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5 09:26: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态因子的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40112
一、前言
生物学是由大量的生物学概念组成的概念体系,因此,概念学习是生物学教学的中心环节。由于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十分抽象,所以学习概念时,学生往往根据其朴实的想法或经验曲解概念的本质和内涵,建构错误概念。因此,有效帮助学生转变错误概念,建构正确概念,成为生物学教研的核心任务。
学者Posner等人在1982年提出概念转变模型。该模型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概念转变的条件,即个体对已有概念感到不满足,并且认为新概念是合理、有效且可以被广泛应用的;二是概念生态,概念生态指的是个体的经验背景,这个经验背景决定了个体对世界、知识与科学的看法。在随后的研究中,许多学者提出了概念生态的组成因子,Hyun Ju Park在《Components of Conceptual Ecologies》中根据访谈调查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概念生态组成因子及其主题(见表1)。
陈振威、陈龙川借由“密度概念”对国小学生进行调查,被调查的对象为高、中、低三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访谈和观察,发现每位样本学生的概念生态组成因子间都存在某些关联性,这些关联性也都因人而异。黄冬霞对初中生的电路概念进行概念生态的调查,同样把被测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另外对一对双胞胎姐妹进行个案分析,结果显示电路概念生态关联对概念理解有直接影响。总结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大多研究都只是依据学习成就来划分样本学生,分类方法单一;其次,许多研究只分析了概念生态因子间的关联性,没有提出有效的教学建议或教学策略。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三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群中存在三种智力类型,分别为分析性智力、实践性智力和创造性智力。因此,本研究以罗伯特·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为依据,采用三元智力量表对学生进行智力类型分类,采用访谈、课前课后的观察等方法对分析性智力学生的概念生态进行研究,为有针对性的概念教学奠定基础。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为实现对人群进行智力类型测试,罗伯特·斯滕伯格及其团队编制了三元智力量表(以下简称STAT),南京师大蒋京川博士根据中国文化及国情特点,对STAT进行了改编,形成《STAT中国修订版》。本研究采用后者,随机对厦门市某高中高一年级两个教学平行班的学生进行智力类型的分类,再从分析性智力学生中根据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习成就抽取出三位分析性智力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Hyun Ju Park总结出的概念生态组成因子及其主题为依据,设计“细胞核的结构概念”访谈问题。通过访谈,深入了解学生在建构“细胞核的结构”这一概念时,各概念生态因子所起的作用及各概念生态因子间的互作,进而了解分析性智力学生的概念生态。
三、研究结果
对三位学生小Q、小Z和小X的访谈显示,他们在建构“细胞核的结构”这一概念时,都表现出了对学科的喜爱,如当被问及是如何来学习这个概念时,小Q回答道“我会去想它的结构本质,学习会让我的脑袋充满活力”,小Z回答“觉得生物不难,听完课基本就会懂得了”,小X则答道 “我能够理解这个概念,因为很容易就可以把它想象出来”。由此可见,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科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三位学生学习的本质。又如,对于概念的呈现方式,小Q表示脑海中会出现概念图,小Z表示会想象成一个鸡蛋,小X的回答和书上图画基本一致。可见,三位学生的学习本质都直接影响了概念的本质。诸如此类,通过对每个因子进行详细分析,这三位分析性智力学生,在建构概念时其概念因子的关联性如下图所示。
四、分析讨论
(一)分析性智力学生概念生态存在共性
通过跟踪观察发现,小Q、小Z和小X在学习中都存在着明显的偏科现象,理科学习效果普遍较好,文科则不理想。在学习方法上,三位学生都是通过理解来学习,很少有背诵,且学习起来较轻松。另外,除了一位学生会偶尔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外,其他两位学生几乎都是依靠课堂学习,途径单一。根据因子间关联性的分析,不难发现三位学生的概念生态因子都有一些共同之处,如第一,形而上的信念→对认识论的认同→知识的本质→概念的本质;第二,情意领域和情感方面→学习的本质→概念的本质;第三,学习的本质影响概念的本质;第四,知识的本质→对认识论的认同等;而知识的本质影响对认识论的认同的结果与黄冬霞老师的电路概念生态研究结果一致。
(二)分析性智力学生概念生态亦具个性特征
三位学生概念生态因子关联性除具上述共性外,不同个体间还存在个性差异。小Q的概念生态当中存在着以往的经验→学习的本质,这个关联也对小Q的概念学习有很大帮助。在采访中,当被问到过去关于细胞核的学习对今天的学习是否有影响时,小Q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认为旧的概念无论对错,都会令他产生新的思考。以往的经验在小Z的概念生态中表现为以往的概念→对认识论的认同,就是说小Z以往的概念只影响到对认识论的认同,对其他因子则没有影响。但小X的概念生态中,以往的经验几乎没有对其他因子造成影响。
五、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分析三位分析性智力高中学生的概念生态在建构概念中的作用可知,形而上的信念的养成,通过影响对认识论的认同进而影响知识和概念的本质。因此,形而上的信念的教育是建构科学概念的关键。其次,情意领域和情感方面在概念的学习过程中起到动力作用;再者,学习的本质影响概念的本质,多元学习方法的获得,是概念建构的重要保证。
个体差异主要体现在以往的经验对概念生态中其他组分因子的影响与否或影响程度。
(二)教学建议
本次研究采用《STAT中国修订版》对厦门某高中高一年级学生智力类型的测量发现,分析性智力学生在该学生群体中占多数,他们对概念的建构存在共性。在实际教学中,针对此类学生,教师的教学可从以下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
1.立足于上位概念开展概念教学
科学概念教学,应立足于上位概念的内涵开展教学。上位概念内涵涉及形而上的信念范畴,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在实施概念教学的同时,可实现知识目标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例如,高一生物必修课程内容,应站在“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这一上位概念上进行系列概念教学。
2.教学应抚触学生的情感需求
情感需求是强大的内驱力,对于较为抽象的概念学习,可通过满足学生兴趣、获得成就感、为集体悦纳等情感需求,以激发其学习的内驱力。例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提供获得集体悦纳和成就感的平台,通过概念教学情境创设,提供手脑并用的实践内容,以激发其学习兴趣等。
3.重视学法指导的概念教学
分析性智力学生的概念生态显示,学习的本质影响概念的本质。可见,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应将概念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授之以渔。如运用概念模型方法,建构有氧呼吸概念、光合作用概念等。
[ 参 考 文 献 ]
[1]陳振威, 陳龍川.國小學生密度概念之概念生态[J].Chinese Physics, 2000, 3(2): 21-56.
关键词:产业集群品牌 生态系统 概念 内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优化创新,以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为内核的低碳经济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运作既离不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快速提高,也离不开企业之间动态网络关系的有效构建,由此便产生企业集聚现象。相比较而言,国外学术界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起步早、成果多,国内多数学者主要是在借鉴国外学术文献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研究,取得了明显绩效。近年来,国内关于产业集群研究的学术论文和论著大量涌现,研究视角逐渐趋于多元化,研究主题开始呈现静态维度和动态维度相结合的特征,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概念内涵、本质特征、形成机制、运作机理、演化创新和治理方略等方面。本文试图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分析,以期为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概念及构成
(一)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概念
按照学术界已有的观点,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是以与产业集群发展演化存在关联性的要素为基础,以这些要素之间的生态关系及其适应互动为运作方式,能够对集群内外环境产生影响力和作用力,给集群及群内企业带来发展绩效的系统功能体。
(二)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构成
1.要素层。主要指构成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要素,大致可分为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内部要素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由于它们是以人为核心,因此具有更强的意识性和主体选择能力,使得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呈现出能动性和适应性。外部要素是指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因子,可分为经济生态因子、社会生态因子和自然生态因子,经济生态因子包括消费市场因子、物资市场因子、资金市场因子、劳动力市场因子、产业与产业结构因子、交通因子、通信因子和国际经济因子等,社会生态因子包括政治因子、法律环境因子、社会文化因子、教育水平因子、科学技术因子等,自然生态因子包括产业集群所处的地域地缘与自然资源(梁嘉骅等,2005)。
2.资源层。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系统整体运作都离不开一定的物能和信息支撑,尽管每一种构成要素自身都具备特定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但都有着相对性和局限性,需要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联系来形成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以实现要素的正常运作和整个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有效发展。不同的构成要素需要不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支持,不同发展时期的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对物能和信息的需求也具有差异性,往往需要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构成主体通过合理构建、调整与外部环境交流互动的生态链,来保证系统及构成要素运作发展的物能和信息需求。同时也需要广辟环境空间,不断发现和探索新的环境因子,进而促进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3.结构层。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功能体,包括构成这一系统整体的各个要素,各要素的数量不足、质量残次和功能错位,都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及有效发展。这些要素也被称为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限制性因子。实际上,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内部构成要素都有属于自己的功能地位和作用角色,都会与系统内外环境要素发生直接或者间接性的关系,这些生态关系更多表现为要素之间的竞争合作、协同发展和相互依存关系,它会随着产业集群生态系统运作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结构层既影响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有序稳定,也决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功能运作。只有规范和保持结构层的合理稳定,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4.功能层。功能层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存在依据和发展基础。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功能层既可分为内指向型功能和外指向型功能,也可分为竞争导向型功能和共生导向型功能。内指向型功能是指保持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内部环境有序、稳定和高效运作的功能;外指向型功能是指保持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正常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关系的功能。竞争导向型功能是指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具有合理组织和催化内部构成要素之间有效竞争的功能;共生导向型功能是指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具有合理调整和维持内部构成要素之间协同发展的功能。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概念
关于品牌生态系统,国内学者王兴元最早开始研究并取得了丰富成果。参照王兴元先生的理解,结合产业集群理论和实践要求,可以将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定义为:产业集群品牌与其所依存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它既表现为某个或几个特定产业集群品牌,也表现为以某个或几个特定产业集群品牌为内核的品牌共同体。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相类似,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和服务、供应商、目标顾客、终端市场、金融机构、政府、网络媒体、竞争者以及集群所在区域环境要素之间的多元互动和有效连接,这些要素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演绎着产业集群品牌价值的发展变化。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内涵
(一)构成角度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内涵,从构成上看,是由产业集群品牌以及与集群品牌存在关联性的要素组成。集群品牌企业、产品、服务、员工、经理人、高校、社会组织、中介机构、银行和政府等都是构成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要素,这些要素之间并不是彼此毫无联系的,而是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态关系。这些关系一方面形成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运作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构成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发展的重要载体,它们会随着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运作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从根本上保证了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二)关系角度
从关系上看,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主要存在正式和非正式关系。正式关系是构成要素主体在经营和管理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过程中,与系统内部其他构成要素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关系,这种关系通过一些内在规则连接而成并借助多样化的存在形式表现出来,其主要内容通常表现为要素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和传递;非正式关系主要是基于产业集群文化、制度和规则形成的要素关系,特别是系统主体在情感、心理和非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关系,这种关系更具有隐匿性,更能有效传递和扩散知识信息。非正式关系是正式关系的有益补充,在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运作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过程角度
从过程上看,特定时空条件和背景环境下形成的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更多表现为一定关系结构基础上的运作整体。这种功能系统一旦形成就会以其辐射和聚合效应来不断整合系统内部结构关系,吸收外部环境要素,使之与系统已有结构、功能发生作用,进而促进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化。系统内外新旧要素之间关系达到一定程度时,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就会发生形态转型。但是,如果系统内部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结构不能够适应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发展要求,则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就很有可能面临发展风险,系统原有的功能机制易出现衰退现象。此时,应及时整合优化要素关系结构,提升系统功能,促进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步入新的发展轨迹。
(四)功能角度
从功能上看,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是一个与产业集群品牌存在关联性的内外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形成的具有多维度结构关系和多层次功能形态的生态系统。影响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生存发展的环境因素较为复杂,既有来自系统内部的发展理念、价值目标、经营管理能力以及组织关系结构,也有来自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之间交流互动、关联沟通和竞争合作的生态关系,还有来自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所依存的外部环境,例如区域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等。现实中,这三个层面的环境因素交织叠加、催化作用,共同影响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运作发展,使得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呈现出动态适应性。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是商业生态系统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作为一个特有的构成层面,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价值意义,不仅在于它能够保证产业集群品牌的持续生存和健康发展,还在于它将影响产业集群品牌生存发展的环境因素都置于生态系统运作模式中加以协调和整合,有利于经营管理者充分把握产业集群品牌发展规律及其变化状态;不仅在于它可以优化产业集群品牌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沟通模式,还在于其构建了一个产业集群品牌价值保持、提升和发展的环境系统。
(五)形态角度
从形态上看,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是一个特殊且包含多重关系结构的复杂系统,其包括的各类环境要素通过彼此之间的关联互补性形成特有的功能机体,在某种意义上已经突破个别或者几个构成要素的能力,而更多体现为以核心构成要素功能为核心的要素功能组合与价值组合。在内部层面上,表现为能够协调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之间关系并使之处于不断运作发展状态的功能体;在外部层面上,表现为能够协调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功能体。正是内外两个层面的功能结合,使得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不仅是一个具有要素、结构和功能的生态系统模式,还在于它的运作过程蕴含着不同结构、功能和价值形态的交替演化。
(六)演化角度
从演化上看,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各构成要素、层面和环节在功能地位与角色作用方面彼此存有差异,并通过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沟通。这一动态过程的实现逻辑是建立在明确各要素、层面和环节生态位基础上,通过发挥系统主体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有机过程。具体而言,系统主体按照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运作绩效最优化的原则,通过合理协调与整合各要素、层面和环节之间的内在关系,使得各要素、层面和环节之间能够形成协调一致的行为。正是借助构成要素、层面和环节之间关系的协调稳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不断适应了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同时也提高了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取得了长期、持续的发展演化。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有序稳定并实现快速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要素、层面和环节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适应的协同共生关系。这种协同共生关系既不是天然形成的,也不是人为强加的,而是要素之间、层面之间和环节之间,通过长期适应和结合自我组织生成的,由于各构成要素具有一定的主体性、适应性和自主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运作及绩效取得,使得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实现实体形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扩展,内部结构从简单到复杂、从松散到紧密的变化,功能机制从无序到有序、从或缺到完善的深化(康胜,2004)。
参考文献:
关键词:品牌 进化 生境 生态因子
随着对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深入,与企业相关的品牌进化命题也日渐被理论界所重视。品牌进化是将品牌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的切入点,深入研究品牌进化的动态过程将对企业品牌构建、品牌发展、品牌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品牌进化的研究离不开品牌生存的大环境,只有在品牌生态的大环境中才能更清楚地研究品牌发展演进的动态,这是本文研究的立足点。
品牌进化的生态环境分析
自从1955年美国学者伯利•加德纳和西德尼•利维发表的文章隐含着把品牌作为生命体的认识,从而开创了“品牌个性理论”的启示后,凯文•莱恩•凯勒、大卫•艾克等学者的研究中都透视出对品牌生态的认识。1998年,大卫•艾克明确提出了基于单个企业品牌系统的“品牌群”概念,首次将生态学的种群概念引入品牌理论的研究中,开启了品牌生态理论的研究历程。把品牌明确视为一个生命体,始于欧洲经济学院德籍教授曼弗雷•布鲁恩,他首先提出了品牌生命周期理论,指出品牌生命周期由6个阶段组成,即品牌的创立阶段、稳固阶段、差异化阶段、模仿阶段、分化阶段以及两极分化阶段。此后,美国著名品牌专家迈克尔•穆恩等在《火炬品牌:网络时代的品牌铸造》中论述了品牌具有的生命性质。菲利普•科特勒(1997)认为,应该用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加以分析,即品牌也会像产品一样,经历一个从出生、成长、成熟到最后衰退并消失的过程。从众多营销学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品牌具有特殊的生物属性和生态属性,也会经历从出生到衰退的进化过程。
在生物学中,环境是由各种环境因素组成的综合体,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通常又称生境(habitat),特指生物个体或群体所处具体地段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对不同的生物体来说,生态因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生存因子,也有主导因子,其中,主导因子是决定生物进化的关键因素。具有类生物体特征的品牌显然要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够得到进化发展。由此,温克勒(1999)提出了品牌生态环境的新概念,并指出品牌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充满活力并不断变化的有机组织的论断。品牌与生态的结合成为品牌理论发展的趋向之一,生态学将成为解决品牌复杂性问题的桥梁,成为品牌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新视角。与一般生物成长环境相比,品牌进化生境与品牌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品牌进化生境就是各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品牌生态因子的作用是综合的,每一种因子的作用有主次、轻重之别,也有直接、间接之分。同时,各种品牌生态因子的作用也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在品牌进化的各个阶段,各种品牌生态因子发挥的作用强度不同,对品牌的作用也具有阶段性。
品牌进化过程由多方面的利益相关者组成,包括政府、股东、雇员、分销渠道、顾客以及营销合作者、竞争者、联盟伙伴、发展伙伴、广告商等。因此,品牌进化环境的生态因子总括起来可以作如图1所示的归类。在图1的归类中,涉及的经济、社会、地缘等环境因子,属于品牌进化的外部环境因子,一般称之为非生物环境。而企业内部环境因子较为直接地影响品牌进化的过程,是品牌发展的要素,是品牌进化的生物环境。
品牌进化的生态因子关联度分析
品牌进化生态因子分析面临的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而往往缺少定量数据的系统。为此,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品牌进化生态因子进行关联度分析以解决上述问题。分析中需要选取品牌进化的一段时间,时间的长短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具体步骤如下:
(一)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为使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文章构造出一个有层次的结构模型(见图2)。这些层次可以分为三类:目标层―品牌竞争力;准则层―品牌评价指标;方案层―品牌影响因子。图2中的影响因子P是各具体生态因子的综合影响,可以通过确定权重来确定。
(二)构造判断矩阵
在递阶层次结构中,设上一层元素C为准则,其所支配的下一层元素P1, P2, P3, P4对于C的相对重要性即权重。由于P1, P2, P3, P4对于C的重要性无法直接定量,只能定性,那么确定权重用两两比较方法,本文用ui和uj来表示。对于准则C,元素ui和uj哪一个更重要,重要的程度如何,通常按1-9比例标度对重要性程度赋值。对于准则C,通过n个元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得到一个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A=(aij)nxn
其中aij就是元素ui和uj相对于C的重要性的比例标度。判断矩阵A具有下列性质:aij>0,aji=1/aij,aii=1
(三)单一准则下元素相对权重的计算
上文得到的是一组元素对其上一层中某元素的权重向量。然而,最终要得到的是各元素即品牌进化生态因子P 对于目标层C的排序权重,从而进行重要性排序。
(四)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在计算单准则下权重向量时,还必须进行一致性检验。在判断矩阵的构造中,并不要求判断具有传递性和一致性,即不要求aij•ajk=aik严格成立,这由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与人的认识的多样性所决定。但要求判断矩阵满足大体上的一致性是应该的。如果出现“甲比乙极端重要,乙比丙极端重要,而丙又比甲极端重要”的判断,则显然是违反常识的,一个混乱的经不起推敲的判断矩阵有可能导致决策上的失误。而且上述各种计算排序权重向量(即相对权重向量)的方法,在判断矩阵过于偏离一致性时,其可靠程度也就值得怀疑了,因此要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
通过AHP法,最终要确定品牌进化生态主导因子、生存因子与一般因子,以确认品牌进化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对品牌的影响程度和关联程度。
基于生态因子影响的品牌进化途径分析
在生物学中,生物首先受到生态因子最低量的影响。当某一生态因子缺乏或不足时,可以成为影响生物生长发育的不利因素,但若该因子过量,同样可以成为限制因子,这就是利比希法则和限制因子法则。基于最低量法则和限制因子法则,美国生态学家Shelford于1913年指出,一种生物能够生长与繁殖,要依赖综合环境中全部因子,其中一种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超过了生物的耐受限度,该种生物就会衰退或不能生存,这就是耐受性法则。每种生物对每一生态因子都有一定的耐受限度,但任何一种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进化过程中,生物的耐受限度和适宜生存范围都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扩大,也可能受到其他生物的竞争而被取代或移动位置。具有类生物特征的品牌在进化过程中同样受到各种生态因子的影响,不同地域市场的差异,消费者的差异,经济、文化、法律制度的差异,致使品牌对生态因子有一定的耐受限度,从而形成了对生态因子的适应。
在生态系统中,物种由于所处的生态位不同,为适应生态因子,所采取的适应方式是不同的,这就形成了进化的三种途径:竞争、协同进化与共存。对品牌生态系统来说,为适应不同的生态因子,品牌进化的途径包括品牌竞争、品牌协同进化和品牌共生。
(一)品牌竞争
品牌生态系统中最通常的表现形式就是竞争。为争夺有限的市场资源和生存空间,品牌持有者与价值链上下游企业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竞争关系。显然依赖于同一有限资源的不同品牌群之间的竞争往往很激烈,这样必然导致两个结果:一是竞争中的强者取代弱者,后者被排挤(在生态系统中消失)。品牌扩张是企业通过品牌的渗透、空间扩张战略等以扩大品牌的分布区域,这是品牌成长期的主要行为特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占据生存空间,得到消费者认知,提高品牌知名度。品牌延伸即品牌繁殖,是指品牌利用现有优势,生产与原品牌不同类别的产品,或发展关联的亚品牌等,丰富品牌种类,延长品牌寿命。各类品牌延伸行为的复杂程度差异很大,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是品牌繁殖期的主要行为特征。二是竞争的各方或某一方发生进化改变,即在资源利用方式上更特化,适应的范围更窄但更有效,降低竞争强度,实现不同品牌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共存。
(二)品牌协同进化
在品牌生态系统中,品牌外部环境生态因子与内部环境生态因子相互作用是品牌进化的重要制约因素。在品牌生态系统中,孤立的品牌进化不存在,需要在多种生态因子共同作用下协同进化,其结果是一定的品牌组合共同占有和利用同一生境中物质资源、空间和品牌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结构与状态。品牌协同进化最通常的例子是品牌联盟。协同进化是一种群落进化的类型,企业集群通过协同进化、专业化生产和营销发展出多个品牌群,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三)品牌共生
在现代生物学中,共生一般被定义为一种相互性的活体营养性联系。在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在生态因子的影响下,最终总会找到生存和发展的平衡点,这就是品牌共生的平衡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来自经济的、社会的、地域和企业内部的各种生态因子造就了复杂、动态的生态环境,各种大大小小的品牌共同生存,形成了动态的品牌共生系统。在生物界中,共生新能量转化为共生植物或动物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提高;在品牌生态系统中,共生能量表现为资金、技术、知识等在各品牌之间的分配。一般说来,品牌间的共生关系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以下原因会导致品牌共生状态的解体:品牌均衡态势被打破;品牌成员采取敌对的营销目标,使关系不相容;某品牌成员原有的竞争优势消失等。一般来说,在竞争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品牌共生状态保持比较久,而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品牌竞争较为激烈,品牌共生状态较为短暂。品牌共生状态是产业内各品牌为争夺市场份额而斗争,在一定阶段达到相对均衡状态。在这一均衡状态下,各品牌或采取差异化策略,针对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产品以获取高端市场;或采取成本领先策略占领低端大众市场;或采取利基策略针对特定需求市场提品。均衡状态下任何品牌想要打破这一均衡获取更多市场份额,都需要付出惨重代价,在投入产出上陷入陷阱。于是在各方利益权衡下,各品牌在这一均衡状态下理性竞争。
现代生物学给出了三个衡量适应的标准:生存、繁殖或基因延续、生物对环境利用的效率。品牌进化过程中,为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必须加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高品牌的繁殖力和市场影响力。同时,积极利用政府产业政策、经济政策和各种地域文化资源,这样才能提高品牌的适应能力,促进品牌进化。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0-0062-03
在对前概念研究的基础上,Posner等人于1982年提出了著名的概念转变模型。与此同时,Posner等人把影响概念发展的个体经验背景定义为“概念生态”。概念生态呈现的是概念与个体心智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学者通过了解学习者的概念生态,可以找出学习者产生迷思概念的原因,以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笔者以历史概念教学为例,建构影响概念转变的生态环境系统模型,如图所示:
概念转变之生态系统模型图
由模型图可见,学生概念生态的形成是来自对其知识系统、认识系统和情意系统的调动,三大系统包含影响概念生态的多种因子。例如,对知识的认同、先备概念(过去的经验)、学习的本质、概念的本质(反例、类比与隐喻、范例与图像)、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情意领域与情绪等,各因子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并影响着个体学习的方式与学习成就。
同时,学生的概念生态也会影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及其两者之间的互动活动的展开,学生个体的概念生态在结构上具有差异性,其学习方式和学习成就可能会因为他们的概念生态结构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教师观察、思考、遴选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要有探究生成、促进学生成长的价值。
一、对知识的认同
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相信程度会从一开始就决定着教学新概念的难易度,因此,了解学生个体对于新概念的认知可以帮助教师采取适当的方式组织教学。下面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第一子目“欧洲联盟”为例说明。
(一)学情调查与分析
表1 学生对“欧洲联盟”概念的认同调查统计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全班45位学生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接触的媒体大致相同,因此他们对欧盟这个概念的认知来源大体相同,主要是基于权威观点。另外,由于欧盟这个概念的高度抽象性,加之学生的认知主要不是根据个人经验,所以大多数学生认知程度较弱。显然,对于欧盟这个概念的生态调查,反映出学生在知识系统中权威观点影响为主,具有普遍性,可以在教学中进行碎片整合,集体突破。其中,个人经验作用较小,可以设计个体展示,以资印证。
(二)教学组织策略
1.步骤
步骤一:重现已知经验。通过对初中教材、高中政治教材、报刊书籍等媒体资料的整合,整体感知。
步骤二:挖掘教材文本。把高中历史教材中的“欧洲联盟”部分作为新的情境文本进行解读,在师生、生生、生本对话中全面、深刻地揭示概念内涵和外延。
步骤三:展示个性理解。概念转变的过程中要依托共性,更要尊重个性,让个体展示其见闻、见解,有利于主体的个性化发展。
2.操作
(1)采集与反馈。
对话1:“透视世界若干力量中心”(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第104~106页,材料略)以怎样的视角来探讨欧盟这个概念?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对话2: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第五单元第2课“在多极化的进程中”( 第151~154页,材料略),就概念的内涵上讲,较之于高中政治教材对欧盟的阐述有哪些发展?从进程和性质两个方面描绘出两条发展脉络。
对话3:(分组讨论)你课外采集的资料中有哪些新的发现?从哪些视角发现的?请说明理由。例如,可以从特点、趋势、困境及出路等角度展开。
(2)分析与综合
对话4:阅读教材107页,尝试从背景、进程、性质、特点、意义等方面给欧洲联盟下定义,要求言简意赅,自然成文,重点突出,不超过200字。
(3)实例与辨思
对话5:请xxx同学谈谈他游历欧洲的见闻,见证一体化下的欧盟。
对话6:根据你对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事实的理解,以“我眼中的欧盟”为题发表主题演讲,时间3分钟。
二、学习与概念的本质
学习的本质指向主体的学习成就阈值,表现为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层次高低。其高低层次为:识记过程与技能理解与概括应用与表现。概念的本质指向主体的学习呈现方式,表现为教师选取怎样的手段来引导学生探究概念的内核,揭示其规律性,发展学生的深层理解力。其呈现方式有:反例、类比与隐喻、范例与图像等。下面以类比与隐喻为例展示教学“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这个概念本质,以及主体学习的发展过程。
表2 以学习和概念的本质视角教学理性主义
促进概念生态和谐演进表
层次1至层次4体现主题对概念认识的不断深化,能级不断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策略适时调控概念的生态环境,使学生的学习逐步延伸,以此促进对概念本质的逐渐揭示。值得注意的是:“锚”的确认和“概念化中介物”的提取十分关键,剔除无关甚至错误的信息,同时还要关注对主体思维的开发。所以,对话可能比直接教给学生要有效得多。
三、问题解决的策略
Park(1995)认为,当学习者解决问题时,其概念生态潜在地影响着学习者形成假设、澄清假说,进而产生解决方法的过程。就是说,学习者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会随着概念生态的改变而改变。例如,学习者在没有接触之前,一直认为某个概念是科学概念,当通过学习了解其本质后,他的想法也随之改变,至此我们认为,学习者的概念生态已发生改变。教学的任务就是如何选取恰当的策略,促使这种改变的发生。
台湾陈能川教授研究发现,高学习成就的学生比较偏向独立解决的问题解决方式,对于(老师和书本)权威等善于质疑;中、低学习成就的学生的问题解决方式比较倾向于放弃做实验、找资料,顺从权威,只做记录和勾画。面对这种截然迥异的问题解决策略,教师正视差异和帮助低学习成就学生增强学习成就感等方面,就显得格外重要。请看下例。
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在国内最早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引入金融,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发展的问题的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行长周小川。2004年12月2日,周小川在“经济学50人论坛”上做了“影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若干法律问题”的演讲中,正式提出了金融生态的概念,他强调应该通过完善法律制度等改进金融生态环境的途径来支持和推动整个金融系统的改革和发展。之后又有大量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与金融生态的相关问题。
通过贵州辖内各地区金融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基础数据可以看出,各地区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比如贵阳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2011年为6616.51亿元,而安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仅为696.6亿元,相差将近10倍,贵阳市GDP2011年为1383.07亿元,安顺市GDP2011年为285.64亿元,相差近5倍。因此基于这样的原因,本文就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贵州省的9个地市州的金融生态环境指数进行测算,并确定影响各地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从而提出改善各地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一、地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
学者前期对金融生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此研究基础上,根据贵州各地市州数据的不易得性,本文各地市州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从经济基础、金融发展、政府行为、法律环境和科技教育五个方面13个指标来分析。其中经济基础通过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海关进出口额五个指标来反映;金融发展通过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和保费收入总额反映;政府行为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缺口反映;法律环境通过各级法院案件受理数量指标反映;科技教育通过高校数量、高校学生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指标体现。
(二)数据来源
这些指标数据反映的是贵州各地市州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数据主要来自于《贵州统计年鉴2012》和贵州各地市州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每万人专利拥有量数据来自于贵州知识产权局《2011年贵州省专利申请授权量统计分析》,保费收入额来自于贵州保监会网站数据整理,法院案件受理来自各地市州中院信息整理,由于各中院数据公开度不高,贵阳和黔西南州采用2008年数据,六盘水市采用2009年数据,其余采用2010年数据。
二、贵州省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Karl Pearson和Charles spearmen等人关于智力测验的统计分析,目前己成功应用于心理学、医学、气象、地质、经济学等领域并因此促进了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因子分析就是研究如何以最少的信息丢失将众多原有变量浓缩成少数几个因子,如何使因子具有一定的命名解释性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根据所需指标的已得数据,我们运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为消除量纲影响,本文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进行相关性分析做变量筛选,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得出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根、贡献率、累计贡献率、因子载荷矩阵,最后得到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
对原有13个变量标准化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后,我们得到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通过矩阵表可以看出,除X9财政缺口相关系数较低,我们将X9变量去掉,其它大部分的相关系数都较高,各变量成较强的线性关系,能够从中提取公共因子,进行因子分析。KMO检验其值大于0.9表明变量间相关性很强,BARTLETT球度检验相伴概率为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零假设,两个检验结果都也证明这12个因子适合因子分析。根据特征值超过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超过80%的变量为主要成分的原则,我们确定两个主成分,并得到主成分特征值、贡献率表和因子载荷矩阵。
在因子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表第二组数据中,两个因子共解释了原有总方差的94.840%,总体上原有变量信息丢失较少,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在第三组数据进行因子旋转的最终因子解中,累计方差比没有改变,没有影响原有变量的共同度,只是重新分配了各个因子解释原有变量的方差,改变了各因子的方差贡献,使得因子更易于解释。这个结论我们也可以从碎石图中看到,第一二个因子特征根值较高,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较大,第三个因子后的因子特征根值都较小,因此因子提取两个是合适的。根据因子得分协方差矩阵可以看出两个因子没有线性相关性,实现了因子分析的设计目标。
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可以看出,地区生产总值、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海关进出口额、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保费收入、财政收入、普通高校数量、普通高校在校人数和每万人专利拥有量在第1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1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几个变量包括经济基础、金融资源、政府行为、教育科技四个方面。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法院案件受理在第2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2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几个变量,可解释为经济基础、政府行为、法制环境三个方面。
根据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以得出各主成分的因子得分,然后以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综合得分,构造如下综合得分模型:F=0.641×F1+0.359×F2。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各地区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如表所示。
表中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显示了贵州各地金融生态环境差异,正值代表本地金融生态环境高于平均水平,负值则低于平均水平,分值越高说明金融生态环境越好,分值越低说明金融生态环境越差。从综合得分情况看,在贵州9个地市州中有2个高于平均水平,说明他们金融生态环境较好,而其他地市州金融生态环境较差。贵阳属于相对较强地区,遵义属于相对中等偏上,其它属于中等偏下并且差距不大。
三、结论和建议
从因子分析的结果看贵州省各地金融生态环境发展不平衡,并明确了影响各地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和改善的着力点。根据各地区特点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增强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经济建设是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经济基础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贵阳是全省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原有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因此应在总量增加的前提下着重加强经济内涵发展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它地市州应结合本地支柱产业,大力招商引资提高资本投入,快速增加生产总值。
第二,优化金融资源。金融资源是金融生态的主体资源,优良的金融资源既是金融生态良好的表现也能极大的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贵阳集中了目前贵州省的绝大多数的金融资源,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大力实施引银入黔,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服务贵阳,辐射整个贵州。其它地市州金融资源相对不足,中小企业和居民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金融机构的服务成本也相对较高,因此可以采取政府政策引导和金融机构合理定位相结合大力发展地区金融业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加强政府财政能力。从因子载荷看,财政收入在两个因子上载荷都较高,财政对金融生态影响较大。一方面提高政府财政收入能力,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各项事业发展,贵阳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工程,对于贵州各地州主要通过大力工业化、城镇化道路来实现,贵州地市州原有经济基础较差,工业化和城镇化主要靠大力招商引资。另一方面政府要减少对金融机构的行政干预保证金融机构的独立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学概念,在该系统中,每个物种都有其生存的环境以及自身的禀性,比如,物种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一定的水源区域内才能生存,而它们自身又有着食肉、处于食物链条的中间等多种特性。因此,围绕它们生存的环境以及其自身的禀性,它们就必须有自身的战略,比如不耐寒的动物可能选择冬眠,食肉的动物可能选择群居,防止被其他动物吞食的动物则要具备较快的速度等等。这些都是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在自身所处的环境以及自己的禀性约束下所采取的基本战略。
本文将这种道理引入到产业分析中来,论述产业生态系统内各企业的竞争战略问题。
一、引言
1 产业生态系统的引入。生态系统(eco-system)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指由生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的物理环境共同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产业生态系统是从生态学的自然生态概念引申出来的仿生概念,本文把产业生态系统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某产业内的企业之间,产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动态平衡系统。
本文引入产业生态系统来研究企业竞争战略,有利于理清产业生态系统中各物种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各物种更有效地找准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定位,
2 生态位的含义演变。Whittaker(1975)认为,生态位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空间位置及其机能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相对位置,这是针对生物学而言的,生态位的概念在产业研究中日益重要,对其含义的认识却并不一致(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生态位的理解,学者们各不相同,但大致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强调物种在环境中的资源拥有情况;另一是物种对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也即自身的综合实力。所以,对生态位的理解应既强调物种所处的环境,又强调物种自身的综合能力。
因此,本文所讲述的生态位是指: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环境状态、自身的资源禀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位置情况。
3 竞争战略的研究方法。在战略的研究上,波特有其着名的论断,并提出三个基本的战略。后续学者在战略研究上也做过很多研究。综合这些研究,可以看出,针对竞争战略问题的研究均有一个很重要的流程:
也即在分析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拥有情况,来制定适合自己的战略。如图1:
本文正是在这一方法的指引下,通过生态位的理论研究,将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描述为生态位的特征,这些生态位特征对企业是本质性的,对其竞争战略选择是决定性的。因此,只需要分析每个企业的生态位特征,就可以选择其对应的战略,从而将战略与生态位联系起来。
二、生态位的表现因子及战略体现
前面已经描述了生态位的含义,那么对于这个抽象的概念如何进行衡量呢?描述清楚生态位对战略制定有何作用?
1 生态位的表现因子。生态位是指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环境状态、自身的资源禀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位置情况,它描述的是一个企业对外部环境依赖的大小程度以及自身生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只有将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战略。
企业生态位的表现因子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进行考虑:
(1)环境维度:指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由于是处于产业生态系统当中的,因此,外部环境既指生态系统外的一切因素,又指产业生态系统中同种物种所施加的环境。
环境维度对于生物而言,意味着其生存的环境,比如温度,水,阳光,草原等,这些是物种生存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在产业层面上,本文将环境维度用以下因子加以描述:
①发展环境和行业政策
②市场结构特征
③行业特点与发展阶段
发展环境和行业政策是对外部环境的一个总称,不仅仅对于产业生态系统内的企业,对于外部企业,也同样适用于这样的环境。这是企业乃至产业生态系统生存的大背景。对于这个因子,更多需要考虑国家的经济发展指数以及政府部分对于行业发展的态度,很明显,企业在经济萧条与繁荣时期的存活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而对行业发展的态度会体现在政府政策当中,同时,发展环境与行业政策还体现于企业对于环境的敏感程度和依赖程度。
市场结构特征主要考虑行业的市场结构特点以及进入、退出壁垒。市场结构则为市场上的竞争状况,体现为企业数目的多少以及市场上同类企业的大小、强弱,而进入、退出壁垒则表示进入或者退出此行业的难易程度。
行业的特点与发展阶段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行业的特点,主要侧重于财务方面进行体现,比如有些行业利润率比较高,有些行业净现金流产生比较及时。另一是行业发展阶段,这是描述行业是处于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的重要变量。
(2)内部维度:指企业的内部禀性及其综合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这就好比生物是吃草还是吃肉一样,每个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内部都有其固定的禀性,同样,“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也反映了生物的自我管理能力。
内部维度对于生物而言,意味着该生物的特性,比如在食物链条中的位置,食物特性等,这些是生物发展壮大的条件。那么在产业层面上,本文将内部维度用以下因子加以描述:
①价值链条中的位置
②企业综合竞争力水平
③价值链条的个数
价值链条中的位置,主要体现为企业附加值的多少,如企业处于价值链条的底层,则表示其附加值比较低,而处于价值链条的顶层则表示附加值很高。这就如同食物链中生物所处的位置,显然,所处的位置不同,对于企业自身的影响和要求是不同的。
企业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很广泛的指标,统指企业的综合实力,这是:企业内部的重要特性,包括技术创新,生产制造,组织管理,营销管理等多个层面。
价值链条的个数则是对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受联系多少的度量,价值链条数多,则表明该企业在价值链中被广泛联系,因而具有较重要影响,相反,价值链条少,则表明企业参与产业生态系统的联系较少,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业务比较单一,风险较大。
将生态泣的表现因子概括如下(表2):
2 生态位表现因子特征及战略含义。作为一个企业,其主要有两件重要的事情:一为生存,二为发展。环境维度更多地考虑了企业的生存,如果对环境维度进行量化打分,则需要设置一个基准分,基准分则表示企业仅仅能维持生存,也即环境维度拘考量上需要有一个最小基准,这也是企业存在的必要条件,具备了这样的环境,企业才能生存下来,而比基准分高的等绩则有:基本维持生存、生存环境良好,生存环境优异等。
而内部维度更多地考虑了企业的发展问题,如对其进行量化打分,则得到企业的发展指数,根据发展指数的大小,可以将其分为:有基本发展,有较大发展,有很大发展等多个等级。
因此,从环境维度和内部维度进行考虑,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对于基本维持生存的企业,其首要战略是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并且需要严重关注环境的变化对自身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前应对,加强风险防范,同时,迅速行动,不断积累自身实力,扩大规模,改变对于环境的严重依赖性。
对于生存环境较好和优异的企业,其生存问题不会受到威胁,企业的主要战略是争取较快的发展速度。因此,此时需要落实到对发展指数的评估上,如果企业基本发展或者有较大发展,则要分清其中的原因,或者拓宽自己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链条,或者提升自身在价值链条中的位置,或者拓展自身的综合管理能力。如果企业有很大发展,则主要采取维持战略。参见图4:
三、电信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及生态位
1 电信产业生态系统构成。电信产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相关电信企业、消费者和市场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
电信产业生态系统由供应主体、需求主体和产业协调者三部分构成。参见表3:
在上述电信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进行竞争战略制定研究的重点在于该生态系统的供应主体,供应主体是产业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需求主体以及产业协调者,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均可看成是供应主体所面临的环境。
在供应主体中,最为主要的是运营商,内容与服务提供商。设备制造与集成商。
2 电信产业生态系统企业生态位。根据表2中所列出的生态位表现因子进行分析。
分类号 G250.252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Domestic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Ecological Chain of E-Commerce
Chen Minmin, Shao Bo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the information ecological chain of E-commerce has been a hot research topic over the past decade. This paper classifies related articles by the statistics and induction, reveals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domestic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information ecological chain of E-commerce and points out some shortcomings in the study. At last it puts forward thre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academic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combi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mpirical research, creating core research groups to promote the core influence.
Keywords E-commerce. Information ecological chain. Information ecosystem. Information ecology.
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可谓是不负众望,硕果累累。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仅11月11日淘宝就创造了191亿的交易业绩,远超美国2012年“网购星期一”15亿美元交易额水平。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为8.1万亿元,增长27.9%[1]。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电商企业抓住了商机,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上信息主体之间的信息流动与转化也持续地发生创新与更迭。从信息生态的视角研究以网络环境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模式演进和信息流转显得尤为重要,而将处于竞争与协作关系中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独立出来研究必将成为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研究中的关键。
信息生态链(information ecology chain)的概念是伴随着信息生态(information ecology)概念的提出相继产生的。目前,国外学者主要是从系统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的信息生态,专门诠释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文献较少,虽然国内对于信息生态理论研究起步晚于国外,但在信息生态链的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却慧眼识金抢占先机。早在1998年,我国李美娣就在其信息生态系统结构的研究中,明确提出了信息生态链的概念[2]。信息生态链是存在于特定的信息生态中的、由多种要素构成的信息共享系统[3]。2002年之后,国内对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研究逐步开始,大致集中在从概念、本质分析、类型划分、构成及流动方向及其在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方面的描述,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
本文尝试在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相关概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相关文献的分析统计与主要内容的归纳,了解目前国内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理论研究现状,掌握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文献检索情况与分析
笔者利用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中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外文文献的检索,输入(“E-commerce”OR“E-business”)and(“information ecology chain”)等类似的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13年4月23日,得到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相关的外文文献3篇,Xiong GJ[4]在介绍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结构时提到了信息生态链概念,Phan DD[5]分析了因特尔公司成功的信息生态系统案例,可见国外在具体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研究相对匮乏。对于国内学者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方面的理论研究现状,笔者通过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三个主要的中文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输入“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作为“主题词”“关键词”和“篇名”等检索字段进行检索,检索时间2013年4月21日,得到相关文献89篇,笔者经过仔细地阅读所得文献,考虑到主题相关度、文献被引频次、时间等相关因素,对检出文献进行精心筛选和去重,最终确定了30篇中文文献,以这些文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相关内容的统计分析和研究。
1.1 文献数量随时间分布情况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自2002年之后成为国内的研究新课题,笔者将文献按照发表期刊类型大致分为四类并绘制了文献数量时间分布图,通过对样本文献发表时间走势的描绘,可以大致了解国内学者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方面的研究随时间分布的情况,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文献数量时间分布图
由图1可见,2009年至2012是国内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研究的高峰时期,其中2009年的文献数量最多,其次是2011年,而最早将电子商务与信息生态链明确结合起来研究的文章出现在2003年的经济类文章中,图书情报类的文献出现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概念最早是在2009年,相对经济类文献较晚。总体来说,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研究文献呈增长趋势,未来的文献数增长指日可待。
1.2 文献期刊来源分析
对文献的来源期刊情况的分析,可以探究不同领域学者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方面的研究情况,明确研究主题文献的空间分布,揭示研究主题的主要刊载期刊。笔者将30篇样本文献根据其来源期刊学科类型的不同,分为四类,分别是:经济类、图书情报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计算机与信息类。其中来源于经济类期刊的文章所占比例最大,达到50%,主要刊载的期刊有:《经济实务》《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商场现代化》《中国商贸》《现代商贸工业》《商业时代》《中国经济信息》;其次是图书情报类的文章,占总数的26.67%,核心的期刊主要有:《情报科学》《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学研究》,其中在《图书情报工作》中发表了3篇;另外还有一些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的硕博士学位论文,以及分别发表在《软科学》和《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上的3篇计算机与信息类文章。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主要研究阵营还是聚集在经济和图书情报领域的。
1.3 文献关键词分析
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用可视化技术描述知识资源及其载体,挖掘、分析、构建、绘制和显示知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6]。笔者基于文献题录信息的挖掘技术方法,通过中文检索的三大数据库导出文献题录信息,利用SATI①软件进行关键词共词矩阵的构建,然后运用SATI软件的Netdraw②功能实现关键词网络关系图谱的构建,进一步揭示目前国内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相关理论研究之间的联系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研究文献关键词网络关系图谱
由图2可以直观地看出目前国内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研究之间的关联还不够密切,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圈三者之间形成交互圈,电子商务系统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理论、生长模型、企业价值等方面,企业生态圈和信息管理之间也进行了研究的交流,而在企业经营、战略资源分配、信息生态因子方面的研究略显独立,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相关研究分散核心研究优势尚未突显。
2 国内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
2.1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目前,国内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但却有很多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描述,如: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群、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因子、信息生态环境、信息生态等。
胡岗岚[7]认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是由一系列关系密切的企业和组织机构,超越地理位置的界限,将互联网作为竞争和沟通平台,通过虚拟、联盟等形式进行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结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张向先[8]、周璇[9]等对这个概念进行了补充,认为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是指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信息人之间以及信息人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循环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王晰巍[10]、汪景粱[11]等对信息生态因子的概念进行了描述,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王晰巍等人认为信息生态因子是指信息生态中对人类及社会组织的成长、行为、发展、流动和分布以及社会进化与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包括信息人和信息环境。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是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灵魂”,脱离了信息生态链,任何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都无从谈起。
2.2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特点及构成
2.2.1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特点
实现同一链条和相关链条之间的信息流转是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功能实现的本质,而其本身必须具备一些特点。国内学者对其特征的归纳比较一致,具有代表性的是:徐绪堪[12]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了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一般特征,即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张向先[8]在认同他们的观点的基础上增加了协同性。
2.2.2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构成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构成以信息生态环境的构成为基础,张向先[13]、郑金帆[14]认为信息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社会体系有四个组成成分:信息生产者、信息消费者、信息传递渠道以及信息环境;张向先[15]提出了企业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由主干链和支撑链组成,主干链由信息生态环境的四个组成成分相互寄生、共生和转化而来,而支撑链由内外部的信息环境所组成,主干链和支撑链共同组成了企业电子商务的信息生态链。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中各节点发挥效用离不开以基础网络为支撑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外部环境的支持。
2.3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信息流转与模型构建
2.3.1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信息流转和演化形式
信息在不同信息人之间主要表现为信息流动,而在信息生态链的节点上主要是信息的转化[16]。郑金帆[14]借用生态链的原理,描述了信息生态链的三个构成:信息企业、信息机构、信息用户之间的信息流动方向;张向先[15]强调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是电子商务经济活动的三个基本的组成要素,用“供应商―电子商务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顾客”这样一条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来表示以互联网条件下虚拟交易为本质的企业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转方向。信息链的动态演化可以从信息链节点间的关系变化及其对信息链功能、结构的影响来考虑。张军[17]等对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动态演化的表现形式也进行了特别的描述。
2.3.2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模型构建
关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模型的构建,各学者研究的侧重不同,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构建、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电子商务系统生态链的设计、以人为本的电子商务系统生态生长模型的分析、企业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信息生态视角下电子商务知识管理技术框架、B2B在线支付信息生态链模型设计以及移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模型的构建等相互联系的方面。
王晰巍[10]等结合中国电子商务特点以及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信息生态因子、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圈为主体构建了电子商务信息生态模型图;马捷[18]在知识流程基础上,提出了电子商务生态视角下电子商务知识管理的技术框架图;徐绪堪[12]结合电子商务系统生态特征,分析了以人为本的电子商务系统生长模型,构建企业层面的信息系统生态循环模型;王俊[19]应用序参量理论对B2B在线支付信息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设计B2B在线支付信息生态系统的价值协同机制框架,构建B2B在线支付信息生态链和信息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企业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建立在企业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和信息生态圈的基础上,郑絮[20]、刘鲁川[21]、张海涛[22]等结合系统理论,构建了企业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模型。王娜[23]在进行移动电子商务的价值网生态系统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移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模型图。
由上可见,各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模型构建研究的侧重有所不同,核心内容却一致地采用系统的思维方法,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生态系统模型内外部环境各因子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功能,从而更好地满足电子商务终端消费者在新时代下的新需求。
2.4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具体应用的实例分析
纵观文献样本,笔者发现将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理论与实例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其中尤其以阿里巴巴的商业系统为典型案例的研究居多,其次是以淘宝网为例,以及近期分别以奇虎360和大学C2C商城的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信息生态理论为主的分析研究。
谈进[24]、胡岗岚[7]结合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集团阿里巴巴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分析了目前最成功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关系协调机制、利益协调机制、信息协调机制、运作协调机制在整个生态系统起到的作用。乐天舒[25]将阿里巴巴的五大业务比喻成“达摩五指”,考究马云的商业逻辑、绘制阿里巴巴的商业梦想,将其商业模式归纳成一个CBBS的生态链。王晰巍[10]、张向先[8]都以淘宝网为研究对象,分析淘宝网中的信息生态因子、信息生态链和信息生态圈,诠释淘宝网的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情况。与前面学者分析应用的主体不同,汪景粱[11]从系统的视角构建了电子商务中的信息生态模型,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影响因子方面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进行电子商务创业的因素,并结合“大学生C2C商城”进行典型案例研究,分析其成功运营的信息生态因子和构建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模型。任翔[26]基于云安全技术的防毒软件商业模式的研究,对我们熟知的奇虎360公司的电子商务生态链模式进行了分析。
众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实例研究丰富了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理论研究体系,为当今网络时代电子商务的发展及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3 国内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理论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3.1 国内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国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已经产生了一些颇具价值的成果,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3.1.1 概念的重复研究,名词之间的界定不明显
我们在肯定学者们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方面的研究所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不难发现,目前研究的关键词仍然集中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和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两个概念之间,对一些名词的界定尚不明显,出现相同概念的重复研究的现象,譬如: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和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和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环境和信息生态系统、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群和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这些概念的定义不明确,名词之间的界定不清晰,容易出现换个主题名词的重复研究。
3.1.2 理论研究居多,实证分析较少
国内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概念界定、特点和构成、形成演进和运行机理、模型构建这样的理论层面,定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案例较少,虽然已经结合了著名的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的实例分析,但是模式的构建和信息影响因子的分析略显重复,总体来讲,定性分析较多,实证分析偏少,所构建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模型的实用性有待提高。
3.1.3 研究重点分散,核心研究尚未形成
由绘制的关于文献关键词的网络关系图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我国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主要理论研究内容分散,各学者研究重点之间的关联性不强,甚至有学者为了标新立异另辟疆土,研究的中心内容相对独立,尚未形成研究的理论核心区和研究的核心人物群,此外一些学者的研究不够深入,只停留在概念整合和拓展别人研究成果的表面,研究内容的原创性值得深究。
3.2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理论研究的改进策略
3.2.1 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避免信息孤岛
学术交流和合作是研究保持新颖性和创新性的必要条件,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专研需要不同学科领域的理论支持,各学者的研究除了要有个人独特的创新点之外,也要加强与各领域优秀学者的交流和合作,取其精华,把握相关联学科的最新脉搏,避免闭门造车式的低效率研究,从而更好地促进研究的深入,带动相关学科的学术进步,在协作与竞争中求发展。
3.2.2 定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理论运用于实践,再完美的理论研究如果脱离了实际应用的检验都只是空中楼阁,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尤为明显,加强理论构建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模型在电子商务实例中具体应用的分析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阿里巴巴和淘宝网这类著名的电子商务网站的评价,例如慧聪网、物友网、中国制造交易网这类以B2B为主体的电子商务网站的信息生态链发展模式也是可以考虑的,从整体来把握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信息生态链模式现状,追求定性研究与实例应用研究的相结合。
3.2.3 建立核心研究群,推动核心影响力
一、生态足迹的相关概念
1.生态足迹法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简称EF),最早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 Rees在1992年提出并由其博士生Wackernagel于1996年完善的一种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服务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估算维持人类的自然资源消费量和同化人类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的生态生产性面积大小,并与给定人口区域的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来衡量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2.生态容量,生态盈余,生态赤字
生态容量(Biocapacity)与生态承载力 (Ecological capacity):生态承载力也称生物承载力,是指在不损害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功能完整并且保证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最大资源利用和废物消化的量。生态足迹研究者将一个地区所能提供给人类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总和定义为该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以表征该地区生态容量。
生态生产性土地 (Ecologically productive area):所谓生态生产性土地是指具有生态生产能力的土地或水体。生态生产也称生物生产。根据生产力大小的差异,地球表面的生态生产性土地可分为6大类:化石燃料土地、可耕地、林地、草场、建筑用地和水域。
生态赤字/盈余(Ecological dcficit/remainder)。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出现生态赤字,其大小等于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足迹的差数;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时,则产生生态盈余。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的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地区发展模式处于相对不可持续状态,其不可持续的程度用生态赤字来衡量。相反,生态盈余表明该地区的生态容量足以支持其人类负荷,该地区消费模式具相对可持续性,可持续程度用生态盈余来衡量。
二、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
1.传统的Waekernagel and Rees方法
该方法的基础是“以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消费矩阵”。消费包括食物、住房、交通运输消费和商品和服务,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建设用地(用于住房、公路、铁路及其他基础设施)、农业用地(提供织物产品)、牧业用地(提供动物产品)、森林(提供林产品)和能量用地(吸收由于化石燃料燃烧而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消费数据、每种土地类型的利用面积都以人均每年消费量来表示,消费用表征消费来表示,即消费量等于国内生产量加上进口数量再减去出口数量,这样,各种消费项目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就决定于每种类型的土地面积。以消费量除以各类型土地的全球平均产量就可得到所占用的土地面积,用全球平均产量的目的是便于进行全球国家间生态足迹的比较。
在生态足迹帐户核算中,生物生产面积主要考虑如下6种类型:化石燃料土地、可耕地、林地、草场、建筑用地和水域。
生态足迹的主要计算步骤如下:(l)划分消费项目,计算各消费项目的消费量。(2)利用平均产量数据,将各消费量折算为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3)通过均衡因子把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转换为等价生产力的土地面积;将其汇总,计算出生态足迹的大小。(4)通过产量因子计算生物承载力,并与生态足迹比较,分析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各种消费项目的人均生态足迹分量计算公式:Ai=Ci/Yi=(Pi+Ii-Ei)/(Yi×N)
式中i为消费项目的类型;Yi为生产第i种消费项目的生物生产性土地(世界)年平均产量(kg/hm2);Ci为i种消费项目的人均消费量;Ai为第i种消费项目折算的人均占有的生物生产性面积(人均生态足迹分量)(hm2/人)。Pi为第i种消费项目的年生产量,Ii为第i种消费项目年进口量,Ei为第i种消费项目的年出口量,N为人口数。
2.人均生态足迹的计算
在生态足迹计算中,需要对计算得到的各类生物生产面积乘以一个“均衡因子”,某类生物生产面积的均衡因子等于全球该类生物生产面积的平均生态生产力除全球所有各类生物生产面积的平均生态生产力。现在采用的均衡因子分别为:耕地、建筑用地为2.8,森林、化石能源土地为1.1,草地为0.5,海洋为0.2。均衡因子为2.8表明生物生产面积的生物生产力是全球生态系统平均生产力的2.8倍,取后者为1。
ef=ΣrjAj=Σrj(Pi+Ii一Ei)/(Yi×N) (j=l,2,3, 6)
式中:ef为人均生态足迹(hm2/人),rj为均衡因子。
区域总人口的生态足迹:EF=N×(ef)
式中 EF为总人口的生态足迹(hm2/人),N为人口数。
3.生物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的计算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某类生物生产面积所代表的局地产量与世界平均产量的差异可用“产量因子”表示。将各种生物生产土地类型面积乘以相应的均衡因子和当地的产量因子,就可以得到以世界平均产量表达的生物承载力
人均生物承载力:bc=aj×rj×yj (j=1,2,3, 6)
式中b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hm2/人),aj为人均生物生产面积,rj为均衡因子,yj为产量因子。
区域生物承载力:BC=N×(bc)
式中Bc为区域总人口的生态承载力(hm2/人),N为人口数。
根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报告,至少要保留12%的生态容量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生态足迹法在矿区环境评价中的不足
生态足迹法在矿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方面的不足体现在以下几点:(1)生态足迹理论的计算中引入了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来调整各地的生态足迹计算结果,使得各地的生态足迹结果具有可比性。然而目前在生态足迹理论的应用中,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一般都是按照Wackerngael最初确定的各个国家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这不能反应一个矿区的实际情况,因此需要对这两个因子进行必要的修正,才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区域实际。另外,基于化石燃料消耗和矿区废弃物所占用生态空间的重要性,有必要引入“废弃因子”来表征。(2)矿区生态足迹计算中,化石能源用地人均均衡面积,明显高于其它5种生产性土地面积类型,因此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结果会出现比较大的差异。(3)由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设计侧重于生态承载力方面,而忽略经济、社会、技术和环境方面的一些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过度偏向于生态方面。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59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1-0121-04
国际上自旅游资源评价问题提出40余年来,已有各类评价方案约近40种[1、2、3],中国也在2003年提出了国家标准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案(GB/T18792-2003,简称国标方案)[4]。但以21世纪现代旅游的发展来衡量,旅游资源评价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商榷讨论。例如,①对某些基本概念缺少明晰的界定;②评价模型的项目构成涵盖性偏小;③某些评价因子的选取没有针对性:④评价方法机械套用“定量化”等。本文将首先讨论和界定若干基本概念,而后提出旅游资源评价的另类方案。
1.基本概念讨论
1.1 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景物储备
国家GB/T18791-2003标准[5],对“旅游资源”(Tourismresources)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对“旅游产品”(Tourismproduct)则定义为:“旅游资源经过规划、开发建设形成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旅游活动的客体与对象,可分为自然、人文和综合三大类”。可以看出,“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它们的评价必须有所区别。对于前者,是从其潜在素质评价其资源价值,而对于后者,则是从市场实效评价其产品价值,评价角度不同而评价的标准亦应有别。例如,“知名度”是“旅游产品”的市场实效标志和重要的评价标准,但却不适用于“旅游资源”的评价。因为有不少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沧海遗珠人不知,何来“知名度”。又如“环境保护”,是评价资源开发后的生态环境状况,而对还处于荒野地区又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无法预知其开发后生态遭受污染和破坏的程度。因此,“环境保护”只适用于“旅游产品”的评价,而对“旅游资源”应采用标志其本身生态能力的概念。然而,目前并未把“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严格区分,例如,某些区域旅游开发规划,就是将大量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混合在一起,冠以“旅游资源”名目,并采用“知名度”和“环境保护”等属于“旅游产品”的评价标准。为了在评价体系中不再混淆“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本文建议使用“景物储备”概念(相当于广义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合称名词。“景物”概念等效地适用于“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也没有数量与规模的限定。对于区域旅游规划来说,使用“景物储备”比“旅游资源”更切题意,又可避免概念上的混乱。
1.2 旅游原动力、旅游智力、旅游价值观
本文通过“旅游原动力”、“旅游智力”和“旅游价值观”的讨论,以更新理念并确立旅游资源的评价原则。
人类有“爱好奇、求完美、找乐趣”的本能,这是一种与生俱有的天性,并成为人类行为的基础。人类在生存斗争中,因爱好奇而不断求索,得以广知博识,提高了人类智力;为求完美而顽强拼搏,推动社会进化,改善了生存环境;为找乐趣而随遇游憩,得能康健身心,增强了人类体质。人类的求索、拼搏和游憩,日就月将地逐渐演化成社会进化的动力。并在推动社会发展中,也日益提高自身的需求,而与时俱进地追求着更高的完美,憧憬着更神秘的新奇,期望着更激情的乐趣。于是,相随于生存日见安全、生活日益富裕、休闲日渐增多,人们便渐进地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认知、休闲和游乐,而相继出现了踏青、登高、周游、旅行和游览等活动,并进而发展成旅游产业。可见,“爱好奇、求完美、找乐趣”的人类天性,本身就蕴涵有旅游需求,故而随社会进化才有旅游产生和发展,是本初的“旅游原动力”。而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只是旅游产生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环境条件。因而,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应当重视人类天性的影响。
随着旅游的发展,必然产生相应于发展阶段的旅游知识、旅游观念和旅游技巧,概括称为“旅游智力”。旅游智力不同的人们,对旅游活动有不同的动机、期望和要求[6],即不同的价值取向,本文称为“旅游价值观”。旅游智力和旅游价值观皆随社会、经济、文化而提高,并因人、因地、因时而不同,但也都受人类天性的影响,是旅游发展水平的标志,是选取旅游资源评价标准的背景依据。
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旅游智力较低,80年代后随近代观光、游览的兴起,使中国旅游智力有所提高。进入21世纪,旅游智力再次提高,出现了休闲游、风情游、生态游、文化游、探险游、工业游、农家游、民俗游、花卉游、自助游、自驾车游及健康游等等新的旅游活动。广大的大众旅游动机,也逐渐集中于追求新奇扩大见识、寻求乐趣享受休闲、舒心康体振奋精神,是谓大众的“现代旅游价值观”。现代旅游价值观,将引导现代旅游市场及旅游开发,并影响现代的旅游资源评价。
概括上述,重视人类天性特点,依据现代旅游智力,采用大众的现代旅游价值观,应是旅游资源评价的重要原则之一。
1.3 旅游价值、科学文史价值、开发价值
旅游资源评价,实际上是评价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但由于旅游产业的高关联性,使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又分化为“旅游价值”、“科学文史价值”、和“开发价值”。它们之间的差异,决定了评价内容的不同。
旅游价值,是在保全生态环境的原则下,旅游者赖以旅游活动并获得身心效益的使用价值。旅游价值的计量尺度是旅游者的主观感受,并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因此,本文在使用旅游价值时,是限定在当前大众旅游者的主流趋势范围内。
科学文史价值,是专业人员在科学文史研究中,赖以获得科学文史成果的使用价值。其中有一些已转用于旅游,却仍兼有其科学文史价值。但在讨论旅游价值时,只是评价其给予旅游者的旅游价值,并不直接论及其科学文史价值。
开发价值,是投资者用以旅游开发,并据以获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使用价值。开发价值制约于旅游价值和开发条件,不能只与旅游价值单相关地评定优劣。
1.4 景素、景体、景组、景群
旅游资源评价的客体,应该是同等规模等级,因而必须完善旅游资源规模的分级体系。按定义,旅游资源可以是“事物”和“因素”,但“因素”必须物化使能感受。国标方案对旅游资源提出“旅游资源单体”概念(Objectoftourismresources),并再分为“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两个等级[5]。但旅游资源的分布与集合形式极具多样性,其分级体系显然不是“独立型”和“集合型”所能概全。因此,本文将旅游资源的规模分为景素、景体、景组、景群四个等级,用于旅游资源评价。
景素,是景物构成的基本部件和要素,表现为特定的物质和相应的形体。单个景素还不具有独立的观赏价值,因而也没有旅游价值。但其质量、规模和完整度,却影响旅游资源的品位。
景体,由相应的景素按一定的规律聚合构成,已表现出旅游资源的类别、特色、和差异,并有一个专有名称以资记述。景体要有长期稳定性或再现的规律性,并可供独立观赏而具有旅游价值,但因规模小、景色单,而尚无开发价值。
景组,是若干景体按地域而连接成的初级组合,已具有相当完整和鲜明的地区特色。景组已占有相当的空间,具备修建休息和购物场地的条件,可供小型旅游活动,容留时间一天左右。景组已具有开发价值,是旅游开发和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单位。景组开发后,成为旅游产品的“景点”。“景点”概念常用于旅游区划[7、8]。
景群,是若干性质不同的景组或景体按地区组成互补性的旅游资源群,景群占有更大的地区空间,具备设立中心支持点及相应设施的条件,可供开展大型旅游活动并容留一天以上。景群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开发后成为旅游产品的“景区”。“景区”是旅游区划和组织旅游线路的基本单位[7、8]。
总括上述认为,现代旅游资源评价,应当顺应旅游成因规律,重视人类天性特点,依据现代旅游智力,采用大众的现代旅游价值观,以景组为统计单位,并着重于旅游价值的评估和现代旅游开发的需要。
2.评价模型结构讨论
中国旅游资源评价的国标方案(GB/T18792-2003)[4],是中国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代表,摘于表1,并作为案例进行讨论。
目前各种评价方案对评价项目的选择,大体分为三种类型。或突出其美学意义[9],或偏于地学特征[10],或采用综合要素[11],国标方案就是采用综合要素的结构形式。但从综合评价的角度看,国标方案(表1)还嫌不足。例如,有必要增加游乐功效和生态承载力方面的评价内容,前者是现代旅游价值观的体现,后者涉及到现代旅游开发所必须重视的生态环境、开发规模及开发深度等问题。又如,其评价因子只有8个(表1),难以涵盖包罗万象的旅游资源,而影响其“综合”性。从具体评价因子来看,“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应换用属于旅游价值范畴的名词,以反映其专业学科的旅游效能;“知名度”和“环境保护”因子,不适用于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皆可省略。
国标方案将“环境保护”列入“附加值”项(表1),多有不妥。其一,对于“旅游资源”不能使用“环境保护”,而应采用“生态承载”概念。其二,“附加值”属于奖励赋分,例如对歌曲比赛演唱的新创歌曲、学生考试解答了附加试题等,而奖予附加分。但现代旅游普遍重视生态环境,“生态承载”已是任何“旅游资源”都必须接受评审的重要项目,而应纳入正式评审项目,而不能降低为“附加值”项。
概括上述,本文认为,①共有因子综合评价,是较理想的旅游资源评价模型②旅游资源评价要扣紧旅游价值和生态承载能力③旅游资源评价项目选择,应包括景色品位、文化底蕴、游乐条件及生态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3. 品位定级方法的讨论
科学研究方法大体有“还原论”和“整体观”两大体系。“还原论”强调实体和定量,将系统分解成若干单体,借助“工具”对单体进行定量分析,而后推论系统整体。“整体观”重视单体间的关系和平衡,将系统作为整体,借助知识、经验和逻辑思维,研究整体状态及其随时空的变化。现代科学研究已证实,在解决非线性特征的复杂系统时,“整体观”的功能胜于“还原论”[12]。旅游资源评价属于复杂系统。因为:①旅游资源具有广涵盖性,景物构成差异极大,没有统一的量纲;②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区偏在性,旅游价值随时空而异,不同环境下的物理量度没有可比性;③旅游价值是一种精神感受,难以绝对量化,只能通过对比而评定相对高下。上述表明,从方法论角度看,旅游资源评价不宜采用“还原论”模式的定量方法。
现有的定量评价方案,大多采用“加权计分”法。先给各评价因子派权,然后根据权重赋分并加权计算,最后按总分值排序定级。“加权计分”法的关键是准确的“定量”依据准确“定量”的准确“派权”。
已如上述,旅游资源没有统一的量纲、没有可比的量度数据、没有量化指标。致使任何评价方法,都无法消除主观性、经验性和相对性的影响,“定量”已近于“定性”。既然定量数据欠实,所据以赋给的权重必然受主观派权的影响,“加权计分”亦流于形式。另外,在“加权计分”法中,权重应与价值比重正相关。但由于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其旅游价值重心是随资源类属而不同。例如,文化遗产类资源的旅游价值重心是“科学文化艺术品位”,而自然遗产类则是“景色神韵奇特程度”。旅游价值重心的不统一,使评价权重亦将随资源类属而不同,难以派出固定的权重。
概括上述,缘于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其“定量评价”和“加权计分”法的实效,并不理想,不如用更较简便和易于操作的“等权因子相对赋分”评价方法。
4.等权因子相对赋分评价方案
依据前述多方面的讨论,本文借鉴前人的方案,特别是国标方案体系[4],依据人类天性特点,从旅游价值评价出发,采用大众的现代旅游价值观,紧扣市场的主要需求与影响旅游资源品位的主要因素,遵循简而概全原则选择评价项目,使用易于操作的计分方法,以旅游资源的景组为单位,提出等权因子相对赋分评价方案(表2),即通过与已有定论的现有旅游产品相对比的方法,给各“评价因子”赋相对分值。
4.1 本方案采用综合要素逐步分解的三层结构(表2),逐层讨论于下
①第一层为“评价项目”层,以简而概全原则选定三个“评价项目”,具有权重相等和综合性强的特点,涵盖了旅游资源的全部信息,从形体、内涵、功能及生态,到美学艺术、科学文化、医学体育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在项目选择上,舍弃了直接评价科学文史价值和开发价值的条款,而新增了游乐和生态承载的项目(表2),以体现现代旅游价值观和更集中于旅游价值的评价。
① 各评价因子皆5分制“相对赋分”;② 各因子赋分的算术平均,为旅游资源总分;③ 按总分值序定级: 分 值品级4.6─5.0世界级3.6─4.5 国家级2.1─3.5 省级 ≤ 2.0市级
②第二层为“评价分项”层,由9个等权的“评价分项”组成(表2),将“评价项目”进一步分解细化,以利于有针对性地选配第三层的“评价因子”。
③第三层为“评价因子”层,由等权的27个“评价因子”组成(表2),直接用于赋分操作,是整个评价体系的基础。“评价因子”必须通用于各类型旅游资源,才能获得真实性的对比评价。为此,将全部“评价因子”都高度概念化以提高其共用性,并使其富于表现力。但因此,这些共有因子皆不能量化,而只能通过与同类景物的对比以评定相对分值,即“相对赋分”。
4.2 资源品位评分的具体操作,采用专家“经验比对”方法
先由专家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临场认识,将被评旅游资源与相近类属已有定论的旅游产品进行对比,按5分制给各“评价因子”赋予相对分值(表2)。最后,将所有分值算术平均,即旅游资源的整体总分值,其算术平均数学式为:
F-评价因子的赋分值;n-分值个数(共36个)。
如果想了解某一“评价项目”或“评价分项”的单独分值,仍使用上述计算方法,只是要相应改变“n”值量。
4.3 依据总分值确定旅游资源的品级。实践表明,高品位的旅游资源极少,而低品位者却极多,品级分布成塔形结构,故本文采用递变级差划分其品位等级如下:
4.4 各“评价项目”的分值,会随旅游资源的类属不同而表现出差异。一般的规律是,文化遗产类景物的“文蕴邃"分项的分值较高;自然景观类景物的“景色奇”分项的分值较高;非再生类景物的“生态承载”分值较低;观赏类景物的“游乐情趣”分值较低。
5.结语
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在旅游资源评价中混为一谈。人类天性是旅游活动的原动力,社会、经济、和文化是旅游产生和发展所必需的环境条件。旅游资源评价,应重视人类天性的影响。标志旅游发展水平的是旅游智力,而旅游智力将随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提高。将旅游资源划分为景素、景体、景组和景群,建立了旅游资源的规模等级序列,使旅游资源评价在规模等级上有了等同的基础。旅游资源的评价是对其旅游价值的评估,应根据这一原则选择评价模型的评价项目。旅游资源的特殊性,使任何评价方法都无法消除主观性、经验性和相对性的影响,而定量评价和加权计算亦不例外。基于上述,本文提出了等权因子相对赋分评价方案,即借助专家的经验,将等权的各“评价因子”与相近类属并已有定论的景物进行对比而赋予相对分值,然后算术平均统计其总分值,并依据总分值确定旅游资源的品级。
参考文献:
[1]陈安泽,卢云亭等.旅游地理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保继刚.北京旅游资源定量评价[M].北京旅游地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7。
[3]余洁、,马耀峰,苟晓东.近年来中国旅游研究的现状及热点问题述评[J]..经济地理,2006,26(4):681-685.
[4]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5,旅游规划通则(GB/T18792-2003).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5,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792-2003).
[6]郑本法,曾敏.旅游社会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7]孙文昌,陈元泰.应用旅游地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8]黄羊山,王建萍.旅游规划[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9]俞孔坚.自然风景质量评价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8,10(2).
[10]崔越,杨景春.地貌旅游特征值评价模型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3).
[11]傅文伟.旅游资源评估与开发[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12]朱清时.用现代科学观看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J].科学新闻,2005,(21).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30日
一、旅游产业生态位的概念
生态位是物种生存发展所需的生态空间、资源因子利用和占有程度的有机综合体。生态位在内容和层次方面都比物种生存发展所需的因子、条件、结构和功能更具综合性,它内在地包含物种的资源格局、空间位置、功能机制和作用表现四个方面,是对这四个方面之间关系的共识态关联与历时态演进的有机结合。生态位之所以能够成为物种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态势体现,主要是由物种生理状态、外部环境条件、物种与环境联结方式以及物种与其他物种交互影响过程中所显现的特征决定的,以至于可以将生态位视为物种生成演进的基本方式。
与生物物种相类似,旅游产业发展也是一个历史嬗变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旅游产业的结构机制和功能特性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旅游产业发展并不是自发性的,不能单纯从区域体育文化资源状态角度,或者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去随意选择发展结构、发展形态和发展战略,而要统筹考虑旅游产业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对旅游产业结构、市场和绩效的影响。因此,旅游产业发展必须嵌入于一定的资源结构和空间环境之中。各种组成旅游产业外部环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子,这些生态因子包括经济生态因子、社会生态因子、制度生态因子和自然生态因子。经济生态因子包括消费市场因子、物资市场因子、资金市场因子、劳动力市场因子、产业与产业结构因子、交通因子、通信因子等;社会生态因子包括政治因子、文化因子、教育因子、科技因子;制度生态因子主要指社会制度与政策因子;自然生态因子包括地理地缘环境与自然资源。各种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构成一定的关系结构。通过对外部环境中资源和空间的有效嵌入、组织管理与合理利用,旅游产业逐渐形成包括发展理念、经营体制、资金规模、市场机制、技术水平、市场结构、政策法规、人才队伍以及经济效益等的内部环境。正是内外环境之间的交互联系和催化互动,旅游产业不断形成自身的生态位基础。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旅游产业生态位包括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和行为层内容。精神层生态位主要指旅游产业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价值标准和经营哲学等,是旅游产业生态位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旅游产业生态位的基础和原则。制度层生态位主要是指对旅游产业发展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包括旅游产业发展制度、政策等。物质层生态位是形成旅游产业制度层生态位和精神层生态位的条件,它往往能够折射出旅游产业发展的经营思想、管理理念等,主要包括旅游产业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水平。行为层生态位是指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活动,诸如发展方式、组织经营、发展途径以及发展体系等。
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旅游产业生态位会调整结构、优化功能和拓展外部关系。在此过程中,行为层生态位发挥主导作用,它通过改变与其他维度生态位的关系,提高旅游产业生态位内部的物能流转和信息传递,保证旅游产业生态位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实现旅游产业与外部环境关系最优化。随着旅游产业生态位趋于稳定,已形成的优势特色会不断丰富和聚合各类优质资源和生态因子,使旅游产业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逐渐转变成新的发展形态。产业形态是旅游产业发展内在要求与外部社会环境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时代性和变动性特征。旅游产业发展初期,旅游产业的形态种类单一,各种形态之间的关系也较为零散。为了保持一定的竞争力,旅游产业必须拥有必要的形态模式,当产业形态种类的结构和数量达不到旅游产业生态位发展要求时,丰富产业形态就显得尤为重要。旅游产业形态增加有两种方式:一是旅游产业通过学习和借鉴从外部环境获得其他产业已有的发展形态;二是旅游产业通过探索、总结、分析等方法,从内部催生新的产业发展形态。值得一提的是,旅游产业生态位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要求较高,由于不同旅游产业形态进行整合的速度和效果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对外部环境反馈信息的内化吸收也需要进行必要的验证、补充、整理和确认,进而会造成旅游产业发展迟缓。
二、旅游产业生态位现实审视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人们健康观念的逐步转变,旅游产业市场日渐形成,经营内部不断扩充,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无论在体制结构、政策制度和人才队伍上,还是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以及经济效益上,我国旅游产业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旅游产业生态位角度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展理念淡薄影响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发展理念是旅游产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根本性、统摄性的价值观念和指导思想,它既能够明确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也能够规范旅游产业的发展行为。随着旅游产业发展规模的迅速壮大,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在引导社会消费、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繁荣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不断突显。长期以来,旅游产业仅仅被视为“满足国民旅游休闲需求”的产业,被看成游离于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之外的边缘产业,这种观念既忽视了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影响了旅游产业实效性和作用的充分发挥,进而造成旅游产业在发展模式上趋同其他产业、缺少特色优势;在发展层次上偏重于传统旅游模式,旅游相关产业、连带产业、辅助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在发展形式上国有资本投入比例偏高,非国有资本所占比例偏低,资本结构严重失调;在发展规模上较之发达国家略显不足,对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率不足。一些地区或部门由于缺少发展理念的应有支持,不能够从整体上有效把握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和自身生态位的格局状态,致使发展行为选择或多或少地脱离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制约旅游产业规模、结构和效益之间正常的关系联结和机能转换。
(二)发展政策滞后影响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政策是旅游产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政策的制定水平和实施状态直接影响着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战略的实现程度,关系着旅游产业竞争优势的塑造和提高。针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各级政府立足于区域社会经济实际,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发展路线、方针和政策,较好地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仍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主要表现为过于强调旅游产业的行业限制,不适应旅游产业投资渠道的多元化需求;缺少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全球意识,不利于旅游产业的跨国经营和发展;政策体系缺乏保护和支持民族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容,不利于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品牌的体育产品的塑造;由于受传统产业发展政策的影响,政策内容的前瞻性和战略性体现得不够明显。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时,过于强调区域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区域社会的关系,没有将区域旅游产业置于整个国家的旅游产业发展的宏观背景中统筹考虑。也就是说,部分区域在处理自身旅游产业政策与国家制定的旅游产业政策之间关系时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整体性和协同性,这也正是导致旅游产业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所在。不仅如此,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为主旨、以加强市场管理为核心、以规范发展方向为关键、以促进改革进程为基础以及以完善管理和经营体制为根本的旅游产业政策和法规等方面的内容体系也亟待构建和完善。特别指出的是,对于那些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的政策措施,要在继续推进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丰富内容、完善体系,以便更好地提高旅游产业政策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旅游产业制度层生态位的竞争优势。
截至目前,已经研究过的林地质量种类有:林地的生产力质量,土壤肥力质量,立地质量,经营条件质量,市场区位质量,综合质量,地价质量等。因此,林地质量有广义概念与狭义概念之区别。狭义林地质量是上述林地质量种类中的任意一种,广义林地质量截至目前尚无定论。
毫无疑问,林地质量等级划分只能是相对意义上的概念。一是林地质量等级划分的目的相对性,二是林地质量等级标准的相对性,三是林地质量等级划分应用的相对性。为进一步说明,特概述于下:
1 林地各类质量等级划分概述
1.1 林地生产力质量等级划分
林地的生产力,是指林地地段内可以适合生长某些森林植被的能力。其质量等级划分方法有两种,一是定性指标法,二是定量指标法。林地生产力质量等级划分的定性指标法,主要是指示植物划分法[16,17]。这种方法极其古老原始,可适合未被破坏的原始森林植被地段的林地生产力质量等级划分,并且简便易行;一般情况下,由于人们不科学的森林经营活动,原始森林植被基本上都已被破坏而不复存在,所以现在这种方法未被广泛应用。林地生产力质量等级划分的定量指标法,主要是以某种优势植物的平均或单位面积的年生物收获量作为尺度来衡量林地生产力质量的等级[18,19]。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经营某种植物为特定目的林地生产力质量等级划分,而不能作为所有植物的共同尺度,更不能说明林地生产力质量的本质特征[20]。
1.2 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等级划分
为反映林地生产力质量的本质特征,并作为衡量所有植物生长的共同尺度,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等级划分的各种方法相继问世。这些方法的共同点是:对森林植被生长与土壤肥力因子之间的关系[7,21,22]进行长期观测与试验,然后进行数据处理,最后得出比较符合科学的论断。
土壤肥力的本质因子为土壤生态因子的无相态:水、肥、气、热等[23]。土壤肥力的表现因子为土壤环境因子的有相态:土壤发育母质、土壤厚度、土壤腐殖质等[23]。
土壤的无相态通过土壤的有相态作为载体而影响植物生长,为定量反映这种内在联系,通常有以下方法:层次分析法[24]、正交设计法[25,2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7]等。
1.3 森林立地质量等级划分
不同地区具有相同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的地段,同种林木常常生长不一样,这说明林地土壤肥力并不是影响林木生长环境因子的全部。立地条件含有林木生长所有的环境因子,包括大气候、小气候、微气候、地形地势、土壤条件等。
“立地因子是一种有形的外在表相,不能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只能通过影响生态因子而对植物生长发育起间接作用。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是生态因子的无相态(人不可感觉到的形体,只能借助仪器测量),包括气候生态因子(光、热、水、气)和土壤生态因子(土壤肥力、土壤胶体),但是这种无相态只能通过有相态(即立地因子,人可以感觉到的形体,包括地理位置、地貌、土壤母质、腐殖质、土厚等)存在而发挥作用,有相态的本质就是这种无相态。显而易见,没有离开立地因子而存在的生态因子,没有不含有生态因子而存在的立地因子;生态因子是立地因子的本质特征,立地因子是生态因子存在的形式。”[23]
立地因子的无相态通过立地因子的有相态作为载体而影响植物生长,与土壤的无相态通过土壤的有相态作为载体而影响植物生长具有类似的层次性。因此前述的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等级划分方法都可以运用于立地质量等级划分,只不过是立地因子范围更广,层次结构更复杂[23]。
1.4 林地经营条件质量等级划分
林地生产力、林地土壤肥力和森林立地质量都属于林地的自然属性范畴,林地经营条件则属于林地的社会经济属性范畴。林地经营条件为人们在林地内从事生产经济活动时需要的基本设施及环境条件,包括水电供给设施、道路通达条件和相隔居民区距离等。林地经营条件质量等级属于模糊集合,可运用模糊数学[28]求解。1.5 林地市场区位质量等级划分
林地的市场区位质量等级也属于林地的社会经济属性范畴。林地的市场区位质量,系指林地区域内市场发育的程度。依据廖什(A.Losch)的市场区位理论[29]和《湖北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省级区划专题研究》[30],我们认为,划分林地的市场区位质量等级,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与行政因素。
林地市场区位质量等级划分方法主要有模糊聚类评判法[31]、土地级别类比法[32]和专家评判法等[33]。
1.6 林地综合质量等级划分
林地综合质量包括至少4个层面的林地质量综合,即林地的市场区位质量、经营条件质量、林地的自然属性质量与生态区位等级等[34,12,10]。其中林地的自然属性质量,最好以林地的立地质量作代表。
因此,林地综合质量等级划分,必须在林地市场区位质量等级划分、林地经营条件质量等级划分和森林立地质量等级划分的基础上进行。划分林地综合质量等级的主要方法为模糊数学[34]。
1.7 林地地价质量等级划分
林地地价是一个交换价值范畴,它反映了可交易的货币数量关系[32]。因交易目的不同,林地地价可分为所有权价值,使用权价值和其他权利价值。按形成方式可分为市场交易价值与评估价值。通常林地地价质量等级划分中的林地地价,系指林地所有权价值的评估价值[32]。
划分林地地价质量等级的主要方法为模糊数学,一般将林地的基准地价[32]作为模糊综合评价指标。
2 林地质量等级划分研究展望
随着森林对全球气候变暖与环境恶化缓解作用的日益明显,人们对森林与人类的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林地质量分级的研究展现了如下三大趋势。
2.1 林地质量价值观突变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们不仅需要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生活,而且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文明生活。当代的林地质量价值观不仅与林地的物质产品有关,而且与林地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有关。林地的旅游观光价值[35,36]、生物多样性价值[37]等森林生态文明[38,39]价值观的不断发掘,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势必开创林地质量价值观的新纪元。
2.2 林地质量调查划分单位进一步多元化
传统林地调查划分最小单位是小班,最大的小班面积不得超过20hm2[40]。这种以林地的物质产品经营为目的而定义的小班显然不能作为以生物多样性价值、旅游观光价值等为目的林地质量划分的最小单位。因此,我国林地保护利用区划中有了主体功能区、功能分区等高级林地划分单位[10]。显而易见,能满足森林生态文明价值观要求的林地质量调查划分最小单位――各类“林地功能小班”,如果加以恰当定义,可能刷新或替代传统的林地小班定义。
2.3 林地质量评价向高技术方向发展
林地质量价值观方向的突变决定了林地质量评价高技术的发展方向。由于现代林地经营多目标性的不断发展,林地质量评价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化,传统的林地质量划分方法、手段和技术难以满足这种要求。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作为林地各类质量划分的统一方法。通常情况下,作为多目标经营的林地质量划分是采用多方法的组合。例如,在《运用模糊数学划分中国林地综合质量等级》中就多次将层次分析法与多重复合蕴涵模糊数学方法进行组合运用[34]。在大量获取林地质量划分数据方面,近年来有用遥感数据替代森林连续清查数据的倾向[6]。
3 小结
随着人口的增长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水环境恶化和水资源短缺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各项研究纷纷展开,而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将有助于政府决策部门做好水资源的调控和管理,己引起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因而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1 承载力概念的发展
承载力一词出自生态学。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提出承载力的概念: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1]。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承载力的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表1)[1,2]
表1 承载力概念的发展
Tab1. The developments of carrying capacity conceptions
可以看出,承载力概念的发展本质上是对现实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反映。80年代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提出并被重视,生态完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和首要条件。于是提出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
高吉喜定义生态承载力的概念为: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的供容能力及其可维育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1]。生态承载力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指标量化的困难。由此一些学者提出水生态承载力,从水生态系统入手研究并发展完善生态承载力。
目前关于水生态承载力并无统一的概念和完善的理论体系。水生态承载力和之前的承载力概念相比,它更关注于流域承载状况,以及在保证水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下,解决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2 水生态承载力的特征
⑴水生态承载力的客观存在性。在某一特定时空和状态下,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水资源供给能力和纳污能力,所能支撑的人口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规模都是定量的。
⑵水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性。水生态承载力是围绕一个中心值不断波动,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⑶水生态承载力的区域性。水生态承载力的主要承载媒体是水资源,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水生态承载力是不相同的。
⑷水生态承载力的多水平层次性。对于水生态系统的主体对象水资源而言,是多层次的。同样,水生态承载力也表现在不同的水平层次上。
⑸水生态承载力的关联性。由于水体的连续性,水生态系统也是互相联系影响共同存在的。对某一流域而言,其各分区间的水环境功能高度关联[3]。
⑹水生态承载力的不确定和模糊性。水生态承载力涉及水生态系统―社会经济―人口―环境这一复杂的系统。大系统内部结构因素之间的复杂不确定性决定了其具有不确定。同时,基于各种研究方法的不完整性,指标选取的差异,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价结果无量化标准。因此,水生态承载力还具有模糊性。
3 水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方法
目前,尚没有特别针对水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方法。但是由于水生态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联系紧密,应用在生态承载力研究的方法是可以用来研究水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主要的生态承载力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
3.1 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测算法。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是植物自身生物学特性与外界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评价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征和生物圈的人口承载力的重要指标[4]。第一性生产力模型主要分为三类:气候统计模型、过程模型和光能利用率模型。我国一般多采用气候模型。第一性生产力测算法没有考虑社会经济科学的发展与进步等对承载力的影响,所以它的研究并不全面。
3.2 系统动力学法。
系统动力学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Jay.W.Forrester教授于1956年创立的。在进行生态承载力研究时,系统动力学法能较为容易地得到不同方案下的生态承载力,较真实地模拟区域资源和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模拟出区域承载力的变化趋势[5]。该方法的不足在于模型容易受建模者对系统行为认识的影响,其中的参变量不好把握,可能导致出现不合理的结论。
3.3 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
高吉喜(2001)提出:生态承载力可以理解为承载媒体对承载对象的支持能力。该方法分为三个等级评价。一级评价将生态系统弹性度作为评价准则,二级评价以资源和环境条件作为评价准则,三级评价以承载压力度作为评价准则。此方法曾经应用于我国黑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3.4 背景分析法
背景分析法就是在历史长度下,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水资源利用、生产力水平、生活水平及生态环境演化情景以及其相应的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同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对比,得到该区域可能的承载能力。背景分析法的另一种形式是趋势分析,包括自相关分析和互相关分析[6]。背景分析法简单易行。但其分析多局限于静态的历史背景,对土地生产能力一类简单承载能力的估计是可以接受的,该方法对某些因子的潜力估计、趋势预测等,也可以借鉴到更为复杂的承载能力研究中。
3.5 多目标模型最优化方法
水生态承载力分析涉及自然条件和社会系统的方方面面,其采用系统分析思路,将特定地区的水资源、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划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并采用数学模型对其进行刻画,各子系统模型之间通过多目标核心模型的协调关联变量相连接。其难以全面考虑系统的影响因素,且无论在优化目标的选定还是水―生态―社会经济内涵联系的刻画上都存在一定难度。
4 水生态承载力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因于水生态承载力基本概念的不明确性,使得在认识上存在着抽象与具体、承载主体和客体的不统一,加上各研究方法或多或少存在缺陷,在水生态承载力的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⑴水生态承载力的概念与内涵仍不足够清楚。目前水生态承载力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今后的研究中,水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的界定依然是最重要的。认真分析水生承载力系统的结构要素是很有必要的。
⑵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影响水生态承载力的因素很多,指标选取和量化过程的成功决定了指标体系的好坏。在今后的研究中,如何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