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6 09:32: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纳税筹划的目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0 引言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引起了新一轮企业并购的热潮,2008年至今,国内并购重组迭起,不少企业选择收购海外品牌。2008年1月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正式实施,以及2009年5月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联合的《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都对企业并购中纳税筹划的格局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新形势下研究如何做好企业并购中纳税筹划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目标企业的选择是企业并购的起点,因此企业如何选择目标企业作为并购对象,是企业并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对目标企业进行选择时,结合现行的税收政策进行有效的纳税筹划,不仅可以降低并购成本,而且对企业并购的后续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本文结合现行税收政策,从并购目标企业所在行业选择、所在地域选择、所处经营状况选择等方面对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选择的纳税筹划进行探讨。
1 企业并购与纳税筹划相关理论
企业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是兼并(mergers)与收购(acquisitions)的合称,在西方,两者惯于联用为一个专业术语—merger and acquisition,可缩写为“m&a” 在我国称为并购。企业并购通常指一家企业以现金、债券、股票或其他有价证券等通过各种手段来取得对另一家或几家独立企业的经营控制权和全部或部分资产所有权的产权交易行为。
纳税筹划,即纳税人在既定的税法和税制框架内,从多种纳税方案中进行科学、合理的事前预测和规划,使企业税负减轻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项税收法规逐步趋于完善。纳税人往往面临纳税方案的选择,不同的方案税负轻重程度不同,而税收负担的轻重往往关系到纳税人实得利益的多寡。节税是激发并购产生的一个重要动因,而税收筹划又是企业并购方案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在并购决策中达到预期目标起着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并购中的税收筹划既有可行性又有必要性。
2 企业并购中对目标企业选择的纳税筹划研究
2.1目标企业所在行业选择的纳税筹划 根据目标企业所处行业不同可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横向并购可以达到消除竞争、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垄断实力、形成规模效应的目标,但从税收角度看,由于并购后企业的经营行业不变,横向并购一般不改变并购企业的纳税税种与纳税环节的多少。纵向并购是指企业若选择与企业的供应厂商或客户等上下游企业合并,以达到加强各生产环节的配合进行协作化生产的目的。对并购企业来说,由于原来向供应商购货或向客户销货变成企业内部购销行为,其增值税纳税环节减少。另外由于目标企业的产品与并购企业的产品不同,纵向并购还可能会改变其纳税主体属性,改变其纳税税种与纳税环节。并购企业若选择与自己没有任何联系的行业中的企业作为目标企业,则是混合合并。这种并购将视目标企业所在行业的情况,对并购企业的纳税主体属性、纳税税种、纳税环节产生影响。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重视行业优惠,实施条例对行业优惠的范围等做了进一步明确:①明确了对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免征和减半征收的具体范围。②明确了企业从事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电力、水利等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所得给予三免三减半的优惠。③明确了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给予三免三减半的优惠。④明确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以及鼓励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优惠政策等[1]。所以,企业在选择并购的目标企业,应充分重视行业优惠因素,在最大范围内选择并购这种类型的企业可以充分享受税收优惠。
例1:a公司的核心产品为某品牌中药洗发水,现有机会合并从事中药种植的b企业或从事香料作物种植的c企业,假设两家企业资产、负债情况相当,平均每年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均为600万元,a企业现有财力只能合并其中的一家,请问合并哪家更为合适?
分析:由题意,b、c两家企业的合并成本相当。且b、c两家企业均为a企业的上游企业,合并行为均属于纵向并购,可达到减少增值税纳税环节的目的。另外根据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从事中药材种植免征企业所得税;企业从事花卉、茶及其它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所以,若兼并b企业每年享受所得税优惠为:600×25%=150万元,若兼并c企业每年享受所得税优惠为:600×25%×50%=75万元。显然合并b企业更有利。
另外,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208号)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5]36号)的规定,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分流兴办的经济实体(以下除外:金融保险业、邮电通讯业、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服务型企业中的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商贸企业中从事批发、批零兼营以及其他非零售业务的企业),凡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①安置原企业富余人员30%以上的;②利用原企业的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或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③独立核算、产权清晰并逐步实行产权主体多元化。所以,根据以上法规规定,企业可以选择并购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分流出的企业,安置该企业的富余人员和接受资产,就可以享受到免除3年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2.2目标企业所在地区选择的纳税筹划 税收优惠政策在地区之间的差异,决定了在并购不同地区相同性质和经营状况的目标企业时,可获得不同的收益。新企业所得税法虽然相对淡化了地区性优惠,但突出了对西部大开发和民族自治地区的税收优惠。国家对西部地区和民族自治地区的优惠政策有: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西部地区新办的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上述项目收人占企业总收人70%以上的,自开始生产经营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民族自治地方的内资企业可以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等[2]。由于存在地区之间的差异,并购企业可选择在这些特殊地区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从而降低企业的整体税收负担,使并购后的纳税主体能够享受到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带来的税收收益。
2.3目标企业经营状况选择的纳税筹划 企业并购时如果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能承继目标企业经营的亏损,将目标企业经营中符合弥补年限的亏损合并到并购后的企业,通过盈利与亏损的相互抵消,可以达到节约所得税的目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5月8日新的《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以下简称《通知》)中重新规定了新时期对于企业并购中相关亏损企业所得税事项的处理。根据规定企业重组的税务处理区分不同条件,分别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和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特殊性税务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免税政策。若企业合并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的规定,并且企业股东在该企业合并发生时取得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以及同一控制下且不需要支付对价的企业合并,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处理:①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以被合并企业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②被合并企业合并前的相关所得税事项由合并企业承继。③可由合并企业弥补的被合并企业亏损的限额=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截至合并业务发生当年年末国家发行的最长期限的国债利率。④被合并企业股东取得合并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其原持有的被合并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确定。[3]
例2:长江(集团)股份公司自2000年成立以来持续盈利,股价稳中有升,预计未来两年内盈利率将持续增加。2009年6月为了扩大经营,长江公司决定合并同行业的向东公司,合并后不改变向东公司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假设向东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均为1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300万元、资本公积200万元、盈余公积500万元)。向东公司有500万的亏损尚未弥补,其税前弥补期限为四年。长江公司管理层通过分析,决定全部用股权支付合并款项,并同时向向东公司股东约定合并后的12个月内不转让所取得的股权。(假设截至合并业务发生当年年末国家发行的最长期限的国债利率为4%)
分析:长江公司的合并符合企业重组特殊性税务处理的规定,根据《通知》规定,可由长江公司弥补的亏损限额为1000×4%=400万元,由此长江公司可节省所得税400×25%=100万元。对于向东公司的股东来说,由于长江公司发展势头良好,预计在12个月后出售股权不会造成损失,而且可以延缓纳税。
由以上分析可得:①企业并购中在符合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前提下选择有经营亏损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可能对企业较有利。②并购时应尽量符合特殊性并购的条件,因为特殊性并购在一定条件下意味着节税。③被并购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低直接关系到可由合并企业弥补的被合并企业亏损的限额。
总之,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选择的纳税筹划是企业并购纳税筹划的重要方面。在并购中,企业应结合具体情况,对目标企业所在行业、所处地区以及经营状况进行具体分析,做出合理有效的纳税筹划,以服务于并购中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一、导言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凸显。特别是中央对东北老工业基础振兴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众多的企业都在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以经济效益为中以中心,加快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着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大连路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也在着力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一有力契机,加快企业发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充分利用中央对东北振兴的一系列政策,眼睛盯着市场转,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变,不断降本增效,竭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加速及财税制度的改革与不断完善,纳税策划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和内容越来越引起企业高管的高度重视。企业依法经营,正确进行纳税筹划,实现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目标,这是事关重要的。笔者长期从事企业财务管理及所掌握的纳税筹划理论知识,撰写本文,对现代企业纳税筹划,进行探讨、刍论。
二、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纳税筹划
笔者通过学习纳税筹划有关教材和查阅有关纳税筹划资料及日常参与企业纳税筹划的实践认为,现代企业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降低税负,实现现代企业规划的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目标的有效途径。2009年1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了《关于征求(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意见函》。2009年5月5日,国家税务总局正式颁布《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国税[2009]90号),简称《指引》。《指引》中明确提出,税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税收筹划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并符合税法规定”。这是我国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纳税筹划”这一名词,这也表明了我国税务主管部门对“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并符合税法规定”的税收筹划的一种认可。“纳税筹划”在世界各国早已产生,并且发展的日趋成熟。我国从1994年税制改革伊始,有关财税管理专家就在纳税筹划学术领域中开始关注这一课题。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行业企业的纳税筹划活动逐渐活跃起来,但是由于税法的相对不完善,以及对其缺乏系统有效的理解,“纳税筹划”演变成为“避税”的代名词,各种以“钻空子”、“逃税”“漏税”等形式的“筹划”大行其道。鉴于这种情况,《中国税务报》专门增设“税收筹划专刊”,开展全面介绍纳税筹划基本知识,并刊发各类符合税法规定的案例,以引导纳税人进行正确合理的纳税筹划。这些对“纳税筹划”行为的重要定位,使纳税筹划逐渐成为企业涉税管理的必备知识和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税制的进一步完善,为我国各行业企业创造了新形势下公开竞争的税收法制环境,这是运用科学发展观,在法制领域构建和谐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制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市场竞争日趋广泛。税负公平是市场公平竞争的重要保证条件之一。纳税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日益受到重视。追求税后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基本动因,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的经营活动从始至终都要涉及到税收。企业纳税筹划的方案都要围绕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来展开,将纳税筹划融合到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去,互相配合,才能实现现代企业效益最大化。纳税筹划可以减轻企业纳税负担,这是纳税筹划的主要目的,也是普遍可以认识到的。之所以要实施纳税筹划,其根本出发点就是要以各种合法的、非违法的手段来达到合理减轻企业纳税负担的目的。但是应当认识到,税收负担的降低也存在着两种形式:绝对降低与相对降低。所谓税负的绝对降低,就是指在企业业务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实现纳税额的减少。税负的相对降低是指在业务流量增长的情况下,税收额的增长幅度小于业务流量的增长幅度。纳税筹划是财务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决策系统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决策者、决策对象、信息、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决策的结果。纳税筹划作为财务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此五要素均相应提出了要求。它要求上至董事长,下至一般的财务工作者都要树立纳税筹划的观念;决策时不可忽视筹资、投资和分配过程中的纳税问题;决策时需要提供纳税信息;纳税筹划同样离开不财务决策常用的方法和手段,如定量和定性分析等。纳税筹划可以使企业合理避税。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充分了解现行税法的基础上,通过掌握相关会计知识,在不触犯税法的前提下,对经济活动的筹资、投资、经营等活动作出安排,以非违法的手段来达到少交税或不交税的目的。
三、现代企业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表现
笔者在长期从事企业财务管理与参与企业纳税筹划管理的工作中,在与其它企业财会人员交往中了解到,现代企业纳税筹划中存在以下问题表现。首先,现代企业纳税筹划意识问题。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意识产生需要,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导向行为,这是客观规律。现代企业的财务部门和财会人员及企业的高管不重视企业纳税筹划工作,致使企业纳税筹划流于形式,影响到现代企业纳税筹划的实效性。其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人员缺乏纳税筹划管理知识,纳税筹划涉及到管理、会计、财税、法律等专业知识。纳税筹划与这些专业知识结合非常紧密。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一般都是学会计专业的,加之,他们对企业的投入产出,即原材料采购、生产流程、销售方式等都不了解。对企业的设立、合并、分立、重组的经营管理方式也不掌握。也正是由于企业的各种经营方式不同所适用的税收政策也存在着差异。这些都影响了现代企业合理有效地进行纳税筹划。再次,纳税筹划目标不明确。现代企业纳税筹划要服务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为企业战略管理目标服务。应当明确:纳税人能够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具体合理的商业目的纳税筹划从而节约税款,就是合理节税,这是被允许和鼓励的。最后,纳税筹划缺少预见性。纳税筹划是依据现代企业纳税筹划人员与主管税务机关缺乏联系与沟通。了解和掌握主管税务机关的工作程序,加强业务沟通和联系,才能争取在税法的理解和实施上同步。
四、现代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原则和策略
关键词:纳税筹划 系统 意义
Key words:Tax payment preparation system significance
作者简介:黄桃红(1973年3月――),女,湖北麻城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注册税务师,主要从事税务会计、纳税筹划的教学和研究。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084-02
一、问题的提出
纳税筹划是当前企业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许多学者和实践工作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纳税筹划方案。然而,真正成功的纳税筹划却不多见,究其原因有多方面。
1认为纳税筹划是财务人员的事情,与经营关系不大。企业经营部门人员不参与纳税筹划方案的设计,不执行纳税筹划方案,结果要么筹划方案顾此失彼,要么筹划方案虽好却是一纸空文。
2纳税筹划时只注重税负高低。有些纳税筹划只是税款方面的筹划,将纳税筹划简单地看成是税款多与少的选择,而较少考虑税款之外的其他因素。结果虽然企业税负降低了,但生产成本、投资成本、营销费用却增加了,企业最终的收益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纳税筹划得不偿失。
3 纳税筹划不深入,理论上行不通。有些纳税筹划没有针对特定企业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没有考虑方案的适用条件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只是简单照搬一般原理。例如,很多筹划方案建议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一般来说,加速折旧法能起到延期纳税的作用,但企业如果存在免税期,其折旧就不具有抵税效应。因此,加速折旧法并非一定有利于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纳税筹划方案可操作性不强,实践上行不通。例如,我国税法规定对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但不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的纳税人,应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纳税人一旦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不得再转为小规模纳税人。所以,那些关于纳税人身份选择的纳税筹划在实际操作中是行不通的。
除上所述,还有很多具体原因。总结这些原因,归根到底是在纳税筹划活动中没有坚持系统性原则,没有系统地进行纳税筹划。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是用系统论指导纳税筹划活动,构建纳税筹划系统。
二、纳税筹划系统
纳税筹划系统,就是由人、资金和信息等要素构成,在一定的法律和经营环境下,实现节税和经济调节功能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纳税筹划系统构成要素。什么是纳税筹划?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回答,但基本都把纳税筹划定义为一个活动或过程。如,纳税筹划是指在国家政策的许可下,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立法导向,通过对筹资、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进行合理的事前筹划和安排、取得节税效益、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活动 。系统论认为,在研究和处理任何对象时都应将其看作一个系统整体。观察纳税筹划,既应该看到纳税筹划活动,也应该看到纳税筹划系统。纳税筹划系统就是从事纳税筹划活动的各要素组织的有机整体,纳税筹划活动就是纳税筹划系统运动的表现形式。在这一活动中的人、资金和信息就是构成纳税筹划系统的基本要素。
其中人包括企业从事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的财务人员,也包括实施筹划方案的经营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任何一个相关人员的缺席,纳税筹划就无法实现。没有筹划方案设计的财务人员,企业不可能有纳税筹划活动;企业管理人员、经营人员、会计人员不按照筹划方案的要求从事相关活动,纳税筹划同样无法实现。
资金是指企业拥有、占用和支配的财产物资的价值形态,包括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价值角度看,就是资金不断循环和增值的过程。资金处于不同阶段和形态会有不同的纳税义务和权利。如,购买材料时,货币资金转变为储备资金,企业产生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权利;销售产品取得收入时,成品资金转变成结算资金或货币资金,企业产生了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如果有盈利,还产生了所得税的纳税义务。纳税筹划正是通过对资金形态的控制实现节税收益。
信息是指会计信息。企业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反映了企业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在这个反映过程中,会计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反映固定资产磨损的折旧,有平均年限法,也有年数总各法。不同的方法,最终结果是一致的,但在不同时点的结果是有差异的。如,平均年限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是一致的,都是固定资产原值扣除预计残值,但在不同年份,计提的折旧额不同。由于应纳税额的计算是以会计信息为基本依据的,因此不同的会计信息,会导致应纳税额计算结果的不一样。因此,只要税法允许企业采用不同会计方法,企业就可充分利用这一政策,以实现节税目的。
2 纳税筹划系统结构。纳税筹划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在这一系统中,人是主体,资金是基础,信息是载体和工具。没有人,就没有了从事纳税筹划活动的主体,也谈不上筹划;没有资金,也就不存在纳税义务,更不存在减轻纳税义务,所有的筹划都是空谈;会计信息是筹划得以进行的基础,没有准确的会计信息,就无以比较不同方案的效益,筹划就无法进行,同时会计本身也是筹划的工具。只有纳税筹划相关人、资金和信息共同作用,纳税筹划才可能产生效益,实现目的。
纳税筹划系统的三个要素,都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人,不是一个人,而是由方案设计者、方案实施者组成的集体。资金,也不是唯一的资金,而是多种形态的资金。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这些要素本身也是一个系统,是纳税筹划系统的子系统。因此,可以说纳税筹划系统包含筹划人的系统、资金系统、信息系统。
纳税筹划系统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是财务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因为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手段之一,纳税筹划的目标就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3纳税筹划系统功能。纳税筹划系统是从事纳税筹划活动的,其功能就是实现纳税筹划的目标,具体包括节税功能和调节功能。节税功能是指纳税筹划为企业节约税收支出,这是纳税筹划的直接功能。也正是因为存在这个功能,纳税筹划才受到企业的青睐。纳税筹划从三个方面节税,一是通过对经营活动的安排和会计政策的运用,选择税负最低的纳税方案,直接减少企业税收支出;二是通过对税法的严格执行和合理运用,实现涉税零风险,消除税收罚款等涉税支出;三是通过对企业经营和会计的安排,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延期交税,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
调节功能是纳税筹划的宏观功能,也是纳税筹划的间接功能。税收法律法规作为贯彻国家意志的重要杠杆之一,必然要体现国家推动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导向意图。国家会在公平税负、税收中性的一般原则下,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对纳税人的物质利益进行调节,使他们的微观经济行为尽可能的符合国家预期的宏观经济发展要求,以有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如对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或不同产品,实行区别对待,对需要鼓励的,往往少征税或不征税,对需要限制的,往往多征税。这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客观条件。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纳税筹划的活动,也是企业执行国家政策的活动。国家税收的宏观调控意图正是通过一个个企业的纳税筹划活动得以实现。这就是纳税筹划系统的调节功能,也正是这一功能的存在,纳税筹划才得到国家的允许和支持。
4 纳税筹划系统环境。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受环境制约,并对环境产生影响。纳税筹划系统面对的环境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以税法为主的法律环境,二是企业的经营环境。税法环境决定着纳税筹划系统的筹划活动是否被允许,它由税收法律、税收法规、税收规章以及执行它们的税收执法活动等因素构成。经营环境主要由企业内部、企业供应商、企业经销商等要素组成,它决定了纳税筹划系统的活动是否可行。
三、构建纳税筹划系统的意义
1构建纳税筹划系统有利于明确纳税筹划的目标。纳税筹划活动之所以不偿失,是因为将税负最低作为纳税筹划目标,而没有考虑筹划活动中的成本。构建了纳税筹划系统后,用系统的观点来看,纳税筹划系统有产出,也需要投入。
建立了纳税筹划系统,并将其置于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我们就会发现纳税筹划的目标应该就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财务管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纳税筹划就应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财务管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纳税筹划就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而不是以税负最低为目标。有了这一系统性的观点为指导,就不会在纳税筹划时仅考虑税负降低而不考虑筹划成本,更不会设计实施阻碍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实现的纳税筹划方案。
2 构建纳税筹划系统有利于协调纳税筹划行动。建立了纳税筹划系统,明确了企业财务人员、经营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是纳税筹划系统的要素,就会发现任何一个相关人员的缺席纳税筹划就无法实现。有了这一系统性观点的指导,企业就能够调动相关人员参与纳税筹划的设计与实施。相关人员有了这一观念,也能够自觉参与纳税筹划活动中来。有了各方人员的协调行动,纳税筹划就能够顺利实现。
3 构建纳税筹划系统有利于确定纳税筹划活动的边界。任何系统都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活动的。构建了纳税筹划系统,应会发现这一系统是活动在由税法等构成的法律空间内。这个法律空间是纳税筹划活动的边界,不得触犯超越。构成纳税筹划系统边界的包括税法、财务会计制度、工商、金融、贸易等法律法规。
实践中,很多人认为税法漏洞是一个重要的纳税筹划平台。构建纳税筹划系统后,就会发现这个平台是个风险很大不宜采用的平台。税法的漏洞,就是纳税筹划系统活动边界的漏洞。在特定的时候,纳税筹划系统可以通过漏洞延伸到边界外,以获取额外收益,同时付出额外成本(如为此建立的专门机构费用等)。但漏洞毕竟是漏洞,总有一天会被国家堵上。
4 构建纳税筹划系统有利于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纳税筹划是纳税筹划系统的活动,这一活动的本质是纳税筹划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产生的系统内运动,其前提是企业能够有效控制各要素。不可控的项目,如供应商、经销商,不能构成纳税筹划的要素,而是纳税筹划必须适应的环境要素。分清了系统要素和环境要素,就可以知道,纳税筹划活动只能对纳税筹划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合理安排,对于环境项目则需量边而行,如果企业有很强的竞争力,可以要求环境要素配合自己的行动。
结论:用系统论的观点作指导,构建纳税筹划系统,认清纳税筹划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和环境,才能设计出切实有效的纳税筹划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纳税筹划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周拥明,纳税筹划误区解析[J],财会月刊(会计),2008(12)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
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及财务管理理论界的相关研究,笔者认为,目前我国企业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合理的财务管理和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
(一)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更符合我国国情
我国现阶段正处在一个以社会主义为政治制度、以市场经济为经济模式的发展阶段,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有着其独特、复杂的特点。现阶段的政治与经济国情决定了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应更加注重职工的利益与职工的权利,强调协调各方利益。因此,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方利益主体,只有企业价值最大化才符合我国社会本义初级阶段的特点,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企业价值最大化考虑了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并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各利益相关者能够共同直接参与或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正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构成了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
(二)财务管理目标使纳税筹划成为必然
我国的法制环境目前越来越完善,纳税人必须根据税法的规定性履行纳税义务。而纳税必然减少纳税人的净利润,为了在合理、合法、合规的情况下达到节税,并在市场运行中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则,适应、掌握并较好地运用这些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纳税人必须进行纳税筹划,最终才能够实现纳税额度最低,企业利润最大,市场份额占有率最高。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使纳税筹划成为必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途径总体来说有两条:一是增加企业收入,二是降低企业成本费用。而税款就作为一项费用而存在,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纳税支出,就等于降低成本费用,从而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使纳税筹划成为必然。
二、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一)纳税筹划的涵义及特点
纳税筹划是指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纳税人在不违反国家现行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中的涉税事项的筹划,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以达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纳税筹划充分安排税法中提供的纳税优惠或可选择空间,选择对企业最优的纳税方案,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目标。根据纳税筹划得基本涵义和纳税筹划的性质,可以看出纳税筹划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纳税筹划具有合法性特征。纳税筹划是在不违反纳税法规的前提下,企业利用已有纳税法规尚未完善的条款和税法规定的优惠条件,进行筹划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因此企业纳税筹划是一种合法行为。第二,纳税筹划是事先的规划。纳税人把纳税筹划作为一种企业理财行为,通过充分了解现行税法知识和财务知识,结合企业全方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有计划的规划,来寻求未来税负相对最轻,经营效益相对最好的决策方案。第三,纳税筹划对企业经营具有辅助效果。纳税筹划通过适当降低企业的税负,增大企业经济效益,但企业税负并不是无限制地减少,对企业效益的贡献也是有限的。为了使企业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企业应该把重点放在生产经营的优化提高方面,通过对纳税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正确进行有效而长期的纳税筹划。
(二)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从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与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手段来看,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从经济活动性质来看,企业纳税筹划不仅是一种节税行为,也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税筹划属于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纳税筹划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因此企业进行筹划时要强化整体性,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其次,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开展纳税筹划是在符合纳税政策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企业理财行为,开展纳税筹划工作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纳税筹划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纳税筹划正是通过减少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纳税负担、提高税后利润产生的。另一方面,纳税筹划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为企业理财的一个重要手段,纳税筹划目的是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开展纳税筹划有利于规范企业财务核算,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
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主要纳税筹划手段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企业纳税筹划通过对投资、融资和经营活动中的规划和安排实现,因此本文通过对三个方面来说明如何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纳税筹划。
(一)企业投资中的纳税筹划
投资决策主要涉及投资行业、投资地点的选择。由于各行业、各地区的纳税政策不同,使得企业最终所获得的投资收益有所差异。首先,投资行业选择的纳税筹划。在我国,为引导企业投资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刺激经济增长,国家对不同地区的投资实施不同的纳税优惠,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时,要根据纳税政策认真选择投资行业。而企业就可以利用这种优惠进行投资,以减轻纳税负担提高投资收益。其次,投资地点选择的纳税筹划。我国纳税法规根据各个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对在不同地区的投资行为给予不同程度的纳税优惠政策。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应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税制的差别,选择纳税负担较轻的地区进行投资,从而扩大投资收益。如果欲进行跨国投资,还应考虑有关国家同时实行纳税居民管辖权和收入来源地管辖权而导致对同一项所得的双重征税,以进行投资国别或地区的选择。
(二)企业融资中的纳税筹划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为企业的经营发展融资。融资的纳税筹划是指利用不同融资方式的不统税法规定,为企业减轻纳税负担,使企业更好的实现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目标。目前市场上企业的筹资渠道主要有三类:投资者投入资金、借入资金、企业经营留存资金。具体方式为投资者投资、企业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自我积累等。企业融资来源为投资者投入、借入资金和企业自有资金时,不仅资金的成本不同,成本在企业中列支的方式也不同,从而导致相同的资金融入量产生的企业税负不同。企业筹资方式不同,其税负也不同,就存在很大纳税筹划空间。如金融机构贷款的利息可以税前作为企业的财务成本列支,从而减少企业的所得税负担,而其他两种方式则不可。因此,要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就必须充分考虑纳税因素对融资活动的影响,在选择合理资本结构的基础上,对融资渠道和方式进行最优的选择。
(三)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经营过程是企业发生频率最高的日常活动,虽然与投资、筹资相比每笔流动金额要小,但最企业却应是最重要的营运规划。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必须在经营过程中进行纳税筹划。
第一,购货过程中规模纳税人的选择。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将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负担的流转税额会因为选择的采购对象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纳税人企业可依据合法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款,而小规模纳税人则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货也不能取得增值税发票从而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因此,企业购货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恰当选择采购对象以减轻纳税。同时为尽早抵扣税款,一般纳税人企业应尽早取得发票,并尽早到纳税机关进行认证。
第二,资产计价与费用计量的纳税筹划。根据现行会计制度,企业存货计价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等不同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的损益有着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所得税。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额与其它成本一起构成企业当期的成本费用,而企业当期折旧额的大小取决于企业对折旧方法的采用。因此折旧方法不同,各期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的折旧费用会相差很大,从而影响各期的利润及应纳税额。因此企业可以根据税率的类型、纳税优惠政策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进行纳税筹划。
参考文献:
[1] 牟虹.论纳税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会计函授,2006(05).
[2] 涂龙力,王鸿貌.纳税筹划的法律问题初探[J].财经问题研究,2007(12)
一、明确纳税筹划风险防范内容
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能够将水泥企业的纳税筹划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正常水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一)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环境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反映水泥企业对纳税筹划风险的态度及企业文化。纳税筹划风险制度包括战略和操作两个层面。战略层面的纳税筹划风险制度为整个企业如何管理纳税筹划风险定立基调。操作层面则更详细地对纳税筹划风险制度予以说明,如交易的内部审批是怎样的流程、什么情形下需要寻求外部纳税筹划意见,何时需要咨询中国纳税筹划机关等。
(二)纳税筹划风险目标
水泥企业是否能够实现纳税筹划风险目标可以间接验证水泥企业是否有效实施了它的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制度。这些目标的具体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泥企业内部资源的集中与分配。根据自身性质,纳税筹划风险目标可以是战略层面的,或者是操作层面的。
(三)纳税筹划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纳税筹划风险可能来自于水泥企业经营或日常活动的变化。税收法规的修订也同样可能引发重大纳税筹划风险。企业应当制定全面系统的制度,用以识别这些纳税筹划风险。一旦发现纳税筹划风险,企业应当考虑这些风险的潜在纳税筹划影响,并预估引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纳税筹划风险控制设计
这个要素是指水泥企业根据已经识别的纳税筹划风险的重要性,设计特定流程或步骤,以应对这些纳税筹划风险。这个要素还包括设计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以实现税收风险管理过程的完整性,并确保所有相关的纳税筹划风险都能得以识别和考量。具体的控制活动包括批准、授权、对账、复核及职责分工等一系列活动。
(五)纳税筹划资讯的管理和沟通
水泥企业需要制定并实施信息沟通制度和相关流程,及时向企业内部利益相关各方有效收集并发佈税收风险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应在整个企业内部准确传达,以确保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执行,识别纳税筹划风险,履行内控职能,实现纳税筹划风险目标。由于每家企业情况不同,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沟通制度的形式及种类也会因企业而异。
(六)监控
水泥企业需要建立机制来监控纳税筹划风险控制系统的运转,测评纳税筹划风险控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将监测结果传达给相关各方。企业应落实相关流程,确保监控活动的结果能够及时回馈至纳税筹划风险管理过程之中。这样,企业才可以对风险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做出判断,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二、实施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潜在收益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应被视为水泥企业整体风险管理的一部分。相关纳税筹划风险控制和档要求也应纳入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范围。通过实施有效的纳税筹划风险管理,企业将获得以下收益。
(一)降低纳税筹划风险和相关财务成本
通过有效的流程和控制,纳税人能够发现纳税筹划风险,并在较短时间内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这将减少企业可能支付的滞纳金和罚款。
(二)降低纳税筹划审计风险及合规成本
纳税筹划企业往往较为关注违规风险较高的纳税人,并对其进行重点审查。如果纳税人能够证明其纳税筹划风险监控系统运作良好,并有效进行纳税筹划合规管理,那么其被纳税筹划机关进行审计的可能性将会有所降低。
(三)避免“突发”事件影响企业声誉
企业通过进行适当的纳税筹划管理,能够降低出现那些不受欢迎的“突发”事件的可能性,例如纳税筹划稽查之后的巨额罚款。这些纳税筹划突发事件可能对公司及其他在中国的关联公司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四)增强对纳税筹划策略和企业运营情况的了解
水泥企业通过编制完备的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手册等文档,为董事会和管理层提供更多有用信息,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纳税筹划战略和经营情况,对企业管理活动的决策过程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五)与纳税筹划机关建立信任透明的关系
企业建立维护良好的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系统,并按照要求向纳税筹划机关提供相关文档,将有助于企业与纳税筹划机关建立公开透明的关系。
三、构建风险防范体系
(一)准备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框架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框架是所有其他纳税筹划风险管理要素的基础。这个框架为企业如何控制纳税筹划风险提供清晰指引和机制,并且影响企业如何建立纳税筹划战略和目标、如何识别和评估纳税筹划风险、如何设计并实施流程与控制。企业应当就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框架准备正式文档,并经由董事会批准,传达至相关各方。企业应以相关税收法规为基础,结合考虑自身的具体情况,如公司结构、业务流程及纳税筹划特征,制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框架。
(二)检查纳税筹划风险控制
良好的纳税筹划风险控制系统应该能够说明识别并管理与企业日常经营和特殊交易相关的纳税筹划风险。无效的纳税筹划风险控制体系可能导致纳税筹划违规,并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公司形象产生重大负面影响。水泥企业应当能够认清自身的潜在纳税筹划风险,并分析现有的相关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三)评估纳税筹划风险控制系统
所有纳税筹划风险控制系统均应得到监控,并定期进行评估,以确保它们能够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一、纳税筹划风险概念
纳税筹划风险通常是指企业在开展纳税筹划活动时,存在各种难于预料或控制的因素,是企业通过纳税筹划得到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是收益具有不确定性。纳税筹划的目的就在于使企业获得税后利润最大化,这种在税法边缘的操作,必定存在一定的风险。
纳税筹划发展至今,已经获得企业间的广泛认可,以及税务系统的关注,所以现阶段的纳税筹划工作不只是为了减少税费,而且要减少纳税筹划方案的失败,在风险与收益中,需要企业增加经验和实践,来把握纳税筹划的一个合法范围。
二、纳税筹划风险产生原因
(1)对于纳税筹划过程中产生的总成本估算存在困难。纳税筹划的成本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具有不确定性,涵盖的内容多而且杂,又不利于成本的计算。在实际企业活动中,企业只关心利益而忽视成本,所以总成本的估算更加困难。
(2)执法人员的工作水平。税收执法人员对税法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由于纳税筹划打的是税收制度的球,由于税收执法人员的认知程度问题,使企业呈上的合法的纳税筹划行为认定为偷税、漏税。这样就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加重了税收成本,让企业承担筹划失败的风险。
(3)税收政策的复杂多变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而我国的税收制度起步较晚,相对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具有滞后性。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重视税收制度的建立,维护社会公平。因而对于纳税人来说,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纳税筹划是一种持续工作,那筹划的结果随着试制改革呈现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导致风险。
(4)企业纳税筹划人员的技术水平。纳税筹划是企业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纳税筹划人员要求很高,既要熟悉国家税收政策,又要求掌握企业的财务情况、经营情况、盈利情况等。我国的纳税筹划起步晚,缺少这种专业、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三、纳税筹划风险控制
为了使企业能够有效地防范与化解所面临的纳税筹划风险,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企业必须进行有效地纳税筹划风险控制。结合纳税筹划风险产生的原因,对纳税筹划风险进行性控制。
纳税筹划风险控制是指在纳税筹划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措施,以使风险程度达到最小化,通常利用防范和减轻两种手段。防范的目的在于降低风险的可能性,减轻的目的在于减轻风险损失的程度,风险防范需要进行事前和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有利于减轻风险。
(一)事前控制的主要内容
(1)制定纳税筹划风险控制目标。纳税筹划风险控制目标就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纳税筹划风险最小化,包括损失前的风险控制目标和损失发生后的风险控制。减少分析按事故的发生,准确进行会计核算以及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当发生风险事故时,努力将风险降到最低。
(2)对纳税筹划信息进行系统收集。对信息准确把握,更有利于规避风险,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知悉纳税主体对纳税筹划不同要求,这是纳税筹划的前提。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的税种、税率、免税、减税、退税等都不同,故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纳税筹划方案。
(3)外部税收环境的具体情况。近年,我国进行“营改增”的税收政策改革,面对这种的改革,企业应该洞悉其中的机遇与挑战,及时转变自己纳税筹划政策与目标。税收法规是处理国家和纳税人关系的尺度,纳税筹划不能违背法规,抓住税收政策可以利用之处,紧跟时代的潮流,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4)提高企业纳税筹划人员的工作质量。国家经济情况的灵活多变和企业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纳税筹划的具有复杂性,专业性。同时也对纳税筹划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全面而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要有很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和统筹谋划能力。企业要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加强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
(二)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1)事中控制是指纳税筹划在设计和选择的过程中进行风险控制,提高警惕性防止纳税筹划方案的失败。首先是进行依法纳税,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法符合国家的税收政策,不钻法律的空子,要合理合法,降低纳税筹划失败的风险。其次,纳税筹划活动要与企业财务活动相承接,有效控制纳税筹划风险和财务风险。最后,清楚纳税筹划的各个环节,随时监控数据的变化,调整纳税筹划的策略和目标。
(2)事后控制是指在完成纳税筹划后,对实际纳税税额进行分析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次纳税筹划起导向作用,不断提高企业的纳税筹划的水平。首先是评价对税法的遵守程度,如果企业严格按照法律办事,那么纳税筹划方案趋于稳妥,风险性小。反之,风险性大。其次,比较企业纳税筹划实施以前的税负和纳税筹划实施以后的税负大小,得出实施纳税筹划后的利与弊,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发扬优势,规避劣势。最后,与税收机关进行沟通和协调使企业纳税筹划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税务机关关系的好坏对纳税筹划的成败有一定的影响。
四、结论
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税收,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依法纳税是每个企业和个人的法定义务。国家征税与企业纳税看似是两者对弈,其实企业利用纳税筹划进行节税,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也易于发现国家税收制度与政策的缺陷和漏洞,从而促进税收制度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樊福仙. 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分析及防范[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S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也给了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商机,企业在为自己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有纳税的义务。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税负,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为了自身的长足发展,纷纷加重了对纳税筹划的研究探讨。作为我国酒类企业中名列前茅的青岛啤酒公司,更是十分重视对纳税筹划的分析,虽然在建立纳税筹划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只要通过企业和国家的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想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纳税筹划概述
1.纳税筹划的含义。所谓的纳税筹划(Tax Planning),是指通过对涉税业务进行策划,制作一整套完整的纳税操作方案,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纳税筹划是财务管理活动中企业或股东为了实现最大化的效益,在一定范围内通过策划企业中的投资、经营等事务,将税法中所提供的各种优惠充分利用,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纳税筹划具有合法性、导向性、目的性和专业性等特点,它不仅仅是一种策划活动,更是一个企业的理财方式。
2.纳税筹划产生的原因。纳税筹划的产生背景是企业的经营者想在合法的范围内减少纳税的支出,实现企业的最大化经济效益。根据对我国国企、私营企业的经营者的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经营者都是希望能在税收条件优惠的地区来进行生产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企业的纳税负担,同时企业能够减少成本上的支出,相应的利润就会增加。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纳税属于一种支出,会对最终的利润造成影响,因此肯定是希望越少越好,在这样的期望下,产生了纳税筹划的构想。在我国,很多大型企业的纳税筹划活动都开展的非常好,值得其他企业进行借鉴,青岛啤酒公司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二、青岛啤酒公司纳税筹划的现状
1.融资中的纳税筹划。青岛啤酒在1993年成立,建立之初只有4亿多的净资产,经过了20几年的发展,青岛啤酒公司的净资产也翻了几倍,截止到2013年,青啤的净资产已达到了60亿,为股东大大拓宽了价值空间。青啤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如此巨大的效益,与它融资中的纳税筹划是分不开的。青啤的融资方式,包含了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其中债券融资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我们选取了青啤公司从1998年到2002年资产负债情况变动,来直观了解青啤的融资手段:
从这个表中我们不难看出,企业的负债越多,成本就越低,越有利于企业的价值创造。
2.投资中的纳税筹划。青岛啤酒公司在投资的决策中,十分重视对于纳税筹划的应用,并把纳税筹划当作是一种系统工程,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相等同。在进行投资方面的纳税筹划时,青啤根据了企业的自身情况、各地区优惠政策、投资形式、地点、纳税方案等内容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
3.青啤进出口的纳税筹划。青岛啤酒公司主要的经营方式是收购、兼并和参股,在积极抢占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在不断开辟国外的市场,经过不懈的努力,青啤在国外也具备了一定的口碑。就现如今的形势来看,青啤公司在出口创汇等方面多年来都保持着行业的龙头地位,现在青啤的海外业务已经扩展到南非、美国、瑞典、德国、港台等地区。
一方面青啤的进出口业务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这也给青啤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税收成本,因此加强进出口经营中的纳税筹划显得更加重要了。目前,青啤公司针对进出口经营所展开的纳税筹划,主要体现在了出口退税的国内纳税筹划和国际纳税筹划两个方面来共同进行的。
三、青岛啤酒公司纳税筹划中的问题
尽管青岛啤酒公司在企业经营中的各个环节方面的纳税筹划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纳税筹划的理念是新提出不久的,国内企业在应用中经验不足,因此还是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1.对纳税筹划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纳税筹划的理念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应用的非常好,为企业降低成本支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和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对于纳税筹划的观点引入比较晚,意识上相对而言也比较薄弱,国家对于纳税筹划方面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这十分不利于纳税筹划的实施和发展。青啤公司在纳税筹划方面也只是刚刚起步,并没有一个特别完善的制度来支持它的实施,因此企业的经营者和股东对于纳税筹划还有这一定不准确的认识和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通过那是筹划减轻税收负担的成效。
2.缺乏专业的纳税筹划人才。由于纳税筹划属于新型的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在实施过程中除了缺乏先进的经验,还没有专业的纳税筹划人才来负责具体的纳税筹划工作,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企业内部的财务或者会计人来代替承担了。这些人员并没有相应的业务素质和筹划资格,对于税收策划、税务稽查、财务成本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没有能力来很好的完成。对于青岛啤酒公司来说,同样缺乏专业的纳税筹划方面的人才,没有具备真正的纳税筹划资质,这对企业的纳税筹划策略的发展增加了约束性。
3.纳税筹划的总体目标不够明确。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为根本目标,任何的经营活动都是获取经济目标的手段。但这也会造成企业过分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发展利益的后果,企业缺乏宏观和长远的眼光。一般来说,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理论和实践都普遍认为,想要更好地实施纳税筹划方案,就必须要完成三个目标:一是降低纳税的成本,二是减少纳税的成本,三是实现财务目标。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青岛啤酒公司的纳税筹划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认为只要少缴税就可以了,没有从根本上将纳税筹划和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只是把纳税筹划当成是一个独立的事项来完成,缺乏整体上的考虑。
4.纳税筹划机构的规模不大。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税务机构,这些机构可以为企业的缴税提供可行性方案,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财务工作量。但是我国的这些纳税筹划的机构普遍来看规模较小,综合的业务能力也比较落后,同时机构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业整体偏低,不能很好地胜任纳税筹划工作。因此这些机构只能为我国的一些小型企业来做税务咨询,还不能够为大企业做好纳税筹划的工作。青岛啤酒公司想要实行纳税筹划的方案,不能够依赖这些机构。
四、青岛啤酒纳税筹划的改进措施
1.树立正确的纳税筹划意识。意识可以指导行动,因此树立正确的纳税筹划意识和理念,是青岛啤酒公司有效开展纳税筹划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对于青岛啤酒公司来说,想要通过合法的方式来降低缴税的成本,就必须要对纳税筹划的实质含义、来源、背景和筹划的具体方法进行深入地分析,正确地掌握纳税筹划和企业中偷税漏税之间的差别,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开展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并且还要将纳税筹划和企业的长期战略性发展目标相结合,在重视个别税负降低的同时,还要努力追求降低青岛啤酒公司的整体税负。
2.注重对纳税筹划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企业树立正确的纳税筹划意识的前提下,还应该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人来发挥出自己的潜力,会让纳税筹划的效果事半功倍。这里的“人”指的就是纳税筹划方面的专业人才,专业的纳税筹划人才对于青岛啤酒公司来说就是有效开展纳税筹划工作的基础条件,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企业加强对于专业纳税筹划人员的培养,就要从细节处着手,经常开展会议和培训学习,让从业人员更加全面地掌握我国的税法以及税务方面的专业知识。针对税务筹划师开展上岗前的培训工作,提高纳税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除此之外,青岛啤酒公司还应该加强纳税筹划人员的职业道德感和行业自律性,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培养出企业内部中素质高、能力高和效率高的专业纳税筹划人才。
3.进一步明确纳税筹划的目标和认识。一个企业想得以长足发展,就要树立一个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而纳税筹划方面,青岛啤酒公司也要注意使企业中的纳税筹划和财务总体目标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3]。纳税筹划活动从根本上来说也只是财务活动中的一个分支,因此它不能够违背财务活动的总体原则和利益,因此它的成果也是要寓于财务活动之中,不能是个单独的个体而存在。
4.强化纳税的征管工作。企业想做好纳税筹划工作,就必须先了解好我国的税法和相关内容,在青岛啤酒的企业中,纳税人也要强化纳税的意识,全面掌握我国的税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创造社会价值,利用我国的税收法律中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做出科学、准确的定位。青岛啤酒公司必须要加强对纳税筹划工作的重视,真正意义上把纳税筹划当作企业的财务活动然后落实到实处。国家的相关监管部门也要负起责任,给青岛啤酒公司的纳税筹划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五、结论
纳税筹划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仅仅是降低税收成本的手段,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的有效实施,有助于企业完成整体的战略目标,从根本上提高了经济效益。青岛啤酒公司在我国的众多企业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纳税筹划工作开展得好,可以为我国的其他企业树立一个榜样。尽管在许多具体的环节上,青岛啤酒公司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只要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和掌握科学的方法手段,就一定能够提高纳税筹划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依法纳税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但同时企业也有权利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纳税筹划。自20世纪70年代纳税筹划进入我国以来,国内学者和实务界就纳税筹划可以降低税负这一点得到共识。但是总体来说,理论研究还是滞后于实务操作,而且对于纳税筹划本身也有很多的误解。纳税筹划误区存在已久,国内学者和实务界也曾意识到,但是没有足够重视。如果不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那么纳税筹划的理论研究及实务的推进都将受阻。
一、纳税筹划等同于“避税”吗?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人们往往把“纳税筹划”等同于“避税”。其实不然,“纳税筹划”的范围要大于“避税”,即纳税筹划不仅仅只为了避税。“避税”一词从概念上说,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上的漏洞或税法允许的办法,作适当的财务安排或税收策划,在不违反税法规定的前提下,达到减轻或减除税负的目的(尹晓蓉,2010;王庆奎,2012)。而“税务筹划”的概念,根据我国知名税务专家盖地教授的定义,是“指企业(自然人、法人)根据所涉及到的现行税法,在遵循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运用企业的权力对经营、筹资、投资等活动进行旨在减轻税负的谋划和对策”(魏旭、王瑞,2012)。上述定义表明,“纳税筹划”和“避税”都有减轻税负这一目的。但是两者的定义又有不同的侧重点。由于纳税筹划是一种法律范围内的事前理财活动,它不仅仅为了减轻税负,更重要的是让企业正确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下,选择合适的纳税筹划方案,让企业能够获得最大的税后利益。
“纳税筹划”和“避税”在主体上也有所不同。毫无疑问,避税的主体一定是纳税人。纳税人通过税法的漏洞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达到少纳税款或递延纳税的目的。已有文献对纳税筹划主体的认识,基本上都是持单主体论的观点,认为纳税筹划的主体只有一个,那就是纳税人,纳税筹划是纳税人的一系列活动。但是也有学者开始意识到,纳税筹划的主体不止一个。笔者也持双主体论的观点。根据辩证法的观点,万事万物都是辩证统一的,征纳双方都应该是纳税筹划的主体。纳税人作为缴纳税款的一方,除了要足额缴纳应缴税额外,还要想尽办法尽量减轻税负,所以才要进行纳税筹划,以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利益。而征税方也应该进行纳税筹划,因为开展纳税筹划可以确保国家税收足额及时入库;可以建立良好的税收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的税收新环境;也可以监督纳税人正确实施节税筹划。
二、脱离企业发展战略的纳税筹划有意义吗?
毋庸置疑,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之所以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讨论,是因为在实务中仍然还有很多人开展税务筹划的时候唯“税务筹划”独尊,没有真正考虑企业发展的战略,甚至最后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来衡量,纳税筹划并没有给企业带来一点正效应,反之是负效应或者无效益。究其原因,这样的纳税筹划在得到税负减轻好处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非税成本。如盖地(2012)在《税务筹划:目标、原则与原理》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非税成本是企业因实施税务筹划所产生连带经济行为的经济后果。非税成本包涵的内容很多,具有复杂性,其中有可以量化的内容,也有不可量化的内容。通常认为,非税成本包括成本、交易成本、机会成本、组织协调成本、隐形税收成本、财务报告成本、沉没成本和违规成本等。总之,脱离企业发展战略的纳税筹划是没有意义的。
凡事不能舍本逐末。不能舍“企业”之本,逐“税收”之末。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告诉我们,市场经济主体是逐利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典型代表,也是以盈利为目标,盈利才是企业的终极目标,企业在这一主旨下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根据发展战略制定经营目标,而经营目标就决定了纳税筹划的范围。无论如何,纳税筹划不能凌驾于经营目标或者发展战略之上;否则,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很可能与企业的终极目标南辕北辙。
因此,企业不能短视纳税筹划所带来的短期收益,而应该高瞻远瞩,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纳税筹划。
三、防范涉税风险的纳税筹划就能成功吗?
目前有关纳税筹划的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主要讨论纳税筹划的定义、目标、特征等理论体系;第二类重点在纳税筹划的方式上,试图找出有效的纳税筹划方式;第三类剖析纳税筹划的风险以及防范风险的举措;第四类主要是实例文章,谈纳税筹划的具体应用。但是,读者常误认为企业如果能把这些已经意识到的涉税风险都规避掉或化解掉,那么纳税筹划就能成功。殊不知,纳税筹划是个系统性强、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的工作,不只是防范涉税风险那么简单。纳税筹划要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下,根据纳税人的发展战略进行,并且要根据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这样才能提高纳税筹划成功的几率。纳税筹划本身是个事前的策划行为,但是它最终能否成功还取决于事中的控制和事后的反馈。
且不提纳税筹划本身属于系统工程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会影响纳税筹划的成功,单就防范涉税风险来看,也不可能穷尽所有涉税风险,更谈不上一一规避或化解这些风险。无论是外部的涉税风险还是内部的涉税风险,除了已经被人们意识到的,还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会影响纳税筹划的整个过程。我们要把纳税筹划的涉税风险全部找出来让人们意识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笔者认为,纳税筹划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才有可能成功。
纳税筹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决策应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理财、营销、管理等所有活动。企业在开展纳税筹划时务必要把握宏观,着眼微观,仔细研究纳税筹划方案并根据环境变化与时俱进,真正发挥纳税筹划应有的作用,给征纳双方都带来利益。
(作者为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盖地.税务筹划:目标、原则与原理[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2] 刘金伟.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的意义[J].北京:中国外资,2012(12).
[3] 曹中立,张晓军.基于生命周期的中小型企业纳税筹划研究[J].兰州:财会研究,2012(21).
[4] 邢桂云.论企业纳税筹划[J].武汉: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0).
[5] 杜秀鹃.企业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J].北京:冶金财会,2012(10).
[6] 支蕾.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及其防范分析[J].北京:中国外资,2012(11).
[7] 刘海燕.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策略[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09(12).
[8] 付峰岩.浅析纳税筹划[J].北京:中国外资,2012(22).
[9] 陶志君.浅析我国企业的纳税筹划[J].石家庄:科技风,2012(19).
[10] 曾嵘.试论企业税收筹划的重要性及改进措施[J].武汉: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8).
[11] 魏旭,王瑞.税收筹划新论[J].大连:财经问题研究,2012(11).
[12] 李文斌.对企业税收筹划的分析与探讨[J].北京:商场现代化,2012(29).
[13] 彭飞.税务筹划的动因分析[J].天津:现代会计,2011(2).
[14] 卢贝.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探析[J].北京:中国外资,2012(12).
[15] 陈飞.企业纳税筹划的局限性及其改进[J].长春:企业研究,2012(14).
[16] 孙爱玲,滕淑珍.纳税筹划中的常见误区[J].武汉:财会月刊,2012(22).
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标志码:A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税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税收法制进程的加快,人们将越来越多地运用纳税筹划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纳税筹划将越来越成熟,在企业理财和经营活动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企业的一项基本权利,纳税筹划有利于企业实现税后收益最大化的目标,因此,受到企业的广泛关注与普遍重视。
一、纳税筹划与会计政策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纳税筹划日益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为达到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的目的,在税法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各项活动进行事先安排的过程。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中国的会计政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强制性会计政策:如会计期间的划分、记账货币、会计报告的构成和格式、各种资产的入账价值的规定,收入确认的原则等。这些是企业必须遵循的,不受纳税筹划的影响。另一类是可选择的会计政策:如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准备和财产损失核算方法、长期投资折溢价的摊销方法、长期投资核算方法、成本费用的摊销方法、收入确认和结算方式等。
二、所得税纳税筹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纳税筹划目标认识有误。
很多人仅仅认为纳税筹划只要实现“纳税最轻”或者“纳税最小化”的目标就足够了。产生上述误区的原因是,纳税筹划在我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税务部门与企业双方接触并不多,也没有就纳税筹划做进一步深入研究。事实上,纳税筹划的目标不应仅仅是少缴税,作为企业理财的重要内容,纳税筹划应服从并服务于企业的理财活动,融入企业的战略规划,从而保证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由于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税后收益最大化”,因此,企业纳税筹划的目标应确定为“税后收益最大化”,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作为纳税筹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自然也应该是“税后收益最大化”。
(二)纳税筹划过程缺乏全局观点。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过程中,往往缺少一种全局性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只考虑了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忽视甚至忽略了其他税种的纳税筹划;第二、在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过程中,没有综合考虑影响所得税筹划的各项因素,仅仅是为筹划而筹划,顾此失彼,更很少考虑涉及企业战略目标的因素。产生上述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企业没有真正认识到纳税筹划的重要性,或者认识得不够充分,筹划时缺乏全局性的观念。事实上,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过程中,不仅要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而且要考虑其他税种的影响,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全面保证企业纳税筹划目标的实现。
(三)纳税筹划风险认识不正确。
企业对纳税筹划风险需要进行正确、适当的认识,而目前,我国企业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风险的认识不正确,主要表现在:第一、害怕风险,不进行筹划;第二、风险意识不够,甚至不考虑风险。
纳税筹划作为一项主观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主观判断难免有对有错。与此同时,企业税收方面涉及的影响因素特别多,内容也相对复杂,因此,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难免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企业只有正确认识纳税筹划的风险,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小风险,实现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即“税后收益最大化”。
三、会计政策在所得税纳税筹划中的运用
(一)存货计价方法所得税纳税筹划。
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结转当期销售成本的数额会有所不同,将导致不同的期末存货价值和本期发出存货成本,从而对企业盈亏情况及所得税产生较大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企业在利用存货计价方法选择进行纳税筹划时,要考虑企业所处的环境及物价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当在持续通货膨涨的情况下,企业适宜选择后进先出法,以便产生较低的净收益,从而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如果企业正处于所得税的免税期,意味着企业在该期间内获得的利润越多,其得到的免税额也就越多,这样,企业就可以选择先进先出法计算材料费用,以减少材料费用的当期摊入,扩大当期利润。在物价波动较大的情况下选择移动加权平均法,以避免企业各期应纳所得税额上下波动,从而减少安排资金的难度。
(二)固定资产折旧所得税纳税筹划。
根据新税法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计提折旧会减少利润,从而使应纳税所得额减少,进一步减少当期应纳所得税。因此,折旧的计算和提取必将影响到各期成本和利润。这一差异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可能。企业在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进行纳税筹划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折旧方法的选择。
在非减免税期间,应选择加速折旧方法,使固定资产折旧提前扣除,使所得税的税基递延,把税款推迟到后期缴纳,从而取得递延纳税的利益;在减免税期间,通过采用直线折旧法提取固定资产折旧,与加速折旧法相对而言,可以延缓折旧的提取,增加减免税的所得,享受最大的优惠。但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将用加速折旧获得的时间价值与非加速折旧取得的减免税利益进行比较后,再对折旧方法进行选择,以保证税后利益最大化。
2、折旧年限的选择。
现行财务制度和所得税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有一定的幅度,企业可以在规定幅度内确定具体折旧年限。在一般情况下,通过选择法定最短的折旧年限计提折旧,提前提取折旧,可以获得所得税递延纳税的利益。在减免税期间,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延长折旧年限,推迟折旧的提取,增加减免税的利润,实现减免税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如果预测在减免税期间赢利较少或无赢利,或亏损,会出现享受减免税获得的利益少于缩短折旧年限所获得的递延纳税的利益,或享受不到减免税的利益,应采用缩短折旧年限的纳税方案。
3、固定资产净残值率的选择。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率的大小会影响折旧额,从而影响纳税额。所以,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可在法律界定的范围内,适当地将残值率下降1-2个百分点,剔除的残值减少,就可以增加计提的折旧额,这样既合法,同时又达到了纳税筹划的目的。
(三)收入确认方式所得税纳税筹划。
关于收入筹划主要是通过选择收入确认方式来进行的。按照会计准则,不同销售方式收入确认的时期不同,一旦确认收入,不管资金是否回笼,都要在当期上缴应纳所得税税款。对一般企业来说,最主要的收入是销售商品的收入,因此推迟销售商品的收入的实现是税收筹划的重点。在企业销售商品方式中,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以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为收入确认时间,而订货销售和分期预收货款销售则在交付货物时确认收入实现,委托代销商品销售在受托方寄回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另外,对于临近年终时所发生的销售收入,企业应根据税法规定的确认条件进行税收筹划,推迟收入的确认时间,使当年的收入推迟到下年确认。
(四)费用列支所得税纳税筹划。
现行税法和会计制度在费用的列支和资产摊销上都做了相应规定,允许企业选择分摊期限和分摊方法。采用不同的费用分摊方法,每期所分摊的成本费用不同,相应的税前利润和应纳所得税额也不同。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国家规定限额列支的费用争取充分列支。限额列支费用有业务招待费(发生额的60%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人的0.5%);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15%);公益性捐赠支出(符合相关条件,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的12%) 等,应准确掌握这类科目的列支标准,避免把不属于此类费用的项目列入此类科目多纳所得税,也不要为了减少纳税将属于此类费用的项目列人其他项目,以防造成偷逃税款而被罚款等严重后果。
第二,在盈利年度应选择加速成本费用分摊的方法,充分发挥成本费用的抵税作用,获得延迟纳税收益。在亏损年度,分摊方法的选择要考察亏损的税前弥补情况。在亏损额不能或不能全部在未来年度得到税前弥补时,应选择使本年度分摊费用最少的方法,使成本费用的抵税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四、会计政策选择中进行所得税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一)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税法。
纳税筹划不等同于偷税,其一大特点就是合法性。企业不能为了少纳税而在选择会计政策时违反会计制度和税法的规定。
(二)会计政策选择应符合企业实际。
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政策,应以企业经营目标和政策为导向,充分考虑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理财环境,不能把纳税筹划作为唯一目标,同时企业应及时调整纳税筹划方案,避免税务筹划给企业带来风险。
(三)会计政策选择必须注意连续一贯。
会计政策是指导企业会计核算的依据和基础,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果,因此,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政策一旦确定就不得随意变更。若企业要变更其会计政策,必须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等类似机构批准,并在下一个纳税年度开始前上报当地税务机关批准备案,同时在变更当期的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企业对所得税的理解与筹划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途,无论中小企业还是大型企业,只有尽快掌握所得税筹划的技能,才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自身竞争能力。
(作者单位:南京市审计局)
参考文献:
[1]方卫平.税收筹划[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盖地.企业税务筹划理论与实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杨淑媛.关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J].财政与税务.2011(4):92-93
[4]全国注册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税务实务[Ml.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0.
一、纳税筹划风险的事前控制
企业在纳税筹划之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进行事前控制,以最大限度减少筹划风险发生的概率和程度,以下通过介绍纳税筹划所必须的条件来阐述如何进行事前控制。
(一)纳税筹划风险控制目标
施工企业纳税筹划风险控制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降低成本获取最大利益。纳税筹划风险控制目标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在风险发生前进行的风险控制目标,采取对税收进行准确核算、选用符合税收法规的方案、节约税收成本等手段,避免或减少事故形成的几率;二是风险发生后的控制目标,即是在风险发生后尽可能努力减低风险带来的损害,防止其扩散。
(二)做好相关信息收集工作
想要做纳税筹划工作,减低纳税筹划方案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就必须得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做好充分了解和把握。第一,了解纳税主体进行纳税筹划的要求。虽然纳税主体进行纳税筹划的目的都是为了节省税收费用,但是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要求,有些是为了最大限度节约成本,增加纳税人税后可支配的利润,有些是通过几年纳税筹划的实施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有些则是为了既能够增加短期的税后利润,又可以追求长期的资本增值;所以在进行纳税筹划的时候,需要根据纳税主体不同的要求进行筹划;第二,充分理解当地税收的环境情况。税收环境是各国各地区一系列税收法规政策组成的有机整体,纳税筹划须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运作,纳税筹划可能超越它或是改变它,所以,在进行筹划前需要对税收环境有全面充分的认识,才能避免带来风险。
(三)选用具备进行纳税筹划素质和能力的人员
纳税筹划涉及到法律、税收、会计、投资、贸易、保险、工商、财务、金融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作为纳税筹划人员首先必须得具有全面且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还需具备很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和统筹谋划能力;其次,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保证制定纳税筹划方案既能保证为企业创收利益,又能保证不违反国家税法,如果一味追求税收利益而不顾国家税法,将会致使企业遭受违法惩罚;最后,须具备善于沟通协作的能力,博采众长保持与税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了解法规界限,只有这样的人员才能设计出合理、合法、有效的纳税筹划方案,从源头控制好纳税筹划风险。
二、纳税筹划风险的事中控制
企业在对纳税筹划风险进行控制的时候,除了要做防范工作之外,还须在设计选择和实施执行阶段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控制,以防止纳税筹划方案出现风险造成损失。
(一)纳税筹划方案趋同国家税收政策
纳税筹划的方案必须基于不违反国家税收政策的基础上,也即是在进行纳税筹划风险控制的时候需要坚守合法性原则,如果离开这个前提原则,风险控制将是注定了要失败的。纳税筹划的目的虽然是为了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但是切不可以急于求成,贪图一时利益,钻国家法律的漏洞,不加分析的套用其他纳税筹划方案。在实践中,有些税务机构出于经济利益考虑,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在给企业做纳税筹划的时候帮助企业钻国家税法的漏洞,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遭受损失。特别是作为施工企业,如果为贪图利益超越法律界限筹划纳税方案,将会影响施工质量,进而致使工程质量对人民的财产人身安全造成安全威胁。所以,要想控制好纳税筹划风险就必须把筹划事务置于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二)整合纳税筹划目标与财务管理目标
在实践操作中,一个企业制定的纳税筹划方案往往不止一个,而是有好几个可供选择,选择不同的筹划方案所产生的税负轻重会大相径庭,也会导致企业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投资风险、现金流量以及现金流出、流入时间相差甚远。因此,为更好控制纳税筹划所带来的风险,施工企业须整合好纳税筹划目标与财务管理目标,使两者目标相互融合,这样纳税筹划方案的制定才能有助于企业既能采取主动策略利用税收的杠杆作用来获取利益最大化,又可以有效控制筹划风险和财务风险。
(三)加强与税务主管单位的联系
由于纳税筹划的运作许多都是游走于法律边沿,纳税筹划策划人很难确切把握实际界限,再加上有些概念的定义模糊不清,每个地方的税务征收都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所以,施工企业需要加强与当地税务主管机关单位的联系,充分了解当地税务征收税收的具体要求和特点,把握纳税筹划与避税的不同点,以防止由于各地方税务部门自由裁量权造成的不确定性。事实上,如果纳税筹划方案不适合当地税务机关的管理特点,该方案则不能体现它的价值。所以,纳税筹划人员应该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联系工作,争取税务部门的指导和认可,让制定纳税筹划方案既能给企业带来利益,又能得到当地税务部门的认可,从而实现企业利益和税务部门利益的“双赢”,避免纳税筹划方案制定后面临无法实施或是事与愿违的风险。
三、纳税筹划风险的事后控制
纳税筹划方案通过前期的事前防范,中期的实施控制,方案执行后,还需要对方案进行分析、评价、预测,以总结经验教训,为下次进行纳税筹划起预测作用,不断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一)纳税筹划方案对税法的遵从度
企业制定的纳税筹划方案多少会存在钻税法漏洞的情况,因此,它也会面临着因违反税收法律而受到罚款的风险,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企业因违反税法而受到的经济处罚的额度占企业总应缴税款比例来考核纳税筹划方案的优劣以及风险性。如果企业采用较为保守的纳税筹划方案,受到处罚额度少,则说明企业对税法的遵从度很高,反之则说明遵从度低,面对的风险也相对低些。通过对执行后的方案进行评估,可以为日后制定纳税筹划方案提供有效的指导方向。
(二)实际税收负担额度
施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交的税种比较繁多,每个税种的规定都各不相同,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企业应纳税收与包括应税收入在内的收入的比例这个指标来考核企业实际应承担的税收额度。由于税基不一样,国家规定的税率并不能完全反映税负的轻重,只有确定企业的实际税收额度才能全面客观的认识企业的负税水平,进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纳税筹划策略并对纳税筹划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估。
(三)制度化管理涉税事项
制度化管理是企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纳税筹划作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得进行制度化管理。首先,需要制度化管理税务事项,因为涉税事项管理的制度内容非常的多,比如业务流程、发票管理、税务审阅等等,这些涉税事项的处理情况如何是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基础。其次,对涉税事项的处理需要程序化、标准化;最后,需要将纳税内部控制制度化,对施工各个环节进行审核、评价、分析,使企业纳税活动在一种规范有序的框架执行,并随时纠正偏差。
四、结束语
施工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的时候做好相关的风险分析、评估、防范和控制管理工作对实现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作为企业应该合理、正确的使用这种经济手段,在分析评估的基础上识别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风险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控制,避开风险,做到既不违反国家税收政策又可以最大限度获取利益。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080-02
一、企业战略概述
企业战略往往会给人一种高端、宏观、距离日常经济生活较远的印象,其实企业战略是对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谋划,虽具宏观性,但距离日常经济生活并不遥远。企业战略是决定企业经营活动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是企业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的前提条件,是企业长久地高效发展的重要基础。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企业战略理论进行着不断的演化、修正和完善:在战略依据方面,产生了环境假设的完善与发展;在战略视野方面,由关注外部环境转而关注内部环境;在战略性质方面,由以竞争为目标转变为以双赢为目标。从辩证的视角来看,企业战略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协调、是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协调、是次要业务与主要业务的协调。将这些复杂的关系协调好、处理好,并且为未来做出有预见性的谋划,便是企业战略的精髓。
二、纳税筹划理念的发展
纳税筹划在外国产生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与实践体系,而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税收数量和比例完全固定,并没有税务筹划的空间。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竞争,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于自我发展、自我调整和自我激励的需要,不得不对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纳税业务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筹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逐渐完善,税务筹划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
纳税筹划是企业提升战略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作为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纳税筹划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际公认准则的前提下,为实现纳税人财务目标而进行旨在减少税收负担的某种税务谋划、对策或安排,具有必然性、合理性。税务筹划的开展,首先要收集信息,比如相关的经济信息和政策信息等,其次明确筹划目标,然后制定备选方案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实施方案并总结经验效果。
三、基于企业战略的纳税筹划理念
1.纳税筹划是长期而非短期的企业战略。纳税筹划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活动,而不是在某一个会计期间或某一段时间内进行的短期活动。一些常用的纳税筹划方法,比如通过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选取推迟应税收入确认时间的会计处理方法和设法缩小应税收入来进行纳税筹划、通过对设备提前更新进行纳税筹划、通过调整折旧政策进行纳税筹划、通过选择存货计价方法进行纳税筹划、通过融资租赁进行纳税筹划、通过合理选择捐赠对象及方式进行纳税筹划,为了追求更好地筹划效果,从经济活动开始就要做好准备,需要进行长期的谋划。
2.纳税筹划目标可以化整为零推动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由全体成员共同来完成的,而贯穿在企业经济活动始终的税务工作也涉及到多个部门。纳税筹划需要企业所有组成部分的密切配合,在长期工作中相互磨合相互促进才能实现最优筹划目标。在纳税筹划过程中,企业各组成部分之间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是基础,密切配合、优化协调是保障。而基于企业战略的纳税筹划主张把我企业各部分的联系,使纳税筹划的目标化整为零,建立起整体目标与各部门目标之间的有机联系,将任务目标分解到每个部门、每位员工并精确协调,进而推动整体目标的实现。
3.通过调整筹划策略实现对纳税筹划的控制。成本控制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很多企业对其认识都有一定误区,认为成本控制仅仅是从企业自身出发,只强调节约成本,优化流程;对纳税筹划方面却比较僵化,认为没有降低成本的空间。企业战略视角要求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应在纳税筹划等多角度完善成本控制,并将纳税筹划策略的调整作为企业战略调整的一部分纳入到成本控制体系之中,通过调整纳税筹划方案来实现对纳税筹划的控制进而达到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4.通过反馈筹划情况提高纳税筹划效果。单纯地发现、记录问题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筹划情况的改善和效率的提高得益于对问题的总结与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税收法律法规在不断地调整,税务机关的执法意识逐渐加强,各地区税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也并不完全一致,基于企业战略视角分析纳税筹划效果时,应注重收集反馈的信息,找出筹划过程的不足并在今后的纳税筹划过程中积极应对,做出科学的调整。
四、基于企业战略的纳税筹划体系构建
1.培养战略全局意识。企业战略视角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需要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和调整。培养战略全局意识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从管理层到执行层都应该接受战略全局意识的培训,同时完善激励措施。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决策和行动都要具备全局战略眼光,一切从企业利益出发,只要企业得到了发展,个人也可以得到企业发展带来的利益。通过这种战略全局意识的培养,可以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企业上下一心,相互配合,达成纳税筹划目标。
2.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目前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税收法律法规在随着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并不是长时间保持稳定。因此,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在进行纳税筹划方案制定时,要及时反映我国税收法律法规的变化,并针对变化进行纳税筹划策略的调整。同时还需进行专业知识的补充与积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充分了解企业的业务特点和运行规律等实际情况,运用恰当的纳税筹划方法。
3.建立纳税筹划评估分析机制。基于企业战略视角的纳税筹划,具有通过分析反馈的情况提高纳税筹划效果的特点。因此,构建纳税筹划战略体系要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规模相适应,建立灵活的纳税筹划评估分析机制,对纳税筹划情况进行评估分析。
4.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因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执法时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企业的纳税筹划是否成功往往与税务机关的执行与解读有关。因此,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该重视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维护与税务机关的良好关系,在征稽执行阶段,对于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细则要及时向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咨询,把握当地税务单位对于税法边界的实际要求,从而降低税法筹划方案风险问题的出现,从全局出发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一、纳税筹划的涵义
纳税筹划理论角度上是指,在税收法律以及相关法规的规范下,以自然人以及法人作为代表的纳税人,根据具体活动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将减少缴税负担作为目标,对于企业的投资、经营、筹资等相关活动进行筹划或策划的活动的总称。相对的,在现实意义上讲,我们所说的纳税筹划是一种使纳税人在符合法律规范的前提下,在其财务管理中进行合理的筹划,从而减轻税负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纳税筹划活动通常是使用合法手段并且其动机具有合理性,所以它同企业的偷税或漏税的活动是有所区别的。纳税筹划工作在帮助企业减轻税负的同时也没有造成国家利益的损失,正因为如此,纳税筹划工作受到了纳税人的欢迎,是一种可以大幅度节约并且获得税收最大利益的最好选择。
二、纳税筹划所具有的特征
(一)合法性
作为税收筹划的特点,合法性是最基本的。合法性是指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不能违反税法,必须在合法的范围内,一旦超出了法律的限制,就是偷税逃税的行为,必须对其进行及时地制止。在触犯法律的前提下所指定的筹划方案,不但无法使纳税人获得预期利益,而且还会受到法律的惩处,对于企业正常的生产以及经营都是很不利的。
(二)筹划性
谈到纳税筹划的特点,定然离不开筹划二字,这就很明显地体现出了纳税筹划工作的很重要的特征就是筹划性。纳税活动往往是发生于应税活动之后的,这为纳税筹划工作提供了时间上的条件,确保纳税活动都在财务管理的筹划之后发生。并且在税法规定中,根据不同的征税对象,所征收的税款的多少也存在很大的差别,这样纳税人可以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低的税负进行缴纳,因此在缴税发生之前,就做好对于税款的筹划工作,可以确保纳税人的税负降低。
(三)目的性
纳税筹划是一种有目的地对税负进行规划的理财活动,目标是给纳税人带来税负上的减缓和利益的最大化。节税是指减少在税收上的投入,纳税规划的节税,无论是对于当前还是未来的税负,都要通过计划使其减少到最小。
(四)专业性
纳税筹划是在法律法规的规定下,纳税人对法规进行具有能动性的规划,以达到节税目的的一种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的活动。这要求纳税筹划者要对税收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烂熟于心,还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对财务活动进行管理以达到减少税负的目的。
三、企业财务管理与纳税筹划的关系
企业管理系统之中,财务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它作为价值管理,在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领域、部门以及环节之中出现,并且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纳税筹划是为了减少纳税人的税负并且实现其利益最大化,这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制度上的完善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们之间紧紧相连并且始终影响着另一方。纳税筹划如果做得科学合理,能够节省纳税人的大部分税务支出并且保证了其利益的实现,对于提高资本所产生的利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而通过纳税筹划,我们可以很好地达到目标。纳税筹划是财务管理实现最终目标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它可以更好地对企业的内部结构进行重组,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保证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纳税统筹工作要以企业的财务策划为保障,实践纳税筹划需要运用财务策划的手段,并且对于财务管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才能确保纳税统筹工作的可行性等问题。
四、纳税筹划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节约企业成本,减缓纳税压力
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税收,并且通过税收活动,国家可以有力地引导和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等,国家要扶持和鼓励一些新兴产业发展或者复兴老产业,可以通过免税或者降税的政策来吸引企业投资这些行业。国家通过改变税率以及对于征税的起点和项目等方法可以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实时地调控,但是这变向地给了纳税筹划的提供了条件。科学的纳税筹划可以为企业增加利润,减少税负还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优惠政策。
(二) 对于完善社会经济体系有促进作用
纳税筹划工作不仅局限在企业自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意识到其带来的利益和重要性后,社会和政府机关也要努力建立起与企业相对应的筹划服务体系。良好的纳税筹划工作需要一个环境,这对政府的服务部门和我国的税收体制以及服务市场都提出了一个要求。一个完善科学的纳税筹划可以提高企业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并且更加有益于纳税人与税务部门关系的处理,从而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税收环境。
(三)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
企业的发展对于财务数据的重视变得尤为突出,这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数据和参考。想要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实现目标就要做好纳税筹划的工作。要保障企业良好稳定快速发展,就要提高对企业纳税筹划的重视程度,因为筹划工作很可能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和以后的战略产生直接的影响。纳税筹划工作需要从多个角度和方面进行整体的提升,要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对过去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保证遵守法律法规,并且培养和吸收有专业水平的纳税筹划人员,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水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税收制度的建立健全,企业要做好相应的纳税筹划工作,并且配合好政府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在法律的范围内,尽量保障企业的利益,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艳.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纳税筹划的应用[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2(03).
[2]贾广民.论企业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的作用[J].大观周刊,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