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全面发展范文

时间:2023-09-05 09:26: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业农村全面发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业农村全面发展

篇1

改革模式的选择是科学发展的前提,针对北京农信社和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北京确定了选择全市统一法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模式。

农商行模式是农信社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随着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的城市化、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民的市民化成为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途径和发展目标。

北京具有“大城市、小农村”的特征,近五年来,北京市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正在以每年约0.5个百分点的速度下降,2002年北京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为3.1%,到2007年上半年,仅占0.9%。而非农产业迅速发展,经济结构明显升级,城乡一体化程度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农村对资金和金融服务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纯农业部门,来自于与农业相关、经济附加值高的二三产业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大,这种资金需求的多元化对农信社的商业化、服务方式多样化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农信社分散经营的合作体制与多级法人的管理体制已不能满足市场化与专业化的现代“三农”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因此,按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模式对农信社进行改革成为一种必然需求。

采取股份制模式具有制度上的优越性。在原有的合作制产权模式下,信用社“三会”制度有名无实,所有权主体现实缺位,民主管理流于形式,按照行政区划设置的经营机构,管理的行政色彩较浓,是一种家族式、粗放型的管理,缺乏基本的约束机制,不是现代的商业化、市场化与成本化管理,没有现代的经营管理理念,经营管理水平底下,在产品、服务、人才储备等各方面都无法与现代商业银行相比,几乎没有任何竞争性。

统一法人的农商行是独立的金融企业法人,在这种现代的股份制企业模式下,农商行具有统一的规章制度、统一的业务品种、统一的工作流程、统一的信息化设施、统一的内控和风险管理,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制定统一的发展战略,为相同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可以解决因为多级法人带来的各种弊端。从农信社到农商行不仅仅是翻牌与称谓变化的问题,更是质的飞跃,是经营理念、机制体制、管理模式、服务方式、监管标准等根本性的变化,股份制有着先天的优越性。

建立科学先进的机制促发展

建设现代商业银行组织运行架构和经营管理机制。建设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首先要求彻底改变农信社时期较低级的经营管理体制,为此,北京农商行着手建立起了“一级法人、统一管理、授权经营”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架构;建立起适应现代商业银行要求的组织体系,组建了8个专业委员会,实行专家治行,同时完善了总行各部门和各级支行新的“三定”方案;对原管辖支行实行扁平化管理,提高了全行网点资源整合和市场营销、风险防范的能力。

为实现“花钱买机制”的改革目标,真正达到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神似”,北京农商行引入了全成本经营管理理念和经济资本约束机制,在同业中首创总行部门执行力考评、直管支行综合绩效考评、员工绩效考评机制,构建起了覆盖总行各职能部门、各级支行和直至员工个人的一体化绩效考评体系。同时,建立了市场化的用人选人机制,实行全行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制。

制定积极、先进、可行的经营指标和考评体系。经营指标能够科学、客观、真实地反映和评价各个经营单位的经营业绩和管理能力,因此制定积极、先进、可行的经营指标,并配以科学的考核评价,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有力武器。一个科学的指标和考核评价体系会达到使每个员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效果。

北京农商行的经营指标的制定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各项指标体现了“规模、效益、质量”三者的协调;二是市场份额有所上升;三是指令性指标与指导性指标相结合;四是有积极性与先进性,既不是高不可及,也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五是经营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主体。

当然,如果只制定指标,而没设计有一个与之相配套的考核办法,指标往往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因此,考核评价的结果不仅与员工的收入分配挂钩,而且与管理人员的任用挂钩。

逐步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著名货币银行家马丁・西耶认为,商业银行“一直以来就是山顶上的城市”。前任花旗银行行长沃尔特・瑞琪顿也曾指出,“事实上,银行家的责任就在于管理风险,无论是简单的抑或是复杂的,这就是银行的业务。”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上都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全面强化风险管理观念,以风险度量为基础,以定价覆盖风险成本和风险资本的配置为两大管理手段,对三大风险进行既专业分工又综合统一的管理,逐步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北京农商行高度重视风险管理,一是建立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立了两级稽核检查机制,全面推行会计后督集中统一管理体制,设立了放款管理中心。二是建立风险管理运作体系。适当上收贷款审批权限,建立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新增贷款不良控制机制和规范贷款管理制度等控制不良贷款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行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实施信贷、非信贷资产的全口径风险管理,推行信贷资产九级分类管理。三是进行流程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清理、修订和完善300多项经营管理制度;全面梳理300多项工作和业务流程。

以信息技术引领银行业务发展和管理提升。在信息时代,只有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才可能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的保证。改制两年来,北京农商行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积极实施“以科技引领业务发展和管理提升”的理念,研发并上线财税库行横向联网系统、小额支付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外汇业务系统、网上银行系统、农信银系统、股金管理系统和电子公文系统等,对核心业务系统进行了全面优化,完成主机更新换代等工作,为加快业务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奠定了雄厚的科技基础。

实施全成本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全成本管理是从研究企业的投入产出入手,将现代计量经济学引入管理的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其核心是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各个行为、各个产品、每一单体、每一机构在任何时点、任何空间所发生的宏观、微观投入产出数据都转化为一目了然的计量指标,从而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主体、多层次、立体化的价值量数据管理模式。开展全成本管理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现代企业注重自身发展质量、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打造价值量管理机制的重要思想。

目前,北京农商行已本着“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先物后人、加快进度”的指导思想,积极投入了全成本管理项目的开发建设,预计2008年中期上线运行。全面启动的全成本管理系统建设,必将有利于完善成本有效控制和经济效益可比性,实现资源在各机构、各部门、各岗位、各业务线之间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对各机构、各部门、各岗位员工的经营绩效作出更精准、更到位的量化评价;将使全行的整体评价体系更为科学、更具可执行性;有利于推动全员决策、实时决策、科学决策的有效运行,实现管理精细化,从而实现农商行又好又快发展。

统筹协调发展中的问题

统筹协调商业化经营与政策性支农,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改制不改向”是农信社改革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改革后的北京农商行在走商业化道路的同时,要承担政策性支农的职能。这是农商行经营发展的两条渠道,只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切合点,两项工作都能做好,这就要求农商行在全方面做好政策性支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过程的同时,要坚持商业化运作,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找到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认为,现代农业已经远远不是传统落后的代名词,而是蕴含巨大商业机遇与现代科技的朝阳产业,大有文章可作。

北京农商行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支持新农村建设和首都社会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新成就。一是服务“三农”的运作模式迈上新台阶。努力整合政府和银行的支农资源,与10个郊区县政府签署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合作协议,与市农委签订并实施了《新农村建设合作协议》。二是“三农”服务和产品实现新进展。推广“凤凰乡村游、体验新农村”活动;将带有小额农贷、消费信贷等功能的先进的网上银行系统推向农村市场;推出国内首张粮食直补资金银行卡――“凤凰惠农卡”。三是支农服务机构建设获得历史性突破。我行积极响应中国银监会关于在试点农村地区设立金融机构的号召,于2007年4月28日在湖北仙桃独资设立了村镇银行。截至2007年9月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为421.89亿元,比改制前增加100多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在首都银行同业中最高,占比达80%以上;农户贷款占全市农户贷款总量的100%;京郊10个区县支行存贷款市场占有率都在30%以上,且逐年增长,在当地银行同业中居首位。

科学规划好当前目标与长远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商业银行的当前目标与长远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能否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检验一家银行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准。在任何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当前目标都必须服从、服务于长远发展,要在长远发展的战略下,努力构筑良好的业务发展模式,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对于银行来说至关重要。没有科学、合理、符合银行实际需要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就不好协调当前目标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各项工作就会失去章法,也就会变得非常盲目。发展战略应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要确定一定时期的发展目标;二是发展战略每年要有重点;三是要通过有效机制保障完成。

北京农商行成立不久就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三个目标,一是规模类指标,争取三年翻一番;二是效益类指标,处于北京同业平均水平。三是质量类指标,不良资产争取三年内降到全市的中等水平。从经营和管理等方面基本达到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标准,具备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的基本条件,从而实现跨区域发展;争取基本达到银行上市的条件,做好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的准备工作。在三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北京农商行确定“全面规范”、“创新提升”及“全面发展”分别为这三年的工作重点。没有三年发展规划和每年的工作重点,就不可能系统地实施农商行发展的整体布局和资源配置,也就只能停留在低端、低层次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水平上。

处理好速度、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关系,确保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注重短期盈利,具有不同程度的“速度情结”和“规模冲动”是许多商业银行难逾越的发展方式,往往导致一系列内生性风险,最终制约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因此,现代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的统筹协调,要运用资本收益率或经济增加值(EVA)等风险调整收益的方法,在资本有限性的约束下,进行科学的资本管理,扩大相对规模,进而获取经过风险调整、质量过滤以后的真实利润最大化,这是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因此,银行发展速度与规模必须以获取长期效益为目标,效益目标又必须以发展质量为前提,只有保证了质量,效益才是真实的、持久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质量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也可以说“质量是发展的第一主题”。

北京农商行通过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的有效管理与科学决策,全面协调全行资产负债与中间业务发展,以发展质量为第一主题,坚持发展速度与规模符合风险可控的原则,并严格按照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监管标准,积极推进各项经营管理工作,资产质量明显改善,资本充足率始终保持在8%以上,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达到100%以上,到2007年年底,监管部门的16项监管指标有11项达标,这对于从零起步的农商行来说是不小的成就。

调整优化核心业务与其他业务间的结构。个人业务发展缓慢,占比较低是国内商业银行的普遍现象,面对金融全球化与资本监管的硬约束,商业银行必须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实现各项业务的均衡发展,全面提高非资本性收入,促进银行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篇2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从农业大国跃身为工业大国,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生活节奏加快,城市人口过于密集化,环境的污染,使越来越多的人群在旅游消费观发生改变。据数据调查,人们亲切自然,深入农村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农村广阔的土地、丰富的乡土文化以及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在市场需求下,以农旅结合的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发展产业应运而生,形成了新时代的新兴农旅产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对农业多功能拓展,促进农业经济生产、生态环境的融合。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即1+2+3产业结合,将农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进行融合,将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最大化,形成新的产业体系。

第一,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对乡村旅游理解比较局限、片面,认为乡村旅游只是农民开展的经济市场活动,即农民结合自身所拥有的土地,进行加工,比如改造为休闲娱乐庭院、种植经济作物,并结合当地资源进行经营,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家庭式经营方式,像常见的“农家乐”“家庭旅馆”。在过去,以我国普遍为主的农家乐等家庭经营方式在旅游刚兴起时,的确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益,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但随着人们对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过去的乡村经营模式條件局限,在管理上缺乏特色和创意,旅游产品单一,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导致休闲娱乐的消费者回头率较低。因此,打造休闲农业需要有效的实体农产业支撑,休闲农业结合乡村旅游发展,更加外延和扩大了农产业。

第二,农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打造休闲农业的基础,也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保障。农产业化发展中要求土地资源集中并形成规模经营,各类经济种植、畜牧业、生态环境打造呈规模性发展。利用产业链规模发展带来的集聚效应,再为乡村旅游规模发展提供生态产业、科技技术及服务的支撑。加强农产业的发展,进行招商引资,规划乡村旅游建设,为乡村进行资源、人力的培养,资源的引进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降低了经营成本。建设农村产业链生态园,配套完善的基础建设,改善乡村环境,吸引旅游投资者,为乡村旅游扩大经营范围。根据农产业自身条件,加大种植业和养殖业,培养大量农副产品,增加饮食文化,为乡村旅游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结合当地农产业结构,可延升本土文化,组织当地积极开创手工业,丰富本土文化,促进商贸发展,将乡村旅游聚中发展为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玩)一条龙产业链。

第三,丰富的农产业的发展,不仅体现经济特色的农村风貌,也为乡村旅游保障了足量客源。乡村旅游的发展除了自然的乡村景观、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特色的农业资源等,还需要足量的客源支撑,没有持续客源的流入,再好的风光也要荒废。农产业的大量发展可吸引食品企业的入驻,生态食品企业本身就是一张名片,对乡村旅游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生态食品发展可带来良好的农业景观效应,吸引前来参观的旅游者,实质上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客源。

二、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文化,展现乡村活力

第一,在休闲农业发展之前,乡村旅游资源主要依赖于乡村自然风光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经营模式相对传统。现代休闲农业应聚结多功能,将农业一、二、三产业结合起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中也处处体现着科技含量的农业技术,改变了传统经营模式,让科技给新农业带来了惊喜,开拓创新了乡村旅游资源条件。

第二,规范管理,提升水平。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一定要高度重视饮食卫生、公共安全、服务质量、环境保护等公共设施。要制定行业标准、加强管理,餐饮食谱绿色卫生,种植业和养殖业按卫生许可标准清洁,保证游客玩得开心,吃得放心。

第三,加强农产业的物质丰富,呈多元化生态发展,为乡村旅游提供更多的观光特色,活跃乡村旅游的游赏氛围。首先,将乡村土地呈规模化、集中化改造,种植当时适宜的经济作物。规模化的产园种植可以美化乡村田园,带来良好的视觉感,添加旅游景点。另外,将种植经济发展为一、二、三产业模式,进行统一加工、包装、销售,利用旅游消费者口碑,进行推广宣传乡村旅游。根据本土条件,开放养殖业,增添动态乐趣,与游客形成互动,使休闲农业发展充分带动乡村旅游经济。

第四,农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农副产品的丰富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但如果乡村旅游没有持续新元素的注入,也不能保证持续对游客的吸引力。休闲农业应建立高科技农业基地,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增设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并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开展畜牧业,如奶牛和马群,让游客参与到农产品采摘、畜牧放养农业活动,充分调动游客的热情,参与到农事活动,体现农活乐趣。另外,建立农业科技园,请专家为游客讲解农业科技知识,让游客参与其中,对农产区的果蔬、茶卉等植物栽种讲解。我省是果蔬种植大省,其出产的梨、桃水分足,深受市场好评,应结合我市的地理结构,展开具有特色的休闲农业。在果蔬种植中,为游客提开放自已动手的场所,让游客参与到观果、品果、摘果、果实加工一系列工艺的乐趣。对游客开放畜牧业牧场,让游客和动物近距离接触,游客参与到喂养活动中,提高游客的动手能力。另外,根据当地盛产的农副业,形成独具特色的餐饮文化,也为乡村旅游增添活力。

三、利用休闲农业拓展乡村旅游开发,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第一,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是国务院下达的1号文件别强调的,打造休闲农业延升为乡村旅游,已成为成熟的产业链,带动相关的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渠道,将农村闲散劳动力聚结起来,带动经济效益。目前各地的农产业园区按照“产加销、游购娱”的模式发展,打造科技种植、生态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田园旅游观光、餐饮文化,集“五位一体”的综合性现代休闲农业。这些农态园区在农业生产结合一、二、三产业发展,为乡村旅游提供资源,服务于乡村旅游,稳稳锁定旅游客源,从而带动整个农村事业的发展,为农民经济收入打开渠道,增加农民就近就业的机会。

第二,乡村为基础,地域适宜。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选址应根据当地新农村建设的背景,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保留自然特色和景观,再根据本地人文资源打造优美、内涵丰富的特色景观,满足游客的观赏要求。

第三,突出文化,融入当地风土人性。休闲农业发展应充分发挥当地的乡村风土人性,民俗文化,使游客感受到与其他游地不一样的别样文化。结合游客需求,可将当地的文化活动进行整合,形成集体规模活动,让前来观光的游客参与其中。如云南傣族泼水节、西昌藏族火把节,都是利用当地文化特色,进行大型集团活动,让游客参与互动,玩得尽兴。

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

农产业园区的建设和改造,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对一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给予保护。另外,对乡村基础建设进行完善,包括道路建设、住宿、餐饮、通讯、水电的完善,让休闲农业建设体现环境优美、科技农庄、生态农业的特点。改变过去农村的脏、乱、差不良卫生现象,使农村面貌发生质地的变化。休闲农业的农业种植环境改造,可通过菜园、果园、花园、林地、养殖场地进行防治污染,创造绿色景观,使产业园区随时保持清新、绿色的生态环境。在道路中多种植花卉和绿色植物,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达到减噪、滞尘的效果。休闲农业的发现推动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营理念,使广大农民学习和掌握了现代农业科技生产,学习了经营管理知识,提升了农民文化素养,提高了乡村文明程度。优美整洁的乡村环境、文明优良的乡风民俗,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可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五、讨论

农旅结合是以休闲农业、生态农业为先天条件,再延伸出的乡村旅游策略。休闲农业以促进农业经济收入和新农村建设为主要目标,将农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起来。结合当地农村生态环境和地理条件,把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紧密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链。休闲农业的基础源于农业、建设农村,发展目标是惠及农民、融通城乡、服务社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村广阔的空间、自身的自理条件和土壤结构,建设农业生产场地、培载有经济价值的农产品、发展养殖等一系列的农产地活动,可以经过规划设计,发挥农业休闲旅游用途,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加城市游客与农村的亲近感,为城市空间狭小的人们提供回归自然、感受田园风光场地,从而带动一系列农产业经济活动,促进农业事业发展。

篇3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1701-01

随着我国当前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的推广在种植业发展的过程中作用越来越明显。当前我国种植业体现出更多区域性发展的特征,随着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使得种植业产品化和组织化的程度在不断提升。目前种植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难题和新的挑战,本文对农业技术推广对种植业发展的作用进行探析,为我国当前种植业的全面发展提出实效性的发展经验。

1 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概念

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我国国土资源辽阔,各类地形地貌都较为复杂,各类综合因素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限制性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种植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现阶段提到的农业推广技术从大的范围来说就是以农村社会发展为主要中心范围,以农民的家庭为主要的中心,根据农民实际的发展需要,对农户进行生产生活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要将现代农业技术有效地传递给农民,使得这些技术在农村地区呈现出动态发展的过程[1]。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农业种植发展水平不平衡,发展的趋势也不稳定。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就需要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使得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社会的发展更加稳定。所以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改变农民过去的农业生产发展意识,使得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要切实做好自身工作,以全面的农业发展为根本目的,根据农村地区生产的整体情况制定相关的发展目标,以此来获取更有效的生产效益,以促进种植业的全面发展[2]。

2 农业推广技术与现阶段种植业之间存在的关系

在^去传统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带动农业的全面发展是进行生产的主要目标。随着当前经济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加上农业生产技术的全面升级提升,对于农业发展又有了全新的目标。目前我国政府要加大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在全新技术的教育上以及新技术的推广上加快工作步伐,这对于新技术的全面普及,带动农村地区种植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农民的有效生产也具有指导性的建议。现代化的农村进行全面发展与种植业之间也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农业技术的全面推广既能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也能够使得种植业的质量和产量得到有效提升。

比如水稻和小麦种植培育的过程中,大多数种植户会在种植期间定期进行一些人为的干预,比如统一化的管理等方式来提升种植物的产量。但是现阶段通过农业推广技术能够使得农业技术更加全面规范化,在节约人力以及材料资源的同时,使得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避免不必要浪费[3]。

3 农业技术推广对种植业发展的作用表现

当前我国的种植业发展要以现代化农业发展为根本目标,在传统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种植业的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农业产业机构的根本性变革。

3.1 完善农作物的基本构成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量始终保持在均衡的发展前提下,所有当前要坚持多方面综合性的发展理念,以此来增强现阶段市场的补给情况,采取更多有效的发展方式来促进种植业发展。比如在南方地区可以因地制宜的进行水稻种植,在东北地区进行大豆以及水稻等作物的种植。此外,在相关地区还要完善各类油料以及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使得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稳定的发展趋势。

3.2 全面提升农产品品种的整体质量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进行有效种植的过程中,对农产品进行科学化的栽培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需要选取更多优质以及销量高的品种进行种植。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市场的需求量以及发展方向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相关部门还需要重点引进各类特色进出口的农作物进行栽培,以此适应市场需求多元化的发展。水果类的种植要做好大水果和小水果均衡发展的步伐,使得水产生产加工的结构更加优化。

3.3 突出展示农作物种植的地域特色

我国农业的生产发展在南北方之间存在着相应的差异,所以在进行农作物的选择过程中要注重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产品,选取适合种植的品种,以此来加快区域农业发展种植的步伐。要切实提升农作物种植的区域特色,可以根据实际地区发展的条件进行选取调整,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的农业,并将过去传统的农业资源结构进行全面调整,同时对种植业进行产业化的发展经营,使得种植业自身的产值不断提升。

4 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作用

篇4

我国工业的发展基本上是完全依靠自力更生建设而来,在这一过程中,农民与农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历史因素、重工轻农思想、重城轻农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下,工农与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此外,农民整体素质较低,农村设施差,教育水平落后,科技水平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经济发展缓慢也影响到了社会和谐。发展农村经济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的具体表现。

2.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到了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三步走”战略的一个目标,也是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与难点都是农村,根据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截止到2020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需要达到8000元,近年来平均年增幅为4.0%,这是无法达到需求的。在近二十余年之中,虽然我国农村经济水平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农村面貌变化并不大,如果这一现状无法得到扭转,是无法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为此,必须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走特色化的工业发展道路,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3.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要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现阶段来看,促进经济水平增长的渠道有贸易、投资、消费几个方面,我国经济水平发展主要是贸易与投资。我国农村经济水平发展缓慢,虽然农村人口基数大,但是他们消费需求小、消费水平低,无法拉动内需,供给与需求不对称必然会影响整体经济增长水平。从这一层面而言,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基本点在农村,扩大农民消费,发展农村经济也成为了扩大内需的重要渠道。

二、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对策

1.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现代化农业就是应用先进管理措施与现代化科技水平对农业开展集约化、规模化、农场化、市场化管理的活动,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产销一体化农业。要发展现代化农业,可以从以下几渠道开展:第一,提升粮食生产量。为了有效提升粮食生产量,可以采用田间灌溉、土地整理、品种更新等措施,提升粮食单产量与土地产出率,发展优势产业带,实现标准化、专业化以及区域化生产,提升粮食效益与品质。第二,注重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在未来阶段下,需要做好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工作,注重地方优势产业的发展,从各个渠道来提升农产品综合竞争力。第三,促进龙头企业的转型。为了实现经济的发展,需要鼓励各个地区龙头企业的转型发展,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保障各个地区龙头企业的综合效益。第四,做好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要切实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收,还要做好农村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为农民提品加工服务、市场预测服务、价格信息服务、营销物流服务,形成科学的服务网络。第五,改善生产环境。各级政府需要适当增加农业投资力度,做好农村生态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村水利建设以及清洁能源建设工作,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促进生态环境与农村各项产业的协调发展。

2.促进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工作就是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综合生产力,种种实践证实,发展农村劳务经济,鼓励农民外出务工是一个见效快、投资少的经济有效渠道。就现阶段来看,农民依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要解决农民问题,必须要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资料显示,我国耕地总面积与美国差不多,但是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1亩,不到美国的1/6,俄罗斯的1/8。目前,我国农村实施的是一家一户土地经营承包制度,要想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在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后,在市场与资源因素的影响下,单纯依靠农业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劳务收入开始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减少农民数量才能够达到繁荣农村的目的,才能够提升农业效益,采用劳务输出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农民数量,避免过多的人口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压力。与此同时,还能够将多余的土地资源贡献出来,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发展,集中经济发展现代化农业,保障农民实现增产增收。除此之外,促进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也是推动农村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以及文化建设的要求,农民外出务工可以获取到经济收益,还能够接受城市文明的感染,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提升自身的竞争意识、创业意识与风险意识。

3.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水平

农民的素质水平对于新农村建设质量与建设速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农民综合素质并不高,还存在很多的文盲与半文盲,大多数的农民也未接受过系统、全面的技能培训与职业培训。农民科技水平与文化素质水平低、法制意识淡薄,要真正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就必须要依靠懂技术、文化素质水平高、会经营的农民。为此,必须要做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为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提供动力。

篇5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农民是农村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就是要一心一意为农民谋利益,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使之分享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努力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这是以人为本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最根本的体现。要认真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广开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求出路,又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开辟新的增收途径;既要立足当前采取尽快见效的增收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动力。

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要使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体现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过程。尊重农民的创造和选择,维护农民的经营自主权,切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推进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维护农民对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权和管理参与权。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管,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业和农村法制建设,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来管理农业、开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农。当前特别要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培育农民依法维权的意识。

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提升农业、振兴农村的希望所在,是减少农民、使农民富裕起来的关键所在。要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围绕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加强科学知识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扩大“阳光工程”的实施规模,加强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外出务工就业的能力。

坚持统筹协调理念,优化发展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统筹协调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关键。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完善支农政策体系,强化农业发展基础,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尽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要深刻领会“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着力消除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建立城乡之间资源合理配置的市场体系,形成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特别是要加快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体制,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断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的环境。要为农民提供平等的教育、医疗机会和待遇。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和公平化。引导各类资源与要素向农业和农村流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完善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要全面落实“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不断增强农业政策的反哺性和普惠性。调整和优化支持“三农”发展的财政支出结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结构、信贷资金投放结构。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机制,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扩大农业补贴规模。探索建立农业投入的补贴机制,积极推动农业的政策性保险试点,尽快形成完整的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

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在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要加强农业生产设施和农村生活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乡村道路、改水改厕和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加快实施农村“六小工程”,大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重点搞好农业“七大体系”建设,完善农业发展综合服务体系。按照项目构建工程、工程支撑体系、体系保障发展的原则,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等重点工程,着力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篇6

 

一、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背景

 

随着乡镇企业的突起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了以“人口就地城市化、迅速扩张小城镇”为主的特点。在这种经济高速增长但是城乡户籍依然分隔的现实背景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已经必然成为政府的最佳城市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政策。城乡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政府更加注重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而施行的重要举措。只有坚决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彻底贯彻“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改革方针,才能逐步地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只有实行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协调发展战略方针,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战略举措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规划统筹建设。要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到地方政府的宏观规划中,这样协调城乡发展才能实现共同繁荣。这就包括了统筹城乡的建设发展规划、科学定位规划布局;统筹城乡的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各种类型用地;统筹城乡的基础设施规划、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二)城乡产业统筹发展。除了发展出“以工业化支撑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的战略格局,同时还要促进农村的劳动力积极地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而实现农村人口逐渐地向城镇集聚。

 

(三)城乡收入统筹分配。依据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情况,从而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并进一步地完善农村的税费改革。加大政策对“三农”财政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快农村的公益事业建设发展。建立起城乡一体的财政支出体制,将农村的交通、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列入到政府财政支出的范围中。

 

(四)城乡制度统筹管理。要突破以往城乡二元经济的结构,纠正体制和政策上往城市偏离的问题,切实地保护好农民的根本利益,给农村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户籍管理等制度。

 

二、城乡统筹视角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也因此带动了农村经济的极大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仍存在着一些矛盾与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予以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在农村经济发展及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和不均衡,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比较落后,城乡的居民收入差距仍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尽管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农业生产力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产业的经营规模也普遍偏小;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化不强这些问题也都未能根本改变,从而导致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城市居民的差距不断被拉大。

 

二是农村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农业经济发展更加受限。由于农村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还比较滞后,使得我国很多区域的农民都缺乏基础教育,知识水平有限,这就导致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在农村地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农业新技术难以得到有效和全面地推广。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落后,从而造成了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下,进一步影响了农业农产品的生产效益。此外,一些适合农村发展的经济转型政策也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而不能够及时得到吸收和贯彻落实,这也使得农业的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

 

三是农村的生产条件落后,农业环境的污染严重。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水利、交通、电力和通信条件都比较差,造成了农村的综合生产水平低下,导致生产进度极度落后。此外,许多地区的村镇布局也非常不合理,垃圾处理、生态保护等设施也极度匮乏。尤其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很多污染企业都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地区,加速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农村污染现象更加严重。

 

四是尚未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全面发展阶段,但是城乡统筹发展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提高。尤其涉及城乡统筹发展相关的深层次改革策略,如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地进行改革。

 

三、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农村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反过来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支持和促进。农村的经济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必须加强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和倾斜,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

 

(一)基本原则

 

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创新发展:坚持以民主促民生,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来。同时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促进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创新和实践。2.以城带乡,全面发展:坚持以新型城市化为中心,以城市带动农村为主导,加快构建大都市网络,做成大城市,做出新农村。3.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把生态经济放在首位,正确处理产业发展、农村建设与生态经济的关系,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农村经济发展。4.分类开拓,特色发展:坚持分类发展,因地制宜,区分特色,走功能发展的道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地缩小城乡差距,有序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路径选择

 

篇7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育教学本身是为就业服务的,如何将就业能力融入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作为一名农业中职院校教学一线教师,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课堂等方面:

1 更新教育观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科学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1]。农业的现代化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农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农业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途径[2],农业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深刻认识到农业职业教育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是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等一线工作的初中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和新型农民。农业职业教育应该承担这一重任,并发挥其优势,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并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贡献。

2 课程教学改革

2.1 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课程内容往往是根据书本而定,没有地方特色,与实际工作任务脱节,为区域经济、农村经济服务的功能薄弱。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应从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针对性地选取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工作岗位的对接。

2.2 加强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积极性不高,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使学生就像上电影院看电影一样,没有师生互动。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行为,师生互动效果直接决定教学效果的好坏[3]。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中等农业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教育,教育过程中应一改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从课程应用性的角度出发,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农业职业院校的教学应走出课堂,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教学、实地指导生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直接参与生产实践,彻底改变在黑板上种田的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职业技能大赛、学生模拟授课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寓教于乐,教学相长,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2.3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传统考核方式多数是试卷考试,常用分数来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经常出现高分低能现象。过去的职业教育考试采用的是普通教育的知识考试模式,这种方法很容易误导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4]。要想改变这一方式,必须对学生的考核行式进行改革,进行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考试可以设在课堂、试验基地、生产一线等,用这种灵活的方式来代替死板的试卷考试,以达到对学生进行真实、可靠的评价。

3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农业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不单单是具备良好的农业知识技能,同时更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的道德和社会公德。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建立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独立的人格、自身的创造力等实现其全面发展。这些就需要在日常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关系着经济、就业与民生,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凸显职业教育特色。

参考文献

[1] 贾红梅.调整农业职业教育方式,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J].甘肃农业,2011,(7) .

[2] 刘源,申慧琳,张景书.新形势下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6).

篇8

农村地区主要以农业为主,虽然农业是我国基础型产业,但一味地采用土地种植方式发展经济会造成经济模式单一、产业单一情况,不利于经济的全面发展。另外,在单纯采用土地种植的背景下,农村土地资源会逐渐呈现不足状态,更加速了环境的破坏。

2、国家扶持力度的不足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面积较大,在经济上国家必须兼顾所有贫困地区,因此在单个地区的扶持力度上会有所下滑。另外,由于农村地区交通条件的限制,在经济扶持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对于扶持结果无法做到持续观察。加上卫生事业与文化事业的落后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制约。

二、农村可持续发展优化策略

1、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地区的农业种植必须加强设施管理,通过高科技种植方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改善当地基本条件。在此方面,国家可以委派专业人员深入农村展开种植讲座,并将先进种植技术与种子带入当地,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另外,对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也应清楚地向种植者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思想上让其了解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此方面,国家需要投入较大人力资源,确保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全面灌输。

2、提高人口素质,加强教育力度

农业人口的素质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上的投入不仅受到经济的限制,还受到当地居民思想上的抵制。一些思想觉悟不高的农村人口并不认可“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认为孩子在接受到基本文化、能够正常与人交流即可,无需进一步掌握更高深学问。在这一背景下,农村人口的文化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以及先进农业种植设备的使用。因此国家应提升对农村的教育力度,可采用志愿者方式让更多大学生愿意去农村当“村官”,以提升农村人口思想文化素质为目的,让农村人口能够通过文化的提升以及科技的辅助在不影响到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达到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

3、因地制宜发展,提升农业效力

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好方式就是依靠已有土地资源利用其特色性展开种植。我国地域面积较大,不同地方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也存在差异性,贫困地区不能单纯的看到别的地区依靠种植某种农作物发家致富了就依葫芦画瓢的同样引进。在种植方面切记因地制宜,利用当地土壤优势、水源优势、气候优势、温度优势等各方面选取适合种植的农作物。同时,还可以发展品牌化战略,将同一地区的优秀种植打造成品牌销往国内各省市,提高其经济收入。

篇9

优化农村经济建设质量,巩固管理物质基础。新时期,农村地区的文明和谐发展需要巩固物质基础,提升经济建设质量,方能良好的实现既定目标。为此,应有效的优化调节种植业主体结构以及实践模式。应确保农田、粮食播种基础目标,并全面研发高效绿色经济作物,种植培育无公害产品,优化生产加工工艺,提升专用农业产品总体百分比。同时,应全面发展第三产业,例如开发农业旅游、生态观光、娱乐休闲等一体化农业园区,推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丰富化发展。

实施产业化经营,扩充合作经济组织。实施产业化经营,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应实现生产以及加工的并重发展,推进市场化管理、国际化合作、信息化交流,引入工业化组织形式。同时,应通过继续培育与针对性建设培养骨干企业,发挥推动作用,注重基础建设,带领农户实现一体化建设。另外,新时期农村应扩充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村经济建设巩固核心保障,实现各类资源的良好调节与优化配置,进而全面推广与普及新型农业技术,实现持续创新发展。可建设规范健全的合作社,吸引社员参与,扩充农村人口比重,并可通过丰富形式,遵循民办、管理、农民受益的科学原则,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完善优化发展。

创建服务型政府,优化管理体制,完善培训管理。农村乡镇政府的工作职能,并非单纯的致力于GDP提升,而应全面推进农民实际经济收入的扩充。应确保乡镇以及农村社区的健康和谐,做好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应用。为此,可实现乡镇管理与执政资源的全面整合,依据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更新当前乡镇工作体制,实现职能机构与站所资源的全面整合,完成乡镇机构的整体改革。例如,乡镇单位可组建办公室与管理中心,实现政府职能的科学转变,便能够实现社会服务及管理的统筹统揽。可创建党政办公室,应对乡镇实施社会管理工作中的关键问题,行使统筹协调、组织建设权利。还可组建城乡服务管理办公室,进行机构、环保单位的有效整合,并负责社区建设、生活环境治理等问题。再者,可组建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中心,做好行政管理、完善社会保障,开展合作医疗、巩固基础设施发展建设以及管理。应创建有效科学的利益协调管理制度,有效化解内部矛盾,协调各方关系。应积极承担经济管理以及服务建设职能,保护农民根本利益,汇集大众力量,积极引导民众参与优质经济管理,并给与必要的辅助帮衬。应实施有效的村务公开管理,发挥群众积极参与的核心效用。

篇10

[中图分类号] F30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0)10-0039-04

引 言

新农村建设实施几年来,取得诸多成绩,如村容村貌得到改善、村路硬化打开对外的窗口、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乡风也有了很大进步。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正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和城乡统筹发展进程,延缓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速度。要想快速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有必要对新农村建设的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并重新设定新农村建设路径。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新农村建设是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农村经济发展很快,推动了城市的发展,支撑了我们整个国家的改革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则非常缓慢、农民收入的也非常艰难。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大幅度的落后于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和城镇居民收入提高的速度,因此城乡发展的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这样一种状况已经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意义之一就在于要遏制城乡差距拉大的趋势[1]。在目前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拉大的情况下,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就是要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缩小城乡之间过大的差距。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为农民的增收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进而使城乡差别拉大的趋势得以控制。

2.新农村建设能够有效扩大农村市场需求

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国民经济发展必须主要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世界各发达国家纷纷将中国作为他们推销商品的主战场,那么我们国家在实施新农村建设中,势必首先考虑本身的市场需求问题。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对外贸易依存度已经相当高,然而随着金融危机重创后全球经济急需复苏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摩擦却日趋加剧,最近的欧盟针对中国皮鞋征收的反倾销税事件极具有说服力。在这样一种国际大环境下,我国更应重视扩大内需。农民是我国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群体,是扩大内需的主力军。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既可以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扩大农村消费,又可以直接形成农村投资需求,带动当地乡镇企业发展,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就可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那么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则会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将起到强大而持久的拉动作用。

3.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无论发展经济还是发展社会事业或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其最终目标都是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素质相对较低,关键是农村的社会经济环境较差,不能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多方面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通过改善农村的社会经济环境,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多方面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良好的社会氛围将促使农民相互比较形成赶超的风气,有了这种积极的比劲儿,农民才会不断发展事业,提高综合实力的行动。这样才会促进农民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从知识积累到社会能力培养锻炼,不断使农民成为现代全面发展的农民。可以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落脚点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新农村建设有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新农村建设其中一个标准就是村容整洁,这一标准要求新农村建设中首先要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农村污染治理将完全改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特别是对垃圾的集中处理,畜禽的集中养殖以及粪便的处理,污水的集中倾倒这一系列的措施,将完全改变农村过去脏乱差的状况。同时,这样集中处理垃圾的污水之后,使得污染物得到治理,农村生产环境也得到改善,并且有害物质被集中处理,不能进入到农业生产环境中去。避免“白色污染”的产生,同时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农民的生态意识,能够有效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功能

1.新农村具有社会化服务功能

现今的农村没有一套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民无法脱离自我服务的状况。这样一来不仅农民得不到优质的社会化服务,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农村社会资源,不利于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新农村的建设为解决这种现状提供了可能。新农村可能有效地收集和整合农村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提供物质保障;新农村还可以从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对农民进行文化渲染,为农村社会化服务奠定文化基础。通过新农村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村服务业的发展,这样即可实现农村各项社会事情的发展,通过市场化动作实现社会化服务功能。

2.新农村具有社区组织化功能

农民的生产与生活都是独立的、分离的,农民无法一起经营、一起致富,从而使得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民生活方式依旧是旧式的农村生活方式。农村也需要像城市一样的生产生活环境,也需要一种具有社区组织化功能的服务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方面能够在组织农业生产方面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能够使农村生活的秩序得到保障。农民过分的独立,使其生活缺乏组织化,致使农民之间缺乏正确的沟通交流,而无法形成有效的团体。新农村建设将有效激励农民组织意识的提高,激发农民建立种类合作组织,通过生产、流通、社会服务等组织的建立,让农民也成为有组织的群体成员,这种社会组织功能将便于农民共同发展和进行高品质的生活。

3.新农村具有农村城镇化发展功能

过去关于城市化的研究中似乎存在着一种误区,这种误区使人们效仿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道路,试图把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来居住。然而发达欧美国家的道路基于这样两个事实:第一,农村人口相对较少;第二,工业部门为初级工业部门。现在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农村人口众多,工业部门较为复杂而不需要素质较低的农民(这也是为什么农民进城大多只从事高负荷的建筑行业最底层的工人的原因)。因此那种依靠城市吸纳农村人口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必须走农村城镇化道路,在充分利用大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的同时,大力发展县域中心城市和小城镇。这种模式将大大提高农民的流动动力和适应能力,有效实现中国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改善生存环境着手,试图使农民适应这种城市人生活的环境,从而逐渐得使农民也过着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城市化并不是非得住在高楼大厦里,并不是非得开着豪华的私家车,用着进口的厨具。城市化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一种从价值观到消费观的一种转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提供了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环境以及一种转变的动力。

4.新农村具有缓解二元经济结构的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但在国民经济总体来看,其发展程度是十分微弱的。工业方面则是在建国初期就一直依靠农业来维系自身的高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业对工业的这种支持作用至今仍然很强烈的存在着。比如教育问题,现实的农村是把农业收入投入到教育投资中,而这种教育投资所获得的人力资本却往往留存于、应用于、贡献于城市。总之,基于这种支持,我国逐渐形成了发达的工业部门与落后的农业部门的二元经济格局。有一种话说“看城市像欧洲,看农村像非洲”,这话也着实体现了中国现在的社会经济格局。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则从工业反哺农业的角度试图打破这种二元僵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必然会运用工业部门产生的价值应用于农业部门,从而为农村经济增长添加了有效的助力器。农业会得以发展,农民面貌得以更新,农村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得以改善。二元经济结构尽管还会长期存在,但从国家到各级政府的努力中,可以使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得以缓解,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农村就地城镇化①的过程,这种城市化的过程对于缓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着特别的推动作用。这种农村城市化的建设思路,将完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状态,并且按照城市化的模式来建设农村,将有效推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现代农村建设的步伐,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为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现实基础。

5.新农村建设具有统筹城乡发展,缩短城乡差距的功能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把握就是通过宏观政策的制定和具体的政策来引导要素的流动,来引导经济社会的协调有序发展。新农村建设通过财政投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投资拉动来重新配置资源进而引导国家经济的合理发展,既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又有效促进落后地区快速发展,以求各地区各层次的协调发展。确保国家经济社会整体性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可以有效增进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社会化服务程度低的问题,带动农村全面发展。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诸多功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其多种功能的实现,而放弃一些表面工程,以有助于国家全面战略实现为第一目标和策略。

1.充分发挥县域经济“亚核心” ②[2]作用,统筹规划新农村建设

考虑到我们国家的现实基础和农村现实,尽管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投入了很多,但真正落实到每个村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就相当有限了。如果按照现在这种新农村建设模式,想实现农村城镇化得相当长的时间,并且是否能起到国家想要的效果还很难说。新农村建设几年来的效果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不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这一绝对主体的自身主观能动性,光靠国家投入一部分资金来建设,那么新农村建设的最初设想就根本无法实现。结合农村实践,和几年来新农村建设的经验,要想实现农村建设的快速实现,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打破新农村建设的表面含义,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并不是建设一个新村,核心是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和综合素质,让他们自己找到自己建设新农村的方向。在农民自己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些的时候,国家就要对新农村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结合各省市县的具体情况,对新农村建设实施县(市)、乡(镇)、村三级统筹规划。

2.按城市标准规划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要结合当地原有的基础(经济、政治、自然、社会),首先搞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高标准进行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将县(市)作为国家、省(市、自治区)核心城市之外的“亚核心” [2]进行规划,从交通路网建设到供排水管网建设,从市政设施建设到服务网点建设,都要充分考虑其未来五十年的市容率来规划设计并结合当前需要逐步建设。搞好县域“亚核心”建设的基础上,再合理建设镇、村规划设计建设,这其中要重点规划重点村的建设。综合考虑三级发展规划,高标准进行城镇化发展建设,就是要尽快将偏远小山村的农民转移出来,为其提供生存的空间,将过度分散居住的农民转移到更适宜居住的地方,全面提升农村的生活质量和综合保障能力。

3.以生态标准进行新农村建设

农村现在的环境状况令人担忧。垃圾处理、饮水、用厕等一系列关系到农民生活的环境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民的生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农民几千年来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是没有一种可以使得农民生活习惯得以改善的生态保障。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生态指标,以该指标的要求来建设新农村。不能因为大量的建设工程而进一步恶化农村的生态环境。在统筹规划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将提高城镇化率,使更多的人集中居住在城镇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实现农村生态增殖效应,转变农民的生育观念,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化并且有利于污染的防治和垃圾处理。

4.新农村建设需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过度松散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农民的任何行动都缺少组织,既浪费生活资料,又浪费时间资本,同时,又使得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农民,更加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冲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努力引导农民组建各种有助于农民形成整体的组织[3]。通过各种合作组织的功能效用,使农民可以获得更多的科技知识、形成学习型家庭,促进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适合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4]。提高农民组织化可以促使农民进行专业化生产,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形成规模效益,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联系的桥梁,维护农户的利益,同时也可以保证农业生产符合企业的标准,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获得可靠收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出售价格,同时,在人们日益关注消费的阶段,合作组织可以集体购买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减少市场经济中存在的消费市场欺诈现象,堵住假冒伪劣商品销往农村的通路[5]。

5.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村两级政府有许多事情要做,但却无从下手,因为这两级自取消农业税后没有财政来源,全国大部分地区这两级政府没有积累。有一些村级组织,不但没有积累和财政收入,因为管理不善,经营能力差,导致负债很多。所以农村公共品的提供只能完全依靠国家的投入,这样在新农村建设中,国家投入不足的部分,乡村就没有配套解决方案,加之现在农村的事业均不允许向百姓摊派,许多公益事业做不起来,新农村事业就大受影响。当前如何破解农村遇到的实际困难,真正发挥乡(镇)、村两级政府的功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想发挥两级政府的功能,那么这两级政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增加财政收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将为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途径。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来直接增加本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本级政府有了自我支配的财政收入,就能根据本级需要,对国家投入进行配套,将这一事业很好地完成;二来促进当地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活跃当地的市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公共品的提供都将为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基础和条件,活跃的第三产业发展,将有利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三来可以利用集体的力量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相关的服务。而如何发展集体经济,又将是一个深刻的课题,需要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深入探讨。

四、结 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进行了六年,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逐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逐渐好转、农民收入逐步增加、农民生产生活都在提高。但新农村建设中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新农村建设参与者没有将新农村建设的功能把握好,强调外化的东西,却忽略了一些内在的东西。针对新农村应该具有的社会化服务功能、农村组织化功能、农村城镇化功能、缓解城乡二元结构功能、统筹城乡发展功能的需要,新农村建设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有所侧重地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只有这样才能将新农村建设深入下去,并真正地解决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

[注 释]

①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

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

②所谓“亚核心”,是指经济地位和功能介于核心区和边缘区之

间的次级核心,是局部边缘区域的核心区。“亚核心”作为经

济地位和功能介于核心和边缘之间的次级核心,与核心、边缘

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第一,“亚核心”是局部边缘地区的极化

中心。第二,“亚核心”是从属于“核心”的次级核心。第三,

“亚核心”是“核心”和“边缘”的纽带。在新农村建设过程

中,要强化县域中心城镇的“亚核心”作用,强化其人口集聚

功能,以减少大城市因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压力,还能够减少农

村人口过多对农业现代化的制约。

[参考文献]

[1]彭京宜,等,编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第2版)[M].北

京:红旗出版社,2006:12.

[2]刘国斌,赵儒煜.论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规律[J].吉林大学社会

科学学报,2009(1):151-157.

[3]李 恩,孙 贺.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探索――基于社

会功能视角[J].农业经济,2009(8):84-86.

[4]李 恩,李 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与塑造新型农民的关系研究

[J].学理论,2009(7):93-96.

[5]李剑阁. 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M].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324.

Functional Analysis of New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Li En,Liu Zhiqiang

篇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从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水平。但相对于全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还相当滞后,传统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大一部分农村仍然使用传统的生产资料,生产力没有得到根本的解放。由于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的收入水平难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的社会事业就难以得到较快地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素是发展,要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大幅度提高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一、加强农业机械化要进一步认识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

农业机械化是生产发展的主要物资装备。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可能有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其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业机械化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二,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科学发展的保证。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农业、农村中,具体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以及实现农业与工业、第三产业共同发展,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进一步缩小,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切实现的基础必须是农村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第三,农业机械化是节约型农业发展的基础。节约型农业发展主要表现于劳动力的节约,农业用耕地、能源、水的节约,以及种子、化肥、农药的综合节约等方面。如何发展节约型农业呢?农业机械化是关键。

二、促进农业机械化必须和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技术结合起来

中国的农业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社会大背景下,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并逐步建成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农业的过程。把项目的资金、人才优势用于农机科技教育培训,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的,具有农机技能的新型农民。参与农机技术的应用与农业的深层次开发,鼓励农村中的各类农机示范户和经营大户通过培训,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建立一批示范基地,并充分发挥农村基地的龙头带动和农机专业户示范窗口的作用,做到“办好一个基地,振兴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能有效的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加强农业机械化要强化农机技术推广和教育工作

各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当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增加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必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有两个:一方面是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使其能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技能;另一方面是直接运用先进的农业劳动工具――先进的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但这两个因素都离不开农机技术推广和科技教育培训工作。

四、促进农业机构化必须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管理

篇12

二、职业教育与农村社会经济的“蛋鸡效应”

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目前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集中于经济落后,社会发展滞后,而经济落后的原因又在于技术缺乏、人才缺乏和教育落后,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十分难解的死循环,农村经济发展要求教育优先发展:而落后的经济又不能给教育足够的支持,使教育落后,而落后的教育反过来又制约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更加落后。如果把经济比作蛋,教育比作鸡,就构成了类似中世纪经院哲学中的“蛋鸡”命题。多少年来,教育与经济之间存在的“蛋鸡”效应一直困扰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进程。近几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幅逐年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2001年占全国总人口73%的农村人口所依赖的第一产业创造的GDP只占整个国民经济的15.2%。当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只有2366元。农业基础地位仍然很薄弱,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的社会组织化程度低,投入和产出水平低。解决目前农村中存在的困难的主要途径就是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农业现代化是对传统农业的再造,是用新的产业置换农村落后的产业,对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实行重组升级,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资源支持。农村城镇化是对农村传统农业社区的再造,它是在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基础上,通过利益驱动和政策导向促进农村工业、服务业和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变农村社区为城市社区,变农民为城市居民,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空间和产业组织社会化的条件。另一方面农村教育的落后状况又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我国农村大多数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低,劳动技能原始而单一,大部分农村劳动力都以原始就业的方式进入农业生产过程,他们普遍面临发展无资金、无技术,接受教育也无条件的困境。根据湖北省财政厅有关专家测算,2002年湖北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县、市实行税费改革后,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来自财政预算内经费加上按规定两税新增部分。按口径计算这两部分只能占当年教育支出测算需求的51.6%,加上正常的学杂费收入三项合计占其需求的74.9%,尚有25.1%的资金缺口。过去这些支出在义务教育紧缺的情况下,主要是依靠向农民摊派。农村税费改革后必须由政府承担。按目前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78%由乡镇负担,9%左右由县级财政负担,n%由省地负担,而中央负担仅有2%左右。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方财政都是“吃饭”财政,要负担农村税费改革后义务教育增加的资金缺口是非常困难的。以致大部分农村地方政府把教育当财政的包袱。农村义务教育如此,农村职业教育就更不好过,在资金、校舍、师资、生源、实验、实习场所方面都面临巨大的压力和困难。有的职业学校为了生存被迫转向普通教育和学历教育。其实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经济与教育”的两难局面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如果都局限于部门本位的需要看问题,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经济部门都无法解开这个陈年已久的结。如果站在国民经济的整体的高度,农村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发展又是同一矛盾统一体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与农村职业教育的最终着力点都在于中国农村的农民。农业现代化主要改变他们的赖以生活的产业结构,实现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农村城镇化是对传统农村农民社会组织形式的变革,把农民改造成为适应城市生活的城市居民。而职业教育正是促成农民适应这两大转变的关键环节。职业教育发生作用的基本方式就是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卜,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技能的培养,把传统农业劳动者改造成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城镇二、三产业孺要的新型劳动者,在技能教育的同时,职业教育也对农民施加道德、文化方面的积极影响,引导他们成为适应都市生活的新型社会群众体,从而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双森。

按照人力资本理论的解释,教育也是一项投资,它的功能就是通过对人进行以职业为中心的技能教育、培养,把人力资源改造成为适合市场投资需要的生产要素,促进充分就业,使劳动的供给者取得可以预期的高收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高效增长。所以教育的效益取决于教育投入所达到的人力资源资本化的程度。目前在我国农村经济薄弱的条件下,教育发展必须要自觉适应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的需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好,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本和智力支持,实现经济和教育的良性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把职业教育纳入农村普通教育的范围,对广大的青少年学生进行从小学到中学的一贯制的职业技术教育,要彻底摒弃重视“升学”,轻视“就业”的错误观念,使学生成为既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具备良好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合格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对于农村广大的青壮年农民,国家应以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通过各种项目资金,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同时,国家也应以立法的形式,废除我国城镇社会经济管理政策法规中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和生活的种种不公平的规定,实行城乡一体的就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以提高农民自觉投资、自我提高职业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享受职业教育由政府推动变成每个农民自觉行为,成为农民全面发展地一个重要的部分。

三、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它是彻底改变中国农村落后面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它不仅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常要造就数以万计的专门技术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比重大,但现有的文化程度状况使农村人口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需要。就全国范围的统计数字而言,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技术教育的只占3.4%,没有接受过技术培养的高达76.4%。而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文盲、半文盲人数占从业人员的39.5%,比全国平均高8个百分点。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5岁以上的文盲仅在新疆、宁夏、青海、四川、重庆五省区就达到了1945.73万人。因而必须对农民开展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和科学文化的教育培训,使他们真正成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者和受益者。

(二)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必然产生并形成新的职业岗位群农业现代化是对农村传统产业的建设性的摧毁,它首先表现为用先进的生产力替代传统农业中落后的生产力,形成新的生产经营和服务体系。同时形成全新的农村产业结构,重新配置农业资源,使基于传统农业的农村职业逐渐消失,而代之以内容和技术标准要求都迥然不同的新职业,造就全新的农民,使农民职业专业化.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职业的社会声望。农村城镇化是对农村社区组织的建设性的重构。它通过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和集中,实现农民从农村组织向城镇组织,从乡镇生活到都市生活的过渡。这种社会结构的转型必然形成对城市管理型、建设型、服务型人才岗位的巨大需求。

(三)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使广大农民自觉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现代农业和现代都市生活都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技能的取得和提高是实现和丰富人生价值的主要方面。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多•舒尔茨曾经指出“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困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则是贫困的关键”。对于广大的农村来说,由于农业职业教育周期长,成本高,见效慢,农民对接受职业培养尚缺乏积极性。加之受“升学做官”思想的影响,农村职教发展状况不容乐观。1999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2.2万所,经过调整,2001年有中等职业学校1.8万所,校均规模655人。200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n64万人,其中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为335264人,只占整个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的2%,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民吸引力不高,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难的状况,就必须依靠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社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产物,它能够直接地以高收入和较高的社会职业声望的形式激发农民对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渴求,形成对职教的广泛认同。

(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为职业教育产业化和对外交流合作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农业现代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使我国大部分农业劳动力和农业人口的职业属性乃至职业发生根本的变化。这部分人计划经济的陈旧观念少,没有或很少有城市居民所固有的“特权”等陈旧观念,容易接受市场的选择,因而是中国职业教育产业化数量最大,职业影响成本最低的基本人群。这个巨大的社会需求,单靠中国自己的职教力量是无法有效开发和运作的,必须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来实现中国职教的产业化、现代化,为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提供直接而有效的支持和服务。农业现代化和农布们成镇化对中国职教的挑战主要集中在职教要实现从单纯的培养人才转向人才培养与社会就业相结合,转向为我国就业大战略服务,要对传统的办学模式,专业设置,师资结构,办学条件进行全面改造重构,树立新的人才观、职业观和教育观,要改变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不幼民务只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专「1职能的观念,打破地区、部门、、行业界限,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体系。

四、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

农业现代化和猫寸城镇化对我国职教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形成的以城市经济和城镇人口就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职教格局我国教育资源,包括大部职业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城市,而城市人口只点全国总人口的30%左右。由于二无结构的阻隔,农民长期被排斥在职业教育体系之外,这也是我国职业学校规模偏小的原因。如果按第四次全国职教工作提出的规划“十五”期末,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农村年招生规模达到350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1.5亿人次,每年为800万需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实施多种形式的转移前培训,职业教育必须进行服务方向和结构调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