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9 03:15: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本科导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2-0065-02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是14世纪创办牛津大学新学院的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首创;17世纪时,导师制在世界高校中广泛推广;21 世纪后,导师制在我国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校的部分院系尝试实行。
本科生导师制主要指在本科生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在实行班主任制或辅导员制的同时,指定一些专门的教师与专门的学生结对,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专业辅导等的管理和教育制度。
2 杏林学院试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
由于辅导员的专业方向与所带学生并不一定一致,所以可能导致辅导员仅仅能够在思想和生活上对学生有所帮助,在专业上并不能对学生起到作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对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起作用。
2.1 本科生导师制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接触所学专业
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比较熟悉,在学生的专业上却不是十分在行,所以遇到有关学习方法、课程选择、就业指导方面的问题就会爱莫能助。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则可以在专业的教育上对学生有所帮助。学生通过和导师的交流,选定学科专业方向,从而更好地完成本专业的学习。从本科生导师那里得到专业上的、学业上的辅导,从辅导员那里得到思想教育和生活上的帮助,这样高校管理就从“管学生”过渡到“导学生”。
2.2 本科生导师制统一了学生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主要是两条线分开:辅导员或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课教师负责给学生上课,辅导科学研究。采用给本科生配导师的方法,可以指导他们选择专业方向制订学习计划,把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统一到一个导师身上,导师不仅在专业上指导学生,同时也在科研精神、学习态度、为人处世上面给学生以正面影响,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3 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本科生导师制源于国外,目前在我国尚处于试行探索的起步阶段。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是无法避免的。3.1 生师比例失调
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迅猛发展,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学生人数都在不断扩大。虽然近年来各高校不断引进人才,但学生人数的增加比例与专任教师人数的增加比例并不协调。我国高校生师比的严重失调必将严重影响导师制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如果给每一位学生都配备导师,势必会造成师生交流时间得不到保障。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可以依托南通大学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专任教师加入导师队伍,欢迎优秀的退休教师加入导师行列;也可以“抓两头”,具体来说就是给获得奖学金的优秀学生和累计不及格学分超过一定限额的学生配备导师。
3.2 师生双方都存在被动性问题
有些高校在遴选导师时要求较高,而且现行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往往把数量与获得科研项目作为衡量教师科研能力的“硬指标”,这些标准使得部分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育,无暇顾及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增加了导师的被动性。对于学生来说,受了十几年的传统被动式教育,进入大学后多数学生难以改变,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主动性。学校即使为他们搭建了本科生导师制平台,也只有极少数学生会主动向导师请教,学生较被动。
3.3 职责不明确
没有明确界定导师、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导致两者的工作职存在重叠和错位,也暴露出部分真空地带。导师的职责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指导,帮助学生积极适应学习环境,认识自己的特征;辅导员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所以,本科学生的导师与辅导员之间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关系,而不是可以用导师制取代辅导员制。在实际管理中,必须发挥这种共同管理、共同指导学生的优势,这样有利于真正形成宏观与微观管理、个别辅导与全面兼顾的合力,发挥专业教师与政治辅导员联合为一体的教育优势。
3.4 配套制度不健全
本科生导师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配合。
1)建立完善的本科生导师的选拔机制。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时,应该对导师进行必要的选拔,可以选拔那些:①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本校教师;②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品德高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责任心强、身心健康的;③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专业学习指导能力,教学经验丰富,熟悉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了解学校教学和学生管理的有关规定。只有这样的导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才会在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学业方面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在重视对导师的选拔之外,还应该完善导师与学生的配对机制,逐渐由如今单一的学院指定配对到导师与学生的相互选择机制。
2)加强过程中的管理。对过程的控制是确保效果的有效途径。本科生导师制的过程管理一方面是为了确保指导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为评价导师工作的质与量提供依据。为此,建议规定导师指导工作时数、建立制作面向学生个体的指导方案和导师工作手册,通过听取工作汇报、提交工作总结、跟踪学生表现等环节定期检查导师工作成效,总结导师工作经验。
3)建立科学合理的本科生导师考核机制。缺乏对细节的科学考量,往往导致本科生导师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无法界定谁干得多,谁干得好。学校必须建立合理的导师工作评价与考核机制,可以把对导师日常指导学生的工作量的考核与学生对导师的评价结合起来,使考核更加科学化与合理化;可以建立包括校、院两级的考核体系,针对导师每学期的工作总结,从工作态度、人格影响、履职情况、指导方法、工作效果等方面,对导师工作进行学校和学院层面的考核。
4)建立良好的本科生导师的激励机制。一般情况下导师的付出基本属于义务性质的劳动,没有任何工作量和报酬的体现,付出和回报严重失衡。一名导师要根据某个学生的情况进行具体指导,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如果要求高校教师只讲奉献不讲回报,漠视导师的责任心和职业操守,不仅不利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也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导师的工作性质、投入的精力和导师在教学业绩、岗位聘任、职称评定、外派进修等方面的需求,制定合理、全面、细致的激励政策。在此,学校可以考虑提高报酬,提高导师津贴,但是大幅度的提高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可以把本科生导师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工作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参考条件。
3.5 导师指导形式单一
导师的一般指导形式就是把学生找到办公室进行谈心。调查发现,比较受学生喜欢并认为比较有效的导师工作方式有如下几种,可以被杏林学院借鉴并大力推广。
一是谈心。谈心是最传统的一种沟通方式,也是最有效的交流形式。随着电子信箱、QQ、MSN、飞信、微博等电子交流平台的普及,人们更习惯于通过网络聊天沟通。因此,教师可以在与学生的网络交谈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
二是个性化学业辅导。导师应该清楚每个学生的特点、喜好,从而指导每位学生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尤其是对成绩不好又不敢表现的学生,要多给他们一些关注。
三是推荐学习资料。导师是学生学业的主要指导者,可以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好的学习软件。
四是督促学生学习。每学期导师都要制定学任务, 并让学生按照总任务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学生按计划执行。
五是锻炼学生职业能力。调研发现,通过导师制,学生最希望得到提高与进步的除了专业学习外,职业能力也是倍受关注的。导师可以安排以班级为单位,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还可结合职业规划主题班会,与辅导员一起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规划指导。
总之,本科导师制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新探索。高校教师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这一新生事物,主动去适应这一改革,为我国高校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双进.工科院校本科生导师制探索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9-170.
关键词:
TTCR;人才培养模式;体育专业;学生管理;创新
1问题的提出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则要服务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现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从人才的培养模式入手进行创新与实践,把单一的学生培养模式转向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一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已成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课题。“TTCR”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是基于当前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学生实际,在学生管理层面上,将教学、训练、竞赛、科研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融入日常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之中。在此模式下,以课堂教学为根本,以运动项目俱乐部课余训练为基础,以系列体育竞赛为抓手,以培养科研能力为重点,旨在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提升学生的科研素质,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的体育专门人才。本研究对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具体价值体现于以下五个方面:其一,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关于高等教育教学模式课程改革的要求,着力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发展;其二,增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覆盖面,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其三,可以有效地弥补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独立思考意识以及主动性的缺乏,从而更好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师生思想共鸣的效果;其四,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收获满足和愉悦;其五,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引向“终身运动”的道路上,提高其学教结合能力,从而使更多的人参与运动,进而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向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
2学生管理工作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契合
学生管理工作要服务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将学生思想工作融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体育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反之,如果学生管理工作脱离了人才培养实际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最重视的是知识、技能和技巧,如果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空洞的“灌输”和“说教”之中,思想教育工作势必脱离学生实际,其教育效果不言而喻。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能紧紧围绕各项中心工作,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结合本专业学生特点,将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到“TTCR”人才培养模式之中,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能使学生在该模式的平台上充实自我、历炼自我、提升自我,以达到自我实现。
3“TTCR”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3.1以课堂教学为根本,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一贯注重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在教学经验上注重“给”而轻“悟”;甚至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生如何“创新”。这些将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学习兴趣大打折扣。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均是通过高考入校的学生,其文化课基础相对于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较好,他们有较为远大的理想,对大学生活有较高的期望值。进入大学后,他们就不断思考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景以及通过自身四年的努力是否能在未来的职场上有立足之地,以此来改变自身以及改变家庭。但这类学生大多“半路出家”,专业技术技能薄弱。针对这一特点,学生工作者可借助于各项目课余训练队(俱乐部)为平台,“以学生为中心”,组建学习小组,加强和各专业专项的教师沟通交流,以求得更好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谈心,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和各训练队(俱乐部)负责人交流,使专业学习渗透在平时,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体育专业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相互补差,互相督促,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从而使学生变“厌学、苦学、怯学”为“乐学、会学、敢学”,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勇于探索和挑战,乐于参与和提高,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更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增强。专业技术技能和成就感的提高,不仅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而且在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上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3.2以运动项目俱乐部课余训练为基础,提高学生的专项技能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常规的课程学习之外,学生有许多课余时间,为使学生将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将课堂所学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与升华,学生工作者应按照“数量保证、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整体优化”的方针,组建各运动项目的课余训练队(俱乐部),坚持长期训练,通过课余训练,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组织能力、训练能力、教学能力、裁判能力等,在此基础上,积极组队参加各类赛事。
3.2.1通过课余训练提高学生的专项技术
通常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计划中一般专项学习在第五学期开始修专项,第七或第八学期教育实习、写论文、找工作,所以专项学习时间太短,导致专项学科不专。我国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践有两种,即教育见习(听课)和教育实习(实习)。但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践时间短,达不到其应有的效果。不仅在时间上有差距,而且在组织与形式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如在美国教育见习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贯穿于二、三学年,其教育实习安排在第四学年;在日本,定向培养的体育师资则整个学习期间都开展教育实践;而在我国教育见习仅在实习前一段时间,通常为几个学时,而实多在第七学期进行,致使学生教育教学能力难以养成。因此,课余训练队的组建,可以使学生边学边用。既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比如:如何带队训练,如何制作训练计划,如何有具体实施,如何进行工作总结以及整改措施等;同时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术和技能。
3.2.2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教练能力
当前,不少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专业学科知识单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较差。有些学生毕业后专业不专,知识面过窄,教学训练能力差,不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程有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保健学、健康教育、运动营养学等等。在学生担任教练带队训练过程中,需要了解最基本的人体构造、人体反应原理制定训练计划;要根据运动营养学知识为学员制定饮食计划和营养搭配等;要有在训练中预防伤病的医学知识,这就需要合理利用所学的运动人体科学的相关知识,使实际训练更加技术化、科学化。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练能力也很重要,其中渗透着运动训练学、体育管理学、学校体育学、运动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有力指导,如果学生仅纸上谈兵,理论掌握的多扎实,分数考得再高,但在实践教学中面对许多问题时束手无策,面对学校或专业训练队训练时也无从下手,无计可施。因此,应加强并引导学生能在平时积极主动地将课堂中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教练能力,使其适应社会的需求。
3.2.3科研与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以课余训练队为平台的基础上,对参与训练的学生实施监控很重要,作为教练员、队长和教师均需要有这种意识。为此,应建立一些开放、综合、连锁的实验室及柔性的实验平台并对学生开放。阶段性训练结束以后,以优秀学生为代表的教练或队长可以有效地组织训练人员进行各项体质指标监测,检验训练效果,训练人员的技能水平是否有所提高等。在各类试验实施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体育教育人才,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工作者在积极动员组织培养参加课余训练队(俱乐部)的优秀学生担任教练。这些项目教练应在专项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制定相关训练计划,并进行科学训练。
3.3以系列体育竞赛为抓手,全面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倡导以训练为基础,以竞赛为窗口,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扩大本专业的影响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为此,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工作者在每学期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协调并组织安排系列教学比赛,形成人人有项目、项目有队伍、月月有比赛,季季有活动,以此来检验和促进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竞赛是教学、训练成果的全面检验。通过组织竞赛,进一步检验学生的竞赛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裁判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基于此,学生工作者会积极动员组队、训练、参赛,并在此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4以提升科研素质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4.1实施“导师制”,培养科研能力
为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理念,帮助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在大学期间有计划地在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不断地提升和完善,应深入推行“本科导师制”,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引导。对指导的专题内容、导师资格及聘任、导师的职责、工作要求、导师的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导师制”的实施,促使学生顺利实现由高中生向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过渡,树立明确的专业学习目标,制定科学的专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4.2举办系列科研讲座,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利用学院的资源请专业教授给学生做专题讲座,请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举办科研讲座,为本专业学生的成长提供一种契机。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中努力营造执著、宽松的学习氛围和思想活跃、勇于创新、大胆设想、积极探讨与实践的科研环境,培养学生对体育专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朝着科研的方向发展。
3.4.3开展学生讲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专家学者的引导下,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办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讲坛。请学生中的积极分子查阅资料,准备课件,利用读书会与同学们交流沟通一些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等,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学习目的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等,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完善知识结构,增强适应能力,全面发展自己,同时鼓励学生进自习室、图书馆,教给他们学会查阅资料,学会看书,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究。
3.4.4积极深入实践调研,鼓励学生申报科研课题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工作者组织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走出学院,走出校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利用寒暑假,布置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调研,让其利用假期的时间做社会调研,深入实践,了解体育发展现状,撰写调研报告;通过学期学年总结与计划,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教育。学生工作者应积极协调课余训练队(俱乐部)的组织者、对体育科学研究有兴趣的学生与专项教师、运动人体科学的教师之间的关系,利用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课题为平台,组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在实践中育人,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完成了从学习型大学生向科研型大学生迈进。
3.4.5博客、微信———思想文化阵地
重教育,善交流,学知识,授技能,在交流中成长和提高,是建立公共平台的最初目的。在信息技术时代,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信息在瞬间就能传遍世界,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所在,建立体育教育专业微信平台、年级博客、QQ群等,在公共平台上有关信息,主要包括:域外体育教育专业发展信息、体育新闻;我国体育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学校和学院的政策通知;学校和学院举办的相关活动通知;课余训练队(俱乐部)的组建、机构设置、运行机制以及相关的训练、竞赛的通知、开展情况及活动总结;各班内部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活动总结;建立相册,上传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各项活动照片,制作成影集等,不仅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而且为传达信息、开展各项活动等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4结语
基于“TTCR”人才培养模式,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工作者应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力求达到“开拓创新,整合资源,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分步实施,高起点要求,高水平建设,高层次突破”的发展特色“;重改革,重创新,重实践,重素质”“、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勇创新”“,为学为人统一”的教学、育人特色;教学科研相互支撑特色;社会服务特色。最终,形成“教学管理体系更加完备、训练竞赛实力更加雄厚、科研支撑教学能力更为突出”的专业教学平台建设特色,以实现在专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的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
作者:吕旭涛 单位: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