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09:20: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博物馆里的茶文化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老手艺定格市井百态
某日正午,最热的时候过了,书茶馆的听客们慢慢多起来,随着堂倌起伏错落的“来了,您呐!”,身着长袍马褂八旗子弟放好画眉笼子,在八仙桌旁边坐定,悠闲地捧上一碗氤氲的“香片儿”(老北京人对茉莉花茶的俗称),翘上二郎腿,或者舒舒服服地把腿放在架在长凳上,美美地听上几回书,就两个字,舒坦!
没有穿越,面前的一切,只是老北京传统商业博物馆特别邀请“面人汤”正宗传人冯海瑞老先生历时数年打造的几十座微缩面塑复原场景之一。
面塑,是老北京最具特色的手工艺,京腔呢称“面人儿”,是以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处理,制成色彩缤纷的面团后经过捏、搓、揉制成人物动物等,质优价廉,是几百年来胡同孩子们的最喜爱的小玩意。如今,那些知名老面塑已入选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中外游客来京首选的旅游纪念品。
冯海瑞老先生不愧工艺美术大师,在他的精雕细琢下,一座座面粉变幻的茶馆、二荤铺、酒馆、戏楼、乐器铺、绸缎庄、理发店纤毫毕现,人物栩栩如生、动感十足。许多观众在此驻足细赏,沉醉在漫长的旧京岁月里。那时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若有空闲,都会经常到茶馆听曲子、交流意见或传播小道消息。
北京茶文化不如南方精致悠久,但茶馆同样分工详细,既有专供商人洽谈生意的清茶馆,也有饮茶品食,兼卖低档炒菜的“二荤铺”;既有表演曲艺说唱的书茶馆,亦有兼各色茶馆之长,可容三教九流的大茶馆,甚至供文人笔会、游人赏景的野茶馆,供茶客下棋的棋茶馆等。半个世纪过去,它们仍然如同香而不浮,爽而不浊的“香片儿”,散发着历史的余温。
老物件是市井的灵魂
水是茶的载体,也是任何商业活动或居民生活的必需品,按1:1比例复原的水车,自然也就成了博物馆中最引人瞩目的展品:老北京传统水车用骡马驾辕,车上系一大桶,桶盖上有方口,底有圆洞,是运取饮用水的专用工具。因北京井水咸苦,民国时绝大多数市民商贾,均会常年向水车购水,这也催生了许多靠卖甜水为生的卖水人。夏日的胡同深处里,伴随着木制水车沉闷的咕咚咕咚声,水夫们一声声 “甜水”的叫卖,早已成为无数北京老人记忆中最难磨灭的市井片断。
“磨剪子嘞锵菜刀!不管生活变化怎么多,你的剪子菜刀还得磨……”若不是在老北京传统商业博物馆里看到磨剪子锵菜刀的工具,若不是刘欢曾经的歌声,你可以早已忘记了这个留存至今,屈指可数的老行当之一。磨剪子的工具比较特殊,是一把既可以坐下磨,也可以背着走的短板凳,条凳前头固定着磨刀石,前面的小铁桶里,水、备用磨刀石以及各式小工具,真实而亲切。如今行走在南城胡同,或许仍然可以听到那铿锵有力,但多半深厚苍老的吆喝声。
不过,老北京“剃头”用的各种工具,如:手推子、木梳、剪刀、刮头刮脸刀、剃头挑子、唤头等老物件儿,怕是很少见到了。老北京人都爱说剃头,既然剃头店挂着镶红色狗牙边 “灯下剃头,朝阳取耳”的幌子(后改为“灯下理发”),那就一定是要在灯下理发,朝着太阳掏耳朵,错不得。同时,和剃头工具一起,在幌子阴影中时隐时现的药捻子、药铃、窗帘钩、秤砣、铜鞋拔子、竹筐萝、佛尘、纳袜子和缠线板等老物件,即使你从未动手使用过,也很难抵抗它们浸染在骨子里的无穷魅力和深厚质感。
消逝的味道
老北京平民生活“五味杂陈”,其中,最独具一格的“味道”,也许就是烟袋那种迷离浓烈的香气。在北京传统商业中,烟铺,又称“烟儿铺”,专门卖叶子烟,又称“旱烟”。据清室后裔爱新觉罗・瀛生在《京城旧俗》中回忆,北京旗人仍延续满族传统,用“旱烟袋”和“水烟袋”抽烟叶,关东烟是早年烟铺的主要商品,老头子吸关东烟,老太婆吸潮烟,甚至还有专供年轻女性吸食,柔和清香,没有冲劲儿的兰花烟。
虽然北京最著名的烟店,位于鼓楼东大街的“北豫丰”早已在20世纪40年代歇业,但当你面对热闹的面塑场景和体积庞大的烟杆烟袋时,或许会发现曾经的烟尘,已化作护城河深处的缕缕波痕。
林语堂说,北平代表了和顺安逸的生活,使文化发展到最美丽、最和谐的特点,同时含蓄着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的论调。当你在北京传统商业博物馆里蓦然回首,你就会深深体味到,“北平”的美丽、安适和和谐,都浓缩在这里无数不经意的细节之中。
此时,要是随风飘来的博物馆隔壁“艺苑”非遗演出中心里悠扬的《牡丹亭》唱词:“雨丝风片、烟波画船……是那处曾想见!”恍惚间,你也许会觉得自己是前世的胡同居民,因特网等稀奇古怪的“洋玩意”,已经离你很远很远。
TIPS:
老北京传统商业博物馆
沉香文化由来已久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关注沉香了。古时常说的“沉檀龙麝”之“沉”,就是指沉香。许多文人雅士认为沉香香品高雅,而且十分难得,因此被列为众香之首。与檀香不同的是,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结”出的,混合了油脂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根据现在的研究,瑞香科沉香属的几种树木,如马来沉香树、莞香树、印度沉香树等都可以形成沉香。
沉香很早就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史料记载沉香可“理诸气调中,补五脏”。到了唐宋时期,沉香开始走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古代文人赋诗作画抚琴之前,往往会焚一炉沉香,香气能够安定心神,使人产生喜悦的情绪。此外,沉香还可以用来煮水泡茶,或者搭配不同配料制成饮品,古人将这类饮品统称为“沉香饮”。“沉香饮”有多种配方,可以起到不同的保健治疗功效。
沉香受人喜爱不仅在于它具有保健作用,还和中国古代的香文化密不可分。沉香作为众香之首,一直是历代达官贵人与皇室的最爱。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人研究香文化。
据传,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已经开始用博山炉熏点沉香了。而在隋唐的史料中出现了更丰富的关于沉香的记载。到了晚唐及五代,沉香文化又有了更高度的提升与发展。宋代时,好沉香曾是“一片万钱”,被喻为“香中之王”,中国香文化在此时也发展到了顶峰,“香”已经广泛融入了社会生活中。此后,用香风气长行,直至明清。明代时因沉香数量越来越少,世人也就愈来愈感觉到沉香的珍贵,这时的沉香已变为“一寸沉一寸金”。在清代巨著《红楼梦》中也有对沉香的记载,在“元妃省亲”一节中,写到元妃赏赐给贾母的皇宫珍宝当中就有沉香拐柱和迦楠(奇楠)念珠,原本沉香就是高级香材,奇楠更是沉香的最高等级,而且这份礼物唯贾母独有,足见其珍贵。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自晚清以来的百年间,曾经辉煌的沉香文化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当年曾与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并存的四大文化之一的沉香文化逐渐被遗忘。
传播沉香文化
近几年,伴随着沉香收藏市场的火热,沉香逐渐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人们往往只关注沉香的价格和品质,而忽略了沉香背后厚重的文化,更不用说对沉香文化进行研究了。
怎么让更多的人了解沉香的品性和沉香文化?如果开办一个专门的场所来展示沉香文化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
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就是在这样的想法指引下成立的,该博物馆的常务馆长黄毅告诉本刊记者,作为专业的沉香主题博物馆,他们希望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挖掘香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生活外延,让香文化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当中,持续地为还原宏大而精深的历史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也为博物馆展览形式做出一些新的探索。
置身在这个500多平米上下共三层的博物馆里,沉香收藏者、爱好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的观众可以看到各类沉香香品、沉香艺术品、历代香具以及中国香文化相关器物等。黄毅自豪地介绍道,“沉香博物馆所收藏的沉香、沉香艺术品、历代香器、中国香文化有关器物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藏品,这为沉香文化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我们把博物馆定位为一个系统研究中国香文化、沉香、沉香文化的学术性机构,我们想通过脚踏实地的研究为文化的传播奠定学术基础。”
如果运气好的话,观众还能赶上博物馆正在举办的知识讲座、交流活动等。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活动的举办除了吸引到沉香收藏者和爱好者之外,也吸引了许多对沉香文化并不了解的游客,“像我们在天津博物馆办的‘天香飘渺——沉香及中国古代香器展’效果非常好,来参观的除了爱好者,也有很多参观者并不了解什么是沉香,但是被这些非常好的器物吸引了,从而对香产生了兴趣,这也是我们乐见的。”
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一直坚持着向观众免费开放的原则。谈到免费开放的理由时,黄毅说,“向公众免费开放现在可以说是博物馆行业内部的一个共识,我们降低了参观的门槛,不仅对沉香爱好者是有益的,同时也对传播香文化大有裨益。有些人,他们也许只是路过,然后顺便进来看一看,通过我们的展陈、讲解,他们对沉香、对中国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这些美好的东西有了一个认识,这就传播了文化。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不算什么,我们介绍十句,也许对方就记住了一句,但这也很好,文化传播是一个潜移默化,细水长流的过程,积少才能够成多。”
西安的茶馆不像四川的那样极富传统,也不像北京的那样亦饮亦乐,如果说四川的北京的茶馆更具中国特色,那西安的就有点儿中西合璧了。在西安,茶馆很少直接叫某某茶馆的,一般都称作某某咖啡语茶或者某某咖啡茶语。在这里茶、咖啡、果酒、饮料、简餐都能品到,来这儿小坐的不仅是中国人,也有不少各种肤色的“老外”。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幅唐代的《使节图》,上面画着很多外国驻唐的官员,人人的脸上都透出一种跨越国界的友谊。如今,在西安的茶馆里,你经常可以看到现实的《使节图》,也许这就叫做大唐遗风吧?
叫语茶也好,叫茶语也罢,倒是明白的道出了饮茶人的心境。那就是来饮茶就是为说话的,不管是说因茶还是因茶说。所以能共同到一个茶馆坐下来,那一定是有共同语言的朋友。“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三五良友,沏茶小息。“六腑皆芬芳”;闲话家常,天南地北,“洒然涤烦襟”。茶的世界是一个祥和的世界!
茶之于中国人是生活之必需,也是生活的一种意境。在中国诸多的优良传统里,客来敬茶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的礼节。无论你是身处乡野,还是寄居都市,茶的清香可说是无处不在。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百姓生活七件必为的事;琴棋书画诗酒茶,乃古代文人七件高雅之事。白居易诗云:“食罢一觉醒,起来两盅茶”。茶是一种人生,不同的人从茶中收获的是不同的意境。百姓喝茶是一种需要,商人饮茶是一种公关,而对文人来说则是一种文化。在文人眼中,茶是神圣的扬清激浊之物,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茶的滋味是要品的,品茶之“境”使我们轻松、宁静、自在,洗涤心中忧虑与尘垢,清除一下俗念,在香清味甘中借一杯清茗作心灵的沟通。西安的茶馆奉给你的正是一种氛围,一种情境,在这里,“煮茗对清花,弄琴好知音”。面对着一盏佳茗,将手中的茶杯移近鼻尖,张开鼻翼深深呼吸,小心翼翼地,不让一丝香气逃掉;微闭双眼小口小口的啜饮,用心去感受淡茶之幽香,品味生活之韵味。此刻,你的耳际是悠扬的乐曲,也许是古筝,也许是钢琴,也许是音响送出的轻音乐,这时,你会真正感受到轻松、惬意,体会到心中的富有,悟得到闲适的野趣,享受着友朋的情谊,进入一种无我的散淡之境。
即使无亲朋相伴,到茶馆独饮也别有意味,一杯香茗,一本好书,妙曲萦怀,独坐静思,超然境界。那一刻,生活就是那杯茶。茶汁在舌底散淡开去,既醇香闲逸,又浸着一点苦涩,心便静下来。望着茶烟在杯口袅娜飘动,注意到窗外的阳光明媚的模样,似乎远离了大街上那市声的喧嚣,便会忽然不经意地想起一些悠远的旧事,旧人,旧景,想象万树萌芽,想象雨露云雾,想象日出月落时那大片的绿色。在
步入其中,举目皆是茶,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一楼主要是品茶和会员交流及培训的基地,近千箱的茶箱整齐地码成一排排蔚为壮观的茶墙,各种茶叶井然有序地摆放在陶罐、竹筐、樟木箱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张长6米半宽2米的巨无霸茶桌,这张茶桌由旧船木制成,最多可以围坐30个人,颇有“茶园聚义”的气势。
二楼是陈茶馆,其主要功能是馆主办公会客及作为茶人相互交流休闲的空间。这里的每一件摆设都是馆主从全国各地淘回来的宝贝:有金碧瑰丽的潮州旧木雕屏风;有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具代表性的茶具;有不同年份的普洱茶;有顾景舟、汪寅仙、徐汉棠等名家做的紫砂壶;有10年前在顾景舟家里买回来的饰花紫砂台凳等等。二楼还有一个小小的茶文化图书馆,里面摆放着馆主珍藏的各种“茶书”:1994年出版的《中国茶文化》专号、《茶博览》、《广东茶业》、《茶山人生》等等。
三楼是四间风格不同的茶室,日式茶室里面是榻榻米,房间里摆设的也是日本友人捐赠的日式茶具,最有特色的是中式古典茶室,房间中央摆放着一张明清雕花大床,要想喝茶,先要上床。
紫砂瓷素,只为仙琼玉浆
在宽敞的茶室里,陈国璋随手挑了只青花瓷杯,悠悠品茗。到底收藏了多少茶器?这个问题还真难倒了陈国璋——他从来没清算过自己的“宝贝”。
20多年前,还在香港经营汽车租赁事业的陈国璋,闲暇之余会和朋友逛逛中环的古玩店,偶尔接触一些古茶器,甚感稀奇。后来随朋友来内地经营茶艺,就更能“假公济私”地把各式古玩茶器收入囊中,每到一处地方工作,他都会问问当地朋友“这里最近有没有珍品出现”,或者直接拉上三五知己直奔当地古玩市场寻宝去。
二十多年来,陈国璋的收藏门类已遍及紫砂、陶瓷、玉石等,民间粗皿不少,宫廷御用亦有,而年份则从唐宋跨度到晚清民国。
茶为国饮,已成共识。在旧时,茶被当成一种药材,普通老百姓身体不适时,按症状吃一些茶,便会药到病除。而如今茶成为国内外众所周知的健康休闲饮品,茶器的收藏也水涨船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陈国璋收藏茶器的原因却很简单,只为吃好茶——紫砂瓷素,才能换来仙琼玉浆。
关于茶与器之间的奥妙,陈国璋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作解释:“水是茶的母亲,器是茶的父亲,两个基因沏出来的茶汤,就是子女。要孕育出拥有良好基因的子女,用最好的山泉水必不可少,但还要追求最好的‘父亲’,这才是关键。”在陈国璋追求过的茶的“父亲”里,他觉得紫砂茶器的“基因”是最好、最能提炼茶汤的口感与香气的。而旧时的茶器因为制作天然,不含化学物质,喝起茶来口感会更厚滑绵密,因而被更多人收藏与赏识。
链接:馆主教你玩壶
茶器既可以使用,又可以欣赏,还有升值之效,因此历来受古董收藏家追捧,如今更成为喜欢吃茶之人的心头好,但如何买到好的茶器,以下三点必不可少:
1.看年份。古时的釉是植物与矿物石磨粉做成的釉,烧出来的茶器没有化学成份,茶汤原汁原味。现在的釉是用化学釉兑了色素,会释放一些化学成分,令茶汤更粗,香味更少。所以年份久远的要比现代的较佳。
2.看是不是大师原作。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必有其完美的设计与精湛的工艺,这一点毋庸置疑,另一方面,借助大师的名气,茶器升值的几率也大。然而在古时,并没有大师这样的概念,到了民国时期,才开始在茶器上记下个人符号。
3.看材质。这一点尤其重要。用紫砂做成的茶器更佳,对于紫砂茶器的鉴赏,首先要分真假,其次要辨新旧——
真假之说:
二、茶文化催生的新兴职业
(一)茶商
没有茶商品就没有商人间的买卖,可见茶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之大。布林曾经说过,“普通商品曾经能够和权力对话。”茶的买卖盛行,茶也赋予了商人权力。因为商人的生活就是通过进口商品来进行贸易,茶商的手中牢牢掌控着茶叶的进口量。他们作为茶叶贸易中间人的重要地位使他们受到殖民者更为严厉的监督,殖民地人民更担心茶商品交易过程中衍生的种种道德问题。其中缘由在于茶的商和生产商把茶作为商品推上市场的时候,茶商就已经处于物质产品和道德的矛盾之中,此时茶商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茶是大量消耗的商品,美国商人试图从茶叶销售中获利,文献中就有记载当时的商人曾有向东印度公司请求抵押房子来购置销售茶叶的惊人之举。而且茶商们通过百般努力,除了试图和东印度公司建立商业联系,还不得不降价销售来抵制茶叶走私,甚至订立行规法规,来保证正常的茶叶贸易活动。本杰明•富兰克林(2010)在其书中提到,当时有商人从荷兰进口大量茶叶,使得从英国进口茶叶的茶商几乎没有任何利润。
(二)手工艺人
茶具手工艺人在美国茶文化的传播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生产制造的茶具满足了这种消费经济的需求。布史曼(Bushman)认为,手工艺人制造了多种茶具以供正式的宴请所用,有陶瓷、玻璃、白锡及银质茶托、茶碗、茶勺等等样式繁多。当时最有名的一位银匠名叫鲍尔•拉夫拉(PaulRevere),1768年一位著名的画家专门创作了拉夫拉穿着工作服举着一个茶壶的一幅作品。尽管拉夫拉属于上流社会,但画家的这幅作品强调了他手工艺人的身份,也强调了他为殖民时期的美国所制作的茶壶。这幅作品也是首次把目光投向手工艺人作品的画作。今天在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还陈列着当时其他一些手工艺人的工艺品,这些与茶相关的工艺品也彰显着茶在美国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稳固地位。
三、茶赋予“体面”新涵义
茶品消费经济也赋予“体面、教养”以新的含义———上流社会身份、优雅的体态、良好的品德和优先的权力等等。在18世纪的美国,人们的茶和茶具商业活动丰富多彩,不同人群有着不尽相同的的购买力和行为,他们往往趋之若鹜,想不断以此博得上层社会的体面。因茶带来的个人自身教养或家庭、社会地位的含义源于欧洲宫廷。茶是上层社会的体现,茶作为舶来之物,且在到达美国之前在比较发达的国家停靠过,价格昂贵,与茶相配套的器具材质优良,价格不菲。尽管饮茶视作一种“精英行为”,在18世纪末很快在普通民众中流传。对当时的中产阶级而言,每个人必须购买茶及用具,因为茶蕴含着生活富足的社会意义。茶反应了一种国际风尚,人们都想尽办法购买瓷质的茶杯或锡质的茶碗,因为这样就代表了他们是文明社会的一员,像遥远的伦敦之类的文明社会。因此,当时的殖民者认为茶是通往精致生活的通道。当时的殖民者购买茶具时,还需要考虑整体效果。社会规范迫使他们购买更多和饮茶相关的配套器具。早在1767年,本杰明•富兰克林曾在《波士顿日报》撰文,他的妻子受邀请拜访友人,回来便要求购买更多的茶具。他的妻子不想在亲戚朋友造访时发现自己家中的茶具逊色于其他家庭的茶具。
四、茶社交与茶医疗
(一)社交手段
茶在1760年~1770年间进入美国之后,就成为走亲访友的物品。从当时的女性日记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这一点。玛莎•巴拉德1785年至1812年的日记里面就记录了很多这样的例子。“邓思摩尔夫人来喝茶了”;“我们带茶去拜访哈姆利斯先生,他告诉我们丹尼尔•福斯特今早生了个儿子”。同许多女人一样,巴拉德记录了带茶去拜访的别人的事件,以和朋友家人保持良好的社交网络。除了自发拜访和邀请拜访外,许多家庭也会定期举行茶会。这有点类似于英国的下午茶,是一种模仿英国宫廷生活的方式。不过也可能在下午饮茶吃茶点只是为了保持清醒的一种方式。
(二)医疗手段
早期的美国人认为茶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玛莎•巴拉德(MarthaBallard)记录了很多她的邻居、家人甚至她自己用茶来缓解疼痛。早在1799年,她的日记中就曾出现“普利•唐恩感觉不舒服,我做了洋甘菊茶给她喝。”“哈特福德夫人感到恶心,巴拉德给了沏了一杯茶,缓解了症状”。1800年5月,她写到“我觉得很不舒服,一直到下午两三点都起不了床。约纳斯夫人来了,给我洗了脚,又给我弄了沏了一碗茶。”当时的殖民者认为茶的医用效果非常重要,即使反对茶叶课税的美国爱国人士也不得不用。巴拉德的哥哥就“曾经在地窖里给一个生病的妈妈弄了一杯茶,缓解了病痛。”战争期间,殖民者既用本土茶叶也用进口茶叶来治疗身体疾病,茶是他们的药品,而健康是一个家庭的首要事件。在1770年的《妇女协议》中,女性同意不用武夷山茶、毛尖等进口茶叶,但附加了“疾病除外”这一条。
五、茶文化的源远流长
美国革命之后,茶在美国文化中的作用回归到了最初的意义———朋友、亲戚社交的物品,社会地位的象征。在18世纪后期,茶被认为是体面的象征,而茶的使用也推广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刺激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产品的诞生。女性的日记和信件再次记录了茶在她们社交时的广泛应用。巴拉德的日记中记述了她的邻居和朋友社交网络,在1780年间拜访了她,也招待了她。在她的记述中,很多拜访并没有邀请或被邀请之类,而只是热情行为的表现形式。在她的日记中有“珍妮来了,我们一起喝茶”,“唐恩夫人和我去了达克斯特先生家里,在他家里喝了茶”。日记中显示,喝茶时并没有考虑天气因素。她的日记上记录不管是阴冷,还是晴热都会喝茶。这意味着热天喝茶是和朋友的社交,并不是为了在冷天取暖。她的日记中描写的喝茶情况大体和美国革命前相似。尽管两三知己的喝茶的传统在美国革命前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较大型的茶会在19世纪则更加属于上流社会。美国革命后,茶文化加速从上流社会到中下层扩展。美国革命后新技术的应用加速了相关产品的生产,使中产阶级的购买更加成为可能。如,1785年冲压机的应用,简化了银器的生产过程和时间产量的增加也降低了产品的价格,从而更多的人有能力购买,从而茶文化的在美国也就更加流行。茶的社会地位的隐喻也激励了社会礼仪的新方向。男人在茶会上的表现,从小就会受到教育。女人更要注意行为举止,因为茶会和家里的行为举止更能展示一个女人。如果举止不雅,婚姻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有人因此而不能嫁入上流社会。尽管数据材料不够明显,但还是有资料表明,在19世纪早期,自由的非裔美国人也可以销售和饮茶,这两种方式是其向上层社会转化的标志。纽约的内尔森在《美国有色人》做过一个广告,公告了他作为杂货商和茶商的身份,在广告中他明确保证自己的产品是没有奴隶劳动的。像美国白人一样,美国黑人也有固定的饮茶时间,主要是为了恢复体力。在《周六晚上》这首诗中,作者描绘了白天工作结束之后,是时间进行“周末大餐和饮茶”的场景。新美国诞生后,其生产的茶壶的样式比美国革命末期茶壶更加简单、体积更大。但是设计优雅,颇具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遗风,添加了柱子、老鹰和一些经典的图案,而不是现在过分修饰的洛可可式的茶壶。
一、民族饮食文化特性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因特定的地域环境、经济结构、宗教信仰、民族习俗、文化环境等影响,呈现出民族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多彩、文化烙印深刻的文化特性。饮食文化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族群智慧的体现,它能更深刻地反映少数民族人们对食文化的精神追求。饮食习俗极大地体现了少数民族人们的思维方式、民族特性,也展现了少数民族群众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生活习惯。民族饮食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它所承载的内涵正是其他人了解和体验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最佳选择。
我国少数民族因地域环境、气候、人文历史等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内容。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综合。少数民族饮食物质文化多由饭食、酒、茶三种构成,非物质文化包括饮食方式、饮食习俗、饮食环境等。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与大众饮食文化,也就是汉族饮食文化,最为不同之处在于民族饮食文化中少数民族除了吃饭本身外,还亲身参与歌舞活动中,形成一种自我参与、自我陶醉的文化氛围。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中饭食文化的差异体现在食材种类、制作方式及饮食习俗等的不同。南方少数民族多以稻米和玉米为主食材料,西北少数民族以小麦为主,东北少数民族以稻米和面食为主。我国少数民族人们在长期生活中,自酿酒品,形成各不相同的民族酒文化。另外,除了各民族酿酒工艺及酒品外,还有风格各异的饮酒习俗。茶文化也是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少数民族自古就有对野生茶树的驯化和人工种植的经历。另外,无论是位于西南的茶马古道还是西北的丝绸之路,茶都是少数民族商人进行贸易活动的重要商品。我国少数民族茶文化的形成多与地域环境、气候、饮食结构等密切相关。
二、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概念及内涵
(一)概念
目前,从现有研究资料来看,学者们对于民族旅游产品的相关研究较多。罗明义(1999),陶犁(2002),罗永常(2011),徐红罡等(2004)等从不同角度对民族旅游产品进行研究。另外,也有部分学者对饮食文化旅游产品进行相关研究。史涛(2012),范娇娇(2010),侯福强(2012),谌世龙(2011)林育彬等(2008)等对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进行研究。总体来说,学者们较少关注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研究,因此,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内容对于民族文化旅游业深度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旅游产品是旅游者愿意购买的,能够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包括旅游景观、设施、服务在内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是以民族饮食文化为依托,为满足旅游者需求,使其获得满意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体验,由旅游经营者提供的民族饮食、服务及设施的产品总和。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除展示民族文化外,更重要体现出民族饮食中所蕴藏的深刻文化内涵。
(二)内涵
1、民族饮食文化特性和地域性相结合的产物。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首先是文化的产物,民族饮食所孕育的文化是旅游产品开发的源泉和动力。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一定具有多样的民族饮食文化在其中,其设计开发存在于一定的民族饮食环境中,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产物,还是地域文化的产物。不同地域环境造就不同的民族饮食文化,形成独特的旅游吸引力。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正是民族地域环境和民族饮食文化的有效结合。
2、民族饮食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展现,是旅游产品有形和无形的有机结合。民族饮食文化既有以食物、盛放器皿、设施等为代表的物质文化,也有民族饮食生产工艺、食用方式、食用礼仪、宗教信仰、享用环境文化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借助丰富的民族饮食文化而开发的旅游产品可以是有形的食物等,也可以是无形的产品,包括美食体验、服务、饮食习俗等。
3、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内容不断丰富。传统的民族饮食文化是以少数民族成员生活客观存在为基础,以传统的饮食构成、方式及习俗等文化形式展现,它与民族地区传统生活方式息息相关。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现代文明和大众文化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民族文化变迁的加剧是必然的,原生性的民族饮食文化正在社会进程中不断调整适应,并形成“新的原生性民族饮食文化”。例如,通过民族旅游美食节、民族节庆等形式将饮食文化传统与旅游产品结合,形成新的旅游产品类型。
三、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食”是旅游六要素之一,饮食文化是民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从产品开发来看,民族饮食可以通过对饮食文化的有效利用和整合,开发旅游产品,使旅游者产生极大吸引力。从旅游者角度来看,品尝民族美食、体验民族饮食文化氛围,才能更加了解和感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并且留下深刻印象。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助于民族饮食塑造和提升饮食形象、旅游形象,甚至成为民族饮食名片。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关键在于饮食文化本身,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饮食制作工艺、理念是开发旅游产品的必要条件。
(一)开发民族饮食文化体验旅游产品。饮食文化体现的是民族饮食居民的生活经历及生活方式,它是民族饮食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只有让旅游者感受和体验到这种文化的存在,旅游者对于民族文化的认识才更加深刻,甚至于更加真实。如果说民族歌舞、表演及工艺品等会有迎合旅游者的“嫌疑”,那么民族饮食文化一定是一种实际存在、活态的文化内容。让游客在旅行中品尝民族美食,使民族饮食文化与民族饮食文化旅游完美地结合,也将有助于民族饮食文化传统的保留和传承,而且为更好地开发民族饮食文化旅游提供可能。
(二)举办民族美食文化节事活动。通过整合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举办形式多样的民族饮食文化节事活动。节事活动包括美食旅游节、民族饮食烹饪大赛、美食旅游专项产品、茶文化节、民族食品交易会等等。饮食文化节事活动必须注重凸显主题,更可以和农业、手工业等产业相关联,比如绿色有机农产品,采用工艺精美的传统餐具,展现制作工艺过程等。民族美食节事活动开发更强调游客参与性与体验性。尽管凝视和欣赏能带给游客一定程度的旅游体验,但是参与性旅游体验更能使游客对民族文化形成认同感,从而产生共鸣。像藏族的“雪顿节”等有较强的旅游参与性,也都是较为成功的民族节庆旅游产品。
(三)建设规模较小或私人专属的民族饮食文化博物馆、收藏馆。民族饮食文化博物馆可以开设在村民家中,也可以另外修建。主要用来展示和介绍民族饮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变化过程。展示的实物内容除了饮食文化的食物、酒、茶、原料等,还包括餐具、制作工具、炊具等辅助物品。饮食博物馆中通过解说呈现给旅游者全面的、丰富的、生动的民族饮食文化信息。当然,还可以设计体验场地,让游客实际体验美食制作的全过程,全方位认识民族传统饮食文化,产生美好的旅游体验。在民族饮食文化博物馆里,民族饮食文化不仅是静止橱窗展示艺术,更是立体全方位的艺术展示,从而促使旅游者形成对民族饮食更深更透彻的文化解读。
(四)开发民族美食旅游商品。对部分适宜的民族美食开发为小包装、易携带或者真空的旅游商品,便于旅游者购买携带。例如制作成糖果、糕点、果汁、干货、咸菜、瓶装酒、茶等旅游商品。重视保证适宜的口感,采用先进保鲜技术保鲜,并且重视民族化、特色化和精美化包装,制作成即能自用也能馈赠他人的精美礼品。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提高民族旅游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开发民族美食旅游商品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做好前期市场调研。一方面摸清民族地区各种饮食文化的全部信息,建立资料信息库,再进行筛选,将完全不适合开发为旅游产品的饮食文化列出来。另一方面,对旅游者进行调研,研究旅游者需求,并结合经济、社会、政策环境进行分析,摸清和预测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
在我们的镜头里,也就记录下这一次茶业大会的诸多亮丽风景。
01 茶业盛会与大众信心
国际茶业大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有点类似于茶业界的世界杯了。大会创办于2005年,已在杭州、长沙成功举办了两届,参会国家之多、规模之大已成为全球茶人瞩目的焦点。2009年国际茶业大会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与国际茶叶委员会、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中华茶人联谊会、四川省商务厅、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本届大会以“危机7合作?共赢”为主题,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云集一堂。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Michael Bunston先生、俄罗斯茶叶及咖啡协会主席Ramaz O.Chanturiya先生、英国茶叶委员会主席Gorman先生、加拿大茶叶协会主席Louise Roberge女士等茶业组织主要负责人及约30个国家和地区的茶叶贸易商均到会。四川、福建、浙江、湖南、江苏等省市均以不同形式组团参会参展。中国茶业界销量第一的茶文化月刊《海峡茶道》等媒体也重点参与了本次大会。
在成都市举办这样的国际茶叶盛会,对于灾后重建有着特别意义,让全球茶人亲眼目睹四川灾后重建的巨大成就和中国茶产业发展的巨大优势,全球的茶商在中国看到了信心。
02 交易与成果
展览会于6月6日至8日召开,会上聚集了目前国内大型的茶叶知名企业,他们以多种形式展示出我国茶叶行业的风采。品类众多的茶叶给爱茶人带来了惊喜,各式精美的茶具吸引了爱茶人的眼光,人们纷纷驻足参观或购买。
中国茶叶的进出口形势呈现出新的变化,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波及中国茶叶的出口,但由于茶叶是日常生活必需品。今年上半年,中国茶叶的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仍然略有增长,业内人士预计今年下半年出口形势还会进一步好转。
原来以饮用红茶为主的世界茶客们开始对中国的绿茶、乌龙茶和黑茶越来越感兴趣,他们开始以功夫茶具来;中泡来自中国的茶。举办此次大会之前,川茶的出口量非常少,但此次大会给川茶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仅在展会期间,四川宜宾市的7户企业与国内外茶叶经销商签订购货合同金额就达146亿元。
03 产业研讨的坦诚与共赢
大会期间还举行了高层论坛,重点研讨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茶叶行业的影响以及所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探讨当前茶叶生产和贸易中存在的共性和不确定性。通过论坛,参会来宾获取了不同国家茶业发展态势的第一手资料,准确把握了世界茶业发展的脉络,这有利于全球茶人规避风险、共渡危机,在共赢的基础上,促进全球茶人加强合作和贸易发展。
俄罗期是茶叶进口大国,俄罗斯茶叶及咖啡协会主席Ramaz O.Chanturlva先生作了关于《俄罗斯茶叶消费的市场空间及拓展机遇》的演讲,很真诚地提出许多对中国茶叶出口有益的建议。
来自印度罗禅公司的RAJIV LOCHAN先生说,我们并不是竞争关系,而是相互之间进行优势互补。他说:“产业发展到最后,合作就显得特别重要。”
在这次大会中,人们对于国际茶叶的发展新动态有了更多深刻的了解。更多人相信,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更多的沟通与往来。将对全球的茶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04 令人欢喜的茶山茶园
很多海外茶商原来对中国茶的了解十分有限,本次大会让更多国际茶人了解了中国茶叶,自然也包括了品质优异的川茶。除了花绿茶之外,川茶当中还有许多精品,历史悠久的黑茶以及别具个性的川红,还有黄茶的代表蒙顶黄芽等等。包括唐代贡茶石花,如今四川名山县的许多厂家也都在生产,还有黄芽、甘露、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历史上知名的品种都已经在厂家的产品名录中。在蒙顶山所在地的名山县,人们还看到自福建移植而来的金观音品种、来自台湾的青心乌龙等茶树品种。
在成都的蒲江县,人们看到了更多茶林间植的生态环境。茶园的茶姑正在采摘茶叶,准备用于生产毛峰。嘉宾们还到了位于名山县中峰乡的万亩观光茶园和国家AAAA级景区蒙顶山。面对映入眼帘青翠秀丽的茶田,这些国际茶人有的用相机记录茶园美景,有的用摄像机记录种茶规模,也有的用笔记录其所见所闻。“wonderful!”的惊叹常从海外嘉宾的口中发出。来自俄罗斯的盖尔奇先生是一位中国通,他一边拍照,一边品尝当地的甘露。并以流利的汉语表达他的欢喜之情。
嘉宾的到来,吸引了当地上万的茶农,大街上人头攒动,大家挤在街头挥手欢迎到会的嘉宾。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霍建国说,这次走访名山县,给嘉宾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获很大。“没有想到名山的茶园面积这么大,茶园的种植、管理等都堪称一流,我们不仅希望这么好的茶在国内市场上销售,更希望把它推向国际市场,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05 蒙顶山的风姿
9日,参会嘉宾一行来到茶文化圣山蒙顶山。在茶祖殿上,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虔诚地焚香祭拜茶祖。天盖寺前的品茗会和精彩的茶艺表演“龙行十八式”更是让各国嘉宾“瞪”大了眼睛。
每一位嘉宾的手上都拿着《海峡茶道》最新一期的杂志,嘉宾从中了解了蒙山茶叶发展的最新情况,许多人询问有没有英文版本。
与会嘉宾参观了位于蒙顶山的茶博物馆,在茶博物馆里,各种茶器实物,有关蒙山茶业历史传承和沿革的图文介绍,都生动展示了中国茶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发展变化。会中文的老外开始念起了茶诗,“蒙山顶上茶,扬子江中水”。
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Michaef Bunston高兴地说,以前是从书本、网络上了解到蒙顶山,现在亲身体验了一番蒙顶山,看到很多,收获很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06 茶叶新科技令世界赞叹
9日,中外嘉宾还共同出席了四川洪雅县尚林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茶叶深加工生产线竣工典礼,并参观了公司先进的生产车间。
走进占地126亩的尚林生物新厂区,感受到的是工业文明运用于茶产业发展的现代气息。据称,尚林公司的深加工成套技术是一个集纳转化多项科研成果的“高科技集成块”,其科技水平国内第一、世界领先,2008年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有了这一关键技术和设备,其重点将开发生产满足现代人们多元化需求的高附加产品――包括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的提炼。这给通常滞销的夏秋茶找到了一条出路,深加工留下的茶渣还可制造成有机肥料,茶叶资源开发可以实现从传统的廉价型向现代的高效型转化。
湖南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刘仲华教授认为,拥有了这一条全国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茶叶提取物生产线,尚林生物将成为我国茶叶提取物行业的楷模。出席竣工典礼的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MIchael Bunston说,中国茶产业取得了令人吃惊的进步,国外能够想到和做到的技术,在中国都已经实现了
成都的文艺,远不止熊猫,也远不止那条“宽窄巷子”,它的辐射范围到达了距离市中心近百公里的乡镇。
这一切多少源自成都在建设西部文创中心方面的努力。2016年,成都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个国家中心城市后,正加快建设“四中心一枢纽”,其中之一就是西部文创中心。在文创方面,成都主动涉足和扶持音乐传媒、文博旅游、动漫游戏等产业,以成为中国音乐之都、世界文化名城。
我们此次专程拜访其中一小部分,与美食一样,它们是成都无所不在的“小事”,也是不可缺少的“大事”。
文创是一种生活方式
居民区环绕中、CBD商圈里、乡野村落里……“文创园区”似乎在成都的任何地界都能成立。
从距离成都市中心90公里外的蒲江县运来的3600根雷竹,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里搭起了“竹林步道”,将属于“明月村”的1000平方米展位分割成茶山、陶艺、篆刻、草木染和文创集市等空间,“复制”出一个缩略版“明月村”,在“2016成都创意设计周”上展示了3天。
在这个每年举办的大型文化创意活动里,不仅有来自成都本土与世界各国创意作品的展示,更是将活动延伸到了成都市区内的创意聚集区、旅游景区、博物馆、乡村旅游点等本土文化气氛浓厚的地方,把当地的传统技艺和当代艺术一一展示于人前。
在用以布置展位的竹子生长的地方,就是一个当代艺术与传统生活相融的例子―明月村。作家宁远的草木染工作室“远远的阳光房”、蜀山窑创始人李清的工坊等十几个林间工作室与明月村原有的村舍相融,在“新村民”和“原住民”的共同建设下,组成了这个以“文化创意”为发展主线的村落。
篆刻家李南书就是一位“新村民”,3年前被派驻明月村工作后,他在大自然里找到了更多灵感。“过去的一段时间,金石都快发展成书房艺术了,到了大自然之后你会发现,可以刻的东西太多了,绝对不只是那一点点文人的句子。”李南书说。2016年3月,明月轩篆刻艺术博物馆在明月村开馆,展示篆刻作品之外,“新村民”还在这里为“原住民”开班教学。
这是双方在这个空间中“互惠”的方式之一,更为显性的方式是,具有文艺气氛的村落吸引了游客光临,村民的土产在设计师们的包装下品牌化了,仅仅是3天展会期间,现场出售的陶艺、布艺作品,以及茶、酒、水果等乡村文创产品,就销售了超过10万元,借由展会,被吸引到明月村体验的游客也达到了1.5万人次。
你可以将“明月村”理解为一种依托成都自然环境建立的“文化创意园区”,而同样在创意周里布置了展位的“山念”品牌,则在藏身都市的文创空间里找到了自己的一隅。
“在成都找不到我们喜欢的家具,干脆就自己做了。”罗云皓说,他和几个同样毕业两三年的朋友创立了“山念”品牌,做定制木质家具的生意。他们的工作室选在了成都IBOX创意基地,这个基地以伦敦创意地标BOXPARK为原型,由红、黄、蓝、黑四种颜色的22个集装箱构成,跳脱于都市商圈气氛之外。
入驻IBOX的大多是涉及建筑、艺术、音乐、设计等领域的工作室。不少“文艺青年”把IBOX当成了必去之地,无论是闲坐喝杯咖啡,还是逛逛原创设计师店,或者仅仅是把各色错落的集装箱当成背景,相约拍照。而当夜幕降临,工作室的灯光渐次熄灭,滑板少年们则在这里找到了他们的“领地”―在这个位于成都一环路CBD的创意基地,有市区里唯一的一块滑板场地。
大熊和凯迪都是90后上班族,每周总有两三天的晚上,他们会和朋友在IBOX的一小块极限运动场地相约练习,他们认为年轻人就是应该做一些酷的事情。而豪猪觉得酷的东西是复古文化。2009年,他建立了UID Cafe,从一家小店渐渐做大之后,他把旗舰店铺搬进了U37创意仓库。穿过一个市井气氛浓厚的菜市场,就能到达这个在居民区包围之中的空间,它由医药集团库房改建而成。
而在原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改建成的数字娱乐创意产业园区―东郊记忆,已成为国家音乐产业基地,12月19日刚刚在这儿举办了“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成都峰会”,每天的音乐演出和艺术展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停驻。
“当地年轻人也喜欢当地设计品牌。”罗云皓说。而除了像创意设计周这样比较大型的展会,与人们日常生活更接近的,是常在春熙路、奎星楼街等商圈举办的文创品牌集市。即使身处知名旅游景点宽窄巷子,也依然是热爱着诗歌、电影或是戏剧的人们的居心之地。这大概是独属于这座城市的一份从容。
萌物经济
对于像熊猫这样的濒危物种,“萌”更像是一种保护力。从最浅层来说,人们为了观看它们的萌态而支付的门票,就提供了一部分保护经费。
听到成都人说起“安逸”“巴适”,就自然会生出一种生活美好的感觉。而在这座城市中,将安逸与巴适践行得最为彻底的,大概就是熊猫这种萌物了。
梅燕已经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工作了8年,在抽出空档从“月亮产房”里出来接受采访之前,她正在给2016年夏天刚出生的熊猫宝宝用针管喂药,“这两天天气变化,它感冒了,把我也给传染了。”梅燕说笑着,学起了熊猫打喷嚏的样子,语气就像在谈论自己养的宠物。
但工作本身是重复而单调的。梅燕所在的“月亮产房”,主要负责照顾刚出生到两三岁大的幼年熊猫,她的工作常常在准备食物、喂奶、帮助排便、测量体温、园区消毒等等环节中循环往复。幼年熊猫24小时都需要有人值守,即使是在它们呼呼大睡的十几个小时里,梅燕也几乎不能休息。成年的熊猫则被半放养在“别墅区”,它们每天要吃八九十斤竹子,搬运这些竹子和清扫宿舍要消耗大量体力,而这是饲养员们的主要工作。“身材娇小的人做不了这个事。”梅燕说。
如今,在身份上归属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熊猫有176只,其中有不少“租借”在外。如果一只熊猫需要“旅居”,长期照顾它的饲养员就需要跟它一起外出,指导馆舍的建设、培训饲养员,这个过程往往长达两三年。“有个饲养员,出去的时候孩子还不会讲话,半年多之后回来休假,小孩都不认识她了,喊姐姐。”梅燕说,她觉得这多少有点心酸,但总有些关于熊猫的趣事能消解一点这种情绪。
熊猫对气味和声音都极其敏感,因为从出生就一起相处的饲养员大多是当地人,它们听惯了自己四川话版的名字,初到外地时对其他饲养员的呼唤毫无反应,要“重新学习”方言。与之相呼应的是,最近从美国回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美轮”“美奂”听不懂四川话,倒是对“come here”的呼叫回应迅速,对食物也是吃不惯窝头,只爱吃饼干。
对很多人来说,这些小插曲无一不戳中“萌点”。在社交网络分享的动图或者小视频里,熊猫们抱着饲养员大腿不撒手的“无赖”样子,又或者笨拙地翻身爬树,却倒栽在地上的窘状,都让人觉得好笑,能戳中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作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主管,沈富军眼里的“萌”所负载的意义还要更多一些。他认为,对于像熊猫这样的濒危(近期已降级为“易危”)物种,“萌”更像是一种保护力。
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官方网站上,有这样一段话:“不管我们喜不喜欢,通过大熊猫可以募集到我们难以想象的资金―没有其他任何一个野生动物的出租,能够产生每年一百万美元的费用。大熊猫意味着动物保护的大量资金,这不仅仅对大熊猫有好处,与它们共同生活在一片山林的其他物种也将同样获益。”
获益的还有沈富军们的其他研究项目。除了照管熊猫,沈富军主要从事濒危动物保护遗传学研究,在离研究基地入口处不远的3层小楼里,有一整套的遗传基因组测序设备,以及全球最大的大熊猫库。前者完成了对基地中大部分熊猫的个体亲子鉴定,即使长相相似,又同样被叫作“盼盼”,也可以通过唯一的谱系号被识别;后者则保证了圈养熊猫种群的稳定繁殖。
而一个也许从没被我们当成问题的问题也正在通过科研被解答,那就是“熊猫为什么吃竹子”。简单的问题其实科研价值也很高,“它涉及到基因组序列、代谢、消化、肠道微生物等等各个方面的研究”。沈富军说。
看着熊猫们傻乎乎的样子,是梅燕每天工作之余的最大乐趣。就像妈妈们聚在一起就会不停谈论自己的孩子一样,饲养员们聚在一起最常交流的,也是“今天你的熊猫抱了谁的大腿”,“我的熊猫又干了什么傻事”。这种真切的亲近感可能是一般人很难体会到的,而同样难以体会的,则是他们被熊猫或咬或抓的伤痕,还有24小时监护的紧张与疲惫。“能一直留在这里的,还是因为真的喜欢吧。”梅燕说。
每个商圈都少不了书店
从大店到小店,从综合型到独立型,成都这座城市能满足人们关于书店的所有想象。
12月的第一天,金士杰和卜学亮在成都方所书店做了场活动,主题是“一场关于生命的对话”。俩人是话剧《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的主演,面对着台下满当当的观众,金士杰“喊”道:“周四下午,你们不应该在上班吗?”
成都方所书店的负责人称,在方所,每个月至少要举办8场文化活动,多的时候达到十几场,“场场爆满”。根据方所的统计,书店平时的日均人流量在5000到8000人次,周末则有1.2万到1.5万人次。
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曾《成都市民阅读指数调查报告》,在这份报告里,成都市民的阅读指数为54.84分,一年中城市居民人均阅读6.04本纸质图书、7.39本电子图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成都人还是很喜欢阅读的。”成都方所书店的负责人说。她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原因之一是在这间书店的总销售额中,图书的销售占比超过了50%。在一个集合了书籍、美学生活、咖啡、展览、文化讲座与服饰等城市复合式公共文化空间,成都人对于图书本身的消费热情多少让方所有些意外。
与成都本土文化有关的图书,在方所拥有相对集中的展位,设计团队也会推出一些如明信片、成都塔便利贴等文创产品。“跟成都文化特质相符合的活动肯定也会多一些。”成都方所书店负责人称。
因为成都的当代艺术够发达,这家书店也经常邀请本地的艺术家到书店做文化分享。此外,它还和各个领事馆都用心维持关系,以争取文化资源。5月底,泰国“诗琳通公主摄影展”就选在了这里。
成都的好书店不止方所,同样以文化地标自我定位的还有言几又―一个由“今日阅读”书店衍生出的文化品牌。
2006年,今日阅读在成都成立,近10年后,言几又开了出来。它的面积高达3600平方米,将书籍、市集、餐饮、艺术画廊与文化活动等集中在了同一个空间中。
关于这家书店,有个说法是“没在名人墙拍过照就不算到过成都言几又”。走廊里,设计师陈峻佳错落布置了写着书中句子或者流行“段子”的透明塑料板,将两面普通的水泥墙面变成了顾客们最喜欢留下影像的地方。
和方所一样,言几又也开在购物中心里。在文创产品区,言几又更注重“体验”,你既可以在木器摊位上手工制作一把勺子,还可以体验一下成都当地的“草木染”技艺,亲手染上一个布袋或者一条围巾。而在二楼单独辟出的艺术廊空间里,除了可以购买到当地艺术家的书画作品,也提供了学习绘画的空间。
“成都的消费水平和对文化的热爱追求程度,比较靠近一线城市,很适合做一些传统商业模式的创新。”言几又品牌CEO但捷称。对于言几又来说,成都既是大本营,也是创新和试水的首选之地。2016年9月,言几又推出全新子品牌“言几又・见”,这是个把阅读和美食嫁接在一起的新概念品牌,其第一家店铺也选在了成都。
与上面这些全国连锁书店不同,起源于成都的散花书院则更坚守本土市场。
在古代,散花楼是成都文人雅士的聚集之地。“散花书院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关注和传播成都本土文化。”散花书院营销策划部经理说,因此,他们把店铺都开在了宽窄巷子、铁像寺水街和平乐古镇等文化旅游地标。
在这家本土书院,除了能看到成都主题的书架,销售《巴蜀古镇》《地下成都》和《锦城旧事》等叙写本地历史人文的书籍,还能看到涵盖散文、诗歌、美术、书法、摄影等类别的《文艺成都书系》。相应地,散花书院的“散花讲堂”也将注意力集中在成都的本土文化上,主题关于成都建筑、民俗、诗词、艺术、茶文化等等多方面。
连锁书店和本土书店之外,成都书店谱系中还有不可或缺的一支―独立书店。比如一庐书屋,它由三个热爱艺术的女生合开,售卖油画、建筑、设计等方面的艺术书籍,是当地艺术类外文原版书爱好者常常光顾的地方。
几次搬迁,如今隐匿在成都一个小区中的象形书坊,更是将“独立”二字践行得彻底。整个书店全由店主老宋一人打理,他根据自己的理念选书,只接待真正志同道合的爱书之人,与其说是一家书店,倒更像是一个朋友间共享的读书空间。
无论是太古里还是来福士,或者宽窄巷子,书店几乎是成都所有商圈里都不可缺少的一间。人们总说成都人生活悠闲,从这里也可见一斑。
博物馆之城
99,是成都现有民办博物馆的数量,“博物馆之旅”,正在成为打开成都这座城市的新方式。
在青城山里转转,轻易就能感受到远离都市的平静:草木青葱,河流缓缓,小船上还常常坐着悠闲的人们。这里不仅人类宜居,同样也是各类昆虫的聚居地。有数据显示,生存在川西地区的500多种蝴蝶中,超过60%都可以在青城山区见到。
这也是赵力把他的华希昆虫博物馆建在青城山脚下的原因之一。“出门进山就能观察到很多种类的昆虫。”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说。自2011年正式开放以来,这家民办博物馆已经累积了5万多种、超过62万只昆虫标本,除了中国地区的昆虫,还有很多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欧洲,以及亚太地区的诸多珍奇蝶种,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昆虫博物馆。而这些,都是赵力的私人收藏。
2016年6月,赵力收到一张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证明博物馆里收藏着全球最大的水生昆虫―一只翼展21.6厘米的鱼蛉,这是2014年7月他在青城后山发现的。
博物馆有一个相对松散的标本采集团队,由各地的昆虫学家、昆虫爱好者和一些职业昆虫采集者组成,他们所捕获的昆虫是博物馆中国内展品的主要来源,而国外的昆虫则主要通过交换和购买获得。
从小,赵力就喜爱昆虫,大学被保送进入四川师范大学生物系,如今他已是一位高级生物工程师。几年前,他投资了大约2000万元,加上政府出资提供的地皮与基建,终于将爱好变成了事业。
博物馆是一栋两层建筑,一楼展品包含全球的各种昆虫,二楼则主要展出青城山区的蝴蝶品种。指着馆里的任何一只昆虫,赵力都能很快说出它的所属纲目和生活习性。
来参观的大多是学生和游客,除了向他们介绍昆虫知识,博物馆还定期组织学生参与野外识虫活动。“白天在博物馆观赏了标本,夜间就带他们去山里实地观察昆虫,感受会更真实一些,体会一些发现活体昆虫的乐趣。”博物馆副馆长赵希说。
对于无法参加野外识虫的观众,博物馆会在夏季的时候在展厅内布置活体昆虫展览,让观众与一些无害的昆虫互动,可以摸一摸,也可以喂食。
为此,博物馆的地下库房中有一间被专门用作昆虫养殖的温室,饲养竹节虫等可以用来展示的生物。在这个库房里,更大的空间被用来储存没能在展厅中陈列的标本,赵力称,因为博物馆的面积有限,公开展示的2万多件标本,其实只占总库存的十几分之一,而一些特别珍贵或是只此一件的标本,只有在库房里才能得到更好的保存,展出条件下的光照和氧气都会缩短它们的寿命。
库房同时也是标本制作的区域,从各地采集来的活虫都会在这里被制作成标本,根据赵力的介绍,每一个昆虫标本从采集、制作到展出,起码要花两个月时间。将来如果条件允许,赵力和他的同事们希望让标本制作过程变成展览的一部分。
对生活在昆虫聚集地的周边社区,这个博物馆多少起到了些教化作用,赵希说,博物馆建成后,常常有青城山区里的村民送来捉到的昆虫,那只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全球最大水生昆虫,最先就是由村民发现,然后找到赵力去做鉴定的。
作为成都的青少年野外科普基地,博物馆希望能够提供给孩子们更多实际接触昆虫的机会,“很多城市孩子根本没见过昆虫,不接触他们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对昆虫有兴趣。”赵希说。
实际上,青城山区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博物馆村落,除了昆虫博物馆,还有乌木艺术博物馆、皮影艺术博物馆、赵树同艺术与收藏馆、青城山道源博物馆等馆。这些博物馆都不是政府组织,而是民办的。在这个聚落中,人们可以看到目前只在成都平原被发现的“古乌木”、从明清至今各个时期的皮影,以及根雕等各种来自民间的收藏品。
而在整个成都,除了青城山博物馆集群,大邑县和龙泉驿区还有另外两个与之规模相当的民办博物馆聚落。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成都市注册登记的民办博物馆已经有99家,数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位。
通过参与国内、国际等有关昆虫的科研项目,能够获得一些科研经费。此外,销售文创产品和出租标本、举办商业展览等途径,也是获得收入的方法。
秦腔・茶馆
到西安,不可不去茶馆。这座古都数千年的文化积淀,都浓缩在了茶馆里。但其中有所断代,当今西安的茶馆真正兴起的时间并不长,但都性格鲜明,并一直保持着兴旺的状态,如同这里的秦俑、秦腔一般一一深沉、慷慨、激越、强烈。清朝时就保存下来的“德福巷”,是近年来西安最著名的茶馆一条街。原本,这里是一片又黑又窄的老房子,如今,这条不足200米的街道,已是青石铺路、牌楼林立、茶馆错落的情调小街。茶馆和咖啡厅纷纷在这里落地生根,多少给这个“剽悍”的城市赋予了些许浪漫和柔情。浸染在浪漫氛围之中的德福巷,久而久之便有了自己的个性――兼容了直率和浪漫。也令西安人在吼秦腔,看秦俑之外,有了可以品味自己细腻生活的地方。
去西安前,就听人开玩笑说:“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当地人也把秦腔称之为“挣破头”,真的这么令人诧异么?于是我们专门找了一家可以听秦腔的茶馆,决定现场体验一下。
第一次听秦腔,我还真是找不着旋律和节拍,与其他剧种的区别非常大。演员似乎只是扯着嗓子大吼,时而音高八度、尖细清脆、假嗓高亢,自始至终极富表现力,总的感觉,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深刻。以情动人,极为夸张。单听还可以,如果用以佐茶,还真是颠覆了我们对茶馆一贯的印象,也许只适合当地人。外地人恐怕难以习惯。
茶风・茶俗
西安人十分热情好客,对自己的城市也了解甚多,不论出租车司机、餐厅领班、景区导游还是偶遇的西安人,都会热情地为我们介绍西安的情况。而正是从当地人的口中点滴素材。我们才逐步了解并最终勾勒出关于西安的茶风茶俗茶史的画面。
追溯起来,西安可谓盛唐茶文化的起源地,喝茶历史久远,因此西安人喝茶也非同一般一不像北方人单爱花茶,也不像成都人单爱绿茶。而是兼容并蓄。这或许和西安的地理位置、饮食习惯不无关系。
西安从古至今都是农耕区与放牧区的交汇处,冬天极为寒冷。喝热茶可驱寒;西安人爱吃牛羊肉,喝茶可以解腻;西安的水碱性大,茶的清香可以掩盖水的味道。古代,茶也是王公贵族的专享,如今早已深入民间,成了西安人生活的必需品。
过去,这里的大户人家流行喝“壶茶”――就是用大壶直接熬煮的茶。其中的茶叶,通常是来自云南、广西、湖南等地的茶砖。通常早上就开始熬煮,并持续一整天。遇上天寒地冻的时节,大壶还能起到“暖炉”的作用,一家人品着热茶围炉夜话,无比惬意。
除此之外,西安人也和兰州、西宁等西北人一样,爱喝八宝茶,这是比较高档的喝法,通常也是用盖碗盛装,基茶是绿茶,大部分是陕西当地茶。
兵马俑・星巴克
唐宋时期,人们喝茶的方式和我们现代人是有很大差别的。前面讲到唐人喝茶加佐料,宋人喝茶强调仪式感,举止非常优雅。到了明朝,总体的喝茶方式和我们现在差异不是很大,但是他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比我们更深,从明朝的绘画中叶可以看出这一点。比如那时的人喜欢在郊外,带着茶童,三五位好友聊聊天、作作诗,这种感受是跟环境融合在一起的。清朝的时候,《红楼梦》中可以看到很多,这时候饮茶已经变成生活中一个随处可见的事情,它跟唐宋时期还不大一样。唐宋时期,饮茶还是一种很庄重的社交礼仪,明代残留了唐代以来饮茶社交的这种习俗,但是到清代以后就越发普及了,不管是什么阶层、穷人富人,饮茶都成为他生活中的一个必需。茶进入寻常百姓家,也意味着在清朝,茶在精神层面上降了一个层次。就像今天饮茶,我们现在讲快饮、塑料瓶装的奶茶,人们在工作、旅游当中,都可以打开就喝,所以没有这种仪式感,没有了这种精神追求。但是在古人的眼中,茶在我们的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有一个精神需求。
300余年后的2017年,一列从法国里昂始发的中欧班列在2月的春风中抵达武汉,这趟中欧班列装载着法国18个酒庄的近30款葡萄酒。一份来自葡萄酒故乡的深情厚谊,为4月末在武汉举行的中法文化经贸论坛铺垫了酒香四溢的序曲。
从中国广州到法国里昂,一个是中国明清两代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是“历久不衰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发祥地”,一个远居欧洲西部、以丝绸贸易而闻名,是古丝绸之路的终点,更是欧洲重要的文化与艺术中心。一东一西两座城市,成为两种文明在跨越时空的丝路上的两个坐标,而中国茶与法国酒,也成了中法文化互通的象征。
复刻东方古国的香韵
1700年1月7日,沉浸在新世纪节庆氛围里的法国凡尔赛宫,上演了一场由奥尔良公爵策划的“中国式”舞会。整个巴黎的上流社会为之沸腾,各界名流显贵纷纷到场。无数欧洲贵族更是有幸得以见到法兰西伟大的“太阳王”路易十四,身着中国服装,在一顶中式轿子中隆重出场。热衷于品茶的路易十四,在舞会上展示着中国味道,与欧洲名流们共享着新世纪的福音。整个18世纪欧洲大陆的“中国热”,成为了贵族文化的符号。
在东方,18世纪的中国正端居康乾盛世的威仪中,这与彼时欧洲大陆兵荒马乱的教派纷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因富产丝绸、陶瓷和茶叶而走入欧洲上流社会视野的国度,在传教士们口口相传的赞颂里,成为了欧洲人集体仰望的“乌托邦”。
从中国舶来的茶叶受到了欧洲贵族的青睐。喝茶,成为了上层社会的流行风尚。在漫长的习俗演变中,贵族们将喝茶的艺术,变成一种优雅的休闲习惯:下午茶。1662年,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迎娶了葡萄牙布拉干萨王朝的凯瑟琳公主,公主随嫁妆带来的一小箱中国茶叶,打开了茶叶在欧洲贵族中风行的历史大门。后来又经过贝德福德第七公爵夫人安娜的“个人宣传”,下午茶成为了午后三点到五点半,风靡多瑙河沿线各国的高雅标配。
对于贵妇们来说,一壶来自中国的祁门红茶,搭配三两精致可人的点心,要远胜于宫廷里洛可可式碧衣华服的装点。
法国18世纪著名油画家、皇家首席画师弗朗索瓦・布歇,在他的油画中生动描绘了皇室贵族享用下午茶的景致。同一时期的油画《在巴黎滕布尔宫的英式下午茶聚会》和水彩画《公爵夫人花园聚会》,都描绘了法国贵族按照英式习惯品尝下午茶的场景。中国茶承载的中国文化,在涌入法国文明的第一刻,就奠定了美好的开始。
这种神秘的东方树叶因医学家宣扬的利于防病、治病的观念,被法国上层社所接受。但茶文化在法国的形成,与欧洲其他国家有很大的不同。浪漫的法国人并没有像“海上马车夫”荷兰一般提早进行海外贸易,也没有像英国人一般痴迷于昂贵的下午茶彰显的尊贵身份,而是将中国的饮茶文化提炼为一种精神雅趣。
从1636年首批茶叶抵达巴黎,到法国上层社会钟情茶道,再到法国成为今天欧洲茶室文化最盛行的国家之一,法国人一直保留着品茶的习俗。在法国大革命之后以及19世纪末“中国热”消退的年代里,他们还保存着对饮茶文化的理解。
经过历史的变迁,爱好茶道文化的人群从18世纪的皇家大臣主管马萨林、剧作家拉辛、知名作家德・让利斯夫人等贵族阶级,转移到了各个阶层的法国人身上。旧时极富医效保健功能的贵族饮料,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茶馆文化传递中国味道
茶文化在法国社会铺开后,形成了独特的“茶馆”文化。19世纪的法国,餐饮场所已广泛供应茶水。现藏于斯德哥尔摩国立博物馆的法国印象画派大师雷诺阿的作品《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就借用日常生活情趣的主题,展现了社会餐馆中的茶饮场面。
法国茶馆里的中国茶叶曾经覆盖中国10个省份的30多种绿茶,而在普洱茶的产区云南省,一种名为“销法沱”的普洱茶更是专门为销往法国而特别制作。如今,中国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红茶是深受法国茶馆推崇的三大红茶品种,而后二者都根植于中国红茶,是中国红茶自丝路传播到西方、在当地种植后的变种。
在中国的北京、广州、成都等地,茶馆是市井气息浓厚之地,不仅网罗着天南海北神聊畅述的各色人群,还是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大观园。在一碗茶水的香气升腾中,有人说书,有人唱戏,有人下棋,有人赏鸟。
类似于中国式的品茶,法国人也不喜欢居家独饮,而是倾向于前往茶室集体品用。与西方人在咖啡馆喝咖啡相同,茶是人与人交流的媒介,而不仅仅是饮品。19世纪法国美术思潮兴盛时,咖啡馆、茶馆几乎成为法国乃至欧洲艺术创作的容器,见证了无数艺术创作灵感的迸发、文化交流的对撞。
东西方的茶馆文化有着相通的气息。1980 年 9 月 25 日,老舍话剧《茶馆》开启了欧洲巡演,北京人艺78 人组成的《茶馆》剧组,历时近 50 天,在联邦德国、法国、瑞士三国14座城市共演出 25 场,受到了欧洲人民的热烈欢迎。一时间,法国“茶馆热”与品茶文化再度兴起,几十年来经久不衰。
酒香里的气质互补
茶叶从中国走向海外,一路向西丰富着丝路沿线各国的杯中文明。而葡萄酒在西方本土发明酝酿,也逐渐影响着东方古国酿酒工艺的革新。
《圣经》里曾有521次提及葡萄酒。耶稣说:“我是真正的葡萄,我的父亲是种植葡萄的农民。”在著名故事“最后的晚餐”里,宴席菜单里的核心要素是葡萄酒和面包。传统西方宗教世界里,葡萄酒不仅是果香与酒精的简单结合,更代表着爱与救赎,占据了西方人的精神高地。
在葡萄酒王国中,法国因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及土壤环境,成为葡萄酒的主要产地。而悠久的历史、风格多样的产区和独一无二的口感,又让法国葡萄酒享誉世界。
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老牌葡萄酒生产国,严格限定葡萄酒的等级划分。1855年,在世界万国博览会上,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定下了波尔多产区的葡萄酒等级划分制度,这一直影响着现今的波尔多红酒等级划分。讲究规则与浪漫主义平衡的法国红酒,浓缩了贵族文化和优雅的绅士情调。
当中国人大碗喝酒的豪放与法国人捻指细品的优雅相遇,会发生什么?
与西方相区别,中国的酒文化源于农耕文明。大自然孕育了谷物的自然发酵,又有勤劳的中华先祖巧妙地掌握了发酵制酒的技能。大雨过后的窖存谷物吸水发芽,活化淀粉酶在低温环境下将淀粉变成糖,糖与水在酵母的作用下最终成为让人痴迷的琼浆玉露。中国黄酒、白酒的“接地气”成为了中华酒文化的精神内核,人们用酒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用酒表达内心的热情与愉悦,也用酒来祭祀祖先和土地。
因为古丝绸之路,中西酒文化有了互通和碰撞的可能。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关于葡萄酒的见闻。西汉中期,中原百姓引进了葡萄并招来了酿酒艺人,自那时起,中国有了西方制法的葡萄酒,在粮食酿酒的主流技术之外,还引进了水果酿酒的技术。
中国虽是酒文化大国,但最初的酿酒工艺还不能使酒类长期保存,稍有不慎美酒就会酸化腐败。元代以后,欧洲传教士的丝路之旅,带来了西方蒸馏酒技术,大大延长了中国传统酒类的保质期,还使酒的口感与成色更好。在学术界的主流论调里,我们如今饮用的中国白酒,采用的正是在西方蒸馏酒技术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的酿酒工艺。
有关茶膏,能够查到的文字记录少之又少。在它成为皇室贡品之前,人们对它一无所知;当它成了御贡之品后,普通人更是难以一见,兼之存世稀少,略显神秘的茶膏极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所以直到今天,茶膏有多贵,也还是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可供参考的价格,是在2004年2月8日,在广东大厦举行的拍卖会上,一块鲁迅收藏的茶膏,仅重3克,拍出了12000元的天价。
鲁迅收藏的这批茶膏共有39块,全是清室贡品,外包装是雕满龙纹的木盒子,里面用绘有龙纹的金色绸缎作衬。每块茶膏规格、形状都相同,长宽均为4厘米,高约半厘米。这批茶膏原本打算整体拍卖,起拍价定为30万元,国家博物馆获知消息后,赶忙抢在拍卖前表示愿意收藏,于是鲁迅后人只拍卖了其中的一块。在拍卖现场,这块小小的茶膏备受追捧,观众为了一睹茶膏真容,嗅嗅它的香味,竟然将它挤裂了一角。
正是因为这般稀有与珍贵,很早就有一批人在收藏茶膏,其中,最让人叹服的当属广州的林荣坤。他收藏的一整块茶膏,重达20公斤,是国内品相最好的茶膏,实属国宝级的藏品。如果拿出来拍卖的话,不知道会卖到怎样一个天价。
为了一睹茶膏的真容,记者联系到林先生,他在电话呈爽快地笑着说:“我的茶膏可是活物,会动的,你来了,肯定会大吃一惊的!”茶膏,会动的活物’林荣坤的一句话,又给茶膏添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会动的茶膏
在他的茶庄静室,林荣坤向记者展示了他所收藏的部分茶膏。形制工整的茶膏是长方形,上面还印有“茶膏”二字;也有一些不规格的,有大有小,大块的像是黑乎乎的煤炭,还泛着闪闪的亮光,小块的则像是话梅,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可是你知道,每一块这样的茶膏,少则数十年,多的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这是可以喝的古董。
林荣坤取来两个薄胎青花碗,一大一小。先把滚开的水注入小青花碗中,几秒钟后把小碗里的水倒入大碗中,再将小碗叠在大碗上。这个过程叫温碗,好使茶膏更能挥发出香味。如是过后,将一块小小的茶膏投入小碗中。茶膏开始溶化,一缕缕浅褐色的墨汁状的膏汁,慢慢地包裹住整块茶膏,膏汁贴着碗壁扩散,沿碗壁缓缓朝水面爬上来,在水面又朝中心收拢,徐徐向下滑落。这时你会看到,整碗茶汤变成了浅粉红色,显得晶莹剔透。
随着茶膏逐渐溶化,茶汤的颜色也在逐渐加深,由粉红色变成枣红色,这时再去看碗底的膏汁,一收一缩,就像是水母在运动一般,特别神奇。可是更神奇的还在后面,待茶膏溶化大半的时候,用茶匙一搅,顿时满碗红浓,茶汤呈枣褐色。这时关掉灯,用手电筒照射碗面,可见这茶汤在不停涌动,上下翻滚,一沉一浮,就如空中的云层在涌动,又像是黄河里的旋涡,还散发出星星点点的亮光,仿佛一碗茶汤收尽了天上的星星。用手去摇晃一下茶碗,这种景象很快就消失了,变成了一碗平淡无奇的液体,可是过了一会儿,它又会自动翻涌起来,仿佛永不停息。
将茶汤分置在茶杯中,就可以喝了。入口清香顺滑,让人忍不住想再多喝几杯,只是喝多了之后,会觉得自己的舌根和喉咙干涩,特别想吃甜食。记者喝了几杯后,林先生笑着问:“能不能支持住?”然后得意地说,“这就是时间的味道。”
皇帝般的享受
茶膏究竟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林荣坤说,茶膏最早是作为贡茶为人所知,当然在那之前,茶膏肯定早已存在于民间了。当时清宫对云南普洱茶的需求量很大,因此云南地方政府专门在普洱地区开设茶园与茶厂,生产皇室贡茶。道光年间,学者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记述到,茶膏是云南专供朝廷饮用的“八色贡品”之一。贡品有两种包装,皇家专用的,以黄绸缎包裹,装在雕龙画凤的木盒里;分送内府及六部堂官的,则以红色缎子包装。所以人们才会说,现在还能喝到的茶膏,相当于皇帝般的享受了。
在较早之前的乾隆年间,也有一则关于茶膏的记载。1792年,英王乔治二世遣使给乾隆皇帝祝寿,第二年,乾隆在热河接见英国使臣,他赐给英使的物品中,就有20盒茶膏。可惜当时的英国王室不知道茶膏的作用,就把它封存起来了。据说,这批茶膏现在还收藏在大英博物馆里。
据林荣坤的考证与了解,传统的茶膏生产工艺是非常考究的。首先是茶叶的选择,当是上好的生普洱茶,因为当时的茶膏,绝大部分都是作贡品之用,须得要保证茶叶的品质。供皇宫专用的,甚至会选用“女儿茶”。所谓女儿茶,是指茶熟时节,滇中少女挎着篮子,去采摘最新鲜的芽茶,采到的芽茶需要先放在自己的胸怀里,带着晨露的茶叶,需要直接贴着她们的肌肤,积到一定数量后才能放在篮子中。这样的茶叶,据认为是沾了少女的体香,因而香味独特。
将选好的茶叶倒入注满泉水的铁锅中慢慢熬煮,将茶汁全部煮出来后,将茶叶残渣捞出来,再用细纱布反复过滤茶汁,除去细渣。再以大火熬煮,以求让锅中的水迅速蒸发,待水分大部分蒸发后,一锅茶汁就变得浓稠。这时候再以小火慢慢熬煮,既要保证茶汁的浓稠,又不能让它糊了,所以需要手艺精良的老茶师亲自监制。熬好的茶膏,移出锅后,趁热倒入事先备好的模具中,待整体凝固后,再贮存起来。
有人说茶膏的制作工艺已经失传,林荣坤笑着摇头说,只是和以前的工艺略有不同而已,现在也同样能做出来。只是制作茶膏对普洱茶叶的消耗量极大,这才没人做了。
一个人喝茶得意
谈起茶膏,林荣坤娓娓道来,可是他的收藏不仅只是茶膏。在他的茶庄静室,四壁皆堆满了茶砖、茶团,堆了满满一屋。但这些,不过是他收藏中的百分之一罢了,其余的宝贝,全部堆在一个大的仓库里。用仓库来堆放茶叶,也算得一个传奇了。
今年已经60岁了的林荣坤,身材挺拔,面色红润,全然不像是60岁的人。初见面时,惊诧中不由脱口而问:“林先生,可有什么养颜秘诀?”他哈哈一笑:“饮茶哦!”林荣坤说,我们的祖先从神农尝百草就开始喝茶,人生草木间,你为什么不喝茶?他说一个人喝茶得意,两个人喝茶得趣,多人喝茶就受惠。
林荣坤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自小跟随父亲学医,有次他在书里看到,神农尝百草,一日遇72毒,后来因茶而解时,不由得兴奋起来,他想,难怪大家都爱喝茶,这茶真是个好东西。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喝到了一壶普洱茶,喝完后觉得浑身通畅,从此就对普洱茶产生了兴趣。
为此,还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常赴云南,穿行在茶马古道沿途,寻找陈年普
洱、茶膏。有一次,他步行几十里路,终于在大山深处找到一棵苍朴的老茶树,据说已有2700多年高寿了,那一刻,林荣坤泪水涌流。问他可曾遇到过危险的事没有,他笑着说,有当然有啦,只是我运气总是很好。
那是从云南去普洱地区的大巴上,林荣坤正欣赏着一路上熟悉的景色,不曾想对面一辆客车迎面;中来,一声巨响后,林荣坤就失去了知觉。醒来后才发现自己身上全是玻璃渣,不过他很高兴,“竟然没有一点伤呢。”他说这般行走在生死边缘,他早早就写好了遗嘱,“好对家人有个交代。”
茶马古道的奇珍
林荣坤收藏的宝物中,最让人艳羡的是一套茶马古道马帮的行头,包括大象皮做的马褂、马鞭、皮酒囊、铜锣、铜铃等,都是上百年历史的文物。在当时,只有头马才能拥有一套行头,跑马帮又辛苦,马帮的数量有限,所以这套行头非常罕见。林荣坤很得意,他说没有这些东西,中国的茶文化拿什么来做见证呢?
在去年的“进京古茶道”活动上,林荣坤就穿着他这套行头,做了回头马。当时一同出现在世人眼前的,还有另一件珍品:道光皇帝钦赐的“瑞贡天朝”楠木宝匾。这两件珍品,是茶马古道目前遗留在世的最有价值的两样东西。这块宝匾属于云南制茶世家车氏家族,它和林荣坤的马帮行头一起展出,还是一个为人称道的故事。
“瑞贡天朝”为黑色楠木所制,上书四个金色大字:瑞贡天朝,字字苍劲有力。旁边两行金色的正楷小字分别写着“倒贡进士车顺来立”和“钦命头品顶戴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捷勇巴图尚史为”的字样。宝匾虽历百年,但保存完好。据车氏家族第五代传人车志杰介绍,这块匾已有160余年历史,是祖上进贡茶叶有功,皇帝亲笔书写赐予的。
筹备“进京古茶道”活动时,车志杰得知林荣坤收藏有一套马帮行头,便邀请他一同在头马之旅的起点站,云南普洱县展出,林荣坤很爽快就答应了。他说行头和宝匾,一个是因,一个是果,共同见证着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二人因此还成为了好友,共同制作了头马之旅进京纪念茶饼。
从来佳茗似佳人
林荣坤爱茶,但他不喜欢把自己的好东着掖着,更喜欢和爱茶的人一起分享。记者去采访他时,他就为记者泡了一下午的茶,茶膏、熟普洱、生普洱、清茶,泡了各种各样的茶。他讲解每种茶的滋味、韵味、陈香味,让你感觉到茶在体内慢慢流淌,那种神秘美妙瞬间在林荣坤的弹指之间,一轮一轮地出现,真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