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0 15:23: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安全心理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民航安全心理学》;人为差错;课程设计要素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148-02
一、引言
航空运行系统本身具有层次复杂、技术密集的特点,飞行运行环境瞬息万变,“人”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国内外航空事故统计表明,“人”的因素一直是引发航空事故与不安全事件的重要因素,占事故致因的80%以上[1,2]。“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因素是人为因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航空从业人员的心理特征、心理健康与安全绩效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安全心理学”是研究人在劳动过程中伴随生产工具、机器设备、工作环境、作业人员之间关系而产生的安全需要、安全意识及其反应行动等心理特征和活动的一门科学[3,4]。由定义可见,“安全心理学”的研究应用对于改善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至关重要。正是由于操作者的心理对于航空运行安全的重要性,国内外大部分航空类院校开设了航空安全相关心理学课程。典型的航空安全相关心理学课程包括《航空中的人为因素》、《航空安全心理学》和《飞行人因与机组资源管理》等。然而,作为中国航空人才的摇篮,在中国航空大学(简称中航大)本科生的教育中,除了安全工程专业外的其他各专业,都尚未开设具有航空特色的安全心理学课程。
因此,本文以《航空安全心理学》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该课程开发建设的必要性,并根据应用心理学的特点,讨论建设该课程的定位、目标、内容和评价方法。
二、《航空安全心理学》内涵
按照心理学研究的层次差异,研究者采用不同的视角,可以将心理学学科体系划分为不同的分支和领域,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从基础和应用两个角度进行划分。应用心理学关注于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在各种实际领域的应用,显然,《航空安全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领域的分支。《航空安全心理学》又有别于一般的应用心理学范畴,一方面,其强调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解决航空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其又涉及到航空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因此,《航空安全心理学》的内涵是研究航空这一行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各关键岗位中的“人”造成意外事故、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规律,并从心理的角度提出预防措施。航空生产运行过程围绕飞机展开,根据飞机的生命周期进行。航空业的生产过程涉及飞机设计、制造、流通、使用、维修、报废等多个环节,其中涉及到的影响航空安全运行的关键岗位包括飞机设计制造、飞机驾驶、空中交通管理、机场地面服务和飞机维修等,每个关键岗位中的“人”都和安全紧密相关,“人”的心理既是整个航空运行系统中应变能力最强、最灵活的因素,也是最不稳定、最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干扰、最难以标准化的因素[5]。可以说,“人”的心理因素貫穿机的全寿命周期,由心理因素所导致的航空事故和事件屡见不鲜,特别是飞行机组因素占到事故致因的60%左右[6]。
三、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航空的安全运行离不开对关键岗位中“人”的心理规律进行学习与研究,只有对飞行、管制、机务、乘务等特殊工作群体的感知、注意、信息处理、判断决策有清晰、深入的研究和认识,提升准航空从业者的自我心理意识,从而培养出航空合格的从业者,以便在日后的日常工作中防患于未然。开设该课程有以下两方面的现实必要性:(1)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中航大学生毕业之后,80%进入航空业工作,成为飞行机组人员、空管人员、机务人员、飞机设计制造工程师和地勤人员,可以说他们的工作行为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航空业的安全水平。这些毕业生在学生阶段是否掌握了基本的安全心理学知识、是否建立了基本的安全生产意识,这对他们将来在工作岗位能否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至关重要。该课程是通过研究航空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伴随生产工具、机器设备、工作环境、作业人员之间关系而产生的安全需要、安全意识及其反应行动等心理活动的一门科学,为学生全方面地认识自我、认识行业、认识航空安全的心理活动提供了基础平台。(2)塑造学生安全健康的心理品质。学习该课程,除了有利于促进对航空安全心理学普遍适用性的认识,有利于增强航空安全心理研究的基本能力,还便于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实验态度,从而形成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通过对国内外航空安全生产特点及人为事故的案例进行分析,以史为鉴,梳理出高强度、高压力工作环境下的心理隐患,使学生能够了解个人情绪与情感心理对航空安全的影响,了解个性与航空安全的关系,掌握导致人为差错的心理因素,从而便于帮助学生将来在航空关键岗位塑造和保持安全、健康的心理品质。
四、《航空安全心理学》课程设计要素分析
1.课程定位。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建议学生修习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并掌握《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同时,由于本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对其他专业技术知识学习的掌控,因此,可以将该课程设计为航空类学生的公共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开设时间为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在学生选课时,不局限于专业自然班,鼓励交叉专业组成课程班级,这一方面有利于交叉知识对创新的培养,另一方面有利于对航空安全生产形成链条性思维。
2.课程目标。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航空安全心理学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国内外航空安全心理学的发展现状,熟悉国内外航空生产过程中由于心理原因造成的不安全事件,并掌握分析该类事件的方法,学会从特殊职业对从业人员心理品质要求的角度出发,整体理解“人—机—环境”相互依存下维护飞行机组人员、管理人员、机务维修人员等的身心健康,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性,为更好地从事航空业奠定基础。
3.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指的是各门学科定的事实、原理、观点和问题,以及处理他们的方式。课程设计过程中,课程内容的选择一直是个核心问题。因此,课程内容在选择和组织时,除了要考虑到与课程目标的相关性之外,还要考虑内容的有效性与科学性,这对学习者与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关系到它们能否为学习者所接受,以及是否与学校的基本任务相一致等问题[7]。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化的处理方式,针对不同的从业人员、心理学学习和应用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模块,其中围绕飞行、管制和机务主要包括五个模块:①航空安全心理学基础知识模块。本模块的主要知识包括航空安全心理学概述、航空安全心理与伦理问题及对策、安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作业行为的神经与心理机制、心理过程与航空安全等。②飞行员的心理因素与安全。本模块主要知识包括飞行技能的形成与掌握、飞行中的视、听觉及前庭觉问题、飞行空间定向与定向障碍、飞行人员的应激及其管理、飞行人员的判断与决策、飞行中的情境意识、飞行员注意分配等。③管制员的心理因素与安全。本模块主要知识包括影响空管人为差错发生的原因、管制员工作负荷与疲劳、管制员的注意分配优化、空管人为差错的预防措施等。④机务维修人员的心理因素与安全。本模块的主要知识包括影响机务维修人为差错发生的原因、维修人员的疲劳风险监测、机务维修人为差错的预防措施等。⑤航空事故/事件后的心理救援。本模块的主要知识包括空难后心理救援的基本程序、事故后心理救援的基本方法、心理救援的技巧、空闹事件中乘客心理疏导、航班延误中的心理危机救援等。
五、结语
综上所述,航空运行各关键岗位中人员的心理因素和安全紧密相关。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中航大现有的航空安全心理相关课程设置存在普及性差、重点不突出、未成体系化的缺点,针对此情况提出了开发建设《航空安全心理学》课程的建议,并从课程的定位、目标、内容、评价和课例方面进行了分析,该课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塑造安全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栗牧怀,李敬.民用航空人为因素研究及应用[R].北京:中国工程院航空工程科技论坛学术报告会报告文集,2002.
[2]Harris,D.Theinfluenceofhumanfactorsonoperationalefficiency[J].AircraftEngineeringandAerospaceTechnology,2006,78(1):20-25.
[3]栗继祖.安全心理学[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4]郑林科,张乃禄.安全心理学[M].西安电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
[5]霍志勤.航空安全中人的因素刍论[J].中国民用航空,2008,(02):33-35.
1.1.1主要仪器
2010年科室引进美国强生全自动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分析仪,包括主机、计算机、条码扫描器、标签打印机。
1.2软件
1.2.1输血管理系统
2011年引进安全输血质量管理智能化软件系统(以下简称为系统),为重庆图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产品。该系统与全自动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分析仪、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和临床合理用血评估与评价系统(TOP-A)实行链接。
1.2.2HIS
实现了临床电子病历、电子申请和护士执行医嘱、打印标签和输血申请单等。
1.2.3检验科
LIS可实现对输血患者相关信息与实验室检测数据的综合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输血决策。
1.2.4TOP-A
该软件为重庆图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产品。主要是对各个临床用血科室的合理用血进行评估和评价,并对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追踪调查。
2输血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
2.1血液制品信息管理
2.1.1血液制品出、入库管理
2.1.1.1血液的入库、出库
血袋入库、出库均运用条形码扫描,取消了人工操作。
2.1.1.2献血员血型管理
血液入库后,系统可打印标签,血袋号信息传入全自动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分析仪,并对献血员标本进行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结果自动传回系统,方便配血时查询。
2.1.1.3库存预警和报废
系统对有效期将近血液提前预警,对过期血液提示进行报废,系统自动锁定该血液制品不能进行配血和发血操作。
2.2血液标本管理
血液标本的采集、运送和签收,即护士站打印的标本标签必须与输血申请单一致,以保障标本的准确性,标本送到输血科后,工作人员对标本进行扫描、签收,系统自动从HIS获取信息,建立患者的输血相关信息。
2.3电子配血
血液在系统内呈现等待、出库、过期3种状态,对符合电子配血条件者,系统根据库存血量,显示献血者列表,为患者选择合适血液,确认信息,完成电子配血工作流程。
2.4阻止功能
系统能够阻止不相容血液的发放,电子配血要求患者必须至少有2次不同时间的标本,并且2次ABO/RhD血型鉴定结果必须相符。
2.5信息查询、统计
系统可进行输血前检查统计、用血分类汇总、输血反应统计和报废统计等,并对患者血型、用血情况、用血费用进行查询。
2.6合理用血评估
系统自动对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包括用血量、成分血输注比率、输血适应证,以及是否有输血前评估、输血过程记录、输血后评价等。
3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效果评价
传统的输血相容性试验大多为人工操作、环节多、记录多,易造成人为误差,出现医疗差错。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体现了以下优势:对患者标本信息和血袋信息的采集全部采用条形码扫描,减少了手工操作,降低了人为差错。血袋号的管理是医院与血站实现血液应用数据管理共享的唯一标志,通过这一标志可保持从入库到出库信息的准确性。对献血员标本进行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抗筛结果阳性者,不能进行配血,系统会自动阻止。抗筛结果阳性的血液制品应退回血站,献血员血型及抗筛检测为临床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血液制品。系统将ABO/RhD血型鉴定及抗筛结果自动添加到患者的基本信息栏,临床医生在写输血申请时可在系统中调用患者信息,不需要填写血型,可有效防止信息的书写错误,保证了临床用血安全。系统的库存预警,可以使临床科室更灵活地运用血液资源,有效减少了血液制品的过期和报废。而且过期血液几乎为零,使血液储藏管理更加合理。本院从2011年开始实施电子配血,对患者和献血员实行血型鉴定和抗筛检测,并对需要输血的患者以及手术备血的患者进行2次血型鉴定,为保证临床用血安全起到了保障作用。由于人为因素造成患者2次血型鉴定不符者已有18例,系统及时进行了阻止,有效杜绝了严重差错事故发生。电子配血减少了输血需求,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输血科工作人员通过TOP-A系统,能及时对临床医生的输血申请以及患者输血指征进行评估,做到血液的合理使用。
4讨论
本院于2004年开始运用输血管理系统,2011年作者将输血科管理系统重新升级换代并与LIS、HIS实行链接。2014年1月与TOP-A系统链接,实现了患者基本信息、各种检验结果以及用血记录和费用记录等信息的互通,使系统更加完善。该系统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呈现出较多的优势。根据管理要求和业务分工,系统设置了多种操作权限,既保证了网络信息安全,又做到了工作中差错事故的可追溯。自科室运用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后,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工作流程更加合理,可直接查阅患者的电子病历和各种检验结果,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血起到很大的作用。由于各种记录的查询和统计变得更加容易,不仅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服务,也极大地方便了科研资料的收集和总结。输血科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查询患者姓名、住院号、血型以及在本院输血治疗的全过程,也可以从血液条码查询每一袋血制品的去向,为司法举证提供详细证据。在输血治疗中,因为医疗司法或回顾调查等原因,数据资料的历史记录和追索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医生通过系统可以获取患者的输血及检验信息,及时了解病情,掌握患者的临床动态,决策输血,评估输血疗效等,使临床输血更加科学、合理。输血科通过合理用血评估系统分析全院各用血科室用血情况,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实现输血质量的持续改进。科室根据三甲医院的要求,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建立了临床用血评价和公示制度,定期将全院临床各科用血情况进行公示,并上报医务科作为科室输血质量目标考核指标。医院质控科不定期对临床科室进行合理用血督查,并将结果纳入科室综合目标管理和医师业务考核评定中,说明合理用血评估系统的应用对指导和监管临床合理、科学用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085-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因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念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和程序,反映了课程设计者与实施者对待教学的态度,并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1]
交通心理学是研究交通运输系统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现代社会中工程技术与人因学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2]通过系统地学习交通心理学课程,学生能够掌握交通环境中人、车、路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在交通过程中,驾驶员、行人、乘客的心理变化规律,从而掌握驾驶员心理选拔的技术和交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并能具体应用到汽车驾驶、驾驶员培训、交通管理等工作领域。
一、交通心理学的课程特色
(一)立足学术前沿
交通心理学的研究始于1913年,德国工业心理学家Münsterberg开展的电车驾驶员和船员的胜任特征研究。经过100余年的发展,在研究问题方面,从最开始只关注单一的驾驶疲劳问题,到目前从驾驶员的年龄、经验、性别、危险知觉、警觉、决策、情绪、驾驶风格等多个角度、多种因素考察驾驶过程中人的因素对驾驶安全、运输效率的影响。近期,还有研究者开始关注交通文化方面的问题,例如不同文化氛围中驾驶员违规行为、礼让行为及车语使用等方面的差异。[3]在研究方法方面,从最开始单一使用量表法、反应时法,到目前综合使用驾驶模拟器(或实车测试)联合脑电测量法、眼动测量法及生理多导仪全面系统考察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行为指标和生理指标。[4]
由于交通心理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教学内容立足学术前沿。既要融合工业心理学、人类工效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又要注重应用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应包括:影响驾驶安全的生理及环境因素、驾驶员视知觉、驾驶员注意、驾驶员危险知觉、驾驶决策、驾驶员情绪、驾驶员人格、驾驶员培训及教育等。讲授内容要厘清汽车驾驶员安全心理学的研究源流,以近5年的大量实证研究资料为坚实基础,力图向学生反映汽车驾驶员安全心理学的最新进展。
(二)课程体系严谨
根据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促进学习迁移、促进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并可以提高学习兴趣。[5]为了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发展,交通心理学课程体系必须系统而严谨。汽车驾驶员安全心理学是一门研究驾驶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交通事故都不会是单一因素造成的,涉及到驾驶员特质(年龄、性别、驾驶经验、驾驶员状态、操作熟练性、人格)、路况复杂程度(交通条件、天气条件、路况、乘客数量和类型、车仓的人体工效学设计、车速)、分心干扰、驾驶员的文明素质、交通文化氛围等多种因素的动态调节。[6]该课程应向学生全面系统阐述驾驶员在驾驶汽车过程中的感知、注意、决策、情绪、驾驶行为风格等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形成严密的知识体系。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只有当知识体系以网络化的形式内化于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学生才能把知识作为主体经验加以迁移和应用,以科学的眼光,对交通事故的成因进行人、车、路和环境综合分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提出事故预防策略。
(三)注重联系实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经验,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7]高校课堂教学,更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交通心理学》课程本身就是一门与现实交通生活非常贴近的应用心理学学科。国际应用心理学协会第13分会即为“交通和交通运输心理学分会”(Division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Psychology)。如果我们把“应用”理解为严格利用程序来解决实际利益问题,那么应该指出,应用科学应符合三大标准:实用、迅速和方便。其具体要求如下:应用科学处理的是特殊、具体的问题,它的研究对象比基础科学的研究对象更为明确;应用科学最后得到的结果一般并不广泛扩散;应用科学仍然像基础科学一样应该适应实际情况和接受检验的可能性,应用科学比基础科学更容易接受实践的检验。
着眼于特殊情境的研究工作通常被认为是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涉及的是根本性问题,总的原则或理论。应用研究直接用来回答现实某一具体问题有关的疑问。而交通心理学恰恰具备现实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实证性和实效性特点,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实际。集合大量事故案例分析,从问题出发,展开理论阐释。并在每章之后,结合相关实证研究,针对人、车、路、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传授学生如何制定预防和干预交通事故的方案。
二、交通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
(一)依托团队建设,开发教学资源
《交通心理学》是一门新课,即要求教学体系严谨,立足学术前沿,但是教学资源积累薄弱。迫切需要开发教材、演示文稿、教学案例、实践项目等教学资源。针对这一问题,有研究者提出:要想把某一门课程培育好、建设好,需要充分调动教师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集体的力量与智慧。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系统开放化、成员团队化、连环互动化(师生、师师、生生可以实现连环互动)。它是以学生的培养为主线、以课程的逻辑联系为纽带、以教师团队合作为支撑、以质量效益为抓手、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的新型课程建设模式。[8]
因此,主讲教师应建立《交通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团队。例如,可由一名经验丰富的主讲教师,带领多名年轻教师和研究生组建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在教学过程中,会向学生渗透最前沿的科学知识,让学生获得专业化的学习指导。团队一方面对课程进行系统研究,明确教学内容和课程之间内容衔接关系,另一方面,以课程教学大纲为蓝本,结合承担完成的其他各类交通心理学课题,进行案例规范化处理,并将其形成教学范本引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中,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全员参与教学组织活动,这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团队成员科研能力和项目研发水平,开发大量交通心理学教学资源,而且有利于将专业人才培养的精髓――团队合作精神灌输到课堂教学中。
(二)完善课程内容,扩充知识体系
《交通心理学》课程要求立足学术前沿,课程体系严谨,理论联系实践。国内外驾驶员安全心理的研究迅猛发展,新的研究手段以及新的研究领域层出不穷,为了紧跟学术前沿,还要不断搜集新的研究内容,特别以往教学发现,由于大学生驾驶经验少,案例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瓦根舍因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为标准,选择典型案例和关键问题,通过讲授和探讨,带动学生理解普遍性的理论知识、从而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教学团队需要不断根据新的研究进展,扩充课程内容,结合丰富案例,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理论,扩充学生的知识体系。
(三)丰富组织形式,提升学习兴趣
《交通心理学》课程如果尝试使用团队教学模式,就需要改变原有的课堂组织形式,依托教学团队的力量开展教学活动。课程有一名主讲教师,贯穿整个学年教学进程,由他介绍交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历史及研究任务等基础知识,同时,他负责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日历,安排教学团队成员到课堂授课。这一组织形式并不是简单的轮流上课,所安排的教师一定是熟悉该章节,或正在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人。授课人可以将交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融入到自己具体的研究中去,给学生全面展开该领域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和应用成果,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带给学生最新的前沿知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对某一领域形成全面、深入的了解,将基础知识及时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和研究领域。这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而且这也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训练了逻辑思维,培养了科研视角,深刻领悟团队精神,培养创新意识。
(四)更新方法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交通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单靠书本知识和教师讲授很难给学生直观认识,例如,关于驾驶员危险知觉、驾驶员视盲、驾驶员分心等领域的课程内容,需要依托形象生动的案例分析。由于驾驶本身是一种动态过程,一种操作行为,因此,文字说明和图片演示都不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兴趣。但是,又不能让每一名学生都进入驾驶室进行演练。因此,需要找到新的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学效果。此次课程改革将尝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搜集典型的交通事故视频影像资料,通过特殊的视频剪辑软件,将网络视频、已有的行车记录仪影像进行剪辑,萃取最典型的片段,在课堂演示并辅之以案例分析。并结合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掌握交通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做到学用结合。
(五)结合实践项目,培养创新精神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基于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即把学习置于有意义的比较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旨在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从而掌握科学知识,形成问题解决技能,培养自主创新精神。[10]还有研究者提出,研究性教学在高校的实现方式是项目式教学,是以研究项目为核心重组知识体系和重构教学组织形式。[11]
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更深入地了解交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课程改革可以结合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开放交通心理实验室,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驾驶模拟器研究和眼动研究,在科研实践中训练学生的应用技能。并由此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学业绩效评价标准的做法,而是要求学生期末时上交一份实验报告或科技论文,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王文静.中国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学为导向”综合型课堂教学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18-24.
[2]常若松.汽车驾驶员安全心理学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2.
[3]Atchley P,Shi J,Yamamoto T.Cultural foundations of safety culture:A comparison of traffic safety culture in China,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Traffic Psychology and Behaviour,2014,(26),Part B:317-325.
[4]马锦飞,常若松,陈晓晨,等.音乐对驾驶警觉的影响及其理论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4,(05):782-790.
[5]布鲁纳.教育过程[Z].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65.
[6]马锦飞,常若松,陈晓晨.认知分心对驾驶安全的影响及调节因素[J].人类工效学,2014,(01):92-95.
[7]姚恩全,李作奎.高等学校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嵌入模式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J].教育科学,2009,(06):47-50.
[8]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03):139-141.
[9]段华洽,王朔柏.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高校本科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04):35-37.
[10]罗三桂.现代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06):11-13.
[11]周光礼,姜嘉乐.研究性学习:本科教学改革的主导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20):40-42.
Traffic Psychology Teaching Model Reform Research for Universities
CHANG Ruo-song,MA Jin-fei
安全疏散是指着火建筑物的人员要在火灾发展到威胁人员安全之前到达安全区域。人员疏散和火灾发展同时沿着一条时间线不可逆进行,保证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的关键是“必需安全疏散时间”(RSET)必须小于“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在实际火灾疏散过程中,安全疏散所需时间中开始疏散所需时间是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的因素,而人的行为又受到内在心理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住宅建筑内的居民在火灾情况下的行为反应有必要进行仔细的研究。
1 家庭火灾时居民的行为模式
1.1 火灾时家庭行为分析
家庭是依靠亲情关系而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家庭成员由于血缘上的关系,并且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凝聚力较强。当面对危险时,家庭成员一般会选择共同承担。
发生火灾时,惊慌、恐惧情绪是影响安全疏散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成员也会惊慌、恐惧,但是他们彼此之间互相信任、互相鼓励和互相帮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火灾所造成的恐慌。根据Latane的社会影响理论[1](Social impact theory),可以建立家庭成员面对恐慌时反应模式图,如图1.1示。
假设火灾对一个家庭造成的恐慌情绪为P,该家庭共有i个成员,这样火灾所造成的恐慌P就被家庭这个小团体中的i个成员所分担,也就是火灾所造成的恐慌对家庭成员的影响要小于对单个个体所造成的影响。依据安全心理学的原理,面对火灾时,家庭成员清楚彼此间的状况,在心里都会想着如何保证其它家庭成员的安全,彼此鼓励、帮助。这样能充分调动家庭成员的主观能动性,缓解家庭成员的恐慌心理,有利于帮助居民进行安全疏散。
1.2火灾时家庭疏散流程
家庭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群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紧密和持久的,当一个家庭的某一成员面临困境时,家庭的其他成员往往会竭尽全力的予以帮助。住宅建筑发生火灾时,居民不顾家人而独自逃跑的可能性较小。当一个人先发现火灾时,若其它家庭成员由于某种原因还未意识到发生火灾时,他或她首先会告知家人火情,当所有家庭成员都聚集在一起后,他们会一起逃生。本文将家庭成员在火灾情况下等待、聚集、帮助的现象称之为家庭行为。家庭成员面临火灾进行疏散时包括聚集和疏散两个阶段,如图1.2所示:
2家庭火灾行为模式对疏散时间的影响
2.1 家庭疏散时间图
人员疏散时间一般包括火灾被探测到的时间,火灾自动报警启动时间,人员反应的时间和人员在通道上的疏散时间[2]。
在实际的火灾过程中,疏散时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它受火源位置、报警设备可靠性、消防管理水平、人员分布特点、待疏散人员的工作状态、人员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人员之间相互的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影响[3]。探测时间、报警时间根据系统的响应时间可以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而人员反应时间与人的主观意识有很大的关系,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很难明确的进行定量分析。特别是对于家庭这样凝聚力很强的群体,即使是面对火灾这样的危险场景,家庭成员也会不离不弃,所以在火灾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居民返回、等待、聚集的现象。结合对家庭行为的具体分析,为了突出家庭疏散时的特点,将ORSET模型进行简化得到家庭疏散时间图:
其中准备应对火灾所需时间和聚集等待所需时间随机性较强,难以量化。家庭行为的复杂性导致了家庭疏散时间的不确定性。
2.2 家庭火灾疏散模型
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尽可能客观的反应紧急条件下人员疏散的特殊行为,我们应用前人提出的人员疏散二维元胞自动机随机模型进行疏散模拟。该模型在本质上是一种离散的社会力模型[4],是在人员疏散元胞自动机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火灾对人的影响后而得到的适合研究火灾中人员疏散的扩展模型,着重研究人员个体行为对整个疏散过程的影响。针对人员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疏散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特殊心理和行为:从众心理和行为、小群体现象、亲情行为等进行了元胞自动机模拟[5]。
在对亲情行为的模拟过程中,选择了家庭成员数目2-5个的四个家庭(为方便分析,左上、右上、左下、右下房间分别为房间1, 2, 3, 4)。通过二维元胞自动机随机模型模拟发现这几个家庭在疏散过程中总是先尽力相聚在一起再进行疏散,出现了现实疏散中普遍存在的“返回”、“等待”等现象。
如图2.2所示。房间1, 3中的小群体成员分别为5个、2个,它们各有一个成员初始时刻在房间外面,而在模拟中看到了“返回”房间的现象,他们直到与各自亲人走到一起才开始一起往房间出口移动;房间2和4中小群体成员人数分别是4个、3个,靠近出口的人员则采取“等待”亲人的办法,亦和亲人聚集到一起后再进行疏散。模型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的智能性,合理的再现了实际疏散中的常见现象。当不存在亲情行为时疏散时间为279时间步。当存在亲情行为时,疏散时间为327时间步。这说明亲情行为给整个疏散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结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家庭成员间的凝聚力可以缓解火灾危险对人员造成的恐慌,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种凝聚力的存在,使得家庭成员在火灾危险情况下还会出现返回、等待、聚集的现象,从而耽误了宝贵的疏散时间,给整个疏散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虽然家庭行为会给安全疏散造成不利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不同于火灾情况下由于空间、时间上的原因临时聚集而成的群体对疏散过程的影响,因为家庭成员间的凝聚力远远强于一般性群体,家庭成员在疏散过程中的互助、互让也是一般性群体所达不到的。
3小结
火灾中的人员疏散涉及到人与人、建筑、环境三者的复杂关系。本文着重分析了火灾时人的行为规律。通过火灾时人的群集现象引伸出家庭行为,并着重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火灾时的家庭行为。在此基础上,分析发现火灾时居民的疏散行为不同于其它环境下的人员疏散,居民在逃生时一般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成员在逃生时包括聚集和疏散两个阶段。然后,定性的探讨了家庭行为对火灾时人员疏散时间的影响,尽管家庭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人员疏散,但是也有其积极的方面。
参考文献
[1] (美)泰勒(Taylor),(美)佩普劳(Peplau), (美)希尔斯(Sears)著;谢晓非等译. 社会心理学(第十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P315-316
[2] 田玉敏. 火灾中人员反应时间的分布对疏散时间影响的研究[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05, 24(5): 53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