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6 09:32: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多媒体通信专业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提高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在高校通信专业教学中,不仅仅是简单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有关通信技术的实际操作,有了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教师可以将课堂上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幻灯片形式进行播放,并且在讲解新知识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主探讨所要学的知识,让学生自主发现学习中遇到的重点及难点。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也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探索能力。例如,在学习“通信系统的分类”时,教师先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搜索,然后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的需要,将所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然后将其以电子课件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在讲解有关通信系统分类的知识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主探索所要学习的知识,然后再详细对不同形式的分类进行深入分析。
2.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加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在高校通信专业的教学课堂中,有了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注入,教师可以借助控制机随时更换屏幕上的课件,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清晰地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新鲜感,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高校通信专业课程的积极性。与通信专业教材上的文字相比,屏幕上的课件更具有生动性,这在无形中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跃元素,从而也营造了活跃和更吸引人的课堂气氛。例如,在讲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课件上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将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图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在学生面前,先对每一个组成部分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总结出各组成部分间的衔接关系,同时,屏幕上可以出现每个部分的相对应的图片,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各部分的特征,从而更加清晰的认识从信息采集—信息处理—输出模块的整个过程。
3.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在高校通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实现了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化。通信专业教材与网络上呈现的内容相比,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多媒体呈现的通信专业知识不仅具有多样化而且赋有创新化。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也应适时灌输学生新颖的学习方法,并引导学生善于自我探索和创新,要敢于挑战新事物和接受新事物,以便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信号与线性系统”这一章节时,教师应先讲解信号与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认识“傅里叶级数”,并适时运用创新的思维探索“傅里叶变换”的相关知识,这在无形中就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4.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促进学生间相互协作在应用多媒体设备的通信专业的教学课堂中,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简单的说教,更重要的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一个更富成效的课堂环境,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促使课堂良好气氛的形成。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应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课堂的实践中,并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相互交流、探讨的平台,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同时也促进了学生间相互协作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幅度调制器和解调器的实现”时,教师先对幅度调制器的知识讲解,关于“幅度调制器和解调器的实现”的分析,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对此进行探讨,由于不同学生的观点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能力。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通信专业教学应用中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更新,多媒体教学在高校通信专业中的应用,不仅符合了时代的发展需要,同时也提高了通信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可见,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和重要性。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现了通信专业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多媒体教学在通信专业课程教学应用时,教师可以先进行资料搜索,然后将有用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最终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直接参考课件上的内容进行课程讲解,并且对于课件上出现的错误也可以及时修改,整个流程不仅便利而且简捷,可见,多媒体教学不仅给课堂提供了丰富的知识量,同时也节省了教师整理板书的时间。在以往的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浪费在板书的整理和设计上,并且修改的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和麻烦。因此说,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2.实现了通信专业课堂教学手段的丰富性在高校通信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改变了教师传统的纸张教案,教学内容不仅仅只有文字,还包括生动的画面(静态和动态)和声音,可见,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都由单一化趋向于多样化,这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关于实际操作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直接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的认识到实际操作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由于多媒体软件不仅涵盖大量的知识资源,而且它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形式也是多样性的,这些都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量,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环节的流程。
3.提高了通信专业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多媒体软件呈现的通信专业知识,不仅知识点丰富,而且题型也足够新颖,并且都符合通信专业课程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可以搜索研究成果较前沿、并且贴近实际生活的通信专业知识。与生活衔接的通信专业知识,不仅具有一定的生动性,而且也便于学生对通信专业知识的理解。在传统的通信专业课堂中,教师只是对通信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这样,不仅削弱了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同是也给课堂营造了枯燥、乏味的气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见,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通信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在无形中提高了通信专业课堂教学的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109
1 引言
多媒体通信网络是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互相渗透的产物,它将存在于广电通信、传统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传统行业独立发展的隔阂逐渐打破,是通信、计算机以及电视产业的一个新突破。在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的引领下,所形成的多媒体通信网络实现了对相关信息的综合、采集、处理、传输和存储,实现网络内点对点的通信。该种通信方式与传统的通信技术相比,它所运用的通信技术是数字通信技术的多媒体通信技术,有效地将存在于通信、计算机和电视之间的距离缩短,借助于通信网络的分布特性、计算机的互通能力以及电视网络的真实性融合起来,为大众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2 SIP协议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属于IETF所制定的基于IP应用层的一种控制协议。因为SIP是基于纯文本的信令协议,能够对接入网络的不同信息通信进行管理。其中,信息通信包括可以是网络中任何设备的通信,诸如视频通信、即时文本通信、协作通信等。该协议在控制过程中并不定义或者直接限制通信业务,网络通信中涉及到的传输、服务质量、通信计费以及通信安全等都是由核心网络和其他协议进行处理的。正是基于该特点,该协议得到了包括微软、Cisco、3GPP等大型企业和标准定制机构的认可。
因为SIP协议属于一种信令控制协议,在构建多媒体通信网络时需要附加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R1P(实时传输协议)等其他多媒体控制协议以及多媒体通信协议。其中,用SIP进行呼叫的建立与维护;SDP则负责媒体协商与控制;RTP负责通信媒体的传送。
3 基于SIP技术的多媒体通信网络工作原理
基于SIP技术的多媒体通信网络中,是将SIP作为一个基础的应用层控制协议。它能够建立、终止和修改多媒体通信服务,而且还能协调对话双方,处理相关的媒体,从而将相应的网络地址获取。与此同时,当在网关之间建立会话时,还能够进行中继,成为多媒体通信协议中运用比较广泛的方式。
在SIP多媒体通信网络当中,通常设置有服务器、注册服务器、重定位服务器等多种功能服务器。这些服务器的所有功能都可以通过一个物理服务器来实现,同时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将之部署在多个服务器上。
其中,注册服务器主要负责通信端点的注册服务,比如名称、ID、服务有效期、地址等。注册中,通信端口首先向注册服务器发送RRQ注册请求,在获得请求后,服务器对相关注册信息进行记录,将信息RCF确认下来,并且将信息发回给该通信端口。注册过程中,可能因为不准确的地址、重复的名称以及共用的ID等因素,会引起注册被服务器拒绝的情况,这时通信端口就会接收到被发回的RRJ信息。
在撤销注册的进程中,自主申请撤销可以被运用在通信端口,类似于注册过程,只要获得服务器的确认,就能够撤销。
而服务器的功能类似于程控交换机功能,大多应用在SIP通信信息的路由完成上。各个SIP的终端在发送请求消息给其上层主控服务器之后,服务器会借助于消息中的用户名、会话信息以及终端域名等来判断其属性。如果是控制域内呼叫,则在查找注册服务器之后,服务器会将终端IP地址定位,目的终端会收到相关请求;若是控制域外呼叫,则将相应的终端服务器搜索出来之后,服务器将呼叫请求转发给它,继而由该服务器进行控制域内的呼叫定位,且将请求信息进行发送。被重新定位的服务器接着依据终端的域名以及用户名等,将具体的IP地址给出来,然后目的终端就会接收到SIP呼叫请求。
4 SIP技术在多媒体网络构建中的应用
4.1 SIP技术在NGN中的应用
NGN是下一代基于IP协议的通信分组网络,其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在核心网络的基础上将多种接入网络融合起来,实现了固定、移动、有线与无线网络的集合。所以,当用户通过各种途径接入网络之后,NGN网络都可以为用户提供丰富、全面的个性化服务。
而在多种网络集成的过程中,SIP技术主要起到一种汇聚式“粘合剂”的作用,其在NGN网络中发挥着核心网络控制协议的作用,对NGN网络的广泛使用具有积极作用。当前,国内很多网络运营商以及设备供应商都着手研发SIP,以有效解决未来软交换的互通。
4.2 SIP技术在3G网络中的应用
因为SIP协议自身具有支持移动通信的能力,因此在应用SIP技术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扩展SIP的终端移动能力,而且还可以将之作为支持个人移动通信,实现会话移动的重要途径。
在对会话移动性支持的过程中,主要应用SIP技术的会话属性,通过合理调整其会话属性以及消息功能的方式得以实现。利用SIP协议,移动会话的发起终端能够从既有的终端将对方终端通信主机的地址信息发送给需要切换的目标终端。同时,还将其将要使用的新终端地址发送给对方终端主机。这样不但可以实现会话的切换,而且还实现了会话带宽、编码方式以及各式的合理调整。
4.3 SIP在Internet中的应用
SIP是典型的文本通信协议,因此其可以被集成到任意一个HTFP网页中,这将有利于SIP迅速推广。当前,Internet中SIP技术的应用相当广泛,例如Microsoft就选择其作为即时通信策略,同时做好在XP、Pocket PC以及MSN中予以应用。同时,该公司还承诺将在未来为用户提供基于SIP的语音、视频呼叫服务。
5 结语
综上所述,未来SIP将能够作为开发人员手中的一种普通API类库,在Internet、NGN、3G网络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伯明,危薇.基于SIP协议的C/S架构在VOIP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12).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应用现状 发展分析
多媒体技术是基于计算机技术作为基础,综合网络、通信、信息处理技术等,将多种形式信息进行集合,形成一种交互式的系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多媒体技术应用过程中,在图像信息处理、音频视频信息处理、通信技术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功能和作用。同时,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呈现出智能化、嵌入化的发展趋势。
1 多媒体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1.1 数据处理技术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图像信息处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对图像进行处理,从而使图像特征更好地满足自身的需要。多媒体技术在图像信息处理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对图像信息进行转换,从而使图像信息的特征符合人们的要求。在进行图像信息处理时,由于图像信息的容量较大,所需要处理的信息批量较大,这给图像信息处理带来了较大的麻烦。多媒体技术在处理过程中,能够对存储容量进行拓展。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处理方面,发挥了较大的功能。视频信息是一种图像动态信息,需要借助于编码技术,对图像信息的播放顺序和播放速率进行把握。多媒体技术凭借着强大的编码功能,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操作。音频信息处理过程中,需要对音频进行数字化处理,利用语音识别功能和语音合成功能,使音频信息能够更好地传递。多媒体技术在这一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能够实现音频的识别和合成,符合音频制作需要。
1.2 计算机多媒体通信技术应用
计算机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利用,更多地侧重于信息传播,从而满足于人们获取信息的实际需要。在多媒体通信技术应用过程中,多媒体技术能够使信息动态化发展,不单单可以实现文字传播、图片传播,还可以实现视频、音频传播,从而使人们对信息进行更好的获取。计算机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相关数据进行较好的处理,通过压缩编码技术,能够降低数据信息对存储空间的占用,使通信包含的信息量扩大,满足人们对信息的获取需要。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通信领域的应用,还实现了信息的同步发展。例如视频聊天,就是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使信息传播同步化发展,借助于网络信息,人们可以实现面对面的聊天。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通信领域的应用,对计算机通信性能予以完善,它实现了信息的效率化发展。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在进行信息制作和信息传播过程中,都可以实时化的发展目标。
除此之外,多媒体技术在医疗事业领域、教育领域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例如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通过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搜集,可以利用图像、影像、视频信息,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在医疗事业领域的应用,通过利用数字成像技术,能够对人体内部运行情况进行把握,寻找病因,更好地解决病状。可以说,多媒体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未来的应用空间较为变得更加广泛。
2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2.1 网络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人类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同时,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多媒体技术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也会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趋势。网络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交流效果,通过信息同步,可以实现“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在学术研究以及问题解决过程中,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事物的可视化,通过对事物的可视化,可以对事物的发展状态进行较好的了解,这就为问题解决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2.2 多媒体智能化、嵌入化发展趋势明显
多媒体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不断地进步,具有较高的智能化、嵌入化发展水平。多媒体技术应用,需要对计算机硬件技术进行把握,通过利用智能芯片,提升人们生活的智能化水平。这一发展目标,就需要对嵌入技术进行利用,并对多媒体技术进行提升,使之与设备的CPU进行结合,从而保证系统的功能得以提升,能够满足实际需要。CPU在设计过程中,融合了更多的逻辑计算,通过设定相应的程序,可以保证设备工作能够按照程序执行,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这样一来,可以降低人工劳动,使多媒体技术的智能化得到大幅度提升。
2.3 虚拟现实技术将得到更好地推广
多媒体技术发展过程中,虚拟现实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注重对现实状况进行模仿,从而满足人们的试验需要。虚拟现实技术使图像呈现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借助于图像呈现技术,可以置身于虚拟场景对现实中无法完成的事情进行感受,增强人们对某一现实的体验效果。虚拟现实技术为人们带来更加逼真的感受,可以在电商、工程试验中进行广泛利用。
3 结束语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效率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将围绕人们的需要,对技术进行不断完善和创新,使其功能和作用得到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郑盛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5):85.
[2]胡尔西代姆・伊米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05):224-225.
[3]白连红,徐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J].通讯世界,2016(15):121-122.
[4]张洁.浅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软件工程师,2015(09):29-30.
作者简介
一、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它的应用面很广,和很多学科和行业都有紧密的联系,也有很多行业和学科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不是简简单单地运用计算机,而是一种专业性的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技术、计算机器件技术和计算机组装技术等内容。
(一)计算机系统技术
计算机系统技术的主要技术是通过依靠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性来使计算机有效运行,它的技术内容主要有系统的结构技术、系统的管理技术、系统的维护技术以及系统的应用技术等。计算机系统的结构技术能解决大量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任务,显著地节省了人力成本,性价比很高;计算机系统的管理技术就是管理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能够有效地提升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和工作效率;计算机的维护技术就是对运行中的计算机进行维护,及时发现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地对计算机的主要的功能程序进行检查,及时地发现系统的功能故障,并且能够进行自我修复;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在这些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特别是在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方面。
(二)计算机器件技术
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安装在计算机上大大小小的电子器件,而先进的器件技术能保证计算机安全可靠地运行。从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原理来讲,计算机是按照一系列复杂的逻辑组成的,而且计算机中的高级逻辑就是通过各种器件来实现的,换句话说就是电子器件技术的发展推动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进步。
(三)计算机组装技术
随着计算及电子器件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组装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计算机组装技术要与计算机电子器件技术保持同步,这样才能促进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二、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发展快,通信产业发展迅速,业务繁多,而且通信技术和通信方法仍在不断地进步和改进。不管任何时期,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不管通信技术如何变化,通信技术永远不变的内容都是高保真地传递信息,也就是说通信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将信息快捷、准确、安全的传递出去。
三、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
(一)计算机通信技术
文本、表格、图像、视频和语音等信息都能够以数据的形式传输,计算机通过传输这些数据,也就实现了计算机通信的目的;如果通信距离近的话,传输数据只需要通过电缆将通信设备的各个端口进行连接,从而达到通信的目的;如果通信距离远的话,传输数据需要运用不同于电缆的媒介,实现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二)信息技术
现在的时代是信息时代,对不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已经成为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必备的能力,现代的信息技术吸取了多种高新技术的优点,在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它的特点。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实现了对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影像等信息数据的获取,与此同时,这项新的技术也会对获取到的信息数据进行及时的分类和专业性的处理,满足各种各样各个类型领域的需求。
(三)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后诞生出的重要技术,它的主要特点是实现小范围内的无线连接,在这个小范围内传输数据不需要耗费太多,而且传输速度快。蓝牙技术虽然传输数据的距离不大,但是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且操作简单,传输数据的效率高。
(四)实时远程通信
计算机通过有线和无线的方式将各个通信终端连成一个网络结构,这样可以扩大信息传输的范围,特别是现在的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弥补有线通信的不足,比如在有线难以通信的区域建立通信网络,从而达到实时远程通信的目的。
(五)多媒体通信技术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主体是多媒体通信设备,控制核心是计算机,通过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达到多媒体信息的采集、整理、储存和传输。传统的通信技术虽然能实现信息数据的快速传输,但是不能实现数据信息传输的实时同步,然而现在的通信在很多场合下都要求信息传输的实时同步,而多媒体通信技术就能满足这个要求,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相关服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比如说远程监控和远程教育等。
(六)数据库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会带来海量的数据传输,这也就使计算机通信技术形成的数据库系统的内容更广、结构更灵活,而且能够整合不同的内容,使数据库里的内容更规则、有序和清晰,从而提高数据管理工作的效率。
四、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会变得更加密切,通信技术的发展会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计算机技术也会促进通信技术的进步,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里,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产生的新技术将使现在的数据传输更加高效、实时、同步,也促进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周艳萍.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技术的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13,27:41+43.
[2]王乐明.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发展[J].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17:1200+1296.
[3]赵书阳. 论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J]. 电子世界,2014,08:148.
引言
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它是专门对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进行高速实时处理的专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具有灵敏、快速、低功耗和可编程等优点,自它问世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现在经常遇见的语音、语言的处理、信号的处理、图像的处理、测量分析等领域,都有DSP技术的身影。DSP芯片采用了哈佛结构,使得数据总线与程序总线分离,相较于传统的处理器采用的冯若依曼结构,指令执行速度更高,性能更好,它的处理速度是目前最快的CPU的10到50倍左右。DSP被誉为信息社会革命的“旗手”,成为计算机、通信、手机等产品的基础器件。
1 DSP技术的应用
DSP技术由于其自身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被很多领域所采用。在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模拟量采集和测量、继电器保护、变电站自动化;数字通讯技术领域:多媒体通信、软件无线电;工业控制领域:超精密机床伺服控制方面、机器人控制;虚拟仪器方面;仪器仪表领域;汽车电子系统等等都有DSP技术的存在。我们重点介绍DSP技术在多媒体通信、仪器仪表和汽车电子系统中的应用。
1.1 DSP技术在多媒体通信的应用
文字、语言、图像、数据等媒体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多媒体。其中视频和音频数据占多媒体数据的绝大部分。对音视频的数字化处理量是非常庞大的,需要先采用先进的压缩编码算法进行压缩处理,大大缩小占用的空间,提高数据传输效率,这样多媒体通信系统才能普遍实现。这就需要在多媒体终端快速处理信息,用户得到良好的体验交互。DSP的出现使其成为了现实,它在语音编码、图像压缩与还原等多媒体通信中得到充分的应用。DSP基本能够实时实现大部分国际标准的语音编码解码算法与协议。DSP技术还大量应用在移动通信的语音压缩和调制解调器中。现代DSP完全有能力实现中、低速的移频键控、相移键控的调制与解调以及正交调幅调制与解调等。
1.2 DSP技术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
仪器仪表行业主要用的是高档单片机,DSP已经开始涉足进来,并且发展迅速,大有取代的趋势。传统的仪器仪表,由于需要数据处理,硬件电路就会很复杂。DSP具有丰富的片内资源,可以大大简化硬件电路,实现仪器仪表的SOC(System On Chip,即片上系统)设计。
测量速度和精度是衡量仪器仪表性能的重要指标,DSP芯片的应用能使这两项指标大大提高。例如TMS320F2810,它具有32位CPU内核,12位A/D转换器、丰富的片内存储器,再加上灵敏的指令系统,为我们提供了开发快速、高精度仪器的平台。
1.3 DSP技术在汽车电子系统中的应用
汽车目前成为了大众商品,汽车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其中汽车电子系统成为汽车发展的重点。汽车里的红外线或毫米波雷达,需要DSP进行分析处理。汽车的防撞系统,需要利用摄像机把外面拍摄的图像数据传给驾驶系统,这就需要DSP来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
2 DSP技术的发展趋势
DSP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向系统集成DSP发展,在一个芯片上集成DSP芯核、MPU芯核、电路单元、专用处理单元和存储单元等。
(2)更多的采用具备多通道、超标量、多处理、多线程、超长指令字等超级哈佛结构将在未来的DSP内核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3)可编程的DSP将逐步取代定式的DSP。生产厂商可以在同一个DSP平台上开发不同类型的产品用来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可编程的DSP也使得用户升级系统更加方便。
(4)更好的性能、更快的运算速度是不变的趋势。
(5)定点DSP将成为主流。浮点DSP的运算精度高、动态范围大,但是成本高,功耗高。而定点DSP器件成本低、功耗低、对存储器的要求也低。目前DSP器件市场80%以上都属于16位定点可编程DSP器件。
(6)FPGA器件配合传统的DSP器件可以处理更多的信道,来达到高速实时处理功能,满足多媒体、无线通信等领域的需要。
(7)DSP与微处理器(MCU)结合起来的双核平台,由于既能进行数据处理,又可以提高智能控制,成为DSP技术发展的新趋势。OMAP是这种双核平台的典型例子,是由TI公司的。
DSP产品在我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众多国内外厂商开始在中国布局。DSP芯片的品种和技术将向着越来越多种类、低功耗、高性能方向发展。
3 结束语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DSP应用在通讯领域、数字影音的产品将越来越普及,使得相关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未来DSP市场竞争将越趋激烈。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DSP技术一定会被更加重视及关注,会为科技的进步带来很大发展。
参考文献
[1]申敏.DSP原理及其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
[2]许伟.DSP应用的结构和发展方向[J].电子技术应用,1999.
欧奠:先进技术带来更多服务
欧美地区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全面开展了卫星多媒体传输技术的研究,90年代开始进入规模商用阶段。1997年,美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启动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牌照申请工作,各公司可以自主申请卫星多媒体专用频段,包括Ka频段、Q/V频段和Ku频段。
进入21世纪后,全球卫星宽带多媒体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欧美发达国家陆续建设了多个卫星宽带多媒体系统.较有代表性的有:麦考通信公司的Teledesic系统、休斯公司的太空之路(Spaceway)系统、欧洲卫星通信组织的Eutelsat系统、欧洲航空局的Artemis卫星系统、EuroSkyway卫星系统、美国Viasat公司的Ka宽带星系统等。
Teledesic系统是由微软公司和麦考通信公司筹建的一个着眼于宽带业务发展的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系统原计划由840颗卫星组成,均匀分布在21个轨道平面上,实际使用后简化到288颗:Teledesic系统的每颗卫星可提供lo万个16kb/s的话音信道,整个系统峰值负荷时,可提供超出100万个同步全双TEl速率的连接。该系统同时支持视频会议、交互式多媒体通信以及双向高速数据业务。Teledesic系统以卫星为通信节点,构建星间交换网络,具备全球覆盖能力,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空间互联网”,但由于其后续投入巨大.投资回报率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休斯公司从2000年起开始研制太空之路(spaceway)卫星宽带多媒体系统,采用分阶段部署的方案。2005年,由休斯公司和波音公司共同研制的太空之路1号(SpacewayF1)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美国直播电视公司DirectTy的首颗Ka频段高清直播卫星,标志着电视直播进入高清时代。2006年,太空之路2号(Spaceway F2)发射升空,为DirectTy的八个新市场提供本地高清电视节目广播服务。太空之路1号和2号一同工作,使得DirectTV公司具备传送1500多个本地高清频道和150多个国家高清频道的能力。2007年发射的太空之路3号(spaceway-3)是第三代卫星宽带技术的代表,其星载转发器全部为Ka频段,数据传输能力可达到同期Ku频段卫星的五到八倍,支持全网格结构的多媒体IP接入。其核心技术为星上IP交换处理技术和多点波束技术、在星上即可完成对地面用户数据的接收、处理和路由等功能,实现数据的单跳传输,大大降低数据延迟,从而使卫星网格传输成为可能,点对点速率高达440Mbps。
2010年,欧洲卫星通信组织和美国卫讯公司合作开发的Eutelsat卫星是欧洲首颗全Ka频段大容量宽带多媒体通信卫星,该星采用了最先进的Ka波段点波束设计,用于向欧洲、中东及非洲部分地区提供高速宽带、视频和数据应用等服务。Eutelsat系统的地面网络由10个与互联网骨干网相接的地面站组成,地面站采用了美国卫讯公司的SurfBeam技术和设备,搭载82个Ka波段237MHz宽带转发器,即82个点波束,每个点波束数据吞吐量为457Mb,卫星频率复用率极高,可达20次,总吞吐量达到70Gb/s,是标准Ku波段通信卫星的38倍,用户终端数量可达200万。
2011年,美国卫星通信设备及宽带服务提供商Viasat的首颗宽带通信卫星Viasat 1升空,这是全球首颗总数据吞吐量超过100Gbps的全Ka波段的大型宽带多媒体卫星,其总容量超过140Gbps,超过北美地区其他所有商用卫星容量总和。作为下一代宽带通信卫星的代表,Viasat 1卫星应用Ka波段多点波束和频率复用技术,使卫星总带宽增加到最大限度。该卫星的超大容量可满足未来十年加速增长的多媒体互联网接入服务对卫星带宽的需求,并可以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高的数据量,使用户能以合理的价格获得更好的宽带体验。
Viasat 1卫星共有72个点波束,其中63个点波束为美国本土提供多媒体宽带互联网业务,其他9个点波束则为加拿大农村地区用户提供宽带服务。该系统由星上系统以及SurBeam2地面系统组成,地面系统包括卫星用户终端(Ka波段蝶形天线和卫星调制解调器)、网关卫星地面站及网络操作中心,提供多种形式的多媒体业务。该系统不仅满足地面用户的媒体密集型网站流量、视频通话、流媒体视频剪辑、新闻采集、动态HD视频共享等住宅型多媒体应用需求,还可以满足各种专业多媒体应用的需要,如SNG、HDTV直播等,可为飞机和火车上的乘客提供多媒体接入服务。借助该系统,用户无论在何处居住或工作,都可以获得等同DSL的多媒体通信服务。
中国:从卫星电视起步
我国卫星多媒体应用的起步,源于卫星广播电视。1985年,中央电视台通过租用国际通信卫星向全国传输模拟电视信号,正式拉开我国卫星广播电视业务的序幕。进入21世纪、我国迎来了数字卫星电视直播的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开始研制新一代大型通信卫星平台――“东方红四号”,该平台可适用于进一步研制大容量通信广播卫星和大型直播卫星。2003年,该平台的关键技术全部研制完成。2006年,采用该平台的“鑫诺二号”直播卫星发射,这是我国首颗电视直播卫星,配置22路Ku频段高功率转发器。其后陆续成功发射鑫诺三号、中星9号、中星10号、中星6A、中星2A等多颗广播和直播电视卫星。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已实现几十套卫星高清电视节目和100多套标清数字电视节目的广播,“村村通”和“户户通”直播卫星用户超过3000万户。
与卫星广播相比,其他宽带卫星多媒体应用在我国虽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普及面不大。较有代表性的有双威通信网络有限公司经营的高速Turbo 163平台、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经营的“中星宽带”平台和“中星在线”系统、东方家园信息公司使用的电子商务卫星网络系统、上海建华卫星网络公司等单位经营的“宽带之星”系统、中国卫星通信公司的IPSTAR~.星宽带系统等。Turb0163系统自2001年起开始运营,定位为全国性空中宽带网络服务平台,转发卫星采用“亚太3号”同步轨道卫星。该系统采用休斯公司的DirectPG信息接入技术,为用户提供高速上网、多媒体远程教学、多媒体证券行情传输等业务。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研制的“中星宽带卫星多媒体”平台集成先进的视频会议系统,集音视频和数据协同操作为一体,能提供多种方式的数据共享功能,采用DVB标准进行传输。其功能包括卫星多媒体节目实时传输和投递、卫星广播/组播模式视频会议、远程教育等。中国卫通IPSTARTJ星宽带系统是基于IPSTAR卫星的低成本、高容量卫星宽带平台,该系统将卫星通信与基于IP的宽带业务结合,与地面宽带网络互为备份和补充,能同时满足千万级用户的宽带多媒体传输需求。其主要业务包括MPEG4视频流直播、双向互动视频、新闻采集和TV回程服务、视频点播、应急可视信息采集、视频监控、移动中继、链路备份等。
总体上看,我国卫星多媒体业务还是以卫星广播和直播业务为主,其他卫星多媒体应用规模相对较小,大多集中在特定行业内,并未形成大规模普及应用。
未来走向何方?
从国际卫星通信发展来看,Ka频段卫星通信已成为下一代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发展的主要方向。Ka卫星通信系统将发展成远程空间宽带信息传输的主要形式,其与地面无线宽带通信、地面有线宽带通信共同构成覆盖全球的信息高速公路网。预计5年后,Ka新星数量将为现在5倍以上,单颗Ka星的容量可高达几百Gbps,Ka资源将占固定轨道卫星资源的80%以上。目前,我国卫星多媒体业务基本上还是承载在Ku频段和c频段上,由于这些频段已属于过度开发,拥挤不堪,严重制约我国卫星宽带多媒体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全面开发Ka频段多媒体卫星系统迫在眉睫。
中图分类号:TN929.5
4G,全称为4rd Generation,中文含义是第四代数字通信。第四代数字通信具有非对称的大于2Mbps的数据传输能力,数据率超过UMTS,是支持高速数据率(2~20Mbps)连接的理想模式,上网速度可从2Mbps提高到100Mbps,相当于第三代数字通信技术的50倍,可传输高质量的三维图像。4G通信技术的信息传输级数要比3G高一个等级,并具有不同速率间的自动切换能力。4G的信号抗衰减性能较3G更好,其频率使用效率也比3G要高很多。在容量方面,由于引入了空分多址(SDMA)技术,容量可达到3G的10倍左右。4G技术是在3G通信技术基础之上,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对3G无线通信网络的效率和功能进行了提高和完善。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谈4G通信的主要技术特点及未来发展:
1 通信速度更快,网络频谱更宽
4G通信的特征是它的通信速度要比3G通信快很多。因为第一代运用的是模拟通信技术,它只提供语音服务;第二代数字通信的传输速率为9.6Kbps~32Kbps;第三代数字通信的传输速率虽然可达到2Mbps,但4G更高,预计可达到100Mbps~150Mbps甚至更高。为使4G通信达到更高的传输速率,需要在现有3G通信网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以便使4G通信网络的带宽能达到它的技术要求。根据目前的4G研究技术,预计每个4G信道将占有100MHz的频谱,相当于W-CDMA 3G网路的20倍左右。
2 更高的频率使用效率
相比3G来说,4G采用了许多功能强大的突破性技术。如:为了进一步提高主干网的带宽,4G引入了交换层级技术,该技术可同时涵盖不同的通信接口类型;另外,4G还运用了以路由(Routing)技术为主的网络架构。由于利用了几项不同的技术,所以4G的频率使用效率要比第三代高很多,而且速度更快,下载速率有可能达到5Mbps到10Mbps。
3 通信更加灵活,智能性更高
4G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接入互联网,可为用户能提供150Mbps速率的通信服务,它可提供定位定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其应用也将更加广泛,如视频会议、无线因特网等。用户还可将各种电子设备接入到4G系统中,实现4G网络服务的多样化,形成多行业、多部门、多系统进行沟通的桥梁。4G通信将使我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通信,更可以双向传输数据、声音、图像等资料,进行网上实时通信。未来的4G手机在外观和式样上,也会有重大突破,我们拭目以待。
4G通信的智能性更高。这不仅是由于4G终端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具有智能化,更重要的是4G手机可以实现许多人们想象不到的功能。例如,手提电视,工作提醒,生活秘书,“手机电子货币”、电子商务等。
4 更好的兼容性和更高质量的多媒体通信
4G通信可以把不同的通信方式与终端结合起来,如电视广播通信,无线局域网络通信,手机通信,无线电通信和卫星通信等。
要使4G通信能尽快被广大手机用户所接受,除了应具备强大的功能外,还应该考虑现有通信的基础,从而使得广大手机用户可以较少的投资过渡到4G。
4G不仅能提供清晰的话质,而且还能提供高清晰度的图像等多媒体传输。尽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也能实现各种多媒体通信,但是4G通信在覆盖范围、通信质量和性价比上,将具有更大的优势,其可满足高速率、高分辨率和大数据量的多媒体服务要求。未来4G提供的多媒体通信服务将涉及新闻、娱乐、广告、教育等领域,实现包括数据、语音、图像等信息的高速率、高保真传输。因此,未来的4G通信系统也被称为“多媒体移动通信”,它可以改善现有的通信质量,容纳庞大的用户数,进行高速数据传输。
5 通信费用更加便宜
4G通信网络营运商们将会考虑直接在3G通信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对3G通信进行兼容,从而有效降低运营商和用户的费用。4G将采用灵活多样的定价策略,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如按日付费、包月订购、套餐等,也可以签订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服务协议,这样可以享受更多的优惠服务,从而使得4G通信的服务费用比3G通信更加便宜。
6 提供各种增殖服务
4G通信不是在原有的3G通信技术基础之上经过简单的升级演变而来的,它们的核心技术有很大差异。3G通信系统的主要核心技术是CDMA,而4G通信系统则是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该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减小或消除信号间的干扰,提高频谱的利用率,实现低成本的单波段接收机。利用上述技术,4G可以实现数字音讯广播(DAB)和无线区域环路(WLL)等方面的增殖服务。考虑到3G到4G通信的过渡和兼容问题,4G通信系统除了采用OFDM技术外,还需要将CDMA技术与OFDM两个技术相互结合,进行技术整合,如OFDM/CDMA技术,以便使4G更好地兼容3G。像前面提到的数字音讯广播(DAB)系统,就是利用了OFDM和FDMA这两种技术的结合,即OFDM/FDMA技术。预计未来的4G通信系统将会以OFDM技术为核心,并整合运用OFDM和CDMA两大技术的优点。
7 展望
由于3G技术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以手机的方式上网,据统计,到2013年全世界的手机用户已达45亿之多,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数量达到了近18亿,并且智能手机的数量也在突飞猛进的增长。目前,全球4G手机用户数量已达到近5000万,预计到2016年全球4G手机用户数量可能会超过10亿。在我国,4G的技术标准、终端设备、网络设备、频率分配等已基本准备就绪。到目前为止,国内的TD-LTE(4G技术)网络已经覆盖了100多个城市,并在深圳和广州两地启动了大规模的4G体验。
移动通信实现了人与人的互联,也正在实现着人与互联网的互联。未来,人类将迎来人与物、物与物之间进行互联的物联网时代。预计,10年后全球将有上百亿件物品被移动互联。届时,手机的用途将大大增加,宽带化、个性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媒体化、环保化是移动通信发展的新趋势。
8 结束语
4G意味着更多技术、行业和应用的融合,4G将不再局限于电信行业,还可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交通等行业。4G将向宽带无线化和无线宽带化演进,其通信终端手机将不仅是一个通信工具,它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例如,除语音通信之外的多媒体通信、远程控制等;或将局域网、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网、卫星网等融为一体组成一个通播网。总之,无论使用什么终端,都可以享受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使4G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刘彦彬.引领中国铁路通信发展的明灯—第四代无线通信技术(4G)[J].科技风,2010,13.
2技术创新
多媒体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多媒体软件技术的不断更新,而且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你会发现,几个月前才掌握的技术,到现在已经落后。多媒体机软件技术的进步,为多媒体软件制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简化制作、普及制作
早期的电视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体系主要用一些高级语言编写,难度相当大,除专业人员外,其它人员几乎不可能自己开发软件。而目前,多媒体技术软件主要用方正奥斯等软件为集成工具;图形处理软件也越来越“傻瓜化”,像“我形我素”等图形处理软件使用起来都非常简单;动画制作软件也由DOS下的Animator发展为Windows界面的AnimatorStudio或Director、Flash。这些软件的使用都比较简单,就是不会计算机的一般人员,也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可以学会简单制作。电视画面中应用多媒体软件制作时并不需要掌握这些软件的全部技术,只需要了解这些软件的一些简单知识即可。大力提高多媒体软件技术运用水平,是我国许多软件技术开发的重点,有了现代化的软件技术,才可能推动现代化的科技发展。
2.2优化制作、精品制作
我们都常说,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多媒体软件的制作中一方面强调要普及制作,另一方面又鼓励多出精品,精品就是一种创新。司空见惯的软件不太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但制作精细,适用美观的软件能极大的刺激我们的感官,使之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之中。多媒体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得精品软件制作更为容易。以Flash为例,以前还不太引人注意,但目前,用Flash制作的精美电视多媒体画面已在网络上广泛流行。Flash制作的矢量动画小巧精美,宣起了一种独特的多媒体文化。
3多媒体电视的软件技术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多媒体通信的发展,电视机生产厂商看准了这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试图将电视多媒体网络终端技术给予开发,采用先进的多媒体电视的软件技术,推出了多媒体电视这个新概念,让电视走进通信领域。其基本设想是增加现有电视机的交互功能和处理数据和文本的功能。实现的途径有两条。(1)不改变现有彩电的所有设计,另外设计一个被称作机顶盒(STB,SetTopBox)的设备。该机顶盒实际上是一个简易程序。这样,电视机与STB相连,再通过一个调制解调器(Modem)可由电话线与国际互联网——因特网(Intenet)相连,并成了因特网的终端,借此可实现多媒体通信。(2)开发具有多媒体功能的新型电视机,称多媒体电视(Compu-vision)。这种电视机不仅具有原电视机的所有功能,而且还增加了一些软件的基本功能,所以它也可与因特网相连,成为多媒体通信网络的终端设备。它的交互性可实现家庭购物,远程教学、随选电视(VOD,VideoOnDemand)、交互式游戏以及从因特网上获取各种信息。
4结语
综上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的电视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体系主要突出在多媒体制作软件技术在电视画面制作当中的应用。
作者:陈浩宜 单位:淄博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卫星通信不但通信容量大、通信距离远,而且组网灵活,线路质量安全可靠,具有许多其他通信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全球信息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朝着复杂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着,通信也进入到一个快带、高速、可移动、多媒体的时代。卫星通信虽有诸多优势,却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抗干扰能力差、运营成本高、通信时延长且测控技术复杂,尽管如此,但其是以无线电波通信系统为基础的,且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卫星通信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都有新的突破。
1.卫星通信的现状及问题
1.1 高速数据业务需求的瓶颈
现代通信的主要特征就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应用,在宽带上,卫星通信没法和光纤相比;在移动特性上,卫星通信也比不过地面蜂窝移动系统的性价比。卫星通信在过去的骨干网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带宽限制,被光纤通信逐步代替。分组交换技术已得到成功应用,而传统的卫星通信主要是以频分、码分多址为基础的,满足不了高速数据业务的需求。例如,作为ATM网络的重要参数,时间透明和语义透明在卫星通信系统中极差。由于存在长时延,导致LAN中差错控制协议难以再满足要求。因此,对于地点比较远的LAN,在借助卫星通信实现互联时,转换协议必须快速有效,且需降低时延带来的影响。
1.2 卫星通信应用宽带IP的难度
当前,宽带IP系统的传输技术大都是以ATM技术为基础的,据有关研究数据表明:ATM性能可达到ⅡU-TG.826和Ⅰ356的要求。系统如果采用FEC技术、RS块状编码等技术,可保证卫星链路满足准光线的质量。
由于与当前的卫星传输技术存在很大差异,卫星ATM的实施相当复杂。以其分层实现为例,对此有两种不同观点:一是将ATM协议和非ATM协议叠加起来,并不改变目前的协议结构;二是完全采用ATM结构。
就前者而言,其优势在于,卫星平台的协议标准是透明的,且访问协议不会被外网看到,在关口站就停止了,因此也无需对现有的标准做任何修改。其不足之处在于,对不同的协议,很难做到为全部提供的转换方式都为最佳。有此分层结构的ATM称之为非ATM的ATM封装。就后者而言,其优势在于,在一个高度集成的星地ATM环境比较适用,不足之处是协议过于复杂,需要做大量修改。
2.现代现代卫星通信的关键技术
2.1 数据压缩技术
数据压缩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数据处理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不管是静态的压缩,还是动态的,在能量或时间上都能为通信系统带去高效率。当前的多媒体压缩有两个公认的标准,一是CCⅡT的H.26标准,二是ISO对静止图像压缩编码的标准。其中的MPEG62在设计上使用了面向对象的方式,将交互性以及多媒体同步、实时交换和最终形式等作为重点考虑对象,目前,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就使用的这一技术。
2.2 多媒体准信息同步技术
大致可将多媒体信息分作两类:一是连续同步,即媒体之间连续两个小时以上的视频或音频的同步;二是时间驱动的同步,即一个事件和因其导致的相应动作的同步。卫星多媒体通信要实现信息的同步,可通过反馈法、缓冲法以及时间戳法来完成。当前已开发出“多业务流同步协议”和“多信息流会话协议”,前者和同步时钟近似,后者主要支持分布式协议应用中的时间因果。
2.3 智能卫星天线系统
因为要传送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的宽带有了限制,最少得2500MHz,为此,多媒体通信系统选用了Ku甚至Q和V波段。但是K以上的波段具有相当严重的雨衰,卫星功率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智能高性能天线的研究工作已是一个重要问题。为使多波束具有更大的覆盖范围,可通过多波束快速跳变系统来实现;在低轨道系统中,地面的接受天线可借助蜂窝煤式的天线覆盖图做同频再用,且具备跟踪的功能;星上天线多使用相控天线;对同步轨道的系统来说,可使用多馈源或相控阵天线构成蜂窝式覆盖图。
2.4 宽带IP卫星通信技术
快带IP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系统结构继续沿袭卫星ATM;二是完全放弃固有的ATM协议,建立一套新协议。
2.4.1 改进ATMA
在未来,宽带卫星网和地面ATM/BISDN一起构成宽带Internet网。为了使Internet业务能够更好地被传送,必须强化其TCP的此乃功能。ATM信元的传输是依靠地面终端利用卫星上的交换机通过开设虚通道来实现的。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拥挤堵塞现象,VC管理和流量控是必须要采用的途径,此外,还需地面终端为控制ATM网和IP网间的拥挤堵塞提供相应的机制。对于卫星上的ATM交换机,则必须使用信元和VC级的业务量管理机制。TCP主机需要建立各种可靠的控制拥塞的机制,以便宽带利用能够有效地实现,不过就目前而言,算法还达不到统一,还需要更深层的研究。
ATM与BISDN要想互联成功,必须对ATM网采用多媒体的业务管理。ATM技术比较适合以固定的方式接入,在移动卫星通信中,当前移动管理的协议效率比较低,需要采取新的管理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2.4.2 建立新系统协议结构
这些年来,多媒体技术以及IP技术广泛运用于卫星研究中,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在1999年举办的WP4B会议上,会议通过了二者应用于卫星的新课题提案,这十分利于宽带卫星通信的进步。
专业人士认为,在未来,IP极有可能代替ATM成为通信网络技术的主流,其关键技术有卫星IP网络结构、IP保密安全协议等。
2.4.3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
这是一种光通信技术,以激光光波为载波,以大气为传输介质。
它同时具备微波和光纤通信的优势,在尺寸、宽带以及功率上都较有优势,且其波束小、波段窄,不易被截获,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3.卫星通信的发展前景
卫星通信技术不断进步,系统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尽管在开发时会出现一定的风险,但其发展的潜力巨大。
首先,卫星通信系统能够独立成网,无需再通过地面的电信网,而直接服务于公众,这对那些缺乏地面通信设施但有通信需求的地区意义十分重大;
其次,现在发展的卫星通信系统,其频段多、容量大,必将成为地面信息高速公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第三,在今后的卫星通信发展中,综合卫星业务将成为其主流方向,它进一步联通了地面的各种业务传输网,并与之一起建立起海陆空立体通信网。
此外,在移动卫星通信方面,尤其是中低轨卫星通信,能够保证全球个人通信得以有效实现,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促使人们能够进入到真正的个人通信时代。
4.结束语
卫星高新技术层出不穷,其功能不断完善扩大,应用领域也必定越来越广。且在新时代,卫星通信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占据的地位相当重要,与光纤通信结合,为今后人类通信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在现代生产生活中已经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各个行业给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全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其中,通信行业也是计算机技术深入应用的行业之一。当前,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已经相互融合发展实现了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资源转换与传递,显著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与效率。因此,针对计算技术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对于通信行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1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
计算机技术所包含的范围与概念十分广阔,其可以大致分为计算机硬件技术以及计算机软件技术。其中计算机硬件技术有计算机结构技术、内存技术、网络连接技术等。计算机软件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智能技术、系统平台技术等。当前计算机技术已经普遍应用在现代通信行业中。相对于传统的电话电缆通信技术相比,计算机主要拥有以下特征:计算机通信更加适合多媒体内容的通信[1]。可以利用二进制信号来转换图像、视频音频、文字等,进行一系列的编码、传输、解码过程,并且在转化与通信过程中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与保密性、计算机通信的传输效率较高,显著高于传统电话电缆通信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的通信需求。计算机通信呼叫等待时间脚酸,平均只要低于1.5s就可以建立连接开展通信过程;而传统有限电话则需要大约15s才能够成功建立其连接。计算机技术拥有较为强力的抗干扰 能力,在传输中使用二进制码传递,因此不容易受外界环境干扰,并且更加容易进行加密处理[2]。计算机技术进行通信主要是运用二进制数据开展。而对于用户来说,通信的内容大多数都是文本、图形、视频、语言等。在通信中则需要对不同的内容进行二进制数据的转换。当前通信的方式已经不单纯是不同运营商之间的通信过程,而是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音频、文本、视频等文件形式的通信。这就是计算机技术在现代通信领域结合的产物。
2计算机技术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
2.1计算机技术下的计费系统
在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通信用户群体对于信息传递系统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升。现代通信中计费是十分基础的功能之一,大多数的计算模块都是利用计算机来实现的。实际上,利用计算机来实现计费功能也是具有独特的优势。这是由于计算机中的计费模块往往性能都较为强大,内部信息存量量巨大。并且计费系统模块的具体规划与设计也是按照用户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的。例如,餐饮门店中财务管理部门的计算机与计费系统就可以实现互联网的连接。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都能够对用餐顾客实际所需应付的费用进行统计与核实,从而进行便捷、高效、准确的结账。在通信行业还会采用分类计费的方式,市话长途与漫游长途的计费标准不同,而利用计算机技术则可以快速、便捷的完成计费活动。
2.2计算机技术下的数据管理系统
在通信中计算机技术可以建设数据管理系统,以便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管理与自动查号。例如,在公用网当中,短途市话、长途电话等都可以通过自动化查号。这种自动化查号的方式相对于传统查号方式来说效率与准确率都更高。另外,计算机技术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定期的数据更新、费用统计等功能。计算机系统的开发人员只需要在开发过程中按照需求进行设计即为满足功能的实现[3]。
2.3计算机技术下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十分普遍,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对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有着重大的实际作用。企业管理的结构开始趋向扁平化发展,管理范围与管理深度得到了大范围的延伸。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所形成的计算机通信系统也有效满足了企业信息管理与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需求。在企业经营中领导层需要对企业的发展状态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且进行统一规划部署,进而针对每一个部门的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各个部门开展高效的沟通、协调与组织。针对部门情况以及信息技术部门的技术来建立局域网与外部网络,从而实现企业内部信息通信与外部的通信。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应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实现更加彻底的信息数据共享。
3计算机技术在现代通信应用的发展趋势
在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都快速繁荣发展的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会迎来更宽更广的领域。多媒体通信技术将会成为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主要方向方向。为了满足用户日益变化的需求,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多媒体通信将会朝着更加智能、更加个性的方向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可视通讯。全新的计算机软件与计算机硬件也必然会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更新,变得更加稳定、更加安全。在用户通信需求不断提升的现代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在现代通信行业中的应用也必然更加广阔。计算机通信技术也必然将会更加稳定更加可靠。
4结束语
总的来说,计算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愈加明显。计算机技术在现代通信行业中的应用无疑大大推动了通信技术是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现代通信中可以实现计费系统、数据管理系统以及信息管理系统。满足不同行业、不同用户的带来便捷、高效、准确的通信需求。相信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持续发展的时代,计算机通信技术将会为用户带来更加高效的通信技术,为我国通信技术的进步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欣宇,黄林.计算机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3(08):7.
电信产业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进步和资本投入在电信产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电信技术基础相对薄弱、资金相对紧缺,电信产业的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技术引进、技术创新以及体现在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基础上的技术转化。因此,国家在电信产业技术政策的制订过程中应紧密跟踪世界电信技术发展的趋势,充分考虑经济及社会的发展状况和现实条件,结合中国电信产业发展的任务,出台恰当的技术政策目标,引导电信产业朝着技术先进、功能齐全、运行高效、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
一、电信产业技术引进政策及其导向
1、技术引进的经济效率
与先进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技术方面相对落后。缩短与先进国家产业技术水平上差距的主要路径是从先进国家引进成功的技术和经验──主要引进先进国家现有技术中对本国来说合乎经济的部分,从而迅速促进本国产业的技术进步。
对于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节约技术开发的费用。任何一项成熟的技术都必须经过科学原理的形成、科学原理转化为具体的技术发明、技术发明到实用技术的商业应用这一发展过程。重复对已有成熟技术的漫长开发过程,其成本将大大超过技术引进的成本。第二,可以迅速缩短本国产业技术进步的时间。技术引进除可缩短发展中国家技术开发的周期外,还可节约该技术的商业价值检验的时间。一般来说,引进技术的商业价值已在发达国家经过检验,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效应同样可在本国表现出来,只不过有一定的时滞,但这个时滞要比开发周期和商业检验所花费的时间少得多。第三,可加快本国技术和生产人员的培养和成长过程。技术引进一方面可使本国技术人员迅速掌握先进国家的现有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化为自身的知识积累,从而提高本国技术研究和开发的能力。另一方面,对生产人员来说,技术引进可使他们迅速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其劳动技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引进促进技术进步的一个明显例证是: 90年代中国通信能力快速增长,极大地缓解了电信服务的供需矛盾,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成功地引进了数字程控交换机、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等先进的通信技术,并在一些领域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如果重复现代通信技术开发的漫长过程,中国的通信现状是不可想象的。
2、强调消化吸收、以提高自主开发能力为目的的政策导向
技术引进和消化的程度一般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实用层次,旨在掌握引进技术的内容和方法,使本国企业能使用引进的技术生产出先进的产品。二是创新层次,企业对引进的技术做进一步的改良和创新,最终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新技术。不同的国家由于国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层次或侧重点。电信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平台,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利益,因此,在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政策导向上应两面兼顾,并以第二个层次为最终目的。在产业技术政策的导向上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控制电信设备引进的规模和种类,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国内急需,又不能自主生产达标产品的技术。积极鼓励企业通过购买国外专利或者专利使用权的形式,变单纯以形成或提高生产能力为目的的技术引进为以学习领会技术要义、增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为主的技术引进。
第二,强化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鼓励和扶持企业从事消化吸收工作的激励和协调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培植和增强我国电信产业技术的研制、开发和创新能力,缩短我国电信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通过电信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之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主导力量。
第三,通过引进外资,进一步提高外国投资的技术转移效应。将是否带来新技术或者这种技术输入的程度如何,作为鼓励外国投资的一个重要区别条件。经验表明,这种“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导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四,在国内电信技术开发能力还没有强大到可与国外技术抗衡的时候,可在政策上对国内企业实行一定的保护措施,扶持民族电信产业的成长。但这种保护应该有一个时间表,以激励国内企业的快速成长。
二、加强电信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扶持性政策
技术引进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本国的技术研究和开发能力,增强民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如果在技术引进过程中仅停留在实用层次,忽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转化,则很容易进入“引进──逐渐落后──再引进”的重复引进的怪圈。90年代电信技术引进虽然极大地提高了通信能力,但在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系统等关键技术方面我国的自主开发能力仍显得很薄弱。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1)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投入的比例失衡。重视能起到立竿见影作用的技术引进,而用于消化、吸收、转化的技术开发资金相对不足; (2)企业对技术研究和开发缺乏动力;(3)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和科研开发机构在电信技术开发方面的关系没有理顺,相关的人、财、物等资源投向过于分散,使本来就紧缺的科研开发资金和人才浪费在重复研究上; (4)高水平的电信技术开发人员匮乏,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人才培养在时间上相对滞后,培养周期较长,人才产出较慢。因此,国家在电信产业技术开发方面应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主要体现在:
第一,组织协调政策。主要包括:(1)政府招标制度。就电信科学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和理论研究课题,通过政府立项的形式在国内的相关科学研究机构进行招标,确定项目的研究机构。研究成果的归属问题可在标书中确定,一般为政府所有,也不排除与研制单位共享的可能。(2)扶持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专业研究机构之间就有关重大技术研究和开发项目建立联合开发组织,使分散的资源适当集中,以适应现代技术和开发规模日益扩大的需要,避免各自为战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政府的作用在于协调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3)由政府提供经费,组织企业与研究机构就重大的科研开发项目共同进行开发。(4)加强人才引进计划,鼓励优秀的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参加科研和开发活动。在高级人才培养方面,应大力增加相关领域的硕士、博士人才的培养计划,强化与国外的技术交流合作。
第二,经济扶持政策。除了政府应增加对电信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外,也要激励相关企业加大在这方面的投资力度。主要的激励性政策包括:(1)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对试验用设备实行加速折旧制度,对技术转让所得收入按一定比例减收税费,对技术研究用设备实行关税减免制度,健全专利制度,以保障技术专利持有人的经济利益等。(2)优惠贷款制度,通过政府系统和金融机构对企业技术研究和开发活动以低于商业贷款的利率提供贷款,或者实行政府贴息制度。(3)政府负担一定比例的科研开发经费,降低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科研开发活动的成本和风险,调动科研开发的积极性。
三、电信产业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点领域
随着电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有线电视技术的发展及其相互间的技术渗透和技术融合,在单一网络上传送多种形式信息的多媒体通信成为未来通信发展的方向。另外,以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个人通信以其在信息传送的快捷性和方便性方面的突出优点亦成为世界通信发展的潮流。因此,多媒体通信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就成为电信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点领域。与此相关,通信网络的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以及其经济实现方式构成了电信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1)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为多媒体信息的存储和传输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与格式,是网络综合化的前提条件。信息源的数字压缩和还原技术是数字化的关键技术。
(2)宽带通信技术。通信网的宽带化为多媒体信息提供通畅的传输通道,其核心技术是光纤通信技术。大容量光纤为多媒体通信提供了必要的带宽,是实现多媒体通信的基础。其关键技术包括充分利用光纤带宽资源的波分复用技术、建立在光纤网络基础上的SDH技术、ATM技术、光交换技术以及光纤接入网技术等。
(3)IP技术。无论电信运营商们是否愿意,以IP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以其技术新、容量大、成本低的显著优点参与到对传统电信产业的替代竞争已成为世界通信发展的趋势。IP技术所面临的难题是:IP通信的安全性、实时性及其信息的传输质量问题。可行的技术解决路径有:在高速光纤网络的基础上,通过IP技术与ATM技术以及IP技术与SDH技术的结合来克服IP通信的固有缺陷。如果在技术难题上实现突破,其前途将不可限量。
(4)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是通信个人化的基础,而能够承载多媒体信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是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其关键问题是从第二代网络和第三代网络的过渡技术方案,其中包括网络技术与无线传输技术的过渡。将无线网络过渡技术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体现了技术选择服从于经济性的原则。近年来,移动通信服务市场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相关通信设备市场的旺盛需求,设备市场前景可观。我国在移动通信技术方面相对落后,移动通信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只有少量部件由国内提供。国内应加强这方面的技术开发投入,抓住良好的市场机遇。
时间:2005年5月19-22日
地点:辽宁广播电视大厦 联系人:崔文宝
电话:024-22505699、22505799
传真:024-22505400、22505899
展会简介:本届展会以促进东北地区数字电视广播信息通信产业快速发展为目标,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外合作区域性名牌展会。参展单位在300家以上;广播电视信息产业国内外大型知名企业不少于60家,本地区运营商30家;韩国电视台、电视节目制作商、数字电视和设备制造商40家。展览面积24880平方米,共1288个国际标准展位,分为六大展区。
第九届南方国际广播电视与通信网络设备展览会
主办单位: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美国克劳斯公司
时间:2005年5月25-27日
地点:广州锦汉展览中心首层
电话:020- 36234779、36234442、36234431
传真:020-36234404E-mail: xiao-lily@163.省略
网址:省略
参展范围:连接器接插件(端子、插头、插座、针等); 电线电缆线缆附件及材料;线缆专用机械设备(剥皮机、压着机、注塑机、喷码设备、加工设备、检测设备等);光纤光缆 光纤光缆专用设备(着色机、带纤机、研磨机、测试仪表等)。
亚洲国际广播与多媒体科技展览会与研讨会
时间:2005年6月15日地点:新加坡国际展览中心
电话:+65 6738 6776传真:+65 6732 6776
网址:省略/
参展范围: 围绕整个电子媒体业,内容涵盖从电子媒体内容制作到管理和。各种制作和后期制作技术、产品和服务,如计算机图形、音频设备、交互电视系统、自动化设备以及其它都将分别在有线与卫星、专业音频技术和计算机图形与动画三个专业展区展示。
200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时间:2005年6月22-25日
地点:上海国际展览中心
电话:021-62472423、62792828
传真:021-65455124
E-mail:
网址:省略
参展范围:通信运营服务、通信交换技术与设备、通信传输技术与设备、通信终端技术与设备、计算机硬件设备与软件产品、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及相关产品、互联网服务及内容提供、邮政技术与设备、办公自动化、信息家电、消费类电子产品、终端配套设备、通信电源、仪器仪表、机房用品等。
2005中国国际多媒体通信技术及应用展览会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
《中国多媒体视讯》杂志社
时间:2005年6月23-25日
地点:中国国际展览中心2号馆和3号馆
电话:010-85805916、85891275、85804750、85804751
传真:010-85801475
E-mail:zhanhui@cmvc.省略网址:省略
参展范围:包括视频通信系统、音频通信系统以及其它会议室设备。
第九届大连国际信息技术暨通信展览会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大连市人民政府
时间:2005年7月13日地点:大连星海会展中心
电话:0411-82815738、82652641
传真:0411-82652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