,水电开发是否既生态又经济?是生态的一定环保,是环保的一定生态?教师将赞成者与反对者分为两组,请他们各抒己见,然后结合讲授的理论与方法加以评述。通过课堂思辨,学生不仅学好了专业知识,还可以激发其课程学习兴趣。
1.6俗谚口碑———以通俗语言诠释科学理论
众所周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水土异也。由于农业生产受到光、温、气、肥、热等要素影响大,所以发展生态农业要因地、因时制宜才能收到良好效益。谚语道:“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透心”(光照重要性),“旱枣涝梨火烧桃”(湿度重要性)、“沙地花生粘土谷”(土壤重要性),“不冷不热,五谷不得”(积温重要性),“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肥料重要性),“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成就的吐鲁番的葡萄和西瓜”(昼夜温差重要性)。课堂上采用这些俗谚口碑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的顺口溜也富有哲理,例如“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天变灰,河变脏,生态环境在受伤”、“水源断,河流脏,百姓生活遭了殃”等都反映了目前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教师采用这些俗语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还起到了警示作用。
1.7文字游戏———靠精炼语言提升课堂情趣
一是巧用数字。在讲解生态经济的结构与功能等内容时,生态经济系统中有资源、环境、人口、技术、物资、资金、调控等7个要素,通过科学技术链、投入产出网这2个链接媒介实现了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人口流等5大功能,内容繁琐,学生难记住,但将其浓缩为3个数字“725”(7要素2链接5功能),学生立刻掌握。在讲授创意农业时,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农业专家今村奈良臣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首先提出其是“第六产业”[7],学生无法理解,但数字公式1+2+3=6、1×2×3=6,当把创意农业解释为发挥农业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的规模效应和产生乘数效应时,学生立刻就会理解创意农业为什么被称作第六产业了。另外,如何打造生态茶园?由于茶叶“4喜4怕”(即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暖怕寒、喜湿怕涝),通过播放福建安溪铁观音茶园种树视屏来加以例证。二是采用英文缩略字母。在生态经济学课堂讲座中,英文缩略字母的运用可以达到表达形象、便于记忆的功效。例如PRED系统、IPAT模型等。PRED是区域系统中人口(Population)、资源(Resource)、环境(Environment)与经济发展(Development)等单词的英文缩略。PRED系统中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四者之间在不同尺度上的相互协调是实现区域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前提[8]。而IPAT模型由美国生态学家Ehrlich&Comnoner提出,I、P、A、T分别是Environmentalimpact(环境影响状况)、Population(人口,以人数表示)、Affluence(富裕度,以人均年GDP表示)、Technology(技术水平,以GDP形成的环境指标表示)等单词的英文缩略,其中:I=P×A×T,模型反映了影响环境最直接的因素是人口、富裕度、技术及其相互间的作用[9]。三是使用谐音。在讲授生态农业时,使用谐音提问:农民也是“公雾源”(“公务员”谐音),也在“喂人民服雾”(“为人民服务”谐音)?再通过介绍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报告,告之畜牧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14.5%;引用中国社会科学网的报道,农业碳排放总量从1991-2008年均增长率为2.59%,约占碳排放总量10.43%,秸秆焚烧排放占比例最高为90.60%[10]。学生就会明白,农业原来也是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之一,所以规划或者管理养殖与种植活动时,一定要严禁秸秆焚烧、争取做到污染物的最大化循环利用。
1.8出其不意———依点名神器助长课堂威力
尽管上述策略可以有效提升课堂魅力,但由于选修课程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学习目的存在差异,教师要保证课堂出勤率、凝聚学生注意力、提高师生互动参与率,依靠强制点名已无济于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运用小程序开发了一款“点名神器”。课堂上启动它,可以辅助教师把学生的姓名、学号、班级等信息与其本人照片同时出现,且通过设置点击频率,经常违纪的学生将被自动循环累计,慨叹“点名神器每次重出江湖,总有些令人忐忑不安”、“助力神器伤不起”,起到了鞭策落后的效果;而平时喜欢回答问题、参与互动的学生,也会被神器记起,直呼“小神器真给力”,达到激励先进的目的。的确,小神器出其不意,帮助维护大课堂,显示大威力,也从侧面提升了课堂教学的魅力。
2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8个策略,生态经济学课堂深得学生喜爱,取得了良好效果,多年来获得学生点赞:教学内容生动、精彩、形象、贴近生活,引人入胜,概念掌握快,理论易理解;教学态度和蔼、幽默、寓乐于教、寓乐于学;采用互动式、参与式、案例教学,课堂激情、活跃;教学案例贴近现实,学完后觉得农业大有前途,有点想回家种地、养猪的冲动。的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有常而教法无常”。其实社会才是一个极其广袤的课堂,教师要通过课堂渠道,自觉地将精深的理论渗透到广袤的实践空间中,做到“润物细无声”。
作者: 胡银根 游红 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林自新,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2]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MichaelCommo,SigridStagl.生态经济学引论[M].金志农,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廖晓勇,张先婉.川中丘陵区坡坎形成地理过程特征探讨[J].山地学报,2000(4):123.
[5]胡银根,游红,杨钢桥.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发展探讨[J].生态经济,2008(6):112-114.
[6]赵火华.湖北省稻鸭共育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评价[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09.
[7]赵红梅.“第六产业”来了,你了解它吗[N].河北日报,2015-04-08.
作为国家战略物资资源的“煤炭资源”如何得到合理利用,成为了我国经济转型期需要直面的问题。我国经济转型期面临着压缩产能水平、优化产能结构等诸多任务,且在支撑实体经济发展上也构建起了许多举措。这就意味着,针对产能水平及结构的压缩和优化,需要规避对煤炭资源粗放式利用的状况;另外,对于支撑实体经济而言还需要拓展煤炭资源的使用价值,从而形成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石。正因如此,在经济学视角下对煤炭资源合理利用的路径展开经济学分析,便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从传统视域下来认识煤炭资源的利用路径,似乎应归属于工程技术领域内所需讨论的问题。实则不然,工程技术领域固然与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直接产生联系,但若在忽视了“成本―收益”比较的话,这种合理利用仍然是不可持续的。可见,这就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一 煤炭资源合理利用的经济学分析
在“成本―收益”分析框架下来对煤炭资源合理利用进行分析,可以从三个层面展开,即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建立在三个层面上的分析,将从国家、区域、企业等三个角度展开分析。
(一)宏观层面上的经济学分析
借用经济学对“宏观”的界定,这里主要指向国家范畴。作为化石能源的煤炭,因其的生成期远远超过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所以我们一般把煤炭资源看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但对于发展国民经济来说,煤炭资源通过一系列的价值变形支撑着下游实体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煤炭产品――电能――实体经济发展。与此同时,由电能所延伸出的民用需求则关系到广大民生问题的解决。不难看出,在宏观层面上所进行的经济学分析更加关注煤炭资源所释放的外部性作用,而采取集约化的开采利用则将从整体上增大这种外部性。
(二)中观层面上的经济学分析
中观层面在空间范围上主要指向区域,这种区域性在本文则主要是指一个省级行政区单元。从我国主要产煤区的分布来看,山西、内蒙古、陕西等区域深受资源型经济的束缚,主要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等不足。因此,山西省一直强调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但转型的起点仍需要依赖于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这就意味着,这些资源大省需要在合理利用煤炭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下的经济发展模式。关于这一点,对于那些其它资源丰富的区域同样如此。
(三)微观层面上的经济学分析
微观层面则是以煤矿企业为考察对象,而展开的经济学分析。众所周知,受到下游实体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影响,上游煤矿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持续低迷。在经济层面主要表现为,煤炭产品销路不畅、滞销煤炭产品大量库存。在这种资金循环受阻的状况下,煤矿企业将难以完成减能增效的目标。因此,合理利用煤炭资源便表现为,优化煤炭产品深加工和废物利用等方面。
二 分析基础上的现状反思
反思的目的在于为下面的路径构建提供切入点,为此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现状反思。
(一)针对宏观利用的现状反思
上文已经指出,国家范畴针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加关注它的正外部性作用的发挥。这种作用的发挥与当前压缩煤炭产能水平并不矛盾,在引致需求导向下应建立起可持续开发的战略构想,而这种战略构想将实现煤炭资源有序、有利的循环应用。然而,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利用态势,仍局限在微观主体的利益驱动范畴下,因此唯有引入国家的公权力方能改观当前的窘状。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建立,宏观利用也将更应重视规避负外部性因素的存在。
(二)针对中观利用的现状反思
在财政分灶吃饭的财税体制下,区域政府在面对煤炭资源利用时存在着多元目标函数,即融合的有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特别对于那些资源大省的区域经济发展而言,通过出售当地煤炭资源似乎成为了最为直接的地税来源。然而,随着塌陷区的日益增多和地区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也被证明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基于这一现状的反思应更加关注煤炭资源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转型的共生效应,从而建立起“既脱离单一煤炭经济但又利用煤炭经济”的辩证发展观。
(三)针对微观利用的现状反思
煤矿企业成为了利用煤炭资源的执行者,也是承担煤炭资源利用红利和损失的接受者。针对我国煤炭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应在企业内部构建起压缩产能和优化生产利用的双管齐下模式。这种模式的建立不仅需要借助企业管理层的战略意识,也需要通过区域、国家层面的制度倒逼来强化。这样一来,实则就将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层次串联起来了。
三 反思引导下的路径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反思引导下,针对煤炭资源合理利用的路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构建。
(一)加强利用的成本收益分析
我国的健美操运动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初,健美操在短短的20多年内,迅猛地发展,且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在国际比赛中我国健美操运动的成绩一直不算理想,直到2004年我国才在单项成绩中实现了第三名的突破。影响竞技健美操水平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难度动作的编排及完成情况。在竞技健美操的规则中,“舒舒诺娃”动作被划分为D组难度,在各种竞技比赛中,健美操运动员们对它都十分重视。早“舒舒诺娃”训练的过程中,如果落地动作在技术上掌握不当,会让运动员产生一定的损伤。所以,从保护健美操运动员的角度出发,对“舒舒诺娃”动作进行研究是很必要的。
一、“舒舒诺娃”空中动作部分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表明,面对下列表1的动作环节问题1,66%的人在完成“舒舒诺娃”双飞燕起跳后,选择了双脚向侧后方划腿并拢。但在现场测试中,90%的人选择的是双腿侧后下方划腿并拢的。完成“舒舒诺娃”动作需要的基本素质是柔韧素质及肌肉控制能力。从表2可以看出,在柔韧三叉素质测试中,所有运动员的“左、右腿前后纵叉及横叉”都能够达到180度,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柔韧素质并不是完全决定“舒舒诺娃”的因素。除此之外,还必须改进肌肉控制及协调能力,才能提高运动员完成“舒舒诺娃”动作的质量。
在动作环节2中,66.6%的人员在这个动作的胸部姿势上选择了微弓胸,而在现场的测试结果中,90%的人员采用的也是微含胸姿势。从运动生物力学来看,在做这种动作时,采取直胸的姿势可以相对拉长胸部肌纤维,但由于力矩比较长,所以在落地受力时这一动作对上肢的各肌肉控制力要求比较高,微含胸的姿势可以相对缩短胸部肌纤维,减少力矩,有利于在受力时自身的控制与保护。而腹部着地则容易因为震荡使身体有不适的感觉,所以在动作训练中胸部应该尽可能地保持微含,让整体视觉上看起来是平直的,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舒舒诺娃”落地阶段
从“舒舒诺娃”空中动作部分的访问和现场测试结果表中可以看出,关于落地环节的问题1,落地瞬间, 身体各部分如何顺序接触地面,在访问环节中72.2%的人员选择的是四肢同时支撑地面。在现场的实际测试中,也是超过70%的人采取的四肢同时支撑地面动作。在先前几年的“舒舒诺娃”动作竞技中,要求四肢同时触地并缓冲时躯干不能接触地面,不然将会被判无效或者扣除错误分数。站在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生物体要保持平衡必须有一定的支撑面,且这种支撑面积越大,物体越容易保持平衡。从表1也能看出,在受测试的所有运动员中还有30%的人实际上是上肢先支撑地面的,但这样比较容易增加腕部和肘关节的损伤几率。
在落地动作环节的第2个问题,即落地时, 上肢应如何支撑与地面中,通过调查得知,79.2%的人对这个动作的选择是上肢部分开肘关节弯曲缓冲支撑地面,在现场测试中,也确实是全部的运动员都选择了以上肢部位开肘关节弯曲缓冲支撑地面。这种状况说明,上肢部位肘关节弯曲缓冲支撑的动作从力学上是符合动量定理缓冲原理的。上肢部位高空落地支撑时,肘关节会从直变换到弯曲,将会对力与力之间的作用时间进行延长,这样一来也能相对减少肘关节受力。所以,“舒舒诺娃”在落地环节的第二个问题上,应该采取上肢部位开肘关节弯曲缓冲支撑。在第3个问题上,大家都选择了脚部为勾脚支撑地面。从力学上看,这种动作能够减少与地面的冲力,是合理的。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在“舒舒诺娃”空中动作部分中,当双飞燕起跳完成后,应该将双腿向侧后方并拢,在躯干部位上则应该稍微含胸,将腹肌略微收起来。在落地动作中,含胸收腹肌的同时,四肢需要同时落地,上肢部位应该双臂开肘关节弯曲缓冲支撑地面,下肢部位勾脚支撑地面。这样,才能保证这个动作更好的完成。
1.1植物的色彩美
景观植物本身的颜色即构成一景,表现出色彩美。同时植物景观随着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季节变化,不同植物的各个季相色彩构成了自然界五彩缤纷的色相景观,可以引起流动的色彩旋律,表现独特的季相美。
1.2色彩与植物景观设计
人们长期在彩色的世界中生活,积累着许多视觉经验,一旦外界刺激知觉经验发生一定呼应时,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感受。丰富的植物和多样的色彩营造不同意境空间组合的景观。因为不同的色彩搭配与使用的不同和产生的情感不同,能突出或模糊一个空间的气氛,立体感,大小比例等。例如,色彩植物作主景、色彩植物作为背景、以色块、色带等形式营造图案造型景观、以色彩表达意境等。
1.3植物景观的色彩构成规律
统一与变化。统一的布局将产生整齐和庄重的感觉,但过分的统一又显得太乏味和单调。因此,应该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只有这样,才会使人感到优美而自然。单色处理最能体现统一的色彩效果。使用相同的植物大面积种植,增强视觉感染力。
对比与调和。色彩的对比更具有吸引力的效果,而色彩的调和会使人感到舒适、安静和稳定。类似色在色相和明度上都比较接近,能取得良好的调和效果,有强化主题的作用。例如,在公园入口的主干道上,用四季海棠不同的变种,有红色花、紫红色花、粉红色花、浅红色花,设计成波浪形条纹使色彩过渡调和,形成彩带般流动性。过于强调对比,会显得凌乱;过于调和,会显得沉闷,这就需要设计者来把握好这个“度”。
节奏与韵律。节奏是景物简单地反复出现,通过时间运动而产生美感;韵律则是节奏的深化,通过有规律的变化产生富于感彩的律动感,使得景物更具有观赏性和抒情意味,秋色叶树种和春色叶的季相非常明显、四季色彩交替变化,体现出时间上的节奏与韵律美。
2.形式美原理
2.1简洁
在植物景观空间中创造简洁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简单的重复。可以通过植物的色彩、形态、质感来体现。具有相同的形状,质地,颜色的不同植物可以用这手法统一整个植物空间空间,既简洁又不单调,植物形态的简单重复将会给观赏者视觉上带来舒适与宁静感,并产生亲切感,一个空间中可以有多特征一致的植物重复种植,一般在形成覆盖式植物空间和竖向植物空间中运用较多,这种景观非常简单,没有丰富的变化,长期感受会使人感到单调。此外,在设计中更多可以采取植物族群重复的手法。
2.2多样
过多的大面积单纯构图会令观赏者感到沉闷单调,多样性的使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引发观赏者的兴趣。植物景观空间形式的多样性也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颜色,纹理的变化来体现。应该注意多样性的体现并不是过多的搭配,太多的变化,只会造成混乱,而应由某种植物控制且贯穿整个构图,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通过基调植物统一构图,利用重点植物形成焦点,具有多样统一性。在表现多样性同时,也要考虑统一的形成。
2.3均衡
在植物景观的构图设计中,首先要确定均衡中心。作为均衡中心的植物景观在形态、色彩上应该是强有力的,中心的明确可以避免构图的混乱。均衡还体现在景深方面。必须保持在视线前景、中景和背景植物的均衡,如果缺少了远景或背景,空间就没有了层次。另外前景和背景的形态、色彩处理应相对平淡一些,从而突出中景植物,形成均衡感。
2.4比例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比例适度是设计中的重要因素。合宜的尺度会使人感到亲切,唤起人们的感情。在对植物景观平面、立面的对比研究中,可以发现其中也蕴涵着典型的比例关系。因此在植物空间设计中要注意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群落之间的比例,乔、灌木比例,针、阔叶树比例、树木密度和树种比例等,使植物空间景观尺度得体合宜。
3.结语
植物景观设计应遵循美学原理,重视植物的景观功能。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根据美学要求,进行融合创造。不仅要讲求植物的现实景观,更要重视植物的季相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从而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创造“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只有在植物景观设计时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才能营造出完美的植物环境。美学便是其中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
参考文献
从1980年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到2000年的新大纲,都无一例外地强调英美文学课程的重要性,原因非常明显:对原著的学习是提高英语基本技能最有效的手段。最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更是明确规定:“英语专业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能够读懂一般英美报纸杂志上的社论和书评、英语国家出版的有一定难度的历史传记和文学作品,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要点,并能运用正确观点分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仅从大纲来看,英美文学课程在英语专业教学中似乎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多数教授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师都能感受到这门课程所承受的冲击及面临的困扰。为此,国内不少专家学者纷纷撰文,指出英美文学课是英语专业教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专业课程之一,应尽快恢复它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此后王守仁、李公昭等多名教授也相继发表文章表达了对这种状况的忧虑,并提出了相应的反思意见。诸位专家身处著名学府尚有此等担忧,更何况身处普通理工类院校的英美文学教学者了。本文旨在探讨理工科高校英美文学课面临的困扰并提出了相应的反思意见。
二、困境和反思
作为英语专业本科的主干课程,英美文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目前理工院校的英美文学课程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对英美文学课新使命的忽视、适当教材的缺失、教学模式的陈旧,以及对电子传播媒介的过度依赖。如何改革才能使英美文学课重获新生呢?这种改革不可一概而论,应当本着“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原则。
1.对英美文学课新使命的忽视。在当今这样一个追求经济效益的社会背景下,文学在理工科院校学生的眼中已经成为老套且腐朽的代名词,外贸函电、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课程则成了英语专业学生的新宠。毋庸置疑,英美文学课几乎是唯一能从哲学、历史、文化、人生观等各个方面启发学生的课程,因此它在新的背景下具有了全新的使命:全方位提升理工类院校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作品的现实意义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例如富兰克林的《自传》、杰拉德的《伟大的盖茨比》给学生的不只是对美国文化的理解,更多的是对自我人生的思考和规划;霍桑的《红字》的作用也不只停留在理解清教文化的基础上,而更多的是在于伦理的哲学思考;庞德的《地铁站》也不只是教给学生意象的美轮美奂,而在于想象的魅力和创新的勇气;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启发学生的不只是种族的问题,而或许更在于整个世界的未来。在现在的形势下,我们这些肩负教书育人的教授者应当本着对英语专业学生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地审视英美文学课程所具有的新使命。因此,英美文学课在理工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不仅不能动摇,而且要继续加强,因为它是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2.适当教材的缺失。关于英美文学课教材选用的争论由来已久,同时,可用教材种类的繁多也成为英美文学课的另一诟病。笔者大致收集了20世纪80年代至今所出版的较有影响力的英美文学教材,编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如下: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杨岂深、孙铢,《英国文学选读》,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陈嘉,《英国文学作品选读》,商务印书馆,1982;陈嘉,《英国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86;杨岂深、龙文佩,《美国文学选读》,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吴伟仁,《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翟士钊,《美国文学选读》,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钱青,《美国文学名著精选》,商务印书馆,1994;胡荫桐、刘树森,《美国文学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陈嘉、宋文林,《大学英国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96;张伯香,《英国文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李公昭、高继海,《新编英国文学教程》,世界图书出版社,1998;王守仁,《英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陶洁,《美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戴桂玉,《英美文学欣赏教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从求学时代到教学生涯,笔者从这些前辈的心血中获益匪浅,然而,一种困惑亦随之而来:面对如此多的素材我们该从何着手呢?每一种教材都有自己的优缺点,1990年前出版的教材大多没有涵盖二战后的作家作品,1990年后的教材对这一点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但有的只讲文学史,有的只有作品选读,有的兼而有之却不免各有所失。
根据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在人文素养基础、文学研习氛围两方面的劣势,在教材的选定方面一定要有别于传统的英语专业院校,我们最需要的是将文学常识、文学史、代表作家典型作品相结合的教材。例如,在讲授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时,我们面对的往往是对诗歌没有太多认识的高年级学生,他们有一定的阅读理解力和相当的词汇量,所以理解行诗的意义及大致的主题不是他们的难点,而作者的创作背景、动机和十四行诗的特点才是讲授的关键。纵观现有的教材,没有一种能够将文艺复兴的背景、十四行诗的由来、莎翁十四行诗的特色、诗歌的格律及五步抑扬格的特点进行有机结合。由此可见,以“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为原则编写适合理工院校的英美文学教材是极为有必要的。
3.教学模式的陈旧。在如今的英美文学教学中,正在摸索成长阶段的理工院校大多沿用老式的“一言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剥夺了学生自己探索的乐趣。这种传统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手段、效果都与英美文学课程教学设置的初衷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鉴于此,笔者尝试提出建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把单一的语言教学活动转变为促进学生语言及其相关素质全面发展的过程,根据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的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这三个要素,建立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相适应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模式。
现以霍桑的《红字》第二章为例。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资料收集、影片欣赏、文献阅读对小说的主题、叙事策略和本身所含载的清教主义思想得以自我构建,让学生了解到女主人公白兰对清教主义道德思想禁锢的反叛,同时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立思考白兰胸前精致的a字的象征意义。人们对白兰的评价产生分歧的原因,小说把白兰与圣母玛丽亚作为对比的意图以及在本章结尾处白兰回忆场景的象征意义等问题。通过这样一种问题情景设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独立思维能力。在完成情景创设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互动的方式进行协作学习,然后学习小组之间通过交流协商和讨论来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从而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另一重要环节是效果评价。传统的学习评估注重终结性评价,尤其以期末试卷为主通过考试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这种学习评价方式不能客观、科学地评估学生对知识意义的构建情况,尤其不符合文学知识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和主体认知的特点。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设计出一套尝试性效果评价模式:学生个人评价+集体评价+与试卷结合的教师评价。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紧迫感和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对英美文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转贴于
4.对电子传播媒介的过度依赖。有较为完备的电子传播媒介及设施是理工类院校所具有的教学优势,然而有时这一优势会成为英美文学课成功的桎梏。一方面,电子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给英美文学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尤其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广泛传播,使得优秀作品家喻户晓。但另一方面,它对文学教学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们这些教授者的研习动力,从而将文学课变成“影视课”。影视作品注重视觉效果,过于直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使他们满足于了解作品的故事情节而不愿认真研读原著。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中虽然不乏精品,但大多数作品比较肤浅,只注重情节而忽视内涵,甚至有人出于商业化的需要把原著改编得面目全非,造成严重的信息丢失。
例如,20世纪美国杰出作家杰克·伦敦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也译做《荒野的呼唤》)描述了一条名叫巴克的良犬在坎坷艰难之后逐步野化,直至回归野性,重返荒野的历程。作家将其生活经历和感悟完全倾注于作品,因此便赋予主人公巴克复杂而多重的形象,同时使得主题也复杂化、多重化。该作品完成后不久便有一些电影公司将其改编为电影。加拿大制作的上映于1997年的《野性的呼唤》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小说与这部成功的电影在主题表达上有着一定的差距,小说旨在表达四大主题:适者生存的原则、原始本能的力量、个人主义思想及回归自然的思想,而在影片中我们只能看到适者生存这一主题得到了表现。
0引言
对住宅进行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以整体的、科学的设计理念,遵循事物的物性为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打造出具有特色的生态景观资源、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景观,使得居住在其中的人们能通过住宅景观感受到生态之美[1-2]。
1工程概况
郧阳新天地项目位于郧县滨江新区规划范围内解放南路与勋阳新路交汇处,项目分七期开发,其中郧阳新天地江南小区为项目第三期,用地面积为3.5506万m2。该项目将打造成一线瞰江大宅,独创亲水平台,私享汉江一线江景视野;在营造阔绰空间感时,并对独立空间进行花园式设计,其空间利用率更高,加上独一无二的江景资源,可谓真正意义上的一线滨江华宅项目。
2项目景观设计特点
(1)消防优化。首先,场地内消防登高面数量多、面积大,消防回车场位于场地端头,需要对消防登高形成的细碎场地、回车场问题进行解决。其次,当地对于消防登高面要求严格,必须全硬化铺装,登高面上不能做任何构筑物。在规范内对消防路网、消防回车场进行优化及多功能布局,使其在满足消防需求的同时又兼顾活动场地的功能,并在消防登高面铺装上进行图案优化,增加景观效果。(2)组织路网。在保证消防的基础上,组织园区车道、人行道、慢跑道,形成园区内清晰流畅的空间骨架关系。(3)景观构架。以路网为空间骨架,将园区内各个节点进行串联,硬化空间结合消防场地设计,加之健康跑道,形成整个景观结构。(4)地形塑造。通过土壤换填,打造微地形空间,打造层次丰富、空间舒适的小环境。不采用大面积填土堆砌地形,避免增加地库的负载及造价,而是采用局部减少或增加覆土的厚度,达到丰富空间层次的效果。
3郧阳新天地江尚小区景观设计主题
该项目坐拥子胥湖滨江公园,广阔奔放的江景与子胥湖滨公园的安谧气息构成了江景宅的风景。广阔美丽的汉江水养育了两岸一代又一代的子民,滋养了汉江人民似水的深情。汉江两岸人民对汉江有着崇高的敬意,通过汉江与汉江人民之间的故事,郧阳新天地江尚以“一条鱼的奇妙时光之旅”的主线来开展,演绎生活的故事。将鱼旅途中遇到的不同风景———梦幻的鱼、安逸的鱼、轻奢的鱼、追逐的鱼、欢快的鱼、悠闲的鱼、安静的鱼、愉悦的鱼和时光中的鱼,这些代表着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人的居住景观串联成故事的主线。
4郧阳新天地江尚小区景观设计策略
住宅区景观设计以生态优先作为设计的原则,意在将自然的美与景观的美相融合,推动人在环境景观内与景观各自然元素和谐共生。该工程根据园区不同功能属性进行景观设计,具体如下。
4.1乐溪花园区
小区入口承载着小区交通、防御及标志的功能,是居住者进入园区最先看到的住宅景观第一大节点。入口设计高大的法式门楼,并用石材干挂呈现高档的气质,再搭配简洁的欧式铁艺大门、特色浮雕,尽显住宅高端大气。穿过门楼映入眼帘的是迎宾大道,两侧是高大挺拔的银杏,呈对称阵列布置,再配上景观灯柱营造归家的仪式感。如图2所示,经过迎宾大道,到达第一个景观节点———乐溪花园(梦幻的鱼)。水中鱼形雕塑与阶梯状的景观叠水相统一,迎宾案名背后设置丰富的植被群,起到天然的保护屏障作用,从而也丰富空间的层次感、动感。流畅的水景层次分明,水中鱼型雕塑、草阶、小桥与岛的相互融合,构成一幅游鱼叠水的梦幻乐园,营造丰富的入口对景效果。简洁的景观建筑,鱼形景观亭、流动的水景、盎然的植物使得住宅区轻盈盎然、充满生机,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学设计理念。
4.2鲸奇乐园区
社区中最重要的功能中心———鲸奇乐园,将孩子带入童话世界,其中每个元素都激发着童趣,滑梯、秋千、草坡、戏水池、沙坑为孩子提供一系列丰富的娱乐体验(见图3)。色彩韵律的塑胶跑道及微地形的设置,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提供适宜的休闲娱乐空间,每一个游戏道具都是不同的故事场景,营造出“欢快的鱼”和“追逐的鱼”这两个主题故事线。同时,在周边的区域内还设计成人看护的座位、婴儿车专位、健身区等诸多人性化设计细节。
4.3鱼趣花园
鱼趣花园与运动跑道相邻,以动静结合的方式,通过高低错落的植物配置打造幽静的林荫空间,同时还设置适合小区交流、互动的休闲卡座及林下木制平台。在场地中心,通过绿植围合出内向的聚集空间,中间是大型阳光草坪和景观廊架,形成安静的聚集场所,居住者可以举行一些小型的活动,也可以给各个年龄段的住户提供休息、户外野餐等的场所。这里充斥着阳光、绿色体现自然之美,人们的笑声、追逐、打闹为寂静的环境增添一份生机,构成一幅春意盎然的美景,尽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的生态美学景观设计理念。
4.4复合功能活动区
复合功能活动区景观与宅间休息区景观为居住者提供优美的休闲、锻炼场所(见图4)。通过自然与人工之间的巧妙结合,打造便捷、舒适的休闲绿色空间,为居民居住环境带来绿色与生机。利用乔木、遮阳伞,形成庇荫场所,设置休闲座位方便居民休息、避暑。锻炼器材符合各个年龄段居民健身娱乐需求。利用树木、灌木,打造绿色环境,将娱乐空间转变为树木环绕开放性综合空间,形成绿色家园绿洲。在不同区域种植不同功效的植物,运用植物冠幅进行科学的组合,形成高低有序、纵横交错的绿色景观,营造清新绿色的环境,构建优雅生活氛围[4]。乐跑跑道以环形慢跑道作为景观主轴,慢跑道宽度设计为1.5m,可以兼顾2~3人并行跑步。在跑道上还有一些独特的设计:道路刻度、健身设施及奇妙的小装置,这些设置与跑道的颜色、材质上相互协调,在视觉上、情感上增加居住的秉性。乐跑跑道间隔几十米设置休息驿站,给居民提供热身、休息等区域,同时设置敏捷梯、田字格、框架、敏捷圈等,健身形式丰富有趣,带给居住者良好的健身体验。
5植物设计
根据不同功能区,植物设计策略有所不同。①入口形象区植物设计策略:对称的阵列式入口景观,营造归家仪式感,以乔木列植为主;坡地以开花草本为主,起点缀作用,美化入口景观。②社区宅间组团植物设计策略:此区域种植风格强调形态错落,乔木、灌木、草花、坡地按层次分布;步道两侧留出草坪空间,并采用堆坡形式塑造植物造景的厚重感。③商业步行街植物设计策略:在科学、安全的条件下创造活力的商业娱乐环境,在空间内运用孤植大乔结合功能设备,创造趣味性强的场地来吸引儿童在林荫下运动和挑战。
6小品设计
郧阳新天地江尚小区通过不同的鱼形小品艺术雕塑,在鱼儿的旅途中每一次的遇见都是一次美丽风景的邂逅,悬浮在水幕中的鱼形雕塑,像一群无忧无虑的鱼儿遨游在大海中,自由、愉悦地游动着,使居住者感受到归家般的喜悦。如戏水中的鱼儿与鲸奇乐园中的儿童相互嬉闹,营造快乐、童趣的世界。阳光洒入,轻质金属打造的小鱼散发出波光点点的微光,惬意的跳跃在水池中央,展现一幅恬静、优美的自然花园环境(见图5)。夜幕降临,时光中的小鱼散发微微光点,指引着人们归家的道路,星星点点的暖黄色光斑点缀着园区,打造出温馨、安静的夜幕环境。
7总结
生态美学理论下的住宅景观设计,应注重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营造绿色生态、健康自然的居住环境。坚持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路线,通过运用自然生态环境的巨大力量,进而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空间的温度、湿度,创造出绿色环保、趋近原生态的优雅居住环境。利用具象的生物形态作为设计符号运用到居住环境中,给居住环境带来新奇、有趣的体验,同时也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常程.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大观,2021(3):59-60.
[2]丁瑜鸿.生态美学视域下绿色室内设计策略[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3(1):97-100.
美国农业立法是各个利益集团妥协的产物,在年度法案(bill)获得通过成为正式立法(act)之前,美国国会、联邦政府和各个农场利益集团都要进行大量调研、游说活动,并进行政策辩论,提出有利于本集团的立法建议,最后付诸法律程序。作为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农场经济在美国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农场利益集团历来在农场立法程序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在美国联邦政府农业部和国会中,农场利益集团都有大量的人,参众两院的农业委员会在农场法案上有绝对的发言权,对于通过农场法保护美国农场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尚在实施的美国《2002年农场法》(全称为《2002年农场安全与农村投资法》,The Farm SP-curity and Rural Investment Act of 2002)将在2007年9月由新法替代,也就是2007年农场法。目前这项法案正在进行调研、听证和辩论。本文拟对影响2007年农场法案制定的主要因素,农场利益集团的不同立场,以及该立法的政治经济学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 影响2007年农场法案制定的主要因素
一般认为,影响美国农场立法的政治因素主要是国会政党力量对比、农产品价格走势和当年财政预算约束。①农场利益集团的游说活动也对农场法的具体内容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对美国2007年农场法案的直接影响主要来自农场经济形势发展、国会农业预算状况和WTO农业谈判进程。
《2002年农场法》实施以来,美国农场经济形势发展相对一直不错,其间农业支持政策发挥了重大作用,2004年牛奶和棉花补贴、2005年玉米和棉花补贴额度都很大,同时农产品出口强劲,其中2002年为533亿美元,2005年达624亿美元,只是2006年略有下降。②
从美国农场经济政策的运作上看,国会财政预算计划直接影响下年度农业支持力度,因为美国农业支持计划分属不同的功能性科目,年度预算确定后很难突破,除非拆东墙补西墙,或者由国会和总统额外增加支出。有些是强制性计划,如农产品价格支持计划和食品券计划,而农业研发与农业推广、农业信贷、农场销售服务和大多数农村发展计划则属于非强制性农场支持。2002年~2008年由农产品信贷公司(Commodity Credit Coopera-tion)执行的农场补贴每年平均达到115.43亿美元。③
美国国会研究发现,影响当前农场支持政策的国外因素主要是世界贸易组织农业谈判结果,包括现有承诺、新一轮谈判进程和结局以及农产品贸易争端的解决结果。①美国的“黄箱”补贴上限为191亿美元,主要包括牛奶和白糖补贴、农产品销售贷款、贷款不足支付及其他和单位产量挂钩的直接支付,还有反周期补贴、农产品储备计划、作物保险和信贷利息补贴等。“黄箱”支持很大程度上和价格变动相关,一旦国内价格上涨,这个上限很容易突破,而国内支持规则的改变又影响到农产品支持政策的走向。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贸易谈判主要涉及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三个方面,如果新的农产品贸易规则不利于农场支持,则农场支持方向就会改变。目前世界贸易组织谈判出现僵局,因而美国国内维持现行农场支持政策的呼声十分高涨。当农产品出口形势较好时,改变国内支持政策未必会有利于美国的谈判地位。2004年,世界贸易组织确定了未来新一轮农业谈判的基本框架,其中可能涉及到美国取消“出口强化计划”(EEP)或“牛奶出口激励计划”(DEIP)。在对待农产品贸易争端方面,巴西上诉美国棉花补贴获得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支持,所以,对美国来说,为了避免其他国家效仿巴西,在农业补贴方面最好的选择就是暂缓实施新农场支持计划。因此,农场利益集团纷纷表态,支持《2002年农业法》继续延期实施,延缓新的农场法出台。
美国农业立法决策中,从国内因素看,农场利益集团的作用仍然是决定性的,主要的农场利益集团包括农业部、各种农场协会、各州赠地学院等,②而实际上国会也是强有力的利益集团,或代表着不同利益集团。
2005年以来,美国农业部先后举行了52场2007年农场法立法论坛,其中农业部长亲自参加21场,③发表了5篇观点性文章,主要就水土保持、农村发展、能源与农村等三个问题阐述自己的认识。2006年9月美国农业部发表了《2007年农场法案主题论文:加强美国农业增长的基础》,探讨了国际农产品市场、美国农场主的竞争对策及国际农产品市场变化的因素等广为关注的问题。该报告的基本观点是,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美国必须保护农业,并一再强调主要关注4个问题:重视对科学和私营经济激励;强化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的能力,最大程度发挥美国农业保护政策的功效;投资科研和教育,解决病虫害问题和动物性疾病问题;向广大消费者提供准确的农产品消费信息。对于美国新一代农民就业,农业部提出从信贷投放、信贷担保、科研和教育方面帮助新农民,通过风险管理计划帮助新农民等。①这些成为美国政府制定2007年农场法的基调。
美国农场利益集团如农场主组织、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森林利益集团、教会组织等都在对新农场法发表看法。2006年7月27日,最大的农场利益集团“美国农场局联合会”(American Farm Bureau Federation,简称AF-BF)宣布,②鉴于世界贸易组织农业谈判结果尚不明朗,并且《2002年农场法》有利于政府支持农场经济,所以呼吁支持延长该法一年。另一大农场利益集团“全国农场主联盟”(NFU)近期也要求美国国会延期实施《2002年农场法》一年,③它们认为这项立法比以前的立法进步明显,现在通过新的立法将会使美国农场经济面临更大挑战。而在2006年1月,农场利益集团“全国农场主组织”(NFO)曾宣布,支持现行农场法继续实施一年④。赠地大学⑤也纷纷参加新农场法草案或建设性意见的起草,如衣阿华州立大学、
马里兰大学等。当然对于延长《2002年农场法》也有不同意见,如衣阿华玉米种植者协会(ICGA)认为应改写旧农场法,纳入“收入保险计划”。⑥不论是否支持如期出台新农场法,提高农场支持或维持目前的支持政策是争论的焦点。
2006年以来,美国参院农业委员会进行了8场听证会,听取对2007年农场法的看法,①农业委员会主席钱布里斯(Saxby Chambliss)明确提出,2007年农场法必须包含“安全网”条款。②国会众院农业委员会也在2006年1月开始听证程序,主席古德雷特(Bob Goodlatte)指出,新农业法必须正视世界市场的机遇和挑战。③国会来自农业州的议员代表农场利益集团或本州,也在表达其期待。
由一家农场基金会组织的2007农场法调研报告④发现,“从所有的结果看,农场主把生物能源视作农场立法的基本目标,同时也视为一项新的或者进行资助替代的优先项目。”在学术界,衣阿华州立大学连续3年召开“生物技术产业展望大会”,研讨生物能源工业发展问题。在2006年5月发表的美国农场局联合会政策计划中,明确强调对生物能源的广泛议题的全面支持。⑤2006年9月,美国农场局联合会专门召开了全国生物能源专题研讨会制定游说国会的计划。
由此可见,美国农场利益集团对新农场法的关注涉及的主要议题是,农场收入和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走向、水土保持计划政策和生物能源政策。农场信贷、农作物保险、畜产品销售、农业科研投入、农产品出口、农村发展等问题也是利益集团关注的重大问题,相信都继续会在新农场法中得到体现。但是,不同的声音仍然存在,如美国农业部在上述难题之外,更加关注农村发展问题,美国国会则需要充分在新农场法中代表其他非农场利益集团关心的问题,所以新农场法仍将是各方利益妥协的产物。而由于这项立法的管理对象是美国农场业,因而主要的条款涉及农业补贴、水土保持和生物能源问题。
二 2007年农场法立法的政治经济学
最初美国制定农场立法是为了解决农产品过剩、农场经济萧条和农场收入下降难题,这是从大萧条时期开始的,主要调整农场主、农村金融机构、农作物保险机构、农场合作社等农场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以参加法律制定的利益集团仅限于农场业。从《1933年农业调整法》开始,每隔一年或者数年颁布一个短期农场立法(也叫农产品立法)。随着农场经济的发展和越来越多的其他利益集团的介入,出现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农场法由主要涵盖农产品生产和水土保持等向综合立法转变。
(一)农场收入和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
在《2002年农场法》的农场经济“安全网”政策中,享受“农产品计划”补贴的农产品达25种,补贴项目有“直接支付”、“反周期支付”、无追索“营销救济贷款”和“贷款不足支付”等。农场“安全网”的目标是为特定农场主提供最低水平经济福利,同时提供风险保障。①以白糖和牛奶等农产品为例,通过限产和对糖的无追索贷款支持蔗糖价格和甜菜糖价格;通过提供购买保证支持牛奶及奶产品生产,一旦牛奶价格过低,政府即启动反周期补贴。在非市场价格支持手段之外,另有直接收入补贴,保证采购处理库存牛奶。《2002年农场法》实施后失去花生营销配额的农场主,还可以申请获得“赎买”支付。棉花补贴也由一种扩大到六种。因此,《2002年农场法》获得农场主的广泛支持。
反对农场支持政策者认为,高额补贴扭曲了农产品贸易,同时成为农场土地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限制了美国农产品竞争力,而且农业补贴越来越被少数大农场占有,显然不公正。支持补贴者认为,其他国家的补贴限制了美国农产品出口,而且国内补贴下降将导致农场土地贬值,从而降低了地方政府在教育、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能力,将直接影响农村地区发展。大农场利益集团则认为,大农场效率高,理应得到高补贴,政府不应鼓励低效率的小农场。美国国会农业专家沃马克(Jasper Womach)认为①,2007年农场法首先应当满足国内需求,其次,在世界贸易组织体制下满足美国农产品贸易需求,同时还要满足财政预算要求。
2005年美国农场净收入832亿美元,其中补贴高达227亿美元,②补贴主要流向大农场,而大农场利益集团的游说力量相当大,决定着政治选票。于是,立法、政策执行部门都在探索解决农场补贴难题,如限制农业补贴、控制农产品供给和进口配额问题、进行绿色支付问题(CSP计划等)、赎买农产品计划,或者把农业补贴分解到州等。最近美国农业部还提出了建立“农场整体收益安全网”计划(Whole-farm Revenue Safety Net Program).这是美国“农场收入安全网”的新发展,主要包括“收入稳定账户”和“农场整体收益保险”等措施。③如果新的农场法确定实施这项计划,将使美国农业补贴趋于长期化,并将影响到美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农业谈判中提出农业补贴新方案。这项建议的提出与美国当前农场集约度不断提高及世界贸易组织农业谈判发展有关。据统计,当前美国农场资产的专用程度维持在75%~85%上下,越是大农场集约度越高,所以资产价格波动很大,影响到收入稳定。④此项建议还基于另一方面考虑,即以往美国农场计划以当前或以往农产品生产记录为基础进行支持,因扭曲了农产品价格而广受诟病,而且价格信号失真也误导生产。
美国农业部认为,建立“农场收入稳定账户”可以通过促使农场主在高收入年份增加储蓄、在低收入年份提取收入激励农场主管理风险。迄今共提出了三种农场收入稳定账户计划:(1)农牧场风险管理账户(FARRM),允许农牧场主储蓄20%所得,并减免税收。储蓄进入生息账户,所得按年分配并纳税,农场主自行决定何时提取本金,政府在提取本金当年征税。每笔储蓄可存5年,实行先存先提原则。超过5年的储蓄不提取,将征收10%的罚金。该账户的资格要求是个人纳税户。农场主需在储蓄发生年份有未纳的联邦所得税才能减免税收。有资格参与该计划的农场主占37%,储蓄额约为35亿美元,预计减免税收9亿美元。
(2)反周期账户(CCAs),把农场主的特种储蓄控制在限额内,农场主根据需要储蓄,账户资金按照商业利率计息。征税限制在农场主5年平均总收益调整后的2%以内,每年不得超过5000美元,提款条件是调整后的总收益低于前5年均值的90%。提取总额限于当前调整所得提高到5年平均所得的90%部分。
农场主要想参加该计划,其前5年的平均所得应达到5万美元,或者自己属于有限资源账户。约有25%的个人业主式农场主具有加入该账户计划的资格,平均每个账户储蓄得到2100美元补贴。农场合伙人和小企业合
伙人也有资格参加,他们的储蓄总额可达3.62亿美元,在该账户中符合纳税要求的存款会超过32亿美元,政策成本达16亿美元。
(3)个人风险管理账户(IRMAs),通过对农场主提供包括税收减免和政府征税上限激励,促使农场主储蓄,农场主只要有收入即可参加计划。农场主储蓄实行税前抵扣,储蓄和利息收入只在提取时才征税。提款条件是收入低于前3年平均收入的80%,提取总额为当前调整的所得总额提高到3年平均总收益的80%部分。所有单个账户规模平均约为1000美元,符合要求的储蓄有27亿美元,总余额超过55亿美元。
上述三种账户计划旨在稳定农场经济,同时促进农场主投资。政府为此将减少数十亿美元的税收,但是这个补贴是隐性的,似乎并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协议。
农作物产量与收入保险是《2002年农场法》农场安全网的又一项新的发展。收益保险计划最早开始于1996年,现在有人提出农场整体收益保险方案,把农场的经营所得合并保险。①目前政府开办的实验性农场收入保险有两种,即总收益调整保险(AGR)和小型总收益调整保险(AGR-Lite),两种保险方案都是按照农场整体收益保险的原则实施的,作者预计未来美国农场收入保险的基本方向大致如此。
统计显示,参加总收益调整保险和小型总收益调整保险计划能够抵消调整农场总收入下降。农场主按照前5年农场平均所得记录,可选择65%、75%或85%水平投保,一旦收入下降到投保值以下,即获得赔偿,保险公司的理赔金额等于实际收益和投保值之差乘以投保水平。在已经开办的收入保险试验中,赔付率为75%和90%。两种保险试验均需要农场主提交年度农场规划,以便按照账户变动情况调整投保。两种方案的不足之处是无法全面建立农场整体保险,从承保对象看,是没有参加农产品产量和收益保险,包括多重风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障险、作物收益险和收入保障险的农场主,总收益调整保险不保约占农场收入35%的动物及动物性农产品,每个险种限赔650万美元;而小型总收益调整保险计划虽不限制动物投保,最高赔付额只有100万美元。由此可见,未来2007年农场法的补贴力度将高于《2002年农场法》。
(二)水土保持立法
相对于农产品价格支持立法,水土保持立法在美国农场业界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为期10年的农地休耕期到期后,这个问题更加引起关注,同时世界能源供给状况和近期美国乙醇汽油发展迅速,也为这个政策的延续添加了更多值得关注因素。首先,重视水土保持是1930年代以来美国农场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农业调整法》含有这项内容,《1936年水土保持与国内配额法》及《1938年农业调整法》都把它作为政府的职责,《2002年农场法》水土保持部分政策条款,也是前几个农场法水土保持内容的延续,这部分内容最大而且增加最多。其次,目前美国水土保持立法已经和限制农产品生产、提高农场收入结合起来,通过政府支付使农场休养地力,改善环境,同时提高农产品价格,又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要求,一举数得。美国对世界贸易组织的“绿箱”承诺导致水土保持投入在农产品政策中成为最重要的因素。第三,《2002年农场法》的水土保持规定在激励农业用地开展水土保持方面开了两个头,一是大幅度增加水土保持计划资助,二是通过“水土保持安全”计划(CSP)。美国国会研究报告①认为,农场利益集团将对新的水土保持立法条款包括资金分配、绿色支付、休耕土地面积和政策效果评价进行激烈辩论。可以预见,政府将分担越来越多农场主开展水土保持费用,而且通过绿色支付强化“水土保持安全”计划也是发展方向,这些对评价政策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土地休耕,由于现有土地休耕计划在2007年将届满,同时“水土保持保留计划”(CRP)合同也到期了,所以农场利益集团都很关心这个问题如何延续。一些利益集团开始了减少休耕土地的游说活动,这些主要包括希望扩大乙醇产量和希望降低饲料价格的农产品用户,但是野生动物组织想法恰好相反,强烈反对恢复更多“水土保持保留计划”用地。无论如何,土地休耕带来的生态功效和提高农产品价格的功效实为一举两得,于是美国每年大约有10%(4000万英亩)的农用地休耕,而参加CRP计划的农地也用3500万英亩,后者占用了2005财年美国水土保持预算的40%,除此之外还有湿地保留计划和草地保留计划等。①美国农场主充分尝到了土地休耕政策的甜头。
(三)生物能源政策
能源对农业及农村发展关系重大。2006年,美国农业部发表《2007年农场法主题报告:能源与农业》,阐明农业部在这个有关美国农场经济转型的重大发展和政策问题上的看法。研究显示,20年来美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与政府推动关系很大,美国先后出台了《1978年能源税法》、《美国2004年创造就业法》、《2005年能源政策法》(EPACT)和《1990年清洁空气法修正案》(CAA)。《农业部2000财年拨款法》在“水土保持保留计划”内实施农地生物收获试验计划和农产品信贷公司支持的“生物能源计划”,而《2000年农业风险保障法》中的《生物产品研发法》开始推动农业部和能源部在生物能源方面合作协调。《2002年农场法》第一次把能源问题纳入农业立法范畴,其中第九款制定了支持计划,资助购买生物产品以支持生物制造业,教育公众认识生物柴油的益处,资助具有资格的农牧场主及农村地区的小企业购买再生能源系统,并扩大3个、授权6项新的生物能源计划。从2000年12月到2006年3月,农产品信贷公司(CCC)的“生物能源计划”向生物能源制造商支付5.37亿美元,购买了25亿加仑乙醇和1.731亿加仑生物柴油。①美国生物能源用量的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石油能源的紧张,减少了美国环保压力,同时为美国大量农场休耕土地重新投放提供了可能。
美国农业部提出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主要措施为:(1)扩大政府直接干预,措施包括提高“再生能源组合标准”(RPS,即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水平;把可在生能源的税收支持政策延期到2015年之后;只有在生物能源税收激励无效后才停止该政策;制定加速使用可再生能源设备折旧投资政策;建立用于建设高压传输设施、风能或太阳能发电、地热发电、煤田沼气开发等特种用地的贬值补贴;利用纳入“水土保持保留计划”用地加速生物种植和风能开发;重新启用农产品信贷公司的“生物能源计划”等措施。(2)扩大政府间接干预。通过全国性农业研发计划支持植物纤维制造乙醇;创新金融工程支持生物技术经济;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研发、实验和商用前期研究空档进行资助;推动生物经济教育和探索;提供农村发电和送电需求。②
美国国会研究报告③指出,对于生物能源的生产急需继续改进现有技
术,开发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美国现有农场能源生产还无法显著减少对石油产品的依赖,同时快速增长的生物能源需求似乎影响到食品、饲料和工业加工用的生物原料。国会农业政策专家亚克布西(Brent D.Yacobucci)④指出,由于美国各级政府的激励和强制政策,生物能源的需求非常旺盛,但是由于产能等问题,很可能会刺激降低关税进口乙醇。“国会将继续对乙醇燃料和环保成本收益问题保持兴趣,同时也会关注美国燃料市场的效果。”近期美国国会关注生物能源问题,焦点主要集中在:(1)重组汽油(RFG)氧化要求与甲基叔丁基醚(MTBE)添加剂退出问题;(2)可再生燃料标准;(3)混合燃料;(4)酒精燃料税收激励政策;(5)从加勒比海地区进口乙醇问题;(6)对使用双燃料车辆的经济支持问题。国会所体现的政策意图是,任何清洁能源或生物能源问题与现有能源的生产消费密切相关,即使讨论也应当共同进行。
美国各州也纷纷通过税收政策、刺激生产政策和生物能源消费政策,强制推动生物能源生产。例如,2004年明尼苏达州规定生物柴油销售必须达到2%,从而创造了1600万加仑的市场。现在美国各州最少有一个推动使用再生能源的计划。另一项推动来自“再生能源组合标准”(RPS),强制发电企业使用可再生能源,现在已经有华盛顿特区和其他20个州接受了“再生能源组合标准”。
如上所述,农场利益集团、美国农业部、国会及地方利益集团在美国能源问题上的政策思路差距很大,难于达成一致。篇幅所限,本文无法对石油利益集团的政策行为和在2007年农场法案中的政策思路进行分析,但这个因素是无法回避的。
三 结 论
一、前言
伴随着教学方的不断改革创新,各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不仅积极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还要尽力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让学生学得更有乐趣。高中地理知识面广,且很多知识点相对复杂,学生要想完全掌握十分不易。为了使学生对地理课堂充满兴趣,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巧设情境,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充分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提升地理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高中地理多媒体情境教学的特点
1.直观的对教学内容的表达
多媒体技术下的情境教学是现代教育领域所采用的最为先进的教学模式之一。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难以表述、学生难以把握的抽象的内容、复杂的地理变化过程、细微的组成结构等,多媒体都可以通过图片表达、动画模拟、细节展示等手段予以妥善解决,它将传统教学中“粉笔和黑板,教师一人讲”的模式彻底打破。不仅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效果,而且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一级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地理教材高一上册“气象灾害”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图片来展示出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的相关具体图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尽可能的使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通过多媒体表现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强画面的直观感,进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紧接着又放映出一组正常的气象图片,让这些优美的气象图片和之前极端的气象灾难图片形成鲜明的对比形成巨大的反差,为问题的提出提前做好情境的铺垫。
2.声情并茂,调动学生兴趣
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具有感染力强、形象生动的特点,可以加强视听的效果,让学生有一种彷佛亲身体验过的感觉,清晰的画面、明亮的色彩、动听的乐曲、简明而不失内涵的旁白解读,对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把握和理解,是仅凭教师的语言授课无法比拟的。
3.动态新颖,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地理教材高中地理必修3中“荒漠化的防治”这一具体内容时,可利用多媒体的手段设计下面的动画情境来表达荒漠形成的原因:①人类过渡开采,过度放牧和过渡开垦。②土地缺少了水分和养分,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而在没有了植被的保护的情况下,的地面极易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③久而久之形成荒漠。学生通过对模拟动画的观赏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动画中所展现的场景,分析探讨土地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这样创设情境进行地理教学,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课堂质量明显提高。
这种课堂模式,真正的体现了情境教学的要求,突破了传统课堂的禁锢,用动画的方式将相关地理情境模拟出来,清晰的表达了相关的课堂内容,同时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学得更带劲,进而提高了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的使用策略
1.传统手段与多媒体创设情境相结合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只能对教师的授课起辅助的作用,师生交叉互动、学生之间的分析讨论也都只能起到开拓思维,深入记忆理解的作用,都不能做到完全的替代教师对知识点的讲授。所以,只有将教师的讲授和多媒体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把握知识点。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材中有关“时区”的计算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手段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自主的进行思考和计算。但教师在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时还应当通过黑板的板书表现解题的具体思路,这样能让学生更透彻的理解解题的方法,进而达到对内容的彻底掌握。由此可见,在地理课堂的教学时,应将多媒体情境教学和传统的教授式的教学方式相结合,积极发挥它们各自的长处,使多媒体的情境教学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起到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的作用,进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2.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课堂情境时,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灵活施教。即在对情境进行创设时要考虑到学生群体以及学生个体的因素。要规划好合理的“路径”以及“台阶”,以便引导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认真的观察,积极的思考,把已经学过的知识能顺利的移到相关的情境中解决问题。此外,情境的创设要对学生的思考、讨论、参与以及师生互动有利,并且要改变传统中教师一人讲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与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情感因素,使学生在地理课堂上敢想,敢说,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结语
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现代教学提供了更方便更有效的手段方式,在运用多媒体的技术进行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只有从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同时结合多媒体技术的相关特点,不断的探索,大胆创新,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情境教学的优势,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陶亮.高中地理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3).
著名学者波普尔曾将本世纪下半期以来的人文学界,评价为到处都流行“皇帝的新衣”,其主要表征是似是而非的雄辩和言之无物的高谈,回避对实际问题作尽可能简明的处理,热衷于玩弄概念的叠床架屋的游戏。为此他特地在《反对大词》一文里提醒我们,“决不应当佯装知道任何事情”,“决不应当使用大词”。在他看来,一个知识分子所做的最糟糕的事就是给他的同胞留下一堆故作深奥、令人迷惑的文字,“任何不能简单、清楚地讲话的人都应住口”。这无疑是真知灼见,因为含糊不清的表述并不仅仅是一种文风问题,而是意味着思想的晦暗与意图的游移,因而常常成为各种伪问题的根据地。这对于一般的人文学术是极大的干扰,对于美学研究更是具有毁灭性的危害。因为审美文化作为一种感性存在具有一种感觉的“直截了当”性和清晰性,对于这种存在,“语词的密林”本身就已是一种障碍。唯有以简单明快的方式尽可能减少概念的枝蔓,才能从中开辟出一条朝圣之路,任何语焉不详的措辞和云遮雾罩的表述都会遮蔽审美存在的庐山真面目。
无须讳言,为波普尔所诟病的上述情形在中外美学苑地里可谓比比皆是。它的症结在于所谓的“构建理性主义”。按照哈耶克的阐述,这是一个“相信可以把演绎推理方式应用于人类事务的哲学学派”(注:见霍伊《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6页。), 属于这个阵营的思想家有柏拉图、奥古斯丁和笛卡尔、霍布士等。而它在美学中的旗手则非黑格尔莫属,他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鲜明地体现了上述学说将某种绝对观念当作一切存在事物之本的思想。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美学的出发点自然不是丰富多彩、具体感性的审美存在,而是作为其根据的抽象观念。黑格尔认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为变动不居的假象所欺骗。
众所周知,黑格尔的学说之所以听起来让我们觉得耳熟,是因为它其实只是对柏拉图的思想作了一次发扬光大,而哈耶克所谓的“构建理性主义”也是在经典哲学中一直掌执牛耳的形而上学方法的孪生兄弟。因为正是柏拉图最早将抽象的理念世界确立为万物之本,从而在为构建理性提供逻辑依据的同时,也开辟了美学研究的形而上学之路。“人们应该观察的并不是那些被称之为美的个别对象,而是美本身”,他在其被美学史家们视作西方美学开篇之作的《大希匹阿斯》中所说的这番话,无疑已为日后黑格尔的登场作好了铺垫,以至于海德格尔曾断然宣称:“形而上学就是柏拉图主义。”(注: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9页。)
诚然,沿着柏拉图所开辟的这条道路,后来者们曾在美学世界里攻城掠地长驱直入并最终奠定了古典美学的基础:“古典主义就是这样,它借助柏拉图主义,在确实存在着一种美的理念或美的本质这个观念的基础上,建起了一种规范美学。”(注: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页。)对其成就史家们已作充分肯定。但同样无可否认的是,这条道路并不是一条金光大道,它在将美学理论推向学术之巅的过程里,最终也陷思辨于困境之中。因为形而上学强调对经验现象的超越,只遵从逻辑规则的制约,不接受来自直观世界的监督。因此,虽然其本意是想为人类精神的腾飞创造某种条件,但却常常是事与愿违地落入主观意念的洞穴,成了各种谬论的收容所。借用康德的话说,在形而上学中你“可以说任何胡话,而不用担心谎言会被揭穿”。对于思想王国里的每一位诚实的公民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真正的不幸。康德曾形象地描述道:“形而上学犹如没有边际、没有灯塔的黑色海洋,堆满了哲学的沉船。”(注:见杜兰特《哲学的故事》,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273页。)
不言而喻,在这些沉船中有许多是来自美学的港湾,在它们的舱房里载满了各种各样的体系。它们高深莫测的内容与庞大的体积并未能使之幸免于难。唯一能保留其昔日之荣耀的,乃是其中来自于现象关注的那些不成体系的经验之谈。正如德索在评价黑格尔时所言,这位大师的“大谬之处由于他那广博精深的学识和感觉入微的非凡天才而得到了谅解”(注: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故而, 尼采在其美学名著《悲剧的诞生》里最终宣称:“我不相信并尽量避免一切体系,对体系的追求是缺乏诚实的表现。”事实上这意味着美学的形而上学之路的终结,和美学的古典时代的结束。
2
这样的结束虽然不能令人满意,但倘若因此而产生一种美学由此走向衰落的印象,却是极大的错觉。海德格尔在其《面向思的事情》一文里曾经指出,“我们太容易在消极的意义上把某物的终结理解为单纯的中止,理解为没有继续发展,甚或理解为颓败和无能”,而没有看到它也意味着事情的转换和重新开始。这的确是中肯之言。事实上,正是标举自上而下的形而上美学的退场,为张扬自下而上的科学主义美学的全面亮相提供了契机,人类关于美的思辨也由此实现了由古向今的现代转型。
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看,这场以科学最终取代宗教成为当今文化舞台主角的转折,滥觞于文艺复兴。自此以降,科学主义便开始大举渗透人文思想界,借科学的脚手架以构造自己的理论,成了众多人文学者著书立说的法宝。早在1865年,著名学者泰纳便已在其名噪一时的《艺术哲学》中向世人宣告:“当今科学研究的总趋势是人文科学向自然科学靠拢,并通过将自然的原则和批判方式赋予人文科学的途径,使人文科学的地位得以稳固和获得进步。”而对于已经厌倦了形而上美学的华而不实的人们来说,向科学主义畅开大门无疑是顺理成章之事。当代法国美学家于斯曼的这番话是很有代表性的:“现实的美学当前只有两条道路:要么沉入浮夸之中,要么变成为一门科学。”在他看来:“如果美学拒绝成为严密的、精确的、实证的,它就不能存在下去。”(注:于斯曼:《美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41页。)
如果说从19世纪跨入20世纪,从时空上为这场变革提供了舞台布景的改变,那么方法论的改造则是其关键所在。概括地来看,过于突出先验原则、一切以逻辑规则为基准的做法,是使形而上学美学最终覆没的一个“阿喀琉斯之踵”。事实正如门罗所说:“复杂的情感态度和具体的研究方法绝不能归结为少数几条简单的逻辑公式,如果过多地运用逻辑方式来研究美学问题,那么这种研究就会变得虚假造作。”(注: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63页。 )因此,反其道而行之的科学主义美学旗帜鲜明地强调经验事实和实证调查,并以此确立起自身的特色。
首先,相对于形而上美学注重思辨性的特点,这种新美学所倡导的是知识性。一个特殊的例子是,如果说在出版于本世纪初的鲍桑葵的《美学史》的序言中,在他的“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仅仅作为一种知识而存在,并不能作为实践的指南”的陈述里,对知识论美学的强调仍显得有些暖昧,那么在“现象学美学之父”盖格尔的笔下,事情已被阐述得十分清楚:“美学是关于价值的科学。它是一门科学,这意味着知识是它的目标。”(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其次,不同于形而上美学以客体的审美理念作为思辨的聚焦点,新的美学关注于主体审美体验的探讨,从而迎来了美学的心理学时代。所以,当年以一部《走向科学的美学》为美学研究的科学化而摇旗呐喊的门罗,其实所倡导的主要也就是审美心理学。他曾明确地宣称:“在科学的心理学为我们成功描述人类本质的总轮廓之前,美学不可能靠自身的力量成为一种可以理解的学科。”(注: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39页。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率先于1876年运用实验室的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的审美反应的费希纳,被一些学者视为“20世纪科学主义美学的奠基人”。
但百年的时间匆匆走过。当人们驻足于又一个新世纪的边缘对本世纪的新美学作一番回顾盘点,在为其对主体审美心理的别开生面的研究和为大众提供有关美的种种知识的执著而留下深刻印象之余,也还是对其关注视野的相对狭窄和成果内容的相对浅薄,产生出普遍的失望。问题并不仅仅在于其终究未能真正兑现曾作出的知识论方面的承诺,而且在于它的艰苦努力表明了,在美学领域任何这种承诺都于事无补。首先,虽然审美活动总是发生于具体的经验之中,不存在能独立于这种经验之外的“美”,但毕竟,受某种审美心境制约的审美态度充其量只能影响主观的审美反应的成败得失,而不能决定客观的审美情境的有无存亡。这也就意味着对于人类的审美活动,客观的审美存在总是第一位的,主观方面的审美态度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具有意义。
概括起来看,心理学美学的根本缺陷在于过于怠慢了审美对象,在其对主体审美反应的描述与分析中并没有把审美对象真正当回事。而问题是,公共性的审美趣味与一般私有性的生活口味的差异就在于,后者是自足的、不以对象的性质为转移,而前者则是对象性的。用康德《判断力批判》第九节里的一段话说,也就是:“审美判断恰恰在于,在对象的性质适合了我们对待它的方式时,我们才按照这种性质称之为美。”这也就意味着对审美经验的分析并不能代替对审美对象的分析,而缺少了后者的美学无疑也就像失去了那位多愁善感的丹麦王子的《哈姆莱特》,是难以想象的。
应该承认,心理学美学对现代美学作出了许多贡献,其所长,主要在于研究审美主体对形式感强的作品的欣赏。这可以解释本世纪两位最负盛名的心理美学家贡布里希和阿恩海姆,为何不约而同地都将视觉艺术作为其学术主战场,以及也正是在这个领域,现代心理学美学从曾经威风八面的形而上美学那里,赢得了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光荣。
但即便在此人们也仍然可以看到它所面临的挑战与阴影,克莱夫·贝尔当年关于“有意味的形式”所作解释的失败,事实上就意味着心理学美学的困境。正如英国美学家安妮所分析的:“假定我们可以训练自己把各种绘画完全只当作由二维的形式组成的图案来观看,这样做的结果就可能是,我们将不再对这些绘画之中的大多数作品感兴趣。”这表明即使在审美欣赏领域,要想“从心理学方面孤立地考虑视觉艺术的形式特征也是极其困难的”(注:安妮:《美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1页。)。审美活动有其语义学前提,因为审美体验是由对象所唤起的。因而对于美学思辨,重要的不仅仅是对我们的体验方式的研究,还在于对所体验的具体对象的把握。以此来看,当弗洛依德表示,美学通常的失败“在于层出不穷的、响亮而空洞的语词。不幸的是,精神分析学对于美几乎也说不出什么话来”(注:《弗洛依德论美文选》,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172页。), 这不仅是对一门学科所作的必要的反省,在某种意义上似乎也可以看作是对当代美学应当走出心理学美学的一种提醒。
而进一步来看,这同样也意味着知识论美学的终结。审美实践虽然包含有知识论内涵,但并不因此而属于知识论的领地。因为虽然审美体验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但其对象是一种不具有实在性因而也就无所谓真假的对象。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那种因将扮演角色的演员与实际情形混为一谈而酿成悲剧的案例突出地表明,在审美领域内首先必须认可虚拟原则,接受“艺术从不要求将它当作事实”这一戒律。因此,能否暂时搁置对对象的真伪判断而仅仅关注于其所呈现的现象,对于审美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由此可以见到美学同科学的龃龉:如果说科学的对象是一种具有本原性的实在,那么美学的对象则是一种符号化的现象;对于审美主体来讲,对象已不再是一种原态的存在,而仅仅是这种存在的一个代替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康德曾经写道:“自然在它具有艺术的特征时才是美的,而艺术只有在我们意识到它是艺术,它并且通过自然的外表呈现出来时才能称之为美。”(注:转引自于斯曼《美学》,第136页。)所谓“意识到艺术是艺术”, 也就是意识到艺术的非本态的符号性,它所具有的仅仅只是“自然的外表”。这种符号化过程同样也是自然美的存在方式。
美学的非知识论的特性就在于,人们可以对一种关联着原在事物的表达作出真与伪的甄别,而无法一视同仁地施之于一个符号;对于后者我们只能追究其是否有意义,而不能去审核它的真伪。因为知识之所以为知识便在于它是真实的,也就是说能够或者为经验事实或者为逻辑推论来予以验明。这是最终指向客体实在事物的“知识”与仅仅只是一种主体态度的“意见”的区别所在。以此来看,要求主要针对一种符号现象的美学为我们提供关于审美对象的种种知识,这是一种非分之想。美学与科学的分道扬镳也因此而在所难免。正如卡西尔所指出的:“自然科学教我们如何打破现象,以便将它们看作是经验;而文化学科则教我们去诠释符号,以便将其中隐藏的意义揭示出来。”(注: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3
如前所述,现代美学崛起于人们对古典形而上美学的失望,为此人们才寄希望于美学的科学之路。用门罗的话说:“由于科学还没有对美学领域进行勘察,因此,美学领域中许多现代大批评家的思想最多还只停留在类似早期的希腊哲学家的水平上。”(注: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21页。)事情似乎已很清楚:人们曾期待美学能借助于科学来拥有某种知识性,既然美学做不到这一点,也就注定只能无所作为。
正是由于在这个问题上持有一种鲜明立场,当代分析学派一度格外引人注目。众所周知,维特根斯坦曾提出,“关于哲学大多数命题并不是虚假的,而只是无意思的,因之我们根本不能回答这类问题,而只能说它们荒唐无稽”。根据他的这一逻辑,美学便属于这类无稽之谈。因为它只是一种属于个人意见性的言说,这类言说因缺乏客观标准而无须费力争辩。比如:“要是你问问自己,一个孩子是如何学会说‘美的’和‘好的’等等,你就会发现,他只是简单地把它们当作感叹来学的。”(注:见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525页。)也就是说, 关于美人们只是在陈述一种并不涉及实际事实的主观态度。艾耶尔说得更明确:“像‘美的’与‘丑的’同伦理学词汇一样,并非对事实的陈述,而只是表现某种感情和引起某种反应而已。从而,如在伦理学中一样,以为审美判断有客观有效性是没有意义的。”在他看来:“美学的蠢笨就在于企图去构造一个本来没有的题目,而事实也许是,根本就没有什么美学,而只有文学批评、音乐批评的原则。”(注:艾耶尔:《语言、真理和逻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14页。)
这项指控对于美学的严峻性是不言而喻的。但事过境迁之后来看,其偏颇失当之处也已十分清楚。事实正在于审美判断要求有普遍性,当人们对某种现象作出诸如“这很美”这样的评价,其用意无疑是想赢得大家的赞同。这是审美趣味不同于一般生活口味之处,意味着审美活动具有认识内容。因为正如康德所说:“除认识之外,任何东西也不能传达给大家。”(注:见古留加《德国古典哲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4页。)而审美活动之所以能拥有认识性,则是由于主体的审美反应并非由对象直接引起,而是通过一种特殊的判断力作为中介。众所周知,对审美感受的这个“中间项”的揭示,是“康德的一个杰出发现”。他的先验设定是:在所有人身上这种判断力的主观条件都是相同的,“因为如果不是如此,人与人之间就无法交流他们的表象和认识”。
所以,美学因与知识论相排斥而导致同科学的决裂,并不威胁到其生存权利。关键在于弄清,除了形而上学与科学这两条道之外,美学是否还能开辟出一条别的突围之路。一门学科要求发展首先得清楚自己究竟能够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美学最深层的二难抉择困境似乎如下:既不能从形而上(即借助概念)、也不能从形而下(即借助纯经验)的角度将其聚结为一体”(注:阿多诺:《美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77页。)。 阿多诺的这番话对美学两千多年历程的得失,作了最简明扼要的概括。也早已有学者看出,当代美学的突围之路在于寻找一条中间道路。“沿着这条中间道路,美学可以力争在现象的本质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系统地控制自己的观察和思维”(注: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9页。)。 但这究竟是一条怎样的路,长期以来一直未能有进一步的厘清。我们眼下或许也仍然无法使之尘埃落定,但至少可以尝试着去作出一些努力,为思想之舟的起程构筑起出发的港湾。
4
首先从方法论上看,经过了否定之否定后,当代美学有必要重新审视其同哲学的关系。据说康德曾很自信地表示,他相信那些对形而上学感到失望的人“迟早都要回到形而上学那里去,就像要回到同他们吵过架的爱人那里去一样”。此话在某种意义上确有道理。但这并非是由于形而上学像康德所说的那样,是“人类理性的整个文化的最后完成”,而只是因为它是哲学思辨的基础:“如果对一个人的哲学思想穷根究底,最终可以把它归结为一系列基本的形而上学问题。”(注:泰勒:《形而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2页。 )对美学而言更是如此。正如诗人瓦莱里所说:“美学最初是从哲学家的某种见解和爱好中产生的。”但这决非是一次简单的“寻根之旅”。对于当代美学,哲学不再是康德与黑格尔观念中的一个借助于某一普遍理念来包容和组织知识的理论体系,而仅仅只是一种开发心智洞悉意义的思维活动。
这意味着美学不再将“为世人提供关于美的种种知识”作为己任,而是通过对审美现象的探究来开启我们对世界的神秘一面的领悟能力,拥有一种能超越直观的现象事物的智慧。维特根斯坦曾明确地宣告:“哲学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活动。”(注:转引自《哲学译丛》1990年第6期,“哲学的未来”。 )美学其实也就是对我们自身的生命活动作出某种把握的哲学活动,因为审美现象的实质同样是一种精神品质。无论像“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样的格言诗,还是如“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这一类的所谓“朦胧诗”,它们在当代中国诗性文化里的生命力,都在于各自都拥有一些超越事实世界的精神存在,对这些东西的有效接受需要有一种以知识论的眼光来看已近乎无知的智慧的心性。美学便是开发、培育我们的这种心性,使我们能够走近并领悟人类生命中的智慧性存在的一种活动。毋庸讳言,美学的这一使命显得有些玄奥,但归根到底,玄奥方法的采用是由于存在着玄妙的存在。因为人类自开始文明历程以来便一直身处于两个世界之中:一个是创造了我们自身的自然世界,一个是由我们所创造的文化世界。前者是实在的物质世界,后者是相对抽象的意义世界。审美存在无疑属于意义的领域,对它的探究之所以需要借助哲学之力,仅仅是由于“哲学是一种活动,而不是科学”。虽然哲学也无愧于“科学女皇”的荣誉,但正如著名学者石里克所说的“科学女皇本身并不是科学”,对两者的区别他曾作过一个十分精彩的界定:“科学应定义为‘真理的追求’,而哲学应定义为‘意义的追求’。”(注:转引自《哲学译丛》1990年第6期,“哲学的未来”。)
所以,眼下已时不时地见到的那种将形而上美学的困境和当代美学的危机,一味地归咎于哲学对美学的影响,并将美学的突围之路设定为同哲学的决裂,这无疑是十分浅薄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学能够简单地同哲学重修旧好,而必须对之进行某种改造。概括地来讲,也就是取消知性在古典哲学里的那种支配地位,使思维从抽象唯理论的控制中摆脱出来。这里的关键在于更准确地把握概念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作用。盖格尔曾指出:“人们在美学的开端就首先必须面对一个矛盾:美学作为一门科学只能处理那些一般概念,但是人们却只有通过那直接的、非概念的体验才能理解这门科学的研究对象。所以人们必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难道这个矛盾不会使作为一门科学的美学成为不可能的吗?”(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现在看来,这个矛盾的确让美学难以跻身于科学的阵营,但它并没有妨碍美学作为一门揭示审美奥妙的学科的存在。因为我们的认识行为虽然不能排除抽象而进行,却完全可以脱离概念而展开。阿恩海姆曾以他在这个领域作出的杰出研究表明,“把抽象描述为同直接经验相脱离,不仅错误地解释了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实践,而且歪曲了艺术家的实践”(注: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第284页。)。 而回顾世界哲学史我们还可以看到,擅长于理性思辨的古希腊人从未忘记直接经验是智慧的起点与归宿,用他们的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的话说:“心灵没有意象就永远不能思考。”
其实,在形而上学陷哲学于困境之际,对它的反思就已经开始了,俄国思想家别尔嘉耶夫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正如他所说:“黑格尔主义这个伟大骄傲哲学的破灭,同时就是抽象哲学的危机,唯理论的失败。”后来者应从中汲取的一大教训便是:“没有直接的直觉,哲学就会枯萎,变成寄生虫。”而要改变这一切我们就必须真正信任自己的感受。这不仅是因为“感受决不能同认识分开,认识也是在感受内部来实现的”,而且更在于“感受就是一切,一切就是感受”(注:别尔嘉耶夫:《自由的哲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61—85页。)。不难发现,在此别氏并非只是一般地重申了感受的认识功能(这在鲍姆加登提出的“审美是一种低级认识”里就有),也不仅仅是将它提升为人类的一种基本认识形式(这在阿恩海姆将知觉思维分作“直觉认识”和“推论认识”两大类型中也已出现),而是把生命的感受活动确立为人类对世界的最高把握方式。这并非是说感受能在认识论领域里包打天下,而只是意味着它能让我们面对世界的最高存在也即“存在”本身。在此,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正如别氏所指出的,着眼于这二者的分离曾是一切古典哲学的前提,曾几何时,哲学家们把这种分离看作哲学反思的全部骄傲。也因此,“整个现代哲学危机的意义,就在于向存在和生动经验的回复,就在于克服主客体之间人为的和棘手的壁障”。其依据在于思维与存在的内在一体性,即都归属于人类的生命活动。
由此而进,当别尔嘉耶夫满怀激情地问道:“为什么不从血液循环,不从活物,不从先于一切理性分离的东西,不从有机思维、作为生命职能的思维,与自身存在根源联系在一起的思维,不从非理性化意识的直接原始材料开始进行抽象议论呢?”一种驻足于我们生命活动自身、以主体感受为核心的认识论也就正式出场了:它并非只是针对我们生命活动的一种认识,而是一种“作为生命行为的认识行为”(注:别尔嘉耶夫:《自由的哲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97—102页。)。 虽然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来自叔本华—尼采的生命哲学的某些渊源,但显然,只是在经过了别氏的创造性阐述与深入,这个哲学理路的精神才得到真正的确立和发扬光大。对这个学说之价值的全面评估暂且按下不表,其对于当代美学的意义无疑不容低估。因为虽然我们一方面必须确立起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的牢固位置,但另一方面同时也得看到,这个对象并不具有能脱离我们而存在的自足性;它不仅是“为我们”而存在,而且也仅仅“通过我们”而存在,是我们的生命活动的有机组成。众所周知,当我们面对具体审美对象,所需要的是深入地感受其存在而不是一般地去认识其价值。这并不意味着审美活动排斥理性,而只是表明感受“大于”一般意义上以概念为手段的认识:后者只是抓住事物的抽象实质,而感受不仅能同样洞悉要害,而且还能凭借其丰富性而把握整体。
5
因此,当代美学必须以作为一种具体现象的审美对象为认识的聚焦点,坚持“审美现象”与“审美对象”的“同一化”。这是从生命认识论出发为美学思辨的重新定位,也是使美学真正从“美”出发的一个开端。因为无论是形而上美学对作为审美现象的原型的“审美理念”的研究,还是科学主义美学对作为审美反应过程的“审美经验”的探讨,具体的审美现象一直处于一种缺席状态,实际的审美对象也因此而从未受到这些研究视野的真正关注。迄今来看,这无疑是导致传统美学最终走向穷途末路的一大原因。但从生命认识论出发的新美学,所强调的并非只是简单地回到审美对象,而且还要求我们扩大审美现象的疆域。这就得重新审视美学与艺术的关系。
众所周知,自从黑格尔美学逐渐崭露头角,将艺术品确定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的观念,也随之而渐成气候。所不同的是,在大力张扬美的理念的古典时代,美学是以“艺术哲学”的名义出现;而在注重审美反应的经验论这儿,美学只是一门“艺术学”。虽只有一字之差,含义却大相径庭,也因此而形成了美学的古典与现代之分:前者探讨的是艺术中的普遍规律,后者关注的是具体的艺术品,因而事实上也就是关于个别作品的批评实践。不言而喻,如果说将艺术明确为美学的对象,这是人们为了弥补形而上美学失之空洞的弊端,那么把对具体作品的审美批评视为美学的主要功能,则是这种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因为事实正是如此:每一部作品的艺术价值正在于其独一无二性,这使得任何企图建立起判断艺术作品的种种固定法则的做法都属徒劳。因此,当一些艰难地寻找着现代美学的突围之路的美学家提出:“人们要想使美学研究取得进展,就必须小心地研究个别的艺术作品。”(注:安妮:《美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4页。)一种以针对个别作品的艺术批评活动来取代传统意义上的美学的趋势,似乎已难以避免。
但事情并不如此简单。问题不仅在于审美活动终究无法回避普遍性问题,而且还在于一旦我们将视点聚集于作品本身,充其量或者因侧重于主体对作品的接受活动而成为艺术鉴赏学,或者因关注作品的制作成就而成为艺术工艺学,二者必居其一。但无论归属何方,它们事实上都无法直面这样一个真正重要的问题:这部作品的价值究竟怎样?认为它伟大或拙劣的理由何在?因为艺术的价值既不取决于人们的欣赏方式与态度(怎么看),也不单纯取决于作者们的工艺技巧(怎么做),而是关联着我们的生存方式,体现着我们的生命追求。显然,在艺术品的“后面”存在着一个作为我们生命意义之依据的“存在”,那些杰作便是“关于存在”的一次成功的揭示。由此而构成了艺术的所谓真理性内容。阿多诺说得好:“归根到底,要体验艺术就等于承认其真理性内容并非是子虚乌有的东西”(注:阿多诺:《美学理论》,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0页。)。 这也是“意义”与“真理”的暧昧关系的表现:当意义由于其指向主体需求,而在其与以事实为本的真理之间“明修栈道”各奔东西,它又借助于对“存在”的瞄准而同真理“暗渡陈仓”。唯其如此,真正的艺术活动同日常生活里的游戏行为貌合而神离:一般的游戏仅仅只是娱乐,而在艺术的娱乐里却有着对存在的人文关怀。所以,游戏性娱乐只是轻松而已,而在艺术之“轻”里却有着意义之“重”:它能张扬我们的生命理想,激励我们通过创造性活动去拥有生活的意义。
一、巧用情境,让学生关注计算
计算学习历来就让学生感到无聊、无趣,在实际教学中也难引起学生的关注。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趣味性情境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于生动、有趣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在计算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所要学习的计算知识融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7减几”时,我设计了葫芦娃的情境:“藤上一共有7个葫芦,第一个葫芦娃出生了,那藤上还有几个葫芦?”学生对于这样富有趣味性的情境特别感兴趣,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学习劲头十足。我趁机提问:“第二个葫芦娃出生了,藤上还有几个葫芦?第三、第四个葫芦娃出生以后呢?”学生很快把7减几的所有算式都一一列举出来,并准确算出藤上还剩几个葫芦。正是将所学内容置于学生喜欢的情境之中,才让学生乐于去学习。
2.问题性情境
好的问题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能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计算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想弄清楚怎么一回事的迫切愿望。学生一旦有了迫切解密的欲望,也就会关注教师的教学,他们的思维就会处于积极而又紧张的状态。例如,在乘法口诀的计算教学中,课始,我对学生说:“以前都是老师出题考你们,今天给你们一个机会,出题考考我,好吗?”我刚说完,学生就跃跃欲试了。“不过,老师有个要求。你们必须出连加的题目,而且加数要相同,但算式可以随你设计多长。”于是,学生争着出题。当“2+2+2+2”“6+6+6+6+6+6+6”等算式的答案我脱口而出时,学生都怔住了。“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等你学完今天这节课,你也能和老师一样。”接下来的学习,学生个个都学得很认真。
3.悬疑性情境
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心。在教学时,教师如果将计算的教学内容创设成一个个富有悬疑性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就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计算教学就不再枯燥乏味,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借助情境,让学生理解算理和形成算法
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基本上都将所学知识置于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于情境,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尽可能地发挥其作用。这样可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逐步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例如,“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的教学,教材中就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出计算,教师需要创造性的用活教材。教学时,我先呈现例题“学校新买420本书,每班分30本,能分几个班”,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情境,在学生正确列出算式420÷30后,再让学生尝试计算。交流时发现有的学生是用想乘法的方法计算的,有的是用竖式计算的。接着我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从而发现最佳的计算方法。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再安排学生独立计算与所学内容相似的题目加以巩固。在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把所做的题目与例题进行对比,并进行交流、反思,最后和学生一起正确归纳出算法。整个学习环节,借助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算理,归纳形成算法,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三、利用情境,让问题解决与计算巧妙融合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196-01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审美活动,对美的追求也一直没有停歇,审美意识一直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并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在人类最早的造物里就有对形式美法则的表现,并伴随着科技进步,设计活动中越来越多的考虑审美的因素,以满足实用需要之上的精神需求,从而提升生活品质和文化内涵。从传统的美学思想到现代多元化的美学设计,人们对美学观念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审美更是被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设计出来的产品不仅要实用,要有美的形态,更需要文化与精神的内涵,而在产品设计中对功能、造型、文化精神内涵的追求中,都显示出对美的理解和表达,设计美学规律亦存在其中。
一、设计美学
设计美学是在对美的规律的不断认识的前提下,研究设计学和美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立足于设计理论和审美规律,具有设计学与美学的双重特性。设计美学是在设计领域中探索美学规律的学问,它综合分析社会、文化、经济、心理等因素,具体地探讨设计领域的审美规律;探讨审美规律在设计中的应用,解决设计中的美学问题,为设计活动提供美学支持。产品设计是科技和艺术的结合与统一,不但需要技术支持,还需要遵循艺术的规律和法则。产品设计美学是把美学原理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即探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审美价值、审美体验、审美感受和设计美产生的基本规律。产品设计美学从人们审美需求出发,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使产品更具有美的艺术感染力。产品设计美学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眼镜概述
眼镜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眼镜一直是用来矫正视力和保护眼睛,眼镜的实用功能突出强调。由于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眼镜不仅作为一种保护眼睛视力的工具,更是一种展示个人气质与品味的装饰品,代表着使用者的特有的喜好与风格,时尚化、装饰化、个性化趋势渐浓,在物质和科技日益丰盛的今天,时代赋予眼镜不同的意义,眼镜逐渐成为一种服装配件,有着特殊的装饰功能要求,而美观成为眼镜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属性。眼镜设计需要在色彩、材质、款式和风格上满足现代人追求实用与流行美的双重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眼镜成为时尚人士必备的潮流搭配,以其特有的魅力受到大众的喜爱。目前国内外眼镜市场潜力巨大,众多世界级奢求品牌每年也都纷纷推出眼镜系列,推陈出新创意不断。而我国眼镜行业却亟待升级发展。我国眼镜行业要想获得竞争力,就必须有自主开发设计的能力,注重眼镜的装饰效果、审美价值和眼镜中的文化内涵。
三、设计美学在眼镜设计中的应用
(一)色彩美。色彩对人的视觉感受和心理产生刺激,激发人的情感,产品的色彩满足人的审美和装饰性需求,给产品带来美感。在眼镜设计中把色彩作为一种视觉传达符号,对于把握色彩的情感特征、表达设计审美,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今最流行的雷朋彩色镜面太阳镜,炫酷明快的色彩,产生别样的视觉美,深受大家的喜爱。
(二)材料美。材料是产品的构成要素,是产品设计的物质载体,产品设计通过材料转化为设计实体。材料以其自身特有的质感和肌理传递设计美,材料通过其表面特性给人带来的视觉、触觉感受和心理联想及象征效果,使产品具有审美价值。不同的材料结合各种加工工艺呈现出不同的设计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现代眼镜形式和类别也更趋向多样化。如各种运动型眼镜通过选择适合的材料来满足人需求。
(三)功能美。产品设计功能主要是指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也就是说产品设计既要适应也要具备赏美需求,既需要有实用价值,又要有艺术之美。实用功能是指提高产品宜人性,方便人使用上。审美功能是从精神上满足人对审美和文化价值的需求,使产品具有情感化设计的特征。谷歌公司隆重推出的谷歌眼镜,它具有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相关信息直接展示在小小的镜片中,通过声音和眼部动作来实现拍照、视频通话、上网和处理文字信息等。
(四)造型美。现在很多年轻人是为了追求时尚购买眼镜,这种对眼镜装饰功能的追求和诉求,特别要在眼镜造型上体现艺术的美感,增加感性成分,让人产生亲切感,通过眼镜造型塑造出与众不同体验,体现消费者的个性和风格。眼镜造型所涉及技术、材料、艺术等众多方面,其中艺术因素在眼镜造型设计中的美学作用不言而喻。普拉达祥云墨镜,走巴洛克复古风格,将传统符号作为设计元素融入到眼镜设计中,造型上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追求简约却不简单的设计风格,更加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心理需求,也体现出该产品的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风格。
四、结束语
设计美学为眼镜设计开发提供了极大的发挥空间,为眼镜设计创作带来更多新理念,设计美学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设计美学使产品设计更贴近人们心灵,更具生命力,最终满足并引导人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1.005
Graduate Case Study: American Business School
Experience and Implications
LANG Yongfeng, SUN Wenyuan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815)
Abstract Case teaching is not just a new teaching method, or a new teaching philosophy. Case teaching emphasis on learning from each other and self-learning among students, graduate students help develop awareness of the problem,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Experi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o implement the idea of business school case teaching and case teach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ase will help raise the level of graduate teaching.
Key words graduates education; American business school; case teaching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我国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高精尖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先进程度直接决定了所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低。换句话说,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决定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案例教学方法直接反映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在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尽管国内对案例教学法的使用已有较长的时间,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形式重于实质、案例陈旧或脱离实际等问题。本文在对案例教学实践走在世界前列的美国商学院研究生案例教学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之上,指出了其对我国研究生案例教学实践的若干启示。
1 案例教学的内涵及其意义
案例教学方法可以追溯至19世纪在医学和法学教学中的应用。英国的贝利斯(Bayles)在1829年最早将案例教学应用于法学教育中。他认为,相比于传统的讲授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更加有利于学术观点交流,更加有利于师生互动学习。1921年案例教学法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得到了大力推广,并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其主流教学方法。其后,美国各商学院也相继将案例教学法作为其主要的教学方式进行实施。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案例教学法,至今已经有了30多年的历史。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进行MBA培养后,案例教学法在商学教育中才获得了一定的进步(赵纯钧等,2003)。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科专业领域中的相关问题、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与学科领域相关理论研究相结合,以实际案例为依托,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研究,并在此过程中把握学术动态、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进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顾明远、孟繁华,2003)。案例教学的教育理念突破了以教师为核心的单向知识传授的模式,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升华(刘刚,2005;2008)。因此,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教学内容,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双向互动为基础,以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不同于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全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研究生的学习应当是一种创新型自主学习过程,更加注重于知识的创造和学术素质的培养,而不应当是简单、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使其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实事件发现关键问题所在并能发掘出问题的实质。案例教学法强调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知识生成的过程,通过对来自现实事件的案例的阅读、学习,实现从现实案例中主动发现问题,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其次,研究生学术素质的培养的重点之一在于,培养其对新事物、新观点等具有开放包容的态度,善于吸收新观点、新方法并能将其与自己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相融合,实现进一步创新的目标(孙伟、陈涛,2015)。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研究生之间的互动、讨论,有利于培养其接纳他人不同的观点、修正自身先前已形成的观念,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来对待新的观点、知识和技能。第三,案例教学对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研究生以现实案例为基础,通过对案例的学习、讨论以及教师总结等环节,研究生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深化了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拓宽了自身的研究视野,有助于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研究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同学、教师的探讨、争辩、质疑这一动态学习过程,可以实现理论知识的内化。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是,案例教学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中,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讨、争论和质疑的过程,也可以使教师不断吸纳研究生提出的新观点、新方法,教学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得以不断改善。因此,案例教学也有利于“教学相长”目标的实现。
2 美国商学院研究生案例教学的经验
2.1 美国商学院研究生教学方式
20世纪70年代起,在管理学教育中引入案例教学方法逐渐成为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主流教学方式。由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教学法所获得的巨大成功,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美国高校的商学院中获得了广泛关注并被积极引入到美国各大高校的商学院研究生培养和教学中。如表1所示,从美国主要高校的商学院教学方式组成上看,案例教学均占比在30%以上,其中哈佛大学商学院和弗吉尼亚达顿工商管理学院的案例教学方式占比达到100%;MIT斯隆管理学院和达特茅斯学院塔克工商管理学院的研究生案例教学方式占比为50%。课堂讲授和实地项目等教学方式的比重在不同高校的商学院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实地项目所占比重较低,而课堂讲授方式所占比重在50%以上;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课堂讲授方式则占到了60%;UCLA安德森管理学院、达特茅斯学院塔克工商管理学院以及MIT斯隆管理学院则没有实地项目等教学方式。
2.2 美国商学院研究生案例教学的实施
如前所述,美国高校商学院研究生案例教学方法受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做法影响最大。但各高校在师资、学生素质以及资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在案例教学的实施中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此,我们以加州州立波莫纳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为例对研究生案例教学的实施进行分析。
2.2.1 教师与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
案例教学相比于传统授课方式而言,需要教师和学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案例材料进行准备和预习。在组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阶段,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案例分析讨论方案的每个细节,包括如何提问、启发以及调节课堂讨论气氛等各个方面。波莫纳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在研究生的案例教学中,每一门课程均有一个由3~5个任课教师组成的案例教学小组(teaching group)。案例教学小组成员采用集中备课,共同开发案例,共同制定教学手册,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并共同进行教学研究。其中,教学手册(teaching note)内容包括教学目标、上课流程、讨论预期和总结归纳等部分,内容详尽,是需要案例教学教师严格遵循的案例教学指导手册。在波莫纳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中,研究生案例教学是一个集体的任务和行为。
教师在案例课堂讨论前一周将案例材料发放给研究生,供其对案例进行预先学习。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熟悉案例背景内容,找出案例中的关键问题,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案例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判断,并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初步的解决方案。在学生个人对案例学习后,由小组中的某一成员召集小组讨论会,就该案例的关键问题、解决方案等进行小组讨论。这一讨论过程,使得小组内成员间形成充分的思想交流,但不要求形成统一的意见和结论。
2.2.2 案例教学课堂讨论
案例教学的课堂讨论阶段学生成为课堂核心,教师则主要负责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控制课堂讨论的进度,提出相关问题以促使课堂讨论不断深入。在案例教学的课堂讨论阶段,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和发言,其在案例讨论中表现会直接影响其课程最终成绩。学生在课前的认真准备以及在课堂上的讨论表现成为其能否获得该课程较高评价的关键。案例教学的课堂讨论阶段,学生会竭力避免陷入沉默,积极与其他成员交换想法、观点,成为案例讨论的积极参与者(王少飞等,2014)。
教师需要时刻把握课堂气氛,充分利用语言、手势以及表情方法来调动课堂讨论气氛。在此环节中,教师会事先设置案例讨论的规矩,以防出现讨论过程中出现学生间发生语言攻击和案例讨论为某一个学生小组“绑架”的问题。当课堂讨论陷入沉闷、乏味时,教师及时抛出与案例紧密相关的问题,并随时对学生进行提问,或分组讨论并指定小组进行上台汇报讨论结果等,使课堂讨论始终处于紧张、热烈的氛围当中。当课堂讨论出现跑题时,教师则及时通过提问或总结的方式将讨论拉回到案例分析的要点上来。这需要案例教学教师具有丰富的案例课堂讨论的经验和娴熟的讨论控制技巧。同时,综合运用板书、投影、录像等教学手段也有助于将学生精力集中于所要讨论的案例上,并能吸引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在课堂讨论结束前的总结阶段,教师会通过板书或投影的方式给出案例分析的框架,并让学生进行总结或给出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地对课堂所讨论的案例进行总结。教师会强调案例分析的结论是不唯一的,即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学生需要掌握的是可能正确的处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法。
2.2.3 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后总结
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会就学生的表现给出公平合理的分数,并形成详细的教学总结。同时,教师还需要就本次课堂讨论中学生的具体表现情况,找出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以帮助表现欠佳学生提升案例学习、分析、讨论的效果。在此过程中,波莫纳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会安排在案例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走进新教师的课堂进行案例教学旁听,找出新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存在的不足并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并最终形成完整的案例教学报告,意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构建老教师对新教师的案例教学技能水平的评估和帮助的稳定关系。
学生在课堂讨论结束后,需要综合各方的观点以及自己的见解来撰写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学生尝试总结出一套针对此类问题的概念框架以及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框架,以便日后碰到类似问题时能得以实际应用。
2.3 案例教学的支撑体系
案例教学的有效展开有赖于高质量的案例库的建设,有赖于具有丰富案例教学经验的师资、案例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和相应的硬件支持。
(1)案例库建设。美国商学院的研究生案例教学中,十分重视案例库的建设。各高校的商学院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案例库,并且其案例数量庞大,内容丰富,涉及到不同的行业、企业、管理领域等,如波莫纳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案例库中有近千个案例,而哈佛大学的案例库中则有8000多个案例。同时各高校商学院对案例库中的案例进行持续不断的更新,每年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案例得到更新。这些案例基本上来自于案例教学教师长期跟踪、调研特定行业、企业的成果,如波莫纳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战略管理”课程的案例教学教师就曾长期在企业从事相关工作,具有丰富的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经验,并持续对行业、企业进行跟踪研究,这就保证了课程中所使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和前沿性。
(2)美国各高校的商学院研究生案例教学的教师大都具有丰富的案例教学经验,并在新教师的培养上倾注了很大的精力。通常,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有相关的经验丰富的教师随堂听课,并在课后与新教师就课前准备、课堂讨论以及课后总结等方面给予详细的建议和指导。教学资料实现充分的共享,任何一个教师都可以参阅其他教师的教学资料并可以就其中的问题向其他教师咨询改进教学效果的方法。这一新教师培养机制确保了其在研究生案例教学中具有数量充足的教师资源,且这一资源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
(3)美国商学院的案例教学具有完善的教学辅助支持体系,以波莫纳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为例,其教学辅助人员众多,并能够提供诸如专业化的案例教学信息平台以及案例教学流程化管理的服务。这些教学辅助是以教学为中心,围绕提供高质量案例教学这一目标所展开。同时,学院会为案例教学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如建设案例讨论教室、学生小组讨论中心等,同时也为案例开发教师提供相当数量的案例开发资金等。
3 研究启示及建议
美国商学院的研究生案例教学实践对我国研究生案例教学的建设和提高具有显著的借鉴意义。
(1)加强本土的案例开发和案例库建设。研究生案例教学中案例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效果优劣,直接采用“拿来主义”,将国外案例拿到课堂上进行教学存在着脱离中国学生生活实际的缺陷。这会导致学生在案例分析时不能联系到中国的实际,最终成为纸上谈兵。因此,加强中国本土案例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案例开发需要教师真正对行业、企业进行长期的跟踪调研,与企业紧密合作,这样才能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案例。这需要学校、教师和企业三方面的紧密合作,以及学校对案例开发的资金支持。学校应建立案例库,并建立相应的共享机制,实现案例在教师、学生间的充分共享,以促进案例教学效果的提升。
(2)加强研究生案例教学师资培养。实现案例教学目标,授课教师的授课能力是关键因素,加强案例教学教师的培养刻不容缓。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将国外高水平案例教学的优秀教师请进来,为国内教师提供集中培训以提高国内教师案例教学授课水平。同时,将国内教师选送到国外具有高水平案例教学的相应学院进行集中培训,让国内案例教学教师切实体会国际上高水平案例教学课堂的教学过程,学习案例教学相应的技能,提升教师案例教学的授课水平。
(3)改革研究生考核机制和教师考核机制。学院应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以及不同的研究生群体,确定案例教学所占比重。通过多种渠道向研究生说明案例教学的价值,使研究生切实认识到案例教学对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使研究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案例教学过程中来。改变以往注重最后的考试结果,轻视学习过程的考核方式,切实加大研究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比重。以考核改革促使研究生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表现,将能力培养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同时,改变当前教师考核重、课题申报,轻教学成果的局面。将教师案例开发、案例教学纳入到教师考核中,并适当加大案例开发、案例教学等所占比重。激励教师切实将精力投入到案例开发、案例教学中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4)加大案例教学资金投入。高质量、高水平的案例教学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国内高校应在案例开发、案例教学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开发一个高质量的案例往往需要对行业、企业持续数年的跟踪研究,这意味着案例开发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财力来实现高质量案例的开发。这需要学院对教师、项目组在案例开发以及案例库建设方面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才能实现高质量案例的开发和案例库建设。同时,在人员配备上,教学辅助人员需要为案例教学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将案例教学教师从流程性管理事务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案例开发和案例教学当中去。
最后,在国内MBA教育和专业硕士培养中,美国商学院研究生案例教学的经验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但值得引起我们思考的是,国内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MBA以及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间存在差异,美国商学院研究生案例教学在教学方式中所占比重、案例开发和选择的类型以及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是否可以在国内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中直接运用?如何在美国商学院研究生案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国内学术型研究生的案例教学方法的构建和完善?这是国内研究生案例教学方法实施、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2] 刘刚.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作用机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5).
[3] 孙伟,陈涛.以参与者为中心的哈佛管理案例教学法及其启示:基于哈佛商学院PCMPCL项目的述评[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