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范文

时间:2023-09-06 09:32: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篇1

产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准确把握地区产业发展的阶段,是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合理制定区域产业整合战略的前提。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经济发展必须以不逾越重大阶段为前提,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因此,选择区域的主导产业,首先需要深入研究进而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判别,可以通过运用经济发展阶段判别指标体系计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方法来实现。

一、经济发展阶段与主导产业的内涵

经济发展阶段是经济发展中的各组成要素在某一时点上的发展程度的集合。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以工业化为标志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将区域经济发展分为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阶段五个阶段。

主导产业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不是孤立的一个产业,而是一组产业、一组产业群。

二、郑汴地区产业发展阶段的基本判别

为了比较客观、准确、全面地确定郑汴地区产业发展的阶段,我们主要采用三次产业结构、人均生产总值、工业内部结构等指标来综合判断郑汴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为郑汴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提供依据。

(一)基于库兹涅茨工业化五阶段的判断

2008年,郑州三次产业GDP分别达到94.70亿元、1659.49亿元和1249.8亿元,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3.15:55.24:41.61,产业结构为“二三一”的构成;开封三次产业GDP分别达到153.66亿元、312.45亿元和223.26亿元,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22.28:45.32:32.4,产业结构也为“二三一”的构成。说明郑州市和开封市两地区都处于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的阶段。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人认为,一个国家或区域的产业结构演进遵循以下规律:在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都会有所提高,并且第二产比重上升的幅度大于第三产业,相应地,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优势地位被第二产业取代。当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降低到2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时,区域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10%左右时,第二产业产比重快速上升到最高水平,区域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此后第二产业的比重会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如果根据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成果来界定郑汴地区的产业发展阶段,则郑汴地区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后期,郑州也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后期,而开封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二)基于钱纳里工业化三阶段的判断

著名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把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的转变,并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工业经济整个变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进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

2008年,郑汴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为30570元,运用国家统计局使用的按1998年美元折算,人均生产总值为3869美元。按照钱纳里标准模式可以看出,郑汴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级发展阶段。其中,郑州市人均生产总值5141美元,刚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的高级阶段,开封市人均生产总值为1862美元,还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初期。因此,如果按照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判断,郑汴两地的工业化水平差异较为明显。

(三)基于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判断

C.G.克拉克根据威廉・配第的有关研究,依据若干国家一定时期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转移的统计数据,得到了表1的经验数据,并形成了配第―克拉克定理。

注: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中文版)[M].商务印书馆1981版,第9页。

如果按照配第-克拉克等研究得出的经验数据,由表2我们可以看出,郑州目前大概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五阶段,即刚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开封大概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即工业化的初期阶段;郑汴地区处于经济发展的第四阶段,即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资料来源:河南统计年鉴2009,经过整理计算。

(四)综合判断

郑汴地区产业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后期与初期,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通过以上三种方法对郑汴地区产业发展阶段测算,我们发现,基于库兹涅茨工业化五阶段的判断,郑州和开封分别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后期和初期阶段;基于钱纳里工业化三阶段的判断,郑州和开封分别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高级阶段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初期;基于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判断,郑州和开封分别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和初期阶段。因此,根据郑州和开封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采取库兹涅茨和克拉克的标准评判的结构是比较科学的,对郑汴地区产业发展阶段的判定相对更为客观真实。因此,我们认为郑州和开封分别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和初期阶段。由此看来,很有必要选择和培育两个地区的主导产业,实现协同发展。

三、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匹配

根据对发达国家和我国工业化先行城市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本文整理总结了反映区域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对应不同主导产业的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群匹配表,见表3。

四、主导产业的区域个性分析与新兴产业推演

(一)区域个性分析

以上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的匹配,实际上是运用历史梯度推进的方法推导的备选主导产业。现实中,由于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各异,因此,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除了通过主导产业群匹配表进行初步筛选外,还应该进行个性分析。根据所研究区域的资源禀赋特色,增加备选主导产业。

(二)区域新兴产业推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演进,生产和生活需求的更新换代,各区域必然会产生过去历史上未曾出现的产业,即新兴产业。因此,还需要由新兴产业未来推演预测,增加备选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形成的备选产业群推演可有三类:一是估算、比较各项技术未来的经济价值大小;二是通过对未来市场需求的分析预测;三是技术与需求结合,有的产业有市场需求但技术不能实现,有的产业有技术但当前需求未产生。这三类方法推演出的产业,也应成为备选主导产业库中的产业。

五、郑汴地区主导产业选择

(一)郑州市主导产业选择

结合现有基础、考虑未来发展的方向与潜力,依据郑州的工业行业梯度系数和SSM分析,我们确定,郑州的工业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装备制造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在现代工业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工具和原动力;另外,装备制造业对于技术进步和创新具有推动作用。目前,郑州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2008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18%左右。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全省和整个中部占有重要地位。

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今后,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应该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工程和制药行业。加快开发生产通信设备、计算机及零部件、集成电路及新型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子及其他电子专用设备和家用视听设备,形成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和软件产业园区。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河南科技市场等,加快信息产业化项目建设,培育一批IT行业骨干企业。促进生物基因、生物血液、现代中药等现代医药制品的发展,加强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轻工业、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发新型生物化工产品。

(二)开封市主导产业选择

结合现有基础、考虑未来发展方向,依据开封工业行业梯度系数和SSM分析,农副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对区域发展带动作用较大,最终确定化学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机械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和纺织业为开封市的主导产业。

参考文献:

[1](美)库兹涅茨著,常勋等译.各国的经济增长[M].商务印书馆,1999.

[2]胡长顺.21世纪中国新工业化战略与西部大开发[M].中国

计划出版社,2002.

[3]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M].商务印书馆,1981.

[5]刘平量.发展阶段差异和区域差异对主导产业选择的影响

篇2

天津滨海新区建立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之上,于2005年正式纳入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与全国其他开发区相比,发展历史较短。作为环渤海地区的中国第三个“经济增长极”,滨海新区一直是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热点。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是人才聚集。本文旨在通过对滨海新区人才聚集与天津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分析,寻找新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进而尝试提出现阶段二者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

二、人才聚集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研究表明收敛性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显著存在。通过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把各区域联结起来,就能够提高整个国民经济水平。区域经济发展一般经历区域发展论证阶段、区域整体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区域产业结构体系形成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成熟阶段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再发展阶段。从现象和表现方面界定,人才聚集是各种人力资源由于在就业上存在的关联性,而在空间上比较集中的现象。人才聚集主要包括知识共享和外部经济横向人才聚集、中心横向人才聚集和基于交易成本的纵向人才聚集三种模式。人才聚集的一般过程遵循涌现、突变、协调和运行四个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人才聚集模式有所不同,人才聚集和区域经济发展互相影响、互为支撑。对我国53个国家级开发区2007年人力资源相关指标和区域经济相关指标进行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人才聚集状况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显著相关。将人才聚集现象纳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考虑发现,通常区域经济发展早期,以政府牵引型人才聚集为主,市场力量为辅;到了区域经济发展成熟和再发展阶段,随着产业集聚而形成的人才聚集现象则以人才市场需求为主导,政府行政干预仅起到辅助作用;位于早期和成熟期之间的区域经济发展中期,即产业结构形成阶段,人才聚集围绕产业结构进行,人才层次和结构受到重视,政府扶持的人才聚集减弱,逐步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人才聚集方式。

三、滨海新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评价模型

1.滨海新区人才聚集现象分析

本文选取了天津及周边八个省市作为对滨海新区人才聚集现象存在与否进行判断的参照范围。八个省市分别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河南、山东和辽宁。八个省市2001-2008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及年增长率如表1所示。而滨海新区2003-2010年劳动力使用增长率平均超过10%,如表2所示。由此判断,天津滨海新区明显存在人才聚集现象。人才聚集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和创新优势;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为聚集的人才提供就业和创业环境优势。

2.模型的构建

本文构建的集成指标体系具体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人才聚集子系统和区域经济发展子系统。人才聚集指标的选取参考刘兵(2010)[6]和牛冲槐(2007)[7]提出的人才聚集和人才聚集环境评价指标,选取过程考虑了滨海新区历年数据可获得性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的选取借鉴了各类统计年鉴提供的天津市主要经济指标。选取人才聚集的评价指标包括常住人口、从业人员数量、在岗职工人均劳动报酬、专利数量和市辖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共5项指标。其中后三项指标反映了新区人才聚集环境吸引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因素。另外由于现行户籍制度,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数量之间有较大差距,因此虽然存在个别数据无法直接获得的情况,仍然选取了常住人口作为评价指标。选取区域经济子系统的评价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共6项指标。集成指标系统由人才聚集子系统5项指标和区域经济发展子系统6项指标共同构成。对滨海新区人才聚集子系统和区域经济发展子系统的评价方法如下。首先对评价指标进行数据归一化处理。由于各指标的影响是渐变实现,为使指标发展阶段性分界点更加明显,本文使用曲线升半岭方法进行预处理。各指标均为正向指标,记xij为第i个指标的第j年份原始数据,x′ij为对应的经过预处理的指标数据,xjmax为第j个指标的样本最大值、xjmin为第j个指标的样本最小值。则指标的预处理解析式为:各指标预处理模型如图1所示。对指标数据的多元共线性分析使用条件广义方差极小方法。具体评价方法希望对两个子体系和集成系统分别建立从高维空间到低维空间的映射。主成分分析法可以从客观的数据来定出合理区分对象的权系数,清楚显示各个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作用,因此本文选择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

3.滨海新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评价

滨海新区的前身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1990年纳入天津市发展战略,2005年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2006年成为国家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本文收集整理的相关统计数据为1998-2010年,如表3所示。使用matlab5.3进行计算,条件广义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1个指标共线性均在可接受范围。对滨海新区人才聚集指标、区域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协同度分析。对指标系统主成分分析结果给出前3个主成分矢量指标贡献率如表4所示。方差分析表明各系统前3个主成分分量贡献率之和均超过80%。各主成分矢量作为对应评价系统的指标贡献率,考虑指标分别具有的评价意义,本文分别选择了人才聚集子系统、区域经济子系统和集成系统的第三个主成分向量进行协同度分析。计算1998-2010年各年度人才聚集、区域经济和集成系统评价值并对评价值进行归一化,结果如表5所示。图2是滨海新区人才聚集和区域经济发展及集成系统的评价得分变化示意图,描绘了人才聚集、区域经济发展及集合系统的协同演进轨迹。由图知,滨海新区人才聚集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特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中期,即产业结构形成期的基本特征。与一般人才聚集和区域经济协同演进过程相比较,滨海新区在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方面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

4.滨海新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分析

从图2中可以看到,区域经济指标和集成系统指标的协同演进趋势基本一致,集成系统评价指标在1998-2010年间始终保持加速上升;区域经济指标在2007-2008年有所波动,但是2008-2010年恢复快速上升。人才聚集指标在1998-2006年间与区域经济和集成系统指标具有相同快速上升的特征,而在2006-2010年则转为平缓上升状态。

(1)滨海新区人才聚集与产业发展起步阶段:1998-2004年集成指标系统始终保持平稳快速上升趋势,表示滨海新区经济和人才聚集整体发展趋势良好。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聚集的一般规律,在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人才从无到有开始积累。新区的工作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此时人才聚集环境差,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扶持吸引人才。由于产业结构尚未成型,经济发展没有步入轨道,人才聚集处于艰难的起步阶段,人才聚集的各种正效应均未出现。1998-2004年间新区的人才聚集和区域经济发展协同评价符合这一产业发展初期阶段特征。

(2)滨海新区人才聚集与产业发展形成阶段:2004-2007年随着新区经济发展急速扩张,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重点产业发展顺利。此时新区政府继续对重点产业采取扶持政策,政府引导的人才涌现仍然继续,此时依托于产业结构的人才聚集现象开始出现。2004-2007年间的人才聚集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协同评价符合这一产业聚集形成的阶段特征。

(3)滨海新区人才聚集与产业发展协调阶段:2007-2010年2005年以来,滨海新区一直在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与此同时,新区在经济发展、人才使用制度、人才市场建设、环境保护、文化发展等方面均有大幅度提升。人才聚集开始从政府干预转向以产业聚集形成的市场力量为主导吸引人才流入。对新区的政策分析发现,新区政府的人才工作重点已经由为产业供给急需技术工人转向吸引创新型高端人才。工作内容从搭建大规模人才供需平台,转变为创业、创新平台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人才层次结构也逐步清晰,以更加适应新区产业结构,随着人才聚集的发展,信息共享、知识溢出、激励、创新等效应开始出现,各类人才的潜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篇3

1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篇4

1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篇5

空间维度有两层含义:一是从宏观上看,指区域的地理位置;二是从微观上看,指区域的空间结构。

地理位置是指地理事象所处的地点。不同地理位置的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特征的差异明显,进而对区域的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通常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来分析地理位置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从海陆位置看,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明显强于内陆地区。沿海区域多数以平原地形为主,有利于城市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便利,区域联系密切;沿海区域往往是河流的下游地区,河流径流量大,水资源丰富,工农业用水供给充足,下游地区江阔水深,可发展内河航运并借助出海口实现河海联运,水运发达;沿海区域海岸线漫长,优良港湾众多,海洋运输发达,通过沿海航线加强与邻近沿海区域的经济交往,借助远洋航线与世界其它区域进行对外贸易,促进区域发展;沿海区域海洋资源丰富,渔类品种多,适宜发展远洋捕捞业,可利用众多的浅海、滩涂发展海洋水产养殖业,渔业资源丰富;近海大陆架宽广,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沿海岛礁较多,可开发为海上渔业补给、贸易、旅游及海洋科研基地等,海洋空间资源丰富;沿海区域社会经济优势突出,开发历史悠久、区域经济开放程度高、国家政策支持、科技力量雄厚、城市化水平高、产业结构合理、经济腹地广、劳动力数量多且素质明显高于内陆地区。从纬度位置看,中低纬度区域发展的优势比其它纬度的区域更为突出。中低纬度的区域,热量充足、降水充沛,气候适宜,是人类主要的聚集地。低纬度赤道附近过于湿热,高纬度的两极地区过于寒冷,人口稀少。综合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可知,中低纬度的沿海区域发展优势明显,应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首选地。

区域空间结构随着区域的发展日趋复杂。在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简单,因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区域缺少辐射能力强的大型中心城市,现代交通运输线少且里程短,分布稀疏,区域对外经济联系少,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征。到了工业化阶段,区域空间结构日趋复杂,因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逐渐加强,先后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明显高于区域其它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大增强,交通运输线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区域对外经济联系日益频繁。进入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空间结构渐趋合理,区域内部发展差异逐渐缩小,交通运输线构成网状立体格局,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现在注重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区域空间结构更加优化,区域内部发展较为均衡,并注重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人口维度

人口维度强调的是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劳动力的数量影响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生产规模、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等;劳动力的体质状况、科技文化水平、道德修养等素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结构状况。因此,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的区域,经济发展就又好又快。在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人口数量较少,人口的科技文化水平较低,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生产规模较小,人们的收入较少,人口的科技文化水平较低,区域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较低。到了工业化阶段,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人口的科技文化水平等素质显著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空前增大,生产规模大大增加,人们收入水平较高,第二产业成为区域的主导产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进入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人口数量增长缓慢、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资源型经济不再追求量的增加,更注重质的提升,人们收入维持在较高水平,第三产业成为区域的优势产业,区域经济发展维持在高水平。现在注重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人口数量维持在低水平,人口素质特别是人们的环境意识得到更进一步的增强,强调经济发展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区域经济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三、资源维度

资源维度指的是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自然资源是人们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自然资源的数量影响区域生产规模大小,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效益,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特征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在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种类、程度和规模各异。在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土地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类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很少。到了工业化阶段,土地的用途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土地质量的含义和判别标准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土地的数量和质量成为区域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日益增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加剧。进入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土地的数量和质量进一步制约着区域的发展,对各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加大,但人类已经意识到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种种恶果,开始有意识地思考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现在注重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各种资源仍是区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更注重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经济维度

经济维度强调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产业结构是指第一、二、三产业的构成和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区域发展的贡献大小也不同。

在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传统农业在区域经济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工业化正处在起步阶段,工业部门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到了工业化阶段,工业成为人类的主要经济活动,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并逐渐成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进入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制造业开始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相当大的比重,科技、教育、金融、贸易、信息、旅游等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尤其是高科技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现代注重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更加追求人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发展,注重区域发展的内在质量和可持续性。

五、人地关系维度

篇6

“协调”意思很简单,但是对其做出一 个定义解答比较困难。在形式上有着两层含义:一是把协调看作是一种组织管理工作,例如,为了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就需要我们处理和解决好区域内经济社会各部门、各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这里所说的处理和解决各部门、各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工作就是协调工作;二是把协调当作事物发展的‘种态势,例如,对区域内经济进行宏观调节种控制,目的是为了使得区域内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这里所说的协调是一种发展态势。

针对以上解释,对于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可以做如下解释:协调是指为实现系统总体演进的目标,各子系统或各元素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所形成的一种良胜循环态势。我们可以认识到协调是具有目的的即实现系统的总体的演进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要求各子系统、各元素之间相互适应、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相互促;同时协调又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不动的。

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协调性是指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公路运输子系统内部元素、区域经济内部元素、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区域经济和公路运输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状况。主要由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发展、相互制约的特殊关系所决定。公路运输业发展的首要原则就是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是指在‘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下,公路运输各个环节的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特性,主要指公路运输要与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和水平相适应,要有效地支持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要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引导生产力在地域上合理展开与分布;要符合区域资澡分布状况及人口、城镇、农副产业基地、大型厂矿和经济带的分布。

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协调性的表现形式:(l)从静态上,公路运输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2)从动态上,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3)从系统运行上,“公路运输一区域经济”是有效率的,即一定投入下产出最大或一定产出水平下的投入最小。

梯度经济发展理论将区域经济发展分为高、中、低梯度区,不同梯度区的经济特点不同。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梯度发展存在密切关联,他们互为关联。公路运输是每个梯度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之一,而处于不同梯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对公路运输也表现出不同的需求。探究处于不同梯度的区域经济在公路运输规模、结构等方面的特征,从而揭示他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和作用机理。由此可以看出,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势在必行。

二、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

公路运输和区域经济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对另一方产生影响。两者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构成反馈环。在适当的条件下,两者可以形成相互促进的正反馈环,使双方协同发展,共同向更高水平演化。公路运输与区域羟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就是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

1.公路运输的区域效应

(l)作为区域经济子系统的区域公路运输,其功能的提高可以增强区域经济系统的开放程度。(2)公路运输系统结构的改善和功能的提高,可以带来运费降低、区域可达性提高等直接效果,并引起区域产品成本下降、产品市场扩大、区域经济比较优势增强等‘系列良性的间接效果,使区域经济系统内的分工协作愈加明显和集中,其主导产业得到加强,从而加大区域经济系统的非平衡性。(3)区域公路运输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加强,可以加强区域经济的集聚作用,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并强化区域经济子系统间既有的联系,使区域主导产业的前向、后向扩散范围和程度扩大,有助于强化区域经济系统的非线性作用机制。(4)便利的交通条件可以有效提高区域经济系统的区位优势,增加对投资的吸引力,带动本地区对优势资源的开发,形成新的优势产业,促使区域经济系统向更高阶段演化。

2.区域经济的公路指向效应

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区域公路运输的发展有促进作用。(l)经济水平的提高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加强,必然以原材料、产品和人员的流动增多为前提,这些物质和人员位移的不断增加,将导致对公路运输需求的增长。在市场经济祭件下,运输需求的增长是刺激运输供给、促进区域公路运输发展的重要市场信号。(2)区域经济水平的上升,说明区域实力的提高,会有更多资金投入到区域经济白身的建设中来,区域公路运输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子系统,更是区域投资的重要方向之一 。

总之,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多环正反馈系统,每一环节功能的提高都波及下一环节,促进它的功能增强,并逐次传递下去,形成相互影响的关系网。公路运输系统功能越强,运输费用得以降低,运输费用降低之后,该地区便产生了集聚效应——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获得发展,进而区域经济优势明显,整体经济水平也得到了提高,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便会对公路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与相关部门便加大对公路运输的投资。如此良性循环的建立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7

一个城市集群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关注这三个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偏废了哪一个,我们的决策都有可能出现失误。

国际产业趋势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挑战

中国的发展态势很好,我们仍然会有很长时间的强劲发展势头。笔者个人以为,至少在10年之内中国的高速增长不会明显放慢,10年之后可能会放慢,但是在世界上,中国的发展速度仍然会是很高的。

中国的高速发展来源于哪里?来源于我们国家各方面的条件比较好,市场潜力比较大,政治环境比较稳定,投资环境在不断改善,所以世界产业大量转往中国,尤其是制造业,这背后的原因就是价值链存在分工,只有在比较有优势的地区和国家,才能够使它的价值链最为增值,中国正好就存在这样的优势。

我们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城市集群形成的时候,就要考虑世界产业以及制造业是否转往这里,对这个地区的影响是什么,以及投资者看中这个地区的什么环境,如果是低成本的比较优势,那这个低成本的比较优势还能维持多久?如果看中的是综合竞争优势,那么这个地区的综合竞争优势是否已构造起来?

如果答案全部是肯定的,那这个地方就具有综合竞争优势,这个地方的发展潜力应该说就比较大了。现在世界产业包括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都往中国转移,而且中国作为首选国家,这样就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比如技术效应、人才效应和其他一系列产业关联效应就会产生,因此世界产业转移给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即加剧我们的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包括使我们当地的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越来越脆弱,因为转往中国的有些产业是低端产业,到了我们国家,就要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所以,在国际产业的转移过程当中,我们的区域经济也会遇到一些挑战,可能把我们本来处于低端的优势给凝固了,也就是说,你本来有可能往高端走,但它把你固化了。所以,我们要注意区域经济发展能不能使我们原有的低成本比较优势上升为综合竞争优势,能不能吸引国际高端产业转过来,这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关的开发都是新的机遇,同时又有更高的要求。

发展阶段对不同区域的发展产生影响

笔者认为,从现在到2020年,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我们整个国家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双加速的阶段。“十六大”提出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我们现在已经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它突出的一个标志就是重化工业发展加速,制造业的高速发展非常明显,这段时间工业化进程加速,城镇化水平也同样,2006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是43%,但是,到2001年的时候,全球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城镇化水平就已经是47%了,我们和那些国家的五六年前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未来这段时间城镇化进程要加速。只有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双加速的时候,我们的区域发展才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比如说,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区,他们的工业化、城镇化程度比较高,在这个区域发展的城市群,对于工业化、城镇化还比较落后的地区,就要发达得多,在这些相对发达的地区,企业发展和投资的回报率显然比其他地方高一些。但即使在这样的地区内,它的发展阶段也有比较大的差别,比如说,广东粤北地区比珠三角落后很多,京津冀这个大的经济圈里面,有些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也仅仅只有20%~30%。所以,在研究经济发展战略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就要考虑发展阶段的区别。而且在一个区域内,就发展阶段本身来看,差距也是很大的。

发展机制和发展理念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制约

我们所说的发展机制,主要是指区域经济发展,怎么样才能够让它发展得更为协调,才能够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完善四个机制,第一个是市场机制,第二个是合作机制,第三个是互助机制,第四个是扶持机制,即国家的扶持政策。第四个机制并不是不重要的,而是说它起到一个兜底的作用,更具有根本性,出现问题的时候国家的区域政策要加强整合公共服务,但最基础的东西是市场机制。因此我们在考虑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投资决策的时候,都需要营造一种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与环境的基础作用,不要把它扭曲了,现在我们的区域经济差距不断地拉大,如果想急于把这个经济差距缩小的话,在中国的国情限制下,以及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大潮下,我们很难在短期内把经济差距缩小,尤其是如果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来配置资源的话,就是让它往回报率最高的地方游、往专业化和配置条件最好的地方集中,包括城市集群、产业集群。这个地方的专业化配置条件非常好,综合竞争优势已经形成了,这个地方才能够吸引大量的投资过来,这反而会使区域差距在一定时间内有所拉大。

研究发达国家区域差距的变化趋势就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有一段时间区域差距缩小了,但是过了这段时间,差距又有回升,区域差距的反弹又出现了。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可能是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进步导致了新要素的集中或者配置,按照市场的新导向发生了重组,这时候,区域差距就会扩大。这时候,政府的扶持机制就非常重要了,政府的扶持机制最重要的是要拉平各地的公共服务差距,让当地的人民群众享受大体平等的社会福利水平,而不是干预投资,不是在某个地方布局多少项目、撒多少钱。

这四个机制结合在一起,中西部有资源,东部有技术人才和资金,这样就形成一种合作发展,这个区域的优势就出来了。当然还有互助机制,互助机制也需要继续发扬,而且它带有国家横向转移支付的职能。

篇8

关键词:行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规划

Key words: administrative regional economic;development models;development planning of economic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018-01

0引言

在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浓厚的行政区划色彩。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近三十多年的总结和研究,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对我国行政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力求找出规律性的发展模式,为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1行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行政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个分支或类型。上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国外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主要有缪达尔提出的“累积因果论”,赫西曼创立的“核心与边缘区理论”,在此基础上弗里德曼较为系统地提出了“核心――边缘”演变模式,艾萨德尔在《区域分析方法》中系统地阐述了区域开发的理论与方法。在这些成果之后,还产生了各种区域经济学原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区域经济和行政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在中国引起广泛关注。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引进和本土的理论主要有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二元经济理论、梯度发展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中心城市联网辐射理论等。其中比较突出的成果就是把区域经济分为两类――经济区域经济和行政区域经济。行政区域经济是一种依靠行政规划来调配社会资源的经济类型,强调的是这种经济的外在约束性。

2我国行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的经济经历了三种发展模式,即内聚型发展模式、辐射型发展模式、辐射型发展模式。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在时间上表现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从空间上看,三种模式并行不悖。

2.1 内聚型发展模式行政区域经济内聚型发展模式是指行政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靠行政手段把资源集中在行政区域内较有优势的一个或几个城市,集中优势资源促进快速发展的经济发展类型。行政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增长极的培养为起点,通过行政力量把物质资源集中起来,优先发展这些增长极。建国以来,国家财政的增长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表明在国家一直在规划集中优势资源实现区域优先发展和产业优先发展,其结果是区域经济带上浓厚的行政区划色彩。从资源的流向以及进出的量上看,在2008年废除农业税以前,资源流向主要是从农村向城市集中、工业向农业。这些资源流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向行政区域内一个或几个点各集中,因此把这种发展模式称为内聚型发展模式。

2.2 辐射型发展模式梯度发展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和中心城市联网辐射理论都蕴含着辐射发展的思想。行政区域经济辐射型发展模式是指行政区域内比较发达的中心城市、城镇、经济带、经济区和市场,其生产要素向周边转移,从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过内聚型发展之后,优先发展的城市的各种经济要素在有限的行政区域空间内膨胀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会带来人口压力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在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政府以行政手段为导向,引导各种资源向行政区域内的其他地区转移,这种转移既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向周边城市经济腹地转移,也是这些转移产业所带动的生产要素的溢出,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经济区和乡村的发展。如广州和上海两个优先发展起来的城市,其辐射效应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甚至超越了行政区划的范围,形成了以分别以这两个城市为核心的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带。

2.3 互补发展模式行政区域经济互补发展模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区域之间为了实现资源互补以带动经济发展而联合起来发挥联合优势实现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于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是“条块”分割的,各个行政区域具体情况不同,实行的政策也不尽相同,行政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易出现摩擦。同时,行政区区域之间出于整合资源和优势互补的需要,可以通过政府间的协议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互补发展模式可以促进行政区域间取长补短,在更大范围内发挥经济规模效应。

3行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3.1 正确评估,确定行政区域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行政区域经济对规划依赖程度较大,其发展一般遵循内聚型到辐射型、再到联合发展的规律。对于某个具体的行政区域来说,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其前提是要对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程度有全面的评估,确定当时该行政区域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行政区域经济某一阶段的发展水平是经济基础的基本内容之一,经济发展规划则是上层建筑重要内容,科学的经济发展规划必须建立在对经济基础的全面正确的评估之上。

3.2 科学规划,完善行政区域经济功能科学规划是行政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在行政区域经济规划中,区域板块划分、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及其功能的发挥不仅要充分,更要形成合力。要求行政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要有长远眼光,不能只看到短期的经济效益。实践表明,行政区域经济发展越成熟,越要求其整体功能越完善。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行政区域之间会形成互补的关系,这互补是建立在各自有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行政区域经济规划不科学,功能不完善,在竞争中必然受制于人。

3.3 突出特色,构建行政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行政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存在着各种竞争,要求每个行政区域经济发展要形成其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要依托自身的资源、地理、人文历史等因素,识别和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培养创新能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竞争优势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舜著.行政区域经济结构与增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2.

篇9

一、要素流动的内在规律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的集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生产要素集聚的过程必然是一个要素不断流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这些要素本身的属性,使得要素的流动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一)要素具有追求高回报率的趋利性规律

这是要素流动的首要的、基本的规律,是要素流动其它规律形成的基本原因。从生产要素本身来考察,作为资本,它在流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实现价值增殖,这是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要求,也是作为生产要素的载体――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下得以生存的前提。从要素的拥有者来考察,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拥有者将生产要素投向何方,是以经济利益作为取向的,哪个地方给他的价格高、利润大,他就会将生产要素投向哪里。哪个地方的生产要素使用效率高,就可以消化较高价格的生产要素。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条件存在着差异,各地的投入―产出的总体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因而地区与地区之间要素的收益率是存在着差异的。这就导致地区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是从收益率低的地区流向收益率高的地区。另外,在同一地区,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间收益率也是不同的,生产要素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会流向收益率高的行业。

(二)要素输入量的距离衰减规律

要素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的距离对要素的流动量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要素在输出过程中必须选择最佳的区位,这一选择过程是受以下因素影响的:一是要素转移的成本。人才、实物、货币等要素的转移成本分别体现在为实现转移所花费的交通费和安家费、运输费用和实物损失以及资本贬值和手续费上。输入地和输出地的距离越大,转移的成本就越大,这种成本的存在直接影响着要素的最终收益。二是信息传递的影响。一般说来,两地的距离越远,信息就越难以在它们之间传递,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也会存在缺陷。

(三)要素流动的分散―集中―分散的阶段性特征

美国著名的规划学家佛里德曼对要素转移的阶段性进行了描述。他认为在社会发展的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成熟期阶段和空间经济一体化阶段,生产要素的流动会依次体现出分散―集中―回流扩散―分散的阶段性特征。虽然要素流动转移与经济发展阶段不是绝对表现出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但分散―集中―分散的阶段性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四)要素流动组合的结构合理化规律

生产要素必须按一定的要求进行组合才能发挥它们的效能。首先,生产要素的组合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必须匹配。在数量上,各种要素必须按一定的比例投入到生产中去,不存在某一种要素短缺的“瓶颈”,才能形成最大的生产能力;在质量上,各种要素必须是相互配合的。其次,生产要素的流动过程也是一个要素结构不断变动的过程,这种流动如果是促进要素结构合理化的,它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经济发展,甚至造成很大的浪费。

二、要素流动的动力机制

(一)“资源靶向性”概念的提出

根据要素流动的客观规律,各种要素在流动过程中总会体现出方向性的特征,这种方向性的特征即是资源靶向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个地区由于一种原因或多种原因会对要素流动产生特殊的吸引力,从而能够成为某个阶段要素流动的方向。资源的“靶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向收益最大化的方向移动,即要素在流动中带有明显的增值倾向,追求经济和非经济收益的扩大;二是向需求引力最大的方向移动。当需求引力越大时,说明要素希缺性越大,要素的供求矛盾越尖锐,因而也越易于吸引其他区域的要素进入;三是向最近的区域移动。距离越近,信息传播越完备越迅速,要素流动越便利,成本也越低。

(二)要素流动的动力机制模型

要素流动的动力来自区域经济整体所能带来的潜在收益。当区域拥有的固定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政府和基础设施及固定资产)积累依次增加时,对流动性要素(包括人才、技术等)的吸引力会逐步增大;当区域拥有相对完善的固定性要素时,要增加区域对流动性要素的吸引力,就必须提高区域的流动性要素的积累,以及提升区域产业结构、改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等。区域前一阶段吸引的流动性要素经过沉淀后,结合区域经济运行机制和社会文化,会提高区域经济所能带来的潜在收益,从而增强区域对更多流动性要素的吸引力,如图1所示。

该模型的意义在于说明,要素向某个地区流动的动力强度取决于该地区能够为要素带来的最大潜在收益,而这种潜在收益的大小则是由该地区自然资源、政府和基础设施、固定资产、人才技术积累、经济运行机制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相互累积叠加后所形成的区域整体能量决定的。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模型中所列的区域发展要素都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高效的政府无疑会提高区域所能提供的最大潜在收益,反之则会降低区域所能提供的潜在收益;同样如果区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人才技术积累丰富、人才竞争适度等,会提高区域的最大潜在收益,反之则会降低区域的最大潜在收益;区域的经济运行机制与社会文化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当一个城市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政府政策倾斜等方面的原因,吸引了周边地区要素的流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更多要素的流入,该地区在城市基础设施、人才技术积累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会取得更大的优势,但是同时也会出现投资规模过度造成的资源紧缺、人才过度竞争、生态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病”,降低城市所能提供的潜在收益。而此时如果周边城市由于基础设施得以完善、政府效率提高等因素,提高了本地区所能提供的最大潜在收益,则会有要素向周边城市流动的动力强度超过向中心城市流动的动力强度,从而流向周边城市。

三、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靶心效应”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靶心效应”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的靶向性,使得各种要素会向一个吸引力较大的地区或城市集聚,即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靶心效应”。要素的集聚能推动集聚点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交通通讯和信息网络等,从而拥有资本和市场上的优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优区位;要素的集聚将各种经济活动集聚到较小范围并产生规模经济,它必然带来生产要素投入上的费用节约,从而提高利润率;某个地区一旦成为要素流动的靶心后,会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和其他资源流入,同时也会促使国家和区域在权利分配、政策导向等方面做出有利于本地区的决策选择。要素集聚地的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后,会对区域经济产生辐射影响,并通过要素的外溢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靶心效应”的表现形式

区域经济的“靶心效应”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集聚效应,另一种是扩散效应。在区域经济成长的初级阶段,“靶心效应”主要表现为要素的集聚和集聚点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呈现不平衡发展态势;当区域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后,扩散效应则会变得越来越明显,积聚点地区的经济增长势能大规模地向周围地区扩散,地区间的差距逐步缩小,整个区域经济走向相对均衡的高级有序状态。

(三)资源靶向性与区域经济的靶心效应

区域经济靶心效应形成的内在原因在于资源的靶向性,区域经济发展由集聚到扩散、由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也就是资源流动由集中到分散的过程。

首先,资源的集中形成区域经济的集聚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心城市在基础设施、政府政策、人才技术等各方面都要优于周围地区,能够为要素提供较高的潜在收益,因此在这个阶段区域的资源都流向了中心城市。资源的集中使得中心城市得到快速的发展,与周围地区形成一定的差距,区域经济呈不均衡状态发展。

其次,资源的分散形成区域经济的扩散效应。资源的扩散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一是中心城市由于要素的不断流入,原有资源和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利用逐步达到饱和,此时中心城市要谋取更大的发展,一般会扩大城市区域范围,将周边地区纳入城市的经济运行轨道,从而使的中心城市的资源扩散到周边地区。二是随着要素的不断流入,中心城市所能提供的单位要素潜在收益会出现递减趋势,而此时周边地区由于政府、基础设施等因素的改善,所能提供的单位要素潜在收益呈上升趋势,当中心城市所能提供的单位要素潜在收益小于周边地区时,资源会从中心城市流向周边地区。三是在中心城市,激烈的竞争会使得一部分企业或人才遭到淘汰,这些资源会不得不从中心城市流出。同时,为了优化产业结构,中心城市对流入的要素也会进行限制,那些受到限制的要素就会流到中心城市的周边地区。四是当中心城市由于资源流入形成新的积累,单位要素潜在收益呈上升趋势,而且周边地区所能提供的单位要素潜在收益的增长不可能超过中心城市时,政府一般会采取某种强制性措施,要求部分资源流向周边地区,以避免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

参考文献:

1、刘春成,韩伯棠,钟华.基于资源靶向性的区域优势发展理论初探[J].中国科技论坛,2003(4).

2、孙军,王先柱.要素流动的层次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2).

3、义旭东.论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J].生产力研究,2004(9).

4、刘霆,谭晓萍.跨区域流动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9(4).

5、陈建军,葛宝琴.区域协调发展内生机制的理论研究――以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为基点[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篇10

摘要:长期以来,企业数量与规模一直是产业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笔者利用中国31个省级区域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企业数量、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企业数量的增长对区域产出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呈现时序递增趋势。研究还发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企业数量对经济的影响存在差异,越是发达地区,企业数量对产出的弹性越强,即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越应当重视企业与产业的培育,而不是片面强调“做大做强”。本研究还为理解地方政府与国家产业主管部门在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上的冲突提供了区域经济增长角度的解释。

关键词:工业企业;数量;规模;区域经济

一、引言

从亚当・斯密开始,分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就是经济学与管理学重要的研究内容。劳动力、资本是最重要的投入,通常情况下,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与劳动力、资本的投入量和增长速度正相关,而且根据新增长理论与新贸易理论,存在投入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Fujita,Krugman and Venables,1999)。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较大的企业数量常伴随着较大的经济总量。但企业数量的增长同时也意味着平均意义下企业规模的下降,导致规模经济的损失。通常管理学研究企业规模的目的在于探讨不同生命周期(发展阶段)企业规模对其市场竞争力与经营绩效的影响。经济学中对企业规模与数量的研究主要归属于产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主要从企业角度进行研究不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整体,关注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产业经营绩效与发展阶段(钱德勒,1999)。管理学与产业经济学的研究结论在企业经营决策与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区域层面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企业数量,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歇尔对企业空间集聚效应的研究。以后产业集聚的研究得到较多的关注,成为区域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但区域经济学很少关注企业规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从企业与产业层面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否同样适用于区域层面?举例说,是将有限的资源投入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更重要呢,还是推动企业数量的增长对区域经济更重要?根据管理学的研究,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数量与规模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投入期与成长期的企业需要重视量的扩张;对进入成熟期与衰退期的企业,深入挖掘其规模经济效应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与盈利水平(黄修权、顾银宽,2004)。那么,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企业数量与企业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差异确实存在,是否有规律、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否有相关性、又是通过什么机制影响区域经济的?以上就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文章结构如下:在提出问题后,第二部分介绍了研究模型与研究方法;第三部分是数据的来源与处理;第四部分将全国作为一个区域,分析企业数量、规模对经济的影响;第五部分对全国31个省级单位企业数量、规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之所以分省进行研究,主要出于两个考虑:一是汇总数据可能会损失个体信息;二是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面板数据的分析可能揭示出企业数量、规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研究结论。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篇11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研究

一、主要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

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

2.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不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3.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此论在发展中国家较有市场,原因在于它的三个“不可分性”的理论基础即社会分摊资本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以及外部经济效果具有更能说服人的证据。

4.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上述理论应用在区域经济中就形成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它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理论的缺陷之一在于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缺陷之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决定工资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主要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

按发展阶段的适用性,非均衡发展理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时间变量的,主要包括循环累积因果论、不平衡增长论与产业关联论、增长极理论,中心—论、梯度推移理论等;另一类是有时间变量的,主要以倒“U”型理论为代表。

1.冈纳·缨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则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基于此,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2.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该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增长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他提出了与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对应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

3.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首次提出的增长极概念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是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所关心的是各种经济单元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单元即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布代维尔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因此,增长极概念有两种含义:一是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二是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应指出的是,点—轴开发理论可看作是增长极和生长轴理论的延伸,它不仅强调“点”(城市或优区位地区)的开发,而且强调“轴”(点与点之间的交通干线)的开发,以点带轴,点轴贯通,形成点轴系统。

4.弗里德曼的中心—论。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二元结构十分明显,最初表现为一种单核结构,随着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单核结构逐渐为多核结构替代,当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随着政府政策干预,中心和界限会逐渐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该理论对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具有指导意义,但其关于二元区域结构随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而消失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5.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基础是美国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等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认为工业各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税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威尔伯等人形象地称之为“工业区位向下渗透”现象。

无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学派虽然正确指出了不同区域间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但不能因此而断定区际差异必然会不可逆转地不断扩大。因为各种非均衡增长模型片面地强调了累积性优势的作用,忽视了空间距离、社会行为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意义。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的理论动摇了市场机制能自动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传统观念,并引起一场关于经济发展趋同或趋异的大论战。但是在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提出之前,论战缺乏实证基础。他的研究使讨论向实证化方向迈出了有力的一步,倒“U”型理论也成为有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发展理论的代表。

6.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威廉姆逊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无论是截面分析还是时间序列分析,结果都表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如图1所示)。这一理论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由此可见,倒“U”型理论的特征在于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依时间的推移而呈非线性变化。

篇12

一、主要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

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

2.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不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3.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此论在发展中国家较有市场,原因在于它的三个“不可分性”的理论基础即社会分摊资本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以及外部经济效果具有更能说服人的证据。

4.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上述理论应用在区域经济中就形成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它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理论的缺陷之一在于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缺陷之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决定工资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主要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

按发展阶段的适用性,非均衡发展理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时间变量的,主要包括循环累积因果论、不平衡增长论与产业关联论、增长极理论,中心—论、梯度推移理论等;另一类是有时间变量的,主要以倒“U”型理论为代表。

1.冈纳·缨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则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基于此,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2.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该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增长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他提出了与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对应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

3.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首次提出的增长极概念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是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所关心的是各种经济单元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单元即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布代维尔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因此,增长极概念有两种含义:一是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二是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应指出的是,点—轴开发理论可看作是增长极和生长轴理论的延伸,它不仅强调“点”(城市或优区位地区)的开发,而且强调“轴”(点与点之间的交通干线)的开发,以点带轴,点轴贯通,形成点轴系统。

4.弗里德曼的中心—论。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二元结构十分明显,最初表现为一种单核结构,随着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单核结构逐渐为多核结构替代,当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随着政府政策干预,中心和界限会逐渐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该理论对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具有指导意义,但其关于二元区域结构随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而消失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5.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基础是美国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等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认为工业各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税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威尔伯等人形象地称之为“工业区位向下渗透”现象。

无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学派虽然正确指出了不同区域间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但不能因此而断定区际差异必然会不可逆转地不断扩大。因为各种非均衡增长模型片面地强调了累积性优势的作用,忽视了空间距离、社会行为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意义。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的理论动摇了市场机制能自动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传统观念,并引起一场关于经济发展趋同或趋异的大论战。但是在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提出之前,论战缺乏实证基础。他的研究使讨论向实证化方向迈出了有力的一步,倒“U”型理论也成为有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发展理论的代表。

6.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威廉姆逊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无论是截面分析还是时间序列分析,结果都表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如图1所示)。这一理论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由此可见,倒“U”型理论的特征在于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依时间的推移而呈非线性变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