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出发点范文

时间:2023-09-05 09:26: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学的出发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济学的出发点

篇1

稀缺性(scarcity)代表资源是有限的,例如矿产等,不是全人类所平均共享且无限共享的。

正是因为有了稀缺性的存在,才有“经济”一词。

“经济”的原意就是要有效率的、不浪费的获取并使用资源。也正因为有了稀缺性,才有了私人占有,以致后来的交换,以及货币的产生。 如果任何资源都是不稀缺的,大家可以自由无限获取的话,国家之间也没有必要争夺石油、煤炭了,人们也无需担心水污染了。目前看来,太阳光这样的资源,是不稀缺的绝对公共产品,而水、矿产、森林都具有了稀缺性,且稀缺性越来越明显。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电子技术基础作为中职电子类专业的主要课程,在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时,要不断强化他们对专业技能和知识的掌握以及理解程度。[1]怎样才能够让中职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质量得到提升的关键所在。情境教学法能够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形象、生动、鲜明、具体的特点把电子技术和相关知识更好地展现在中职学生面前。

一、情境教学概念分析

所谓的情境教学,就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及学习氛围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升中职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情境表示具体的景象、境地以及情形,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可感性,能够对人们产生较为直接的刺激。情境教学模式凭借其直观性、趣味性的特征,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例如,学生在对二极管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为他们展现出各种不同类型的二极管,并让学生通过实践和观察来认识到二极管的使用、故障识别以及维护方法,保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效果。

二、情境教学法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运用意义分析

情境教学法能够综合考虑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并将教学内容和客观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中职学生提供具体、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把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各种问题融合在一起,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以及直观性的特征,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保证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不受影响。[2]在情境教学中,中职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地学习,保证素质教育教学活动更加顺利地进行。

三、情境教学法的实际运用措施

1.做好教学铺垫工作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和主体,教师要能够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课堂教学活动中,并主动发挥出学习合作、帮助和引导的效果。所以,在实际教学阶段,教师要能够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利用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以及自主学习等方式来对教学活动进行探究,并将学习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布置各种探究课题,控制课题的难易程度,让他们通过努力思考解决问题。中职学生在求知欲、好奇心的带动下,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通过激烈的讨论、交流、认真思考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意见。[3]教师还可以引导中职学生独自上讲台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模拟演练,从而对各种知识进行讲解。利用小组合作等情境教学方法就能够激发学生产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兴趣,加深对各种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断提升教学效率,达到阶段性教学目标的要求。

2.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教育和生活属于相辅相成的两个构成,在对大量事实进行研究之后不难发现,当中职学生具有和自己生活经验相似的知识之后,他们就会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二者相似性越高,其学习积极性就越大。电子技术属于生活性的一门学科,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而高于现实生活。[4]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就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让他们意识到电子技术知识学习的重要意义。只有让中职学生意识到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学生才能够更加主动、自发地投入到电子技术知识的学习中。

3.营造和谐的多媒体教学情境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的影响下,多媒体技术逐渐被运用到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并且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5]中职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于新鲜事物容易产生浓烈的探索欲望,所以,教师可以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大屏幕将各种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以动态、生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加深中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程度,扩大中职学生的视野、知识面,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4.营造问题教学情境

中职学生一般都比较好奇,学生往往喜欢对不了解的问题进行探索,因此,中职教师在进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时,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性格特征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在进行问题情境设置时,要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出发,控制问题的难度,难度过大可能导致学生失去探索的兴趣,难度过小可能会让学生没有成就感。电子技术教师还要更好地将问题和专业知识进行衔接,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并且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利用来解决更多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属于中职院校电子专业开设的主要科目之一,教师在完成阶段性教学任务的同时,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作为更高的教学目标,从而保证中职学生能够提升学习主动意识,获得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白汝信,周平.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142.

[2]滕允兰.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1(4):27-29.

篇3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想把课堂教学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但在具体实施时可能还存在以下问题:1、创设的生活情境只是走过场,为情境而情境,情境脱离教学实际、创设的现实生活情境有点牵强。2、创设的生活情境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不是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不是学生熟悉的。3、创设的生活情境与教学内容没直接联系的。这样的教学情境没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作用也不能便于学生操作、理解、学习。下面我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如何避免以上问题和最佳教学情境应该具备三个条件或者说要达到三个目标。

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创设教学情境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课堂上,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解决问题,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这一点,可以用创设问题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出有趣的数学情境:

1、使学生能明确数学学习的意义和目的。必然使学生学习具有目标性,学习的兴趣倍增,如果学习很长时间学生还问:学这些到底有什么用啊?就难免产生困倦感和厌学感。如在教学《列举所有等可能的结果》这一节时,我设计了如下的情景:在一所医院的产房里同时住进了三个孕妇,她们生下的小孩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1)全是男孩;(2)二个男孩一个女孩;(3)二个女孩一个男孩;(4)全是女孩。(双胞胎除外)如果要你预测她们生产的情况,你认为哪一种可能性最大?这个问题顿时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有的同学在下面窃窃私语,“这个也可以预测吗?”、“应该是两男一女吧?”。这时我笑着说:“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只要我们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就一定能够做出正确的预测。”这中间到底包含着怎样的数学知识,结果到底如何呢?学生们都想探个究竟,这一悬念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2、挖掘展现数学本身的魅力和趣味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奇妙、思维的快乐。如在数学问题情境创设中尽可能插入有趣的数学故事、游戏、笑话、图文、卡片等,使学生由此得到学习兴趣。如学习平方差公式后,教师举例,101×99=(100+1)(100-1)等为例展示数学“速算”现象。再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节课中,教师并未按照一般的教学方法硬生生地讲解什么叫平面直角坐标系,什么叫点的坐标。而是创设了这样的教学问题情境问题:小明到电影院看电影,聪明的小明拿着自己的票(4排5号)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座位。而小李拿着自己的票(5排8号)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座位,你能帮它找到座位吗?如果小王不小心把票撕了,只剩下了一个号码,它还能找到自己的座位吗?通过这个例子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在平面内准确的定位要有两个量。

3、创设问题串的数学情境,面对好中差学生,使他们都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感,自信心。很难想象,一个总是遇到解题障碍的学生会对数学发生兴趣。

二、教学问境应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数学教学问题情境要结合数学活动,要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在活动中学数学,要围绕所要学习的主题,选择有现实意义的、对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能够表现重要数学意义的教学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同时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在进行《圆的对称性》的教学时,这样来设置课堂教学:1、让学生动手。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要求学生自己画一个圆,然后任画一条直径,再作这条直径的垂线。并把画好以后的图形剪下来,再把图形沿着所画的直径对折。2、思考讨论:①、圆是一个什么图形?有几条对称轴?②、从对折后的图形中你发现有相等的线段和弧吗?并把你发现的结果写下来。③、画图时,知道什么条件?你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3、检查学生动手讨论的结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结果回答问题)4、让学生总结出垂径定理的内容。教师再作简要的补充强调。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认真讨论,大家学习积极性很高,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很容易的掌握了垂径定理。这样,通过自学让学生感知教学内容,逐步掌握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再如,在《勾股定理》一节课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a、b,斜边为c,则a2+b2=c2 ”规律后,教师为学生们准备了八个直角边分别是a、b,斜边为c的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然后,让学生通过摆拼三角形的方法来证明所发现的这个规律。实践证明,学生们的学习情绪非常高涨,大家坐在一起互相探讨,积极地动手动脑,得出了许多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懂得了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又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了胜利的喜悦。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学起来当然轻松,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在愉快的教学当中得到了锻炼。

三、教学情境设计要具有实践性

数学教学也应以训练学生能力为手段,贯穿实践性,把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应用联系起来,并注重学生的应用操作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充分利用问题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阔的数学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问题情境,让学生扮演测量员,统计员进行实地调查,搜集数据,制统计图,写调查报告,其教学效果可谓“百问不如一做”,学生产生顿悟,求知欲得到满足更加乐意投入到新的学习问题情境中去了。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训练。

例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就可以通过实践操作的办法来创设教学问题情境。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角的有关概念,三角形的概念,还具有同位角、内错角相等等有关平行线的性质。这些都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但由于它们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不十分明显,大部分同学都难以想到要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进行一番研究,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数学问题情境:首先,在回顾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会不会存在某种关系呢?”这是纲领性提问,对学生的思维还达不到确定的导向作用,学生可能会对角与角的相等、不等、两角之和(差)与第三个角的大小比较等等问题进行研究,当发现这些问题只对某些特殊三角形有意义时,他们的思维可能会指向“三个内角的和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我适时地提出:“请同学们画一些三角形(包括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再用量角器量出三个角,观察一下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联系。”经测量、计算,学生发现三个内角的和都在180°左右。我再进一步提出:“由于具体测量会有误差,但和数都在180°左右,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否为180°呢?请同学们把三个角拼在一起,看一看,构成了一个怎样的角?”学生在完成这一实验后发现,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构成一个平角。经过上述两步实验,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180°"的猜想就水到渠成了。接着,我指出了实验操作的局限性,并要求学生给出严格的逻辑证明。在寻找说理方法时,我提出:“观察拼接图形,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可凭借实践操作时的感性经验,找到证明方法。实践操作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定理的猜想,而且受到了证明定理的启发,显示了很大的智力价值。

总之,数学情境创设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即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教师要善于创设好教学问题情境,才能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生活化课堂教学,能以课本为主源,又不受课本知识的禁锢,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使数学课堂教学更中丰富多彩,生机盎然,使数学教学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

篇4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情境教学法与“电工基础”课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通过诸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以及旅游观光等形式,将知识与情景巧妙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此来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①突破了以往教学方法唯智主义的框架,以激发学生情感为核心,教师若能将其与课程结合,则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情景教学能与“电工基础”课教学相结合,与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分不开,“电工基础”课程要求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坚持以电工电路的分析、设计、计算、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等电力电气类专业学生就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实行理论、实践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而情境教学法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教师采用“情景教学法”设计“电工基础”课教学情境,可形成“教师引导性学习、学生自主性练习、师生共同研习”为主的“学、练、研”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知识、技能、素质协调发展。

2 情境教学法在“电工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巧妙设问,创设情境

“电工基础”课涉及定理、定律以及重点难点都很多,当学生遇到“电工基础”课中的新现象、新知识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此时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情境,能够激活学生们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心向,打开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利于教师向学生阐明新电工课题目的性。

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在课堂上应创设恰当的问题意境,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愤悱”的状态不断学习和巩固知识。②教师在设置“电工基础”课问题时,一是问题难度应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难度适中,不能过于复杂或简单,必要时,教师可以创设使学生产生关于“电工基础”课认知困惑和冲突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课堂中;二是多种途径引发问题来创设情境。例如,在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原理”时,教师可在课堂开始时先做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失败的电工实验,使学生产生一种欲探求失败原因的欲望,而教师因势利导,引发同学们关于实验失败问题的思考,进而对教学内容展开。又如,教师可用单项电度表的实验等简单实验,提出“什么情况下电度表会反转,什么情况下电度表不转”等问题,进而步入教材内容学习,教师利用由问题为学生带来的好奇心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消除其好奇的心理。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讲故事、课堂讨论、小组交流以及学生自发提问等途径,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融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三是教师在用问题创设情境时,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教师作为以问题创设情境的发起者,要明白问题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不能代替学生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教师是情境教学法的引发者和指导者,但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善于自己发现问题创设课堂情境,鼓励学生联想相关已学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多学科的思考后类比提问。

2.2 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

“电工基础”课教学中常常会涉及许多不同的图景和实验,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演示实验和途径有的会很麻烦,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在课堂演示逼真的模拟课件,通过视频、Flas、动态图片以及音乐等形式,为同学们创设一定情境,才能使情景教学法在“电工基础”课中收获良好的应用效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的教师就利用多媒体在“电工基础”课开始前创设情境做“导入”形式。即教师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声音、视频素材与电视、录像、光盘或网络收集的资料结合制作成CAI课件,作为电工基础知识背景展示给学生,创造真实、自然的学习情境,营造轻松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兴趣,有效缩短学生与教材知识的距离。例如,教师在电容器这一章节知识的第一堂课时,先通过关于电容器的录像片在课堂上展示背景知识,激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电容器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于电容器相关知识,让同学们觉得“学有所用,学有所趣”,最终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掌握“电工基础”课中的难点和重点,使情境教学法得到更好的运用。例如,电器电路事故是许多学生在学校“电工基础”课中遇到的难点,教师在设计这一教学过程时,可借助多媒体课件模拟展示关于电器电路事故的特殊及危险场面,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事故放大展现,使学生在栩栩如生的情境中,体会电器电路事故的类型和防治方法,这种方法比教师在讲台枯燥的讲解纯理论知识要生动得多,有效解决了一些教学难点。

2.3 实践操作创设情境

“电工基础”课是围绕“电”展开,而“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通过实践创设情境,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电工基础”课中关于“电”的知识。鉴于“电工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实践操作情景, 让学生把学习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

篇5

在我国各个发电厂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保证可以提高其应用效率,优化水处理系统的运行体系,避免在设备使用之后出现结垢或腐蚀的现象,进而增强发电厂生产效果,提高其安全性。

1.化学水处理技术概括

化学水处理技术较楦丛樱其采用的是DCS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对发电厂的水汽进行搜集与处理,主要因为DCS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大型的发电厂设备分散与腐蚀性控制问题,可以有效开展原水预处理工作,进而提高处理效率,实现对凝结水系统运行监控,及时诊断出发电厂各个系统水汽问题,并且自动化对其进行处理,减轻相关工作量,进而提高其工作效率。

由于发电厂的化学水处理技术应用流程较为分散,因此,对其进行控制也会存在较大难度,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在化学水处理技术实际应用期间,其是从海洋与湖泊中的水开始进行处理,然后生产成为工业用水,在此期间,涉及到的技术工艺较多,主要包括:过滤工艺、澄清工艺、杀菌灭藻工艺等,影响着发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效益。

1.2在发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应用过程中,其是针对发电厂各个系统用水进行处理,流程较为复杂。

1.3发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各个系统设备进行化学除氧、热力除氧与氨防腐处理,可以提高其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质量。

1.4发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需要技术人员向炉内添加药物成分,还要全面控制排污、除垢等处理技术的应用效率,进而提高技术应用质量。

1.5发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需要对系统进行分析取样处理,其处理流程较为繁琐[1]。

1.6在发电厂应用化学水处理技术的过程中,会对凝结水进行精处理,同时,还会重点利用防腐蚀处理技术开展相关工作。由于此类处理技术的应用较为复杂,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信号滞后性的问题,一旦在加药的时候出现结冰现象,就很难对其进行控制[2]。

2.化学水处理技术的重要性

在发电厂实际生产过程中,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较为重要,主要因为发电厂中的水汽质量直接决定锅炉与各类系统设备的运行情况,也影响着发电厂的经济效益,一旦水汽处理质量不能达到相关标准,就会出现腐蚀事故,影响着发电厂的经济效益。目前,部分发电厂中都存在一种现状:发电厂除盐系统的运行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结构较为落后,在设备实际使用期间,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过高,不利于对成本进行控制。在人工操作期间,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影响着水汽处理质量。因此,在发电厂生产过程中,要想提高其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就要利用化学水处理技术进行生产,进而实现集中控制,提高相关管理工作效率。在此期间,化学水处理技术应用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在发电厂生产过程中,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锅炉出现结垢或是腐蚀的现象,进而提高设备使用质量,减少发电厂的经济损失。

2.2发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引起锅炉内的水汽共腾,使得锅炉中的水被蒸汽带走,这样,就可以减少泡沫的产生,降低对发电厂设备的影响,提高水汽处理的准确性。同时,蒸汽管中的水汽会被清除,有利于提高发电厂运行安全性,增强发电厂的发展效果,提高水汽处理工作质量[3]。

2.3在发电厂生产期间,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不断完善各类工艺的使用系统,节约水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

3.发电厂中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分析

在发电厂生产运行期间,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化学预处理、一级除盐处理、酸碱再生处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3.1化学预处理。化学预处理就是在发电厂生产之前,对天然水中的杂质进行浮沉处理,保证不会进入到锅炉之内引发结构问题。在预处理期间,发电厂技术人员必须要对天然水的悬浮物进行处理,保证水质变得清澈,同时,也可以进行水软化处理,进而达到预期的处理目的。在此期间,化学预处理系统的运行较为复杂,包括:原水加药、澄清池排污等,需要技术人员利用升压泵与工业水泵对其进行处理,保证可以提高化学预处理技术的应用质量,增强发电厂的工业化效果[4]。

3.2一级除盐处理。在一级除盐处理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做好化学预处理工作,保证可以除去水中的杂质,然后再利用交换反应原理处理水中的盐类。期间,技术人员可以将强酸阳离子交换器与强碱阴离子交换器组合成为一个系统,进而形成强酸阳离子与强碱阴离子交换器,增强除盐效果。一般情况下,发电厂在水处理技术应用过程中,一级除盐系统可以分为三个部门:其一,就是强酸性阳离子,其二,就是强碱性阴离子,其三就是除碳器。

2.3酸碱再生系统。在酸碱再生系统中,技术人员可以对酸进行再生处理,也就是将盐酸放入计量箱中,然后利用除盐水对其进行处理,期间,可以通过喷射器产生的负压实施处理工作,进而稀释计量箱中的高浓度盐酸,然后将其输送到阳床中。碱再生处理也是同样的流程。

3.4废液综合处理。由于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会产生较多的酸碱废液,如果直接将其排放到河流中,就会出现污染现象,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也降低了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对废液进行综合处理,将其输入水池中,然后自动中和酸碱水,在达到相关处理标准之后,才能排放到河流中,避免出现难以解决的污染问题。

4.化学水处理技术对发电厂经济的影响分析

发电厂在应用化学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支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4.1降低发电厂成本支出。在应用化学水处理技术的过程中,可以降低发电厂的生产成本,主要因为化学水处理技术流程较为简单,需要支出的成本较少,生产效率高,有利于发电厂对成本进行控制,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控制发电厂成本支出,提高发电厂经济效益。

4.2提高发电厂的节水效益。发电厂应用化学水处理技术,可以逐渐提高生产质量,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技术人员也会不断创新化学水处理技术,制定完善的废水回收再利用方案,进而提高其节水效益,达到良好的生产效果。

4.4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发电厂利用化学水处理技术,可以减少设备中的结垢与腐蚀现象,逐渐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技术人员利用除盐技术对设备进行处理,可以减少设备的损坏几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结语:

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发电厂生产经济效益,延长发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强发电厂节水效益,不断完善发电厂各类系统使用结构,由此可见,发电厂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保证可以提高化学水处理技术应用效率,提高发电厂的经济效益与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梁建斌.托电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分析与实践[D].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13.

篇6

实践活动课是落实初中思品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径。实践活动课形式多样,在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让学生乐于参与到实践活动课的学习中,使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所收获,落实德育功能,需要我们努力构建初中思品实践活动课课堂教学情境,紧扣学生心弦,吸引学生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以落实实践活动课课堂教学中德育目标的实效。

一、创设生活情境,在生活情境中落实德育功能

教育即生活。思品课的德育功能落实更离不开生活。综合实践课也只有走向生活,才能体现出应有的生命力,离开生活,落实德育功能就无从谈起。

在进行七年级思品上册第八课《走进父母的心灵》一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我邀请学生家长走进实践活动课课堂,显现说法,取得了较好的德育效果。在这一节的实践活动课中教者选取了学生生活中的三个情景。情景一:调查了解父母的经历、习惯性的动作;最爱、最讨厌什么;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的工作及收入分别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首先学会了解自己的父母。情景二:选取了父母陪读或陪考的场景,让学生畅所欲言谈如何看待父母这一做法,让学生学会感受父母的爱。情景三:学生家长现身说法讲自己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方式,从而学会理解父母的爱,增进对父母的情感,落实德育功能。这一节实践活动课的成功之处在于,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激发学生情感,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社会生活,落实德育功能,而不是简单的说教。但情景的设计应有生活依据,不可凭空臆造。同时构筑的情景必须真实,科学,构筑的情景还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去思考感悟,情境所蕴含的价值观要求更要与时代主旋律和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相符合。

二、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活动积极性,落实德育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创新思维,发展创造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思品实践活动课上,设计一些富有探究性的自主活动场景和问题,能激起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好地落实德育功能。

在教学八年级上册“自我保护”这一部分内容时,我抓住信息化时代,学生很容易就能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去查找资料或搜集信息这一优势,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搜集信息,提高其信息素养。课前我就布置作业:当地震、火灾、水灾来临时,我们应如何做好自我保护?我要求学生不能完全照搬课本的简单方法,而是要查找更详细、可行的办法,并准备在活动课上进行演练。由于这些内容紧扣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很多学生积极响应,在上课前就通过互联网、电视、杂志等多种途径去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课堂上,我又设计了“我来支一招”的活动环节,让学生上台演示他们应对的办法,学生们非常踊跃,纷纷走上讲台演示他们所掌握的防灾方法。这节课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教育的实效性大大增强。这样的实践活动课教学不再将学生的思维和知识局限于教材,而是培养了他们运用多种手段获取新知的能力,更调动了他们查找知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再比如,我在八年级“环探究知境污染问题”的实践活动课上,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识,自主走进课堂。我结合现实生活,以学生生活所在地傥水河的水体污染为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近年来傥水河的水变得脏、臭,学生对此变化有切身感受,因而产生了探究问题的强烈欲望和解决问题的迫切要求,我要求学生们小组探究:①为什么傥水河会变成这样?②你认为怎样才能改变目前这种状况?③你可以为改善傥水河做些什么?这几个问题的提出立即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热情,他们纷纷以主人翁姿态为治理傥水河出谋划策,整个活动课一下子活跃了起来。这节课我引导学生有目标地探究并努力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课的全过程,把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学习,既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又很好地落实了德育目标。

三、创设“思辨”情境,鼓励学生追求真善美,落实德育目标

教育不在于能告诉学生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真理,怎样去规范自身行为,向真、向善、向美。在实践活动课课堂学生不是没有交流和语言能力,而是缺乏思想,因此在实践活动课上,我们要把思考、发言和批判权交给孩子,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大脑去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在教学八年级“保护个人隐私”的实践活动课上,我设计了一个辩论会:分数可以成为孩子的隐私吗?正方:分数可以成为学生的隐私;反方:分数不应该成为学生的隐私。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加入正方或者反方的队伍。在课堂上,正反两方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他们分别提出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既充分发表了自己的个人观点,老师又引导学生全面、辩证着问题。让学生的思辨紧紧扣住活动主题,使学生在思辨中有了自己的认识,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

四、创设“互动”情境,在合作学习中落实德育功能

篇7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的本质

新课程的提出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强调教学就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老观念,把教学过程的实质变为体现人的生命价值,把课堂教学的活动拓展为讨论、合作,体现了个人与集体及社会的不可分割性。超越了传统的教学过程就是传授知识的认识。

首先,新的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教学是掌握思想品德学科文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过程,不是单纯的认识,而是实现生命意义的过程,展现人生命价值的过程,体验对生命内涵的过程。其次,教学过程的表现形式是师生沟通互动、合作完成的教学任务,即师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合作、集思广益共同完成教学目标。最后,这种互助合作式的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平等的师生对话。平等的对话,不单是教学的活动方式,也是师生关系是否和谐融洽的表现形式。对学生来说,互助合作意味着心灵的敞开、个性的张扬。对教师来说,互助合作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更是一种精神的对生命的理解和对待;不仅仅关注事物现象,更关注现象的实质,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人类、社会与世界能否和谐共同发展。

二、新课程教学过程的操作

1.建立教学相长、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变“传话”为“对话”。

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学生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和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少教精讲,实现“主演”到“导演”的角色转变,善于点燃和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通过启发诱导、引桥标路,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作用充分实现。

2.加强书本知识,同生活与实践经验的联系,从“书中学”到“做中学”。

靠死记硬背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与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学习方法及技能取得的高分绝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含金量也绝不是一样的。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会独立思考和自己动手,亲身经历、亲自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注重学生素质的深层建构和整体提高,变“教书”为“铸魂”。

新课程要求我们围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首先,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尊严、理想。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应该有最起码的尊重。其次,关注每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欢乐愉快的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其乐融融、积极性很高。最后,因人施教、用心施教。

4.形成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体系,建构开放、充满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创新是教育的灵魂。新课改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理念上从单纯灌输向启发诱导转化;在教材上有突破、创新,教学知识从结论教学向过程教学转化;在教学方法上从验证教学向发现探索转化;在教学手段上从单纯依靠传统的粉笔教学向现代的多媒体教学转化;在教法组织上给学生合作、创新、探究的机会;在评价上有师生、生生、生师的互动。尤其要有创造性的应变能力,即教学机智。教学机智作为一种教学艺术,已成为创造性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在创造性教学中,应具有在整理不同的教学情境下迅速、巧妙、正确地解决教学中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加速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将创造性教学的和谐美展示在课堂上。突出师生活动的多样性,采用师生组合、生生的组合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教师要努力把教学课堂转变成学生自主探索未知世界的场地。新课堂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为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运用知识的反思与归纳,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求。

三、对学生几种能力的培养

1.培养认知能力。

在初中思想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必须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基础和前提,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的统一,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重视基本原理的讲授,帮助学生正确把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的实质,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且要有意识引导学生按照认识的规律去学习基本理论和观点。

2.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训练学生用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辩证统一、辩证否定等认识方法分析、思考问题。尤其是辩证分析与综合方法,即矛盾分析法。要使学生明白:如果想要准确地把握客观事物的辩证本性,就不仅要对各个矛盾及矛盾的各个方面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而且要对客观事物的矛盾综合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认识形成把握本质和现象、个别与一般、抽象与具体的统一整体。

3.培养质疑解疑能力。

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启发思维、点拨疑难、发展学生智力,是素质教育基础性工作。现在的学生关心时事、敢于求真,老师对这些积极的方面和倾向应给予肯定并鼓励。

篇8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简要概括就是“干什么、如何干、为谁干”。其实,这不仅仅是经济学的基本命题,也是政治学、人才学、领导科学等诸多学科的基本命题,同时还是领导者谋划工作的基本方法。回答并践行这个基本问题,是做好工作的基础。从反腐倡廉工作来说,已经明确了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也就从党内法规上明确了纪检监察机关“干什么”的问题,其次是“如何干”的问题,这是一个方式方法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审时度势,提出了反腐倡廉的战略方针,明确了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努力拓展惩治和预防腐败领域,这是“如何干”的具体体现,也是当前开展反腐败工作的基本方法;第三是“为谁干”的问题,纪检机关是党的机关,一要为民,二要为党。为民是党的宗旨决定的,为党是纪检机关性质决定的,做到这二点,是职责使然,使命所在。

经济学的这个基本问题看似简单,其实非也。它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又是思考问题的立足点。这个基本问题看似静态的,其实又是动态的。问题不变,但解决问题的办法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随着认识的深化而深化。职能不是僵化的、教条的,职能只有放在党的中心工作去履行,放在全局去把握,才能显现出职能的生机与活力。比如,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的监督检查,是纪检机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具体体现。如何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方法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是为提高效率、增强效果而提出的,是保证“为谁干”目标的实现而提出的。因此,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必须时时思考“干什么、如何干、为谁干”的基本问题,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以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来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

从经济学的基本要义想到……

经济学基本要义,在于研究稀缺的资源如何配置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权力作为一种资源,同样有一个如何配置的问题,同样面临效益最大化的问题。但问题的症结在于,以什么心态配置“权力”资源,追求的是权力私用效益的最大化,还是公权效益的最大化。

无论从广义或狭义两个方面的定义说,腐败因权力的滥用而产生,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一方面,权力的拥有者利用权力寻租,另一方面,有求于权力的人则希望通过贿赂赎买权力。这也就形成了经济学上的供求关系。在这一对关系中,权力资源的稀缺是永恒的。正因为权力资源稀缺的永恒性,造成了权力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效益最大化。

篇9

中图分类号:F0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一、计量经济学的含义

1.计量经济学的早期含义

在17世纪时期,计量经济学第一次在戴夫南特和金的研究中出现,但当时,计量经济学这个专业术语并未出现,直到挪威的一位名叫弗里希的经济学家在其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计量经济学的概念。计量经济学表示经济学和数学以及统计学的有机统一。在研究中发现在统计学和数学以及经济学的相互关系中存在着一种规律,发现这个发现的发现者将其命名为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对理论政治以及纯经济学的主观抽象法则进行试验和数据检验并由此来将纯经济学最大化的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

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通过经济学与数学以及统计学的有机统一,以实现经济问题理论定量与经验定量相统一的目标。这个定义表现了计量经济学是由统计学数学以及经济学共同组成的,缺一不可。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数学在经济理论领域的应用,也不能笼统得以为是经济理论问题的简单统计,只有将三者构建在一起才能发挥出特定的效力。

2.计量经济学的现代含义

由于计量经济学的早期目的在于科学化经济理论研究,因此在随后的经济理论研究方法的不断拓展完善中,计量经济学的含义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其定义变的更加具体也更加具有内涵。第一种定义认为:“计量经济学是利用统计学和数学的方法来分析经济学理论数据,将经济学的经验理论包含在内一起分析,通过分析来证明经济理论的正确与否。”第二种定义认为:“计量经济学的目标是建立经济模型来分析经济学中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模型来确定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对其他变量会造成多大影响。使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工具来解决发生在经济和社会中的变量变化问题,并引导人们对此类问题分析和了解并解决。

小结:发展至今,计量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但其基础和目标并未有多大改变。还是将经济学和数学以及统计学三者合一共同解决和推断经济理论假设的实证研究。不管是哪一门学科都可分为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因此,计量经济学也可分为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自20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其后果影响至今。作者认为这不一定是计量经济学的理论研究问题,其可归结于应用计量经济学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计量经济学的滥用和理解的不透彻所以才无法从理论计量经济学中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二、计量经济学的特性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可以说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独特一面。计量经济学科学性的标志在于其严谨的数学方法逻辑性和正确指向性的统计推断。当然,对于计量经济学科学性的质疑也从未间断过。凯恩斯认为计量经济学是“统计的炼金术”,“蹩脚的魔术”。他认为计量经济学到目前为止还算不上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此作者统计出了科学标准并表现了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

1.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

首先,科学哲学标准为: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标准:其核心是事物的可证实性。包括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和柏林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以及“亨善尔”逻辑主义。证伪主义科学标准。这种证伪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证实和证伪之间的逻辑不对称。凡是可以被证伪的那就不是科学的。

其次,我们可以在计量经济学中发现逻辑实证主义的特性:重视证实,观测,反对因果关系的存在,反对理论实体。从计量经济学中我们更能找到证伪主义科学标准的影子,计量经济学的作用就在于对原有的经济理论或问题进行模式分析,不断假设推断,通过证实和证伪发掘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这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在计量经济学中证伪主义科学标准的存在。

2.计量经济学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首先,计量经济学具有不精确性。其实这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从基础来源上来看,庞大的经济数据本身就具有不精确性,通过计量经济学的研究也只能得到一个近似的结果。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我们能得到一个理想的世界,但未来是否真是如此还有待商榷。统计学也是计量经济学的构建者之一,这决定了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结果是一个随机事件,是否得到想要的结果还需要共同的努力,这与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并未冲突。

其次,与其它学科一样,在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和不精确性之外还有其局限性。从研究方法上而言,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经验实证的模型方法。这既是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和不精确性所在也是其局限性所在。从经济学的语言层面而言,以统计学和数学为基础的计量经济学的经验实证的模型语言有着其自带的局限性。计量经济学中证伪主义科学标准的存在的气息太重,这种以不平衡的逻辑为出发点的方法论决定了计量经济学的局限性。

三、结论与展望

时代在进步,人民富有了,消费提高了,伴随的经济危机也爆发了。经济危机的爆发更加重对计量经济学的质疑。无法准确预测经济危机的到来,在解决经济危机上的能力不足都存在于人们疑惑中。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解决经济问题提供了模型,在此模型中我么能够看到理想的世界,能够正确预测经济的走向,但是计量经济学中的统计学成分决定了其理想结果之外还存在其他结果。我们应当做的事理解透彻计量经济学并不滥用。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证明其是科学的方法。如果我们能够理解经济领域中变量的变化以及影响的大小并知道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或有制定对策,那么应该会有效的应用计量经济学。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F091. 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5)03-0018-08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研究热潮消退之后,产业政策正在再次进入学界的视野。重新关注产业政策的学者主要有两类:一类采取主流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但是对长期指导后进国家发展的“华盛顿共识”持批判态度;另一类则依据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试图重构推动后进国家发展的政治经济逻辑。如果说第一类学者更多地是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政策措施进行微调的话,那么第二类学者则比较激进。由于与李斯特经济学具有直接的联系,后一类学者的研究逐渐汇聚为可以称为新李斯特主义的学术潮流。

在本文中,笔者将罗伯特・韦德( RobertWade)、艾丽斯・阿姆斯登(Alice Amsden)和梅迪・谢菲丁( Mehdi Shaeffedin)等秉承李斯特传统的发展经济学家称为旧李斯特主义者,而把运用制度与演化经济学分析框架的赖纳特(Erik S.Reinert)、张夏准(Ha-J oon Chang)和贾根良等学者称为新李斯特主义者。目前,新李斯特主义方兴未艾,有许多重大问题有待探讨,例如,1日李斯特主义者关于为什么强调静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模式未必会自动地为后进国家带来企业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这一重要问题的分析具有说服力。但是,旧李斯特主义者并没有充分地讨论提高企业能力、实现产业升级的具体措施。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强调管理学基础对于新李斯特主义的重要性。

由于旧李斯特主义者往往将关于发展战略的选择还原为经济理论之争并有将企业能力或生产力

李斯特经济学的核心范畴――的形成机制处理成“黑箱”的倾向,所以直接从旧李斯特主义的文献出发来构筑新李斯特主义的管理学基础具有难度。在这种背景之下,从与旧李斯特主义具有联系的相关研究出发,寻找构筑新李斯特主义的管理学基础的线索就成为现实的选择。我们认为,与旧李斯特主义具有内在联系的发展型国家论的研究传统为系统地把握新李斯特主义的管理学基础提供了出发点。

近年来,在比较政治经济学家的推动下,发展型国家论开始进入我国经济学界的视野。由于具有相近的学术渊源和类似的政策主张,新李斯特主义者对于发展型国家论表现出明显的兴趣。挖掘并重温发展型国家论的研究传统有助于存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上构筑新李斯特主义的管理学基础,确认改进基于新李斯特主义的政策实践的途径。

一、为什么新李斯特主义需要管理学基础

长期以来,后进国家的发展战略受到新古典经济学的影响。在新古典经济学家开设的政策清单巾,市场机制和自由贸易占有关键地位。对于市场机制和自由贸易的重视源于以下认识:尊重市场机制和白由贸易原则意味着后进国家依据比较优势来设计发展战略,而这种发展战略将自动地改变这些国家的资源禀赋,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是,正如依据比较优势来设计发展战略的后进国家在工业化的早期可能在工农业关系问题上落入李嘉图陷阱一样,在初步完成了工业资本积累之后,如果后进国家完全依据静态比较优势来设计发展战略,则有可能在产业升级问题上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作为发展经济学中的经典议题,李嘉图陷阱描述的是稀缺的土地资源对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进国家的工业发展的制约:在这些国家,人口增加往往引起粮食价格上升,粮食价格上升推动工资上涨并压低利润,而低利润意味着企业很难进行设备投资。在这一过程中,获利的只有土地所有者。相对于工业化初期的李嘉图陷阱,比较优势陷阱指的是,在初步完成资本积累之后,基于静态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未必能够提高后进国家的竞争力,其表现是后进国家被长期锁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价值链的低端。实际上,对于比较优势陷阱的表现形态和形成原凶的分析是新旧李斯特主义的出发点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政策效果不仅取决丁理论依据是否正确,而且受到政策实践的影响。换言之,即使理论依据是正确的,如果政府官员不能或不愿正确地设定具体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企业不能或不愿有效地利用政策环境,那么企业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或者难以实现、或者伴随成本。实际上,保护国内市场、推行产业政策的一些国家并没有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因此,尽管新李斯特主义者和新古典经济学家之间的学术争论仍将继续,但是对于前者来说,在坚持介入必要性的前提下,如何提高相关政策措施的效率,即如何强化新李斯特主义的管理学基础显然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

二、发展型国家论的研究传统

对于高度重视政府介入的新李斯特主义者而言,政府介入的管理学基础本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尽管一些具有新李斯特主义倾向的研究者和产业政策研究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这些研究没有进入体系化的状态,在相关领域的主流文献中没有占据关键地位。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后进国家发展战略问题上,新李斯特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之间存在长期的论战。对于前者来说,在经济学原理的层面上论证己方的合理性是最重要的议题。

东亚地区的政策史表明,以产业政策为代表的发展战略的出现未必以一个学术流派的压倒性胜利为前提,更多地是一个围绕国家的发展意愿展开的政治问题。换言之,学术争论有助于推动政策范式的变化,但是发展战略的形成更多的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现象,而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学问题。有学者将产业政策理解为特定国家的政治经济体系的结果,其原因即在于此。实际上,姑且不论中国的政策实践是否符合新古典经济学或新李斯特主义的原则,在现实中,在政府积极推行产业政策的20世纪80年代,支持产业政策的学者并没有提出明确的理论基础;类似地,在自由主义的影响迅速上升的90年代,产业政策也没有退出舞台。

对于新李斯特主义者来说,构建管理学基础的主要途径本来应该是从作为其理论依据的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演绎出具体的政策措施。但是,因为这些理论依据具有比较强烈的纯粹理论的特征,所以这种研究显然不能在短期内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更为现实的思路是对尽管没有成为新李斯特主义的主流文献,但是却与新李斯特主义的政策主张一致、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如何强化产业政策效果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但是,如果我们选择这种研究路径,如何整理这些研究将成为一个问题:尽管这些研究具有近似的问题意识,但是相互联系却并不明确。因此,如果缺乏明确的出发点和分析框架,我们能做的将只是罗列这些研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产业政策为中心,通过对于发展型国家论――与新李斯特主义具有学术渊源的理论流派或李斯特主义的政治学版本――的早期文献的重新解渎,梳理出发展型国家论的两个重要研究传统,并以这样两个研究传统为出发点,对于强化产业政策效果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整理,确认新李斯特主义的管理学基础。

一般而言,学术界认为查默斯・约翰逊( Chalmers J ohnson)使产业政策一新李斯特主义的主要政策主张之一 成为学术研究议题并开创了发展型国家论。但是,这种流行观点忽视了约翰逊之前的经典研究。实际上,发展型国家论的早期研究具有上行路线和下行路线两个相互补充的研究传统,前者的代表是约翰逊发表于1982年的《通产省与日本的奇迹》,后者的代表则是詹姆斯・阿贝格兰(Jamcs C.Abegglen)发表于1970年的《日本经营的探求:日本股份公司》。长期以来,约翰逊的著作被奉为发展型国家论的开山之作,阿贝格兰的著作则由于在日本出版而被英语学术界忽视。实际上,阿贝格兰的著作包含了后来被称为发展型国家论的理论流派的所有关键要素。另外,对于本文而言,尽管阿贝格兰和约翰逊的经典研究都包含了以政治过程和企业生产活动为中心来分析政企.互动两个思路,但是相对而言,阿贝格兰的重点在于后者,而约翰逊的重点则在于前者。更为重要的是,以政治过程为中心来分析政企互动的研究传统――本文称之为发展型国家论的上行路线或约翰逊传统――成为后续研究的主流,而以企业的生产活动为中心来分析政企互动的研究传统

本文称之为发展型国家论的下行路线或阿贝格兰传统

则流落于主流之外。然而,只有将包含在发展型国家论早期研究中的两个研究传统整合在一起,发展型国家论以及新李斯特主义才能更好地指导后进国家的实践。对于本文来说,只有将这样两个研究传统整合在一起,我们才能系统地梳理关于强化产业政策效果的研究。

首先,阿贝格兰被忽视的研究包含了发展型国家论的所有关键要素。众所周知,格中克龙的后发优势说是发展型国家论的理论起点,而后进国家如何解决融资问题则是格申克龙最为重视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阿贝格兰的研究与格申克龙的思路的相关性是非常明显的:在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的分析中,阿贝格兰不但将日本企业对于外部资金的高度依赖视为其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而且明确指出,这种融资结构在相当程度上是政府和央行介入的结果。一般而言,齐斯曼关于日本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政策的关系的研究被认为是发展型国家论中较早讨论融资制度的经典文献。但是,这一研究的发表远晚于阿贝格兰的研究。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阿贝格兰是最早将格申克龙的核心思路运用到关于东_哑经济发展的研究之中的学者。另外,强烈的发展意愿、自主的核心官僚机构、紧密的政商关系和选择性的产业政策被认为是发展型国家的主要特征,也是发展型国家论的关键要素,而阿贝格兰的分析则涉及了上述所有因素。因此,尽管没有受到发展型国家论者的重视,但是将阿贝格兰定位成发展型国家论事实上的开创者之一当不为过。

其次,产业政策是约翰逊和阿贝格兰的中心研究议题,但是两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路径有所不同。尽管约翰逊重视企业在政企关系中的作用、正确地评价了关注企业层面的生产活动的“企业合理化政策”的意义、甚至将管理学家德鲁克的名言――“只有管理者,而非自然、经济法,或者政府,能够使资源变得有效” 作为《通产省与日本的奇迹》的题记,但是,他对于企业层面的牛产活动的分析浅尝辄止。在总体上,作为一个具有历史制度主义倾向的政治学家,他的研究重点在于说明产业政策的形成过程.并试图将政府介入与日本的经济发展直接联系起来。相对地,作为管理学者的阿贝格兰对于上述问题的处理方式则完全不同。在论述日本经济的特征时,他将日本企业的组织形态和资金结构与政企关系并列,并倾向于通过分析政府对于企业的融资活动和劳资关系的影响来把握政府的作用。换言之,阿贝格兰的产业政策论建立在对于日本企业的竞争力来源的分析之上,其研究思路是通过分析政府介入对于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企业层而的制度安排的影响来论证政府介入的作用。这种研究思路反映在《日本经营的探求:日本股份公司》之中,在后续研究之中也得到了延续。

篇11

一、我校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首先,教材的选用。我校多年以来一直选用的是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该版教材是“十二五”规划教材,也是各大高校首选教材,但是为了我校2017年合格评估对教材的使用,我校教材统一换成了(西方经济学)编写组编写的教材,这版教材的结构分明和合理,但是许多知识提出并没有细讲,对于我校的三本学生学习起来就存在一定的难度。

 

其次,教师的构成。我校并没有专业的经济教研室,我校的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等均有教授宏观经济学的老师。教师的分散不利于经济类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的相互沟通,教研室活动也不方便开展。对科研的申报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再次,课时的安排。我校的宏观经济学的课时数是48个课时,并且是周三的课时,这样对于宏观经济学整本书的通透讲解在时间上存在着限制,不易于老师详细讲解。

 

最后,对我校宏观经济学期末闭卷摸底考察结果的分析。在随机抽取的115名14级财务管理专业闭卷考察摸底中学生的成绩如下图显示,大多数学生的成绩集中在50-59这一分数段,可以看出我校现阶段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校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适应我校现阶段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专题式教学

 

(一)宏观经济学内容体系分解

 

宏观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我校宏观经济学开课的时间是大二的上半学期,课时量是48个课时,主要学习的是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经济理论。学习宏观经济学,首先必须在总体上把握宏观经济学的学科框架,然后将框架内的内容分七个专题讲解,七个专题中核心是 IS-LM模型。

 

第一个专题是宏观经济学的总体概述。在这个专题中要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发展历史以及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进行讲解;第二个专题是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说明,并引出第三个专题凯恩斯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即均衡的国民收入是由总需求决定的。第四个专题IS-LM模型,分别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并通过该模型教会学生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采用,理解历史上我国以及国外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原因,并会分析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学问题。第五个专题是AD-AS模型。有许多同学在学习过IS-LM模型以后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IS-LM模型已经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宏观经济问题,那么为什么要引入AD-AS模型。因此,在讲解AD-AS模型时,一定要指出IS-LM模型的一个缺陷,即没有考虑价格的变动问题,而今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价格的变动,因此,IS-LM模型无法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通货膨胀问题,AD-AS模型的学习可以帮助理解通货膨胀问题。第六个专题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由于这个部分一般排在教材的较后章节,老师们在讲课过程中普遍反映这一部分的内容多,且不好理解,在讲的过程中除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基本理论的讲解外,建议经济增长部分只讲解两个代表性的经济增长模型,一个是凯恩斯主义经典增长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一个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索洛模型)。最后,可以用两个课时的时间向学生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问题。

 

(二)成立专业的经济教研室

 

针对上述的教学内容的设置,我认为应由16个教师来教授我校各二级学院的宏观经济学,建立专业的经济教研室。一个老师上课,多个老师随堂听课,寻找问题,并让各个老师各学期轮流讲解宏观经济学的各个专题。这样,不但可以加强老师对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整体把握,还可以对各个专题有所研究。每学期,给老师预留了充足的时间来备课。

 

三、结束语

 

篇12

关键词:

经济非均衡 二次调节 所有制改革 转型发展 道德调节

引 言

在中国自七十年代末期以来的以渐进式制度变迁为特征的市场化进程中,歧见纷纭的经济学家们以其各自的知识背景和社会立场为我们展示了丰富精彩的经济改革理论,形成了众多的思想流派,使得经济学成为中国社会科学中最为繁荣活跃的领域。这些思想,映射着中国的经济学者在深刻反省传统经济体制和理论范式的基础上所经历的艰辛而勇敢的探索轨迹,携带着鲜明的时代转折的印记;尽管这些思想家们也许并未形成缜密而成熟的理论体系,然而他们独特的理论进路和富有创新色彩的思想必将在经济思想史上留下值得珍视的篇章。事实上,中国经济学家在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比较经济体制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正在受到国际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如何对中国从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极具民族特色的变迁路径进行合乎逻辑的理论阐释,如何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寻求和选择一种社会成本最低的推进战略,一直是中国经济学家们试图解决的两大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在理论前提、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上迥然相异的思想派别。其中有以强调价格体系的全面改革从而建立竞争性市场机制为理论核心的“协调改革派”,有从中国非均衡的经济现实出发、强调企业改革优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重塑具有充分活力的市场主体的“所有制改革派”,有把改革宏观管理体制作为研究重心、把转换政府职能作为改革中心环节的“宏观改革优先派”,有以稳健见长的、主张把双重体制模式的转换和双重发展模式的转换相互衔接有机协调的“宽松学派”,有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两权分离理论为其理论基础的“经营权主导改革派”,有将如何明晰企业产权作为研究重点、主张通过产权制度变革改造传统体制、重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需要的微观基础的“产权改革派”,有借鉴西方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工具和范畴、从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视角来研究改革的“制度学派”,不一而足。这些极具政策意味的改革理论经历了学术上的激烈纷争和与现实经济的碰撞摩擦,在大浪淘沙般的甄选和淘汰之后,有些理论被淡忘了,而有些理论却日渐被中国改革的实践所证实和接纳,从而奠定了它们在经济改革思想史中的不朽地位。

厉以宁先生是所有制改革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经济改革理论、经济转型理论、比较经济制度理论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形成了独特而系统的思想体系,历来被论者认为是沟通中西、治学谨严、体系恢宏、独树一帜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学的学术发展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政策趋向均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厉以宁先生著述宏富,视野开阔,在许多领域都进行了富于独创性的研究,要对他的经济思想进行一番科学梳理并进行恰当中肯的评价,殊非易事。本文拟从六个方面评述厉以宁先生的主要经济思想:(一)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经济改革的现实条件和理论起点;(二)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新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方式;(三)所有制改革优先论:重构具有充分活力的市场主体;(四)体制、目标、人:经济学研究的挑战与创新;(五)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的中国版本;(六)经济学的伦理视角:经济运行和道德调节。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经济改革的现实条件和理论起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