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就业形势范文

时间:2023-09-06 09:32: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学的就业形势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济学的就业形势

篇1

1 实习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专业素质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

要想达到社会所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标准,该类院校经济学专业本科生不但需要夯实专业知识功底,更为重要的是将理论灵活地运用于实际操作当中。这样不仅能直接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且更为有助于其深刻理解理论知识,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作用效果。然而,该类院校的本科教育在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就业技能的提升。虽然部分地方综合性大学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在精心修改与完善经济学专业的培养计划,调整课程设置,尽可能增加技能锻炼等活动,但由于这种教育的改良仍有诸多不足之处:较为注重学生校内模型性的体验;实践课程的增开力度有限;课程设置较为单一。故其所产生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而推进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实习计划则恰到好处地弥补了这一不足之处,其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进入经济学专业实战演练这一较为贴近实际的环境中,进而有利于学生就业技能的提高。

2 实习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职业规划具有指导作用

“追求高额的工资”,“贪图舒适的工作环境”,“渴望白领的体面”等一直都是本科生选读经济学专业的主要原因,但这种狭隘的就业思想同时也是促成本科生在面对不利的现实就业背景下仍然选择加入“眼高手低”这类群体的原因之一。这种错误的职业定位与规划为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困难“添砖加瓦”。一旦步入这一误区,本科生就有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换单位,换行业,从而使得他们在工作一定时间后仍然一无所获,失去了由工作经验带来的市场竞争力。对此,华南理工大学针对大学生的就业观问题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受访的学生中有七成人工作5年内至少跳槽两次,这七成人群中有四成左右是选读经济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究其频繁跳槽的根源无非是“收入增长潜力有限”、“工作环境难以适应”、“公司发展前景不被看好”、“个人能力不能得以充分施展”等,其中,有近42.14%的学生将“收入增长潜力有限”作为跳槽原因的首选。显然,纠正本科生,尤其是抱着“就业容易”,“赚钱容易”观念的经济学专业学生错误的就业观非常重要。本文认为,实习是让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深刻认识就业形势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只有让该类本科生认清当前的社会就业情况、市场竞争情况、人才需求情况,才能有助于其切身体会就业压力与就业困难,从而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在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下,结合自身的综合素质来制定与规划合理的职业生涯。

3 实习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市场具有拓展作用

地方综合性大学通过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签订实习基地建立协议等不仅有助于双方建立互信互利的沟通合作机制,而且还为企业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提供新渠道,为该类院校的教学计划优化指明方向,替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参考。一般说来,企业与学校签订实习基地建立协议将会给企业带来诸多益处。一是企业可以根据实习的总体情况完善企业的选聘标准、企业员工的培养方案,从而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能的目的。二是企业通过实习掌握更多的学生个人信息,对于匹配于企业的专业人才,企业可以针对其不足之处予以指导,从而引导其向企业人才所需满足的条件这一方向发展。显然,这为企业的人才选聘提供了成本低、收效快的新途径。就地方综合性大学而言,实习的开展将有利于该类院校发掘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技能锻炼活动安排等方面的长处与不足,从而为其各种教育活动的改进提供突破口。对于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其在实习过程中将获得查漏补缺的机会:对于理解到位的知识点可以灵活的运用于实际操作中,而对于欠缺的地方则可以在实习过程中弥补。同时,学校老师给予的指导、企业相关从业者给予的点拨也有助于其针对自己的短处进行再学习再实践,进而促使其快速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4 实习有助于社会客观公正评价经济学专业本科生

自全国高校扩大招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升,拥有高学历和丰富专业知识的人所占比重逐渐增大。这与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发展方向相一致,恰到好处的满足了市场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的要求。然而,相较于招生人数的持续增长,师资教学力量的扩张速度相对来说较为缓慢。由此造成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出现下滑,实践教学师资不足,高校学生特别是需求量不断增加的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的专业素养由于长期脱离实践教学,所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动手能力难以达标。更重要的是,社会大众将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通货膨胀的不断加剧,社会失业率水平的不断提升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和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都归咎于从事经济方面工作的人士,并且这种认识波及到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显然,这是社会对经济学专业大学生一个认识误区。要转变公众的态度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让其了解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相关方面,而实习无疑是为经济学专业本科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的主要方式。这是因为实习能够为企业、社会团体、机关单位等社会群体全面展现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工作情况与能力、实习态度、知识结构、团队精神等多方面的素质,从而有利于其对该类学生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实习是每个大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到实际的工作当中,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发现出自身专业素养的不足之处,才能激励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方向的学习,从而不断充实、强大自己。地方综合性大学、企业及社会对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实习的作用关注度不断提升,且加强该专业学子的专业素养与动手能力,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中企业对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更加强烈的要求实习必须朝着形式多样、不断创新的方向发展。故地方综合性大学在积极组织实习的同时,还需紧密结合经济学专业设置的宗旨与目标,根据经济学专业的特点与社会需求制定贴切合理的实习方案,竭力促成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和主管教师三位一体的实习指导模式,通过发挥其指导作用来引导学生做好实习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相关工作,从而实现预期的实习目标。

实习这一段经历对于每个本科生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有助于本科生优化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而且作为一位老师,它教授本科生诸多为人处世的哲理,使其在实习过程中体味生活的冷暖、事业的艰辛,接触到“象牙塔”里不为传授的知识,从而开阔眼界,大受裨益。充分发挥实习的就业功能将有助于缓解本科生就业难、就业面窄的矛盾,纠正其错误的就业观,是为大学生就业做好铺垫的可行方法。地方综合性大学、实习单位等应当积极形成实习直通就业工作的有关机制,做到为本科生的实习创建新途径的同时,也为其就业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实习就业问题研究,周建军,李智媛,企业家天地,2010.1.

[2]大学生毕业实习的就业功能浅析,邱荣斌,王钦正,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9.4.

[3]实习就业一体化研究,魏魏,吴少云,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篇2

一、行贿罪立法的基本理念

 

国家之所以在刑法中确立行贿罪这一罪名,不但因为行贿罪有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更是因为行贿。

 

(一)规定行贿罪确有必要

 

1.规定行贿罪是突破贿赂案件的关键。“在贿赂案件中,口供确实是证据之王,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行受贿双方的口供,是难于定案的。”[2]设立行贿罪的一大益处即在于:保证了对受贿方定罪处罚的证据质量,增加了对受贿罪成功追究的几率。因为,如若对行贿方不进行刑罚负载,而仅给予其一般的法律责任,就不可能对行贿者产生足够的心理强制,其就没有压力和动力配合司法机关对受贿方依法查处。从此意义上讲,规定行贿罪是确保受贿罪得到追究的必要成本。

 

2规定行贿罪是切实减少贿赂犯罪的必要举措。法律经济学认为,犯罪也有自己的市场,犯罪行为的发生和演进也遵循一般的行为选择规律。贿赂犯罪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在不规范的市场交易中存在对权力不当运用的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要铲除贿赂犯罪,就必须阻断行贿者对权力不当行使的需求。这就意味着,有必要对行贿行为犯罪化,并对其罪刑结构予以改造,以切实减轻受贿罪独立作战的压力。

 

3.对向犯的立法模式对贿赂犯罪能够产生双向威慑。所谓对向犯,是指“基于二人以上的互相对向行为构成的犯罪。在这种犯罪中,缺少另一方的行为,该种犯罪就不能成立”[3]。行贿罪和受贿罪属于典型的对向犯。一方面,行贿方会畏惧刑事责任从而对其行为进行约束,这意味着行贿得到抑制,从而减少了受贿方权力寻租的机会;另一方面,受贿方害怕受贿后行贿方因形迹暴露而影响自身,这意味着既减小了受贿方受贿的冲动,也限制了行贿的市场形成。所以,撇除其他因素不论,在贿赂的对向行为皆能构成犯罪的状况下,刑法对行贿受贿具有极强的法律威慑。

 

(二)贿赂犯罪罪刑结构应对合、平等

 

1.罪名上应按对向犯配置。“对向犯分三种情况:一是双方的罪名与法定刑相同,如重婚罪;二是双方的罪名与法定刑都不同,如贿赂罪中的行贿罪与受贿罪;三是只处罚一方的行为,如贩卖物品牟利罪,只处罚贩卖者,不处罚购买者。”[4]第一,无论属于何种情况的对向犯,其罪刑都应对应设置,并尽可能在同一法条中对对向行为涵括包容。就贿赂犯罪而言,新加坡的刑法规定值得借鉴。“新加坡刑法把行贿罪和受贿罪始终以对合的方式进行同一设置,亦即无论何种情形的受贿都和与之适应的行贿规定在同一条款。(这种设置)体现了以下两大意义:一是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因为行贿和受贿在理论上被称为对合(向)犯,二者互为因果,缺一者他者则不存在。所以,刑法把行贿罪与受贿罪进行对应设置,无疑实现了与理论的完全统一;二是显示了对二者调控的同步性,诠释了对“因”与“果”辩证施治的哲理,为合力打击贿赂犯罪奠定了基础。”[5]第二,对向犯的对应关系在贿赂犯罪的既遂形态上要有所体现。也就是说,由于行贿受贿都是贿赂共同犯罪的必要组成部分,所以两者在共同犯罪的完成上必须有一致的认定标准。第三,刑法应当在犯罪构成中对贿赂犯罪的对向内容作出明确规定,特别是在主观目的和情节方面务必要求得协调和衔接。

 

2.刑罚要平等。对贿赂犯罪平等对待主要基于下列理由:首先,行贿和受贿都是促成共同犯罪成立的必要条件,所以有必要对两者规定一致的刑罚和量刑幅度,然后再根据彼此作用大小均衡刑罚的适用。其次,当前受贿行为并未因重罚而受到有效遏制。撇除其他因素不论,我们是否应考虑是不是因行贿处罚太轻而影响了对受贿罪的打击效果。因为,行贿受贿呈严格的对应关系,无行贿就无受贿。当行贿不需承担刑罚成本,社会主体便会从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增加行贿行为,这意味着权力拥有者面临着比以往更为多样、更为丰厚的利益诱惑,也意味着权力拥有者具有更多的受贿几率。很明显,在此情状下,受贿行为势必多发且难以防控。所以,从有效规制受贿罪的角度看,也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行贿罪的刑罚幅度,以有效提升刑罚的有效性。再次,刑罚平等也有助于提升刑法制度的效益。第一,将行贿罪和受贿罪的刑罚进行归并、整合精简了条文,压缩了立法规定,这势必会减少司法工作人员的司法成本,增加办案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第二,确保公平是刑法追求的最大效益。在保证经济绩效的同时,罪刑均衡配置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制度公平性,这是我们强调对贿赂犯罪罪刑重整的另一理由。第三,与普通人一样,罪犯多是风险中立者,当贿赂犯罪的整体刑罚量得到提升,从事犯罪的成本大幅提高的情况下,罪犯会对成本一收益仔细权衡而进一步约束其犯罪行为。

 

(三)行贿罪应保持一定规模

 

犯罪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根除、消灭犯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将犯罪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才是务实之举。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看,犯罪控制是需要花费巨大成本的系统工程,所以,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程度的犯罪控制绩效成为司法机关追求的重要目标。司法资源的有限性和犯罪控制的综合性、系统性要求刑法不可能对所有的行贿行为都进行犯罪化和刑罚化,刑法必须确定对之犯罪化、刑罚化的边界。

 

1.不能对所有的行贿行为都犯罪化。首先,将行贿罪的既遂形态简单确定为行为犯是不合适的。之所以作此考虑,主要是出于制度经济的需要。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不完善,再加上制度的惯性依赖,现实社会中存在大量的经济越轨现象。如果统统以行贿罪论处,不但司法资源难以承载,社会道义也难以认同。其次,作为经济犯罪的一种,行贿罪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其发生、发展也受制于社会情势的整体变化。当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新的高度时,刑法要及时与时代要求相对应。在刑法的刚性条款不能迅速修正的情况下,司法人员要审时度势,及时运用刑法第十三条的“但书”对犯罪化进行缓冲。

 

2.不能对所有的行贿罪都刑罚化。之所以强调要将行贿罪保持在一定规模之内,是因为行贿罪有其存在的社会土壤和经济环境,仅靠刑法是无法对此罪进行根治的。比如,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公有制小微企业在获取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方面处于天然的弱势。如果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许多非公有制小微企业很难具备合格贷款人的条件。在此状况下,非公有制小微企业出于生存发展的需要,为获取贷款不得已向银行工作人员行贿就具备了行贿罪的犯罪构成。因为按照国家规定,其行为不是合格的贷款人,其获取银行贷款的行为就具备了非法性,其主观目的也符合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条件。但问题是,此类行为具有社会普遍性,对这些行贿行为并不能仅因其与行贿罪的犯罪构成相合就简单将其犯罪化,是否需要犯罪化还需要进行实质判断。又如,民间融资指游离于政府管制之外的,非金融机构的自然人、企业及其他经济主体之间以货币资金为标的的价值转移及本息支付。民间融资的受资人为维持经济体正常运转,可能会通过行贿的方式拉拢国有企业工作人员违法挪用公款参与民间融资。虽然从刑法的角度看,出资人的行为可能构成受贿罪和挪用公款罪,但简单地认定受资人一定构成行贿罪明显不合适。

 

二、行贿罪立法中的问题

 

行贿罪立法上的问题,主要体现为重受贿轻行贿、罪刑配置有违对向犯理论、立法技术有待提升等方面。

 

(一)重受贿轻行贿

 

1.从整体立法看,行贿的刑事责任确实要轻于受贿罪。这种严厉打击受贿行为而轻纵行贿行为的立法模式不利于对贿赂犯罪的预防和控制。因为,一方面,单纯的行贿行为发案率较低,行贿的定罪率更低,这就放纵了行贿者的犯罪预期,助长了行贿者的行贿行为,其结果必然是贿赂犯罪日益猖獗和泛滥。另一方面,受贿行为发案往往以行贿行为案发为前提,当行贿行为不能被发现的情况下,受贿行为经常难以察觉。这样一来也会变相助长权力拥有者的权力寻租,进一步增加行贿和受贿的概率。

 

2.立法规定为司法机关轻纵行贿行为埋下了伏笔。第一,行贿罪的刑事责任要轻于受贿罪。第二,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二款规定“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该款对行贿人刑事责任减免的力度过大且限制较少。两种情况叠加起来,就为司法机关轻纵行贿行为埋下了伏笔。第三,“‘重受贿、轻行贿’现象的形成,另一重要原因则是有的办案机关和办案人员对行贿犯罪与受贿犯罪的关系理解错误,导致行贿案的立案侦查从属于受贿案,形成了受贿犯罪不立案、行贿犯罪就不单独处理的局面”[6]。

 

(二)罪刑配置有违对向犯理论

 

1.根据现行刑法的规定,行贿罪和受贿罪的犯罪构成并非完全按照对向犯来组合。第一,行贿罪和受贿罪既没有规定在同一条文中,彼此的罪刑结构也缺乏照应。第二,按照现行规定,行贿罪的基本犯罪构成应是目的犯和行为犯,修正的犯罪构成应是目的犯和情节犯(或结果犯)的结合;受贿罪的基本犯罪构成应是行为犯,但由于其按照贪污罪处罚,其修正的犯罪构成又成了数额犯和情节犯的结合。为解决上述矛盾,有必要对贿赂犯罪的犯罪构成统一化。首先,对索贿型受贿和接受型受贿在犯罪的既遂形态方面不做区分,都明确为目的犯和情节犯的结合。因为,索贿行为本身就是在追求不正当利益,其行为样态就显示了情节的严重性。其次,在此基础上,再将行贿罪和受贿罪的犯罪构成都明确为目的犯(追求不正当利益)和情节犯。

 

2.对贿赂犯罪的刑罚分别规定既容易引起误解,也容易导致刑罚适用的不公平。一方面,现行刑法对行贿、受贿犯罪配置的刑罚过于悬殊,且有轻纵行贿罪之嫌疑。另一方面,按照《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犯行贿罪完全有可能比犯受贿罪处罚更重。在此问题上,笔者比较赞同学者的下述观点:“应加快调整《刑法》中与行贿受贿有关的惩罚规定,并以给予行贿受贿双方同样的惩罚为标准,适度加重对行贿者的惩罚。”[7]但需要指出的是,贿赂犯罪的刑罚要适度,不应过于严苛。毕竟,“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这种必定性以司法官员谨守职责,法官铁面无私,严肃认真为前提,而这所有的一切只有在宽和法制的条件下才能成为有益的美德。即使刑罚是有节制的,它的确定性也比联系着一线不受处罚希望的可怕刑罚所造成的恐惧更令人印象深刻”[8]。

 

(三)罪刑结构的立法质量有待提升

 

1.犯罪构成的科学性不够

 

首先,未明确规定犯罪构成的既遂形态。一方面,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按照此款,行贿罪的既遂形态应是目的犯和行为犯的结合。但该条第二款却又规定: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按照此款,行贿罪的既遂形态则应是数额犯。立法的不明确、不统一给司法适用带来了极大挑战,直接影响了裁判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其次,罪名体系过于繁杂,不具备经济性和科学性。现行刑法在规定“行贿罪”的同时,还规定了“单位行贿罪”和“对单位行贿罪”。事实上,这些罪名仅仅是犯罪主体和犯罪对象不同而已,其社会危害性并无本质区别,完全没有必要因犯罪主体、犯罪对象的不同而设立多种罪名。

 

2.刑事责任的立法技术和立法质量都有待提高

 

首先,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等狭义的经济犯罪相比,现行刑法对行贿罪没有规定资格刑,其规定的财产刑也过轻,这些都不利于对行贿行为的遏制和预防。其次,与受贿罪相比,行贿罪的刑罚过轻,不利于对贿赂犯罪的系统治理。再次,刑法在三百九十条关于行贿罪的刑事责任中没有规定引证条款,不能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等责任形式实现有效衔接。从司法实践看,适用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二款对行贿者减免刑事处罚的比较常见,但减免其刑事处罚并不意味着罪犯就不需承担其他法律责任。为实现行为与责任的对应,颇有必要在刑法第三百九十条中设专款与刑法第三十七条有关非刑罚处罚措施的规定实现对接。

 

三、行贿罪立法的完善

 

要完善行贿罪立法,重要的是:一方面,要对其罪刑结构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对宏观的腐败防控体系进行改造和建设。

 

(一)罪刑结构的完善

 

1.罪名的改革和重整

 

首先,从犯罪构成上看,要变更行贿罪的犯罪客体,将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变更为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一旦将行贿罪的犯罪客体确定为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就可综合实现下列目标:第一,通过客体的再界定将贿赂犯罪和贪污罪、巨额财产进行了明确区分;第二,通过客体的明确化,实现了犯罪认定的简洁化。也就是说,只要行贿受贿人触及职务行为与财物的交换,就具备了人罪的可能性,这就避免了认定程序的繁复,保证了犯罪认定的统一性。

 

其次,对刑法第八章贪污贿赂罪中的行贿行为进行罪名重整。一方面,对行贿受贿犯罪按照对向犯的要求实现整合,彻底实现犯罪既遂形态、主观罪过的一致性和客观行为的对应性。另一方面,对行贿罪罪名体系实现新的整合,主要是:第一,将“行贿罪”“单位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统一为行贿罪;第二,明确规定“对有影响力者行贿罪”。

 

2.完善刑事责任形式

 

首先,明确行贿违法所得依法追缴制度。“司法实践中,多数行贿人只是作为证人,接受检察机关的询问并做笔录后即可了事,即便是对进人立案查办程序的行贿人,检察机关也主要是调查其行贿的事实,鲜有查证违法所得的情况,法院审判也只是对单位行贿罪中的单位判处罚金,这就使得行贿犯罪的违法所得游离于司法之外,得不到追缴。”[9]由于行贿人行贿的目的绝非是换取与行贿数额相当的物质利益,而是想通过行贿谋取竞争性优势,并通过此优势获取远远超过其行贿数额的巨额利润。这正像学者所言,“行贿谋取竞争优势的本质,表现为行贿人在竞争性的领域,试图通过行贿取得竞争优势进而获得不确定利益”[1°]。所以,要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行贿罪,一方面,要通过司法解释等形式明确规定贿赂犯罪违法所得依法追缴的主体、程序、对象和内容;另一方面,在违法所得依法追缴尚有操作难度的情况下,要以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为依据,对公益诉讼进行拓展适用,以弥补和辅助违法所得依法追缴制度。

 

其次,扩充资格刑。我国刑法规定的资格刑只有剥夺政治权利一种,实践证明,此种刑罚不足以周延所有的相关犯罪,其制度本身也有诸多缺陷需要完善。为有效规制行贿罪,在资格刑问题上有必要进行如下改革。第一,在刑法第五十四条中增设一款作为第二款,规定:对上述被剥夺的各项政治权利,人民法院可以并科,也可以选择适用。第二,将刑法中的禁止令纳入资格刑,规定: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可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间内担任特定职务、从事特定职业或活动,进人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第三,在行贿罪的刑事责任中明确规定剥夺政治权利这一从刑。

 

再次,增加非刑罚刑事责任形式的适用。当前,对行贿罪除给予刑罚处罚外,缺乏其他责任形式的规制。要改变上述局面,重要的是在增加非刑罚责任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适用概率,并将刑法第三十七条的“授权性”规范改变为“强制性”规范。修正后的刑法第三十七条可以这样规定:对于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追究其民事责任、行政责任。

 

(二)强化腐败防控体系建设

 

1.完善相关部门法,借助前刑法制度阻断权力寻租。经济犯罪的特征决定了行贿罪在侵害法益的同时并不明显违背伦理道德,所以对其惩处不能像惩处故意杀人罪那样强烈地获取道义支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刑法的威慑力。另外,经济犯罪的法定犯特征决定了刑法只能是惩治犯罪的第二道防线,要从根本上制止和预防经济犯罪,必须把管控重点放在经济法、行政法等部门法的完善上。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不相适应,我国当下的行政治理、宏观调控制度还存在着时代的滞后和内容上的漏洞,不堵塞这些漏洞、不及时改进相应立法,就会有不规范运用权力的空间存在,行贿人也就有行贿的动力和冲动。只有及时、全面地对前刑法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行贿的发生。

 

篇3

泰国的就业形势

泰国经济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上等水平。农业、制造加工业和以旅游业为核心的服务业是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几年,尽管政局动荡,泰国经济每年仍有5%以上的增长。但由于国际油价走低,泰铢升值,加之政局变化,导致外资对泰投资谨慎,且出口受抑,使泰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各行业劳动力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泰国的工业和服务行业发展迅猛,经济发展劳动用工形式很大程度上仍保持着传统性。泰国的官方数据表明,全国52%的在职人员,无论是兼职还是全职,仍在从事一些农业工作。在乡村,劳动力在种植与收获淡季减少农场劳务工作或者在农场工作之外搞些小规模的经商活动是很普遍的现象。

泰国是东南亚地区市场经济体制较为完善的国家之一,但当地规定:对于泰国缺少的工种,注册资本金在一亿泰铢以下的企业,每输入一名外国人员需雇用4名当地劳工;注册资金在一亿泰铢以上的企业,每申请一名外籍人员则需雇用5名当地劳工。由于泰国是劳务输出国,因此对引进外国劳务人员有着严格限制。

有资料表明,2013年泰国制造业的失业人口数达到10万人,约占同期整个失业人口总数的13%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多数工厂淘汰旧的机器,采用更高效率的新机器的结果。机器的更新,要求使用较少的劳动力,但技术水平要求提高了,而当地劳动力水平没有办法满足需求,从而影响了劳动力市场。

泰国的中小零售和运输业,多年以来一直受国外多个大型商行的排斥和挤压。这些大型公司的不断扩张,逼迫大量中小企业停业,造成在职人员失去工作。一些幸存的中小零售和运输业,虽然采用了更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竞争,但只需少量的员工来维持营业。

旅馆和餐饮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游客人数下降。因此,一些旅馆和旅游景点不得不缩小营业规模,解雇就业人员,变成更多临时或“外包”的雇佣,也就是“居家就业”“文化低水平”就业。雇佣学生数量增加,同时存在着大量“隐性就业”现象。“隐性就业”是指名义上处于失业状态,没有收入来源,但实际上却有工作岗位,有工资所得的情况。

泰国的建筑业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1996年始终保持快速增长,之后泰国建筑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近些年,泰国建筑业呈现复苏迹象,呈缓慢上升趋势。泰国承包工程市场相对成熟,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泰国的石油冶炼加工、冶金、钢铁、电力、汽车加工装配、水泥、水利设施、公路、轻轨、地铁、码头、体育场馆、商场、加油站等一系列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项目,基本上都是在经济状况好时兴建的。根据中国与东盟十国2007年1月14日在菲律宾宿务签署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规定,东盟将在金融、电信、教育、旅游、建筑、医疗等行业向中国做出市场开放承诺,包括进一步开放上述服务领域。该协议于2007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在此多边协议的框架下,泰国向中国承包商开放工程承包市场的条件大为改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国力的提升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国政府鼓励中国公司“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并从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这为中国公司用传统承包外的方式开拓泰国承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带动了中国技术劳务输出。但由于泰国是传统劳务输出国,对外来普通劳务采取严格管理措施,中国承包企业在泰国承揽工程业务,不可能带动大量的国内普通劳务人员输出。

在泰国的劳务市场上,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劳动力越来越贫乏,而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工程师、科技人员和管理人才更是供不应求。许多跨国公司雇佣国外专业人员,即使有高薪待遇,公司也很难雇到当地合格的工作人员。因此,为在工业区内发展的制造业寻求、培训、保留合格雇员,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各大公司正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现在, 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的泰国企业仍在世界范围吸纳技能人才,一方面泰国企业仰仗外籍专业人士的技能,另一方面泰国无法为这些企业提供足够的本地人才。制造商们都在向外取得所需的服务,并且从境外招聘劳工以获得增值服务。汽车配件制造商猷丰集团不但保留了合格雇员,还投资新的生产线,并招聘符合要求的有技能有经验的境外劳工。泰国政府为了促进外商到泰国投资,也给予企业协助,包括为他们拓展商机、寻求外国合作伙伴以及为他们提供税收优惠,并推行更灵活的、简易的劳工签证手续。

留学生的就业前景

中国留学生在泰国毕业后,只要本人愿意并被泰国的企业或单位聘用,就可以在泰国工作并居留。留学生毕业后,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或建立了劳动关系,就会得到泰国政府颁发的外籍人员工作证,并获得个人的工作签证(每年延期一次,在泰国境内就能完成延期,不用回国办理手续)。获得工作签证的学生,其直系亲属可申请在泰国的依亲居留签证,有效期与工作签证的有效期一致。凭工作签证和依亲居留签证能多次往返中国,不受任何限制。

篇4

引言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对外开放日益深入,推动了外向型经济水平的提升。由于我国开始融入于世界市场这个大环境之中,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日益扩大,这样一来也使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了明显的发展。然而据近期的调查研究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就业率以及收入水平皆较为低下。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的专业素质较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缺憾等。总而言之,当前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一、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

我国大学生现今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荒”以及“就业难”的问题普遍存在。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许多文化水平较低的人也进入了高校学习,大学生的总体数量激增。

致使现阶段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是人口总量严重超过了社会岗位的数量,劳动力过剩;其次是我国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没有紧随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最后是劳动力市场有待改善,就业的信息渠道受阻。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尽管大学生的知识水平较高,但是其实践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水平均有待提升,难以快速融入于实际工作当中,致使大学生的总体就业形势极其严峻[1]。

二、导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一)学生的专业素质较低

学生的专业素质较低是致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所谓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就是要和外国的公司进行贸易往来,先决条件便是语言,另外还需熟知国外的相关法律。然而事实上,许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大学生并没有学好外语,甚至连使用最为广泛的英语也没有熟练掌握,无法与国外企业进行沟通交流。而且许多学生对国内的法律都一知半解,国外的就更加茫然。

(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落后

我国现阶段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仅陈旧落后,而且与实际已经完全脱节了。现今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司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是多样性以及实用性,但是高校却过于强调书本上理论知识的输送,没有将大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位置。学生们仅仅是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但是不知道如何将其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之中,难以满足公司对人才的多样性以及实用性的要求,从而导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三)大学生严重缺乏实践经验以及职业资格

现在许多企业对刚刚毕业的应届大学生并不十分看好,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毕业生的学习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无法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许多中小型的外贸企业,并没有过多的资金运用于新人的培训之中。而且外贸行业与别的行业行业相比,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较高,但是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并没有接触过外贸业务,对有关的职业资格考试也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很多学生完全不做准备就参加考试,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这就致使许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学毕业生适应期较长,丧失自身的优势[2]。

三、改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形势的对策

(一)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各方面技能

学生应当刻苦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对语言给予高度重视,尽可能做到精通,特别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英语。在学习的过程中,规划好今后的职业生涯,确定自身的奋斗方向。大学生最好在大学期间,寻找一家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企业进行实习,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使自身的阅历更加丰富,进一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技能。除此之外,还应当密切关注我国对外的国际经济和贸易,适当了解国外的法律及文化。

(二)高校应当转变人才的培养模式

高校应当对大学生的培养过程给予高度重视,除了向学生讲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当将理论知识融入于实践之中,调整人才的培养模式,尽可能满足企业以及市场的需求,塑造出全面性以及实用性相统一的人才。具体可从以下几个点着手,一方面,应当建立基于国际经济与贸易行业背景的人才培养思维。另一方面,建立科学完善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新增《外贸软件综合运用》、《国际商务单证理论与实务》等重要课程。除此之外,还应当强化专业教育,将学生的行业优势、英文优势以及专业优势全部凸显出来,加强学生对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一专业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丰富课程的内容,引进非学历认证教育

尽管外贸跟单员、外销员以及外贸业务员等资格证书和学历教育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考取了这些证书,必定会使得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一专业的学生的竞争优势明显提升。所以高校可以用选修课的形式将相关资格证书考试的培训内容吸纳进来,发挥非学历认证教育的实用性,让学生们在学校内通过这类考试积累丰富的经验,提前适应工作岗位,缩短适应时间,快速融入与工作之中[3]。

结语

现阶段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式日益严峻,妥善地处理这些问题,可以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现阶段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落后,学生素质偏低,严重缺乏实践经验。所以高校应当尽快转变人才的培养模式,S富课程的内容,引进非学历认证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各个方面的技能。这并不仅仅局限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而是应当面向整个社会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5-0015-09

当我们凭借“民国经济”来重新思考、观照中国现代文学时,“民国经济”所蕴含的独特所指很显然指引给了我们一种新的方法论。依照这种方法论的烛照,我们毫无疑问会洞见前此未曾注意到的一些事实:中国现代文学整体生成中的经济因素;中国现代作家走上文坛的独特姿态、现代作家社团与流派的形成背后的经济因素;某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之所以如此的经济因素;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生产、流通、传播与大众接受的经济背景之间的关联,等等。这些事实的被发现,无疑有助于敞亮我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经济因素的认知,建构经济学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文学图景。但验诸20世纪的文学研究之路,我们发现,经济学视野的运用并非始自今日,如若我们要理直气壮地运用“民国经济”这一范畴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很显然我们需要从方法论上做出检讨。换言之,我们需要回答这样相关联的两个问题:一、民国经济视野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无合理性,若有,其依据何在?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民国经济视野与20世纪一度占据主流的政治经济学视野等有无区别,若有,其区别何在?

一、经济与中国文学:历史的考察

事实上,由生活于现世社会的人所创作的文学,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也不可能离开与其现实生存密切相关的经济。

对中国古代文学而言,借助于沈端民先生从1980年代以来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济问题的研究①,我们发现,一部从先秦到明清的古代文学史,其实就是一部别样的文学经济史。这种对古代文学内容的重新发现,无疑有利于冲破古代文学研究固有的学术框架,但这种从文学内容层面考量并得出文学与经济密切相连的论析,需要辅以对文学外部诸多因素——作家本人的经济状况、文学作品的生产与流通环节、文学受众的经济状况等等——的论析,才会更有冲击力。然而,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中国古代作家是耻于谈钱而乐于谈官的,其写作和重制问世作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经济目的,可以说是拒绝进入市场的一群,而出版家既不组织稿源也不组织市场,虽然从隋唐起就有大量重制、出版和公开买卖《四书》、《五经》的行为,但“这种出版和买卖,不是为了文学,而是为了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和科举考试的需要”〔1〕,即是说,古代文学的外部因素中几乎没有狭义市场经济的影子〔2〕。

中国文学与经济日渐复杂的扭结,始于1872年4月30日《申报》的创刊。据鲁湘元先生考察,1872-1897年是中国市场经济文学的初创时期;1897-1910年是中国市场经济文学的第二期;1911-1925年是市场经济文学向全方位的深层次方向发展的时期;1925年五卅运动后,中国文学的狭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健全;1937年以后至1950年前,虽没有脱离市场经济文学的体制,但更多的是战时机制;从1950年代起文学的生产和销售也采用了计划经济体制。〔3〕可见,“狭义的作为社会经济形态而存在的市场经济,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生产者——作家和出版家——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读者赖以读到各种各样作品的客观条件。”他由此得出结论说:“没有狭义的市场经济,就没有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大部分。”〔4〕并认为应该建立一种“从经济形态、商品和价值,即主要从作品的交换价值,去了解文学的发展和变化,了解作品和作家的文学观,也就是马克思说的以市民社会史、商业史和工业史为基础的‘世俗’文学观”即“市场文学学”。〔5〕

篇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28-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也进入了一个“大众化就业”时代,这给中国的就业问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相对滞后,存在片面、不成熟、不明确的方面,进而直接影响着自己对于未来职业的选择。

1.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

1.1自我认识不足,盲目从众、盲目等待。

很多大学生毕业前没有为自己做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面对众多矛盾时而不知所措,对自身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不了解自己真正要什么,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别人找什么样的工作,自己也想找什么样的工作。不能理性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就业观被他人或舆论所左右,缺乏主见。另外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干部或家庭条件好的大学生,他们社会活动多,见多识广,无形之中产生了自负高傲的浮躁心理,择业期望值过高,既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又对职业、薪金、发展前途、地区环境等过多挑剔,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还有一些综合能力一般的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招聘往往抱着一种驻足观望的心理,对实质性的就业缺乏诚意,难以准确定位。在犹豫观望与盲目等待时,贻误了求职择业的最佳时机。

1.2看重工资待遇,追求稳定,怕苦怕累。

有些大学生就业首先考虑的是工作岗位是否“稳定、无风险”和工作环境等“硬件”是否舒适,待遇是否丰厚,动辄就要求高收入。一些大学生们普遍自定身价都很高,不怎么样的工作瞧不上,好的工作用人单位又不想选他们。大部分毕业生仍希望一毕业就找到收入高的工作,所以很多毕业生嫌弃工资低的工作,宁缺毋滥,宁等不干。近几年,众多大学毕业生将眼光投向了公务员这个“金饭碗”,导致“公务员”热持续升温,可以说与这种追求稳定的观念影响是分不开的。

1.3基层意识淡薄,就业首选大城市。

有些大学生择业观念还是过于陈旧,择业时就爱往大城市里钻或以进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为首选目标。他们信奉“人往高处走”,认为大都市到处是机会,于是纷纷奔向大都市,大都市的大学生求职者人满为患,形成了没有方向感的“新盲流”,而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基层却无人问津。一些农村学生父母也期望大学生在大城市择业,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跳出农门”、不再回到农村工作,以免别人认为孩子读了大学还是没出息;另外部分学生又怕基层条件差,埋没了自己的才能。

1.4道德诚信缺失,存在造假心理。

当今社会的诚信危机影响到大学校园,目前,部分大学生不守道德、缺乏诚实信用,如大学生贷款后还款信誉较差,在求职过程中虚假自我拔高,盲目签约、随意毁约等,通过说假话、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用人单位的初步信任,这对大学毕业生的整体形象也造成一定的损害。还有部分大学生为了得到一份更好的工作,甚至伪造简历和毕业证书。

1.5依赖、攀比心理。

一部分学生抱着等、靠、要的思想,就业时缺乏独立意识,依赖学校、老师把就业招聘信息送上门,依赖家人朋友试图通过关系就业;或者盲目与他人攀比,“这山望着那山高”而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他人的工作为自己的就业目标进行设定与更改,容易在就业中遭遇失败。

2.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现在大学生就业观主流是好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许多困扰。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观上普遍表现出这样的矛盾:既渴望发挥学识能力,成就一番事业,又怕在艰苦条件下工作;既愿意走向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又希望政府和学校能保证就业;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但诚信意识淡薄。面对这些问题,只能用冷静的态度,给大学生以积极的引导,帮助他们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新型就业观。

2.1加强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就业信心。

在金融危机下,就业相对变得竞争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争取到就业岗位,个人素质和信心是必胜的条件。所以,首先要树立毕业生的就业信心,相信经过高等教育。获得合格毕业证的人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素养,具备了岗位所需的基本条件,能够为自己创造就业机会。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充满信心。

2.2.大学生应更新就业观念。

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就业的观念仍停留在过去的传统模式上。目光还仅仅局限于一些国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职能部门上,认为只有“端上铁饭碗”才能算就业,不能接受风险就业,追求保险就业。其实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国民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得到了提高,各行各业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如果我们的大学毕业生还抱着精英教育时代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寻找工作岗位,那必定会更多地面临就业挫折。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和意识,不能好高骛远,应切合实际,寻找个人专业和能力相吻合的就业单位。现在大学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历与岗位并不必然对等,没有什么工作一定是大学生干的,也没有什么工作一定不是大学生干的。只要你需要,只要社会需要,这样的工作就是可以干的和值得干的。

2.3树立从基层做起的理念。

近年来,大学生大多数喜欢到大城市和发达地区找工作,选择工资待遇好、工作环境舒适、工作地点交通便利、工作相对稳定有保障的单位。这完全可以理解。但问题是现在要找到这样的工作已经很不容易了。在大城市、主要机关提供的就业机会日趋饱和的情况下,农村和基层的广阔天地已为大学毕业生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创造了条件。当代大学生应积极响应国家和社会的召唤,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生产第一线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接受锻炼、接受挑战。没有艰苦的锻炼,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和能力的积累,是很难有大的作为和前途的。基层单位需要大学生,也是大学生锻炼和体现自我价值最好的场所。

2.4树立诚信意识。

诚信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青年大学生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学生走向社会,是否成才总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然而,一些大学生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求职择业中毁约现象屡见不鲜,诚信危机凸显。诚信既是人们安身立命和得以成功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也是人们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丢掉了诚信,任何人都不可能获得生活与事业的成功。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诚信教育,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自律。

2.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以积极心态应对就业。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一方面就业指导中心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展开就业指导,联系各企业为学生和企业之间搭桥牵线,鼓励将毕业的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乐观的精神、足够的勇气走出校门,走进企业的大门,介绍自己、推销自己,展现自己;调整好心态,在社会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对于就业困难的大学毕业生,心理指导老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指导,为毕业生提供缓解压力、排解紧张情绪的渠道,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焦虑,做到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保持乐观积极、进取向上的心态,从而在就业竞争上取得胜利。

参考文献:

[1]刘凤清.大学生择业观念现状分析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7,(12):38—40

[2]谢守成.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理论月刊),2005,(11):152 —15

[3]赵春玲、龙玲、王铁梅.对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对策的思考[J].商情,2011,(47):10

篇7

大学生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新经济形势下,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及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一问题,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高校必须积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和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高校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的意义

1. 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

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主要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素质。这两个方面虽不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可以直接影响和瞬间转变的,但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择业活动;可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准确的社会需求信息和就业形势分析;可以向大学生介绍求职面试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提高展现自我的能力;还可以给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负担。

2. 有助于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

择业是人生的关键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前途和发展。因此,职业的选择既是对未来发展成才道路的选择,更是对人生幸福的选择。对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经验不足,职业目标不确定,容易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犹豫不定,走弯路,甚至找不准自己的发展道路。而大学生就业指导恰好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这样的帮助。

3. 有利于社会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市场经济下如何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已成为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就业指导通过对行业形势进行分析、对就业趋势进行预测,为广大毕业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就业风向标。同时保持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使得供需信息畅通,解决了供需不相匹配的问题。

二、高校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的具体措施

1、加强就业政策指导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宣传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及有关部门和地方制定的就业规定和学校的具体实施意见。以克服学生择业时思想上的随意性、盲目性、片面性,走出择业的误区,消除择业时的困惑、幻想,从而增强择业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2、加强就业信息指导

高校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掌握社会需求信息,预测就业动态,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及时信息,让所有的毕业生都知晓国家有关政策和人才的需求情况。要将毕业生的表现、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奖惩情况等录入计算机和制成表格,随时供用人单位查阅,向用人单位推荐。高校应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场所,配备相关设备;建立专门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和就业资料阅览室。

3、加强就业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要伴随就业指导全过程,要贴近学生就业实际,力求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注重对学生开展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成功观教育,突出吃苦耐劳精神、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确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相互尊重的职业道德观。还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选专业的知识框架、就业方向、岗位特质、特殊能力和一般能力等等,引导大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和发展方向。

4、加强就业心理教育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焦虑心理、急躁心理、自负心理、自卑心理、依靠等待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等。如果不及时对大学生的这些心理进行调适,就会妨碍正常的就业,甚至产生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择业和今后的发展。要结合实际,分析产生这些心理的主观原因,对症下药,通过传授就业技巧、调整择业观念、分析就业形势等各种方式来疏通思想疙瘩,帮助大学生进行合理定位,找到满意工作。

5、加强就业技巧指导

通过技术指导,可以帮助毕业生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确定择业目标,以便在不同需求形式下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工作;其次,帮助毕业生掌握自我推荐的方式、应聘和面试的技巧,克服种种困难和挫折,避免走弯路;再次,帮助毕业生树立竞争意识,以便在求职择业中保持主动。

6、利用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利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通过社会实践,使得广大学子更加感性的认识社会,提高了社会认知度,包括对社会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的认知,这对于青年学生定位人生谋求个人发展具有极强的指引作用。

7、加强创业指导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则是就业之源。通过创业教育,促使大学生在夯实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素质,使大学生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这样,毕业后就具有了更强的就业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大学生也要开阔思路,善于学习,寻求多种形式的就业。

大学生就业表面上是个人行为,其实,它与学校的发展、声誉和稳定密切相关,更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以及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政府、社会、学校和师生共同关心的大事。高等学校是国家人才培养任务的重要保障。高校工作者们应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程化建设,在具体工作中贯彻“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改革方向,以“学以致用、人尽其才、择优推荐”为原则,通过“双向选择”,不断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于晓光.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篇8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加上事业单位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出现了公共性事业单位与盈利性事业单位等不同的性质划分,原有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为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完善,国家出台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使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概述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的内涵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主要是指按照科学的管理方式,在兼顾事业单位性质和特征的基础上,并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与现在的财务管理模式相结合,建立科学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是指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树立精益求精的思想和理念,使用专业化、数据化、系统化以及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实现精确和精细的财务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精细化与科学化密不可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是财务管理精细化的目标,精细化是实现科学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的体现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化,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应该由专门的财务人员进行管理,建立管理分工的专业化管理制度,这能够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精细化的实现提供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条件。(2)系统化,财务管理工作涉及事业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复杂,要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以及精细化程度,就要将财务管理系统化。(3)数据化,数据是财务管理工作的直接对象和基础,只有将事业单位的各项活动通过数据资料来反映,才能有效管理和权衡财务工作。(4)信息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加快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已成为大势所趋,有利于进一步实现企业发展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三、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的重要性

1.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可以促进绩效政府的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十一五”规划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了方向,目前,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权责不明确、部门办事效率低下以及奢侈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建立决策科学、权责对等、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绩效型政府已经迫在眉睫。而只有加快实施精细化管理,才能有效提高行政效率,充分适应政府管理机能的转变。

2.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当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益较低,损失浪费现象严重。比如预算执行率不高、结余资金规模过大、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资产配置不合理、对外投资效益低下等,需要尽快实施精细化管理,才能有效堵塞管理漏洞,夯实管理基础,精化管理环节,提高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的使用效益。

四、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的措施

1.树立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的观念

思想观念决定着行为方式,事业单位要想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就必须要树立起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因此,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必须发挥带头的作用,积极学习财政部提出的财务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的各项要求,明确财务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的概念和内涵,将新准则运用于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加快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加强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意识,对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必不可少,也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因此,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必须培养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真正意义上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的改革。

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事业单位强化财务控制的有效手段。所以,事业单位应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调整等方面着手,实施精细化预算管理。首先,科学编制事业单位预算。在预算编制之前,编制人员要深入各部门进行调查,了解和预测各部门的经费使用情况。在预算编制时,认真分析确定本单位的项目预算金额,对办公费、差旅费等日常公用费用按照人员测算人均定额,确保单位收支预算与实际情况相符。其次,强化预算执行控制。事业单位要以经批复的预算项目文本为依据,严格执行预算,重视预算事中、事后监督。再次,预算执行结果与部门年度考核挂钩,健全预算执行考核制度,明确考核指标、内容,并根据考核结果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

3.固定资产核算科学化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只核算账面价值,不计提折旧,通过“计提专用基金一一修购基金”对固定资产维护和修理进行账务处理。这就导致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仅能反映固定资产原值,而无法体现固定资产价值的折损情况,易发生固定资产价值虚增。同时,事业单位将购置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全部列入当期支出,违背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划分原则,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必须改进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实现固定资产核算科学化,保证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固定资产的科学化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进行,比如增设“累计折旧”会计科目,将其作为固定资产的抵减项目。

4.推动收入管理精细化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渐深入,一些事业单位已经成为自收自支单位,虽然国家在事业单位改革当中,意图将这些事业单位改制成公共服务企业,但是从目前来看,这一改革目标的实现难度比较大。因此,当前在财务管理改革当中,要将收入管理精细化作为一项重要目标。这一方面,事业单位应该明确收入范围、项目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收入台账,对所有收入进行分科目管理,所有收入要存入指定的管理账户,对资金按照国家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要求进行统一的分配管理,事业单位对本年度内的收入没有支配权。另一方面,国家对于事业单位收入要采取国库集中支付,利用统一支付减少事业单位的收入管理权,避免成本支出与收入的混乱对财务管理的不良影响。

五、总结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事业单位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需要。为此,必须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阶段,不断改进和完善预算管理、成本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收支管理等财务管理内容,从而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国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07:21-22.

[2]王雪莲.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应用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研究[J]. 国际商务财会,2012,11:39-41.

篇9

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在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很多实体领域经济的发展中扮演了推动者的角色。也就是说,推动商业银行的发展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前提条件,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就能让实体经济的发展更加稳定有序。

一、我国商业银行在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具体状况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发展转型时期的今天,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出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经济发展中最常见的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虽然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商业银行在经济服务方面的支持力度仍然存在不足之处,这不能为实体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使得实体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1.实体经济发展的效益和水平

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价格也在受影响的条件下呈现出下调趋势,这就造成了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面临成本越来越高、产能过剩频繁出现、费用增长快速、资金供应不到位等局面,而且一部分产业的利润也不断下降,尤其是对一些中小企业来说,这些困境带了的威胁是非常明显的。这种经济趋势的变化,让一些低端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订单数量少、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多个问题同时出现,对企业的效益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些状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支持力度不断下降带来的,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完全超过了对其他群体的影响,造成了实体经济利润增长比较慢的问题。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已经更高,多达5万多亿元,增长了5个百分比,通过主要经营的业务得到的收入比较高,增长了10个百分点之多,而且在实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明显较大,比商业银行增长的速度更快,只是最终的利润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与此同时,实体经济企业的发展在经济通货膨胀率极高的条件下出现了经济萎缩的问题,进一步造成了产业空心化格局的出现。

2.生产要素的变化造成了产业的空心化

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一些发展要素的支持,比如说生产技术、企业管理、劳动力素质、资本投入等方面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出现资产的通货膨胀以及泡沫经济带来的高强度的压力,而在这种泡沫经济逐渐消退之后就容易造成企业实体的空心化问题。一方面,在资源价格不断上升的背景下,给劳动者带来了更广阔的选择,增加了劳动者就业的机会,这让企业在成本方面必须加大投入,造成了成本提高的问题,而且在实体经济中的成本回落现象变得非常突出。另一方面,在实体经济产业的发展中,大部分企业都存在技术发展跟不上要求的情况,同时在创新方面的力度仍然不够,这种创新不足的情况在一部分中小企业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大多数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都面临着资源不足的问题。比如说,一些实体经济中的金融行业的市场在融资方面的能力会有一定减弱,投入的成本远远要比生产的资本多,而且使得实体产业的发展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关联性不断降低,原因都是造成企业实体经济发展不稳定的罪魁祸首。推荐阅读>>>经济学硕士论文范文推荐

3.实体企业中“脱实向虚”的现象尤为明显

从目前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在虚拟经济不断盛行的今天,虚拟经济的高回报以及短投资造成了大部分国内企业中的实体企业已经开始和实体经济市场相脱节,这其中的一些企业还逐渐朝着一些高回报、高风险的领域不停迈进。比如说,在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金融市场中,很多资金都已经投入房地产、贵金属等虚拟经济市场中。除此之外,为了在虚拟市场经济中有更高的收益,就可以借助一些市场运作和炒作的方式来实现,这种虚拟经济的大范围入侵,让实体经济企业的“脱实向虚”现象越来越突出,即使这种现象的产生离不开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影响,但是这也就正好说明了在市场中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大的风险。比如说,在温州有很多实体企业,其中就包括了45家制造业,而在这些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参与了房地产的开发,还有一些实体企业利用企业作为融资的单位,不断朝着房地产以及金融行业发展,以此来获得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实体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新形势背景下商业银行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的重要措施

1.不断优化商业银行信贷支持的政策

一些不同领域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已经规划到产业发展政策导向中,同时借鉴了一定的实战经验后在商业银行的信贷方面做出了及时的调整,同时还把当地的实体经济发展状况作为指导,发展一些具有特色的聚集性的产业,从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把握企业项目准入、资金风险防控上的差异性,制定适应地区发展需要的计划,采用区域性的发展战略。除此之外,要想让资金能在固定的情况下及时得到归还,就要求企业必须对资金进行科学的管理,加强对资金账户的管理和控制,并在定期内进行检查,这样不仅能控制一定的资金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信贷的风险。

2.加强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

在商业银行负责的范围内,不仅仅要加强对自身的完善,还要在金融产品的推广方面做足准备,同时也要在原有的金融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对产品的价格和盈亏进行准确的定位,而且要想让产品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信贷客户的需求,就要对产品的性能不断改进,要对产品的用途、价格、信贷额度进行一定的设计。而从市场债券方面来说,在生产金融产品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债券市场的产品,让一些中小企业在短期时间内进行融资,把每个企业的融资特点作为基础,这样才能让融资的渠道向更广阔的方向发展。从金融产品和商业银行产生的衍生品的市场发展来看,这种实体经济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我国现如今就存在多种股票、利率以及汇率的衍生品,这种衍生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结构,而且也实现了在品种和业务上的创新和发展,这也就推动了商业银行基本资产朝着金融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3.商业银行要正确引导金融资源的发展方向

篇10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经济持续波动震荡,虽有复苏迹象,但增速十分缓慢。目前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各种压力,这是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外部形势。而在国内,我国的经济运行虽然总体良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是仍存在着严峻的挑战,我国市场经济固有的体制性问题、结构性矛盾仍然凸显;通胀压力巨大、金融市场波动震荡、物价过快上涨等问题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当前经济形势的特征与中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一)当前经济形势特征下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判断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全球生产和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影响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变化,也将对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带来机遇与挑战。   第一、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将催生新的就业类型。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政府着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将不断优化调整,新兴制造业不断优化,企业技术加强创新能力,服务业将大力发展,这些都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必然依靠新的科学技术创新,而中国的就业进入一个通过技术革命寻找新增长点与低碳经济发展阶段。第二、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波动震荡可能催生新一轮的周期性失业现象。食品短缺与价格上涨,以及由此带动的工资上涨将是这个阶段经济的突出特点。而这一阶段的经济波动震荡和周期性失业特征成为也必然成为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第三、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将逐渐由出口- 投资驱动型向内需消费- 投资驱动型发展方式转变。这就意味着知识型和服务型的就业岗位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个优势。第四、结构化矛盾存在和失业集群现象仍是后经济危机时代的突出的特征。大学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二)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第一、大学生就业难仍是当前经济形势下存在的最突出的就业问题。仅2007-2010年未就业的大学生毕业生就有860万人,而2011年,这个数字将不断飙升。根据以往大学生毕业生的二次就业率的统计比例,有约30%-35%的人能找到工作,也就是意味着至少有500万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的困难。第二、部分大学生未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存在着较高的就业期望值。大学生由于对市场缺乏足够认识,容易“眼高手低”。在求职的过程中,常常丧失理性,盲目就业。同时大学生的就业稳定性呈现了持续下降的态势。“跳槽”是司空见惯之事同时也是用人单位的无奈。第三、大学生就业类型的多样性。近年来,国内的就业方式呈多样化发展趋势,灵活就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出现了短期就业、季节性就业、家庭就业、派遣就业、远程就业等多种形式。这也使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上有了更多的选项。第四、大学生创业成为新的增长点,但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高却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大学生创业是缓解就业困难的有效方法,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非常低。究其原因:一是大学生创业有激情没信心。二是,大学生创业有氛围缺教育,多数大学生是没有创业经历的。这些都使大学生创业成了高校中的“鸡肋”。

   二、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提升在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探索

     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当前各高校应该深入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探索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抓学风建设,深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锻造,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责任感,进而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

(一)以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强化专业思想,形成多层次的专业技能培养模式。第一、发挥学校党政对学生专业教育的领导作用,加强学风建设督促工作。学校党政领导应从学校整体工作就学风教风问题、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课程教学、专业实习等进行专门的讨论,针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召开主题班会,为学生指明方向。第二、以专业技能拓展为目标,举办专业技能竞赛、专业论坛、专业科技创新等活动。邀请企业家、学者等专业领域的权威莅校讲学,形成着眼社会需求,教学主导,学生组织搭台,学生唱戏的工作机制,促进学生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学生专业素质拓展体系。第三、抓好专业思想教育,树立专业先进典型,坚定学生专业信心。举行专门的学风建设推进会、学习经验交流会等,从强化专业素质培养,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等方面强化学风建设。在学校网站和报纸等各种媒体上做好优秀学生的宣传介绍。选派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对新生进行大学生活教育,树立典型和榜样。

   (二)以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开展各类学生实践活动,形成全方位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模式。第一、积极开展寒暑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全面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立项活动,建立“高年级团队帮低年级团队、有经验团队带无经验团队”的传帮带制度。把社会实践能力作为每位大学生的必修技能,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第二、深入开拓实践基地,从职业发展的角度丰富学生们的实践内容。重视将实践活动与学生成长更好的结合起来,与社会上的单位进行合作,实行社会实践基地化培养模式。推进学生的职业见习制度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社会和职业的理解,明确自我发展方向。第三、着眼社会需求,开展“千人百企”、“三进三同”等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化素养。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有专业特色的“千人百企”、“寻找职业贵人”职业见习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要走进企业,走进职业,认识自己,锻炼自己。

(三)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抓手,点面结合科学规划大学生活,形成一体化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模式。第一、合理规划大学生职业生 涯规划教育模式,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导航。形成一年级做好学生的大学生活规划、学习养成教育,二年级做好学生的学业规划、生涯规划教育,三年级做好职业探索、专业发展活动,四年级做好就业技巧辅导和职业素养辅导。将就业指导课、创业教育课、职业规划课纳入教学范畴,作为必修或选修的学分。第二、实施“大学生生活导论”。邀请企业家、知名学者,毕业校友,高年级学生等不同层面的“学长”针对不同年级积极开展大学生活导论、“学长”计划系列活动。通过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邀请了职业生涯规划专家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目标规划的引导,激发同学们追求成长、完善自我的内驱力。第三、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是关键。积极地做好就业形势分析,就业准备指导;做好就业技巧,就业信息的收集等指导和分析;做好就业心理辅导,就业和个人发展指导和分析等工作。最终实现时时有指导,处处有服务。

(四)以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载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形成个性化的学生核心品质培养模式。第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协调的身心素质。积极开展各项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各种球赛、歌咏比赛、文艺晚会等文体活动,形成独具校园特色的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走向社会应具备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第二、通过对学生干部队伍培养,造就学生对工作的责任感和职业态度。在大一阶段注重“苗子”的选拔和任用,通过组织活动、协助老师、联系班级、服务同学等方式,准确分析学生干部能力的类型,有所针对地教育培养,同时开展学生干部素质培训班,进而培养学生干部对于工作的责任感,进而转化为对职业的认真态度。第三、通过开展各种拓展性的训练比赛,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举办主题演讲比赛、主题辩论赛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干部队伍交流培训,提升学生干部的人际交往能力;成立文体兴趣小组、科技创新兴趣小组等,通过各种社团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新闻中心-中国网2010-3-2.

[2]国家统计局报告。新华社北京2010年3月23日电(记者刘铮)。

[3]曾燕波,杨健楠 外来务工青年城市融入与发展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12)

[4]郑秋,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发展研究,2008年,第5期

[5]刘长平,以拓展素质为核心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9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7.38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背景下的河北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412143)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型高校指的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以推动知识创新、传授、应用服务地方为宗旨的,其主要特征为应用性、地方性。特别是在我国正在推行应用技术型高校分类探索的背景下,对应用技术型高校创业教育管理的框架设计更是缺乏深度认识,在学科建设、研究阐释、思想认识等方面也呈现出很多问题,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亟需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创业教育管理进行深入研究。

一 河北省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014年河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36.78万人,算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叠加,毕业生求职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一方面是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较为困难,一方面是许多企业找不到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种现象虽然由多种因素造成,其中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河北省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也是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紧迫要求。另外,在引导高校转型的同时,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也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选择。因此,在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基础上做好河北省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对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创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力推进的一项教育措施,河北高校不断探索已做出不小成绩,相对东部沿海省份,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较晚,且经验不足,尚存在如下的问题。

(一)创业教育形式较为单一

河北省创业教育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开展创业教育最主要的形式有开设相关课程、举办创业者讲座、举办创业大赛等。学校创业教育举措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追求。随着大家对创业教育认识的逐步深入,创业教育也渐渐从学校素质教育的边缘走向中间位置,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目前河北省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开设数量少,种类仅仅停留在创业和就业指导方面,而实际意义上的创业教育课程较少(如创业管理等课程),而目前学生们对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期望很高,包括商业知识、创业心理、交流沟通、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

(二 )创业教育师资实践经验较少

各高校创业教育专业教师较少,多数学校都只有一两名专职教师,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专门教师,其创业教育工作由就业指导中心导师和各学院辅导员负责。

(三)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够系统

依据个体在创业过程中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将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系列课程做了分类,分为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素质和创业实务操作四类。可见,创业教育课程应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课程。就目前河北省地方高校开设创业教育的现状看来,创业教育缺乏系列课程,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的课程。整体上缺乏系统性。当前大多数高校创业教育主要局限于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从而导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和基础知识学习脱节,似乎创业只是某种技能或技巧的掌握而已。大部分地方高校所谓的创业教育实际上是脱离正常教学体系的创业指导或创业培训,只是学生可以选择的“第二课堂”或业余活动。

二 河北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各学校创业教育的开设目的主要集中在:继续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等方面。河北省高校探索创业教育模式时,没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模仿其他高校的创业模式,在学习先进经的基础上,应结合学校创业教育各方面因素,开展适合本校的创业教育,以应对新形势。

(一) 建立创业教育组织机构

健全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对与创业教育的组织、协调、开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美国拥有众多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我国创业教育的组织机构却残缺不全。从高校创业教育开展情况来看,我国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多归属于学校行政部门,如学生处、招生就业处、团委等部门,以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为主要创业教育形式。只有部分高校成立创业学院(虚拟学院)或创业园,负责组织、管理学校的创业教育,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仍处于摸索尝试阶段,经验不足。

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不仅仅是高校的职责,同时也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国家应出台相应文件并给予适当的经济资助,支持高校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的建立;社会也应承担一部分责任,企业、企业家等应该在有富余的情况下赞助学生创业项目,积极支持高等教育,支持高校学生自主创业。

(二)优化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第一课堂作为学习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应把创业教育的内容融合到第一课堂的教学中,而非仅仅以校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同时应加大第一课堂对创业教育知识传授的力度,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教育。第二课堂是学生开展创业相关活动的平台,高校应积极制造机会,多组织有关创业的课外活动,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模拟大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挖掘创业潜能。

(三)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篇12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科学发展目标确定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根据科学发展需要制定人才政策措施,用科学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成效。对此,高校作为人才发展的基地,应该重视学校的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践基地以及实验室的建设,加强实践基地与创业人才培养的紧密融合,带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

一、应用型大学实践基地建设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宗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创业为目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与传统的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理念有所不同。应用型大学应当侧重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这需要学校多组织创业交流/示范/推广活动,激发学生创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大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1]。因此,只有当学生拥有了创业意识,才能够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通过自主创业建立自己的事业疆域。

(二)构建学生的创业体系

作为应用型大学,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两个基本问题进行考虑。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产业是平台,专业是基础,学业是关键[2]。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专业技术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营销策划/计算机操作等应用型能力。同时要开设相关的创业类课程,丰富学生的创业体系。因此,我们应该抓紧搭建创业人才培养平台,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创业体系,让她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有能力进行自主创业。

(三)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

应用性大学的创业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基础,努力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过程。沈阳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通过校内实践基地“伴咖啡”,将专业提升与创业锻炼相结合,鼓励学生组织创业团队经营管理“伴咖啡”。这对在校学生来说,不仅能把大学知识转化成为应用能力,还可以启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挖掘学生的创业潜能,鼓励他们开拓创新自主创业。

二、实践基地建设对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学校建设校内实践基地的目的在于锻炼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这要求我们建设的校内实践必须与社会接轨,符合当前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模拟实践活动的场所。因此,沈阳工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伴咖啡”实践基地拥有一个咖啡厅所需的基础设施,为学生创业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证。

(二)教师加大管理投入,提升专业技术层次

作为酒店管理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本专业教师有义务投入更多的精力给予指导和帮助。教师可以从酒店管理专业技术层面给予支持,帮助学生提升制作咖啡的技术水平。此外,学生团队对创业拥有饱满的热情,但是缺乏管理经验,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学识指导学生经营管理。指导教师在整个创业过程中主要起到指引的作用,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因此,沈阳工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伴咖啡”实践基地除了平时的教学需要,其他时间由学生团队进行管理经营,由于学生水平有限,特配有专门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与监督。

(三)学生加大精力投入,保障经营管理顺畅

创业团队需要理性创业,任何创业在前期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建设场地,与此同时还需要创业团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用型大学搭建的校内实践基地节约了创业者的前期投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损失。指导教师提升了创业团队的专业技能,并对实`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保证了学生创业项目的品质。但是,创业更需要的是学生拥有创新精神,能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创业这件事,在模拟经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尝试自己的创业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实践基地的顺利经营。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