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6 09:32: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企业信息化的内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已成为主导全球经济的基础,企业信息化也成为企业经济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企业要想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化建设已刻不容缓。
一、企业信息化的定义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应用信息化的过程,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应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互联网和软件等信息技术和产品,充分整合、广泛利用企业内外的信息资源,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二、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1.产品设计信息化
产品设计信息化指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方面的信息化。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产品设计信息化还包括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系统应用、计算机辅助装配工艺设计(CAAP)系统应用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企业新产品设计能力明显增强,开发和生产周期显著缩短。据对50多家CIMS应用示范企业的统计,新产品开发周期平均缩短1/2~1/3,生产周期缩短20%~50%。
2.企业生产过程信息化
企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是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即通过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如CAD、CAM等)解决加工过程中的复杂问题,提高生产的质量、精度和规模制造水平。
3.企业管理信息化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把企业的设计、采购、生产、制造、财务、营销、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同时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寻找自己的潜在客户,有效地支撑企业的决策系统,达到降低库存、提高生产效能和质量、快速应变的目的。主要应用层面包括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和辅助决策支持(DSS)系统。目前在我国300家国家重点企业中,80%以上已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许多企业已开始从传统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升级到MRPⅡ、ERP,企业管理信息化正在全国全面展开。
4.市场经营信息化
市场经营信息化主要指企业通过实施电子商务,大大节约经营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5.企业决策科学化、透明化、理性化
企业信息化给企业决策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以往企业决策主要靠少数人的经验累积和思维能力,主观性强,透明度弱,而现在企业决策运用互联网和应用软件,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对全局的控制力,同时对外对内都增加了透明度;另一方面,倚重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决策的方式从经验型的“拍脑袋”向系统分析的理性思维转变,决策将依据可靠的数据库、应用软件和科学程序进行。
三、企业信息化的对策
1.重点搞好生产过程的信息化
当前,企业信息化的重点仍然是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如机电一体化、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在生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广泛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使之在各个方面达到节能、节电、节水,降低消耗,节省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
2.部分重点企业应首先实现管理信息化
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不宜全面铺开,应坚持部分重点企业首先实现管理信息化,并且这些企业必须是十分迫切又有可能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在少数重点企业开发、运行MIS的基础上,逐步带动其他企业开发信息系统。
3.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提高效益、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是企业自身的需求,需要企业领导层乃至全体员工对企业信息化的重视和积极参与。
企业信息化是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一方面,企业应安排最高领导层中一名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的领导来专门负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企业要长期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训,不仅要培训专业知识,而且要培训他们的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从而为企业建立起一个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业务的信息化人才队伍,最终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4.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信息化建设,不光靠企业自身的实力,还得靠政府的支持,政府有责任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并提供长期的优质服务。
(1)政府推动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信息化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支持,现代企业的信息化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加大对网络基础建设的投入,我国网络服务的质量也有了极大的提高。
(2)政府及相关的立法部门建立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
网络服务要能安全、有效地进行,离不开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法律不仅能规范网络秩序,还对网络犯罪有一种阻吓的作用,使得很多人不敢铤而走险。因此,政府部门及相关的立法部门应该加强立法,完善我国的网络安全法律体系,为网络的安全有效运转提供强而有力的保证。
5.建立网上协同作业系统
商业是一种讲求时间效益的行业。如果网络上的各个单位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的协调性低,信息的流通周转效率就会变低。因此为了保障电子商务的效率,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网络协同作业系统。
四、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及管理领域的简单应用,它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只有把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企业的信息化与管理的现代化相结合,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才是有成效的。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5)03-0039-07
一、引言
自Ball 和Brown(1968)[1]以来,相当多的文献对股票价格的会计选择进行研究和解释。Bernard(1995)从计量观角度来看待信息观的局限时,基本上排除了研究人员发现市场未知领域的可能性,只是强调市场原有的关系[2]。Lee(1999)认为可能更有损于信息观研究的是市场回报和会计盈余计量属于不同的经济结构[3]。Penman(1992)指出,有必要考虑的最终目标是会计数据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即远离解释股票价格行为并努力把重点放在预测未来的盈余和未来账面价值增长的基本面分析。会计研究有必要转向客观地研究确认企业价值和会计数据的关系[4]。Ohlson(1995)、Feltham和Ohlson(1995)通过构建会计数据和企业的价值之间的确切关系建立起企业价值估值的理论模型和框架[5,6]。Ohlson(1995)通过三个假设条件将红利贴现模型转化为Ohlson估值模型,其中最核心的假设条件是超额收益的线性信息动态(LID)[5]。超额收益模型(RIM)将权益市场价值表述为当前权益账面价值与未来预期超额收益的贴现值之和。当前权益账面价值是可观测的,而未来预期超额收益的贴现值是不可观测的。Ohlson(1995)、Feltham 和Ohlson (1996)提出未来超额收益与当前超额收益是通过一个线性随机过程联系起来,这个线性随机过程即线性信息动态(LID)[5,7]。
在Ohlson(1995)的模型中,公司的投资决策被视为是外生的[5]。在投资决策作为外生变量的情形下,盈余序列的信息动态可推导出是呈线性的。然而,公司的盈利能力与投资是存在内在关系的:超额收益体现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司当前的盈利能力为净资本投资提供可能性和可行性,而净资本投资又会对今后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即通过将Ohlson(1995)[5]以及Feltham和Ohlson (1995)[6]模型中的外生投资变量进行内生化来进一步对盈余信息动态进行探讨,并将内生化的资本投资动态与融资适应能力相结合引入超额收益估值模型。将资本投资内生化和动态化可以推导出当前及未来超额收益之间呈现凸函数关系,融资适应能力通过影响公司对投资机会的捕捉而影响当前与未来超额收益之间的斜率和曲率。
为此,本文以融资适应能力所隐含的企业特征来建立经验研究模型,将超额收益模型下的投资动态作为融资适应能力的函数,对当前超额收益、融资适应能力与未来超额收益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经验检验。并对Ohlson(1995)[5]、 Feltham 和Ohlson (1996)[7]提出的盈余序列之间的线性信息动态过程进行扩展,借鉴David(2003)对线性信息动态研究、Higgins(2011)利用超额收益模型对企业股价进行的时间序列分析以及Kim(2013)运用超额收益模型引入行业和企业特质因素对未来超额收益进行的预测,探讨融资适应能力对盈余信息动态的影响。
二、投资、融资适应能力与超额收益信息动态过程的理论分析
(一)线性信息动态
超额收益是指公司盈利超过权益资本成本的部分,一个项目预期所产生的收益必须超过资本成本才是值得投资的项目。超额收益模型(RIM)由红利贴现估值模型、干净盈余关系(clean surplus relation)以及正则条件推导而来,从而将权益市场价值表述为当期账面权益与权益持有者预期超额收益的贴现值之和。
红利贴现模型将权益价值表述为预期红利的现值,其中,红利(Dt)被定义为权益持有者的现金流入(即现金红利与净股票回购之和)。红利贴现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如(1)式所示:
Vt=∑
SymboleB@ Δt=1Et[Dt+Δt(1+c)Δt] (1)
其中,c是权益资本成本,模型假定权益资本成本是常数;E是期望算子。所谓干净盈余关系是指只有盈余(ENt)和红利改变权益账面价值:
BVt=BVt-1+ENt-Dt (2)
正则条件是指从一个无限长的时间视角来看,账面权益价值按照以权益资本成本为贴现因子的贴现值趋近于0,即:
Et[BVt+Δt(1+c)Δt]0(Δt SymboleB@ ) (3)
超额收益的数学表达式为:
EXt=ENt-cBVt-1(4)
根据(1)~(4)式可以推导出权益市场价值的表达式,将权益市场价值表达为当期账面价值与预期超额收益之和(Prienreich,1938)[8]:
Vt=BVt+∑
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5年第3期2015年第3期(总第195期)邓冰,陈收:投资内生化的企业融资适应能力和超额收益信息动态研究
对于式(5)来说,账面价值BVt是可观测的,资本成本c是固定的,其他的变量都是预测值。干净盈余关系只给出了有关账面价值、盈余以及红利一个较弱的约束条件,为了更有效地对权益市场价值、账面价值以及超额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式(5)所展示的超额收益模型需要进一步地扩展。因此,Ohlson (1995)[5]提出了线性信息动态(LID):
EXt+1=ωENt+νt+ε1,t+1 (6)
νt+1=γνt+ε2,t+1(7)
其中,0
Vt=BVt+ω1+c-ωEXt+
1+c(1+c-ω)(1+c-γ)vt (8)
式(8)的线性形式随着线性信息动态假设(6)和(7)的改变而改变。根据式(2)、式(4)可以对式(6)进行扩展:
EXt+1=ENt+1-c(BVt-1+
ENt-Dt)=ωENt+νt+ε1,t+1 (9)
线性信息动态隐含每1单位当期红利将减少c单位下一期利润,理由是1单位红利减少1单位的权益资本,而权益资本成本为c,被放弃的投资收益就为c。这意味着期初之后所有追加投资的净现值都为0。在一个长期的竞争市场中的边际条件下投资零净现值假设是成立的。然而,在短期,当持续经营的公司面临投资机会集(即投资回报率异于资本成本的资本规模)时,投资零净现值假设将不再适用。因此,Ohlson (1995)[5]以及Ohlson(2000)[9]的研究不适用于在持续经营前提下的追加资本投资的情形。线性信息动态式(6)和式(7)没有确认净红利以及资本投资是如何被其他变量所影响的,如公司当期的盈利能力和融资适应能力。在干净盈余关系和投资零净现值的前提下,Ohlson (1995)[5]没有探讨盈利与资本投资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可能性。尽管Feltham和Ohlson (1995)[6]引入了非零净现值投资,但是他们同时假定了一个不包含会计信息的外生的线性投资过程。
(二)非线性信息动态
本文在超额收益动态过程中引入持续非零净现值投资、当期盈利能力以及公司融资适应能力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从而构建超额收益的非线性信息动态模型。
公司通过将资本投入到能赚取超过资本成本的收益率的项目中来创造超额收益。资本投资决策受到当期超额盈利能力和融资适应能力的影响,同时当期资本投资决策将会影响到公司未来期间的超额盈利能力。本文所构建的资本投资动态将这个经济直觉纳入到超额收益模型中,引入资本投资的超额收益动态模型假定投资决策不仅受到超额盈利能力信号的指引,同时还受到融资适应能力的约束。当期的超额盈利能力反映了经济租的持续性,从而为未来的超额盈利能力提供了有用的信息,而预期未来超额盈利能力又会对未来的资本投资产生影响。未来的超额收益是基于预期资本投资与盈利能力的一个预测。在本文的模型中,当期的盈利能力用资本收益率与资本成本的差额(即超额收益)来衡量。
1.投资与融资。
在公司没有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情形中,第t期末的资本就是经营性资产OAt,即在公司有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情形中,OAt+FAt=FOt+BVt。设公司第t期净资本投资为Invt,从而引起了经营性资产变化。而经营性资产的变化等于账面权益账面价值的变化,根据干净盈余关系,可得:
Invt=ΔBVt=ΔOAt=
BVt-BVt-1=ENt-D(10)
为了便于表达,用如下符号来记录净资本投资:当Invt≥0时,净资本投资记为Inv+t;当Invt
将公司第t期的超额盈利能力qt定义为期初资本回报率与资本成本的差额:
ext=(EXtOAt-1)=ENtBVt-1-c (11)
超额盈利能力决定资本投资的收益率。超额盈利能力具有持续性,而竞争作用会促使超额盈利能力向零收敛。假定第t期的超额盈利能力ext能预测下一期的超额盈利能力,如式(12)所示。其中,0
ext+1=τext+εt+1,0
根据式(12)可以推导出第t期的1单位增量投资将会产生的未来期望超额盈利的贴现值(资本投资的边际价值)为:
SymboleB@ n=1τnext(1+c)n=τ1+c-τext (13)
公司的超额盈利能力将引致资本投资,第t期净资本投资数额取决于投资的边际价值,如果边际投资价值大于零,公司将扩大其经营规模,反之,公司将减少其经营规模。于是,可以将超额盈利能力引致资本投资的假设条件表述如下:(1)
如果资本投资的边际价值为正数,Inv+t=θ1BVt-1(τ/1+c-τ)ext,其中θ1>0反映了公司在第t期末的投资机会。θ1以现有资本的比例表示公司可以实现的投资增长,该比例反映了公司资本投资速度所受到的约束。(2)如果资本投资的边际价值是负数,其中θ2反映了公司在第t期末可以获得的撤资机会。超额盈利能力引致资本投资还可以用其他的数学公式来表达,不同的数学表达形式对本文研究的超额收益非线性动态并不产生影响。
公司对投资机会和撤资机会的捕捉能力均受融资适应能力的影响,融资适应能力即公司根据自身所面临的机会和风险灵活地调整资本结构从而调险在不同索取权持有者之间分摊的能力。
2.超额收益的非线性信息动态。
资本投资融资动态可以用来推导未来超额收益与t期超额收益之间关系的性质。首先考虑公司进行正向资本投资的情况:
EXt+1=BVtext+1=(BVt-1+Inv+t(τext+εt+1)=
τext+θ1BVt-1τ1+c-τex2t+εt+1 (14)
t+1期预期超额收益对t期超额收益求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分别可以得到式(15)和式(16):
E(EXt+1)EXt=τ(1+2Inv+tBVt-1)>0(15)
2E(EXt+1)EX2t=2θ1τ2BVt-1(1+c-τ)>0(16)
从式(15)和式(16)可以看出,预期t+1期超额收益对t期超额收益求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都大于0。表明当公司进行正向净资本投资时,给定期初账面权益值,预期t+1期超额收益是t期超额收益的递增凸函数。这与超额收益的线性信息动态观点形成了对比。只有当方程(16)等于0时,t+1期超额收益与t期超额收益才是线性关系,这意味着θ1和(或)τ等于0。
公司第t期更大的超额收益意味着更大的盈利能力,更大的盈利能力反过来吸引了更大额度的资本在第t期进行投资,并在第t+1期获得衰减的盈利能力,因此,提高了第t+1期的超额收益并带来一个较陡峭的斜率。因此,超额收益动态的凸性是源于下一期盈利能力和资本投资的联合影响,而二者又都受到当期盈利能力的影响。
为研究净资本投资对超额收益动态的影响,对式(15)和式(16)分别求θ1的偏导,可得:
2E(EXt+1)EXtθ1=2τ2EXtBVt-1(1+c-τ)>0 (17)
3E(EXt+1)EX2tθ1=2τ2BVt-1(1+c-τ)>0 (18)
从式(17)和式(18)可以看出,给定t期超额收益,t+1期超额收益的斜率和曲率随着投资机会的增加而增加。
三、投资、融资适应能力与超额收益信息动态过程的经验研究
(一)假设的提出
根据式(16)提出假设1:t+1期超额收益是t期超额收益的凸函数。
根据式(17)和(18)式提出假设2即H2a:对于净资本投资为正,t+1期超额收益对t期超额收益的斜率随着融资适应能力的增加而增加。H2b:对于净资本投资为正的公司来说,t+1期超额收益对t期超额收益的凸性随着投资机会的增加而增加。
(二)计量模型的确认
采用分段线性回归模型见式(19)对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
sxt+1=α0+α1M+α2H+β0sxt+
β1Msxt+β2Hsxt+εt+1 (19)
将公司的t期超额收益水平以1/3、2/3为临界点划分为低(L)、中(M)、高(H)三个组别,按照t期超额收益水平进行分组的目的在于检验超额收益动态的凸性假设。在通过t期超额收益水平进行分组的基础上,还以公司资本融资适应能力为标准进行分组,用以检验引入投资融资之后的超额收益动态。
公司向目标资本结构收敛的趋近度体现了融资适应能力,因此,可以用公司向目标资本结构收敛的速度对融资适应能力进行。本文通过运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对部分调整模型进行估计,从而获得公司向目标资本结构收敛的速度,部分调整模型如下:
Levt+1-Levt=λ(Lev*t+1-Levt)+ε(20)
Levt表示第t期公司的杠杆比率;Lev*t+1表示公司在第t+1期时的目标资本结构。而目标资本结构由一系列因素决定,这些因素包括总资产收益率、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之比、折旧、总资产规模、固定资产以及行业因素[13]。从式(20)可以看出,λ表示从第t年到第t+1年公司实际资本结构变化趋近于目标资本结构的速度,ε为随机扰动项。公司目标资本结构的决定由式(21)表示:
Lev*t+1=β(controls)+μ (21)
β与controls分别为系数向量和因素向量,μ为随机扰动项。
将式(21)代入式(20)可得:
MVLevt+1=(1-λ)MVLevt+λβ(controls)+εt (22)
BVLevt+1=(1-λ)BVLevt+λβ(controls)+εt (23)
式(22)和式(23)分别以第t+1期的市场价值杠杆和帐面价值杠杆为被解释变量,εt为随机扰动项。根据变量MVLevt与变量BVLevt的回归系数(1-λ)可以计算出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λ。
(三)变量的确认和样本的选取
假设检验中需要用到的关键变量及其计算方法如表1所示。
GMM估计
本文的样本来自WIND金融数据库1995~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本文收集了t期~(t+1)的净利润、(t-1)~t年的账面权益值、(t-1)~(t+3)年的经营性资产、t年的股票价格和流通股数量、总资产收益率、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之比、折旧、总资产规模、固定资产,以12%作为权益资本成本。通过使用t年的经营性资产来除以t期~(t+1)期的超额收益来控制公司规模的截面差异。融资适应能力作为分组变量,用部分调整模型的GMM估计获得。
样本选择程序如下:首先,剔除权益账面值或经营性资产为负数的公司。其次,将公司分成正的资本投资和负的资本投资两组,除以t+1年的经营性资产的变化,剔除超额收益前后2%的极端值以及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前后2%的极端值。再次,剔除超额收益大于均值3个标准差的观测值。稳健性检验的样本选择也沿用此程序。
(四)假设检验结果
1.假设1的检验结果。
在对超额收益动态的凸性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将公司的t期超额收益水平以1/3、2/3为临界点划分为低(L)中(M)高(H)三个组别。混合回归的结果显示:t+1期超额收益水平对t期超额收益水平的斜率为正,t期超额收益水平由低组别转向中等组别时,斜率会显著增加(由0.42增加到1.04,显著性水平为1%);t期超额收益水平由低组别转向高组别时,t+1期超额收益水平对t期超额收益水平的斜率也会显著增加,增加的幅度大于t期超额收益水平由低组别转向中等组别时斜率的增加幅度(1.37>1.04)。混合回归的结果为假设1提供了支持。分年度回归结果显示:从斜率系数角度来看,19个年度中有15个年度支持假设1所提出的凸性假设;从显著性角度来看,只有1个年度(1997年)分段线性回归的两个斜率系数均不显著,而且该年度的斜率系数值也不支持凸性假设。总的来说,式(19)分段线性回归的结果为凸性假设提供了支持,或者说,至少为特定超额收益区间的凸性提供了支持。
2.假设2的检验结果。
引入融资适应能力后的超额收益动态检验所使用的回归方程还是式(19)的分段线性回归。与假设1的检验方法不同的是,对正向资本投资公司按照资本结构调整速度(λ)进行了进行四等分分组。表3和表4列示了假设2的检验结果。
表3列示了以融资适应能力为标准进行分组后各个组别样本按照式(19)进行分段线性回归的结果。回归结果显示:对于各组超额收益水平的公司来说,随着投资机会的增加,t+1期超额收益水平对t期超额收益水平的斜率呈现增加趋势(75%组别的t值不显著、调整R2也仅为0.04,因此,在进行趋势分析时暂时忽略这一组),从而为H2a提供了支持,即对于正向资本投资的公司来说,t+1期超额收益对t期超额收益的斜率随着融资适应能力的增强而增加。
表4列示了以融资适应能力为标准进行分组后各个组别样本斜率的增加幅度。表4的第2行列示了t期超额收益水平由低水平转向中等水平时斜率的增加幅度,随着融资适应能力的增强,斜率的增加幅度增加。表4的第3行列示了t期超额收益水平由低水平转向高水平时斜率的增加幅度,随着融资适应能力的增强,斜率的增加幅度增加。因此,表4的结果为H2b提供了支持。高超额收益类型的公司相对于低超额收益公司斜率增加的幅度不及中等超额收益公司相对于低超额收益公司斜率增加的幅度可能是因为在t期超额收益特别高的区域可能存在更多不具备可持续性的异常项目,从而对t+1期超额收益提供的信号较弱。
3.稳健性检验。
超额收益的动态过程可能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为此,从公司规模、行业、样本的时间区间选择以及变量定义选择角度对经验研究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稳健性检验的结果发现上述因素对本文的经验研究结果不产生实质影响,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不逐一列示。
四、结论
本文研究表明,当期的超额收益从某种程度能够体现公司的资本投资机会,当前盈利能力意味着进行净资本投资的可能性,从而影响今后的利润。未来盈利能力亦受到当前盈利能力以及资本投资的影响。可以探讨将资本支出内生化和动态化,进而推导出公司的融资适应能力是如何影响未来超额收益与当前超额收益之间的函数关系。实证分析验证了投资融资动态及未来超额收益与当期超额收益之间存在凸函数关系,而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引入资本投资的超额收益非线性动态模型认为:t+1期超额收益是t期超额收益的凸函数。对于资本投资为正的公司来说,t+1期超额收益对t期超额收益的斜率以及凸性随着融资适应能力的增强而增加。同理,对于资本投资为负的公司来说,t+1期超额收益对t期超额收益的斜率随着融资适应能力的增强而下降,而t+1期超额收益对t期超额收益的凸性随着融资适应能力的增强而增加(因篇幅限制,本文删减了资本投资为负的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 Ball R, Brown P.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68, 6(2): 159-178.
[2]Bernard V L. The FelthamOhlson Framework: Implications for Empiricists[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5, 11(2): 733-747.
[3]Lee C M C. Accounting-based valuation: Impact on business practices and research[J]. Accounting horizons, 1999, 13(4): 413-425.
[4]Penman S H. Return to fundamental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 Finance, 1992, 7(4): 465-483.
[5]Ohlson J A. Earnings, book values, and dividends in equity valuation[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5, 11(2): 661-687.
[6]Feltham G A, Ohlson J A. Valuation and clean surplus accounting for operating and financial activities[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5, 11(2): 689-731.
[7]Feltham G A, Ohlson J A. Uncertainty resolution and the theory of depreciation measurement[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6: 209-234.
[8]Prienreich.Annual survey of economic theory: the theory of depreciation.Econometrica: Journal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 1938, 6:219-241.
[9]Ohlson J A. Positive (zero) NPV projects and the behavior of residual earnings[J].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 2003, 30(1-2): 7-16.
[10]Dechow P M, Hutton A P, Sloan R G.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the residual income valuation model[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9, 26(1): 1-34.
[11]Myers J N. Implementing residual income valuation with linear information dynamics[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9, 74(1): 1-28.
[12]Hand J R M, Landsman W R. The pricing of dividends in equity valua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 2005, 32(3-4): 435-469.
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内涵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体系主要是指由评价指标体系制订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评价原则和评价组织等所组成的整体。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一般可分为:单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一个具体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如对海尔集团,联想集团等;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某一行业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进行评价,如对汽车行业,纺织行业等;区域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某一个地区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如一个市、一个省或一个国家等。
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和区域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是建立在单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基础之上的。
二、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不断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信息资源的过程。或者更确切地说,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由局部到全局、由内部到外部、由战术层次到战略层次不断深化的过程,其建设过程应该包括计划、实施、评估和改进四个环节。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评价,是从企业引进信息技术的目的和战略出发,考察信息技术应用给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的影响。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1)检查企业信息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及时发现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总结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三、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内容
1.信息设备的装备情况
企业信息设备的装备情况,是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最基本的内容。如计算机、多媒体、传真机和电话等信息设备的装备,局域网、互联网的建设情况。
2.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从功能上,考察管理系统的功能在多大程度和多大范围上得到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从性能上,涉及技术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易维护性和用户界面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评价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的过程中,要遵循动态性原则层次性原则。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进展,企业不断应用新的信息技术,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要随之进行调整。而且,评估指标要有重点,分层次,以确保评价的质量。
3.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要靠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支持,否则再先进的信息系统也毫无意义。可见,在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中必须要十分重视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情况的评价。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可以评价信息系统的利用程度和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在评价中可以从挖潜能力、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共享方面、数据库的开发等方面进行评估。
4.信息化人才开发
人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参与者。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员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是进一步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这方面,可以从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数、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和员工参与信息化的程度等方面来评定。
5.信息化组织和控制
对企业信息化组织和控制是基于信息化的深入,员工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信息化规划、组织和控制机制,同时,也必然伴随着有关信息化方面的政策、制度和标准的制定过程。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总是依托于某一类型的组织结构,信息技术能使信息方便、高效的存储、使用、修改、积累和传播,从而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发生由量到质的改善提供可能。
6.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评价
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可使用比率算法,差额算法进行评价。
(1)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比率算法:
式中:QE为企业信息化收益;QC为企业信息化成本。
(2)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差额算法:
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EX1=QE-QC
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
1.企业信息化信息设备装备指标
(1)信息设备单项装备率。邮政装备率,企业用于邮政间接投资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电话装备率,企业用于电话装机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传真机装备率,企业用于传真机购置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计算机装备率,企业用于购置计算机的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多媒体装备率,企业用于多媒体购置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电子信箱装备率,企业用于电子信箱投建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网络装备率,企业投建网络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国际互联网装备率,企业投建国际互联网站(点)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
(2)信息设备综合装备率。通过这一重要指标全面反映各种信息设备综合装备的程度,它等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与企业全部设备投资总额之比。
(3)信息设备装备提高率。这是动态反映信息设备装备率提高的速度指标。它有信息设备单项装备提高率和信息设备综合装备提高率两个指标。
2.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指标
(1)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的范围。如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生产管理、物料管理、客户管理等。
(2)信息系统的性能指标:①信息系统的总体水平:系统的总体结构、地域与网络的规模、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等。②信息系统功能的范围与层次:功能的多少与难易程度、对应管理层次的高低等。③信息系统的质量指标:系统的可使用性,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适应性,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的可维护性等。
(3)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4)信息系统文档的完备性。
3.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指标
包括:①每人使用互联网的字节数;②每人图书、报纸、杂志的总印张数;③人均电话通话次数;④人均传真次数;⑤购买数据库的数目;⑥开发数据库的数目;⑦数据库信息总量。
4.信息化人才开发指标
包括:①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②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结构比例;③企业用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和培训的经费;④企业用于吸引信息技术人才的专项资金数量;⑤企业用于奖励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专项资金数量。
5.企业信息化组织和控制指标
包括:①信息化方面的方针和政策;②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和标准;③企业CIO体制实施情况;④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效果;⑤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情况;⑥企业信息系统维护和运行管理的质量;⑦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的质量;⑨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的水平等等。
6.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指标
(1)直接经济效益的有关指标:①信息化的投资额:包括信息系统硬件、软件的购置、安装,应用系统的开发或购置所投入的资金。②信息系统运行费用:包括消耗性材料费用、系统投资折旧费及硬件日常维护费等。③信息系统运行新增的效益:主要反映在成本降低、库存积压减少、流动资金周转加快与占用额减少、销售利润增加及人力减少等方面。④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为通过新增效益,逐步收回投入的资金所需的时间,它也是反映信息系统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
(2)间接经济效益的有关指标:①对组织为适应环境所作的结构、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的变革会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一般无法用其他方法实现。②能显著地改善企业形象,对外可提高客户对企业的信任程度,对内可提高全体员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③可使管理人员获得许多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方法,进而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拓宽思路,进入学习与掌握新知识的良性循环。④系统信息的共享与交互使部门之间、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更紧密,这可加强他们的协作精神,提高企业的凝聚力。⑤对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定额与标准、计量与代码等的基础管理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基他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条件。⑥应用系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提高了管理者决策的自信心和准确度。
五、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方法
1.企业信息化指数的测算方法
综合评价分析法的基本评价模型,通常多采用简单线性加权法:
式中,Pi为第i个评价指标无纲化处理后的值;W i为Pi的权重;EII(EnterpriseInformatization Index)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值。
2.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提高率
它是动态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速度的指标。一般有两种方法:
(1)环比法。即本年度企业信息化指数与上年企业信息化指数之差,及与上年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的比率。
式中:叫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
(2)基比法。①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总提高率:
式中: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总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为基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②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年均提高率:
式中: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总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平均提高率;为基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N为l,2,3,…,N一l,N。
六、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组织
组织也是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结果,因此,在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组织的工作。
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内涵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体系主要是指由评价指标体系制订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评价原则和评价组织等所组成的整体。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一般可分为:单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一个具体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如对海尔集团,联想集团等;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某一行业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进行评价,如对汽车行业,纺织行业等;区域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某一个地区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如一个市、一个省或一个国家等。
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和区域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是建立在单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基础之上的。
二、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不断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信息资源的过程。或者更确切地说,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由局部到全局、由内部到外部、由战术层次到战略层次不断深化的过程,其建设过程应该包括计划、实施、评估和改进四个环节。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评价,是从企业引进信息技术的目的和战略出发,考察信息技术应用给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的影响。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1)检查企业信息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及时发现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总结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三、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内容
1.信息设备的装备情况
企业信息设备的装备情况,是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最基本的内容。如计算机、多媒体、传真机和电话等信息设备的装备,局域网、互联网的建设情况。
2.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从功能上,考察管理系统的功能在多大程度和多大范围上得到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从性能上,涉及技术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易维护性和用户界面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评价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的过程中,要遵循动态性原则层次性原则。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进展,企业不断应用新的信息技术,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要随之进行调整。而且,评估指标要有重点,分层次,以确保评价的质量。
3.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要靠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支持,否则再先进的信息系统也毫无意义。可见,在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中必须要十分重视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情况的评价。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可以评价信息系统的利用程度和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在评价中可以从挖潜能力、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共享方面、数据库的开发等方面进行评估。
4.信息化人才开发
人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参与者。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员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是进一步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这方面,可以从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数、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和员工参与信息化的程度等方面来评定。
5.信息化组织和控制
对企业信息化组织和控制是基于信息化的深入,员工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信息化规划、组织和控制机制,同时,也必然伴随着有关信息化方面的政策、制度和标准的制定过程。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总是依托于某一类型的组织结构,信息技术能使信息方便、高效的存储、使用、修改、积累和传播,从而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发生由量到质的改善提供可能。
6.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评价
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可使用比率算法,差额算法进行评价。
(1)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比率算法:
式中:QE为企业信息化收益;QC为企业信息化成本。
(2)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差额算法:
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EX1=QE-QC
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
1.企业信息化信息设备装备指标
(1)信息设备单项装备率。邮政装备率,企业用于邮政间接投资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电话装备率,企业用于电话装机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传真机装备率,企业用于传真机购置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计算机装备率,企业用于购置计算机的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多媒体装备率,企业用于多媒体购置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电子信箱装备率,企业用于电子信箱投建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网络装备率,企业投建网络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国际互联网装备率,企业投建国际互联网站(点)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
(2)信息设备综合装备率。通过这一重要指标全面反映各种信息设备综合装备的程度,它等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与企业全部设备投资总额之比。
(3)信息设备装备提高率。这是动态反映信息设备装备率提高的速度指标。它有信息设备单项装备提高率和信息设备综合装备提高率两个指标。
2.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指标
(1)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的范围。如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生产管理、物料管理、客户管理等。
(2)信息系统的性能指标:①信息系统的总体水平:系统的总体结构、地域与网络的规模、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等。②信息系统功能的范围与层次:功能的多少与难易程度、对应管理层次的高低等。③信息系统的质量指标:系统的可使用性,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适应性,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的可维护性等。
(3)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4)信息系统文档的完备性。
3.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指标
包括:①每人使用互联网的字节数;②每人图书、报纸、杂志的总印张数;③人均电话通话次数;④人均传真次数;⑤购买数据库的数目;⑥开发数据库的数目;⑦数据库信息总量。
4.信息化人才开发指标
包括:①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②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结构比例;③企业用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和培训的经费;④企业用于吸引信息技术人才的专项资金数量;⑤企业用于奖励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专项资金数量。
5.企业信息化组织和控制指标
包括:①信息化方面的方针和政策;②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和标准;③企业CIO体制实施情况;④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效果;⑤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情况;⑥企业信息系统维护和运行管理的质量;⑦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的质量;⑨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的水平等等。
6.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指标
(1)直接经济效益的有关指标:①信息化的投资额:包括信息系统硬件、软件的购置、安装,应用系统的开发或购置所投入的资金。②信息系统运行费用:包括消耗性材料费用、系统投资折旧费及硬件日常维护费等。③信息系统运行新增的效益:主要反映在成本降低、库存积压减少、流动资金周转加快与占用额减少、销售利润增加及人力减少等方面。④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为通过新增效益,逐步收回投入的资金所需的时间,它也是反映信息系统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
(2)间接经济效益的有关指标:①对组织为适应环境所作的结构、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的变革会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一般无法用其他方法实现。②能显著地改善企业形象,对外可提高客户对企业的信任程度,对内可提高全体员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③可使管理人员获得许多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方法,进而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拓宽思路,进入学习与掌握新知识的良性循环。④系统信息的共享与交互使部门之间、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更紧密,这可加强他们的协作精神,提高企业的凝聚力。⑤对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定额与标准、计量与代码等的基础管理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基他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条件。⑥应用系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提高了管理者决策的自信心和准确度。
五、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方法
1.企业信息化指数的测算方法
综合评价分析法的基本评价模型,通常多采用简单线性加权法:
式中,Pi为第i个评价指标无纲化处理后的值;Wi为Pi的权重;EII(EnterpriseInformatizationIndex)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值。
2.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提高率
它是动态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速度的指标。一般有两种方法:
(1)环比法。即本年度企业信息化指数与上年企业信息化指数之差,及与上年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的比率。
式中:叫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
(2)基比法。①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总提高率:
式中: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总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为基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②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年均提高率:
式中: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总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平均提高率;为基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N为l,2,3,…,N一l,N。
六、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组织
组织也是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结果,因此,在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组织的工作。
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具有以下内涵:(本文以制造行业的企业为研究背景,如没有特殊说明,下文中“企业”专指“制造业企业”,“企业信息化”是指“制造业企业信息化”)
信息化的范围涉及企业各个方面: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销售等。信息化的内容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建设信息化系统、开发信息和知识资源、调整或重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这三个方面主要内容可以简称为技术、信息和管理。其中,技术是工具和条件,信息是基础,管理是动力和归宿。信息化的本质是在制造企业的各个环节,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利用,提高人和设施的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决策质量、加快对外部变化的反应,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服务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信息化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对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存储、处理、传递和利用的能力及水平,为企业各项活动服务;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
由上述分析可知,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不同于其他形式信息化的特点,表现出特有的复杂性:
1.1企业的信息资源复杂
随着供应链管理、动态联盟等理论和方法在企业的应用,制造业企业不仅要开发和利用企业内部的信息,而且要开发和利用供应链合作企业的信息。
1.2业务过程的组成环节众多,过程复杂且易变性强
制造过程往往需要经过众多的处理环节,涉及复杂的事务。而且,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先进的制造工艺以及营销模式都会使制造企业的业务过程发生改变。另外,企业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必然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业务过程。
1.3信息化实施阻力大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尤其需要对企业业务过程和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往往涉及企业各级各类人员、信息化实施人员等众多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的协调,实施阻力较大。
1.4信息化实施周期长
由于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复杂性使得企业实施信息化的主要手段——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周期比较长。
2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确定企业在信息化方面已发展到有效果的程度,即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分析企业的现状,得出企业信息化发展所具备的各种条件,进而判断企业适合利用何种信息技术来建设企业信息化,构建一套企业信息化指导实施方案。因此,要对一个企业的信息化成熟度进行评价,需要一套有系统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系统分析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本节构建了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指标体系。
2.1指标选取原则
选取指标要做到科学性、合理性和全面性,应当遵从如下原则:
目的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使企业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所处位置,选择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可行性——设计的指标要容易采集,便于操作,尽可能避免有重复的指标,简化统计。
可比性——保证选择指标口径的一致性,便于横向、纵向比较。只有比较才能发现方案的优势和劣势所在,然后进行相应改进。
动态性——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技术、实践的发展,企业信息化方案当然也要作出相应的改进。所以,评价指标体系要反映出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的变化,并作调整。
全面性——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尽可能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比较,防止片面性。比如:要考虑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企业中信息设备的拥有量及技术含量、设备的利用效率和信息流的通畅以及企业信息化化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2.2指标体系构建
综上所述,在充分考虑制造业企业的内涵、特点和信息化发展的前提下,依据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含业务流程合理程度、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水平三大块内容,这三大块作为指标体系的三个一级指标,每一块均有对应的二级指标。如左图所示。
3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3.1业务流程合理程度
业务流程对制造业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业务流程的清晰化、标准化、连续化深刻影响着制造企业的发展,是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实施的基础。业务流程合理度可以从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两方面来衡量。管理制度描述业务流程在企业内的重视程度以及是如何考核的,可以用信息化重视度、管理层合理度和考核程度来进行度量。信息化重视度反映了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和信息化战略落实情况,管理层合理度反映企业在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的职责合理分配,而考核程度反映定性、定量地全面考核岗位承担工作的程度。
3.2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企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发挥信息资源作用的必要前提。因此,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进行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的重要标准。本文遴选了计算机硬件及内部局域网建设、企业接入互联网情况、网站建设水平三个方面作为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衡量指标。其中网站建设水平可由网站建设情况、主机托管情况、网站服务水平、网站更新情况四个次级指标来反映。
3.3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水平
总的来看,企业信息化人才应是具有一定的经济分析能力、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能力,掌握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信息系统规划、管理能力,信息资源获取和利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远而且非做不可的重要任务,所以晚做不如早做。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人才的缺失是各个企业所面临的非常尖锐的问题。一方面是居高不下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是就业难题不时困扰着从事高校就业管理的老师。这两方面的问题看似矛盾,却深刻体现着人才培养中的不和谐。因此,我们不但要认真研究这两方面的问题,继续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技术人才,还要拓展思路,研究就业的广度和深度,逐渐解决这两方面的矛盾,为企业信息化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才环境,同时保证人才的物尽其用。
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及其特点
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的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这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企业信息化系统中的技术、管理、生产制造以及基础设施等内容的规划实施,管理和应用维护;第二,还要根据技术的发展,市场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整改重组等。
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及其特点。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不断更新的、快速发展的领域,是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和工学(以信息技术为主)融合形成的综合性、复合型专业领域。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必须得到管理学、经济学和工学的合力支撑。这就使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具有了一些新的特征,即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第一个特征:实践性。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教学与实践,更多地要求培养学生实际运用信息技术的相关操作技能,同时还要有经济意识和管理能力。强调通过应用实践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服务于信息化在企业的实际应用。
第二个特征是交叉融合与协同性。在当代,学科之间的传统界限越来越模糊,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综合越来越成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和研究活动的创新领域,研究活动正从以学科为导向转向以问题为导向。企业信息化正是由管理学、经济学、工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交叉融合的专业领域,涉及计算机、信息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法律等专业的知识。企业信息化的出现和发展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真正实现了多学科专业在系统目标上达成统一,共同围绕系统建设而运行的,各专业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密切配合、协同发展,确保系统的良性运转的融合。
第三个特征是动态性。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企业信息化理论与应用也经历着不断变革、淘汰、更新和创新,而企业信息化又会对企业进行本质性改造,会对市场环境进行结构性改造。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可以全面持久地影响和改造传统经济和网络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形成。上述变化和改造,必然引发企业信息化的理论体系、知识结构、人才培养目标等都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和不断探索中。
第四个特征是开放性。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是一个既宽又广的领域,它将具有相关性的学科专业和不同研究方向,融合、吸纳、移植和综合进来,在同一领域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方法和手段的探讨。目前无论是从实践上还是理论研究上,企业信息化都处于探索的阶段,这些决定了企业信息化一方面在知识体系和理论构成上要不断吸纳新的内容;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定位往往受外界影响,是不断变化的。
准确把握影响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成效的因素
笔者根据上述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特点,深入分析和了解企业及信息技术在企业应用的发展动态,并设计相应课程以使学生适应企业需求。
遵循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时,要做到课程能全面、准确地体现学科本质内涵和结构,同时又能随着学科的发展变化而动态更新。
把握时代特点,选准突破口。企业信息化中中间层次的人才是最难培养的,对于我国的教育体系来说,本科院校的学生是企业人才战略中留得住、用得上的主要力量,是企业信息化中人才战略的难点和重点。
合理利用教学主体的优势资源。在这里,既包括学校的基础资源因素,又包括学生价值取向因素;既要考虑本校的优势与目标市场定位,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个性等因素,实施综合教育以及多元化教育。
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依据信息技术引发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活动内容及规律的变革,重新规划课程体系结构,并注重最新信息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内容的充实。
面向企业需求,调整培养目标定位
在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上要面向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实际,不能拘泥于原有专业设置的限制,在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方面,对专业和学科进行整合。对本科教育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革,以企业信息化的人才战略为基点,确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其他各相关的专业,也要根据实际需要放宽专业要求,加重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并且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其能够高瞻远瞩,成为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中坚力量。积极探索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按企业需求不断调整生态位,以信息集成的实现方法、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为主线建立横向有机联系。对于企业信息化的中间层次人才,可以根据其知识结构的不同特性,进行面向企业信息化方向进行有侧重的培养和教育,使这种专业更有利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这里应强调的是培养目标的针对性,而不是注重学生的广泛适应性。
课程体系创新,打破知识孤岛壁垒
培养合格的中间层次企业信息化人才,重点是重建专业建课程体系,并以分化专业的培养方向、采用宽口径的专业设置为基础,并增加专业的柔性和灵活性,避免专业的刚性,以创新的精神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改革,最终实现学科集成。
构建双线索课程体系结构。第一条把业务流程作为主线索,全面推进企业信息化;第二条线索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面向技术支持。两条线索有机结合,服务于企业信息化应用。
整合学科资源,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将不同学科的课程按目标相关程度组合在一起,形成教学模块。教学模块之内的课程间具有较强的耦合性,强化各课程间的相互关联,是当时还可以模糊各课程之间的界限,围绕着企业的应用进行课程的融合。
第一,能够节约企业成本。
信息化标准体系中涵盖有三大应用系统以及很多业务模块,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构建与实施相应的标准,可以解决原有信息系统中的各类问题,提升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效率,很大程度上节约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煤炭企业构建信息化标准体系,可将企业日常经营中形成的相关数据信息有效地集成在一起,实现办公效率提高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实际的办公成本;因为信息化标准所具备的规范作用,在进行新系统开发的初、后期阶段则无需实施较大的变动与更改,如此一来,尽可能实现开发新系统所需时间与人力的节约,降低企业相关费用成本。
第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增加。
在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化标准能够提供一定的服务支持,保障企业信息化系统业务协同、系统互通、信息安全、信息共享等等内容的顺利实现,夯实企业运营基础,促进企业经济消息获得迅猛提升。
所以,大力推动构建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是保障企业信息化工作高质高效、高水平实施的关键基础,十分必要。
二、构建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的相关思路
一般来说,煤炭企业的信息化标准指的是建设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当中,针对设计系统流程以及开发、信息代码、信息分类、数据接口等等内容,制定颁布实施一系列具体标准,确保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统一化、协调化,力求实现企业信息化构建与执行获得最大效益。
第一,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具体内容。
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的内容涵盖有管理流程及专业实务处理标准、数据元与元数据标准、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规范数据库的建立、报表格式与系统界面规范以及应用系统设计与实施规范等方面。
管理信息化:通过建立本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0A)、决策支持系统(DSS)、专家系统(ES)等和Intranet,提高信息资源的获取,利用效能,增强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
构建高度集成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构建Intemet/Extranet平台,为实现信息资源利用的自动化和电子商务奠定基础。
实现员工信息化水平的优化提升:搞好职工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职T 的计算机应用技能,通过科普宣传,开展全员信息化教育,提高信息化意识。
第二,构建信息化标准体系所需遵循的原则。
系统性:煤炭企业构建的信息化标准体系需具备分明的层次与清晰的结构,形成各个层次以及类别标准相互间均可实现促进补充的有机整体。
完整性:针对现代企业的信息化标准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趋向进行准确了解与把握,在构建企业信息化标准的进程中保障体系的全面完整性。
突出要点:在将信息系统工程充分结合起来的基础上,把建设企业信息化中重点关注的信息安全以及信息资源、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等等标准作为主要突破口,实施标准体系构建,力求实现点面结合,共同推进建设积极发展。
维护动态化: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其需求量不断增加与变化,为了顺应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要求,需从动态化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更新与维护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
第三,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框架。
框架图
在充分结合煤炭企业信息化标相关内容以及概念的基础上,制定出以上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第四,规划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构建。
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构建的五个阶段:
调研阶段
理论分析阶段
标准及规范的制定
整合方案的设计
审查培训阶段
一、绪论
乡镇企业是我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乡镇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信息化社会和时代的到来,受乡镇企业本身和外部条件的束缚,乡镇企业的信息化问题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本文着重关注了乡镇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主张从教育入手逐步解决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各种问题,重点研究了乡镇企业中关于信息化内容的继续教育内容和形式,以推动乡镇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二、乡镇企业信息化及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对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大力度的扶植举措,目前,乡镇企业中基本都引入或采用了一些信息化的技术和管理软件等。作者通过调查走访的形式对锦州市部分乡镇企业进行了信息化的走访。走访中发现几乎所有乡镇企业都使用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并配备了相应的互联网系统。同时,财务信息化软件如金蝶的财务系统和会计信息化系统已成为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构成。但乡镇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认识程度不足,信息化程度低,缺乏有经验或专业的信息化人员,乡镇企业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化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杜娟等在“关于推进乡镇企业信息化问题的思考”中指出了合理化信息开发方式,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重点培养信息化人员等建议。在走访中作者发现乡镇企业信息化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乡镇企业的在岗人员信息化相关专业知识往往局限于在大中专院校的学习积累,只有少量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还有很多人员则完全是自己摸索着学习,信息化的知识和技能严重匮乏。而目前受管理者的意识影响和企业资金的问题,乡镇企业的企业培训形同虚设。在走访中75%以上的人员没有接受过企业的信息化相关培训。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乡镇企业的信息化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现有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中只有大力开展信息化继续教育,才能提高现有企业的信息化意识和员工的信息化技能水平,最大限度的提高乡镇企业现有的信息化率,进一步推进其信息化的未来发展。
三、乡镇企业信息化培训内容
1.信息化基础培训
信息化基础培训包括两个部分:围绕计算机的使用展开的计算机基本技能培训和企业信息化课程培训。计算机基本技能培训: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可开展是以计算机的应用为基础,企业和员工需要使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参与到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中,熟练的使用计算机成为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和基础技能。其具体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和日常维护,计算机网络功能的使用,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日常多媒体(图像、音频和视频等)信息的编辑和应用等。企业信息化课程培训:企业信息化课程培训是一个广泛的基础概念型培训,其目标是提高整个乡镇企业的信息化意识,针对企业的管理者和相关企业员工,了解企业信息化的意义、方针、内容、实施方法、风险规避和发展趋势。其具体内容包括:乡镇企业信息化概述、常见信息化系统、信息化系统实施、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案例分析等。
2.专业化培训
专业化培训是针对乡镇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展开的,基于所从事专业管理职能的信息专业化培训。依据所从事工作管理职能,专业化信息培训包括:销售与市场信息化培训,和生产相关的生产线、生产流程等生产信息化培训、包括采购、收货、库存控制和发放等管理活动的物资供应信息化培训,财务和会计信息化培训、包括人员录用、培训、考核、工资和聘用等业务的人事信息化培训,以高层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信息化培训,信息化处理系统培训。
3.个性化定制培训
个性化定制培训以乡镇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切入点,针对性的,以解决实际信息化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目标的培训。如针对企业新近信息化设备进行的使用培训等。
四、乡镇企业信息化培训形式
乡镇企业信息化继续教育培训形式比较灵活多样,借鉴已有的企业培训形式,结合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网络通信技术,目前乡镇企业信息化继续教育形式主要包括:企业短期集中培训,小范围实战培训,基于网络平台的在线培训和学习交流社区等。企业短期集中培训是乡镇企业信息化继续教育的基本形式。其内容多为广泛系较强的基础性内容培训,主要问题是需要再用乡镇企业的生产时间或员工休息时间。其实针对提高整个企业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基础技能极为重要;小范围实战培训具有一定或较强的针对性,是开着专业化信息培训和针对性信息化培训的主要载体;基于网络平台的在线培训是近几年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其包括大型的在线课程、基于信息共享的丰富的教学资料及网络交互平台等内容,由于其具有不限时间、不限空间、接入方便、免费学习以及内容个性化定制等优势深受在职工作人员的欢迎,是主要的自我学习模式;学习交流社区是在乡镇企业内部开放交流学习的场所,并配以专业的指导人员,是一个自由的可交流环境,更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五、结论
信息化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如何在企业中进行信息化建设一直以来都是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经过长足的发展,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积累了很多经验,ERP系统实施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乡镇企业所面临的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如何解决是乡镇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教育是发展的基础,可以看到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虽然面临严峻的资金问题,但信息化的意识、信息化的普及程度和信息化的利用率更是制约乡镇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根本,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能依靠在乡镇企业大力开展信息化的教育来解决。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乡镇企业信息化继续教育问题,分析了乡镇企业信息化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本研究势必会对乡镇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春青.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1):16-19.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增强制造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首要举措,也是当下制造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但不可避免的是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为此,需要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人员以及信息化产品的供应商集思广益,共同完成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防范,为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风险分析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设主要是采用CAD/CAM/CAPP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得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信息化;采用MEP/ERP等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则是为了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科学化,管理流程信息化;采用CMS等、等进行制造企业信息的搜集,逐渐形成集设计、制造以及管理为一体的计算机综合集成制造系统,并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制造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料整合起来,并将其扩展到制造企业外部。从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本质来看,就是实现制造企业各个层面的信息化,使得企业整体运营逐渐高效化、科学化、合理化。由此可见,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个企业信息化的建立,它是一个信息化系统的革新,对制造企业而来,更像是一场信息化革命[1]。然而,对于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而言,虽然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当下企业管理格局的改善,但是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因素,这就要求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除了关注信息化建设之外,还需要对周围的风险源进行及时的侦查,分析风险源的源头,做出最佳的风险处理措施。
(一)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风险。
高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属于高科技的信息化应用,这类信息化技术对于制造企业的管理和信息搜集大有帮助,但是该类型的技术牵扯信息内容过多,是多种综合技术的结合,因此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对于初步建立信息化的制造企业而言,这种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在短时间内难以做到合理化的有效控制,无法预测信息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偶然现象,对于风险的发生不能做到及时的防范,进而给制造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二)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风险。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必然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各种软硬件设备的购买、软件系统和信息支付企业的服务费用等等。除此之外,还涉及一些隐藏费用,例如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后的信息系统应用培训、信息化系统安全维护费用等,致使制造企业耗费大量的资金费用,给企业的资金流转造成阻碍。此外,由于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预算和实际花费资金差距过大,会造成制造企业运营的资金短缺[2]。此外,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后,需要花费几十万或是几百万资金用于整个制造企业信息系统维护和调整,使其满足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需求。
(三)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风险。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之前,由于对信息化的陌生,使得企业管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匮乏,忽略了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风险,导致客户信息资料的泄漏,外来病毒入侵,引发整个信息系统的瘫痪。
二、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风险防范措施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防范措施的应用是信息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它对于制造企业信息化系统安全运营大有裨益。此外,加强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防范,还能减少因风险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3]。以下则是笔者结合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风险因素,在查阅多方资料后总结出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风险防范措施。
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必然离不开多项技术的综合应用。对于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而言,其应用的信息化技术都是按照信息系统建设的总规划,按部就班的采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因而,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防范中,需要根据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目标和阶段性计划,找准技术的切入点,按照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层次,进行风险防范。
(二)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防范措施。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因素的发生,必然造成制造企业的经济损失,治愈资金损失额度大小,则完全取决于制造企业信息化的风险管理。比如,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之处就制定好严密的风险管理计划,并安排管理人员对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进行预算统计和管理。在此基础上,加强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日常监控,一旦发现隐藏风险源及时进行处理解决,降低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额外的风险资金投入[4]。
(三)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安全风险防范。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风险防范,需要从制造企业信息化内部进行管理和风险监测。由于每年制造企业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安全风险维护,基于此,可用这笔资金进行信息化风险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以及日常信息系统的维护当中,一旦发现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风险漏洞,采取防火墙措施,避免客户资料的外泄和外来病毒的入侵。其次,加强客户安全意识的提升,采用邮件形式,告知客户安全操作流程,便于客户的风险防范。
结语
综上所述,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增强制造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首要举措,也是当下制造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以此,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建设规模也日趋大型化发展,而网络信息系统也呈现多样化。此种情况下,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必然存在多处风险,进而影响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基于此,还需要找出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各项风险因素,对其进行系统化的分析评估,进而采取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祝连波,穆好新.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源的识别研究[J].施工技术,2011,40(16):89-91,10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日益紧迫, 我国已有许多企业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实践,但成功率不高,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正确的信息化理念的指导。目前,国内将信息化建设上升到理念高度并对其分析的研究很少。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企业信息化理念的框架,并对框架的各部分内容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有所借鉴。
企业信息化理念是企业信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得到员工普遍认同,体现企业自身个性特征,为保持企业正常运作及长足发展而构建的,反映整个企业明确信息化意识的价值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企业信息化理念的框架,该框架自上而下包括三层:企业信息化最终目的相关理念、企业信息化指导方针相关理念、企业信息化行为规范相关理念。
企业信息化最终目的相关理念分析
企业的根本是追求生存和发展,相应地,能推断出企业信息化的价值是追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进一步,能推断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及建立、保持乃至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一)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及以顾客为中心的环境下,企业要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对商品个性化的需求并做出快速反应,必须具备对信息的快速搜集、处理和利用的能力,这就要借助以IT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借助于信息化,企业能够实现内外网络化,信息顺畅,大企业敏捷化,中小企业也有机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生产和经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其将成为企业正常运转的基本支撑。
(二)建立、保持乃至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根据波特竞争模型,信息化有可能使企业在与竞争力量的对比中改善竞争态势。但如上所述,当信息化成为一般企业的基本支撑时,信息化并不必然能建立、保持乃至改善企业的竞争态势,所以最关键的是要借助于信息化,使企业建立、保持乃至增进其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目的,只有这样,信息化才可能使企业更好地赢得发展。
企业信息化指导方针相关理念分析
企业信息化应有助于企业利用资源,构建和发展资源禀赋能力、组织结构能力、环境制度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五个层次的能力。在内部,考虑价格和成本、质量、品牌、差异化、服务等直接方面及管理、技术、人力资本、创新、企业文化等间接方面;在外部,考虑政府政策、市场结构、产业因素、外部联盟等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在核心价值观、组织与管理、知识与技能、软件与硬件等层面构建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此,企业信息化应该在整体及各阶段都有正确的方针指导。企业信息化包括企业战略、信息化战略、业务流程改进、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选型、信息系统实施与工程监理、信息系统审计等阶段。企业信息化指导方针的相关理念可概括如下:
(一)依据企业战略制订信息化战略
依据企业战略制订信息化战略,并与业务相融合,严格需求分析,按其结果开发或选型信息化战略,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但企业信息化应有助于企业战略的实现,因此,信息化战略应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清楚地描述企业信息化如何支持企业战略、信息化战略目标、远景等。相应地,信息化也不能脱离业务,而应融入各业务过程,支持业务战略的实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建立、保持乃至增进企业的竞争优势,赢得其发展。由此可知,需求是信息化的起点,应严格进行需求分析;企业在进行信息系统规划时,应支持以需求为中心,严格执行信息化战略;并按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开发或选型。
(二)明确企业信息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由于资源的限制、信息化本身的难度、企业内外的变化以及企业信息化的目的等原因,应把企业信息化视作一个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构建和发展企业竞争力的持续过程。可以说,信息化没有终点,企业信息化各阶段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因此,只有充分把握企业信息化是一个过程的内涵,才能指导信息化建设并解决期间出现的各类问题。由此,企业信息化建设应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以应用和效益来驱动,选准突破口,循序渐进,逐步优化。
(三)要以企业的管理改革和业务流程优化为支撑
企业信息化的主要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效益,提高竞争力,建立、保持乃至增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对企业现行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并进行业务流程优化、合理化,变局部优化为整体优化。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通常对流程从有无效率、是否合理的角度进行审视,先对企业的关键业务流程进行彻底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信息化实施的需要,实施持续过程改进,一般会取得相对平稳的进展。
(四)信息及知识的共享
信息及知识的共享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且企业信息化应逐步由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迈进。信息是组织或结构化的数据,而知识是信息的应用,它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了一种最重要的资源,对知识本身及其过程进行管理成为必然,知识管理应运而生。知识管理是将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及使用共享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使之增强组织绩效并形成竞争优势的管理活动过程,它通过与企业业务及战略的结合对知识的社会化、外部化、综合化、内在化等活动的管理,实现知识的交流共享,进而实现知识的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它是信息管理的延伸,而信息管理是其基础。因此,企业信息化应进行信息资源规划,通过内外集成实现信息共享;应进行知识管理,实现知识共享,并更好地实现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利用。企业信息化应逐步由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迈进,这更有助于实现信息化的目的。
(五)企业信息化的主体是应用商自身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身的局限性,都是整个社会企业网络里的一个模块,在信息化过程中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借助于外力,如IT资源、管理咨询和信息系统实施等。但由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可以看出,无论是第三方管理咨询公司,还是软硬件提供商,所有的外部力量都不能充当企业信息化的主体,真正的主体只能是应用商自身,应用商一定要全力参与,毕竟信息化的成败于应用商影响最为深远。应用商应该在内外力量的使用之间取一个平衡点,把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部分自身建设,把不重要的部分外包出去,并对利用的外部力量进行管理和控制。
(六)信息化软件应与企业匹配
如果信息化软件由外部厂商提供,那么,一方面,企业应改变自身去适应软件,以便利用蕴含在软件中的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改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软件需要按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特别是企业应该保留那些能保持甚至增进企业竞争优势的部分。
(七)良好的基础管理及设计实施方法
基础管理对企业信息化具有重要作用。就实施方法而言,应有具备指导意义的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为企业信息化提供有效的可操作设计方法,并提供一套适合企业建模和分析的软件工具,从而保证企业信息化工程的高效实施。
(八)遵循相应的技术标准
从技术层次上讲,企业信息化系统可以分为支撑技术、基础技术、使能技术、综合技术四个层次。相关支撑技术直接影响企业信息化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是实施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相关基础技术包括企业建模技术、集成技术、工作流技术、可视化技术、协同技术等,在方法、模型和工具上为解决具体问题提供基础,作用十分重要;相关使能技术是一些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关键共性技术,常用的有CAD、CAE、CAM、CAPP、CEM、SRM、ERP、MES、SCM、PDM等;相关综合技术主要包括PLM、CC、ERPⅡ集成平台等,其中包含了各种新的管理思想,在前三层技术的支持下,结合实际需求,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信息化中的不同问题。上述四方面相辅相承,有机地构成企业信息化的技术体系,与这些技术相对应的标准按照一定的层次关系组成了企业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遵循这些标准,可以加快信息化进程,提高信息化绩效,并加强内外集成。
企业信息化行为规范相关理念分析
信息化理念是企业对各个岗位在各个时期的具体信息化目标与要求的高度概括,能不断地对企业的各个岗位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具体信息化目标和要求作出详尽的解释,通过这种解释,让员工不断明确对各个岗位在不同时期的信息化目标与要求,推动企业始终如一地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发展。这就产生了企业的信息化行为规范理念。
一方面,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规划、实施、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业务和信息系统一体化等过程;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规范化也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即基础工作规范化、数据规范化、业务规范化及信息处理流程规范化。所以,企业应该在相应的法律、政策的约束和指导下,具体联系企业信息化的全过程及各方面,建立自己的信息化政策和制度,制订信息化工作准则和工作规程,以此来规范和约束并逐渐内化为企业各类人员的自觉目标和行为。
结论
本文参考企业理念,提出了信息化理念的框架,该框架自上而下包括三层:企业信息化最终目的相关理念、企业信息化指导方针相关理念、企业信息化行为规范相关理念,并对各部分进行了分析。首先,根据企业的根本是追求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推断出企业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及建立和保持乃至增进企业的竞争优势;然后,根据企业信息化的核心理念及企业信息化的各阶段,推断出信息化理念的第二个层次,包括要求依据企业战略制订信息化战略并与业务相融合等理念内容;最后,联系企业信息化的各阶段及各方面,推断出信息化理念的第三个层次,包括建立自己的信息化政策和制度,制订信息化工作准则和工作规程,以此来规范和约束并逐渐内化为企业各类人员的自觉目标和行为。
参考文献:
1.李莉.企业理念影响企业竞争力[J].企业活力,2003(12)
2.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虚拟制造:信息时代的制造模式[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3.杨静宗.如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李巍.企业信息化浅析[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4(3)
5.吴文钊.信息化战略思维系列之三—“IT黑洞”存在吗[J].企业管理,2004(3)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企业信息化包括市场营销信息化,办公管理自动化、信息化,事务处理自动化、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产品设计信息化等内容,每个企业根据自身管理经营方式的不同,选择自己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市场营销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通讯设备为企业营销服务,市场营销信息化作为现在较为高效的营销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企业应用。企业如果想提高核心竞争力,使自己的企业在当代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主要应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几个方面:
1、加强企业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网络信息系统是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企业信息网络系统是以企业局域网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应用现代计算机科技将局域网改造成内联网和外联网,建好基础信息网络系统有利于企业其他方面的信息化建设。
2、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有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我们要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对各种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现在大多数企业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信息化广泛采用电子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强自身服务质量,达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最初目的。
4、对员工加强信息化水平教育,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方面,应对员工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员工信息素质,普及员工信息知识储备等能力的培养。
二、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我国,一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存在着各种衔接断层问题,比如组织结构的断层、信息对接的断层和复合人才的断层等,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各方面的投入不均匀而造成内部信息分享流通不畅。
2、在我国,很多企业并没有完全掌握甚至不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企业信息化发展不够或不完善,欠缺长远考虑,有些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上,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看不到长远利益,这使得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缓慢,无法持续高速发展。
3、很多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不抓重点或脱离实际不知做什么,还有的企业不能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手段,企业需求才是根本。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盲目追求一些东西,对洋货迷信、系统功能求大求全,不适合本企业的实际,使所建企业信息化系统与自身业务流程、管理大相径庭,造成极大的浪费,实施后毫无成效。
三、企业信息化中的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是信息化应用衍生的产物,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这个系统能够利用以前的数据对未来做出预测,有利于企业做出更好的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采集传输加工,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四部分:EDPS部分、分析部分、决策部分、数据库部分。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实质是企业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层次,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管理信息系统的任务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处理,确定信息处理过程的标准化,优化配置各种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为主体是人,主要完成信息处理任务,数据信息成为系统运作的驱动力。
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从我国企业发展现状来看,影响企业发展的速度主要原因是管理企业管理人员的理念、人才、购买能力、基础条件等几个方面,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涉及面广,多方位的工程,而且不同企业要根据自身灵活调整,根据企业本身特点,对职工开展信息化教育,开发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集成化信息系统。主要加强以下几点:
1.增强企业决策者信息化意识,培养信息化人才。企业要了解信息化实质,并按照信息化要求对传统的模式进行调整,要通过各种措施不断加强企业员工的认识,首先提高企业领导的信息化意识,管理者带动员工。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将思想统一到信息化建设上来。
2.改革机构,保证资金投入。企业要想进行信息化改革,就要对机构进行改革,通过组织改革,保证信息数据等传输顺畅,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基础环节。另外要保证资金投入,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很多领导只看到短期资金大量投入没有看到长远利益,所以中断资金投入,造成信息化建设断层,这种企业必将会被经济社会淘汰。
3.建立企业信息主管制度。信息化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应有专门的部门和专业的人员来从事或分担这项工作。因此,企业应当设有CIO(ChiefInformationOfficer)职位,把他当作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保证CIO有充分的行政权力,能负责信息技术机构与其它部门的协调与配合,负责企业信息化工作,直接领导企业的网络信息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等与信息化有关的部门。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设主要是采用CAD/CAM/CAPP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得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信息化;采用MEP/ERP等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则是为了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科学化,管理流程信息化;采用CMS等、等进行制造企业信息的搜集,逐渐形成集设计、制造以及管理为一体的计算机综合集成制造系统,并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制造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料整合起来,并将其扩展到制造企业外部。从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本质来看,就是实现制造企业各个层面的信息化,使得企业整体运营逐渐高效化、科学化、合理化。由此可见,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个企业信息化的建立,它是一个信息化系统的革新,对制造企业而来,更像是一场信息化革命[1]。然而,对于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而言,虽然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当下企业管理格局的改善,但是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因素,这就要求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除了关注信息化建设之外,还需要对周围的风险源进行及时的侦查,分析风险源的源头,做出最佳的风险处理措施。
(一)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风险。高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属于高科技的信息化应用,这类信息化技术对于制造企业的管理和信息搜集大有帮助,但是该类型的技术牵扯信息内容过多,是多种综合技术的结合,因此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对于初步建立信息化的制造企业而言,这种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在短时间内难以做到合理化的有效控制,无法预测信息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偶然现象,对于风险的发生不能做到及时的防范,进而给制造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二)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风险。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必然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各种软硬件设备的购买、软件系统和信息支付企业的服务费用等等。除此之外,还涉及一些隐藏费用,例如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后的信息系统应用培训、信息化系统安全维护费用等,致使制造企业耗费大量的资金费用,给企业的资金流转造成阻碍。此外,由于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预算和实际花费资金差距过大,会造成制造企业运营的资金短缺[2]。此外,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后,需要花费几十万或是几百万资金用于整个制造企业信息系统维护和调整,使其满足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需求。
(三)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风险。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之前,由于对信息化的陌生,使得企业管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匮乏,忽略了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风险,导致客户信息资料的泄漏,外来病毒入侵,引发整个信息系统的瘫痪。
二、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风险防范措施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防范措施的应用是信息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它对于制造企业信息化系统安全运营大有裨益。此外,加强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防范,还能减少因风险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3]。以下则是笔者结合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风险因素,在查阅多方资料后总结出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风险防范措施。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必然离不开多项技术的综合应用。对于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而言,其应用的信息化技术都是按照信息系统建设的总规划,按部就班的采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因而,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防范中,需要根据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目标和阶段性计划,找准技术的切入点,按照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层次,进行风险防范。
(二)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防范措施。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因素的发生,必然造成制造企业的经济损失,治愈资金损失额度大小,则完全取决于制造企业信息化的风险管理。比如,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之处就制定好严密的风险管理计划,并安排管理人员对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进行预算统计和管理。在此基础上,加强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日常监控,一旦发现隐藏风险源及时进行处理解决,降低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额外的风险资金投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