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6 09:32: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民营企业的定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合同:立合资经营卷烟厂业务
甲方:资本股东代表人赵士廷
乙方:保定义成祥华大卷烟厂代表人徐玉康
兹因双方协商同意,合力经营卷烟厂业务,除已订有草约外,特此订定正式合同,所有各条款详\于左。
一、乙方原有保定义成祥华大烟厂名义仍予保留。但自甲乙两方合力开始起为期,营业发展畅销出品起见,共同商定,以中国河北华大烟厂字样,呈报登记及商标注册。如已核准,则永远以中国河北华大烟厂名义进行。如将来双方解约时,此项名义即行做废,仍恢复原有名义。倘中国河北华大烟厂字样登记注册不能核准,则仍用义成祥华大烟厂名义进行一切。
二、呈报烟厂登记确定法人代表。由赵士廷担任经理,由徐玉康担任副理。如因两人出面具名,不合法定手续,则以赵士廷一人名义登记,但须另由赵士廷、徐玉康两人连署呈报统税局备案,以资证明两合经营性质。
三、甲方第一步共出资本两万元,为组织烟厂内外部及推展业务之需。如有不足应用时,再由甲方酌量增加资本,乙方仍然同意进行。
四、甲方付交乙方现洋壹仟元,以华大烟厂商号名义及旧有卷烟机器两部,作为抵押,保证此款并无利息,由每年所得红利先行补还。倘将来甲方无力营业时,得由甲方通知乙方,另行觅股。由通知日起,由乙方将此抵押之款付还甲方。届时,甲方亦应将华大字号,及原有机器两部不得拆动,照交乙方。惟乙方用甲方银洋壹仟元,须由乙方书立贷款借卷,订准偿还期限,交给甲方保存。由乙方另觅股东,应即订期奉还,手续两清,双方契约同时作废。
五、甲方所有置购一切财产及家俱等物,均由甲方自行处理,与乙方无涉。
六、由甲方接办开始日起,至停业日止,所有对内对外一切债务,以及甲方发行股票等,统由甲方负责清理,概与乙方无涉。
七、自甲乙两方合作日起,每届旧历年终,结帐一次,以营业之盈亏,按甲乙两方实入帐本支配。
八、乙方义成祥华大卷烟厂因为无力营业,由徐玉康商请原有慎思堂、仁义堂同意,情愿将原有自置卷烟机器两部并零件、家俱等物,共同作股东伍仟元,统由乙方徐玉康全权代表。
九、由合同成立日起,华大卷烟厂内外部即行改组,其以前乙方自营之时一切组织取消。
十、华大卷烟厂成立新组织,完全依照股份有限公司法则办理,应先股东会,再由股东会议选举董事会,造定总经理一人、经理一人、副理一人、协理一人、监理一人、监察二人,并由总经理委派内部各课员、职员,专责办事。
十一、本合同甲乙两方协商同意,各无返悔,甲乙双方各持一张为证。
十二、本厂地址设立保定城内东门里福兴里十七号。
甲方资本股东代表人:赵士廷
乙方保定义成祥华大烟厂代表人:徐玉康
证人:任铭诚、李联琛
代书人:谢泽之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一日立
在规范化、体系化过程中,民营企业会在战略、运营、财务、人力管理的管理流程方面遇到相当多的具体问题。举例来说,在很多民营企业中,在战略目标制定和分解上往往简单地在历史数据上加以修订,这样的战略目标制定缺乏合适的方法论来支持,并且缺失了自上而下以及自下而上的沟通机制。
很多民营企业并不存在一套完整的管理流程,当然也没有对关键决策方在流程中的清晰定义。这些企业往往沿用粗放型的方法来进行管理,它们以往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由于缺失对关键流程的梳理和定义,这些成功无法进行复制,企业也无法取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完整的现代化管理流程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这些关键流程可能包括战略规划和运营计划的制定和调整、运营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财务相关流程、人事相关流程以及风险管理相关流程等。对于缺乏这些流程的民企来说,当务之急是建立这些流程。
建立的方法可以通过参照行业典范的做法,并针对企业自有的特征进行修订和梳理。其中最为关键的不是仅仅记录下最主要的步骤,而是清晰地定义每一个参与部门、个人在关键流程中的定位。现代管理体系中有“RASIC”模型来定义流程中的职能和职责:
R(Responsible)负责人:对举措的实施负责,采取行动来确保各项任务的实施。
A(Approve)决策者:授权对决策进行审批。只有经其同意或签署之后,决策才能得以生效。
S(Support)支持方:参与并支持举措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数据、人员参与和其他资源。
I(Inform)需被告知方:举措会对某些部门工作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告知这些部门举措的结果,负责人(R)有责任向其沟通。
C(Consult)需被咨询方:决策之前必须向某些部门进行咨询。通常不是决策的直接参与者。
一、引言
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在诸如税收、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资金方面面临诸多瓶颈,这也成为民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最大阻力。尤其是普遍存在的中小企业高利贷、跑路现象,都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难问题。一方面可能是民营企业自身原因,如抗风险能力差、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等。另一方面可能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有关,我国的国有企业承担着更多的政治目标和社会性负担,因而银行机构会优先为国有企业提供贷款支持,民营企业则只能获得更少甚至无法取得贷款。虽然我国也颁布相关政策法规支持民营企业融资,但很多数民营企业仍然面临贷款难的问题。关于政治关联所带来的经济效果,学术界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身份能够向外界传递良好的质量信号,可以降低企业进入金融行业的壁垒, 提高民营企业获得资本的能力, 从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在我国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较少。而且政治关联能给企业带来其它好处,如优先获得政府合同,在企业陷入困境时会受到政府的救助优先获得税收优惠等。政治关联已成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一种非正式机制。目前对政治关联与企业之间关系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的价值及其融资政策的影响,对政治关联与债务期限之间的关系却鲜有研究。基于此,本文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来实证检验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对其债务契约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资金在企业的正常经营中处于核心地位,能否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能否正常运转。具有国有背景的银行机构会优先为国有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加之我国民营企业大都是家族企业,其规模一般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差,发生违约的概率也较大,基于此银行会对民营企业贷款设置较多的障碍,由于贷款期限越长,发生违约的可能性也越大,民营企业更不可能获得较长期限的贷款,因而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较为严重。如果民营企业能够与政府建立某种联系,企业就能利用这种关系向外界传递一种信号,特别是企业和政府建立政治关联时,这种信号传递作用会更明显。因为一般认为,当选为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的民营企业家都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银行机构会把民营企业的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背景当做一种信号,政治关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因而,具有政治关系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更长期限的银行贷款。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区,金融资源一般比较稀缺,面对比较稀缺的信贷资源,政府会对此干预调整,从而影响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对于民营企业,银行机构会更加谨慎防范其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难度。因而,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民营企业有强烈的动机寻求政治关联,如果此时更够与政府建立联系,政府在分配资源时会优先考虑,企业获取信贷资源的难度也会大大降低。因而与政府建立联系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与无政治关联的企业民营企业相比,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更长期的银行贷款
假设2: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帮助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作用更明显
( 二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中政治关联数据通过手工搜集年报得到,其余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选取在2010年沪深两市民营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有效性的原则,剔除掉金融类公司、ST和PT的公司、同时发行B股或H股的公司、发生亏损资不抵债的公司以及部分数据缺失的公司,并对随机抽查样本与年报进行匹配检验,最终得到682个有效样本。为减少极端值产生的误差,对主要变量在1%和99%分别进行Winsorize处理。回归采用STATA11.0统计软件。
( 三 )变量定义 本文相关变量定义见表(1)所示。其中,被解释变量:银行贷款Debt,用银行贷款额、贷款期限来度量。贷款额=(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总资产,贷款期限=长期借款/ (短期借款+长期借款)。解释变量:政治关联PC。借鉴相关文献,本文将政治关联定义为: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其他董事会成员等现在或以前年度在政府部门任职、或者担任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职务,则认为该企业存在政治关联,PC取值为1,否则为 0。市场化指数Market用樊纲等(2007)编制的我国各地区市场化指数来衡量,为减少误差用虚拟变量来代替,当企业所在地的市场化指数低于平均值时取1,否则为0。控制变量:对可能影响银行贷款的资产收益率、成长机会、自由现金流等相关因素进行控制。同时在模型中控制行业虚拟变量和年度虚拟变量的影响。
( 四 )模型设定
三、实证检验分析
( 一 )描述性统计 由表(2)可知,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是具有政治联系的,政治联系对民营企业来说可能是一种稀缺资源,建立政治关联可以帮助企业获得诸多好处。民营企业的平均贷款额为20.26%,贷款期限结构的均值为0.2408,在民营企业中长期债务比重偏低,企业可能更倾向于短期借款。自由现金流的均值为0.0412,说明民营企业现金流比较短缺。
( 二 )差异性分析 为进一步检验政治关联对企业银行贷款效应的影响,本文采用单变量分析法来检测企业有无政治关联之间贷款额和贷款期限的差异,具体见表(3)。由表(3)可知,无论采用贷款额还是贷款期限作为银行贷款的替代变量,有政治关联企业和无政治关联企业之间的银行贷款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其中,有政治关联企业贷款额高于无政治关联企业,且在5%水平上显著;有政治关联企业贷款期限显著长于无政治关联企业,且通过了1%显著性检验,这说明企业的政治关联确实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更长期限的银行贷款。
( 三 )相关性分析 由表(4)变量相关性系数矩阵可知,政治关联与贷款额Debt1与贷款期限Debt2均显著正相关,说明建立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能够获得更多、更长期限的贷款。市场化指数与银行贷款负相关,说明在市场化进程比较低的地区信贷资源比较紧缺,企业获得贷款相对比较困难;资产收益率与贷款额负相关但不显著,与贷款期限则显著正相关,说明资产收益率越高,信誉越有保障,越有助于企业获得更长期限的银行贷款;资产期限与银行贷款正相关,说明企业固定资产越多,可抵押资产较多,获得的信贷资源也越多;公司规模与银行贷款正相关,一般公司规模越大,信誉越好,银行也会对这些企业优先提供贷款;自由现金流与银行贷款负相关,说明在自由现金比较充足的企业,企业自由资金能够满足自身发展需求从而减轻了银行贷款。
( 四 )回归分析 为检验政治关联与债务契约之间的关系以及市场化进程对政治关联与债务契约的影响,分别采用模型(1)、(2)来验证假设1、2,回归结果见表(5)。由表(5)知,模型(1)中政治关联PC的回归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相对于无政治关联的企业,企业高管的政治背景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多、更长期的银行贷款,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获得贷款有促进作用。假设1成立。模型(2)中,政治关联PC的回归系数在1%水平上仍显著为正,市场化进程Market的系数在5%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在市场化进程越低的地区,民营企业获得贷款越困难。交叉项PC* Market的系数在5%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可以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说明在政府干预大、市场发育不健全的地区,政治关联可以作为民营企业的一种替代性非正式机制,帮助企业获得更多、更长期限的银行贷款,从而改善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控制变量:资产收益率与贷款额负相关,而与贷款期限正相关,说明资产收益率越高,公司受债务融资约束越小,从而减少了银行贷款,资产收益率越高越能帮助企业获得更长期限的贷款;成长机会、自由现金流量与银行贷款负相关,说明成长机会大、自由现金流多的公司,贷款相对较少;公司规模、资产期限与银行贷款正相关,说明规模大、固定资产多的公司,能够获得较多的银行贷款。
( 五 )稳健性检验 本文选择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作为银行贷款的替代变量,用董事长与总经理的政治关联作为民营企业政治关联的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测试,回归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模型(1)中政治关联与贷款额和贷款期限均显著正相关,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获得贷款有促进作用,与假设1一致;模型(2)中交叉项PC* Market符号仍为正,说明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可以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假设2也成立。这说明本文的结论是稳健的,假设1、2均成立。
四、结论
本文研究发现,与无政治关联的企业民营企业相比,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更长期的贷款,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贷款有促进作用。而且在市场化进程比较低的地区,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对银行贷款的作用更明显,说明在政府干预大、市场发育不健全的地区,政治关联可以帮助民营企业获得更多、更长期限的银行贷款,从而改善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促进企业发展。作为我国经济一部分的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依靠政治关联获得银行贷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而国家应采取相关措施,减少政府干预,健全金融市场,使企业依靠自身需要及条件获得更多、更长期的银行贷款,从而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6 年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年版。
[2]陈小林、潘克勤:《法律环境、政治关联与审计定价》,《财贸经济》2009年第3期。
[3]邓建平、曾勇:《政治关联能改善民营企业的经营绩效吗》,《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2期。
[4]杜兴强、郭剑花、雷宇:《政治联系方式与民营上市公司业绩:“政府干预”抑或“关系”?》,《金融研究》2009年第11 期。
[5]胡旭阳:《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身份与民营企业的融资便利》,《管理世界》2006 年第5期。
[6]廖义刚、王艳艳:《大股东控制、政治联系与审计独立性》,《经济评论》2008年第5期。
[7]罗党论、甄丽明:《民营控制、政治关系与企业融资约束》,《金融研究》2008年第12期。
[8]王庆文、吴世农: 《政治关系对于公司业绩的影响》,《中国第七届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
[9]吴文峰、吴冲锋、刘晓薇:《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高管的政府背景与公司价值》,《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
[10]余明桂、潘红波:《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管理世界》2008年第8期。
[11]张敏、黄继承:《政治关联、多元化与企业风险》,《管理世界》2009年第7期。
[12]Adhikar,i A., C. Derashid, and H. Zhang. Public Policy, Politica l Connections, and Effective Tax Rates: Long itudinal Evidence from Malaysia.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2006.
[13]Fan J. , T. J. Wong, and T. Zhang. Politically Connected CEOs,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Post- IPO Performance of China’s Newly Partially Privatized Firm 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7.
[14]Fisman, Raymond. Estimating the Value o f Political Connectio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1.
[15]Gul,F.A., Auditors Response to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Cronyism in Malaysi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 200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与民营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当前,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迅猛,尤其是在浙江、江苏地区,同时各地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又存在很大的差异。浙江省民营经济则显现出以量的扩张为主,散、小、低的特征,总体上仍以创业和原始积累为主以及传统的家族制的管理模式的特点。而江苏省民营经济出现了空间布局集聚,特色块状经济以及外向拓展能力强等特点。
企业家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推动者,企业家的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决定企业家能力的高低受到很多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其中各地文化的差异――这一情境将对各地民营企业家能力的培育产生很大的影响。因而本文将从区域文化差异的角度对浙江和江苏两地民营企业家能力的影响做出分析。
二、文献回顾
(一)文化关键维度的选取
为了识别对文化差异,选取适宜的文化维度来衡量,首先必须正确认识文化的含义。
1.文化的含义。关于文化的概念历来众说纷纭,人类学家就曾提出了164种不同的文化的定义[1]。在管理学界,最早对文化的定义源自于泰勒(Taylor),他认为文化就是“人们在社会中是所形成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其他能力及习惯的复杂整体。”艾德?斯凯恩(Ed Schein)对文化的定义是:“一套基本的假设――解决外在适应力(如何生存)和内部集成(如何共同生活)的普遍问题的共同方法――它被各个时期索包含,并从一代传到下一代[2]。而近来最常被人们所引用的概念是由霍夫斯泰德(Hofstede.G)提出的:“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群体所共有的心理程序。[3]”群体本身无法自发感受到自身文化,文化需要比较才可以显示出各自的特色。因而不同的地理环境、物质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形成了不同的文化。
2.对文化差异的衡量――关键维度的选取。理论界对于管理文化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但不同研究者对文化的内核上的认定仍存在着差异。20世纪70年代末霍夫斯泰德的开创性研究为这一领域提供了规范。他是通过对IBM在40个国家的11.6万名员工进行意见调查完成的,通过对调查人们对管理方式和工作环境的偏好,霍夫斯泰德指出了4个随国家不同而不同的“价值观念”的尺度――权利的空间跨度,不确定性的避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以及阳性/阴性。后来他又增加了长期时间导向作为第五个文化纬度,组成“霍氏五维度”文化框架。特龙彭纳斯和汉普登?特纳(Tronpenaars &Hampden Turner)[4]的七维度文化,即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情感内敛与情感外露、具体专一与广泛扩散、成就与归属、对时间的态度和对环境的态度)涵盖面虽然比霍氏框架差异并不大。霍尔(Hall)则是给出了人性化的或物理上的空间、单向性或多向性的时间以及高联系的或是低联系的语言等维度。艾德?斯凯恩(Ed Schein)认为文化关键尺度是与自然的关系、人的本性、时间、人类行为、与人的关系以及事实和现实。
虽然以上对于文化维度的探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衡量文化差异的框架,但是针对价值观念的不同方向,以上这些西方的理论能否普及应用到中国进行研究,并针对有着文化交融性的区域――浙江和江苏并度量两省之间文化的差异依然存在着挑战。
(二)企业家理论与企业家能力
美国经济学家墨尔斯(G. E. Hills)最先将“企业家”一词引入经济学,他认为所谓的企业家是“那些能够抓住经济生活中的机遇或能够对经济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机会做出反应,通过创新为本人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使整个经济体系发生变化的人。”法国的萨伊最早强调企业家的重要地位,他把企业家的功能定义为提高效率和收益而进行的资源再分配,认为企业家是“预见特定产品的需求以及生产手段,发现顾客,克服许多困难,将一切生产要素组合起来的经济行为者”。奈特(Frank Knight)赋予企业家不确定性决策者角色,即不确定性的承担者。企业家的作用就是处理经济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这表明企业家精神是与风险承担联系在一起的。熊彼特(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的理论》一书中,将企业家定义为“能够实现新的组合的创新者”,认为他们的行为以“创新”作为特有的目的,企业家精神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赋予企业家是革命创新者,企业家总是推翻已有生产方式,打破现实经济的均衡。这一定义强调了企业家的本质特征――“创新”,并具体给出了企业家创新的五个方面。
以上这些定义分别从功能、本质特征以及地位强调了企业家对企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企业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哪几个方面的能力以及哪些素质最为关键仍是不明确。国内的学者,多数采用文献分析法来归纳中国民营企业家至关重要的素质。例如,李代红[5]通过对90篇相关文献的统计,得出民营企业家具备的前20项通用素质,前8位分别是不断学习、创新能力、战略眼光、决策能力、恪守职业道德、自知之明、冒险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其种特别强调企业家的不断学习和创新能力。田晓霞[6]根据企业家理论文献,概括出企业家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能力,即创新能力、组织能力、承担风险的能力以及决策能力。
(三)企业家能力的文化环境制约
贺小刚、李新春[7]认为企业家能力的差异主要源于企业家背景因素和经济结构约束性因素两个方面。除了企业家的性别、受教育的程度、社会地位等背景因素会对企业家能力产生影响,各个区域的发展水平、政府改革推行的力度、物质资源等等也会影响到企业家的经营行为以及在此行为中所积累的能力。田晓霞在谈到企业家能力的提升途径时,强调了企业家能力除了受到个体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企业家制度环境以及企业家文化环境的制约。她提到“企业家文化环境是指在特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积淀而成的文化氛围,经过几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传统价值取向都会制约着企业家能力的培育。”因此,本文将把区域文化看作是一个外部变量,来考察不同的文化环境对企业家能力各个组成要素的影响。
三、苏浙两地区域文化差异比较
江苏、浙江历史上称为吴越。重商为吴越文化的突出特征,并促使江浙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从文化传播的规律来说,两种文化之间的同构因素越多,其相互交融和吸纳也就越容易,吴越文化重商轻农的传统、开拓冒险的精神、兼容并蓄的开放性格,都使江浙人易于接受西洋近代工商业文明的熏陶,使吴越之地成为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无出其右的工商业代表区域[8]。
因而,对浙江文化与江苏文化的差异性的衡量,本部分将在考虑浙江和江苏文化相互交融特性以及鲜明的文化倾向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研究,决定选取三个维度,即避免不确定性、集体主义的程度以及对入市/崇学这三个关键的文化维度来衡量两地文化的差异。
(一)不确定性的避免比较
霍氏认为“避免不确定性”的概念,说明一个社会对于不确定性的排斥,对可预见性、控制和对避免风险的偏向。这些往往可以通过对突采取主动和承担责任上反映出来。由于吴文化是苏南文化的核心,是江苏文化的主流文化,因而我们将吴文化来代表整个江苏的文化。在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下,经过漫长的社会活动而形成的“融和古今、汇通中西”的吴文化,吴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稳中求进、刚柔并济。相比之下,浙江文化具有内生的创新冒险精神,其总体特征可归纳为八个字:“勇于创新,注重功利”。由于傍海而居,自然资源匮乏,出海为生的生活环境,培育出了浙江人的顽强的生命力和开拓冒险的精神。创新冒险精神是浙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巨大的生机和创造力是其文化的生命能量;功利主义和自然人性观构成了浙江文化的人生观基础[9]。
(二)集体主义的程度比较
霍氏引入集体主义/个人主义这个维度来衡量文化差异,可以明晰地区分注重个体独立性的西方国家和讲究归属感的东亚文化。但是由于浙江文化和江苏文化同属中国文化,总体说都具有集体主义的文化倾向,因而在这里引入这个维度,是为了比较浙江企业与江苏企业的团队与协作意识的高低与关系紧密度的大小。浙江人有着特别强的“团队精神”。这一点,在其民间融资上得到充分体现。据统计,浙商融资中的80%靠民间借贷,即要么向亲威朋友借,要么入商会,要么组建民企集团。正是这种“爱扎堆”的精神特性,使全国各地到处都有“温州路”、“义乌路”和“浙江村”。又如,温州商人之间相互诚信团结,能够“抱成团”,愿意分享市场信息和资源,这为温州人在国际社会发展出自身独特的社会资本,形成了所谓的“海外关系网”,能够帮助本土企业走向国际市场[10]。
(三)“入市”与“崇学”
浙江文化强调“人而优则商”,评价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多少为标准,注重“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钱尽其值,各尽其能”,把“为顾客创造价值、为企业创造利润、为员工创造前途、为社会创造财富”作为价值取向[11]。浙江区域深深根植着“以商为荣、以商为重、以商为业”的文化观念。然而,在江苏文化虽然也存在着“重商”文化,但是十分注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强调教育重要性和个人文化素养的培养,因而江苏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史料记载,《二十四史》两万多有传者,六千余人为江苏籍。清代114名状元中49名是江苏籍。
四、区域文化差异对苏浙两地民营企业家能力的影响
众多学者注重对企业家能力的衡量,因而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或是文献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对企业家的能力的组成要素和构成结构得出不同的分析结果,其中对创新能力、知识素质两大要素成为企业家能力必备要素。本文将从文化环境的角度来分析其对企业家能力构成要素的影响。
(一)对企业家的教育程度和知识素质的影响
知识是对相关领域信息的掌握程度,是能力的基础。通过正规培训或是递进学习,都是企业家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作为民营企业家,要发挥科学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相关的知识不可缺少。知识表现在一是要有专业的知识体系,主要是具备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市场知识;二是要有学习的持久精神,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知识的构成以及积累更是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的主要因素。
浙江省素来就表现出“务实、重利”的文化特征,强调“入市“的价值观,以物质财富多少作为评价人的标准。这些传统文化上的差异会对民营企业家的知识素质有着影响。据2004年浙江省对民营企业的一项研究报告曾指出“大量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学历层次低,管理水平不高,结构性和素质性矛盾相当突出,一些专业研究人士将之归纳为‘三多三少’:经验决策多、科学决策少,日常管理多、战略规划少,传统管理多、现代管理少。”据《浙江省民营企业考察报告――对千家浙江上规模民营企业的问卷调查》(2005)[12]结果显示,浙江省的企业家学历在大专以上的比例占54.36%,获得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达55.80%。
来源:课题组;浙江省民营企业考察报告――对千家浙江上规模民营企业的问卷调查;《特区经济》2005年第7期;
相比较,江苏省历来就是文化大省,十分重视教育并强调文化知识学习的主要性。据历史记载,在明代,苏州地区有社学七、八百所,清代更见发展,凡少年子弟均可入学就读,明清两代苏州一府的进土、状元人数遥居全国之冠。因而,江苏人“崇文”早已成为传统风气。虽然江苏省民营企业家的素质仍需要进一步提高,但是在这些指标中均要高于浙江省。
(二)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国内、外学者一直都把创新能力认为是企业家能力的核心能力。彼得德鲁克在《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一书中,谈到创新原则的一条就是“最好从小起步,开始只需要少量的资金、少数几个人,而且只需要有限的小市场。”同时他还指出创新者的共性特点就是“有冒险倾向”。
浙江省由于其自然资源的束缚以及生存环境的恶劣,造就了浙江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冒险的商业精神,也产生了“不以小利而不为”的创业心态。他们善于把握商机,赚取财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正是这种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过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透射出一种深深的创业文化底蕴,代代传承。”而相较之下,江苏省的文化具有典型的水乡文化气质又赋予了吴地民众勤劳、精巧、柔韧的经济价值观,形成了精打细算、精细作业、节省开支、细水长流的经济作风,注意稳中求进,往往导致江苏的民营企业家反而过于谨小慎微,在经济发展中缺乏敢闯敢干的冒险精神。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借鉴《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的动因和绩效研究》(林晓辉,2008)[7]、《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绩效和动因研究》(侯博亚,2012)[8]等文,以及覃志刚的《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理论与实证》[9]一书,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本文的研究框架。从财务能力视角切入,研究多元化战略的选择动因及实施绩效。研究思路,本文力求脉络清晰:第一步,阐明文章的写作背景和理论基础;第二步,针对浙江省民营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事先财务能力对多元化选择的影响以及多元化的实施对事后财务能力的影响;第三步,对雅戈尔集团和杉杉股份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回顾案例企业的多元化战略历程,分析多元化战略与财务能力之间的关系。第四步,总结财务能力与民营上市企业多元化的关系,并提出对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启示。最后指出文章存在的些许不足与改进的方向。本研究旨在达到以下目的:第一,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多元化战略的主要理论进行总结,并构建出综合评价指标以反映财务能力。第二,通过对浙江省上市民营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分析事先财务能力对多元化选择的影响,验证多元化选择的契机是否和财务能力水平有关,以及具有什么样的财务能力会促使企业进行多元化选择。第三,通过 T 检验,分析多元化战略实施对事后财务能力的影响,剖析民营企业选择多元化战略是对是错。第四,通过对雅戈尔集团和杉杉股份的双案例对比分析,深入探究多元化战略与财务能力之间的关系。最后,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揭开财务能力与多元化战略之间的神秘面纱,为二者千丝万缕的关系理出一些头绪,以期能够推动学术界及企业家对于多元化战略的深入思考。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文献回顾
2.1 民营上市企业界定
民营企业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企业,具有自身的特点。目前尚未对民营企业有一个公认、明确的界定。学者李亚(2003)[11]综合了已有的观点,将民营企业划分为四类,分别是宽派、次宽派、中派和窄派。本文基本采用的是中派的界定,即范围仅包括非国有控股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对于民营上市企业的界定,学者基本采用的是以第一大股东或控股股东的性质来进行判定。本文的界定原则为:在 A 股上市,且由自然人或国内民营企业控股的企业,消除了 B 股及境外上市的影响。鉴于控制权划分的复杂性,以第一大股东的性质来判定是否属于民营上市企业,具体筛选流程见图2.1 所示:
........
2.2 多元化战略概述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多元化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其中,美国学者高特(-Gont,1962)[12]的定义“一个企业所活动的行业数目的增加”清晰明确,很适合操作层面,尤其是实证分析研究。因此,本文遵循这一观点。
2.2.1 多元化程度的衡量
财务经济理论认为,企业多元化是以灵活调度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为基础,以便把握那些能够带来财务收益的经营机会。它通过企业内外部投资改善财务资源的分配来实现。随着竞争的激烈化,仅涉及单一行业的企业所承担的经营风险与政策风险更大,不确定性更强。为了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元化可以有效分散风险。另外,业务的多元化可以保证收益的稳定性,用盈利能力较好的项目来抵消亏损项目带来的损失,现金流的波动性亦变小。多元化企业可以通过内部资本市场来实现资源分配(Myers,1977[13];Myers & Majluf,1984[14])。Stulz(1990)[15]也支持这一观点,多元化会构造出一个内部资本市场,实现内部资源分配与资金调度,可以有效解决投资不足这一问题。同时,Stein(1997)[16]也赞成这一观点,即采用多元化战略的企业能够通过合理划分内部资源,即将资金更多地供给经营绩效好的部门,而关闭经营绩效差的机构,来实现整体效率的提升。总结起来,企业为了分散经营风险、减少收益波动性、利用内外部市场,会选择多元化经营。范围经济理论认为,企业选择相关多元化是为了寻求业务单元之间的范围经济,通过建立或延伸现存的资源、经营管理能力和竞争优势,追求企业综合竞争力。对于多元化企业而言,范围经济主要来自一个业务中的优势和竞争力转移到另一个新的业务中而节约的成本,
主要通过行为共享与竞争优势转移两个途径来实现。 .......
3 浙江省民营上市企业现状分析....... 20
3.1 浙江省民营企业基本情况 .... 20
3.2 浙江民营企业特点......... 20
3.3 浙江民营上市企业的财务状况.... 21
3.4 浙江省民营上市公司多元化情况........ 22
3.5 小结.......... 22
4 事先财务能力对多元化战略选择影响的实证研究 ..... 2 3
4.1 研究假设与理论基础..... 23
4.2 研究设计 ......... 24
4.3 实证分析 ......... 27
4.4 结果讨论 ......... 34
4.5 小结.......... 35
5 多元化战略实施对事后财务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 36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6
5.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37
5.3 实证分析 ......... 38
5.4 结果讨论 ......... 40
5.5 小结.......... 41
6 多元化战略与财务能力关系的案例分析
案例研究是在对案例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定性的数据,对某一具体现象进行深入探究和剖析的方法(Yin,1994)[97]。它有利于理解表面现象背后复杂的动态作用机制,尤其适合观察企业内部微观的纵向演化机理,所以本文采用双案例对比研究的方式探究财务能力与多元化战略之间的关系。多案例研究能够通过重复案例来支撑研究结论的正确性,使研究的效度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多案例研究可以更加全面系统地识别案例企业的多个方面,进而总结出更准确完备的理论结论。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企业,获得一定的初步感性认识,捕捉企业多元化战略的选择动因及实施的绩效,通过对不同案例分析的结果进行归纳,寻找出共同的规律,加之理论分析与探讨,得出多元化战略与财务能力的关系,进一步验证前几章实证结果的正确性
6.1 案例企业选择
案例分析首先要对研究对象进行清晰的界定与衡量,否则将很难对研究问题有准确地认识(毛基业、李晓燕,2010)[98]。基于本人对浙江民营上市公司的了解,选定宁波两家进行多元化发展的上市公司:雅戈尔集团和杉杉股份。两家公司最初均是由纺织服装起家,后来选择了不同的多元化战略,发展轨迹也因此出现了差异。选择这两家企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两家企业上市年份较早,上市时间不少于十年,财务数据较完整,前期资料及研究较为丰富,有利于案例企业的深入分析。第二,两家企业均进行过成功的多元化战略实践,并且长期致力于多元化发展,年限不少于 5 年。第三,案例企业多元化之前处于同一行业。跨行业研究会显得比较粗糙,不同行业之间的企业财务能力可能相差巨大,而处于同一行业中的企业才具有可比性。本文选取样本企业时限定了最基本“行业”这一因素,多元化的绩效受多方因素影响,而多元化的选择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而,聚焦行业能够有效排除行业因素的影响。
.......
结论
一、引言
汕头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民营企业正成为汕头经济发展的主力。截至2008年,全市个体工商户以及私营企业总数已达12.62万户;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589.46亿元,占全市GDP的60.5%。汕头民营投资总额达144.64亿元,占全社会总投资的55.3%。汕头的民营企业多数为有限责任公司,多达七成;其次是独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与独资企业是汕头民营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而企业的主营业务多数为制造业,也有不少批发零售及餐饮业。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汕头民营企业的产权高度集中,至少一半以上为家族企业。
二、文献回顾
(一)产权理论文献回顾
关于产权的定义,在学术界缺少一个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从广义上讲产权是指财产所有者对其财产享有的权利;从狭义上来讲,根据现代产权经济学之父Alchian的定义,产权是一种社会强制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关于企业产权定义,我们认为是指企业法定产权主体对产权客体权利的总和,而这种权利是以对客体的占有为前提的。从企业产权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来看,特别是从法律和经济的多个角度分析,企业产权的基本权能可以划分为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四种基本职能。
20世纪30年代,伯利和米恩斯两位经济学家倡导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让渡给更有能力的管理者来管理。这就是所谓的委托理论,现在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但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有成本的,这是因为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不一致导致的,这就是委托成本。降低委托成本的一种方法是,让企业高级经理人员占有一部分公司的产权,以此来激励高级经理人员努力工作,这样通常导致公司股权分散。而这种股权分散在一定情况下对所有者会更有利,这是由于经理人员受到激励会努力工作使得公司财富增加。虽然所有者股权相对份额下降了,但他们的绝对财富很可能伴随企业财富的增加而增加。
近来Fama和Jensen指出当股权集中时,大股东会用公司的利益来交换自己的私利。股权的集中往往伴随着控制权的集中,集中后的大股东通常会选择额外消费,把公司有限的资源从有利润的项目上挪走。而当股权分散时,单个股东没有能力从企业获得不正当私利。只有当企业整体盈利时,小股东才会获益。同时选择分散的产权结构会增加成本,但可以减少企业的风险权重成本,因此有时企业的综合成本会随成本增加而减少。由此可以看出股权分散对企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是有益处的。
(二)民营企业及家族企业文献回顾
民营企业在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流行的看法是,民营企业是指由民间私人投资、民间私人经营、民间私人享受投资收益、民间私人承担经营风险的法人经济实体。因为本文关注民营企业的产权问题,因此我们对民营企业的界定以私人产权份额为基础,私人产权份额超过30%并且私人对企业拥有控制权,就可认为是民营企业。
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家族企业在民营企业中占大多数。所谓家族企业是指以“家族或家庭”为经营单位,企业核心部门以“家族成员”为主的经营管理方式。在本文中,我们认为如果本家族的企业产权份额占有绝对优势,那么就可以认为是家族企业。在家族企业中,家庭之间的关系能够提高监督,并且能够提供与提高企业绩效等相关的激励机制。这是因为家庭成员之间的利益相对与非家庭成员更趋于一致。但是通常持续的家族控股会导致企业绩效下降,这是由于家族内部成员之间的财富争夺和对企业财富的剥削造成的。此外,家族企业也常常会把一些重要的职位人选限制在家庭内部,阻碍企业获得优秀的管理人才,这样对企业发展是不利的。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总体情况概括
本次问卷调查以汕头市民营企业为对象,是作者在2009年6月至2009年12月在汕头市进行的。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共发放300份问卷,至调查结束时共收回221份问卷,回收率为74%;其中有效问卷为189份,占发放问卷总数的63%。
关于汕头市民营企业的总体情况,根据我们的调查分析结果如下:截止时间为2008年12月,民营企业平均经营年数为8.8年。中华工商联在2005年编写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中称,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这说明汕头民营企业的发展势头还是良好的。调查的民营企业多数为有限责任公司,占73%,其次为独资企业占15%,股份有限公司占7%;从来自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报告来看,全国民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例为81.42%,独资企业为16.48%,股份有限公司为0.17%。汕头民营企业主营业务主要为制造业,占46%,其次是批发和零售及餐饮业,占20%;而全国平均水平是制造业62%,批发零售业7%。由此可知本次调查结果与全国民营企业的基本趋势一致但略有不同:从中看出汕头民营企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汕头地处广东临近港澳台,有着有利的发展环境,所以发展水平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汕头民营企业主营业务中批发零售餐饮业所占比例也高于全国水平,这是由于作为华侨之乡的汕头零售餐饮业发展起步早有关,特别是潮汕菜闻名全国,零售业发展在粤东地区也是首屈一指。
(二)产权结构分析(见表1)
企业成立时的产权结构构成中,私人股东所占份额平均值为95%,而单个最大股东所占平均份额为68%。可以看出汕头民营企业股权多数为单个最大股东占有,如表一所示。最大股东的其他家庭成员股权份额平均比例为20%,和单个最大股东平均份额相加为88%,说明多数企业为一个家庭控制。因此,企业的股权存在双重集中:一是集中于一个家庭,二是在最大股东家庭中集中于单个最大股东。
从企业的经理人员所占份额可以看出,家庭成员经理人员的份额占大多数,达到50%,这说明所有权和控制权集中,因此其他非家庭成员经理人员往往没有动力努力工作甚至偷懒。即使有些企业会用高薪来激励非家庭成员经理人员,但是这种做法并不有效,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因为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生产要素很难度量,用高薪很难辨别经理人员努力程度;其次,高薪对经理人员缺乏持久的激励,只有当经理人员拥有股权才能把经理人员的工作与企业的绩效时刻紧密联系起来。而通过给予非家庭成员经理人员股份对其进行激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这样就会导致企业股权的分散。因此,我们认为目前高度集中的产权结构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截至2008年底,股权变化不是很明显,只有36%的企业股权发生了变化。从变化后的情况来看,总体上私人的股权份额增长了,私人股权的平均值达97%,同时单个私人最大股东份额也由三年前的68%上升到70%。单个最大股东份额为70%,高级经理人员份额为65%,表明高级经理人员的股权至少有35%是单个最大股东的,占高级经理人员份额一半以上。当问到关于企业股权结构变化的主要方式时,由于原有股东之间协商和增减交换的为49%,是其主要的变化方式;其次是由于新股东进入、增加股权份额而发生变化,占30%。当提及企业股权结构变化主要原因时,回答最多的是使用股权交换债务,占35%;其次分别是为企业业务拓展资金、吸引外来人才等,其所占比例稍微小一点。
从调查结果来看,民营企业的产权仍然进一步集中,其主要原因:一是股权的变化主要是在原有股东之间变化,大股东由于具有对企业的控制力会使得其在交易争夺中占有优势,从而使企业股权集中;二是由于经理人市场不完善,企业难以聘用到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大股东们常常担任重要的高级经理职位,也会使股权趋于集中。
(三)2006-2008年企业的经营情况
本次调研尽量以金融危机以前的企业情况作问卷调查,为的是避免金融危机对分析企业绩效造成的变数。企业平均资产在三年中从1171.63万元增长到2193.09万元,增长率为87%。企业经营收入也逐步增加,从1374.50万元增加到2542.43万元,增长85%,与总资产的增幅基本同步;从经营收入与总资产规模比例来看,民营企业从事的多数是资金回收比较快的行业。但是,企业平均利润增幅小于总资产和营业收入的增幅,从67.25万元增加到98.74万元,增长幅度只有46%;同时与总资产和营业收入相比较比例也非常小,说明汕头民营企业利润率较低,这与前文分析的目前企业产权结构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的推测是基本一致的。
四、对策建议
以上调查分析表明,企业的股权高度集中于本家族,有进一步分散的空间。企业的股权集中于单个最大股东及其家庭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委托问题但并不能完全解决委托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成员利益也并不完全趋于一致;即使在家族企业里也有家族成员以外的经理人员,企业很难完全避免委托问题。相反,有效的分散股权有助于缓解委托问题,例如给予企业经理人员和员工一定股权来激励他们努力工作,以此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以及股份制是未来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伴随这种趋势的往往是股权的进一步分散。
同时,股权分散应该具备健全的职业经理人市场。而我国的经理人市场发展不完善,汕头也不例外,因此必须加快完善经理人市场建设。职业经理人市场体系的建立是现代企业制度有效运行的一个基本条件,职业经理人培养机制不完善是职业经理人市场发展的一个制约性因素。要面向全社会培养职业经理人,但是培养对象不能仅仅局限于职业经理人员,而是要面向社会,拓宽培养渠道加大培养力度,增加非学历教育。必须大力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为民营企业提供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以此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民营经济:千帆竞发数风流[N].汕头日报,2009-01-12.
2、覃忠.中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模式的变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
一、战略转型的定义和原因
所谓转型,是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不同转型主体的状态及其与客观环境的适应程度,决定了转型内容和方向的多样性。转型是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例如:一个企业的成功转型,就是决策层按照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体制机制、运行模式和发展战略大范围地进行动态调整和创新,将旧的发展模式转变为符合当前时代要求的新模式。
企业战略转型,是指企业由传统管理运营模式转变为符合未来发展要求的现代公司制模式。日本学者竹本次郎(1989)对“企业转型”提出最简单的定义: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所采取的经营策略。Adams(1984)定义为“在思考和行为上彻底且完全的改变,以创造出一个不可回复,与先前不连续的系统”。当企业于稳定成长的环境中时,企业的策略焦点通常集中于扩大市场占有率与提高获利率上;但当市场变化景气反转时,企业面对日益严峻的经营环境时,企业的策略焦点将逐渐转移到转型或升级的策略思维上。但许多传统产业在衰退景气时期,仍采用过去的成功模式来应付现在甚至于未来的经常变化的环境。而长期保持成功的企业,为了能适应于这快速变化的环境,就必须不断地调整企业经营战略和行动。Shaheen(1994)认为转型“是整个组织在价值、形式、态度、技巧及行为上的移转,使组织更有弹性,能实时反应环境的各种变化”。他认为转型的目的主要在于企业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能够大幅改善竞争优势,提高绩效,并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权威战略转型专家廖晓认为,战略转型是从A战略向B战略的转变。其中的A或者B可以是业务、逻辑、模式、能力等。
企业战略转型的原因:企业的战略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对内外条件变化进行动态平衡的过程。哈默和钱皮认为,当今企业经营环境中,顾客至上的观念、全球竞争的白热化及环境的不断变迁,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三大力量,企业组织唯有不断地进行变迁或转型,才有生存的空间。当企业外部环境尤其是所从事行业的业态发生较大变化时,或当企业步入新的成长阶段需要对生产经营与管理模式进行战略调整时,或以上二者兼有时,企业必须对内外条件的变化进行战略平衡,选择新的生存与成长模式,即推动企业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型。
二、目前民营企业面临的困境
民营企业多以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居多,在其转型过程中,因企业规模、技术人才、财务管理、工厂管理等问题,企业经营困难重重。
1、企业转型困难
民营企业目前普遍缺乏完善的决策制度、财务制度和用人制度,相当多的企业仍然沿袭企业初创期的凭经验进行管理的模式。权杖交替绝大多数是通过“子承父业”传统的方式完成交班的。而且由于组织能力的限制,选择的产业往往是一种“关系密集型产业”,一旦人事发生更迭,企业就往往会面临巨大的业务风险。
2、缺乏竞争优势
民营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尽管其专业化分工程度与营销网络无可匹敌,但增长势头已明显放缓。企业竞争力是由核心技术、品牌知名度和销售网络的拥有程度所决定,但民营企业至今尚未具有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如没有国际著名品牌、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国际性销售网络。制造业结构演变缓慢,基本局限于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例如皮革制品、服装、塑料制品等。民营企业除了轻工业,其他类型的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几乎是零,产业的结构性缺失严重。
3、信任偏差严重
民营企业的信任是一种体现特殊主义的信任结构,私人信任重于社会信任,圈内信任高于圈外信任,具有信任的有限性。这种信任就是以自己为圆心把所有人都划分为两类:圈内是自己人,圈外非自己人。在这种信任模式中,就民营企业内部而言,成员之间的交易属于人格化、半人格化交易,缺乏正式信任及其实施机制;在利益分配上,是明里的普遍主义的公平性原则和暗中的特殊主义原则相结合的特点,存在大量相对封闭文化与亚文化圈现象。
4、引进外资缓慢
随着民营企业集群的发展,民间资本不断壮大,而外资比重一直处于低位。通过引进外资,外商投资有所增加,但仍相当落后,而且外商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建设周期短、资金回收快、技术水平中下的一般加工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由于民营企业存在地缘、文化、血缘的网络制约以及自组织形态与内源式资本发展的主导地位,民营企业引进外资缓慢。
三、民营企业的转型战略
战略转型不是战略的局部调整,而是各个战略层次上的方向性改变。因此,其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前瞻性。企业战略转型首先是以企业自身发展为基础。它是在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环境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修正与革新,企业的一切资源都是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战略目标。因此,企业战略转型必须具有前瞻性特征。二是目的性。企业战略转型更多是求得企业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企业的短期增长。增长是一个量的变化,发展是一个质的变化。企业战略转型寻求的是企业发生质的飞跃。三是创新性。企业的持续发展来自于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企业就无法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也无法保持企业永续发展的能力。
1、整合调整发展战略
朝阳产业可以认为是新兴产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是技术的突破创新带动企业的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代表未来发展的趋势,一定条件下可演变为主导产业甚至支柱产业。但是风险性依然存在,如果技术周期预计错误,就会误入技术陷阱,使投资血本无归。因此,民营企业要从“朝阳产业”向“战略产业”整合调整发展转型,战略产业是通过政府支持能够获得内生竞争优势、对国民经济具有强烈带动作用的新兴产业,产业的政策支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国际对接发展战略
通过引进海外各类专业人才、智力和国际先进的管理、技术、品牌,通过向跨国公司学习,改造自身和提高技术水平,实现产业升级,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接互补,实现共赢。通过行业整合,与大企业结成稳定的协作关系,采取生产线的转移、在境外设店、与境外企业共同投资设厂、借助当地为跳板把产品销往第三国等方式,从产品输出到重视品牌输出, 将“引进来”与“走出去”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进入国际分工体系,开展国际化经营。
3、技术密集发展战略
随着资本积累和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应当不失时机地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业发展的技术含量。一是民营企业已经进入了资本扩张期,这就必然要改变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把高新技术引入传统产业和产品生产上去,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二是民营企业要积极进入高科技产业,由低技术、低附加值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拓展,努力争取实现局部领域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4、强制诱致结合战略
随着经济发展,必然要求政府通过正式制度变迁推进其变革与发展进程,这是促使民营企业成功转型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制度变迁的强制型和诱致型相结合战略包括:通过政策破除民营企业资本内源性和封闭性发展;通过干预、规范,引导企业联合、兼并以及集团化发展;引导产业结构提升与经济和谐发展,指引民营企业发展方向;引导企业推进文化变迁等。
5、现代企业管理战略
民营企业实现向现代企业过渡,最重要的是打破家族独享利益型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管理决策机制,完成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民营企业产权由众多分散的社会股东组成。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合理的产权结构。建立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构成的内部法人管理结构。在董事会控制决策权的前提下,把经营权交给专业经理层,规范执行企业资产经营负责制,经营目标责任制,实现从初创阶段的“人治”的企业制度,向“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转型。
6、归核经营发展战略
民营企业多元化有它历史的合理性,历史的合理性必然也意味着历史的局限性。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正在发生本质变化,企业越来越多地必须接受国际的游戏规则。当市场竞争比较弱的时候,企业使出两三成力气就可能获得成功,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企业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在一点上也可能只是获得了生存的空间。做强,才能进一步做大。随着中国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在企业过度多元化的时候,通过退出企业多元化过度的一些业务单元,集中企业资源,强化主业业务单元,形成和突出主业单元,提高专业化经营的程度,从“多元化经营”向“归核化经营”转型,走向归核的道路。
民营企业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几经变迁,正在迈出具有方向性意义的步伐:一是整合发展逐步形成。积极谋划企业间的联盟战略。二是内外合作渐成气候。与国外集团全面合资合作。三是企业上市开始起步。一些民营企业集团已分别在国内和国外上市,还有一批民营企业正在积极准备上市,不久将要迎来民营企业上市新的高峰。在新的发展阶段,民营企业要加快推进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Adams,J.D:Transforming Work.Miles Review Press,
一、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发展阶段简述
《公司法》的颁布施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加入,保护个人私有财产的宪法修改,民营企业迎来了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第二个加速发展的春天。相应地,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也由“外力”推动转变为“内因”刺激,即“要我建”过渡到“我要建”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市场格局的转变中,在迫使民营企业走内涵发展之路、走向管理要效益之路的进程中,在创自主品牌、创自主知识产权、走信息化、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中,具有综合性、高层次性、内向性的内部审计在组织管理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作用,已引起了民营企业业主(所有者)、职业经理人、审计理论研究者、审计工作者、社会问题专家等各方的高度关注。所以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实践的研究,有助于内部审计理论的创新发展,有助于提高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者的实践能力。
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管理的内容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是指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为了保证其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程序与方法。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2010年对内部审计管理的定义:首席审计执行官必须有效地管理内部审计活动,确保为组织增加价值。内部审计活动符合下列情况时,属于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结果达到了内部审计章程所规定的目的和责任;内部审计活动遵循了“内部审计定义”和“内部审计标准”;内部审计人员遵循了“职业道德规范”和“内部审计标准”[1]。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包括从制订内部审计计划、审查审计事项、编制审计报告、建立审计档案等各项审计业务活动在内的内部审计工作全过程。有的企业把它归结为内部审计信息管理、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档案管理[2]。或者按重要程度把它归结为内部审计资源管理、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管理、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内部审计成果管理。
三、如何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管理
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管理,要重点加强内部审计资源管理、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管理、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内部审计成果管理。
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资源管理,要从改进审计手段、改进审计方法、拓展审计类型、开展定期审计入手,制定年度审计计划与长期审计计划,加强内外部审计协调,防止工作重复。在一定时期内,民营企业审计资源是相对稳定的。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需求速度总是大于审计资源的增长速度,要突破“自给自足”观念,树立“不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审计资源观念。所以,民营企业要通过优化效能、科学组合,实现内部审计资源运用的最大化。
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管理,要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适当分类,围绕审计工作目标,要求结构完整、要素齐全,内容完整、记录真实,重点突出、繁简得当,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格式规范、手续完备[3]。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管理,有利于保护审计人员和提高查处问题的积极性,有利于资料利用、后续检查和历史检验,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水平,防范审计质量和廉政风险。
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要对包括人事、组织、规范、计划、责任等内容进行全面审计质量管理,对包括计划――准备――实施――报告――公告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和审计组织的分级质量控制,使质量管理成为审计组织的自律行为,克服随机因素、
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信誉[4]。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就是要加强审计主体的质量管理、审计组织工作的质量管理、审计业务工作的质量管理、审计质量管理制度的质量管理,坚持民主管理原则,坚持全过程控制原则,坚持规范化原则,坚持预防为主和持续改进原则,强化过程管理。
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成果管理,把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内部控制报告、各类文字汇报等准确传递到应传递的对象,使后续开展的审计工作如跟踪审计等有据可查。审计成果伴随着审计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审计的发展而发展,是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成效的集中体现。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成果管理,有利于企业高层正确决策,有利于民主、制度建设,有利于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有利于提高审计的权威性。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取决于审计工作的质量。客观、可靠、及时、专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成果能为管理当局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并建立和保持对企业内部审计组织的信任。
总之,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是治理组织环境、整顿管理秩序的需要,有利于维护和巩固内部审计较高层次的监督地位,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威望,有利于企业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有利于实现内部审计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有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5]。同时审计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审计人员是宝贵的审计资源,在审计管理中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所以各民营企业要结合企业内部审计实际,调整管理思路,坚持开放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参考文献:
[1]王宝庆编.内部审计管理[M].上海市: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01.P001
[2]《新时期中国审计改革创新与审计监督实务全书》编写组编.新时期中国审计改革创新与审计监督实务全书[M] 上. 北京市: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06.P687―P688
[3]李金华主编.审计理论研究[M].北京市: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P243-290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我国民营企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管理模式理论的发展,我国企业管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企业现在不仅要关心短期的经济利益,更要适时地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从长远考虑来推动企业发展和变革,努力做到企业常青。
一、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概念
在词典中,模式理论是在重复性问题的出现上确立的。具体定义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标,进而从企业管理活动中抽象出来的不同内容的管理方式方法的标准、图式和样板的总称,用于指导人们从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则,这种定义是静态的。
一般做法是:先找出环境中不断重复出现的问题,而后再给出此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指出典型的问题和相对应的解决方案的核心内容,从而形成模式。通过这种形式,就能多次使用己有的解决方案,不需做过多的重复性工作。
二、我国民营企业管理中的缺陷主要表现
1.民营企业产权结构较单一。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数都经历了“能人经济”的阶段,企业老板经常是凭自己的精明能干及对机遇的高度把握,使企业得以发展,因此企业主完全掌控了企业的产权。在创业最初阶段,这些人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种产权单一的所有制形式从中也显示出了它的独特优势。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之后,这样却不利于企业形成一种开放性的系统,企业对社会资源的吸收受到了制约,而难以借助外力来推动企业的进步。另一方面,这样也会导致企业决策的不科学、随意性增强,从而又会带来了家族化的管理、员工缺乏了归属感和责任感,使企业加快了倒闭的命运。
2.企业的制衡机制缺乏,在治理结构上很不完善。我国的民营企业管理大多数采用了家族化的管理方式,家族制是指所有者和经营者两者合一的企业制度形式,这种制度使得企业利益与家族利益相互掺杂,家族的事务处理中掺杂着企业利益的分配,使得企业效率低下;而企业事务处理中又会掺杂着家族成员之间的问题,从而导致家庭不和睦,成员之间的关系受损,最终导致了企业中家族权威的出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仅仅维系在某个人甚至某几个人的身上,就会有不民主、非科学的决策方式产生。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事务的增加,企业家要面对的问题也会更加复杂,对决策质量的要求也会进一步提高,这样不科学的决策方式就会使得企业经营的风险加强。
3.薪酬制度上的不完善,奖惩制度上的欠缺。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相对较低,多数原因在于薪酬制度上的不完善和奖惩制度设计上的不合理。最先表现在民营企业的薪金偏低,企业主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很看好,在“人才”上投入的精力较少。他们认为硬件投资可靠性强,人的投资却并不稳定,风险很大,人才一旦离开企业,会给企业造成投资上的浪费。其次还表现为奖惩制度上的不均,随意性较大,这样对那些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工作勤奋员工的积极性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大多时候,员工看重的并不是高薪水或是奖励,他们希望的是企业能够给他们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平台,他们可以这样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进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民营企业管理模式调整的建议
1.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加强民营企业人力管理
民营企业要真正建立起新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首先必须进行所有制改造。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就是控股化和集约化,充分发挥家长式管理模式的灵活高效的优势,还可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的情况,逐渐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中国民营企业的制度转换、管理模式的更替依赖于民营企业家素质和人格的提升和完善。
另外在人才机制上,要转变人才观念,彻底打破私有观念,以企业文化来培养人才,重新树立一种具有稳定性、吸附性和包容性的企业文化,建立企业人才的发展战略机制,吸引、留住和有效使用人才,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
2.创新民营企业管理体制
企业要制定公正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人才培养,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
3.大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体、私营经济在中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要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正面宣传,放心、放手并积极鼓励和扶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对他们要从政治上关心、思想上引导、政策上扶持;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要及时给予表彰,以扩大社会影响。要积极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加强效能建设,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建立高效、廉洁的行政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同时,要以“诚信为本”,重建严明的社会诚信体系。对人才要诚恳相待、信守承诺;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企业内部营造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是企业的管理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夏显波.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完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收录日期:2012年7月17日
民营企业,简称民企,是公司或企业类别的名称,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没有“民营企业”的概念,“民营企业”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2006年初,单成繁先生在其撰写的《“民营经济”称谓将约定俗成》一文中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定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单成繁先生将民营企业定义为由本国公民出资兴办或经营的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法人实体和非经济法人实体,具有自行组建、自行筹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谋发展的特征。
一、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并在许多领域的发展中起着骨干作用。据数字100调查公司和讯网的联合调查结果显示,现在我国民营企业已经超过了84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87.4%,贡献了50%的税收,80%的城镇就业,占GDP的贡献率也从改革开放开始的1%发展到超过60%。同时,2011年8月全国工商联公布了根据2010年中国民营企业全年经营情况调研得出的“201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榜单数据显示,2011年“民企500强”入围门槛突破50亿元达到50.60亿元,较上年提高了14亿元,增长38.23%。2010年,民营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到69,849.32亿元,户均139.70亿元,比2009年增长47.48%。就赚钱能力来看,民营企业500强的盈利能力全面提升。2010年,民营企业500强实现税后净利润3,911.34亿元,户均7.82亿元,增长79.46%。2010年,民营企业500强吸纳就业561.16万人,户均员工达到1.12万人,比2009年增长24.03%。其中,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苏宁电器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雨润控股集团公司均超过10万人。在2012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表示,2011年中国民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截至2011年底,全国民营企业达到964万家,同比增长70%;从业人员(含个体工商户)突破2亿人;注册资本金超过25万亿元;全国的平均投资增长23.6%,民营企业投资增长达34%。可见,民营企业作为最具活力的经济载体,对我国连续2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基础和加速的作用,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民营企业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问题:
1、经营成本上升。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形势和农民工待遇问题的影响,“用工荒”问题日益突出,民营企业的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2011年10月,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企业委员会、妇女委员会与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联合的《2011年千户民营企业跟踪调查报告》显示,对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这一问题,民营企业家选择比重最高的两项分别是“人工成本上升”和“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明显高于其他选项。
2、融资难、融资贵。由于资金实力弱、企业规模小、可供抵押资产少及信用等级偏低等原因,民营企业很难从正规银行体制获得信贷融资。据全国工商联在17省市的调研显示,90%以上的受访中小企业表示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由于从银行贷款的难度大,很多民营企业只能求助高利率的民间借贷,“僧多粥少”的资金配置格局不断推升民间借贷利率。有数据显示,浙江民间借贷利率最高的达到180%。
3、税费负担重。按照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一般企业的平均税负大概是23%左右,包括增值税、所得税等法定税收。”但民营企业的数据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这说明除了法定税负之外,尚有大量的规费,其负担远远高于正规税收,而且各种费用还在不断增加。在2012年的全国政协小组讨论会上,陈励君委员也痛陈中小民营企业的税负之重,“可以说我们挣了一块钱,里面就有起码一半的税费。”
4、市场准入限制。由于我国垄断行业太多,而且主要是行政性垄断,使得民营企业难以进入。2012年3月,在“中国经济网-和讯网之夜”联合论坛上,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介绍,2009年以后,中国出现了“国进民退”的现象,许多民营企业被从一些竞争性的领域挤压出来,国有经济长驱直入,民营经济节节败退,原来在夹缝中求生存,现在连缝都非常小,温州非常典型。
三、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民营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1、企业要加强管理与创新,降低成本。要降低成本,必须抓住管理这个纲。民营企业要将实行成本目标管理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强化成本核算,在产、供、销、财务等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管理,把生产成本中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资、制造费、行政费等项中每一项费用细化到单位产品成本中,使成本核算进车间、进班组、到人头。变成本的静态控制为动态控制,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格局,使降低成本落实到每个职工的具体行动中。同时,民营企业的发展不能光靠压低成本,还要创造自己的品牌经营渠道,要拥有自身的核心技术,有自己的看家本领。民营企业要通过科技创新来带动企业的转型升级。
2、政府要加快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步伐。政府要加快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出台更为灵活且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金融政策,鼓励并支持金融创新。第一,要继续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开发适合民营企业需求的多种金融产品,拓宽抵押品范围。改革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考核方式,将贷款发放数量、企业户数都纳入考核范围;第二,要不断创造条件,推动小型金融机构降低贷款利率,创建民营企业征信机制,整合分散在工商、税务、银行、海关等部门的企业信用记录,加强信用管理,规避信用风险,加快建立银行与担保公司风险共担机制,进一步提高担保公司资金放大倍数;第三,应依法取消对民营金融机构的规模限制,尽快成立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
3、政府要通过减税等措施减轻企业负担。首先,应当完善税制结构,坚决取消不合理收费。发达国家税收以所得税为主体,2007年美国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障税占税收比重高达72.5%。增加所得税等直接税比重,有利于改变我国民营企业“挣的少交的不少”的现状;其次,当民营企业经营困难时,应及时下调其核定税率或定额。对于用工达到一定标准的中小民营企业,还可以考虑在一定时期内豁免税收;再次,改善民营企业经营环境,降低遵从成本。政府有关部门应减少对民营企业的行政干预,避免增加其隐性负担;最后,应合理设计税费优惠政策,真正惠及最大多数的民营企业。
4、政府要打破垄断,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文件强调,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等9大领域。“新36条”实施两年来,大环境不断向好,但在垄断行业和领域,制约民营经济进入的“玻璃门”、“弹簧门”依然存在。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打破垄断,逐项落实“新36条”文件精神,各个行业实施与配套细则也要紧密出台,只有将文件规定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地启动民间资本,才能真正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单成繁.“民营经济”称谓将约定俗成[J].党史纵横,2006.1.
众所周知,民营企业是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的概念,在这里,我们将民营板块定义为由民间资本主导的上市公司群体,换言之,民营资本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中国上千家上市公司里面,明显属于民营板块的上市公司为数较少,截止至2002年9月15日,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和我们对民营板块的定义,沪深两市1192家上市公司中民营资本为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仅达到58家。显然,现阶段在境内股市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数较少。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初衷,目的是为了国有企业改制,即把封闭的国有股权改成开放的公众股权;另一方面,随着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其资本要社会化,在资产结构上要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而资本社会化和多元化的主要方式是发行股票、高中层经理和职工持股、吸收外部资金投入、企业中继承遗产征税部分由国家向社会拍卖等等。不少过去的私人企业,现在都变成了家族股份比例不高的社会资本企业。其私营经济性质也在向新型的集体经济和公有制形式转变,因而在境内证券市场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数较少,以民营企业的名义上市的更廖廖可数。
从控股特征方面看,民营板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由自然人或民营企业(集团)控股(含相对控股)的上市公司群体,我们可称之为"显性民营",如天通股份、万向钱潮和新希望等,对这一类进行统计比较容易;另一类是"隐性民营",这类上市公司群体,表面上看是由境内法人直接控股,实际上也是由自然人或民营企业(集团)控股(含相对控股),如宁波韵升、浙江阳光和天士力等,对这一类进行统计比较困难。从上市方式方面来看:一类是发起上市时控股主体便一直是自然人或民营企业(集团),例如太太药业、宁波韵升和复星实业等,我们将这一类型称为"直接上市型"。随着不久将来鼓励民营企业境内上市的相关政策出台,"直接上市型"将变得越来越普遍;另一类是发起上市时控股主体为国家,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股权转让给自然人或民营企业(集团),比如健特生物、武昌鱼和方向光电等,我们将这一类型称为"间接上市型"或俗称的"买壳上市型"。以往"间接上市型"中的股权转让大多发生在一些举步维艰的T类公司或亏损公司中,尤其是在《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的若干年里,其目的往往希望引进新的有实力的大股东,进行资产置换,摆脱原有的主营业务,进入新的产业,以图达到扭亏为盈或改善上市公司质量的目的。未来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结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民营企业受让股权将更多考虑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的因素,可以合理地预见,股权转让发生在绩优的上市公司间的案例会越来越多。此外,近年兴起了一种特殊的"买壳"方式--MBO即管理层收购。
统计资料显示,从地区分布来看,东西部地区发展仍不平衡,这58家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和浙江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西安、成都和重庆等西部的重要省会城市;从行业分布来看,这58家企业的主营业务集中在C5(电子)、C8(医药、生物制品)、C0(食品、饮料和纺织制造业)、C7(机械、设备、仪表)、G87(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和C6(金融、非金融矿物,主要是新兴材料领域)等领域,分别占到总数的17.24%17.24%、13.79%、12.07%、12.07%和8.62%;从产业分布来看,由于条件的限制,民营经济的经营活动过多地集中在第三产业领域,据统计占80%以上,而在第二产业中所占的份额则要小得多,不到20%;从产业生命周期来看,这58家企业的业务主要集中新兴材料、生物制药和计算机软件等朝阳行业,成长性较高。以上特征显示出了民营企业比较注重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领域进行运作,真正实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让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合力,这就是民营资本经营中的"选择"艺术。因此,在从财务指标来看,民营直接上市公司的平均收益高于民营总体,远高于沪深两市A股平均,而买壳上市的民营企业则整体呈现出较差的经营业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民营企业自身的管理缺陷。民营企业买下壳公司后,往往会出现与壳公司原来的管理模式产生冲突的现象,导致经营管理不善,公司业绩滑坡;其二、壳公司原有的管理缺陷。由于一些壳公司本身就为连年业绩不振,主业难以为继的绩差上市公司,无形中加大了民营企业的扭亏难度。除了总股本指标之外,民营上市公司诸多财务指标,比如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利润加权平均增长率等均好于沪深两市全部可比的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值(如表所示),这些数据表明,民营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均明显要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上的新亮点。
尽管从产值看,中国的民营上市公司也许还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份额,但在中国GDP的增长过程中,民营企业却贡献了一大部分的增长份额。中国的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
我国民营企业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以后,现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大概全国有300多万户个体和私营企业,在他们中从业的员工大概有1.5亿人,新增就业的70%是在个体和私营部门,而个体私营部门也积极参与到国有企业的改制和重组中,其中有一部分已经成为了上市的公司。中国的个体私营企业所占中国GDP大概50%左右,并且每年都以30%的速度在成长。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显露出它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维护供需平衡、扩大就业、稳定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但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我国目前的许多民营企业都选择了家长式管理模式,当企业具备一定规模的时候,他们的局限性、随意性往往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许多民营企业的设备科技含量低,技术改造的相对滞后,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由于其先天的原因,较低的员工素质也制约了企业技术更新的速度。
二、进入壁垒的基本理论
进入壁垒的概念首先是由贝恩所提出,其义为“一个产业中原有企业相对于潜在进入企业的优势。这些优势体现在现在原有企业可以持续地使价格高于竞争水平之上而又不会吸引新的企业加入该产业”。这一概念的提出从理论上是基于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的不完全竞争理论对现实市场垄断竞争程度的划分。在一个具有垄断因素的市场定价模型中,存在着企业的市场力量,这种市场力量存在而又不会诱发进入的程度就表明了一个市场进入壁垒的高低,并将其表示为引发进入的价格与竞争价格之间的差额,这种差额是由进入者而不是由在位者承担的单位成本。这一概念成为贝恩以来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的核心。
后来,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勒从成本的角度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进入壁垒可定义为必须由一个寻求进入某产业的企业而不是由已经在该产业内的企业承担的(在一些或每个产量水平上的)生产成本”。这就将进入壁垒限定在影响潜在进入企业的需求和供给条件上,从而对企业规模产生影响。
冯·威泽克从社会福利的角度,将进入壁垒与社会福利效应相联系,在进一步扩展了斯蒂格勒的定义后认为,只有当进入壁垒导致了一个次优的资源再分配时,它才会引起政策的关注。进入壁垒是必须由一个寻求进入某产业的企业而不是由已经在产业内的企业承担的生产成本。从社会的观点看,这种生产成本意味着资源配置的扭曲。这一概念说明需要对进入壁垒的正负外部效应做进一步的衡量。
三、我国民营企业的进入壁垒
(一)政府管制
1.市场准人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限制
我国民营企业受政策的制约,目前进入的产业范围较狭窄主要局限在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如纺织服装、制造加工、餐饮等行业,而在电信、铁路、金融石油、天然气、矿产开采等许多产业禁止民营企业进入。
2.民营企业合理的税费负担仍然过重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税费负担较重,如对所得税的重复征收,民营企业除与国有企业一样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外,税后利润还须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国家对外资企业实行免三减二的优惠政策(创立头三年免税,之后两年减税。在“两税合一”之前,外资企业的所得税是15%),对民营企业则从开办期起就征收企业所得税。这种税收政策不利于激发民营企业投资扩张的积极性。
3.在政府管理方面的低效率提高了民营企业的经营成本个别政府职能部门办事的作风和效率以及办事的制度化、透明度等方面存在问题,提高了民营企业经营成本。一些政府部门在行政过程中歧视刁难民营企业的现象仍然存在而无法制止。有些政府部门的办事程序,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大企业和小企业有不同的区别对待,如在民营企业的劳动用工、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出入境政策方面,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都还存在一定的待遇差别。
(二)融资困难
1.民营企业自身缺陷的制约
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是从集体企业发展而来,处于初创时期,在经营理念、管理手段、治理结构方面相对落后,不能满足金融机构贷款的“准入条件”。如财务信息不透明,资信程度差。民营企业由于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缺乏高素质的财务人员,造成财务信息披露不规范,导致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我国民营企业通常采用的家族式的公司经营模式,无疑加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制约了金融机构向其贷款的积极陛。
2.资本市场不健全,融资渠道不畅
(1)间接融资渠道不畅。金融机构内部信贷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由于长期以来大量不良贷款的存在,银行等金融机构考虑更多的是贷款的风险性问题,因此,金融机构对基层分支结构的信贷经营权控制十分严格,贷款审批程序十分复杂,导致许多民营企业间接融资渠道不畅。
(2)直接融资渠道不畅。主板市场的“高门槛”造成了民营企业的“此路不通”。我国证券法对企业上市设定了严格的标准,在已有的上市公司中绝大多数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仅有的一些民营上市企业都是资本规模雄厚的、已经具备相当规模的企业,而对正处在发展期,迫切需要资金的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主板市场融资是遥不可及的。
3.政府职能缺位,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我国现有的政策主要是以大、中型企业为服务对象的,没有针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融资政策;我国缺乏针对民营企业的立法。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美国就专门立法,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而我国在该领域立法尚为空白;我国没有建立起民营企业的社会服务体系,银企合作缺乏政府支持等。
四、打破进入壁垒的对策
1.摆正民营企业的地位和形象
中国的民营企业,一直处在协助公有制经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地位。直到“十五”期间,民营企业才明确地与公有制经济站在同一高度。巩固民营企业现已取得的地位,将会在“十一五”期间继续下去。政府应通过必要的、固定的媒体向社会大力宣传民营企业对国家经济建设的作用。政府也应该向公众宣传如何建立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权利和义务、民营企业的组织形式等基本问题。
2.政府确立服务于企业的观念
政府是为企业服务的,企业才是创造社会价值的主体,所以政府应以企业的健康发展为制定各种政策的出发点。通常来说,政府服务于企业的职能主要有三个方面:(1)维护正常的、良I生的市场秩序。(2)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维持经济稳定与增长。(3)协调和保护本国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所以政府在处理问题时,要以是否有利于我国企业发展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3.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行政审批是国家制约和调节经济的一种有效手段,国外也采用行政审批来调节经济。但是我国政府在行政审批上较多地干预了民营企业。因此,必须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改进。要取消和减少原有的审批项目,大力推行市场准入制和备案制,只保留最低限度的审批项目。
4.开发资本市场,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各金融机构要根据地区的资金需求适度下放贷款审批权限,扩大授权授信,拓宽地区金融资金营运空间。要以效益为目标,积极寻找、培育和扶持优良民营企业客户群;要适应民营企业贷款需求特点,对一些规模相对较大、信誉较好的民营企业实行授信制度,减少对客户的管理层次,简化审批程序;对一些关系密切的民营企业可实行联保贷款方式,努力满足民营企业合理的信贷需求。健全金融机构管理体制,拓宽民营企业间接融资渠道。
一方面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金融机构应扩大客户范围,要制定适应民营企业特点的信贷政策,如建立专门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适度减少贷款审批程序和环节等。另一方面应积极培育和发展企业债券市场,逐步放宽对企业债券发行主体的规模限制,适度放开债券利率并丰富债券品种,鼓励经营业绩和信誉良好的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募集发展资金。
五、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的发展备受瞩目。从地位弱小的社会经济群体发展壮大成为“扩大就业自主渠道”、“国有企业改革的助推器”、“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民营企业加速推动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民营企业的市场进入壁垒仍然不能从根本上彻底消除,究起原因不只是受政府管制行为和金融体系的不完善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民营企业自身的制度安排和经营状况等内部制约因素同样不可忽视,比如:民营企业是否有核心竞争力、自身的人才梯队是否健全、自身的发展速度是否合适、自身的财务风险是否合理、家长式管理模式是否奏效等等。只有在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完善的制度安排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的民营企业才能打破市场进入壁垒且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李世英.市场进入壁垒问题研究综述[J].发展研究,2005,(4).
[2]马倩.浅议民营企业发展实践中的几个问题[J].经济观察,2008,(1).
[3]王旭波.浅论民营企业的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