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最基本的原则范文

时间:2023-09-05 09:26: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医最基本的原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医最基本的原则

篇1

1.设计目标

盲人按摩作为中医按摩中的特殊类型,具有其局限性,是由盲人的生理特点决定的,所以教学内容和方式也与正常的医学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根据盲人按摩岗位的实际需求,提出按摩专业课程设计目标为:

(1)符合盲人按摩教学、学习规律,又要充分体现中医按摩的特点。

(2)体现盲人按摩岗位实际需求,为盲人按摩发展服务。

(3)努力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在教学设计上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

2.设计原则

就业导向、能力本位,构建模块化知识体系,明确“盲人按摩学什么”的问题。模块化知识体系的构建,是盲人按摩专业改革与建设工作的核心,课程内容整合按照“保证‘三基’、减少重复、避免遗漏、补充新知”的思路,对课程内容进行分化、整合、更新,对教学内容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布局,整体优化。制定模块化知识体系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岗位应用原则。做到岗位需要什么知识就传授什么知识,需要什么能力就锻炼什么能力,突出知识模块的针对性。

二是综合化原则。以盲人按摩最终临床实践应用为导向倒推,总结归纳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打破传统的课程界限,实现各个学科知识的充分交叉、融合,形成垂直综合化的知识模块、知识单元、知识点。

三是纳新原则。模块化知识体系要及时吸纳中西医学在盲人按摩和康复治疗体系内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使得知识体系处于不断更新,保持盲人按摩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这样的设计,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每个模块以支持盲人按摩职业能力和素质为核心进行了优化,避免重复,这是传统课程难以比拟的。通过课程模块化教学,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从而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二、按摩课程和教学设计

1.优化整合各课程间的内容,确定五大专业课程模块

(1)中医理论知识模块,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药学》《中医养生保健》《医学心理学》等中医理论性强的整合成一个模块,精简选编,确保学生具备最基本的中医理论知识。

(2)针灸推拿保健技能模块,包含了《按摩学基础》《中医保健按摩》《足疗》《精油推拿》,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完全掌握中医保健的操作技能,确保学生在保健领域的就业能站稳立足。

(3)划经点穴技能模块,包含《经络学》《腧穴学》,通过一模块的学习,学生基本具备了经络腧穴知识,为临床的治疗奠定基本的理论基础。

(4)针灸推拿治疗技能模块,包含《刺法灸法》《按摩针灸伤科学》《按摩针灸内科学》《按摩针灸妇科学》《儿科按摩学》《刮痧》《康复技术》,这一模块是盲人按摩专业的核心技能模块,通过整合,避免了疾病理论知识的重复讲授。学生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必须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确保在保健的基础上能在基层的医疗机构就业,为盲人按摩的发展奠定最基本的专业能力。

(5)西医知识模块,包含《解剖学》《生理病理学》《触诊》《西医诊断学》《局部解剖学》《西医综合》,学生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掌握基本的现代医学知识,确保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科学、准确,为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打下基础。这5个专业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循序渐进。

2.教学过程设计实施“四结合”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所以,课堂教学过程改革的第一步,是我们教师下决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努力为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提供广泛的、足够的可能性,在教学过程中创建“理论教学―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实训、实习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1)教师演示与学生模拟相结合。采取了“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方法,教师边讲授边演示,手把手教学,学生相互模拟练习,做到了理论实训一体化。

(2)信息化教学与课堂仿真模拟相结合。充分应用音频、视频、图片、语音光电感应多媒体针灸人体穴位发光模型、仿真多媒体按摩点穴人体模型和微波治疗仪、康复器等多媒体资料和现代化教具,开展课堂模拟训练,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案例教学与理论探讨相结合。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强调使用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即在教学中即时引入病案,从实际问题入手,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把书本知识与经验积累结合起来。

(4)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课程建设中,要求制作系统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音频视频、习题库,利用永德读屏软件、盲人按摩网等丰富的网络资源。既利于任课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自由地进行备课和修改、添加、更新资料,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评价

评价: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学校教务管理者、专业教师、学生共同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效果进行了考核,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

2.改善了管理运行机制,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

3.改善了教学条件。

4.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高,毕业生社会认可度大幅提高。

通过对盲人按摩专业课程与教学设计研究及实践,教学内容得以精简实用,知识衔接顺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构建知识、形成能力、积累素质的过程中,促进了个性和潜能的发展,也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双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俊龙,田岳凤,王军.以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培育中医人才的实践探索[J].中医教育,2012,(01):12-14.

篇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养生、疾病的预防、治疗疾病用药的副作用愈来愈重视。而祖国医学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疾病和护养病人的经验,在这些方面有独到之处,从古到今重视整体观念、天人合一、治未病的思想,许多中药经研究能调节人体免疫系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有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例如中医针灸、推拿、拔火罐、刮痧、耳穴等护理具有现代护理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尤其是目前社区护理正在蓬勃发展,众多老年人迫切要求了解传统的中医护理知识。许多传染性疾病正在危害人类健康,例如甲流、手足口等疾病,这些传染性疾病重在预防,而中药在这些方面发挥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因此,中医护理在现代医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为人类疾病的预防及护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课程设置的体会

一般本科护理专业培养的目标是能在各级医院、基层、农村医疗单位从事临床护理及预防保健、社区护理等工作。而中医是我们国家的瑰宝,在疾病的临床治疗、护理、预防保健、社区护理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现代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出的护理人才,应该在掌握现代护理观的基础上,掌握最基本的中医护理知识,更好地将现代的护理观与中医的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以满足社会对中医的渴望,适应当前社会医学的形势。然而目前很多医学院校本科护理专业将中医护理学设置为考查课、选修课、甚至不开设这门课程,那么培养出的护理专业的学生连最基本的中国传统医学知识都不懂,或者了解的很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该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的缺乏或缺陷,就很难适应目前社会医学的形势。建议医学院校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本专业师资状况水平,逐步开设这门课程,并逐步将中医护理学列为选修课、考查课、考试课课程体系。

3.中医护理学教学体会

3.1 加强中医传统治疗与护理方法的教学与实践  依据人才培养目标,预防保健及社区护理是学生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的一方面,同时也是用人单位看重的重要知识领域。然而在预防保健及社区护理方面,中医传统治疗及护理方法例如针灸、推拿、刮痧等,疗效较好,较西医预防及治疗无明显的副作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社区的喜欢,已经成为康复保健治疗的重要部分。鉴于此医疗护理人员就需要掌握中西医结合的知识理论体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在课程中就应突出对中医传统治疗与护理方法的学习,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并且加大针灸、推拿、刮痧等方法的实践力度,可以到实习医院进行见习观摩。

3.2 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即PBL教学,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基于本科生思维能力较好,反应较为敏捷,自学能力较强的特点,可以将中医内科疾病的护理采取此方法的教学。具体是提前选出病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将病案及讨论的问题告诉学生,让学生进行自我收集资料。几天之后进行病案分析与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患者病因病性、辨证分型、邪正盛衰、治疗的原则,从而提出该病人护理对策、健康指导等内容,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对问题进行补充或纠正。

篇3

1一般资料

    1.1调查对象

以我院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100名学生作为2009级实验班,并在相应年级设相同人数作为对照班;选择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200名学生作为2010级实验班,并在相应年级设相同人数作为对照班。

1.2教学内容调整

(1)实验班主要讲述中医基础理论部分,包括绪论、阴阳、气血津液、脏俯、病因、病机、四诊(主要是问诊)、辨证等相关内容,重点讲解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和辨证,粗略介绍中药常识与基础理论、方剂学基本理论。课时安排上压缩基础部分的课时,增加辨证和中药及辨证选用中成药部分的课时,选用大量临床病例,将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重点介绍101种常用中成药的功效特点、常见中成药的临床应用范围,为便于学生日后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合理使用中成药,在教学中还增加了辨证选用中成药能力的训练。

(2)对照班教学内容:遵照原有教学大纲,主要讲述中医基础理论部分,包括绪论、阴阳、气血津液、脏腑、病因、病机、四诊(主要是问诊)、辨证等相关内容,重点讲解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粗略介绍中药常识与基础理论、方剂学基本理论。

1.3评价方式

(1)授课结束后,以问卷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调査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教学内容调整的认可程度、对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意见等几个方面。

(2)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中医学考试成绩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3.0乃软件统计,分类数据进行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效果评价

    2.1问卷调查

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各100人,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70。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各200人,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9%。问卷结果显示:(1)对于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的开设,实验班和对照班100.0%的学生都认为有必要。(2)认为在教学中最需要加强的内容是中药和方剂的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为58.7%和49.8%。(3)认为在中医学教学中有必要讲述临床常用中成药的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为83.4%和70.0%。(4)认为通过中医学的学习应该辨证选用中成药的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为91.3%和68.0%。(5)认为在教学中应该结合临床病例和课堂讨论来讲述中成药辨证运用的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为89.1%和78.0%。

2.2学生成绩分布(见表1—2〉

3讨论

    3.1增加中成药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对于西医院校来说,不仅要培养多学科医生,而且还要从国情出发,注重培养西医学生的中医临床技能。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趋势,是时展的要求,患者往往需要中西药配伍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实践表明,中西药合理联用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中成药或西药,合理配伍中西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问卷调查显示,西医学生认为学习中医学课程是必要的。

中成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便于贮藏、携带方便、随时可以取用等优点。西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学生,作为西医,一般不直接开具中药方剂,而是选用简便的中成药。有调查显示,西医医院85%以上的医师经常使用中成药,且中成药使用总量远高于中医科,但西医医师往往辨“病”论治,致使药不对证,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对中医的发展有不良的影响。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中药毒副作用的报道日渐增多。此外,中西药不合理联合用药、中药之间不合理用药等问题屡见不鲜。

随着中医药自身优势的凸显,大量成方制剂被应用,药物品种不断增加,新剂型不断推出,中成药正在医疗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认识、了解中成药的相关知识,掌握合理使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防止和减少中成药的不良应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医学教育中,要不断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要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转变。现行的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涉及内容广泛,包括中医基础、诊断学、中药、方剂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多学科内容,在短短的60个学时内,教师只能着重介绍中医最基本的概念,对于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中药、方剂等内容则浅尝辄止,从而造成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想教的尴尬局面,因此,在中医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中成药知识的传授,尤其要加强学生辨证运用中成药能力的培养。问卷调査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中成药知识是有需求的。

3.2调整教学内容,运用案例教学法,加强辩证运用中成药能力的培养

笔者在教学中,强调应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合理用药,辨证选用中成药是使用中成药最基本的原则,也是中成药取得疗效的关键。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精髓,每一种中成药都有其自身的适应证,在教学中反复强调应用中成药应该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尤其应按辨证施治原则用药,而不能简单按药品说明书上的适应证不经辨证盲目用药。如感冒在中医看来就有风寒、风热、暑湿等多种,风寒感冒宜选用辛温解表药(如通宣理肺丸、九味羌活丸等〉,风热感冒宜选用辛凉解表药(如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等),暑湿感冒宜选用祛湿解表药(如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水等),如果不辨证施治,有时不仅不能奏效,反而使病情加重。使用中成药时应注意“异病同证”或“同病异证”等情况的辨证论治,合理应用中成药。

笔者教学时充分考虑到临床实用的需要,大量采用教学内容与实际病例相结合的方式,即案例式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将中医理、法、方、药融会贯通,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已学过的中成药知识,又加强了其临床辨证技能和遣方选药能力的训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明确学习中成药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活跃了学生的临床思维。通过问卷调査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均认为中成药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而且实验班学生对中成药的知识及运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髙。通过成绩分析可以看出,2009级和2010级实验班及格率均高于对照班(P<0.05)。通过比较标准差系数,实验班低于对照班(P<0.05),说明实验班学生成绩比较集中,整体上优于对照班。

篇4

课程标准是教学管理实施、教学质量评价、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是组织教学、制订课程考核标准的指导性文件,是执行教学计划、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基本的纲领性文件[1]。应构建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的课程标准,保障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2]。中医诊断学是论述中医诊断的基本理论、方法、技能的学科。根据中医诊断学的课程特点,要求在培养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知识能力的同时要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基本技能,教学方法上应重视理论教学,也要突出实践教学,并制定与其人才培养方案相符合的中医诊断学课程标准[3]。

一、课程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掌握诊法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临床意义,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及其他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基本证候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临床意义;熟悉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主要内容,学习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方法;了解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原则,诊法的概念、注意事项,辨证的概念。(二)职业技能目标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诊断学知识诊断常见疾病及指导临床实践,能够灵活地将中医诊断学知识运用于本专业的临床实践之中。(三)职业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敬业精神和职业、岗位服务意识,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职业态度,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于思考的职业素养,培养探索、创新、创优意识。

二、课程设计

中医诊断学的课程设计,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秉承“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教学理念,实现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执业技师)考核标准相对接,采取项目化、模块化教学模式,教材内容要突出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以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通过实施院(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学”与校外“临床教学医院、实训基地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4],采取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的方式,实现理论教学符合职业、岗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强化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实现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5]。

三、课程内容

中医诊断学课程内容涵盖了中医诊断学发展史,主要内容及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其中以诊法、辨证的基本理论知识为重点。中医诊断学课程设置在授课学期的第二学期,总学时为48学时,授课方式采取理论讲授结合实训教学,其中实训教学内容主要是“四诊”基本技能实训操作及典型病案分析讨论。

四、课程实施

(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中医诊断学课程讲授要结合临床实例,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及理论讲授环节应多结合临床实例;实训教学环节应实施“医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临床实际岗位多实践、多操作,强化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加强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6]。(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教材编写教材作为实施教学的主要工具,其类别、内容必须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要以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方向,坚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7],制定符合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课程标准;根据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构建与专业相衔接的高职中医诊断学课程教材体系;通过分析现行教材的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重新制订教材编写大纲并拟定教材编写内容、体例等。在教材编写上应突出基本理论知识、实训操作及病案分析等内容,既要强调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也要体现高职教育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适用性的教育理念。2.开展网络教学及课程资源局域网建设建立院(校)局域网,可在网上查阅万方数据库内与中医诊断学课程相关的全部医学期刊及书籍;设置课程资源网络教学平台,中医诊断学教学相关的课件、教案、影像资料等课程资源,便于学生网上学习。(三)课程教学评价建立院(校)内、职业资格(执业技师)考核标准、实习单位、社会等多要素结合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教学评价指标,采用理论教学评价与实践教学评价相结合的课程教学评价方式。一是院(校)内课程教学评价方式,主要采用系(部)二级教学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8]。系(部)二级教学督导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学资料、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同行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学生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基本理论知识讲授、实训能力培养、教学方法等。二是按职业资格(执业技师)考核标准评价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岗位技能、素质水平。三是实习单位、社会等多方面评价并提出反馈意见,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加以及时完善、改进。(四)课程考核中医诊断学课程考核应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综合考评,考核标准可设置为过程考核和终极考核,采取动态化、多样化的方式,即平时考核、理论考核、实训技能考核。平时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0%,考核内容包括学生课前研讨、课堂纪律、课堂提问、学习态度、考勤情况等;理论考核(笔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考核内容为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实训技能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考核内容包含“四诊”基本技能实训操作、典型病案(情景模拟)分析讨论等。

参考文献:

[1]楼美云,刘鲁平,张雁平.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开发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8(17):19-20.

[2]王联晓.理性构建高职教育中的课程标准[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2):105-107.

[3]徐雅娜,闰丹.基于动态性原则建立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8(10):41-43.

[4]闫志.浅谈医学影像专业临床基地建设与实习管理[J].实用全科医学,2007(9):801-802.

[5]张圣喜,贺军,李喜梅.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制定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27):110-111.

[6]刘玉娟.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7-8.

篇5

我国自古就有“医易同源,医易相通”之说,其“同”的是认识事物之基础,如阴阳变化之理;其“通”的为看待事物之方法,如整体观、恒动观。确切的说,即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及辨证方法是在吸取了易学中的阴阳对立统一观和象数思维模式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故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序》中言习医如不研易,犹无根之木不得昌茂。明代张介宾所著《类经附翼·医易义》则有云:“是以《易》之为书,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南。”

纵观《周易》全书,其对中医学理论有较深远影响的,是结合有三才论思想的阴阳理论;而东汉郑玄的著作《易论》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故本文主要就三义来简要阐述《周易》对中医学阴阳理论的影响。

1“简易”之于中医阴阳

“简易”指的是天地自然的法则简朴平易,调护阴阳则是中医诊治疾病最简朴亦是最根本之原则。

《周易·系辞上》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这里的“道”即指宇宙的基本规律,此规律由阴阳构成。《老子·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简要地指出了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不外乎“阴”“阳”二字。成书年代较晚于《周易》的中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吸取其思想,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同样提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来表明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同样禀受阴阳二气而生,阴阳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根据阴阳分布的不同,中医在认识人体时,将五脏六腑分属阴阳,经络亦有阴阳之别。同时,疾病的产生同样需责之于阴阳之变化,阴阳不相协调,则疾病产生,阴阳离散,则形消神灭。即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基于以上论述,中医治病的根本原则为调护阴阳,其最大目标则是将人体调整到一个阴阳调和的平衡状态。《素问·至真要大论》即有言:“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医家将此至简至要之理进行发挥,在诊断疾病时则将阴阳作为八纲的总纲,其将一切疾病性质分为阴阳两个方面,而另外六纲则分别从属阴阳,即表、热、实属阳,里、虚、寒属阴,又将机体不同的病理表现归于阴阳,如多言为阳,无声为阴,脉浮大滑数者皆阳,沉微细涩者皆阴;而在治疗上,中医根据其时阴阳的状态,选择相应偏性的药物〈药物的偏性由阴阳所化,故亦有阴阳之分)或采取适宜的手法以调之。因而,张介宾在所著《景岳全书·传忠录上》中道:“医道虽繁,而可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

2“变易”之于中医阴阳

“变易”则是指世间万事均处于一种绝对变化、相对静止的状态之中,中医同样重视阴阳衡动论。

《周易"系辞上》云:“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强调阴阳相易才能化生万物。宋代周敦颐则在《太极图说》中具体阐释道:“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生焉。阴变阳合……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中医将此观点引申至生理方面,《素问·六微旨大论》中云:“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认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关键在于正常的“运动不息”,例如阴气滞浊,主降,阳气轻清,主升,故人体之气清升浊降,以达到机体气血充盈、精力旺盛的状态。因此,中医所追求的“阴平阳秘”指的是阴气平和,阳气固密,阴阳平和协调、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是人体自身、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绝非一成不变。

在病理上,与《易·坤文言》中“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相似的,中医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认为疾病的产生在于阴阳二气间运动的失衡,如阳气不升反降则病飧泄,阴气居上不下则生瞋胀。此外,由于阴阳消长、阴阳交争、阴阳转化等运动变化,疾病产生后同样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当中,如伤寒有六经传变,温病有卫气营血传变,因此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下和不同的发展阶段中,相同疾病所表现之症状亦有所异,故在治疗上,中医提倡采用动态思维,讲究辨证施治、随症加减,因而常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案例。

3“不易”之于中医阴阳

“不易”是指尽管万物衡动不居,但其变化有其必然准则可循,即存在一个共同的变化规律,如日之东升西落,如水之潮起潮落。《周易》以最简单的阳爻(—)和阴爻〈- -〉为符号,来说明事物变化的基本规律。而中医则将其发挥,总结出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逆顺、阴阳离合、阴阳交争、阴阳转化等一系列规律,并用以概括医学现象、成为医学理论。这些规律为中医诊治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操作思路,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出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一“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而在养生保健上,《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云:“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指出保持人体阴阳的相对动态平衡,即可健康、长寿。

此外,中医之“不易”尚体现于周期性上。《易·系辞上》曰:“往来不穷,谓之通,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相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中医则认为,四季阴阳消长,主气有异,故主病不同,提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针刺上则言“春刺荥”“夏刺输”“长夏刺经”“秋刺合”“冬刺井”,如此循环,一日亦如四季。

篇6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候;因子分析;回顾性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support a reasonable and standard TCM treatment principle for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 by exploring TCM syndrome features in NSCLC patients with factor analysis. Methods 105 cases of advanced NSCLC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after 1st January, 1998 from 18 to 75 years old, were studied retrospectively with factor analysis of the data. Results According to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tongue, pulse and symptoms, the deficiency of qi and yin (37.14%) and the stagnation of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39.05%) were the major syndromes when advanced NSCLC was diagnosed. Conclusion One of TCM intervention treatment principles for NSCLC, which includes invigorating qi and yin,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regulating the flow of qi and resolving phlegm, is proposed to instruct the application of herbs,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s or injections in integration treatment and stage treatment for 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and elongating survival period.

Key words:non-small-cell lung cancer;TCM syndrome features;factor analysis;ret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

在临床实际中,75%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机会,生存期有限。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治疗措施已成为晚期NSCLC治疗的热点,被认为是最佳治疗模式,这其中包含了中医药治疗,并日益受到关注。近年我们通过对105例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舌脉、辨证分型等的回顾性研究,探索其中医临床证候特征以及中医药参与治疗的优势环节,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特色。

1 病例标准

1.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经病理学和影像学确诊的ⅢB~Ⅳ期NSCLS住院患者;②年龄18~75岁;③确诊后尚未接受放化疗或中医药治疗;④预计生存期大于3月;⑤无心、肺、肝、肾、血液系统其他严重疾患;⑥1998年1月1日以后的住院患者。

1.2 排除与剔除病例标准

①年龄75岁;②已接受西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③合并有心、肝、肾等严重疾病患者;④精神病患者;⑤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⑥资料不全者。

1.3 诊断标准

NSCLS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制定。肺癌分期标准参照国际抗癌协会(UICC)1997标准制定。症状记分标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1997年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3辑,拟定中医症状积分标准,按症状有无以及轻、中、重分四级,并按照分级标准记0~3分。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依病例情况如实填写统一制定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回顾性研究调查表》。所得数据交录入员及专业统计人员进行数据的录入及统计分析。

2.2 统计学方法

用Epidata2.1软件建数据库,两人分别独立录入,计算机审核,锁定。中医症状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基线资料

依据临床研究方案中制定的纳入病例标准,共纳入105例。病例分布: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3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7例,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17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39例,北京市中医医院19例。患者年龄35~75岁,中位年龄63岁,40岁以下者占2.86%,40~49岁者占11.43%, 50~59岁者占16.19%,60~69岁者占57.14%,70~75岁者占12.38%。男性64例,占60.95%,女性41例,占39.05%,男女性别之比,男性高于女性,与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男女比例基本接近(2∶1)。病理分型以腺癌最多,占69.52%,与近年流行病学资料一致;其次是鳞癌,占23.81%;其他类型(6.66%)所占比例较少。分期中ⅢB期23例(21.90%),Ⅳ期82例(78.10%)。

3.2 临床症状因子分析结果

(见表1、表2)表1 晚期NSCLC患者临床症状因子分析(略)表2 晚期NSCLC患者临床症状因子分析(略)

从表1可以看出,第一类因子占主要位置,第一类因子到第四类因子依顺序逐次降低,具体到每个症状据其不同分值,即贡献度大小,取该症状的最大贡献度,将症状进一步归类而得出表2。

转贴于

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类因子症状以气虚、阴虚为主,一般为“气阴两虚”的复合证候;第二类因子症状为肺系症状表现,概括为“肺系病变”;第三类因子症状以脾胃虚损表现为主,称之为“脾胃虚损”证候;第四类因子症状以肾脏虚损表现为主,称之为“肾气或肾精不足”证候。晚期NSCLC症状多且复杂,因子分析的结果发现,以气阴两虚证候最为突出;而脾肾亏虚在晚期NSCLC发病中也有一定地位。

3.3 中医辨证分型情况

105例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痰瘀内阻型(41例,39.05%)最多,其次是气阴两虚型(39例,37.14%);其他证型依次为:肺脾气虚型(12例,11.43%)、脾虚痰湿型(11例,10.48%)、气虚血瘀型(8例,7.62%)、痰湿阻滞型(8例,7.62%)、脾肾双亏型(7例,6.67%)、气滞血瘀型(6例,5.71%);另外,尚有其他证型14例(13.33%),其中包括痰热阻肺3例,肺肾阴虚、阴虚内热各2例,湿热内蕴、痰毒内蕴、痰饮内停、饮停胸胁、瘀血阻络、瘀毒内阻、阴阳两虚各1例。因同一患者可同时出现多种证候,或见有不同证候,故上述数据相加之和超过实际病例数。

分析显示,病位集中在肺、脾、肾三脏,进一步按气、血、阴、阳、痰、毒等病机特点分析上述辨证分型,气虚型70例(66.67%)、痰湿型66例(62.86%)、血瘀型58例(55.24%)、阴虚型44例(41.90%)、气滞型6例,以及湿热型、阳虚型、邪毒型各1例,反映晚期NSCLC中医病机特点主要为气虚、痰湿、血瘀、阴虚,而热证、阳虚证少。

3.4 舌象分析

(见表3~表5)表3 晚期NSCLC患者舌象分布情况(略)注:有舌象描述者共105例。

表3中18例其他舌象分别为:舌红苔薄黄4例,舌红苔白腻3例,舌紫黯苔白腻、舌紫黯苔薄白、舌淡黯少苔各2例,舌紫黯苔黄腻、舌淡黯苔薄黄各1例。可以看出,肺癌患者往往多种舌象相兼出现,105例患者的舌象描述比较多的是舌淡红苔白腻、舌淡黯苔薄白。舌淡红苔薄白通常被认为是正常舌象,有11例(10.48%)患者出现。表4 晚期NSCLC患者舌苔分布情况(略)

从表4看出,白苔(66例,62.85%)多于黄苔(31例, 29.53%),腻苔(51例,48.57%)多于薄苔(46例,43.81%),白腻苔35例(33.33%)最多,为患者存在“痰或痰湿”证候的表现,显示“痰或痰湿”是晚期NSCLC发生与发展过程中重要因素。表5 晚期NSCLC患者舌质分布情况(略)

从表5看出,黯舌(48例,45.71%)多于淡舌(33例, 31.43%),红舌(24例,22.86%),黯舌为患者存在“血瘀”证候的表现,显示“血瘀”是晚期NSCLC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3.5 脉象分析(见表6)表6 晚期NSCLC患者脉象分布情况(略)注:有脉象描述者共101例。

从表6可以看出,病例以细脉、滑脉为主,含细脉脉象者61例(58.09%);含滑脉脉象者37例(35.24%)。细脉主气虚、阴虚,滑脉主痰湿,显示“气虚、阴虚、痰湿”是肺癌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由此可知,患者舌脉象表现与临床“气阴两虚”、“痰瘀互阻”为主的整体辨证分型基本相符。

4 讨论

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发病率更是高于全球平均增长速度。肺癌早期诊断水平有限,NSCLC确诊时70%~80%病例已属Ⅲ期(25%~31%)、Ⅳ期(38%~60%),丧失手术根治机会,是肺癌治疗的重点与难点,而倡导采用针对全身兼顾局部的多学科交叉综合治疗模式,提倡个体化原则,其旨在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综合治疗模式的特点,其中中医药是综合措施的重要一环。但由于中西医之间理论与实践的差异以及对晚期NSCLC临床证候认识不一,中医药参与治疗的个体化方案居多,缺少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观察资料,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治则治法方药的不同导致临床疗效参差不齐,尚未形成规范化治疗方案。因此,目前尚没有充分证据说服众多西医同仁在晚期NSCLC治疗中接受中医药的参与,也没有足够依据为他们提供指导性强、依从性高的中医药参与治疗综合方案。有鉴于此,我们期望通过本项研究探讨晚期NSCLC的证候特征、证型特点,为中医药参与晚期NSCLC的治疗提供研究依据和思路,也为将晚期NSCLC中医药治疗纳入阶段化、综合性治疗轨道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因子分析是一种从多个原始指标的相关分析入手,找到支配这种相关关系的有限个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并用这些潜在变量来解释原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或协方差关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作为多因素统计分析中的一种方法,因子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中医辨证、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都属于不可观测现象,如能收集相关方面的资料,并对其进行因子分析,则有利于总结中医临床经验,开发新的视角和思路。患者临床证候特征规律也是一个不可观测的现象,我们通过对不同患者的临床症状等进行因子分析,从而分析其证候特征。笔者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探讨晚期NSCLC患者临床证候特征。如从表1中只能观测到不同症状的出现频次的多少,而不能观测到不同症状之间的组合情况。从因子分析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出,晚期NSCLC临床症状多样,除表现有“肺系”症状外,还具有“肺外表现”。通过对诸多症状进行统计学的因子分析发现,气阴两虚症状最突出,其次是脾肾两虚症状。而舌脉情况分析结果显示,黯舌、腻苔、细脉所占比例较高,反映痰湿、血瘀也是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因子1为“气阴两虚”的复合证候,因子2可概括称为“肺系病变”,因子3为“脾胃虚损”证候;因子4为“肾气或肾精不足”证候。这与临床专家辨证治疗NSCLC以益气养阴为主,配合健脾化痰、消食导滞等原则相吻合。

本项研究提示,气阴两虚、痰瘀互阻是晚期NSCLC确诊时的主要证型。因此,在晚期NSCLC治疗中,我们建议以益气养阴与活血化瘀、理气化痰为最基本的治疗法则,可贯穿于整体辨证施治过程中,也应体现在辨证应用中药、中成药或静脉注射液中。可将益气养阴法、活血化瘀法、理气化痰法纳入晚期NSCLC规范化治疗的轨道,进行整体化与阶段化治疗,以提高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篇7

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具有永恒运动的属性,故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由气到形,由形到气,即形气转化的循环往复的无穷过程。气和形及其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天地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由气通过气化作用而生成的。

生命就是生物体的气化运动,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化气与成形。气化即是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泛指自然界一切物质形态的一切形式的变化。我们人体内精微物质的化生,精微物质转化为各种功能,以及体内废物的排泄等,都是通过气的气化作用而完成的。即是说,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都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内经》十分重视人体和自然界的气化作用,认为一切有形的物体,包括大地星辰,都是由气通过气化作用而生成的。正如《素问•六节微旨大论》中说:“物之生,从于化”,意思是说物体的新生,是从化而来。又如《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气合而有形”,是指天地阴阳之气和合而有万物形体。《内经》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的思想,即是形气可以相互资生转化的思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阳化气,阴成形”。就是说阳是化生功能的动力,有化气的功能,可以把机体的物质化为无形之气;而阴是有形的物质基础,有成形的功能,可以把外界物质合成自己身体的物质。人体的正气是无形的,属阳,其特点主动,有气化的功能,可以促进脏腑发挥正常的功能,化阴为气;精血津液是有形的,属阴,其特点主静而凝,所以可以凝聚而成形。和阳气可以相互转化。由精血津液转化为气,要依靠阳的气化作用,由气转化为精血津液,离不开阴的成形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的新陈代谢,都可以概括为“阳化气,阴成形”。因此可以看出,化气与成形是物质的两种相反相成的运动形式。所以《内经》认为:有形物体生成之后,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还会不断地将其有形之体,转化为无形之气,或在毁灭之后散而为气。

生活中我们知道,水加热后,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后,又会凝结成水珠。这就是气和形的相互转化。又如肥胖的人,通过加强锻炼或控制饮食,或长时间的工作劳累,就会消瘦,使有形的脂肪肥肉转变成了能量,气化掉减了肥,这也是由形到气的运动形式的具体体现。

早在殷周时代,甲骨文就出现“瘤”的字样,我国最早的医学《灵枢经》也用“营卫不通,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邪气居其间”来解释肿瘤的发病原因。从人体病理来说,凡是成形的疾病属于阴性,肿瘤就是明显的阴性病。由于体质阳气不足,对阴邪不能形成有效的抵抗,于是就形成了肿瘤这种新生物。总之肿瘤是由于致癌原因导致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功能紊乱,气化功能失常,平衡协调遭到破坏,发生病理改变,造成气血津液生化不足,阳气受损,而且代谢失常,形成痰、瘀、毒等病邪,病邪滞留在体内阳气最虚弱的地方,阻塞经络,久而久之病邪相互搏结,处于疾病状态,在络息经闭区域聚积成形,就形成肿瘤。所以中医对肿瘤的认识在于有病才有瘤,而非有瘤才有病。病是瘤产生的根本原因,而肿瘤是病的病理产物。

篇8

静功一般是静中有动。静坐可以使人们散乱的心念逐步归于清定,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不但能祛病强身,而且可以去除主观迷妄,获得安乐。

静坐法除了上身应保持自然端正外,两腿、两手的放法各有不同。一般可分为平坐式及盘坐式。盘坐式又分为自然盘腿坐、单盘腿坐和双盘腿坐几种。至于两手的放法更有多种,一般是将两手仰掌,左掌安放于右掌上面(或右掌安放在左掌上面),两拇指头相拄,放在腹前脐下;或两手合掌胸前,手指、手掌对应合拢;或用两手结成手印等。有的平坐式是将两手掌平放两大腿上。笔者根据多年的练功体会,并参考一些文献资料,认为手按膝部的静坐法(平坐式)既方便舒适,且功效亦甚宏大。

平坐式也称自然坐功,是身体端正稳坐在凳上,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膝关节弯曲成90度,两脚平行着地,脚底踏平。

一、古代手按膝部的静坐法

1.南北朝时《昙鸾法师服气法》中说:“初,宽坐,伸两手置膝上,解衣带,放纵肢体……”

2.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第二》中说:“每旦初起,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上,心眼观气,上入顶,下达涌泉,旦旦如此,名曰迎气……”

3.我国最大的石佛像是四川乐山大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弥勒佛坐像,通高7l米,凿建在乐山市凌云山栖鸾峰峭壁临江处。这尊佛像是平坐(危坐)像,两手按于两膝,与其他盘坐佛像不同。

由上所举,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手按膝部的静坐法。

二、手按膝部静坐法的功效和意义

1.有利于上下相通,阴阳平调

上下相通,高下相须,是自然界和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中医学认为,人体必须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上身属阳,下身属阴,并由于心脏在人体上部胸中之故,血液运行以上身较为旺盛,因此上身常较下身温暖。手按膝部静坐法可使上身阳热之气经膝部温通于下,改善下肢血液运行,避免“上热下寒”、“上盛下虚”,阴阳失于平调的病症;同时因膝部是下肢的大关节,膝部得到温热之气,可增强腿膝功能,防止腿膝疼痛无力等症。实为保健祛病的良法。

2.有利于“心肾相交”

心火下降,下交于肾;肾水上升,上达于心,谓之“心肾相交”和“水火既济”。这是医疗和气功锻炼的重要原则。手按膝部静坐法,可借手心劳宫穴(心包经穴位)之热气,使膝部经脉温通,达于足部涌泉穴(肾经穴位),并因调息、调心以激发和促进肾脏功能,促使肾水上升,而达“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以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

篇9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tology Based on Protégé

YI Ga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nt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computer knowledge to express a lot of sharing and reus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launched a large body of research, in order to integrate the medical resources to achieve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reuse of medical knowledge to use technology to build the ontology medical knowledge base, through ontology languages, ontology construction tools, and domain ontology construction method of research, the use of Chinese herbs skeleton method to build the body, as an examp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tology construction method. Key words: ontology; knowledge base; OWL; skeleton method; stomach disease

信息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积累,国内医疗信息化市场热潮涌动,在发展数字医疗的过成中则面临着医疗信息的标着化、统一化、一体化等问题。中医作为传统医学,在经历了几千年长期形成了大量的数据,独特的中医理论和中医诊断技术。中医学在信息化阶段还有很大的研究发展空间,它的数据多建立在人的经验基础上,其规律受自身理论的支配,其客观性与科学实验数据不在一个层面上。若果用科学实验数据的获取方法和标准衡量中医数据,即便是实证数据仍不可避免带有主观因素。

本体(Ontology)的概念实际上是哲学上的一个概念,近二十年来,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大量使用本体概念。形象的描述,本体就像个位于人和机器之间智能的中间构件,通过这个中间构件使得人和机器的交流变得通畅,它能帮助机器理解自然语言,自然语言的不断扩充,能导致机器做出相应的变化和修改。本体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并且能够和自然语言同步。那么本体是怎么学习的呢?它也和人一样必须遵循一定的“语言规则”,它利用一套推理机制从已知出发“推理”要学的新东西。所以一个本体是一个自我完善的系统,它通过自己的一套公理和推理规则达到人类类似的智能学习,并且它的运行准确无误。因此,本文尝试使用本体编辑工具Protégé作为知识库建立工具,以建立中医方药本体为例,利用中医药历史文献及公认的中医药知识和中药专家对方药进行全面诠释,讨论构建中医药本体的方法。

1 Protégé工具

Protégé工具是一个斯坦福大学开发的本体编辑和知识获取软件,第一本版本是1987年推出,开发语言是Java,属于开放源码软件。由于该软件设计优秀并且包含众多的插件,使得Protégé成为最常见的本体论编辑器之一。

2中医方药本体的建立

目前本体的研究包括领域知识本体、通用本体、方法本体、元数据本体等。知识库系统提供基本词汇以及词汇之间的关系,设计相应的本体是建立大型知识库系统的第一步,这对于知识库系统的组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本体的构建原则和方法

本体到目前为止,构建原则归纳为满足后建本体必须逐条参考先建本体,沿用其合理条目,若弃用先建本体,必须阐明实质性分歧,此原则也适用于任何本体的自身修改过程[5]。但构建本体并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构建方法,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构建方法,我们选择的是Mike Uschold & King的“骨架”法,具体流程见图1[2]。

1)确定本体的应用目的与应用范围:确定本体的研究目的和用户的范围(如管理者、技术员、程序员);比对本体应用环境和目的;建立本体用户文档;确定本体的形式化程度。

2)本体的分析:根据本体应用目的和形式化程度,确定本体知识范围,通过该领域专家的研究探讨,定义本体所有术语的意义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

3)本体的表示:是确定本体形式化的东西,可以用语义模型表示本体。

4)本体的检验:构建相应本体后,通过相关专家对本体做最后论证,包括检查本体各元素间的语法上清晰性、一致性、完整性、可扩展性。

5)本体的建立:建立本体表示知识,这是一个知识概念话和形式化的过程,首先通过设计知识本体概念结构,确定本体结构,其次利用函数、类、公理、关系等组织和表示概念知识,最后选择合适工具和语言构建具体本体。

本体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反复、不断推敲和完善的过程。通常领域本体的建立不是一撮而就的,我们需要在应用中不断的修改、完善与扩充。

2.2中医方药本体的定义

不同的本体应用环境,需要不同的领域知识范围,我们构建中医方药本体目的是能够根据中医方药知识库中的现有知识,对中医医师临床用药意见做出提示,也就是在辨证的基础上,依据确立的法治,选择适当的药物和配伍组成。并根据系统中的知识判断出用药的合理性和相应的疗效。我们构建本体的应用范围是中医临床医师或者中医在校学生,作为学生学习的相关指导。

以本文的领域本体建模的范围就是严格按照Gruber本体约定最小(Minimal Ontological commitment)原则将涉及中医方剂知识利用本体表达,集中体现为方药组成、功用、用法、加减、主治[3]。

中医用药过程中,准确的辨证乃是采取“有的放矢”治疗措施的前提。只有通过对症状的全面分析,仔细鉴别、认真判断等获得病人状况,然后根据确立的法治选择相关方药,并进行药味、药量加减,组方结构充分表明了方中药物配伍之间的主从关系。因此,进一步了中医方药的概念和意义、熟悉方药的君药、臣药、佐药、使药之间的关系,掌握中医用药原则与方法等非常重要。

2.3利用Protégé构建中医方药本体模型

通过相应的中医药专家的分析和研究建立中医方药本体,并需要借助Protégé本体编辑工具来具体实施。

2.3.1定义类和属性

本体中最基本的组织单元就是类,类是创建对象实例的模板,是同种对象的集合和抽象,类是一种层次结构的组织形式。子类继承父类,子类也是一种概念模型,是父类更具体的概念。如”方药”是中医方药本体的最高层次类而方药组成、方药功用等是其子类它们会继承方药的所有特性。

定义类和类层次的基本方法是:从所有概念中选取顶层概念,作为本体类中的基类,以及其它类与基类的继承关系作为本体类中类层次结构中的锚点。类的层次关系通过它们之间类的关系来确定。如解表剂类的实例是全部治疗表症的实例,则解表剂类为方药类的子类,以下就中医方药本体的类和类层次划分具体说明。在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中,中医形成了许多经典的方剂,如麻烦汤、小青龙汤等,不同方剂反映了由中医独特的哲学或世界观出发的对疾病滋生形成,形态构成,变化转归,治疗控制的特有的视角和思考。在辩证过程中,各种辩证方法互相参照、补充、演绎,

形成中医特有的错综复杂的中医诊断学。

本文方剂本体设计过程中,在保留中医辨证特色的原则下,将不同的辩证方法下形成的方剂,如解表剂、泻下剂、清热剂、温里剂、安神剂、消食剂、驱虫剂等作为为方剂类下的基本的锚点,进行类与类层次划分[3]。

1)建立并保存项目

打开Protégé,点击“新建(Create New Owl Ontology)”按钮,然后点击Continue,选择保存位置。然后选择“select a project type”。为了便于本体和系统的交互,笔者建议将新建项目存为“OWL/XML”格式。然后点击“Finish”按钮,新的项目即被成功地建立。

2)创建并命名类

创建类及类的命名在Protégé主界面中。

3)创建类的属性(Properties)

4)本体定义的逻辑检验

本体定义的逻辑检验实际上是对本体概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利用Protégé中检验模块进行,也可以利用DIG接口编程调用Racer推理引擎来解决,推理引擎支持下的本体检验和本体推理,通过对本体概念的一致性检验来达到本体检验的目的,本文通过Protégé和Racer的接口,使用Racer推理来检验本体建立的逻辑是否有误。

例如:解表剂即是表症的下位词,也是方药的下位词,如 果我们将解表剂改为里症的下位词,这显然是矛盾的,因为里症与表症是互斥的概念。

5)本体实例的建立

在Protégé中,通过individuals标签的三个面板达到添加实例的目的。内容包括实例名称和附加在该类上的属性。当大量的实例被赋予相应的属性及属性值时,就形成了相关领域的知识库[4]。

实例建立分为两步:首先选择类,创建该类的实例;然后添加各实例的值。下面是解表剂中得具体实例。

①选择方剂类->解表剂类,添加“麻黄汤”。

②在Members list窗口中点击Add individuals,输入实例名称,并编辑实例的各种属性。分别添加组成、用法、功用、主治、加减。

实例例子:

Defframe麻黄汤:中医方剂类

{

组成:麻黄9g,桂枝6g,杏仁9g,炙甘草3g。

用法:水煎温服,服后加盖衣被,取微汗。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症。

加减:无。

}

3总结

本文介绍领域知识本体的构造原则、构造过程及注意事项,并用Protégé工具构造了一个具体的知识本体――中医方药本体。知识本体能够较好地描述领域知识中的概念属性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实现基于领域知识语义的资源检索,大大提高检索结果之间的相关度。由此可见,构造合适规模的领域知识本体是中医药学知识库系统分析的第一块基石。

参考文献:

[1]冯志勇,李文杰,李晓红.本体论工程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钟伶.基于本体的益气健脾方的知识表示与应用初探[D].福州:福建中医学院,2005.

[3]高红艳,,包含飞.以肺瘩病为例探讨中医证候本体的构建[J].医学信息,2007,20(11):1876-1882.

篇10

治疗及预防、摄生、保健、调理、康复等。包括四个环节。⑴ 未病先防,平素积极主动地锻炼身体、饮食调养、情志调摄、顺应四时、躲避邪气,注意保暖。以内养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避免外邪侵袭。⑵ 既病防深,已病者早诊断早治疗,既治标又治本,尽快控制病情进展。⑶ 慢病防残,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控制病情防止身残、志残。⑷ 瘥(病)后防复,病后正确调治、谨慎从事,以防感复、劳复、食复和药复。

二 扶正祛邪

正邪博弈是风湿病最基本的病理反应,扶正祛邪是风湿病基本治疗大法。⑴ 扶正,对正虚为主的风湿病,运用补益正气的药物或方法,达到正气存内、邪无留处之目的。方法如:补益气血、脾胃,益气舒筋、养阴,温补脾肾,滋肾养肝等。⑵ 祛邪(外邪、痰瘀),对风湿病邪盛、正虚尚不明显者,运用攻逐邪气的药物或疗法以达邪去正安的目的。治法有:祛风化湿、散寒。散寒除湿、除湿蠲痹、祛湿清热、清热通痹、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除湿、虫类搜剔等。⑶ 攻补兼施,适应于疑难风湿病/虚实夹杂证。根据邪正盛衰、消长情况分清主次,采用或先补后攻或先攻后补,或以扶正为主兼祛邪,或以祛邪为主兼扶正,或攻补并重等治法。需把握“祛邪勿伤正气、扶正勿碍祛邪”的原则,一般在急性期以祛邪为主,缓解期以扶正为主。

三 以通为用

运用相应药物和疗法使邪气散除、经络畅通,营卫复常。根据“不通”的具体病机(如邪实、寒盛、热盛、燥盛、痰瘀)选用不同的通法。正虚、阴虚、血虚、阳虚则有不同的通络。根据邪痹阻部位深浅、秉承久暂、正邪的盛衰情况区别对待。运用通法时应注意佐以理气、活血药。

四 依部施治(以部位选药)

⑴ 循经选药,如“臂痛者有六道经络,各加引经药乃验。……”⑵ 循肢体部位选药,痹着项背者用葛根、桂枝、羌活;痹着上肢者用桂枝、姜黄、威灵仙等。⑶ 循病位深浅选药。以病在五体何部、是否内含脏腑及病之深浅等不同情况施以不同的药物和方法。

篇11

胃喜则安

“胃喜则安”是我给肿瘤患者饮食建议的第一个原则,也是最基本的原则。临床上不顾自己身体感受,信从食疗偏方的肿瘤患者比比皆是:有一住院胃癌患者有腹泻症状,柜子边上却放着一串香蕉;另有一门诊患者肠癌术后伴放射性肠炎,大便每天10余次,却大量地进食猕猴桃。这些生冷瓜果显然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同样,有些患者家属在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急于求成,给予大鱼大肉补充营养,反而加重患者的肠胃负担,治疗很可能事倍功半。

“胃喜则安”并非是有些患者理解的“嘴喜则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而是吃“胃”想吃的东西。清代名医叶天士的名言“胃以喜为补”亦是这个道理,要相信自己身体的感受――什么食物吃下去舒服,往往就是合适的。不要偏信别人口中“维生素高”“高蛋白”的食物,你的身体会为你做最好的选择。对于正在接受放化疗的患者,建议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佳,以偏温性的食物为主,少吃寒凉食物、生冷瓜果。

辨证用膳

现在很多患者都以食物金字塔作为自己饮食调理的标准,往往重视自己应该补充多少蛋白质、多少维生素、多少微量元素,而忽视了食物的性味、功用。药物既能够调和人体阴阳,也会打破平衡。食物也是一样,若是不能分清食物的寒热温凉,过量食用与自身体质相悖的食物,反而会加重人体阴阳虚实的偏差,对肿瘤疾病的预后是极为不利的。例如有些脾胃虚寒的肿瘤患者,饮食生冷瓜果,性味偏凉的大米、白菜,会加重其胃痛、泄泻等不适症状。建议他暂停瓜果,多吃性味偏温的面条、馒头,其不适感自然消除。

患者对食物的选择也应当遵循因时、因地、因人的三因制宜。我常建议患者冬季少食性味寒凉生冷的食物以避免耗伤人体阳气,秋季少食辛热干燥的食物以避免耗伤人体阴液。当地的人吃当地产的当令的蔬果再合适不过,这就是“天人相应”。不同的肿瘤患者对饮食的管理也有所不同,例如对于消化道肿瘤患者,把主食吃好是最重要的,不要盲目进补。即使要进补,也一定是要在保证正常饮食之后再考虑。

篇12

急症治疗需要医生对病人的突发状况做出正确判断并及时的对症治疗以挽救病人的生命。而内科急症正是急症治疗的难点与关键。随着近几百年间西医的日益壮大,人们更多的选择用西医治疗的方法去代替中医治疗,尤其是在面对内科急症发生时,人们更是普遍认为西医会对治疗内科急症更有帮助。这使得我们几千年发展流传下来的经验几乎无用武之地而且逐渐走向衰败。这种情况不容乐观,因此我们应回顾其发展历程,正视现状,分析原因,重树中医内科急症治疗之风,将其发扬光大。

1 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的发展历史

1.1 古代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的发展历史 最早论述中医内科急诊的书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它奠定了内科急症治疗中热病的基础。将中医内科急诊的辨证论治大大推进一步的是东汉末年的张仲景,他所著的《伤寒论》记录了对急性出血、急黄、高热、昏迷、暴吐、暴喘等急症的治疗方法,可以说是治疗急性热病的专著。到唐代中医急诊发展迅速,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记载了很多治疗急病的经验。明朝吴又可著《温疫论》,清代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温病学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这些法则方药对于我们今天治疗内科急症都有十分显著与重要的意义。

1.2 现代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的发展历史 1983年,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急诊工作座谈会上,经讨论决定把中医急症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学科水平标志的高度。1987年,举办的中医急症学习班为现代中医急诊医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92年,第二次全国中医急诊学术会议明确提出急症治疗三原则: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医结合的原则。199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学术会议正式提出中医急症工作是中医学术发展的需要,是中医学科水平的标志,是中医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具有历史性的理论。时至今日,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并仍在为其发展不断努力。

2 中医内科急症治疗基本原则

中医内科急症治疗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例如肺痨病人咳痰带血为标,阴虚火旺是本,在病人突发咳血时,会先治咳血即治标为先,待其病情稳定后再调理治本。中医认为怪病久病重症多淤,因此应用活血化瘀中药能明显改善内毒素导致的微循环障碍,有些重症甚至可以用针刺放血的方式来排毒。清热解毒、菌毒并治对感染性急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一方面可以消炎抗菌,另一方面还可以发挥抗内毒素作用,保护机体免受损失。

3 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的独特之处

与发展迅速的西医相比,中医内科急症治疗有以下三点特色:一是辩证论治。众所周知中医是标本兼治,但是在面对内科急症时,我们采取的治疗方式往往取决于病人的实际情况,一般都会以治标为先,使得病人尽快脱离险境。当其生命特征平稳之后,我们会及时改进治疗方案,对其进行深度调理,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二是宏观整体监控。中医治疗最基本的四点就是望闻问切,而宏观整体监控则充分将这四点融合。在对病人进行内科急症治疗时,可以对其精气神变化,脉象,舌象及身体内部气血的细微的变化进行整体监控,这对病人整体情况的掌握十分有益;三是复方整体治疗。由于中医治疗采用的是标本兼治并结合整体调节,因此,治愈的可能性大且日后病情多不会反复发作,能达到良好的根治效果

4 中医内科急症治疗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虽然我们正在积极地加大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的投入力度,但是现在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情况还是很严峻。一方面是墨守成规,缺少创新与发展。在治疗方法上多选择以前有记载的方法,并没有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对已有的方法进行更新和完善。另一方面,并没有抓住当前发展的趋势,应借鉴西医发展的一些方式,比如大量的深入性的临床试验,用来研发新型的治疗性药物。我们应该将传统的理论知识与充分的创新研究相结合,发展出更多速效高效的多种治疗途径。在药品方面也要研制出更多的给药途径,不能一味的只是耗时费力的熬制并口服,可以像西药一样,口服药物、冲剂药物、皮下注射药物等形式。只有不断跟紧时展的脚步,我们才能更好的迎接未来的挑战,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5 如何发展中医内科急症治疗

针对上述的中医内科急症治疗发展道路上的几点问题,我们应该及时做出调整,建立专业的医疗队伍。完善的治疗设备及专业的医疗团队是治疗急症的必要条件。专业的手术室及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应对内科急症时,必须要进行一定的快速的准备工作,否则就不能及时的解决突发性状况,给治疗上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问题。而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也是不可或缺的,在面对危机情况时,具备高素质的团队可以及时作出应变,用其过硬的专业知识针对各种突发状况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这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才能真正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挽救病人生命。

加强基础研究。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于技术骨干的培训力度,让更多具有专业素质的人能进入内科急症治疗领域。在研究课题申报过程中也要严把质量关,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以提高整体研发水准。内科急症种类繁多,在发展内科急症时应该有侧重,将其中心放在中医比较擅长的病症上,例如闭、痉、厥、脱、大出血等常见的且能发挥出中医治疗特色的病症。

丰富中医药品的种类,增加针类制剂。在急症治疗过程中,可以说是分秒必争。传统的中药需熬制几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故研制更加快捷方便易使用的针剂及片类的口服药品更是迫在眉睫。融合现代工艺技术,将传统的草药汲取精华后制成新型的制剂,这在安全性及有效性上有了更稳定的保证。另外,还可以采用多种给药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例如,综合针灸、口服用药、外敷用药等多种方式,进而达到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6 结 语

目前,我们还是面临着重重的困难,需要不断的努力去进行基础研究并深度钻研提出新的具有革命性的观点来推动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的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完善以及传统中医的复苏,相信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的优势一定会越来越突出,中医内科急症治疗也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