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09:20: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科学素养的培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我国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未来的合格公民。在当今科技产品比比皆是、科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时代,未来的公民中有一部分人将会成为科学知识或科技产品的创造者或生产者,而几乎所有的人都将是科技产品的消费者。他们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要去面对各种各样与科学相关的问题,并做出决策。这些都要求生活在当今和未来社会中的公民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学科学教育并不强调“科学素养”。随着60年代的理科课程改革的浪潮,人们才提出了科学素养理念。70年代初期,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中学自然科学课程中就提出了科学素养的理念,并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任务。80年代以后,这一课程理念已经被科学教育家和大多数理科教师所认同,成为当今理科课程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对科学素养的解释,因时代而有所不同,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认识上的变化。即便是在同一个时代,不同的机构、组织或不同的专家对科学素养的解释也不完全相同。因此,目前尚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国内现在多数人认可的解释是:科学素养是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由此可见,科学素养包括了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是对科学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及科学技能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是在已有基础上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能力。还有一些人认为,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自然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情况,自然科学的核心基础应该包括:①学生理解基本科学现象、规律,以及科学原理是如何用于技术领域之中的;②学生以在学校的学习为基础,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③学生能够理解或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科学现象;④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⑤学生应掌握一系列的相关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天赋和特点,有些学生在学习理科时能表现出很强的数理逻辑优势,有些则会在理科的学习中遇到困难。现代科学教育强调面向所有学生,旨在培养所有未来公民科学素养。因此,对不同的学生来说,科学素养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但不论要求的差异如何,科学教育都要使这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达到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中学毕业生不一定要以科学或工程技术为职业,然而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科学素养,才能使他们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事件和观点时,能够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做出判断或决策。
(二)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严格地定义科学素养会有一些困难,因此一些专家和科学教育组织回避去直接定义科学素养,而是用对具备科学素养的人进行描述,间接地解释这一理念。如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应该:①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包括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②掌握了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③具有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及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等。
科学素养理念的提出,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指出了新的方向和任务。理解这一理念,将有助于生物学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去制定和实施中学生物学课程方案。
二、关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认知
“科学素养”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教育家在课程改革中的共同声音。它已成为我国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在理科课程分科设课的国家、地区或学校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是由各分科课程——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来共同完成的。中学生物学课程要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一)生物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1993年,美国BSCS(生物学课程研究所)出版了名为“发展生物学素养”的生物学课程指南,对生物学素养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目的。BSCS认为,一个具有生物学素养的学生需要对科学的本质和特点有起码的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特点的认知和理解,对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生物学素养的基本要点。BSCS还具体地描述了一个有生物学素养的人应能表现出的具体特点:他应能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了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历史上生物学概念的发展。他应该对科学探究、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等问题具有正确的态度,对生物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他应该能够对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具备创造性的思维;知道如何正确地利用科学技术;能够在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上做出个人或社会决策;能够应用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我国是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生物科学素养的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并将它作为初中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还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加以论述。将提高生物学素养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和基本课程理念,标志着我国生物课程有了重大变化,这有助于将我国生物学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生物科学素养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解释是:“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能够在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科学态度包括:①好奇心。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产生好奇,并将这种好奇心转变成对科学和对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②诚实。在生物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就要求学生要真实地报告和记录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东西,而不是他想象中应该是的东西,也不是他认为老师想要的东西。转贴于 ③合作。团体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创造力。创造力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主要是指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力;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它指的是对人类社会和其他人来讲未必是新的东西,但对自己来说是初次进行的、新的、前所未有的认识或创造。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创造性学习。因此,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科学的世界观是指科学家对科学有一些基本的信念和态度,主要包括:①科学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以恒定的模式发生和发展,只要通过认真系统的研究都可以被认知。 ②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知识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新的发现会对已有的理论构成挑战,从而要不断地对这些理论进行检验和修改。③科学虽然处于不断变化中,但这种变化只是处于缓慢的修正之中,绝大部分科学知识是非常稳定的,所以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④科学不能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人类面临的很多问题,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共同决定的,科学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此外还有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积极培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从而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科学探究不是仅仅属于科学家的方法和技能,它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学生们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进行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让他们亲身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答案”、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并以此渐渐地养成探究的态度和方法。
科学思维的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科学的思维习惯不是科学家所特有的,是每个人可以掌握、应该掌握的技能。
3.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生物学课程对学生进行STS的教育,目的在于突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学生要了解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以及科学和技术的联系。解决技术问题需要科学知识,而一项新的技术的产生又使科学家有可能用新的方法来扩展他们的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社会可以影响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科学和技术又会影响社会。通常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比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
学生在生物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和解决现实世界中具体问题,来获取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知道如何把所学的知识、方法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对科技引起的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
4.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这是生物学教育中我们熟知的一个领域。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操作技能包括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的常用工具和仪器,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也是生物课程所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学生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应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对生物学的整体画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关于科学素养的理念,是强调在生物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在知识、科学探究、态度情感、价值观以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认识等四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三)生物科学素养的不同水平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总目标。这一目标指明了生物教师和学生的努力方向。教师的任务是使所有的学生在这个指定的方向上有尽可能大的进步。学生在刚刚进入中学生物学课堂时,他们每个人的起点不尽相同。按照澳大利亚生物教育家David Morgan博士的观点,学生开始这门课的时候,他们一般不是零起点;而当学生结束这门课程的学习时,他们大多数人也不会达到课程目标的100%。但他们所有的人都应在自己原有的起点上前进了许多。
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所(BSCS)也认为,生物学素养的高低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处于这种连续变化的不同位置上,不同的位置反映了他们对生物学理解的程度。该研究所还将这种连续的生物学素养分为4个水平,分别是肤浅的生物学素养、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和多维的生物学素养。了解了生物学素养的特点,有助于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并实现课程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1.肤浅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出哪些是生物学的术语和概念,并能够将这些术语与自然界中的现象相对应。但他们仍然有错误概念,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也很不准确。
2.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生物学词汇,对术语的定义表述也很准确。但大都是基于记忆。
3.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应能够理解生物学的概念体系,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解释概念。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与他们个人生活实际相联系,对于生物学的学习充满兴趣;他们从学习或实践的经历中构建了概念的意义和对概念的理解。
4.多维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理解生物学素养在诸多自然学科中的地位,知道生物学的发展史和生物学的本质、特点,理解生物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知识或技能方面的不足,自己主动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将学科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或寻找答案的行动之中。
我们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其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基本组成之一。从培养科学素养的视角来看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较低的水平提高到较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b)-0000-00
1983年,米勒教授提出了科学素养概念的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即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对科技社会影响的理解。2009年,NAEP(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对具备科学素养的人进行了诠释:首先,要具备识别科学原理的能力,即能够理解科学的事实、概念、规律、定理和理论;其次,要具有运用科学原理的能力,即能够运用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去解释或预测观察到的现象;第三,要具有科学探究的能力,即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提高对自然界的认识;第四,要具有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即应该知道如何采用科学技术去解决现实问题[1]。
1 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现状
中国科协分别于1992年、1994年、1996年、2001年、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做过8次全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这8次调查都是借鉴和采用了美国米勒体系的测试题目进行公民科学素养测试。从第8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到2010年,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为3.27%。从国际上看,美国公民科学素质1995年就达到了12%,2005年为25%;欧盟国家公民科学素质1992年为5%,2005年为24%。从以上对比,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和美国、欧盟等国家公民在科学素质上的巨大差距。据《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报告》中称,中国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经超过1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接近8%。那为什么我国的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人口比例仅为3.27%。究竟该怎样提高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呢?让我们来探究一下美国在这方面是怎样做的。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美国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完全是依靠其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发挥的巨大作用,我们如何教育好下一代,尤其是如何提高科学、教育、工程及数学的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未来企业的领导者、科学家和教师的人才造就问题。”奥巴马自担任美国总统以来,强调STEM教育的重要性,美国联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STEM教育改革[2]。 当前美国正兴起一股STEM教育热潮,这对确保美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山之石,可否借为己用?下面将详细阐述STEM教育以及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意义。
2 STEM教育
2.1 STEM教育的背景
美国是最早倡导STEM教育的国家,这是因为当今社会国际局势正朝向多极化、全球化趋势发展。美国为了树立其在国际竞争力中的核心竞争力,在2006年布什政府推出了《美国竞争力计划》,随后在2011年,奥巴马政府推出了《美国创新战略》,该战略指出,为确保美国经济增长与繁荣,美国未来的发展能力将取决于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活动”将引导各部门联合,加强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3]。
STEM教育除了美国主观因素的倡导以外,客观环境因素也起了非常重要影响。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各学科之间出现融合,各学科的专业研究技术手段也出现了融合,比如传播学研究除需要掌握本学科领域的知识,还需要懂得统计学、数学、信息技术等,因此,社会需要培养STEM领域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2.2 STEM教育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意义
首先,STEM教育有助于推动复合人才的培养。美国2011年于《人力资源调查报告》指出:多数美国雇主发现自己很难找到具备高等数学、高等物理、高等化学知识的员工[4]。 由此可以看出STEM教育融合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更加有助于推动复合人才的培养,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
其次,STEM教育有助于推动基础教育的变革。随着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很多知识点学生可以轻松的从各类媒体中找到,这就容易导致继续遵循老的教学方法的老师产生教学迷茫和困顿,而带领学生一起去探究的跨学科STEM课程,将普遍会受到学生欢迎,满足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从而去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
第三,STEM教育有助于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由于STEM教育融合了多种学科知识,这就使得受过STEM教育培训的学者具有了更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方法,从而有助于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和科学研究质量的提升。
第四,STEM教育有助于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在管理中充分运用数学知识、信息技术、工程项目管理等经验提高管理的科学性,降低管理的成本,提升管理的水平。
3 STEM教育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的实现途径
3.1整合课程设置,强化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培养
从结构上看,尽管目前的义务教育阶段有综合性的课程“科学”,也有分学科的课程化学、物理和生物,但各分学科的课程的设计思路,基本还是局限于各自的领域范围,几乎没有考虑到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从内容上看,尽管目前各课程标准都提及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但落实的具体的内容上,知识仍然是一个核心的目标,其他方面的目标基本上是服务于知识这一目标。
3.2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增加项目式体验教学
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老师不再是自己一个人唱独角戏,更多的活动不是教师的讲授,而是学生的行动。学生变成了项目的设计者,真正通过项目的设计、讨论、评价和反思中培养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等。
3.3打破教育的空间局限,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信息化时代,教育者要勇于打破教育的空间局限,让学习的空间不仅仅只局限于学校、实验室、图书馆、博物馆等,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同时还要尽可能让学生置身于社会的大环境中,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4通过政府主导,促进社会资源的整合
在STEM教育中,通过政府主导的平台,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可以让更多的企业和企业中优秀的工程师积极参与到STEM教育中,最终促进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5 结语
公众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或许有很多种,笔者在这里主要探讨的是通过STEM教育的方式来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真正让公众参与到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提升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理解科学的本质,能够清晰分辨科学与伪科学,培养在科学研究和社会事务处理过程中的批判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群,许佳军.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 李大光.美国公众科学素养研究及启示[J].科学,2012,64(6):3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9-0155-04
作者简介:沈霞,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生物学教学。
PISA是全球化背景下基础教育质量多元评价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实践。PISA2006重点评价科学素养,是为了缩减科学素养领域的理论研究定向和实际操作定位之间距离的国际性努力,也是对科学教育实践的方向性引领,可引发我们对科学素养培养模式的思考。本文通过梳理PISA科学素养的内涵和测评方法,重点讨论基于情境的科学素养评价,提出PISA科学素养测评对培养高师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启示。
一、PISA科学素养的内涵和测评特点
1.PISA对科学素养的定义
PISA对科学素养进行了全面的定义:“个体知道科学知识并能使用这些知识来辨别问题、获得新知识和解释科学现象,乐意投入到有关科学问题中,拥有科学的观念,能成为反思性公民”。[1]PISA对科学素养的定义,体现出高教界越来越重视学生对科学本质特征的认识以及对科学与技术关系的认识。
2.PISA科学素养评价的特点
PISA对科学素养评价的方法上有了重要的创新,强调科学素养评价的情境化和生活化。通过设计精致化的测试内容,采用情景化试题,跨越学校具体学科知识,以面向未来的宽广视角,对科学素养定义所涵盖的能力、知识和态度进行全面的评价。重点考查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期望评价能反映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PISA科学素养测评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评价内容生活化、情境化。PISA测评内容选取与日常生活情境相关且使用频度较高的科学知识,要求学生将学习到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迁移到现实的问题情境中,以解决实际问题,考察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理解自然界和生活中新体验的能力。二是评价项目综合化、广阔化。PISA将对科学素养的理解置于广阔的背景中,并依据科学素养内涵和相应的监测框架来设计评价项目,始终强调在不同的背景中综合运用多种科学思维过程或科学知识。三是评价形式开放性、多元性。重视对科学过程的评价,注重评价学生对科学过程的理解、思考,以及学生解决问题的科学思路、方法和能力,还综合考虑学生情感、态度和自我效能对促进他们科学素养培养的作用。
二、PISA科学素养测试蕴含的教育学导向
PISA对于科学素养的测评,反映了西方发达国家对科学教育的理解,体现了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PISA注重测试学生未来发展的潜能,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运用知识的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而不仅仅局限在鉴别学生当前掌握知识的状况,这对于我国科学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1.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建构
PISA科学素养评价目的是通过考察学生科学素养的状况来了解教育成效,进而把学生培养成积极的、善于思考的、有智慧的公民。评价的内容是在日常生活情境下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技能,评价的焦点是确定学生运用所学科学知识的能力水平(从高到低的6个能力水平),体现科学素养的建构过程。
2.重视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PISA注重提炼各学科课程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掘学科知识的内涵,将学科知识作为思考材料和介质,设计了具有深厚学科理论背景的问题,要求学生采取应用和探索的方法,在对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PISA评价内容取自广泛的领域,不局限于学生基于课程的已经掌握的单一知识,而是强调知识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和形成应对实际生活挑战的能力,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思想。
三、PISA对培养高师学生科学素养的启示
PISA科学素养测评强调科学在生活情境中的应用。从这种观点思考科学教育政策或实践,核心问题是:学生应该知道什么样的科学和能做什么?这就催生与此相匹配的新的课程形态和教学形式来推进科学教育改革。高师学生作为新一代正在成长的公民和未来的人民教师,他们的科学素养的提高不但对国家、社会有益,可以使他们面对飞速发展的技术所提出的新要求充满信心。高师学生作为未来的教师,所具备的科学知识至少应符合如下几方面的要求:一是对科学教材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以及决定这些概念、规律和原理的基本事实达到“精通”的程度;二是在深刻理解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信息,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三是了解和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合理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只有教师了解和掌握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的特点与要求,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它们,从而发展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本文分析制约高师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因素,依据PISA科学素养评价特点,从课程内容、教材选取、教学方法、教育资源、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六个方面,探索高师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模式。
1.优化课程设置:主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
高师学生的学校教育主要通过分科教育来实现,然而,他们离开学校教育情境后从事基础教育教学,需要面对的则是一个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必须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世界,这就要求高师学生必须具有比较完整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
当今高师学生的文理知识并不均衡,缺少情境性知识,所以必须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高师课程设置应体现师范性、综合性、实践性特点,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加强基础课,重视实践课,做到主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具体措施是:构建“三段结构,五个板块,综合为主”的课程体系。第一阶段由理科学科群构成专业基础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升知识层次,促进整体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形成,包含了对各专业技能培养。第二阶段则是教育课程,包含了对教学技能的培养。前两阶段是主修课程。第三阶段则是分流选修课程,主要有特色课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特色课程包含了对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包含了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活动课程包含了对指导课外活动能力的培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个性发展要求,选择一个方向作为主修,同时可自由选择其它两个方面的部分课程进行学习,以扩充知识面。通过合理设置课程,培养学生将学习到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迁移到现实的问题情境中,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合理选取教材:国家教材与校本教材相结合
学生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能将科学知识运用于各种实际的情境。PISA科学素养评价的题目也是建立在一般的生活情境中的,而不是局限于学校生活,以在个人、社会以及全球背景下的科学应用为情景,应用的领域涉及健康、自然资源、环境和先进科技等。PISA的成功也启示我们:要实现对高师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就必须在国家课程的大体框架下,开发与国家教材配套实施的校本教材,做到国家教材与校本教材相结合。校本教材应以探究性的教材为主,选择、补充对学生有益的内容和研究主题,提供探索空间和资源,才能引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校本教材应具备如下三点:一是教材应为学生提供大量相关的情境文字,在引起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的同时,将学生置身于教材提供的情境当中,容易产生疑问,就能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教材便于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把自身融入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当中,就容易发现并明确问题;三是教材中设置开放性问题,提出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或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用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改革教学方法: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究相结合
在教学方法上变传授知识为提高学生能力,在导学上下功夫,教会学生思维方法,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做到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究相结合,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重视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理论探讨,引导学生将他们目前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与从其他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认识各种科学知识间的关系,并能将所获得的科学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景中。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究,使学生最大化地参与课堂,亲历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既得到逻辑思维训练,又得到科学方法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科学理解和运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展一系列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究相结合的活动,使学生能走出课堂,深入到生活中去,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学以致用;亦能使学生及时摄取科学发展的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掌握并合理运用科学探究方法,促进良好科学素养的形成。
4.善用教育资源:课堂内外与校内外相结合
高师学生在课堂内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且他们在课内习得的知识、技能、态度若不向课外、校外、家庭迁移拓展,很难形成真正的科学素养;而课外、校外、家庭,又存在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它们可以为课内学习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使课内外的学习相得益彰。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要真正做到课堂内外与校内外相结合,采用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广泛宣传科学,创立良好的科技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具体措施: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宣传资源,如宣传橱窗、校广播、校园网介绍科技发展史、世界科技新动向等。二是挖掘、整合科技教育资源,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使学生耳濡目染,达到自然地渗透科技教育的目的。三是创新科技活动内容,如举办科技文化节、科技制作竞赛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文化氛围的熏陶,促进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不断提高。四是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科普宣传活动,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深入到社区或乡村,宣传科学知识,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考察,让大学生志愿者以科普宣传员等身份出现,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水平。
5.改革学习方式:职前培养与在职进修相结合
为把高师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的自我建构、自我培养、自我成长能力和良好科学素养的教师,就要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培训,做到职前培养与在职进修要相结合。职前培养应包含四类学习方式。[4]一是建构性学习,掌握各学科知识与技能及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注入自己的理解、体验和经历,建构具有个人意义的科学知识。二是探究性学习。通过探究、实验等多种形式学习,培养学生浓厚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科研方法,养成科学研究的习惯。三是开放性学习。通过不断“进入生活”,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处于丰富的情境之中,尝试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自我指导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选择并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因此,学生可以在设计与管理独立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教师的在职进修,提倡以“课题式”为主运用多种教师培训模式,针对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提炼培训主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案,学员围绕问题解决通过实践、交流、讨论展开学习活动。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基础教育教师在日后教学实践中要显性或隐性碰到的,因此,必须凸显对这些学习方式的培养,并创设条件使得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实践运用这些学习方式。
6.完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PISA基于情境的科学素养的评价值得借鉴。因此,对高师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要更多地融合在隐含科学与技术的生活情境中,使情境具体化,评价标准化。主要是通过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的改革,使高师学生充分认识良好的科学素养对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他们才能将学校教育活动中各种有利于自身科学素养提高的外部可能性因素,通过自己的努力转变成为自身科学素养水平的提升。建议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伴随整个教育过程,发挥评价的诊断、教育和发展功能。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使学习与评价相结合,以评促学。为了能系统地记录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可以用“档案袋”记录学生个人成长经历,深入了解这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总结性评价注重对学生科学教育整体结果的评价,切实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考核题型的设置上,有意识地将能体现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考查的内容渗透到学科知识的考查中去。二是考核形式采用基于情境的测试,模拟问题情境,注重科学知识在生活情境中的应用。通过全方位的考核评价,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起到一种合理的引导、激励作用。[5]
参考文献:
[1]OECD.Assessing Scientific.Reading and Mathematical Literacy:A Framework for PISA 2006[R].Paris:OECD,2006.
[2]OECD.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Life-First Results from PISA,OECD,Paris,France,2001.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099-01
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如何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情感,真正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用发展变化的视角去理解科学的成果,这是摆在每一个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的素养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是外界信息输入的窗口,也是学生最基本的一项科学素养。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需要有意识的进行培养,“看见了”不等于“观察到了”。
1、培养观察兴趣
对于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儿童最熟悉,也最容易产生观察兴趣。如:人骑自行车上坡,怎样最省力?把一辆自行车装上大卡车,怎样最省力?人怎样爬坡比较容易爬上陡峭的上坡?斜面和螺旋有什么关系?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它?教学中师生共同探讨这些问题,教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2、教会观察的方法
观察时,应该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的进行观察。对静态事物,可以指导学生循着观察点扩展。如教学《植物》一课,引导学生从外到内或者从内到外,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也可从局部到整体。对动态事物,可以指导学生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顺序去观察。另外,要使观察有顺序和有条理,还应指导学生事先要选定观察对象、确定观察内容、安排观察步骤、选择观察方法,做到“观而有法”、“察而有序”。
3、提高观察能力
学会比较,能使学生善于找出不同事物的共同点和相同事物的不同点,抓住事物的特点与本质特征。
4、培养全面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在实验中,要指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要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同步进行。
二、培养主动探究的素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事物有兴趣,才能全神贯注地学习,产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而兴趣也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如教学《材料》时,教师首先拿出锦缎和绸绢各一段,让学生看看漂亮吗?摸摸有什么感觉?问他们谁知道它们是什么?是用什么材料织的?这些材料怎么来的?又如教学《岩石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打开桌上的岩石标本盒,让学生先动手摆弄,看如何研究这些岩石。这样就渲染了气氛,创造了乐学的情趣。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又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养,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应首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不依赖老师,自觉主动地去探究,自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植物的根是否在喝水?怎样证明?物体的滚动摩擦大于还是小于滑动摩擦?怎样证明?遇到这些问题,学生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设计实验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寻求老师的帮助和解答。当然老师并不是要游离学生探究学习之外“袖手旁观”,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教师怎样适时适度地发挥作用,才能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从而使探究活动持久、有效的进行下去?
三、培养学生动手又动脑的素养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育倡导“做中学”,其实质是通过科学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动手”只是一种手段,会“动脑”才是真正的目的。如:在探究《电磁铁》的性质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他们对于电磁铁感兴趣的问题,诸如:电磁铁是由什么构成的?怎样制作电磁铁?电磁铁能吸哪些物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有关?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若有极性与什么有关?电磁铁与磁铁有什么区别?然后,让每个研究小组对本组感兴趣的问题,先提出预测,再根据多种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方案,最后动手实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才是真正意义的探究,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 点拨前沿,思考未来,发展兴趣。如高中选修教材《基因工程简介》这一节,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笔者将生物学原理、科学方法与技术的发展历程相结合,在发掘基因工程这一科学技术发展史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原理知识的掌握,认识到科学理论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发展会促进生产力的提高,推动社会进步,还通过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化教学对基因工程的发展、成果与前景等方面获得大量的生物学科信息,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理论的热情,提高了对生物前沿科学的兴趣。
2. 发掘问题,引导思维,调动兴趣。在教学中笔者注重发掘科学史教学内容中科学思维成分,为学生创设思维情景,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3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笔者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层层分析,体验科学思维的过程,并自己设计实验,感受科学发现的乐趣。最后教师充分肯定学生分析、推理、设计和实验等系列活动,指出他们设计的实验有的是达尔文等几代科学家在探讨生长素问题时所做过的经典实验,有的是学生独创出来的,是对经典实验的补充和完善,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创新信心。
二、发掘科学史教育因素,培养科学态度和品质
1.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故事感染和教育学生,能使学生从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态度等多方面获得启迪。实事求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同时应当把对学生实事求是品质的培养渗透在生物教学中:如要求学生真实地报告和记录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在实验设计时提醒学生选择的实验材料要容易获得,思路要明确,要有对照实验,实验完成之后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写出实验报告等。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纵观科学理论发展,科学家们不仅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还敢于向传统挑战。孟德尔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颗粒性遗传”的思想,这是对传统的遗传观念的挑战。萨顿观察减数分裂和研究孟德尔理论大胆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施莱登和施旺所说的“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等等。合作意识也是科学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DNA分子结构的提出开创了多国科学家联手合作的先河。在教材中有调查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的要求,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初步学会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技术信息的方法和能力,笔者要求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以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精华,是化学知识的源泉,是探索化学反应机理的一把钥匙。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思维缜密性的培养,探索创新精神的启发,使学生成为一名创造发展型的全面人才,都有着决定性作用。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价值观作为目标。在我们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正是这样一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
在当代人才所应具备的科学素养中,首先要有对已有知识的认知、理解、掌握,其次要有对科学知识的应用和发现新的自然规律的能力,最后要有所学所用为人类造福的目标。在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化学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我国化学家、教育学家戴安邦教授说过,“化学实验是实施全面教育的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化学实验的基本环节为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一种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在化学实验中能充分得到发挥。通过实验教学完成了继承传统知识和观察、实验、思维,创新等活动,也就是塑造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教师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衡量人们科学素养水平的智力尺度,是获得知识的开端,是思维活动的前提。而演示实验具有真实性、生动性、鲜明性,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实验教学中,仪器的组装、实验的步骤、现象的分析,有要通过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来引领他们进行探究。
例如:在金属钠的性质探究中,我们讨论钠是否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很常见的一个演示实验就是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课堂上,我取一个烧杯加入约30毫升硫酸铜溶液再投入一块绿豆大小的钠。同学们观察到除了“浮、熔、游、响”以外,还生成了大量蓝色沉淀。于是大家得出结论,金属钠不会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单质,并进一步分析出反应原理是钠先和水反应,产物中的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再发生复分解。此时有些认真的同学观察到蓝色沉淀中夹有黑色固体。新的问题出现了,黑色固体是什么呢?根据存在的反应物,有的同学推测可能是氧化铜,是因为钠与水反应放热使氢氧化铜分解生成的。我说,不错分析很合理,那么如何简单验证一下呢?学生讨论后答加入稀硫酸,如果全溶解为蓝色溶液,那么黑色物质应证明为氧化铜。通过观察,对实验本质的理解在学生心中得到了升华。这些知识的获取,都得益于观察。
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实践出真知”。 学生实验不但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亲手验证科学知识,还体验了自己动手实验成功的学习快乐,进一步使学习兴趣浓厚。在教学中经常发现某些学生在实验后又有新的想法和发现,对于实验的成败能够进行深刻的总结。教师讲过多次的理论不如学生亲自动手一试。
三、兴趣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类的发展来自于创新。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去搞发明创造,而是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创造性学习。还有就是在学生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养成不拘泥于形式,能探索求新的一种科学精神。学生的模仿和自主性学习并不是我们培养的最终目的,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创新探索才是培养目标。化学教学中的兴趣实验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途径。在《胶体》的教学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胶体,他们想到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利用丁达尔现象,于是和胶体有关的粥、豆浆、墨水、水晶饰品等等生活用品都鲜活的出现在了课堂上。在《原电池》一课中,掌握了原电池原理以后,布置了一个兴趣实验:制作水果蔬菜原电池,西红柿、香蕉、马铃薯都成了学生们验证真理的帮手。还有在联欢会上学生们利用显色反应做的一些小魔术等等,意外的发现使学生们欣喜连连,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加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从长远的眼光看,创新应该是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意识的心理过程,其结果是发现新思想、新技术或新产品。
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
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再是化学知识与能力的陪衬、附属,而是化学课程的终极目标。这个目标的关键在于培养出什么样的人。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出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态度和价值,更关注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协调,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另外在化学实验中学生必须本着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来对待学习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实验中强化绿色化学的观念,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探究热情的关键,有利于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对于科学素养的培养有决定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94-02
微型化学实验是1982年美国的Mayo博士和他的同事们研究试用的一种新型的实验方法,是将传统的化学实验在微型化的仪器中进行,利用较少的药品获得所需的化学信息。微型化学实验基于绿色化学理念,可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化学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实验过程的重大变革。通过充分挖掘微型化学实验的功能价值,将为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微型化学实验的特点和优点
1.便携易带。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微型化学仪器体积小、质量轻,方便学生随身携带,因此,微型化学实验又称“活动实验室”、“可带走的实验室”、“学生个人的实验室”等。
2.节省实验经费。与常规化学实验相比,微型化学实验时试剂用量是常规化学实验的1/1000至1/10,至少可以节约90%,因此,微型化学实验可大大节约实验经费。另外,一些废弃的日常物品,如废弃的易拉罐瓶、喷雾香水瓶和花露水瓶等,可代替实验仪器进行化学实验,这样对于实验经费的节省更为可观。
3.操作简单,安全环保。大多数微型化学实验是在较小的塑料仪器中进行,操作相对较为简单。同时,实验中药品用量少,不容易发生爆炸、起火,也不容易发生有毒物质泄露等危险,对环境的污染较少,安全环保。
4.可节省实验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微小,药品用量较少,操作较为简单,因此,微型化学实验可以改变传统化学实验必须在实验室完成的惯例,由任课化学老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边讲课边进行,可节省实验时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实验效率。同时,因为微型化学实验操作简单、仪器微小、药品用量少、安全环保的特点,微型化学实验方便学生课后自主探究。
二、微型化学实验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微型化学实验具有便携易带、节省实验经费、操作简单和安全环保、节省实验时间的特点和优点,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利用微型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利用微型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传统的化学实验,“老师做、学生看”或者是“一人做、大家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等待式”和“接受式”,因此学生往往对化学的兴趣不浓,缺乏求知欲。基于上述情况,笔者积极鼓励学生自己搜集相关材料,利用相对有效的药品,鼓励绝大多数学生动手做实验,使学生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式”和“探索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利用微型实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微型化学实验可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动手实验的机会,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提高了创新意识。在氯气的实验室制备以及用生成的氯气制备氯酸钾和次氯酸钾(钠)的实验中,采用25克二氧化锰(过量)与40毫升浓盐酸反应,可产生2.70升氯气。与20毫升30%氯氧化钾(钠)反应制备氯酸钾(钠)需用氯气0.75升,与15毫升3mol/L的氢氧化钾(钠)溶液反应制备次氯酸钾(钠)需用氯气0.50升,氯气用量全计为1.25升,产生的氯气的“富余量”为1.45升。作为学生实验无法全部或大部进入通风橱操作,所造成的氯气污染在所难免。微型实验中,经过反复实验,学生将收集后留作性质实验用的两瓶氯气由常规实验模式的0.25升(125毫升集气瓶)改为0.12升(60毫升集气瓶)。氯酸钾的制备改为用2毫升30%氢氧化钾溶液与通入的氯气反应,需用氯气0.15升,可生成氯酸钾0.27克。次氯酸钠的制备改为用1毫升2mol/L的氯氧化钠溶液与通入的氯气反应,需用氯气0.05升,生成0.5克次氯酸钠,产生的氯气“富余量”为0.08升。同时,由于二氧化锰改为氯酸钾,也不需用煤气灯或酒精灯加热,装置简单、小巧。在此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反复尝试,形成了科学的探究方法
3.利用微型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由老师演示、学生记忆,生搬硬套去应用,学生缺乏大量的实验操作(表象),更缺乏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微型化学实验,学生可以按照自已的意愿独立开展实验,在此积极探究过程中,可以提高动手操作意识,培养实验能力。在引导学生进行微型实验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开展小制作、小探究活动。如用盛装“安乃近”或各种片剂的药瓶代替常用的试剂瓶;用装过中药片剂的瓶子代替试管;用眼药水瓶和带胶盖的玻璃瓶组合代替滴瓶;利用草珊瑚含片的透明真空硬塑板制成微型井穴板;用注射器来代替滴液漏斗和分液漏斗等。这些学生自制仪器,虽然粗糙,但可避免常规玻璃仪器的易破碎的缺点,经久耐用。同时,适当地配给学生各种药品,让其利用自己的微型实验器械在空余时间内甚至在家中进行微型实验,增强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利用微型化学实验提高学生节约意识,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微型化学实验是在微型化的条件下对实验进行重新设计与探索,达到以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取尽可能多的实验信息,具有实验药品用量少、反应产物少的突出优点。因此可以提高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同时,微型化学实验试剂用量少、仪器微型化,反应时产生的废气、废液、废弃物质的量就少,而且尾气、废液等吸收和处理也较容易。因此,微型化学实验可大大降低实验时燃烧、爆炸、中毒的危险,大大地减少了化学实验对整个周围环境的污染,既确保人身和实验的安全,而且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各种条件,积极推进化学实验的微型化,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苗深花.高师化学实验设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3-4.
[3]李广洲,陆真.化学教学论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第二版).
关键词:
科学教材;学生认知特点;科学素养
青少年的发展水平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程度,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凸显出科学素质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技巧进行培养。科学学科本身是一门较新型的学科,但是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初中生需要凭借科学学习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如何才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点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加以思考。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
科学素养属于一个广御性词语,它不仅仅指的是学生对科学事实、科学知识的理解,更多的是对科学本质、科学对社会与人类的作用等方面的认知。目前,科学素养大都理解成为:了解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科学观念,使用科学态度与方式对事物进行判断与处理的能力。科学素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科学知识,这是科学素养组成的基础;科学方法,这是科学素养构成的主体部分;科学精神,这是科学素养构成的核心部分,这种精神是永恒存在的。
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依托科学新教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优化的结构体系。科学教学的优势主要一点就是源于它教材的合理性与优越性,教材在设计和编写时充分尊重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新版的浙教版《科学》教材以初中课程为标准,划分成为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以及地球宇宙三个方面。整本教材的结构体系减少了知识之间的重复,让学生从相互联系、相互发展的角度去学习科学这门课程,这种优化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科学的本质,例如:七年级上册的教材主题是“物质系统的主要层次”,整本书划分成为观察生物(阐述生物结构),地球(说明地球构造),物质特性(介绍物质结构),这样的编排采用的是从宏观到微观的说明方式,直接构造出物质系统的结构图,符合当下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联系的科学知识。《科学》教材需要适应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知识的内在逻辑要同学生的认识逻辑有所统一。比如,新版的教材将“地球与宇宙”、“不断运动的地球”这两章进行了整合,将地球形状、地壳岩石、地壳运动、地震火山等调整在一起,直接形成“人类的家园——地球”这一章节。如此调整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知识是存在内在联系的,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关注科学知识它所存在的内在逻辑,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丰富的教材内容。新版的教材采用的是幽默语言+彩色插图+真实化案例的编排方式,内容丰富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其中最重要的是教材本身引进了非常多的真实案例,拉近了与学生距离,比如“蝙蝠利用先天优势(次声波)捕食”、“母亲使用超声波检查怀孕情况”等,这些案例的设置主要就是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从而实现科学与实际相连的教学目的。
(二)以认知特点为基础,提升当代初中生的科学素养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认知上主要存在的特点是:感知觉不断发展,学生可以自觉的做事,其精确性与概括性得到发展;记忆力与注意力开始发展,这一阶段的学生会开始在机械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形象记忆与抽象记忆,并且可以实现注意力的集中与分散,很多学生可以达到边记笔记、边听课的效果。思维开始发展,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开始逐渐由经验型转移到理论型,但是辨识度不高易导致学生产生片面性、表面性等缺点。如果想要提高科学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要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认知情况进行教学。第一,加强实践性。科学的学习,其最佳的程序应当是实验观察—科学成像—科学规律,实践应当是科学教学的基础所在,教师要拓展实验功能,将实验分成三大层次,分别是动手、动脑与入心,让学生享受实验的过程。因为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其认知更为理性化,只有让知识化为现实才更能抓住学生的心,才能真正的提高科学教学的效率。第二,开展科学课题的研究活动。初中的科学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因此在常规性的科学知识教学时,大可以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扮演探究人员去探索,去找出结论。虽然很多结论都是既定的,但是整个过程可以让学生自主的进行研究,获得科学带来的独具魅力的一种乐趣,从而在探索时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并灵活运用知识。第三,在教学中融合“人文性”。通常来讲,科学本身具备着工具性与文化性,工具性指的是科学可以改变生活、改变环境;文化性就是科学可以塑造心灵起到教化的作用。因此,初中的科学教育必须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注入人文性,要将科学教育同人文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比如:教师在讲授一些科学知识的时候可以介绍一些成功的科学案例,介绍一些有名的科学家。因为只要是有所成就科学家,他们在了解并认知某项规律时肯定是饱经困苦,在不断的分析、不断的计算下才终有所成。这些人靠的就是一种毅力,而且相信他们内心潜在的推动力更多的是在于他们信奉美、提倡追求。如果在科学教学中融合这些正确的信念,相信会对学生产生一种良好的人文熏陶,让学生了解科学是伟大的,科学是造福人类、推动发展的核心力量。
三、结语
经过对科学素养进行简述,我们已经充分了解到科学素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各省市的教育部门科学教材已经从内容、框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重新编排,给整体教学带去了新思路。在尊重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再一次的升华。
参考文献:
[1]胡柳蔚.依据学生认知特点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对2012年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的解读[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9).
1.1 科学素养的内涵
科学素养包括:数学、技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诸多方面;也包括熟悉世界、尊重自然界的统一性,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有科学思维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共同的事业,认识到它们的长处和局限性。同时,还要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个人和社会问题。即科学素养主要指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的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学将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就个人而言,个人对决策、参与公共和文化事业以及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过程的知识及理解,具有科学素养的人能提出、发现和解决与日常体验有关的问题,他们能够描述、解释和预言某种现象。总而言之,科学素养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意识、科学品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有机整体。
1.2 有利于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标要求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求让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物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必须要求学生经历基本物理知识形成的科学探究过程,同时使学生受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熏陶。因此,要求我们教师要十分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探究中既学到基础知识,也培养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科学的学习习惯和工作态度,最终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1.3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必须通过科学教育途径。物理学的概念和规律都经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飞跃过程,在物理教学中所形成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基础知识离不开科学的抽象,因为从感性的材料中———物理现象中抽象出本质的、内在的必然联系离不开理性的思维。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逻辑性思维的培养,更要注重一些非逻辑性思维培养,这需要我们教师经过勤奋努力厚积薄发才能在教学的常理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从而引导学生产生灵感思维———顿悟,产生心灵共鸣,才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策略的探索
2.1 引导、指导学生自学深思
要高起点地把学生领进门,我们教师必须有真功夫,下大力气备课,对教材做到融会贯通,抓得住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考试说明),然后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实际,由浅入深地把学生教好。培养学生应体现于“五”教学环节:读、做、议、问、评。即“读”———学生能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做”———独立完成作业;“议”与“问”———学生间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相互解答问题;“评”———我们教师要高屋建瓴地讲、少而精地讲、有针对性地讲。
小学科学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门学科, 开设这门课的目的不单是给小学生传授浅显的科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热爱科学,将来能够成为祖国建设的科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呢?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哪些方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就此问题,下面以我个人之见,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1 注重学生情感兴趣的培养
古人云志从趣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因此学生兴趣的培养是至关总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师要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奇的特点,根据教材的特点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中涉及的问题,对小学生来说都是具有好奇和诱惑力的。如静电是怎么形成的、食物腐败变质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为什么夏天昼长夜短、能量、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太阳系、银河系、宇宙……这对小学生来说是多么富有神秘好奇而又想知道东西呀!教师要抓住他们知识狭窄点,形成矛盾,激其生疑形成强劲的内驱动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学,积极探索主动学习,循序渐进,推波助澜,逐步提高。教师也可以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例如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马铃薯在水中时沉还是浮”一课,同一个马铃薯为什么在一个杯子中是沉,而在另一个杯子中却变浮了呢,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了问题,在进一步观察、分析,“可能两种液体不一样吧”——提出了推测;让我们来观察两种液体有什么不一样,“可能是水中的白东西引起的吧、这可能是盐水吧”——然后调配浓盐水进行验证。这样环环相扣,勾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了他们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形成善于思考,善于探究、善于学习,热爱科学的良好习惯。
2 加强学生学习科学必备的品性培养
心理学家认为,宽松、民主的氛围可以使情绪具有产生动机和知觉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和指导学生行为。教师应积极创设这种愉悦的的学习氛围,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可以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大胆想象、有话敢讲、说真话、说自己想说的话,促使学生形成注重实际,尊重客观,积极向上,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的良好个性品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还要以身作则、脚踏实际、一丝不苟去影响学生,严格的要求学生,使他们养成在探究和解决任何问题中都要认真仔细、严谨、用事实说话的良好习惯,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
3 强化其他非智力因素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一个冷漠、迟钝、安于现状、意志薄弱的人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凡在科学事业上又突出贡献的人,他们都有坚强的意志,极大的热情,明确的目标、为达到目标而发自内心强劲驱动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教育学生向英雄人物学习,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用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去启迪他们,力求使他们具有创造型人才所具有的自信、热情、敏感、勇敢、执着追求、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为他们将来成长为创造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加强实践能力和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通过实践获取的知识,才是自己真正能够驾驭的知识。科学课是面对实际的一门课,教师在科学课教学中不能搞纸上谈兵,要重视实验,特别要搞好学生的分组实验。学生是实验的主体,只有大胆的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玩的心理,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明确实验目标,大胆让学生分组去讨论设计实验步骤、让学生去按步骤进行实验、让学生去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归纳,得出实验结论。让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锻炼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使学生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分析、验证假设”的科学研究的活动过程,掌握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步骤,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是科学素养核心。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1中学生应具备的生物科学方法与能力素养
(1)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指学生在已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观念不断涌现。所以,生物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生物基础知识、技能,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技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课前学生预习环节,提出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序言中创设自学的问题情景,调动学生自学的主动性;教学中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指导自学,让学生知道怎样阅读、写读书笔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
(2)观察能力。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许多科学家都是非常重视观察法的,达尔文曾这样说:“只是在察觉那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教材编写的思想,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3)提问能力。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传统的接受式生物教学从根本上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难以提出有探究性的问题。
(4)应用能力。作为一位教师必须具备运用科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解答学生对生命现象提出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以及具有初步设计自然角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引导学生寻求合理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能力、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
2中学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
2.1更新教师生物教学的观念
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就在于及时转变教育思想。实现教育思想的转轨必须切实做到:从以生物知识为中心转变为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质培养;由重理论轻实践转向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使生物教学真正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服务;由“模型化”教学目标转向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目标与任务;由传统的单一的“社会指向价值观”或“功利性价值观”转向以“功利性与非功利性价值相统一”双重教学价值观,这种新的教学价值观的确立.意昧着在承认教育的社会价值的同时,亦承认教育在满足个人丰富的精神需要和完善个人独立个性方面所具有的巨大内在塑造力,承认贯彻素质教育思想观念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2从基础知识出发,奠定学生良好的生物结构基础
要使学生牢固掌握生物知识、灵活运用生物知识,必须让学生掌握由这些基础知识构成的基本结构。因为基本结构反映基础知识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广泛迁移性和适用性等特点。在教学中应结合生物学史的内容,展示基础知识发生和形成的历史背景,使学生能够从更广阔的视野、多侧面、多角度地理解学习基础知识的意义,并把基础知识放在基本结构的网络中进行教学,尽可能地挖掘相关知识的内涵以及与其它内容的联系。
2.3对学生整体科学知识进行整合。加强学科之间的关联
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研究自然界的生物、物理、化学、地理等各门学科,其思想方法、基本原理、研究内容交叉纵横、相互沟通。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学生打破因分科教学而造成的思想上的禁锢。能用系统的观念去看待、分析和研究世界,有利于学生学习时对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2.4鼓励学生自觉进行生物科学素养研究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对所学的知识理解深,记忆牢,科学研究能力也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还有利于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和能力;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和谐地发展,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都很有帮助。
2.5加强对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和研究
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生物史是生物科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反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资源。生物科学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的作用:(1)生物科学史教育是生物科学与人文科学教育的桥梁;(2)生物科学史教育可开拓学生的科学视野,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3)生物史教育可暴露科学家探索过程的科学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4)生物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价值观的良好素材;(5)生物科学史教育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2.6开放生物实验室,鼓励学生自主试验
课堂实验课有既定课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为完成实验任务思想较紧张,这无疑会影响实验的效果,不利于科学素养的形成。开放生物实验室,课外实验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放松思想,做起实验有条不紊,深思熟虑,充分想象。实验成功率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达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目的。
2.7结合教学实际,开展生物教学技能活动
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技能,不仅是上好生物课的需要。也是今后从事生物科研的需要,但是许多生物技能只靠课堂培养不成。必须借助课外活动方能练就。例如,要求学生能制作植物叶标本和昆虫标本,对此,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首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清采集制作的方法和步骤。然后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到野外实践,使学生从中掌握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另外,制作生物教具和绘制生物图是科学教学的基本功,所以,也应把它列为生物课外技能训练的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化学史作为化学学科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化学教学同化学史的结合,已经成为化学教育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
近年来,虽然各参考文献中论述化学史问题的文章不少,但是究竟怎样充分利用化学史对中学生进行化学基础教育的论述比例较少。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化学史教育在化学教育中的作用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其中提到“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同时“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与课程标准相呼应,新教材中增加了化学史内容,高考和中考试卷中也出现了不少与化学史有关的试题。
1化学史教育的现状
笔者从2011年1月到2013年6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化学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化学教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的《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三种核心期刊中分别以“化学史”和“化学史教育”为主题,对相关的论文进行搜索,结果如表1所示。
《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作为化学教育类核心期刊,其所刊载的文章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核心期刊关于化学史方面的论文的数量是不少的。一些越有影响的核心期刊,其中关于化学史方面的论文报道越多,这足以看出化学史在化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看出,化学史教育的论文所占的比例却不是很多,而且这些方面的论文,有的是以科学家为研究对象,比如《中国化学史研究的开拓者―王》,有的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某一部分为研究对象,比如《化学家和化学肥料的发展》,还有的是关于化学史的教学案例《“探究空气的成分”学案设计》,真正涉及到教育内容、形式、方法、模式的更是少之又少。虽然,关于化学史的教育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如何很好地将化学史教育融入到化学课堂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做出贡献,还有待于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笔者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化学史教育的应用与研究,结合教学效果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观察意识、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五个方面论述了化学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影响,以期能为很好地将化学史融入到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提供借鉴。
2 化学史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化学史有助于人们理解科学形成的过程。洪德森强调,现代科学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三个:学习科学(learning science)、理解科学(learning about science)和做科学(doing science)。化学史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化学发展的动态画卷,每一个化学理论的形成,几乎都经历了一系列曲折的探索过程。通过化学史来了解化学发展的过程,也符合现代国际科学教育改革所倡导的由“以知识为中心”向“以探究为中心”发展。波义耳的《怀疑的化学家》是一部经典的著作,指出我们要用怀疑的眼光看问题,有问题意识。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化学史教育教育工作,对于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与提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必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情绪状态。化学史教育中的一些奇闻轶事对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具有很大的帮助。
基于此,笔者在讲到苯环这一节课的时候,觉得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这位比利时人凯库勒是如何发现苯环的?凯库勒在根特(比利时弗兰德区的一个自治市)时,有一次他在书房中打瞌睡,梦见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蜷曲,忽然,见一个抓住自己的尾巴,这幅图就给了他关于苯环的启发。当然,这种化学史教学的篇幅不宜过长,否则就本末倒置了。
2.2 提高学生的观察意识
观察包括对自然现象、科学实验、图表数据等的观察与分析思考,一切科学研究都从观察开始,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是化学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通过切身的体会,才能学好化学这门科学。 比如,笔者在讲到酸与碱的检验时,介绍了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的故事。波义耳偶然发现紫罗兰遇到盐酸变成红色,于是他系统观察紫罗兰遇到其他酸会怎样;紫罗兰遇到碱会怎样;其它的花遇到酸或碱会怎样?这是偶然发现引起有意观察、系统实验的典型事例,由此才有了酸碱指示剂的发现和使用。笔者意欲通过历史人物对化学现象认真观察的态度,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学习态度。
2.3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思维倾向。“问题意识” 的积极意义在于它能从条件化、结构化、熟练化 和策略化 的角度认识知识,并形成方法。
在化学学习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很重要的,要努力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实际上,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许多都是科学家通过对已有的结论进行质疑,从而不断地探究,最终推动化学科学一步一步向前发展。就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过程而言,当时迈尔已经发现了“六元素表”,门捷列夫就想如何用合乎逻辑的方式将这些元素组织起来?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他经过苦苦的思考,用类似扑克牌的卡片进行分类,从而最终制出了元素周期表。
2.4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利用化学史,学习者可以沿着科学家的探索足迹,认识概念和原理的内容、特征和属性的进化过程,在达到与科学家思维和认识切合的时候,重构化学概念。
科学探究是一种系统的调查研究活动,其目的在于发现并描述物体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其特点是采用有秩序的和可以重复的过程、简化调查研究对象的规模和形式、运用逻辑框架做出解释和预测。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元素周期律时,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与活动,要求学生查阅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史料,讨论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2.5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永恒主题。创造性思维有三个维度:一是思维的流畅性,二是思维的灵活性,三是思维的独到性。
在化学教学中,通过以往化学家的探究过程来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有所突破。笔者在讲“取代反应”时,讲述了这样一个化学科学发展史。1833年,在巴黎杜伊勒利宫的一次盛大舞会上,蜡烛冒烟呛走了宾客。皇帝的顾问被责成追查此事,顾问把这一研究课题发给了他的女婿杜马。杜马很快查明所冒的烟是氯化氢气体。为什么会放出氯化氢气体呢? 让学生大胆地作出种种设想、猜测,让他们无拘无束的去思考、去讨论、去争辩。然后告诉学生科学家的推测结果:“原来所用的蜡烛是经氯气漂白过的取得专利的新产品。在漂白过程中, 氯取代了石蜡中的氢。”在学生们的推测中,尽管有的不是很合乎情理,但开动脑筋是值得表扬与鼓励的,基于此将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3 教学效果评价
本方法应用于教学过程后的教学效果评价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兴趣,从而体现该方法的核心理念―倡导主动、质疑、观察及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通过后半学期一个学期的实施,学生们比以前更能主动参与化学课学习,能够共同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乐于交流与分享自己的学习成绩。特别是学生们课堂积极思维、勇于参与课堂学习过程的提问发言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而且课后学生们能自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勇于探索、敢于想象的精神,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见表2所示。
当然这一结果只是短期一个初步分析。要准确客观地反映其教学效果还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与观察。但表2中数据的确说明,本教学方法的实施,由于学生在以上几个方面的转变,学习效果还是得到了明显改善。
4 结论与展望
新课程教材中关于化学史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作者以不同的方式将化学史融入到化学教学中,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不同的维度有所提高。尽管一学期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有许多工作要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继续努力地寻找多种教学策略,有效地将化学史融入到中学化学课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及创新能力,为提高我国人才素质、推动化学科学的进步作出贡献。
(通讯作者:罗延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Laurinda Leite. History of science in science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checklist for analysing the historical content of science textbooks [J]. Science & Education, 2002, (11): 333-359.
[3] 顾备战.巧用化学史-实现选修教材有效整合的初探[J].化学教学,2011(2).
[4] 黄强.化学史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及启示[J].江苏教育学院院报,2011(5).
[5] 江玉安.化学教学不妨多一些历史意识[J].化学教学,2012 (3).