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5 09:26: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宏观经济发展策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从国内经济环境看,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将“紧扣科学发展主题,着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线”,逐渐淡化对GDP的增长,把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作为主攻方向。目前,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任务依然严峻,环保问题不容忽视,部分新兴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不少环境隐患。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将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稳定经济增长、治理通货膨胀以及改善民生等重要领域,在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实施更有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的调控措施。预计2012年的GDP增速和物价涨幅将出现回落态势,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总体上趋紧。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继续存在,中央对小微型企业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将继续,流动性偏紧的状况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房地产调控处于关键时期,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遏制,但房价依然较高。同时,地方性债务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受到普遍担忧。为探索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上海、浙江、广东、深圳已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受房地产调控和地方债务问题双重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扩张空间将受到较大制约。深圳要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转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从区域发展环境看,近年来中央先后批复设立了一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配套试验区,批复了包括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北部湾、海峡西岸等多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以及舟山群岛新区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正在形成,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深圳先行先试的改革红利也在逐渐减少,这对深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深圳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释放体制机制活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经济结构,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发展的新局面。
从深圳自身发展来看,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深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第一,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经济内生增长有待加强。第二,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社会民生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与建设民生幸福城市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改善民生增进福祉需进一步加强。第三,特区一体化发展任务繁重,城市功能有待完善。第四,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难度加大。第五,公共服务型法治政府建设任重道远,政府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有待提高。这些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需要综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深圳要实现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跨越,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以包容性增长为目标,全面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机遇
首先,虽然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给深圳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但也存在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增长和调整,全球贸易和国际投资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强劲,南南经贸合作不断深化。把握好全球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新特点,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加强与新兴经济体经贸合作,进一步拓展经济发展的外部空间,这将给深圳实施“走出去”战略带来新的历史性机遇。
其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给深圳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同时也给深圳经济转型发展带来了机遇。例如,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财税金融政策,这给深圳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和战略支撑,为深圳抢占未来发展新制高点创造了巨大的机遇。预计到2015年,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国务院颁布实施的非公36条政策及其配套政策正在逐步贯彻落实,将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激活经济增长动力,为深圳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新的个税起征点以及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有利于扩大内需,繁荣国内消费市场,为深圳顺利实施内贸战略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再次,国家“十二五”规划也给深圳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十二五”规划纲要特别强调,要深化内地与港澳经济合作,把深圳和珠三角地区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重视。中央对深港合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在涉及的7个粤港澳合作重大项目中,与深圳有关的达4个。其中,深圳前海开发列入其中。另外3个项目分别是广深港客运专线、港深西部快速轨道线和莲塘/香园围口岸。这些规划部署为推动深港共同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创造了新的机遇条件。
最后,调整后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将更加强调区域间的协调发展,经济特区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将逐渐从单纯的经济改革试验区转向综合性改革实验区,这意味着特区发展最终将向城市发展转型。2010年5月,国务院同意将深圳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范围。特区的扩容给深圳转型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为深圳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提供了重要机遇。
三、新形势下的深圳发展策略
(一)进一步开拓国际新兴市场,优化外贸结构
积极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平台,以东盟新兴市场为重点开拓区域,推动中国-越南(深圳-海防)经贸合作区建设。把握ECFA新机遇,加强与台湾经贸合作。大力推进“走出去”发展战略和外溢型发展战略,鼓励本土企业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在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服务贸易的比重,优化外贸结构。扩大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提高外经贸效益。针对日益增多的国际贸易纠纷,完善重大贸易摩擦快速反应协调机制,建立全市贸易安全与产业损害预警系统。
(二)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经济内生动力
生物医药、互联网和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创新能力,深圳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在生物产业领域,深圳有海普瑞、迈瑞等龙头企业以及华大基因研究院等一批国家级的科研机构,是国家第一批布局的3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之一。在互联网产业领域,深圳有腾讯、迅雷、A8、芒果网等著名IT企业以及华为、中兴等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制造企业,是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之一。在新能源领域,深圳的新能源产业规模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规模全国领先,LED产业、风电技术、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电站等方面深圳也拥有非常强的实力。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有助于提升深圳经济内生动力,增强深圳经济发展后劲,支撑深圳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三)切实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着力扩大内需
积极争取参与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点,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完善企业工资合理增长制度,切实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完善鼓励消费政策,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四)加大扶持中小企业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虽然,民营及中小企业已成为深圳产业发展的生力军,但融资、用地、技术和人才等依然是制约其发展的较为突出问题。深圳还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支撑体系,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改善创新型企业和中小企业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创造活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实施中小企业上市培育、融资、产业链配套、人才与创新、市场开拓等专项计划,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以创业板、中小企业板为平台,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鼓励中小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在海内外上市。按照国际惯例改革商事登记制度,进一步放松管制,优化创业投资环境。
(五)推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发展,促进深港紧密合作
香港是全球服务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深圳服务业近年来也发展迅猛,已具备和香港在较高水平上合作发展的能力。要充分利用深港两地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强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从国家战略高度,探索深港合作新机制新模式,把前海建成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深港合作先导区和结构调整引领区,为全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提供示范。对深圳而言,以前海为载体积极探索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体制机制,将进一步激发深圳特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对于香港而言,前海《总体发展规划》中确定的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及其它专业服务业四大重点领域,都是香港优势所在,也是香港亟待拓展的产业,前海合作开发将给香港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六)加快特区一体化进程,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深圳是一个面临空间资源约束的特大城市。2010年启动特区一体化建设以来,为深圳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加快推进特区一体化进程,必须加快实现经济特区法规政策、规划布局、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的一体化。近几年是特区一体化建设打基础阶段,重点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理顺相关管理体制、推进坂田华为片区、二线拓展民治片区等一体化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圳要借鉴世界先进城市经验,全面优化城市布局,塑造人性化、生态化和特色化的公共空间环境,探索资源约束条件下深圳城市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的快速运行带来国民经济水平的飞速提高,国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能力持续增长。在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同时,经济水平、物质文化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宏观经济在把握全局的情况下,总结人民群众的要求,利用人民群众的智慧,发挥宏观经济的管理性意义,为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描述
(1)宏观经济:就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活动的总和,是国家经济总量的标识。宏观经济反应着一个国家总体经济运行情况和市场状况,反应着一个国家的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反应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总体水平和经济增长情况。其中整体物价情况,社会就业总体比例和失业比例,货币发行数量和增长数量,进出口贸易总规模等,都反应在国宏观经济领域中。
(2)宏观经济管理: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从总体层面上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主要矛盾,从而达到对社会经济的调控,使微观经济活动得以有序开展,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中,我国一直在实践中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要想屹立于经济强国之林,宏观经济管理水平必得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国要创新宏观经济管理,加强经济宏观调控,为经济发展开创良好局面。
二、宏观经济管理创新的意义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变革性运行,使得国民经济水平在上升的同时也遇到了巨大的障碍与挑战。顺应市场经济发展,有效发挥市场经济机制是经济运行的必然要求。但是宏观经济的整体经济预测与市场风暴的有效制止是发挥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宏观经济管理创新是顺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
我国逐步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越发集中,形成组织化、规模化的发展形势,分工愈发精细、专业,各部门之间的协作益发紧密,生产各个环节更加紧密。因此,社会劳动如何分配就成为市场经济能够顺利运行的关键问题。市场的自动调节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远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之外,国家也要采取措施对经济进行干预。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能够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其更紧密的联系为一个整体。因此,国家需要宏观经济管理来调节和干预经济发展。
(二)宏观经济管理创新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模式下,市场具有自我调节作用,成为整个经济的连结点,社会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市场进行调节配比,从而引导社会资源在各个部门间进行有序流动。但当前,完全依赖于市场的调节作用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在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的今天,市场并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万能钥匙”。例如,企业的权责利的界定、竞争的公平性、有效性等问题,都无法完全依靠市场来解决。此外,我国还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阶段,经济体制还有待完善,现阶段需要借助宏观经济管理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为我国市场经济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三)宏观经济管理创新是建立我国经济体制的要求
我国的经济体制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体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随着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迅猛、活力和开放等特征,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发展也在日益发生变化,由政府对资源的直接分配、对市场的直接介入转变为以调节、引导、监督为主的宏观调控,留给市场发挥作用的空间。 对我国的国有企业政府已不再直接管理,但政府依然承担着干预和指导的责任,从而影响着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特殊国有企业的发展。所以,坚持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有利于我国经济体制的完善。
三、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国民经济总产值实现了震惊全球的发展。国民总产值和经济运行总量得到了几何数字的增量。虽然近年来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增长后续力量不足,产业产能出现了疲软、下滑等态势,但是我国的总体经济状况依然保持稳中有进。看到可喜成绩的同时,也要关注宏观经济的不足和产生的问题。
(一)宏观调控范围大
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方法有所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主要是追求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对平衡。在这一点,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管理就有着更多的干预手段与干预范围。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研究、分析出应对策略,在发挥主观调控性上比资本主义国家要多。
(二)流动性过剩
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目前存在着货币发行过大的现象。正常的国家经济运行会把流通货币在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基础上,控制一定数量的货币流通量和货币发行量。但是国家的宏观经济规模为了达到预期比例的经济增长,会允许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货币发行量。但是增加货币发行就意味着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因此,货币供给量过大是我国目前宏观经济管理的弊端。
(三)失衡的产业结构
我国的产业结构由于近年来高新技术的增长和服务产业的增加,产业结构已经有了很大的调整,但是与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市场结构相比,我国的产业结构还是存在很大的欠缺。第一产业的比重还是过大,而且第一产业的国有资产持有率过高;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很多服务不到位、消费者不满意等状况。此外,我国的出口产业中,仍然以低成本、低工Y、低技术含量为主要形式。高新产业与机械精细制造产业的比例过低,国际影响力也不行。
(四)内需不足
内需不足的多年来一直制约我国经济有效发展的重要瓶颈。多年来我国高档投资消费主要以出口发达国家为主,中高端消费产品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严重不足,依赖出口满足投资增长需要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次贷危机与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就可以显现出来。扩大内需是增长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刚性因素。
(五)产能过剩
大量的产能过剩,政府方面的采购、重复建设、重复消费等状况在我国一直存在。为了促使生产的继续运行,各个领域消耗了大量的重复产能,不但使经济形成了不健康运行,更造成了资源的极度浪费和环境的过度损坏。
四、宏观经济管理创新内容
分析出宏观经济创新的不足,接下来就要分析管理创新的内容,明确了创新的内容,才能够为下一步实施创新策略、创新步骤打好方向性基础和定好主导性策略。在宏观经济管理创新的内容方面,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管理方向
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向是指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国民经济按照政府的预期要达成的运行状态,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影响着经济管理的任务和内容。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向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随时做出调整,经济发展态势变化时要调节经济增长速度,以期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
(二)管理机构
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必然要对管理机构进行创新。其主体是国家的政府机构。要顺应经济发展的规律,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部门要根据客观需求转变政府职能,从机构和职权两个方面进行革新,建立专门机构,精简机构人员,避免交叉管理,坚持政企分开,明确权责分工,依靠市场调控,增强有效决策,提高人员素质。
(三)管理方式
国家为了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要采取一定的管理方式,包括行政方式、经济方式、文化方式、法律方式等。面对发展变化的经济局势,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式方法要及时调整创新,减少过度干预,使管理水平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五、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对策
宏观经济的管理创新对策,是建立在管理现状分析、创新需求分析、创新内容分析、创新意义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对以上几点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对策总结以下几点:
(一)宏观经济管理中确定创新目标
要想让宏观经济管理现实创新性改革,首先应该在目标确定上进行创新。虽然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宏观经过管理策略有了很大的改进,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计划经济的管理阴影。因为宏观经济是反应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程度的重要反应。宏观经济的管理要想获得更多的创新形式和创新影响,应该结合国家的宏观局势,在供给侧改革、营增改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管理和大量数据统计,得出有效的管理策略。要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增长疲软,经济增长水平下滑等状况,合理制定出鼓励投资、全民投资、鼓励消费等策略,通过这些创新性目标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性改革。
(二)对宏观经济管理坚持主体创新
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离不开管理体系的创新。只有管理体系创新、主体创新,宏观经济的管理才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率,避免过度管理、过多浪费。政府调控部门应该有针对性的对主体机构进行改革,精简机构部门、缩减机构层次、减少机构能源消耗。在宏观调控中拥有高效的运营管理系统,在上传下达中发挥迅速、可靠的作用。在管理体系中才能把握全局、抓住机遇、正确判断、有效决策。
(三)依托法律手段
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办法之一就是依靠法律的力量,应用法律的约束来管理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营。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社会,法律更凸显出其重要地位。国内的经济运行离不开法律,与国际经济接轨更需要法律的保障。在新形势下,宏观经济管理的法律手段也要适当的创新,以保障我国的经济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能够顺利发展。法律规范的创新需要通过实践来探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调整。
(四)依托现代科技
当今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科技的发展对各个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可以依托现代科技进行,利用发达的网络信息,采取新科技手段,为宏观经济管理带来管理方式方法的变革。网络信息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以及大数据统计的便利性,可以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专业依据、降低成本。政府可以设立电子门户网站,运用网络进行管理服务,实现经济信息化管理;可以依托网络提供专业化服务,能够降低政府运行成本,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同时还可以搜集数据,为经济发展的综合分析提供数据支持,有利于实现政府管理的高效化。
经济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内容之一,国家的发展进步有赖于经济基础的建设。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有力保障,是我国经济管理的重要议题。我国的经济制度是对市场经济的一大创新,在坚定不移的走我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的同时,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要不断的创新,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才能在发挥政府能力的同时,为我国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保障,才能够让国民经济水平获得长足发展,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经济昌盛,才能够实现我国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宏观经济 深化改革 经济管理
在中国这样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本质上就要求国家对于宏观经济的发展和改革,主要是以改革为方法。改革,不等于革命,改革是以温和有效的方式进行。是借助于法律,制度,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来对社会经济进行引导,所讲究的是有组织,有方向,有纪律。是改造中的发展,是发展中的改造。在宏观经济的管理中,如何采取更为有效的形式,更为科学的政策,更具指导性的方针,才能将宏观经济的改革深入下去。笔者先从宏观经济的概念着手,分析其中的改革措施。
一、 宏观经济管理的概念
在概念上,我们可以认为,对整个经济活动作出有效的整体控制和调节,便是宏观经济管理。其目的,是为了让国民经济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使整体经济表现出更高的效益。而各级政府在市场的前提之下,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控,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方针,规章制度等,以保证整体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是社会经济保持着活力。
二、深化改革宏观经济管理的策略
(一)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为了经济活动的高效进行。对于宏观经济而言,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才能让经济政策和方针得以更有效的落实,进一步,才能为经济稳健增长提供动力。可以说经济制度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保障。而经济制度的完善,必然离不开不断的改革。按照当前我国的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是国有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在经济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力度对非公有经济进行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对股份制经济的改革,要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产权,从而让非公有制经济为经济制度改革提供有力的经济环境。同时,国有经济的改革也需要加强,进一步深化对国有企业的改制,特别是产权结构的改革,以激发国有经济的活力,以及诙力市场的改革也不可忽视,劳动力流动效率的提升,也是经济发展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金融而言,非国有银行是金融行业中最为重要的经济力量之一,对非国有银行的支持力度应当加强,同时,国有银行业应当进一步市场化,在资本市场上,逐步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财政方面,更需要进一步健全财政制度,财政制度的改革,需要跟社会经济体制相适应,中央政府的财政义务和权利,应当与地方相适应,财政制度的运转,要保持高效和合理。才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治体制,经济改革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政治体制的改革,一套健全的法律体系,一个高度廉洁的政府机构,一个更加现代化的国家体制,是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保障。
(二)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宏观经济的改革,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有着高度技术性,高难度的操作性。因而在经济宏观经济改革过程中,人才的建设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首先,是人才的选拨。我们必须完善人才聘用的制度,进入经济改革工作,不需要经过公正透明,且严格谨慎的筛选,才德兼备,符合标准的才能聘用。此外,人才要采取试用期制度,对于所选拨的人才而言,要秉着公正的原则,以优胜劣汰的方式,选拨顶尖的人正式投入这项工作。考察人才不仅要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还要站在社会实践的角度,考量其综合能力和素质,以及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因素。与此同时,在职工作人员也需要有不断的进步,才能跟上经济和时代的发展,工作人员培训便应当受到高度的重视,定期举行培训,学习活动,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以满足经济形势的高速发展。如此,才能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的专业队伍,为我们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就业政策的改革与落实。国家的发展,宏观经济的调控,需要有稳定健康的环境才能进行。就业,就是保证经济环境稳定最重要的因素。就业率的提高,才能保证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后,才能借助于消费的拉动,给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才能保证宏观经济改革不至于停滞不前。依赖于人民生活水平的内需,可谓是经济的马车。因此,宏观经济管理改革,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就业政策。为此,我们需要做到下列几点:
1、 就业岗位的创造,不断创造就业岗位,才能降低失业率,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对个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要加大力度进行支持,这是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手段之一。
2、 加大力度投资人力资本,让劳动力素质得以提升。国家财政方面,应当对政府社会职能给予更多的支持,对社会劳动人员进行培养,提升其工作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3、 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政府需要健全整个就业信息的公开制度,做到信息的及时,公开,透明。同时,要对失业群体,退休群体进行福利保障。
三、结语
进一步深化宏观经济管理的改革,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策略,是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然而,在实际落实过程中,我们应当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具体条件,要根据变化中的具体形势,及时调整经济改革策略,才能真正发挥出改革的作用,是宏观经济管理的改革得以有效施行,从而提升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0-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维持在一个高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规模已于2010年位居世界第二,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经济规模的膨胀是建立在投资拉动、政府主导以及粗放发展的基础之上,这种模式本身不具有可持续性,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尽管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良好,但是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如果不能得到良好的解决,必然会危及到宏观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质量。
一、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
我国经济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供给失衡的视角出发来进行阐述。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是通过供给之间的匹配实现的,目前我国宏观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基本上都可以归结到供需失衡这一层面,具体分析如下:
从供给方面来看,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供给过剩,我国众多产品的产量都是世界第一,例如水泥、钢铁、纺织品等等,产能的过程一方面意味着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意味着供大于求,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产生不利影响。而目前我国在上述行业的投资力度依然没有减缓,这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来看,一旦产能过剩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给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供给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结构的失衡,即我国社会产品的产出结构失衡问题极为严重,目前我国经济结构存在严重的缺陷,即产能过剩的行业基本上都是属于低附加值、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更多的是依赖能源消耗,其发展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鉴于资源的有效性,如果不尽快进行产业结构方面的调整我国经济的发展的基础必然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从需求方面来看,我国需求不足是制约当前宏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以来是依靠投资、消费以及外贸这三驾马车,而从发达国家的需求结构来看,消费往往占到一国GDP的70%以上,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1/3左右,外贸占GDP的比重高达30%以上,内需额不足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不牢,一旦外贸以及投资出现波动,就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导致我国经济外需急剧萎缩,就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目前在消费需求方面的不足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社会保障缺位、房价高企、通过膨胀等,都大大削弱了居民的消费需求,这也必然会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健康与稳定。
二、推动我国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策略探讨
针对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在对发达国家经济调控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解决: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目前我国既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开始遭遇瓶颈,未来宏观经济要想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要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也是近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中央政府一项重要工作的原因。我国应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践证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本身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点在于加强科技创新,让科技引领经济发展,国家应从财税政策等方面给予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优惠支持,让企业、科研院所等科技创新的主体更加积极地去进行科技创新,从而实现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从而确保我国经济发展本身所具有的可持续性,减少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资源以及环境的危害。
2.采取措施扩大内需
针对目前我国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现状,国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提升社会的消费能力: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这样能够缓解目前我国储蓄过高,消费不高的情况,可以一定程度上打消人们消费的顾虑。二是进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来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着力提升中等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这样能够为内需的提振夯实基础。三是鉴于目前我国通货膨胀高企,严重削弱了人们的消费能力这一问题,国家在未来应将通货膨胀的降低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任务,这样能够保证居民的收入增长少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四是尽快解决目前房价收入比过高的问题,房价过重的制约了人们消费能力的提升,同时房地产的泡沫已经威胁到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3.调整我国产业结构
目前我国一、二、三产业结构明显失衡,第三产业的比重过低,按照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的比例,第三产业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如果说第二产业主要是依靠投资形成的,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在我国已经是弊端频现,产能过剩、重复投资问题严重,那么第三产业就是依靠消费拉动的,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可以减少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因此未来应进一步的调整产业结构,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面临的困难前所未有,在此背景下,国家主动地调低经济增长速度,辩证的来看,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所遇到的不稳定因素,虽然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阻碍,但是这些不稳定因素对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也是一个机遇,我国应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之上,彻底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加以破除,从而实现宏观经济在未来一个阶段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韦森.通货膨胀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格局[J].传承,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